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政治建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6:20:21

点击下载

作者:张荣臣,蒋成会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试读: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有深远考虑的,也是有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全党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在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

2015年10月8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关于审议中国共产党廉政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修订稿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际上你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都是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因此,讲政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要抓住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就《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讨论稿)》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讨论稿)》的有关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向全会作说明时强调:“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暴露出他们在经济上存在严重问题,而且暴露出他们在政治上也存在严重问题,教训十分深刻。这就使我们认识到,要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018年6月29日下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的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把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把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反之,就会方向不清、失去灵魂。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9年1月25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会议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好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力度抓,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消除了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切实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总之,党的政治建设,是确保党在任何情况下不忘立党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有效防止和克服党在革命胜利和执掌政权之后可能出现的政治分裂、官僚主义和腐化变质等危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高度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际的举措,坚持不懈地抓党的政治建设,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是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第一章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大问题——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政党是有共同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任何政党都应重视政治、研究政治,都应按政治规律进行政治活动。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政治建设

政党是政治组织,丢掉了政治就失去了灵魂。世界上没有不讲政治的政党,也没有一个政党不注重政治建设。对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组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伊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将政治先进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恩格斯在《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中指出:“应当从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他还讲:“每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总是把阶级政治,把无产阶级组织成为独立政党当作首要条件。”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时期。从工人阶级内部来看,宗派林立的现象十分严重,如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都在一定时期对工人运动产生着重要影响,甚至在工人运动中居于统治地位。从工人阶级外部环境来看,面对的是来自各个方面联合起来的强大敌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面讲到的:“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这种状况,用“内忧”和“外患”来形容十分贴切。这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在建党实践中不得不把政治问题放在首位,即创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创建党。马克思、恩格斯在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证——《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1)阶级政党。”“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共产主义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5)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这些内容里,虽然没有“政治”二字,但其渗透着深厚扎实的政治之根,蕴含着淋漓尽致的政治之意。在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导工人阶级政党同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先后开展了对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巴枯宁主义的批判,并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共产党宣言》;指导第一国际(国际工人联合会)制定章程;针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草案中充斥的拉萨尔主义观点,马克思又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对纲领草案作了逐条逐句的批判。这些都在实践中体现和捍卫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鲜明政治性。在政治纪律方面,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恩格斯认为,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胜利的首要条件是严格遵守法律,而一切革命的高调和喧嚷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败。这种纪律是一个有成效的和坚强的组织的首要条件,是资产阶级最害怕的”。在反对巴枯宁主义斗争中,恩格斯强调:“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那末未来社会的原型会变成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采用这种新的组织会得到什么呢?会得到一个早期基督教徒那样的畏缩胆怯的而又阿谀奉承的组织。”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坚决反对分裂,反对成立任何秘密团体,坚决与各种分裂行为作斗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中央权威,巩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力,这些都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1868年12月,马克思在受委托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决议中指出:“既在国际工人协会之内,又在该协会之外进行活动的第二个国际性组织的存在,必将使协会陷于瓦解。”强调要严明国际工人协会集中统一的政治纪律,反对国际工人协会分裂。马克思、恩格斯于1871年9月17日至23日在伦敦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代表会议的决议中指出:“无论现在和今后,成立任何真正的秘密团体都是绝不许可的。”在实际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同以巴枯宁为代表的主张资产阶级和平主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同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第一国际政治上的纯洁性和团结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政治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它的成员首先得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实现党的政治目标和各项任务。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这就强调了党的政治性、先进性。特别是他们把党的纲领看作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看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面旗帜。

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实践中,列宁作出了重大贡献。列宁在1902年所写的《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一书中,其中心思想是强调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究其原因,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之所以强调理论对党的重要性,是因为理论是政治的基础,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建立起政治上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1904年列宁写的《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是一部着重从组织上阐释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地论述党建理论的著作。其中阐释的基本原理是:党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整体,党是工人阶级最优秀的先进的有觉悟的部队,党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党是一个集中的、组织严密的、纪律严格的部队,只要坚定信念、意志坚强、勇敢地与党内一切错误思想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列宁还指出:“为了保证党内团结,为了保证党的工作集中化,还需要有组织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在一个已经多少超出了家庭式小组范围的党里面,如果没有正式规定的党章,没有少数服从多数,没有部分服从整体,那是不可想象的。”从列宁的《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中的文字来看是讲组织问题,但其中所蕴含的政治性观点放射着耀眼之光。如有组织的整体、有觉悟的部队、民主集中制原则、同错误倾向进行斗争,涉及的都是政治问题,况且组织问题本来也必须从属于政治。列宁正是为了把党建设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提出了上述有关党的建设的组织原理。正如列宁指出的:“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此外,列宁在建党的过程中,看到了党内存在意见分歧和思想混乱的情况,始终强调“必须用党的纲领来巩固思想一致”,只有思想上统一,组织上统一才有意义。列宁在建党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共同纲领的重要性,一个政党制定了纲领,并不代表着结束了一切的争论,但是共同的纲领可以确定运动的性质、任务,而这些就是党团结起来的保证,成为党进行斗争的旗帜。列宁强调,党组织和党的领袖要在运动中真正发挥作用,要迅速和正确地处理好复杂的政治问题,就必须有“必要的政治嗅觉”。“政治是一门科学”,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要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努力地去掌握政治,就必须造就毫不逊色于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阶级的政治家”。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实践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政治建设。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确保党在任何情况下不忘立党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有效防止和克服党在革命胜利和执掌政权之后可能出现的政治分裂、官僚主义和腐化变质等危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虽然在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尚未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概念,但讲政治一直贯穿党的建设实践。建党以来,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从而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占据极端重要的地位。

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政治原则,要求从思想上政治上把党的队伍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并提出“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此外,毛泽东同志还指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政治工作与思想工作一样,是统帅、是灵魂,是顺利完成其他工作的保证。要求共产党员必须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代表人民的利益。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人没有把自己的观点束缚在一个阶级上,与此同时也没有束缚在一时的利益上,与其他政党相比较而言,共产党人热忱地并且永久地关注全国全民族的利益。共产党接受人民的监督,自身无利可图,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共产党的成员绝不会站在民众之上,而是站在民众之中。强调共产党是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要求全体党员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对共产党员而言,站在人民立场,就是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共产党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所以,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言论、政策等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出发点和立场。要求全党始终都要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员不管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提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的明确要求。我们党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并积累经验。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不正之风的侵袭,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里所讲的“另一方面”就是指政治。他强调,现实政治和思想理论工作密不可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果不研究政治的大局是不可想象的。每位共产党员都要以大局为重,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尤其是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党员干部,都不能脱离政治,都要考虑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此外,他还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改革开放后,从当时的情形看,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命运都取决于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所以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这一点,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这个问题,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是中心任务,这个任务压倒一切其他任何任务,它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需要全体共产党员带领中国人民围绕这个任务来工作,不空谈马克思主义,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为这个政治目标而努力。邓小平同志要求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首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体共产党员在这个根本立场上都不允许有丝毫的动摇,这是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其次,也是更关键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人民拥护和相信党的关键所在,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

江泽民同志则明确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并指出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他还特别强调,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不讲政治、不讲政治纪律不行。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首先强调的是讲政治。讲政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并且强调,政治素质是头等重要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在政治上很坚强,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点,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纵观我们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都得过大大小小的“病”,如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后不正之风的侵袭和腐败现象的增加等。即使在当下,有的领导干部身上仍然表现出一些与党的要求和人民期望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然而,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身的问题能够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这种力量源自何处,就源自我们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政治理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决定着其讲政治的觉悟,决定着其讲政治的能力,决定着其讲政治的效果。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建党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得我们党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是党员干部在理论上成熟、政治上坚定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出了政治性事件、遇到敏感性问题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的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有了牢固的共产主义政治理想,就有了正确的政治目标,就能激发无穷的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奋斗的强大动力。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就有了当前努力的政治方向,就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多做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这使得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而是把自己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的政治立场,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即将进入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正是这“四个服从”,解决了如何正确处理党内各种矛盾关系的问题,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我们遵守政治纪律的最高标准。建党90多年来,就是靠着全党服从中央,保证了我们党的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把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视为天职,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第三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实践的理论升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讲政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到了更高的位置,提出了更严的要求。

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可见,政治上合格才能具有当干部的资格,政治上优秀才能成为好干部。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一个班子强不强、有没有战斗力,同有没有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领导干部强不强、威信高不高,也同是否经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相关。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需要多方努力,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要使全党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要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下大气力解决好影响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起到教育改造提高党员、干部的作用。

201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还是在2015年,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还特别强调:“要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保持必胜信念,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

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严明政治纪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大量事实表明,在政治纪律方面放松警惕、降低要求是危险的。强调政治纪律不是泛泛讲的,而是有现实针对性的。有的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摇摆,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三令五申的要求,阳奉阴违甚至搞非组织活动,公开发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言论;有的党组织觉得政治纪律是‘软’的、‘虚’的,对违反政治纪律的错误言行不在意、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更谈不上查处。我们要求党员、干部不能妄议中央,不是说不能提意见和建议甚至批评性意见,而是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国事无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决不能回避政治问题,对政治隐患就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党内存在野心家、阴谋家,从内部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不能投鼠忌器,王顾左右而言他,采取鸵鸟政策,这个必须说清楚。全党必须讲政治,把政治纪律摆在首位,消弭隐患、杜绝后患。”

2017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且更加明确地强调:“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018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在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得越来越充分。例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党不忠诚,与党离心离德,不能有效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思想僵化、固守本本;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离群众过远、高高在上,只对上负责,不考虑现实民众需求和呼声;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一门心思钻营权力,跑官要官、拉票贿选,一门心思钻营权力;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排斥异己、拉帮结派,搞小集团、小圈子、小山头,甚至有政治野心、政治阴谋;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生活作风糜烂、堕落等,在群众中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这些问题在性质上都是关系党的政治安全的问题,在产生的原因上都是因为不讲政治所致,在引发的危害上都污染和破坏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因此,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就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民主集中制;就要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就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就要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自己独特的宗旨和目标,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的政治组织。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是党和国家的大局、大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一方面,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需要。要成功应对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就必须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从根本上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另一方面,这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落实和体现到各方面各环节。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认识不清、底气不足、能力不够,含糊其辞不敢领导、不会领导,甚至只讲业务、不讲政治,弱化党的领导,这都是政治上的大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各级各类组织都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章明确的党的性质和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路线和纲领落到实处。要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持续发力。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针对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强弱项补短板。要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和落实全过程,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高度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际的举措,坚持不懈地抓党的政治建设,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是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第二章确保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好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政党本身是一个以实现其政治纲领为目标的政治集团。要实现政治纲领,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要保证统一行动,首先要有统一的领导。实践表明,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也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如果做不到全党服从中央、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就会弱了、散了甚至垮了,党作为先进的政治组织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使命。因此,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一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所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发展进步、团结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包含了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

首先,科学完整性强。从政治体制来看,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从经济体制来看,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其次,实践操作性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国家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操作性强。它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和凝聚各族人民力量;有利于保持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深化改革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上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特征,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制度;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勇于实践的精神,才能使科学的制度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党的领导。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基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之所以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长远的价值追求。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党就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并结合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阶段性任务的历史使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国家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国家在曲折中完成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历史使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党又提出了解决人民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今天,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所以,中国共产党不仅考虑当下的事情、现实的问题,而且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规划。这种使命感使得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具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使其真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大力拥护。

第二,中国共产党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古语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影响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如果党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可能正确分析形势,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对思维方法讲过很多,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上特意强调思维方法,这都是对我们党的历史和实践的科学总结。

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国内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新问题层出不穷,如果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一定会寸步难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辩证思维,要求干部提高辨证思维能力。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改革也要辩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痰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在之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都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典范。

系统思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特征。科技越发达、交往越密切,社会的关联度和系统性就越强。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服务中心、顾全大局,才能使各方面的工作有机衔接起来,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将党的事业顺利推向前进。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了系统思维的要求。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他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改革开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2013年9月17日,在跟党外人士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思维方法,展示的是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战略思维能力则意味着,要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善于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善于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善于把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结合起来,不能闭目塞听、固步自封。”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而且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党要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绝非一件易事。有没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具有98年历史,70年执政历史,8900多万党员的政党,善于战略思维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

第三,中国共产党具有出色的学习、吸纳能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党的事业是史无前例的全新事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步,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开创性。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只有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毛泽东时代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学习始终是党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如此,我们党还特别重视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讲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邓小平同志也讲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要求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通过学习使我们的党变得聪明智慧,坚强有力,领导有方,事业有成。

第四,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党承担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重任。人多力量大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但这个真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只有在具有统一意志的前提下才是对的。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大国。各地区、各民族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意愿和要求,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各自都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去争去抢,那么,人越多就会越乱。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中国,就是这样的。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和动员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百姓富裕而奋斗,从而使一个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新中国,使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凭借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一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条第二款“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加一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由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党章和宪法中得以确立。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决定着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关键所在。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论述,从党的阶级性、先进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等方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