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革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制胜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8:38:54

点击下载

作者:刘润泽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品牌革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制胜之道

品牌革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制胜之道试读:

前言

翻看时下各类报道,“互联网+”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很多企业认为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事实真如大家所预想的那样乐观吗?其实,互联网正在改进信息不对称的现状,让市场中浑水摸鱼的企业原形毕露。对于打造品牌而言早已不存在所谓的捷径,因此每一步的发展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谋划。信息的快速流转,以及中国对于全面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品牌的打造回归到了本源。仔细翻阅发达国家的品牌成长史,几乎所有行业的利润率都相差无几,而真正能够基业长青的品牌终究回归到了产品的本质。

不过互联网时代却为拥有“初心”、敢于“创新”的创业者插上了翅膀,使其在风口之上获得飞速的成长,也让以弱胜强成为可能。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而在社交媒介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衡量品牌价值的两个核心要素在于:其一,品牌拥有多少忠实的客户;其二,品牌能够为客户创造的附加价值有多少。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在于它能够容纳的信息量更大,而且还在于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个社会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

在移动互联时代,所有信息会传播得更快、更广,消费者面对商品时可资考虑的因素会更多。以零售为例,如今消费者不仅可以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购物,而且可以在收到货物之后对商品进行评价,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分享,从而影响其他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所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以用户为主导的时代,企业需要打造的是品质型、服务型的品牌,谁能够更成功地进行品牌的建设,谁便能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

由于用户基数等方面的优势,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移动互联网将会为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更多有利的渠道和条件。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联”,将会成为中国企业腾飞的最强驱动力。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全球企业的品牌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单向模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双向模式”;以移动互联和移动社交为核心的“全景模式”。“全景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互联网的到来,使得消费者与品牌的沟通渠道发生了变化,由传播时间相对固定的有限渠道(比如广播、电视),转变为传播时间更加灵活、传播信息更加精准的多渠道;

★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使得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大不相同,消费者不仅能够更直接地与企业进行沟通,而且可以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快速更新的数字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使得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更加灵活,使得品牌内涵的维度更加丰富。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移动互联时代品牌建设的环境大为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培育出一个成功的品牌,除了要向消费者传输品牌信息外,还应该积极发挥消费者的主动性,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内涵的丰富过程当中。另外,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品牌建设的效果会大大增强外,品牌营销的成本也会降低,真正实现营销投入产出比例更合理的“精准管理”。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对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品牌建设的建议主要有4点: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能够获取的信息更多,企业在与消费者沟通时,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应该积极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互联”,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2)智能手机已经贯穿购物的整个过程,企业品牌的建设也应该围绕“无限扩展”的针对智能手机的渠道展开,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营销;

3)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的主导作用逐渐凸显,企业在打造品牌内涵时,应该吸引消费者共同参与;

4)数字化时代,企业应该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挥大数据等技术在品牌营销方面的价值。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拥有互联网思维的成功品牌,比如:凭借“粉丝经济”模式大获成功的小米手机;创立一年就利用微博和微信拥有10万粉丝的黄太吉煎饼;打造了极致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坚果品牌三只松鼠……

在这本书里,我将全方位探索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制胜之道,比如:“单品神话”背后蕴含怎样的品牌战略与市场逻辑?

如何打造品牌的“超级影响力”,获得消费者认同?

怎样以消费者为中心,为顾客打造极致的服务体验?

粉丝经济时代,如何寻找让消费者兴奋的尖叫点?

大数据时代,传统营销模式应该做哪些变革与创新?

……

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国企业将获得全新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品牌,而由此释放出的潜力,也将使得中国品牌更有跻身世界强林的可能。 第一章品牌心法:颠覆性商业时代,以互联网思维发掘品牌成功的内在规律

一个成长型品牌的崛起不能简简单单依赖于模块化的工具,最为核心的是品牌创始人对于市场与行业规律的掌控能力,以及对市场内在规律的运用能力。互联网思维:消费者主权时代,以互联网思维重构品牌战略

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成为互联网企业,但每一家企业都要有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品牌管理中也有了互联网的影子。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品牌管理,是对品牌的再塑造,是突破原有的先生产后营销的模式,围绕用户的需求开展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工作,逐步走向定制营销的道路。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在新时代适应市场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品牌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那么,在互联网普及的大趋势之下,企业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品牌管理呢?拥抱用户,用户至上

品牌在市场环境中以竞争为导向,而在与消费者接触的环节中一定是以消费者即用户为中心的。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开始逐渐掌握主动权,在这种背景之下只有拥抱用户才是企业进行品牌管理的救赎之路。虽然许多传统企业对外也一直宣称视用户为上帝,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是少之又少。

在互联网营销中,消费者是握有主权的一方,这一点从淘宝就能看出来,淘宝卖家都知道只有讨好消费者,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才会得到好评,从而将这些好评变成价值资产。

对今天的品牌管理者来说,要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品牌管理,首先应该思考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用户至上的精神及相应的行动力。

用户就是上帝的理念虽然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但是却并未像今天这样发挥到极致。在互联网时代,品牌管理者拥抱用户不仅需要具备用户至上的精神,更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原本追求的品质和功能不再是进行品牌营销的最重要因素,重视用户需求反而是在品牌营销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条件。

随着人类文明和创造力的不断提升,物质产品的贫乏已经成为过去式,其种类日益丰富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产品之间的功能比拼不再是品牌管理的重要武器,品牌或产品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而且随着消费主力的更迭,如今80后90后在追求产品的个性化方面显示出了更大的需求,他们不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而是追求精神和价值更高层面的契合,他们在消费时会更多地强调获得认同感,他们在消费行为上也容易相互影响。极致用户体验

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品牌营销并不是要颠覆,而是要创新。或许互联网思维本身并不带颠覆基本商业逻辑的基因。

小米手机的营销案例一直被业内外人士奉为经典,吸引了大量企业进行学习和借鉴。小米手机在开始正式的网络销售之前,首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让用户提前体验小米手机,让专业的测试机构试用,然后鼓励手机发烧友将自己体验手机的感受在网上进行分享。小米手机后来在推出MIUI系统之后,仍然在不断征求客户的反馈意见,从而对产品进行有效地改善,提升用户的体验。

拿苹果手机来说,年仅三岁的孩子甚至不用刻意去学就能开锁,因为触摸是人的天性,而苹果手机中就有暗示手指触摸方向的图标,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要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决心和勇气,那么将很难避免走向灭亡。因此将用户体验向极致的方向发展,从内部开始变革,是企业必经的一个阶段。这可以紧紧围绕三个要点:一是要找准用户的需求;二是要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三是得产品经理得天下。转变思维模式

世界上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想。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不管是用户至上、极致用户体验,还是粉丝经济,都是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思维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改造。因而在新时代进行品牌管理,首先应该转变思维模式。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许多传统企业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纷纷将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嫁接进企业,但由来已久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得它们即便有了官网和电商也没有摆脱原有的经营模式,仍然将降价促销、大打折扣作为营销的主要手段。这对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思维转型基本上是没有作用的,传统企业引以为傲的成功经验在新时代成了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品牌管理,关键就是要自下而上地思考问题,对品牌进行再创造,转变以往先生产再定位的思维模式,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对传统企业来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手段重构产业链,企业的生产、研发和营销、服务等环节都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不管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品牌管理还是传统思维模式中的品牌管理,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互联网经济中,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是通过消费者的搜索量、重复购买率、好评率等来实现的,在这些因素的促使下,企业开始与时俱进地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于是也就催生了互联网思维品牌传播管理模式,为传统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介的诞生和广泛使用,在不断刷新大众观念的同时,也让企业品牌营销体系迎来了创新发展期。在互联网思维逐渐普及的时代,靠拍脑袋来决定产品的经营模式必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用户至上为核心理念的生产经营模式。懂得与用户互动,提升用户投入感

在一些西餐厅喝咖啡时我们基本上不用排队,服务人员总是彬彬有礼地来到我们面前帮助我们点单,最后将我们点好的咖啡恭恭敬敬地送到桌前。然而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于这样的咖啡店正在慢慢失去感觉,反而对星巴克情有独钟。在星巴克买咖啡往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里没有服务员为你送咖啡,你需要自己去取。如果需要加糖加奶呢?当然也是自己动手。

此外,让我们再来联想一下知名手机品牌的新品发售,你可能需要在专卖店门口排上几个通宵,或在深夜里痴痴地等待点击鼠标。而对于那些随时可以买到的手机品牌却不屑一顾。

我们不妨假设买的是功能一样、价格完全相同的两款手机,现在一个品牌马上就能够在专卖店买到;而另一个品牌需要提前1个月预定,而且在发售的当天需要在专卖店门口排队3个小时。你更喜欢哪个品牌的手机呢?是马上就可以得到的,还是需要预定的?答案已在你心中。

那么为什么同样功能与价格的手机,因购买过程的不同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差别在哪里呢?差别就是我们自己投入了时间与精力去获取想要得到的东西,可以简单地称之为“投入感”。简约思维:赋予品牌极简精神,给消费者提供简约的品牌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越简单的想法越容易成功,越简单的品牌越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学会一个产品只解决一个问题显得更为重要。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拿手机来说,几乎所有的手机里都充斥着五花八门的App:有的关于社交,有的能看各种新闻,有的用来购物、听歌、看视频、玩游戏……

每个种类的App都恨不得有成千上万个,而最终能够被用户留下来的只有那么几个。与被抛弃的同类产品相比,这些被留下来的App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简单、有用、页面友好、体验有趣、众人推荐等等,尤其第一条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信息超载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去学习复杂的步骤,在这样的环境下,简约得到青睐,每年的“全球品牌简化指数报告”中都强调:“简约意味着金钱”。品牌简化为排名前十的品牌赚取了两倍于同类产品的利润,高达75%的消费者愿意为简约的品牌体验支付更多的金钱并向他人推荐。

简约并不意味着减少或者空白。实际上,品牌想要在前台呈现出简约的形象,往往意味着企业需要在后台做更多的努力,尤其在移动互联时代,新科技、新传播媒介的发展和变革大幅度降低了信息传播门槛,话语权被广泛分散,信息变得更加繁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需要化繁为简才能脱颖而出。

比如一个引发联想的关键词,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种强烈的感受等等,只要是清晰、直接、一致有效,能够瞬间聚焦人们纷杂的意识,都可以拿来做品牌推广。依靠创始人的励志故事而迅速崛起的褚橙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通过简单却鼓舞人心的故事,让几倍于普通橙子售价的褚橙一直供不应求。Google

Google秉承的简约风格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用户,在历年全球品牌简化指数报告中,Google的名字一直位列前茅,可以说Google从骨子里就流淌着清晰、直观、简洁的因子。Google的页面上没有一个多余的按键,每一项功能都事先经过了严格测试和评估。Google中文版首页截图

甚至在每页搜索结果的显示数量上, Google也坚决贯彻简约风格,每页只显示10个搜索结果,而不是一味迎合用户越多越好的想法,而且这种设计并没有显得不近人情或者单调,Google经常对标识做出各种别出心裁的设计,为这份简约平添了很多乐趣。简化通常意味着品牌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缩小服务范围,也就是说,成功的简化要求精益求精,这可以说是简约战略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Google的成功之道也在于此。顺丰

作为中国快递行业的领头羊,顺丰也以提供简约服务而著称。尽管它收取的快递费几乎两倍于同类公司,用户仍然愿意为之买单,简约的价值可见一斑。对于顺丰而言,简约的服务可以归结于两个字,即快、准。顺丰醒目的品牌LOGO

在视觉形象方面,顺丰利用醒目的品牌标识传递出简约之感,通过黑红两个主色在各个接触点的统一使用,给受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而简约的背后,则是全国最先进的物流系统,从顾客拨通400电话、快递员手持专用的巴枪扫描货物信息,到库房的自动分拣、卫星定位等物流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数据中心的严密监控,以确保货物输送的速度。

2013年7月到8月期间,顺丰在深圳、东莞等城市内测试无人机配送服务,这一服务一旦正式投入运营,将能进一步提高顺丰的物流效率。正是因为技术、网络、数据、流程的支撑,顺丰才能使消费者真正享受到与其他快递不同的简约体验,从而赢取更多的用户。

在如今纷乱繁复的信息时代,企业要如何传递品牌信息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得到更大的商业成功?具体而言,可以参考以下几条建议:

1)领导者必须承担领导的角色

作为企业的掌舵者,领导者的角色至关重要,既能够将具体的工作与简约的企业战略相结合,又能够切实促进跨渠道、跨部门的协同合作,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简约,就必须得到企业高层的积极指导、参与和支持,这样才能把“怎么说”落实到“怎么做”,确保消费者的每一个前台体验都有坚实的后台支撑。

2)勇敢说“不”

外界的干扰无处不在,品牌能否坚持自己的理念,对与之相悖的干扰勇敢地说“不”,也关系着品牌传播的成功与否。如何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

由于消费者很少关注品牌认为重要的事情,所以品牌在勇敢说“不”的同时,一定要对消费者的关注说“是”,二者并不矛盾,并且都是品牌传播的重点。要知道,成功的品牌是一段旅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地,在打造简约的品牌的旅程中,企业必须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时刻关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将简约注入每一个接触点。

3)以事实为依据

企业要打造简约的品牌,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用客观的数据和事实说话。企业可以通过细致的调研弄清楚消费者看重的品牌属性是设计、性价比等功能属性,还是安全感、快乐、舒适等情感属性,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品牌策略。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将简化工作的效果通过量化的方式直观呈现出来,事前事后都借助真实的数据进行评估,从而明确目标,衡量成果。

4)加易减难

品牌要真正实现简约,其实有不小的难度。首先,企业必须时刻替消费者珍惜时间,随时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有策略地设计与之匹配的品牌体验,力求用简约创造出充满情感的品牌体验。

5)跨越看似遥远的鸿沟

改变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改变有风险,需要相应的付出,而且即便做了改变也不一定能够收到预期的成效,但是一旦转变成功,品牌得到的收获必然远远多过付出,而一成不变的话,品牌就会逐渐落后。

企业追求品牌的简约,这一改变需要勇气支撑,但是当改变取得成功,简约真正成了企业的立命之本,那时,简约就不再是利益所在,而企业通过简约品牌向消费者传递的品牌信心才是真正的益处。越是复杂的环境,人们对简约的渴望就越是强烈,只要抓住了这种渴望,企业就容易取得成功。逆向思维:突破传统定势思维,以逆向思维引领品牌营销创新

与大多数人做出相反的决策: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前方是正确的方向,那么试着让自己思考一下相反方向的可行性。

一切从一场酒吧的博弈开始:

假设一个小镇上总共有100人喜欢酒吧,每个周末均要去酒吧活动。这个小镇上只有一间酒吧,能容纳60人。并不是说超过60人就禁止入内,而是因为设计接待人数为60人。60人时的顾客服务会最好,气氛最融洽,最能让人感到舒适。第一次,100人中的大多数去了这间酒吧,导致酒吧爆满,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乐趣,多数人抱怨还不如不去。于是第二次,人们根据上一次的经验认为人多得受不了,决定不去了。结果呢?因为多数人决定不去,所以这次去的人很少,他们享受了一次高品质的服务。没去的人知道后又后悔了:这次应该去啊。

问题是:小镇上的人应该如何做出去还是不去的选择呢?

镇民的选择有如下前提条件的限制:每一个参与者面临的信息只是以前去酒吧的人数。因此只能根据以前的历史数据归纳出此次行动的策略,没有其他的信息可以参考,他们之前也没有信息交流。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困惑,即如果多数人预测去酒吧的人数超过60,而决定不去,那么酒吧的人数反而会很少,这时候做出的预测就错了。反过来,如果多数人预测去的人数少于60,因而去了酒吧,那么去的人会很多,超过60,此时他们的预测也错了。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出正确的预测,必须知道其他人如何做出预测。但是问题在于每个人的预测所依据的信息是一样的,即过去的历史,而并不知道别人当下做出的预测。

这就是著名的“酒吧博弈”。“酒吧博弈”的核心思想在于:如果我们在博弈中能够知晓他人的选择,然后做出与大多数人相反的选择,我们就能在博弈中取胜。在互联网时代,品牌的运作与“多人博弈”的核心思想相通,就是能够进行反向的思考,拥有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

从0到1的创新是很好的选择,但在营销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说服客户买你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如何对自己的客户群进行精准定位。如果始终围绕这两个理念,那么营销不管怎么做都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但也很难有新意,制造引爆点。如果要进行创新,首先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风险越大,将来有可能获得的收益也将会越高。

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亚当·摩根(Adam Morgan)曾经说过,有时候品牌需要制造出一些“怪物”,然后促使潜在的客户团结起来,共同与怪物进行抗争,拯救人类。这种方式在刚开始是很有成效的,但是现如今这种方式对消费者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他们很容易将企业的这些伎俩识破。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凭空制造“假想敌”的方式就必须转变了,不妨直接去反对一些根深蒂固的行为或者固步自封的态度,当然你也可以用反对和抨击新行为、新态度的方式来维护传统。

不管你要怎么做,选对合理的表达方式是关键,既可以选择比较庄重严肃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一种幽默风趣的手法来表现。宜家家居曾经设计过一个反对人们成为“灰老鼠”的广告,这里的“灰老鼠”是指那些在选择面前胆小、保守、逃避的群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向公众表达自己品牌的文化价值观。

那么,对品牌来说,到底应该怎样制造引爆点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呢?接下来不妨看看美国的两家服装公司是怎样利用逆向思维制造引爆点,吸引公众眼球的,或许能给品牌管理者们一些启发:“别买我”Patagonia鼓励消费者拒绝过度消费

Patagonia(巴塔哥尼亚)是美国的一个户外品牌,号称是户外界的Gucci。该品牌在产品的设计、工艺、功能以及企业责任方面都积累了比较好的口碑,而且Patagonia非常注重产品的质量,不追求产品的销量,让顾客在消费之前三思而行成为品牌的一种象征,也正是因为这样,Patagonia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在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这一天,其他的品牌都在抓紧时机大搞各种促销活动,而Patagonia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反黑色星期五”的营销活动,倡导消费者去维修自己的旧物而不是重新购买新产品。Patagonia因其打出的不要购买这件外套的广告而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顶峰。

这个营销策略虽然表面上看是为顾客着想,劝顾客不要买新产品,但是实际上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率,也为品牌在消费群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随着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低碳环保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Patagonia 所倡导的品牌理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和肯定。“拒绝过度消费”同样是Patagonia所倡导和追求的一个品牌理念,这使其成为快时尚品牌H&M和Forever21有力的竞争对手。Patagonia的广告图片

Patagonia(巴塔哥尼亚)所倡导的品牌理念为其在公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为品牌吸引了更多忠实的粉丝。他们认可和欣赏Patagonia的理念,在生活中也一直坚持这样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从Patagonia的角度来看,Patagonia的产品都是持久耐用的,这不仅是为了环保,节约资源,更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少花冤枉钱,他们希望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能更加理性,不要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现在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追求的是快时尚,穿这类品牌意味着用比较低的价格就能享受到时尚,但这些衣服一般穿一季就会被淘汰,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是对资源的浪费,是不值得提倡的。所幸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同时对产品的质量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品牌的扩张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品牌已经不能再单纯依靠价格或者质量在市场上制胜了。与其在残酷的竞争中打得你死我活,不如独善其身,积蓄力量,专注于消费者最需要的东西,这样不仅不会浪费资源,反而可以让品牌提升一个档次,成为众多品牌中的佼佼者。维多利亚的秘密,放弃性感女星的代言

维多利亚的秘密是美国一个家喻户晓的内衣品牌,在美国的内衣市场占有35%的份额,在零售行业拥有比较高的地位。曾经有几个比较知名的内衣品牌,比如 American Eagle、Adore Me 等试图抢占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市场份额,但最后都没有成功。维多利亚的秘密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地位。

该企业善于利用线上的数据为线下销售提供支持,它会对自己的产品做详细的调查,如果发现某种产品在一个渠道卖得很好,那么就会将这种产品放在其他渠道上。除了善用大数据外,维多利亚的秘密在俘获人心方面也有值得其他品牌借鉴的地方。

对大多数内衣品牌来说,它们在选择代言人或者模特的时候通常会选择性感女星,而维多利亚的秘密却大胆地放弃了性感女星。最初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广告团队选择的代言模特是性感十足的Kate Upton,然而在其代言期间,产品的销量却没有得到提升。原因是代言模特太过性感,让许多女性消费者隐约产生了对比性压迫感。

于是广告团队在经过了细致的市场调研之后,启用了女星AngelAlessandra Ambrosio,她不仅是一位妻子,更是一位温柔贤惠的母亲,她的形象特质使品牌更贴近消费者,在广大女性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维多利亚的秘密在性感和亲和之间成功地找到了平衡,让品牌的名字深入到每一个梦想成为维多利亚的秘密一样的女孩心中。

不管是什么样的品牌,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都倾向于选择最优质的人选。而维多利亚的秘密却弃用性感女星,这让众人大跌眼镜,但结果证明它的选择是正确的。对消费者来说,高高在上的品牌形象容易使其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而具有亲和力,并且代表贤良淑德的妻子和母亲形象的女星,则拉近了品牌与一般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这个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进行逆向思维的营销,最关键的就是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只有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未来才有可能独领风骚。第一VS唯一:不做第一做唯一,打造消费者心目中的唯一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企业无法成为行业第一,还可以从新颖独特的角度下工夫来吸引消费者,力争做到品牌唯一,那么同样有机会成为商场上的大赢家。

实际上品牌的关键功能就是表现产品的独特性,唯一性是品牌建设的根本,也是品牌竞争的核心,因为在任何一个行业的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只能存在一个第一,而企业就是要凭借唯一性来赢得市场。在品牌林立的时代,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从产品和品牌的独特性入手,以市场形势和消费者需求为前提,全力塑造品牌的唯一性,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不做第一,做唯一

恋爱中的人经常会问“你最爱的人是我吗?”,然而只有对比才会有“最”的概念,说到“最”就必然存在第一第二的较量,在这个问题上,具有博弈思维的人必然会问自己的恋人“你是不是只爱我?”。对于品牌营销的问题,品牌营销大师里斯在《品牌之源》一书中说:“品牌营销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占据消费者的全部心智,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唯一。”

21世纪,只有品牌塑造成功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品牌竞争已然成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创建市场唯一品牌则是众多企业在品牌竞争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企业应当把品牌建设看作营销工作的基石,如果仅仅把品牌看作是一个名称,那就忽视了品牌的丰富内涵以及核心价值。美国营销协会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标识、符号、专业用语或形象设计,或是这些元素的整合运用,品牌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识别某个厂商或某群销售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便人们与竞争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加以区分”。

企业应当从品牌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理解品牌,内涵体现了产品的核心使用价值,外延则体现了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卖点,品牌的外延可以是其核心使用价值的延续,也可以是与使用价值不相关的全新价值。

从市场角度讲,外延就是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独特之处,体现了品牌的唯一性。事实上企业的独特之处就是通过品牌的唯一性表现出来的,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品牌是否成功,而品牌的成功则在于打造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唯一性。唯一性是品牌的内在核心,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决定企业和品牌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消费者是否接受一个品牌,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品牌的唯一性与消费者的个性是否相符合。

消费者在看到一个品牌时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一品牌的独特性,进而通过这一独特性将其与市场中其他品牌区别开来。

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品牌首先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在市场中能够展现出鲜明的品牌形象,进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其次,它能够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确定正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快速精准地覆盖目标消费群;再次,它能够清晰明确地向目标消费人群传达产品的优越属性和突出的利益点,传递品牌价值,进而赢得目标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唯一性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企业一定要立足长远,科学地评判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如果无法把品牌发展成行业内的第一品牌,就应专注地把自己打造成市场中的唯一,瞄准特定的目标消费群体,打造特定的品牌,占据特定的市场。构建品牌唯一性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塑造品牌唯一性都不是一件通过短期努力就能成功的事情,一个品牌从被消费者认知到认同到赞美再到建立品牌忠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今市场中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构建品牌唯一性便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企业要想从行业共性中寻找个性,关键在于打造出产品的亮点,要发展出企业对市场和消费者提供特殊价值的能力。

品牌所要强调的就是这种价值,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变化趋势、市场成熟等因素,从多个价值维度求新求变,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来打造产品的亮点,通过亮点聚集消费者的注意力,展现品牌的个性,赋予品牌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品牌建设方法。

1)形成全面深入的市场认知构建品牌唯一性的策略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塑造自身品牌的唯一性,就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尤其要对竞争品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属性和品牌特点,为自己找到准确的市场位置,确立一个企业专属的市场区域,构筑竞争区隔,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市场领地。

2)确定独特的品牌定位

在塑造品牌唯一性的过程中要给自己的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确定一个独特的定位,要与竞争对手形成鲜明的差异。

企业要通过这种独特的定位来体现企业的独特价值,并需要持续地强化这种独特定位,将自己发展成行业的指向标,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如茅台一直以其卓越品质和文化内涵来彰显品牌的唯一性,被人们称为国酒,在高端市场有比较高的占有率。品牌应该构筑强大的竞争区隔,通过独特的定位体现品牌价值,塑造品牌的唯一性,例如水井坊酒定位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我国现今发现古代酿酒作坊和酒肆的绝无仅有的实例,通过“前店后坊”的布局,表现了历史的悠久。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特色,结合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进行精准的产品定位,例如王老吉的定位就是“怕上火”的人群,它用凉茶“下火”的特性表现产品的独特定位,以独具特色的产品树立品牌唯一的市场形象,展现品牌的独有价值。

3)打造特供的市场垄断

在市场中开辟出专属的市场范围,以特供策略构筑特殊的竞争壁垒,形成竞争区隔。企业可以通过特殊渠道供应特殊的产品、发展定制性业务或者提供专业的服务等;还可以通过发展良好的客户关系、终端买断、签订专供协议等策略实现渠道独享,提高竞争壁垒,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占据唯一市场份额。

4)聚焦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

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很大,没有哪种产品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成功,就需要确定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并通过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调查分析和互动沟通,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向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他们心中树立品牌的唯一形象。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行业中,难以形成明显的品牌形象差异,而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趋势却日益显著。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锁定消费者,就必须不断地把自己的品牌发展壮大,力争成为行业第一品牌。

然而行业第一永远都只能有一个,所以,当企业由于实力所限无法成为行业第一的时候,就应当开辟新路,瞄准特定目标消费群体的特定需求,把自己打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唯一品牌,避开竞争红海,让品牌在专属的蓝海中发展壮大。信任思维: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同体,提升品牌信任度

在建立并保持品牌与客户关系的过程中,帮助客户建立对品牌的信任感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现实操作中,许多营销者似乎都忘记了这一点,倒向了以宣传为中心的营销战术,他们一心只想创造更大的需求,从而销售更多的产品,由此来获取更多的报酬。

但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销售并不是一种容易被信任的行为,虽然大家都很喜欢买东西,但是没有人愿意在交易过程中受到欺骗,所以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自己信任的品牌的产品。

然而,在品牌与消费者刚刚建立关系的时候,消费者是很难对品牌产生信任感的,企业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信任。有的消费者很容易对品牌产生信任,但是这份信任非常脆弱,经不起任何波折,只要受到一点儿欺骗,就会立刻将品牌划入不可靠的行列。无论面对哪种消费者,企业都必须努力使之建立起对品牌的信任感。

消费者在与品牌建立关系之前,首先会对品牌进行仔细的、全方位的衡量,尤其是品牌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可信任的还是不可信任的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待品牌的态度,一旦双方之间建立起了信任感,之后通常会形成一种感情“投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情感联系的基础上确立的,而不是单纯基于产品的功能或特征,这表明双方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使消费者成功建立信任感的品牌,必然都会了解其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并以此为基础努力满足其需求。消费者对品牌信任感的细分满足感:打造品牌忠诚度的第一法门

满足感是企业打造品牌忠诚度的第一法门,如果某个品牌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让消费者产生最基本的满足感,那么这个品牌就很难让消费者进行重复消费,所以打造满足感是品牌的首要任务。消费者满足感打造过程中的原则

要想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满足感,必需从消费者的利益入手,将不同需求层次的消费者的感受与产品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接,比如通过产品的基本特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通过产品的功能特征争取消费者的满意、通过产品的愉悦特征获取消费者的喜爱。其中后两种特征对满足感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在市场上同类产品众多,替代品泛滥的今天。

在打造消费者满足感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不同,而非更好

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偏向于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而不是更好的体验。在消费者的心中,天然存在着一种“重视第一,轻视第二,鄙视第三”的阶梯思维,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产品是同品类的开创者,就会引起消费者的重视;如果你的产品是另一个产品的跟随者,就会引发消费者本能的轻视;对于在此之后的产品,消费者就会鄙视,不屑一顾。

因此,品牌要坚持第一原则,争取做某个品类的开创者,这样会比较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满足感。

2)顺从,而非改变

消费者对体验是否满意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所以品牌需要顺从消费者的认知、习惯和信仰,而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因为这些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比如方便面,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泡着吃或者煮着吃,所以干着吃的干脆面市场份额在逐年缩小。

3)简单,而非复杂

人们通常不愿意整理太多的信息,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所以品牌需要简明扼要,尽量将一种简单而突出的姿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相较而言,简单的概念更容易进入消费者内心,事实上,这一方面做得好的品牌不胜枚举。归属感:品牌忠诚度的真正起点

归属感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产生忠诚度的真正起点,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某种情感联系。如果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归属感,则说明消费者已经开始真正在意这个品牌。有了这种情感上的在意,消费者在将来有相关产品的购买需求时,就会首先考虑这个品牌的产品。消费者归属感的打造

在营销过程中,企业可以从附加利益、互动沟通和配套服务三方面入手,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归属感。

1)附加利益

附加利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额外得到的价值,比如免费赠送的礼品。通常情况下,附加利益往往能够带给消费者一定的实惠,是用于打造归属感的常用手段,比如会员制。但是,这种方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好事前不要给予消费者预期,这样消费者在得到附加利益时更加惊喜;要让消费者感觉这种实惠来之不易。

2)互动沟通

互动沟通就是品牌和消费者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双向的信息交流,从而让消费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参与感。世界著名的玩具制造商乐高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针对9~14岁孩子的国际比赛项目,这就是互动沟通的典型案例。通过这一赛事,乐高公司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欲望,形成了良好的双向沟通。与附加利益相比,互动沟通追求的是情感上的认同。

3)配套服务

配套服务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由品牌提供的与产品配套的服务,这种服务能够让消费者产生一定程度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也有助于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归属感。除了有利于归属感的产生,配套服务还是营销工作的重要一环,很多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服务,否则品牌营销就不完整,更不可能赢得消费者的归属感。

身份感:与消费者的心灵站在一起消费者身份感的打造

身份是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不同身份的消费者对自己身份的看法也完全不同,尤其是具有一定购买力的消费者,这种感受更为突出,所以品牌必须尊重消费者的身份感,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品牌才可能获得消费者的承诺消费。

通常情况下,身份感往往意味着高价格,然而身份感并不仅仅反映在价格方面,还需要靠很多其他的要素来支撑。具体而言,身份感可以细分为性别、性格、爱好、价值观和社会角色五个方面,相应的,品牌需要从视觉系统、使用者形象、广告调性、沟通媒介和购物环境这五个营销要素努力来打造消费者的身份感。

性别、性格、爱好、价值观和社会角色,这一顺序其实是从先天到后天的排序,位置越靠前则先天性特征越突出,位置越靠后则后天性特征越明显,也就越敏感,所以,品牌在打造消费者的身份感时,一定要迎合消费者对自我身份感的定位和归类,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努力使品牌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几乎所有的体育用品品牌都喜欢将奋斗精神融入自己的口号中,比如阿迪达斯的“没有不可能”、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锐步的“发现你的潜力”、安踏的“永不止步”, 361度的“勇敢做自己”等,这都是品牌迎合消费者身份感的典型案例,因为这些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大都是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他们往往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并且具有强烈的奋斗精神,渴望成功、渴望做英雄、渴望被人关注。

自豪感:召唤消费者的品牌信仰

自豪感是消费者获得价值体验高峰的象征,然而生活中极少有品牌能够让消费者产生自豪感,这也是造成强势品牌稀缺的主要原因。消费者自豪感的打造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自豪感有三个前提,分别是品牌的特殊荣誉或实力、某种情感的深度联系、品牌价值的社会舆论。要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自豪感,必须满足这三个前提,相应的,品牌可以通过事件营销、公关活动、口碑传播和品牌背书四种途径,来打造消费者的自豪感。

1)事件营销

打造消费者自豪感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消费者对品牌肃然起敬,也就是说,品牌如果能够打动消费者,给他们带来一种震撼心灵的惊喜,就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自豪感。比如农夫山泉在2001年发起的捐一分钱活动、蒙牛在2003年对“神舟五号”航天飞船的赞助、李宁在2008年进行的奥运营销等,都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震撼和惊喜,从而赢得了他们的追捧。

2)公关活动

公关活动的目的在于赢得消费者的感动,这对于消费者自豪感的打造有着更长远的意义。要感动消费者,品牌的做法可能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前提是诚实,所有的公关活动都必须在诚实的基础上进行。拿海尔来说,从“砸冰箱”事件到给农民送去“能洗土豆的洗衣机”,从特意开发的“孕妇冰柜”到“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3)口碑传播

口碑传播一旦成功,无论对于消费者自豪感的打造还是对销售的促进都会产生极大作用,但是口碑传播要想取得成功,要满足的条件也最为苛刻,至少要做到以下三条原则中的一条:

话题要非同寻常,最好是有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

话题要有趣、好玩,容易让消费者在面对亲朋好友时提起;

话题要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和兴趣,比如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甚至涉及某种程度的禁忌。

4)品牌背书

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也来自于品牌背后的强大支撑要素。

专业机构背书:具有公信力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

知名人物背书:名人为企业代言,比如褚橙、柳桃、潘苹果,用具有公信力的名人效应引发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

品牌文化背景背书:品牌的创立时间、历史背景、产地背景是品牌有力的文化背书,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将消费者深深吸引;

品牌形象背书: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够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

就打造自豪感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原则应该如何应用,而是要努力将品牌的成功之道或者思想文化灌输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从心里认可它们。比如《可口可乐营销革命》《惠普之道》和《星巴克的感性营销》等,这些书籍不仅为品牌带来了更好、更广泛的口碑效应,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仰。【商业案例】无印良品的极简思维:“贩卖”朴实哲学和极简美学的禅意品牌

无印良品(MUJI)是日本的一个杂货品牌,本意是没有品牌标志的好产品。无印良品主要经营日常用品,产品品类包括铅笔、笔记本、食品、基本的厨房用具等,产品始终追求简洁、环保、纯朴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

艾·里斯(Walter Rees)曾经说过:毁灭一个品牌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将这个品牌名字应用在所有的事物上。而到了无印良品这里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无印良品所倡导的“无”容纳了世间包罗万象的内容,其中蕴含的哲理值得人们深思。因此,无印良品不仅是一个品牌,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无印良品Logo

无印良品自2008年进驻中国市场之后,就凭借其低调、简约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并开启了高速扩张的发展之路。之所以说无印良品低调、简约,是因为它倡导的是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理念,产品设计上注重简洁和环保,在包装和产品设计上没有任何的品牌标识。

虽然无印良品以其低调、简约的个性在消费市场上声名鹊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品牌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这种在“禅”的理念之下的简约之美是其他品牌所不具有的魅力,与乔治·阿玛尼、Lee等世界知名品牌相比,无印良品的品牌价值要远高于它们。“M”型社会的宠儿 

20世纪90年代,全球的经济开始走向低谷,日本也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M”型社会逐渐形成。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者都希望能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高品质的商品。于是一批底价的品牌开始崛起,而木内正夫创办的“无印良品”就是其中之一。

木内正夫考虑到英文名字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而且不容易显出品牌的特征,于是采用了“无印良品”这个名字,为了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无印良品还采用了“便宜有理”的创意。

无印良品是靠经营物美价廉的日用品起家的,但后来凭借良好的设计理念、素材的选择、简约的包装、形象宣传等超脱了商品品牌的概念,成为日本新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也成为品牌发展的最高境界。由此,无印良品也被印上了日本最具“禅的美学”的品牌标签,成为“M”型社会的宠儿。

佛教禅宗传入日本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西方,禅文化同样受到了众多知识界人士的广泛欢迎,并将其作为人生中的哲学,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禅悟代表了东方人对于精神自由的理解。

无印良品作为一个以“禅”为核心理念的品牌,凭借其拥有的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日本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广为流传,受到了大批消费者的热爱和钟情。无牌胜有牌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品牌标签,在品牌之下隐藏的基于虚荣心理的消费价值观常常使人们的真实感受被淹没,而无印良品则倡导将人们生活圈中的一切标签都撕掉。除去商标、繁琐的加工和包装之后,产品回归到了最简单的素材和功能本身,不仅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抛开一切外在条件去欣赏原始素材的美感,此外也可以让人们抛开外在的约束,达到最靠近内心、更接近自然的状态,正如禅悟所讲求的真我境界。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无印良品的商品上不会找到任何品牌标记,即使在衣领后面也没有商标,只贴着一张透明的胶带纸标明尺码,消费者在试衣时就可以撕去。对习惯了追求品牌生活的消费者来说,这种做法确实令他们耳目一新。

与此同时,无印良品还凭借其倡导的无品牌的理念实现了品牌的差异化:在无品牌的理念之下,世界也开始被重新定义,被划分成两极,一极代表所有的品牌,而另一极则代表无印良品。无印良品本来追求的低调、简约,恰恰推动其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无品牌,真正达到了“无牌胜有牌”的效果。

品牌无限延伸

被誉为定位理论之父的艾·里斯(Walter Rees)说过,品牌就像一根橡皮筋,多拉伸发展出一个品种,它就会多一份疲弱。

然而橡皮筋理论到了无印良品这里却变成了弹性无限大,无印良品从刚开始的几十种商品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几千种,涵盖的领域小到日用品,大到汽车等产品,而且其商品种类还在继续增加。从全球范围来看,能够像无印良品这样拥有数干种商品的品牌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虽然与其他品牌相比,无印良品有些“叛逆”,但是其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并没有脱离品牌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品牌延伸的成功与否与产品属性、服务、技术以及市场的关联度、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品牌联想品牌延伸成功的4大要素

有的品牌之所以不能像无印良品那样进行产品的延伸是因为其产品品类的细分程度比较高,功能性比较强,品牌联想比较集中。而无印良品突破了行业和品类的限制,可以让消费者一提到无印良品就联想到所有优质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品牌进行延伸也就更容易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会比较高。

2)产品的品质

无印良品之所以能够进行成功的产品延伸与其产品的高品质也有密切的关系。无印良品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产品,让消费者很放心,而当无印良品推出新的商品时,就比较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虽然品牌延伸让无印良品在众多品牌中独树一帜,但是一旦无印良品的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或者任何一个品类、环节中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品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3)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无印良品在日本积累的高知名度和消费者对品牌的高忠诚度,再加上其自有的销售渠道,也是其在开展品牌延伸时拥有的先天优势。化繁为简,采用“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 

在产品设计上,无印良品也采用了别具一格的设计方式,一方面追求“无设计的设计”,倡导在最合适的素材和做工的基础上达成“素”又不失意趣的产品设计;另一方面又不单纯追求低价,而是将精湛的加工技术和细致的设计融入产品之中,找到合适的性价比。

无印良品倡导的是一种天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通过无印良品,人们可以发现在简单的商品中不仅包含着产品的质感和美感,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简单生活的心理需求。

为了不断推出能满足消费者更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无印良品采用了“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无印良品“四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

1)集思广益,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

为了能开发出更多兼具创意和实用性的产品,从2001年开始,无印良品开始利用互联网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互动,鼓励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发挥聪明才智共同开发优质的产品。

企划人员会根据产品特性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设计出几种方案,将方案公布在无印良品网站的社群中,鼓励网友参与投票选出他们心中最中意的方案。之后相关的负责人会对得票最高的方案画出相应的设计蓝图,并做出样品,样品做出之后还会在网上进行满意度调查,根据网友提出的意见对产品进一步修正,最终确定好产品的规格,在确定了产品的价格之后无印良品就开始接受订单了。如果收到的订单数达到了最小生产量,公司就会将方案商品化,使其正式进入生产环节。

通过这种方式,无印良品开发出很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有名的“懒骨头沙发”,一上市就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收获了10亿日元的好成绩。

2)注重生活细节

无印良品在产品设计上力争将产品做到极致,为此常常派设计人员登门拜访消费者,通过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从中寻找设计灵感。

有一次,无印良品的设计师发现,很多戴眼镜的人在睡前的动作是摘掉眼镜,关上床头灯,第二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动作是用手摸索眼镜,于是根据这一细节,研发出了底座往中间凹陷的床头灯。人们可以在睡前将眼镜放在灯杆上,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方便寻找,后来产品问世后果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无印良品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一个原则:要符合生活的需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3)开发设计师资源,提升品牌品位

曾经有段时间,无印良品的服饰销售进入了低迷期,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款式更多、价格更实惠的品牌,比如优衣库。无印良品的消费群体大都是20~24岁的年轻人,以大学生为主,而他们在毕业之后,大部分人会转向其他品牌。为了能留住这部分消费群体,提高消费者的年龄段,无印良品大力开发设计师资源,不断强化产品的设计力,在留住顾客的同时,也提升了服饰产品的吸引力。

4)放眼全球,集百家之长

为了能让产品更具特色,无印良品还经常从世界各地的日用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设计灵感,然后再根据本地的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改造,将产品提升到更高的档次。

无印良品对世界各地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元素加以利用,并将其融入产品之中,体现了它独有的智慧。因此,在无印良品的商品标签上看到“埃及棉”、“印度棉手织”等标注也就不足为奇了。通过在产品中融入各地有特色的元素,可以让消费者在品牌联想中想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相关的地域文化,从而对产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升购买欲望。追求简单质朴,减少库存积压

进入服装行业的企业通常都有比较高的研发能力,因为每年的服饰产品大约有七成需要更新,产品的周转速度比较快。无印良品将服装产品按照对季节变化的灵敏度分成了三类:

★一类是季节性的商品,销售期大约为60天;

★一类是平季商品,销售期为90天;

★一类则是年度商品,销售期为半年或者一年。

在盛夏和寒冬这两个季节,服装的销售时间短,如果缺乏合理的商品规划很有可能造成亏损。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库存,无印良品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设计、原材料、价格等都做了相关规定。比如在设计过程中要严守无花纹、格纹、条纹等设计原则;在颜色上只能采用黑白相间、褐色、蓝色等,不管流行色在当年有多畅销,也坚决不能采用。事实上越是流行的东西就越容易过时,无印良品始终谨记这一规律,在设计风格上追求简单、质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天然、简约的生活体验。用产品促销产品

无印良品在进行宣传推广时从不请代言人,它认为优良的产品就是品牌最有力的代言人。无印良品一贯追求低调、内敛,比起砸重金做宣传,它更愿意将精力和金钱放在寻找让生活更便利的方法上。

无印良品没有开展过任何促销活动,它用时尚、简约的产品设计吸引着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用产品促销产品,用消费者的口碑进行品牌传播,这要比一般广告所起到的宣传效果好得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