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报道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23:31:12

点击下载

作者:金梦玉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采访报道教程

新闻采访报道教程试读:

总序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我们尝试编纂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概括起来主要基于这样几点考虑和探索:

教材是一幅描绘知识的蓝图,它标明知识的走向、知识的关系和知识的系统。然而,我们所强调的则是对知识走向的创新、知识关系的重构和知识系统的再建。

教材不应该是对知识的按图索骥,而应该是对知识变化过程的引领。没有变化的知识不是真知识,不能运用的知识不是活知识。知识的生命在于知识的重组、知识的再生和知识的生产。知识是一个过程,了解和获得知识的真正目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

教材要交给学生学什么,还要告诉学生如何学,更要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这里的应用不是指如何操作,而是指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巧妙融合和灵活处理。应用不是指做什么,而是指利用什么做什么。利用得好坏就是应用的方法问题。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形式也是内容,根据对象选择内容,更应根据对象设定方法。

教育是一个永远值得探索的过程,因为知识永远都在变化。掌握知识变化的规律永远都需要探索——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创建,一种辉煌。

一套教材的总序,就是一套教材的总的开头。开头的目的其实不在开头本身,开头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急着往后看,看内容、看思路、看方法。所以,总序的文字就应该少到极致,而思考的空间却应该大到无穷……丁海宴2008年8月6日于南京方山

新闻教学的挑战与应战——代前言

新闻业务教学正在面对种种变化,需要应对多种挑战。

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新时代,博客、微博、交互传播、自媒体传播等传播方式以极大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融入手机新媒体的即时采集与传播,甚至物联网信息的运用,使人类信息传播出现了“4A”传播(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方式)的新景观;新媒体催生了“公民记者”,很多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信息,记者还未到场,自媒体报道已广为人知。种种情形,正在对职业记者与专业报道业务流程构成挑战。

这些挑战,是社会生态与传播环境急剧变革的必然结果。

新闻业务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变迁、媒介演进的新形势,如何迎接挑战,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未来职业新闻人,成为新闻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经过讨论,新闻教育界基本形成共识,认为职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专业主义原则,仍将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基本的价值导向,其规律仍将作用于人类的新闻信息传播事业,决定着媒介与信息传播的公信力、影响力。正如李希光教授所说的,“新闻学是一门充满了活力、正在发生巨变的学科:新闻的采集方式在发生变化、新闻的传递方式在发生变化、新闻的受众在发生变化、新闻编辑部在发生变化,甚至新闻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但是,在这样的巨变时代,新闻学和新闻界的基本原理和传统是历久不衰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中国高校国家精品课程·文学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5页)

这是新闻职业的本质特征与要求。二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闻采访与报道课程,近百年来经历了复杂的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教材到教学、从教学观念到教学手段,乃至课程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革。

20世纪80年代,新闻采访与报道课程一般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采访写作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当时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实习实践活动。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方法。

1990年代开始,人们强烈感受到,相对于新闻理论、新闻事业史,实践性强是新闻采访报道课程的突出特点。一些大学开始编写自己的新闻采访写作与报道教材,课程内增加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和课时,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树立记者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

进入新世纪,根据时代发展与新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修订新闻采访学教材,开发精品课程,“融系统的学理探究与现实的实践运作于一体,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课程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注重学理的传授与把握,重在思维的训练与开发。很多新闻院校在教学中尝试建构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如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引入“大篷车式课堂”训练、情景模拟练习、新闻现场练习;武汉大学按媒介的新闻生产流程设计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媒体。这些探索让同学们“在真实的故事中领悟新闻学核心原理”,“为当好一名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人作好充分准备”。其他诸如模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各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在各类大学新闻院系推广。利用校报、校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作为新闻专业学生的实习场所和新闻采访报道课程教学的练手舞台。同时,新闻采编实验室、多媒体演示厅、网络新闻实验室、三网融合实验室等新闻教学实验室条件越来越好,为新闻师生接触全媒体教学提供了优越的仿真环境。

这些探索,都是应对挑战的必要策略。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新闻职业的本质特征与要求。新闻业务教学应当时时遵循这一本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以道,授以术,启以思。三

本教材认真分析了本课程的主要目的,认识到本课程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识别与选择新闻事实,如何提高学生与不同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能力与自信;课程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掌握新闻采访原理与方法,真实、准确、清晰地传达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信息。教材要求学习者理解新闻采访是一种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和社会性认识活动;应该将提高发现新闻、识别新闻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新闻文体写作要领和不同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报道本领作为主要使命。

基于以上分析,本教材突出了以下特点:

1.突出知识模块的完整性与延伸性。教材由三大知识模块构成,一是新闻报道原则、作品构成元素、记者职业道德等模块;二是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环节与基本报道文体采写等模块;三是报道方式和广播电视新闻、全媒体新闻的采访报道等模块。

2.突出教材内容的当下性。内容上做到贴近当下的媒体环境,充分吸取中国新闻改革与实践的成果和新闻业务研究的成果,力求体现新媒体的传播现象对新闻采访报道的要求。

3.突出教材对于教与学的行为引导性。教材的体例设计力求符合教学的特性:“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内容要点”、“本章教学提示”构成各章的概貌与方向;各章正文强调“专业知识+案例讲解”,力求通俗易学;“本章小结”提要总结本章知识,帮助学习者梳理与把握要点,加强记忆;“训练与指导”按照教学情景的要求和方式来设计,以求对教与学的双方都有直接的帮助。

本教材所做的探索,在理想与实践之间可能还有距离,其中定然存在很多遗憾。真诚希望使用本教材的专家、教师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以期不断修订而完善。

第一章 新闻记者

本章学习目标:了解记者由来,明白记者应具有的责任意识;认识新闻敏感的重要意义,培养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掌握新闻道德建设的内容与培育新闻职业素养的方法。确立自身作为“下一代记者”从事神圣的新闻事业应占据的思想高度,为持久的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要点:新闻记者的由来与发展;新闻记者的责任;新闻敏感的作用、构成及如何培养;新闻道德的价值与培育。

本章教学提示:采用讲述和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记者由来的认识与记者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以名记者案例提炼新闻精神与职业道德内涵;以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认知观念的同时,主动探寻与领悟新闻记者的能力结构和精神追求。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由来与责任

一、记者的由来与发展

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绵延久远,当劳动使得猿向人演变时,信息的传递活动便随之产生了。原始人类通过结绳、图画、号叫、肢体动作等方式传递和分享劳动经验。但是,人类的新闻传播事业诞生在此之后很久。虽然,中国的邸报可以追溯到唐朝,西方的《每日纪闻》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罗马,这些原始的传播介质已经具备了报纸的某些特征,但人类历史上的这些信息传播活动与近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还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专门的信息采集、制作和传播人员,即记者没有诞生。

在16世纪,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造船、纺织、玻璃等行业相当发达,那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急需了解商品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有关政治、军事、交通等情况,有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业价值,就专门打听和采集政治、宗教、商业行情、航船行期等信息,然后手抄之后出售,成为早期记者的雏形。

进入17世纪,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革命时代。随着社会政治斗争的加剧,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渐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邮政事业的发展使得报刊的定期发行成为可能,于是,近代报纸产生。但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都经历了一个斗争激烈的政党报刊时期。这些报纸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读者多为政界和上层人士,发行量很少。因此,这一时期的新闻从业人员大都是各党派的领导人或者拥护者,他们并不以向普通大众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并没有产生。

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资产阶级国家相继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近代报业开始进入廉价报纸时期,也就是大众传播时期。这些报纸政治上独立;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使用专业化印刷机器大量生产;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采用各种方式扩大发行。通过专业化的职业操作办报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事业。普利策、赫斯特等人成为早期通过办报致富的代表人物。在当时,进入媒体成为专业的信息传播人员,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记者这一职业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正式形成。

随着近代报业向现代报业的发展,报纸的新闻信息传播功能日益成熟,记者的职业要求日益标准化。20世纪初,广播、电视媒介依次出现后,听众与观众对信息的需求与读者不同,时效性、现场感、视觉真实性要求强烈,广播电视记者根据受众对象的变化而出现了报道业务的转变。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与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一批批新闻记者以其特殊的职业使命,记录着历史:爱德华·默罗、罗伯特·卡帕、埃德加·斯诺、范长江、邹韬奋等知名记者在时代的星空中闪耀着光芒。

二、新闻记者的基本责任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这样的判断,指向着记者对环境的监视。梁启超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报馆由记者构成,记者承担了沟通的工作。记者既是社会人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所做的事情复杂多样,但归纳起来,记者所做之事无外乎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和做好群众工作。

(一)从事新闻报道

记者之所以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存在,就是基于社会对新闻信息的强烈需求。记者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新闻报道能力。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是新闻报道工作,即采集新闻信息、筛选新闻事实、解释新闻事件、制作新闻作品。

新闻事件客观存在,但新闻事件未必自动地呈现在每个人眼前,人们能够看到的只是那些眼前的、表面的新闻事件,即使能够捕捉、关注,却也未必能清晰了解。这时,需要记者以专业的观察和判断,依据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对信息进行采集,梳理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信息,让人们得到所需的信息、所需的议程,对社会有一个全面而精确的认识。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记者承担了第一重把关的角色,他们决定了哪些信息可以流向公众,决定了哪些信息是重要的议程。

采集信息之后,记者需要做的是筛选新闻事实。新闻不是文学,不能天马行空般地想象;新闻是信息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写作基本原则。用事实说话不是有闻必录,新闻记者没有能力将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新闻记者也不可能在有闻必录中说话,必须用事实说话,这要求记者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而且要想说话还需要使用能够说明主题的事实,这就意味着选择的存在——只有那些对新闻报道有用的新闻事实才会被选用。这个筛选是对新闻主题的接近,是新闻主题统摄下的材料选择,这个筛选也是新闻角度的寻找,只有有了新闻角度才能明白筛选的标准。

有时,新闻不是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要素那么简单,新闻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时,记者所做的采访就不仅是新闻的消息类的报道,记者还应对新闻背后的背景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让读者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以《南方周末》对富士康企业员工连续跳楼案的报道为例,当出现第七起跳楼案时,《南方周末》的实习记者潜伏富士康去做暗访,其目的就在于挖掘跳楼事件背后的打工者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士康的跳楼案是当今社会打工者生存状态的一个写照。采访的后续工作要做的就是写出规范的新闻作品。所谓规范有几重含义:符合报道题材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体裁;符合新闻表达的规范,体现记者的表达与认识;符合版面(或节目)的需要,与传播渠道的定位相一致。规范的基础是新闻作品应具有相应的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一个成熟的记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特殊的条件下,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二)积极反映情况

记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记者是“信息流动的动力”和“意见交流的桥梁”。除了公开的报道和发言评论之外,记者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去反映情况——内参报道。

内参报道是新闻媒体和记者反映社情民意、社会状况、焦点问题,承担党和政府耳目和“参谋”的一种有效途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会接触很多问题和矛盾,面对有严重影响的情况。由于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若公开报道,在较广的范围内传播,会让有关部门难以把握解决问题的时机和分寸,容易造成舆论混乱与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适用于以内参报道的方式进行反映。

新闻记者反映情况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记者的采访离不开深入的调查,记者能够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线对真实情况直接调研去伪存真,揭示真实情形;其次,记者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问题意识,他们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对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抓住问题与矛盾的最集中点;最后,记者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大局意识,对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从而决定是否需要以内参的形式进行报道。

内参报道应强调选题的针对性,紧抓热点。2000年12月份,新华社记者张曙光采写了《利辛县新任县委书记谈基层盛行买官之风》的内参,通过报道安徽省利辛县县委书记拒收礼金的事件,向中央反映了基层普遍存在着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内参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广电总局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指派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根据新华社内参,对此事跟踪采访,向全国做公开报道。作者在谈起采写体会时,将内参的影响力归结为:“内参报道要针砭时弊,就要把握时代脉搏。”

(三)做好群众工作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记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来稿,妥善处理群众有关建议、批评、申诉和检举的来信、来访,开展多种多样为群众服务的活动。”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坚持群众办报是让报纸成为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即使在今天,密切联系群众依然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记者的群众工作有三大基本任务:

第一,建立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成立群众工作部门,开放相应的版面和节目,让群众的意见得以在媒体上表达出来。也可以在各行业新闻的易发地、问题的多发地,在基层的群众工作岗位上大力培养通讯员队伍,让他们成为传递基层声音的通道,成为记者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第二,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记者服务群众,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反映群众的意见、诉求,以帮助解决群众的问题。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是要求记者充分注意新闻媒体在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对群众所关注、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报道,让群众的困难得到重视和解决。如同刘少奇同志提出的,“要采取忠实的态度,把人民的要求、困难、呼声、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精彩地反映出来。”第三,密切党和政府同群众的联系。群众意见的传递与党和政府的政策的传达,都需要载体。记者承担着这样的载体功能:他们在解读政策时,将政策的含义和影响,以群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表达方式传播出去;他们在反映民情时,把基层的群众意见,以新闻的视角和问题意识进行提炼并反映给上级领导。记者应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

在不同时期,记者的群众工作有不同的举措。2011年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就是群众工作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新闻敏感的培养

记者是职业传播者,面对层出不穷的信息或纷繁复杂的信息线索,应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职业敏感,我们一般称之为新闻敏感。在西方新闻界,这种职业敏感又被形象地称之为“新闻鼻”、“新闻嗅觉”或“新闻眼”。不论是作为初学新闻的学子,还是入行多年的老记者,都需要不断训练和强化这种职业敏感。

一、新闻敏感的概念和作用

新闻敏感表面上看是一种对新闻的感觉。这种感觉似乎是模糊的,但在面对具体个案时却可能是真实而清晰的。不同的记者对新闻的感觉是不同的。《纽约时报》知名记者迪姆士·泰勒初出茅庐时,曾经被编辑责怪过“鼻子感冒了”。当时,他被派去采访一位女演员的演出,结果演出竟然取消了。取消可能意味着反常,但他没有留意,没有意识到“竟然”的价值,认为演出既然没有开始,也就没有新闻,反而回去睡大觉了。而事实是,取消是因为演员自杀,而演员自杀应该意味着更大的新闻。

有的记者则对信息更为敏感,他们甚至能够在别人没有意识到新闻时,便精准地判断新闻的存在。1979年11月,在唐山大地震发生三年后的全国地震会商会议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唐山地震的伤亡人数第一次被详细地公布出来。新华社记者徐学江获得信息后,立刻意识到这则新闻的重大价值。他说,“我感到,这正是全国和全世界等待已久的重大新闻,必须千方百计地报道出去。”

新闻敏感这一概念的意义就在于,第一,它指向一种专业能力,即感知和判断某一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或具有怎样的新闻价值的能力。第二,它告诉我们,新闻敏感看似玄虚,实则落实在对具体事实的认知,关乎新闻报道质量的核心能力。对于成熟的记者,凭借新闻敏感就可以对新闻信息或线索的价值有初步的判断。把握了新闻敏感,也就养成了新闻的思维,把握了新闻工作的核心。第三,这一概念还告诉我们,新闻敏感是一个尺度,具有不同新闻敏感度的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面对新闻时可能懵懂无知;有的人却在看似没有新闻的荒漠中捕捉到了“大鱼”。能不能成为一名好记者,其新闻敏感的有无,是一条重要的标准。

因此,一名记者应该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一名志在成为优秀新闻记者的学子,也应该首先了解新闻敏感的内涵,在平时的信息接触与生活观察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

二、新闻敏感的内涵

新闻敏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模糊感觉;新闻敏感因为与新闻价值、新闻角度相关联,它们共同构成了新闻素养的基本内容。说到底,新闻敏感是一种对新闻信息中所包含的新闻价值及其大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是对新闻角度的寻找和确定的一种专业能力;掌握了新闻敏感也就养成了新闻的思维。包含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新闻敏感的具体内涵,可以在新闻价值的感知、判断与新闻角度的寻找、确定中得到详细阐述。(一)明确新闻事实在全局中的位置

新闻事实处于社会系统中。典型的新闻事件总是与其他的事件发生联系,并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整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全局中占有分量的新闻事实,比那些偶然的、纯粹的、小概率事件更有价值,因为人们所需的是对社会的了解,是想通过新闻报道了解生活环境的变化。

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舆论的导向直接关系到政策的传播和工作的开展。因此,新闻记者在审视新闻价值时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事件政治性和思想性的角度,对新闻事实作出深刻判断。

新闻价值是客观的,但是不同人对同一新闻事件开掘的程度却会有明显不同,那些具有大局意识和政治敏感的记者通常能够对事件进行最大化的价值呈现。以《南京日报》2010年8月关于“南北挂钩”的系列报道为例。南北挂钩、产业转移是多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促进全省区域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推进苏南转型升级、苏北新型工业化的制度设计。在报道时,记者、编辑将老话题与沿海开放的国家战略结合起来,写出了《南北挂钩,国家战略棋盘上的“马前卒”》的开篇之作,让新闻报道的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二)判断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性

对新闻好坏作出评判的不仅仅是媒体人,还有受众。因为新闻的效果是传播者和受众一起实现的,受众的反应决定了最终的效果能否实现。因此,在新闻敏感的内涵中,明确判断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性是重要内容之一。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性可能因兴趣点而起。这时,新闻记者要明白受众的兴趣点在哪里,一则新闻事实可能引起受众的兴趣点在哪里。只有对受众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识,才能在判断新闻事实时,明白事实是否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性可能因关切性而起。关切性指的是新闻事实与受众利益的联系程度。如果一则新闻事实与受众没有利益上的联系,在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受众就可能不会对其加以关注;而如果新闻事实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将成为新闻的看点,也会成为报道的焦点。

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性还可能因接近性和可读性而起。接近性影响着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可读性影响着新闻报道在受众接受信息时的简便程度与愉悦程度。在判断新闻事实时,记者应该在第一时间明确受众的需求是什么,事实是否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三)透过新闻事实看到背后的变化与问题

事实是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状态与反映的结果。一个事物的变化引起一件事实的产生,总是与其他事物或事实相联系而来。因此,判断一件事实是否有新闻价值,不能简单地从它自身去看;有些事情自身看上去没有什么价值“看点”,但如果放到一个较广阔的背景去考察,就能够发现新闻事实的变化。前者可谓“一叶障目”,而后者则可谓“一叶知秋”。这是因为后者联系了该事实与其相关的背景,给出了变动的参照系。

我们来分析一个实例。有四名外国记者同去甘肃和苏南农村采访。采访结束后,有三名记者认为所获不多,似乎不打算写什么东西。另一名记者却不然,一连写了三条短讯。第一条写他在甘肃的一个村子看到主人外出不锁门,夸赞那里的治安好。第二条是写苏南农村的小伙子穿西装,姑娘们蹬高跟鞋,改变了他脑子里“一身黑棉衣、头扎白毛巾、腰束稻草绳”的中国农民形象,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生活改善了”。第三条短讯说,苏南农家“养狗看门的少了,像城里人一样养鸟、养金鱼的多了”,反映出那些地方“社会安定、生活富裕”。后来三条短讯都在本国的媒体上发表了。

这三条短讯所写的事是四名外国记者共同所见的,但只有一名记者把它们作为新闻写出来了。原因就在于,这名记者把看似简单、不是新闻的事实(现象),与治安联系起来了(由果溯因),发现了中国农民形象与农村面貌的变化(由因及果)。记者在类似这种对社会变化的现象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判断所见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关键是,要掌握这一事实过去的情况,或者比较与这一事实相关的情况。

有些新闻事实的背后隐含着问题,发现新闻事实背后的问题,能够让看似简单的新闻事实呈现出它的独到价值。《西安晚报》曾报道过一则“真情哥”的新闻,一个卖菜的普通打工者,却竖起了一个征婚的牌子,并见人就说自己的情况,说自己要征婚。这样的事件,放在城市打工者生活际遇的背景下,则具有新闻价值。(四)确定新闻报道的角度与细节

新闻敏感还与新闻角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确定了观察问题的一个新角度,才能够从一种看似寻常的事实中挖掘到新闻来,或者赋予一种事实以新闻价值。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曾经对“什么是新闻”以“种子种下之后”为例作过一个形象的说明:(1)种子何时破土而出是新闻;(2)种子没有如期破土而出是新闻;(3)他人说种子如何在地下发育是新闻。这三种情景都可以成为新闻,其标准就是从对事实的期待、事实没有如期发展的变动、他人对这一事实的观点等不同角度来认识。这个比喻的寓意是深刻的,它提示我们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某一事实;新闻报道不是事件的镜子式反映,新闻作为认知的结果,必然有着从何种角度去认识的问题。这个角度是新闻记者的专业角度,而角度所对应的就是事实要素和细节。

南京有个被多家本地媒体报道过的擦鞋工。这名擦鞋工与其他擦鞋人有所不同。别人擦鞋流动着擦,他自己的门面叫做“郭师傅擦鞋店”;别人擦鞋1元,他擦鞋2元,而且生意更好;别人擦鞋只是普通擦,他擦鞋用的是自己配的鞋油,擦完之后还要用电吹风吹。这样的人物及事实都有新闻价值,不少媒体报道的角度指向的是擦鞋工的与众不同,尽管细节详尽,但发掘的价值不是很大。《人民日报》记者龚永泉从媒体上看到这一报道后,瞬间感觉“脑袋一热”,觉得发现了新闻富矿,后来经过深入采访,写出了通讯《擦鞋者说》。他将郭师傅费尽心思研制“独门秘籍”、追求不一样的“擦鞋效果”的事实,放到“创新”的角度来认识,看到了郭师傅的不一样的价值,并从这一角度所富有的价值组织材料,赋予了通讯“创新需要全社会动起来,创新也可以在小处体现”的重大而新鲜的主题。擦鞋者说龚永泉

在南京莫愁新寓,有一个“郭师傅擦鞋店”,门口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五六项擦鞋修鞋的服务项目和价格,还有两句话,一句是广告:“足下生辉,走出风采”,一句是店规:“以诚信立基,做良心事业。”店里墙上的鞋架放满了擦过或待擦的皮鞋,这是一个三口擦鞋之家,去年擦鞋的毛收入达10万元。郭师傅名郭兆松,41岁,他边给顾客擦鞋,边与记者交谈:

有人问我,别人擦鞋都是一元钱,你为什么是2元?我说,这叫优质优价!同是皮鞋,有几十元的,还有上千元的不是?

我是安徽固镇人,1991年举家来南京打工,搬运工、收破烂都干过,活不轻,钱不多。有一天,在闹市区看到一字排开的擦鞋摊,生意还不错,便悄悄在旁边看,一连看了5天,一好心的师傅收我当了徒弟。

不久,我也成了“擦鞋游击队”中的一员,由于繁华人多处生意好做,不知被城管队员撵过多少回。擦鞋时,个别蛮横的人用鞋顶下巴的事也碰到过,牙齿打掉了往肚里咽,谁叫咱是擦鞋的呢!

2001年,在一位城管队员的帮助下,来到这里租了间门面,7个多平方,月租800元,做起了定点生意。刚开始,尽管一块钱擦一双,也没有多少生意,我急得上火,暗下决心:凡事要用心,虽说是擦鞋店,也要擦出点名堂来!

以我的经验,鞋油都是一样的,差别就在鞋蜡上,我就琢磨自己配,成分有蛋清、鞋乳、白醋等。那些日子,我是白天试,晚上想,觉睡不实,饭吃不香,一天下雨,半夜醒来,听着嘀嘀嗒嗒的雨声,想到了几句顺口溜:“本人小学未读完,南京城里转一转;新发明、新创造,每双皮鞋都需要。”经过近百次的试验,终于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尽兴地醉了一回:咱也有了独门秘籍!

自从用了自配的鞋蜡,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有一天,我在理发店理发,看到染发的要用电吹风吹,我灵机一动:这不也可以用到擦鞋上吗!这不,我也用起了电吹风,现在我刚擦过的鞋,你端一盆水往上浇,都不沾一滴!这样的擦鞋效果,收2元钱不多吧?

你问我下一步的打算?我这个店也算有了点小名气,我想让妻子和儿子留在这里干,我找个地方再新开个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穿皮鞋的越来越多,自己擦皮鞋的越来越少,市场大得很!这些,都是激励我坚守的动力。(《人民日报》2006年3月13日)(五)预判按照规律可能出现的新闻

新闻敏感不仅体现在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判断上,也体现在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判断上。这种预判能力是新闻策划的内容,也是新闻敏感的一种反映。有了这种预判意识,在新闻事实发生时,记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抓到有价值的新闻。

新闻事实能够预判的原因,是因为新闻事实的发展有其规律。尽管,有些事实还没有发生,但是其蕴含的价值已经可以判断,或者新闻事实未来的发展情形可以想象,那么按照事情发展的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就可以对可能发生的新闻及新闻的看点作出判断,做好新闻报道的策划,并在新闻发生后及时地予以报道。

如《华盛顿邮报》记者对于前苏联领导人尤里·安德罗波夫逝世的报道,就体现出预判的意识对事实价值的判断作用。尽管逝世新闻还未发布,但记者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感觉到了反常,大胆地判断安德罗波夫逝世的事实。在这一事件中,记者的预判意识表现在根据已知信息推导出可能发生的新闻(已经发生的事实)。记者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已知信息1:原定冰球比赛取消,当时冰球在前苏联是最受欢迎的运动,取消意味着反常。

已知信息2:晚间电视节目的音乐换成了严肃的古典音乐,意味着重大的事件已经发生。

已知信息3:新上任高级官员讲话省略了对安德罗波夫的问候,这意味着当事人的地位已经改变。

已知信息4:安德罗波夫最近的健康状况。

推导出的信息:尤里·安德罗波夫逝世。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一)用心培养政治敏感

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有政治敏感。政治敏感在新闻的具体工作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居于新闻敏感的核心地位。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一名新闻记者必须对党的基本理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然于胸。

如何培养政治敏感?除了平时多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理论与方针政策的学习、对社会问题的宏观观察与思考,还需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善于运用政治眼光与政治辨别力,发现与分析事实。《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说,新闻写作应做到“三点一线”:上面的政策、群众的呼声,再加上你选择的新闻事实,三点一线才是讲政治的好新闻。如果你的新闻事实只对上,或只对下,构成了两点一线,这好像也算负责,但并没有做到“特别的责任心”,只能是一般新闻,是没有影响的新闻,有时甚至还有副作用。对“上面的政策”的把握其实是政治敏感的一种体现。(二)学会了解普遍事实

新闻是个案的报道,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小概率事件。但新闻价值却不是孤立的,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必须放在一个全局的背景下去考量,新闻个案的价值必须在普遍的联系、比较中得出。正如著名记者艾丰所说,新闻敏感应在普遍事实与新闻事实的结合中去培养。

对普遍事实的了解有助于记者对社会产生整体性的认知,有助于记者对某个领域投以深刻的关注。这是记者对事实进行判断的一个前期积累。当原本的情形和整体的情况已经了解时,新的变动有怎样的分量、价值、影响,记者就可以在比较中轻易得出。普遍事实好比是一个观察新闻事实的坐标系;看似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的事实一旦放在这个特定的坐标系中,其价值就会得以全面、清晰、精确地显现。

当然,在了解普遍事实时,不能忽视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要把新闻事实放在某个领域的普遍事实下进行观察,其前提就是对新闻事实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懂得新闻事实是哪个领域的事实,与怎样的背景和问题产生联系。事实上,对普遍事实的了解应与新闻事实联系起来,新闻事实可以让普遍事实更丰富。(三)不断充实知识结构

做一个好记者的关键是要有新闻敏感,只有具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才能感知到新闻在哪里,新闻如何做。而新闻敏感并不是天生的,新闻敏感是记者整体知识结构的综合作用,如范长江所说,“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对于一个记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具有使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才能建立个人的价值判断体系。也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每一次面对个案时,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快速地做出反应和解读。

记者应该是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广博和知识结构完善。有人说新闻工作是简单的采写工作,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因为新闻规律之外还有新闻报道必须面对的对象——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这个事物未必是新闻记者熟悉的。在新闻范畴中,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物都可能是新闻,而且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具有普遍联系的,好的新闻往往需要相关的学科知识做支撑。比如,如果不懂心理学的知识,就无法报道富士康的连跳案;不懂社会学的知识,就不能深入报道“成人六一节”的流行;如果不懂经济学的知识,就无法面对看似属于民生领域的“蒜你狠”、“辣翻天”等物价上涨问题。

虽然随着受众的细分和新闻专业的细化,有人提出了新闻记者“应该专一点”的观点且这种提法有其道理,但是新闻记者的“专”应该建立在理论基础的“博”之上。谈及新闻工作的理论修养,原《财经》杂志总编辑胡舒立说“绳短不可以汲长”,“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甚至人类学等尽可能全面的理论功底,尽管‘术业有专攻’,但单打一肯定不行,靠‘聪明劲儿’和玩弄文字技巧来支撑更不行。”(四)对市场与受众的把握

从本质上讲,新闻是一种信息;从市场的角度看,新闻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可以说,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闻是一种商品。新闻媒体通过信息的传播获得赢利;受众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实现信息的满足。既然新闻是一种商品,记者在培养新闻敏感时就应该有以下几种符合市场和受众需求的意识。

首先,是市场意识。任何一种商品如果要想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都应该满足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商品的生产者能够对市场的需求作出准确的分析,以保证自己所生产出来的商品有购买需求和消费群体。如果商品的生产者不顾市场的实际需要,习惯于闭门造车,那么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受到市场的惩罚——生产出来的商品将出现滞销,无人问津。媒体的生产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有极强的市场意识,明白何种信息才是市场最需要的信息。

1998年,记者出身的王长田创办了主打娱乐的光线传媒,并且将报道的重点放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上。其魄力即来自于对市场的判断:当中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时,娱乐行业一定会迎来繁荣的前景,而国人对娱乐信息的需求也将飞速增长。因此光线传媒将娱乐新闻作为主打,受到了市场的极大欢迎。

其次,是受众信息。新闻产品的效果并不由记者来评价,任何新闻产品都需要通过信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在受众那里获得其真实的价值。这就需要记者能够时刻想着受众的需求,在报道之前能够换位思考,在报道的过程中能够具有与受众交流的意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获得受众的青睐。

以第一个报道三鹿奶粉掺有三聚氰胺的记者简光洲为例。在其报道之前,已经有众多媒体对奶粉含有三聚氰胺进行了报道。遗憾的是,此前报道只是含糊地提及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并且一直没有点到具体奶粉的名字。这种新闻要素模糊的报道方式显然是受众不能接受的,受众不仅要知道奶粉可能含有三聚氰胺,受众更想知道何种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简光洲就具有强烈的受众意识,在其报道中,第一次将三鹿的名字在公众面前曝光,获得了受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

当然,新闻行业是一个依托传播工具的行业。新闻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闻传播工具的更新也是一日千里。这就要求记者具备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如果不对新媒体加以了解和使用,在这个所谓全民记者的时代,记者要想体现其信息的主导权将变得很难,甚至将失去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

第三节 新闻道德的培育

一、新闻道德的概念和意义(一)新闻道德的概念

在新闻工作中,道德依然是被强调的。这是因为,新闻媒体承担着守望社会价值的任务,承担着引导和培养人的功能,作为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记者是这些任务和功能的具体承担者。因此,新闻记者的道德应该且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其道德的内涵因为工作属性的特殊而具有相应的特殊性。这种因为职业需要而产生的道德规范称为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就是记者在新闻发现、采集、表达、传播过程中坚持的行为规范。只有有职业道德的记者,才能做出职业化的传播。

新闻职业道德在媒体人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美国报人普利策说:“一张报纸的良心和灵魂在于它的道德感、它的勇气、它的诚实、它的博爱、它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它的独立、它对公众福利事业的投入、它服务社会的热诚,这一切超越了知识、新闻、智慧的范畴。”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定了新闻记者的品质以及新闻能力。(二)新闻道德的意义

新闻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坚持新闻道德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首先,新闻道德有助于新闻记者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新闻能力,做出更符合规范、更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因为,新闻道德指向新闻报道中的专业操守,指向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和专业意识。那些有新闻道德的记者在业务方面通常能够恪尽职守,提供更符合规范的新闻,在舆论引导方面更能够明确主流的舆论,实现对公众的正确引导。新闻道德能够让记者在信息报道的过程中更加专注和敬业,更容易让记者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专业记者。

其次,新闻道德规范着记者和媒体的表现,是新闻事业的基石。只有坚持新闻道德,新闻记者的表现、新闻媒体的表现才是规范的,是符合其角色定位和社会功能的。而一旦新闻道德丧失,记者的行为就会失范,新闻报道和传播的过程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某次报道或某次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记者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

最后,新闻道德会因为媒体的影响力传导至社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有大有小,但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是客观的,无论传播者是否有意识,不符合新闻道德的传播行为都将对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以2010年媒体对幼儿园系列凶案报道为例,如果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缺乏新闻道德,就很容易在报道中渲染暴力的情节,制造紧张的氛围,对凶案嫌疑人给予无原则的宽容,从而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内容与原则(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内容

对于新闻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这样规定的:(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加强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宣传。(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4)发扬优良作风。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5)坚持改革创新。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6)遵纪守法。要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国家秘密。(7)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要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原则

在具体新闻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应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和把握新闻道德。

第一,忠于事实,坚持真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事实的忠实则是新闻记者的基本职责。这需要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用事实说话,将真实的情况向外传播,以真实的力量去影响公众,促进社会的发展。如果丧失真实性原则,则媒体的公信力将会受到直接影响。忠于事实有时也是一个新闻技巧的问题。很多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缺乏对新闻文体的应有认识,缺少对新闻理论的必要储备,结果在新闻写作中将很多新闻之外的写作习惯、表达习惯带入新闻之中。

更多的时候,忠于事实是一个道德问题。在真伪面前,记者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热诚去探究新闻真实?在利益面前,记者是否有足够的冷静去坚守底线,坚持真理?当制造卖点成为新闻记者策划的原因时,当红包成为记者的收入来源时,必须对记者的基本职能进行再审视:记者不是小说家,记者不是公关人士,他们是忠于事实、坚持真理的新闻记者。

第二,遵守规范,服务社会。记者因其身份获得了不同的待遇,因其身份具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但是记者首先是一个社会人,记者的任何行为都应该以遵守社会规范为前提。即使是为了新闻工作的需要,也应该在新闻采写的手法上遵守公序良俗,不破坏人们对社会和常识的认知,在价值观念上应本着服务社会的原则,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些肤浅的信息与笑料。

如在地震报道中,很多记者没有注意到社会规范,在采访中直接问“亲人逝去,心情怎样”的问题;在报道中忽视人们的心理接受特点,呈现过于残忍的场面,甚至传递出了错误的信息,对救援工作造成了干扰。其实,这时记者需要做的是对中心工作的配合,以新闻工作为辅助,让公众感知到关怀与有力的救援。

第三,引导舆论,严守机密。新闻意味着公开,但公开却不适用于所有的领域,作为新闻记者必须明白哪些内容是法律法规不容许报道和公开的;记者必须遵守法律,不能因为追求新闻的看点和所谓的爆料而违反规则。

三、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外部他律,也需要内部自律。外部他律就是监督机制,这个规范就像是新闻工作者头上的“紧箍咒”,时时刻刻提醒着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的原则和不能触碰的底线;内部自律就是新闻工作者所处的新闻行业的行业规范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新闻记者应该明白这个身份的角色期待和自我要求是什么。(一)严格遵守行业规范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新闻媒介及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遵循的一些经长期实践约定俗成的职业行为准则。它通常由相关社会组织、行业机构根据以往的实践制定,是一种带自律性质的职业行为标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做了清晰界定,是全体新闻工作者和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都应该学习和践行的。在行业规范的执行中,可强调新闻评议会的作用。新闻评议会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行业自律,唤起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维护新闻业的尊严、荣誉及良好社会形象。新闻评议会的建立,有助于新闻界的行业自律,有助于加强新闻界与社会的沟通和了解,有助于树立和维护新闻业的社会形象。记者是新闻评议会评议的最终对象,通过对新闻评议会指导方向的把握和理解,记者可以将新闻评议会倡导和提倡的行业规范从一种规定变为具体的执行。在具体的新闻工作中,很多违反新闻道德的问题都因为处罚的缺失而存在,但新闻评议会可以专业的评价保障新闻工作的规范。新闻评议会就是记者感知新闻从业尺度和方向的一个现实指挥棒。(二)提高记者的责任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维护新闻的公信力

责任意识是责任承担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一个人才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完整的、称职的社会人。尤其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其职业特性决定了工作的重要性;其责任意识决定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决定了他们的传播质量和意义。

在我国,新闻传媒要始终保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在此前提下,新闻责任的主体涵盖了新闻业、新闻传媒以及新闻工作者这一由整体、局部直至个体组成的三个不同层次;新闻责任的客体则是社会,包括权力机构、社会组织与个人。新闻责任的内涵由此衍生而来:责任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作用于社会而必须承担的责任——即传播责任、安全责任、道德责任、监督责任、文化责任。责任并不会天然生成,责任意识应伴随着思想的认知、外部的规范和道德教育。在新闻道德的建设中,新闻工作应该弄清这样几个问题:(1)明白角色规范,知道哪些基本职业价值需要坚守;(2)确立分享观念,明白传播是实现信息的对称,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3)把握社会期待,认识到记者是观望者、监测者而非参与者,在舆论监督时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并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在职业道德的建设中,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的学习,让记者自觉认识到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与重大责任,从而明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属性,明确党性原则与媒体功能。同时,应强调外部规范,发挥外部监督和行业规范的引导作用,强调新闻道德教育的培育作用,以使新闻工作者培养符合规范的职业道德。【本章小结】

记者就是现实社会的职业传播者,他们报道新闻,传递信息,传承文化,守望价值。在西方,他们被誉为“无冕之王”;在中国,他们被称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记者为何能承担如此重要的社会责任?因为他们具有其他职业和群体并不具备的新闻敏感和判断能力,他们有着发现新闻、收集新闻、表达新闻的能力和素养。这些能力和素养离不开学习的过程,同样也离不开现实的磨砺;是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体验,让记者拥有了不一样的思考和眼睛。

当然,记者的能力还与职业的追求和道德的坚守有关。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记者的道德标准应该比其他的群体更高,记者应该具有坚守社会道德、守望社会价值、维护社会公平的执著追求。【训练与指导】

1.以小组学习与交流的形式研究老师推荐的名记者案例,探讨他们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以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与价值内涵,在内心中确立名记者的精神坐标及价值方向,将学习心得在班级汇报演讲。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当今中国新闻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解决之策。

3.结合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态势与媒体环境及社会对新闻记者的要求,畅想未来媒体工作的状态,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与实现路径。

第二章 了解新闻与报道

本章学习目标:理解新闻与新闻报道,掌握材料与事实,判断事实与材料的关系,解决记者对于事实客体认识的矛盾。

本章内容要点:理解新闻的外延和内涵,对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发现和判别新闻;新闻报道的构成元素。

本章教学提示:采用案例讲解的方式,分析构成报道的基本元素;分清事实与材料的不同,确立正确的事实与材料观念。

本章从新闻作品文本的层面来破解对报道的认识,以报道的构成要素作为逻辑线索,逐步深入新闻事实-记者认识主体-表现形式的层次关系,让学习者把握采访活动的基本问题,运用新闻价值尺度来判断、发现新闻。

第一节 新闻与新闻报道

一、对新闻报道的系统认识(一)什么是新闻报道《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报道”的解释是:“(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报道消息。(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报道。”可以说,“报道”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指的是新闻记者与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或传播活动,具有动态性;二是作为名词,指的是报道或传播的新闻,如消息,具有静态性。(二)新闻报道的系统构成

从动态的角度看,新闻报道是对可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它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对发生的客观事实及其原因、意义、影响进行叙述、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做出预测。从静态的角度看,新闻报道呈现出一定的文本形式。静态的文本形式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认识报道的角度,有助于破解我们对报道的认识。由此,我们会看到,新闻报道是一个系统,它由新闻事实、记者主体认识、表现形式三个子系统构成。

其中,事实是新闻的来源,记者在事实发生之后,加以报道,才有了新闻;事实是报道的内容,没有事实的发生与发现,就不会产生报道活动。

认识是对事实的判断。新闻事件是新闻的思维对象;新闻的思维以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的新闻事件为对象,以有无报道价值为判别与选择的标准。对事实的判断,简单层面上,就是对事实有无新闻报道价值的判断。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这一层面的价值判断经过长期的新闻实践,形成了“新闻价值”这一专业衡量尺度。其要素不论是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还是可读性、趣味性,都是对事实本身的认识与考量。但在事实的判断即认识上,不仅仅是新闻价值尺度,还有新闻政策尺度、社会效果尺度、观众评价尺度等。这些评价尺度,都通过不同形式,进入记者对事实的判断之中,形成记者对于事实的认识的内在因素,影响着记者对事实的选择与材料的衡量。如果不认清这一点,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新闻报道的规律。

对事实的认识的结果,需要以一种表现形式反映出来。这就是表现形式因素。新闻的表现形式,按其文体类别,有消息、通讯、特写、专稿、评论等体裁;因媒介类别特性不同而形成了不同媒介报道的表现形式,如报纸以文字为主,兼有图片、图标、示意图、漫画等等;如广播的录音报道、现场报道、音响新闻等等;如电视以声画结合的电视新闻、专题、访谈以及兼容各种符号的图表、动漫、特技等等。不论表现形式如何复杂与多样,其承载的内容是特定的,都是对事实的反映;而其基本类别的制作要求有着一定的规范与要件,并且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消息的导语、倒金字塔结构等等,依然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较多地从表现形式入手来学习新闻采写、研究新闻的原因之一。(三)新闻采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共同作用

由上可知,事实是报道的来源,记者的认识是将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加以报道的关键,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在对事实的认识中,新闻定义与新闻价值成为记者衡量新闻的专业尺度。归纳上述分析,则报道的构成元素可列表如下:图2-1 新闻报道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一切问题的由来,皆因为认识的因素,即价值判断主体因素。在报道的三个因素中,关键的是对事实的认识。认识因素之所以复杂,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主体自身;二是媒体机构以及新闻政策的影响;三是公众与社会的评价。三方面共同影响,作用于对事实的认识。一篇报道的生产过程,是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不仅仅是记者个人的采写因素。但是,人们常常容易忽略记者之外的因素对于记者的认识与价值判断的影响。

指出这一点,就是要让我们明白,新闻采写是一个社会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记者代表媒体采访,实质上是代表受众采访;记者的新闻写作,不仅仅面对事实,客观地反映事实,还要考虑影响新闻报道的外界因素。

二、什么是新闻

要深刻地理解新闻报道,首先涉及新闻定义。新闻定义是判别新闻的“第一把尺子”。新闻界有句俗话:有一百个记者就有一百种新闻的定义。它指导着记者对什么是新闻的理解,指导着我们在采访与报道活动中如何选择新闻。记者在采访、写作或摄像之前,应该对这个问题有着透彻的思考和了解。“新闻”,在汉语里,既可指新鲜重要的信息,又可用来指新闻作品的名称。用作新闻作品名称的“新闻”,广义上是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各种新闻文体的统称,狭义上则专指消息。英语中“新闻”(news)一词源于希腊,《牛津词典》解释为“新鲜报道”,并称始于142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的诏书:“我把可喜的新闻带给他。”美国新闻学教师约斯特在1924年编撰的《新闻学原理》中提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陆定一在1942年给出了中国新闻界一直沿用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尽管还有不完善之处,但它强调新闻不只是事实,而是对事实的报道或反映,指明了报道与新闻之间的特定关系:(1)报道要以事实为内容。没有事实的报道不是新闻,或者是假新闻;(2)报道对于事实是有选择性的。不是任何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都能得到报道;(3)报道有报道者的立场。选择什么,如何报道,都反映了新闻的倾向性。所以说,任何报道,本质上都是经过了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任何报道其实都是选择性的报道。美国新闻学者沃尔特·李普曼也曾说过:“新闻首先并不是社会情况的一面镜子,而是一种突出的事实的报道。”

李良荣认为,在新闻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并行不悖的两种新闻定义。新闻定义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定义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他还提到,“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

林林总总的新闻定义,有的在帮助记者认识新闻,有的在阐明新闻应该如何去报道的问题,有的在揭示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在大众报纸的鼎盛时期,《纽约太阳报》主编约翰·博加特别出心裁地提出了至今在各国新闻界无人不知的新闻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纽约先驱论坛报》城市版主编斯坦利·沃尔克提出了在西方新闻界影响持久的新闻定义:新闻有赖于三个“W”:“woman(女人)、wampum(钱财)、wrongdoing(坏事)。”19世纪末美国大众化报刊创办者提出的新闻定义是:“如果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新闻发表出来,那么新闻就是很有价值的商品。”1835年创办《纽约先驱报》并被称为美国黄色新闻之父的詹姆士·贝内特提出,新闻是为“商人和学者以及工人和劳动者”提供的。仔细分析这些新闻的定义,有的能给记者编辑选择新闻事实、正确报道新闻提供很好的帮助,有的则给新闻报道带来了不小的祸端。由于资产阶级商业新闻机构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以扩大销售量为其目标,博加特和沃尔克的两个定义在西方新闻界占有主导地位。这样的定义夸大了新闻的反常、趣味和刺激等个别特征,忽视事实的本质特征,因而在实践操作、选择新闻中将反常性、趣闻性、性、金钱和丑行等作为选择的标准。

三、新闻价值与新闻报道(一)记者以新闻价值作为判断、遴选新闻事实的尺度

记者判断事实是否为新闻、能否报道,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专业的概念与尺度,这就是新闻价值。记者以此为依据判断、遴选新闻事实。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是新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事实所包含的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各种素质的总和,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

新闻价值的要素包括:(1)时新性。一是时间性(新的事实),即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才有新闻价值。也就是说,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二是新鲜性,即新闻题材新鲜感强。(2)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动人心、能产生全局或重大影响的意义。(3)显著性。是指新闻人物和事件具有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意义。(4)接近性。指与读者、观众或听众具有地理上或情感上接近的事件,公众会对他们感兴趣。(5)趣味性。是指新闻事实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西方新闻学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基础和试金石。我们所倡导的是健康、高尚的情趣,绝非污染社会及人的灵魂的庸俗、低级的趣味,要做到有趣不俗、有益无害。(6)异常性。第一次飞上月球是大新闻,因为是空前之举;伊丽莎白女王号远洋轮的最后一次航行也是大新闻,因为是绝后之举。反常性的新闻价值是相比较而言的:人体染病,是反常,但所患的是常见病,则不会成为新闻;而如果患的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疾病,则具有新闻价值。

西方新闻界提出具有新闻价值、能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因素还有:出人意料、事关个人、距离接近、科学、娱乐、神秘、名人、气候、幽默、冲突、悲剧、犯罪、饮食、富有人性、人情味等等。(二)新闻价值影响着新闻报道

从新闻价值要素可以看出,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决定着能否转换成新闻报道。新闻价值要素具有多侧面性,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如时效性与事实本身紧密相关;接近性则与受众直接关联;显著性涉及事实中的人物;重要性是事实的内在品质与公众利益的关联,等等。新闻价值的这种多侧面性特征也影响到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与处理,并最终导致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

我们看到,伴随着电视、广播现场报道的出现,报道正在发生的事实成为现实。今天的新闻日益突显“现在进行时”,“今天”、“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现在”、“此刻”等字眼,在新闻中不绝于耳。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为了争抢时效性,往往采取这样的报道步骤:急电(一句话交代发生了什么)-新闻简报(消息)-完整报道(通讯、深度报道)。这是由时效性这一因素决定的。

在对事实的认识中,新闻定义与新闻价值成为记者衡量新闻的专业尺度,记者应该学会以新闻价值尺度来判断、发现新闻,并以适当的形式表现新闻。

四、新闻要素与新闻报道

新闻要素是新闻报道要完备地交代清楚一件事实应该具有的基本要素。新闻要素包括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等新闻六要素(“5W1H”),有时概称“新闻五要素”(即“5W”)。有时,也把对新闻事实的价值、意义(meaning)的认识作为要素之一,这样,就成了“新闻七要素”(“5W1H1M”)。在新闻要素中,事件要素(what)居于核心地位,其他如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要素皆围绕发生了何事(what)而展开,由此构成了新闻报道的第一层次信息;原因(why)与结果(how)新闻要素构成了报道的第二层次信息。

新闻报道不论长短,交代清楚必备的新闻要素是必需的。下面这条消息引自新浪网站: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校园枪击案http://www.sina.com.cn,2007年4月17日11∶15。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16日上午发生枪击案,包括凶手在内33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示意图 图2-2

2007年4月16日上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枪击案,韩国裔学生赵承熙枪杀了32名学生和老师。事发后,全世界的各类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纷纷报道此事。这篇由一句话和一幅案发现场图组成的新闻作品,交代了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惨案。这凝练的一句话新闻交代了时间(when):16日上午;地点(where):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事件(what):枪击案;结果(how):包括凶手在内33人死亡,另有数十人受伤。在接下来的报道中,进一步提供了人物(who)、原因(why)等要素。

当受众在第一时间获悉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之后,好奇心也随之产生: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美国频频发生类似事件?给方方面面造成了什么影响?凶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因此,when、where、what、who要素只是第一层次的信息;而“why”要素常常作为第二层次的信息,为满足受众对更多信息了解的需求,媒体必须跟进报道。

为了便于受众更为清晰地“看到”新闻,媒体编辑还特意绘制了现场示意图,给人印象清晰而深刻。

不论何种形态的新闻作品,都是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等信息加工处理后,变成人们可认识的新闻或报道;内容纷繁的新闻事件既可以被归纳成简明扼要的文字消息,也可以呈现新闻照片、图表等背景资料。这就是说,新闻报道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与反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何种样式的新闻表现形式,新闻报道要清楚交代新闻事实的必备要素是无可置疑的。

第二节 新闻材料与新闻事实

一、新闻材料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采访中记者经常要向采访单位或采访对象索取文字材料。记者拿到文字材料是否就算完成了新闻采集的任务,可以据此写新闻了?现实中,确有记者凭借会议材料写新闻报道的现象,但更多的则是记者通过阅读材料,从中寻找最有新闻价值的线索;然后再通过面对面采访,取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完整了解,而不是被材料牵着鼻子走。(一)材料不等于事实

事实是客观事物在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状态。事实具有客观性、不可变更性、存在的条件性、变动性等特征。就其客观性和不可变更性而言,人们可以掌握事实;就其存在的条件性而言,人们可以找到获得事实的途径;就其变动性而言,掌握事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新闻事实是包含有传播价值因素的变动着的客观事实。新闻材料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情况、表现、反映和记载的总称。新闻材料往往是经过主观选择加工过的,有主观性内容。新闻事实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无真假之分;而新闻材料则有事实与虚假之分,把事实混同于材料,就会对道听途说信以为真,当做事实来使用。新闻采访的最终对象是新闻事实,唯有新闻事实是记者要捕捉的“猎物”;记者拿了材料写报道,混淆了事实与材料的区别,就会产生对事实认识的误区。

(二)新闻采访需要通过材料获得事实

材料是客观事物变动状态的一切记录载体的总称。有口传材料、文字材料、影像材料、物证材料、电子记录材料等。材料中包含事实,事实荷载在材料中。要获得事实,需获得材料,通过搜集材料,把握事实真相。正如艾丰所言:“从总体上来说,材料是记者了解事实的桥梁。”

二、新闻材料的分类

不同途径、不同类别的材料对于事实的保真价值、实证价值、承载价值是不同的。要进一步认识材料,可以从以下分类来把握。

(一)按照新闻材料对事实的传递环节来分

艾丰先生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按照新闻材料对事实的传递环节作了如下分类:

1.第一手材料

即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接触新闻事实时所得到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获得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8月17日),报道青藏铁路建设中专门设计的野生动物通道,方便了藏羚羊的正常生活和自由迁徙。记者为此在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里生活了近一个月,掌握了丰富的材料;而记者在野生动物通道现场观察到的藏羚羊迁徙情况,则是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

2.第二手材料

是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当事人和目击者那里得来的材料就属于这一类(必须用有力的佐证材料证明此人所言不谬)。

3.第三、第四手以上材料

在记者和事实之间存在着两个以上中转环节的材料,记者从非当事人和非目击者那里得到的情况,视中间经过多少中转环节而定。总结概括的材料,都属于这一类(一般不能单独形成报道,只是作为第一、第二手材料的补充,并且必须经过查证)。

(二)按照材料记录事实的载体类型来分

可以分为口传材料、文字材料、影像材料、物证材料、电子记录材料等。

1.口传材料

是经由他人之口的讲述而得到的材料。口传材料可能是第二手材料,也可能是第三、第四手材料,一般需要核实、查证。最好的办法是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取讲述。

2.文字材料

指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材料,包括会议文件、简报、新闻发布会新闻稿、日记、回忆录等等。文字材料一般是二手材料,其荷载事实的真实价值有很大不同,需要具体分析;有的只是一个线索,需要记者进一步按图索骥,深入调查。

3.影像材料

如以录音、录像为介质的影音材料。如果是自然状态采录下来,没有经过人为修饰、更改的影像材料,则具有极大的保真价值,可信度极高。如“小悦悦事件”中摄像头录下的影像最终成为核证真实情况的唯一材料。

4.物证材料

是足以证明事实真实情况的原始物质材料,如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凶器、受害人的遗物、火灾后的现场、考古发掘的文物等等。它具有极大的可信性,也是记者采访中最需要获取的材料。

5.电子记录材料

如电子邮件、网络传递的原始材料等。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再三责令保护仍未幸免镇江八座宋元粮仓惨遭强拆

本报讯 “离上次来才一个月,这里已经从考古遗址变成了建筑工地。大运河沿线从未发现过这么有价值的遗址,被毁掉实在令人心痛!”前天,面对记者,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痛心疾首。他说的这处考古遗址在镇江双井路如意江南楼盘施工地,该楼盘总投资40亿元,据称将被建成镇江“最为高尚的现代商务居住社区”。而恰恰是这里,曾是古代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历代漕运粮仓所在地。去年,南博和镇江市博物馆在此发现了宋元粮仓、元代石拱桥、明清驿站和衙署,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该项目因此入围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昨天来到现场,只见数十万平方米的工地上,挖掘机正在忙碌,不时有渣土车进出卷起阵阵黄尘。一半以上的地面已被挖至一层或两层楼深,布满密密麻麻的水泥桩。在繁忙的工地上,只有那座断掉的元代古桥尚在。据悉,该遗址内共发现13座宋元粮仓。但在如意江南楼盘施工范围内的8座已全部遭毁,其中一、二号仓已经打桩,只剩下部分仓基,另外6座已被破坏殆尽。其他考古发现如明清时的京口驿、古运河的河道,也均已遭到破坏。令人关注的是,这是在国家和省级文物部门三令五申责令保护的情形下发生的。去年12月,南博组织专家现场论证保护方案;今年1月8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函提出保护要求;1月23日,国家文物局文保司负责人与著名考古学家徐光冀等一行赴现场视察,提出要将粮仓、古桥、河道、驿站和衙署作为整体加以保护。然而就在2月3日,施工单位开始在遗址打桩。鉴于破坏加剧,省文物局3月份召集镇江文物部门和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举行专题会议,达成“考古先行,整体保护”的共识。然而,一道道保护令未能阻挡遗址遭破坏的命运。“建设方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但施工从来没停止过,甚至考古队头天还在现场,第二天挖掘机就来‘接班’了。”林留根告诉记者。在如意江南售楼处,售楼小姐却向记者热情介绍:“这是古代的天下粮仓,楼盘起步价在1.2万以上,推出了722套房源,已经有1000多人登记。”记者问及考古发现会不会影响楼盘建设,对方回答得很干脆:“不会,下个月我们就开盘了。”在逐利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博弈中,镇江的宋元粮仓又一次成为牺牲品,开发商的强势与文物保护的乏力形成了鲜明反差。这再一次警醒人们: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问责制,文物保护只能扮演弱者的角色。(王宏伟)(2010年7月6日《新华日报》)

这篇报道坚实可信,它综合运用了第一手材料——记者在遗址工地上的现场观察,第二手材料——记者听取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与售楼小姐的讲述,第三、四手材料——记者所了解的“一道道保护令”等权威证据;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相互穿插,现场目击与他人叙述相互结合,使读者对镇江宋代粮仓被毁事件扼腕之余,强烈感受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充分认识材料与事实的不同关系,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在报道中的不同意义与价值,便于在采访中更深入地把握材料,区分事实与虚假,防止将道听途说的东西当做“事实”来采用,从而提高驾驭材料、认识事实的能力,提高报道的质量。

三、材料的鉴别和验证

(一)为什么要对材料进行鉴别和验证

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通过记者深入采访,收集丰富、全面的材料,才能接近事实本质,避免虚假新闻报道。真实准确来自深入细致的查对取证,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必须做实地调查,核对事实,寻找证据。

因为采访所获得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真假混杂,即便是虚假材料也有可能包含着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要有鉴别,才能把事实差错消灭在采访阶段。老记者的经验是——“三就地”:就地采访、就地写稿、就地请当地领导审查;“三见面”:同采访对象见面、同被采访单位的群众见面、同当地领导见面;“三角定位法”:通过三个信息源来核准一个事实的真实、准确程度;一条座右铭:“宁可我不用,不可我不知”。

鉴别材料有很多原则,如“同级”材料不能彼此“核实”。1961年美联社记者弗罗斯特报道了哈马舍尔德抵达非洲并与卢蒙巴总统会谈的消息。事实是哈马舍尔德的飞机已经坠毁,机上无人生还。记者只听到身边同样等待采访报道的记者说哈马舍尔德走下飞机就信以为真了,并没有进行核实。这位美联社记者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二)鉴别与验证材料的主要项目

1.鉴别材料的来源(1)材料由谁提供?(2)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3)材料的提供者是内行还是外行?(4)有多大权威性?(权威性是指离新闻事实越近越权威。例如用仓库里的实物核实会计的账目;用城市新起的建筑核实该市领导关于城建的报告;报道一位先进工作者,找与其并肩工作的同事可能比找其领导更了解情况)

2.鉴别材料的性质(1)是物证还是人证材料?(2)是口头材料还是文字材料?(3)是国家机关的正式文件还是草案、未定稿?(4)是采访中的正式谈话,还是随便聊天的内容?

3.鉴别材料形成的时间(1)材料形成于何时?有效期多长?(2)时过境迁之后,材料所描述的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原本真实的材料在新情况下是否依然真实有效?

4.鉴别材料产生的原因与条件(1)材料是否是在某些“高压”环境下产生的,含有多少水分?(2)材料是否是为应付上级部门而草率产生的,可靠性如何?(3)材料的撰写人员素质如何?(4)材料是否是用心良苦的“宣传品”?

口传材料、文字材料,往往只是一条新闻线索,要核实和质疑。如果直接用企业或个人发布的新闻材料写新闻,就会混淆新闻报道与公关之间的差异,后果可能会很严重。2005年4月17日,有国内媒体刊发“高露洁牙膏可能含致癌成分”的报道。新闻的始作俑者是英国《旗帜晚报》记者误读了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报告,也没有交代信息来源。国内媒体照直转载,致使谬误信息满天飞。我国媒体在转载报道时,如果核查一下科学家研究报告的原文表述,交代信息来源,就可以避免上述失真报道;又如果记者看到报道,积极质疑、核查,甚至会采写出一条新的纠正谬误的新闻。

第三节 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

一、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来源于记者在现场或生活中采集的新闻事实,目的是向社会公众传播。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也来源于生活,也向受众传播,它们的区别何在?这就在于新闻报道的基本属性:真实准确、客观公正。(一)真实准确

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特征。如果新闻报道失去了真实性,媒体也就失去了公信力,就失去了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存在的价值。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报道中,美国《芝加哥太阳报》记者麦克·斯尼德仅凭该校一名中国留学生江伟恩博客上喜欢枪支的照片和感情受挫的自述,就妄称枪击案的凶手可能是这名中国留学生。不真实、不准确的报道引起了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极大愤慨。

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它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具体真实,二是总体真实。这两个层次是统一的,要求既反映事物真实的现状,又符合事物发展的趋势。(二)客观公正

客观指的是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源,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反映事物,不把记者的主观感受硬塞给读者;公正是指以客观的角度记录人与事,平衡地采访与报道涉事各方的当事人,平衡地给予表达意见的机会。公正是一种价值追求,不坚持这种原则,记者在报道中就有可能任意扭曲事实,为一己之私或集团利益服务,成为利益的合谋者,最终受损害的是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要求反映与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如实、客观。现在社教类、专题类电视节目中大量运用的“情境再现”手法,曾引起人们的争议。其实,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只要它再现的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就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运用在社教类、专题类电视节目中是可以的。但是,在新闻采访中,因为不能实际地拍摄到新闻事实画面而采取事后补拍,甚至想当然地“再现”情景拍摄,并作为新闻材料去报道,就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对新闻采访手法的制约。李肇星帮记者揉冻僵的脸 外交家风采折服记者

本报讯(记者刘薇) 昨天(2007年3月5日)清晨,敬业的记者们顶着5级大风早早地守候在人民大会堂的北门。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一出现,大家立刻围了上去。面对不“安分”的人群,李外长没有一丝不耐烦,还帮一位脸部僵硬说话不利索的记者抚摸脸。当时,一个记者提问时说话结结巴巴。他解释说,天儿冷脸冻僵了。“是么?让我看看。”李外长马上微笑着伸出手抚摸了两下记者的脸。这一亲切举动引起记者们的赞叹声。随后,在谈到中日关系问题时,李肇星说:“我觉得中日关系会好的。”他介绍,今年他去日本时对方很客气,给予的接待规格高过一般国家的高级领导人。李外长强调,两国有共同的实际利益,这决定了中日关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本报记者 张斌 摄)

不料,两天后,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出现了这样的报道:两会花絮 摸女记者小脸 李肇星美名扬http://www.zaobao.com2007年3月9日(联合早报网讯)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中国外长李肇星日前出席人大开幕式,传出抚摸女记者脸颊的“场外一章”。3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当天,两千多位代表陆续进入人民大会堂。李肇星从东门走进大会堂,在广场上,有一名女记者冲过重重人墙,向他提问,声音一直发抖。李肇星问:“怎么声音抖成这样?”女记者说:“因为天气很冷。”当天北京气温只有摄氏零下三度,真的很冷。李肇星向女记者说:“来,我摸摸看。”就伸出双手摸了女记者的脸颊。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引起现场记者一阵惊呼。次日,隶属大陆官方《人民日报》的《京华时报》报道此事,标题是“李肇星帮记者揉冻僵的脸”,副题是“慈祥幽默的外交家风采折服记者”,大赞李肇星如何慈祥,不但亲切回答提问,还帮女记者揉脸。报道说:“这一亲切举动引起记者们的赞叹声。”不过,不少外国记者对李肇星此举不以为然。有记者说,这在西方国家已是接近“性骚扰”的举动,在大陆竟被视为是“慈祥”、“幽默”,令人不解。

联合早报网转载的新闻,有意扭曲原来的事实。对比《京华时报》文字和照片发现,李肇星左手拿着材料,抚摸的恰是一位男记者的脸。《台湾联合报》的报道用词“伸出双手摸了女记者的脸颊”、“帮女记者揉脸”,这表面客观的细节,却在扭曲事实,进行人格侮辱。同时也没有交代“外国记者”新闻来源,有意隐去新闻照片,意在对读者造成误导。

二、防止不良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取向,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判断过程中对某些价值要素的突出和强调而形成的新闻价值指向或倾向。

西方新闻学教材中,对新闻价值多做出这样的分类:时效性、接近性、反常性、显著性、人情味、冲突性、影响性、有用性、娱乐性、激励性、特殊兴趣、社区问题或难题趋向性。所有的报道中,至少有3/4属于具备冲击力、重要性和异常性特质的范畴之列。“越是新奇反常的新闻事实或事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迅速在社会中传播开来,形成轰动效应,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而且往往是负面的影响。”盲目追求新闻新奇性,体现在新闻标题上的夸大渲染。仅仅一则个案,《长沙进入狂犬病高发期 爱犬“吻死”8岁小主人》的标题让人误以为长沙地区流行狂犬病而心情紧张,而原始标题却是《狂犬病是罪魁祸首 长沙一家犬“吻”死8岁男孩》。一则标题《19岁少女成北京狗年第一贼 被反扒政委抓获》(《京华时报》2006年1月31日),有意放大“19岁少女”(能吊起人们幻想欲望的字眼)和“第一案”(有意扩大其新闻价值),来吸引读者眼球。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当事人额外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到她重新做人。

三、确立新闻报道整体目标的观念

在新闻价值观之外,还应有新闻本身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新闻报道整体的价值目标。新闻报道的整体目标,应该寻求对社会和谐发展、增进稳定的良好效果。这反映着一种观念,我们称之为“新闻观”。它决定着记者对社会事件性质、价值、效果的认识,决定着新闻事实的选择、新闻信息加工和新闻作品的表达。

名记者有强烈的事业心,有明确的民族责任感,总是在一定新闻观的指导下,使他成为战士、斗士、探险者,成为正义事业的真相的披露者。正因为此,才能在不同的意识形态支配下,报道真实的世界和事件的真相。如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年逾80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装着心脏起搏器,采写出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国内外新闻界对于传统新闻价值标准有很多反思。普遍认为传统新闻价值的弊病表现在:过分的消极性;狭隘的地域性;极端的时效性。传统新闻价值标准在一些媒体上逐渐发生变化,就是把新闻报道的注意力从片面追求新闻事件的表面冲突性、奇异性、爆炸性转移到注重新闻事件的内在社会影响和接近性上来,对事件的反映更全面、更深入、更真实。其中,发展性新闻的价值标准、建设性的价值要求、关注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事件的取向等大大不同于传统价值标准的内容被纳入新闻价值标准视野中,以弥补传统的价值标准。一些“生活方式报道”、调查性报道,为受众提供知识与服务,成为新闻报道在新的价值标准指导下的新趋势。新闻报道通过传播新信息与新知识,交代新闻的来龙去脉,或者直接提供公众日常生活需要的资讯服务,如近年来我国倡导的“民生新闻”报道,就是这样的实践。

当前,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背景下,媒体为了应对激烈竞争,出现了偏差,导致报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报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记者都想搜肠刮肚地挖新闻,准确性在很多情况下都难以保证,而且,这种不严谨的现象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因此,强调记者对社会责任的新闻观念、促进和谐发展的建设性新闻观念,是极为重要的。米博华曾说:“当新闻工作者拥有采访报道权的时候,必须同时履行自己的责任;……这是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的底线。”【本章小结】

1.本章从新闻作品文本的层面来破解对报道的认识,认为新闻报道是一个系统,它由新闻事实、记者主体认识、表现形式三个子系统构成。其中,事实是报道的来源,记者的认识是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加以报道的关键;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在对事实的认识中,新闻定义与新闻价值成为记者衡量新闻的专业尺度,记者应该学会运用新闻价值尺度来判断、发现新闻。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具有两层不同的含义,既指作为传播新闻的活动,也指传播的新闻本身。多数时候作为传播新闻的结果来使用,在这方面报道即指新闻、消息。

3.报道也好,新闻也罢,都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的结果。需要把握对事实的认识,事实是新闻的来源;事实转化为新闻事实的判断尺度是包括新闻价值在内的各种判断标准。记者需要把握这些价值尺度,用来作为发现和判别新闻事实的标准。传统的新闻价值要素在媒体与公众中发生了偏移,需要新的价值要素予以补充。重要的是,应确立新闻报道以寻求对社会和谐发展、增进稳定的良好效果作为报道的整体价值目标。这往往反映着不同的“新闻观”。

4.在采访中,记者获得事实必须通过材料;各类材料的来源不同,其价值也不一样,要区别不同类别的材料,判断事实与材料的关系,解决记者对于事实客体认识的矛盾,确立正确的事实与材料观念。【训练与指导】

1.请分析《镇江八座宋元粮仓惨遭强拆》消息的结构,指出其采用的材料有哪些,分析这些材料在报道中有何不同用途,又是如何为报道主题服务的。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采访这篇报道的记者,请他谈谈这篇报道采写的经过,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从采访到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事实的认识是怎样深化的。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举例说明材料与事实的不同,说明记者在采访中发生混淆材料与事实的不良后果。

3.选择过去一年中媒体报道的假新闻,分析该假新闻出笼的过程,指出记者对该事件在核实与考证上出现的具体问题,讨论假设如果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三章 记者与采访对象

本章学习目标:把握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了解各类采访对象及其特点;确立正确的采访对象观。

本章内容要点:采访对象的类别及跟各类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方法。

本章教学提示:采用案例讨论法,讲解记者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方法,确立正确的采访对象观。

在采访中,把握采访活动中社会交往的实质,正确认识与处理好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掌握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能力。

第一节 新闻记者交往活动的性质

一、新闻采访的性质与地位

(一)新闻采访活动的性质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 新闻采访活动的目标是探明事实真相;具体目的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报道材料,进行新闻报道;是新闻记者对于客观实际的一种社会认识活动。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地位

对于新闻采访活动的地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1)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新闻传播过程的起点,也是新闻报道活动的基础。(2)新闻采访在社会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新闻采访活动是社会整体认识活动的组成部分;新闻采访为社会认识提供重要的素材;新闻采访及其报道活动为社会整体认识提供原稿。

(三)新闻采访活动对于记者的挑战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指出,记者的工作与社会上其他职业不同:记者的工作对象与服务对象是分离的。记者的服务对象是受众,他们要求记者做他们的忠实代表,真实地报道事实真相;记者的工作对象即采访对象,他们也要求记者代表他们的利益,说出他们想说的话。从新闻学角度来说,记者必须“偏向”他的服务对象——读者、听众和观众,必须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向采访对象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乃至必要的“斗争”。因此,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面临着如下的挑战。

一是新闻事件的多变性与报道的及时准确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新闻事物变动迅速,报道时间要求紧迫,记者必须在传播流程规定的时限内清楚了解事物,准确及时报道。

二是记者交往的广泛性和记者主体活动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采访对象多样复杂,记者必须应对各种人物,保证取得真实而有价值的材料,这需要记者以变应变。中国名记者邵飘萍有着高超的采访艺术,他个性风流倜傥,善言辞,广交游,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能谈得来。他重交情,讲排场,“广泛交游,不惜小费”。经常在酒楼饭店宴请政府要员,从他们的酒后谈话中获得重要内幕消息。

三是外在环境与客观条件不一,采访任务艰巨。

二、新闻采访中记者交往活动的性质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作的调查研究活动以人际交往的面目出现,但其实质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不同于纯粹的以私人信息交流为目的的人际交往的地方在于,它以获得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材料和事实为目的;为了解一个事实的真相,挖掘事件的性质,记者往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种为报道而进行的社会交往比人际交往活动频繁而深入。记者交往活动的这一性质,是由新闻工作的职业特性所决定的。正如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所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因此,把握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的矛盾,是采访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第二节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记者的采访过程就是社会交往的过程。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是多种多样的,有同编辑部内部人的交往,有同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的交往,有同采访中辅助人员(例如提供交通、住宿、技术条件的人员)的交往,还有记者之间的交往,等等。但是,最主要、最经常、最本质、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记者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采访因采访对象而存在,采访工作大多数时候要围绕采访对象来展开。可以说,无采访对象就无所谓采访。

一、采访对象的含义与范围

(一)采访对象的含义与构成“采访对象”的所指很宽泛,只要某人掌握一定的情况,便可进入记者的采访视野,并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记者的采访对象。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指出:“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那些以各种方式(不只是语言)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采访对象。”}这里包括记者主动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的人以及那些以各种方式主动向记者提供情况或意见的人。后者如首脑人物或者新闻发布人员,他们召开记者招待会,主动向记者发表声明或提供某些情况。又如社区通讯员,他们的身份或许是警察,或许是大学生,或许是居委会干事,他们会向记者定期提供新闻线索,同样也是记者的采访对象。西方新闻界习惯把这一类人称为“消息来源”,我们通常称为新闻线索提供者,或干脆叫他们“新闻线人”。

采访对象中有一种人很特殊,他们将因作为记者报道中的主要人物而被采访。这类对象如新闻人物、某一政策的制定者与解释者、权威人士等。他们被称为报道对象。图3-1 采访对象范围示意图

采访对象的范围可以用图3-1表示。其中,如新闻人物等报道对象作为报道中的主要人物而成为采访对象,包括个人报道对象和集体报道对象两种类型。消息来源作为事实与观点的材料来源而成为采访对象。消息来源和报道对象会发生一定的交集。很多时候,采访对象既是被采访者,也是多数新闻的来源,尤其是在事件新闻的报道过程当中。

消息来源对于记者来说非常重要。绝大多数时候,记者是通过别人通报而去采访的。记者的采访能力虽然主要取决于他本人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但记者的工作水平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他的“情报系统”消息来源网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报纸、电视都会反复公布自己的新闻热线电话、邮箱地址的原因,媒体还会给予提供新闻线索者以丰厚的酬金。

江苏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就聘请了36名特约通讯员(均自备DV数字摄像机),还有注册信息员1000名,他们有偿为台里提供信息。有了这支队伍,栏目保证了一批经常性的、非常有生命力的消息来源,《南京零距离》创办第一年,就有2800条来自社会的新闻信息。政府发言人是专职向记者提供消息的,他们是记者的经常性消息来源。

还有临时性消息来源。如一名在街头目睹大楼失火,用手机拍下全过程并通报给媒体的普通市民。临时性消息来源包括某事件知情者、相关分析人士、随机性受访人员等。

(二)发现、培养与使用新闻来源

消息来源的多寡,是衡量记者业务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梅尔文·门彻说:“记者报道的质量取决于消息来源的质量。”不少记者都有一个“通讯录”,记载着消息来源者的姓名、单位、职务、地址和电话等,成为记者消息来源的“档案”。许多新记者都暗羡一些老记者的本事,有什么紧急报道任务需要线索了,有什么传闻需要证实了,有什么情况和精神需要摸一摸了,翻查“消息来源档案”,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很快就可以解决。

其实,有经验的记者总是在每一次社交活动或每一次采访活动中,记下结交的人的联系方式、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QQ号、MSN等。这是积聚“人脉”的重要机会。有的人也许从此不再联系,而另一些人会成为他今后采访活动的重要消息来源的提供者。有没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常常决定了一名记者职业生涯的辉煌或黯淡。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有着源源不断新闻来源的记者,那么从走向职业生涯的第一天开始,就不要放过任何结交各行各业朋友的机会,记录他们的联系方式,从中发现、培养消息来源,建立自己的消息来源网络,使之伴随着自己走上记者生涯的成功之路。

二、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是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发生的关系,二者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正确理解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统一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各种类型的采访对象及其特点,将有助于实现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有效理解与沟通。

这里引用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分析的三个矛盾,来阐述记者应该如何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一)摆正取与予的关系

记者与采访对象都处在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之中。从收集信息的角度看,记者是采访主体,采访对象是被访主体,记者处于采访中的主导位置,向采访对象“取得”材料;而从提供信息的角度看,采访对象是提供信息的主体,记者是接受信息的主体,采访对象处于掌握事实材料的主导位置,记者材料的“获得”是以采访对象的“给予”为前提条件的。这就是“取”和“予”的矛盾关系。要取得采访的成果,就需要摆正这个关系,解决这对矛盾。

要处理好取与予的矛盾,首先要选择好采访对象。从记者处于“获取”的地位来看,记者选择的采访对象应该是:(1)具有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情况或材料;(2)愿意谈出这些情况或材料;(3)善于表达或传达这些情况或材料。

从采访对象来看,同样对记者(取方)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主动供应信息,他希望记者“有需求”、“愿意听”、“善于问”;二是被动接受采访,然后考虑如何提供信息,这时,他希望记者了解信息时必须“要求明”、“反应灵”、“交底清”,能平等“给条件”。

取与予矛盾解决的关键在于记者。所以,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既要选择好采访对象,又要根据采访对象对记者的内在要求,发挥主动性,适时调整自己的采访策略,把握好与采访对象的互动关系。

(二)转化生与熟的距离

从社会学角度看,采访首先是一种人际交往。但与一般人际交往不同的是,记者总是要主动地与陌生的对象交往,而且不论在什么地方、面对什么人,都要在短时间内叫别人开口说真话,说心里话。实际上,每次采访过程,都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由生疏转化为熟悉的过程。

记者与采访对象达成的熟悉最好是相互的。也就是说,这种熟悉不仅限于记者去了解采访对象,停留在“了解情况”的层面上,而是与采访对象建立一种彼此信任、默契的关系;如果可以,最好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采访对象才会向记者敞开心扉,做到自然交谈,这是采访的最佳境界。记者应该具有容易接近人也容易为人接近的态度和作风。新闻采访实践积累了很多和采访对象之间由“生”向“熟”关系转化的经验与要求,如:

1.营造和谐的谈话氛围

谈话应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尤其是在采访开头,可以采用社交中打破僵局的技巧。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采访氛围有利于引导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刚担任《圣何塞新闻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娱乐记者的年轻女士娜拉·维拉格兰将要开始她的第一次采访。要采访的是一位歌手琼·贝兹(Joan Baez)。那天早上她穿上白色套装,套上长筒袜,踩上高跟鞋,匆匆赶往和要采访的明星商量好的约会地点。去采访的路上,她从一连串台阶上跌了下来。她的白色套装被血浸红了,长筒袜也破了。怎么办呢?回去换衣服?没时间了。取消这次采访?下次可能就没机会了。最后她毅然决定前往。她衣着不整地出现在了琼·贝兹的门前。歌手是光着脚来开门的,一看到维拉格兰,就惊叫起来:“怎么回事儿?你是遭车祸了,还是被抢劫了?”她给贝兹讲了事情的经过,于是贝兹把她让进自己的洗手间整理衣服和处理伤口,甚至还为她肿起来的脚踝准备了冰袋。贝兹还建议维拉格兰脱掉鞋子和破口的长筒袜。采访还是算了吧,贝兹对维拉格兰说,如果非做不可的话,拿贝兹的话来说:“只不过是两个赤脚女人在聊天。”后来,维拉格兰总结说,这是她所经历的最出色的采访之一,双方坦诚地投入到采访和被访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位明星赤脚所展现的不同寻常的坦诚。而这一切竟然源于自己的“衣冠不整”。〔美〕肯·梅茨勒著,李丽颖译:《创造性的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善于寻找共同点,化异为同

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人或事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在人际交往中,共同点往往成为双方倾心相谈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向采访对象展示某些共同点,则更容易拉近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距离。共同点的“同”,包含着极其广泛的意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观点、共同的年龄(不仅是同岁,还包括同为青年、老年、壮年等)、共同的家乡、共同的学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口音等等,凡是某一事物能把记者和采访对象联系起来的,统统都是我们所说的共同点。谈话要尽量从寻求共同点开始。如采访一位小学教师,记者谈话可以有这样三种开头:(1)请问您,小学教师一般都是什么文化程度啊?(2)小学教师给人的印象很深,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她……(3)我的妈妈也是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甘苦我虽说没有亲身体会,却也亲眼目睹……

显然,(2)、(3)要比(1)的开头好得多。

(三)化解说与做的差距

说与做的差距,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二者之间由看问题的“位差”引出的矛盾。“位”,即位置,指人或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记者的“位”,是“说者”的角色,即记者是将别人做的事情加以传播和宣传的职业工作者;采访对象的“位”,是“做者”的角色,多为实践者。“说者”的职责是评论(指肯定、表扬的报道和否定、批评的报道)、品头论足“做者”的工作;“做者”是具体工作的实践者,也就是“说者”看的对象,评论的“靶子”。“做者”希望得到“说者”的理解、社会的支持。但由于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社会分工不同和代表的利益不同,因而容易发生矛盾,产生分歧。

说与做的矛盾关系到记者能否理解采访对象。这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理解采访对象工作、生活、学习乃至人生的艰辛。记者从说者的角度考虑,往往希望事情越复杂、越具有传奇性越好。因为一般来说,这种事实的新闻价值总是要大一些。而采访对象作为实践者总是希望工作越简单、矛盾冲突越少越好。这种差异性往往产生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时候需要记者能够换位思考,理解采访对象工作、生活的艰辛。

第二,理解采访对象的信仰、追求、生活习惯和志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追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禁忌,每个地域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语言和行为生活习性。记者身处局外,有可能造成误会和冲突。这也是说者和做者矛盾的一个表现。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给予充分尊重,增进对他们的了解。

第三,理解并感谢采访对象对采访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多数采访对象来说,记者前来采访是一项突然的、意外的、附加的任务。采访对象在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不可能把接待记者采访预先纳入计划当中。而记者绝大部分的采访任务和对采访对象的选择,也是临时决定的。记者所要找的重要的、权威信息来源的采访对象,常常是那些工作最忙、时间最紧、实际工作最离不开的人物。记者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在访前、访中、访后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激,而不能一味地只想着自己的采访任务。这样做,能有效地确立、强化、延续采访对象的受访动机。

三、分析与把握各类采访对象

上面说的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矛盾,是采访中存在的普遍矛盾。记者在频繁的社会交往中,接触的采访对象涉及社会各阶层,由于生活经历、职业特点、道德修养、性格习惯等不同,既有群体心理特征,又有个体心理特征。所谓群体心理,就是某些身份、处境、工作相同的人群的共同心理及其表现。例如,领导一般善于归纳分析,谈话较有条理;教师善于言谈,语言流畅,热情耐心;科技人员态度严谨认真,说话讲究分寸,等等。所谓个体心理,就是每个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有心理,那是千差万别的。

这种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特征构成了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特殊矛盾。从采访实践来看,这种特殊矛盾可能更具本质意义。要读懂自己的采访对象,还需要分类加以把握。

这里根据对采访对象的不同的认识标准,将之划分成四类13种。

(一)从对待记者采访的态度分

1.积极协作型

即采访对象积极为记者提供情况,有问必答,热情洋溢。采访对象主动配合记者采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出于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认为新闻记者是上级党和政府派来检查指导工作的;有的是出于对新闻记者的信赖,认为新闻记者是公正、客观和正义的化身;有的是出于一种心理满足感、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有的出于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有责任把事实真相告诉记者;还有的则是出于礼节、礼貌……

作为记者应当珍惜采访对象的这份“厚待”。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恪守职业道德,更加客观、公正地采写、报道新闻。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采访对象怀有个人目的而积极提供信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记者应当警惕采访对象的“过分热情”。

2.一般配合型

即采访对象不冷不热,公事公办,以礼相待,采访活动平静无高潮。这种类型占采访对象的大多数。大多数人是事件的旁观者,冷静对待记者采访,基本上不会主动提供情况。这类采访对象的心理,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胆小怕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情绪不好,没有兴致与记者交谈。记者采访这类对象,要极富耐心才行。

但是请注意,在埋怨采访对象枯燥乏味的同时,也许有些时候问题就出在记者身上,可能记者自身就是一个乏味的人。曾经有一个编辑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很多伟大的故事。我们缺少的不是故事,而是发掘故事的好记者。3.消极对抗型

即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或者态度冷漠生硬,拒不回答或故意讲错,甚至和记者唇枪舌剑,挖苦讽刺记者。这类采访对象与记者是对立的关系。这是采访对象的主体意识的自觉,当他意识到没有必要接受采访,或接受采访于己、于单位、于工作不利,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杀身之祸的时候,出于自身安全与生存考虑,他便会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消极对抗型采访对象最常表现出的受访行为是寻找各种托词回避记者。即使与记者见面,对记者所提的问题,轻则沉默不语,拒不回答,支吾搪塞,避重就轻,转移目标,制造假象,无中生有,扰乱记者思维;重则公开对抗,或威胁记者。采访这类采访对象难度最大,风险最大,也最能锻炼和考验记者。这类采访对象也应是记者采访中要研究的重点。

(二)从采访对象在报道中的性质分

1.肯定表扬型

此类采访对象一般为先进人物、模范、道德楷模,一般说来,这种关系是非常有利于记者采访活动的,其道理不言自明。但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也指出了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犯的毛病:以情感代替理智,使自己的认识失去了客观性。人物事迹写得越好,记者的报道也就越容易生动。这种“一致”常常是记者犯夸大、拔高错误的直接体现,很容易引起采访对象的不满。

2.批评教育型

一般为有缺点、错误的人。一般此类采访对象也可视为“不愿接受采访”的人。他们是媒体所批评的对象。但是这类采访对象由于同记者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利益不一致,记者的报道将是对他们的批评,所以往往有抵触心理和行为,给采访带来困难。记者采访时务必要注意讲清道理,深入调查,弄清事实;有时可将采访稿件让采访对象过目,一方面起到核实事实的作用,另一方面听取申辩,有利于把握报道的用语和分寸。当然,有时候,采访对象的拒绝、抵制采访的行为会造成报道的被动甚至流产,这时,如果记者确有把握,亦可直接报道。

3.揭露批判型

这类采访对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一定力量的、正在进行活动的敌对国家、阶级、营垒、势力的人物,如敌对国家的领导人,在谈判会议上的敌方代表等。一种是已被俘获或消除抵抗力量的敌对分子,如被俘获的敌军将领、被抓获的罪犯,等等。此外,还应包括某些玩弄手腕的政客与坑蒙拐骗的企业主。这类采访对象的立场往往是与记者根本对立的。采访对象会采取敌对的态度与方式来应对采访。 所以记者根本不要奢望简单的交谈就能迫使那些骗人的政治家或干非法勾当的企业主说出事实真相。记者更倾向于从暗地里做一些工作,例如搜集文献和采访其他人士,然后在“对抗性采访”中提及这些证据,让他一一证实、否认、解释。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还可能获得新的信息。

令人吃惊的是,有时某些采访对象会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似乎还以此为荣。这是一种供认冲动,当然这个需要用犯罪心理分析的理论去解释了。

4.“中性关系”型

这类采访对象与记者本次的采访报道活动没有利害冲突,他们或是目击者、知情者或是专家学者(提供观点),属于提供信息的消息来源;或者是记者在报道中性的、有趣味的人物新闻时所涉及的采访对象,一般指有着普通生活与情感的人,如《中国青年报》“冰点”版、央视“生活空间”栏目的人物。

(三)按对象行业和社会层次分

1.值得同情型

指流浪者、孤儿、失去亲人者、身体残疾者等处在社会底层、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弱势群体一类。这一类采访对象心理比较敏感和脆弱,尤其需要得到记者的尊重和关心。美国著名记者约瑟夫·P.布兰克曾写过一组身遭劫难者的真切感人的报道。他深有感触地说:“要使你报道的当事人对你有信任感,觉得你真正地关心他们,决不会伤害他们……”

事实上,在许多场合,记者如能设身处地置身其中,都会对采访对象的命运和遭遇深感同情。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采访过很多这类型的采访对象。一次,柴静采访甘肃武威双城镇一起小学生集体自杀事件的最后一个镜头,接受采访的小孩一下子就跑开了,柴静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很久很久……有的人也许会硬拽着追回小孩以完成他的工作,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柴静没有这样,而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与理解。

2.难以对付型

西方采访者认为政客、警察等处在社会上层、决策层的人往往属于这一类采访对象。他们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是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习惯于处在主动地位。这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不会轻易答应记者的采访请求,即使他们同意接受采访,也会有其他问题接踵而来——态度充满敌意,讲话闪烁其词,甚至有时还表现出想操纵整个采访的企图。美国新闻学者佐治基兰贝·罗安德森列举了美国这样一些“难以采访的人”:名人、警务人员、军队人员、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员、运动员、商界行政人员。面对难以对付型的采访对象,记者需要保持一种平视交流的视角(平视视角将在下一节阐述)。有时候,面对难以对付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可表现出比他“更难对付”,反而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非典”期间,央视记者王志采访时任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采访前被告知只能问三个问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王志说,《面对面》是一个时长45分钟的栏目,只采访15分钟是绝对不能制作成一期节目的。正式采访时,王志手里一直拿着一份稿子,有人说他的架势像是要打人,其实这是他紧张的表现。王志非常怕问着问着王岐山就起身走了,但是再紧张王志也不能在脸上表现出来。后来,王岐山告诉王志,在他问第一个问题时,就感觉出来王志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记者,所以就格外认真对待他了。(《京华时报》2004年2月22日)

3.善于交际型

善于交际的采访对象经常采用一些——回避的手段来应对记者的采访。一般有如下几种:(1)转移法。采访对象巧妙地使用一些过渡语,将令他窘迫的问题转移到较为安全的话题上去。例如,记者就公司的污染问题提问,而他却责怪政府的无所作为。(2)追问记者的采访动机。“你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说出来,我们一起讨论?”(3)外交辞令。“其实我觉得工资的话,只是个人价值的一个小小的符号,但是具体根据我公司规则的话,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不可以透露公司的工资。各个媒体都有自己不同的猜测,50万是他们所做的推测吧。”(4)幽默法。幽默的言语或笑话经常会使谈话偏离正题。(5)恐吓。使用各种手段来恐吓记者,比如贬低记者的提问,举止粗暴傲慢,言语喋喋不休甚至含沙射影、暗示威胁。(6)故意让采访变得抽象而高深。“你怎么给污染下定义?”“可接受的污染物的标准是什么?”(7)假装记不清了。面对这一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的准备一定要充分,提防采访跑题;其次,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如果对回答不满意,可以追问或者直截了当地质问采访对象为什么不回答刚才的问题。在广播电视采访中,一旦发现采访对象故意拖延时间或者转移话题,要立刻打断他们。

4.其他特殊型

有特殊政治、宗教信仰的人士,如台湾绿色阵营、穆斯林、基督教徒等。这需要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采访对象的政治与信仰背景。

(四)按照记者获取信息的内容分类

1.事实型采访对象

他们是记者所要报道事件或问题的知情人士,或是当事人,或是目击者,也可能是对事实提供看法的人,以前者为主。这类采访对象直接或间接与事件相关,了解内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消息来源。事实型采访对象在采访中占大多数。接触这类采访对象,就要充分从他们那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材料。

2.观点型采访对象

这类采访对象通常是各级领导、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或事件的关键人物,也有极少部分是普通群众。他们是左右舆论的力量,是社会观念、是非评价、社会舆论的导航者。媒体通常很重视对他们的采访。一旦事实需要分析、引导,他们立即成为媒体采访的人物。提供新闻观点的采访对象往往以新闻评价者或节目中的嘉宾身份出现,主要向媒体提供自己对事件、问题、时政的观点和主张,阐述自己或机构的立场和态度。在复杂事件或现象的采访中,记者一定要选择好观点型采访对象,让他们在镜头前直接说话,或在文字报道中准确引用他们的语言。

3.新闻人物型采访对象

新闻人物型采访对象是指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成为媒体要报道的新闻人物。这类采访对象是最具有动态性的报道对象,有关他本人及其相关问题都可能成为报道内容。新闻人物主要由以下这些组成:一是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重大事端挑起者、“制造者”;二是科学领域中突出成就、重大成果的获得者;三是政治、经济领域中某些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举措的提出和实施中的核心人物;四是文化艺术领域中取得辉煌成就、获得国际国内认可、拿到大奖的人物;五是体育活动中创造国际、国内新纪录的人物;六是做出平常人难以想象的、令世人惊讶、赞叹的特别的事迹的人。记者要掌握各类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配备多种打开心扉的“钥匙”——采访方法,以达到采访的目的。

第三节 做合格对话者

一、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视角

记者与采访对象在采访中的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性质的交往,决定着无论被采访者的职位高低与否,采访中的双方都应当是平等的信息交流关系。但是,实际上记者与各类采访对象又总是处于职业、身份、社会地位或高或低的不等同关系中,因而记者在面对采访对象时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和对待采访对象的不同视角。

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视角指的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看待和处理不同采访对象的态度与情感的心理倾向、行为表现。针对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采访对象,记者对待采访对象的视角大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为仰视。对待官员、高社会地位采访对象的崇仰与攀附心理视角。

其实,记者见了名人、高级官员、外宾等采访对象,不必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自卑自贱和逢迎拍马有时不但不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反而会招致对方心理上对记者的厌恶和不信任感,以致作出不屑一顾的心理反馈,因为人家难以相信感情虚伪或卑琐者能写出真实可信和有分量的报道。央视主持人王志在面对地位、学识比自己高的人时,依旧镇定自若,游刃有余。王志说,“关键是要摒除杂念,我又不是有求于你,你答应我采访就应该配合我。如果想得很复杂,想把你得罪了怎么办,那就必然会心虚,难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接受我采访,我很感激,因为你配合了我的工作,除此之外不能有其他心态。”二为俯视。对待平民百姓、弱势群体或个人鄙视的采访对象的居高临下的优势心理视角。

有些记者见了基层普通群众,往往眼睛朝天,盛气凌人。在这类采访对象面前,记者越是以“无冕之王”自居,对方的自尊心就越会受到伤害,越不买你的账。这类记者往往缺乏一种公众意识、平民观念,忘记自己的身份应该是群众的耳目喉舌。

三为平视。对待一切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视角。

这是记者在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时应该采取的视角。出于职业的需要,记者要和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打交道,上至国家元首、专家名流,下至平民百姓、小商小贩,都有可能面对面。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克服“惧上心理”和“轻下心态”。

平视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保持平等的姿态、神态、语气等,与采访对象坦诚交流。在记者面前,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农民,都只有一种身份——采访对象。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如何做到平视?这就需要记者保持公众看事物的眼光。王志说:“平视不应该是记者的眼光,应该是观众的眼光。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扶他一下。”

央视记者师旭平说:“在采访心态上最重要的是不卑不亢。无论是采访那些没有名气或者名气较小的人,还是采访萨马兰奇、贝利这些著名人物,我都只把自己当做一名记者,而他们只是我的采访对象。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坐在我的面前接受我的采访,那么我们彼此双方就应该是平等的。”

如何把握这种平视的心理视角?这种心态需要培育。邵飘萍曾说:“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是在能体会而已。”另一方面,记者应树立一种观念,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事实真相的责任意识,新闻采访本身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的职业。美国传播学者唐·库什曼认为,一个人想要进入人际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一个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来说是最基本的。“新闻本身其实也是服务。”

二、建立对话关系

(一)对话关系是一种默契和沟通

对话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谈达到认识上的趋同,实现相互理解的一种真诚的言语交谈活动。这种言语活动表现在双方都有自由言说的权利和机会,都有真诚地倾听他人言说的需要和义务。

(二)对话的基本因素

1.尊重对方

尊敬有礼而不是傲慢、随意。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有深化交往、发展关系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尊重,包括方方面面。如维护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的劳动以及他所敬重的人和事物,维护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习惯和喜好,尊重他人的禁忌和风俗等等。

美国俄勒冈的记者埃里·克莫腾松在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曾说过:“你知道是什么促使交谈顺利进行吗?那就是要把被访者看成是真正的人,而不是可以从中获取信息的物体。新闻出版界有一条规则:如果对方不同意,我们不能强迫任何人接受采访。我在采访时,总会让他们有受到尊重的感觉。而这一点,说实话,许多记者都做不到。但这样做的效果的确很显著。人们总是愿意告诉我关于自己的一切。”尊重采访对象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采访接触时亲切的称呼和问候。《新闻采访艺术》一书的作者,讲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有一次,他采访一位青年女演员,她生性孤僻,不爱理人,当有人听说他要去采访她时,预言他准会碰壁。他看过她的演出,但她不认识他。当他轻轻叩开她的宅门,开门的正是这位演员。他微微点头:“您好!”接着,他做了自我介绍,“不用客气,请进来吧。”这次采访,他们足足交谈了六个多小时。她在谈话中透露,她从不愿接待记者采访。她说:“有人说我孤僻高傲,可我看你们记者更‘傲’,没想到您比我年龄大得多,还用‘您’来称呼我,真使我感动了。”2.乐于倾听

指的是一种乐意而不是敷衍地倾听别人说话的良好态度。听是一门艺术。在采访过程中要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有的记者在采访中只按自己的思路走,不爱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一旦认为采访对象已经回答了提问,就马上打断对方,提出第二个问题。个别记者还爱放“连珠炮”,根本不顾及被采访者的谈兴,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被采访者往往被搞得兴味索然,导致采访难以深入。

倾听,是记者争取采访对象配合的最好方式,它会使采访对象有受重视的感觉。一般来说,只要时间允许,就不要轻易打断采访对象的话头,也不要在采访中用一些小问题来打断对方的思路。有些一时没听清的问题,可以在采访本上记下来,待采访对象讲完一段话后再提。同时,专心倾听的记者不仅能够紧跟采访对象的思路,甚至可以超过对方。他可以从对方的谈话内容、语音语调、表情动作中,判断每句话的含义,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将采访的话题引向深入。

3.敏锐应对

指的是反应灵敏、迅速适当,灵活运用眼神、姿势、手势等交流手段。记者与采访对象坐在一起时,并非只是通过言语形式作为唯一交流手段,同时展开的还有形态语言手段,通常也叫“非言语手段”。这种语言主要由表情手段构成,具体为三个方面:一是面部表情。这是人类最主要的表情动作,在采访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是体态表情,人的站、坐姿态和举手投足等,均可表达一定的信息。三是手势。这是人们在交谈中用以加强言语效果的表情动作,恰到好处的手势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灵活运用非言语交流手段,可以激励采访对象的受访积极性。比如,或全神注视着对方,或一个会心的微笑、肯定的点头,或一个肯定的手势,或俯身在笔记本上紧记几笔,都会给对方有益的反馈,立即增强对方谈话的信心。

敏锐应对还表现在记者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被访者的一些非言语行为,掌握被访者的心理活动。感悟力强的采访者,往往能从被访者的皱眉、耸肩、微笑或声调的高低中解读出某种意义。

三、努力做合格的对话者

成功的采访,是能与采访对象谈起来,谈出记者需要的东西,并让双方都有所获。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对话者”呢?

(一)着力培养同情心和理解力

人性中最富光彩的是同情和理解;人性中最渴望的是尊重和了解。采访对象尤其是那些弱势人群,历经坎坷、有人生教训和失误以及心灵受过伤害的人,更需要他人的关怀和理解。采访者不应把他们置于被盘问、被否定、被判决的位置上,仅仅把他们看做是实现自己狭隘目的的工具,而应同情和理解被访者的情感和动机。

尊重和理解采访对象,坦诚相待,可以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支持。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王志强调要真诚面对观众和采访对象,即使面对像胡长清这样的死刑犯,他也是将心比心,以诚相待。2000年3月5日下午,王志在江西省看守所对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访谈。在采访的过程中,王志给胡长清递水,关心他,与他坦诚相见,给予理解。一开始胡长清并不愿意配合,说:“都这样了,我还说什么?”王志说:“这时候我对你的关注,其实就是关怀和关爱,而且即使你接受了我的采访,也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但是我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你应该有想留下些什么的心理诉求。”一席话打开了采访的局面,胡长清回顾了自己走过的51年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总结了自己犯罪的原因和教训,谈起了对耄耋老母的思念,历数了自己在江西做的一些有益工作,时而感慨万分,时而追悔叹息,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掩面而泣。

(二)积累与采访对象沟通对话的资本

广博的学识是记者打开采访对象话匣的“钥匙”。记者应在平日采访中强化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专业积累。记者要记录、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的采访对象又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士,不同的文化、人文环境、地域风情,决定了记者必须博学多识。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回忆自己的采访经历时曾说道:“我在采访中有失去资格的时候。一次采访股民,正谈得热火朝天时,股民突然提出一个词‘套牢’,我顿时接不上话茬。这一刻我已经在股民面前失去了资格,因为那时我不懂这个词,话题因此没法继续,尽管转换了话题,但那仍是难忘的尴尬时刻。”

具备从事采访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人类知识领域十分广阔,各行各业变化迅速,记者纵然博学多才,也难以涵盖全面。然而记者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做些深入的研究是完全可能的。记者应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向“专家型记者”、“复合型人才”发展。

尽可能多地了解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及其背景。记者如果能与采访对象谈论共同关心和熟悉的话题,往往会引起对方共鸣,得到他们的接纳和认同。即使是“临阵磨枪”,突击掌握一些相关知识,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知识贫乏,甚至连采访对象所从事行业的基本常识也全然不知,采访对象就会产生“蔑视心理”,甚至拒绝采访。美国新闻学家麦克道格尔说:“音乐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及其他有名望的人,往往鄙视那些对他们活动和名声不甚了解的记者。”电影《飘》是1936年摄制的一部风靡全球、脍炙人口的美国名片。1961年,影片女主角费雯丽应邀出席为该片颁发学院奖的仪式。有一位青年记者采访费雯丽,因事先不了解费雯·丽在影片中的角色,便脱口而出:“请问,您在影片中扮演什么角色?”听到这大煞风景的提问,费雯丽便以牙还牙回击道:“我无意同一个如此无知的人交谈。”说罢,便拂袖而去。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说:“记者与采访对象合格的交流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真正意义的对话。其实,真正意义的对话,需要资格,一种被采访对象从心里接受的资格。并不是手持配有台标的话筒,怀揣印有钢印的记者证就有这种资格。这种资格来自于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与理解,来自于记者本人的见地,来自于记者着意营造的交流气氛,来自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把握。”

(三)信守对消息来源的承诺

合格的对话者还以采访对象对记者的信任为基础。很多报道的信息需要消息来源提供。有的时候,记者需要对消息来源做出某种承诺才能得到他们的信赖,提供必不可少的材料。尽管这种承诺将在采访的事后兑现,但采访对象就是凭着记者的承诺而相信记者,把记者作为可信托者。因此,记者只要不是涉及原则的交换,就应该信守承诺。否则,没有这种“君子重然诺”的诚信,虽然这一次成为“合格的对话者”,以后的失信行为会使记者内心愧疚不已。《新民周刊》记者胡展奋为揭示湘鄂赣三省湖沼地带血吸虫病重新大流行的原因,深入采访,发现“基层血防队伍”被解散,许多真相被掩盖。一位愿意说出真相的“血防站站长”在记者的再三保证“一定不会披露他的真实姓名和照片”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环境揭开了事件的真相,然而发稿时,最终还是把他暴露了,因为报社有人坚持说,重大报道必须“真名实姓”,更何况是“为民请命”,虚报姓名还有什么分量?结果消息来源者的真名就这么捅了出去。后来,那位揭黑幕的“血防站站长”带着哭腔给记者打电话:“……你可把我害苦了!上面现在天天追着审我,老婆也要和我离……你!你不是说好不公开的嘛……” 胡展奋为此很痛苦:“我已经记不得我是怎么放下电话的了。他的前途也许从此就完了,我的诚信纪录也从此改写了。”对类似情况,央视新闻频道知名编导梁建增反思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牺牲呢?节目无疑要做下去,‘线人’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否则,‘线人’出现一个被‘消灭’一个,那么还有谁敢举报、肯提供线索?没有了‘线人’,节目的精彩又从何谈起呢?”保护消息来源,信守对消息来源的承诺,也是记者在今后长远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合格的对话者的基本品格。【本章小结】

1.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交往过程,是以报道为目的,获得报道所需要的事实与材料的一种社会交往,是一种职业行为。它以人际交往的面目出现,但其实质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由此,要确立正确的采访对象观。

2.采访对象包括作为报道中的主要人物的报道对象、作为事实与观点等材料来源的消息来源。记者要学会建立自己的消息来源网。

3.采访对象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从对待记者采访的态度分,可分为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对抗型;从采访对象在报道中的性质分,可分为肯定表扬型、批评教育型、揭露批判型、“中性关系”型;按对象行业和社会层次分,有值得同情型、难以对付型、善于交际型、其他特殊型;按照记者获取信息的内容分,为事实型采访对象、观点型采访对象、新闻人物型采访对象,等等。这种分类是为了帮助记者了解各类采访对象及其特点,更好地把握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和矛盾,学会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能力。

4.由于实际存在着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不同关系,记者在对待不同采访对象时往往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倾向,带来或仰视、或俯视、或平视的三种不同视角。平视才是记者应该保持的正确视角,它要求记者与采访对象保持平等的姿态、神态、语气等,与采访对象坦诚交流。在采访中,记者要建立一种对话关系,掌握对话的基本因素,培养尊重对方、乐于倾听、敏锐应对的素质,提高理解力,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在不同的采访对象面前,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对话者”。【训练与指导】

1.观看老师所选择的电视采访片,分析记者采访时的表现与风格,讨论记者采访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从平时注意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2.观察若干新闻调查性电视节目,分析这些节目中的采访对象都属于哪些类型。尤其注意分析节目中的事实型采访对象和观点型采访对象,指出他们在节目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如何理解“做一个合格的对话者”?搜集案例,分析目前存在于记者身上的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表现出的问题与毛病,讨论自己应该努力的路径与策略。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工作流程

本章学习目标:系统地了解新闻采访的工作流程和基本步骤,掌握新闻采访的规律和方法,能够规范操作、顺利完成一次新闻采访任务。

本章内容要点:新闻采访工作流程的各环节主要是:新闻线索;采访选题的考量;采访准备的具体内容;采访实施阶段要灵活运用采访各种方法,充分挖掘信息;掌握提炼主题的方法。建立采访中复核材料的习惯,掌握复核材料的方法。

本章教学提示:在讲解采访流程的各项知识的同时,注重运用事例,揭示经验与教训。可结合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情况,提出重点观念问题进行讨论。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常言道“七分采三分写”,可见采访在新闻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一次完全的采访,一般需要经过寻找采访选题、做好采访准备、进行采集访问、反复酝酿主题、复核事实材料等工作流程,每个阶段都要求记者全力以赴,讲求技巧。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次成功的新闻采访。

第一节 新闻线索与采访选题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讯息或信号。新闻线索为新闻采访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寻找新闻线索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第一步。采访选题是新闻采访的“题目”,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它涉及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确定选题,就是明确具体的采访活动对象,确立具体的采访活动的特定角度。

新闻线索是媒体的生命之源,谁先掌握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新闻采访的主动权;采访选题是媒体的“秘密武器”,谁确立的采访选题价值高,谁就会在媒介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受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获取新闻线索与确立新闻选题的竞争。那么,新闻线索从哪里来?新闻选题如何确立呢?

一、发现新闻线索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曾说过:“消息来源是记者生命的血液。”记者应主动探寻新闻线索,找到消息来源。

(一)新闻线索的渠道

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发布新闻的党政机关、社会单位,或编辑部提供的新闻线索

这是最常见的新闻消息来源地。记者应当主动地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经常参加各类会议,并从领导讲话、会议文件和有关工作简报中寻找新闻线索。这类新闻线索多是上传下达党政方针和民众呼声的,一般具有较高的新闻源的价值。

2.基层广大通讯员和群众提供的新闻线索

这是一条广泛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便是新闻热线。新闻热线包括热线电话、读者来信、群众来访等。注意通过这种渠道收集反馈信息,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分析群众中存在的问题。但凡成熟的媒体,无不设立新闻热线。不少新闻媒体对群体提供的新闻线索根据其价值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由此也说明媒体对新闻线索的高度重视。

3.来自记者的发现、寻找和挖掘

多数新闻线索要靠记者自己去捕捉。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也很多,要养成处处留心的习惯。新闻线索往往稍纵即逝,如果不留心,就可能永远失去采写的机会。记者应特别重视以下方面:

首先,注意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发现线索。那些看似天天重复的生活、工作中,有可能时时出新。新闻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有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一个平常的场面、一个普通人的普通事,都可能成为新闻线索或由头。记者要养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习惯,保持强烈的新闻敏感,捕捉反常事态的蛛丝马迹,抓住那些处于萌芽状态但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新事物、新做法。

其次,从新闻同行或媒体报道中寻找线索。在平时采访中,要善于和新闻同行交流,或从其他媒体已经播发的报道上获取新闻线索,挖掘“第二落点”。一般来说,主要新闻网站、报纸、杂志以及电视台、电台的新闻节目都可以成为丰富的信息源,尤其是时效性、互动性强的网络媒体。要注意的是,把其他媒体报道过的内容当做线索来处理,需要记者进一步采访、核实,独立地深度挖掘,而不是简单地抄袭“转载”。

再次,留心在人际交往中挖掘线索。日常的动态新闻线索多数要靠别人提供。记者平时在与他人交际或采访过程中,可通过多问来捕捉新闻线索。同时,记者要与自己所采访报道的行业和领域的人士交朋友,构建自己的“关系网”,让他们随时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除了上述方面,有的记者还为自己建立一个前瞻性的新闻线索笔记,就是制作特殊日历,对重大节日、纪念日、人物日志、重大活动的时间节点等,预料其新闻价值,作为重要的“新闻源”,在它们到来之前,寻找相关的人,获得采访报道的素材。

主动获取新闻线索,不仅要求记者“多跑”,与各方面建立联系,随时获得消息来源的信息,还要求记者“多想”,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并准确地判断,从而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做到“勤”字(耳勤、眼勤、腿勤、手勤、脑勤)当头。

(二)新闻线索的核实

在采访中,严格核实新闻线索的真实性,是对记者的职业要求,也是记者的必备素质之一。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表象片断或概况。这种表象经过实地了解之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变化。有的线索经过延伸、发展,确实很有新闻价值,可以采写出重大报道或典型报道;有的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写成一般消息;有的暂不显示新闻价值,须待进一步发展后再作报道;还有的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甚至完全相反,根本没有新闻价值。

新闻线索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新闻线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即真假未定、价值未定。对待新闻线索要积极主动,不可轻信,应该做进一步核实,以了解全部新闻事实。不能把线索显示的只鳞片爪或模糊方向当做既有事实写成新闻。否则,就会因为轻信而造成报道失实。做好新闻线索的核实工作,是堵住假新闻源头的重要一环。

二、确立采访选题

记者获取并核实新闻线索之后,紧接着便是如何确定采访选题了。确定选题,就是明确具体的采访活动的内容与对象,确立具体的采访活动的角度与范围。选题准,采访将事半功倍;选题不准,采访将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在新闻单位,常常有些年轻记者向老记者或部门领导要选题,而对于好选题,老记者也是十分渴求的。因此,独立地策划选题,是年轻记者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也是确立采访选题的另一层意义。

采访选题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综合衡量新闻价值与社会影响,从而判断选题

如何确定一个新闻线索作为采访报道的选题,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变动也很大,很难一概而论。但是,从理论归纳上讲,仍可以抓住一些基本的规律。我们要从该事件或线索自身的新闻价值来衡量,并考虑其报道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1.新闻价值的综合衡量

选题的确定首先要以新闻价值为判断依据,从而在多种线索中筛选出可能引起公众关注、 影响力较大或具有更强新颖性、值得追踪报道的选题。

新闻价值的要素一般指的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也称人情味),这些要素是互相联系的。报道出来的事件产生怎么样的效果,是新闻价值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各个要素的价值简单相加的关系。因此,记者在判断某个事实或作为选题的新闻价值时,不应当孤立地看待每个要素的作用,而要综合判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一个重大突发事件的价值要素很容易判断,也很容易被确定为采访报道的选题。这是因为其时新性、重要性和显著性都是相对明确的。如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当地媒体、外地媒体和国家主流媒体记者纷纷前往采访;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浙江温州路段的动车追尾事故,媒体持续关注了将近半年。而有的事实不是突发的,其发生的时间截点和地点要素都不明确,如非事件性新闻,它们是在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内渐进变动的事实或现象。对于这种渐进变化的情况,往往就要找到其变动的方向,衡量其变动的意义,或者从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群众反映的强烈性方面考虑,从而确定为选题。如城市管理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等。

2.新闻政策与社会效果的考虑

新闻政策是对于新闻报道的政策界限的规定。之所以对新闻报道做政策界限与规定,是因为媒体的报道与传播行为往往能在社会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对社会稳定、报道对象的生活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控制报道的负面效果,引导报道取得积极的正面效果,社会要求媒体按着社会责任的要求规范采访报道,这在中外新闻界皆然。不同的是,西方媒体往往受到社会公众与法律的“他律”制约,被动地约束自己的报道行为。即便如此,在利益的驱动下,有的媒体也会铤而走险,干出出格的事情来。如轰动全球新闻界的英国《太阳报》记者电话窃听丑闻,导致事态持续恶化,影响到媒体的高层主管。在中国,一贯坚持社会主义的新闻政策,其新闻政策标准有着明确的内涵,以此决定新闻媒体能报什么,不能报什么;什么该着重报道,什么该简要报道等。一看是否对党和人民有利,对党和人民不利的事实,不能作为公开传播的新闻,可以作为问题内参向上反映情况,或在适当时机公开报道;二看是否体现当前新闻宣传思想,将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要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因此,记者应对社会状态和受众心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选题要慎重处理。

(二)综合衡量基本事实层面与内涵,从而确定选题

对选题的新闻价值与社会效果的衡量,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的比较与“预判”。这一环节完成后,则进入第二个环节,深入选题对象的基本事实层面,对其各个方面做深入的分析,了解这一事实对象的各个方面与疑问,从而更好地确定选题。因为选题工作涉及采访的角度和方向、采访的重点和范围。同样一个选题,不同的媒体或不同的记者所做的处理往往不一样,在采访中抓取材料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结果导致报道的差异性。

比如同样是突发事故,选题的角度与方向既可以定在对事故原因的追究,也可以定在对事故受害者的抢救、事故监管责任的考查(如果是人为原因)上,还可以在各家媒体已经做了大量报道之后介入,将报道选题放在“第二落点”即后续深度报道上。因此,这就需要具体地分析事实对象的基本情况,及时准确地做出抉择。《人民日报》2010年4月5日发表的3月28日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消息《179小时,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其选题的角度与重点就定在党和政府集中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上。它把事件本身的性质与事实内涵联结起来,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透露出浓浓的人情味。这样的选题处理在思想上是深刻的,在技巧上是高超的。它获得2011年第21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是不难理解的。179小时,王家岭见证生命奇迹

本报山西乡宁4月5日凌晨电(记者安洋、刘鑫炎) 经过179个小时全力救援,截至凌晨1时15分,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首批9名获救者被陆续抬出井口,送往位于河津市的山西铝厂职工医院。据医务人员介绍,9名获救者意识清醒。零时40分,获悉4名矿工获救离井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发来慰问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向获救矿工表示亲切慰问,向所有参加救援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争分夺秒,继续加大救援力度,全力以赴解救被困矿工。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3月28日发生透水事故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次生事故。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于事故发生次日凌晨紧急赶到现场,指导抢救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主要领导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救援,按照抽水救人、通风救人、科学救人的要求,全力组织抢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奋战七天七夜,成功救出首批9名被困矿工,创造了奇迹。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工作仍在继续紧张进行。矿井深处还不断传来声声敲击管道的生命之音。

确定选题,有时候还需要从已经掌握的基本事实层面,来深入分析该选题对象的各种可能性,追问事实涉及的人与事的细节与动机,从而帮助自己判断事实价值的内涵,选择采访的重点方位与范围。

(三)结合新闻媒体自身的报道方针

如前所述,同样一个事件,不同的媒体,对选题的处理和报道角度的选择是很不一样的。这不完全取决于记者。因为每家媒体都有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宗旨,与媒体的受众定位、市场定位相关。它也规定着各家媒体甚至同一家媒体的不同版面与栏目的报道特色,约束着选题的范围和方向,对不同选题有所取舍。因此,记者在确定选题的环节,也要考虑媒体自身的报道方针,尽可能做出更能体现本媒体思想与特色的选题与报道来。

第二节 做好采访准备

一、采访准备概述

采访的准备是指记者为进行新闻采访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采访准备包括当好新闻记者所需的各种素质的培养,这在前面章节中已经做了详细论述;狭义的采访准备是指记者在明确采访任务之后所进行的特定的准备工作。前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后者是一个临时准备的工作环节。本节主要谈的是后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采访准备得充分与否,往往关系着新闻采访的成败。记者要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

2009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来华访问,把唯一的电视专访机会给了《杨澜访谈录》,但时间只有7分钟。为了这7分钟的采访,作为一个有20多年采访经验的名记者,杨澜第一稿准备的问题就有50个之多,在采访之前准备第二稿时又将问题浓缩到20个,然后细致地排了先后顺序。杨澜精心准备和合理设置问题,为自己赢得了一场美妙的采访。专访时,希拉里谈兴很浓,以至于其新闻官频频示意时间已到,希拉里仍说“我愿意回答这些问题”。原定7分钟的采访,持续了15分钟。希拉里还主动邀请杨澜下次去白宫采访。

杨澜因准备充分而获得了双倍的采访时间,也有记者却因采访准备不充分而终身遗憾。美联社记者尤金·莱昂斯采访斯大林时,事先约定只能采访两分钟。但两分钟过后,斯大林仍没有结束谈话的意思,记者却提不出更多的问题。莱昂斯事后说:“我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尽管待了近两个小时,但使我一辈子后悔的是,当时没有趁机提出富有意义的问题来。”倒霉的莱昂斯在采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时,重蹈覆辙。几分钟后,约定的五个问题谈完了,而巴列维兴致正浓,等待继续提问,莱昂斯却没有准备更多的问题。事后,莱昂斯懊恼万分地说:“我当时就在国王的办公室发下庄严的誓愿,今后哪怕约定我只有几分钟的采访,我若不事先准备好供一两个小时谈话的问题,便决不再来到世界伟人的面前。”

二、采访准备的主要内容

记者在确定好采访的选题之后,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确定采访目的和角度

一方面要做好政策准备。尤其是非突发事件的报道,采访前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记者要围绕采访任务,掌握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了解上级领导机关的有关指示,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吃透与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相关的政策方针,了解国家相关部门对某项工作、某事件的具体规定,采访中才不致违规、走题,从而更好地明确此次采访的指导思想,并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口径。

另一方面,要搜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分析已有的报道资料,找寻哪些问题值得深入挖掘,或者找出新的报道结合点,从而确定自己的采访目的和角度,以避免与其他记者的报道“撞车”,这样才有可能采写出独家新闻。

(二)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

记者在具体采访某个人、某件事或地方时,事先要设法尽快了解采访对象的所有材料,并尽可能研究之。记者采访准备越充分,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就越接近。

首先,记者要熟悉采访对象。无论是人和事,与之相关的材料都应去收集、分析。比如事件发生的地点、政治经济情况、风土人情、历史沿革、自然环境,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和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使人物和事件在记者心中有一个大体轮廓,才能顺利地实现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使采访顺利进行。

其次,要注意熟悉和研究与采访对象有关的专业资料和背景资料。专业资料和背景资料内容大多比较复杂、深奥。仅背景资料就包括与采访对象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材料以及用来和采访对象作比较与研究的材料,更不用说术业有专攻的三百六十行专业了。一旦确定采访目标,就要立即突击进行知识准备。如果要采访一位美术家,就必须了解美术知识;要采访一起司法案件,就要了解法律知识。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采访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是记者必备的功课。著名记者徐迟在采写《哥德巴赫猜想》之前,对数学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为了采访陈景润和弄清“哥德巴赫猜想”,他读了许多数学专业书,大量了解数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成功接触并对话陈景润,写出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总之,一名好记者在采访前就应做好资料收集、知识储备等准备工作。

(三)制订详细可行的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是根据具体的采访任务来制订的,任务不同则计划也应不同。一般来讲,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一定要有细致、周密的采访计划;而一些动态性、事件性的新闻采访,其计划则可以简略。

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采访对象

一方面要确定合适的采访对象。新闻采访的对象是新闻事实的当事者或知晓、掌握新闻事实的人,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了解、采集、核实新闻事实的对象。采访对象是新闻来源的重要方面。因此,记者对采访对象的选择和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确认。采访对象确定错误或遗漏都会给采访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如果采访对象较多,应考虑科学排序。采访对象排序的总原则是要有利于新闻信息的获取。例如,采访一位不善言谈或者比较忙的先进人物时,应当先去访问那些对其先进事迹较熟悉的人,然后再采访本人,从而用已经采访获知的材料去启发和引导本人谈话。这样做,还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部分材料,他们本人只需提供非本人提供不可的信息即可,从而节省采访对象的时间。

2.采访内容

在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资料后,根据采访目的和已经掌握的新闻线索,找出疑问点和需要解释及证实的问题,列出问题提纲,这是采访准备工作中最核心的内容,上述各项准备内容都最终体现、落实在采访提纲之中。采访的问题提纲要尽可能详细、具体、简明,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和过程“化解”成一个或数个简单的问题,以方便对方回答,节省采访对象组织思路和谈无用材料的时间。此外,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实和细节,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考证、挖掘。题目尽可能多,争取做到上文提到的杨澜为采访希拉里7分钟,而拟定50个问题的充分准备。

此外,采访计划还包括采访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应急措施等。总的来说,采访计划既要详细周密,也要切实可行,随时调整、补充和修改采访计划。

(四)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

因采访地点的远近、采访时间的长短和采访任务的不同,记者还应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与采访直接相关的物体有记者证或介绍信、采访笔、采访本。如果要拍照片还要准备照相机及其所需的闪光灯、电池。广播电台记者要准备录音机或录音笔,电视台记者则要备好摄像机、磁带、胶片及光源等。

此外,对于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困难也要有所考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这些看似不显眼的“小事”,一旦准备不周,则有可能因小失大,给采访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五)预约采访

做好以上准备工作,接着就要预约采访了。预约采访也是有讲究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只要截稿时间不紧张,就打电话或者发电子邮件预约采访。这是针对非突发事件而言的,预约采访表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诚意,有利于使对方消除隔阂与戒备心理,并给双方赢得采访准备的时间。

第二,确认对方,自报家门。表明记者身份,并告知记者工作的新闻机构名称。告之此次采访报道的用途,尤其要告之对方此次报道是否将在媒体上发表,因为对方有权利也有义务对其将要发表的内容负责。

第三,确定合适的采访时间和地点。在规定的截稿时间内,记者应主动亲近采访对象,考虑其是否方便,确定采访的时间和地点。正式采访时,记者一定不要迟到,一般要提前 5-10分钟到达。

第四,告诉采访对象大致需要的采访信息和采访时长。不需要告之具体的问题,但至少应告之你要写关于哪方面的报道,围绕该方面咨询哪几个问题。若对方有特定要求,可以给对方发送采访内容大纲。告之对方采访时长也很重要,因为新闻人物一般比较忙,如对方只能给很短的几分钟采访时间,记者也要答应,因为只要征得了采访机会,一旦采访开始,只要采访顺利进行,通常都会超过预定的时间,就如杨澜采访希拉里的案例一样。

总之,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采访成功的把握就越大,采访起来也就越得心应手。当然,采访一个突发事件,或者写一则现场短新闻,有时候难以做充分的资料准备,就只能调动自己平常的积累,因势利导,去完成采访任务。但对于重大典型题材的新闻采访,就必须认真做好上述准备。

第三节 采集访问

一、熟练运用多种采访方法

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丰富多样,且各有各的作用和特点。记者应根据不同的采访任务、不同的采访对象和不同的采访场合,在采访中因地制宜,“因器而用”,熟练掌握不同的方法,提高采访的成功率。

(一)观察采访

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法,是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依据采访任务,通过眼睛、大脑等感官,观察事件的发展进程、事件所处的特定环境以及事件引出的结果,抓住新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丰富的一手材料的信息采集活动。

观察具有直接性、综合性、客观性、敏感性等特点,能够起到辨别真伪、生动再现、获得具体认识、深化认识等作用。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现场观察采录更重要,不仅直接提供形象的画面素材,还可以通过记者观察来辨别真伪,获得判断事实的依据,增强新闻的实证性和报道的感染力。“看”不等于观察。西方有句俗语:“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观察,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它需要有明确的目的、高度的注意力和扎实的基本功。这需要记者在新闻现场依靠自身特有的观察力,对所采访的人物、事件及其环境、气氛,进行认真、细致、深入的看和思考。特有的观察力是指记者在有限时间内能敏锐捕捉到有新闻价值的关键信息,对于客观事物有精细的识别能力。掌握观察的基本规律:观察人或事态,一般秩序是先动后静、先大后小、先近后远、先上后下。有粗看,也有细察,以细为主。

观察在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得清晰、准确和全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变换观察位置,多角度、全方位地把握对象及其变化的准确信息。(2)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一般情况下,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采录,某些情况下,记者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4)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同时,要迅速通过思考分析和判断信息内容和传播价值。(5)把握好开机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6)注意记录过程,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展现事件发展的情节或记者采访调查的经过。

(二)口头采访

口头采访是采集新闻材料最普遍、最常使用的方法。主要分为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两种。

1.个别访问

个别访问法是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面对面交谈而搜集调查资料的一种方法。个别访问的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采用这种采访方式,记者可以随时提问,让采访对象把事件、问题、细节谈深谈透,能够直接而迅速地获取更多的新闻材料。个别访问时,记者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交流渠道的多样化,个别访问有时也可以不与采访对象见面,可利用电话采访、传真采访、信函采访、网上采访、手机短信采访等等。

2.集体访问

集体访问是记者有目的地组织或有关方面邀约多个采访对象,进行集中访谈的一种方法,包括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两种形式。集体访谈法类似于公众座谈会收集信息的方法,优点是了解情况快、工作效率高、经费投入少。但它对记者组织会议能力要求很高,不适用于调查某些涉及保密、隐私、敏感性的问题。

开座谈会是指记者就某一主题,邀请几个相关的人来座谈。这适合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的典型报道。座谈会的采访方式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节省时间。记者把有代表性的知情人召集到一起,同时进行采访,不用逐个去问。 二是采访对象之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把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更清楚,使记者能够获得详细、全面、完整的新闻素材。三是多名知情人一起谈情况,如有人记忆有误,谈的情况不准确、不真实,其他人当场就可给予更正、补充,从而确保新闻素材的真实准确。运用这种方法,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了解情况,大量地搜集素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开好座谈会呢?(1)慎重选择参加座谈会的对象。记者应选择有代表性、最了解情况的当事人,只有他们才能提供真实、具体、权威的材料。人数以3-5人为宜。(2)明确座谈的主要内容。座谈会上,要有明确的报道思想和采访目的,记者不但自己要心中有数,还要告知采访对象,最好能在座谈会前做到预先告知,便于采访对象发言时有的放矢,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记者的问题也要简练准确,紧紧围绕报道思想提问。(3)善于引导、调控现场。由于集体采访在采访时间上有限制,要求记者善于引导采访对象积极发言,避免出现冷场。当采访对象情绪热烈、发言离题时,记者要学会调控,在不影响采访对象谈话兴致的前提下,将话题引导回座谈的主题上来。

(三)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沟通、获取信息的一种采访方式。电话采访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和传递信息。特别是在广播电视中,电话采访直接在广播、电视里播出,几乎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和进展同步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

电话采访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作为现场采访的补充手段,用电话了解、核实某一事实、某个细节等;二是全部采访通过电话来完成。主要包括三种情况:突发性事件,记者来不及赶到现场采访;或路程遥远、艰险,记者无法进入采访现场;采访对象不在本地,记者无法进行现场面对面的交谈等。

在电话采访中,记者要注意的问题有:(1)提前准备好明确的采访提纲。(2)通话后记者要自报家门,交代采访目的,征得采访对象同意。(3)采访过程中,提问应围绕主题,言简意赅。记者要调控谈话内容,当对方跑题时,要及时把问题拉回来。同时,记者态度要平和亲切,通过语调和谈吐给对方以信任感。(4)认真做好记录,如能征得采访对象同意,进行同步录音就更好,以防记者听漏、听错而有所闪失。(5)当场进行核实。对于在电话里没有听清或有歧义的话语,要当即核对,最好请采访对象重复一遍,以确保采访内容真实无误。

一般说来,我们提倡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现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凡是能够亲自到达的新闻现场,尽量不要用电话采访。

(四)电子邮件采访

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新闻记者的触及范围,许多记者利用网络的快捷和海量信息,拓宽采访渠道。

一方面,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将其作为最初的消息来源。但要注意,记者应慎重使用网络信息。由于网络信息鱼目混杂,真伪难辨;网络特有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任何人都能在其中随意发布信息。记者应按照新闻出版总署所规定的去做:“尽管网上新闻内容丰富,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但转载前必须经过认真核实。”

另一方面,记者可利用网络交互性、迅捷性等特点,将其作为与消息来源沟通的渠道,进行“电子邮件采访”。其好处是,当采访对象没时间或身在异地不方便面对面接受访问时,通过电子邮件提问可以尽快获得相关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电子邮件采访时,记者要将采访目的和采访问题写清楚;同时,要说明发稿时间和刊登媒体等。信息透明,对方就会打消对你的猜测和疑虑,增加信任感,采访也就会比较顺利。另外,电子邮件采访后,记者要把成稿及时用电子邮件回发给采访对象,便于其核实。

电子邮件采访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对方不打开记者的邮件、不看记者的问题、不回复记者的提问或是采访请示。这时,记者要通过其他采访方法与对方取得联系,如想法取得电话联系,增进对方对记者的了解和信任,从而配合记者完成采访。

(五)抽样调查法采集信息

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其采访方式还可以利用社会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方法是采取科学的样本采集与数据处理手段,精确地判断和分析采访事实的一种方法。在采访中,使用较多的是“精确新闻报道”,其核心就是强调搜集和处理新闻素材的手段完全科学化,采用数据的精确分析来体现客观性。我国在新闻实践中引进抽样调查方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其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对媒介受众情况的调查。二是调查结果被引用于传统的报道形式中,以加强说服力。如1998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在对湖北省石首市救灾物资发放问题的采访和报道中,记者先在大堤上访问灾民,询问救灾物资发放的情况,然后发了50份问卷,提了5个问题,按居住帐篷的顺序请50户灾民回答。三是用在具体的报道材料搜集中。如要采写交通安全意识的报道,可以把大人和小孩过马路的抽样调查作为切入点,以收到小中见大、由小及大的效果。

一般说来,抽样调查法的大致实施过程是:第一,确定调查主题,分析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第二,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以及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确定调查计划和实施方案;第三,界定调查总体,抽取样本,拟写问卷;第四,实施调查,通过人员访问、邮寄访问或电话访问等方式完成对问卷上的问题的回答,在此过程中要进行督导和复查;第五,资料汇总分析和撰写报告。其中的实施调查,用电话访问的方式更适合新闻工作快速的特点,但问题不宜过多,一般三五个问题即可。抽样调查方法作为一种专门的调查统计方法,涉及概率、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文科背景的记者来说,需要花力气去学。另外,抽样调查方法的运用,一般需记者之间团结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在采访方式上,记者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各种采访方式,获得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总体上,我们提倡记者到新闻事件现场去,到新闻人物中间去,到生活一线去,多运用观察采访、口头采访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不要满足于打电话、看材料、开座谈会等简单、表层甚至可能片面的采访方式。

二、充分掌握多层次材料信息

记者熟练运用各种采访方法的目的在于获得多种多样、多层次的新闻报道的素材信息,因此,在采集访问的过程中,运用方法是手段,获取材料是目的。记者对素材与信息的掌握和利用程度不同,新闻报道的内容和价值就不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的理念,对于我们在采集访问的环节把握好材料、及时获得最佳材料与关键信息,从而提高后期写作与报道的质量,以防“采访返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第一层次:表层事实信息

第一层次的信息是指记者直接采录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记者对消息来源提供的事实信息进行直截了当的报道,又被称为“第一层次的报道”。这些表层客观事实的信息几乎完全依赖于消息来源。许多记者局限于社会公共机构、事件当事人主动提供的事实,简单核对时间、地址、姓名等要素后,就进行新闻报道。

由于第一层次的报道信息是表层的,停留在消息源主动提供的信息层面,尤其是当消息源公开的内容有自我意图、自我取舍的时候,记者的直接报道就可能会成为消息源的“传声筒”。记者做第一层次的表层信息的报道,往往难以认识隐藏起来的事实真相。如某些机构公开的宣传性信息,某些企业法人发布有广告效益的“软新闻”,某些当事人为一己私利而做的情况说明等等,记者应该认识到,这些有针对性的信息,是与新闻专业主义相违背的;有些机构故意在媒体截稿日期临近时召开记者招待会,发布为一己利益服务的信息,使记者难以有时间核实信息,试图操纵记者的报道。这是记者需要防备的。

(二)第二层次:调查性信息

第二层次的信息,是指记者发掘表象信息背后的因素而获得的更深层次的实质材料;依据第二层次的信息所做的报道称为“第二层次报道”,这一层次的报道往往是有一定深度的调查性报道。从广义上来讲,记者主动收集信息、寻找多种权威消息来源,如机构性消息来源,以核实或补充表层信息时,就是在做第二层的报道工作。尤其是深度报道必须要加强第二层次信息的采集。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的区别,可举例来说。如一名记者写一则新闻,内容是政府采购部门与当地一家推销商签订汽车购买合同,并据此报道,这就是第一层次的信息采集与报道;如果有位记者察觉疑点,深入查阅记录,发现该合同是在未经竞标的情况下签署的,并以此进行报道,这就是第二层次的信息采集与报道。

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采访对象提供的浅层事实信息,而应主动寻求深层次的调查性信息,包括通过采访提问,补充事实,解释复杂细节;扩展信息容量,增加背景信息,挖掘深层次信息;质疑权威,进行电脑数据分析;提供否认与谴责的事实信息等等。

(三)第三层次:解析性信息

第三层次的信息,是指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做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意见与报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报道。对于某些新闻价值大的重要新闻事实,受众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还需知道如何发生、为何发生、有何影响及接下来还可能发生什么以及背景、原因与结果。在这一层次上所做的采集访问工作,就上升到了第三层次,即解析性深度采访。有人提出新闻评论也需要采访,显然,新闻评论采访所涉及的就是第三层次的解析性信息。

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若要对重大事件或现象与问题进行解析性深度采访,全面把握该对象,通常需要采集如下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

解析性深度采访的题材是有选择性的,应选择较重大的事件、在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和牵涉人数较多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因其出现原因较复杂,受众较关注,才有挖掘的必要,同时也才有可能挖掘出较深层次的东西来。

(四)三个层次融合起来

总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根据具体题材、新闻价值、事实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将表层事实信息、调查性信息、解析性信息三个层次融合起来,从而增加信息采集的深度和广度。

一般说来,在采访中记者对信息的收集要多而细,尤其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对主体材料加以补充、证明、印证。记者采访时应有目的地去挖掘题材的内涵、思考新闻的主题、发现视角的亮点。采集素材信息时以十当一,写作时才能“以一当十”。记者要学会深度挖掘,寻找蛛丝马迹。要知道,几乎每个蹊跷事件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有价值的故事。比如对在华盛顿一幢大厦内的一桩小盗窃案的深度挖掘,牵连出了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导致一位总统辞职。

第四节 反复提炼主题

一、新闻主题概述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要表达的主观意图。

新闻是一种观念形态,记者总是通过报道新闻事实,或表示一种倾向,或宣传一种观点,或抒发一种感情。也就是说,新闻都是有主题思想的。由于题材繁简各异,事实内容各不相同,一些新闻不具有特定的宣传教育目的和明显的倾向性,但同样具有主题思想,如“某动物园母熊猫喜生一子”的报道,潜在的寓意是表明珍稀动物后继有仔。

新闻主题的基本特征是真实、集中、鲜明、深刻。

主题真实,是指新闻主题要与事实的逻辑即其内在规律相一致,也就是记者对事实的分析和判断符合事实真相。

主题集中,是指主题单一。一条新闻,通常只能有一个主题,新闻的所有事实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一以贯之、集中地表达一种意向或说明一个问题。

主题鲜明,是指观点鲜明,即爱憎分明,是非清楚,针对性强。

主题深刻,就是指能够透过事物的诸多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

此外,一般来说,选取主题宜小不宜大,要善于以小见大。小则容易谈得集中,便于表达清楚;大则不好驾驭,讲不透彻。主题还要尽量新颖,使人得到启发,力求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新闻主题和新闻事实一样,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尤其是重大、复杂的新闻事实,往往蕴含着多方面的含义,要表现好的新闻主题,必须在提炼上下工夫。鲁迅说文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所谓选材要严,就是要善于表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含义的题材”,即新闻点要选准;所谓开掘要深,是指不仅要有一个正确的主题,而且还要发掘题材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及其独特性,得出更为积极、更有社会意义的主题思想。

二、新闻主题提炼的三个准则

(一)新闻主题源于新闻事实

新闻主题源于新闻事实,也就是说,新闻主题需要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展现。新闻事实是新闻主题的血肉依托;新闻主题是新闻事实的灵魂统帅。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其中的“话”就是指新闻的主题。

新闻事实是客观的、第一性的,新闻主题是在对新闻事实分析、总结、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有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才能反映什么样的新闻主题,新闻事实是提炼主题的“基础”和“依据”,它对主题的确定有客观的“制约性”。

新闻的主题思想可以提炼,可以深化,却不能任意“拔高”,不能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即主题必须完全符合客观实际,让客观事实说话,否则就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

(二)新闻主题要服务“两头”

列宁在办《星火报》时提出:要选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关注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里的“政治重要”就是指“上头”;而“大众”就是指“下头”。新闻主题就要服务于上、下两头。从本质上说,我国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上头”和“下头”即党、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确定新闻主题时要把“上头”的政策、意图同“下头”受众需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新闻主题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主动服务全国改革和建设大局。胸中有了大局,才能敏锐地剖析实际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炼出好的主题思想。努力把采访中遇到的人和事及种种生活现象,放到时代背景下和当前形势的要求下来认识和衡量,并从中宣传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教育和激励群众。

新闻主题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能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记者应在对大局有清醒认识和理解的前提下,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多了解广大受众的需要,多选择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主题,有效地用党的方针政策予以解释、说明,并能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对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做出正确回答。这就要求记者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干部群众及广大读者共同关注的结合点和共鸣点作为新闻报道的主题。

(三)选择好新闻主题的角度

新闻常以某一着眼点、侧重点,突出反映事实的内涵。这个着眼点、侧重点就是新闻主题的角度。新闻主题会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记者对事实的理解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和报道目的不同等原因而呈现出多样性。

实践已经证明,选好角度,提炼好主题,能使报道更深刻,使主题有新意。

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要善于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认真分析复杂事物,选好独特视角,从相同题材中变换新角度,反映不同的主题,使主题既有新鲜的特色,又有普遍意义。

新闻工作往往需要反复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反复报道重大主题。这种反复不同于简单的反复,需要选择一次比一次新颖、深刻的角度。因此,要善于找出不同阶段的差别,弄清哪些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哪些角度已经报道过、哪些还没有报道过。只有抓准特点,选择好角度,才能提炼出新的主题。

主题角度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2)从全局性影响或意义重大的角度提炼主题;(3)从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角度提炼主题;(4)从提倡某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

新闻主题的提炼可以展现记者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它贯穿于记者采访的整个过程,是反复提炼、不断完善的过程。新闻主题提炼不到位会削弱新闻报道的价值。新闻主题一经确定,就要求记者刻意经营,不断补充采访,采集到准确而有说服力的丰富材料来表达主题。同时,要遵循新闻规律和新闻真实性原则,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新角度与新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新闻主题。

第五节 复核材料信息

西方新闻界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的母亲说她爱你,请予以核实。”清华大学新闻采访学教授李希光同样认为,新闻报道首要的就是准确性——“对事实的核实、再核实,确保报道的每一个事实都是准确的。”可见复核采访材料有多重要。在采访阶段就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复核,去伪存真,能够从新闻源头上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这种意义上讲,新闻采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核实、认定事实真相的过程。

那么,记者应该怎样复核信息呢?

一、培养负责态度和质疑精神

质疑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记者要对信息中的任何细枝末节都要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记者在采写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理智和戒心,养成质疑的习惯和反复核对事实的技能。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消息源提供给记者的不一定是真相:

有的采访对象为利用媒体达到自我推销、商业利益或其他各种目的,主观上故意提供假信息;大多采访对象有利己的本能,会有选择性地提供对自身有利的信息,而不利的内容多被敷衍带过;有的采访对象本身对事实认识不清,提供的是自己主观臆断的不确切信息。例如:记者去采访某“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时,却发现是某新产品的推介会,这“软文”就不能作为新闻来传播;采访某位“神童”时才知道,是“神童”的家长希望孩子出名而主动夸大孩子的智商;深入提问发现,明星为了增加曝光率,故意向媒体提供绯闻、丑闻之类捕风捉影的假信息。总之,采访对象自我目的性越强,信息可靠性越低,越需仔细复核。

记者对于采访对象所提供的材料提出质疑,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质疑有利害关系的采访对象的说辞;(2)质疑出处不明的有争议的说法;(3)质疑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或言论;(4)质疑模糊、不具体的信息;(5)质疑反常;(6)质疑所有假设……

二、选择与核证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核实新闻来源,就是调查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即新闻事实提供者本身的可信度和在报道该新闻中的权威性。

(一)选择权威消息来源

选择权威消息来源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是记者的亲眼所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一般说来,记者在现场亲历事件发展所得到的信息是最权威的消息来源。但是,由于记者受价值观、感性思维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选取信息时,往往带有个人主观判断,难以做到完全的客观中立。复核资料时,记者要克服先入为主的判断,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采访其他消息源,核实自己见闻的准确性。

二是新闻事件当事人。指与新闻事件直接有关的人物,尤其是新闻事件的直接参与人本身就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是记者采访的重要对象,也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新闻来源之一。新闻事件当事人虽然是对新闻事实最清楚的人,却不能就此认为其所言为实。由于其为“事件中人”,其主观状态和客观环境因素,都对其叙说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使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立场阐释事实。因而,对其提供的资料,记者也要认真核实。

三是权威机关和专家。一般来说,权威机关发布的信息把关较严,值得信赖。如采访某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要到知识产权部门核实其是否经过国家权威部门鉴定。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迷信权威,有时候头衔和地位并不代表真相。如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事发后浦东新区有关权威部门立即公开发布调查结果,声称依法执行任务,几天后却被证实所言为虚。

同时,“权威”采访对象具有不确定性。采访对象是否“权威”要视情况而定。某新华社记者采访北京市政府部门后播发了消息《北京饮食业降低部分食品售价》,但4天后《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北京市降低食品售价了吗?》的读者来信,6位工人用亲身经历的事实提出质疑,称价格不仅没降反而涨了。新闻事实本身表明,食品是否降价的基本事实是市场的实际情况。显然,在这一报道中,对事实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消费者。如果说,记者要报道的是市政府降低物价的决策过程,那“权威”就是政府及其负责人而非消费者了。

(二)慎用匿名消息源

200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公开承认在报道英国政府处理伊拉克违禁武器情报时错误引用了凯利的话,并以此为据对政府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情报决策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有关报道完全建立在凯利这一消息来源之上,且在报道中对消息来源的匿名处理掩饰了凯利不具备“权威消息来源”的资格,从而造成对新闻事实的夸大和臆造, 也使BBC百年声誉毁于一旦。评论、判断、估价和对事件的描述都要有来源,并且在报道中要明确指出消息来源,尽量不要用“可靠人士”、“圈内人士”等匿名消息来源。当然,为揭露真相和保护采访对象,可以考虑使用匿名。但是,对匿名消息源提供的信息,要多方求证,审慎使用。不要打着保护匿名消息源的旗号,滋长不负责、不核实的态度。“水门事件”报道中,匿名消息源尤其是代号为“深喉”的人提供了最有新闻价值的消息。事实证明所有报道都是基本属实的。这是因为记者秉承执行主编要求的对采访的内容都“彻底核实”、“一定找一两个其他来源进行互核”,从而做到了“诚实而全面的新闻报道”,对匿名消息源进行了有节制、合理的运用。

美国《纽约时报》关于“匿名消息来源”的规范,值得我们借鉴:尽可能交代读者关于消息来源的情况及其动机;只有在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就无法刊发其认为有新闻价值和可靠的消息之情况下,才允许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在承诺消息来源匿名之前,永远要质问一下消息来源的动机。

(三)选择多个消息源互证

记者在选择采访对象时,要尽量选择多方或多个采访对象,以多侧面多角度地核实、补充信息的真实性或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复杂新闻事实、争议性事件、舆论监督报道更应如此。

第一,消息源数量要多。要有两个以上独立的、权威的消息来源,一般是三个相互验证。如果一篇报道只有一个消息来源且无法进一步证实,这个消息来源必须绝对可信。西方新闻界在验证材料时,主张“三角定位法”,即要通过三个信息来源进行核准。譬如,记者若是采写一篇关于经济犯罪的报道,仅得到罪犯本人亲口承认的事实还不行,还得去找警察或检察、司法部门,要求他们提供第一手的侦察材料予以佐证。此外,记者还得访问专门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员,请他们协助验证这些犯罪事实的可能性和可信性。上述三个方面获取的事实若是一致的,这个经济犯罪事实方可予以确定,若是缺一只“角”,即缺一个信息来源,就不予以确定。第二,消息源要全面、辩证。多个消息源不能是一方利益的代表,至少要来自事件利害关系双方当事人。记者不能做一方的代言人和传声筒,要采访第三方信息源佐证当事人双方的意见,如采访法制新闻事件,不仅要采访原告、被告,还要通过咨询律师、法官、专家等方式获取第三方信息,以使信息尽量全面和辩证。【案例】2007年5月厦门某家电视台报道说:厦门湖里马垅的谭先生自称用手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