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8:23:47

点击下载

作者:蔡晓薇、胡芳芳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过年放鞭炮?为什么重阳要登高?为什么额前的头发叫“刘海”?为什么乱涂乱画叫“涂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却未必那么简单。

就像每一条溪水都有源头,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有历史的影子。了解现象,探究过去,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一个“为什么”的解答,会牵出新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消长连缀,可照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轮廓——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体验:寻找,回答,联想,生发。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

本套丛书本着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专注于解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编写时按照专题、领域进行分类,分别为华夏历史、地理名胜、礼仪称谓、中华智慧、神话传说、多彩汉语、人文思想、文苑英华、文化精华(2册)、民俗风情、节日节气、体育娱乐、科学发明、军事外交、园林建筑、衣食住行、学习教育、缤纷艺术、身体生命。共计20册,分辑推出。

丛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设问力求生动有趣、简洁通俗,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回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风格明快活泼,不做繁琐考究,适量引用古代经典,在原题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问答配有插图与图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生僻字词标出汉语拼音,配以简注,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本套丛书由精通中华文化、乐于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协力完成,感谢他们辛勤而有益的劳动。中华书局编辑部

1 春联一般都贴在门框上,这是为什么?

每当春节快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贴春联。春联一般红底黑字,上面写着对仗的吉祥语,贴在大门两侧,显得既庄重又喜庆。但是你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人们要将春联贴在门框上吗?

这还得从春联的来源说起。

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大门两侧悬挂两块长方形的桃符,用来避邪驱魔。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这种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写着传说中古代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神荼”和“郁垒”。此外,人们也会用桃木刻制或者绘画二人神像,悬挂或张贴于大门两旁。桃木颜色红润,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避邪,古人又称桃木是五木之精,百鬼十分畏惧,所以将桃木挂在门上以保护家宅不被邪魔所侵。

到了五代,有个喜欢别出心裁的后蜀国国君叫孟昶,有一年除夕,他心血来潮,让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作两句诗挂在寝室宫门外,诗成后,孟昶认为辛寅逊诗作得不好,于是亲自作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思是新的一年享受着先祖的恩泽,新春佳节预示着春天常在。这便是迄今所见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此事传出后,许多文人雅士纷纷效仿,将在桃符上题写对联视为雅事。从此之后,桃符的内容和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刻绘的降鬼驱魔的神灵变成了吉庆的文字,并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宋代,人们仍将这种桃木称为“桃符”,北宋诗人王安石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写的就是春节时家家户户更换门口桃符的景象。

那么,“春联”的名称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喜欢热闹,讲究排场,也喜欢贴桃符的习俗,就下令在民间推广,命令家春联一般由两幅直联和一幅横联家户户在门框上贴上用红纸条裁成的对构成,直联字数相等,对仗工联,用以迎接春节。红纸比桃木轻盈,整,语言凝练。书写也更为方便,于是,“春联”就这么沿用了下来,名称也渐渐固定。随着春联字数的增加,加上横批,将其张贴在门框周边是最合适不过了。

所以,春联贴在门框上的习俗,是由最初桃符悬挂在门框上的风俗慢慢演变、流传下来的。一副春联透露出门内人家的美好祈愿。当然,有些人家把春联也贴到了窗户上、家禽圈窝边上。每到春节,家家贴春联,场面红火,热闹极了。

2 “压岁钱”的“压岁”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只有在过年才能拿到“压岁钱”?

过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不仅可以穿上新衣服,吃到精致的美食,还可以热热闹闹地放鞭炮,并且从家里长辈那儿拿到“压岁钱”。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孩子们也会比往常格外自由些,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压岁钱买喜欢的糖果、玩具、吃食……但压岁钱的说法很是奇怪,压岁,“压”的到底是什么“岁”?难道是大人们希望压住小孩子的“岁数”,不希望孩子长大吗?长辈们又为什么在春节时要给小孩子“压岁钱”?

原来,传说这个“岁”指的是古时候一种叫“祟”的妖怪。据说这种怪物身体黝黑,双手煞白。每到除夕之夜,“祟”就喜欢到小孩子的床边,用手摸熟睡的小孩子的头,被“祟”摸了头的孩子,会突然得病,发高烧,说胡话,等到病好了,原本聪明伶俐的孩子就变得痴痴傻傻。因此,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惊扰,长辈们往往在大年三十晚上,陪着孩子不睡觉,一起在灯下玩耍。

浙江嘉兴有一户人家老来得子,夫妻俩视孩子如珍宝。有一年除夕夜里,老两口拿出八枚铜钱陪着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下后,他们将铜钱用红纸包好放在孩子枕边,夫妻俩守着孩子不敢合眼。半夜里,突然一阵狂风吹熄了房间的蜡烛,黝黑的“祟”刚要把煞白的双手摸向孩子的头,突然从红纸里射出几道金光,把“祟”吓得逃之夭夭。第二天,老两口把这件事告诉了街坊邻居,人们纷纷效仿,在孩子的枕边放上红纸包着的铜钱,“祟”就再也不敢来伤害小孩子了。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铜钱能压制“祟”的故事流传开来,这个钱也就被称为“压祟钱”,因为“岁”与“祟”谐音,“岁”又与“年”同义,索性就称为“压岁钱”。大年三十晚上不睡觉的习俗也称为“守岁”。

其实,压岁钱的雏形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那时候叫“厌胜钱”或“大厌胜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货币,而是人们佩戴在身上的一种钱币形状的避邪物品,上面刻铸着吉祥话和祝福语,也有龙凤、龟蛇等各种吉祥图案。宋代以前的春节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日。那时候宫廷里流行着立春日散钱的习俗,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宋元以后,春节(古时称元日、元旦)定为正月初一,人们便开始在除夕或压胜钱,也称“花钱”,起源于汉代,上面铸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是专为祈福避邪的没正月初一给孩子们发“压岁有流通功能的铜币。春节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最初之意是“压祟”,以期望镇住邪钱”。关于“祟”的故事尽管是祟保佑儿童平安,压胜钱就是最早的压岁神话传说,但人们认为“压祟钱。钱”能压住邪祟,庇护儿童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成长,却是真实寄托了长辈们对于晚辈的美好祝愿,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流传下来。

明清时候就有关于压岁钱的明确记载。那时候人们往往用彩绳或红绳串起铜钱,挂在孩子们的床头。到了近代,纸币的流通已十分广泛,人们才用红纸将压岁钱包起来。

如今,红包的样式也逐渐多了起来,拜年时,从长辈手里接过一个个红包,孩子们的心里乐开了花。小小的压岁钱,寄托着长辈们的深情,也牵动着孩子们的童心。

3 人们过年时为什么要放鞭炮?

放鞭炮是一种常见的民俗活动。无论过年过节、结婚升学,还是大楼落成、店铺开张,放鞭炮都是人们庆祝时必不可少的项目。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燃放鞭炮,既增加了节日气氛,又讨个辞旧迎新的吉利。北宋文豪王安石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每当除夕之夜零点之际,新年的钟声敲响,中华大地上炮竹声响彻云霄。此时屋内灯火通明,屋外灿烂的火花和震天的轰鸣声,将过年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然而,最初人们放鞭炮的本意却不仅仅是这样。

古时候,人们外出露宿深山野林,往往要在山上点燃篝火,这样做一是为了生火烧煮食物和取暖,二是为了防止山上野兽的侵袭。然而传说有一种野兽既不怕人,也不怕火,常常前来偷取食物。这种野兽叫“山魈(xiāo)”,可以让人得上寒热病,就像瘟疫一样,人们对它又怒又怕。后来,人们发现“山魈”虽然不怕光,却害怕声响,于是就在山上烧起竹子,竹子“劈劈啪啪”爆裂的声音让“山魈”逃得无影无踪。祛除瘟疫一般的“山魈”,便成为爆竹起源的说法之一。烧竹以驱赶瘟疫恶鬼的习俗也逐渐在民间流传下来。

又相传,唐初时瘟疫横行,有个叫李田的人,将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冒出滚滚烟雾,驱散了山间的瘴气,化解了疫病的流行。此后,这种装硝竹筒也受到大家的欢迎。装上硝石的竹筒就成了爆竹的雏形。

随着火药的发明,北宋时人们将竹筒改成了纸质或麻质,装上火药,制成小卷串起来,称为“炮仗”或“鞭炮”。人们认为燃放爆竹不仅寓意着祛除病邪,而且可以增加节日的喜庆热闹气氛。

明清以来,放鞭炮已经成为民间十分常见的文娱活动。如今的鞭炮花样日渐繁多,尽管鞭炮的形状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放鞭炮用以驱逐瘟疫、辞旧迎新的传统却得到了发扬,“竹报平安”的观念也深深融入国人的头脑中,特别是遇上重大喜事或过年的时候,人们一定要放上几串鞭炮,以震天的脆响增添喜庆的热闹气氛,用炮声传达对新的一年热切的期待与祝福。春节期间,放鞭炮、捡鞭炮是孩子们的最爱。

4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腊月二十三这天,为什么要用糖瓜将灶王爷的嘴粘上?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说的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拿糖瓜供奉灶君老爷,因为传说在这一天里,灶君结束了在人间一年的工作,要上天向玉帝汇报。

腊月二十三,也叫小年。在这一天里,祭灶、扫尘成了头等大事。中国人民以食为天,这位灶君,也叫灶王爷,掌管着家里的灶火、灶台,关系到一日烟火饮食的大事,在人们心中地位可不低。

早在夏朝的时候,灶君已经是受人崇拜的一位大神,但最早的灶君其实并不是男的。在母系氏族社会,灶是由族群里地位最高的女性掌管。古籍里记载最早的灶神是一位着红衣的美丽女子。后来,又传说灶神是昆仑山上的“种火老母之君”,是专管人间住宅的灶神奶奶。直到汉代以后,才有了男灶神的出现。不过男灶神的身份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位男灶君是五帝之一颛顼(zhuān xū)的一个儿子,名叫祝融,是掌管天下之火的火神;也有人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还有人说,灶王爷姓张,名单,字子郭,是一位长相清秀、穿着红衣的年轻男子。在有些地方,为了避开男女之嫌,又有“女不祭灶”的风俗。而现在很多神祠里,常常见到男灶神与女灶神并坐,人们往往认为这位女灶神是为男灶神创立的配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位灶君奶奶“资历”还要更老呢!

供奉灶君的风俗在南北各地都十分普遍。有的人家在厨房供奉灶君的神像神龛,有的人家没有神像,就将其画像贴在墙上。据说灶君被玉皇大帝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从除夕夜开始,灶君就开始实行职责,保护各家的平安,监察各家的善恶。一年的时光匆匆流逝,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君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里每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再根据灶君的汇报情况,将新的一年里每一家人应该得到的福祸报应都交于灶君。据说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因此,全家人的福祸,就在于灶王爷的一张嘴了。

为了让灶王爷不多嘴说坏话,该怎么办呢?人们想,在送灶神上天这一天,用甜蜜的糖瓜打点一下,将灶王爷的嘴粘得甜乎乎的,求灶王爷高抬贵手,到了天上就能多说点好话,多奏点好事。民间灶王爷年画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不仅在灶王爷像前供奉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有时还用糖涂在灶王爷的嘴边,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更有趣的是,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还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形状不一的灶糖,长条形的称为“关东醉酒”的记载。也就是用酒糟涂糖”,扁圆状的称为“糖瓜”。满灶台,让灶王爷醉酒,那样他就不会在玉帝面前多说坏话了。除夕晚上,再用同样的方式将灶王爷从天上接回家中。

供奉灶君的糖瓜用麦芽糖做成,有粘性,本意要黏住灶王爷的牙,让他在玉帝面前不学舌说坏话,后来这种糖逐渐发展出“关东糖”等风味独特的小吃,从灶王爷的供桌上走入民间,成为百姓广为喜爱的美食。

5 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喜欢贴年画,这是为什么?

说起年画,它是一种遍及大江南北的传统艺术形式,贴年画更是盛行的民间风俗。单从古今各个地方对年画的不同叫法,就可以看出其流传之久远与广泛。宋朝管年画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北京叫“画片”“卫画”,江苏叫“画张”,浙江叫“画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这个时候“年画”的称呼才确定下来。

年画,与水墨画一样,也是中国传统画中的一种。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年画,除了墙上和窗上,农村屋旁有鸡窝、猪圈、牛棚、马厩的,也都要贴上,屋里屋外,院内院外,各个角落都贴得红红火火,花花绿绿。可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贴年画吗?

原来,在人们看来,贴年画不仅好看,而且还有祈福避邪的功效。其实,最初的年画只是贴于门上用来驱鬼避邪的门神画,而门神画又与春联属同源,最早都起源于桃符。据说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了。只是后来,对联偏重于文字,而门神画与年画则以绘画为主。大约在五代北宋时期,二者渐渐分化成为不同的民俗形式,但是它们的功能却是大同小异。

年画与门神画又有着不同。门神画,顾名思义,是贴于宅院屋门口的神像,上面所绘的多是民间传说中能够降妖伏魔的猛将。其实,广义上的年画也包括着门神画,但发展至今,年画的题材内容远远比门神画丰富多彩,包括民俗、娃娃、仕女、戏曲、吉祥图案,等等。

此外,年画的张贴还有一定的讲究。年画神像有灶王神、天地神、仓房财神,甚至还有贴在牛棚马圈上的车马神;“中堂”(专门张挂于客厅香烛案上宋代刻印的《四美图》是我国现方墙上的年画,尺幅一般较大,多为竖存所见最早的木版年画。1909长方形)贴在客厅,“月光”(又称圆年在甘肃出土。年画中四人分别为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光,因其画面如满月之形而得名)贴在珠。窗旁,“斗方”(尺幅较小的正方形年画)则贴在箱柜或升、斗上,真是各有规矩,十分有趣。由于古人对鸡有一定的崇拜,因此还有贴在鸡舍的“专用年画”。除此之外,用来布置新房的年画,都围绕早生贵子、夫妻恩爱等内容来创作,有的可单独张贴,有的则颇有讲究,要成双成对张贴,如“麒麟送子”图,其张贴方位,一般选在窗旁、窗顶、炕头墙壁和另一头墙壁,成对张贴,迎合了民间“好事成双”的心理。

年画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千百年,自古至今涌现了许多年画制作的聚集地,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朱仙镇、杨家埠、桃花坞、杨柳青四大产地。制作年画的传统工艺为木刻水印,无论从制作手法、题材风格和历史渊源上,都是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艺术精品。

6 逢本命年的人们为何对红色特别偏爱?

汉族人一般用十二生肖记录自己的出生年份,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属相,每过十二年会重新遇上与自己属相相同的年份,这一年就称为本命年。如一个人正值12岁、24岁、36岁……那就是恰逢自己的本命年了。在传统观念里,本命年往往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一年。“太岁当头坐(本命年),无喜恐有祸”,这句谚语就道出了人们对于本命年的担忧。

人们常认为,本命年里可能生病、破财、运气不好或遇到其他不顺心的事情。也有人认为,本命年顺了,往后的日子就开启人生的一个新阶段,鸿运当头,顺顺利利;本命年不顺遂,以后也难免厄运当头,倒霉到家。因此有些地方的人也称本命年为“槛儿年”。跨好了这道“槛儿”,就能把以后的路走好。

所以,人们十分关注在这一年里的运势,千方百计地想躲开本命年的种种厄运,平平安安地过好这一年。那么,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本命年的人们,最爱用挂红来避开厄运。在汉民族的传统观念里,红色是太阳的颜色,象征着喜庆、光明、力量、成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汉民族人们对于红色的崇尚一直没有改变,尤其认为红色有避邪护身的作用。因此即将迎接本命年的人们,早早便准备了各种各样红色的物品。

红腰带、红裤衩和红袜子俗称“本命年老三样”。大年三十这一天,恰逢本命年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扎上了红腰带,特别是小孩子,更是要穿上红色的裤衩和袜子。不仅如此,有的人还在手腕上系上红绳,随身佩戴的饰品也要用红绳穿起来。还有的人会换上红色的鞋垫,希望来年踩尽所有厄运,化凶为吉。

其实,本命年顺与不顺并无规律可循,也是因人而异,大多数情况只是人们的心理作用在作怪。不过,本命年这种穿红戴红的风俗却一直广泛流传于民间,十分有趣。现在一到年底,一些服装、饰品店常会将红色的商品摆在显眼的位置,以供逢本命年的人们挑选,这种穿红戴红的习俗为商家带来了“红色商机”,本命年的红色编织腰带就连一些外国品牌也未能“免俗”。新年里如果你见到一个腰上扎着红色腰带,或手上系着红丝绳的人,大概就可以猜出他的年龄了。

7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这么神通广大的门神是谁?

远古时候的人们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比如居家、出入、饮食,都有守卫的神灵存在。灶有灶神,火有火神,人们在门内外进进出出,也自然有了门神。民间有谚语唱道:“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看来门神在人们心中分量可不轻。有趣的是,这门神从古到今并不只有一位,门神的“形象”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两位神人。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苍茫的大海之上有一座叫度朔的山,山上有一棵桃树,枝干蜿蜒足足有三千里,桃树的东北边有一道阴阳之门,镇守这道门的正是这两位神人。他们日夜坚守,一旦发现有出来作祟的小鬼,就用桃枝和芦苇编成的绳子将他们绑起来,投到山下喂老虎。黄帝很崇敬这两位神仙,时常祀奉他们。于是人们也渐渐将这两位神人奉为自家门神,将他们的画像画在门上,用来驱鬼避邪。这两位门神袒胸露乳,头上长着两角,面目十分吓人,难怪鬼见了也要惧怕三分。

到了唐代,一位叫钟馗的门神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这位钟馗不但捉鬼,还能吃鬼。传说钟馗原是唐武德时期(618—627)的一位武生,因为相貌丑陋没有中举,恼羞成怒撞死在殿阶之上,唐高祖知道后将他厚葬。到了唐玄宗时,有一天夜里皇帝梦见一小鬼偷拿了宫廷里的财物正要逃跑,情急之下大喊捉拿,只见一位相貌丑陋、身材魁梧的相公跳出来,将小鬼抓住吃了。唐玄宗大喜,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武举不中进士钟馗。”唐玄宗第二天醒来,便命人将梦中所见的钟馗画了下来,贴在门上,此后果然宫廷内再没有什么鬼祟风波。之后,民间也逐渐效仿起来,将钟馗奉为门神。

唐代还有两位门神是确有其人,一位是尉迟恭,一位是秦琼。这两位唐代名将怎么成了门神呢?原来,唐太宗登基之后,有一段时间总是心神不宁,经常听到宫内外有鬼魅哀嚎,尉迟恭和秦琼知道后,很为皇帝的身体担忧,主动请缨道:“我们二人征战沙场,杀人如摧枯拉朽,还怕这区区小鬼!”于是二人身着戎装彻夜驻守在唐太宗寝殿之外,果然一夜太平。过了几天,唐太宗心疼这两员大将,让人将他们手持兵器、怒目圆睁的画像贴在宫门外,免去他们的不眠之苦,此后夜里也相安无事。尉迟恭和秦琼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的门神,同时二人也成为后世在民间流传最广、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

如今,一些地区的门神形象各不相同,文官有包公、文天祥,武将有三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抗金的岳飞,甚至还有杨宗保和穆桂英夫妻俩。总之,形形色色的门神往往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而各具特色,但不变的清代所刻秦琼与尉迟恭门神木雕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门神驱恶避邪、保家安宅的信仰和美好追求。

8 贴窗花贴的是什么“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农村的人们喜欢在窗纸或玻璃上贴各种各样的窗花作为装饰,就跟贴春联、挂年画一样,要是不贴,就会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窗花,顾名思义,是贴在窗上的“花”,但说起这“花”,可是大有讲究。

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的剪纸的统称,是剪纸艺术中最为普及和广为流传的形式。剪纸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项民间艺术,而窗花也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

在纸发明以前,人们就开始用皮革、金箔或丝织品进行镂空雕刻创作,这可以视为剪纸的前身。在汉代,纸的出现使剪纸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纸制品容易受潮腐烂,特别在梅雨多发的南方,更是不容易保存,而纸相对来说并不贵重,所以人们可以常剪常新。那时的剪纸多用于祭祀、招魂等民俗活动中。到了宋代,造纸已臻成熟,剪纸艺术也大大扩大了运用范围,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剪纸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并被贴上了窗户,成为过年节庆时的装饰物之一。到了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达到了顶峰,花样越来越复杂精美,工艺也越来越高超。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很多都是利用剪纸再加工而成。此外,如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也都是用剪纸来作为装饰门窗、房间的饰物。

剪纸,需要人们灵活地摆弄手中的一把剪刀。自古以来,剪纸的主力军就是广大妇女,她们将巧思寄托在一块块纸片上,通过继承和发展前辈的剪纸花样,不断揣摩技艺,最后随心所欲地剪出自己脑海中新的花样,令人叫绝。

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的,选择适合窗户的花样也十分重要,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窗花也随着窗户形状的不同而造型各异。如山东的窗花多是直条式的,因为当地多为直棂窗;西北的窗花缝中用“十”字将完整的剪纸分成四块,也是适合该地窗户中心有一个十字格而形成的。但总体上,窗花和窗框之间要留白恰当,布局均匀,窗花的剪刻线条一般要细腻,镂空要玲珑剔透,使窗花既能达到装饰家居的效果,又能保证光线的通透,使屋内明快、亮堂。

窗花的内容,多是表现传统劳动人民耕作、纺织、牧羊的场景,此外,还有花鸟鱼虫、亭台楼阁、山水风景等多姿多彩的图案,更有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戏曲故事,等等。许多人家的窗各式各样的窗花剪纸,线条细腻复杂,镂空玲珑剔透,构图比例精巧。花,不仅造型上统一呼应,连题材内容也具有连贯性。

过年时贴窗花,不仅贴出了年味,贴出了喜庆,也贴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贴在窗户上的窗花,不仅是祈求吉祥如意的花,更是精美的民俗文艺之花。

9 为什么人们总喜欢赶在大年初一去庙里抢烧第一炷香?

每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大到北京的雍和宫,小到地方的城隍庙,庙门口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只等庙门一开,人们就会蜂拥而入去抢烧第一炷香,也就是所谓的“烧头香”。为什么人们会这么看重烧头香?这其中又有什么寓意?

据史料记载,烧头香的习俗在宋代就已经十分流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的记载。清人袁枚在《子不语·烧头香》中也说到民间烧头香的盛况:“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阴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庙烧头香,屡起早往,则已有人先烧矣,闷闷不乐。”

古代的烧头香起初多流行于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直到后来,佛教中国化后,烧头香在佛教寺庙才流行开来。在中国人看来,烧香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佛教有“香为佛使”之说,即人的所思所想能通过香这个信使,传达给佛祖,心想事成。所以许多中国人进庙必烧香,希望佛祖能通过香看到自己的虔诚,明白自己的心意。而烧头香更是向佛祖表示极度的虔诚,烧香者希望佛祖能第一个听到他的愿望,保佑其来年顺顺利利,心想事成。

在陕西农村,更有全村出动烧头香的习俗。在除夕夜里,各村各社都会组织自己的烧香队伍,拉着彩旗,敲锣打鼓,抬着为神灵准备的香火供,去抢烧镇守一方庙宇的第一炷香。各村各社的锣鼓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气势十足地赶早到达庙宇前,只等零时一过,争烧新年里的第一炷香。此外,烧头香在港台地区也十分流行,台湾许多政界人士,也会赶去寺庙烧第一炷香,保佑来年万事大吉。武侠小说中高手过招,常以“一炷香”为限,那么一炷香的时间究竟是多长?

某些地方,所谓大年初一上燃香计时,是古人常用的比较简单的计时方头香并不是指抢烧的第一炷香,法,但实际上由于香的长短、环境、风力等因素,一炷香的燃烧时间并不完全相同,但而是从大年初一零时开始到二一般约为一小时。值得注意的是,“一炷香”千万不能写成“一柱香”,因为“炷”时,所上的香都是头香,即使在作为量词,专门用于点燃的线香。自家香炉烧香也是烧头香。因为据说在这个新旧交替之际,不管是如来佛、观世音菩萨,还是其他佛和神仙都会降临人间。而新年第一刻的心愿都是美好、纯洁无瑕的,佛和菩萨都会听到祈祷者的心愿,尽可能帮其实现。

有的人烧香不仅贪早,并且贪多,常常会一大把一大把地烧,这其实是一种贪心。一般烧香烧三炷即可,这三炷香分别代表着“佛”“法”“僧”。烧香时要把第一炷香插在香炉中间,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炷香插在香炉右边,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炷香插在左边,默念“供养僧,静而不养”,如此便是功德圆满。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佛教徒,但是进庙烧香、过年抢烧头香的习俗却在民间广泛流行,这是源于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希望以这一炷香,表达来年全家平安幸福、无灾无祸的祝愿。

10 在民间流传着正月初三要早点熄灯睡觉的习俗,这是怎么回事?

在新春之际,孩子们又吃又玩,热热闹闹,就算在除夕夜那天整晚不睡,父母也不会多说什么,但在正月初三晚上,很多父母却会早早地哄孩子上床熄灯睡觉,说是不要吵了老鼠办喜事。老鼠还会娶媳妇吗?这一习俗又是怎么来的?

老鼠娶亲的传说在各地都存在,不过娶亲的日子却不大一致,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正月初三晚上。这一天晚上家里不许点灯,孩子们都要早点睡觉,保持安静,上床等着听老鼠娶媳妇的声音。

如果你知道老鼠为了嫁女儿费了多少周折,你一定不忍心去吵闹打扰它们。相传一对老鼠夫妇生了一个女儿,鼠女儿渐渐长大了,鼠爸鼠妈望着美丽的女儿,心想一定要把女儿嫁给天下最了不起的人。鼠爸想来想去,认为天下最了不起的就是太阳,于是鼠爸费尽千辛万苦找到太阳,让太阳做自己的女婿,太阳说:“我不是天下最了不起的,虽然我能照耀大地,但乌云一来,就把我完全挡住了。”鼠爸于是又去找乌云,乌云说:“虽然我能把太阳遮挡住,不过风却能把我吹得到处跑,你还是去找风做女婿吧。”鼠爸又出发了,他到处打听,才找到了“神出鬼没”的风先生,鼠爸把来意对风一说,风也摇着头说:“我虽然能吹走人的帽子,吹跑乌云,吹断树枝,但我也不是天下最了不起的,因为我怕墙。墙可以围成屋子,人们留在墙里面,我什么也做不了。”鼠爸又垂头丧气地去找墙,墙很热情地接待了他,知道鼠爸的来意后,墙笑着说:“虽然我能挡风遮阳,不过我也不是最了不起的,当老鼠在我身上打洞时,我可一点法子都没有。”紧接着又说:“在我看来,天下最了不起的就是你们老鼠了,老鼠才是你女儿匹配的好对象啊。”鼠爸这才恍然大悟,匆匆忙忙赶回家,和鼠妈一起为女儿选了一只有才识、俊俏的老鼠做女婿,并且在正月初三这天晚上,为女儿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所谓老鼠娶亲,其实是由于冬春交替之际,老鼠开始繁衍后代,活动频繁,因此夜里产生了很大的动静,而民间朴素的人们却据此编织出童话色彩浓郁的老鼠娶亲的故事。由于各地节气风俗不一致,所以老鼠娶亲日期也各不相同。如在北京,老鼠娶亲日是正月十七八,北京有谚语:“十七、十八,耗子成家。”浙江绍兴为正月十四,所以鲁迅先生回忆在绍兴度过的童年生活时说:“……但那时的想看‘老鼠成亲’的仪仗,却极其神往。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在山东潍坊和陕北等地,老鼠娶亲的日子则为正月初七,这一天为人日,相传女娲娘娘就是在这一天造的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日子,而老鼠被认为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老鼠娶亲的习俗在这一日就有了多子多福的意味。

有些地方的人们,对于“老鼠娶亲”采取包容的态度,认为这是喜事一件,所以要早点睡觉,希望不会吵到老鼠们。而有的地方的人们则对“老鼠娶亲”极为痛恨,他们在这一天让猫去抓老鼠,让猫吃个饱。这种观念有时会在老鼠娶亲年画上有所体现,人们往往在年画上画一只大猫,只等把所有老鼠一网打尽。湖南有些地方的孩子们会在年节时化妆表演“老鼠嫁女”,但鼠新娘没有嫁给鼠新郎,而是嫁给了猫,孩子们边演边唱:“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江西一些地区,老鼠娶亲是在腊月二十五,这天是填仓日,人们要在仓库里装满米面粮油,准备过年,并且要在这天之前赶紧把老鼠诱出洞消灭掉,因此将老鼠娶亲日也定在这一天。老鼠娶亲年画一伙老鼠举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职责分明。穿戴一新的鼠新娘坐在花轿里,鼠新郎骑在马背上得意洋洋。但没想到一出洞口,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只大黄猫。

真正喜爱和盼望“老鼠娶亲”的莫过于孩子们了,因为这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躺在床上听着老鼠叽叽喳喳的声音,仿佛真的听到了结婚时的鼓乐声、鞭炮声,脑海里也浮现出了鼠新郎欢欢喜喜迎娶鼠新娘的场景。

11 庙会与庙有什么关系吗?

赶庙会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民俗活动之一。庙会又叫庙市,在庙会上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男女老少参与其中,置办货品,游园玩耍,十分热闹。如今北京地区还有几处闻名遐迩的大庙会,比如地坛庙会、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等。可是,从庙会的字面来看,难道它与寺庙有什么关系吗?

没错,庙会确实与寺庙有很深的渊源,庙会就是在寺庙祭祀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上溯至远古时期,祭祀是一种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主要祭祀天地、祖先、自然神。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要聚集在一起,举办活动来渲染气氛,比如演奏乐器、表演节目、进献贡品、跪拜,等等,这就是庙会的雏形。

真正意义上的庙会形成,是在东汉时期,那时佛教传入中国,本土道教也逐渐形成,庙会与宗教活动结合起来,开始绽放出光彩。人们的宗教祭祀活动以佛教寺庙、道教道观为核心,聚集在庙宇周围,因此称为庙会。由于参加祭祀法会的人数众多,一些商贩由此在庙会周围兜售商品,街头艺人也表演一些歌舞杂耍,庙会也逐渐延伸出集市的功能。

庙会集市完全形成是在唐宋时期,当时佛教、道教达到了全盛,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宗教活动的名目繁多,如圣诞庆典、坛醮(jiào)斋戒、水陆道场,等等,在这些宗教仪式上又融入了许多娱乐性质的活动,如舞蹈、佛像出巡、戏剧等,这不仅吸引了信众观看,许多非信众也由此驻足。

随之出现的则是商品集市和游园市场的繁盛。商人小贩出售民间玩具和零食,假面具、泥人、面塑、拨浪鼓、吹糖人等,哄得小孩驻足忘返。同时也有生活用品集市供家庭妇女采购,锅盆碗箸,衣帽鞋袜,应有尽有,集市场面宏大,商品便于对比挑选,价格也便宜,是妇女们最满意的购物场所。此外,还有各类艺人杂耍,踩高跷、说相声、扭秧歌、布偶戏、数来宝、唱秦腔,等等,更是将场面烘托得热闹非常。人们还可以参与其中,玩一些街头套圈、猜谜等民俗游戏。庙会的商贩们也是流动的,赶完这个庙会,又到下一个庙会摆摊。

明清时期,庙会的主要功能已经由祭祀变成了集会,真正祭祀、参与宗教活动的人并不多,倒是前来购买商品、游玩的人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自元代以来,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济南的千佛山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在这一天,当地或附近的民众都会从四面八方专程赶来,登高临远,踏秋玩耍,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狭窄的山路上,人潮如涌,热闹非凡。有趣的是,千佛山附近盛产柿子,庙会期间,正值柿子成熟上市,赶庙会的人,多买柿子而回,所以千佛山庙会又有“柿子会”之称。

古今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都曾描绘过庙会的热闹场面,并且庙会也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无不喜爱的热闹去处。如今,各地还保留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庙会活动,有机会不妨去看看热闹吧。

12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人们有“送穷”的习俗,认为把穷鬼送走就会获得幸福,人们是怎样“送穷”的?

迎财神,送穷鬼,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五是迎财神的好日子,每到那天,大家就欢天喜地地把财神迎进门。那送穷鬼又是在哪一天?穷鬼又是谁?大家为什么那么讨厌他?

据宋人陈元靓的笔记《岁时广记》卷十三引《文宗备问》记载:“昔颛帝时,宫中生一子,性不着完衣,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宫中号为穷子。其后以正月晦日死,宫人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也。’因此相承送之。”这里说到的穷鬼,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儿子,他出生在宫里,但生来一副倒霉样,一给他穿上新衣服,他就会用火把衣服烧破,所以被人称作穷子,大家见到他都觉得晦气。后来穷子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十分开心,大放鞭炮,风风光光地把“穷鬼”给拉出去葬了。正是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正月的最后一天定为送穷的日子。送穷的时候,人们会扎一个小人,有的甚至会在小人背后扎上一个纸袋,里面放上要扫出去的垃圾,然后将小人丢出门,用大火焚烧,并且放鞭炮庆祝。唐代韩愈著名的《送穷文》中就提到,送穷鬼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广泛流传。韩愈在文章中戏谑道,自己家有五个穷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因此自己要“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与(干粮、食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樯”,即准备好车好船好干粮,赶紧把这几个穷鬼送走。不过对于送穷鬼的具体日期说法不一,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习俗。有很多地方就有正月初五送穷鬼的习俗,送完穷鬼后就可以放鞭炮迎财神了,陕西在这天会炒崩豆、烤肉,希望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把穷气崩走。在北京则有正月初六送穷的习俗,在台湾桃源大溪县的迎富送穷庙人们先从面对山门的右边的送穷门进入,再这天人们把粪坑里的粪挖出来放从左边的迎富门出来,所谓“穷进富出”,在门口,相当于把穷鬼请了出这样就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送穷迎富仪式。去。而广东、福建等地则把正月初三当作送穷日,因为在客家话中“送穷”和“三重”是同一个音,所以,在这一天,大家就把从正月初一开始堆积的垃圾一并扫出去焚烧掉,就当把穷鬼赶出去了。

尽管各地送穷鬼、迎财神的习俗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百姓的新春美好愿望,那就是除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过越滋润。

13 “二月二,龙抬头。”为什么人们喜欢在这一天理发?

要说理发店一年中最忙的是哪天,那莫过于农历二月初二了。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娃娃大人要剃头”的说法,二月二,是传说中龙抬头的好日子,人们都喜欢在这天去理个发。那么龙抬头和理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人们偏偏选在这一天理发?这其中又有什么讲究吗?

之所以二月二称为龙抬头日,是因为经过一个酷寒的冬天,二月份气温开始回暖,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此时绵绵的雨水对即将要生长的万物来说极为重要,而民间认为雨是龙王所降,因此人们在二月二这天要到龙王庙祈雨,希望龙王能赐福人间,普降甘露,使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二月二也就成了人们希望龙王苏醒抬头、开始降雨的好日子。

至于龙抬头这日要理发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二月二之后春耕将始,男子可以理个发收一收正月闲散之心,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孩子可以理理发,准备开始新一年的学业。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二月二剃头发,可以借抬龙头的这个好兆头顺便抬一抬自己的头,希望接下来的一年鸿运当头,福星高照。而借这个吉利寓意打招牌的还有猪肉铺,这天肉铺都会挂上牌子:“二月二,龙抬头。吃猪头,抬龙头。”有些人一听到这句广告词觉得很好笑,认为猪头和龙头怎么能扯到一块去。其实,猪头在古代甚至现在一些地方都是祭奠祖先、供奉天地的供品,并且在二月二这天,许多农家都会煮猪头,吃猪头肉,因此,也就慢慢形成了二月二要吃猪头肉的习俗,因此这一天的猪肉铺子生意也会十分火爆。如今,二月二这天传统理发的习俗已经融入了许多创意、时尚元素。

除此之外,二月二还有很多引龙抬头的习俗,因为只有龙抬头了,才能有一春的好雨水和一年的好收成。刘侗《帝京景物略》中就记有二月二这天薰虫引龙之举:“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蛋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说的就是二月二这天要熏炕底下,把虫儿都熏死,龙也才能引出来,龙出则百虫蛰伏。并且这一天人们吃的食物以及活动也会尽量和龙联系起来,比如吃的饼要做出龙鳞形,称为龙鳞饼,吃的面叫作龙须面,吃饺子称为吃龙耳,自然剃头也称为剃龙头了。此外,女子们这天也要暂停做女红,以防针线伤了龙的眼睛。

二月二这天广泛流行的节日食品是糖豆或爆米花,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蹦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据说这则民谣还与武则天有关,当时武则天称帝,天庭大怒,命四海龙王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庄稼枯死,生灵涂炭。管天河的玉龙心中不忍,便偷偷降了雨,但被玉帝发现,于是被打入凡间,压在山下,并贴了封条:“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人们心中怀念玉龙,到处寻找解救办法,可哪里能找到开花的金豆呢?而正在二月初一这天,人们发现一个老太太的布袋里漏出的爆米花,黄黄的像金色的豆子,还爆开了花,岂不就是开花的金豆吗?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家家户户都开始炒豆子或者做爆米花,而玉龙也因此得救。从此,二月二炒豆子和做爆米花的习俗也流传了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二月二最重要的寓意,还在于其是一年春耕、百姓辛勤劳作的开端。周武王时期,就已经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的农耕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田地。在这一天,百姓们还会挂上皇帝耕农图,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想秋天获得好收成,就要赶紧开始新一年的春耕了。

14 小孩子满周岁要“抓周”,那么“抓”的是什么?

“抓周”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孩子到了周岁生日那天,家人要为他举行一场“抓周”会。“抓周”抓的又是什么呢?

原来,这是一种民间用来预测小孩子性情与前途的仪式。在孩子周岁那天,在孩子周围摆放上代表各个行业的物件,让孩子随意抓取,孩子抓到什么,就预示着以后可能从事什么职业。

抓周的风俗,很可能发源于先秦时期的“试儿”传统。据《左传》记载,先秦楚共王没有嫡子,要在五个庶子中选出一位作为继承人。于是将一块祖传玉璧埋在祖庙的庭院里,让五个儿子依次进来跪拜,谁刚好跪在埋玉璧的位置上,谁就是上天确立的王者。而当时年纪最小的孩子两次跪拜都跪在了玉璧上,后来,这个孩子登上了王位,成为楚平王。

但推及“抓周”风俗的真正源起,应当是三国时期的孙权试皇孙。相传孙权在位时,太子病亡,只能另立储君。江湖方士景养进言,选嗣不仅要看皇子是否堪当大任,还要看皇孙的资质。于是孙权就按景养的计策,测试各位皇孙的贤愚。方法就是在各位皇孙的前面,各放置一个宝盆,里面有各种金银珠宝及书籍绶带,皇孙们有的拿犀角,有的抓珍珠,唯有孙和之子孙皓,一手拿绶带,一手拿简册。孙权大喜,便将孙和立为太子。后来故事流传到民间,人们也用这种方法去检试儿孙的未来。

南北朝时“抓周”风俗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到了唐宋时期,这一风俗在全国各地逐渐盛行开来,称为“试晬(zuì)”或“周晬”。元代和明代,此习俗更加盛行,被称之为“期扬”,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称。“抓周”风俗不仅在汉族人之间流传,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也很盛行。抓周时,让小孩子端坐在地上或桌上,大人们不加任何引导,任其抓取。抓取不同的物件代表孩子不同的志趣以及以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比如先抓了印章,则长大以后,很可能身居高位,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长大以后好学有成;先抓算盛放各种物品的抓周盘,有丝线、印章、铜盘,则将来善于理财、经商。如钱、算盘、砚台、书籍、剪刀、调羹等物件。果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长大善于料理家务,或从事烹饪、剪裁行业。反之,小孩如果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说其“好吃”“贪玩”,也要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福,善于‘及时行乐’。”

传说济公和尚原来出生于富贵人家,周岁那天抓周时抓到了一串佛珠,后来济公成为了高僧。著名作家钱锺书先生周岁的时候抓周就抓到了书籍,因此取名为“锺(情于)书”,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大家。长辈们虽然对小孩子的前途寄予厚望,不过在一周岁之际的抓周仪式上,也只是对小孩子祝愿一番而已。

如今,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抓周”的习俗,不过其中的卜算迷信色彩已经褪去,更多是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游戏。

15 为什么小孩子过生日要吃红鸡蛋?

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记忆:每当生日的时候,父母总要为自己准备许多红鸡蛋,分发给周围的小朋友或亲友们吃,有些孩子还要把一两个红鸡蛋放在小袋子里挂在胸前。红鸡蛋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拿红纸或红色颜料染在煮熟的鸡蛋上面,一个个红彤彤的,十分可爱。可是,生日吃红鸡蛋,这里面有什么典故,你可知道?

其实,民间吃红鸡蛋的习俗非常普遍。不仅是小孩子过生日,当家里有新生命降临、小孩子满月或节日时,吃红鸡蛋是最为常见的庆祝方式。若说起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人的“卵生”观念。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世界一片混沌,就如同“鸡子”(鸡蛋)一样,盘古劈开了这枚“大鸡子”,才有了天、地和天地间的万物。所以在远古人的观念中,人类及自然的一切都是从卵中生长出来的。由此还有一系列的神话传说与此相关:有娀(sōng)氏的女儿简狄“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为商朝人的始祖;颛顼氏的孙女女修在织帛时,“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是秦人的始祖……在中华神话传说里,圣人或祖先的由来有许多都和神鸟产卵有关,在先民们的观念中,鸟卵是一切万物始祖的由来。由于对“卵”的原始崇拜,人们将鸡蛋和出生、传宗接代联系到了一起。

在中华原始文化中,人们对于鸟的崇拜十分常见,在河姆渡、良渚、马家窑文化中就有大量鸟纹形象。而古人所谓的“玄鸟”,是以未经驯化的原鸡为原型。于是,鸡便成为了人们的原始鸟兽崇拜在现实中的依托。也正因为如此,古人们认为鸡是百禽之长,具有镇妖伏魔的作用。鸡生蛋,蛋生鸡,鸡有神性,鸡蛋自然也有神性,也能够避邪除魔。

不仅如此,民间对于鸡蛋的喜爱与崇拜也是自古有之。古时候的人们就喜欢在鸡蛋壳上面染上颜色或画上图案,互相赠送,更有在蛋壳上面雕刻出精美图案的高超技艺。并且,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红色可以避邪,将鸡蛋涂成红色,更是大大增强了鸡蛋避邪安定的功能。所以,红鸡蛋在民间是喜庆祥瑞之物。不仅在孩子出生、满月、生日之时要吃红鸡蛋,以表达对孩童健康成长的祝愿,甚至在新人结婚之时,也用红鸡蛋传达对他们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的期望。民谣“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中,第一个“红鸡蛋”是新娘出嫁时用以滚脸的喜物,第二个“红鸡蛋”则是新娘来年生子时用以分发给亲朋报喜的鸡蛋。你还能看出来这些都是鸡蛋吗?

其实,不仅是过生日,在有些地方,诸如端午等节日时,也有吃红鸡蛋的习俗。如今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庭给孩子过生日时也用蛋糕替代了红鸡蛋,不过这两者在本质上并无差别,都体现了长辈对孩子健康成长、平安喜乐的祝愿。

16 为什么幼童要穿着虎头鞋学走路?

在民间,幼小的孩童一般都会拥有一双虎头鞋,虎头鞋因为鞋头呈老虎图案而得名。那为什么人们喜欢让孩子穿虎头鞋走路呢?这有什么寓意吗?

虎头鞋是布鞋的一种,是民间工艺美术的精品,虎头鞋鞋面为红、黄、蓝等各色鲜艳颜色,夏日为单鞋,而冬日则会缝入厚厚的棉絮。鞋头处人们做成虎头形状,绣上虎口、虎眉、虎眼,有的眉中央还会绣上“王”字,老虎竖着小巧的耳朵,长长的虎须分列左右,孩子穿上虎头鞋走路就似脚上真的有只生龙活虎的老虎,动感十足。虎头鞋鞋底用一层层的棉布纳成,俗称“千层底”,鞋底上也会绣上各种吉祥的图案。虎头鞋因其精细的做工,鲜明的民间审美意味,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孩子所穿的虎头鞋,鞋头上的老虎造型通常采取卡通夸张化处理,大自然中霸气威风的老虎此时瞪着大眼睛,微微笑着,还留着滑稽的长胡须,变得跟猫一样平易近人,而老虎也属于猫科动物,因此人们有时候也将虎头鞋称为“猫头鞋”。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第一步十分重要,虎头鞋是孩子学走路穿的第一双鞋,其作为布鞋吸汗透气,而且鞋底较厚较硬,走起路来十分平稳,非常适合小孩子穿。而之所以采取虎头这个造型,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孩子刚学走路常常走不稳,鞋头也容易磨破,而虎头的厚实造型则能很好地保护鞋头,使鞋子更禁穿;但人们选择给孩子穿虎头鞋,更多地是出于民间对虎的崇拜。虎是百兽之王,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生物,能驱除鬼魅。汉代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中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人们认为,幼儿身体虚弱,而老虎则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不吉之物的侵扰,顺利长大成人。虎头鞋也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希望孩子穿上虎头鞋后能像老虎一样强壮,成为王者,更希望他能走正路,不走邪路,不踩污秽,一辈子走阳关大道。所以在有些地方,如果有人不小心踩了别人脚或者脏东西,就会被一些老人调侃说:“从小没穿过虎头鞋。”北方某些地区,还流行着姑姑在侄儿周岁生日的时候送虎头鞋的习俗。鞋子最好是姑姑亲手缝制,并且要做蓝、红、紫三双。头双蓝,谐音拦,意为拦住妖魔鬼怪,二双红,红色能避邪免灾,三双子落成,寓意小孩子能长大成人。

有些地区小孩子不光脚上穿虎头鞋,头上还要戴虎头帽。虎头帽多用黄布做成,帽端竖着两个耳朵,帽沿正面绣着老虎的斑纹,额头上也会绣上“王”字,眼睛一般用黑布缝制。巧手的妇女还会在帽子上缀上红绒球,或者两个,或者三四个。虎头帽上忌讳绣虎口,因为孩子的脸在虎头帽下,如果绣上虎口,那就属于“羊落虎口”了,寓意不好。

从穿虎头鞋到戴虎头帽,再到缝制时的细致慎微,体现了人们对于老虎又敬又畏的心理。一双鞋、一顶帽的万分用心,都是长辈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期待和美好祝福,对孩子满满的爱意也都缝制在这一针一线里了。

17 新生儿为什么要穿“百家衣”?

你听说过“百家衣”吗?这是民间专门用来给新生宝宝穿的衣服。百家衣,顾名思义,就是用一百户人家的布料做成的衣服,这种风俗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和南方一些地区都十分流行。这又有什么讲究吗?

民间认为,要使孩子顺利成长,就得托大家的福,吃百家米,穿百家衣。父母最大的期望,当然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于是,每当家里有孩子出生,兴奋的爷爷奶奶们不仅要送出喜蛋,还要到各家各户去讨要一块碎布,将这些碎布块拼合在一起,做成衣服给孩子穿。“百家”其实是虚指,并非要用一百户人家的一百块布不可,不过那些姓“陈”“刘”“张”人家的布头,最是受欢迎,因为“陈”谐音“成”,“张”谐音“长”,“刘”谐音“留”,这些都是吉祥的象征,寓意较好。因此,这些人家给的布块,老人们会十分珍惜。小布块的花色并不需要特别讲究,但以蓝色为最佳,因为“蓝”谐音“拦”,寓意可以拦住想来侵犯孩子的邪魔,保孩子平安健康。

百家衣的造型十分别致,除了坎肩,还可以有长袍、短衣、马甲、背心等。讲究一点的百家衣,布料的颜色拼接都经过精心设计,针脚细密,布块大小一致,图案、色彩搭配精美,堪称是一件艺术品。穿上百家衣的孩子,模样质朴憨厚,越发增添了可爱之态。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将百家衣视为乞丐衣,认为是穷人穿的衣服。宋代陆游诗里就说:“哀哉穷子百家衣,岂识万斛倾珠玑。”旧时乞丐讨要人家的布块,浑身打满补丁,也是一种百家衣。人们认为穿上这种乞丐衣的孩子“命贱”,不娇气,不生病。百家衣又称为百衲衣,民间认为,穿上百家衣,孩子就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此外,僧衣也可称为百衲衣,因为有些僧人为了苦修,往往拾取许多破碎的布片缝缀衣服,不过区别小孩子百家衣鲜艳的色彩,僧人的衲衣颜色多为黑灰色。僧人的百家衣又称为功德衣、无畏衣。年老的僧人常自称老衲,也正是源于此。

总之,孩童穿百家衣作为民间一种重要的育儿民俗,主要用来为孩子祈福。如今,真正的百家衣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出于卫生安全考虑,百家衣并不被一些年轻父母所接受喜爱。不过,给自己的孩子穿以前亲戚朋友家孩子留下的旧衣服却很常见。人们认为,穿过的旧衣服经过了多次洗涤,不会残留有害这件百家衣坎肩做工复杂,不同色彩、质地的布片经过精心选物质,何况孩子长得快,买太多的衣服择、拼接缝合,最后做成一件五也不实惠,或许,这也是另一种健康又彩斑斓的衣服。经济的“百家衣”。

18 为什么小孩子要认“干爹”“干妈”?

在有些地方流行着一种认干亲的习俗,也就是小孩子要认干爹干妈。这干爹干妈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或是路上碰到的有缘人,有的地方则是佛门道家师父,而有的甚至是树木石头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些小孩子要认干爹干妈?

认干爹干妈其实来自于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待,孩子生来娇弱,对外界的侵扰抵抗力弱,因此父母希望能为孩子再找一对父母,给予他更多的庇佑,特别是对于那些八字不好,或是不足月身体羸弱的孩子来说,认干亲对孩子父母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并且在认干亲时还有很多讲究。

在山东南部,认干爹干妈就有姓氏讲究,孩子父母一般多找子女较多的刘姓或程姓做干亲,因为刘谐音留,程谐音成,寓意着孩子能长长久久,前程万里;而忌讳找王姓或史姓的,因为王谐音亡,史谐音死,父母认为这些姓对孩子成长不利。

在北京地区,孩子所认的干爹干妈一般大多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因为据说认了干儿子干女儿对自己不利,所以若非两家私交甚密,一般人也不愿收干儿子干女儿。两家商定做干亲后,就会举行相应的仪式,选一个黄道吉日举办酒席,邀众人见证,在酒席上孩子要向干爹干妈磕头,送上给干爹的帽子和干妈的鞋子。而干爹干妈则会回赠饭碗、筷子和长命锁等,希望孩子能长命百岁,健康平安。之后的节假日,孩子也会上门拜访干爹干妈,两家感情也会借此增进。

在河南、陕西的某些地方,干爹干妈则是碰出来的。在孩子出生的头一天或满月日的早上,天刚亮时,孩子的父亲就要出门“碰”干亲了。在路上碰到的第一个人,不管对方是乞丐,还是拾粪老头,也不管是男是女,都被认为是能给孩子带来一生好运的人,这时孩子父亲会向来人说明认干亲的意图,希望对方能答应,给孩子起个名字,成为孩子的干爹或干妈。不过这样的“碰干亲”,有时候也是有“预谋”的,孩子父母会事先安排好“偶然”的碰面,让孩子认到更好的干爹干妈。

在江浙一带则流传着认僧人或道人为干爹的习俗,意为将孩子舍给佛门道观,希望孩子得到佛祖道祖的庇佑,特别是对于身体羸弱的孩子来说,有时父母还要将孩子从小寄养在佛门道观,直到长大一些后才领回家去。在江苏等一些地区,父母还会为孩子认庙里的石佛或者石龟为干爹,每到节日还会带着孩子,携带礼品前去祭拜。

此外,许多其他地方的小孩父母还会为他们认树木、岩石、水井、太阳、雷公,甚至猪、狗、鸡、鱼当干爹干妈,并且还会以所认之物为孩子取名。如在土家族,如果是男孩,就会在所认之物后加一个保字,即“岩保”“水保”“猪保”“鸡保”等;如果是女孩,则在后面加一个妹字,即“岩妹”“水妹”“狗妹”“鸡妹”等。此外,还有取“树茂”“树寿”“树美”“石头”“石娃”“石头妹”“雷妹”“狗儿”等名字的。如毛泽东小时候父母就为他认一块巨石为干娘,并且为他取了个小名叫“石三伢子”,后来,韶山的百姓在这块巨石旁修建了庙宇以缅怀毛泽东,庙宇的前沿上就有“石干娘”三个大字。

还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虽然认了干爹干妈,但身体还是经常生病,这时父母会考虑为孩子多认几个干爹干妈,来保佑孩子,增加孩子的福运,使其能够健康成长。这种习俗的科学性暂且不说,不过这其中蕴含的父母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和关切却是毋庸置疑的。古时孩子夭折率较高,为了孩子顺利成长,父母还会在孩子满月酒或周岁宴上为其戴上长命锁。长命锁多用金银宝玉做成,上面刻着“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意为锁住孩子羸弱生命,使其健康成长。

19 儿童乳牙掉了之后,上牙为什么要向下扔,下牙为什么要向上扔?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换牙的经历,旧的乳牙掉下,新的牙齿长出来。母亲总是会很担心孩子新长出的牙齿是否好看。孩子的上牙掉下她们会扔到床底下,下面的牙齿掉下则会扔到屋顶上。为什么上牙要往下扔,下牙要往上扔?这习俗又是哪儿来的?

上牙下扔、下牙上扔的习俗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只不过扔的地方有所不同而已。一般下牙上扔都是扔到屋顶,因为古代也只有屋顶算是高处了。而往下扔则可能扔到河沟、床下,或者门槛下面。扔的时候,妈妈还会跟孩子说:“上牙往下扔,这样子新长出的上牙就会想着旧牙,快快地往下长,而反之下面的牙也会想着屋顶上的旧牙,快快地往上长,这样子,你的牙就会长得齐长得快了。”虽然我们都知道牙齿长得是否整齐跟旧牙扔到哪儿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样的解释,对于因为换牙齿而担忧烦恼的儿童来说,却有很好的心理安慰作用。他们相信,我已经按老规矩扔牙了,那一定能长出漂亮的新牙。

和中国有所区别的是,在越南,不管是上牙还是下牙,掉了之后都要扔到屋顶上去。蒙古族人则会把孩子的乳牙放在小狗的狗粮里,让小狗吃掉。狗是蒙古族的守护神,人们认为,孩子掉的牙齿如果被传说中的守护神吃了,那么孩子们就会长出强健的牙齿。而在欧美则还流传着牙神仙的传说,父母会让孩子把自己掉的牙齿放在枕头下面,告诉他会有牙神仙来收走,并且会留下礼物或者钱。在美国和英国,父母晚上则会偷偷拿走牙齿,并且给孩子留下硬币,而法国父母则会放上礼物或者糖果。换牙虽然很疼,但因此能换来牙神仙的硬币或礼物,对于孩子来说,却也变成了一件神秘而有趣的事情。而很多父母还会拿牙神仙来警告孩子:“再不好好刷牙的话,你掉的牙牙神仙是不会收的,你也长不出好牙齿了。”

中国的某些地区,在婴儿长牙阶段,还流传着姨妈买袜、姑姑买鞋的习俗。婴儿长出的第一颗牙,如果是上面的牙就要姨妈买袜子,如果是下面的牙,就要姑姑买鞋子。某些地方还得要外婆做一条腿绿一条腿红的鸳鸯裤。之所以要穿鸳鸯裤,据说是因为小宝宝一次应该长两颗牙,如果只长了一颗,就要穿鸳鸯裤,鸳鸯寓意成双成对,而穿了鸳鸯裤那颗该长出来的牙就会很快长出来。其实这些也是将牙齿拟人的说法,人们希望牙齿能像人一样,穿上姨妈的袜子、姑姑的鞋子越跑越快,迅速地长起来。这些想法都是从儿童角度出发,十分童稚有趣,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家人对孩子的殷切关爱。有的父母会准备这样的乳牙盒,将孩子掉落的每颗牙齿都细心地收藏起来,当作成长中的纪念。

20 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是如何选定和排序的?

现在一说到十二生肖,我们都会背:“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然而在我们现有的文献中,从未正式记载过十二生肖的选定和排序原因,但根据已有的文献,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秦代就已经有了十二生肖的说法,只不过和我们现在所知的十二生肖动物和排序都不太一样。到了东汉时期,十二生肖的说法基本定型,无论从动物的选择还是排序上,和我们现在所知的十二生肖都完全一致了。十二生肖动物的选择和排定虽不见于文献记载,不过在民间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

其中有三种说法最为大家熟悉。第一种就是动物赛跑排座次的传说,这个传说因为戏剧性最强,所以流传最广。说的是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种动物担任宫廷卫士,为了公平起见,于是决定让所有动物来一次赛跑,然后按照动物到达的先后来排序。而这中间还发生了很多插曲,比如牛和老鼠起得最早,牛儿好心让老鼠坐在自己背上,快到终点时,老鼠却一下子先窜了出去,得了第一。

第二种说法认为,这是根据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念和奇偶数决定的。古人认为数字排序也有阴阳,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阴阳要搭配,正如奇偶要搭配一样。老鼠的足趾比较奇特,前足四趾,后足五趾,奇偶同体,无法按上述原则安排,于是就把老鼠排在了首位。在老鼠后面依次排列的是:牛(四趾)、虎(五趾)、兔(四趾)、龙(五趾)、蛇(无足同偶数)、马(一趾)、羊(四趾)、猴(五趾)、鸡(四趾)、狗(五趾)、猪(四趾)。这种将动物脚趾数和阴阳观念相配的说法,是个创新,但是并不能科学解释某些动物之间的排序问题,比如,牛、兔同为四趾,同为偶数,那牛为什么要排在兔的前面。

第三种说法则将日常观察到的动物活动习性和一天中的十二时辰相结合,这样地支和生肖的配属关系也得到了解释。在古代,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记录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子时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传说人们发现这一时间,老鼠最为活跃;丑时为凌晨1点到3点,这是牛在反刍的时间(一说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寅时为凌晨3点到5点,这是老虎开始到处游荡觅食、最凶猛的时候;卯时是早上5点到7点,是月亮(也称玉兔)还在照耀大地的时间(一说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辰时是上午7点到9点,是传说中龙行雨的时刻(一说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巳时是上午9点到11点,是蛇伏在草中不出来伤人的时候(一说此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午时是上午11点到下午1点,这时太阳当头,阳气刚生,而马是属“阳”的动物(一说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未时是下午1点到3点,传说羊吃了未时的青草,草根的再生能力则愈来愈强,故属羊(一说此时是放羊的好时候);申时是下午3点到5点,这是猴子最喜欢啼叫的时间;酉时是下午5点到7点,这是黄昏来临的时间,此时鸡开始进窝;戌时是晚上7点到9点,这时进入黑夜,狗开始为主人守夜;亥时是晚上9点到11点,此时夜深人静,是猪睡得最熟香的时候(一说夜深人静的亥时,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作“亥猪”)。

这三种说法中,似乎最可信的就是第三种说法,也许百姓正是在和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对动物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才发明了将地支和动物联系起来的纪年方式。不管事实到底是怎样,这些说法却都体现了民间百姓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朴素认唐代石刻十二生肖像(部分)识。南北朝至宋代,墓葬中随葬代表“十二地支”的十二生肖俑的现象较为普遍,放置于墓室四周或墓室之外,代表不同方位,作为各方位避邪压胜之用。当时的艺术家让各种兽站立于地,给它们穿上交领宽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或双手捧物,一副文士气派。图中石像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21 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有鸡没有鸭,有狗没有猫?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个对应的属相。你属牛,我属虎,他属兔……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一共有十二种动物。可是世界上的动物那么多,为何只有这十二种能够作为生肖?并且,十二生肖里,有鸡却没有鸭,有狗却没有猫。猫和鸭也算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的兽和禽,但却没有上“十二生肖榜”,这“不公平”的待遇又是为什么呢?

根据已有的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对应的说法,这可以算作是十二生肖的雏形。到了东汉时十二生肖的种类与排序就已确定下来。当时的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里,记载的十二生肖已与我们今天所知的没有什么两样。

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是先民们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结晶。这些动物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生存或其他目的而驯养,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与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且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第三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象征性的吉祥物——龙。

有人说十二地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十分相似,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便用这十二种动物记录他们出生的年份。比如“子”的古字形像老鼠,“丑”的古字形像一头牛……而古字形里没有与鸭类似的字,所以人们没有将鸭子列入十二生肖。

还有一种说法是,十二生肖的排序是根据动物足趾数目的奇偶交叉排列。老鼠因为前爪有四趾,后足有五趾,无法排列,干脆置于第一位。而鸭脚上有蹼,无法判断足趾数,干脆就不列入。

然而,鸡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驯养,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把鸡作为“凤鸟”的原型,称鸡为“五禽之首”,在祭祀的供品中一般有鸡而没有鸭,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这二者“地位”自然是不平等的。

那么,为什么十二生肖里也没有猫呢?原来,确定十二生肖的时候,中国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中的四的古人还不“认识”猫呢!汉代以前,尊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清乾隆年间的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猫,那时候红铜铸像,原为圆明园喷水池中文献记载中的“山猫”是生存在野外的十二生肖报时喷泉(俗称“水力钟”)上的喷头。每个动物就是野猫。我们今天所饲养的家猫的祖先,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据说是来自印度的沙漠猫。汉明帝时相应的动物口中就会喷水两个小时。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期,中印之间的交流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现仅有牛、猴、虎、频繁起来,那时候家猫才来到了中国。猪、马、鼠、兔七尊兽首回到中可是此时距离子、丑、寅、卯等干支纪国,龙首在台湾,蛇、鸡、狗、羊四尊兽首至今下落不明。年的产生,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猫来晚了,所以十二生肖已经没有它的位置。如今人们总用“你属猫的”来调侃别人,意思就是对方行为出格、与众不同、不与旁人一类。

然而,猫也并非就不能作为生肖。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粹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不断影响着周边少数民族与国家。比如越南也有十二生肖,不过十二生肖的“兔”位置却由“猫”代替了,有人认为或许是十二生肖传入越南时,“卯”(兔对应的地支)与“猫”因为音同混淆了。

关于十二生肖,还有许多令人好奇的问题,这些“千古疑问”或许会随着文献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被揭开。

22 正月十五舞龙灯,二月初二龙抬头,五月初五赛龙舟,古代皇帝称为真龙天子,衣物上也会绣上龙……为什么中华民族这么崇拜龙?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图腾,而龙,这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动物却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图腾。正月十五的时候要舞龙灯;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被称为“龙头节”或“青龙节”,人们要到龙王庙祭拜龙王,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月初五要赛龙舟,人们将舟头做成龙头的形状。而古代皇帝将自己当作真龙天子,穿龙袍,睡龙床,坐龙椅。并且汉语中还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如成语有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笔走龙蛇、藏龙卧虎、虎穴龙潭、矫若惊龙、龙凤呈祥、神龙见首不见尾等。谚语有擒龙要下海,打虎要上山;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等。歇后语有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八月十五看龙灯——吃了大半年、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等。那么,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中华民族为什么会如此崇拜龙?

据说,龙是由九种生物结合而成,《尔雅翼》描绘龙的长相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至于龙的威力也结合了各种动物,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说文解字》对“龙”的解释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也许正是因为龙是一种虚幻的生物,所以人们才能将各种想象中的神幻仙术加在它身上。

对于龙的图腾崇拜在远古时期就有,考古学家曾经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发现的龙纹陶器,上面刻绘的就是猪首蛇身龙纹的图案,陶器上龙鳞星星点点,十分逼真,而这一陶器据考证至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龙的形象和龙文化信仰已经在中华先民中形成。到了周代,人们描绘出各种形体的龙,并且还作了分类命名: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未升天者为蟠龙,升天者为云龙,等等。

至于龙这种生物是如何来的,则存在着多种说法。第一种是神异动物说。《辞源》对于龙的解释是:“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有人认为“神异动物”是人们以“动物神异”为基础,将各种特殊动物杂糅在一块,便形成了龙这种神异动物。第二种是天象树神说。有的学者认为龙的形状是古人看到沸腾般的云而想象出来的,所以有关龙的绘画中龙总是腾云驾雾,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龙的原型是闪电或者树神的形状,龙是人们对这些有感而幻化出来的。第三种是恐龙说。即认为龙是从远古的恐龙演变而来,的确龙在某种程度上和恐龙或者某种大型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但若按进化论观点来讲,人和恐龙之间相距百万年,理论上是不可能见到恐龙的。最后一种说法是图腾合并说。有的学者认为龙是各氏族的图腾合并而成,这以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提出的观点最为典型,他认为古代各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在相互征战兼并过程中,彼此的图腾也逐渐融合了,因此龙是“一种图腾龙文化,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这也是目前流传最普遍的说法。不管龙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不可否认的是,龙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提到中华民族,人们必定会想到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龙。中华儿女也常会骄傲地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可以说,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与龙北海公园九龙壁相伴而生,根脉相通。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与故宫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北海九龙壁用彩色琉璃瓦镶嵌而成,是古代现存三座九龙壁中唯一的一座双面壁,是中国琉璃建筑艺术的精华。九龙壁主体有九条大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间,壁上大大小小的龙共有635条。壁顶为庑殿式,顶上设有五条脊,暗含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数。

23 为什么民间求子要拜麒麟?

麒麟,是中华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合称为“麒麟”,麒麟和“龙”“凤凰”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民间认为,麒麟性情温和,仁慈善良,是一种吉祥的仁兽,它的出现能够带来祥瑞。相传古圣人伏羲、舜、孔子等降生时麒麟都曾出现。人们把几种备受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上。传说中的麒麟,头上长着龙角,外形像鹿,浑身长满五彩的鳞片,蹄像马蹄,尾巴则像牛,口中能吐火,声音像雷那样震天。

而在民间,对于麒麟的信仰也已经绵延了数千年。其中,“麒麟送子”是最为人们所崇奉的,人们常常拜麒麟以求子,这又是为什么?

传说这与孔子的降生有关。据说圣人孔子降生的那天晚上,有麒麟出现在孔府门前,口中吐出玉书,上面写着:“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意思是孔子虽然有帝王的德才,但是并没有继承帝位,所以是“素王”。孔子得到了这本玉书,勤加苦读,终于成就了大学问,并且广设教化,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正由于麒麟伴随着孔子的降生而来,所以,人们相信麒麟不仅可以送来子嗣,还可以庇护、教化孩童。其实,这个传说也许是后人为了将孔子神化而杜撰,但不可否认的是,麒麟信仰的确深深地烙刻在中国人心上。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将爱子称为“麒麟儿”“麟儿”,意为麒麟赐予的孩子,以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之情。“麒麟送子图”也是我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题材,在各类年画中十分多见。有的画着一个拿着莲花抱着笙的童子,寓意连绵生子;有的则画着童子骑麒麟,麒麟角上挂着一本书,寓意孩子天资聪明,长大博学多才,童子身后有时还会画着护送的仕女,等等。

人们不仅在妇女怀孕、求子时要祈拜麒麟,婚嫁时也往往把麒麟作为吉祥的信物。《红楼梦》中第三十一回回目为“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的麒麟不仅是史湘云佩戴的护身符,也是暗示其婚配的重要物件。另外,人们也将金银铸成麒麟的模样,或在荷包上绣上麒麟图样,挂在孩童身上,祈求麒麟的保佑。此外,人们的岁时活动也有很多与麒麟相关。在湖南的一些地方,人们相信求子就必定要求麒麟,因此每当新年里耍龙灯时,多年不育的妇女就要在龙灯到达家门口之时,送上准备的礼物,让龙在妇女身边环绕一周,或者将龙身缩短,让一个小孩骑《麒麟送子》年画在上面,在屋前绕行一周,这就《麒麟送子》常用来装饰新婚洞房或贴于年是祈求麒麟送子的寓意了。山东轻夫妇房门之上,往往成对张贴。的一些地方也有类似的祈子风俗。还有一些地方,如东莞的客家人,还保留着舞麒麟的传统节目。

传宗接代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中国人希望多生儿女,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也正是这样,麒麟送子的信仰才能延绵不绝,一代代传承下来。

24 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是哪一路神仙?

说起城隍庙,大家一定不陌生。在许多城市里都能见到城隍庙的身影,宁波城隍庙、郑州城隍庙、合肥城隍庙、西安城隍庙、兰州城隍庙……大家所熟知的上海城隍庙还是鼎鼎有名的热闹商业区。但你知道,城隍庙是为了什么而设立的吗?里面供奉的“城隍”又是哪一路神仙?

其实,正如火神、虫神、灶神、门神一样,远古时期的人们崇尚自然,凡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人们都认为其中有神灵的存在。早在几千年前的周朝,每到年终天子都要祭祀八蜡神,“八蜡”指的就是八位神灵:先啬(神农氏)、司啬(后稷)、农神(田官)、邮表畷(田间庐舍和阡陌之神,人们为感谢其创田间庐舍,开辟道路,划分了疆界)、禽兽神、坊(堤坝)、水庸、昆虫神。其中第七位“水庸”指的是田间的沟渠,水庸神就是沟渠神。

后来,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人们有了城墙的概念,城墙之外还要修建护城的壕沟。护城壕里有水,就成了护城河,称为“池”,没有水的城壕,就称为“隍”。城隍连用,泛指城墙和护城壕,“城隍”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两都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农村的“水庸神”,到了城市就是“城隍神”,城墙和壕沟可以防御敌人,保护城市和城里的百姓,于是在上古八蜡祭祀的基础上,衍生了城隍神这一神灵,并以其作为城市的保护神。而后城隍神还被纳入了道教神仙体系,成为了掌管冥界的主神之一。据说最早的城隍神是汉朝的纪信。在楚汉荥阳之战中,纪信假扮汉王,救出了刘邦,自己却被项羽烧死。刘邦为了纪念自己的救命恩人,就为其盖了祠庙,给予祭拜。传说文景二帝之时,将其正式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这也是城隍神由自然神成为人神的发端。城隍信仰自发源以来,历经三国、西安城隍庙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时达到了顶峰,西安城隍庙山门口为五间大牌坊,为仿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祭祀城隍在民间蔚然成风。到了宋朝城牌坊之上,斗拱重叠,气势轩隍被列入祀典,凡新官上任的前三天昂。门牌楼的门顶正面大匾上书“都城隍庙”四个贴金大字,背内,必须拜谒当地城隍神,这是希望以面大匾同样上书“你来了麽”四个贴金大字,人们传说正反面大神明的威力巩固并加强官吏对地方的统匾上的字皆选自颜真卿真迹楷治。书。宋代以后,随着城隍信仰的进一步发展,城隍神更加人格化、本土化、多样化。各地百姓纷纷将对当地具有巨大贡献的已故名人或名臣作为城隍神,并且沿用至今,如古都西安以及全国众多城市均祭祀汉高祖刘邦的部将纪信;苏州祭祀战国时的春申君黄歇;北京祭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祭祀明朝的直臣周新;南宁、桂林祭祀北宋的忠贞之臣苏缄等,这些都是“本土化”了的城隍神。此外,上海的城隍庙里,甚至还同时供奉过秦裕伯、霍光、陈化成三位城隍神,这三位城隍神在不同时代对上海都形成了相当大的精神影响。

城隍庙是一个城市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围绕着城隍庙往往形成丰富多彩的庙会。而庙里供着的不同的城隍神,各司其职,各保一方土地。城隍庙不仅传达了不同的地方特色,更见证了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

25 为什么民间有这么多的土地公庙?

若说起在民间哪一位神仙的庙宇最多,恐怕非土地公庙莫属了。大到堂皇的庙宇,小到树下或路旁以几块石板砌起的“小庙”,几乎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在民间,土地神算是一位与人最为“亲近”的神仙了。这又是为什么?

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与土地血脉相连,大地能生长五谷,养育人类,有着无穷的力量。对土地的崇敬与感恩,也就造就了土地神。土地公最早来源于社神,也就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说文解字》中“社”就解释为“地主也”。由于掌管土地面积大小的不同,社神也有大社、国社、侯社、暑社(王为群姓立社为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为国社,诸侯自立社为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为暑社)等级高低之分。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祭祀社神的风俗。当时的社神,据说一位是共工氏的儿子(一说是女儿)后土,一位是大禹。

但对于被称为土地爷的这位真身,却向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一种说法是,相传周朝有位叫张福德的官吏,生前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活了一百零二岁,死后有一户贫穷人家以几块大石头垒成祀庙供奉他,后来这户人家转贫为富,人们便相信是张福德神恩所致,于是合资建庙并为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后世商人也常供奉他,以求生意兴隆。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位张福德,是周朝时期一位上大夫的家仆,有一次上大夫赴任他乡,张福德带着上大夫家中幼女去寻父,走到半路上突遇风雪,张福德脱下自己的衣服,保护幼女不被冻伤,自己却不幸殒命。传说当时天上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几个字,是赐予忠仆的封号。上大夫知道后非常感动,于是建了庙宇将忠仆供奉起来。

也有记载认为,第一位土地公是汉代的蒋子文,他死后显灵自封为土地神,此后,土地神就渐渐由有德之人死后担任。东晋以后,民间以生前行善的官吏作为土地神,所以现在见到的土地公多数是一副官吏打扮。明清之后,渐渐由当地有功之人作为土地神,如岳飞就是其故乡临安太岳的土地神。这样一来,一地有一神,土地神与各地风土人情相结合,土地神和土地庙就更加多了起来。也正因为这样,土地神与人们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作为等级较低的神祇,土地公的庙宇可以很小,甚至很简陋,有些地方垒几块石头,就可以将土地公供奉在里面。

并且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土地公慈眉善目,常手持金元宝、玉如意或拐杖,为憨态可掬、身材矮小的白发老人形象。南宋之后,人们还给这位土地公“配”了一位土地婆,这一习俗一直沿用至今,现在许多农村土地庙里还都供奉土地公和土地婆二人之像。

土地公的庙宇虽小,但也神通广大。人们认为土地公能够保一方收成与平安,也可以保佑商人经商顺利,甚至可以保护坟墓不受邪魔侵扰,因其“功能”强大,受到人们的普遍供奉。每到农历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日,或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土地公庙前香火就格外鼎盛。土地公、土地婆神像

26 蝗虫庙里供奉的是蝗虫吗?

民间的庙宇种类繁多、千奇百怪。你听说过蝗虫庙吗?在我国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蝗虫庙,特别是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或许有人会问,蝗虫是害虫,为什么人们还要设庙供奉它们呢?

其实,蝗虫庙里供奉的并不是蝗虫,而是一位人称刘猛将军的神。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类灾害中,与水灾、旱灾并列的,就是蝗虫灾害。蝗灾的危害很大,蝗虫成片地云集在一起,所到之处茎叶啃光,遮天蔽日,十分骇人。中国的蝗虫灾害历史悠久,早在《诗经·大田》里就有记载:“去其螟螣(tè),及其蟊(máo)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bì)炎火。”说的就是用火烧除煌虫的办法。“治蝗”在古代也一直是历代帝王的执政大事之一。蝗灾往往与旱灾联系在一起,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水旱灾害、虫害频发地区,甚至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治蝗法规,所以蝗虫庙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比较常见。

在民间,蝗虫庙也称为八蜡庙,或刘猛将军庙。早在夏朝时候,人们就祭祀八位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神祇,称为八蜡之祭、大蜡之礼或八蜡祭。第八种就是专门治理蝗虫之类的虫神,因此虫神又称为八蜡神。

后来,从宋朝开始,民间设立专门的蝗虫庙,供奉刘猛将军。这位将军,并不姓刘名猛,而是因为治蝗有功,宋景定四年(1263)被敕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人们就简称为“刘猛将军”。对于这位神仙的真身,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不过,蝗虫庙里供奉的将军,相传都是由于治蝗有功而被人尊奉。

光在宋代,就有刘锜、刘锐、刘宰、刘佛寿等几位不同的刘猛将军。可见当时的刘猛将军只有一个神位,人们并不明确他的真实身份。这其中,影响比较大、流传比较广的是刘锜。刘锜是与岳飞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曾大蝗虫在啃食庄稼茎叶败金兵,歼灭金军王牌“铁浮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口器坚硬,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图”和“拐子马”,同时因为治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蝗虫又俗称“蚂理了蝗虫,保稼有功,史籍中记蚱”,所以有人也把蝗虫庙或刘猛将军庙称为蚂蚱庙。载他被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这是对“猛将军”全称的最早记载。在江南一带的许多刘猛将军庙里,明确供奉着刘锜神像。

到了清代,刘承忠成了皇帝钦赐的另一位著名的刘猛将军。刘承忠是元末人,当时为驻守江淮的名将,后来江淮地区大旱,蝗虫肆虐,禾苗枯黄,民不聊生。刘承忠率领官兵夙夜鏖战捕杀蝗虫,立下大功。元亡后,刘承忠悲痛之下投河而死。江淮人们感念他的恩德,将其尊为“刘猛将军”。雍正二年(1724),朝廷将其封为蝗王,授猛将军之职。

其实,不管“刘猛将军”归于何人名下,人们都并不十分在意,只要这位将军能抑制虫灾,保证风调雨顺,人们便会十分敬奉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再也不必闻蝗色变,蝗虫庙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祭祀功能,成为古迹遗址,记录着一个地区的地理历史。

27 为什么中国人特别信奉观音菩萨,还常向观音求子?

若说哪一位神仙对中国人的影响最为深远,恐怕要数观音菩萨了。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都是大慈大悲解救危难的化身。《西游记》里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是观音菩萨指引他向唐僧拜师,并在取经途中多次出手相救师徒四人;白蛇白素贞为了报恩许仙,也是在观音菩萨的点化下修道成人……在民间,观音菩萨是一位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且善良慈悲的神仙。遇到危难,人们往往向观音菩萨求得解救的方法,甚至民间求子,也要拜观音。这是为什么?

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光世音、观自在菩萨,将“世”略去,据说是因为唐朝时期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中国人并非一开始就“认识”这位菩萨,因为大约在三国时期,观音菩萨才传入中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供奉的观音菩萨,都是慈眉善目的女性,但是唐朝以前,这位菩萨却多是男身相。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观音菩萨都是男儿身,有的还留着两撇小胡子。到了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登上了帝位,而在唐朝中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人们幻想中的观音菩萨于是逐渐变成女儿身。这使得人们很容易便将观音菩萨的慈悲为怀、救死扶危和女性的温柔敦厚、善解人意联系起来。

在佛经的记载中,观音菩萨有多种分身,既可为男又可为女,其实不管观音菩萨是男是女,一旦人们有苦难,观音菩萨就会来到人们身边施以援手。因此,佛经里又说,观音菩萨其实可以有千千万万种化身,对于人世间的苦难,他(她)都看得到,听得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中国人特别信奉观世音菩萨,这来源于对菩萨关爱弱者、救苦救难的精神和佛法的感动和崇拜。此外,这其中也渗透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不管是哪路神仙,只要能够救苦救难,化解危机,就能得到人们的崇拜。中国人信神,主要不为修来世,而是祈求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利益。因此,能够及时解救危难的观世音菩萨正迎合了人们的需要。

在人们的塑造中,观世音菩萨身上集合了众多菩萨的佛法,寄托了人们的各种希望和理想,他(她)虽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但是却能够倾听人们的苦难并加以化解。在有些人看来,不管遇到什么危难,只要长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保管有用。观音菩萨也因此被吸收到其他宗教之中,宋代以后勃兴的各种民间宗教几乎都把观音作为供奉的主神,这也显示了观音在中国宗教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地位。

而送子观音就是中国民间发扬起来的观音分身之一。随着观音的“女性清代光绪年间的青花送子观音该造像观音面目慈祥,衣裙飘化”,妇女们就将生儿育女的祈愿寄托到飘,做工精致。除大家熟悉的送慈悲的观音菩萨身上。但这只是观音菩子观音外,我们常见到的还有杨柳观音、鱼篮观音、白衣观音、萨被世俗创造出来的一种“能力”,在佛合掌观音、持莲观音等观音形象。家典籍中并没有记载。“送子观音”怀抱着一个婴儿,很受妇女的喜爱,人们认为,只要摸摸这尊塑像,口中默念观音名号,就能得子。“送子观音”是观音文化在中国现实世界的改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在民间的地位十分崇高。

28 有些地方的人们喜欢在门上贴一张“姜尚在此”的符,姜尚是谁?他很厉害吗?

和对联一样,人们往门板上贴符纸也很常见,有些人家的门上贴着门神的画像,有些人家的门前却贴着“姜尚在此”的符。这不禁让人纳闷,姜尚是何人?人们为什么要贴着他的名字?

你一定听说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吧?这说的是姜太公遇上周文王,帮助他夺取天下的故事。没错,姜太公就叫姜尚,尚是其名,子牙是其字。姜太公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帮助武王伐纣,推翻殷商,建立周朝,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军师和谋略家。西周建立之后,姜太公成为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开创了源远流长的齐文化。

姜太公的宏韬伟略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宝贵财富,他的丰功伟绩一直被后世历朝历代所推崇。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纵横诸家都追认他为本家人物,因此姜太公又被尊为“百家宗师”。对这样一位奇人,人们编织出很多神话传说来歌颂他。到了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小说里,则将姜太公描写成掌管天下众神的神,成为了驱邪扶正的化身。姜太公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也一直流传于民间。“姜尚在此”其实后面还有一句“百无禁忌”,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人们的传说中,姜太公作为众神之首,奉天意帮助文王、武王建立了周朝之后,要对前来相助的众位神仙进行封赏,然而封赏完毕之后,这才发现唯独没有自己的神位。这可怎么办呢?众神一想,姜太公的恩德如天,就算没有神位,我们也一样推崇他!于是,众神将姜太公奉为“监察神”,用来监管各路神仙,防止个别神仙渎职。他们约定,只要姜太公一出现,众神都要回避三分,将人们的供奉让与他。

人们还想,姜太公连神仙都能镇得住,更何况人?而且姜太公这位“众神之首”一到,各路穷鬼衰神自然也纷纷回避了,即便有凶神恶煞闯入家宅,谅他们也惧怕姜太公而不敢有什么作为。于是人们索性将姜太公请进了家门,这样既能保家安宅,又能攘除邪神。哪怕主人不小心冲撞了哪路神仙,也没关系,姜太公在此,已有言在先,“百无禁忌”,其他神仙也不会怪罪,各种禁忌就都不必太上心。

在民间,人们往往将写着“姜尚在此”或“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纸符贴在屏门、门楣上,或者写在房檐下的灯笼上,图吉利、保平安。“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年画

29 为什么银行等金融机构门口不放财神爷,而是放着两尊石狮子?

游览我国的古建筑,人们常常可以在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园林、陵墓、古宅等场所看到石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伴随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我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在现代生活中,一些政府部门,如法院、行政办公楼前也有类似的石狮子;甚至一些商场门口、银行等金融机构门口也有,人们不禁纳闷,银行是吞吐钱财的地方,为什么不放着财神爷,而要放着石狮子?原来,摆放石狮子的寓意可不止招财纳福这么简单。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是很常见的装饰物。石狮子由来已久,但实际上,狮子并不是中国自有物种,而是东汉时期从西域传过来的。据说东汉章帝时期,西域的安息国(今伊朗地区)把一头金毛狮进献给了中国皇帝,人们大感惊奇,对狮子厚爱有加,将它当成与老虎平起平坐的兽中之王。

狮子在中国得到厚待,也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在佛教中,狮子的地位十分崇高,佛祖震慑人心的法音称为“狮子吼”,又传说狮子是佛教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代表庄严吉祥的瑞兽。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在中国人的心中也成了一种有灵力的神兽,因此得到人们的崇拜。在宫殿、皇家陵墓前,人们经常可以见到石狮子,既表现了皇家的权威,又是严肃庄重的象征,使人产生敬畏心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