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兴盛百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17:02:50

点击下载

作者:牛月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间兴盛百业

民间兴盛百业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农牧渔行业

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最初的生存基础就是农牧渔业。

农业是指人们通过种植的植物而获得食物,畜牧业一般指人们靠养殖的动物为生,如牛、羊等,而渔业则是指人们靠捕捞与养殖的鱼类来获得食物。

在我们的祖先开创农牧渔业文明的进程中,神农、后稷、伏羲作为农牧渔业的先行者,他们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后稷开创我国农耕业

后稷,本名姬弃,帝喾的长子,周族的始祖。他出生于稷山,就是现在的山西省运城稷山县。他的母亲姜嫄是帝喾的妻子,因踏巨人脚印而生了后稷。

后稷为儿童的时候,好种麻、菽等植物。他长大之后,喜欢耕田,还善于选择土质好的土地来种植谷物,并传授给人们农耕的技术。他曾经被尧任命为“农师”。后稷是我国农耕业的始祖。

后稷和夏禹是我国上古文献中最先出现的两个传说人物。后稷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诗经·鲁颂·宫》记载:“禹治洪水既平,后稷乃始播百谷。”意思是后稷是继承禹治理洪水造成的灾难以后,接下来领导农业生产的人。

据说在神农氏之后的很多年,有一个叫姜嫄的女子,传说她是神农氏后代有邰氏的女儿,也是黄帝曾孙、周族首领帝喾的第一个妻子。姜嫄很想有一个孩子,但怎么样也怀不上,为此,她很苦恼。

有一天,姜嫄到外面散心时,在回家的路上,偶然发现一片湿地上有一个巨人的脚印。她感到非常的惊异,又觉得很好玩,于是就将自己的脚踏进巨人的足迹里。

谁知她刚刚踏进巨人足迹大拇趾的地方,就感到身体里有种震动。她就这样怀孕了。

时间很快过去了,到了分娩的时候,姜嫄生下一个小男孩。据史籍记载是“胎生如卵”,就是带胞而生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婚姻已发展到禁止族内婚的阶段。也就是说,姜嫄必须与另一个图腾氏族的男子婚配,才是合法的。

因为姜嫄生的这个孩子没有父亲,再加上“胎生如卵”,周围的人们都觉得这孩子不吉利,便强行从姜嫄怀里把男孩抢走,丢弃在田野里,以为这样一来孩子肯定会被饿死的。

在田野中过路的动物保护了小男孩,一些雌性动物还给小男孩喂奶吃。人们看到这个孩子没有死,又准备把他丢弃在原始森林里。

恰巧这时候,有人到森林砍树,结果救了这个孩子。最后,人们索性把孩子抛弃在寒冰上。可是人们还没走远,天上的鸟都飞了下来,用翅膀给男孩挡住了风寒。

这时,人们终于觉察到,这个小男孩不是普通人,于是把他抱回来,继续让他的母亲抚育他。

因为男孩曾经被多次抛弃过,男孩的母亲姜嫄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

据《诗经·大雅·生民》记载:后稷还是小孩时,就知道自食其力,知道怎样除草,怎样种植大豆、大麻、大小麦、甜瓜等作物,而且所种的作物都是籽实饱满、硕大的好品种。还说后稷怎样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礼器里,尊祖配天,香喷喷的熟食,很快连玉皇大帝也高兴享受了。

上述内容反映了西周时的农作物结构,以及从种到收的技术。

联系上面从后稷的母亲生下后稷开始,《诗经·大雅·生民》的这部分内容完整地把周族的农业起源、农业结构和操作技术,以歌颂的诗句,非常简洁而又生动地描述出来。这是一份极其可贵的农业史文献。

由于弃辛勤耕作,长大成人后,他已经在农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让人们不挨饿,弃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农耕知识传授给人们,从而使人们逐步摆脱了采食野果的生活。

弃使人们过上了温饱的生活,人们就把弃尊称为“后稷”,“后”的意思是君王,“稷”的意思是粮食。

周族部落首领尧知道了后稷教授人们耕种的事情,非常敬重弃,便让弃做了“农师”。后来,部落首领舜又把邰这个地方封给后稷,并给弃赐姓“姬氏”。

至禹即位时,禹很佩服后稷,就让他做了主管农业的官员。

后稷自从当上专管农业的官员后,就难得在家一天,每天都是跋山涉水,到各个部族中教民稼穑。

就这样,冬去春来,叶落花开,不觉间后稷已经年过古稀。

当他将要去世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完成禹王交给的事业,心里很难过。我向国王举荐你继续担当这个任重道远的差事。希望你让子孙们谨记教民稼穑的大事,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要以禹王为镜,永远做百姓的儿子,做大地的儿子。”

说完,后稷就与世长辞了。

后稷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就在陕西武功境内西北稷山之巅建立后稷祠,世世代代祭祀后稷,并尊称他为“农业之神”。

知识点滴

位于陕西省咸阳武功古城东门外漆水之滨,建有一座教稼台,关中四大名台之首。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

这是一个砖砌箕斗形平台,长78米,宽31米,高约15米。台四面各辟一门,寓意一年四季;有24根栏桩,隐含24节气;前台阶为5级和6级,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前后有台阶可达其顶,象征五谷丰登。

台前石碑和四面门洞中嵌满王任重、屈武等人诗词题刻,既可思索内中事理,又可欣赏诗书艺术,引人入胜。

伏羲开启畜牧业先河

伏羲是“三皇”之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帝王。他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敬仰。

伏羲对华夏文明做出过卓越贡献,其中与畜牧业有关的就是他成功驯养了家禽。他曾经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将捕来的野兽驯化为人工饲养的家畜。

伏羲的活动标志着华夏文明的起始,同时他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姑娘。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当华胥氏怀孕后,她的头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雷泽湖边的脚印其实是雷神留下的,这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由于伏羲是蛇身人首,他所在的部落就把龙作为族徽或图腾,而伏羲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

据说华胥氏怀胎足足怀了16个月,也有的说是12年,最后才在成纪这个地方生下一个孩子,并给他取名为“伏羲”。伏羲长大后,不仅英武过人,而且才智超群。在整个部落里享有极高的威望,因此被推举为首领。

伏羲建都于“宛丘”或“陈”,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淮阳,从此开始了伏羲时期。在伏羲的带领下,男性逐渐成为部落的主导力量。

伏羲处于狩猎采集时代。当时人们不懂得种庄稼,一天到晚只知道通过打猎和采摘果实获取食物。当打得猎物少时,人们就少吃一些;当打得猎物多时,人们就多吃一些。

但是,当时的人们进行狩猎的工具,除了一双手、一双脚、一身蛮劲外,充其量还有一些木棍与石块。再加上猎物毛丰皮厚、爪牙锋利,会对企图捕杀它的人类造成致命的伤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当时的野兽很多,但人们要想成功地捕杀,还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当时捕猎的人们还经常遭到野兽的反击,弄得或死或伤,看到人们捕猎的艰辛,善于动脑筋的伏羲,陷入了苦苦的沉思。

有一天,伏羲正在为如何猎获动物思考,突然,他无意中看见身边一棵枯树,树枝上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结出的网,将飞来的昆虫粘住。昆虫挣扎着,很快就将蜘蛛网折腾破了,眼看就要逃出蜘蛛网的控制。

正在这时,蜘蛛迅速爬过来,将蜘蛛网上的其他丝线,狠命地一把把抓过来,死死地一圈圈缠住昆虫,昆虫逐渐无法动弹。这个自投罗网的昆虫,最终就成了蜘蛛的美餐。

伏羲受到蜘蛛利用“网络”巧捕昆虫的启发,就上山割来葛藤,编起了像蜘蛛网一样的网。

伏羲在野兽的必经之地布置好网,然后预先埋伏在近旁,一旦发现有野兽自投罗网,钻入网中,就拿起木棍、石块,将自投罗网的野兽打伤打死,甚至是生擒活捉。

伏羲还有另一种捕兽办法,就是先在野兽的必经之地,预先布置起一个个网,一部分人埋伏在网的近旁,另一部分人,负责驱逐野兽,将野兽诱逼到预先布置的网中。

伏羲将织网技术教给了人们,让人们利用网来捕猎野兽。遇到大兽,就执锐器群起而攻之。人们按他教的办法和发明的武器打猎,收获很多。就这样,人们猎获的动物越来越多。当人们吃不完时,他又教人们将那些受轻伤的小兽豢养起来,从而揭开了人类饲养猪、马、牛、羊、鸡、狗的序幕,即古书上说的“六畜”。

此后,人们让圈养的动物生育繁殖,以补充淡季食物的不足,这些举措,改变了人们饥饱不均的局面,为人们的稳定生活打下了可靠的物质基础,把历史由狩猎时代逐渐推向了畜牧时代。

伏羲制网捕兽,结束了我国远古的狩猎采集时代,开辟了我国远古的畜牧时代,而且其晚期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伏羲驯化牛、马、羊、鸡、犬、豕六畜,结束了我国远古的游牧不定居时代,开辟了远古定居时代,出现了部落。

正是由于伏羲开启了我国上古时期畜牧业的先河,因此后人将伏羲称为“畜牧业的鼻祖”。

知识点滴

中华姓氏起源于伏羲。在伏羲之前,人们无名无姓,过着群居杂居的生活,人伦不分,交配无序,后代成活率很低。

伏羲经过长期思考,开始定姓氏,明伦理。他认为风的威力最大,自姓为风,其他或以动物、植物为姓,或以居所、官职为姓,中华姓氏自此起源。

现在中华姓氏3000多个,直接起源于淮阳的大姓李、陈、王、孙、胡就有100多个。所以说,万姓同根,源于伏羲,根在淮阳。淮阳是姓氏文化的发源地。

伏羲开创古渔业文明

在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伏羲几乎集中了远古时期所有的发明。这其中,伏羲看见蜘蛛结网捕食而发明了网,它除了帮助人们捕兽饲养驯化来发展畜牧业外,人们还可用它来捕鱼,开创了我国渔业文明之先河。

作为早期渔业文明的先行者,伏羲再一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远古先民们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伏羲发明以网捕兽后,受到人们的敬仰。但伏羲依然时常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想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再提高一些。

有一天,伏羲在河边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看见河里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从水面上跳起来,蹦起好高。一会儿,又是一条鲤鱼跳起来;再隔一会儿,又是一条。

伏羲看到这些鲤鱼又大又肥,弄来吃肯定不错!他打定主意,就下河去捉鱼,没费多大工夫,就捉到一条又肥又大的鲤鱼。伏羲很高兴,就把鲤鱼拿回家去了。

伏羲的儿孙们看见伏羲捉来了鱼,也都欢欢喜喜跑来问长问短。伏羲把鱼撕给他们吃,大家吃了,都觉得味道不错。

伏羲对他们说:“既然鱼好吃,以后我们就动手捉鱼,好让我们有更多好吃的食物。”

儿孙们当然赞成,当下都跑到河里去捉鱼。就这样,伏羲的子孙们捉了一个下午,差不多每人都捉到了一条,还有捉到几条的。这下子大家都欢喜得了不得,把鱼拿回去美美地吃了一顿。

就这样,没到3天,伏羲的儿孙们都学会捉鱼了。伏羲又打发人给住在别的地方的人们送信,喊他们都来捉鱼吃。

有一天,龙王带着龟丞相忽然跑来对伏羲说:“你们这么多人来捉鱼,这不是要把我的龙子龙孙们都捉完吗?你们应该停止捉鱼!”

伏羲反问龙王:“你不准我们捉鱼,那我们吃什么?”

龙王说:“你们吃什么,应该由你们自己解决,但你们不应该捉我的龙子龙孙。”

伏羲说:“河里的鱼是上天安排的自然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你不让我们捉鱼吃,难道要违背上天的旨意吗?”

龙王听伏羲这么一说,心想,真要违背上天的旨意,恐怕自己的命就难保了。

正在龙王进退两难之际,龟丞相凑到龙王耳朵边上,悄悄对龙王说:“你看这些人都是用手捉鱼,你就和他们定个规矩:只要他们不用手捉,就捉不到鱼,这样既保下了您的龙子龙孙,又不违背上天的旨意,让他们看着河里的鱼干着急,这该多好啊!”

龙王一听这话,高兴得哈哈大笑,转过脸来向伏羲说:“那好吧,你们可以吃鱼,但我有个条件,就是不许你们用手捉。你们若是答应,就算是说定了,以后双方都不准反悔!”

伏羲想了想,最后自信地说:“好吧!”

龙王便带着龟丞相高兴地回去了。伏羲也带着儿孙们回去了。

伏羲回去后就想不用手捉鱼的办法。想了一个通宵,还是没有把办法想出来。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以前自己编织的用来捕猎动物的网。他觉得这网能捕猎动物,肯定也能捕鱼。于是,他把网拿到河边,把网散开放进河里,然后手握长棍在岸边静静地等候着。

隔了一会儿,伏羲拽着网纲把网拉出水面,惊喜地发现网里有好多欢蹦乱跳的鱼!这比起用手捉鱼快得多,人还不用下水了。

伏羲带着网和捕到的鱼凯旋,并赶紧把这个方法教给了人们。从此以后,人们就都学会用网打鱼了,吃的食物也就更加多了。当捕的鱼越来越多,人们吃不了时,便将鱼养起来销售给他人,就这样,逐步地便诞生了渔业。可见,伏羲不仅是畜牧业的始祖,还是渔业的始祖,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历史资料记载,池塘养鱼真正始于商朝末年。《诗经》记叙了周文王游于灵沼,曾经看见池塘饲养的鱼在跳跃的情景。这是池塘养鱼的最早记录。

据说春秋末年越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实业家范蠡,曾于济水南岸的陶地,利用这里地势低洼多水的优势,凿池养鱼,发展水产养殖的事业,并自称为“陶朱公”,还写成《养鱼经》一书。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专著。

知识点滴

伏羲是个大发明家,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这是我国最早的计数文字,也是我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订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由于他发明创造的东西都真实存在,所以在我国众多的神话人物里,他是第一个拥有可靠真实身份的“神”。后来的人们把伏羲神化也是理所当然,是人们神化伏羲,而不是伏羲是神话。

手工技术业

手工技术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的加工行业。

我国的手工技术业历史久、行业多、分布广。它最初与农业密切联系,属于个人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传统的手工业者多是民间的艺人,他们巧夺天工的工艺技术水平及其丰富多彩的产品,代表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

各具特色的木瓦石匠

木瓦石匠其实是三个不同的行业,分别是木工、瓦工和石匠。木匠也叫“木工”,是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制造木制品的人。瓦匠(工)是用砖、砌块和砂浆砌筑构筑物的人。石匠是采集石料并将石料加工成产品的人。

在木匠、瓦匠和石匠三个行业中,木工特色、瓦工风采、石匠艺术,以及他们的祖师爷鲁班,颇值得玩味。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如曲尺、墨斗、锯子、刨子、钻子等,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古代称为“木工”、“匠人”、“梓匠”、“梓人”。木匠是职业也是一门工艺。

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他们伸展绳墨,用笔画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依据尺寸和要求做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木工”是最通用的名称,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那时候还仅仅是一个官名,表明其职责范围。《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木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此职业,当时被视为下等的职业,因此上层社会人士并不会学习木工这个手艺。“梓匠”或“梓人”也是木匠常用的一种代称。但在古代,梓人只是木匠中的一种,专门制造饮酒、弓箭和钟磬的架子。

古人将木匠大致分为3种:大器作、小器作,以及造船和其他杂器件。大器作主要是修盖房子、立木架及制造粗糙的种田用的犁耙等物,大器作的木工未必会做细小精致的器具。反之,小器作也不一定会修盖房屋。小器作主要是制造小巧精致、附有雕饰花纹的木器和佛像等物。

造船和其他杂器件介于大器作和小器作之间。船为古代日常交通工具,要求较高。其他杂器件往往是按特殊要求制作的物件。

瓦工技艺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两面三刀”。其实,这个词语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建筑术语,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两面三刀原意是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古代砌墙没有水泥,墙体粘接材料多用黏性较好的黄泥,考究一点的工程用灰泥,即在黄泥浆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浆,这种灰泥浆制作要求高,黏稠性好。

两面三刀包含了两面和三刀两个内容。“两面”是指砖的两个黏结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当瓦工左手拿起一块砖时,砖块同时会在手掌上迅速打转、翻身,目的是在观察砖的外形,确定两个合适的黏结面。“三刀”就是指砌一块砖等建筑材料时,瓦刀从灰泥桶中挖上一点泥浆后,分3次抹上建筑材料的黏结面。也就是说,要在正面抹成黏结的灰埂子,还要在顶面和侧面也抹成黏结的灰埂子。

技术水平高的瓦工师傅,砌出的砖墙平整美观。而技术较差的师傅,不是两个黏结面选得不好,就是瓦刀上挖的灰泥量有多有少,抹灰泥埂子时,不是三刀抹定,而是要四五刀才能抹定。古代对学徒瓦工的培养,也是从两面三刀开始的。

石匠是最古老的行当之一。虽然是个辛苦活,但石匠不仅需要卖力气,还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和高超的技艺。事实上,正是那些石匠艺人,把岁月的痕迹留了下来。虽然时代进步了,但人们的生活仍离不了石匠。

石匠都跟石头打交道,大致分3类:一类是专门打造房屋的石装饰品的,如石屋檐、石墙墩、石条、石地板等;另一类是打造石佛像、石狮、石狗、石鱼的;还有一类是刻壁画、刻石板画、刻碑文的。

石匠干的活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干的活需要粗中有细,来不得半点马虎。古时,由于没有机械设备,开采石头全是靠手工来完成,所以这一工种无疑是最累、最危险的。如需开采大块石料时,石匠还要花费更大的心力才能够完成。

石料几经周折运到工地后,石匠就要按雇主的要求对石料进行设计。师傅设计完成后,那些身强体壮的徒弟就按设计要求打石。徒弟把石艺品的雏形打造出来后,就由师傅开始进行精雕细刻了。再经最后一步打磨刨光,就可以让它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石匠行当中,较为轻松的活就是石刻了。然而,这活是看着轻松,做起来却也相当不易。因为石刻对石匠要求很高,没有一定书画基础的石匠肯定吃不了这碗饭,所以许多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石匠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走的虽是一条艰辛的路,但他们掌握的这一民族工艺对促进人类的文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民间艺人留给后人的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木瓦石匠的祖师是鲁班。鲁班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都有所发明。

公元前450年左右,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打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鲁班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发明。

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

鲁班是个有名的巧木工,在他的经验指导下,在古代我国成为了当时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知识点滴

明代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分,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做了皇帝后,依然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的木工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尘莫及。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敲敲打打金银铜铁业

金银匠是开打金铺从事金银饰品制作的人。铜匠是用铜板或黄铜板制造各种器件和修理各种铜器的人。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只凭手中的铁锤,就能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金银铜铁匠在旧日手工匠行当里占有一席。金银匠为别人打造饰品,铜匠和铁匠为人们的生活敲打出各种实用器具。

在我国民间,开打金铺从事金银饰品制作的人俗称“打金师傅”。因为金银匠用的是榔头、锉刀、剪刀和吹筒,这个称呼很适合于他们。

民间打金工艺相传始于春秋,盛于战国。由于黄金具有柔软、易加工的特征,以及自古以来,人们对金银饰品的喜爱,使金银制作得以成为一种职业,金银街、铺也随之兴起。

金银匠是历史悠久的旧行当,与其他的传统行当不一样,金银匠是一门传统的细致的手艺活,这种手艺没有传承,只有学艺。

入行首先要拜师当学徒干各种杂活,比如给金银器铸铅、将金银砖打成薄片、打磨、拉丝、组装;然后师傅会适当交给一些刻花手艺,更多的学习要在一锤一锤的敲打和枯燥繁复的技工中度过,历经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出师。最后,那些悟性比较好的学徒才可以在金银匠的活计上登堂入室。

一年四季,那些店铺里敲打金属的“叮叮当当”声响个不停,那种响声,交织成美妙的乐曲,在时空里流淌。

铜匠,顾名思义,是指用青铜、紫铜、黄铜作为原材料,铸造和修理铜质用品的手工业者。使用的工具有风箱、火炉、钢锉和小钳等。铜匠作业之所以称之为打制或打,是因为铜匠并不炼铜,只是以铜板或铜片为原材料,用锤子之类的工具敲打出诸如铜壶、铜锅、铜瓢、铜铲、铜锣、铜茶盘、铜锁之类的器皿来,而与冶炼浇注之类的工艺无关。

铜匠按营业方式分,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作坊店铺的铜匠,通常就是挑一副铜匠的挑子,早晨出门,走街串乡。

一般来说,游方铜匠,打制的多是居家过日子的小器皿,且以修修补补为主;另一种是有店铺作坊的铜匠,经营就有规模了,打制物件,往往是成批量的,那生意做得好的,还往往有较为固定的客户。

铁匠用来打铁的工具有:小铁锤、大铁锤、铁夹和砧子等。其中的铁夹用来夹烧热了的铁坯,砧子是铁匠打铁的平台。

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有一个大的用手拉的风箱,主要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一般称为掌控火候。

火炉所用的燃料有木炭和煤炭,对木炭和煤炭的要求比较高,100千克煤炭中大约只有十来千克的煤可以用来打铁,能够打铁的炭叫“铁炭”。

一个铁匠一般会带一两个学徒,学徒的主要工作是用一把比自己师傅大出五六倍的大铁锤,帮助师傅把用来制作工具的被炉火烧熟了的铁毛坯打成所需的形状,在工具成形阶段就没有学徒的活了。

金银匠、铁匠、铜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为祖师,每逢农历五月二十都要休假一天,聚会祭祀太上老君。那么,为什么要奉太上老君做铁匠祖师呢?

相传,太上老君有一手打铁的好手艺,他锻打的农具经久耐用,锻打的兵器削铁如泥。

有一天,一个人去向他讨教经验,只见他打铁的方法果然与众不同,他打铁不用铁砧,竟然把烧红的铁块,放在自己膝盖上锻打,他满不在乎,可把前来求教的人吓坏了!急忙问太上老君:“老师傅,您这般打铁,不怕把自己的皮肉烧焦吗?”

太上老君哈哈一笑,答道:“有什么可怕的?烧红的铁块烫去我一层皮,我就打去它一千层皮。”

最后,铁器打成了,太上老君的膝盖完好无损,地上却留下了厚厚一层铁皮。

从此,铁匠们便把太上老君奉为祖师爷,并在炼铁炉上供奉太上老君的神像。

不仅铁匠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那些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民间手艺人,也都拜太上老君为祖师爷。

知识点滴

在河北省唐山一带,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三,是一年一度的“铁匠会”。因为这时家家备战春耕,当然要修理或打造新农具。

每到这一天,铁匠们聚集在集市上,搭起炉灶,燃起炭火,拉起风箱,将烧红的铁块放在砧子上,抡起铁锤,甩开臂膀,“叮叮当当”打起铁来,各自施展本身的绝艺,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农民前来观看。人们纷纷拿来用坏的农具,找到自己中意的铁匠修理,如锄、镐、锨等。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铁匠会”就要远离我们而去了。

历史久远的陶瓷行业

陶瓷是以天然黏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各种制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人们把用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称作“陶瓷”。

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分为陶和瓷两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可以说,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科技成就以及对美的感悟与追求。

瓷器是我国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陶瓷业成为一个专门的工种是在商代和周代,当时已经有人专门从事陶器生产。商代的白陶是以用瓷土作为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度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渡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已明显的具有瓷器基本特征,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也开始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至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多种色彩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出现。东汉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我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至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发展打下了基础。

唐代的“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唐三彩的出现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元代由于战乱,打击了制瓷业,但制瓷业工艺仍有创新,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代瓷器造型极为丰富,以青花瓷为主。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前期敦厚凝重,中期轻巧俊秀,以碗、盘、瓶、高足杯、僧帽壶为主。

在釉里红瓷器的基础上,明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斗彩瓷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艺。

清代初期制瓷技巧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代初期和中期,从整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了更大进步。

在这一时期,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各行各业的创造,据说都有祖师,世代相传,被当作神仙一样供奉,而陶瓷业的祖师就是著名的“陶朱公”范蠡。

相传春秋时,越国政治家和实业家范蠡帮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弃官同妻子逃到了江苏宜兴丁山一个叫台山的村子隐居下来,并自称“陶朱公”。他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做陶器,就教大家采泥做坯、筑窑烧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范蠡虽然把陶器烧出来了,但烧的不是陶器变形的歪货,就是陶器没有烧透的黄货,而且陶器上有许多裂缝。一时范蠡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有一天,范蠡的妻子淘好米,动手烧饭。范蠡见火苗很旺,窜得很高,心想这不是浪费柴火吗?就把垫在锅底的3块石头拿掉。

妻子说,锅子压在火上,火就烧不旺了。果然,3块石头拿掉后,火苗就暗淡了下去。

范蠡想:假如烧窑时泥坯不着地,垫空烧,是不是容易烧透呢?

范蠡按照此法进行烧制,烧出来后,黄货果然少了。后来,人们称这种垫底的石头叫“脚石”。

又有一天,范蠡做完活回家,妻子正在烧饭,不一会锅里的水开了。西施赶紧把灶里的木柴夹出来,只留几块在里面。

范蠡问:“为什么你要把柴夹出来?”

妻子说:“饭烧滚开后要闷一闷,要还火。如果一直用大火烧,时间短了做成生饭,时间长了就会烧焦。”

等到妻子关了火,开锅盛出饭来,粒粒似珍珠。范蠡吃着吃着,突然想:烧陶器不也和烧饭一样吗?如果一直用猛火,米粒吃不消,就烧焦了;陶器吃不消,就烧裂了。假如烧烧,闷闷,既可烧透,又不裂。

范蠡又照着这个方法做,果然成功了。他把这些方法教给当地百姓,从此丁蜀窑场就兴旺起来了。

范蠡去世后,人们就在他居住过的地方建了崇福寺,就是现在的宜兴市湖滏镇的磬山寺。因该寺坐落磬山,当地人都称之为“磬山寺”,实际上叫“磬山崇恩寺”。当时的人们还在崇福寺塑了他的像,每年阴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都要隆重纪念他。

知识点滴

据考证,范蠡是从今江苏省苏州吴中长桥的蠡墅入五湖的。《吴县志》记载,范蠡“泛舟五湖,莫知所终。今蠡口、越来溪等处皆其遗迹”。越来溪就在蠡墅附近,位于五湖之口,而蠡口在苏城之北,只是范蠡的途经之处。

蠡墅流传着范蠡传授制舟之术的故事,是他在此隐居时在这里制造的一种船型。该船具有自重轻、吃水浅等特点,被江南地区称为“蠡墅式”。蠡墅也成为当时吴地木质船的主要制造地之一,蠡墅船厂千年不衰,至今厂址尚在。

衣被天下的纺织行业

我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麻纺织、丝绸纺织、毛纺织、棉纺织,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印染业等。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纺织业中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人,至今被人们所怀念。

我国古代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麻、毛、棉短纤维,此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蚕丝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漂亮的纺织物。

我国纺织工具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已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代以后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原料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现和培育的,纺织工具也是在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

商周时期,由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宫廷王室对于纺织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周王室设立与纺织品有关的官职,掌握纺织品的生产和征收事宜。

商周时期的丝织品品种比较多,有平纹的纨、皱纹的、绞经的罗、朱砂涂染的色帛以及双经双纬的回纹绮等。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丝织品更是丰富多彩,湖南省长沙楚墓出土了几何纹锦、对龙对凤锦和填花燕纹锦等,湖北省江陵楚墓出土了大批的锦绣品。毛织品则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拉沟古墓中出土的数量最多,花色品种和纺织技术比哈密五堡遗址出土的更胜一筹。

汉代纺织品以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省江陵秦汉墓出土的丝麻纺织品数量最多,花色品种最为齐全。

有仅重49克的素纱单衣、耳杯形菱纹花罗、对鸟花卉纹绮、隐花孔雀纹锦、凸花锦和绒圈锦等高级提花丝织品。还有第一次发现的印花敷彩纱和泥金银印花纱等珍贵的印花丝织品。

魏晋南北朝,丝织品仍以经锦为主,花纹则以禽兽纹为特色。

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屋于来克城址和高昌国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有夔纹锦、方格兽纹锦、禽兽纹锦、树纹锦,以及“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织成履等。毛、棉织品发现有方格纹毛、紫红色毛、星点蓝色蜡缬毛织品,以及桃纹蓝色蜡缬棉织品等新的缬染织物。

隋唐时期,纺织品的生产分工明确,唐朝官府专门设立“织染署”,管理纺织染作坊。纹缬染色更有新的发展,有红色、绛色、棕色绞缬绢、罗;蓝色、棕色、绛色、土黄色、黄色、白色、绿色、深绿色等蜡缬纱绢及绛色附缀彩绘绢等,代表印染工艺技术已达到新的水平。

宋朝的丝织品中尤以花罗和绮绫为最多。从宋代的黄升墓出土的各种罗组织的衣物200余件,其螺纹组织结构有两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的素罗,有起平纹、浮纹、斜纹、变化斜纹等组织的各种花卉纹花罗,还有粗细纬相间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罗等。

绮绫的花纹则以牡丹、芍药、月季芙蓉、菊花等为主体纹饰。此外有第一次出土的松竹梅缎。印染品已发展成为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加敷彩相结合的多种印花技术。

元代纺织品以织金锦“纳失失”最负盛名。此外,元代棉纺业在黄道婆的技术推广下有了长足的发展。黄道婆家乡的“乌泥泾被”名扬天下,纺织工具也有了很多革新创造。

明清时期纺织品以江宁、苏州、杭州“江南三织造”生产的贡品技艺最高,其中各种花纹图案的妆花纱、妆花罗、妆花锦、妆花缎等富有特色。

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四大名锦”——蜀锦、宋锦、织金锦和妆花锦,以及“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亚欧各国。

在我国古代纺织业领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为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黄道婆、葛洪就是两个有突出贡献的人,黄道婆被尊为纺织业祖师,葛洪被尊为印染业祖师。

黄道婆被称为“黄婆”或“黄母”,生于南宋末年淳年间,上海徐汇东湾村人。她曾在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岛,向当地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回到故乡后,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

黄道婆在纺纱工艺上创造了新式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