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游欧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09:33:17

点击下载

作者:叶永平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私人订制游欧洲

私人订制游欧洲试读:

作者自序

本书是笔者致力于欧洲旅游中所见所闻有感而发的旅游散文集,也是融纪实、议论、抒情为一体,深入浅出颇有新意的旅游指南。

作为旅游散文作家,笔者多年来立足于旅游散文的创作,曾经出版了3本旅游散文专著。这些年又热衷于不同于“团体游”的“小团游”,并根据兴趣爱好,自我设计旅游线路和游览景点,力求在“特色游”上有所收获,这便是“私人订制游欧洲”的起因。

何谓“私人订制”,本意是指自我策划的旅游线路和游览景点,在满足一般观光著名线路和景点的同时,注重去探索、发现常人所不太了解或者鲜为光顾的地方。抑或,去寻觅那些旅游中的历史真谛和人文精髓,还有那坊间的趣闻轶事,在游山玩水中欣赏异域风土人情,品味旅游的“欧洲大餐”,寻求另一番精神享受。

本书选取了笔者这些年游历欧洲20余国的散文,虽然大都是读者非常熟悉的国家,但本书不落俗套推陈出新,以一个旅游散文作家的眼光,面对欧洲的旖旎风光和文明社会,重新加以深邃的历史思考,探寻异国他乡的人文精神,寻觅那些中国游客较为陌生或容易忽略的旅游线路和景点,让旅游在赏心悦目和修身养性之余,同时兼有“社会教科书”“文明进步史”的特殊功能。

纵观全书,笔者以时而朴实无华时而优美流畅的文笔,洞悉现实,触景生情,以景议理,直抒胸臆,品味旅途,流露着对审美的眷恋。进而,另辟蹊径,将读者熟悉或不太知晓的旅游景点作别出心裁的解读,写出另一番意境和趣味,不失为旅游散文的另一种创意。

这是笔者对旅游散文写作的一次尝试,也是对旅游的一种感悟。这就是游欧洲“私人订制”的理由,也是本书值得一读之处。

最后,要感谢我的原卢湾区老领导——上海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董事长王亚奇先生、上海长江联合置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虎弟先生、上海为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林先生、上海住陆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卫国先生,以及上海浦东建筑设计院等,衷心感谢他们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对我文学创作的鼎力相助,特别要感谢普东房地产展示公司苏士卿先生对本书的顺利出版所提供的帮助。

作者于乙未年初夏

沿着朱自清的脚步去巴黎

朱自清对巴黎似乎情有独钟,在《欧游杂记》中留下了最长的篇幅来细说自己漫游巴黎的点点滴滴。从塞纳河到协和广场,从凯旋门到香榭丽舍大街,从埃菲尔铁塔到巴黎圣母院,从市中心卢浮宫到郊外的枫丹白露,对建筑、艺术、文学、风土人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而今,我们沿着朱自清的脚步,去巴黎寻觅大师笔下对美的记忆和描述,仿佛与大师同行在美的世界里……

巴黎,一个埃菲尔铁塔下的城市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海明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巴黎就是快乐的同义词”。但接下来他又说:“令人只想到吃、喝、写作、做爱。”这是海明威1921年时说的。

今日的巴黎,是否还是海明威说的那个巴黎?其实不然。

有人称之为旅游巴黎,有人誉之为文物巴黎。还有人说它是蒙着面纱不为人知的巴黎,或叫由众多博物馆和隐秘角落组成的巴黎。当然,也有人称之为购物天堂巴黎、摩登巴黎、美食巴黎、水上巴黎、花园巴黎……一句话,一个千面千像千姿的巴黎,一个经历了许多世纪的变化,在不断更新的巴黎。

暮色中的法国巴黎凯旋门

巴黎,被绘画、被写作、被歌唱、被搬上银幕和舞台。巴黎是历代所有画家最钟爱的题材,他们在画布上印下它的容貌和色彩;是银幕上永恒的明星,被胶卷曝光得一遍又一遍;旅游者向往它的人间天堂,在这里抒发着闲情逸致;当地人酷爱它是喧哗和宁静并存的地方,你可以选择欢乐,像那红磨坊上的风车,日夜旋转不停;你也可以追寻独处一地,在咖啡的香味里打发悠悠时光。

其实,巴黎就是埃菲尔铁塔下的一个城市。朱自清在登上铁塔后,极为生动地描述道:“塔上最宜远望,全巴黎都在眼下。但尽是密匝匝的房子只觉应接不暇而无苍茫之感……全塔用铁骨造成,如网状,空处多于实处,轻便灵巧,亭亭直上,颇有戈昔式的余风。塔基占地十七亩,分三层。头层离地一百八十六英尺,二层三百七十七英尺,三层九百二十四英尺,连顶九百八十四英尺。头二层有‘咖啡’,酒馆及小摊儿等。电梯步梯都有,电梯分上下两厢,一厢载直上直下的客人,一厢载在头层停留的客人。最上层却非用电梯不可。那梯口常常拥挤不堪。壁上贴着‘小心扒手’的标语,收票人等嘴里还不住地唱道,‘小心呀!’这一段儿走得可慢极,大约也是‘小心’吧。最上层只有卖纪念品的摊儿和一些问心机。这种问心机欧洲各游戏场中常见;是些小铁箱,一箱管一事。放一个钱进去,便可得到回答;回答若干条是印好的,指针所停止的地方就是专答你。也有用电话回答的。譬如你要问流年,便向流年箱内投进钱去。这实在是一种开心的玩意儿。这层还专设一信箱;寄的信上盖铁塔形邮戳,好让亲友们留作纪念。塔上最宜远望,全巴黎都在眼下。但尽是密匝匝的房子,只觉应接不暇而无苍茫之感。塔上满缀着电灯,晚上便是种种广告;在暗夜里这种明妆倒值得一番领略。隔河是特罗卡代罗大厦,有道桥笔直地通着。这所大厦是为一八七八年的博览会造的。中央圆形,圆窗圆顶,两支高高的尖塔分列顶侧;左右翼是新月形的长房。下面许多级台阶,阶下一个大喷水池,也是圆的。大厦前是公园,铁塔下也是的;一片空阔,一片绿。所以大厦远看近看都显出雄巍巍的。大厦的正厅可容五千人。它的大在横里;铁塔的大在直里。一横一直,恰好称得住。”

在300米高的天台上眺望巴黎,它就像埃菲尔铁塔巨人脚边的“小人国”。历史与现代在这里融为一体,文化与艺术在这里大放异彩。

在埃菲尔铁塔上你不禁会遐想:巴黎,一个多少人的“梦中情人”?

塞纳河的风情万种

“塞纳河穿过巴黎城中,像一道圆弧。”朱自清是如此这般地形容,非常生动、非常形象化,似乎给塞纳河赋予了一种灵气。

因为有了塞纳河,所以巴黎就成了水灵灵的了。

因为有了桥,所以巴黎就成了千姿百态的了。

塞纳河畔,这是巴黎最美的身段,宛如少女的舞动的腰肢,时时散发出美人的芬芳,令人陶醉、让人着迷。

塞纳河畔,虽然有着鳞次栉比的古典建筑,像巴黎圣母院、奥赛美术馆、大皇宫、小皇宫、埃菲尔铁塔、夏佑宫、卢浮宫……可是,如此华丽的,或雄浑的,或婉约的,或凝重的芳容,往往给游客一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的倒影,在水中,它姣好的面容,似乎已被潺潺流水弄得满脸皱容,加之那暗色的花岗岩的外表,它仿佛春华早逝。

可是,塞纳河上的桥,伸出双臂,将塞纳河水拥入怀抱。挺起肩膀,将塞纳河两岸连成一线。无论清早的晨曦,还是黄昏的暮日,将塞纳河桥装扮得像少女头饰,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摇曳着五彩缤纷的花环。

塞纳河桥,风格迥异,那是巴黎的杰作。新桥,横贯西提岛,又有那位“风流”的亨利四世骑马铜像为伴,是著名的一景。大铁架般的艺术桥,是通向卢浮宫的近道,桥上时有各类露天展览。圣米歇尔桥、兑换桥、玛丽桥、图尔内尔桥、修理桥、协和桥、皇家桥等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

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

塞纳河桥,它浓缩了巴黎的昨天。塞纳河桥,它又赋予了巴黎明天。

雨中的塞纳河,朦朦胧胧,游人稀少。但是两岸的建筑更显得雄伟壮观。任凭河水自由流淌,雨中的河、河中的雨,真是不同寻常的景致。

都说塞纳河孕育了巴黎,慵懒的气息,悠闲的脚步,恬静的熏风,就像一部浪漫而宁静的协奏曲。而雨中的塞纳河,给巴黎带来一种朦朦胧胧的抽象画的感觉。

雨丝,密密的,洒落在卢浮宫的广场上,在玻璃金字塔的喷泉周围,同汩汩的涌泉交织在一起,构成轻歌曼舞的画面。

埃菲尔铁塔,似依偎在塞纳河畔的少女。微微的晨曦中,塞纳河的氤氲岚气,为她婀娜多姿的身影披上一层或隐或现的纱幔。暮色里,她的倩影倒映在弥漫的河水中,如同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楼……

沿着塞纳河,经过协和广场,在法国大革命中,路易十五、玛丽皇后在此上了断头台。进入加叶尼歌剧院,那些大音乐家的石膏像,红沙发红布幔,红丝绒壁纸同水晶吊灯交相辉映。

雨丝,默默地为歌剧院门墙上的雕塑梳妆打扮,莫扎特、巴赫、海顿、贝多芬,那清晰的线条、传神的神情,在雨丝的抚摸下,更为充满灵性,犹如大师再生一般。

在那淅淅沥沥的细雨陪伴下,河水流向远方,流向人们心间。

凯旋门的评说

巴黎凯旋门乃世上最大的一座拱门,是1806年拿破仑为了纪念他不可一世的功勋而建造的,1836年才完成,拿破仑未能活着看到它,但在他死后19年,即1840年的冬天,灵柩从圣赫勒拿岛运回路过此。

法国巴黎的新地标——新凯旋门

时至今日,当人们来到凯旋门下,有几人能知这是拿破仑的杰作?但拱门下无名士兵的墓前却鲜花不断,长明圣火不熄。

历史就是这样:谁是真正的英雄,历史自有评说。

凯旋门上最著名的浮雕是《马赛曲》,它刻画了当年马赛义勇军为自由而献身的历史,虽然,义勇军的勇士们没有留下英名,但凯旋门的丰碑,天天矗立在戴高乐广场的中央。来来往往的人们,不时投来一丝崇敬的目光。而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更乐于在此留影,将这座英雄的丰碑带到四面八方。

朱自清是这样描述的:“凯旋门,有四里半长。凯旋门地势高,从刚果方场望过去像没多远似的,一走可就知道。街的东半截儿,两旁简直是园子,春天绿叶子密密地遮着;西半截儿才真是街。街道非常宽敞。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凯旋门巍峨爽朗地盘踞在街尽头,好像在半天上。欧洲名都街道的形势,怕再没有赶上这儿的;称为‘仙街’,不算说大话。街上有戏院,舞场,饭店,够游客们玩儿乐的。凯旋门一八零六年开工,也是拿破仑造来纪功的。但他并没有看到它的完成。门高一百六十英尺,宽一百六十四英尺,进身七十二英尺,是世界凯旋门中最大的。门上雕刻着一七九二至一八一五年间法国战事片段的景子,都出于名手。其中罗特的‘出师’一景,慷慨激昂,至今还可以作我们的气。这座门更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在拿破仑周忌那一天,从仙街向上看,团团的落日恰好扣在门圈儿里。门圈儿底下是一个无名兵士的墓;他埋在这里,代表大战中死难的一百五十万法国兵。墓是平的,地上嵌着文字;中央有个纪念火,焰子粗粗的,红红的,在风里摇晃着。这个火每天由参战军人团团员来点。门顶可以上去,乘电梯或爬石梯都成;石梯是二百七十三级。上面看,周围不下十二条林荫路,都辐辏到门下,宛然一个大车轮子。”

卢浮宫的沉浮

早在12世纪末,菲利普·奥古斯特就在已被称为卢浮宫的场地上建造了一个城堡。两个世纪后,查理五世的建筑师雷蒙将其改造为皇家的居住场所,形成了“鲜艳夺目的珐琅宫殿”。

但是,百年大战和卢瓦尔河畔的城堡使国王远离卢浮宫,使它沦为军火库和监狱。当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常驻在这里时,逐渐修建成一座文艺复兴式的宫殿。1564年,卡特琳·美第奇又建了杜勒丽宫。路易十三、路易十四期间修建有增无减。但是,太阳王却移情于凡尔赛,卢浮宫的繁华又显没落。

18世纪末,整个欧洲都在谈论国王教皇的收藏品。后来的制宪会议决定并在1791年开创艺术中心博物馆。随着拿破仑一世的胜利,来自欧洲的艺术品使卢浮宫琳琅满目。

朱自清对卢浮宫(当时翻译为卢佛宫)也是情有独钟,他曾经这样娓娓道来:“巴黎博物院之多,真可算甲于世界。就这一桩儿,便可教你流连忘返。但须徘徊玩索才有味,走马看花是不成的。一个行色匆匆的游客,在这种地方往往无可奈何。博物院以卢佛宫为最大;这是就全世界论,不单就巴黎论。卢佛宫在加罗塞方场之东;主要的建筑是口字形,南头向西伸出一长条儿。这里本是一座堡垒,后来改为王宫。大革命后,各处王宫里的画,宫苑里的雕刻,都保存在此;改为故宫博物院,自然是很顺当的。博物院成立后,历来的政府都尽力搜罗好东西放进去;拿破仑从各国‘搬’来大宗的画,更为博物院生色不少。宫房占地极宽,站在那方院子里,颇有海阔天空的意味。院子里养着些鸽子,成群地孤单地仰着头挺着胸在地上一步步地走,一点不怕人。撒些饼干面包之类,它们便都向你身边来。房子造得秀雅而庄严,壁上安着许多王公的雕像。熟悉法国历史的人,到此一定会发思古之幽情的。

卢佛宫好像一座宝山,蕴藏的东西实在太多,教人不知从哪儿说起好。画为最,还有雕刻,古物,装饰美术等等,真是琳琅满目。乍进去的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往往弄得糊里糊涂。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有三件。一是达文齐(注:今译达·芬奇)的《蒙那丽沙》像,大约作于一五零五年前后,是觉孔达夫人的画像。相传达文齐这幅像画了四个年头,因为要那甜美的微笑的样子,每回‘临像’的时候,总请些乐人弹唱给她听,让她高高兴兴坐着。像画好了,他却爱上她了。这幅画是佛兰西司第一手里买的,他没有准儿许认识那女人。一九一一年画曾被人偷走,但两年之后,到底从意大利找回来了。十六世纪中叶,意大利已公认此画为不可有二的画像杰作,作者在与造化争巧。画的奇处就在那一丝儿微笑上。那微笑太飘忽了,太难捉摸了,好像常常在变幻。这果然是个‘奇迹’,不过也只是造形的‘奇迹’罢了。这儿也有些理想在内;达文齐笔下夹带了一些他心目中的圣母的神气。近世讨论那微笑的可太多了。诗人,哲学家,有的是;他们都想找出点儿意义来。于是蒙那丽沙成为一个神秘的浪漫的人了;她那微笑成为‘人狮的凝视’或‘鄙薄的讽笑’了。这大概是她与达文齐都梦想不到的吧。”

读完朱自清的巴黎游记,在卢浮宫里边欣赏边沉思:卢浮宫的沉浮,同法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当一座城堡几起几落,最终演化成一座名扬天下的博物馆,我们深知其筚路蓝缕,是多少代人的心血。

而今的卢浮宫,历经沉浮已是世界级的艺术宫殿。

巴黎圣母院前的遗憾

建于1163年的巴黎圣母院坐落在塞纳河中间的西岱城岛上,与卢浮宫、埃菲尔铁塔齐名,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建筑艺术杰作。

当我再次来到巴黎,炙热的阳光下,巴黎圣母院前排队参观者依旧像长蛇阵般。它的整个建筑都用石头砌成,屋顶、塔楼、扶壁都用尖塔做装饰,繁复有致,旋律优美。建筑内布满精美的雕塑和绘画。最为感叹的是那两座钟楼,各高69米,由一条走廊连接。钟楼、楼梯、尖塔构成一幅神秘莫测的图案,平添了几份庄严肃穆之氛围。

但是,巴黎圣母院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难以磨灭的。尤其是雨果笔下卡西莫多敲打着巨钟发出的浑厚响声,美丽的艾丝美拉达的舞步,月光下神父忧郁的走步,还有那说不完的巴黎圣母院的故事。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终结语是:“这具骨骼的主人是自己前来死在这里的。人们想把他和他所拥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时,他化作了尘埃。”

雨果,早已离世而去。那部《巴黎圣母院》成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这座不朽的建筑,也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圣地。

雨果,没有留下遗憾。作为远道而来的游客,究竟有什么遗憾呢?

朱自清笔下的巴黎圣母院精雕细刻般:“圣母堂更为煊赫。堂成于十二世纪,中间经过许多变迁,到十九世纪中叶重修,才有现在的样子。这是‘装饰的戈昔式’建筑的最好的代表。正面朝西,分三层。下层三座尖拱门。这种门很深,门圈儿是一棱套着一棱的,越往里越小;棱间与门上雕着许多大像小像,都是《圣经》中的人物。中层是窗子,两边的尖拱形,分雕着亚当夏娃像;中央的浑圆形,雕着‘圣处女’像。上层是栏干。最上两座钟楼,各高二百二十七英尺;两楼间露出后面尖塔的尖儿,一个伶俐瘦劲的身影。这座塔是勒丢克所造,比钟楼还高五十八英尺;但从正面看,像一般高似的,这正是建筑师的妙用。朝南还有一个旁门,雕饰也繁密得很。从背后看,左右两排支墙像一对对的翅膀,作飞起的势子。支墙上虽也有些装饰,却不为装饰而有。原来戈昔式的房子高,窗子大,墙的力量支不住那些石头的拱顶,因此非从墙外想法不可。支墙便是这样来的。这是戈昔式的致命伤;许多戈昔式建筑容易圮毁,正是为此。堂里满是彩绘的高玻璃窗子,阴森森的,只看见石柱子,尖拱门,肋骨似的屋顶。中间神堂,两边四排廊路,周围三十七间龛堂,像另自成个世界。堂中的讲坛与管风琴都是名手所作。歌队座与牧师座上的动植物木刻,也以精工著。戈昔式教堂里雕绘最繁;其中取材于教堂所在地的花果的尤多。所雕绘的大抵以近真为主。这种一半为装饰,一半也为教导,让那些不识字的人多知道些事物,作用和百科全书差不多。堂中有宝库,收藏历来珍贵的东西,如金龛、金十字架之类,灿烂耀眼。拿破仑于一八零四年在这儿加冕,那时穿的长袍也陈列在这个库里。北钟楼许人上去,可以看见墙角上石刻的妖兽,奇丑怕人,俯视着下方,据说是吐溜水的。雨果写过《巴黎圣母堂》一部小说,所叙是四百年前的情形,有些还和现在一样。”

枫丹白露拿破仑的声音

在巴黎东南60千米的地方,有一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宫殿,它有一个颇为优雅的名字:枫丹白露。法语的原意是“蓝色的泉水”。枫丹白露,这是一座广阔的枫丹白露森林围绕的宫殿。1137年,路易六世在泉边修建了打猎休憩的城堡。

此后,殿内经历代国王的装饰,保持了文艺复兴的风格。16世纪,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在此绽放出文艺复兴之花。现有主塔、六座王宫和四座花园,四周为170平方千米的森林。是一处迷人的景色,尤其是秋色中的枫丹白露,格外醉人。

秋风萧瑟,秋雨淅淅,殿外颇感寒意。草坪上、湖面上漂泊着残叶。游客兴致很高,在后花园漫步闲谈,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这里的清新空气。

曾几何时的风云人物,早已收入历史画卷之中。但是,留下那一串串历史正版或别传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尤其那宫内的中国馆,收藏着上千件来自圆明园的艺术珍品,包括明清时期的古画、金玉首饰、牙雕、景泰蓝等,我们看着内心顿感阵阵凉意,仿佛一股萧瑟秋风袭来。

雨点,越来越密,越来越大。秋天的雨意,不时涌上心头。

枫丹白露的魅力:不同于闹市的秋色。

朱自清对枫丹白露也是赞叹不已:“但真有野味的还得数枫丹白露的林子。枫丹白露在巴黎东南,一点半钟的火车。这座林子有二十七万亩,周围一百九十里。坐着小马车在里面走,幽静如远古的时代。太阳光将树叶子照得透明,却只一圈儿一点儿地洒到地上。路两旁的树有时候太茂盛了,枝叶交错成一座拱门,低低的;远看去好像拱门那面另有一界。林子里下大雨,那一片沙沙沙沙的声音,像潮水,会把你心上的东西冲洗个干净。林中有好几处山峡,可以试腰脚,看野花野草,看旁逸斜出,稀奇古怪的石头,像枯骨,像刺猬。亚勃雷孟峡就是其一,地方大,石头多,又是忽高忽低,走起来好。

枫丹白露宫建于十六世纪,后经重修。拿破仑一八一四年临去爱而巴岛的时候,在此告别他的诸将。这座宫与法国历史关系甚多。宫房外观不美,里面却精致,家具等等也考究。就中侍从武官室与亨利第二厅最好看。前者的地板用嵌花的条子板;小小的一间屋,共用九百条之多。复壁板上也雕绘着繁细的花饰,炉壁上也满是花儿,挂灯也像花正开着。后者是一间长厅,其大少有。地板用了二万六千块,一色,嵌成规规矩矩的几何图案,光可照人。厅中间两行圆拱门。门柱下截镶复壁板,上截镶油画;楣上也画得满满的。天花板极意雕饰,金光耀眼。宫外有园子,池子,但赶不上凡尔赛宫的。”

在枫丹白露宫前的白马庭院,马蹄形的阶梯有一楼缓缓伸到二楼。虽然,岩石的栏杆斑驳陆离,岁月的泪痕早已沁入每一块岩石之中。

它见证了叱咤风云的拿破仑的一段历史。1814年,拿破仑在此签署“退位书”。4月20日拿破仑被押送流亡,在马蹄形阶梯上慷慨激昂道:“再见了,我的孩子们!再见了,我的勇士们!”随之,拥抱将士,跳上马车去流亡。一年后“百日政变”,拿破仑重返于此,再次在马蹄形阶梯下东山再起。这就是拿破仑“退位处”的历史故事。

退位,往往意味着一个人政治生涯的结束。而拿破仑却卧薪尝胆重整旗鼓。这是马蹄形阶梯留给后人的值得思考之处。

枫丹白露宫,其建筑和内部的装饰都可与凡尔赛宫媲美,尤其是静谧的湖水倒影中的宫殿,更使人赞不绝口。不过,这一座光彩已逝的马蹄形阶梯,却留下了这样一段如歌如泣的话题。

当你站在马蹄形阶梯时,拿破仑的退位宣言仿佛又在耳际响起……

凡尔赛宫的命运

朱自清在对比了枫丹白露后,对凡尔赛宫大为赞赏:“凡尔赛宫在巴黎西南,算是近郊。原是路易十三的猎宫,路易十四觉得这个地方好,便大加修饰。路易十四是所谓‘上帝的代表’,凡尔赛宫便是他的庙宇。那时法国贵人多一半住在宫里,伺候王上。他的侍从共一万四千人;五百人伺候他吃饭,一百个贵人伺候他起床,更多的贵人伺候他睡觉。那时法国艺术大盛,一切都成为御用的,集中在凡尔赛和巴黎两处。凡尔赛宫里装饰力求富丽奇巧,用钱无数。如金漆彩画的天花板,木刻,华美的家具,花饰,贝壳与多用错综交会的曲线纹等,用意全在教来客惊奇:这便是所谓‘罗科科式’。宫中有镜厅,十七个大窗户,正对着十七面同样大小的镜子;厅长二百四十英尺,宽三十英尺,高四十二英尺。拱顶上和墙上画着路易十四打胜德国,荷兰,西班牙的情形,画着他是诸国的领袖,画着他是艺术与科学的广大教主。近十几年来成为世界祸根的那和约便是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那一天在这座厅里签的字。宫旁一座大园子,也是路易十四手里布置起来的。看不到头的两行树,有万千的气象。有湖,有花园,有喷水。花园一畦一个花样,小松树一律修剪成圆锥形,集法国式花园之大成。喷水大约有四十多处,或铜雕,或石雕,处处都别出心裁,也是集大成。每年五月到九月,每月第一星期日,和别的节日,都有大水法。从下午四点起,到处银花飞舞,雾气沾人,衬着那齐斩斩的树,软茸茸的草,觉得立着看,走着看,不拘怎么看总成。海龙王喷水池,规模特别大;得等五点半钟大水法停后,让它单独来二十分钟。有时晚上大放花炮,就在这里。各色的电彩照耀着一道道喷水。花炮在喷水之间放上去,也是一道道的;同时放许多,便氤氲起一团雾。这时候电光焕彩,红的忽然变蓝的,蓝的忽然变白的,真真是一眨眼。”

凡尔赛宫壮丽宏伟,虽说并非是最古老或是规模最大的王宫,却最能重现王宫的气派。

凡尔赛宫和路易十四的性格不可分,充分显现了太阳王的雄心,展现了他君主专政的绝对权力。于是,1682年成为执政中心。国务院厅全部是黄金和大理石装饰。金色和红色装潢的国王寝宫,更为奢华的王后寝宫,镶金装饰,略为庸俗的镜厅是其追求华丽壮观的体现。

昔日帝王王宫并未使其江山万年,但其奉献的不仅仅是供人游览,总能让人回味历史的命运。

在法国购物

法国巴黎,可称得上是欧洲的购物天堂之一,尤以时装、香水而著名。

第一回路过是在戴高乐机场转机,从斯德哥尔摩飞香港,需在此等候几个小时,于是在免税商店闲逛。那时,我们大都囊中羞涩,外汇外币少得可怜,只好在此大饱眼福,各家奢侈品店、名牌店还有超市,一一参观。最后,临登机前才痛下决心,花费了100多法郎,购买了“鳄鱼”衬衫以及几套组装迷你香水。那时这属于绝对的高档商品。

以后10多次在巴黎转机或停留。我便琢磨着挑选些什么样的纪念品。

第一回到埃菲尔铁塔,在第三层看到一处商店,因只顾照相,没有仔细选择就匆匆赶到二层去集合就餐了,对那一眼难忘的铁塔模型便铭记在心。后来几次转机中看到它,却犹豫不决,担心模型太大,提携不便。几年后再度到巴黎,在巴黎圣母院北侧的小街上,目睹林林总总的铁塔模型,花15欧元,挑了座合金材质的,此后一路随身走过比利时、荷兰、冰岛、意大利等国,越过千山万水才带回。

那年冬,寒雨中的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脚下泛黄的树叶沙沙作响,淅淅沥沥的雨滴洒落在四处,我们像落汤鸡般照了几张照片,便疾步逃回宫殿内。一头扎进纪念品商店,从画册、明信片、纪念章、圆珠笔入手。作为历代法国国王的行宫,它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一座宫殿。在柜台看到几枚塑料套封的金黄色的纪念币,从人头像上可推断准是哪位与枫丹白露有着密切关系的君王,一枚要2欧元多。还有那本迄今还引以为豪的画册,其照片是绝对值得收藏并阅读的,也不枉我1个多小时的车程。

尼斯老城保存完好,小街两旁尽是充满历史沧桑的老屋,底楼不少人家开了小店。听人介绍,尼斯的干花是值得一购的纪念品。临街的店门口,一长排地摆放着用花布裹着的干花,香味各异,任人挑选。一开始,我并未当回事。“这干花带回去有啥用?”有人说:“放在箱子衣柜里,这是天然的香料。”听完,10欧元买下3袋。那扑鼻清香的味道,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发现卢瓦尔河谷的明珠

到法国,一定要到卢瓦尔河谷古堡去作番深度游,那可是个世外桃源。

这几十座历史悠久的古堡,像点缀于卢瓦尔河谷的珍珠,熠熠生辉,或是依山傍湖,或是独处密林,恍若一方世外桃源,却似人间仙境,令人陶醉。

世外桃源之旅

来到香波堡,你会被它那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所倾倒。古堡的创意者竟是年轻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受文艺复兴影响,其要求既有中世纪要塞的外观,又要将凉亭、天台、壁柱加以创新。建成后的香波堡拥有77座楼梯、282座烟囱和426个房间,可谓规模庞大,气度非凡,在众多古堡中独树一帜。难怪这座古堡被列为世界遗产。

香波堡的楼梯有两个交叉的螺旋式斜坡,各自独立地围绕着镂空的柱子一直到圆顶。这便是著名的双旋梯,可通达3个楼层。据说,两个各站一个楼梯段,可以通过内芯看到彼此,但是永远不会相遇。难怪有人想象:宠妃们哪怕同时上下楼,却是只闻其声不遇其人,避免了尴尬。传说,这可能是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设计哩!而古堡内的雕刻装饰更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品之一,值得一看。香波堡的必看之处则是二楼大厅的拱顶,其装饰雕花将弗朗索瓦一世的“f”和其标志——蝾螈合一,构成了精巧独到的拱顶装饰风格,象征着王权的至高无上,足见其华丽、高贵。

法国舍农索城堡

来到天台便可欣赏屋顶那火焰式哥特建筑风格的景色,仿佛置身于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尖顶之中,奇特却又令人震撼。当行走于林立般的尖顶之中,会让人平添几分敬畏感。

素有法国花园之称的卢瓦尔河谷,以众多城堡而闻名于世,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

其建造始于10世纪,当时还只是作为防御工事。但在500年后,修建了一批豪华的城堡,法国国王在此建造了巨大的城堡后,贵族们担心远离权力中心,纷纷效仿。16世纪中叶,弗朗西斯一世将权力中心迁回巴黎,不过,那些宠臣和富有者继续在此新建夏季别墅。法国大革命中,被废黜贵族的城堡也被洗劫。两次大战中,一些城堡被征用。真是喜亦城堡哀亦城堡。

卢瓦尔河谷城堡千姿百态,但最富传奇色彩的当属舍农索城堡。它坐落于谢尔河的桥上,其独特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记载着一段哀妇怨女的历史故事,其先后6位主人都是法国历史上有名的贵妇,故名“贵妇之堡”。

舍农索城堡浓郁的文化价值令人如痴如醉。步入古堡,一双弗朗索瓦一世年代的大门,木雕绘画依稀可见,这是文化的积淀。

16世纪,当诺曼底财政长官托马·波耶和妻子卡特琳·布理松内在兴建舍农索堡时,此前城堡只是谢尔河床上的雏形和古老水车磨坊,波耶夫妇将此夷为平地,只留下马尔克塔楼,并按文艺复兴风格作了改造,留传至今。

亨利二世时期,因其迷恋家庭教师戴安娜·德·普瓦捷的美色,便将城堡赠给她。她美丽、聪慧且善经营,广栽树木花草,兴建意式喷泉,使之更趋完美。而今,还留有“戴安娜花园”。

1559年,亨利二世被害,遗孀卡特琳·德·梅迪西斯便从戴安娜手中夺回了舍农索。其受文艺复兴之风和达·芬奇的影响,同时因妒忌戴安娜,随之改建城堡,设计了佛罗伦萨风格的长廊,跃然河上,廊桥相连,既是廊又是桥,别具一格。此外,还在戴安娜花园对面兴建小巧精致的卡特琳花园,黄杨木、玫瑰、薰衣草勾勒出静谧的小径,芬芳长留人间。

后来,卡特琳王后将城堡留给儿媳路易斯王后。当亨利三世被害后,路易斯于1589年退隐,在祈祷和冥思中聊度余生。她身边围绕着一群修女,恪守修道院生活。一年四季一袭白衣为夫守孝,人称“白衣夫人”。

18世纪,该堡成为露易丝·杜宾之物。女主人广交文人墨客,以致年轻的哲学家卢梭都爱恋上了她,并在此写下了名著《爱弥尔》。

1864年,拜娄斯夫人购下城堡,改建了卡特琳花园,倾注全力加以保护修复。经过一代又一代女主人的打理,最终成为精致典雅、颇具浪漫气质的城堡而流芳百世。

漫步走进这座建在老磨坊石墩上的城堡,映入眼帘的是建于弗朗索瓦一世的木雕绘画大门,左右两扇门上分别是波耶夫妇的徽章,呈浮雕状。

进入底楼,左侧是卫兵室和小教堂,一旁为亨利二世情妇戴安娜的卧室。房间的壁炉由枫丹白露派著名雕刻家古戎建造,雕有亨利二世和卡特琳名字的首个字母:h和c交错的图形。那张带有蓝色的华盖及帷帐的床,用西班牙科尔多瓦皮革制作的扶手椅和精雕细琢、细木镶嵌的桌子,均为文艺复兴时期原物。精美无比的19世纪青铜雕塑“安纳的戴安娜”,让人不由得想起女主人的倩影。

连通卧室的是绿色办公室,这是王后卡特琳摄政时的办公室,她在此统治着法兰西。房间内16世纪“马兜铃”式样的布鲁塞尔挂毯不同凡响,画面的颜色是由绿渐变为蓝。墙上挂着丁托列托等油画作品。

一侧是小书房,驻足浏览窗外的谢尔河、绿色小岛和花园,令人心旷神怡。小书房的橡木藻井是1525年建造的,这是迄今法国最早的天花藻井之一。

从戴安娜卧室穿过一个小过道,就到了长廊。1576年,王后卡特琳将戴安娜建造的桥改建为长廊。18扇华丽的窗户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桥变为廊。

来到底楼弗朗索瓦一世的卧室,满眼金碧辉煌,珍藏着文艺复兴时期最美的壁炉之一。弗朗索瓦一世被认为是法国第一位文艺复兴式的君主,与他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都是他的知音,其中包括达·芬奇。传说达·芬奇就是在他的怀中去世的。弗朗索瓦一世还雄心勃勃地大兴土木,修建了昂布瓦斯、布卢瓦、香波城堡等。据记载,舍农索堡也曾得到其资助而扩建。这间卧室壁炉右侧挂着凡·罗的作品《美慧之女神》,描绘了路易十五的三个宠妃。

紧邻的是路易十四沙龙。1650年7月14日,路易十四访问舍农索,后将里戈为他绘制的肖像画赠之,使之蓬荜增辉,不同凡俗。

从底楼前厅穿过一个16世纪的橡木大门,就通往楼梯。这座通向二楼的楼梯,是按照意大利式样最早在法国建造的直式楼梯之一。

一楼的前厅,门的上方有大理石圆形浮雕,是王后卡特琳从意大利带来的饰品,刻有古罗马皇帝的雕像。从前厅可以走向阳台,眺望马尔克塔楼和前院,卡特琳花园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一楼5位王后的卧室,可谓声名显赫。这间卧室是为纪念王后卡特琳的两位女儿和三位儿媳,其均为王后。房内一张带有紫红色华盖的大床,两张哥特时期木质的柜子,一个钉满大钉的旅行用箱子。墙上鲁本斯的作品,系从西班牙国王处购得。

王后卡特琳的卧室珍藏着16世纪雕刻精美的家具。地板的六角形红色地砖和壁炉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原物。一旁的套间是版画间,展示了18世纪女主人杜班夫人对舍农索装饰风格的追求,还收藏了有关舍农索的绘画雕刻作品。

二楼洛林的路易斯卧室则充满了悲哀凄凉的气氛。女主人房间的装饰处处显出服孝的特征:孝幔上泪珠状的装饰、寡妇的束腰带、荆棘皇冠,默默无言诉说着权力之争的残酷……

而今,走出古老的城堡,放眼城堡旁的法式园林,数以万计的鲜花竞相绽放,一片平和温馨的阳光使古堡更添几许静谧。

以当年女主人戴安娜和卡特琳命名的花园,毗邻相处,交相辉映,共享一片蓝天。再也无需争风吃醋、钩心斗角于情场内外,留给后人的则是一段茶余饭后的故事与传说。

然而,贵妇之堡,宛如一座艺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瑰宝珍品、历史悠久的法兰西文明,以其无穷魅力吸引着每一位游客。

道别舍农索城堡时,古堡早已深深地印记在我心里。

在布卢瓦小憩

从巴黎出发,往西南约170千米,这就是我们赶路中偶遇的卢瓦尔河谷的布卢瓦,相掩在绿树清水中的一座市镇,卢瓦尔—谢尔省的省府,人口才6万多人。

说来有趣,原来是准备到昂布瓦斯用晚餐的,而7月的法国,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刻,太阳还有点炙热之感,因为日长,这一季节,太阳一般要到八九点钟后才下山。而沿着卢瓦尔河畔的公路驱车行走,目睹这一座洒满金色阳光的小城,我们触景生情,觉得干脆到布卢瓦去歇歇脚,顺便吃晚餐。

车子拐下公路,走过街区,翻过一座18世纪的古老石桥,在河岸边的停车场泊车。嗬,清爽的凉风从卢瓦尔河谷吹来,迎面一阵阵清凉,顿时驱走了困意。站在岸边,我们纷纷取出相机对着卢瓦尔河两岸景色一阵狂拍。瞧,激流泛着点点浪花,在石桥的桥墩上溅起,河面上闪烁着七彩阳光,格外耀眼夺目。几只水鸟,悄悄地躲到近岸边的水草丛里,偷闲找乐,这精灵的水鸟,它也知道河中间的激流,那不是自己找食的地方。再远眺尖塔,王宫在卢瓦尔河里的倒影,顶着华盖般的绿树在河面上婆娑起舞,这一切,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仿佛是一幅夕阳西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彩画。

听人介绍,别小看今日的布卢瓦人不多,城也不大,可当年足以与大巴黎的名气比肩,此地先后有7位国王常居于此,号令天下。我们慕名来到著名的布卢瓦城堡。

据说在9世纪时就有此布卢瓦城堡,后来有布卢瓦伯爵等人整新和重建。随着入住者的身价陡增,这里的建筑大多印刻上了当权者的不同心态和享受,也记录下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查理公爵于1450年隐退于此,此时的城堡已被整修得更加舒适。路易十二曾在此城堡中接受教育,后把此作为自己的主要宅邸。他所建造的新的王室住所,宽敞而明亮,装饰上受意大利风格的影响,保持了晚期哥特式艺术的传统。弗朗索瓦登上王位后,对城堡又作了改建,面向庭院建筑的外立面不再是砖石交替的图案,而是用浅色的大条石装饰,并以对称为效果。

参观着城堡里著名的盘旋式阶梯,弗朗索瓦厢楼和大阶梯,路易十二厢楼和会客大厅,圣卡莱小礼拜堂,亨利三世的房间及木床,还有那由护墙改建的敞廊,带有国王家族蝾螈图案的大壁炉,等等。

城堡,这一方小天地,始终成为法兰西历史的一个舞台,上演着节日、爱情、悲剧、阴谋和权力的不同剧情,好像走马灯般从不谢幕。然而,历史却无情地翻过了一页又一页,只留下后人对此处建筑艺术的欣赏目光,布卢瓦城堡也被写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走出饱经沧桑的城堡,信步于布卢瓦的小街上,金色的阳光洒满一地,没有来去匆匆的步履,更没有嘈杂喧嚣的刺激。唯见街头咖啡室外高朋满座,人们悠闲地喝着咖啡,几只小鸟索性在桌子上下左跳右蹿,寻觅着人们残留下的食物渣屑,更有甚者,干脆飞到食客的肩膀上,或腿脚旁,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步入临近的一条小巷,远处传来大教堂那高高的尖塔下古钟的敲打声,仿佛是时间老人的友好问候,因为是周末,小巷两侧的商店都已关上门窗,只留下我们几个慢慢移动的脚步声,“笃笃”地在小巷中悠悠地回响着。

我们在步行街上找到了一家中餐馆,正巧街两侧的建筑挡去了太阳光的余热。餐馆门前的长条桌旁,凉风习习,我们围桌而坐,服务生端来清澈的啤酒,我们“咕嘟咕嘟”一干而尽,顿时,一股凉意袭来,好不痛快。细一问:“这是什么牌子的啤酒?”服务生笑答:“青岛啤酒!”我们一听乐了,远赴重洋,还能喝到咱们国家的啤酒,可见世界之小,犹如生活在地球村。随之,我们取过菜单,点了番茄炒蛋、糖醋排骨、红烧鸡块等几个菜。伸出筷子一尝,说实在的,烹饪技艺真是一般,我们称之为“法式中菜”,但此地不是大都市巴黎,能在这幽静僻远的小城吃上中国菜,对我们几个来讲,也可大大缓解一下思家之愁。

虽说在布卢瓦一番小憩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但留给我们的却是难以磨灭的记忆。难怪有人这样评价:要领略法国风情,一是到巴黎,二是到卢瓦尔河谷。巴黎代表着法国浪漫和前卫,而卢瓦尔河谷则是恬静和古典。

布卢瓦,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

夜宿古堡之家

在法国卢瓦尔河谷奔波了一天,欣赏了最美的香波堡的建筑艺术,又匆匆赶到“贵妇之堡”的索农舍城堡,细心品味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珍品,再赶到卢瓦尔河畔小城——布卢瓦晚餐,不知不觉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穿行在披着余晖的密林里,驱车前往昂布瓦斯附近名叫“阿邦迪斯”的古堡酒店。不巧,常年做导游的司机竟然在密林里迷了路,分不清东南西北,路上又没有明显的引路牌,只能东问西找,一个小时后,才找到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古堡酒店,此时,已是夜幕降临。幸亏古堡几束光亮给我们带来一丝温馨的感觉。

古堡酒店依偎着中东和平公园30公顷林地,还有一个清澈的池塘。

这栋独立的古堡,假4层建筑,正面两侧犄角上各有一大一小两座塔楼。外墙整修一新,十分简练。

放下行李,我们约定来到古堡前的院落空地,借着微弱的余光,细心打量周围环境,原来四周是一圈护城的城墙,护城河垒石的苔藓斑驳陆离,城墙砖石上留下的风雨侵蚀的痕迹,足以证明历史在这里沉淀。

清风中的法国古堡酒店

古堡的四角及屋顶,窗台已打开装饰灯,远看,勾勒出其不同寻常的身影及线条,宛如一朵夜色里的玫瑰,格外迷人芬芳。

不知谁提议,反正酒店里没有什么现代的娱乐活动,不如借着皎洁的月光,在院落露台上打牌散心。四人凑成牌局,两人观战助威。你来我往,鏖战一番。正当牌兴正浓时,护城墙下传来少女朗朗的笑声,嗬!墙边竟有一方泳池,两个少女在戏水玩耍,将水池里的一轮明月搅成片片碎银般。真没有想到,古堡备有一汪清水,给古堡平添了几许生机。后来才知,这也是古堡为数不多的现代设备之一。

夜深了,月更亮了,风渐凉了。我们转战到客厅里,请来服务员小姐,从厨房冰箱里取来灌装啤酒饮料,边解渴边打牌。而客厅另一头,是一圈沙发,一张茶几上一叠时尚杂志,少女的父母倚在沙发上,细细品读着,尽情在书海里遨游。

这就是古堡酒店的夜生活,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轻歌曼舞,平淡却令人难忘。

夜深人静,我们纷纷回屋休息。没有大宾馆那套烦琐的登记手续,服务生马上取出早已准备好的钥匙。细一看,并非电子钥匙卡,而是用花布裹起的小布袋,一头连着铜钥匙。各个房间不按数字编号,而以“凯瑟琳”“赫克托”等相称,富有诗情画意。整幢古堡,只有十多个房间,据了解,最多只住一二十人。真觉得有点空荡荡的。

进入房间,铺着地毯的地板还“嘎吱嘎吱”地发着声响,两扇大木窗,粗犷稳重,窗上的拉钩铁锈斑斑,既可作拉手又可作插销,绝对是上了年头的原装货。窗户外,沐浴着月光的青草池塘和远处的林木,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如此温馨之家,何有睡意?倚靠在沙发上,打量着房间里的家具,古色古香的大床和床头柜,造型古朴的台灯、吊灯,连衣物橱上的玻璃镜子都镶嵌在铁制的镜架里,黑黝黝的架子,可见主人的怀古之情。

令人称奇的是,天花板上原色的木梁,一根一根横架着,不知度过多少岁月,它们正是这样承负着古堡的命运。

当从梦幻中走出,在屋里悠闲地踱着小步,才发现,宽敞的房间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电扇之类的,更没有电脑,连一般欧洲旅馆都备有的咖啡水壶也没有,仿佛置身于18世纪的郊野。

正当为如此的简陋而犯愁时,悄悄移开房门边的一扇木门。呵,原来是间卫浴室,贴着地砖和壁砖,不锈钢衣物架上叠着洁白干爽的浴巾毛巾,台盆上的大镜子没有一丝痕迹。显然,这是后人在维修改建古堡时,为适应酒店客房之需,对这房间作了较为现代的装饰。

入夜,躺在这充满着历史沧桑的木床上,没有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诱惑,只有回归自然,只有一个温馨的家的感觉……

清晨,几只鸟儿早已欢声雀跃,我们一个个不约而同起早,在古堡院落里踏着露水散步,边走边聊,有的说,昨晚回屋就像到家一样,倒头就睡着了。有人却嗔怪,这地方太清静了,静得都睡不着。

根据昨夜同服务生的约定,主随客便,早上8点用早餐。

我们说说笑笑来到客厅,右侧角落是一圈沙发,中间的方桌上摆放着各色杂志,这就是让客人阅读之处。左侧连通着一个大房间,八九张小桌。墙上挂着几幅古堡的旧画,足见古堡岁月更迭却模样依旧。一旁的写字台上有台电脑,是供结账之用,这就是小餐厅。主人已为昨夜入住的共三批客人分别摆放成三处,一对夫妇和两个女儿的是两张桌子合拢而成;我们6人的则是3张长桌子连接成龙。而另一张桌子,摆放着两个人的餐具,客人尚在休息。这恰是家庭式早餐,桌上摆放着橙汁和牛奶,还有刚出炉的黄油羊角、巧克力面包卷和法国咸棍,喷香扑鼻,令人馋涎欲滴。主人问候着,要咖啡还是茶?一会儿又送来果酱和酸奶。

我们6人围桌而坐,有说有笑。那老外一家四口,也是边喝边吃,其乐融融。此情此景,仿佛一个中外和谐的大家庭。

沉醉于竖琴故乡的庄园游

当你踏上大西洋上的翡翠绿洲——爱尔兰大地时,你会看到到处有健力士和竖琴的身影。原来,产自爱尔兰的健力士啤酒是爱尔兰的国饮,竖琴是爱尔兰的国乐。难怪,人称这里是健力士和竖琴的故乡。

精美绝伦的古老庄园

位于都柏林以南20千米处的威克洛山鲍沃斯考特是爱尔兰著名的花园式庄园,也是到爱尔兰旅游的必选之地。

鲍沃斯考特庄园建造于18世纪20年代,由100个工人历经12年建造完成,占地约1.4万英亩。庄园以其开阔怡人的风景,精心设计的雕塑、梯田和水池而闻名于世。在水池的周围,技艺精湛的工艺品随处可见,意大利的雕塑和意大利式的坡道错落有致。

爱尔兰鲍沃斯考特庄园

庄园共分为以下几个景区:意大利式花园、围墙花园、海豚池、宠物墓区、日式花园、塔区、鲍沃斯考特建筑和瀑布。

而今的鲍沃斯考特庄园,游人如织。这里不但有美景还有美食、美酒。一楼的餐厅提供爱尔兰的牛羊肉、蔬果、甜品等。二楼的礼堂宽敞明亮,富有艺术气息的装潢,显得高贵雍容,加上其闻名遐迩的庄园气派,由此成为当地举办婚礼的上佳之处。我们在这里看到一对新人正在举办婚宴,全场本白色的装饰格调,本白色的婚礼背景板、鲜花、桌布、椅套、餐布等,为庄园带来了迷人的气息。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从1740年起,在鲍沃斯考特家族的营造下,庄园逐渐成为威克洛山麓的香格里拉。园内的意大利式园林,由著名设计师罗宾逊·丹尼设计成梯田型。1840年开始动工,100个工人耗费12年才建成。环顾园林的平台,有19世纪时雕塑的神像阿波罗·贝尔维戴尔、戴安娜、费穆、维多利亚等,个个神态自若,栩栩如生。中间的甬道上铺设着由滨海小镇——布雷运来的花岗岩和鹅卵石,历经百年风雨,更显品质风骨。甬道上一组儿童与壶的铜质雕像,均为凡尔赛宫的仿制品,惟妙惟肖,令人赞叹。还有一组名为《吐水的男人们》的塑像,原创作于米兰,1872年从巴黎购来。其神其势,气韵无穷。两者之间,一个太阳罗盘,上面写道:“我只记载阳光灿烂的日子。”平凡的哲理,寓意深刻。

园内最为赞叹的是垂藤湖里仿造意大利巴伯雷尼的喷泉,而甬道通达的湖畔,矗立着两座长着翅膀的飞马雕塑。这是1869年由哈根·休高教授设计的,铸造于柏林,用锌铸成,成为鲍沃斯考特庄园的镇园之宝。难怪,现今的庄园园徽是一个圆圈中站立着带翅的飞马,雄姿勃发,跃跃欲试。

花园是这般精美绝伦,恰似一颗镶嵌在威克洛山区的明珠,璀璨无比。而花园里的庄园建筑,更是有着画龙点睛之笔,与之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据说,这里在13世纪曾是一个重要的城堡。后来到了20世纪,营造成优雅的帕拉蒂奥式建筑。而今,鲍沃斯考特庄园是爱尔兰一处颇有名气的购物中心。时装、童装、珠宝、化妆品、书籍、床上用品等,颇具地方特色,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驻足挑选,给自己留下一份难忘的记忆,留下一片沁人心脾的芳香……

爱尔兰都柏林

感受爱尔兰伯爵的传世生活

“人心所愿之土,其美永不褪衰。”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如此赞誉他的祖国。在爱尔兰,那淹没在蓝天碧云绿草中的中世纪凯尔特古堡,徜徉其间,时光恍惚,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城堡在欧洲并不稀奇,那些几个世纪前贵族们留下的古堡,绝大部分已变成了博物馆或酒店,贵族生活恐怕都淹没在史书的文字里,仿佛失去了记忆。

在比尔城堡,我们实地访问了至今依然生活在城堡之中的伯爵一家。巨大的庄园、充满沧桑感的城堡、质朴又好客的罗斯伯爵,让这座400年的城堡依然生机盎然。这是绝对与众不同的画面,伯爵的传世生活,扑面而来。不仅帕逊家族的伟大发明令人震撼,伯爵一家的淳朴生活,更让我们领略到现代的贵族们是怎样生活的。

比尔城堡,是一座哥特风格的建筑。它不像一般的城堡通常居于市郊乡间,而是坐落在比尔市中。城堡的客厅有哥特风格的拱顶与维多利亚风格的壁纸,许多地方都装饰有罗斯家族的花豹族徽。这样的历史感,在比尔城堡刻下深深的印记。建立于1620年的比尔城堡庄园是爱尔兰最大的私人城堡之一,帕逊家族自城堡建立之日起一直居住在这里,现在的主人是家族的第七代传人——罗斯伯爵。

高高的城堡围墙,透出曾经的伟岸和森严,而今沐浴在秋天的艳阳里,一片金光灿灿。这里的一部分已改建为城堡博物馆。一进门,则是博物馆的入口兼纪念品小卖部,出售一些图书、儿童玩具、文化用品等,我们随意浏览着各式纪念品,爱尔兰导游便联系起第七代伯爵罗斯先生。

一会儿,一位戴着便帽,穿着米色布外套的老人,红润的脸颊、花白的两鬓,精神矍铄,同我们几个中国游客一一握手道:“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是我儿媳的‘娘家’客人!”说得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这位伯爵的儿媳是中国天津人,已有了中国血统的孙辈。

罗斯伯爵领着我们穿过小卖部,来到博物馆的展厅。琳琅满目的玻璃橱窗里放置了许多古老的仪器,还有大件的设备,据说这是罗斯伯爵的先人自己在家制作的。展厅里面陈列有主人家族在天文、摄影、工程学和园艺等不同领域所获得的成就。

兴致勃勃的罗斯伯爵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各式各样的陈列品和图片:“1840年欧洲最大的望远镜在我家城堡建成。每年的圣诞节前夕,比尔市的市民都会在某一天约好时间熄灭全城的灯火,来到我们家城堡,还有专门从伦敦赶过来的,他们是来我们家观测星星,因为1840年,家族第三代伯爵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望远镜,这座巨大的望远镜现在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庄园之中。”罗斯伯爵指着一架老式天文望远镜的模型,自豪地露出浅浅的微笑。“令我们整个家族都骄傲的是,帕逊家族对人类的科技贡献,这座历史上最大的望远镜,现在每年都吸引着都柏林和英国的大学生来此考察、观测星相;而第三代伯爵的儿子发明了涡轮发电机,第四代伯爵则探测测量了月球表面温度。这些伟大的功绩都被载入了人类史册。”罗斯伯爵简要阐明了他们家族的文化背景及影响。最令人敬佩的是,第三代伯爵的夫人玛丽还是位杰出的摄影家,这里至今还拥有一间“暗房”,在18世纪,帕逊家族已经拥有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这真是不同凡响的创举。

令我们中国游客最为关注的是,展厅的玻璃橱窗里保存着贴有孙中山头像邮票的“实寄封”,有的是全英文,有的信封上还留有中文。“这是从中国寄出的信,为什么?”我们不惑求问道。原来,这是当年在中国收集了有关植物的种子后,从中国寄来的,进关要经严格的检验检疫,方能通行。

交谈之中,罗斯伯爵对自己家族的赞许溢于言表。但是,他对自己却谦虚不傲。他是第七代伯爵,他亲自建起了这个博物馆,把这些家族功绩呈现给世人,同时也为当地增添了一处文化旅游景点。

罗斯伯爵引着我们离开展厅,到城堡的庄园去参观。这时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秋雨,老人毫无改变,迈着坚实的脚步,在细沙石路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欢迎你们!”罗斯先生指着一处用低矮的绿树拼成的英文字母,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意。这是他的创意,以此表达对每位来到城堡的参观者的敬意。

在一大片绿油油的青草地上,一座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占地足足有几十个平方米,横卧在地上,像“天外来客”,又像古老的怪物。罗斯伯爵为我们讲解这台古老天文望远镜是如何操作的,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帕逊家族能有这般发明创造,已实属罕见。

我们来到布满奇花异草的大花园,虽说秋风萧瑟已到,但依然鸟语花香,姹紫嫣红。原来这里引进了世界各地的花草苗木。在长满蓝莓的花草地里,罗斯伯爵随手摘取几枚蓝莓,让我们一一品尝。还有那说不出名字的小树上的红艳艳的小果子,煞是惹人喜爱,我们纷纷摘下几颗放入口中,涩中略带甜味。

这里也被人誉为是城堡中的“小云南”。原来,罗斯伯爵热衷于园林艺术,从联合国工作退休后就专心研究植物,并从世界各地寻找珍奇植物,他称自己为“花匠”。

现在城堡里已经有4500余种花卉,其中50种树木已被列为“不列颠群岛冠军树木”。这里的花园也是全爱尔兰最大的。而让他最骄傲的是,他有一个中国植物园,其中很多都是他和家人前往云南少数民族村寨采集,亲自带回爱尔兰的。

现在,云南的木棉树已高大参天,挺拔的中国银杏树也早已枝繁叶茂。罗斯伯爵对于中国游客也总是热情地敞开大门,带他们观看他的花园,走到中国植物园,他会风趣地说:“看,‘云南’到了!”

当我们走到一处类似大峡谷的地方,罗斯伯爵介绍:“这是一座建于1820年的铁索桥,它是爱尔兰历史上最早的铁索桥。这里是模仿北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所以连周围的树木都是从北美引种的。”我们这才注意到,那片高大树群中几株红叶枫树正是展露英姿之时,显得尤为靓丽。而那条人工挖掘的河流,在上游处营造成大瀑布的造型,奔腾不息的河水,咆哮着、跳跃着,蜿蜒而去。

罗斯伯爵家族并不认为拥有一座城堡,拥有家族流传下来的珍贵物品,就是富有,他们只是想完好地保存它,继续一代代地传下去并展示给人们,以获得更多社会效益。

秋风送爽的午后,在博物馆里与这位慈祥的伯爵对话,我们感受到现代社会里的伯爵是位热心肠又有宽阔胸怀的长者。

这是我们这次爱尔兰之旅的一大收获,这一趟比尔古堡之行,罗斯伯爵为我们揭开了当代伯爵生活的神秘面纱。

伯爵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太阳下。

庄园,迷人的美丽传说

在爱尔兰,徜徉在那一座座城堡庄园,足以让人体验到它深远的历史底蕴,每一座城堡庄园都有一个长长的故事,残酷或浪漫,凄美或甜蜜,让人禁不住去追寻这些因时光流失的美丽传说。

风景如画的拉特勒尔斯城堡庄园建于15世纪,近500年的历史记录了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前美国总统里根等少数名人富豪的婚礼。而平民出身的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在这里完成了王子与公主的梦想。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康德纳斯特旅行家》杂志举行的“读者评选奖”活动中,爱尔兰的阿代尔庄园酒店一举夺得“欧洲头号度假胜地”的美誉。此外,阿代尔庄园还是一家五星级酒店,也是世界主流酒店组织一位久负盛名的成员。庄园坐落在Maigue河岸英国诺曼要塞的古老遗址,是爱尔兰最漂亮的城堡之一。

虽然老牌007皮尔斯·布鲁斯南在电影中总是与邦女郎有着各种各样的暧昧关系,可是生活中的他却对爱情忠贞。2001年8月4日,皮尔斯·布鲁斯南在家乡爱尔兰西部的阿什福德城堡迎娶了相恋6年的基莉·史密夫。虽然婚礼十分低调且戒备森严,但还是从城堡中洋溢出了爱情的甜蜜。

披头士乐队的前主唱保罗·迈卡特尼在莱斯利城堡举行的婚礼让爱尔兰小城莫纳亨变得更加热闹。这座始于17世纪的城堡不仅拥有一座石砌小教堂,还拥有三潭静谧的湖水,是当地风景最优美的地点之一。摩纳哥王子皮埃尔、瑞典国王及王后都曾是这里的贵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