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21:07:3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安魂曲》是(  )的作品。[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研]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舒伯特【答案】B

2.芭蕾舞《天鹅湖》的曲作者是______。[青岛大学2010、2011年研]

A.李斯特

B.肖邦

C.柴可夫斯基

D.普罗科菲耶夫【答案】C

3.《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组曲______之第二乐章。[青岛大学2010年研]

A.《我的祖困》

B.《田园》

C.《大地之歌》

D.《大海》【答案】A

4.《月光奏鸣曲》是______的钢琴奏呜曲作品。[青岛大学2010、2011年研]

A.巴赫

B.贝多芬

C.舒曼

D.海顿【答案】B

5.男声合唱和乐队为朗诵而作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的作曲家是______。[青岛大学2011年研]

A.拉赫玛尼诺夫

B.斯克里亚宾

C.勋伯格

D.西贝柳斯【答案】C

6.音乐属于______。[青岛大学2011年研]

A.造型艺术

B.时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空间艺术【答案】B

7.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是______。[青岛大学2011年研]

A.巴赫

B.巴托克

C.斯特拉文斯基

D.普洛克菲耶夫【答案】A

8.《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__的代表作品之一。[青岛大学2011年研]

A.贝多芬

B.巴赫

C.约翰·施特劳斯

D.李斯特【答案】C

9.歌剧《弄臣》是作曲家______的代表作品。[青岛大学2012年研]

A.普契尼

B.威尔第

C.罗西尼

D.比才【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格里高利圣咏是______。[青岛大学2011年研]

A.复音音乐

B.单音音乐

C.拉丁文词

D.男声演唱

E.女声演唱【答案】BCD

2.以下作曲家属于法国“六人团”的是______等。[青岛大学2012年研]

A.路易·迪雷

B.泰莱菲雷

C.达利乌斯·米约

D.乔治·奥里克

E.弗朗西斯·普朗克【答案】ACDE

3.下列属于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是______。[青岛大学2012年研]

A.《版画集》

B.《意象集》

C.《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D.《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E.《水的游戏》【答案】ABD

4.属于德沃夏克的代表作品是______。[青岛大学2012年研]

A.《斯拉夫舞曲》

B.《F大调弦乐四重奏》(美国四重奏)

C.《达里波尔》

D.《沙皇的新娘》

E.《牧神午后》【答案】AB

三、名词解释

1.旋律[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

答:旋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旋律对于人的听觉感观来说相当于视觉感观中的线条的概念。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

2.交响乐[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交响乐是指一般是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它的产生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交响曲的结构,一般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结构,其音乐特点是快速、活泼,主调具有戏剧性,表现人们的斗争和创造性的活动。第二乐章:曲调缓慢、如歌,是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采用大调的下属调或小调的关系大调。第三乐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调,常以小步舞曲或谐谑曲为基础,采用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第四乐章:非常快速,主调多采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奏鸣曲式的结构,它常常表现出生活的光辉和乐观情绪,也往往表现出生活、风俗斗争的胜利,节日狂欢场面等。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思想内容最深刻、结构最完美、写作技术最全面而艰深的大型器乐体裁。在交响乐发展史上出现了三位巨匠:海顿、贝多芬和莫扎特,他们对于交响乐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是交响乐形式规范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代表作品是《伦敦交响曲》和大型清唱剧《创世纪》、

3.莫扎特[青岛大学2010年研]

答: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莫扎特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方面有着极高的天分,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4.清唱剧[青岛大学2010年研]

答: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得到迅速发展,代表人物为卡里西米与许茨。清唱剧分为拉丁文的教会音乐与意大利文的通俗音乐两种类型。著名的清唱剧作品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等,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黄自作曲的《长恨歌》。

5.格里高利圣咏[青岛大学2010年研]

答:格里高利圣咏,是西方基督教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格里高利圣咏主要是在第9世纪和第10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期间发展起来,后来继续有所增加和编写。通常人们认为是教皇葛雷哥利一世发明了格里高利圣咏,但学者们认为是在后来的加洛林王朝时期,综合了罗马圣咏和高卢圣咏而形成。格里高利圣咏共有8种调式。传统上,格里高利圣咏由男人或男孩组成的唱诗班在教堂中演唱。

四、简述题

1.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及其代表人物。[青岛大学2010年研]

答: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为:(1)浪漫主义音乐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他们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2)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所采用的形式载体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 (3)浪漫主义音乐有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这反映了 19 世纪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一些长期倍受欺凌的国家和民族(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的“民族乐派”先后成立。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呼应。(4)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盛行采用民间歌谣及民间故事为主题。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代表人物有: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广为流传,而肖邦、舒曼和李斯特则把钢琴音乐推向了新的高峰。

2.简述维也纳古典乐派对欧洲音乐发展的贡献[青岛大学2011年研]

答:维也纳古典乐派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活动于维也纳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几位古典作曲家。二十世纪前期活动于维也纳的几位十二音体系作曲家,即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等,亦被称为维也纳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1)维也纳古典音乐中切分音的大胆使用、转调的运用、速度的变化起伏和力度强弱的强烈对比,都促进了调式、调性的完善和音乐色彩及风格的多变。这一特点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的“命运”、“英雄”等交响曲中都大胆采用音响的强烈对比和结构的宏大比例,使作品形成戏剧化的尖锐冲突和鲜明的创作热情。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具有一定的规模。充分展示了音乐家的思想空间,给音乐家提供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创作者可以运用多个乐章对思想感情进行完整的诠释,对音乐手法和演奏方法进行充分的发挥。从交响曲的“主题——乐段——乐章——音乐诗篇”的发展过渡,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音乐规模的不断加大。(2)在维也纳古典音乐创作中,加入了长号、单簧管等从前较少使用的乐器,海顿还将弦乐四重奏取代了钢琴,管弦乐队取代了管风琴,开创了新型器乐体裁的演奏形式。这些变化都使音乐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3)维也纳古典乐派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

维也纳古典乐派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3.简述维也纳古典乐派。[青岛大学2012年研]

答: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指1730年——1820年间的欧洲主流音乐,流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是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此被人们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其音乐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它的主要特点为:(1)在音乐内容上,音乐作品受到当时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以讴歌人的精神和反映自然界的美为主旨。(2)在音乐织体上,确立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和声织体清晰,曲式结构分明。(3)在音乐体裁上,奠定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体裁形式,使之更完善、更规范。(4)在旋律方面,乐句工整、对称,强弱转变丰富,在乐曲之中,渐强、渐弱经常被灵活地应用。(5)在节奏方面,乐曲整体的速度稳定,变化不多。音乐的效果注重平稳、平衡的质感。低音的伴奏部份,常出现固定的分解和弦的节奏型态。(6)在和声方面,一个作品之中的基本和弦变化工整有序而合于理论,谐和、单纯而严谨,数字低音已不复存在,呈现主调音乐风格。(7)在曲式方面,作曲家热衷于主题贯穿手法,或对主题做各种发展、变形等手法,细致地组织出具有主题交织特色的乐段。音乐很少有过度的描写性的成分,乐曲多以奏鸣曲、交响曲、协奏、重奏等题材的名称存在。

维也纳古典乐派承袭了德奥音乐文化传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高超的作曲技法,使古典主义音乐达到顶峰,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4.“印象派艺术”的代表性的人物有那些?[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研]

答:“印象派艺术”在众多艺术领域都有体现。(1)印象画派(略)(2)电影印象派(略)(3)印象乐派

代表艺术家——德彪西

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视觉和味觉也被充分地调动了,正是印象主义特色的体现。《牧神午后》前奏曲、交响音画《夜曲》、交响素描《大海》是德彪西最重要的管弦乐作品,这些管弦乐曲在乐队的配器方面运用得独到精细,使得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充满了音响上的美感。《牧神午后》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印象派音乐第一个范例,其创作思路十分清晰,德彪西采用了精美的雾状网织体所造成的音响很好地表现了马拉美的诗篇。他的不同于浪漫主义的交响思维,为20世纪管弦乐的发展拓开了新的思路。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章 古希腊音乐

一、填空题

1.古希腊的调式以四音音阶为基础,共有______种不同的调式,它们是:______及其它们的副调式。【答案】七,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爱奥里亚,伊奥尼亚。

2.古希腊主要有弹拨与管乐两类乐器,______和______分别是这两类乐器的代表。【答案】里拉;阿夫洛斯管。

3.古希腊人使用过两种记谱法,都用字母或类似字母作为符号,一种用来记录______,另一种用来记录______。【答案】音高;节奏。

4.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大型史诗《______》和《______》,以公元前12世纪的______战争为题材,由行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诵唱。【答案】伊里亚特;奥德赛;特洛伊【解析】《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以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5.古希腊时期由诗人和着里尔琴演唱的自创诗歌称为______。【答案】抒情诗【解析】古希腊抒情诗是由诗人和着里尔琴演唱的自创诗歌,适合于抒发个人情感。其包括多种题材,主要分为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和牧歌,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6.古希腊时期的颂歌皆为______形式,分为太阳神颂歌和______两种,后者在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戏剧形式悲剧。【答案】合唱;酒神颂歌【解析】古希腊时期的颂歌皆为合唱形式,分为太阳神颂歌和酒神颂歌两种。公元前 6 世纪末,从雅典的酒神颂歌合唱中逐渐发展出古希腊悲剧。

7.古希腊时期集戏剧、诗歌、音乐与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称为______。【答案】悲剧【解析】古希腊时期集戏剧、诗歌、音乐与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称为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

8.古希腊的托诺斯有______、______和利底亚等,它们的名称来自于古希腊的部族名称。【答案】多里亚;弗里几亚【解析】托诺斯是用不同的音程连接来组织乐音的一种手段,古希腊保留下7个托诺斯,有多里亚、弗里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下多利亚、下弗里几亚、下利底亚。它们的名称来自于古希腊的部族名称。

9.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家有______。【答案】阿里斯托克塞努斯【解析】阿里斯托克塞努斯是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家,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反对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比率理论,提出依靠听觉经验识别音程的方法。

二、选择题

1.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  )开始的。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美狄亚》【答案】A【解析】A项,《荷马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

2.古希腊最著名的抒情诗女诗人为(  )。

A.泰尔潘德 

B.阿尔凯奥斯

C.萨福 

D.阿尔克曼【答案】C【解析】萨福,公元前6~5世纪希腊贵族女诗人。以写爱情诗歌著名,一生共写诗九卷,反映贵族趣味,艺术性很高,曾在列斯堡建立音乐学校。A项泰尔潘德是古希腊最早的抒情诗作者;B项阿尔凯奥斯是古希腊著名男性诗人。D项,阿尔克曼,为公元前7世纪中叶的希腊男性抒情诗人。

3.古希腊悲剧是在演唱(  )的合唱队基础上,引入演员与之对话而逐渐形成的。

A.酒神颂歌 

B.太阳神颂歌

C.荷马史诗 

D.抒情诗【答案】A【解析】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颂”,悲叹古希腊悲剧。酒神狄俄倪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生。

4.下列剧作家中,哪一位不是古希腊的悲剧作家?(   )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毕达哥拉斯【答案】D【解析】毕达哥拉斯是生活在约前580年~前500年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故D项为正确选项。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三大悲剧作家。

5.古典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剧作家(  )的作品。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毕达哥拉斯【答案】A【解析】《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般认为它是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465年(一说公元前469年)创作的《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

6.古典悲剧《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  )的作品。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毕达哥拉斯【答案】B【解析】《俄狄浦斯王》是由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俄狄甫斯竭力逃避神域所示的弑父娶母的命运,而这个逃避本省恰恰在实践着神谕。该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

7.古希腊最著名的喜剧家是(  )。

A.莫里哀 

B.埃斯库罗斯

C.阿那克里翁 

D.阿里斯托芬【答案】D【解析】阿里斯托芬为古希腊喜剧作家,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骑士》、《和平》等十一部。在欧洲古代被看作是旧喜剧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喜剧之父”之称。故D项正确。A项,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B项,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诗人、悲剧作家。C项,阿那克里翁为希腊亚洲部分最后一个伟大的抒情诗人。

8.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  )。

A.上行六音列 

B.下行六音列

C.上行四音列 

D.下行四音列【答案】D【解析】希腊音乐的基本要素是四音音阶,四音音阶由上而下排列,各种四音音列的不同,是由于它们在旋律排列上各相邻音间半音音程所在位置不同。

9.古希腊的吹管乐器主要有(  )。

A.里尔 

B.阿夫洛斯

C.基萨拉

D.绪任克斯【答案】B【解析】阿夫洛斯管是古希腊最原始的乐器之一,是现代管乐的始祖,故B项正确。A项,里尔琴为古希腊拨弦乐器。C项,基萨拉琴属于里尔族乐器。D项,绪任克斯是排箫在希腊的别称。

10.古希腊的拨弦乐器以(  )为代表。

A.里尔  

B.阿夫洛斯

C.基萨拉 

D.绪任克斯【答案】A【解析】里尔琴为琴身用龟壳或木头制成,两端有角(或木制琴臂)以横木相连,弦线数3~12根不等的古希腊拨弦乐器,故A项正确。B项,阿夫洛斯是古希腊最原始的乐器之一,是现代管乐的始祖。C项中,基萨拉琴属于里拉族乐器,代表性没有里尔琴强。D项,绪任克斯是排箫在希腊的别称。

11.古希腊最基本的音阶组合是(  )

A.三音音列

B.四音音列

C.五音音列

D.七音音列【答案】B【解析】古希腊最基本的音阶组合就是阿里斯多塞诺斯的四音列。它建立于一个四度框架内,自上而下排列,外端的两个音位置固定,被称作固定音;中间的两个音则可以上下移动,被称作可动音。

三、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答:《荷马史诗》是形成于约公元前8世纪的两部大型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由盲诗人荷马记载编纂而成。《荷马史诗》以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取材精要,叙述生动,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一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采用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写作,节奏感强烈,由行吟诗人边弹里尔琴边诵唱,进行口头传播。

2.抒情诗

答:抒情诗是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独唱歌曲,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由抒情诗人自创自唱,诗人即音乐家。一般分为笛歌和琴歌两种,笛歌是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演唱的诗歌,琴歌是用里尔琴伴奏演唱的诗歌。代表诗人有阿基罗库斯、泰尔潘德、阿尔凯奥斯和女诗人萨福等。

3.颂歌

答:颂歌是为重大仪式写作的诗歌,以华美的合唱形式演唱,格律较为自由,唱时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分为太阳神颂歌和酒神颂歌两种,前者用于赞美太阳神,用基萨拉琴伴奏,后者是在酒神节上演唱的狂野的歌舞,用阿夫洛斯管伴奏,是悲剧的前身。创作合唱颂歌的诗人有阿尔克曼和品达罗斯。

四、简述题

1.古希腊的戏剧音乐。

答:悲剧是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形式,源于最初的“羊人剧”,直接前身是祭祀酒神的酒神颂歌,以合唱为主,后引进一个戏剧演员,与合唱队形成应答形式,在悲剧发展的全盛时期多至三位演员同时登台歌唱、吟涌和表演,表演的内容以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为主,在半圆形的露天剧场演出。

悲剧在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利庇德斯手中达到顶峰,他们的经典名作: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利庇德斯的《美狄亚》堪称人:类悲剧史上的典范剧作,是后世无数文学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几千年以来常演不衰。悲剧是古希腊戏剧音乐的最高成就。

喜剧源于酒神祭典上的狂欢歌舞,公元前6世纪,诗人苏萨里翁对它进行了改造,使之具有诗歌的结构和合唱歌队,初具喜剧的形式。喜剧形式自由、嘻笑怒骂、针砭时弊,其发展随着希腊民主政治的由强变弱而分期,可分为旧喜剧,中喜剧和新喜剧三个阶段。最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旧喜剧时期的阿里斯托芬,他的代表作有《阿卡奈人》和《鸟》。

2.古希腊的音乐哲学。

答:哲学是古希腊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高成就之一,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本人亦是造诣深厚的音乐家,他们针对“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和目的”这两个课题,已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关于“音乐的本质”,针锋相对的两派是“规则论”和“和谐论”,前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他倾向于用“数”去解释音乐的本质,天文学家托勒密更进一步将音乐的调式与天上行星相对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克赛诺斯作为“和谐论”的代表,将人的主观因素作为促进音乐和谐的主要方面,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谈到“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亚里士多克赛诺斯则认为“音乐的理解是由感觉和记忆两个部分组成”。

关于“音乐的功能和目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具有“净化”作用,柏拉图更为注重音乐的教育功能,认为“音乐教育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而亚里士多德则将学习音乐的目的概括为三个:“教育、净化、精神享受”,在当时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朴素的音乐教育观念。

古希腊的音乐哲学是宝贵的希腊音乐遗产中较为全面深入的部分。

3.古希腊音乐文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答:(1)古希腊音乐向我们展示了非凡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和谐学与伦理学的角度上都对音乐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使其音乐理论成为一个具有非凡统一和逻辑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在音乐形式上,希腊音乐已包含有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两种因素,这种音乐的发展轨迹始终延续到后事。(3)古希腊出现的悲剧是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这已音乐形式直接影响了后世西方音乐中歌剧的产生与发展。(4)古希腊音乐中对于乐器的发展和重视,为西方音乐中器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里拉琴与阿夫洛斯管作为弦乐与管乐的前身,推动了西方管弦乐的发展。(5)古希腊音乐中合唱的高度发展,在奠定了主调风格的同时为复调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6)古希腊的音乐同其他艺术的蓬勃发展,共同构建了西方文明的基石。

4.简述古希腊时期的音乐形式。

答:古希腊是西方最早的文明古国,约从公元前8世纪城邦制开始,到公元前4世纪被马其顿侵占为止。从目前仅有的一些历史遗物、资料和考古发掘中,我们了解到古希腊时期是单声部音乐时期,旋律的构成通常是自然音或自然音与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的混合。音乐常以诗与乐、舞与乐或诗舞乐“三位一体”等综合艺术形式出现。歌唱有时带有伴奏,用字母记谱。音乐主要伴随着以下几种形式出现:(1)伴随着对神的祭祀仪式而出现:

如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节庆中,人们为了表达对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的崇敬,伴随着祭祀仪式,还举行载歌载舞的音乐庆典。(2)伴随着诗歌的吟诵而出现:

如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3)伴随着悲剧的表演而出现:

如三大悲剧作家和他们的悲剧,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5.古希腊悲剧的含义、形式和代表作家。

答:(1)含义:

在古希腊的艺术中,悲剧(tragedy)是一种重要的艺术体裁。悲剧一词在希腊文中文为“山羊之歌”的意思,与酒神相关。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人开始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一位象征着放纵、狂野、享受的神,悲剧的起源就是从对这位酒神的敬仰开始的。在为酒神举行的庆典中,人们要唱酒神颂歌。相传在酒神身边,有一位半人半羊的随从,因此,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就会身披羊皮,戴着羊角和羊胡须,扮成酒神的随从载歌载舞。后来,这种祭祀活动逐步转变为悲剧的演出,演员取代了祭司,叙述的故事也逐渐从对酒神的赞美,扩展到古希腊其他神话题材。(2)形式:

悲剧主要由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形式构成,其中音乐部分有合唱、独唱,并由阿夫洛斯管和基塔拉琴伴奏。悲剧演出通常包括开场白、进场曲、戏剧场面、退场四部分。(3)代表作家:

①埃斯库罗斯(Aeschylos,约前525~前456),代表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亚》等。

②索福克勒斯(Sophoclēs,约前496~前406),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等。

③欧里庇得斯(Euripidēs,约前48~前406),代表作品:《美狄亚》和《特洛伊妇女》等。

6.“和谐论”是由谁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和谐论”是由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50年)提出的,他是第一个以理论的方式向人们解释音乐现象的人。古希腊人崇尚宇宙,因此对天文关注较多,毕达哥拉斯认为音乐和天体的运动存在相似性,并且提出了“和谐论”,这个理论对西方后来的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观点如下:(1)以弦长为基础产生音阶中的音程关系,当弦长比为2:1时,两音的音程关系为八度;当弦长比为4:3时,两音为四度关系;当弦长比为3:2时,两音为五度关系。(2)只有四、五、八度才是和谐的音程,其余的音程都是不和谐音程。

7.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音乐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音乐具有教化功能,能净化心灵、使人从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提出,音乐的功能体现在社会教育方面,它对人能起到道德规范的作用,而不是在享受或娱乐方面,要警惕不适度的音乐对人的“腐蚀”。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第八章中也谈到,音乐的道德作用和教育作用尤为重要,音乐的教育作用比它产生的愉悦作用更重要。

在古希腊的理论家看来,音乐具有伦理价值的取向,这充分反映在他们对调式作用的认识上。他们认为,不同的调式联系着不同的情感。例如,多里亚调式可以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弗里几亚调式则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而副弗里儿亚调式容易使人丧失意志。但要注意,该时期对调式的评价并非由纯粹的审美体验所得,而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音乐美学问题(更确切地说是音乐社会学问题),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这里能找到西方音乐思想最早的答案。

8.何谓“四音音列”和“完整音列体系”,它们是由谁提出的?

答:“四音爵列”是由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Aristoxenos,约前354~前300)提出的。他所著的《和谐的要素》一书是占希腊音乐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其核心的内容是四音音列,有关旋律、音阶、调式等理论都建立在这个四音音列的基础之上。

四音音列是指由两个音构成四度框架,另两个音在这个框架内作不固定的灵活变动,从而形成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四音音列,它们分别是: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和微分音音列。

若干个四音音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列,阿里斯多塞诺斯提出了两套完整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great perfect system)和小完整音列体系(lesser perfect system)。

9.古希腊的“四音音列”音阶形式是怎样的?

答:古希腊人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就总结出四音音列音阶体系和它们的变体形式,以当时古希腊几个重要部落的名字来命名,它们分别是:多里哑(Dorian)、弗里几亚(Phrygian)、利底亚(Lydian),在变体形式中以前缀“hypo”表示“副”或者“下”的含义,以前缀“mixo”表示“混合”的含义。(1)古希腊四音音列调式:

多里亚(Dorian):mi re do si

弗里几亚(Phrygian):re do si la

利底亚(Lydian):do si la sol

混合利底亚(Mixolydian):si la sol fa(2)结合两个相同性质(相同音程结构)的四音音列,便组成了一个八度音阶(除混合利底亚外):

多里亚(Dorian):mi re do si—la sol fa mi

弗里几亚(Phrygian):re do si la—sol fa mi re

利底亚(Lydian):do si la sol—fa mi re do

混合利底亚(Mixolydian):si la sol fa—mi re do si(3)把上述音阶移位,便产生了四种变体:

下多里亚(Hypodorian):la sol fa mi—re do si la

下弗里几亚(Hypophrygian):sol fa mi re—do si la sol

下利底亚(Hypolydian):fa mi re do—si la sol fa

下混合利底哑(Hypo-Mixo.Lydian):mi re do si—la sol fa mi

这里要说明两点:一是古希腊的四音音列的音阶形式,不同于我们现在的音阶含义,它开始只是作为一种符号来表示乐器的弦,或是演奏者按音的音位,后来在发展中才逐渐形成音阶形式和调式理论。二是“下混合利底亚”与“多里亚”结构完全相同。

10.古希腊时期主要乐器有哪些?

答:古希腊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其中弦乐器的代表是里拉(lyre),管乐器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aulos)。(1)里拉:

手指拨弦而发声,最早由乌龟壳制成,有四根弦,后来在发展中形成很多样式,弦也增多,但以七弦为主,其中较重要的有基萨拉琴(kithara)。它们音色柔和,是为歌唱伴奏的乐器。里拉的使用常常与颂扬阿波罗有关。(2)阿夫洛斯管:

也称竖笛,音色近似于现代双簧管,由两根管子组成,一长一短,各有数孔,呵以同时发两个音。声音有穿透力,洪亮坚硬,具有狂放野性的力量,是狂欢和悲剧中使用的乐器。敬奉酒神时使用的就是这件乐器。

第二章 古罗马音乐

一、填空题

1.欧洲最早产生的管风琴是在古罗马时期由埃及工程师发明的  。【答案】水力管风琴【解析】水力管风琴是欧洲最早产生的管风琴,由古罗马时期的埃及工程师忒比希乌斯发明。水力管风琴通过水的压力送风发声,音量宏大,开始作为观赏角斗时的伴奏,后常用于戏院、剧场,以至家庭 。

2.古罗马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类别为  。【答案】军乐【解析】军乐是罗马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类别。同罗马军团的庞大方阵相适应、音乐规模非常宏大,大型的合唱和管弦乐队人数成百上千。罗马军队的每一种军令都可以用军号发布,不同的命令要用不同的军号来吹奏。

二、简述题

1.为什么说古罗马是古希腊音乐财富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答:古罗马包括三个时期:罗马部落时期(前753年~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时期(前509~前27)以及罗马帝国时期(前27~75年)。但是,通常所讲的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是指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文化中心西移到罗马之后的音乐时期。(1)说古罗马是古希腊音乐财富的继承者,是因为古罗马人崇尚武力,贪图物质享受,在政治上有建树,他们征服了古希腊,同时也继承了古希腊遗留下来的音乐传统。(2)说古罗马是古希腊音乐财富的发展者,是因为他们在继承古希腊遗留下来的音乐传统的同时,又发展了一些音乐形式,主要表现在实用性与享乐性两方面:

①实用性:由于征战的需要,军乐得到了发展。在军乐中,大音量的铜管乐器使用得很普遍,如大号(tuba)等。在一些大排场的表演中,乐队甚至会达到百余件管乐器编制。

②享乐性:古罗马人在观看角斗时,常常用一种水压风琴(hydraulis)作伴奏,它是最早的管风琴,音量大,可增加角斗气氛。

2.古罗马时期基督教音乐的简况

答:基督教产生于中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在古罗马最初以秘密的方式进行传教,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了《米兰赦令》,从此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在罗马和米兰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堂中的精髓——赞美诗和圣歌,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影响,基督教要求人们以一种虔诚、肃穆的方式敬仰他们的主——耶稣,因而世俗的娱乐性音乐遭到排斥,古时隆重的节日、庆典、婚庆中的音乐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庄严、肃穆的宗教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逐步成为了主体。当时的音乐在许多方面继承了犹太教以及叙利亚等东方宗教音乐的特征。

公元476年古罗马灭亡后,基督教文化被继承下来,我们可以从中世纪文明中看到,人们对彼岸幸福的憧憬在圣咏中得以继续,始于占罗马时期的基督教菏乐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它为后世西方音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古希腊、古罗马音乐对西方音乐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古希腊音乐是孕育西方音乐的源头。(2)古希腊艺术巾所提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如“悲剧”),为后世歌剧、舞剧等综合艺术品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蓝本。(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音乐思想奠定了音乐美学发展的基础。(4)古希腊时期创立的音乐理论成为后世音乐发展的基础,西方音乐的主体正是在“和谐论”的影响下发展的。这一时期创立的各种调式成为中世纪教会音乐调式的前身。(5)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使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从此西方基督教音乐文化拉开了历史的帷幕,西方音乐也开始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 中世纪教会礼拜音乐

一、填空题

1.中世纪教会音乐的核心形式是格里  ,它应用于教士每日必做的宗教功课  和重要的天主教仪式  。【答案】高利圣咏;日课;弥撒【解析】西方中世纪纪教会音乐的历史是围绕着建立、修饰、扩展格里高利圣咏而展开的。格里高利圣咏主要是运用于日课和弥撒这两种宗教礼拜活动。日课是修道院规定的教士每日必做的宗教功课,主要内容包括祈祷、诵经、唱赞美诗等。弥撒是天主教会最重要的崇拜仪式,为纪念耶稣受难而举行。

2.罗马教会圣咏又称“  ”,它是无伴奏的单声部圣歌,用  演唱。【答案】格里高利圣咏;拉丁语【解析】罗马教会圣咏又称“格里高利圣咏”。其最一般特征为: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圣歌;以拉丁文为歌词演唱;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节基础上。

3.罗马教会圣咏的演唱方式可分为会众齐唱、  和应答轮唱三种。【答案】交替对唱【解析】罗马教会圣咏的演唱方式分为会众齐唱、交替对唱和应答轮唱三种。交替合唱即唱诗班分成两部分交相呼应;应答轮唱即独唱咏唱后,唱诗班重复。各种歌唱方式根据礼拜进行的不同场合决定。

4.罗马教会圣咏的旋律风格,按照歌词音节与音符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音节式、  和花唱式。【答案】纽姆式【解析】罗马教会礼仪歌唱圣咏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大致分为三种类型: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音节式:一个旋律音对应丁歌词的一个音节,音域一般比较狭窄;纽姆式:若干音,可能是两个到五个甚至更多音与歌词的一个音节对应,这种风格比音节式在旋律上流动;花唱式:由一个花唱片段对应于歌词的一个音节,这个花唱片段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个音,具有华丽装饰特征。

5.弥撒的音乐部分分为常规的和专用的两种,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  、信经、圣哉经和  五部分。【答案】荣耀经;羔羊经【解析】弥撒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10世纪逐渐发展演化成一套比较定型的礼拜仪式。弥撒仪式中的条目分为常规弥撒和专用弥撒: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五部分;专用弥撒随年历的不同时节,每一条目的具体歌词内容发生变化。

6.在格里高利圣咏的后期发展阶段,  是插入原有圣咏词曲中的片断,  是接续在圣咏哈利路亚之后的花唱式段落,  是插在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的戏剧。【答案】附加段;继叙咏;宗教剧【解析】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主要体现于附加段、继叙咏及宗教剧这些新的音乐形式的产生。附加段即在原有的格里高利圣咏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继叙咏即紧接在圣咏哈利路亚之后的花唱式扩展段落;宗教剧即插在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的戏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和道德剧。

7.中世纪早期的教堂声乐旋律被称为______,音乐织体为______,如慈悲经、______等。【答案】格利高里圣咏;单声部;荣耀经【解析】中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最长的阶段,其早期的教堂声乐旋律被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它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在罗马教会礼拜仪式活动中唱诵的经文。特征为:无伴奏的纯人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如慈悲经、荣耀经等;歌词为拉丁文;无明显节拍特征;以级进为主,跳进较少;音乐情绪节制,肃穆超脱。

8.中世纪时期,格利高里圣咏应用于每日教堂里的宗教功课______和重要节日的礼拜仪式______中。【答案】十三课;弥撒【解析】格利高里圣咏是西方教会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它主要是在第9世纪和第10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期间发展起来,后来继续有所增加和编写。中世纪时期,它应用于每日教堂里的宗教功课十三课和礼拜仪式弥撒中,历史意义深远。

9.  是中世纪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实践教育家,著作为《辨及微芒》,他的理论法则是所有中世纪音乐理论的基础。【答案】圭多【解析】圣本笃会修士圭多(约997~1050)是中世纪前期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著有《辨及微芒》、《交替圣歌序》和《关于佚名歌曲的书信》。

10.中世纪音乐理论家  发明了ut、re、mi、fa、sol、la的六声音阶唱名法,并且确定了用几条平行线来记录音高的方法,中世纪时被广泛采用的  ,就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答案】圭多;纽姆四线谱【解析】中世纪音乐理论家圭多为便于学唱圣咏而创造了六声音阶体系,六声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唱名分别为音节ut、re、mi、fa、sol、la。纽姆四线谱就是在圭多的理论基础上形成。

11.中世纪杰出的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______发明了一套______来取代古希腊的四声音阶,还发明了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______教辅手法。【答案】圭多,六声音阶,圭多手【解析】圭多是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他在四线谱的基础上,创立了六声音阶,给每个音一个唱名,六声音阶主要是为学唱圣咏而设计的。圭多还发明了用于视唱练耳教学的圭多手教辅手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特征有(   )。

A.单声部歌曲 

B.用意大利语演唱

C.没有固定节拍  

D.用管风琴伴奏

E.歌词来自于《圣经》 

F.由男性唱诗班成员演唱

G.由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创造【答案】ACEF【解析】格里高利圣咏是西方教会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无伴奏纯人声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故AC项正确,BD项错误。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将教会礼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唱经歌曲》,E选项正确。传统上,格里高利圣咏由男人或男孩组成的唱诗班在教堂中演唱,故F项正确。通常人们认为是教皇葛雷哥利一世发明了格里高利圣咏,但学者们认为是在后来的加洛林王朝时期,综合了罗马圣咏和高卢圣咏而形成,G项错误。

2.弥撒音乐常规部分不包括(  )。

A.进台经 

B.荣耀经

C.信经  

D.阿莱路亚

F.慈悲经 

G.奉献经

H.升阶经【答案】ADGH【解析】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咏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在弥撒音乐中常规部分依次为: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在特别弥撒中演唱的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升阶经、阿莱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

3.在格里高利圣咏中附加片断或融入其他形式的衍生物有(   )。

A.阿莱路亚 

B.附加段

C.继叙咏  

D.教义剧【答案】BCD【解析】格里高利圣咏在9世纪后的礼仪音乐中,格里高利圣咏有了横向的拓展:附加段,即在格里高利圣咏原有的基础上附加或者插入新的材料(新的歌词或者新的旋律材料),形成一个扩展。继叙咏,紧接在“哈利路亚”之后,并在其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形式。宗教剧,10世纪末从格里高利圣咏的附加段演变而来的戏剧表演。故BCD项正确。阿莱路亚是弥撒音乐特别演唱中的一个部分,不属于格里高利圣咏,A项错误。

三、名词解释

1.格里高利圣咏

答:罗马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是中世纪天主教会音乐最重要的体裁,它是无固定节拍、无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于《圣经》,由教堂唱诗班以拉丁文演唱,在日课和弥撒仪式中应用。附加段、继叙咏和教仪剧,是圣咏的衍生物,在9世纪以后得到发展。

2.伪音

答: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的八种调式在实际运用中是不能作转调和半音变化的,但是遇到f—b这个增四度音程时,演唱者常常感到不舒服,而会把b唱成,把f唱成,这种在演唱中自然降低半音和升高半音的处理,在谱面上并不显示出来,具有一种隐蔽伪装的成分,所以称为“伪音”(musica ficta)。“伪音”的运用为以后的转调创造了条件。

3.纽姆谱

答:纽姆谱(neumes)大约产生于8世纪,在9世纪得到普遍应用。当时,为了帮助圣咏的记忆,人们在歌词的上方写下一些简单的记号,以指示声调的变化,这种简单的符号谱被称为“纽姆谱”。如“·”表示一个较低的音;“/”表示一个较高的音;“”表示先高低的两个音;“”表示先低后高的两个音;“”表示逐渐由低至高的三个音;“”表示由低而高再回到低音的三个音,如此等等。但是,纽姆谱也有缺点,它只能提示演唱者回忆起旋律,标明音高的大致趋势,不能起到精确的读谱作用。

四、简述题

1.中世纪的罗马教会圣咏。

答:罗马教会圣咏是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传说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罗马教会圣咏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罗马教会圣咏又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它是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圣咏自4世纪以来,就被广泛用于教堂的各种礼拜仪式中,是宗教仪式重要的组成部分。留存至今有3000多首。

罗马教会圣咏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早期受到犹太教和拜占廷礼拜仪式的影响,后又综合了法国的高卢圣咏、西班牙的摩沙拉比圣咏、意大利罗马地区的旧罗马圣咏和米兰的安布罗斯圣咏这些古老的欧洲圣咏,最终于8~9世纪时被固定下来,成为欧洲天主教礼拜音乐中统一的圣咏形式。

罗马教会圣咏由教会唱诗班演唱,演唱方式可分为会众齐唱、交替对唱和应答轮唱三种;罗马教会圣咏是无乐器伴奏的单声部歌唱,节奏自由灵活,依据歌词的涵义和人声演唱的呼吸节律,自然地停顿,形成段落;罗马教会圣咏的歌词用整个中世纪宗教和学术的标准语言一一拉丁语演唱;它的旋律风格,按照歌词音节与音符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音节式、纽姆式和花唱式三种。

罗马教会圣咏通常应用于每日教堂内的日课,以及在重大宗教节日举行的弥撒仪式中。日课是每日都要做的宗教功课,主要内容是吟诵诗篇和演唱应答圣歌;弥撒是天主教隆重的感恩祭礼仪,用于礼拜日及特定的宗教节日,又称圣餐仪式,全部内容近二十项,分为音乐和祷文两大部分。

弥撒音乐的内容分为常规的和专用的两种。常规弥撒是仪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包括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专用弥撒是仪式中可变的部分,主要有进台经、升阶经、阿莱路亚、特拉克图斯、奉献经、圣餐经。

罗马教会圣咏是欧洲中世纪音乐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2.发展初期的天主教音乐有哪些?

答:发展初期的教会音乐在各地都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使用的语言、礼仪也不尽相同。圣歌部分主要有以下五种:(1)拜占庭圣咏(Byzantine chant):

约公元390年后成为一个重要的音乐派别,全盛期大约是6~9世纪,音乐上常用圣咏形式。它对各种平歌都有影响,后来成为希腊正教的音乐。(2)安布罗斯圣咏(Ambrosian chant):

因米兰主教安布罗斯而得名,其旋律和歌词与格里高利圣歌相似,在风格上可分为音节式、纽姆式和花唱式。(3)法国圣咏(Gullican chant):

它产生于5世纪的法国,至7世纪达到盛期,8世纪时查理曼大帝引进格里高利圣歌后开始衰落,没有继续发展。(4)摩差拉比圣咏(Mozarabic chant):

约于6世纪开始,是西班牙本土的圣歌。8世纪时,西班牙礼仪开始倾向罗马礼仪。1805年西班牙正式决定以罗马礼仪取代传统性礼仪,这种圣歌便消失了。(5)塞尔特圣咏(Celtic chant):

曾在爱尔兰、不列颠等地盛行,由于爱尔兰修道院的修士们爱好旅行,使歌曲不易保存,它于7世纪左右消失。

3.格里高利圣咏的含义、形成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1)含义: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是指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Gregory Magnus,540~604)之名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被称为平歌或素歌(Cantus Planus, plainchant)。(2)形成:

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拜占庭圣咏、安布罗斯圣咏、法国圣咏、摩差拉比圣咏和塞尔特圣咏等)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堂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从宗教利益出发,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包括六百余首圣咏的咏集,这两本咏集统一了罗马教会的圣咏和仪式。

需注意的是,格里高利圣咏实际上并非诞生于格里高利一世统治时期的罗马,而是一百多年后在法国、瑞士一带形成的。公元754年,法兰克国王丕平下令废除原有的高卢礼仪和圣咏,以罗马圣咏取而代之,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继位后,于公元789年颁布法令,进一步推行仪式和圣咏一体化变革,形成了以罗马传统为基础,融合高卢因素的礼拜式和圣咏,这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内容和主体部分,并且得到了推广和传播,最终又传回罗马。这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整个诞生过程。(3)功能:

格里高利圣咏主要运用在基督教教仪活动中。基督教的教仪分成日课(Daily Offices)和弥撒(Mass)两大类。

①日课(Daily Offices)是修道院规定每一僧人每日不同时辰必做的“功课”,主要内容包括祈祷、诵经、唱赞美诗等。

②弥撒(Mass)是天主教会在星期日和其他重要的宗教节日里举行的仪式。弥撒仪式为纪念耶稣受难而设立,它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世纪逐渐发展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礼拜仪式。

4.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格里高利圣咏服务于宗教礼拜,一般为无伴奏的纯人声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无明显的节拍特征,建立在教会调式基础上。它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干扰为前提。(2)歌唱方式大概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3)礼拜仪式中的咏唱分为两类:一是诵经祈祷,这是一种半念半唱的朗诵形式,旋律平淡;二是礼拜歌曲,即我们通常所指的圣咏歌曲,它旋律性强,风格肃穆神圣,按照圣咏与歌词的搭配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四大类:

①音节式(syllabic style):一字对一音,音域一般较窄。

②圣咏式(psalmodic style):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

③音团式或纽姆式(neumatic style):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巾常使用的方式,旋律比音节式流动。

④花唱式(melismatic):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alleluia)中。

5.格里高利圣咏中的教会调式是怎样构成的,其音阶形式是怎样的?

答: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照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根据这些因素排列出四种调式音阶,以此作为正调式;同时,以每个正调式结束音的下方四度音作为副调的始音。这样,在11世纪就基本确定了教会调式的八种形态:

第一正调式:re mi fa sol la si do re第一副调式: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第二正调式:mi fa sol la si do re mi第二副调式:si do re mi fa sol la si

第三正调式:fa sol la si do re mi fa第三副调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第四正调式: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第四副调式:re mi fa sol la si do re

1547年,音乐理论家亨利·罗利斯(Heirnich Loris别名Glareanus,1488~1563)又提出了“爱奥尼亚”(aeolian)和“伊奥尼亚”(ionian)两种调式,它们各配以副调式,与前面八个调式合为十二个调式。这两个调式的产生,促使了后来大小调式的形成:

第五正调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第五副调式:sol la si do re mi fa sol

第六正调式:la si do re mi fa sol la第六副调式:mi fa sol la si do re mi

6.圭多在音乐上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1)四线谱:

大约在10世纪,为更准确地记录音高,僧侣们在纽姆谱的基础上开始用线来表示具体的音高,最初只用一条线,使用的颜色是红色,它代表F音,后来又在上方加进第二根线,通常为黄色,代表C音。

约11世纪时,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僧侣圭多(Guido d’Arezzo,约997~1050)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线加至四根,发明了四线谱,这为五线谱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