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物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08:49:31

点击下载

作者:[日)中野京子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朝物语

王朝物语试读:

前言

序章第1章 《玛丽王后在马赛港登陆》 鲁本斯第2章 《查理一世行猎图》 凡·戴克第3章 《奥地利的安妮》 鲁本斯第4章 《路易十四》 里戈第5章 《玛丽亚·特蕾莎》 委拉斯开兹第6章 《热尔桑画店》 华托第7章 《蓬帕杜侯爵夫人全身像》 康坦·德·拉图尔第8章 《富兰克林像》 格勒兹第9章 《卢浮宫的大画廊成为废墟的想象景象》 休伯特·罗

伯特第10章 《卡洛斯四世一家》 戈雅第11章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大卫第12章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后记主要参考文献年表本书选取的画家简介返回总目录前言

波旁家族是欧洲名门中的名门,与哈布斯堡家族不相上下,但是作为王朝——从亨利四世开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查理十世共七代——君临法国是从16世纪下半叶(经过一次中断)到19世纪初的大约250年。与哈布斯堡家族延续了近650年的命脉相比,让人感觉短得可怜。

如果说像变形虫一样不断增殖的哈布斯堡家族的没落像巨大的庙宇缓缓倒塌,逐渐湮灭在蒙蒙的尘烟中,那么波旁的终结则像断头台的刀刃落下一样,干脆利落。(后来的短暂复辟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返场曲目。)

然而这个波旁家族,特别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统治对欧洲的影响却有如太阳一般巨大。

他树立了一个典范,告诉人们集财富和权力于一身的专制君主该如何行事,宫廷生活该豪华绚烂到什么程度。从此以后,各国的王侯贵族竞相模仿凡尔赛宫廷。他们放弃本国的语言,而用法语交谈、写信,乐此不疲地吸收法国文化。

就连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奥地利的玛丽亚·特利莎,日常中也用法语读书写字;直到200年后,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还在模仿凡尔赛宫修建城堡。即使到了现在,说到王者风范,依然非路易太阳王那戴着高高的羽毛装饰的帽子、穿着系有红色丝带的高跟鞋的雄姿莫属。

强大而华丽的君主专制的建立与破产——这样的戏剧肯定不会让人感到乏味,而且,因为众多的出场人物不可避免地和哈布斯堡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拙作《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中一带而过的配角在这里成了主角,而原先堂堂正正的主演却要作为反派再次出场。

但愿读者能从一幅幅名画中领略历史(在德语中,“历史”和“故事”是同一个单词)的妙趣。Design Place Demand序章凡尔赛宫门柱上闪耀的波旁家族的家徽“恶女”凯瑟琳·德·美第奇

1559年,瓦卢瓦王朝的亨利二世在骑马比武的事故中——正如诺查丹玛斯所预言的——被刺穿了一只眼睛,不治身亡。长年失宠、徒有虚名的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仿佛早就对此做好了准备,40岁的她由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对于她长达30年的执政生涯,有一种解释说她是“因为作为女人没有得到回报,所以在政治游戏中寻找安慰”,这未免太过片面了。

确实,凯瑟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国王的情妇戴安娜·德·普瓦捷,没收了国王对她的馈赠(城堡、宝石和地位),但是这样的打击报复只不过是任何一个王后都会做的小事。这位出身于佛罗伦萨富豪美第奇家族的烈女读过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而且天生就擅长权谋术数。比起追求作为女人的幸福,政治斗争更适合她的性格,所以她才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王权的确立和王朝的维持上。凯瑟琳·德·美第奇

而且她很幸运,生下了四个儿子,当时全都健在。她此时恐怕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由自己延续血脉的瓦卢瓦王朝竟会断绝。尽管如此,她似乎还是有某种不祥的预感,请来占卜者为儿子们算命。结果算出来——每个人都将登上王位。

这是一个恼人的预言。往好的方面解释,儿子将来会分别占据不同国家的王位,像哈布斯堡家族一样扩张领土,可喜可贺。但是如果往坏的方面解释,长子没有后嗣所以传位给次子,次子没有后嗣便传位给三子,儿子相继死去,这样把同一个王冠依次传下去的凄凉景象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也和女巫们向麦克白做出的“只要勃南的树林没有移动,便可高枕无忧”的虚伪承诺有着相似之处。

——现实是什么样呢?

有一个没有说中。四子在登上王位之前就病逝了。别的都被说中了,而且应验了糟糕的预测。三个儿子都做了法国国王,又都一个接一个死去……继承人的混乱和屠杀事件

15岁的长子首先继位,成为弗朗索瓦二世。据说他曾亲眼看见父王浑身是血翻身落马的情景,当场就吓昏过去。在兄弟四人中,他是身心最孱弱的一个,所以身边的人都盼望着比他年长一岁的新王后玛丽·斯图亚特能早日怀孕。

结果还是没有赶上。弗朗索瓦二世仅仅在位一年就病逝了,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没有生下子嗣的玛丽·斯图亚特哭着回到了故乡苏格兰。(如果她生下孩子,后来就不会有被伊丽莎白一世囚禁、斩首的悲剧了吧。)

接下来加冕的是年仅10岁的查理九世。凯瑟琳继续摄政,全权掌握,这样的情况在查理九世在位13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改变过。年幼的新国王对母亲唯命是从也是出于无奈。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法国陷入了严重的宗教内乱。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这就是天主教与新教之间以血洗血的“胡格诺战争”。战争几经起落,旷日持久。国内的领主纷纷举起各自教派的旗号,与反对派冲突不断,导致国土沦为焦土。

凯瑟琳·德·美第奇之所以被冠以“恶女”“毒妇”的恶名,是因为人们认为她是发生在这场战争的后半段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如果真的是她一个人策划了这场屠杀,那她无疑是魔鬼的化身吧。(天主教守护者、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黑幕说也根深蒂固。)

凯瑟琳认为有必要拉拢胡格诺派(加尔文派新教)的首领——波旁家族的亨利(后来的亨利四世),决定将自己的女儿玛格丽特嫁给他。这场预示着相互仇视的两个教派握手言和的婚礼在巴黎举行,无数新教徒也从各地聚集到这里。亨利三世

在喜宴期间的圣巴托洛缪节这天,一声枪响如同导火索一般引燃了长年的积怨。群众冲向新教徒,制造了一场歇斯底里的随机杀戮,共计3000名牺牲者,据说塞纳河水都被染成了鲜红色。

据说查理九世当时在卢浮宫的阳台上异常兴奋地眺望着这一幕地狱般的景象。他在两年后——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被后悔折磨,弄垮了身体——死于结核病。因为没有孩子,王冠传给了下一个弟弟。

他就是凯瑟琳最溺爱的儿子——24岁的亨利三世。从“三亨利之战”到瓦卢瓦王朝的终结

亨利三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他对女人不感兴趣。

当然他有妻子,不过是政治婚姻,因为他对妻子不置一顾,母亲把无数的美女召集到宫廷,做着徒劳的努力,盼望儿子传宗接代。她不可以放弃,因为占卜说得不对,第四个儿子安茹公爵弗朗索瓦(曾前往英国向伊丽莎白一世求婚)因病去世了。原来的四个儿子,如今只剩下一个……

亨利三世在位第15年,一直精力充沛地支撑着王权的凯瑟琳在眼看就要70岁的时候病倒了。宗教内乱还在继续,并逐渐发展成了王权争夺战,史称“三亨利之战”。这是名字都叫亨利的三个人——亨利三世、名门贵族吉斯家的亨利和波旁家的亨利——之间展开的你死我活的激烈战争。起初,亨利三世和吉斯的亨利因为同属天主教,联合起来占了上风。后来,吉斯的亨利因为在实战中赢得胜利,所以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他本人也毫不掩饰对王冠的野心。亨利三世一气之下自作主张,派人暗杀了他。《吉斯公爵遇刺》(德拉克洛瓦,1834年)

卧床不起的凯瑟琳听了他的暴行会做何感想呢?她多半已经意识到瓦卢瓦王朝将要覆灭,但是不管怎样,她大概会感谢神明没有让她亲眼看着最爱的儿子死去吧。

就在母亲死后的第七个月,一位年轻的多明我会修士请求晋见亨利三世。修士以事关重大为由,让国王喝退了旁人,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封密函。亨利四世(普布斯作品)

不,那不是密函,而是一把将要沾满鲜血、带来死亡的匕首。就这样,瓦卢瓦王朝被画上了句号。改宗换来的和平

最后一个亨利,也就是波旁家的亨利坐收了渔翁之利——从结果来看,确实可以这样说。但是通往冠冕的道路绝非坦途。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波旁王朝由第一代国王亨利四世于1589年创建,因为他是在这一年称王的。但事实上,承认亨利四世为法国国王的只是占国民总数不到1/5的新教徒。他身为国王,却连巴黎的城门都进不了。而且天主教这边还推戴亨利的叔父做新国王,于是出现了同时存在两个国王的情况。所以亨利不得不用武力把所有的天主教领主全都镇压下去。

等到国内终于平定之后,又出现了腓力二世这个劲敌。天主教的根据地西班牙如今已发展成“日不落帝国”,腓力二世把扼杀新教当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绝不能容忍由新教徒担任邻国法国的国王,因此把长长的触手伸了过来。他以自己的第三任妻子(已经去世)是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女儿为由,向法国施压,希望让拥有瓦卢瓦血统的女儿做法国女王。(如果此举成功,法国也将成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科埃略作品,1570年以后)

亨利争取到了英国的援军,击退了腓力二世。此时他终于醒悟,要想平定国内,除了改宗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宣布改信天主教,并用钱收买了对此心怀不满的大贵族(比战争便宜)。亨利四世之所以在历代国王中有着较高的人气,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政治决断力:他颁布《南特敕令》,承认信仰自由,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

1594年,40岁的亨利四世终于以天主教徒的身份加冕为国王,在一片欢呼声中入主巴黎。可以说这一年才是波旁王朝真正的起点。

波旁家族是古老的卡佩王朝的一个分支,波旁这个名字来自波旁·拉尔尚布特这一地名。波旁家族第五代国王路易十六被剥夺王位后,曾被称为路易·卡佩(他死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了“寡妇卡佩”)。这个称呼之所以带着轻蔑的色彩,是因为卡佩王朝的创建者属于所谓的“来历不明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哈布斯堡家族也是一样)。反复无常与情场得意

亨利四世在血统上没有问题。他的父亲是波旁家的族长,是瓦卢瓦王室的首席亲王。父亲去世后,亨利继承了他的权力。也就是说,如果瓦卢瓦家后继无人,他就可以继承王位。他的母亲是纳瓦拉国王的女儿,因为她信仰新教,亨利在其影响下,逐渐被捧为胡格诺派的中心人物。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亨利娶了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女儿玛格丽特。他在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之后迫于无奈改信天主教,被软禁在宫廷长达4年。后来他成功逃脱,又重新改信新教,在“三亨利之战”中奋勇战斗,登上王位之后再次改信天主教。他因此被称为“反复无常的亨利”。

亨利还有另一个绰号——“色豪”。他从来不缺艳闻,这也是他受民众欢迎的原因之一。法国人真是有趣,他们似乎希望看到自己的国王有阳刚之气,受女性欢迎。

在亨利的一生中,战争和政治问题接连不断,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忙里偷闲地有了一个又一个情人(有一种说法是他有共计50位情人!)。他和王后只是表面夫妻,彼此都对对方毫不关心。玛格丽特本来爱的是吉斯家的亨利,因此对这场政治婚姻心怀不满,而亨利四世原本就讨厌他的岳母凯瑟琳·德·美第奇(传闻亨利的母亲是被凯瑟琳毒死的),所以他大概也很难接纳她的女儿。

夫妻二人长年分居,当然也就没有孩子。玛格丽特(后来大仲马将她的故事写成了小说《玛戈王后》)过着放纵的生活,情人的数量和丈夫不相上下。亨利登上王位后,为了解决继承人问题,打算将已经为自己生了三个孩子的情人加布里埃尔·德斯特雷立为王后,于是向玛格丽特提出离婚。但是她拒绝了。就在这期间,加布里埃尔突然死了。

她的死是西方历史上的一大悬案,并有一幅相关的名画《加布里埃尔·德斯特雷和她的妹妹》。无论谁是凶手——嫌疑人名单里有玛格丽特、廷臣、美第奇家族,甚至亨利本人也在其列——都不意外。《加布里埃尔·德斯特雷和她的妹妹》(右边是加布里埃尔,枫丹白露派无名画家,约1600年)

加布里埃尔死后,玛格丽特以高额的年金为条件同意了离婚,亨利四世决定再婚。

天主教不是不允许离婚吗?

没错。但是就像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让教廷承认舅父与外甥女的近亲婚姻一样,在力量对比中处于弱势的罗马教皇在这里也做出了让步。解决的办法就是宣称这并非离婚,而是婚姻本身就是无效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漏洞可钻的。

亨利名正言顺地成为单身,因为战争不断手头拮据,结婚人选自然也就不难锁定了——能带来巨额陪嫁的女人是最理想的。

就这样,和凯瑟琳一样出身于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27岁的玛丽被选中了。第1章 《玛丽王后在马赛港登陆》 鲁本斯Rubens《玛丽王后在马赛港登陆》鲁本斯亨利四世的再婚对象,佛罗伦萨的大富豪美第奇家族的玛丽抵达马赛,带了据说堪比国家预算的陪嫁、几千名随从和18艘桨帆船。《玛丽王后在马赛港登陆》鲁本斯1622~1625年,油画,卢浮宫博物馆,364cm×295cm盛大出嫁

这幅作品似乎表现了神话的某个场面,但事实上,它描绘的是亨利四世的再婚对象,佛罗伦萨的大富豪美第奇家族的玛丽抵达马赛时的情景。她带了据说堪比国家预算的陪嫁、几千名随从和18艘桨帆船,热闹非凡。

可能是因为女主人公并没有多少魅力,所以画家在周围加入了绚烂的神话色彩进行粉饰。

不管怎样,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玛丽·德·美第奇本人,而是毫不吝惜地暴露着丰满裸体的美丽仙女们。她们把身体扭成复杂的姿态,用纤绳牵引着豪华的帆船,从臂部到大腿处的水滴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鲁本斯的精湛技艺。那些水滴是如此逼真,以至于观者禁不住想用手去摸一下,来确认画布是不是湿了。

油画左下角还画进了留着花白胡须、体格健壮的海神尼普顿(即波塞冬)。他手拿三叉戟,骑在海马(跟前可以看到两个马头)上推着船头。崔莱顿在一旁吹着海螺壳。

营造欢庆气氛的,不光有海的居民。

玛丽走上红毯,头戴头盔迎接她的人物是法国的拟人像,因为他身上披着带有百合花饰的蓝色斗篷。而他旁边的女人则是马赛的拟人像,因为她头上所戴的是城墙形状的头冠。上空是“名声”的拟人像,他长着翅膀,一边卖力地吹着两支长长的喇叭,一边来回飞舞。唯我独尊

海里、地下、天上联合起来祝贺玛丽出嫁,场面自然是热闹非凡,但是了解后来的历史的人恐怕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要如此盛赞没有留下任何功绩的玛丽王后呢?

而且令人吃惊的是,这幅画只是号称《玛丽·德·美第奇平生》21幅系列作品中的一幅。也就是说,玛丽还在另外20幅作品中担当女主角。她有时是聪明伶俐的少女,在岩窟里接受希腊众神的教育;有时作为战争和智慧女神密涅瓦的化身;有时,她又是迷倒亨利四世的美女。这样的出镜率,连好莱坞女星都自愧不如。

这一系列作品的作者是当时被誉为欧洲最杰出画家的天才鲁本斯,所以每一幅都十分华丽且富有戏剧性。无奈的是,女主角的相貌平淡无奇,缺乏魅力,让人不禁为这些杰作感到惋惜。

如此规模庞大的大型系列作品,究竟是谁订的呢?是亨利四世吗?不是,鲁本斯创作时他已经入土(如果他活着应该会反对)。是她的儿子?不是,因为母子的关系差到极点。是鲁本斯自作主张画的吗?不是,像他这样的大师,只有别人求他画,完全不需要自己推销。

那么是谁呢?这个对王后如此崇拜,相信她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至高无上的王后的人,究竟是谁呢?玛丽居住的卢森堡宫

——正是玛丽本人。

她不惜重金,亲自聘请了鲁本斯。她提出想法,对创作参与意见,打造了这一系列自我吹嘘的巨幅画作,不知羞耻地将自己的半生(这时她50岁)描绘得犹如世界史上的大事一般,在卢森堡宫的墙壁上一字排开。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话:“爱张扬的人少有逸闻,缺乏趣味。”

如果玛丽具有普通人的感性,就应该请鲁本斯描绘已故的亨利四世的生平吧。亨利开创了波旁王朝,广受民众爱戴,有“好王”之称,无论是谁,都会觉得他比他的妻子更加重要,而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也非常适合当作绘画的题材。为了让王朝顺利延续,也应该将第一代国王神格化才对。然而玛丽却把自己排在了前面,准备等完成这一系列作品之后再为国王作画(最终没有实现)。虽然在其中几幅画里亨利也有出场,但那只不过是用来衬托她的配角罢了。

难道政治还不如她的自我陶醉重要?她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世人:“看啊看啊,快来看我!”不得不说,她的长处在于对旁人皱起的眉头完全没有感觉。不过,这些运用了虚构手法的作品无疑也是她自我保护的手段。

因为,玛丽·德·美第奇真实的生平是——结婚与不幸的开始

玛丽幼年丧母,由脾气不合的继母带大,15岁时又失去了父亲,被寄养在叔父家。与亨利订婚时,她27岁。当时上流社会女性的适婚年龄是14到17岁,再晚20岁也嫁人了,所以她属于结婚特别晚的。

虽然也有文献说求婚者蜂拥而至,选出能让双方都满意的对象大概也并不容易。但即便如此,这样的晚婚还是太奇怪了,所以感觉她的叔父对她置之不理这一理由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她甚至没有学过法语(绘画作品中却讲她从众神那里接受了全面的教育)。

她和年长20多岁的法王的婚事动机也非常露骨:一方图的是钱财,另一方图的是声誉。当然,在那个政治婚姻盛行的时代,这并没有什么稀奇。亨利打过几次宗教战争,国库已空,对他而言,既可以将旧账一笔勾销(他已经向美第奇家族借下巨债),还能带来陪嫁的玛丽是最棒的新娘。《里昂相会》(选自《玛丽·德·美第奇平生》,1622—1625年)

在启程前往法国之前,由亨利的代理人充当新郎,人们在佛罗伦萨举行了庆典。现存最早的歌剧《优丽狄茜》就是这个时候首演的。

然后,玛丽就像这幅画中所描述的那样抵达了马赛。然而不要说海中的仙女和“名声”前来迎接,就连亨利都没有露面。接下来玛丽要从马赛去里昂,但是却在这里等了一个月。这期间,还未见面的丈夫正在和情人一起旅行!

在玛丽请鲁本斯画的画中,有描绘亨利对着玛丽的肖像出神,或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玛丽裸露的胸部的情景,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听说新娘已经抵达里昂,亨利快马加鞭,赶在正式见面之前偷偷地验了货。男人似乎就是这样好奇,即使知道马上就能见面,还是想事先偷偷地看上一眼。以前哈布斯堡家族的美男子腓力就提前去看西班牙的胡安娜,一下子被冲昏了头脑,迫不及待地把新娘抱上了床(参见《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

亨利如果这个时候对玛丽满意,大概也会直接自报家门。然而,他看到的新娘块头比自己还大,肥胖异常。他偏爱身材苗条的美女,因此对玛丽大失所望,连初夜都等了一段时间才度过。他的情人背地里骂玛丽是“商人家的胖女儿”,他也不会反驳。传宗接代的竞争

一开始就这样,后来的夫妻生活也很难和睦。

亨利不仅不喜欢玛丽的外表,对她的态度也很不满。她盛气凌人,认为是自己的陪嫁挽救了法国,而且从拥有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遗产的富饶的佛罗伦萨,下嫁到文化落后的贫穷的法国(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内一片荒芜是事实),对她来说似乎已经是一种让步。她只和那些善于讨好她的同乡人交流,法语也一直没有进步。优雅的举止和机智的对话在宫廷里是必不可少的,她的表现却不及格。

玛丽也有苦衷。丈夫已经接近老年,却依然没有摘掉“色豪”这个绰号,婚后也没有停止他放纵的生活。他向前妻玛格丽特支付着巨额的年金,在情人身上的花销毫不节制,经常买宝石送给她们。同一座城堡里不但住着妻子和情人,还住着一群私生子;在宫廷里最有势力的不是王后自己,而是国王的情妇。她觉得这太荒唐了,因为怒火和嫉妒,有时玛丽会大呼小叫,于是亨利就会毫不客气地叫她滚回佛罗伦萨,两人的不和已经没有办法掩饰。亨利四世的前妻玛格丽特,也就是著名的“玛戈王后”

不过,不管怎样,只要生下男嗣就赢了。亨利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向情人口头许诺,只要生下男孩就立她为王后。两个女人争相生下一个又一个孩子,最后玛丽赢了。她不仅率先生下了嗣子,而且在几年后把情妇赶出了宫廷(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亨利很快又有了新的情妇……)。

充当媒人的佛罗伦萨大使当初曾经保证,玛丽拥有多产的血统。玛丽果然生了三男三女,长子是后来的路易十三,除了次子夭折以外,几个女儿全都长大成人,长女做了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的王后,次女做了萨伏依公爵夫人,小女儿做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王后。

平庸的玛丽虽然政治能力远不及凯瑟琳·德·美第奇,但还是为与自己血脉相连的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冕典礼次日的悲剧

结婚第10年,即将远征德国的亨利决定将自己离开期间的统治权交给王后,并在圣德尼教堂举行了加冕典礼。这可以说是她的人生巅峰,当然也成为鲁本斯的系列作品中的一幅,这就是《在圣德尼教堂举行的玛丽·德·美第奇的加冕典礼》(后来大卫将其作为《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的范本)。

在空中播撒金币的天使的右边,亨利正在观看典礼。后方的一群女人当中,有一个和玛丽一样胖的女人正用嫉妒的表情注视着加冕的情形,她就是因为没有生育而被离婚的前妻玛格丽特。从这种刻意将败者安排在画中进行鞭挞的做法,我们大概可以想见玛丽的为人。

国王不在期间,将全部权力暂时交给王后的情况并不稀奇。但是这次加冕是玛丽强烈要求的,而且就在第二天——时机是不是太巧了?——亨利被杀了。《在圣德尼教堂举行的玛丽·德·美第奇的加冕典礼》(选自《玛丽·德·美第奇平生》,1622—1625年)

亨利的死与肯尼迪遇刺一样蹊跷,很难看清究竟是偶然,还是巧妙安排的陷阱。

当天亨利为了接见宠臣,坐四轮马车出了卢浮宫。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卫队护卫,随从明明骑着马,却逐渐被国王的马车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后来马车进了一条狭窄的街道。忽然被大车(而且是两辆!)挡住了去路。

马停了,随从为了找人把大车移走,离开了国王的身边。就在警备变得薄弱的这一瞬间,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男人,从窗户外面用匕首朝亨利的心脏刺了一下……

就这样,曾经在“三亨利之战”中胜出的亨利四世也像另外两个亨利一样,死在了刺客的手上,享年56岁。

在亨利的统治下,天主教和新教彼此对立的法国保持着岌岌可危的均衡。但是一直有人怀疑亨利的内心向着新教(大概确实如此),所以一般认为是天主教一方的不满引起了这一事件。

审判结果认定是狂热的信徒单独作案,但“王后黑幕说”从当时就开始流传。如今,真相已无从知晓。亨利四世遇刺母子不和

因为新国王路易十三才8岁,所以玛丽摄政,掌握实权。本来她应该自称王太后,但她却以国王尚未结婚为由,继续使用着“王后”的称号,这样的事情似乎也只有她才做得出来。

这个没有国王的王后与擅长权谋术数的前任凯瑟琳不同,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恋情结,但却缺乏鲜明的个性和感召力,难以服众。

她以为现在是自己的天下,把自己从意大利带来的名叫孔奇尼的下等贵族提拔为元帅,不仅对“国家被意大利人篡夺”的不满置若罔闻,而且无视亨利不惜几次改宗才实现和解的宗教融合政策,鲜明地表现出反对新教的态度。而这样就无法保持国家的稳定。带有宗教战争复燃迹象的小规模冲突此起彼伏。《国王的母亲离开巴黎》(选自《玛丽·德·美第奇平生》,1622—1625年)

就这样过了大概7年,长大成人的路易十三对抓住政权不放的母亲非常气愤,发动了叛乱。他令人暗杀了孔奇尼。他毕竟不能杀亲生母亲(虽然有想要杀她的心),因此把她从巴黎驱逐到了遥远的布卢瓦城堡。

母子二人似乎很难和平共处,据说路易小的时候,玛丽一次都没有抱过他,她总是肆无忌惮地说儿子无能。路易曾经有个绰号叫“任性王子”,可见也不是好惹的。这两个彼此厌恶的人或许还挺像的。

这次驱逐也被画进了画里。在这幅以“国王的母亲离开巴黎”为题的画中,玛丽身穿丧服,被“诽谤”的拟人像追着,看上去非常可怜(因为后来没有被收进系列,所以唯独这一幅被收藏在慕尼黑)。

接下来画的是《和解》。凭借着“神的正义”(实际是靠宠臣黎塞留的调解),路易与玛丽重归于好——由此可知,解除驱逐返回巴黎的玛丽是带着再也不要有这样的遭遇的心愿,并出于让民众了解自己迄今为止为法国做出的贡献的需要,才请鲁本斯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

遗憾的是,儿子和政敌对画作都没有任何感触。在他们看来,她不过是为求自保,倾其所有找人画了一堆自我膨胀的画(事实也确实如此)。流浪的尽头

这一系列作品完成5年后,玛丽再次干政,企图推翻深受路易信任的黎塞留。这一招适得其反。儿子马上站到了黎塞留一边,把不让人省心的母亲软禁在贡比涅城堡。从此再也没有人从中调停,玛丽的野心也就此破灭了。

半年后,玛丽逃出城堡,此后辗转尼德兰、比利时、英国等地,经历了11年的亡命生活之后,在德国科隆稍稍地结束了一生。她或许再也不想见到儿子了,但她一定想再看一眼鲁本斯的画,不,准确地说是画中自己光芒四射的形象。

儿子呢,虽然画中都是母亲那令人厌烦的脸,但是他并没有打算把这些画卖掉。因为他知道鲁本斯的画对法国而言是一大财富。事实上,《玛丽·德·美第奇平生》如今已从卢森堡宫搬到了卢浮宫博物馆,引得无数人为之感叹。《和解》(选自《玛丽·德·美第奇平生》,1622—1625年)第2章 《查理一世行猎图》 凡·戴克Dyck《查理一世行猎图》凡·戴克这幅作品是众多王侯肖像中屈指可数的名作。它不仅确立了查理一世的形象,而且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从此以后,描绘大自然中放松的人物成了英国肖像画的一种风格。《查理一世行猎图》凡·戴克约1635年,油画,卢浮宫博物馆,266cm×207cm继承祖母的威严

这幅作品是众多王侯肖像中屈指可数的名作。它不仅确立了查理一世的形象,而且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从此以后,描绘在大自然中放松的人物成了英国肖像画的一种风格。

在这幅画中,我们看不到象征国王身份的物品。但是手套,尤其是左手手套被认为是高贵的象征、狩猎权的标志,因此用戴手套的左手拿着右手手套这个姿势可能暗示着最高的权力。

衣服的款式非常简单,但质地精良。讲究的蕾丝高领衬衫,光泽亮丽的缎面夹克,红色短裤,皮靴上装有马刺,上部有翻卷折边。斜挎在肩膀的剑带上,挂着被称为护手刺剑(rapier)的用于防身的细长双刃剑,剑柄在流线型护手的点缀下流光溢彩。帽子形状小巧,是纯黑色的。祖母玛丽·斯图亚特

波浪似的长发,瘦削的面庞,标志性的山羊胡在黑色的映衬下格外漂亮。他戴着耳环,上面缀着当时流行的大颗的巴洛克珍珠。

构图经过画家的精心安排。国王站在画面稍微偏左的位置,是为了让明媚的阳光照到全身,就如同站在聚光灯下一般,与笼罩在树木浓郁的阴影里的两个配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侍从照料的骏马也向主人深深地垂下头。

查理在狩猎这项高贵的运动中稍事休息,从马上下来,优雅地伫立,忽然将视线投向我们……这就像是戏剧中的一个场景,永远地凝固在凡·戴克的肖像画中。这与历代国王在画面正中面朝正前方,露骨地显示威严的——以霍尔拜因的亨利八世像为代表的——正面像是多么不同啊。

凡·戴克流利的画笔,赋予了查理某种浪漫而慵懒的气氛。但是,国王却一点儿都不平易近人。他一手抵在腰上,把肘部冲向观众这边,明确地传递出“不要靠近”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他眼神中那种居高临下、难以言喻的冷漠,或许这才是君主气场的来源。

查理信奉的是主张君权是由神授予的绝对权力、不受任何人限制的君权神授思想。他不顾国情,丝毫不肯妥协,甚至为此丢了性命。

祖母玛丽·斯图亚特坚称自己是正当的女王,最终被伊丽莎白一世斩首,孙子查理可以说重蹈了祖母的覆辙。波旁的新娘亨利埃塔

查理一世是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他的妻子是波旁家的亨利埃塔·玛丽亚。亨利埃塔·玛丽亚是亨利四世和玛丽·德·美第奇的小女儿,1岁时父亲遇刺,8岁时亲眼看着哥哥路易十三驱逐母亲玛丽。她的少女期一直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不过当时公主的境遇都大同小异)。幸运的是,她15岁成为查理一世的王后时,激烈的母子矛盾正处于休战期,鲁本斯的连作也接近完成,母亲心情很好,跟着出嫁的队伍送她到出港地点。

年幼的新娘心中想必充满了离开故乡的不安。前途飘着乌云。这场婚姻当然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目的之一是抑制哈布斯堡家族势力,但是两国国内都还存在着宗教争端的隐忧。她要嫁的地方因为亨利八世的政策脱离了罗马教廷,受“英国国教会”管辖。一个不承认天主教总部的国家的国王,要从天主教国家迎娶王后。国内的激进派清教徒怀疑宫廷有复活天主教的打算,明确表示反对联姻。王后亨利埃塔·玛丽亚(凡·戴克,1632年)

法国方面要求查理一世承诺在英国拥护天主教,作为这次结婚的条件。亨利埃塔·玛丽亚以此为由令人在圣詹姆士宫内修建了华丽的天主教礼拜堂,进一步激起了民众的担心和不满。她是虔诚的信徒,无论身在何处都想保持忠诚,但是拒绝按照英国国教会的要求接受加冕,很难说是明智之举(因为没有接受加冕,所以她后来领不到寡妇年金,生活得很艰苦)。詹姆士一世

尽管为宗教问题所扰,但是夫妻关系却很好。他们得到了爱情的馈赠,这在政治婚姻中是非常稀有的。国王非常疼爱这个比他小9岁的可爱的王后,而且始终如一,没有找过情妇。在24年的婚姻生活里,他们生下了9个孩子。如果两个人是乡村的下等贵族,或者身处和平年代,或许会像童话故事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吧。突如其来的清教徒革命

现实却不允许。财政恶化,与议会对立,没有胜算的对西班牙战争和宗教争端,顽固的君权神授思想,国王在这些方面和他的前任詹姆士一世如出一辙。正如人们所说:“詹姆士把国家这艘大船驶向了岩石,而把失事交给了儿子。”查理只能认倒霉。他不能停止战争,向议会要求财政拨款遭到拒绝之后,他立即解散了议会,错误地估计了时代的趋势。

在苦于前任留下的负遗产这一点上,后世的路易十六也一样。据说后者曾经熟读并研究休谟的名著《英国史》,特别是查理一世一章,并引以为戒。尽管如此,他还是没能改变时代的潮流,招致了相同的命运。岩石越来越近,船已经来不及掉头,这种时候是否任何人都无能为力,还是说如果他再多少有一些能力,就能减少损害呢?

向查理袭来的,是由贵族阶级克伦威尔领导的清教徒革命。国王的军队被唱着圣歌行进的革命军打败,查理被审判。在这之前,他让王后逃回了故乡法国(这点与路易十六的情形有很大不同)。亨利埃塔·玛丽亚——和安托瓦内特一样,异国的王后都很难做——受到反对天主教的人的憎恨,甚至被批品行不端。

她1642年逃亡,恰好就在这一年,她的母亲玛丽·德·美第奇在逃亡之地结束了69年的人生。殉教王查理

从革命到审判的几年时间里,王后曾几次返回英国,又很快逃往法国。终于在1649年,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虐杀者、民众的敌人”的罪名被斩首。

一个君主可能会遇刺,可能会战死,但是接受民众的审判并被公开斩首还是史无前例的(比法国革命还要早150年!)。因为那个时候朴素的民众依然相信国王是神一般的存在,还在举行由国王用手抚触治疗疾病的仪式,所以人们把这视为天地变异的开始,惊恐万分。还有很多人把布浸在国王所流的鲜血中,当作圣遗物。克伦威尔与民众的背离严重至此。从人头离开身体的那一瞬间开始,查理成了殉教王,人气急剧上升。查理一世公开处决的情形

这样一来,王朝的复辟不言自明。建立了共和制的克伦威尔9年后因为流感英年早逝,转眼之间,查理一世的长子就加冕成为查理二世,并试图反转时间。长寿的亨利埃塔·玛丽亚也恢复了名誉,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

顺便一提,19世纪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有很多以英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例如《处死简·格雷夫人》)画过一幅《克伦威尔和棺材中的查理一世》。

即使没有题目,看到那瘦削的面庞,独特的山羊胡,还有脖子上血迹,我们也可以马上知道这就是查理一世。用斧头砍下的人头已经重新放回原来的位置,政敌克伦威尔正要亲手合上棺材盖。然而胜利者的脸上却没有喜悦,可能是因为画家已经知道了后来的历史吧。王朝复辟后,克伦威尔全家老小都被杀害,他本人的遗体也被掘出,斩首示众。《克伦威尔和棺材中的查理一世》(德拉克洛瓦,1831年)

——历史的浊流发人深省。肖像画的命运

查理一世没有能力渡过像狂风暴雨一般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战争。他不能像亨利四世那样根据政治的需要几次改变信仰,也不能像伊丽莎白一世那样对任何事都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他从一开始就想控制违抗自己的议会,可以说是自掘坟墓。在自己的亲信被捕时,他华丽转身(亲信在处刑台上大喊:“不要相信国王和耶稣。那里没有救赎。”),极力主张君主的无谬性。

另一方面,他却有着在艺术落后的英国极其罕见的审美眼光。他曾邀请鲁本斯创作天顶画。曼托瓦公爵的收藏品出售时,他也尽数购买。他还任命佛兰德斯的画家凡·戴克为宫廷画家,请他画了许多王室成员的肖像。

凡·戴克对查理的美术收藏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名列贵族,娶了王后的女官。他在清教徒革命之前就去世了,应该不可能想象得到国王会被处决。但是在他的笔下,国王和王后都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忧愁,让雕塑家贝尼尼发出感叹:“不幸都写在脸上!”即使是这幅《查理一世行猎图》,也不会让人把“暴君”“虐杀者”之类的罪名与画中的国王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又催动着观者各种各样的情感。路易十五的情妇杜巴丽(维杰·勒布伦,1781年)

不过,你难道没有觉得奇怪,为什么这幅杰作会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其实可能是因为革命政府不了解画的价值,也可能是为了筹集资金,查理一世的珍贵藏品几乎全被拍卖处理了。

当时,能与查理一较高下的绘画收藏家,除了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腓力四世,再也没有第二个。他抓住这个机会,根据宠臣委拉斯开兹的建议,竞买到了提香的《牵猎犬的查理五世肖像画》、拉斐尔的《圣家族》、丢勒的《自画像》等。凡·戴克的这幅作品落入了法国手中;或许是因为波旁家的公主嫁给了画中的国王,所以不希望它落入旁人手中吧(也可能是王后逃亡法国时带过去的)。

就这样,这幅画到了法国,后来又不知怎的到了路易十五最后一个情妇杜巴丽——曾在宫廷中与玛丽·安托瓦内特发生矛盾——手中(后来,法国宫廷花了2.4万里弗尔的天价将其买下)。因为没听说过她喜爱艺术,所以买画可能是用来投资,或者别人作为贿赂送给她的。

路易十五去世后,杜巴丽自然被逐出宫廷,不过她凭借之前攒下的金银财宝,继续过着不亚于王侯贵族的奢靡生活。法国革命爆发后,她勉强保住性命,逃到了英国,却又——有人说是为了取回宝石——返回法国,结果遭到逮捕,因恐惧而大吵大闹了一番,结果还是在断头台上被砍了头。

命运真是奇妙。

不过,查理一世如果知道自己的肖像画一度被挂在娼妓出身的杜巴丽家里,想必会在坟墓之下恨得咬牙切齿吧……第3章 《奥地利的安妮》 鲁本斯Rubens《奥地利的安妮》鲁本斯朦胧如烟的金发、绿宝石般的碧眼、略微突出的下唇和稍稍下垂的鼻子……她广为人知的并不只有美貌,还有她不幸到极点的遭遇。《奥地利的安妮》鲁本斯1622年,油画,普拉多美术馆,129cm×106cm在三个火枪手保护之下的美女

亨利四世遇刺后,摄政的玛丽·德·美第奇改走亲西班牙路线,推进了王室擅长的双重联姻。

她决定让长女伊丽莎白(西班牙名伊莎贝拉)嫁给腓力四世,让路易十三迎娶腓力的姐姐安娜(在法国被称作奥地利的安妮)。不过,当时4个人都还只是7—10岁的少男少女。实际上,奥地利的安妮踏上法国的土地是在4年后,那时她14岁,与路易十三同龄。

之所以叫奥地利的安妮,是因为她虽然是西班牙的公主,但是血统几乎完全来自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

这一点我们在鲁本斯所画的这幅肖像中也可以看出。朦胧如烟的金发、绿宝石般的碧眼和通透白皙的皮肤表明她来自北方,略微突出的下唇和稍稍下垂的鼻子很有哈布斯堡家族的特点。虽然有些小缺点,但是作为王后,如此的美貌已经算是稀有了。不过她广为人知的并不只有美貌,还有她不幸到极点的遭遇。所以在大仲马的痛快冒险小说《三个火枪手》(1844年)中,达达尼昂等人才会舍命救她。路易十三(尚帕涅绘)

画中的安妮21岁,坐在带有百合花饰的缎帐下面,证明她已成为波旁家的一员。她右手拿着一支皮手筒,脖子处有奢华的蕾丝立领,戴着价值超过10万里弗尔的大颗珍珠项链。但是她看上却一点儿都不年轻,也没有很幸福的样子。这也难怪,她在前一年刚刚经历了第二次流产。她内心充满着不安,担心自己是否再也不能生育。丈夫路易十三对她,不,应该说是对所有女人都很冷淡,为了传宗接代才勉为其难地与她上床,而她竟然还流产了。路易十三非常生气,从此以后几乎再也没有临幸她。

对远嫁异国的王后而言,国王是她唯一的依靠。但她被国王疏远,又没能生下儿子,从故乡带来的侍从也都回国了,因此只剩下无尽的孤独。安妮夜夜哭泣的传闻如涟漪般扩散开来。

不过,长得漂亮肯定是有好处。虽然国王只对同性感兴趣,无法欣赏安妮那充满女人味儿的优雅,但在其他男人眼里,遭受不当的待遇却默默忍耐的王后是愈发美丽的,开始有人对她表示同情和赞赏(这与其貌不扬的玛丽·德·美第奇的情形是多么不同!)。

就这样,她的艰难处境逐渐缓解。定情项链

这时——本肖像画完成后的第三年——发生了被写进《三个火枪手》中的著名的恋爱事件。

英国王子、后来的查理一世与亨利十三的妹妹亨利埃塔·玛丽亚的婚事正在筹备当中,查理非正式地(或许他也想提前一睹未来新娘的芳容)访问巴黎,欣赏宫廷演出。当时随行的亲信是号称“全英国最帅的男人”的白金汉公爵。这个发迹于贵族阶级的美男子无所畏惧,竟对在舞台上扮演女神的王后安妮一见钟情,甚至还表白了。

这还没完。第三年,白金汉公爵前来迎接亨利埃塔·玛丽亚去做查理一世的王后,此时奥地利的安妮比以前更美了。他开始向她热烈地求婚:花园里,两人短暂地单独相处,随后王后惊叫,人们闯进卧室,看到公爵跪地求爱……白金汉公爵(鲁本斯绘,约1625年)

证词各式各样。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当时在场的,准确地说是应当在场而未在场的女官们受到了路易的惩罚。即使没有爱,还是会嫉妒。不难想象作为丈夫的路易心中的不满。

在《三个火枪手》中,围绕这时安妮作为定情信物送给白金汉公爵的钻石项链,描写了国王的宠臣黎塞留的诡计和火枪手们在两国之间的活动。白金汉公爵后来因为这段不被允许的恋情被杀了。现实中也是,公爵在几年后遇刺,只不过这与恋爱无关,而是与宗教战争有关。宰相黎塞留(尚帕涅绘,1637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