优雅就是不着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0:55:03

点击下载

作者:易小昭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雅就是不着急

优雅就是不着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优雅就是不着急作者:易小昭排版:KingStar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16-07-01ISBN:9787569908893本书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优雅在女人身上就是一朵花,你有了它,别的就不必有了,如果没有它,不管你有什么,都已无足轻重。”优雅是唯一不褪色的美序优雅,就是慢下来,不着急

2013年,我把银行卡里所有钱都取了出来,买了一张飞曼谷的机票。

那是我第二次去曼谷,第一次去在三年前,鬼使神差地报了跟团游,全程几乎都是中国人,坐在大巴车上看曼谷冬天仍繁盛的绿,下了车挤在一群大爷大妈里,参观一个个预先设定好的景点,在景点排很长很长的队去上一趟厕所,只有晚上才回到酒店自由活动。

但是即便就这样点影的接触,泰国也在我心里生下了根,街头毫不设防的微笑,轻轻慢慢的节奏,每隔十里的供养佛,懒懒洋洋的流浪狗,在离开的前一晚,我站在曼谷街头,舍不得睡去。

这次的终点不是曼谷,而是清迈。那时《泰囧》还没有上映,不知道为什么就要去这个地方待上一段时间,或许因为它是个小城,也或许仅仅因为我喜欢它的名字。到曼谷后,拜了我之前拜过的四面佛,没多作停留,便直接坐大巴车去了清迈。

清迈,清,迈。可能我真的是因为这两个字而去的。

我在清迈待了一年,住在山脚下的木质民宿里,窗外就是葱葱郁郁的山峦与溪水,每天清晨被叽叽喳喳的小鸟说话声叫醒,没有睁开眼,就闻到一股属于泥土和植物的香气。那可能是我度过的最幸福安宁的一段时间。直到现在,那种安宁感仍驻留在我的心里。

洗澡,洗头发,换上干净舒适的麻质衣裙,沿着溪边散步到小城里,等商家店铺一家家开门,等乞食的僧人来。

穿橘红色僧袍的修行者蹚过还带草木香味的空气,不急不乱,每一步都走得有仪式感。小城里的居民会送上自己的食物,这些托衣钵取食的人,则为供养他们的人诵念经文。

听不懂佛经,但每天都被这种场景深深吸引,直至所有僧人拿着钵衣归庙,才离去。

回来时,老板娘也做好早餐,用不太流利的泰式英语,笑嘻嘻地和我交流,问我稿子的进度如何了。每次我皱眉头耸肩表示不顺利,她就推给我一杯咖啡:“慢慢来,慢慢来嘛,别着急。”

泰国人最喜欢说的就是“慢慢来”,好像在他们的生活里没有着急的事情似的。住了几个月,发现他们生活里确实没有很着急的事情,就连拉肚子上厕所这种紧急事,旁边的人都会说“慢慢来嘛慢慢来”。后来,我也染上了“慢慢来”,放下交稿的进度,说来也奇怪,等我自己放空不着急的时候,之前每晚催稿的编辑也没了踪影。

上午吃完早餐,坐在窗前发会呆,想写的时候就写,不想写的时候就去逛古城。

清迈古城几乎每走几步就可以看到佛像,佛像微笑,街道宁静干净,一般下午就在古城的咖啡馆里度过,写稿,找不同的人聊天,看路过的行人。

以前我也带上所有资金去一个地方写稿,去过厦门海边,去过拉萨城,也去过四川深山里,但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无法按预期的目标完成,只有这一次。当我主动把稿子交到可能想放弃我的编辑手中时,那边的头像灰了好久,没想到当晚十二点可爱的编辑给了稿件通过的回复。

没有像以前一样大松一口气,然后狂欢一场,生活还是那个节奏,早起,散步,听僧人诵经,吃早饭,发呆,写作,读书。

我开始大量阅读,也开始学习油画,开始重新了解植物、动物,以及自己。知道了上百种热带植物的名字以及生长习性,记住了不少动物的名字和生命周期,也突然明白如何在内心里保存平静。

这种通过一年的大量阅读和绘画习得的东西叫缓慢,叫专注,也叫优雅。

当你慢下来的时候,内心才能从喧嚣中安定下来,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步伐,不轻易被外界的催促与慌张乱了阵脚。回来之后,每天不再被小鸟叫醒而被闹铃叫醒,闻不到树木的香气却满是透不过气的雾霾,但我仍然会静静给自己做份早餐,坐在窗前静静吃完,开始一天各种工作。我知道这就是我的生活,在没有足够能力实现时间与物质自由的情况下,我享受内心舒缓的节奏感,这是唯一能让举止与生活优雅起来的东西。

我从泰国回来,写下这本书《优雅,就是不着急》。优雅,即是慢下来,不着急。

慢慢来,不着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举止会优雅起来,生活也会富足起来,而生命也会开阔起来。

你看呵,一切都在你不再着急的时候,变得美好了。“真正的优雅,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女孩子要优雅过生活。读书、写字、手工……哪怕没有专门的技艺,也要有一项认真的消遣,不为世界牵绊,不与“所有的人”雷同。PART 1心守一事去生活

世界再嘈杂,女人的心必须是安静的。

女人要有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专注于它,精雕细琢,做到极致。

专注做事背后带来的宁静和笃定,是女人最细腻优雅的内心姿态。01专注于你爱的那件事,愿你活得优雅

身为一个自由职业者,经常有姑娘们问我:“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工作?你在目前的工作中,能有什么收获呢?”

其实,每个人所看到的收获,所体验到的意义,完全是自己的个人感受,不需要向谁证明。过分强调意义,反而失去工作本身的乐趣。

选择目前的工作,是因为它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忙碌的时候感觉到快乐,这就足矣。虽然这个世界上赚钱多的职业并不少,但如果那是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喜欢的,又何必勉强。

工作是什么?工作应该是看得见的爱,就像桌角上摆放的自己最喜欢的书,就像阳台上那些绿意盎然的盆栽,就像厨房里放着的最合自己心意的饭菜。当我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是在爱着自己所爱,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生活不曾取悦于我,所以我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

梁实秋说:“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一份工作,那么从自己每次说起它时的感受中就能体会出来,你骗不了自己,这就如同爱情,咬着牙说了一万次“再也不要见面了吧”,可心里还是割舍不下对那个人的感情。在我们身边,从来就不鲜见这样的姑娘:她们选工作的标准不一定是月薪有多高,成长平台有多宽广,而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她们选工作就像选爱人一样。因为她们知道,即便每月拿着不错的薪水,但那份快乐是伪装不出来的,心理状态不对,不论多么高薪的工作也不可能让自己对生活真正地热爱起来。

纪伯伦在《先知》里写道:“你工作为的是要与大地和大地的精神一同前进。”他一语道破,工作不应该简单地考虑到赚钱和前景。能够激发出自己对生活的爱,激发出自己对生命产生独特感受的工作,那才是真正的好工作,虽然这并不好找,因为,这样的工作多数与创造有关。

当一个人真正地要以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谋生手段时,她会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惜一切。

比如,那位先后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国际巨星,英格丽·鲍曼。自幼失去双亲的她被叔叔抚养长大。作为一个老保守,叔叔不喜欢英格丽·鲍曼把表演当工作的想法,而英格丽·鲍曼在争取到参加斯德哥尔摩皇家戏剧学院招生考试的机会后,就尽全力地去准备。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招生考试结束后,她误以为自己不能被录取了,为此还动过轻生的念头。所幸,她没有死,不然也就不会有之后的《卡萨布兰卡》《东方快车谋杀案》《真假公主》等脍炙人口的影片。

将喜欢的事情认定为一生要追求的事业的人,大抵就是这样的,竭尽所能用力追寻,甚至可能为了一时的失落而动过轻生的念头。英格丽·鲍曼差点就过早地对自己的命运进行了宣判,但如果不是真的热爱,恐怕也不会动起这样的念头。所以,她的巨大成功不全是因为她的美貌和表演天赋,她对工作给予了敬与爱,工作同样也回报给她荣耀。

曾经问过一个做原创服装设计的朋友,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她说,就像是与心爱的人相处;就像现在,虽然每天都很忙碌,有时候甚至去厕所都要一路小跑,但它在这里,和我同呼吸,共成长,便能真真切切地感到幸福!

有许多姑娘的苦恼就是,有自己的想法,但无奈父母不支持。那么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做出过曲线救国的考虑,并且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如果没有,那为什么又要喋喋不休地抱怨呢?

小南是一个玩摄影的姑娘,她的摄影工作室今年春天才开张。同许多年轻却很有想法的姑娘一样,她也有着不支持她理想的父母。为了避免发生家庭冲突,小南先是听从爸妈的话,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但她并没有放下相机,而是利用业余时间拍照、学习,并且经常向一些骨灰级摄影玩家请教,而这些努力,都是在为她的摄影梦想而积蓄力量。“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

几经周折,为了坚持理想而不停折腾的小南终于与另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起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两个小姑娘每天都很忙碌却也很幸福,虽然不再朝九晚五那般比较清闲,但她也不再似从前那般压抑,而是忙并快乐着,但最重要的是,小南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真正努力过、争取过,现在,就连最初不支持她想法的父母也转而为她的想法点赞。

一份真正基于喜爱而忙碌着的工作,应该是像纪伯伦说的那样,“温存地播种,喜乐地收获”。而这里的收获,或许并不一定会赚到很多钱,因为在很多时候,心底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还真的不能用钱来衡量。

与工作谈恋爱,并能赚钱,至少是靠着这种爱能够养活自己的女人,那确实是幸福的,也是美丽的。因为她是活生生地在做她自己。人应该是与自己喜欢的事物相伴时,才能感觉得到幸福。如果在自己正做着的事情中既找不到感情,也找不到意义,那么这段时光才真是虚度了。而所谓舒心的工作,也并不是这份工作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而是自己在做这些事情时,是否找到了自己。“倘若你不是欢乐地却厌恶地工作,那还不如撇下工作,坐在大殿的门边,去乞那些欢乐地工作的人的周济。倘若你像天使一般地唱,却不爱唱,你就把人们能听到白日和黑夜的声音的耳朵都塞住了。”纪伯伦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不为钱,不为其他的原因而工作,而只是因为“喜欢”才选择某个工作,那便是在工作中体验着爱。

尤其是女人,坚持你所爱的那件事,坚持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还可以改变容貌气质。你看啊,那些专注的女人,凡事尽心尽力的女人,她们真的很美好。愿你,也能够与梦想中的“自我”达成一致,一生姿态优雅。“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恐惧,没有比较,没有野心,只有爱。如此,优雅过一生。”belie 8“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举止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虽然没有天生丽质,但至少要学会抬头挺胸,因为体态会决定你的气质。02你也可以这样随心笨拙地生活

木心先生一首诗,叫《从前慢》。从前的时候,大家诚诚恳恳,清早的火车站上分外安静,略显黑暗的长街上,也没有那么多脚步匆忙的行人。那时候,爱情就爱情,与其他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无关。你爱了,便爱了;你说了,有人就懂了;你说,我要锁住那个人的心,那个人会意了也默认了;你们的一生就这样慢慢地走完了。

从前的日子里,花花草草都好看,就连日色也变得慢。

或许有很多人都向往这样随心随性慢慢悠悠又略带稚拙的生活。其实,如果你的心慢下来,那么就会发现,现在的日色也依然婉约,时光走得也会慢。

苏苏是一个柔美婉约的江南妹子,除了上班,她的大部分闲暇时光都用在读书和制作手工仿古发簪上了。原本只是因为自己喜欢,从来也没想过要用这一枚枚发簪来取悦别人。因为只有在下班之后的闲暇时间,她才能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一堆原本没有生命的配件创造成闪耀着生命华彩的装饰品,所以她常常为了制作一枚发簪就用去将近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急不得,因为这不是在做批量生产的产品,而是在做一件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心灵上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到美感。

在制作手工发簪时,苏苏喜欢燃一些熏香,放一些悠扬婉转的乐曲。她说,这样的慢时光是用来享受的,所以,就得按照自己的心思来安排。

有时候为了挑选发簪要用到的珠子等小配件,她挑挑拣拣,小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她做发簪从不以卖钱为目的,或是喜欢留着自己佩戴,或者送给喜欢手作小饰物的朋友。不论是自己留下,还是送出去,她都做得很用心,从不马虎。

她用铜丝绑线把珠子们一颗颗地串好,那些紫水晶、红玛瑙、白琉璃和绿玉珠们就如同一个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慢慢地组合出不同的装饰图案。因为手作发簪需要用到首饰胶和绑丝来进行固定,所以,即便制作完毕,也要有一个晾晒的过程。苏苏说,自己做过的那些发簪,可能这个流苏做得还不够牢固,也可能那个在颜色搭配上还不够淡雅,但不论如何,这些都出自自己手中,虽不够尽善尽美,但自己享受的却是制作过程中带来的种种乐趣。

苏苏以制作发簪为乐的爱好,曾被很多人误解。一些亲戚朋友刚开始就以为她制作发簪是因为要挣点零花,极力鼓动她拿出去卖。但当他们得知苏苏并不会将发簪拿去出售时,便纷纷投来不可思议的目光。费心劳力做了这么多,却不去换回一点经济回报,这有什么用呢?一个人出于喜欢而做一点不计报酬的事,似乎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傻瓜行为。

每当自己有新作品问世,苏苏就会拍图上传到个人的社交网络,并附上简短的几句话来描述她制作这些发簪时的心情。有许多网友纷纷回应,其中一个女生说,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苏苏上传的这些发簪图片,并一起商量着给这些小物件取名字。

通过这些手工发簪,苏苏结识了一些同好者,大部分时候,她们互发邮件,互相倾吐各自在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儿,而对方则尽量地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她说,有人想高价买走她最近做的一对发钗,她觉得这种事情完全不能容忍,觉得自己所钟爱的事物受到了冒犯。这事儿,在别人来看,肯定会觉得苏苏矫情,“有人出大价钱那还不好?再说了,你不愿意就吱声啊,何必说什么冒犯不冒犯呢!”但是,这些对手工制品情有独钟的朋友懂她。

苏苏曾经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患有轻度抑郁症。后来她看到一本书上说,做些小手工,放慢生活节奏有助减轻精神压力。后来苏苏就试了试,结果不仅见效了,现在还上瘾了。除了制作手工发簪,她还喜欢做纸艺花卉。有位网友曾收到她快递来的纸艺栀子花,那些花朵小巧精美,令人爱不释手。

手工给苏苏营造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随心,时间过得很慢,一颗心也好安宁。仿佛这个世界安静得只剩下了她自己,还有面前的这些爱物。虽然也会有跌跌撞撞,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但是她说她喜欢这种随心而笨拙的生活状态。优雅是种力量,时过境迁后,帮你沉淀了自己,温暖了时光。

其实苏苏和大多数女生一样,喜欢漂亮衣服,喜欢对着自己的心上人发花痴,喜欢在淘宝上淘自己中意的小东西。但她又有其他女生所没有的生活体验。她愿意这样笨拙地生活,慢慢地老去,向成为一个清新优雅的美丽女人的方向上迈去。

苏苏常说,一个人在家,也有一个人的慢时光。早上起床,燃一支香,选一张自己喜欢的CD,在轻柔舒缓中开启一天好心情。看看书,做做手工。临近中午时,榨一杯果汁,然后可以尝试做一些新奇的午餐,吃完喝完收拾一下房间,然后再找一两部自己喜欢的电影看。再完成一套手工发钗的收尾工作,如果觉得累了,那就放空自己,静下来休息。

这样的日子甚至是有些平淡无奇的,但苏苏却觉得这种生活就是美美的,随性的。不去追求别人眼中的惊天动地,不追不赶,时间的脚步就会放缓;只要自己内心光芒万丈,宁静安详,看到的便是这世界最美的模样。

如果说从前的日子里,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么现在的生活中,一生能做好一件事,也是不错的收获。人生何必贪多求快?如果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耐心专注于重复一件事,就是生活里的修行。她的身上就会有沉静、笃定的力量。这样的女子,就是优雅的女子。03愿你简单、丰盛、优雅,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姑娘,她说“要成为公主,不一定要嫁给王子。”初听此话,便感觉这位姑娘强大的自信气场扑面而来。她10岁因出演《哈里·波特》赫敏一角而一战成名。没错,她就是艾玛·沃特森。

岁月流逝,她早已从略显稚嫩的小女孩进化成了外表美丽、气质优雅而又内心又强大的女王。

她不需要成为公主,被众人捧在手中,时刻享受着怜爱;她也不需要成为王妃,等待着白马王子牵起自己的手,在深情地凝望中说出“相守永远”的誓言。

对于大多数女孩儿来说,不论成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从小到大不曾放下的心愿。但对于艾玛·沃特森来说,她真正愿意成为并且取悦的,是她自己。

艾玛并不是生来的公主,她的童年生活并不轻松,甚至一度经济困难。但即便在几乎看不清前路的暗夜里,她也始终没有放弃在人生道路上的努力,除此之外,还有对自己的爱。而正是这两点最为闪亮的品质,让她最终成为了“跟着自己的直觉走而不是取悦每一个人”的艾玛·沃特森。

年少成名的她从来就没有想过继续当演员、吃老本,而是选择停下来,投身到学习之中——不仅要完成学校里规定的课程学习,还要不断地让自己实现从外在到内在的渐次进化。

一个姑娘的内心愿景决定了她的人生道路,而精神高度则决定了她生活的丰盛程度。那些整天想着“出名之后,人生就迎来通天大道”的少女们,着实应该学习下这位在最红时段远离浮华、潜心修炼的任性姑娘。

还有另外一位有着非比寻常的传奇人生的女性。她名叫卡拉·布吕尼,如果说这个名字有些陌生的话,那么提到她的老公法国前总统萨科齐,那么人们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时髦优雅且笑容温柔的女子形象。

布吕尼是个真正的佳人。青春正好时的她做了一个决定:从巴黎索邦大学退学,开始自己人生的第一份职业:模特。才19岁的她,不仅长着一双大长腿,还知道如何给自己的人生做取舍。

天生有着如花美貌确实足够幸运,但如何把人生之路走得更顺畅,靠的则是自己的头脑。

喜欢读小说的她在淡出T台后转而开始做起了音乐,并得到了更多的赞美。但别人眼中的光环,都是自己努力实现理想时流淌下的汗水。

正如同世上从来就不存在随随便便能够成功的人,世间从来也没有轻而易举就能修炼成的女神。

美貌有才华,人生又畅意的女人,总是会被攻击。这位法国前第一夫人也不例外。布吕尼当模特时的裸照被人放到了网上,然而她却以一种淡然又自信的姿态发表了评论:嗯,那个时候我风华正茂(当然,现在也不差);那时的我,身材真不错(但现在除了身材好,还自有一番别人没有的风韵);最后,这张照片可真好看啊(能够坦然面对过去,才配扛起更精彩的未来)!

面对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布吕尼优雅地予以回击。她以自己的勇气、才华和坚实广阔的内心作为支撑,向那些企图挫伤她对人生热情的人说:No!

人生中难免流言难挡、暗箭难防,或者坦途少而歧路多,但依然要让自己能够活得饱满轻松,内心既可坚强到碾碎障碍,也能柔软到亲吻众生,不必刻意地讨人喜欢,更不必因为别人不喜欢自己而自暴自弃。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障碍,我们不必跟所有的障碍都针锋相对,有时候对着那些形成障碍的人与事笑一笑,说不定对方会比自己先一步落荒而逃。

廖一梅说:“笑着就是让我们保持尊严。我讨厌无望的悲观,我觉得不管故事有多悲惨,都应该有笑声。笑声,是我们能够给予自己的最大奖赏,而且笑得要有力量。”

能够抱着这种态度来生活的姑娘,不论天生相貌如何,笑起来一定都特别好看。

老话说“相由心生”,内心不纠结的姑娘,笑容通常都是无比绚烂的。

在艾玛的笑容里呈现的是平民少女修炼到精致女王的独立、坚强和自信,在布吕尼的笑容里流露出的是经历过风雨的成熟女性面对议论、非难和羞辱时的淡然平和。

这些有故事的女人,哪一个不是在万分努力、身经百战之后才走到了今天这种脚踩荆棘如踏平川的境界?

生活,当然不可以不认真;但面对生活,偶尔也可以不那么认真。有些事情,必须全力以赴去面对,而有些事情,则需要用一种任性的态度和丰盛的内心去回应。生活得太不认真,对不起,你输了;生活得太过认真以至于处处较真儿,那么抱歉,你更是输了。04去了解生命,而不是判断生命

在聒噪喧嚣的城市待久了,人的心也跟着浮躁起来,总觉得被一堆堆的事情和有用无用的信息绑架着、裹挟着,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选择。可日子久了,便也浑然不觉。直到某一天,生命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我们可能才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出路在哪里?继续着这种被绑架、被裹挟的生活,到底值得不值得。

有一位姑娘,喜欢逢人就抱怨,她经常说自己的日子过得如乱草一般,“这样的生命真失败!”

但是,当别人问起她:在你看来,什么样的生命,才不算失败呢?她答不上来,她只能通过言语重复告诉人们,自己的生活实在糟糕透了。而她没有意识到的是,自己一直都在判断生命的好坏,在判断某件事情值不值得做,在判断某个朋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

正如同探索世界是为了发现自己、充实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了解和创造。所以当务之急是要了解生命,而不是判断生命。

生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事情,有值得做的原因,也有不值得做的原因;朋友,有能给自己带来收获的,也会有伤害自己的。但如果你了解到,生活本就该如禅修一般,不是靠着理智去思考,而应该随着心性来感受,那么你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伤感了。不试着了解生命,不尝试着改变生命,那才是个真正的失败者。

陈绮贞说:“最令人害怕的,不是你必须眼看着落下的花瓣自然地腐烂,而是因为恐惧将整盆花株连泥土一并挥去,覆上厚厚的水泥,永不闻花香。但愿美丽的灵魂自由,恣意挥霍无憾。”

判断令人迷茫、困惑、恐惧;而了解,则是一种与生命积极沟通的互动。了解生命的人,活得美丽而自在,而那些背负着“判断”走过一生的人,则多半儿活得畏首畏尾,为了避免看到飘落的花瓣与泥土烂在一处,她们便连种花的兴趣都没有了,又从何而来赏花的雅致呢?

无判断,则无纠结。你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心常处于纠结之中。

不对生命做判断,便不会受限。生命中的每个阶段,必然有好事也有坏事,不论好事坏事,那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们无须纠结在那些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的事情上,而应该试着与那些坏事情和平相处,同时去了解自己的心,了解生命。如果不再给生命贴上各种好坏对错的标签,不再排斥、抗拒、逃避,那生命于你而言,便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磨难,而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旅程。

为什么我们要去了解生命?因为生命太宝贵,容不得我们随随便便地浪费。不了解生命,那么它的整体走向就可能有所偏离。看看我们身边那些盲目跟风的人,她们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又何谈过上优雅而美好的生活?

有人曾问刺猬姑娘,那样深情地对一个人好,是不是很痛苦。刺猬姑娘说,她辛苦却不痛苦,辛苦是因为要照顾的事情太多,但这份感情正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不会觉得痛苦。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无望的爱情就应该及时放手。但刺猬姑娘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爱情虽然无望,却让她学会了坚强,让她努力进步,以期在某一天能和对方站在同样的高度上。

不去判断生命境遇的好坏,不去评断人生中某些事情的对错,只是做那些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只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真实地做自己,那么你便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对生命的了解,其实是我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寻。当我们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时,就会自内心生出这个不想要,那个也不想要的念头,只是生命并不会什么都顺遂我们的心意。当我们对生命了解得越多,便越可能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把“向往”“憧憬”变成可触可感的现实。

然而,看看周围那些对人生充满抱怨的姑娘们,她们痛恨目前的老板,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憎恶缺钱的生活,甚至连伴侣都觉得碍眼。但她们却对现状的改变而无能为力。那么,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就在于,我们对生命抱持的不是了解的态度,而是判断的态度。我们笃定了这是糟糕透了的生活,却不愿意去了解为什么糟糕。

如果心忙碌,不论你换什么工作,都依然是忙碌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占有,不论你银行卡上有几位数的余额,你都依然不会快活。

如果有了矛盾不沟通,不论曾经多么相爱的伴侣,也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且不论人真的是否生来皆自由,但我们的的确确是把自己陷在枷锁中。不信,且去问问自己,问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工作甚至婚姻,是真的是自己心中所愿,还是为了给别人看;每一天是生活在自己的价值坐标里,还是在他人设置的价值坐标里。“只有内心强大的女人,才能活在自己的价值坐标里。”这种所谓的“内心强大”,是要先读懂了自心,然后才能成长,继而变得强大。

对待生命的态度,应该从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去了解生命的一切,而不是像裁判官般在判断好坏对错中潦草度此生。05无用之事往往最有滋味

在一片闹市区,孤零零地矗立着这么一爿小店,这是好友开的一间小小杂货铺。这家杂货店的宗旨就是尊重生活、情感和梦想,效忠于无用主义,把一些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物上,不求别人理解,但求自己舒服。

店里摆放的每一件小物件,都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如果你喜欢,那就是独属于你的无价之宝,千金难买如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时光都是在这里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每天到了店里,大家看的书、做的事,完全是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心境而来。并不刻意追求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这在持主流价值观的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因为他们觉得凡是与赚钱不相干的事,那都是“闲事”。而人生如此短暂,又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的闲事上呢?

于是,诸如读书、摄影、种花、跑步、养动物等这些不能带来实际好处的事,便都是无用的了。

杂货店里的绝大多数物件都是手工制品且独一无二。一件手工制品凝聚的不仅有制作人的心思,还有制作人的情感。情感最是无法复制。在这个以快和实用为准则的时代里,好像你慢腾腾地倾注着自己的情感和心思去做一件“无用之事”,便是大逆不道一般。可是,如果有一件事情能让自己真正痴迷沉醉其中,那么这种幸福也是无可替代的。这些倾注了情感在其中的物件,也只能留给那些愿意抽出时间去欣赏它们并且与之进行情感交流的人。看着这些小物件们,由最初的画稿和配件,渐渐地变成一件有灵魂、有生命的存在,这个中趣味或许只有制作人才能体会到吧。可如果有谁能够欣赏得一二,并精心爱护这件小物品,那也真是物品的福气,也是制作人的福气了。当时好友做杂货店时就已经决定,这间铺子只是匆忙浮躁都市里的一叶轻舟,承载着来到这里的每个人的情感和梦想。

那些喜欢做“无用之事”的人,大都有一片甘之如饴的自由时光。能够把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都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这样的幸福,不论你给多少钱,他们都不会卖给你。

在喧嚣都市里的杂货店,只要把店门一关,门外的嘈杂喧哗就与里面完全隔绝了,人们也就能清清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虽然在他人看来这可能是无用之事,但能够用自己喜欢的事来养活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唯有与自己真心倾情的事物待在一起时,女人的内心才是温柔的、娴静的、对这生活充满了爱的,因了这片心境,女人也是美好的、优雅的。

就拿读书来说,什么是有用之书?《情场攻心计》《如何做一名好微商》《养殖指南》,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有用的书,因为它们教给你的是技能,然而你并不能从中汲取到心灵的营养。

无用之书又是什么呢?陆羽的《茶经》、老舍的散文、梁实秋的随笔,还有诗歌、小说等你看过或没看过、听过或没听过的文艺作品,虽不能给你立竿见影的生活指南,但却潜移默化塑造着你的灵魂。读“无用之书”,为的是养心。这和做一些无用但有趣的事,道理都是相通的。唯其无用,才不会追求速成。而世间之事不论什么,一旦求快便已是先让自己累了三分,就连做事的兴致也消减了不少。但所谓的“聪明人”还是宁可以快为主、以有用为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身边,精明且善于算计的人很多,可性情有趣又有生活情致的人却很少。

尤其是女子,一旦落入精于算计之中,便与优雅美好绝然无缘了。如果一个姑娘的眉梢处表露的是算计,眼眸里流露的是市侩,嘴角噙满了刻薄寡义,那么想来人们必定先要远远地走开:这样的姑娘,交往起来太累。因为她们更在意的是实质的利益,而不太会讲究情义。

肯把时间花费在无用之书、无用之事上的人,心地相对单纯明净,也比较自我。但也因为活得自我,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人生之中,而不会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读无用之书、做无用之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面对真实的自己。无用为上的人,才不会为了活着而活着,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别人都忙于活着时,带着本心去生活,而不会把自己的日子过成别人的样子。

无用的生活,就是好好地虚度时光。无用的生活,就是择取人生中的一段时光,不问能赚钱多少,但求可灌溉自心,可给人生增添雅趣。

周国平先生有句话说得太在理:“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但求活得有滋有味而无用,这样最好,可免却许多世俗干扰,亦可享受许多难得的清静。06世间美好,相信的人能得到

星星是一名自由撰稿人,生性开朗,喜欢交朋友的她经常会被一些朋友问:“你有自己所坚信的东西吗?”

星星经常会被这个问题逗得笑起来,说:“有啊!我相信爱,相信善良,相信一切美好纯粹的东西。”

可她们想知道的是真理式回答。想知道究竟要相信点儿什么,才能让自己摆脱当下这种枯燥且又千篇一律的日子,从而过得有滋有味、有趣有劲儿。提问的人总是寄希望于通过答案得到自己人生的救赎。

其实,相信什么并没有所谓的硬性标准。有人相信美食会让自己全身充满力量,忘却一切悲伤;有人相信恋爱之美,谈恋爱多美好,说情话多动人;有人相信多读书能够使灵魂丰盛;有人相信通过自己正当的努力赚钱能够给生活不一般的享受。这些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只要你相信它们,就能够获得。

一篇关于奥黛丽·赫本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件事情。某位造型师觉得赫本脖子太长、眉形稍粗、肩膀太宽而胸又不够丰满,于是想给她戴胸垫,以便使她看起来更丰满动人。但是奥黛丽·赫本微微笑着说:“这不错,也很感谢你,但我觉得我用不着。”

人们推崇赫本为史上最优雅女神,并不完全归因于她的相貌。培根说:“举凡优越的美,都必定具有其独特之处。”赫本就是如此。她这种根植于内心的自信,让她的生命能开成一朵美丽之花。

举凡是生活得很好、很幸福的人,总会心有所信吧。一个人相信什么,他的生活里就会出现什么;他心中装着怎样的思想,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古龙说,爱笑的女孩子,运气总不会太差。这是因为她们心中有所坚信,心性中还保留着些许天真和率性。这样的女孩子活得简单又轻松,快乐于她们而言唾手可得,她们相信风雨后总能看到空中高挂的彩虹,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便可实现年少的梦想。你尽可以笑她们天真,但天真又坚定的女孩子,生活始终处于丰盛的状态,又怎么会亏待她?

有位相识了十几年的朋友,她是一位因病致残的姑娘,虽然行动不便,但性情宽和、天生乐观。从读高中时起,她身边就围绕着很多学弟学妹,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正是青涩稚嫩、以梦为马的年华。他们整天跟在她身边嬉皮笑脸地喊她“师姐”,丝毫不避讳把心底的小秘密说给她听。

一个初春时节的下午,小师妹对她说起心仪的男生喜欢上其他女生的伤心事,她在一旁静静地听。小师妹问她,是要放弃这个人,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她说:“如果真的喜欢,为什么要放弃?如果实在不能做恋人,做朋友又有什么不可以?”小师妹又问:“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纯爱吗?”她说:“关键看你是不是相信。人,总是得相信点儿什么才能让自己活得好起来,不是吗?”“比如呢?”“比如,你可以相信纯爱,只是去爱,就行了;不去贪求也不去占有。在意就会伤心,伤心就会抱怨,所以要适时放下,放下爱情放下他。那样才是无条件的爱,捱得过时间之后,不后悔不抱怨不诋毁,再来说真爱才算有那么一点说服力。真心爱过的人,最起码,永不翻脸。再比如,你可以相信在某件事上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尽管那回报是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到自己身上。”

相信点什么,保持某种天真。世间美好,相信的人能得到。凡事你着手的,都有收获;凡事你经历的,都有意义。我们当然也要相信,生活有时候,可能也不会如我们所想的那样一切美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要相信,只要自己带着真心真爱去经历、去感知、去创造,就一定能够遇到生命中的愉快,获得内心的丰足,赢得世界的温柔相待。PART 2生活在静处“一直都认为,最美的女子应当有一种遗世的安静和优雅。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心情,她都能让你平静,让你安心。”01生活在静处

与几个许久不见面的朋友吃饭聊天。聊到各自的生活近况时,一个朋友微皱眉头,缓缓开口:“你们说,生活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觉得生活没有热情和滋味呢?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个每天都闲不住的大忙人,看似事业有成,其实空虚无度,生活的情趣渐行渐远。我爱不上这生活,也爱不上我自己。”

朋友的这番话,彻底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感慨,好友相聚,总是会听到各种抱怨,虽然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但大致归纳一下无非就是心太忙,静不下来,觉得生活很干燥。观察下来,产生这样抱怨的人通常都是主流价值观中所谓的“成功女性”:高职位、高收入、高学历。她们容貌姣好,对生活也有着一定的品质要求。在物质舒适度上,这些姑娘们无疑都过得还不错,至少经济独立自主,时间也相对宽松,可以活得稍微任性一些。

然而,她们真的是“任性”而活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不会发出“生活很无趣,很干燥,既不爱生活也不爱自己”的感叹了。

生活真的很无趣吗?真正无趣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吧。毕竟,生活是需要用心经营的,而不能以忙的节奏贯彻始终。当我们的心灵丰富、湿润、有弹性,能动更能静时,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充满了趣味。

朱光潜先生说过,这个世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什么是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地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会喝茶的人之所谓比渴汉高出了几个段位,是在于一种心境。心境舒缓且动作悠闲。所以,朱光潜先生又说过,大约在静中,人才比较容易见出趣味,而“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静,便是心界的空灵。

所以,即便生活再忙碌,也不要忘记适当地让心空下来,静下来。生活里不止是有嘈杂和喧嚣,还有空灵和宁静。

很多人觉得,工作上事情那么多,家庭生活还要忙,哪里有时间闲下来?其实我们不需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紧,哪怕只有片刻的安闲,都能成就生活里的忙中静趣,能够忙里偷闲的人往往也能闹中觅静。

真正懂生活、会生活的女人,是不会对生活采取苟且态度的。如果在职场上遭遇了挫败,那就让自己沉浸在自然风景里,而绝不会四处抱怨、叫苦连天;如果在情场上失意心碎,那就在艺术作品中寻求暂时的安慰,可能会默默地泪眼低垂,但这之后也许便以微笑来将脸上的愁云替代。真正懂生活的女人,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跑起来,也能够在必要的时刻静下来。她就像一首诗,但却多了一些人间烟火气息;她或许看上去太高冷,但却肯对周围的朋友嘘寒问暖。这样的姑娘,她们的生活比小说里描写的故事更丰富,因为她们知道生活并不在别处,只在自己静下心时,就能好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趣味,或者,创造出更有乐趣的生活。

她们能静亦能动,她们慢慢地走过岁月,静静地欣赏生活,当其他的姑娘鼓着两腮抱怨生活枯燥无聊时,她们已经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完成了五分钟的瑜伽冥想训练。生活于她们而言,每一个当下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她们既不会为过去的是是非非而牵绊,也不会因未来的未知之事而愁苦。生活的价值,就在于当下,而能够带着内心的一片宁静去创造、去享受,这是千金都换不来的生命体验,也是人人皆可实现的一种感受。

我们忙累,将自己束缚在一片囿于习惯而形成的小圈子里,我们静不下来是因为周遭的环境不好,我们生活得不快乐是由于我们拥有的东西比别人少。

可是,四时变化的风景是不用花钱的,雨后高挂的彩虹也是任人随意欣赏的。当周围的人都在浮躁喧闹中奔跑时,你的心难道不是更应该平静下来吗?人生最新鲜的体验和感受,生活中最真实的趣味,难道不正是在安静下来时才能领会到的吗?

我们总是觉得,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是一件非常美好但却不可企及的事,但在内心平静下来之后,我们才会想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说不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原本就是就很稀松平常的!

一位女性朋友自上大学始,就一直保持着练习瑜伽、冥想的习惯。她性情沉静温婉,所以,经常被朋友们当作知心闺蜜,而大家最常问的就是:“心静下来时,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为什么我就静不下来呢?”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提问者,朋友给的回答或许会有些差别。但一言以蔽之,要想让心静下来,首先就要让心慢下来,急则生躁,在舒缓的状态中才能静静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自有其存在的价值,而生活,确实也是用来欣赏的。即便有人对那些细微的事物看不上眼,也总有别人将其视若珍宝。松浦弥太郎说:“越是微不足道,越用心去品味。在这个过程中,必会有新的发现。”但只有我们静下来,才能感受到这些微小的喜悦,并把这些微小的幸福化作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力量。

生活只在静处,每一天都需要我们用心对待。你只看那些点滴的生活片段,哪一个不是为了让我们有所领悟,然后成长为更好的自己。02世界愈繁,此心愈简

最近收到了很多读者朋友发来的邮件,有抱怨工作压力大的,还有因为不会生活而苦恼的。女人真正应该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是困扰很多女性朋友的问题。

有个姑娘说,你们看,我每天素食、敷面膜、做护理,只要是出门都会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我就这样生活着,是不是爱自己、正能量的表现?

可是,亲爱的姑娘,我们的生活里并不只有这些。把精力投入到外在美固然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的最佳选择是内外兼修;在整个世界都喧嚣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选择安静,选择独处,选择把一个人生活时的日子都点亮。

真正能安安静静过自己生活的女人,一定也能禁得起人生里的大风大浪,因为她们的心是安定的。佛门常说“定能生慧”,有了安定智慧的心,还有什么是无法面对的呢?再看我们身边那些看起来极其“凶悍”、咋咋呼呼的姑娘,虽然她们表现得很“勇敢”,但真的要直面一些事情,很可能就会手足无措。

作为一个姑娘,我们的心,都应该是深沉而有力量的,而这种力量却不会凭空降临在我们的身上。

漂亮的,不一定是美的;而真正的美,会成为点燃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火把。

朋友央金在求学时有一位师姐,年龄三十不到,却明显有了更年期女人的心急和焦虑。不管有事没事,眉头总是皱得如山川,对这个纷杂的世界抱有深深的忧心。在学校的时候,她就已经过分地“惜时如金”:凡是不能带来实际好处的事情,就都不必再做了。如果有谁胆敢花费了三分钟的时间来和她谈话,那么她必然会用强烈的不耐烦的表情消磨对方聊天的兴致,——即便是在她很空闲的时候,即便对方真的只是因为把她当作朋友,想和她好好地聊个天。甚至在诸如外出郊游、观看电影、去博物馆看展览、到美术馆参加活动等“看不到实际好处的事情”中也一概没有她的身影。

那时,大家一直单纯地认为,该学习、该工作时,那就有个学习工作的状态;该出去散心玩耍时,就不必把无关的问题挂在心上。就像那则禅宗公案里说的“该吃饭时吃饭,该休息时休息,何须百千挂虑,不必万般思索”。可师姐的生存理论就是“世界这么乱,悠闲给谁看?!”学习和工作这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这两件都做不好,加之现今人才优胜劣汰的速度这么快,怎么还有时间去玩儿呢?怎么还有时间慢慢悠悠地过日子呢?

渐渐地,她的眉头越拧越紧,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央金住在师姐隔壁,她每天早晨醒来基本是洗漱之后焚香安坐,先稳定一下情绪,或者练习瑜伽,或者约上室友一起去跑步。在央金看来,只要没有耽误学习和工作,那就是慢一些地安排一天的生活也无妨。事实上,尽管她经常保持着慢悠悠的节奏,学习和工作却一样也没有落下。可是师姐却在某一天晚上敲开央金房间的门,对央金苦口婆心地劝道:“就算你天天跑步、跳绳、做瑜伽,到了三十岁也还是会老,再到了一把年纪之后,胖啊瘦啊也就那样儿了。再到了更老的时候,用不用面膜,做不做保养,也都没有什么必要了。而至于学习工作这种事儿,女人到了一定的年岁就不必去考虑了。”她在进行了一番规劝之后,稍微喘口气便又说,她之所以每天那么忙碌地生活,就是要赶走内心的焦灼,她每天都远离人群,就是要给自己的心找到一丝安宁。

后来师姐再说了些什么,央金已记不清楚了。总之,在师姐说这些的时候,央金是怀着极为忐忑的心情,屏住呼吸去听的。“原以为她能给我们传授什么治学之道和人生的成功经验,结果她的这一盆冷水可是把我们从里到内都冲得个彻底干净。”

师姐走后,央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拨弄她的闹钟,对室友说:“明天咱们六点二十起床吧。”“为什么啊?难道就被师姐的一盆冷水这么一泼,就要放弃自己了吗?”室友不解地问。

央金答:“师姐说了二十分钟的废话,我要把这二十分钟的安静给补回来。”

再后来,可能师姐觉得那些小毛丫头实在“朽木难雕”,再也没有来过央金的宿舍,也没有再和她多说过一句话。央金说,偶尔在食堂见到师姐,基本上都是看到她在大口大口地吃饭,而且消灭一顿饭绝对不会超过十分钟!然后又用最快的速度打开水、回宿舍,再像个机器一样从宿舍奔向图书馆。

大家以为像师姐这样努力的人,一定会在顺利通过硕士学位的答辩后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后来听说,师姐虽然顺利拿到了学位,却依旧是带着满心的焦虑和急躁去了某个小城市,而临走时都没有和导师同学们打招呼。央金当时摇头叹气说:“师姐一直觉得这世界变化太快,所以她也要时刻保持警醒跟上时代的步伐,每天把自己搞得像一个高度旋转的陀螺,结果却事与愿违。一心追寻的反而离自己最遥远。殊不知给自己一点空间时间,也许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眼间,也到了这群小毛豆们毕业找工作的时节了。说起打算,室友说:“走到哪里,算哪里。”央金略一点头,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辜负了生活,哪怕别人都急急忙忙地在追在赶,自己也应该活得安静沉稳,哪怕世界到处都是喧闹,自己也要找到心中的安宁。

估计在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哪个正当妙龄的女孩儿放任自己的日子得过且过,然后还可以口口声声地说“爱自己”;也没有哪个女人说她在远离了尘世和人群后就会找到内心的宁静,而那些用事情来填充、挤压自己生活的人,如果我们细一寻思,竟会觉得比灭绝师太还可怕。

在很多时候,人群确实是嘈杂的,世间也确实是喧嚣的。但问题是,如果我们想远离人群、远离世间,那是根本办不到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安静就驻扎在我们的内心,那么我们到哪里都不会觉得烦,觉得乱,更不必用忙碌的生活来赶走内心的焦灼。我们只是悠然地生活着,满心宁静却也朝气蓬勃,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热气腾腾,但绝不会因为尘世间的一点儿杂乱喧闹就破坏掉对生活中那些细微之处的美好的发现和感受。03其实你需要的是一平方米的寂静

戈登·汉普顿和约翰·葛洛斯曼著有一本《一平方英寸的寂静》,诚然这是一本自然科普图书,但书中却饱含因不寂静所带来的生活和思想的困扰。于是作者以一颗小石子占据的方寸之地始,向周围数平方英里开始了寻找寂静之旅。

身处在这个变化速度如翻书之快的嘈杂世界,寂静抑或宁静于我们已如夸父逐日般难寻。

想想看,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静心聆听过那从天而降的雨?窗外的雨,或稀或密,或缓或急,它们滴落在房檐上,敲打在窗子上。又有多长时间没有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一看远天的云?看云卷云舒,感受云淡风轻,落日熔金。这种宁静的感觉,我们已久违多久了?

宁静是一种不受打扰、沉浸于当下生活的切实感受。在这段宁静的时光中,只有你和这世界交谈,低低地交谈;或者你与自己交谈,默默地交谈。戈登·汉普顿有一句话说得特别走心,他说:“不受打扰、宁静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尽情诠释它们的意义,是我们与生俱有的权利。”听听雨声,发发呆,把自己从忙碌中暂时剥离开来,然后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才是最舒心的工作节奏,也是我们与生俱有的权利,而且还能够使我们避免沦为工作机器。

在生活里,在每一个清晨或是黄昏,我们需要的其实不必太多,从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到拥有一平方米的宁静就好。能够让我们免于打扰,能够倾听大自然也倾听自心的声音。

其实在这生活之中,能够让我们得享宁静的事情就有很多。

一杯美酒,几盘小菜,两三友人,只要舒心便好。至于是在自己家中,还是择一处小院,那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哪里能让自己待得放松,就选在哪里。既然身边围绕的都是知己,那就敞开话题随便聊,说不定聊着聊着,就能聊出对生活的另一番感悟来。没有客套,也不必拘礼,可以聊诗歌、聊音乐、聊某本书,也可以聊身边那些糟心的事儿,或者有趣的事儿。大家说话的声音都不大,也许聊一会儿就都不作声了。等兴致来了,那就再举杯喝酒,再共话家事。当然,如果有花有月,那是最好。但如果有花兼有月,却无酒又无人,就没什么意思了。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未必真能让心平静,有酒、有美味、有知己、有话题聊的时候,或许心里会真的舒坦。

——这是一种最接地气的宁静时光,有情又有趣。

清早醒来时先不必着急起床,而是深呼吸,做冥想,然后起床洗漱,如果天气不错心情又好,那么出去慢跑或散步,都能收获到不错的感受。整理房间时,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就不会觉得干活儿很累了,反而会觉得这是一种乐趣,因为通过做家务,我们正在给自己的居家环境“美容”,通过整理,我们会丢弃那些没用的东西,与过去的日子说拜拜。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做家务劳动时,整个身心都处于放松的状态,虽然在忙碌之后会搞得自己灰头土脸、满头大汗,但看着整洁的房间,闲闲地喝一口茶,心里顿时亮堂起来。“最美的女子应当有一种遗世的安静和优雅。”

——这个时候,我们的心也是安静的,又因为空间的整洁明亮而给心里带来了一丝开阔感。

如果条件允许,那就在阳台上或房子的角落里养几盆花吧,不求多么名贵,但求能用心相待。每天照顾它们,就像照顾一个个含苞待放的小娃娃。等到某一天,偶然发现房屋里竟然飘散着一股清香,再去看那角落里,原本不起眼的花骨朵儿竟然开得极美,就像长大后的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到了那时我们会觉得,即便是一朵小花儿,一片叶子,也蕴含着生命的力量。看着这花这叶,嗅着那淡淡的香气,有多少烦心事儿似乎都已经远在天边了。

——而这样的宁静时光优雅别致又透着悠闲。在忙忙碌碌的时光里尝试着回归田园,虽然囿于条件,我们不可能每天都触摸到泥土,嗅着泥土的香气,但至少眼前的花草们能让我们记得,在热闹与喧嚣之外,还应该给自己留出一些寂静的时间和空间。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装进脑袋里的知识。同样的,守在心中的宁静,也是别人抢不走、偷不去的。而心中的宁静,可能要比梦想和知识更能让我们受益。

哲学家汉斯·马哥里奥斯曾说过:“唯有在静水中,万物的倒影才不会扭曲。唯有平静的心,才能充分感知世界。”

在这一平方米的寂静里,可以关注当下,不去思考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也不去惦念过去那无法改变的事。在寂静的时空里,我们能与之相处的只有当下。这就使得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去生活,而这生活也因之变得踏实起来。

那位来自澳洲的维秘天使米兰达·可儿说,她最喜欢的排解压力的方式就是静坐,即便是时间安排紧凑的日子里,她也会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来缓解身心压力和疲劳,在感到压力陡增的时候,她甚至会一个人溜进洗手间,或者找个房间让自己独处一会儿,她知道自己在当下需要的是什么。她是美丽的,也是智慧的。

有很多姑娘说自己“没有安全感”,究其根本,是她们过于依恋浮世的繁华,没有找到内心那一平方的寂静。安全感从来就不是别人能带给我们的。不要指望着有谁能永远地爱我们,也不要指望着占有取之不尽的财富就一定会幸福。人的欲望终究是填不满的,你会发现,越是有一种“要填饱自己”的欲望,就越是过得不踏实。因为我们想得太多了。美是一朵鲜艳的花,优雅是一棵常青的树,时间是美的敌人,却是优雅的朋友。

生活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区分。如果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就别去在意旁人的论断;如果目前的生活状态还不足以让自己感到幸福,那就去改变或是创造,又何必要烦恼抱怨?在那一平方米的寂静里,我们可以向心内探寻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面对着生活。

在这片深深的寂静里,我们似乎离生活很远,但离开却是为了更好地开始。

脱下职业套装换上宽松的居家服的那一刻,心里很静;把手里的背包丢在沙发上,抱起趴在一旁的猫咪时,心里很静;带上水彩笔在户外写生、涂鸦的时光,心里很静;把捆绑了一天的头发散开,任它披散开来,扫着额头和脸庞,这时候感觉心里很静。只要我们愿意,寂静无处不在。如果一个人专心致志地瞧一朵花、一块石头、一棵树、草地、白雪、一片浮云,这时启迪性的事物便会发生。04身同此心,那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一位读者朋友问书友会的主讲嘉宾:“你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主讲嘉宾想了想说:“心中有什么想法,就着手去做,身同此心,那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大家都知道,主讲嘉宾是一位自由职业者,现在做的主要事情就是读书、写作,和朋友们一起操办读书沙龙等活动。然后她开始现身说法,为大家讲述。

读书、交友、办活动,这样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到底如何,不是她关心和在意的;她真正关心、在意的是,自己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感受,是否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能真正地做到“此身同此心”。

如果一件事情,它不能让别人感到愉悦,却能让自己感到意义非凡、乐趣颇多,那么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她是会选择去做的。比如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身心一体,首先就是要对自己足够诚实。自己喜欢的,不要骗自己说“不喜欢”;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出于别的什么原因而说“喜欢”。自己的行为如果背叛了自己的想法,那么在生活中就会碰到越来越多的麻烦和不快。

主讲嘉宾又静静地回想了一下,在过去的某段时光中,她曾无比强烈地喜欢着某个人,但同时也遭遇了外界强烈的反对。她曾想过义无反顾跟着感觉走,可是又想到两个人在一起受到的阻碍那么多,走下去的可能性那么小,就干脆对自己说“他算什么啊!自己不过是一时犯傻罢了”“既然没可能就不要开始了吧”“以后会遇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个人的”,等等理由。因为这种胆怯与退缩,感情还没开始就已结束。现在想来,如果当初真的敞开心扉,坦诚地面对自己,承认自己的感情,即便没有结果,将来回忆起在某段时光中曾一心一意地经营一段感情,那么这也是人生的另一种收获。

然而,当初的她可没有现在这些对于生活的领悟。那时的她,还很傻很天真地以为,把感情克制下去,生活就能平静了。但事实却完全与此相反!感情就像疯长的韭菜,越切割越茂盛。以至于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中,她总是处于身心远离在现实之外的情况,过着身与心貌合神离的日子。

一些文章里总是说,“喜欢一个人,就要说出来,不求表白得多么惊天动地,至少也要告诉那个人,这是对自己的诚实,也是对对方的尊重。”现在想来,的确如此!当我们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且不必去想未来是否能开花结果,因为未来之事谁也无法确定,而如果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