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4:52:51

点击下载

作者:喻新安,刘道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试读:

绪论

最近几年来,河南省在新乡、平顶山、安阳、鹤壁、许昌等地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参照城镇社区标准,对部分农村的自然村进行统一规划整合,引导农民群众离开原来分散居住的村庄,到新规划的社区住进花园式住宅区,实现了造福农民、美化环境、节约土地、稳固农业、统筹城乡、扩大内需、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等多重目标。2011年10月召开的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大思路,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此为突破口加快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步伐。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这一深刻变革,很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

一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村人口尽快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

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美好生活,一直是数千万河南农村人口的愿望和梦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20世纪50、60年代河南广大农村人口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最早在新乡市开始启动。新乡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的一个市,辖12个县市区,56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40万。新乡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以来比较稳定和扎实,尤其是新乡市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来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涌现出像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裴春亮等一大批农村基层干部模范人物,可谓群星灿烂。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史来贺所在的新乡县刘庄村,吴金印所在的卫辉市唐庄乡,都已经对农村居住区统一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全市农村产生了较强的示范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等多种原因所限,新乡市绝大多数村民仍然居住在历史形成的分散的自然村。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繁荣,农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盖新房、准备盖新房、对改善居住条件有需要的农民越来越多。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许多农民只好在原来自然村的宅基地上拆旧房建新房,加上村庄分散,集体经济薄弱,村内道路、电网、通信、地下设施、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等跟不上,出现了“有新房无新村”的局面。不仅如此,在近几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以历史形成的分散村落为基础,政府需要给每一个自然村修路、通电、通自来水、办沼气,给每一个行政村建学校,搞卫生所,每个行政村都要配七八个部分靠财政供养的村干部,出现了财政支农资金“撒胡椒面”、效益差的现象。

面对农村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乡市委、市政府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阶段,考虑农村的发展,需要从战略上突破,不能再受困于历史形成的一个一个自然村。他们提出了“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全市开展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大动作。按照加快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新理念,编制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所在地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级现代城镇化居住体系,尤其是着力进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进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规划、产业聚集区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四规合一”,优化产业、人口、空间发展布局。除了能够靠近城市、县城、乡镇的村庄尽可能并入城镇发展之外,他们将全市分散的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计划用8~10年完成拆迁重建。第一期启动了县城附近、重点镇附近和干线公路两侧、靠近产业集聚区的369个新型社区建设,目前已全部开工,一多半已基本建成,已有近50000农户入住新型社区。居民在入住社区的同时,原有村庄的房子拆除,土地恢复耕种。一般每3~4个行政村、10个左右自然村整合为一个社区,3000~5000人口。加上公用和闲置面积,农民在原住址一般每户平均占地0.5亩以上,到规划的新社区每户平均占地不到0.3亩,全市原来3571个乡政村共占地116万亩,规划建设新型社区占地60万亩,如果这一计划全部实施,仅此一项全市将节约土地50万亩,节地率达40%。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新乡市采用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农户自己按统一标准建房的办法,每户建房一般200平方米左右,建安成本12万~15万元,群众自筹7万~8万元,政府对建新房并按时拆旧房复耕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奖励补贴,新乡县政府还对每个建新房农户免费支持10吨水泥,中国农业银行河南分行、新乡市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针对农户实际需要开展了“新民居贷款”业务,每户可贷3万~4万元。农民拆旧房的建材有的还可以用到新房建设中,整体上对农户压力不大。按照城乡统一的思路,新乡市对进入社区居住的居民办理城镇居民户口和房产证,享受城市低保和养老保障政策,并优先帮助安排在附近产业集聚区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资源也相应整合,每个社区建立了标准化中心学校,配备优秀教师,社区医疗站配备财政全供的专职医生。街心花园、社区道路、绿化美化基本上都达到了城市社区标准,有线电视、互联网进入每个家庭,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场所、生活超市,以及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刚开始持观望态度的农户,现在大都强烈要求到新型社区建房。2011年新乡县一项调查统计表明,95%的农户都表达了希望进入新型社区生活的愿望。

与新乡市的做法相似,在平顶山市,近两年也开始大力度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平顶山市明确要求全市农民,“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建设没有经过规划设计的房子”,实现城乡建设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和产业聚集区规划“三统一”,在条件成熟的村实行整体住房改造,集中建设新型社区。在郏县、舞钢、宝丰等地,出现了一片一片整齐、漂亮、美观的较大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安阳市滑县规划了一个产业聚集区,区内有18个行政村,他们请国家级规划设计院设计,有几个大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把18个村4700多户居民集中到一个“锦和新城”居住,村民转变为市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在鹤壁市,也有一个镇名叫王庄镇,由中鹤集团出资先期投入,把全镇居民统一集中到镇和中鹤集团共同规划建设的产业聚集区附近社区居住,村民土地流转出来,一般每亩每年可收入700~900元或1000斤小麦,村民把土地流转以后,可到集团从事工业、服务业或农业生产,成为第二、三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

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敏锐地发现了新型农村社区代表的方向和趋势,开始在全省更多地方开展试点,加快推进,很快在中原大地上出现了蓬蓬勃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好势头。新的建设模式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出现,一片片新型农村社区快速形成,一幢幢设计新颖的小楼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农民结束了千百年来在分散的自然村落居住的生活方式,过上了就近城镇化的现代生活。农民朋友高兴地说,过去一辈子能建两三次房,现在建一次房要管三四辈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这么快住上和城里人一样的花园洋房。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用城镇思维和办法解决农村问题

新乡、安阳、鹤壁、平顶山等地的做法和成效,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已有来自全国各地数万人次的参观考察者到新乡、舞钢等地了解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情况,总体上持赞成和支持态度。大家一致认为,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完全免除农业税、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等,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精神状态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变。现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如果仅仅停留在维持原有分散的自然村落和行政村建制的基础上,继续以农村思维考虑和解决农村问题,已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而且进一步投入也难见成效,甚至会导致投资浪费和无效。这就迫切需要从战略上突破、从机制上创新、从方法上提升,真正实现用城市思维和办法来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河南提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可以说正是这样一种有效探索。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扩大内需、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方面是一个大提升。在政府组织引导推动下,农民离开原居住村庄,到城郊、到镇区、到新规划社区统一建造新房,几乎每一户都和城里人一样,要装修,要购买家具和家用电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接通互联网等,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大背景下,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当前仍处于建材价格下行阶段,引导农民投资建房,物价较低,成本下降,十分合算,农民建的两层小楼,每平方米只需五六百、六七百元,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需要和发展方式转变紧密联系起来。

第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为龙头,可以拉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在开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我们担心出现到处拆旧村建新村现象,引发社会矛盾和财富破坏,出现“政绩工程”,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新村建设”,这是十分正确的。现在看来,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民群众大都有了改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的愿望时,党和政府应当顺民心、合民意,及时超前引导农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而不是再在分散的村庄建新房。现在看来,只有进入统一规划的新社区,政府才有可能按照现代城市社区的标准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政府投入才能一次到位,长久有效,才能彻底结束农村发展年年投资、年年“撒胡椒面”、年年不见明显成效的局面。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用聚集效应来解决农村分散居住状况下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回报农民、反哺农业、帮扶农村、执政为民理念的全面提升。凡是住进新社区的居民,居住环境、社区条件和家庭设施全面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各种社会公共服务基本到位。新型农村社区都用上了自来水,家家用上了水冲厕所,并且很快有可能用上天然气。凡是到新社区看过的人都会产生骄傲和自豪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集中体现出来,党和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善于整合各种资源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跨越式进步。这是我们党对农民的回报,是对农业的反哺,是对农村的帮扶,是党的农村工作思路的一次飞跃。

第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产业发展和就业方式转变方面是一次大提升。新乡、鹤壁、平顶山等地在各县和重点乡镇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凡是上工业项目,都到产业集聚区发展,政府对进入产业集聚区的企业进行奖励、帮扶,提供方便和帮助,改变了多年来“村村点火、处处冒烟、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相应地,各地规划建设的新型社区,也都与城镇和产业集聚区紧密相连,实行产城融合,便于在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的居民到非农企业上班,达到了农民就地转移、就地上班、就地城镇化的良好效果。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不可能都挤到大中城市去,让更多人口在新型农村社区居住,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集中体现。

第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破解平原农区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土地制约瓶颈来说是一次大突破。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和水稻高产地区,土地十分肥沃,适宜粮食作物生长,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稳固粮食生产能力方面处在重要地位。而河南现在又处在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怎样走一条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工业化、城镇化路子,怎样保住肥沃良田和大平原,工厂办到哪里?城市建到哪里?怎样破解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耕地、保护大粮仓的矛盾?通过整合自然村,把土地利用率很低的分散村庄整合改造成集中成片、紧凑居住的城市化社区,把整合出来的土地一部分用于耕地复垦,一部分用于建设工厂、城市和社区,可以有效破解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面临的用地矛盾,是实现“三化协调”的有效途径。

第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和制度创新方面是一次大提升。把四五个行政村或十几个自然村整合为一个社区,选派国家干部参与管理,建立社区党委和管委会,村组干部数量减少,社会管理成本大幅度下降,这在我国农村社会基层管理方面是一次大的突破和创新。相应地,居民进社区之后,按照城市居民管理模式完善制度,农户承包的土地,愿意自己种的还可以自己种,不愿意自己种的,可以有偿交给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或租给种田大户代种,居民通过打工以工资收入为主,在社区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这对于我国突破一个模式、一套制度、一体化社会管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底层突破。要使这种创新和突破扎扎实实、稳妥推进,需要着力研究和破解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各级财政在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应该形成大战略,为改善农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都需要政府投入、财政支持,这是制约今后加快新型社区建设的最大难题。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建设和居民居住条件已达到较高水平,全国分散居住的农民,迫切需要整合和改善居住条件并且有能力、有愿望参与建设新型社区的大约有4亿人、1亿户左右,假如国家制定战略性规划,用扩大财政投入,发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国债等办法,每年投入2000亿元到30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20~30年,就可以彻底改变整个中国农村的面貌,有效拉动内需和投资。这应像改造城市和工矿棚户区、建设保障房一样,纳入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投资的大战略,这是一个建设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可以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投资领域。

二是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的房产和城市房产应实行完全相同的政策和法规。长期以来,对于农村集体土地上建房、包括已经进入城区的都市村庄,都不按城市用地和房产对待,集体土地上建的房不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不能进入市场交易,不能抵押和借贷,这是土地和财产制度上的“二元结构”,是对农民财产权利的歧视。今后农村规划社区,只要是按照政府统一做的规划进行建设,就应当发房产证,就应当和城市房产一样,可以交易、买卖、租赁等。最近,在河南的洛阳、平顶山、许昌等地,由县级人民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和相应的房产证,居民可以拿这些房产证到银行抵押贷款。这样做有利于农民流动,有利于新型社区房产的有效利用,也有利于引导城市里一些希望到乡下居住的退休人员到农村社区居住。

三是建立农村建设用地和城市发展用地一体化的有效利用和配置机制。农村分散的自然村,占用了较大面积的建设用地,农户通过整合进入社区,节约出了大量农村建设用地,一部分可以用于新社区建设,一部分可以用于农村发展工业和其他集体经济,还有一些可以通过用地指标异地调整利用,实现大城市、县城建设用地面积扩大。而在农村偏远地区的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农村用地和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地价增值,可以用于支持农民新房建设补贴和社会保障专项资金,通过土地增值让农民受益。需要抓紧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增值造福农民。

四是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支持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资金丰裕期,金融机构有巨大存贷差亟待转化为有效投资。而农村社区建设正是具有实际需要的有效投资。要建立农户信用评价机制、社区房产证办理和抵押机制、村民联合担保机制等,便于金融机构向建房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于农户进城、住房闲置引出的问题,应建立社区居民用房买卖、互换、租赁、抵押等机制,保障金融机构利益和金融安全。从信用角度看,农民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还贷率比较高,支持农户每套房3万~5万元贷款,期限稍微拉长一些,大多数农户是偿还得起的。

五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一刀切”和搞“政绩工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几个基本条件,第二、三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农村劳动力主要到非农产业实现就业,距离县城、乡镇所在地、产业聚集区比较近,有龙头企业愿意参与整合土地资源,农村基层组织健全,干部带头能力强,农民群众普遍接受集中居住生活方式等。如果这些基本条件不具备,千万不能强行推进。所以,河南省反复强调,一定要坚持以群众自愿为前提,决不搞强行拆迁,决不逼农民上楼,决不搞拆村庄运动。对那些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古镇,要更好地保护起来,决不能简单拆掉。

六是重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村民自治机制。从宪法和党章角度看,我国农村以行政村为基础,实行村民自治,建立农村党支部,可以说行政村是基本社会基层单位,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下子把若干个行政村融合为一个社区,实际上把行政村建制基本上打破了,由此带来一系列新变化,国家应当针对这一巨大变化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总之,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一场深刻的变革,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本书仅仅是做了一些初步的归纳、总结和探索。第一章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践探索为了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河南结合省情和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条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成为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第一节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背景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过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城乡差别巨大的国家来说,城乡差距的缩小、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河南省的探索和创新,是河南立足于农村,加快广大农村社会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的现实途径。一 农业生产力重大变革的时代要求

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因,是靠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的,而农村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南农业机械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方式进入以机械化为主的新时代,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1.8%。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2011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3000多个,龙头企业6000多家。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或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农村专业化分工愈来愈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农民也不再是一家一户自养几头猪、几只鸡的传统生产方式。河南农业农村生产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内在地要求突破现有生产关系的束缚,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要求而对农村生产关系做出的重大调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适应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实际,是继土地改革和家庭承包之后,河南农村社会发生的又一次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社会变革。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伴随着与之相配套或与之相邻的产业集聚区、农民创业园等产业的发展,大批以往的“庄稼把式”放下锄头,或走进工厂、车间,成为现代产业工人,或就近进入城镇服务业,在坚持家庭承包土地制度前提下,把自己的责任田以多种形式流转出去,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率提高,推动着农业从一家一户粗放经营的小农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模式嬗变。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的位置,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工业化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第二、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城市的医疗、养老、教育、交通等各项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公共资源的紧张几乎成为所有大城市的通病。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城市与家乡之间年复一年的往返,让每年春运的人潮汇成了这个时代最为壮观而又悲凉的一道风景线,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成了很多人思念中的家乡。“希望的田野上”已经失去了往日扬鞭催牛的田园耕作景象,一台台小机械轰鸣在一亩三分地上,也没有了“鸡犬之声相闻”的桃源风光,“空心化”的村庄里,只剩下“黄发垂髫”坚守在农村。两种景象的强烈对比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到现阶段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农村发展的滞后和缓慢与我们的总体发展水平不相称,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一致。站在全局的高度,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让城乡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既是时代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到现阶段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为此,党中央审时度势,分别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号召,推动中国社会从城乡分割、二元对立的格局向城乡一体的转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这些决策部署标志着中国城乡社会发展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及社会整合机制的重大转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在这个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破解现阶段发展难题的大背景下顺势而为、应运而生的。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的难题就是中国的难题,河南成功转型也映照着中国成功转型。中原经济区要走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要走好这条路,不能照搬其他经济区的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是公认的挖掘和释放我国需求潜力的主要方式,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然而,河南省面临的现实是,城镇化水平比全国落后近10个百分点。河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质上是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辐射力与带动力的差距,河南的省情和资源条件难以支撑集中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道路。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不离土不离乡”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推进河南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三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税费改革及农村综合改革,中国农村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30多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农村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传统体制的激励优势与增长空间已近极限,特别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的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不同待遇、不平等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主题,以此为标志,中国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办法和举措不少,但效果并不甚理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为了加快农村发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在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全部免除农业税;减轻或者免除农民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负担;加快农村改革步伐,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积极扶持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和定居;等等。这些建立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基础上的新理念、新举措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进步。

为了尽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7年,国务院还批准设立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期成渝试验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加快统筹城乡改革步伐,为全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供经验和借鉴。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路子,积极推进“八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土地利用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就业社保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纷纷建立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先行区等,一些地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由于我国城乡利益关系复杂、二元结构根深蒂固,加上改革的方案考虑不周等诸多原因,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至今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城乡就业不平等,进城农民在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等许多方面,与城镇居民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城乡公共服务仍存在较大差异,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城乡环境失衡,城市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普遍呈现恢复转好的态势,而居住着总人口3/4的农村生态环境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呈现日益加剧的“逐渐改善的城市环境与逐步恶化的农村生态”的城乡二元环境结构,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环境改善和农民身体健康。城乡关系不协调仍然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大经济和社会结构矛盾。

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群众利益的前提下,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是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探索在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地区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四 破题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赋予了中原儿女一项伟大而又神圣的使命,要求我们持续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建设好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同类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地少人多是河南最基本的省情,也是中国国情的一个缩影。既要解决一亿中原儿女的小康问题,又要确保“国人粮仓”的地位不动摇,必须立足中原,放眼长远,在“三农”问题上动脑筋,在土地问题上做文章。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关系全省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人多地少是制约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到2011年底,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城镇化率只有40.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一方面,有效地加快城镇化进程,把农村社会激活,是河南推进现代化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但另一方面,加速城镇化必须实现模式创新,也要避免误区,克服弊病,跳出“赶人上楼、逼人进城”的怪圈。此外,河南的农业农村发展正处于转折转型期,矛盾和问题多发,虽然具备农业现代化的先天优势和良好的后天发展基础,却仍以传统小农经营方式为主;沿海产业的承接转移使河南的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工业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产业集聚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但农民渴望城市生活,盼望享受与城市同样公共服务的愿望难以满足;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土地谁来种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又一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一个有力抓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成为河南这个农村人口大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传统城镇体系只包括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和镇四个层级,2012年,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路,必须以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为基点,将传统的四级城镇化体系变革为五级体系。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作为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农村人口密集地区加快城镇化是一种模式创新,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底层突破。新型农村社区位居城镇体系的末端,第一次把城市规划、城市文明及社会公共服务全面推进到农村,把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各种配套服务延伸到农村,可以让农村人口直接感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放到全国来看,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不可能让绝大多数人口都集中到大中城市。要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帮助引导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过上城市化生活,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河南基层农村干部群众先行先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践,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底层突破。

到目前为止,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启动试点近2000个,初步建成近400个。一场改变亿万农民命运的重大变革正在中原大地上稳步推进,古老中原正在经历一场由底层突破所带来的新的历史跨越!五 亿万中原儿女实现城乡共富的热切呼唤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对于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来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而依靠拼能源、拼矿产资源来支撑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河南仍有600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力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这是制约河南发展最根本的问题。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是河南发展的最大希望和潜力所在。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加快推进农村人口思想观念特别是人地观念转变,加快推进农村人口从依赖土地生存向依赖知识、技能、文化、经商、创业等现代生存方式转变,引导更多农村人口选择现代生活方式,有利于把千百万农村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序地进入第二、三产业,投身到城镇化、工业化的大潮中,释放出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这对河南省走好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加快中原崛起、实现河南振兴具有历史的深远意义。所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是把千百万农村人口尽快从传统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束缚下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追求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六 实现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在这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破了传统村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自然村屯空间布局,改变了农村固化的社会结构,以新的人群集聚方式形成新的制度安排,让社区管理组织与经济组织逐渐分离,弱化管控职能,强化服务职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新时期农村一系列社会管理缺失问题,形成了现代化的农民生产生活聚集区,这对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新农村建设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成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一个重要而难得的契机。再加上广大乡村社会村组管理体制弱化,乡村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人员流动性增强,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断进步,亟待确立新的社会管理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构建新型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形式,鼓励在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组建党总支(或党委)以及社区管委会,逐步实现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居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提高民主政治素质,探索出更加灵活、有效、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第二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的起源与发展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为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广泛参与、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突破现有户籍管理体制,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为中心,通过村庄合并、集约发展的方式,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既不是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为了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通常要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提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一种新的城乡一体化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城乡统筹的结合点、“三化”协调推进的着力点,是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主要载体和推进“三化”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业集约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同时也促进城镇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新型农村社区在河南一些地方出现,不是平地起高楼,也不是人们的主观冲动,而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河南广大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探索,是广大农民谋求美好生活的新创造,是广大基层干部及时审视农村发展的要求,从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格局中考量发展方向,从谋求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幸福生活指数中谋划发展、调整发展思路的新发明。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承载着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

一个人从出生到与世长辞,有一样东西一直与他息息相关,那就是住宅。住宅作为亲人团聚的地方和给人类无私关爱与呵护的家园,被赋予人类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浓厚的感情色彩。千百年来,期盼过上好日子但又历尽苦难的河南农民与中国农民一样把“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视做理想社会的一种基本标志。特别是住宅的改善,被人们特别是亿万农民当做幸福生活的象征,“安其居而乐业”,先安居而后乐业,安居是乐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安居才能使人们安心地工作。所以,住宅的改善成为农民一种重要的社会需求。在古代中国,功成名就的官员或富甲一方的乡绅往往会选择买宅置田来显示本家的地位与荣耀。在当代,农民仍然把居住环境的改善及至住房视为人生第一要事。居住环境及住宅的改善成为世代农民过上好日子的集中体现。

过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形象地表达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群众期盼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在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给农民经营,调整了农业的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2004年起,党中央多次下发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得到更集中的体现:开直接补贴种粮农民之先河,实行针对农民的各项补贴,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普及;农民梦寐以求的养老、救济、医疗保障也迈开大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更多农村人口喝上了放心水,电灯亮了、电话通了、电视频道多了;等等。

农村改革30多年来,我们已告别了“短缺”,成功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收入开始摆脱徘徊不前的局面,开始出现增长,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有了较大增长。这其中,改善住宅成为农民的主要消费。农民有了钱就攀比盖房子,虽然每家的房子越盖越好、越盖越大,但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和引导,没有整体规划和设计,造成房屋建设混乱,道路狭窄,生活环境脏乱差,群众称之为“有新房,无新村”。因此,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底层萌动与探索

一切社会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是多年来农村干部群众实践活动的延续和创造,是一个源自底层的自我生长和政府外部推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基层干部和农民自下而上的需求压力与“倒逼”机制,地方领导的默认支持和回应机制,以及省级政府自上而下的合法性确认和推动机制,共同推进了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制度变迁的进程。

新型农村社区雏形发源于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地处豫北黄河故道的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就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刘庄的探索。50多年来刘庄村一直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面鲜艳旗帜。老书记史来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把过去“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变成了一个闻名全国、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刘庄人坚持不懈地建设新刘庄、规划新刘庄,把“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新目标,“不仅要让村民富裕,还要让村民幸福”,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当21世纪的曙光刚刚普照牧野大地时,刘庄村已经开始规划建设全框架式的第三代居民住房——花园式别墅区,村民全部搬进了每户472平方米的新居,并且配有中央空调、互联网、集中供热供气、生活污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中心花园等功能和设施;新建了现代化教育园区,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退休人员除享受49项公共福利外,每人每月发放450元退休金、65岁以上每人每月发放550元,未成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全村群众由集体出资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除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外,医疗费用全部报销,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这实际上就是河南最早的新型农村社区雏形。

地处豫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脚下、黄河之滨的河南新乡市唐庄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镇,以前唐庄镇非常穷。当时有句顺口溜:“住不起瓦房住荒沟,坐不上板凳坐石头。”多年前,为了建设新家园,唐庄人在党委书记吴金印的带领下,荒沟里修上坝,垫上土,浇上水,变成地。数年来,他们坚持不懈,为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而不断探索建设自己的新家园,一个山坡一个山坡地干,硬是把20000多亩荒山变成了绿山,全镇群众大多在十几年前都住上了花园式别墅,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建设花园式别墅过程中,为了避免浪费资源,他们采取了适度超前的方针,在进行村里整体规划时,镇里请来专家对每一个村都进行科学规划。规划定下来后再报到市里备案。镇里规定,以后村委会的人选可以变,村里的发展规划不能变,保证一张发展蓝图绘到底,保证发展的连续性。经过统一规划建设,全镇节约土地1950亩,也解决了农村“老子建、儿子拆、孙子再建”反复投资盖房的浪费问题,减轻了负担。

40年前,新乡市小冀镇京华村只是东街村的一个生产小队,那时村里贫穷落后、人心涣散。京华村在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华的带领下,20世纪70年代发展农业解决温饱,80年代发展工业摆脱贫困,90年代发展第三产业奔入小康。进入21世纪,开始走上发展新型社区的农村城镇化路子。2010年,京华村早已变成全国闻名的乡村都市,拥有有色金属镁深加工、旅游区、疗养院、宾馆、房地产等第二、三产业,共有固定资产15亿元。村里所有资产均归398位村民所有,人人有股份,村民住别墅,上班领工资,同时享有20多项集体福利待遇。2010年7月,京华村接受了东街村的整体并入,组建京华社区,并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集约用地,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提升生活质量,调优产业结构,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产业格局和服务管理模式,将京华社区建设成一个富足、现代、文明、和谐的城市化乐园,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在村民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驱使下,新乡等地先行先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乡县古固寨镇,后辛庄、崔井、王连屯等3个行政村组合而成的祥和社区,共1260户5700口人。老村占地1580亩,而新村占地仅为780亩,节约土地800亩,节地率达51%。一个“占地不多功能多,造价不高品位高”的新型农村社区已初具规模。于此前后,郑州、平顶山、焦作、许昌、安阳、鹤壁等地各类新型农村社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过上了可以媲美城市的高质量生活。

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和发展再次证明,农民是中国乡村变革的原动力,他们以自己的行为不断冲击和突破体制性障碍,并创造出新的体制和行为模式,引发和推动着乡村及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变迁。三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成燎原之势

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高度,敏锐地发现新型农村社区这一农民群众的创造的意义所在,认识到这是一种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突出特征是引导和帮助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过上城里人生活。正因为如此,河南省九次党代会决定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新型城镇体系,以此作为战略基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至此,河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由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

与此同时,河南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创造农民更加幸福的生活,描绘农村更加美好的画卷,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河南省新型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突破口,强力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农村社区化建设为载体,构建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平等化的经济权利、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在河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自下而上、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2011年5月被确立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新乡市,以城带乡,先行先试,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化范畴,统筹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县城和重点镇内涵式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式发展,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积极创新体制,完善制度,激发活力,提升水平,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增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作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落实“4+2”工作法,注重建筑模式的多样化;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群众负担、不与农民争利;坚持拆建并重,把旧村拆迁复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群众自愿主导拆迁旧宅;坚持维护群众权益,先后出台49项优惠政策,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重点区域内352个社区已全面启动,累计完成投入224.5亿元,完成建房面积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新乡还着力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新路子。预计到2015年,新乡全市的产业集聚区、县城和中心城区的周边农村,大约三分之一要建成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全市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要住进城市化的社区。这些探索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进入2012年,新郑市按照每个社区5000~10000人的规模,以通公路、通自来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天然气,有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连锁超市、有文化活动室、有科技文化中心、有小学及幼儿园、有养老院、有特色农民创业园的“六通八有”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提速辖区新型社区建设。截至目前,19个合村并城(镇)社区中,12个已开工建设;33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已有16个正在进行建设。最近启动建设的郭店镇中心社区,集聚了当地五里堡、河范、鄢陵府、八府、小杨庄等7个行政村和15个自然村,建成后,该社区将成为一个典型的集居住、休闲、商贸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型高档万人社区,安置1万多人居住。

新密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市,土地、环境压力大,而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统筹城乡、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新密的经济发展基础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民间资本雄厚,特别是煤矿沉陷区搬迁安置的资金支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密市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好机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如新密市超化镇,通过合村并镇,将镇周围4个村3200户13500人集中安置在新社区的高标准住宅区,周边是教育园区和耐材产业集聚区。镇区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4万增加到7万,经济规模可望由目前的50亿元增加到近100亿元。来集镇浮山雅居社区涉及三个行政村,下辖40个村民组,2400户,1万人,地域面积12平方公里,原村庄占地2290亩。而现在的社区规划占地只有318亩,预计节约土地1972亩。除了住宅区,还配套建设有农业科技产业园、农民公园、大型超市、污水处理、双气供应、卫生服务等设施,一应俱全。新密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如火如荼、规模宏大、成效卓著,而且注意完善公共设施,让村民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同时注意保留历史文化名村,通过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的综合治理,着力保护、维持和塑造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乡土特色,通过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产业升级,新密市在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在了全省前列。目前建成和在建新型农村社区36个,涉及83个行政村、农户3.27万户,节约建设用地1.08万亩。

舞钢市确立了“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发展路径,将全市190个行政村整合规划为4个中心镇、17个中心社区,形成“一城四镇十七个中心社区”的城乡统一发展蓝图,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农户搬新拆旧;通过土地整治,对分散、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有效整合。舞钢市居民点原来占地7.11万亩,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减少占地4.33万亩,节约比例达61%。农村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是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也是“三化”协调推进的重要抓手。舞钢市农村社区建设确实把农村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政策用好用足了。

许昌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许昌市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科学编制试验区全域规划。同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四个县(市、区)组织编制镇域镇区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在建设理念上,按照“保粮、兴业、宜居”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和城乡界限,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突出粮食和高效农业发展,方便居民生活和就业。在空间布局上,针对破解人、地矛盾,布局了5个中心镇区和37个新型农村社区,每个中心镇区人口规模2万~3万人,每个社区人口规模在1万人左右。据初步测算,可节约土地7.56万亩。在社区选址上,鼓励通过旧村改造或利用开发平整荒地、废弃地,拆旧建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在新房规划上,结合农村特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农民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科学设计住宅户型。按照边建设、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社区建设分两批启动,2012年重点推进17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13年全部开工建设。在道路布局上,按照“路网环通、功能完善”的要求,依托现有的国道、省道、县道和生产道路进行拓展和延伸,建设311国道、新元路、彭花路三条横向道路,中原路、张古路、花溪大道三条纵向道路,形成“三横三纵”的路网框架,实现中心镇区、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带的路网互联互通。

洛阳、平顶山、许昌等地还在盘活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比如舞钢市一些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领到了“集体土地”性质的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证,并且部分农民以房产证作抵押拿到了房屋贷款,农民手中的房产变成了“活资本”。通过抵押贷款,农民致富更有盼头,创业的前景也更加广阔。

总的来看,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当前已经实现了从底层探索阶段向全覆盖阶段的迈进,在实践中表现为河南省的全面推动。四 河南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手段与措施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河南农民的选择、河南广大基层干部的创新,已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加快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和助推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究竟该依照怎样的标准实施?与城市一样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是否会出现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各地在实践中规划不一,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更加规范、更加科学,2012年2月,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组织相关专家和各地市村镇规划工作人员规划了《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中对规划布局、用地和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住宅和建筑、景观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标准。《标准》提出,要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积极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进城、进镇居住,科学合理地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以规模大、区位好、基础设施相对配套的现有村庄为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方式,限制在一般耕地范围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杜绝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充分利用丘陵、缓坡和其他非耕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标准》还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标准按两类控制,Ⅰ类为75~85平方米,适用于高层或多层为主的社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行政村;Ⅱ类为85~95平方米,适用于部分有联排院落式住宅的社区,人均耕地大于1亩的行政村。各市、县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上述标准适当进行调整,但最高不能超过100平方米/人;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的核定应符合河南省以及所在市、县城镇化水平的发展目标,应与其相适应。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规模的核定应符合县(市)域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或村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的要求。《标准》还对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了要求设定,原则上按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应达到“规模适度、相对集中、道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