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知晓夏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23:54:36

点击下载

作者:《一本书知晓夏朝》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知晓夏朝

一本书知晓夏朝试读:

前言

夏朝,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所讲的“家天下”世袭制,就是从夏朝正式开始的。那么“夏”的称号是因何而来的呢?据《史记》引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所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是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之后,才始有“夏”的称呼的。

夏朝君主在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也有称之为帝者。如果夏朝的开始从夏禹算起,则夏朝共传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芬)、芒(荒)、泄(世)、不降、扃(局、禺)、廑(胤甲)、孔甲、皋(吴、皋苟)、发(发惠)、履癸(桀)十四代、十七王,前后大约五百余年,后为商汤所灭。期间还经历了“太康失国”、“后羿、寒浞代夏”等短暂时期。另外还有夏朝共有13代、16王之说,这主要是由于大禹在位期间,他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还存在争议。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得民众拥戴,所以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大禹在位期间,曾经把当时的中国划为九个州,这或许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大禹的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并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原本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对象,启的即位,终结了原始社会的“公天下”禅让制,开启了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家天下”世袭制。夏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从而使中国历史迈入了奴隶制社会和文明时代。

夏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三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此后的夏朝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但是到了夏桀统治时期,却穷兵黩武,大肆兴兵讨伐边国,从而使国家财力耗尽。不仅如此,夏桀还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乐的暴君,他排斥残害忠良、偏听偏信奸佞,剥削压榨百姓,从而把夏王朝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就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之际,商汤起兵伐夏,夏桀被商汤战败,不久被放逐而死,夏朝从此被商朝所取代。

夏朝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因此,长期以来对夏朝的了解主要是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但是今天,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大量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书总共分为四章,分别讲述夏前历史、夏朝著名历史人物、著名历史事件以及夏朝的科技文化成就。本书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集知识性和故事性于一体,让您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夏以前及夏王朝的历史。不过,由于编者的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妥和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夏前时代篇

传说中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盘古开天”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徐整著的《三五历纪》。据民间神话传说,盘古生在黑暗团中,他因不能忍受黑暗,便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他为了不使天地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功业,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伟大英雄。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之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没有七窍,它叫做帝江(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帝江却因为凿七窍而死了。

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做盘古。帝江的精气变成了以后的黄帝。

盘古在帝江这个“大口袋”里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发现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他的身子好像被一个“鸡蛋”似的东西紧紧地包裹着,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也十分困难。

盘古无法忍受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无比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作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分为二,变成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

盘古仍不肯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长高了,地也不能再增厚了。

这时候,盘古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他竟然亲手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温暖的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了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了一颗颗星星,点缀着美丽的夜空;一腔热血变成了江河湖海,奔流不息;肌肉变成了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了花草树木,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了石头和金属,供人类使用;精髓变成了明亮的珍珠,供人类收藏;汗水变成了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传说盘古的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因此,都说人类是世界上的万物之灵。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之间从此有了世界。

盘古,是我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祖先,他用自己的生命演化出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为千秋万代的后世子孙所敬仰。盘古是自然大道的化身,在开天辟地的传说中蕴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科学和哲学等内涵,是研究宇宙起源、创世说和人类起源的重要线索。而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更是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历来为仁人志士所效尤。千百年来,盘古文化在中华这片热土上流传不息,繁衍不断,延续古今,传播中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读神话,看传说,目的是要汲取其中的营养价值,在神话中体味历史、回味历史,让历史成为我们前进的阶梯。

为什么说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在中国神话里,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于三皇之首。伏羲氏,也作宓羲、包牺、伏戏,也称为牺皇、皇羲。另说伏羲就是太昊,本姓风。传说他有圣德,犹如日月之明,故称太昊。传说伏羲曾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另传说他始创了八卦。

相传伏羲为人首蛇身,与他的妹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人类的始祖。又相传他是古代东夷部落的杰出首领。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此外,他还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制成网罟,用于捕渔打猎。

远古时期,人们都以石器加工兽皮,再以骨针等工具进行缝制,用以御寒。

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氏用她的足迹丈量了大人的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之后,伏羲才降生了。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智者之一。据说伏羲氏对事物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他还拥有超越常人的智能。伏羲氏将他所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这种二进制数学模式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石)描述出来,这就是八卦。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连,龙马负图就是出于此河,伏羲氏依据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其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法,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除此之外,伏羲氏还创造了书契、建立了婚姻制度、教会人民渔猎,从而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因此,伏羲氏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

伏羲氏在天水发源之地,以蛇为图腾。根据古书记载,伏羲氏发源于成纪(古代伏曦出生的地方),发展壮大后,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沿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最后都于陈,在位一百五十年,传十五世。这一活动区大体上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域相吻合。不过伏羲氏是氏族迁徙还是文化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今河南淮阳蔡河之滨,有“太昊伏羲氏之陵”,高约20米,上圆下方,据说,此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一直保留到今天,是公认的伏羲墓地。

龙图腾的形成,源于伏羲氏,而并非炎帝和黄帝。这一论断有很多材料为佐证。司马贞在《补三皇本纪》的前面虽说伏羲蛇身人首,但在最后却说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这种记载暗示了伏羲氏在龙图腾形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汉代纬书中说,伏羲氏首德于木,为百王之先。伏羲氏就是青龙,青帝。炎帝神农氏以火德为王,为赤龙;黄帝轩辕氏以土德为王,为黄龙。按照五行始终说,最先出现的是木,而并不是火、土。同理,青帝也应该是远古第一帝,青龙也就是中华民族第一龙。伏羲氏自然也就是当之无愧的龙图腾的创始者。这样一来,天水就是龙图腾的发祥地。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在知道炎黄为老祖宗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在炎黄之前,还有一位更伟大,更古老的始祖,即伏羲氏,是他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是怎么来的?

“女娲补天”的故事源自于遥远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是一位善良的女神,她为人类做过很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类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最令人们感动的,就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用泥捏造了人类。后来女娲继了皇位,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非常不满,就兴风作浪,于是女娲命令火神祝融迎战。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搅得四处不得安宁,结果火神祝融打胜了,但失败的共工很不服气,一怒之下,他将头撞向不周山。结果不周山崩裂,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子折断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而出,毒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浩劫。

女娲不忍心目睹人类遭到如此灾祸,于是决心炼石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可是去哪里炼石?女娲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天台山。因为这里山高顶阔,水足石多,是炼石最理想的地方。女娲在天台山上炼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炼了一块厚12丈、宽24丈的五色巨石。依照此法,又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炼了36500块五色石,连同前面的那块共36501块。随后,女娲架起火将这些五色石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重新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只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将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的辛劳整治,天空总算补好了,地也填平了,洪水也止住了,毒蛇猛兽也各归其位,不再危害人间了,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因此一切江河都往东南方向汇流。

然而,女娲补天毕竟是一个神话传说,其真实性有待考证。这个神话的内核可能源于华夏先民烧瓦覆盖屋顶的防漏措施,反映的是女娲发明瓦的事迹。

女娲氏时代是陶器发明并被广泛使用的时代。陶器的发明源于房屋建造中的涂泥技术,首先被用来防止透风,以后又逐渐发现涂泥还具有防火防漏等重要作用,在大量使用葫芦的伏羲时代后期,先民们把这一技术应用到葫芦上,在葫芦底部涂泥防漏并防止葫芦被火烧毁,以便烧煮食物,结果泥层被烧结成坚硬如石的陶质,从而发明了陶器。进一步先民还会发现,经过烧制的陶器完全不会漏水。当屋顶漏雨时,聪明的先民们便想到了用破碎的陶片盖住屋顶破损处,并由此得到启发,烧制专门用来覆盖屋顶的陶片,以彻底解决屋顶漏雨的问题,从而发明了瓦。“瓦”字同“娲”字读音相同,都是模拟陶器摩擦时发出的“嘎嘎”声,其实至今在一些地方依然称陶片为“瓦片”,以瓦称呼陶器,比如“瓦罐”、“瓦盆”等。

瓦坚硬如石,不同土质烧制的瓦,颜色也各有不同,因此可以称之为“五色石”;屋顶漏雨是由于屋顶有缺陷,有裂缝,浓云密布时阴暗如先民居住的简陋房屋的草顶,先民可能因此认为,天上雨水也是从云盖缝隙中漏下。因此,当阴雨连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时,先民会设想像用瓦覆盖屋顶那样,炼五色石以修补破漏的苍天。然而这样的“事业”并非人力所能及,只有神才能做到,这个神自然就是女娲,于是神话就这样诞生了。

最初的传说还只是女娲烧瓦覆盖屋顶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这一故事被一次又一次地添枝加叶,渐渐变形,“烧瓦”逐渐演变为“炼五色石”,“覆盖屋顶”逐渐演变为“补天”,最终被层层包裹在神话的华丽外衣之中,就如同《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的那样,除了补天事迹本身,又增添了补天的原因,以及补天之后的断鳌、杀黑龙、积芦灰等一系列事迹,从而造就了女娲氏整理天地的伟大事业。

为什么会有“女娲造人”的传说?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类,并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此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腾,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豸跳跃,这世界按说已经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而且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女娲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听不懂她的话;她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也无法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着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在池塘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灵机一动:对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因为这个世界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里,她立刻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她感到非常高兴。

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双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很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做“人”。

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其他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说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地走散了。

女娲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这个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她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长很长时间,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依然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都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样一来,速度就快多了。

女娲在大地上造出许多人来,心中非常高兴,孤寂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很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到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得怎么样。

一天,她走到一处,见人烟稀少,十分奇怪,俯下身仔细察看,见地上躺着不少小人,动也不动,她用手拨弄,也不见动静,原来这是她最初造出来的小人,已经头发雪白,寿终正寝了。

女娲看到这种情形,心中暗暗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这样下去,若要使世界上的人类生生不息,岂不要永远不停地捏造?这总不是办法。

最后,女娲参照世上万物传种接代的方法,叫人类也男女配合,繁衍后代。因为人是仿神的生物,不能与禽兽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人类有别于禽兽乱交。因此,后世人就把女娲奉为“神媒”。“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的神话传说,它反映出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状况。我们都知道,人类历史上存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子女只认得自己的母亲,而不认得自己的父亲。女娲造人的神话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缩影。因此,女娲造人的神话,并非纯粹杜撰,而正是母系社会中女性占据人口生产主导地位的体现。

黄帝、炎帝与“炎黄子孙”是什么关系?

黄帝,又称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而改姓姬,居于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因此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因此又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土色为黄,故而号黄帝。黄帝首先以统一华夏族的丰功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他是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位列五帝之首。

炎帝,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约4000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一带)。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

炎帝,传说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位于黄河中游陕西渭河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生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而号炎帝。炎帝自幼聪颖,三天便能说话,五天便能走路,三岁便知晓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因而得以丰食足衣;为了不让百姓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之内中毒七十次;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相传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就是现在的羌族。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另说活动于泗水流域(黄河下游),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上长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都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将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或者今山东泰山周围)一带。炎帝只好向黄帝求援。于是黄帝与炎帝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蚩尤,双方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并且造了迷雾使的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来旱神女魃(bá),把天气放晴,并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最后,这场激战以蚩尤失败被杀告终。黄帝取得胜利之后,被推举为“天子”。

不过目前史学界日趋支持另外一种说法:炎帝同黄帝一样是一种帝位,而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黄河下游,后期神农氏部落执掌炎帝之位;黄帝族部落,公孙姓,兴起于泰山西侧,而此时的神农氏部落已经无力征讨号令天下,于是黄帝开始征讨诸侯,积蓄实力,在阪泉也即逐鹿(泰山周围)与炎帝神农氏展开决战,炎帝神农氏一战被击溃,黄帝得以号令天下诸侯,流放炎帝神农氏于南方楚地。此外又有不服从黄帝号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农的部属,扬言要为炎帝报仇,他纠集部众与黄帝大战,并且曾数次击败黄帝,最后被黄帝利用计谋击败并击杀,黄帝随后又平定了蚩尤余部——刑天氏叛乱,最终一统天下。后来黄帝又考虑到炎帝是众望所归,民望犹盛,于是将他召回辅政,合并炎帝神农氏部落,并称为炎黄部落,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炎黄子孙。

黄帝是如何战胜蚩尤的?

蚩尤和黄帝、炎帝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一场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在战争中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逐渐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目前尚存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迹。具体可以参阅《涿鹿县志》、《史记》、《水经注》等文献史料。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的酋长,是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击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长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因不能力敌蚩尤,于是请天神助阵。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流成河。蚩尤最后被黄帝杀死,黄帝斩掉蚩尤的首级并将它埋葬,蚩尤的首级化为血枫林。后来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黄帝把蚩尤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于鼓舞自己军队的士气,诸侯见蚩尤画像纷纷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王的阳刚之美,不失为一代盖世豪杰。但后人为了歌颂黄帝,便一味丑化蚩尤,把他描述为妖魔、邪神的形象。

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的故事是古史传说时代的一件大事。先秦时期的文献,如《尚书》、《战国策》、《逸周书》、《庄子》、《列子》及汉代的《史记》、《论衡》等文献中对此事都有记载。

数千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很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黄帝是黄河流域最有名气的一个部落首领。另一个有名的部落首领名叫炎帝。传说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另说是近亲)。

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来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怀来一带),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并逐渐定居下来。炎帝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姜水附近。后来炎帝部族逐渐衰落,而黄帝部族正在兴盛起来。这时候,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蚩尤,非常强悍。

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臂,吃的是砂岩砾石,凶悍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戟弓弩等各式各样的兵器。蚩尤经常带领他强大的部落,侵扰其他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盘,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一败涂地。炎帝无奈,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请求援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蚩尤部落这个祸害,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与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战”。

战争伊始,蚩尤凭借良好的武器和勇猛强悍的士兵,连战连捷。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他奇怪的猛兽前来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遭遇黄帝的军队,再加上这一群猛兽,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逃。

后来蚩尤又施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的自然现象,造了一辆“指南车”,用于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黄帝率领兵士乘胜追击,突然间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黄帝的兵士因此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神”和“雨神”来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来天上的“旱神”(一说天女)助阵,很快驱散了风雨。霎时间,风停雨息,晴空万里。黄帝乘机命应龙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般的水流从上至下喷射而出,蚩尤未及防备,被冲了个人仰马翻。他慌忙让“风神”和“雨神”掀起狂风暴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只见地面上洪水暴涨,波浪滔天,情况十分紧急。这时候,女魃上阵了,她施展法术,刹那间从她身上放射出滚滚的热浪,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停雨息,烈日当空。“风神”和“雨神”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黄帝乘势率军追上前去,厮杀一阵,蚩尤大败而逃。后来又经过很多次激烈的战斗,黄帝先后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

然而蚩尤的头跟铜铸的一般,以铁石为饭,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履平地,黄帝无论如何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时,黄帝突发灵感,命人将夔(kuí)牛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这一下果然奏效,蚩尤顿时魂飞魄散,无法行走,被黄帝捉住了。黄帝命人给蚩尤戴上枷栲,随后把他杀了。黄帝唯恐蚩尤死后还会作怪,于是把他的身躯和头颅分开埋在了两个地方。蚩尤战死之后,他身上的枷栲被取下来抛掷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那每一片枫叶,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迹。黄帝打败蚩尤之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即轩辕(黄帝的名字)黄帝。

轩辕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传说黄帝多才多艺,有很多发明创造,比如造宫殿、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黄帝有个妻子名叫缧(léi)祖,也是一位发明家,她还亲自参加劳动。本来,蚕只有野生的,人们当时还不知道蚕的用处,是嫘祖教会了人们养蚕、缫丝、织帛,从此,中国开始有了丝绸文明。后来黄帝发明了亭子,嫘祖又在亭子的基础上发明了雨天能移动的亭子——雨伞。

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于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也用来恐吓敢于和他作对的部落。后来,黄帝受到了很多部落的支持,逐渐成为所有部落的首领。

黄帝手下有一个史官名叫仓颉(cāng jié),传说他创制过古代文字。由于缺乏相应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中国古代的传说都非常推崇黄帝,后世之人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又由于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逐渐融合在一起,因此中国人也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中国人还在黄河边上的陕西省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建造了一座“黄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代表都会在这里聚集一堂,共同朝拜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嫘祖在传说中有哪些重大功绩?

嫘祖,又作“累祖”。传说她是西陵氏之女,为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嫘祖生有二子:玄嚣和昌意。据说玄嚣的孙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史记》中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嫘祖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先祖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灿烂文化。嫘祖是我们先祖中女性的杰出代表,是养蚕制衣的发明者,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她辅佐黄帝,协和各部族,统一中原,协助黄帝,确立以农桑为立国之本,首倡婚嫁,母仪天下,功高日月,恩泽华夏,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一样,同为人文始祖。

黄帝战胜蚩尤以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植五谷,驯养动物,制造生产工具;而缝衣制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又有明确而具体的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因此嫘祖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得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处理。

一段时间以后,各部落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祖却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了。她不思茶饭,日渐消瘦。周围的人都焦急万分,坐立不安。负责看护嫘祖的几个女子,想尽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根本吃不下去。

有一天,这几个女子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第二天清早,她们早早地走进大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很多很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就是酸的。一直到了天擦黑,她们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吃的鲜果,于是急忙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上一口。等她们把筐子摘满后,天已经彻底黑了。由于她们害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了。回来之后,这几个女子打算尝一尝那些白色小果,可是用嘴一咬,居然咬不烂。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这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她们站在那里发愣,于是就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叙述了一遍。共鼓一听,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些憨女子,现在咱们有火有锅,咬不烂就用水煮啊!”经他这么一说,几个女子茅塞顿开,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她们捞出一个用嘴再咬,还是咬不烂。正当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一个女子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一阵子,再把木棒往外一拉,木棒上竟然缠着很多像头发丝一样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女子们继续搅动,不大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了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洁白,柔软异常。事后她们便把这个稀奇事儿告诉了嫘祖。嫘祖是个急性子,听说以后立即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嫘祖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她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的来历,然后高兴地对周围的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食用,但却大有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了一个大功。”

说也奇怪,嫘祖自从看了那些白色丝线以后,天天都提起这件事,身体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等到完全康复以后,嫘祖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她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最后才弄清楚,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不是树上结的果子。她回去后把此事报告给了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为了纪念嫘祖这一伟大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嫘祖不但是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者,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她辅佐黄帝,母仪天下,联盟炎帝榆网,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了华夏立国的基础;她和黄帝共同决定,把长子玄嚣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练,并让能担当大任的孙子颛顼继承黄帝位;她恩威并用,以攻心为上,多次平定西陵境内的小部落叛乱;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逐步终止群婚、乱婚、抢婚等落后风俗;她以玉帛化干戈,辅弼黄帝、协和万邦、不尚杀伐、安抚战败的蚩尤部落,使之与其他部族和谐相处,繁衍生息,使民族共存共荣,共享和平;她“以劳定国”、“以死勤事”、“未尝宁居”,没有坐享帝妃“第一国母”的清福……

这些足以表明,嫘祖是个识大体,明礼义,有韬略,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和万世母师。嫘祖一生为教导和推广蚕桑事业,奔走劳碌,最后逝世于南巡的衡山道。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因此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后来又逐渐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双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一样,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神农氏遍尝百草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神农氏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因发明了农耕技术而被尊为神农氏,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赤帝或烈(厉)山氏。不过关于神农氏与炎帝是否是同一个人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很久以前,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因此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限制很大。于是神农氏发明了木耒、木耜,开创了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并且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又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发现了药材,发明了医术,还教会了人们医治疾病。还,制定了历法,。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和吃进去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生病,严重的就会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吃的就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放在身体右边的袋子里,提醒人们不可以食用。

上古时期,五谷和杂草生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杂生在一起,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植物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所以百姓们都靠打渔狩猎过日子,因此天上的飞禽、地下的走兽以及水中的鱼虾越越打越少。人们渔猎不到食物,只好饿肚子。谁要是生疮害病,无医无药,熬过去则已,熬不过去就只有等死了!

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那么,怎样才能解决百姓的难题呢?神农氏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神农氏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日夜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最后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座接着一座,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氏等人正要往前走,突然从峡谷中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氏立即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们彻底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或一块块伤痕,后来就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当时,臣民们都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氏回去。神农氏摇摇头说:“决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就这样空着手回去呢?”说着他便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入云彩里,四面都是悬崖峭壁,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不可能上去的。神农氏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希望找到路径上山。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过了不久,神农氏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了过来。神农氏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立即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电闪雷鸣,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最终搭到山顶。据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仿效了神农氏的办法。

很快,神农氏带着臣民登上了山顶。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粉的,紫的,各色各样,繁花似锦。神农高兴极了,他叫臣民们提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品尝。为了在这里安心尝百草,神农氏叫臣民们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范野兽,而人们就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氏住的地方叫做“木城”。

白天,神农氏领着臣民们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们生起篝火,他就借着火光把那些花草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哪些苦,哪些甜,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神农氏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顿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臣民们慌忙把他扶起来抢救。神农氏醒来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急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然后喂到他嘴里。神农氏吃了灵芝草之后,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也能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可以起死回生。然而,臣民们认为神农氏这样尝草,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所以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神农氏还是摇摇头拒绝了。他决心把尝百草的事业坚持到底。

神农氏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们把种子带回去,让百姓们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撰成了《神农本草经》,叫臣民们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氏尝完百草之后,终于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可以食用充饥的五谷以及可以医治疾病的草药,他觉得大事已了,心愿已足,于是决定下山回去。然而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都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日久年深,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正当神农氏为如何下山犯难之际,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

为了纪念神农氏遍尝百草、造福人类的功绩,百姓们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上面讲述的就是神农氏遍尝百草、发明农业和医术的传说,反映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决心和勇气。在神农氏的诸多事迹中,最为人们熟悉和称道的是制耒耜、种五谷一事,这也正是神农氏之所以被称为“神农”的主要原因所在。

农业包括种植、收获储备、加工食用三大步骤。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前,人们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当时收获储备和食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人们采集而储备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食用的,人们食用的东西也经常是现采现吃,并不一定是先前储备的东西,而且人们储备的食物也往往不是植物种子。伴随着陶器的出现,人们才具备了安全有效的贮藏手段,因而得以长期储备食物和饮水,这才把采集储备和食用两个独立的过程结合在了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需要大量的植物种子,从而促使了原始种植业的诞生。原始种植业始于使用葫芦作饮水器具的伏羲氏时代,人们最早种植的就是葫芦。在种植葫芦的过程中,人们积累比较丰富的种植技术。到了女娲氏时代,也就是陶器时代,种植技术和对植物种子的需求逐步结合到了一起,这样一来,农业的出现已成为一种必须和必然。其实人们开始种植葫芦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因为需求才种植葫芦的,种植的目的很可能只是为了满足儿童的爱好和玩耍。当我们的祖先把种植葫芦转向种植草类植物而需要获取食用的种子时,原始农业就诞生了。

自古以来,吃草治病并非人类独有。很多动物都有吃药治病的现象,这说明早在人成其为人之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本能地积累了很多草药知识。原始农业产生之后,出于寻找更好的农作物种类的需要,人们在尝食植物的同时,更加注意了解植物的特性,不仅注意有毒没毒、能不能吃,更会注意了解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温特性等等,从而结合原有的草药知识形成了医药概念。换句话说,医药概念是伴随着原始探索驯化植物为农作物的过程中形成的,纯属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式的发明创造。这应该就是神农氏发明医药的历史真相。

如果想大量种植农作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经过驯化使其成为农作物品种,比如稻、黍、稷、麦、菽五谷;其次要有农具,比如耒耜;第三是要掌握农时。这些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知识积累,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一个人即使终其一生,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可以说,神农氏并不是单指某一个人,它是远古人类的集中代表,更是一个漫长时代的缩影。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类“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燧人氏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在遥远的远古蛮荒时代,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火,也不知道有火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用火为自己服务。到了夜晚,到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嚎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茹毛饮血”,吃生食物,喝生血,所以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

天上有个大神名叫伏羲,他看到人类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非常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因此,伏羲大显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上,树木立即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一片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得四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此刻又聚到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出现在周围的野兽的嚎叫声消失了,他想:“难道那些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啊!好舒服!他立即感到身上非常暖和——是这团发亮的东西为他驱散了寒冷!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东西一点都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散发着阵阵的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他们顿时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他们由此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起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护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班看护火种的人睡着了,火烧尽了树枝,最后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地上发生的这一切,很是焦急。他走入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说:“在遥远的西方有个燧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梦醒之后,想起梦里伏羲说的话,于是决心到燧明国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翻山越岭,涉河过江,穿越森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燧明国。但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伏羲所说的火种。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一道亮光闪了几下,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即站起身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这棵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又短又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会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顿时灵光乍现——仿效大鸟,制造火花!他立即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没有因此而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人又经过长途跋涉,回到了家乡。他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之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所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即“取火者”的意思。

上面讲述的就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因此,燧人氏一直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并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商丘市城西南2公里的燧皇陵,相传就是埋葬燧人氏的陵墓。

最早的远古人类,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着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生吃。后来,人们在偶然的雷电现象中发现并认识了天然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已有之,火山爆发,会产生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但是原始人最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死。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觉得味道鲜美,比生吃好吃多了。后来又经过很多次的试验,人们逐渐学会了用火烧食物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又过了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利用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人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于是,人们慢慢懂得了工人取火的方法(通过考古材料可以知道,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那么,人工取火究竟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而并非单纯的某一个人,“燧人氏”只不过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从此,人们便可以随时吃到烧熟的食物了,而且食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

传说中杜康是如何发明造酒之术的?

传说,轩辕黄帝手下有一名大臣叫杜康。黄帝命杜康管理粮食,杜康很是尽心尽责。他把丰收的粮食都堆放在山洞里,结果时间一长因山洞潮湿,粮食全都发霉腐烂了。黄帝知道以后,非常生气,下令说:“以后如果粮食再霉烂,就处死杜康。”

当时,黄帝正在准备与陆浑族大战,征调来的粮食无处存放,杜康为此非常着急。有一天,杜康在空桑涧里发现了一片开阔的空地,周围有几棵大桑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的树干,树干里面已经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里,或许就不会发霉了。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围的人,大家都表示赞同,并且一齐动手,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掏空,并且把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

谁知那几年风调雨顺,连年大丰收,粮食到处都是。装在树洞里的粮食根本用不上。几年以后,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树洞里的粮食慢慢发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突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桑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开始他以为这些野兽死了,于是大步走过去,想把这些野物弄回去让大家吃。谁知走近一瞧,它们居然还活着,似乎都是在睡大觉。杜康一时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正在纳闷之际,一头野猪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它一见到有人,立刻窜进树林去了,紧接着山羊、兔子也一只只醒来逃走了。杜康正准备往回走,又发现两只山羊在装着粮食的树洞跟前舔着什么。杜康急忙躲到一棵大树后面观察,只见两只山羊舔了一会儿也摇摇晃晃起来,不一会儿就躺倒在地上。杜康飞快地跑过去想看个究竟。不看则罢,一看把杜康吓了一跳:原来装粮食的树洞已经裂开一条缝,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山羊是舔了这种“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闻了闻,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杜康忍不住尝了一口,味道虽然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想尝,最后一连喝了好几口,霎时间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迈了两步,身体就不由自主地倒在了地上,然后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当杜康醒来时,他看到刚才躺倒在地上的山羊已经跑掉了。他顺手摘下腰间的尖底罐,接了一罐“水浆”带回了杜康村。

杜康把他的所见所闻向其他管粮食的人说了一遍。又把他带回来的醇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于是有人想把此事报告给黄帝。有人不同意,因为杜康过去把粮食霉坏,被降了职;现在又把粮食装进树洞里,变成了水。黄帝知道了,就算不砍他的头,也会把他打个半死。杜康不慌不忙地向大家说:“事到如今,无论是好是坏,是福是祸,都不能瞒着黄帝。”说着他提着尖底罐,去找黄帝了。

黄帝听完杜康的叙述,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水”,立即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都认为这“水”是粮食的元气和精华,应该给它起个专用的名字。当时,为黄帝造字的大臣仓颉站出来说:“酉日得水,咱就造个‘酒’字吧!”从此,黄帝就命杜康用粮食造起酒来。

杜康先前因为霉坏粮食而被贬职,后来又因为酿酒有功,被黄帝加封为“宰人”。杜康在酿酒技术上每年都有新的改进。有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年又是黄帝统一三大部落,建立部落联盟五十六周年的日子,黄帝为此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各部落首领。黄帝命杜康给每人敬一碗酒,人们也向黄帝敬酒。正在这时候,一条巨龙突然从天而降,一头伸到摆在宴会上的大酒坛上,闻来闻去,但由于坛口太小了,龙嘴怎么也伸不进去,馋得龙嘴垂涎欲滴。当时大家都被吓得目瞪口呆,只有黄帝不慌不忙地走到巨龙跟前,把酒坛里的酒倒进一口大碗里,然后送到巨龙嘴边。巨龙一饮而尽,等黄帝再倒第二碗时,巨龙腾空飞起,转眼间便无影无踪了。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黄帝又命杜康给大家敬第二轮酒。谁知,杜康走到酒坛跟前还没来得及倒酒,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差一点把他醉倒。杜康给每人敬过酒以后,就觉得浑身舒畅,飘飘欲仙。他心想,这一定是巨龙的龙液滴入酒坛所致。

据说龙是不轻易流涎水的,人若是喝了龙的涎水就能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于是,杜康在乘人不注意之际,从滴有龙液的酒坛里打出一碗酒,倒进另一只酒罐里。宴会结束后,杜康派人专门保存那坛龙液水酒,不准任何人动用。此后,杜康每日一口口细细品尝,最后果然活到了一百七十多岁。黄帝死后,杜康就在杜康村专门酿酒,把酿酒秘诀传给了后人。

仓颉造字的传说是真的吗?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另一说山西临汾人)人。据《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是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被后世尊为“造字圣人”和中华文字的始祖。不过,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一种传说,并无确切的事实依据,不过他很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传说仓颉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堪称人文始祖。黄帝认为他功绩过人,于是赐他“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甚大,感动上天,玉皇大帝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这就是今天所说的“谷雨”节气。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他的墓葬处修建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量、屯里食物的多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牲口、食物的储藏不断地增加,数量越来越多,光凭脑袋根本就记不住了。仓颉为此犯了难。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方设法,以求解决这个难题。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就不管用了。因为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但当数目减少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费事了。于是仓颉又想到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象征他所管的东西。数目增加了就加一个贝壳,数目减少了就减掉一个贝壳。这个方法还真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所以叫他管的事情越来越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口的增减,统统都叫仓颉管。仓颉又犯难了,现在光凭添绳子、挂贝壳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怎样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仓颉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看到几个老人正为该走哪条路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遗患无穷。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因为看了地上野兽的脚印,所以才各执一词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代表我所管的东西呢?想到此,他兴奋地拔腿奔回家里,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通过这种方法,他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以后,对仓颉大加赞赏,并且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于是,这些符号的用法逐渐被推广开来,后来经过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出了文字,黄帝很是器重他,人们也更加尊敬和拥戴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了。恃宠生骄,说的一点也不假,仓颉有些飘飘然了,他开始什么人也看不起,造字也开始马马虎虎起来。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黄帝耳朵里,黄帝勃然大怒,他绝不容许自己的任何一个臣子变坏。更何况是他最为器重的仓颉呢?黄帝召来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个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经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儿,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其他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以后,别人都散去了,只有那个老人不走。仓颉有点好奇,于是上前去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老眼昏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嫩不能再教教我啊?”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如此尊重他,非常高兴,所以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马”的繁体字为“馬”,所以他说有四条腿)?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由于疏忽把“鱼”写成了“牛”,造“牛”字时,又把“牛”写成了“鱼”,所以才导致了老人有此一问。都怪自己粗心大意,才铸下了这样的大错。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作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啊!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深悔恨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想改也来不及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恳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播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功德,但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都会将字义反复琢磨推敲,而且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等到大家都说好时,才最后确定下来,然后再传到每个部落去。

上面所讲的就是传说中仓颉造字的故事。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后来又经过后世文人和史学家的炒作,仓颉便成了中国文字发明的始祖。实际上中国的文字史早在仓颉以前数千年就已经诞生了。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和其他动物一样没有语言。相互间的交流只是靠肢体的动作来表示。人类最早的语言是单音叹词,比如“咦”、“呀”、“哇”、“哈”等等,继而发展成双音词,后来又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到了有巢氏时代的后期(距今约10万年),才有了人类的初级语言。

到了燧人氏时代,人类的语言已经非常丰富。但是这时候还没有文字,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需要记录,只能用摆放石块的方法来记事,叫做“堆石记事”。堆石记事的方法是以石块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这种方法既麻烦又不便于管理,而且很容易遭到破坏。后来,燧人弇兹氏的织女发明了搓绳技术,继而又发明了“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把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就打个大结,小事就打个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从而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与“堆石记事”相比,“结绳记事”更方便,更易于保存,因而应用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燧人氏晚期,燧人氏发明了最早的“符号文字”。符号文字最初主要由“○”、“△”、“米”三个符号构成,它的发明源于“结绳记事”的大结和小结。由于有人嫌结绳记事太麻烦,于是把结绳记事的“结”用符号刻在石头上,大结用“○”表示,小结用“△”表示,重叠结用“米”表示。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用这种方法记事比结绳记事更简便,更高明,因为它避免了“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地保存下来。于是人们逐渐改用“符号刻记”来代替“结绳记事”,并且又逐渐发明了数十种不同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事物,这种符号就是我国远古时期最初的符号文字。

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大约五千多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远古时代有专门负责记录历史的职官,如上柱史、大典氏、少典氏,这些职官都是在黄帝政权以前。由此可见,中国的文明历史并不是像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始于黄帝,而是比黄帝更早。

符号文字虽然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它毕竟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间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因此很难普及开来。于是民间又发明了图画文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具体事物,如画一个山形代表“山”,画几个水波代表“水”,画一个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这种图画文字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记忆便可以掌握,因此更受大众欢迎。

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了民间的图画文字,然后加以归纳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史书上说:“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古文《河图玉版》也载文说:“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洛汭在今洛阳市洛宁县境内,今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保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而建造的。

关于“河图、洛书”,古史记载颇多,其中大部分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假借天命托古而伪造的。仓颉所见到的洛书应该是燧人弇兹氏所创造的原始洛书。该书完全由上古文字符号“○”、“●”构成。“○”代表天,为阳;“●”代表地,为阴。该书以简单的符号融天文、地理、数学、玄学为一体,内容丰富,高深莫测。

仓颉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根据洛书上的符号文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并且吸纳了从民间搜集来的部分图画文字,从而创立了独特的象形文字,并以象形文字做为本部族的正统文字。炎帝神农氏的四任帝姜明听说后非常恼火,认为仓颉违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军队征讨。仓颉不服,亲率本族迎战,击败了炎帝神农氏的军队。仓颉继而率族众反击,一路东征,攻占了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今豫北地区),旋即以阳武为都城,自立为帝,号仓帝。以甲辰年(公元前4637年)为仓帝元年。

仓颉30岁称帝,在位执政四十二年,卒于仓颉四十二年(乙酉,公元前4596年),享年71岁。死后葬在濮地(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梁村西北),尊号仓帝。

“精卫填海”是怎样一个神话传说?

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中记叙的一则神话故事:中国上古时期,有一种名叫精卫鸟。它原本是炎帝宠爱的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女娃去东海玩,不料突然风暴袭来,女娃死于风暴之中。她死后变成了一只鸟,名字就叫做“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后来人们便用“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再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大,用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女娃。女娃非常漂亮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明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只能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但是由于父亲整天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几乎天天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有告诉父亲,偷偷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将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最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不能回来了。炎帝非常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黯然神伤、唏嘘嗟叹了。

女娃死后,她的精魂化成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的爪子,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因此,人们便把这种鸟叫做“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剥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来小石子和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来回翱翔,悲鸣着,把石子和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说:“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说:“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很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到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一刻也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然后生出很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世人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用以热烈歌颂精卫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战斗精神。后人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于是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做“精卫誓水处”。

在距离山西省长子县城西25公里处,有一座海拔1646.8米的发鸠山,蜿蜒南北,雄伟壮观。山头雾罩云腾,颇具仙境气势。神话传说《精卫填海》中所说的“常衔西山之山石,以堙于东海”,其中的“西山”,就是指发鸠山。

精卫固然小,但它的悲壮之举,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沧海固然大,而精卫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更为伟大,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夸父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

“夸父逐日”的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偶尔也用于贬义,比喻自不量力。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向大自然挑战、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夸父“不量力”,晋代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远古时期,在北方荒野中,有一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山。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他们的首领,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子,“信”的儿子,名叫夸父。因此这群人就被称作夸父族。他们不仅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强,气魄非凡,而且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

当时大地荒凉,毒蛇猛兽肆意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让本部落的人们能够平安地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

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或者抓在手上挥舞,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气非常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地上,烤死了庄稼,晒焦了树木,干涸了河流。人们渐渐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也纷纷死去。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非常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我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

有的人说:“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

有的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的。”

然而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指挥,为大家服务。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坚决地说:“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第二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告别了族人,怀着雄心壮志,从东海边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跑呀跑,夸父在地上飞一般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摇摆不定。

夸父跑累了,就微微打个盹,将鞋里的土抖落在地上,于是形成了大土山。饿的时候,他就摘野果充饥,有时候他也煮饭。他用三块石头架锅,这三块石头,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几千米高。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他的信心也随之越来越强。然而他离太阳越近,就渴得越厉害,而且喝水已经不能止渴了。但是,夸父没有害怕,他一直鼓励着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

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太阳。

红彤彤、热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万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无比,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于是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将黄河之水喝干了;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之水也喝光了,可是仍不解渴;他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但是,夸父还没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愧疚和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他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林。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而且结出很多很多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夸父逐日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积极意义的。那么,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

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着极其深刻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看做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杨公骥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赞同。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他的《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说: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萧兵先生的看法,颇具几分浪漫色彩。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人与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水火难以相容。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经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它的积极意义在于人们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

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大规模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然而,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部族在一个地方定居了相当长的时间,其原始的、破坏性的劳动,必然会使那里的资源受到破坏并趋于枯竭:土地肥力下降或盐碱化,狩猎和捕鱼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数量却日益减少,诸如此类的情况总在不断地发生,因而能获得的食物和其他物资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选择,就是部族迁徙,迁徙到新的、更好的地方。

夸父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决定是: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这个决定,在现代人看来是荒谬而可笑的,因为我们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根本不会落入地球。如果向西迁移,不是被高山挡住,就是进入沙漠,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多。然而对夸父族这样一个内陆部族来说,作出这样的决定却是正常的。大地是球形的,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以及我国西北部的地理状况,他们根本一无所知。他们最多可能从靠近黄海、渤海的部族那里知道:东面是大海,太阳从海中升起。至于西面,尽头是禺谷——太阳落下的地方。

夸父部族应该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部落,他们应该已经意识到了阳光决定了季节,决定了农业以及其他的生产活动,这样看来,在太阳落下的禺谷里,阳光是最充足的,这对于因资源不足而面临困境的夸父族人来说,是一个最佳的迁徙目的地。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却走进了沙漠。在无穷无尽的沙漠里,到处都是黄色的沙丘,白天一片酷热,又非常缺水,干渴得令人难以忍受。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们在沙漠中找到了河流,并把这条河的主干称为河(黄河),源头的分支称为渭(渭河)。这种河是在夏季由远处高山上的冰雪融化汇集形成的,属于季节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夏入秋,气温下降,冰雪融化逐渐减少,河水就会变浅进而干涸。当夸父族人发现河水突然迅速变浅,水面变窄,水量不断减少时,他们明白赖以生存的水源就要消失了。在这种情势下,是坚持前进,还是退回去?夸父最后决定:留一部分人在绿洲,其他的人在夸父的率领下,向北去寻找大泽。那么北方真的有大泽吗?所谓的大泽,很有可能是他们看到了海市蜃楼,或是一种纯粹的幻象。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都是一样的:向北走,依然是沙漠。沙漠是严酷无情的,又是漫无边际的。在漫长的跋涉中,夸父等人体力迅速下降,又没有足够的水。最后,他们终于都倒在了沙漠之中。

这就是“夸父逐日”的实际情况。人类在远古时代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才得以生存下来的,每每居住一处,就会破坏一处。因此,迁移、拓荒是非常频繁的。而夸父逐日,由于他非凡的胆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被记录的因水源不足而造成的拓荒失败。

夸父的失败,使远古的人类逐渐认识到征服西北是无比艰难的。从此,水,而非战乱,决定了中华民族只能向南发展。数千年来,南方地区一直在移民开发,原始森林、荒芜之地不断变为繁华的城镇,而西北地区至今依然还是地广人稀。

神话传说和真实的共工各是怎样的?

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大败之后怒而头触不周山,结果使得天地为之倾斜。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共工是帝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一带。他聪慧过人,富于智谋,在百姓威望甚高。他统治的地盘也非常大,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据古代史书记载,颛顼巡视的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做过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规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与男子相遇,必须先避让一旁;假如不这样做,就要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也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社会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与颛顼同时期,还有一个著名的部落领袖,名叫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裔。他的部落在今天的河南北部。共工氏对农耕非常重视,尤其是对水利工作更是重视,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一个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

共工氏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情办好,于是一起去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他们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吃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这些情况很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即把土地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他认为垫高洼地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有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然而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拥有至高无上权威的只有自己,整个部族都应当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绝不能自作主张。因此他极力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他们两个人比起来各有长短,在力气上,共工氏要强;但要论机智,他远远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却都极为相信,因此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就会触怒鬼神,惹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虽然没有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因而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哪怕是用生命去为自己的事业殉葬。于是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用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向不周山撞去。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撞得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坍塌下来。天地之间迅速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移了位;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乃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由于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由于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大江大河的水都向东奔流,最后流入东边的大海。因此,原来世间的景象全部颠倒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的“苍天在上,后土在下”,说的就是他们父子二人,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神话传说,已经流传了数千年。神话自然不能当真,但也有它存在的原因和合理性,这个神话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还不知道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也无法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能为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力也随之被形象化,人格化。因此也就出现了这些神话传说,用以歌颂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共工撞到不周山之后,颛顼就放过了他。因为颛顼是一个仁慈的君主,不会赶尽杀绝的。但共工却没有因此而罢休。他起身去了西亚之地,碰巧救了诺亚一家。因此就拣选了他的后人即犹太人做他的子民,创立了犹太教,用来实现他的复仇计划!希伯来文中上帝(GOD)就是共工的谐音。从一开始他就对打败他的颛顼及其后人充满了仇恨,因此他立下了如下教规:

1、龙就是撒旦,是他及他的教众的最大的敌人。(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面蛇身的形象,因而中国人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

2、占卜、算卦都是邪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河图、洛书、八卦等都来源于伏羲。)

3、只能崇拜他自己,他才是唯一的真神。(对中华文明有影响的远古人物众多,因而多神崇拜是很自然的。)

共工失败以后,自然会对与战争对手相关的东西深恶痛觉,并且期待将来有朝一日能够反败为胜。而对自己的追随者,他也自然会将自己的期望(在将来把龙打败)和痛恨的东西(龙的形象、东方的核心文化)向他们说明,同时当然会把自己的敌人描绘成恶魔(即撒旦)。为了让他的追随者们忠心耿耿,当然还要禁止他们崇拜其他的神。这应该就是共工当时的心理。

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确有其事,不过他那种勇敢、坚毅,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的。尽管这些神话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接近历史实况的,比如部落首领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权力的统治者,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

那么,真实的共工又是怎样的呢?确切的情形我们不得而知。通过一些史书记载,我们可以粗略地知道,共工是颛顼时代一个比较强大部族的首领,活动在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一带。那时候,黄河经常泛滥成灾,严重威胁了这个部落的生存,于是共工率领民众与洪水英勇搏斗。他们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来治水,具体方法是把高地铲平,低地填高。在平坦地面上修筑堤防。用土堤来挡水,由于这种方法没有疏通河流,水依然会漫流泛滥成灾,因此共工的治水最后都遭到了失败,不过这却为后人治水积累了经验。共工是我国最早的治水英雄,因此被后世尊为“水神”。共工治水表现出来的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的故事,后来就被演绎成“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的神话。

传说中的颛顼有哪些作为?

颛顼(音zhuān xū),中国历史中的传说人物,为五帝之一,九黎族的首领。相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相传昌意是黄帝与嫘祖的次子,封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后生颛顼。颛顼性格深沉而有谋略。15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封于高阳(今河南杞县东),所以又称其为高阳氏。黄帝死后,因颛顼有圣德,被立为帝,时年20岁。

帝颛顼所居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古人说他是以水德为帝,所以又称其为玄帝。帝颛顼以帝丘(今河南濮阳)为都城,以句芒为木正、蓐(rù)收为金正、祝融为火正、玄冥为水正、句龙为土正,合称五官。他即位之后,严格遵循黄帝的政策行事,继续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太平。

传说在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做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再安心于农业生产。颛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实行宗教改革。他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表率,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他还大力禁断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从而使正常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

颛顼聪明敏慧,富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期间,地域扩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几乎都属于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百姓的热情接待。

不过颛顼也做过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传说这条律令就是他制定的: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否则就会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只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父系氏族社会完全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到98岁逝世,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外广阳里(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

帝喾有哪些传说?

帝喾(kù),姓姬,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的基根,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帝喾15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30时,继颛顼为帝,都于亳。由于他兴起于高辛,所以历史上也把他称为高辛氏。享寿百岁。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

帝喾即帝位以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帝喾的儿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元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位,后禅位给帝尧。

相传帝喾生于穷桑(西海之傧),其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迹而受孕,生下了帝喾。帝喾自幼聪明好学,十几岁便负有盛名,15岁开始辅佐颛顼,因功封于高辛。30岁得帝位。传说帝喾有四妃,长妃叫姜原,是有邰国(今陕西武功县)君的女儿。相传姜原在娘家时,因外出踏上巨人脚印而怀孕,由于是无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幸而得到牛羊虎豹百鸟的保护没有死去,所以起名叫“弃”。弃长大后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