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本共用)规划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1:22:42

点击下载

作者:闻德亮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本共用)规划教材)

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本共用)规划教材)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临床医学概要/闻德亮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本共用)规划教材

ISBN 978-7-117-27167-7

Ⅰ.①临… Ⅱ.①闻… Ⅲ.①临床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Ⅳ.①R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8)第264073 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

主  编:闻德亮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7167-7

策划编辑:梁敬敬

责任编辑:梁敬敬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爽 / 中国医科大学

王 琪 / 大连医科大学

王 鹏 / 中山大学

王炳元 / 中国医科大学

王惠娟 / 河北医科大学

尹友生 / 桂林医学院

曲 波 / 中国医科大学

刘 彤 / 天津医科大学

刘屹立 / 中国医科大学

刘向玲 / 新乡医学院

刘志良 / 锦州医科大学

刘哲宁 / 中南大学

刘晓民 / 哈尔滨医科大学

刘彩霞 / 中国医科大学

孙晓红 / 中国医科大学

李建文 / 广东医科大学

李智伟 / 中国医科大学

杨廷舰 / 潍坊医学院

吴 伟 / 中国医科大学

张 颖 / 复旦大学

张文斌 / 新疆医科大学

张钰聪 / 首都医科大学

尚云晓 / 中国医科大学

罗志勇 / 昆明医科大学

郑维扬 / 南方医科大学

赵 阳 / 中国医科大学

闻德亮 / 中国医科大学

耿 龙 / 中国医科大学

倪春辉 / 南京医科大学

郭 澍 / 中国医科大学

曹志伟 / 中国医科大学

焦桂微 / 哈尔滨医科大学

编写秘书

赵 阳 / 中国医科大学

焦桂微 / 哈尔滨医科大学

数字负责人

刘晓民 / 哈尔滨医科大学

数字秘书

焦桂微 / 哈尔滨医科大学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修订说明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健康中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探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新模式,经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决定,于2017年3 月正式启动本套教材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修订工作,确定修订原则和要求。

为了深入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中“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的精神,创新教学课程、教材编写方法,并贯彻教育部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文件,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决定,将“成人学历教育” 的名称更替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并且就相关联盟的更新和定位、多渠道教学模式、融合教材的具体制作和实施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

本次修订和编写的特点如下:

1.坚持国家级规划教材顶层设计、全程规划、全程质控和“三基、五性、三特定” 的编写原则。

2.教材体现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坚持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非零起点性、学历需求性、职业需求性、模式多样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贴近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实际,适应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社会需要,满足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岗位胜任力需求,达到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实践好用的“三好”教材目标。

3.本轮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内容上增加案例及解析,突出临床思维及技能的培养。形式上采用纸数一体的融合编写模式,在传统纸质版教材的基础上配数字化内容,以一书一的形式展现,包括在线课程、PPT、同步练习、图片等。

4.整体优化。注意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矛盾和不必要的重复。

本次修订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 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专科起点升本科教材29种,于2018年出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第四轮教材目录注:1.*为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共用教材2.本套书部分配有在线课程,激活教材增值服务,通过内附的人卫慕课平台课程链接或二维码免费观看学习3.《医学伦理学》本轮未修订第四届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名单

顾   问  郝 阳 秦怀金 闻德亮

主任委员  赵 杰 胡 炜

副主任委员(独氏笔画排序)

龙大宏 史文海 刘文艳 刘金国 刘振华 杨 晋

佟 赤 余小惠 张雨生 段东印 黄建强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昆华 王爱敏 叶 政 田晓峰 刘 理 刘成玉

江 华 李 刚 李 期 李小寒 杨立勇 杨立群

杨克虎 肖 荣 肖纯凌 沈翠珍 张志远 张美芬

张彩虹 陈亚龙 金昌洙 郑翠红 郝春艳 姜志胜

贺 静 夏立平 夏会林 顾 平 钱士匀 倪少凯

高 东 陶仪声 曹德英 崔香淑 蒋振喜 韩 琳

焦东平 曾庆生 虞建荣 管茶香 漆洪波 翟晓梅

潘庆忠 魏敏杰

秘 书 长  苏 红 左 巍

秘  书 穆建萍 刘冰冰前 言

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学相关专业(包括临床与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根据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不同程度地学习临床医学相关知识与基本内容。现代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同时临床与预防相结合更是当今医学发展的潮流与方向。为了适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满足非临床专业本、专科相关教学用书与读者的需求,我们于2013 年推出了《临床医学概要》第1 版教材。该版教材对目标群体的临床医学整体认知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着第四轮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修订工作的统一开展,《临床医学概要》第2 版的编写工作也正式启动。通过对第1 版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广大师生普遍反映该教材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因此,在修订过程中,我们仍然坚持第1 版的编写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近年各相关领域的新进展,与时俱进调整了部分章节的设置,同时增加了数字化融合教材内容,扫描每章二维码即可查看。

本着概述临床医学相关重要内容的目的,我们继续遵循“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则,结合非零起点、“非临床专业”等特点进行编写。总体区分层次,体例创新务实,内容点面结合,介绍浅尝辄止,普及基础知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全书分为绪论、临床预防学概要、临床诊断学概要、临床疾病学概要(上)(下)、临床治疗学概要六部分共五篇。临床预防学概要的前置,突出了临床预防工作的作用和地位,体现了预防与临床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全面卫生观念。章节编排上,参考医学学科目录,将保健医学、全科医学、影像诊断学等内容纳入编写。临床相关章节,突出概述与基本内容,精选重点疾病,统一按照“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防治原则”的模式进行要点介绍。广大教师与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本专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学制及具体培养目标,有取舍地选择章节与重点疾病展开教学。由于各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为便于阅读与思考,参考文献附在每章的末尾,书末附关键词中英文索引。

第2 版教材编写队伍依然采取主编、副主编双重分篇负责制。第一篇由主编闻德亮教授负责,第二、三篇由副主编刘晓民教授负责,第四、五篇由副主编刘向玲教授负责。编者为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富有敬业精神的各大医学院临床医学专家和教育专家。然而,临床医学广博精深、发展迅猛,更限于编者水平和时限要求,书中难免会有不当甚至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编者单位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各位编者在承担繁重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之余,能够积极投入撰写,确保了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我谨代表编委会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闻德亮2018 年9月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  医学模式转变。

熟悉  临床医学发展;健康与疾病。

了解  医学职业精神;预防和治疗。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最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在现代医学的结构与体系中,临床医学被归入应用医学范畴,这是因为临床医学需要在基础医学取得的知识基础上诊治病人,二者的关系与基础科学(如数、理、化、天、地、生等学科)和应用科学(如各种工程技术)的关系有类似之处。然而还应看到,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中,基础医学的研究目的是认识人体生命活动(主要是健康人的,也包括患病者的生命活动)的奥秘,发现其中的规律,临床医学同样也担负着重要认识生命活动的任务。

随着当代科学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把握临床医学全貌,需要对临床医学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健康与疾病、医学职业精神、预防与治疗等方面都有宏观的了解和认识。一、临床医学发展

现代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如传染病科、神经科、心脏科、肾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和重症监护科等,至少包括50 余个学科、专业。

临床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与防治,都应考虑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为控制包括艾滋病在内的传染病,防治“公害病”“精神病”“文明病”“职业病”和减少意外伤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临床医学必须放眼大医学、大卫生、大预防、大教育的新视野,不仅需要医生、药物和手术,更需健康促进、维护、健康教育;不仅要医药卫生部门努力,更需要社会投入、全民参与。近年来,临床医学心理学、精神卫生学、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临床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及社区医学等的发展,正是现代医学新模式在临床医学中的体现。

临床医学学科分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却往往忽视了整体。近年来,在系统论思想指导下,临床医学发展并建立了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理学、系统病理学、系统药理学等。如:在临床医学中,提出系统生物肿瘤学,用系统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并已取得丰硕成果。

当前,系统医学范畴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越发引起大家的关注。转化医学是一个致力于克服基础研究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严重失衡的医学发展的新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及公共卫生之间的固有屏障,在其间建立起直接关联;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治新方法。其核心是在从事基础医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医生以及卫生工作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特别集中在分子基础医学研究向最有效和最合适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系统医学思想将改变临床医学研究思路,提升疾病诊治水平,加速临床医学发展进程。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世纪,也必将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融合、交汇发展的世纪。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医学科学与诸多学科相融合,它的发展趋势是如何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问题的。专家们预测,21 世纪的医学将进入高科技时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并将从根本上解除危害人类最严重疾病的威胁。随着健康需求猛增,人们对健康长寿、健身健美、社区和家庭医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强调优化生存环境,提高生命质量和增进身心健康为重点的第三次卫生革命方兴未艾。二、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又叫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遵循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即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它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的风格和特征。

医学模式转变即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转变。过去认为疾病是单纯躯体发生病理转变的一种表现。新医学模式理论则认为:疾病是人在社会中生存,会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人的心理也会发生改变,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后机体产生一系列复杂变化的一种整体表现。

从理论上说,医学产生后医学模式也随之产生。从近代医学时期到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是由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演变成机械论医学模式后,再由后者发展形成的。

生物医学模式把健康看作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认为当宿主的抵抗力降低、环境变化、致病因子的致病能力增强时,这种平衡被破坏便会发生疾病;而每一种疾病都可以从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变化,并确定其生物的和(或)物理的特定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推动下,近代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时代。在形态学方面,促进了从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人体结构和生理、病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在功能学方面,从定性研究发展到精确的定量研究;在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方面,加强了医学与现代科学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电子学、光学技术等方面)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尽管生物医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是近代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疾病谱、死因谱和病因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人的心理因素、忽视人的行为因素以及忽视整体的变化等内在缺陷妨碍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正是在这种状况下,1977 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恩格尔(Engel G.L.)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率先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的这一新颖观点受到世界各国医学家的关注。恩格尔指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是根据病人身体检查和化验参数是否偏离正常值来诊治疾病,而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这些参数的影响。

事实上,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许多精神病,多由心理刺激和社会因素引起,较难检测到明显的神经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改变;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每遭一次空袭后就出现大批消化性溃疡和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因此,恩格尔指出:“生物医学逐渐演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他还指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实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的目标,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环境和生活因素,以真正消除疾病的破坏作用。”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既从生物学方面,又从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看待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新医学模式,因此,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标志着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科学,已迈进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促进了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和整体医学的建立和发展。三、健康与疾病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体内外环境相对平衡的状态受到破坏,健康机体的结构、功能与代谢发生改变,随之产生疾病。医学不仅涉及生物学问题,还涉及重要的社会学问题。医学不仅要从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还应从家庭、社区、社会、生物界、地球、宇宙等宏观视角,去理解和揭示生命、健康、疾病、衰老和死亡等基本生物医学现象的本质和相互联系。

对于健康(health)的认识,关系到医学的根本目的。医学不仅是研究疾病的科学,更是研究健康的科学。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将生存和健康作为21 世纪最根本、最重要的议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更明确规定:维护全体人民的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疾病(disease)是有别于健康的生命运动方式。人类对疾病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的液体病理学说提出,疾病是由于体内血液、黏液、黑胆汁、黄胆汁四元素失衡而致。我国中医学说则认为,自然界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经由“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导致疾病的发生。18~19 世纪,西方医学中组织学和微生物学知识得到极大发展,证明结核、鼠疫等多种传染病是由于特殊的病原体进入机体所致。此后,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建立了细胞病理学说,指出疾病是致病因素损伤了机体特定细胞的结果,使疾病有了严格的定位,开创了现代疾病观的先河。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异常,此时机体组织、细胞产生相应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简称病变)是指疾病时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如炎症、损伤、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symptom)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如疼痛、乏力、精力不集中、周身不适、恶心、畏寒等。体征(sign)是疾病的客观表现,如腹泻、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神经反射、周围血白细胞增高等。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如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孤独、烦躁、行为异常等。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除了少数意外损伤可以使人体瞬间从健康状态进入疾病状态外,人体的代谢、功能、形态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变,大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或长或短的亚健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与恢复能力减退,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可有接近临界水平的血压、血脂、血黏度等的升高及免疫功能的紊乱。有资料估计,全部人群中健康者仅占5%~10%,疾病者占20%~25%,亚健康人群可占60%~70%。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均属于亚健康状态。

人体亚健康状态具有动态性和两重性,或回归健康或转向疾病。医务人员的责任就是自觉研究人体亚健康问题,积极促进其向健康转化。其他人群个体也应通过自我调控,强化营养、伦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正面影响。此外,亚健康状态需要与疾病的无症状现象(疾病亚临床状态,或称亚临床疾病)相鉴别。疾病的无症状现象在本质上属于疾病,虽未见明显的疾病症状和体征,但已存在病理性改变及实验室、影像或病理检查证据,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无症状性(隐匿性)缺血性心脏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体亚健康状态可能是疾病无症状现象的更早期形式。四、医学职业精神

医学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是职业立场,即世界公认的人道主义、利他主义。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全球化以及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内科学委员会(ABIM)、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以及美国医学院联合会(AAMC)都将职业精神看成优秀医生临床能力的一个独特方面。2002 年美国内科基金会、ACP 基金会和欧洲内科医生联盟共同研究并发布了《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正式把医师职业精神反映在国际认可的文件中。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IIME)发布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规定:任何国家培养的医生都应具备职业态度、医学知识、临床技能等六方面的核心能力。

从古至今,医生都因为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把医生比作“白衣天使”不仅蕴涵着人们对医生的期望和要求,也承载着社会赋予医生的神圣使命和职责。1991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医学生誓言”中就强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是对医生神圣使命的最好概括。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医学模式的重大转变,都对医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师的职业精神既是医师思想观念和整体素质的体现,也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体现。广大医师作为医院组织结构的主体,其业务水平的高低与自身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前途与命运。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经济与医疗行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市场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国内社会风气更多强调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利益,部分医师在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下,经不住行业潜规则的诱惑,利用患者的信任与手中的处方权来谋取不正当利益,接受药商回扣,向患者暗示或索要红包,使用高价药品、高价检查以及昂贵的医疗器械,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浪费医疗卫生资源,损害白衣天使的形象,对医疗行业的社会公益性也造成了巨大冲击。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师的执业水平,加强和改善医患关系,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 年5 月正式宣布加入推行“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活动,旨在从加强行业自律和维护医师合法权益出发,进一步明确医师的执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向全社会表达医师的崇高理想和职业追求。

从2014 年开始,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意见》,强调要深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同样再次强调了将职业精神、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者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和行业自律”。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之计,全面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精神水平,成为了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和重要举措。五、预防与治疗

预防(prevention)是指防止疾病发生、传播与流行,以及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和为此进行的医学活动。治疗(therapy)是应用药物和非药物等手段,减少患者痛苦,使疾病得到控制、好转或痊愈的过程,也是临床决策的重要内容。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控制和消除症状,改善功能,恢复正常生理、心理状态等。早期治疗能缩短病程,预防或减少并发症而早日康复。预防的目的是免于患病,治疗则是预防的补充。中医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并通过养生、锻炼、增强体质、扶正固本、抵御邪气,以保护、增进健康,防止患病。

疾病预防的思想来源于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不仅在于有病就医,而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其中疾病的预防是最重要的。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发现主动预防疾病比被动治疗疾病更具有实际意义,逐步树立了多层面全方位的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观念。医学工作者应当承担起向社会提供整体卫生服务的责任,医疗机构也应拥有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功能。疾病预防是现代医学的重要部分和终极目标。

随着“防胜于治”的意识增强,现代预防医学的内涵更丰富、更积极。从原来仅理解为防止疾病发生,转向开展原级预防,即预防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包括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一级预防是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包括必要的治疗手段;二级预防是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及时诊治;三级预防是防治并发症,防复发转移、防残疾、康复指导等。

相对于治疗,预防是更积极主动的医学行为。在预防医学中,近来又主张更积极主动的最早期预防。有学者把人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时期,比作浮在海洋中的冰山。临床医疗往往只关注于浮出海面较高的冰山一角,此时健康问题已高度恶化,症状体征明显,诊疗较难,预后也差。现代预防重点要更多关注潜在海水中的冰山大部分,理想的预防是“水下作业”,针对水面下的冰山,即无病期、疾病未现期和临床早期人群做好健康促进、维护工作。这项“水下作业”正是临床医学全科医生的主业。

当前,预防医学已从临床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医学体系中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后第三个医学。然而,时代发展要求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结合越来越紧密。如今预防医学又回归临床医学,出现了新的模式,称为临床预防。面对越来越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时,传统的预防医学观念难以应对,唯有将预防措施渗透到临床实践中才是上策,于是临床预防应运而生。临床预防是指对常见而易复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健康评估、健康促进等,或对部分未发病人群进行筛选检测、早期发现、及时根治等。临床预防为以诊疗为主的临床医学增添了活力,不仅被动诊治疾病,还主动促进健康,防病未然,大大提升了临床医学的保健价值和人文意义。(闻德亮)第一篇 临床预防学概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理想健康状态”与“自身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卫生服务的多样性及个性化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1947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概念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一概念表明,只有同时具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才是完全的健康。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98 年WHO 提出“21 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以增加人类期望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医学目标开始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医学目的也从对抗疾病和死亡转变为对抗早死、维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医学模式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进一步演变为“环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1999 年WHO 提出身心健康新标准为“五快”“三良好”。“五快”是指吃得快、便得快、走得快、说得快和睡得快;“三良好”是指良好的个性人格、良好的处事能力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科学的目标已经从减轻病人痛苦与恢复健康,扩展到维护健康,进而发展到促进健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正在从被动医疗走向主动健康,力求提高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医疗工作者必须建立“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临床预防医学(clinical preventive medicine)是研究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包括社区服务工作者在家庭和社区场所)对个体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其对应的预防服务则称为临床预防服务。临床预防医学是预防医学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特有的学科内容。临床预防医学以预防和控制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且对健康危害严重的危险因素为主线,研究医务人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对引起病伤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检和评估,如何开展健康咨询以纠正求医者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如何实施免疫接种、化学预防、生殖健康指导等具体的有效预防措施。第一章 临床预防服务

学习目标

掌握  健康的概念、医学模式及其转变、临床预防医学的概念、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和内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

熟悉  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自我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和内容。

了解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预防服务的影响。

在我国的卫生从业人员中,临床医务人员占多数。据统计,大约78%的人每年至少要去看一次医生,平均一年三次。临床医生开展预防服务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医务人员以其特殊的方式与“患者”直接接触,能够方便准确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健康危险性的量化评估,从而确定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②患者对医生的建议有很好的依从性,能有效地调动其改善个人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医务人员可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行为改变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保健建议,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纠正不良的健康行为、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第一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和原则

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是指在临床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在家庭和社区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干预的措施通常包括早期筛查、健康教育、免疫接种和化学药物预防。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健康者或无症状的“患者”,即侧重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也是临床医生在常规临床工作中提供的预防服务。通常临床医学的服务对象是病人,采用的方法是诊断和治疗疾病;预防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群,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群体实施预防措施;而临床预防服务提倡在临床条件下实施针对个体特征的预防服务(不包括对患者的常规性治疗和护理),是介于医疗与预防之间的一类卫生服务。一、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临床预防服务主要涉及健康维护、健康促进,以及减少导致和加重病伤的危险因素等方面。包括对求医者进行健康咨询、健康筛检、预防接种、化学预防和预防性治疗等。与求医者共同制订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计划,随访求医者执行计划情况等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促使求医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服务内容有如下六个方面。(一)个体危险因素评价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二)向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或称高危人群)或临床前期“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共同制订预防疾病计划。(三)健康筛检

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患者或有健康缺陷的人,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肿瘤筛查和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检测等。(四)免疫接种

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五)化学预防

指对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来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属于第一级预防措施,如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等。(六)预防性治疗

指通过应用某些治疗手段来预防某种疾病从一个阶段进展到更为严重的阶段,如手术切除肠息肉预防肠癌等。二、实施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

为了让临床医生能够高效开展预防服务,预防疾病的选择和干预的措施必须经过科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疾病选择

在选择要解决的健康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针对的疾病,而不是已经掌握的干预措施。应该确保须优先选择的疾病,而不是选择个别发生或对之有特殊兴趣的疾病。选择疾病的标准为:①疾病的严重程度;②有合理干预措施及预防效果;③适时性;④成本;⑤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⑥评估的可行性。(二)危险因素选择

选择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①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流行范围;②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程度。一个相对弱的危险因素假若流行范围广,它比一个相对强却流行小的危险因素更值得考虑。(三)实施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

实施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包括:①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②医患双方共同决策;③以健康咨询与教育为先导;④合理选择健康筛检的内容;⑤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第二节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人们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①环境因素;②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③生物遗传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内的社会发展因素。WHO 经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四大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占17%,生物遗传因素占15%,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占60%,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占8%。人类在过去的上万年历史进程中,基因变化很小,而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化很大,人对环境有害因素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造成此差异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营养、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广义上的环境也应包括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环境因素。有研究表明,人类绝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是机体内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年龄、性别、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类具有改变环境的能力。需要以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以干预可改变环境危险因素为导向的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的临床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一、环境因素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着人类空间及其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之总和。因此,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由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构成)和社会环境(由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等构成)。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有关统计显示,与环境有关的疾病所致死亡率约占总死亡率的90%。(一)自然环境

又称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如水、空气、土壤及其他生物等,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1.生物因素

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一些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另一些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甚至危害人类的健康。如食物被微生物污染导致食物中毒等。

2.物理因素

包括气流、气温、气压、噪声、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在自然条件下,物理因素一般对人类无危害,但当某些物理因素的强度、剂量及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超出一定限度时,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如高温导致的中暑等。

3.化学因素

包括天然的无机化学物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及动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一些化学元素是保证人类正常活动和健康的必要元素;一些化学元素及化学物质在正常接触和使用情况下对人体无害,但当它们的浓度、剂量及与人体接触的时间超出一定限度时,将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氟过量可导致氟骨症和氟斑牙等。(二)社会环境

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在社会环境中,有诸多因素与人类健康有关,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口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等,但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两个社会环境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与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二、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是指人类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遗传、成熟、老化及机体内部的复合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它对人类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影响健康的生物遗传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某些遗传或非遗传的内在缺陷、变异、老化而导致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在社区人群中,特定的人群特征如年龄、民族、婚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遗传危险性等,都是影响该社区健康水平的生物遗传因素。三、行为和生活方式

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受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和同辈影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传染病等均与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关。最常见的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吸烟、酗酒、吸毒、纵欲、赌博、滥用药物、不良饮食习惯、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具有潜伏期长(吸烟导致肿瘤潜伏期可长达数十年)、特异性差(吸烟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及协同性强(缺乏锻炼与高脂饮食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特点,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的转变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卫生服务(health service)是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医疗卫生服务既包括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诊断、治疗服务,也包括卫生保健机构提供的各种预防保健服务。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拥有、分布及利用将对其人民的健康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影响健康的四个因素中,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其次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虽影响较小,但一旦出现遗传病,则不可逆转。这四个因素彼此又有相互依存关系(图1-1)。

预防影响健康的四方面因素的不良作用,已远非单纯应用生物医学的方法所能解决,还需要注意致病的社会、心理等因素,例如糖尿病病人不能只依靠生物化学的治疗方法。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疾病发现的早晚、病人与医生合作的程度以及自我保健等方面都会对健康起重要作用。由此可知,保持和促进每个人的健康,以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关键在于医务人员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把健康知识传授给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懂得和掌握保持健康的技能,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提高健康水平。图1-1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健康教育和促进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演变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和促进得以繁荣与发展。健康教育和促进是保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采纳和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有赖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组成要素之一,政策、法规、组织以及其他环境的支持都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但它需要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将徒有虚名;另一方面,如果健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支持,健康教育尽管能成功地帮助个体改变行为,但覆盖面很窄且难以持久。一、自我保健

自我保健(self health care)是指人们为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做出的与健康有关的决定。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改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需要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自我保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保持健康的行为,如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不吸烟、酗酒等;②增进健康的行为,如锻炼身体、合理营养、提高心理素质等;③消除有害健康的行为,如戒烟、戒酒;④提高疾病早期自我诊断能力;⑤提高自我治疗能力;⑥提高自我预防能力;⑦改善环境因素,如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及保障食品安全等。根据自我保健的具体内容可分为心理卫生自我保健、膳食自我保健、运动自我保健、物理自我保健、日常生活自我保健、药物自我保健等。自我保健的形式主要有个人自我保健、家庭自我保健、社区自我保健和社会自我保健。由此可见,自我保健离不开个人、家庭、社会和环境,可以说,人类的自我保健是通过健康教育让每个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促进社会文明、完善自我,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及个人身心的协调发展。近些年,自我保健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形成了自我保健医学,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健康教育是自我保健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自我保健的关键桥梁。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是指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卫生宣传,传统的卫生宣传主要是通过报纸、墙报、宣传册、文艺表演等简单的宣传方式普及卫生知识,倡导健康观念与行为。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及媒体技术的提升,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人们行为的改变通常要经过获取知识、转变态度及行为形成三个连续的过程。只有拥有了健康的知识,才会有行为改变的可能,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健康教育就是以健康传播为主要手段,帮助人们了解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教育人们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提供改变行为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服务,并促使人们合理地利用这些服务,促成良好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因此,健康教育是连接健康知识与个人行为改变的桥梁,是一个“知识-信念-行为”改变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提高健康素养,促进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三、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把健康教育和有关组织、政治和经济干预结合起来,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以改善和保护人们健康的一种综合策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健康促进采取了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人们改变不良健康行为,改进预防性卫生服务的内容与水平,改善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健康促进需与社会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相结合,是影响、教育人们采取健康行为的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著名的健康教育学家劳伦斯指出:“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即“健康教育+环境支持”。“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支持”包括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动员等方面。因此,健康促进需要调动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力量,改善影响人们健康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

健康促进具有以下特点:①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某些疾病或疾病的某些危险因素;②健康促进主要是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病因或危险因素的活动或行为;③健康促进不局限于卫生领域,还涉及社会其他领域,也非单纯的医疗卫生服务,应是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的广泛合作;④健康促进特别强调个体与组织的有效和积极参与。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两者关系密切,但也有区别。总体上,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保证。健康教育以“知识-信念-行为”为基础,主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改善人们的知识和信念,从而促成行为的改变。健康促进则是建立在“生态-群体-健康”的框架上,采取包括创造有益于健康的政策、社会环境、社区行动、公众参与等综合措施来实现促进健康的目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近代卫生革命的核心策略之一。(倪春辉)复习思考题

1.简述健康、临床预防医学、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

2.临床预防服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试述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

4.简述自我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联系与区别。

5.你采取了哪些方法来进行自我保健?参考文献

1.傅华.临床预防医学.第2 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Maciosek MV,Coffield AB,Edwards NM,et al.Priorities among effective 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Am.J.Prev.Med.2006;31(1):52-61.

3.Maciosek MV,LaFrance AB,Dehmer SP,et al.Updated Priorities Among Effective 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Ann Fam Med.2017;5(1):14-22.

4.陶芳标,李十月.公共卫生概论.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马骁.健康教育学.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第二章 健康危险因素收集

学习目标

掌握  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健康危险因素的主要收集内容及方法。

熟悉  收集健康危险因素的意义、收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了解  环境危险因素的主要收集内容、信息索取方法。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询问个人及家人健康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引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提高健康水平。本章讨论危险因素的概念和如何采集这些危险因素。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和内涵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等因素。疾病的发生和致死往往和这些健康危险因素有关。病人所遭受的疾病和死亡在生命的早期都是可以预防的,由于病人对早期暴露于疾病、外伤、感染等危险因素的疏忽和不重视,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和早死。如果我们能够及早识别这些危险因素并予以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悲剧的发生。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体制和模式始终以疾病的治疗和病因学研究为重点,并且在相关政策及资金投入方面都给予重点倾斜,而忽略了以预防为主的疾病健康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健康促进。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渐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2016 年10 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人群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和部分城市的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也有所提高。疾病的发生和致死都与一些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生理参数、环境条件和疾病的亚临床期等,它们增加了个体患病的可能性。由这些危险因素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负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应抓住与病人交流的机会,积极发现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询问个人健康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患者是否存在可缓解的危险因素,一旦将健康危险因素收集、整理好,要及时与病人沟通,告知病人,然后实施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如果能够在早期识别健康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那么疾病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与单纯提高专科技术而使得医疗费用增加相比,具有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收集的内容

健康危险因素收集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询问主要的初筛问题,以便于在常规问诊工作中建立病人的危险因素档案,其中包括:环境危险因素、行为危险因素、生物遗传危险因素、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一、环境危险因素(一)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1.生物危险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危险因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物等,它们是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直接致病原。

2.物理化学危险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物理性危险因素有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化学性危险因素有各种生产性毒物、粉尘、农药、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等。(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产业的不断调整,带来了失业、贫困、竞争、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贫困国家和贫困人口中,许多健康危险因素出现了聚集之势。贫困导致教育机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对其发展能力的剥夺,进一步导致社会地位的低下,引起精神上的压抑、社会隔离、就业困难及生存压力。二、行为危险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又称自创性危险因素,是由于人类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而造成的健康危害。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越来越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据统计,我国前四位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和意外伤害,而造成这四种死亡原因的危险因素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2002 年WHO 列举了影响全球的十大健康危险因素:营养不良、高危性行为、高血压、吸烟、酗酒、不安全饮用水及不良卫生设施和卫生习惯、铁缺乏等,其中大部分危险因素均与人类的行为有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