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山东导游基础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3:21:0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山东导游基础知识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山东导游基础知识试读:

第一章 山东概况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山东省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及下辖十六市布局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

1行政区划与人口民族;

2山东经济;

3山东文化;

4山东教育;

5十六地市简况。

【要点详解】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民族

1行政区划(1)历史行政区划

①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②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此为“山东”作为政区名称之始。

③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

④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⑤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有齐、鲁、曹、滕、卫诸国,特别是因为吕尚被封于齐,周公旦被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简称“鲁”,或称齐鲁。(2)现行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月,山东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6个地级市,县级单位137个(市辖区55个、县级市26个、县56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824个(街道办事处660个、镇1094个〔回族镇4〕、乡70个)。

注: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2人口民族(1)人口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密集的省份之一。2018年山东省常住人口保持平稳。全年出生人口132.95万人,出生率13.26‰;死亡人口71.99万人,死亡率7.18‰;自然增长率6.08‰。年末常住人口10047.24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8.08%,15~64岁人口占66.88%,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0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18%,比上年末提高0.60个百分点。(2)民族

山东省属于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省份,其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山东省56个民族齐全,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72.59万人(截至2010年11月1日),占山东省总人口的0.76%。其中,回族人口达到53.57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3.8%;朝鲜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土家族、佤族8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

二、山东经济

1基础设施(1)交通运输设施建设

①发展状况

山东省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济南为中心,以铁路为主干,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交通运输保持稳定。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6.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2%;货运量34.9亿吨,增长8.3%。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6.1亿吨,增长6.4%。2018年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148.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0%。其中,私人轿车1249.2万辆,增长9.6%。

②发展目标

a.铁路建设方面

进一步完善主干线铁路运输网络,积极推进客货线路分离,尽快形成“四纵四横”的铁路运输格局。

b.公路建设方面

完善提升“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加快一般公路改造升级,基本形成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畅通的干线公路网和便捷的农村公路网。

c.港口建设方面

山东省主要海港有: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河运主要有京杭大运河、小清河、卫河和南四湖等支流。

重点建设青岛、日照、烟台三大主要港口,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为主体,威海、东营、潍坊、滨州等港口为主要组成部分,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现代化港口群。

d.航空方面

主要机场有: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日照山字河国际机场、临沂沭埠岭机场、潍坊南苑机场、蓬莱沙河口机场、济宁曲阜机场、东营胜利机场、德州机场(在建)、菏泽牡丹机场(在建)、淄博机场(规划)等。

新建设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山东省最大的对外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八大国际空港枢纽之一。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机场为国际空港。已有台北、桃园、花莲、首尔、仁川、台中、法兰克福、高雄、洛杉矶、大阪、曼谷、香港、新加坡、釜山、东京、福冈、名古屋、大邱等众多国际航线。(2)邮电通信设施建设

快递电信业增势强劲。邮电业务总量4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651.9亿元,增长142.1%;邮政业务总量528.4亿元,增长34.5%。快递业务量21.9亿件,增长44.4%。光缆线路总长度234.0万公里,增长12.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46.3万户,比上年末下降4.3%;移动电话用户10569.6万户,增长6.3%。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14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884.8万户,新增296.1万户。(3)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①基本状况

能源工业是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全省坚持以发展电力为中心,电力、煤炭、石油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

②电力发展

山东电网是一个独立、统一调度的省级电网,全省电厂分布重点在济南及其以东的工业发达地区以及枣庄、兖州、肥城、莱芜等煤炭重点矿区。

③发展目标

山东省风力发电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以调整能源布局结构和供给结构为主线,以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为重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完善、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能源安全。

2经济建设主要成就(1)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概况

①山东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②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成效明显。(2)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①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

a.农业发展成果

近年来,山东农林牧渔业生产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粮食连续9年增产。

第一,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粮食年产量连续多年超过四千万吨;

第二,山东植棉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产棉区;

第三,山东还是中国最大的花生产区,花生出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第四,山东蔬菜生产成为农业中第二大主导产业;

第五,山东是著名的水果之乡,主要生产高品质的苹果、梨、桃、枣、葡萄、西瓜等,产量居全国第一。

b.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山东省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为重点,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十大产业体系建设,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

②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制造业拉动作用显著

a.工业发展成果

第一,全省基本上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第二,全省大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突出抓好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制造业强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呈现平稳增长势头。

b.工业现代制造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山东省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节能减排水平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蓬勃发展

山东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传统行业稳固发展,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3“蓝黄”经济战略(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①背景

a.自身政策改善

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b.国家政策支持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由此,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②区域范围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千米,陆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

③战略定位

a.标志、地位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b.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

④战略目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目标是:

a.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b.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c.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⑤发展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和25个专项规划。

a.城镇发展目标

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其发展目标是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具体体现为:

第一,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

第二,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

第三,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

第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

b.中心城市发展方向

第一,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第二,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

第三,威海将被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第四,日照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第五,潍坊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

第六,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

第七,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①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a.地理位置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地域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

b.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

②战略定位

a.国务院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b.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③战略目标

a.到2015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b.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④发展规划

a.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约占区域面积的14%左右。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b.控制开发区

控制开发区主要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河现行和备用人海流路。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适度发展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工业。

c.集约开发区

集约开发区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成块连片未利用地和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是集聚产业、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空间。(3)山东“蓝黄”经济战略带来的影响

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影响

a.积极影响

第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推进、落实中央海洋开发战略,推进我省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探索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新模式;

第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发挥山东半岛优势,在东部大开放中构建中日韩国际贸易和合作平台;

第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促进山东半岛经济进一步崛起,成为我国东部沿海新的增长极。

b.面临的挑战

第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资源环境瓶颈期,沿海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争夺态势日趋激烈,新一轮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为主的市场、技术、人才竞争全面升级;

第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对粗放、海洋产业层次不够高、海洋经济综合效益亟待提高。

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影响

a.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开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有利于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环渤海地区一体化发展,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

第三,有利于加快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b.重要地位

第一,黄河三角洲是山东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黄河三角洲是促进山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黄河三角洲是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4“十三五”期间的目标(1)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将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突破进展“十三五”期间将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3)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十三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将稳步提高,平安山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4)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完善“十三五”期间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将不断扩大,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

三、山东文化

1齐文化(1)含义

齐文化是指自姜太公封疆营丘(淄博临淄)始建齐国至秦始皇灭齐建王(公元前221年)止,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所建立的文化。以上述时段为主体,向上可上溯至东夷土著称“齐”,向后可下延至西晋临淄仍作为王国或侯国治所的时期,是临淄齐文化的组成部分。(2)特点

①总体上

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

②经济上

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

③政治上

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举贤而尚功”。

④文化上

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简其礼”。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尚,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崇尚法制的功利性文化传统。(3)文化遗迹

齐文化遗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这些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临淄附近,主要有齐国故城遗址、墓群、田旺桐林遗址等。目前,临淄共有300余处各类文化遗址和156座大型古墓。

2鲁文化(1)含义

周朝建立后,武王指派其最信任的弟弟周公旦去殷人的发祥地奄(今山东曲阜),建邦称鲁。周公旦便派其长子伯禽率领部属前往奄,正式建邦,史称“鲁国”。周初,鲁国结合周人的习俗,实行以“周礼”为中心的统治。鲁国的文化是在周朝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来,儒家文化逐渐成为鲁国文化的主体,并辐射到全国其他地区。(2)特点

①总体上

鲁文化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

②经济上

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文化一开始就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

③政治上

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

④文化上

文化上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主张德治的道德型文化。(3)文化遗址

鲁文化的遗存主要有孔府、孔庙、孔林、孟府、孟庙、孟林、周公庙等。

四、山东教育

2018年,山东省各类教育事业扎实推进。超额完成“全面改薄”5年规划任务。农村义务教育校舍开工面积2549万平方米,开工率118.9%;竣工面积2380万平方米,竣工率111.1%。中小学大班额比例降至9.0%,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02所,新增幼儿学位50.1万个。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为43.1万人、28.2万人和1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1.3万人。高等教育一流学科42个,6所高校进入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前100名。表1-1 山东省2018年各类学校情况

五、十六地市简况

1济南市(1)地理位置

济南市,简称“济”,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中部,东北部和东部与滨州、淄博接壤,南部和西南与泰安、聊城交界,东南部则与莱芜为邻,西北部和北部与德州毗连。(2)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2月,济南市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0个市辖区、2个县,分别是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3)历史沿革

①济南得名

济南因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

②济南历史

a.春秋战国时济南属齐国;

b.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置济南国,后改称济南郡;

c.隋唐称齐州、齐郡、济南郡;

d.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称济南府;

e.明洪武九年(1376年)济南成为山东首府,历明、清、民国延续至令,一直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f.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4)面积与人口

总面积102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61平方千米,2018年常住人口746.04万人,城镇人口537.89万人,城镇化率72.1%。

2青岛市(1)地理位置

青岛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又被誉为“东方瑞士”,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南部濒临黄海,西北部连接内陆,背倚奇峰崂山,环抱“内海”胶州湾,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2)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9月,青岛下辖7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分别是:市南区、市北区、黄岛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3)历史沿革

①青岛地区昔称胶澳;

②1891年建置,1894年被德国强占,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进行殖民统治;

③1919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④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⑤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改属山东省省辖市;

⑥1981年,青岛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⑦1984年4月,青岛被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⑧1994年2月,青岛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4)面积与人口

全市总面积11282平方千米。2018年末,青岛常住总人口939.48万人,增长1.1%;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35.25万人,增长1.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6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3淄博(1)地理位置

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与潍坊市青州、临朐相连,南和泰安、莱芜相邻,西与济南市章丘毗连,北和滨州市邹平县、博兴县及东营市广饶县接壤。(2)行政区划

淄博市现辖张店(含高新区)、淄川、博山、周村(含文昌湖区)、临淄5个市辖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市辖县。(3)历史沿革

①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煤田的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是对淄川、博山两地的简称;

②淄博作为区域名称,是从1938年10月成立中共淄博特委时开始的;

③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行政区,此为淄博成为政区名称之始;

④1955年3月设立淄博市。(4)面积与人口

淄博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8%;其中,市辖区面积2989平方公里。2018年,淄博市常住人口470.2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325.8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152.9万户,总人口434万人。其中,男性215.6万人,女性218.3万人。出生人口4.8万人,死亡人口2.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

4枣庄(1)地理位置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泰沂山区的西南边缘,地处鲁苏交界,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和苍山县接壤,南临江苏省徐州市,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西望碧波荡漾的微山湖,北连孔孟之乡曲阜、邹城。(2)行政区划

枣庄市现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5区和滕州市1市。(3)历史沿革

①枣庄市在唐代就已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

②市区原为峄县,夏时为国地,金称峄州,明置峄县,属济宁府;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台枣专署;

④1958年县机关迁至枣庄镇;

⑤1960年设立枣庄市。(4)面积与人口

枣庄市总面积4563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7%。截至2018年末,枣庄市公安户籍总人口422.56万人,其中男性222.27万人,女性200.29万人。常住人口392.73万人。出生率12.0‰,死亡率4.74‰,自然增长率7.26‰。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31.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88%,比上年提高1.56%。

5东营(1)地理位置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东、北临渤海,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西与滨州市毗邻。(2)行政区划

东营市辖东营、河口、垦利3个区和广饶、利津2个县。(3)历史沿革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位于市域南部的广饶县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东营市,1983年10月东营市正式挂牌成立。(4)面积与人口

东营市总面积824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东营市常住人口217.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9.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04%,比上年末提高1.29个百分点。全年共出生23991人,出生率为12.24‰,死亡率为4.6‰,自然增长率为7.64‰。

6烟台(1)地理位置

烟台市,山东省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南邻青岛,西接潍坊,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2)行政区划

烟台市现辖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4个市辖区,长岛县1个县,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海阳市7个县级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保税港区、金山港区(正在建设)5个功能区。(3)历史沿革

①烟台市历史悠久,古称芝罘,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②古为东夷族地,夏代以来,均有建制;

③史载秦始皇三次、汉武帝七次东巡此地,祭山拜海;

④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增加胶东沿海防御力量,扼制东瀛倭寇侵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建奇山守御千户所,这便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因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

⑤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专区;

⑥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台市。(4)面积和人口

烟台市总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其市区面积2722.3平方千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2.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3.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07%,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653.8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78万人,出生率为8.84‰。

7潍坊(1)地理位置

潍坊市,古称“潍县”,又称“鸢都”,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南依泰沂山脉,与临沂、日照两市相邻,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2)行政区划

潍坊市现辖潍城区、奎文区、坊子区、寒亭区4区,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6市,昌乐县、临朐县2县;另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4个开发区。(3)历史沿革

①早在6000多年前,弥河故道旁就有人群定居;

②自夏以来,历代王朝政权在此封国建邑,设州立府;

③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昌乐境内);

④春秋时期分属齐、鲁、纪等国;

⑤秦朝,本区当时分属胶东、临淄、琅琊3郡;

⑥唐代,以741年(唐开元二十九年)的行政建置为准,市境属河南道,青、密2州;

⑦元代,本区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

⑧民国初属胶东道,1927年废道直属山东省;

⑨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和昌潍专区;

⑩1983年10月改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4)面积与人口

全市总面积15859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37.3万人,城镇化率61.8%,户籍人口914.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8997人,下降30.7%,人口自然增长率11.97‰,出生人口性别比105.8。

8济宁(1)地理位置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连临沂,西接菏泽,南临枣庄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端隔黄河与聊城相望。(2)行政区划

济宁市下辖2个市辖区(任城区、兖州区),7个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代管2个县级市(曲阜市、邹城市),市人民政府驻任城区。同时设有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商贸物流园区等功能区。(3)历史沿革

①济宁历史悠久,秦朝置任城县;

②元朝时,此地取“安宁”之意,始有“济宁”之称;

③1949年分属于鲁中南行署的尼山、台枣两个专区;

④1983年8月济宁地区撤销,济宁市升为地级市。(4)面积与人口

济宁市总面积1118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底,济宁市常住人口834.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1.16万人、农村人口343.43万人。户籍总人口89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3.2万人、乡村人口437.5万人,男性459.4万人、女性43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7万人、出生率16.47‰,死亡人口5.2万人、死亡率5.79‰,自然增长率10.68‰。

9泰安(1)地理位置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东与莱芜、淄博、临沂毗邻,南与济宁相连,西隔黄河与聊城相望,北以泰山与济南为界。(2)行政区划

泰安市现辖泰山区、岱岳区2个市辖区,新泰市、肥城市2个县级市,宁阳县、东平县2个县。(3)历史沿革

①泰安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距今约4500~6400年前,汶河两岸的氏族部落创造了大汶口文化。

②秦属济北郡、东郡。

③西汉初设泰山郡,隶兖州刺史部,北齐改为东平郡。

④隋初分属济北郡、鲁郡、琅琊郡。

⑤唐隶兖州、沂州;宋隶兖州袭庆府,隶京东西路;元隶东平路、中书省;明代隶济南府。

⑥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泰安直隶州,后改设泰安府,隶山东行省。

⑦1950年5月,泰山、泰西合并成立泰安专区;1967年,改称泰安地区。

⑧1985年改为泰安市并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4)面积与人口

泰安市总面积776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泰安市常住人口56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8.95万人,增长1.9%。

10威海(1)地理位置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北与辽东半岛相对。(2)行政区划

威海市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2区2市(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派出机构)。(3)历史沿革

①威海市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

②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在这里设卫屯兵,取“威震海疆”之意,始称“威海卫”,威海即由此而来;

③198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同时还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4)面积与人口

威海市总面积为5797.74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606.65平方公里。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1万人。

11日照(1)地理位置

日照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处我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靠沂蒙,北连青岛。(2)行政区划

日照市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日照国际海洋城。(3)历史沿革

①日照历史悠久,夏、商(前21世纪~前11世纪)时属东夷,宋元祐二年(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②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2004年9月,设立日照市岚山区。(4)面积与人口

日照市总面积5359平方千米。201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06.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7万人。其中城镇居民人口147.30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6.08‰,人口死亡率5.96‰,人口自然增长率10.12‰。省内迁入4920人,省外迁入8114人。年末常住人口293.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8万人。

12临沂(1)地理位置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连日照,南邻江苏,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全市以泰沂山脉和蒙山山脉为骨架,以沂河纵贯南北构成了著名的沂蒙山区。(2)行政区划

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个区,郯城、兰陵、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9个县。(3)历史沿革

①临沂市历史悠久,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

②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4)面积与人口

临沂市总面积17191.2平方千米,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市。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常住人口1124万人。

13德州(1)地理位置

①德州市,古称安德,简称德,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的西北部,北接河北省沧州市,南接省会济南市、聊城市,西邻河北省衡水市,东连滨州市。

②德州自古交通发达,为华东、华北重要交通枢纽,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美誉。(2)行政区划

德州市现辖德城区、陵城区2个区,禹城市、乐陵市2个县级市,临邑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庆云县、宁津县、齐河县7个县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历史沿革

德州地区建于1950年5月,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署合并而成。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州地区,改设地级德州市,将原县级德州市改为德城区。(4)面积与人口

德州总面积为10356平方千米。2018年德州市出生人口69865人,出生率11.74‰;死亡人口29908人,死亡率5.03‰;人口自然增长率6.71‰,比上年提高0.68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5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1.23万人,乡村人口249.77万人。

14聊城(1)地理位置

聊城市位于鲁西平原、古运河畔,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是南上北下、东出西进的重要交通枢纽。(2)行政区划

聊城市辖2区1市6县,即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茌平县、高唐县。(3)历史沿革

①秦施行郡县制,境域均属东郡;明清两代为东昌府;建国后一直为行署驻地;

②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

③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

④1967年3月,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⑤19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⑥1998年3月,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更名为聊城市人民政府。(4)面积与人口

聊城市总面积8715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聊城市总户数为201.0325万户;全市总人口数为639.6921万人。其中男性329.1905万人,女性310.501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51.5%、48.5%。0—17岁人口161.2714万人,占25.2%;18—59岁人口365.5449万人,占57.1%;60岁及以上112.8758万人,占17.6%。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239.8345万人,城镇化率为37.49%。

15滨州(1)地理位置

滨州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西南岸,全市境域横跨黄河两岸。东临东营,南连淄博,西与德州接壤,西南与济南交界,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海兴县、黄骅市相望,北通渤海。(2)行政区划

滨州现辖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邹平县、滨城区、沾化区五县二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3)历史沿革

①滨州市以濒临渤海而得名,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②商朝建有蒲城国;秦朝开始建县;西汉起先后建有郡或国;隋朝开始置州;清朝升州为府;

③民国初曾一度置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渤海区革命根据地和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

④2000年,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滨州市。(4)面积与人口

滨州市版图面积为9453平方千米。2018年末常住人口392.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6.0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64%,比上年下降0.99个百分点。

16菏泽(1)地理位置

菏泽市,古称陶、济阴、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东与济宁市相邻,东南与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接壤,南与河南省商丘市相连,西与河南省开封市、新乡市毗邻,北接河南省濮阳市。(2)行政区划

菏泽市现辖牡丹区、定陶区2区,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7县,及菏泽经济开发区、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历史沿革

①菏泽古称曹州,西周时期为曹国所在地,公元578年始称曹州;

②1735年,曹州升州为府,因有一天然湖泊“菏泽”,雍正皇帝因水赐名,始作政区名;

③建国以来,菏泽市行政区划经历了十几次较大的变动,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地区,设地级菏泽市,原菏泽市(县级)改为牡丹区。(4)面积与人口

菏泽市总面积12238.6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菏泽市共有常住人口876.5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25%,比上年提高1.20%。

第二章 山东自然地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地貌形式、气候特征、水文资源以及生物物种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考试内容】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依山临海的地貌大势;

3舒适宜游的暖温带气候;

4河-湖-泉-海相伴的水文资源;

5绚丽多彩的生物大观。【要点详解】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

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沿海省份,地处黄河下游,位于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山东东西长721.03千米,南北长437.28千米,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

2地理单元(1)山东省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应,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2)山东省西部为山东内陆,其北、西、南三侧分别与冀、豫、皖、苏四省接壤。

3交通区位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南北交通要道,京沪、京九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西部内陆,胶济、菏兖与兖石铁路横贯东西,蓝烟铁路穿行于半岛中部,密切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二、依山依海的地貌大势

1地势(1)特点

①山东地势总体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

②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徂徕山等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构成鲁中山地的主体,地势最高;

③东部及南部为低山丘陵;

④北部及西部为坦荡的平原。(2)形成

山东地势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地受地质基础的控制。平原主要分布于鲁西和鲁北,基本上属断块构造差异沉降区;山地丘陵分布于鲁中南和鲁东,属断块构造差异隆起区。

2地貌类型(1)特点

山东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间(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三角洲等九种地貌类型,其中平原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5%。(2)类型区

根据山东地貌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可将全省划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区:鲁西北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和海滨地貌区。

三、舒适宜游的暖温带气候

1气候概况

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气温年较差大。(1)冬季寒冷干燥,盛行偏北风;(2)夏季炎热多雨,盛行偏南风;(3)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4)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2气温

山东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1℃~14℃,总的趋势是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内陆高于沿海,平原高于山地。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3降水量(1)空间分布

山东省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毫米,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临沂、枣庄一带为全省降水最多的地方;高唐、高青是全省的少雨中心。(2)时间分布

山东省降水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降雨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5%左右;冬季仅占全年降水量的3.9%;春季降雨稍多,占年降水量的13.3%左右;秋季略高于春季,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7.7%。

四、河-湖-泉-海相伴的水文资源

1河流(1)概况

山东省河流比较发达。山东省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7千米,分属黄河、海河、淮河三大流域或独流入海。(2)黄河

①流域概况

a.黄河在山东属下游河段,流程617千米,自鲁西南东明县入境,至垦利县注入渤海。

b.黄河平均每立方米河水含沙量为38千克,最大时达650千克,居世界首位,成为“地上悬河”。

②水文特征

黄河河道上宽下窄,径流量不大,有明显的两个汛期和枯水期,3~4月出现“桃汛”,5~6月为枯水期,7~9月为“伏汛”,11月至次年1月封冻,进入枯水期,立春前后则常出现“凌汛”。(3)沂河

沂河,又称沂水,发源于鲁山,是临沂的母亲河,从沂蒙山区纵贯临沂南部平原,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江苏省境内,由江苏省新沂市境内注入骆马湖,全长574千米,流域面积17325平方千米。沂河主要支流有螳螂河、东汶河、蒙河、梓河、祊河、温凉河、白马河等。(4)徒骇河

徒骇河属于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从西南向东北呈窄长带状。干流自聊城莘县文明寨起,流经聊城、德州、滨州3个地级市13个县(市),在滨州沾化县与秦口河汇流后,经东风港于暴风站入海。徒骇河总流域面积为13902平方千米。(5)京杭大运河

从元代至清代中期五百多年间,大运河是沟通中国北方政治中心和南方经济中心的交通动脉。运河沿线的德州、临清、东昌、张秋、济宁、台儿庄成为交通转输和贸易的重镇。

2著名湖泊(1)概况

山东的天然湖泊主要呈西北—东南向带状分布于鲁中南山丘地与鲁西平原的交界带上,称为鲁西湖带,济宁以南称为“南四湖”,济宁以北称为“北五湖”,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由湖中穿过。(2)南四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