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21:14:50

点击下载

作者:采铜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2019年修订版)(知乎604939个赞同认证的惊喜之作!豆瓣9.4分高分推荐!)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2019年修订版)(知乎604939个赞同认证的惊喜之作!豆瓣9.4分高分推荐!)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2019年修订版)(知乎604939个赞同认证的惊喜之作!豆瓣9.4分高分推荐!)作者:采铜排版:燕子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6-01ISBN:9787559435835本书由北京凤凰联动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用更勇敢的方式去生活

在老家的一间屋子里,有一台用了多年的挂钟。这钟看上去很寻常,毫无特别之处。但每次我回家看望母亲时,看到这台钟时就会觉得很放松,这与我看其他钟表的感觉很不一样。用其他东西看时间时,我只觉得时间走得好急,哎呀,都已经到这个点了,好多事情都还没做,怎么办,怎么办……可在母亲的房子里看到这个钟,就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咦,原来才这个点啊,还早嘛,哦,稿子还没写,算了没事,慢慢来好了……于是,按照心理学里惯常的做法,我给这个现象取了个通俗的名字,叫作“母亲的挂钟效应”,而后又给了个学术化的解释:“归家的温馨感和母亲的关爱导致主观时间感变慢。 ”

可是有一次,我发现在这个解释之外,竟还有一个更“科学”的解释。那天母亲在阳台晾衣服,回过身问我: “儿子,现在几点了?”我抬头一看钟:“9点15。”又低头看手机。这时恰好有一条微信发过来,显示的消息发送时间是“9: 20”,咦,怎么回事,刚才还是9点15嘛,怎么突然就20了?我又抬头一看钟,确实是9点15,再一看手机,确实是9点20……

手机的时间是实时联网校对的,不大可能错,哦,那就是母亲的挂钟慢了。可我之前竟然没有想到。

母亲的挂钟慢了,慢了5分钟,所以每次当我看这台钟时,它显示的时间总比我内心估计的时间要慢了那么一丁点,可就是那么一丁点,竟让我放松了下来,不再焦虑、紧张,觉得可以心安理得地多享受一点时光,像是意外收获了一种妙不可言的福利。

我没有把这个发现告诉母亲。如果我告诉她,她一定会把钟调准。而钟一旦调准,不仅我所享受的轻快闲适感会没了,更重要的是,母亲家这个优哉游哉的世界也会消失不见。只要我不告诉她,她就可以一直生活在比别人慢5分钟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她不仅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得到了更多。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母亲就说,手表要故意调快几分钟,这样不容易迟到,并且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抢在别人的前面,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就像其他很多我们从小被教育的事情一样。而就是这样一类信念,迫使我们在同一个方向上奔跑,然后越跑越累,越跑越迷茫,越跑越痛苦……

令我惊奇的是,这样一种“表要调快”的观念竟如此顽固却又悄无声息地存在着,框住了我们的思维。更令我惊奇的是,一旦这个框被敲开一个小口,竟会有如此出其不意的效果。

是的,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一种反过来“把表调慢”的可能性,毕竟,这看上去太异想天开了,并且显然一定以及肯定是“错”的。可就是这样看上去荒诞的事情,一旦付诸实施,或者只是像“母亲的挂钟”一样无意间实现了,可能你的人生就会呈现出另外一种别致的模样。甚至,就像你发现了一把你寻觅已久的钥匙,这把钥匙意味着可以用另外一种全新的视角、经验、智慧去审视我们既有的生活,而这种审视本身就意味着生活的改变。

我恍然大悟。生活就像一面多棱镜,它有不止一个镜面,相应地,也有不止一种可供观察和理解的视角。它应该不只有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状态,它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并且有着具有不同纵深的内涵。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看待现在和未来,看待情感和理性的时候,存在着远比我们已知的更多的可能性。

是的,我们总是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成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并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我们着实需要一种智识和能力,去观察、反思自己被局限的生活,去发现和实践更多成长和成才的路径。可问题是,大多数时候,当我们对眼前的一切习以为常时,我们连这种“需要”都没有意识到。于是,我决定写这本书。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说它特别,是因为它是某种复杂的混合物,里面有我的经历以及对经历的思考,有心理学,也有不同学科、不同实践领域的经验和知识。但我希望这种混合并不突兀,在我看来,经历和学习,经验和知识,实践和理论,这些都并非是截然两分的,而是应该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的。更进一步,阅读、思考、写作和生活本身也应是浑然一体的,见解并非存在于僵固的教条里,而是鲜活地生长在流动的生命中。

在这本书中,我打开了我们人生的七个侧面,它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时间是我们的坐标,我们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个坐标,所以,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选择往往发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它令我们迷茫、无助和焦虑,而学会选择也就是学会认清自己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行动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归依,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行动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无力感不断蔓延,所以我们更需要行动的勇气和智慧;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志,对很多人来说更是融贯一生的修行,学习的规律和技巧正是很多人需要补上的一课;思考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但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却显得稀少和珍贵,当我们欲要解决工作和学业中的各种难题时,你便会发现它的价值;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才能是立身之本,但如何获得不凡的才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解开这个谜团需要打破一些流播甚广的迷障;成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字眼,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变成了他们原本讨厌的人,而我更相信,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对刚打开本书,准备寻找更好的生活、成长和改变的方法的你来说,应该已经发现,这七个侧面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错、交织,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我们的生活不应是割裂的,它有不同的侧面,有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路径,以及不同的期待。即便在对每一个主题的讨论中,我也尽量呈现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视角,也就是说,在多棱镜之中还嵌套着多棱镜,在不同的折射光路之上还折射出不同的光路,我想,这便是我们五光十色的人生吧。

我是一个思考者,我思考如何才能获得一种丰盈、独特、完整、自足的人生,思考如何才能摆脱内心的禁锢,以更勇敢、更开阔的方式去生活。我推崇当代思想家苏珊·桑塔格的生活方式,她说她会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并且,我也明白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表达和思考一样,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写一本书,就是能同时承载三者的理想行动。

我希望在这本书里,展现了一些你原先未曾想到、未曾看到又殊为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开始一点点撬动你头脑中某些坚固或者凝结已久的结构,使它们开始松动,并发生新的可能。

如果这样,那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01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活在“全部的现在”

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与未来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每天拥有的时间相同,对待时间的方式却千差万别。而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学会正确地对待时间,首先要反思自己现有的模式,把“自我与时间”当作一个课题。对这个课题如果缺少了探索和分析,便会一直陷在一个有缺陷的模式中而毫无察觉。

无怪乎有些人对时间的使用是茫然无措的,他们有充分的闲暇,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常无所事事;还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焦灼的,他们只争朝夕,不敢停下来,生活过成了一连串密集而无法停歇的鼓点;有些人感觉时间完全不在掌控之中,他们想有所行动,却感觉被捆住了手脚,眼睁睁看着时光流逝;还有些人对待时间很随性,兴致来时快马加鞭,兴致一没就松垮懒散、一拖再拖……

这样对待时间的方式都有问题,一个人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在时间的使用管理上存在问题,才有可能加以改进。此外我们还要去想,那些很厉害的人是怎么对待时间的?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

对于时间如何使用的问题,近代儒学大家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

梁漱溟14岁时开始“好用心思”,有了奋力读书、钻研学问的自觉,他带着多病之躯,日日读书不敢懈怠,终于自学成才,24岁时以中学学历登上北京大学的讲坛,便是对于“郑重”态度身体力行的示范。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的态度并不难求,其实我们在小时候就已经会郑重地行事了。有人会问,小孩子哪来的“郑重”?如果你抱着欣赏的态度,认真观察过孩子们搭积木、做游戏、画图画这些事,大概不会怀疑这一点。比如我儿子玩起汽车来可真是一丝不苟,他喜欢把几十辆小汽车沿着桌子的四条边依次排开,一辆一辆首尾相接排得笔直。如果有辆车被碰歪了,就要立刻一分不差地复原回去,容不得一点偏差。哪怕跟我聊天他有时也会很认真,特别是在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的时候,什么“恐龙要不要上学”啊,什么“火车有没有后视镜”啊,很多问题一问出来就把我逗乐了。可是我看他的神情中并没有一点嬉皮笑脸的意思,反而是眉头锁着,像是在沉思,他的表情好似在说:“别笑,我可是在学知识呢”。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和认识世界,反观有些成年人,用游戏的态度做“正事”,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

所以直白点说,“郑重”就是认真严谨地“度过现在”,过好现在的每一刻。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视角“郑重”是思想者从经历和学识的角度出发给出的洞见,颇值得我们效仿,同时现代心理学则采用科学方法,描绘了“我们如何看待时间”的系统框架。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的“时间视角”概念,指出了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五种不同视角: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也就是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这样的人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也比较大。

第四种是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即宿命论视角,这样的人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总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被称为未来视角,这样的人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观众在欣赏一幅油画时,用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便是“视角”的不同带来的结果。类似的,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不同的内心视角也左右着我们对它的感知,进而影响着我们对人生的看法。

了解了这五种时间视角,我们会想到什么呢?先看前两种关于过去的视角,一个人如果总是把目光着眼于过去,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过去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不管这个过去是令人欣喜的,还是令人悲伤的,它们都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固然我们可以给自己的回忆添加不同的情绪色彩,甚至通过记忆修饰来迎合这种色彩,但是因无法改变而产生的无力感和惋惜感仍旧会出现。

那么宿命论视角呢,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视角。因为在这个视角之下,我们失去了掌控时间的勇气。与之相反的是未来视角,拥有强烈未来视角的人往往雄心勃勃,因为他们认为未来的时间也是可以掌控的,只要做好翔实周密的计划,那么就可以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未来视角的人时常会面临残酷现实的挑战,因为他们肯定会遇到计划不符预期的情况。

至于享乐主义视角则不用多做解释,大多数人都在“享乐”和“压抑享乐”之间反复摇摆,很难想象一个完全不懂得享乐的人,生而为人岂可没有乐趣可寻!只不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处理好享乐和不享乐之间的平衡。

对,平衡,这其实也是津巴多给我们的如何看待时间的建议。津巴多说,这五种时间视角,每一种都谈不上完美,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选取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尽量不要选取太负面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同时,在采纳前三种视角时还要“随需而变”,即根据不同的现实处境而灵活选择。

比如在工作场景中,未来视角是更合适的,因为大多数的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度和效率,未来视角使工作有条不紊,让当下的行动更好地满足工作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所以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时,应该让未来视角唱主角。

那么再想想,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是不是仍旧要为明天还要开什么会、写什么报告而操心,甚至寝食难安呢?大可不必。在工作之余,你就应该彻底放下工作,安享闲暇时光。这个时候就应该把朝向未来的眼光转过来,转向现在,让自己充分地放松、休息娱乐,享乐主义视角是上上之选。

至于积极过去视角,则适合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出现。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只有春节时才有机会与父母长辈团聚,这时不必急着去想新一年的计划,而是应该与家人一起,多回忆一下过去共同走过的时光,沐浴在亲情之中,这样才更有意义。

简而言之,灵活切换时间视角,而不是固定在某一种视角里,能让我们更加自如和从容。由当下向过去与未来延伸

同样研究时间视角的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Lindvall)提出,具有平衡式时间视角的人,在内心具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extended now),既可以“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当下”,他应具有囊括“过去”和“未来”的包容性。

这种既不疏离过去也不漠视未来的当下感,显然与享乐主义视角差别明显,它显示了一个人对时间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即以更严肃(虽然不一定更迫切)的态度来对待时间。这与梁漱溟先生的“郑重”一说便不谋而合了。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其中第一条是“生活在当下”;第二条是“严肃地对待时间”;第五条是“从现在出发去联结过去”;第九条是“视未来存在于当下”,这些建议都涉及我们如何处理“当下”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一种对于未来的焦虑之中,现实的生存压力,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都会引发这种焦虑。于是乎,我们虽身处在当下,心里想的却总是未来。我们总是会止不住地想,未来会怎么样?未来会变得更好吗?可是这种设问并不能对现实有什么改变,也不会影响未来的走向。它们都只是一些念头而已。我们需要明确,如果要想全然聚焦在当下,那就必须把对未来的执念放下。至少在你全情投入的这一刻,不要去想未来会怎么样,不要去想这件事最终的结果会如何。

过去最远的延伸正在此刻,未来最早的起点就在此刻,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自我也在此刻,所以只有此刻才是最重要的。你要以一种郑重的态度,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当下这一点,然后让自己在此刻使出全力。如果在这一刻做到了,接下来就是下一刻,下一刻你不需要做改变,只要依样画葫芦,保持状态即可,千万不要左顾右盼。

我喜欢在咖啡厅写作。在我的概念中,我的住所是用来生活的,而咖啡厅是用来工作的,这种环境上的分离感非常重要。当我坐在咖啡厅里时,我提醒自己把生活中的一切负担和烦恼抛开,只思考与写作相关的内容。当然很多时候咖啡厅不太安静,常有人在边上大声讨论,而我则把这种噪声当成训练自己专注力的机会。经验表明,当我完完全全地投入手头的工作中时,周围所有的噪声就都像不存在了一样。而如果我没有成功地忽略掉噪声,而是被其烦扰,那就说明此刻我的心还没有静下来,我还没让自己完全地专注。于是我会要求自己调整状态,尝试进入更专注的状态。

这种状态有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叫作“心流”(flow)。我毫不怀疑心流是时间利用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没有别的利用时间的方法可以与之媲美。而要让自己进入“心流”,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技术层面上的,而是动力,内在的驱动力,就是说在你的心中,如果有一种强烈的动机推着你,不管怎么样,哪怕天塌下来你都要把眼前的这件事做好,你才有可能进入“心流”。对五年后的自己提问

如何解决远未来与近未来的冲突?

那么如何获得这么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呢?这其实就跟你对自己的期许有关,跟你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关。除了在大多数时刻需要聚焦在当下之外,你也需要少量着眼未来的时刻,不需要很频繁或者花很多时间,只是抽一小段时间来想想就可以。“想想五年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是五年?”“两年、三年太短了,八年、十年变数又太大,你很难看清楚。”

这段对话发生在十年前浙江大学的一场招聘宣讲会上。提出“五年论”的是一位心理学“大牛”,曾是浙江大学心理系的教授。他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在学术生涯一帆风顺之时他突然转投工业界,后来又在一家互联网巨头企业担任要职。当时听到这段对话的我旋即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要想五年这么久?五年后的我又该是什么样子?对人生来说,“五年”意味着什么?

那时的我,算得上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就想想明天要上什么课、有多少瞎玩的时间。我很少去盘算下个学期要做些什么、到了明年又要学哪些新东西,要是看到了别人的全年计划还有点不屑一顾。所以又何曾想过五年计划呢?直到现在,当我的人生经历了无数犹豫、蹉跎、曲折之后,再次记起这段十年前的对话,我才渐渐领悟它的深意。

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毕竟本科也就四年,大多数上班族都会在三四年内完成至少一次跳槽,或者从底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从恋爱到结婚生子往往也用不了五年……

如果你是一个高三学生,五年以后,可能已完成本科学业漂洋过海到美利坚求学;如果你刚懵懵懂懂收获一份甜蜜的爱情,五年以后,你的孩子可能已经趴在你的后背上玩耍。“五年”还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它意味着你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如果你只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沿着最普通最一般的人生轨迹往前走,那么你就不需要提前五年去思考。但是,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做一些不一般的事,那么以五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也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当你对五年后的自己有一个明确和具体的想象之后,便有了全力以赴做好当前之事的动力。要知道,这个动力并不来自外界,无须其他人监督和催促,而是来自你的内心,来自你对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期待,因而它会成为一股非常持久的动力。而且因为目标尚在远处,所以你不必太在乎短期的结果,只要专注地、持续地去做应当做的事就可以了。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差异

心理学家里伯曼(Liberman)和特普(Trope)把未来分为“近未来”(near future)和“远未来”(distant future),他们认为人们对于两种未来的应对方式是不同的。“远”和“近”本是相对的概念,但一般来说,可以把未来的几小时、几天、几周算作近未来,把未来几年乃至更远算作远未来。“五年后的自己”正是引导我们把目光放到了鲜有考虑的远未来。

当人们设想发生在近未来和远未来的事情时,会形成不一样的心理表征,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也就是说,这涉及了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

按照里伯曼和特普的时间解释理论(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在远未来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比如,一个刚入读心理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可能会定下“成为心理学家”这样的远期目标,但这个目标对他来说是抽象的,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心理学家”,也不知道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成为“心理学家”。他之所以设立这个目标,可能只是因为这个目标足够“高大上”,能够满足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期许。所以远未来视角下的想法常常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而在近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主要想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样去做”。例如这位大一学生,在学习《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时,就会提醒自己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这些环节,同时还要主动和老师沟通,甚至去摸清授课老师的脾气和喜好。而这些具体努力最终的指向可能就是拿到一个好分数,但是从长期视角来审视的话,拿高分对他来说,恐怕并不是最重要的。

面对问题时采用这两种视角各有利弊。做远景规划时,人们通常会着重考虑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从价值和意义来看,这些远期目标的设定并无不妥,但是往往会缺乏可行性。而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人们会较多考虑事情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步骤。但这种思路也存在副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倾向于去做可行性更高、更容易实现的事,而回避更有意义同时也更具有挑战性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五年设想”实在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它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同时,也正是由于“五年”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就不会因为一件事简单易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如何解决生活里两种未来的冲突?“近未来—远未来”的框架可以用来分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近未来”和“远未来”的不一致甚至冲突而导致的。

就拿拖延症来举例。产生拖延症的一个原因是,“远未来”中有一个抽象且意义重大的目标,例如“完成博士论文然后拿到博士学位”,而“近未来”则遇上了现实的阻碍,并且还有多个更便利、更诱人的替代选项。例如,在科研活动中,现实阻碍很可能是实验结果不理想,得到的数据不符合预期,这些障碍会促使一些人逃遁到看电影、打游戏这样的便利选择中。

但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希望自己继续把科研做下去的,因为他们头脑中的远未来不断地强化着这件事的意义:“完成博士学业是我的全部”,“如果博士退学就真的走投无路了”。远未来的意义强化和近未来的现实阻碍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因此问题不仅无法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

那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从“远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也不要一个劲地担忧目标没有完成怎么办,而是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把注意力放到“怎样去做”上,特别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实施的行动上。另一方面,从“近未来”的角度,应该提高做出替代选择的成本,也就说让那些原本很便利、很舒服的事情变得不那么便利,不那么舒服。比如删除电脑里所有的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或者把显示器颠倒放置,等等。

有人可能会笑话我:电影删了还可以再下,网线剪了可以再接,显示器颠倒了还可以翻过来,这些奇葩方法确定不是开玩笑?方法奇葩无所谓,有效果就行。当然,具体的方法你自己可以设计和定夺,但目的是同一个,就是增加替代选择的执行难度。难度增加了,实施的概率自然就降低,再一对比,可能还是觉得做科研更简单直接一点。

除了拖延症这个大难题之外,其他许多事情也反映了两种未来视角的冲突。花长时间来习得一项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采用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等,莫不如此。因为从长期来看,获得出众的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保护地球环境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容置疑,但是将它们放到较近的时间范围里考量,人们又会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利或满足一时的欲望而偏离这些长期目标。即便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这样简单又很有意义的事,人们都可能为了偷一点懒而不积极配合,更何况其他事情呢?

又比如在学习时,独立钻研一道难题虽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整个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也会很大,如果早早放弃、转而从老师、同学那里讨要答案,自己反倒失去了充分锻炼的机会。但现实中,人们更可能因贪图方便而选择了后者。我们需要警惕这种惰性,有意识地克服近未来视角下的“抄近路”心态,正面迎接挑战。

所以,要想处理好“远未来”和“近未来”,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式:

1.让远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添加更多的细节,以增加实施的可能;

2.在近未来降低接触便利选择的可能性,并选择不断接受必要的挑战。我们总是在重复地抓起沙子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从小我们就被反复教导,要“合理利用时间”。可是对于如何做到“合理”,又没有人教给我们通用、有效的方法。简单地说,“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后来,许多其他学科也沿用了半衰期的概念。医学中,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元素的半衰期属于该元素的固有属性,不受环境影响,而药物的浓度半衰期则会因个体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求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地玩下去。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再拿观看综艺节目来说,很多综艺节目耗资巨大、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又有多位大牌明星助阵,所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让观者身临其境、大呼过瘾,可是一旦节目结束,就会感觉失落,第二天能记起来的也不多,所以观看综艺节目也可以看作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个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但是长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样,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比如背单词,背一个单词,尽管可能过几天就会淡忘,但是当你几天后重新背这个单词时,第一次行动留下的底子还是在那里,它可以降低你再次记诵的难度。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需要应对的事情多到数不胜数,到底如何判断这件事情是长半衰期还是短半衰期呢?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与药物的半衰期类似,一个事件的半衰期也有个体差异,也与具体完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有关。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旅游。有些人旅游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那么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游前就会做足功课,对游览地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点做详细了解,在游览过程中又细致入微,仔细观察当地的风物,并认真撰写游记,那么对他们来说,旅游的半衰期可能就会很长了。哪怕是玩游戏也是这样,如果你用一种“创作者”的眼光去欣赏和解剖一个游戏,去分析游戏设计中的技术和美学,那么你也能获得长久的教益,当然这种玩游戏的方式就和大多数玩家的方式已有了本质的不同。

其次,有些收益本身就具有“长期保持”的属性,比如方法、技能以及具有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竞争力等,识别是否具有这些属性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事件的半衰期长短。下面是根据这一思路,对长半衰期事件的一个不完全罗列: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位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

这个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下去,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摸索。

当然,虽然名为“采铜法则”,但它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它只是一个思维工具,一项可以加诸内心的判断标准。它就像一把“时间之尺”,丈量出具有长远价值的事物,提醒我们避免沉迷于对短暂欲望的追逐之中。当然,它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杜绝短半衰期的事,毕竟人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兴的满足,只不过,它不应是我们生活的重心。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到底在做什么、要追求什么,才能做出让自己未来不会后悔的选择。我们为什么要多读经典?

我们可以用半衰期看自己,也可以用半衰期看他人、看历史。

时间自有偏爱。回顾历史,一些杰出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即便星移斗转、时移世易,他们以及他们各自的经典作品,仍被今天的人们记起和谈论。

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他这样定义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随后他又写道:“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简单地说,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为什么经典作品会有如此魅力呢?按照我的理解,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因此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投资家塔勒布(Taleb)在《反脆弱》一书中介绍了“林迪效应”。按照他的表述,林迪效应是指: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比如一个生命体,现在的岁数每增加一天,那么余下的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天。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预示着剩下的寿命可能会更长。辨别生活中的信息噪声

这个效应正好可以解释经典作品的长期价值。因为作品不是生命体,不会自然消亡。按照林迪效应,一部作品流传得越久,它就越可能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传承下去,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可是随着互联网渐渐主宰人们的生活,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经典的价值。微博、朋友圈无时无刻不在刷新,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也越来越难以保留持久的兴趣。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通常也只能维持一两天的热度,随后就归于沉寂。这些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实际构成了一种“信息噪声”,干扰了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庞杂泛滥的信息中分辨出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又是“信息噪声”呢?

辨认“信息噪声”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布罗代尔认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随机性,在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和稳定的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中、长时间尺度的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更值得历史学家记述的。

天天更新变换的网络热点从一个长期的时间尺度看,更像是无意义的随机波动,在历史面前不过是一些肥皂泡而已,并没有什么价值。通过变换时间尺度,我们可以更真切地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模式,就可以把尽可能多的“噪声”辨析和过滤掉。你主动过滤掉的噪声越多,你就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对泛滥的资讯保持警惕,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上,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从心智的成长层面上讲,这种“复古”也恰是最有效率的。你不如想象,和那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做朋友,就如同把他们加为微信好友,每天捧读他们的作品,就如同刷朋友圈,这时你或许会发现,这个朋友圈丝毫不比你现实好友的朋友圈无趣,甚至更加引人入胜。

如果我们多了解一下那些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是不为潮流所动的人,甚至常常带着点偏执,而且他们都发现了自己独特的才能,并且努力地、义无反顾地去把这个才能发挥至最大。“向那些伟大的智者看齐”,并非是要亦步亦趋地重走那些先贤的道路,毕竟时代已经全然不同,而是要选择像他们那样,走一条自主选择并且可以一往无前的道路。

当我们用“时间之尺”丈量历史中的自己,与那些杰出人士相遇、交谈,你就会发现,与同龄人做比较并没有那么重要,更没有必要在这种比较中自我怀疑、自怨自艾。人生那么短,路又那么长,你好好走就是了。“快”与“慢”的自由切换

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永远不够用?“为什么我的时间总是不够用?”今天我们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我们抱怨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又好像永远都做不完。“没有时间”成了口头禅,有时候是借口,有时候更是实情。正如历史学家帕金森(Parkinson)提出的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工作效率很高了,领导布置的事情有时还能提前完成,没想到却总会有新的事情冒出来,比如部门里其他的同事又来找你帮忙了。一句“能者多劳”可能就会让你陷入无休无止的工作中。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机器越转越快,人就被推着一直往前跑,疲于奔命。同时,人的消费欲望被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法拉动着,人们变得无法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想要更多。如此一推和一拉之下,人就会陷入欲望的泥潭,反反复复地折腾,过了许久之后回头一看,人生就这么过去了。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

时间犹如一套严苛的规则,规范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什么时候睡觉不仅取决于有没有睡意,也取决于时钟显示的时间;什么时候吃饭不仅取决于有没有饿,也取决于有没有到“饭点”。这种情况可不是在人类社会早期便有的,据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技术与文明》中所述,机械时钟的最早使用始于13世纪欧洲的寺院,用于帮助人们准时地参加宗教活动。而直到公元1345年左右,欧洲人才开始普遍接受将一小时分为60分钟,把一分钟分成60秒。也是从那时起,时间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参照框架,把人的生活从大自然的背景中分离出来。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钟走出宗教领域,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芒福德甚至认为,工业革命中最关键的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而到了现代社会,时间更是被推上了神坛。

在这种背景下,“时间管理”应运而生,还成了今天的一门显学。它教我们如何设定任务目标,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如何把事情列成清单并设定好时间,如何把控好自己的工作效率……这些方法无疑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只不过都是“技术层面的解决”。

所谓“技术层面的解决”,是指只对问题的表面部分实施干预,而忽视了问题深处的根源。其后果是,问题的表面部分在短暂的消失后又再次出现,甚至愈演愈烈。很多教我们如何提高效率的方法,并不是帮我们逃离现代性境遇所构筑的牢笼,反而是要对其加以技术性强化,教会我们更精细、更严苛地分割生命时间。

我们原本以为更快一点可能就轻松了,最后却发现,这个“快”是没有止境的。

通过让自己更快来赶上外部环境的快,表面上来看也有几分道理。可穷究起来,却是难以成真的海市蜃楼,因为完成一件事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看看计算机科学家侯世达(Douglas Hofstadter)提出的具有递归色彩的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人们无法预估未来发生的意外事件,而意外事件总是频频发生,打乱人们的原定计划。社会学家鲍曼认为,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液态的”(liquid),是一个流动的世界,在这个社会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处于不确定性中。我们通常制订的计划往往会大大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而正是这样的低估,逼迫我们快马加鞭,去完成一个个原本在既定期限内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一旦无法完成,我们又会陷入自责之中,而这种自责本身也是耗费时间的……

所以,虽然时间管理对于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人们的主观感受却常与此并不一致,会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事情永远都做不完,甚至为此而心力交瘁。

既然如此,能不能反过来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慢下来呢?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学的李欧梵教授认为,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惯性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他在《人文六讲》一书中写道:“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地和时间竞赛。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

他让自己慢下来的方法是,每天抽一点时间去“面壁”,也就是在一个私人的空间里,静静地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心中不同的“自我”参与对话和辩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随波逐流。而另一些事情,像处理日常公务诸如看邮件、写报告等,则是越快越好,李欧梵先生说他都是用“极有限的时间”把它们处理掉的。

李欧梵先生的做法颇符合“平衡时间观”。在工作场合和生活场合采用不同的时间视角,也正是平衡时间观所提倡的。可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使用时间的节奏是很重要的,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

因为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我的节奏全部要我自己来调。我不用上班打卡,不会被要求加班,表面上看,时间由自己自由支配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其实不然,没有人监督,全靠自律来使用时间是对人性的重大挑战。在我刚从公司辞职、开始自由职业的前半年里,每天睁开眼,一股强大的懒惰情绪都会像幽灵一样悄然出现,把我缠住。然后便是长久的自我搏斗,我到底要做什么?我的目标是不是不切实际?我到底有没有可能达到我期望的目标?我是不是又在浪费时间了?

由于一切都是自我驱动,包括自己设定目标、自己思考对策、自己监督执行,等等,所以我扮演了多重的角色。想象一下,现在一部怪异的电影正在上演,导演是我,主角是我,摄影是我,灯光是我,连叫外卖的场务都是我。这意味着,我必须对于“时间”这件事有一个充分的、清醒的、完整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贯彻这种认识,我才可能免于被绵延不绝的自我怀疑、压力和惰性给毁掉。

然后我发现,掌控时间的才能跟其他才能一样,也是可以训练的。首先,在与时间的相处中,我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掌控者的地位,如果不加掌控,时间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而我要敢于骑到马背上,勒住它,让它明白谁才是这片草原上的主人。其次,我要循循善诱,我不能对这匹马太过苛责,不能要求它马不停蹄地一路狂奔,我要允许它休息,或者慢下来,然后再快起来、跑起来。

由于快慢都由我自己把控,所以我对“过快”或者“过慢”的感受会更加敏锐一些。我发现,如果我持续三天高强度的工作,就一定需要放松一天来舒缓,如果强撑,我的文字质量就一定会大打折扣。而放空一天甚至两天以后,再次提笔,灵感和思路又会自己涌出来了。所以,快与慢交替行进是最好的,切不可让自己处于一种持续紧绷的状态,反而会得不偿失。

当然我从事的写作并不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需要自己去梳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主要事件,然后好好想想,到底应该什么事情求“快”,什么事情求“慢”。我这里简单做了一个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时间的“快”和“慢”也常常对应着时间的“深”和“浅”。社会学家曾发现过一个“时间悖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也就是说,人们实际拥有的时间越多,主观感受拥有的时间却越少。为什么呢?这正好可以用时间使用的深度来解释。

同样是安排闲暇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在看电视时,我们可以同时嗑瓜子、玩手机、跟人聊天,我们并没有倾情投入;而在进行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心流”的状态。所以说,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当然,人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心流状态,也需要很简单地放松、闲适,只不过,在时间的“深”与“浅”之间需要某种平衡。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保持一项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西班牙人约瑟夫·奥约(Josep del Hoyo)最早是一位医生,从医学院毕业后在一座村庄里行医,同时,他沉浸在一项特殊的爱好中:观察鸟类。只要诊所一空下来,他就会在诊所门口挂起告示牌,然后跑到森林、河边去观察鸟类,他为此而着迷,如痴如醉。若干年后,他和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一起,开始编撰旨在包含所有鸟类的《世界鸟类手册》(Handbook of Birds of the World)。1992年该手册的第一卷问世,截至2013年,已经出版达17卷之多,收录了超过7400种鸟类。奥约正是用一种“深”的方式来使用业余时间,他对待时间的方式是“郑重”的,他把“近未来”和“远未来”勾连在一起,并赋予时间意义和喜悦。

所以,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近”与“远”、“快”与“慢”、“深”与“浅”。可快可慢、有深有浅、且近且远,着眼于长期,专注在当下,郑重地对待所拥有的时间,应该就是一个人成熟地对待时间的方式。精彩提炼

用平衡观点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用郑重的态度过好当下的生活,并联结起过去和未来。

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用未来视角工作,用享乐主义视角生活。

使用“时间之尺”,审视事件的长期价值,尽可能删减非必要事件。

让“远未来”更加具体,为“近未来”增加挑战。

把握好做事的节奏,区分“求快”的事件和“求慢”的事件。

提升时间使用的“深度”,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实践练习

检视你现有的时间观

1.你会经常想起过去的事吗?大多是开心的事还是不开心的事?它们分别给你当下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2.你是否认为最重要的是享受当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是否经常不顾后果或者禁不住诱惑,做一些对未来有所损伤的事?

3.你会不会觉得很多事情自己无能为力,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或者觉得未来变数太大,无法真正为未来做规划和打算?

4.你是否有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并且为此做出实现的计划?你是否常为了实现目标,而不顾个人的健康、休息,甚至身边人的感受?

调整你的时间使用方式

1.举出3—5件过去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写下每件事可能带给你的积极信息。这些事情可能对你的未来产生哪些好的影响?

2.检视一下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中,哪些事情只是对当下有好处,却对未来几乎没有价值甚至有害?你决定减少做其中哪些事情的频率?你会采取哪些方法来避免自己做这些事?

3.列举出3—5件你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或者他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请写下3—5个你未来五年打算实现的目标,以及你将如何去实现它。

5.除了工作,请写下3—5件你打算每周去做的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

6.请写下一项你打算长期保持的爱好,以及每周打算至少用多少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做这件事。02寻找心中的“巴拿马”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从终极问题出发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多年的好友。盖茨曾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巴菲特时,发现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几乎是一片空白,感到大惑不解。巴菲特解释说,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盖茨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他的重要一课。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考察,如果发现了一个能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觉得它是OK的,就会采纳它,不会继续寻找其他选项了。“最优原则”指的是一种全局视角,在对比完所有选项后,选出那个最好的,这种方式更加费时费力,很多时候没法真正实施,所以并不是人们主要的决策方式。

在“满意原则”之下,一个人能不能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就跟他认定“怎样算满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满意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可能在所有选项中不过居于中下档;如果满意标准比较高,那么达到标准的选项相对较少,就会多比较一些,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客观上也会更好。我们假设一个场景,在一座陌生的城市,你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现在你把附近的餐厅由近及远排序,依次标号为A、B、C、D、E……如果你的内心标准是“找一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的店”,那么也许你就会立即选择A,而对于B、C、D、E等考虑都不会考虑;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在A、B、C中选择卫生条件最好的B;如果你的标准是“找一家干净卫生并且口味好的餐厅”,那么也许你会继续去寻访D、E、F、G、H……同时参考网络上的点评信息,最后在反复比较中找到一家可能最好的。

所以,如果你想吃到好东西,你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

这个道理放到学业和职场中也是一样,你有没有想过,“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个期望本身就会影响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因为你的标准提高了,所以你的选择总是会更好。

我拿怎样度过大学生涯来举例子。很多大一新生来到大学后,以为你刚刚从原本严苛的高中生活中解放出来,所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适应大学生活,整天耽于玩乐,荒废了学业。本来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认真地对待学习,可是他们却选择了相反的大学之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心中设立一个比较高的标准。

特别是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地以“985”高校学生中的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更恰当的做法,他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如果心中有了更高的标准,他甚至可以选择“炒掉”自己的学校、专业,打破旧环境的束缚,寻找更高层次的新环境,比如选择做这些事:

1.选择网络上高水平的在线课程,不选择本校水平稀烂的课程;

2.选择国内或国外优秀的教材,不选择国内某些拼凑而成的注水教材;

3.选择与最优秀的同学或学长交流,不选择与班级里成天玩乐的同学为伍;

4.选择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各类竞赛,不选择只满足于完成基本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