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6:29:19

点击下载

作者:沈汉达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概论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概论试读:

第一章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概念与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制度和逐渐开放的行政管理体制回应的基础上,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提高院校办学的效率和效能,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如何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并发展壮大,这些都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者和院校领导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本书集中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进行系统分析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厘清本书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经营与学校经营

“经营”是本书研究的核心概念,要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内涵,必须建立在对经营、学校经营概念的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一、经营的概念“经营”本是经济学的概念,多用于商业领域,用以描述企业组织或营利性组织的相关筹划、组织、运营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及其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描述除企业等营利性组织外的非企业组织或非营利性组织的相关活动,而且大有泛滥之势,如经营土地、经营城市、经营人生、经营婚姻等。以往经营主要限定在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主的第一、二产业的组织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经营的主流开始转向包括教育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更多的是指提供不可见的各种服务活动。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专为实施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而[1]创办的一种特殊的正式的规范性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要准确把握学校经营的含义,有必要对经营一词进行更周密的解析。(一)辞源学意义上的“经营”内涵

1.汉语中的“经营”含义

在《辞海》中对“经营”的定义有3个:(1)本谓经度营造。语出《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引申为筹划营谋。《史记·项羽本纪赞》:“谓霸王之业,欲以力争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亦指艺术构思。杜甫《丹青引》:“诏谓将军拂绢素,意象惨淡经营中。”(2)犹往来。《后汉书·冯衍传下》:“疆理九野,经营五山。”李贤注:“经营,犹往来。”(3)专指经营办理经济事业。如:[2]经营商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经营”的定义有2个:(1)筹[3]划并管理(企业等);(2)泛指计划和组织。

可见,无论是在汉语辞源中,还是在现代汉语的具体运用中,“经营”的含义主要有“筹划”、“营谋”、“构思”、“管理”、“计划和组织”等。

2.英语中的“经营”含义“经营”所对应的英文单词为operat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operate有5种含义:(1)工作,运转(work,beinaction);(2)有效,起作用,发生影响(cause to work,control);(3)经营,管理或掌管(do business,manage ordirect);(4)动手术(perform a surgical opera-tion);(5)出击,巡逻(carry out raids,patrols)。本文研究的经营主要取第3种含义,即operate作“经营”讲。与operate相近的单词有manage,run等。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上说,manage和operating语义相近。英文run所反[4]映的企业经营之义,基本上能够包含在operate的含义当中。(二)管理学中的“经营”含义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经营”是一个专业术语。对经营的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经历了“商品经营—资产经营—社会资源的[5]经营”的跳跃。

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经营是由技[6]术、营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六种活动构成的。我国学者陈佳贵认为,企业的经营是指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所进行的决策,以及为实现这种决策而从各方面所做的努力。经营内容包括经济预测、经济决策、把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具体化为各种计划、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各种工作(如财务活动、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开拓、新产品的研制、生产组织形[7]式和管理机构的改革、发展同其他企业的协作关系等)。曾兆祥认为,企业的经营是指企业从事生产、交易(购销)以及与此直接相关[8]的一切实质性业务活动。郑光财则认为,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为手段,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使企业投资、生产、销售等经济活动与企业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系[9]列有组织的活动。厉无畏对经营的定义是,尽可能少的资本投入,调动起更多的社会资源,经过一定的创新活动,如设计、加工、制造、[10]包装、重组、交易、置换等使之增值,并实现增值。这一定义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含义的认识较为深刻,较好地揭示了经营的本质含义。

此外,“经营”还需与“管理”这个概念范畴相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运作方式的不同:管理侧重于科层制下刚性的运作方式,而经营侧重于市场需求驱动的自由的运作方式。从运作方式上对经营本质进行概括,经营就是指市场机制的运作。但必须郑重澄清的是,经营和管理的区别是相对的,实际上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座城市的发[11]展,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管理。(三)经营的内涵

综合前文对经营定义的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经营”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涵。

1.经营的本质属性

经营的本质属性是组织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就是组织通过对其所拥有的或可控制的资源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配置、整合,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组织的运作效益。

2.经营的行为特征

经营的行为特征是组织为实现其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的筹划、营谋活动,包括环境分析、目标确定、战略选择、策略设计以及操作方式的确定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的基本行为。

3.经营活动的外部特性

经营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组织目标,其本质是对组织拥有的资源或可控制的资源所实施的筹划、营谋活动。这种资源具有内部和外部之分。根据资源是否为组织所拥有,可分为对组织自身资源的经营和对外在资源的经营。对外在资源的经营就体现了经营的外部特性,这也是经营区别于管理的重要特征。

在本书中,笔者将经营定义为,任何一个组织或个人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以提高组织内外资源的利用率和最大化的实现组织效益为目的,以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整合为基本手段,实施的组织环境分析、目标确定、战略选择、策略设计以及操作方式的确定等一系列的筹划、营谋活动。

二、教育服务与经营

在界定学校经营这一概念之前,我们需要先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教育能否经营?这涉及教育的基本属性。(一)教育的属性

从经济学视角解读教育的属性是回答“教育能否经营”的关键。在厉以宁教授的研究框架中,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消费性,其生产性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而消费性则体现为教育是一种劳动和服务的存在形[12]式。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可以看作是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

社会消费品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实物消费品,如住房、粮食、衣服、家用电器等;另一类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无形消费品,如:精神享受、娱乐服务、医疗服务、商业服务等。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工作者向社会、家庭或社会个体提供用于提高或改善人的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养的非实物形态的劳动和服务,也是一种产品。教育过程可以看作是以教育服务形式存在的产品的“生产”过程。教育的消费与生产是联结在一起的。

对教育经济属性这一理论观点最著名的应用即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1960年,西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从教育过程来看,教育的生产性收益所产生的利润远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舒尔茨的研究结论是,国民收入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主要指教育资本)所作的贡献分别为25%和70%。现代经济学家萨查罗洛的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平均为15.1%,[13]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为19.9%。(二)教育服务的类型与经营

1.产品分类

产品根据提供者、服务性质、价格机制的不同,可以划分为3种: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其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价格是垄断性的,即它们通常由政府规定,一律按规定收费。公共产品范围很广,如国防、公安、司法等由政府向居民提供的服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由政府提供经费实现的服务。

私人产品指企业通过市场提供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私人产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当一个人享用了该种服务后,就会有可能排除其他人对该种服务的享用。私人产品的价格可能是垄断性的,也可能是竞争性的,随供求变动而上下波动。私人产品遵循“谁享用谁付费”的原则,按单位产品收费,不享用不付费,享用多则多付,享用少就少付费。

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是准公共产品。一般来说,准公共产品是由某一社会团体或个人提供的服务。准公共产品通常只具备公共产品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特征则表现不充分。根据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充分的非排他性准公共产品两种类型。准公共产品的价格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既不像公共产品价格那样具有垄断的刚性,也不像私人产品价格那样有讨价还价的可能。

2.教育服务的类型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经对教育服务的类型进行过系统的论述。结合经济学中所给定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划分,教育产品(即教育服务)根据其性质有以下几种类型(见表1-1)。(1)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这类教育服务之所以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主要是因为它们与前面提到的公共产品的含义完全相符。接受这类教育服务的人,不直接付费,而维持这类教育服务的费用则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承担,不享用这类教育服务的人也需要为此支付费用(如纳税)。(2)基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这类教育服务基本上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是因为尽管这类教育服务的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并且依赖财政部门的拨款,但与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广播电视形式的公开教育不同,这类教育服务不是完全没有排他性的,也就是说,一些人享用了这类教育服务之后,至少就减少了另一些人对这类教育服务的享用。例如,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甚至高级中学,招生名额有限,一些人被录取了,另一些人就不能录取。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则没有这种排他性。(3)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由社会团体、集体组织、协会等出资兴办的,以服务内部成员及其子弟为主的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较强的排他性。(4)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这类教育服务之所以被认为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不仅由于它们具有严格的排他性,而且教育服务的一切费用都是由享用这种教育服务的人提供。按单位产品付费,而提供这种教育服务的个人,需要垫付一笔创建费。(5)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与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不同的是,如果个人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助(不管这些补助是由各级政府提供的,还是由社会团体、企业等提供的),并且在收费过程中适当降低收费标准,那么这样的教育服务可以被认为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3.教育的经营

根据社会产品的分类,学校教育产品至少是属于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首先,教育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的,因为教育服务是面向群体的活动,在接受教育的对象中,这种服务并不具有排他性,举例来说,甲在消费教育产品时并不排斥乙的消费,也不排斥乙获得利益。其次,教育产品在非竞争性上表现不充分,具有一定程度的消费竞争性,这主要表现为随着教育成本的增加,获得教育服务的机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基于教育产品的性质,教育有必要进行经营,但是又必须有别于企业的经营。

教育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满足更加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人们对教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种类型的教育服务的竞争力主要依靠效率,而并非仅仅依靠价格。效率低下的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在同效率较高的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竞争时,是居于不利地位的。

就经营的结果而言,良好的经营有可能使教育收入大于支出,产生“盈余”,也可以称为“利润”。教育单位有好的经营结果,或者说,有了“盈余”或“利润”,这同教育的非营利性是不矛盾的。这是两个问题,不应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教育的非营利性是就教育的性质而言的。但任何一个教育单位,不管它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都要计算收入和支出,都要实行经济核算,都要设法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经营得当,教育单位是可以带来“利润”的。问题在于:教育经营之后所得到的“盈余”或“利润”不同于企业经营之后所得到的利润。企业的利润在扣除公积金、公益金之后分配给投资者,这是名副其实的利润,而教育单位作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经营者所得到的“盈余”或“利润”,一般作为发展教育的基金,不存在向投资者分配“盈余”或“利润”的问题。这正是教育的非营[14]利性的体现。

张铁明教授,在他的专著《教育产业论》中就明确提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教育在社会的选择性消费中进入市场;教育市场的产生使得教育的经济价值得以直接补偿或兑现,也为教育的有效经营提供了背景基础;高质量、有特色的和适合不同教育消费者的教育服务,是社会教育选择的具体对象;对教育的有效经营可以产生利润,教育产业教育有利润,就可以吸收投资,既可以大量吸引个人和家庭因教育选择注入的消费性教育资金,又可以吸收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15]教育的利益获得性投资。教育经营是教育发展方式的一次革命。”

三、学校经营

尽管厉以宁教授在对教育产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的可经营性,但是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经营、学校经营的研究仍比较谨慎,[16]“认为学校还不能完全地进行经营,即使有也只能是经营管理”。所以对学校经营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从“学校经营管理”到“学校经营”的发展演变过程。(一)学校职能演变

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后,学校被定义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社会组织,并具备了人类社[17]会一切组织所共有的特征。

古代中西方的学校,其职能都相当简单,主要是以教化为基本职能。我国古代的学校,“修道之谓教”(语出《中庸》),学校以教化[18]为基本职能。西方中世纪学校长期传播宗教与道德,亦属教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以及学校的职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在当代社会,学校通常具有三种职能:教育性职能、社会职能、派生职能。所谓教育性职能即教育固有的教化职能,包括使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的职能;社会职能是指有关社会分化、社会流动以及一些更为次要的社会职能,包括社会选择职能在内,而作为职业教育典型特征的职业准备职能也可以列为社会职能的一种;派生职能,即学校自我保存、发展职能,管理学生等由学校存在派生出来的职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的普及,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现代学校的职能日益多元化,而且其比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校不再单一承担教化的职能,而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社会职能和派生职能部分的实现,这也使得学校经营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二)学校经营的研究阶段

学校经营问题研究的源头在于学校组织制度变革本身。有关学校经营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教授主持的研究报告《教育机会的平等》,进而兴起的“有效学校”建设的运动以及美国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倡导的学校推行“教育券”的思想。国外有关学校经营问题的研究大体走过了3[19]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公办学校办学质量的批评与反思。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提出的《教育机会的平等》的大型研究报告。20世纪60年代,美国是一个贫富差距比较悬殊的社会,詹姆斯·科尔曼的实证研究报告令世人震惊,该研究认为:学校教育对改变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成绩水平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针对这种关于公办学校教育成效低微的“悲观观点”,另外一些教育界人士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学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克服消极因素,通过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社会系统和课堂学校活动的变革,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指日可待。由此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一种在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的“有效学习理论”。此外,这一阶段引导学校经营问题的另一个思想渊源是弗里德曼的“学券制”思想。早在1955年,弗里德曼发表了《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首次提出“学券制”理论,认为应该改变目前对公立学校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由政府向学生家庭直接发放教育券。这样既保证了政府对教育的责任,学校之间也会因为学生掌握充分的选择权而增强了竞争意识,竞争的结果是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第二阶段是“有效学校理论”盛行的阶段。具体说来,所谓有效学校理论,就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80年代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关于有效学校的研究范式。一般说来,有效学校的理论是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基础,针对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学校中存在的学生学业成绩下降问题,总结了办学效果显著的学校的经验,主张在现有教育体制内,在不增加人员和经费的条件下,通过端正教育指导思想、转变学校学习风气、改善教学组织管理、强化教学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改进学校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阶段的有效教育理论基本上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教育理论,它不主张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性措施,而只是强调在现存的政府科层制管理的现存制度之下,进行和风细雨式的学校内部变革。

第三阶段是有关“教育市场化”问题争论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教育改革,尤其是公立学校的质量和教育市场化等改革的核心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越来越关注的议题。教育市场化的支持者认为“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才是有效率的体制选择,是可供选择的另外一种学校经营方式,所以应该基于新的市场制度基础上建立一种全新的公共教育体系,以学校自主权和家长、学生的选择权,而不是以直接的民主管理为中心的体系”。

反对教育市场化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化是一种温和的制度主义改革思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给教育的更多的是负面的效应。这是因为市场机制中的学校只追求那些可被测量的教育目标,如学术成绩;忽视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其他方面,如合作精神。另外,强调竞争拉大了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并很有可能使学校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部分地投入到学校的市场运作之中。他们的最终结论是:市场导向的教育改革并不像其支持者所宣扬的那样更为公平,相反,它在许多方面是不公正的,因为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好的学校可以选拔那些在学术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强势的好学生,从而维护或提高自己的好的学校地位;而差的学校和差的学生则不能摆脱相反的[20]恶性循环局面。”(三)学校经营的概念

陶大德教授对“学校经营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界定:学校经营管理活动是学校经营管理者以学校整体为对象,为了保证实现学校与环境间的动态平衡,以“学校教育商品”市场为导向而进行的具有[21]全局性、整体性、前瞻性的系统筹谋与调控活动的总称。学校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个由主体要素、对象要素、中介要素有机结合,并在学校经营管理环境中运转不息的开放的、多元的经营管理活动系统,它与外部影响因素之间、与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必然是相互关联和协[22]同、合作运动的。

任建华教授对学校经营理论及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学校经营的关键点有以下4个方面:第一,树立起经营观,在认识上确立“学校是可以经营”的观念。学校经营中的经营不是企业经营中的经营,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经营”,本质是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明确学校经营实践客观存在着产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3个形态。学校不同层面的经营工作的特点不同,运作模式相异,经营效果有区别。具体经营学校时,可以是在某一个层面工作,也可以在若干层面同时工作,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三,要从教育经济学角度对自己学校特点做一个系统分析,以求完整把握。学校经营是经济行为,与学校管理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对组织内外资源优化配置以取得好的效益,后者最为关注的却是组织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因而,经营学校除了与管理学校同样注重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素质之外,还必须极为关注产权、制度、组织等学校资源的素质,对学校进行教育经济学分类以确定学校经济学意义上的特征,从而奠定学校经营的基础。第四,善于确立经营领域和经营目标,学校经营领域和经营目标的确立,是基于自身各种资源素质,在经营理论指导下,在教育市场中实施经营行为的前提。其中经[23]营领域的确立尤为重要,与学校经营层面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靳希斌教授明确提出学校可以“经营”,并首次界定了“学校经营”定义,指学校组织从自身行为特征实际出发,以提高资源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以资源多层次优化配置、整合为基本途径,所实施的经营环境分析、经营思想的确定、经营目标的确定、经营策略的选[24]择以及经营操作方式的确定等一系列的筹划、营谋活动。

周游博士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经营”的概念既不同于“经营管理”,也不仅仅是一种“营谋活动”,他认为学校经营的定义是:经营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学校效益最大化。包含一个重要目标、两个重要特质:一个重要目标是指学校经营必须扩张“人的增力”或者说实现人的“知识增值”,形成“人力资本”,按照教育规律完成社会所期望的育人目标。两个重要特质是资源配置合理化与效益最大化,即把既定教育资源和将获教育资源实行[25]最优化配置,从而使教育产出总价值最大化。

靳希斌教授和周游博士对学校经营的界定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强调从“经营”的角度来对学校经营进行界定,包括经营目的、途径和实施过程;后者更强调学校教育自身的特质,突出学校教育育人功能的实现。

基于此,本文对学校经营的界定为:学校经营者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学校效益最大化,以学校整体为对象,多层次优化配置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对学校的发展战略、内部运行进行系统筹划与调控的活动。

学校经营理论及其运作模式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属于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有着较强的实践规定性。因此,学校经营研究的起点和终点都应该是学校办学、教育实践。(四)概念辨析

要对学校经营的概念进行更准确的理解,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通过将学校经营与企业经营、学校管理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厘清各个概念的内涵。

1.学校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比较分析

经营最初是企业运行中的概念,后引入到公共部门。在学校经营和企业经营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

第一,服务对象上的区别。学校经营具有多公众性。学校组织必须引起消费者群体的广泛重视,除了通过资源配置和资源吸引创设好的基础,学校组织还需要借助经营方式处理与公众的各种关系。服务对象包括:未来学生、现有学生、学生家长、教职员工、当地企业、当地政府等。而企业经营在服务对象上则有比较明显的针对性。

第二,经营目标上的区别。学校经营具有多目标性,一般多倾向于追求多种目标,包括学校的育人目标、社会服务目标以及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通过不断使学校教育实现观念创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服务,提升民族的精神文化品位以实现教育上的共同富裕。企业主要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减少社会的交易费用,赚取利润为目标,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

第三,产品特性上的区别。学校组织从事的主要是服务(而非有形产品)产品的生产供应,而服务具有迟效性、多效性、相连性、易变性、时间性和无权性等特征。学校经营的产品是一种教育服务,这种服务是凝结在学生身上的智力成果,需要经过一个连续的互为融合的教育过程,同时这种服务产品的提供具有终身性。企业的产品则更加明确,一般是没有生命意识的物化东西。

第四,经营的组织原则上的区别。企业的经营组织企划强调经济节约与生产效能统一原则,组织结构的设计要适合产品的生产、监督、营销与创新,组织的变革发展速度快,与外界环境联系密切。学校的组织企划则强调教学创新与规模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组织的设计要适合学生培养的渐进过程,要有利于教师劳动的创新,同时具有长[26]远的教育连续性。

第五,监督机制上的区别。学校组织要受到公众的严格监督,因为大多数学校提供的必要性公共服务是享受公众资助和政府免税的,所以,其经营活动必须服从或服务于公众利益。企业监督机制则不同,主要受经营法律法规的约束。

2.学校经营与学校管理的比较分析

在对学校经营概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学校经营与学校管理之间存在区别,尽管在国内研究的起始阶段往往将二者放在一起,称为“学校经营管理”。我们认为,将二者进行区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从内涵上说,“管理”与“经营”就有区分:管理侧重于对已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而经营涵盖更广,除了合理配置已有资源外,还需要从社会获取更多的资源。

学校管理通常是指学校领导和管理者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27]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学校管理与学校经营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标上的区别。学校管理的目标更加侧重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包括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发展、校园文化、学生身心发展等,以实现教育目的为终极目标。学校经营的目标在于实现学校效益最大化,以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管理学校,核心是提高学校和教职工的工作效率,目标指向的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校长关注的是上级评价(如能否通过检查或验收)和学校形象(如能否评上先进或升格晋级)。经营学校,核心是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指向的是生存和发展,校长关注的是教育质量和学生[28]家长的满意度。

第二,理念上的区别。学校管理遵循的更多的是科层制管理的理念“唯上”,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与命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不是由上级领导确定的,而是由学校的服务质量和教学水平决定的。因而学校经营更加强调学校自身的自主权利,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体系和价值规律的调节杠杆,促进学校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实现学校经营效益最大化。

第三,工作侧重点上的区别。学校管理更侧重于学校内部事务的处理,而学校经营则需要在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之间寻找良好的结合点。管理学校,着眼于学校内部,重在练好“内功”,办学是封闭的,校长无权根据市场进行定位,也无权自行确定学校服务的对象、区域和层次。经营学校,办学是开放的,实行的是“内外兼修”,根据经[29]济规律和教育规律,学校在市场中找准位置,彰显特色。[1]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7.[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音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5]厉无畏,王玉梅,创新经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王先明,经济管理思想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98.[7]陈佳贵,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44—45.[8]曾兆祥,企业经营与管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18—30.[9]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2.[10]厉无畏,王玉梅,创新经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12]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J].教育发展研究,1999(10).[13]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J].教育发展研究,1999(10).[14]厉以宁,关于教育产品的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J].教育发展研究,1999(10).[15]张铁明,教育产业论: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视角[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6]周游,学校经营——理论·模式与机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2.[17]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5.[19]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20]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21]陶大德,试论学校经营管理[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3).[22]陶大德,论创立《学校经营管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23]任建华,学校经营理论及其运作模式[J].教育导刊,2004(07).[24]靳希斌,任建华,论学校经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5]周游,学校经营——理论·模式与机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3.[26]朱斌,论学校经营中的校长角色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9).[27]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28]夏瑛,池云霞,试述从管理学校走向经营学校[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29]夏瑛,池云霞,试述从管理学校走向经营学校[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第二节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内涵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不长,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开始后,通过“三改一补”政策建立起来。现阶段从事高职教育主要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短期职业大学、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6类学校。目前国内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从1999年至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学校数和学生规模持续膨胀,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06年全国高职院校1147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1867所的61.4%,在校生规模与普通本科院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快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的经营问题非常突出,因为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不到其运行经费的一半,高职的运行主要依靠学费,使得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经费比较紧张,如何拓展资源、如何合理的配置有限的资源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历程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至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起伏,每个发展阶段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机构都有所不同。(一)职业大学发展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平均每年递增近百所,高等教育规模出现一个快速增长时期,以回应“文革”10年间积蓄的高等教育需求总爆发,为改革开放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人才。

面对高等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传统高等教育体制外的发展渠道。1982年,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要试办一批花钱少、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1983年颁布的《关于调整改革和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务院发[1983]76号文件)提出“积极提倡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而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份文件被认为是有关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的最早、最权威的表述。

办学实践往往是先于政策出台的,从1980年开始,各省为了解决人才缺乏的局面,纷纷开始建立短期职业大学。在创建短期职业大学方面,江苏省由于经济比较发达,起步较早,1980年率先建立全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

1985年7月4日原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同意试办三所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的通知》,同意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国家地质局地震学校、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三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招生时以中专名义招收初中毕业生,两年后择优选拔一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学习3年。由此开创了“四、五套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

从1980年到1986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依托3种学校类型:短期职业大学、高等技术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得到迅速发展,学校总数从1980年的15所增加到1986年的135所(见表1-2)。

资料来源: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54.

198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10年,出现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大、市场失控比较突出等问题。为了评估1988年经济形势以及解决出现的严重问题,党中央于1988年9月召开十三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治理整顿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了整顿。

国家开始控制高校总招生规模,1986年和1989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出现了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遭遇了暂时的低谷,一度出现“分流”的趋势。

1990年10月,国家教委在广州召开“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后正式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是在普通高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比本科修业年限稍短的专门教育。它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样,都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

对于职业大学的发展,文件中指出:“现有大多数短期职业大学在服务对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区别甚微,实际上是由地方举办的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一部分应办成以培养高级技艺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一部分根据需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并报国家教委批准,可[1]以明确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尽管一些职业大学仍然坚持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道路,但是“分流说”政策的出台,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国家审批严格,甚至不批,导致此后几年我国职业大学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出现小幅回落,一直徘徊不前。而一小部分职业大学也借此转入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使我国高等教育多类型的探索遭遇挫折。

这一时期,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地方性。突破传统的中央和省两级办学体制,开创由地方中心城市办学的先河;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在领导体制、生源与服务面向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第二,创新办学模式。创设“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全新办学模式,为高等教育体系外的扩张建立了新的渠道。

第三,灵活办学。短期大学学制更加灵活,实行长学制和短学制并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共存。(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时期

1993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提出“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上一个台阶,效益有明显提高……在层次上,大力发展专科教育,特别要着重发展面向广大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专科教育”。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也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994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仍不能满足时,经批准可以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者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开展示范性职业大学的建设工作时在专业改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示范性学校,逐步带动职业大学总体水平的提高,促进职业大学的健康发展。

1.高等职业教育地位的确立

1996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则更加清楚地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我国教育结构中第一次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

这一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得到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回答,包括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及主要特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举办试点

随着“三改一补”政策的出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通过举办试点开创了多种形式举办高职的新局面,并且国家教委对新建高等职业学院一律定名为“××职业技术学院”,从校名上予以正名。1998年,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了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学校的组建方式体现了“三改一补”的方针。1998年的高职院校审批预示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设立趋势。

经过1985年西安航空工业学校、国家地质局地震学校、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三所中等专业学校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学校,1994年国家教委扩大了试点范围,批准成都航空工业技术学校等10所中等专业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后又于1996年批准大连海运学校等8所中等专业学校增办五年制高职班。这些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后都获得很好的发展,办学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到1999年底,据20所学校统计,举办五年制高职专业105个,在校生人数29923人,毕业生人数[2]8641人,实验实训设备16所学校投资达20591万元。

3.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发展

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即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性质、发展途径、培养目标、沟通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普通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外,多[3]数应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素质”。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并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9年,教育部、国家计委下发了《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三多一改”和“三不一高”的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政策。所谓“三多一改”,即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是教学改革,真正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三多一改”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举办者来说意味着两个突破:允许普通高校举办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允许民间举办高职。由此形成所谓“六路大军”办高职的局面,包括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内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极少数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成人高校。

在教育部政策文件的导向下,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顺应高校大扩招的有利形势开始了大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从1999年的474所增加到2005年的1091所,增加了617所,增长1.3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占普通高等院校的比例也逐年攀升,[4]从1999年的44.26%增加到2005年的60.88%,增长近17个百分点。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规模不断增加,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占普通高校学生规模的比例逐年上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数从1999年61.19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237.43万人,增加了176万人次;在校生规模从1999年136.15万人增加到2004年595.65万人,增加了460万人次;毕业生从1999年40.67万人增加到2004年139.49万[5]人,增加近100万人次。

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从其提供教育的本质上说,具有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相区别的特征,而正是这些特征决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必须进行经营。(一)就业导向

相对普通高等院校来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更易受到学生就业好坏的影响。普通高等院校更偏重的科研贡献,这关系到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说,是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学生,才是学校存在、发展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第一特征。高职院校提供产品是“职业教育服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是顾客,高职院校的产品质量则可定义为“提供的职业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和社会要求的程度”。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这决定了高职院校自身定位、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二)职业指向性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就表现出职业指向性。职业指向性说明高职教育是直接指向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教育。职业指向性要求高职院校办学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并且还要根据现实生产、服务和管理技术、方法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改变、增删教学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要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而这正是高职院校经营的应有之义。(三)市场化办学

高等职业教育通常会面对两大市场:一是生源市场;二是就业市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势必要求这两大市场都顺畅,这就使得市场化办学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要使两个市场都兴旺,关键在于接受高职教育后的学生是否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因此,开展独具特色的经营活动对于高职院校顺利实施市场化办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一方面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教育产品的开发,根据教育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学校发展规划作出科学的决策;另一方面采取“疏通出口、带动进口”的经营策略,两个市场同时开发,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渠道,为每位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岗位提供支持等,实现“出口畅、入口旺”。

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概念

学校经营在办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许多高职办学者的认可,并且将学校经营的部分策略运用到办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发现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理论研究大大滞后于实践。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对一般学校经营理论的简单照搬和引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的特征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学校类型而言,特色非常明显,是与教育服务市场结合最为紧密的一个教育环节。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杨和平先生在论述高职经营时强调,在理解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时需要把握3个层次:第一,经营是高职院校办学中的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主要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高职院校的市场既有生源市场,也有就业市场,还有投资市场和资金市场;第二,高职院校经营涉及管理体制的问题,即办学自主权的问题;第三,高职院校经营的对象是其资源,经营采用市场化的操作手段,主要运用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方法,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增值,谋求办学的社会效益[6]和经济利益。

基于上文对经营、学校经营概念的界定,结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特征,我们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进行如下界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经营者为了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现学校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以学校整体为对象,多层次优化配置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对学校的发展战略、内部运行进行系统筹划与调控的一系列活动。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产品是学院提供的教育服务。由于高职实施的是市场化办学,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将会是多元化和客户需求导向的。其核心目标是基于服务对象即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第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目的双重性。这里的双重性并非指高职院校经营的目的之一是获取经济利益,因为营利不是高职院校经营的目的,这是本书反复强调的观点。高职院校经营的目的在于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优化。学校经营追求的是“主要是满足教职员工、学生和其他相关群体的利益,其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学校中能享受到优质并令其满意的教育服务。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声誉,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以便吸引更多生源,以更多的其他社会公众资源投入到该学校,赢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从而创造更好[7]的经济效益”。

第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合作关系的复杂性。高职院校经营的合作对象是多元化的,包括学生及其家长、院校教职员工、政府、合作的企业等,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办学不能封闭在象牙塔内,需要建立灵活的沟通、合作机制,通过公共关系经营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理念建构

经营的理念最先在大学中获得认可和传播。国内外专家学者把大学经营理念的内涵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经营理念是对大学使命、宗旨的价值规范,它规范了大学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价值基准,即经营理念是大学管理的基本依据;第二,经营理念是大学发展目标的指南,它指明大学前进的道路和发展方向;第三,经营理念是大学经营决策的指导思想和思维方法;第四,经营理念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经营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和统率大学教职工行为的经营价值观。经营理念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大学的使命和宗旨,即大学生存的价值取向,它是大学的最高理念,是大学全部经营理念的灵魂;二是大学的目标,主要是指大学长期的根本性的价值目标,它一般由大学领导与决策层提出,并融合教职工的[8]价值观,是大学使命和宗旨的具体化。

在我们将追求学校办学效益最大化与人才培养质量最优化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基本概念之时,我们需要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整个理念体系进行重新的构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理念应包括以下七大理念。

1.办学效益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必须牢固树立办学效益的理念,促使办学效益最大化。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方面,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本,在确保优质高效的前提下,加强培养人才经济成本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力求做到既提高树人育才质量,又不增加人均教育经费,不以营利为目的,确保教育的公益性。

办学效益的另一层内涵在于开源节流,即要通过各种渠道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经营获得资源,包括经费、设备、人力等方面,同时,还必须做到学校经营的精细化管理,减少办学过程中的浪费,确保以最少的投入去赢得最大的效益。

2.办学质量

办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必须牢固树立的第二大理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学校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确立教育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位。质量是学院价值与品牌的起点,质量问题与高职院校的实力、地位、影响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办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最终归宿。

3.服务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经营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所以服务理念是高职院校经营理念的核心。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三服务”理念:“一是为学生服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德育服务、优质的教学服务,周到的生活服务与良好的文化服务,让学生与家长有选择优质教育的机会。二是为行业服务,职业院校要根据行业或产业岗位群对人才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选定培养方向、人才标准、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手段,为行业提供高质量、适销对路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三是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跨领域、[9]跨过节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

4.适度竞争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是企业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该机制一样也可以激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活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包括生源的竞争、企业资源的竞争、就业机会的竞争、资源的竞争等等,要理性看待这种竞争,建立适度竞争的理念。一方面,要敢于竞争,勇于接受挑战,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参与市场经济的有关活动,克服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竞争的恐惧感;另一方面,要适度竞争,重在练好内功,只有真正通过内涵建设提升了自身的实力,才能真正获得竞争中的核心优势。

5.以人为本

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办学的角度来看,它存在的前提是学生,存在的基础是教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里既包括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包括以教师需求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以教师发展为本则要求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敬业精神,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适应性、德业精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6.成本核算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为了使各方的投入能更好地用于人才培养,实现社会效益和学校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教育成本,首先要降低管理成本,优化机制、精简内部机构、裁撤冗员,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自动化与现代化水平,节省人力、物力;努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充分提高现有人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要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力量和各种资源优化整合,形成合力。

7.品牌理念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一样都有品牌与形象问题。良好的形象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树立品牌理念的实质是维护并发展学校的良好形象,不断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学校品牌对外可以增强吸引力,吸引优秀的人才和生源,谋取竞争优势;对内可以增强内部凝聚力,巩固并增强自身实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把握学校特征进行形象设计,要依靠学校自身行为,通过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在教育服务中确立形象。在市场面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必须更新理念,利用市场规则经营出一批品牌专业、品牌学科、品牌成果、品牌产品,[10]实现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五、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活动(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活动概述

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含义的把握,还可以从对高职院校经营的活动分析入手,把握高职院校经营的活动要素、经营过程和经营机制3个方面。

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活动要素

通常情况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活动的资源要素包括有形的要素以及无形要素。有形要素包括: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经费、教学设施、实训设备、校企合作关系、信息等;无形要素包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学校传统与精神、学校品牌等。

2.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活动过程

所谓高职院校经营的过程是指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配置资源进行经营活动的运行过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过程具有综合性、制约性和连续性等特点。综合性指高职院校经营过程虽然由若干环节所构成,但每个环节都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发生作用的。制约性是指高职院校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过程的正常运行。连续性是指高职院校经营是连续不断的运行过程。

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经营机制

所谓高职院校经营机制是指高职院校经营各要素与经营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和功能体系,是一种能够规范和推动高职院校行为,使其趋向高职院校经营目标的内在机理,具有引导、激励和约束高职院校行为,实现高职院校经营活动良性循环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保证高职院校正常运转的运行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活力的动力机制和约束高职院校行为的调控机制。高职院校经营运行机制,是指高职院校在运行过程中,各经营要素直接的组合联系方式。高职院校经营动力机制,是为高职院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从事经营活动的力量,关系到高职院校运行中各种要素能量的释放。高职院校经营调控机制、高职院校经营约束机制,是保证高职院校实现经营目标和满足环境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是高职院校行为的控制器和调节器。(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产品经营活动

高职院校产品经营是高职院校经营的基本形态,所谓产品经营即高职院校教育服务的经营,提供教育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之一。现代高职院校不论它是什么所有制、什么组织形式、什么产权关系、提供何种属性的产品,都必须通过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产品,才能在教育市场中站稳脚跟。

高职院校经营中的产品,即教育产品,是指高职院校所提供的能够满足教育市场需求的教育成果,其形态可以是不同规格的学生,也可以为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包括教育产品开发、教育市场开发、高职院校品牌开发。

高职院校产品经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职院校产品经营的基础是高职院校资产,现代高职院校中用于培养教育产品的高水平的教师专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先进的实训设施设备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现有的高职院校资产在高职院校经营中一般是非交换对象;三是高职院校产品经营的核心问题是根据教育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决定培训什么、培养多少、如何培养;四是教育投入活动主要围绕强化教育产品的开发对高职院校资产的需求来进行,如以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为目的的专家教师引进、设备更新、设施的改造和[11]新建等。

1.教育产品的开发

由于消费偏好的不同,消费者对教育消费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在需求层次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需求类型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处于不断变化、演进的过程之中。为高职院校的产品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复杂多样的需求空间,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教育需求的不同特点及其演变趋势,向社会提供质量优异、价格合理的教育产品。高职院校所提供的教育产品的质量、服务,甚至是价格都决定了其在教育市场上能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营成功的高职院校,无一不把教育产品质量视同高职院校的生命,并在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质量保证、监督的规范体系。同时,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教育产品特性的开发,善于根据社会教育消费的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产品占领教育市场。

2.教育市场开发

经营型的高职院校无不对教育市场开发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在教育市场调研、媒体宣传、公共关系等方面全力以赴。首先,教育市场开发必须充分重视对教育消费需求的调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教育市场需求的特点,就必然因教育产品开发的盲目性而导致失败。其次,高职院校必须通过独具匠心的广告宣传,让消费大众了解自己的教育产品,认同自己的教育产品,接受自己的教育产品,从而使自己的教育产品能够成为教育市场上的强势产品。再次,高职院校还需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开展积极有效的公关活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资产经营活动

高职院校产品经营所依据的是投入到高职院校中的各种资源,这种资源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总体,就是高职院校进行产品经营的资产,对高职院校资产进行分层面的优化组合、配置,提高教育产品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就是高职院校资产的经营。

高职院校资产经营中的资产,是指高职院校所拥有的或控制的、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教育产品需求的经济资源。高职院校资产表现为具有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可以以货币单位计价的各类资产。高职院校资产的使用价值体现于运用资产培养出有价值的教育产品或提供有价值的教育服务。高职院校资产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递延资产五大类。其中,高职院校有形资产是指具有实物形态及实物特征,可以感触的那一部分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设备、材料、债券、货币等。高职院校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及实物特征、摸不清和看不见的那一部分资产,包括高职院校的品牌、校誉等。无形资产之所以被称为资产,是因为它一般是与某种产权关系相连,与高职院校的产品经营相结合,便能带来效能的效益。高职院校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凝结在资产中的劳动力的价值。高职院校无形资产虽不具备有形物态,但它的形成也同样凝结了人类的劳动。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使用也体现在利用有形资产培养出有价值的教育产品或提供教育服务上。

高职院校资产经营是以高职院校充分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价值形态经营为特征,利用资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结构的动态调整等方式和手段,对高职院校各类资产进行综合运营的高职院校经营活动。高职院校经营的主要特点:一是高职院校资产经营所经营的资产是所有者投入经营的“所有物”,高职院校资产经营的本质是物权经营;二是所经营的高职院校资产是具有整体性的法人资产;三是高职院校经营的主体是高职院校法人,或者是代理经营的代理人。

高职院校资产经营是高职院校努力使自身已经形成的资产充分发挥作用,将自身拥有的教育产品质量优势、高职院校品牌优势和高职院校规模经营优势,与其他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但是并未有效发挥作用的高职院校资产或社会资产有机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开发社会资源,使高职院校得到进一步发展。现代高职院校的资产经营,包括有形资产经营、无形资产经营两种主要形式。

1.高职院校有形资产的经营

高职院校有形资产是高职院校基于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扩展,都需要高职院校有形资产相应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优势的高职院校的发展,可以不是单纯依靠自我投资来扩大高职院校经营规模,而是通过高职院校资产经营的渠道,以产权关系和经济利益为纽带,吸引、组合其他高职院校的资产或社会资产,壮大自己的实力,形成规模经营。采取兼并、参股控股、租赁、承包托管等方式进行资产经营,使高职院校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都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资产的利用效率。

2.高职院校无形资产的经营

高职院校无形资产包括高职院校的品牌、校誉、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产品的专有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经营策略、高职院校文化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是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资产。一些有名的高职院校,通过长期奋斗,在无形资产方面积累了巨大财富。这些高职院校在高职院校经营中,往往凭借其无形资产优势与其他高职院校联合,不需花费实际的投资或仅以少量的投资即可获得巨大的收益。

高职院校品牌是教育产品质量的集中体现。教育消费者一般是通过高职院校教育产品的质量来认识高职院校的。因此,高职院校品牌也是高职院校经营能力、经营水平、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现代教育的市场竞争表现之一就是品牌竞争。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梳理高职院校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资源经营活动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计划模式和市场模式。计划模式以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为典型代表,由政府对教育规模和教育投资作出强制性安排,同时承担全部或主要的投资责任,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市场模式主张凭借市场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政府承担法定公共教育投资责任的同时,由市场微观主体——个人、家庭、企业,依据预期效用最大化和预期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行为目标做出教育投资决策。组织教育活动的微观主体——学校,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主作出经营决策:确定目标市场,选择服务对象;确定专业方案,服务内容选择;确定收费标准,选择服务价格;以及有关公关策略、发展战略等等。

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力资源经营

高职院校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努力创造条件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建立适宜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它是现代高职院校的成功之本。因此,成功的高职院校无不为吸引人才、挖掘人才而殚精竭虑、狠下工夫。许多高职院校为了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为他们创造优越的工作条件,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并支付优厚的报酬。高职院校人才资产经营也是高职院校经营的一种重要形式,既可以从资产形态上经营,也可以从资本形态上进行经营,即高职院校人力资本的运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人才资产经营也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一般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经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

到目前为止教师既不能完全自由选择学校,学校也不能完全自由选择教师,但弱化教师的所有制身份而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身份,直至最终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教师市场,既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要求的劳动力市场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应有之义。学生的情形与此类似,虽然目前学生还不能自由选择学校——以义务教育阶段为甚,学校也不能自由选择学生,但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公民自由迁徙权的恢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产业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个日益扩大的范围内——学区、乡(镇)、县(区)、省(自治区),全国允许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自由选择,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各种民办学校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社会资源经营

根据途径的不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社会资源包括来自政府的资源、来自企业的资源,以及通过其他社会团体或组织获得资源。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社会资源经营的目的在于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并且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促进学校的发展。

政府是我国高职院校重要的资金来源,除了常规的经费拨款外,政府还有诸多促进高职发展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这些资源是高职院校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重要依托。

企业正在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资金来源,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已经成为重要趋势。通过合作,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建立各种形式的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于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职院校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来自社会、社区的资源是高职院校社会资源的重要补充,加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是高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加强院地合作的过程中,有效吸收和利用社会资源,将有助于高职拓展办学形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重要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1999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30.[3]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EB/OL].1999.教育部网站.[4]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公报[EB/OL].教育部网站.[5]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公报[EB/OL].教育部网站.[6]杨和平,论高职经营[J].教育与职业,2005(03).[7].J.200709.[8]陈中永,郭永昌,刘彦,当代大学管理中的经营理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1).[9]戴洪生,高职院校经营的内涵与策略思考[J].职教论坛,2005(01).[10]陈中永,郭永昌,刘彦,当代大学管理中的经营理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1).[11]戴洪生,高职院校经营的内涵与策略思考[J].职教论坛,2005(01).

第二章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现实动因与理论基础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自身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内涵与特性,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内在要求。来自外部的影响也使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种外部的影响主要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管理理论发展的要求。

第一节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现实动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自身的起点和归宿。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这一新兴概念而言,也有其产生的起点,即现实动因。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在高等职业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其生存的环境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提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即是对这些变化的现实回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体系不全和机制不活,而经营有助于解决高职发展的现存教育问题。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现实动因包括:首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使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效益是必然要求;其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竞争激烈,表现为生源市场的竞争、就业市场的竞争,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通过完善经营模式,提升学院的竞争力;再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经费投入体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自己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如何开拓多元化的经费渠道、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是高职院校必须面临的重要经营问题。

一、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逐渐凸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对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就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借助“后生外发型”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优势,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开始了新型工业化的建设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第三,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将人力资源优势摆在非常重要的高度,如何将“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将是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人才结构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据调查,我国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每年需要新增几十万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30万从业人员,医疗护理人员每年需要新增15万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调整为25:[1]30:45,城市化率将达到57.5%。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园林、商业、交通旅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要求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另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5%,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4%,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占[2]18.5%。农村劳动力素质如不能尽快提高,将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2.应对群众日益高涨的高等教育入学需求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期望值不断升高,使得职校学生升学意愿日趋强烈,传统士大夫观念和现代平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加剧了这一倾向。但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长期以来未作相应的调整,狭窄的升学管道使职校学生极少能再循职技教育系统获得深造的机会。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变迁,职业教育所暴露出的知识面窄,竞争力较弱,向上升迁机会相对较少的不利因素,不仅造成职业学校难以吸引优秀学生,近年来更出现招生不足,以及相当一部分职业学生转而投考普通大学的情形,导致了职业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扭曲。

发展高职教育满足了人民群众要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提高青年学生就业的机会和就业的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我国的职业教育也走过了一段十分艰难的历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创办了一大批针对文化基础较低的工人农民学习和提高的脱产的和不脱产的文化补习学校和初级技术学校,同时大量吸收不富裕家庭的子女进入农林技术学校和初级及中级技工学校学习。到了“文革”期间几乎全部关闭,直到高考恢复后,这些学校才开始进入正常的招生办学。高职教育的真正发展还是在最近10年间,在“高起点准入、高标准建设”方针的指导下,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内涵,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顺应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应对终身学习需求的需要

终身教育的思想,历代中西方著名教育家如从孔子到陶行之,从夸美纽斯到保罗·郎格朗均有精辟的言论。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大会经过讨论后,对终身教育的含义有了明确的表述,即:第一,必须对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之间的学习进行通盘规划,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必须按有连续性的教育计划进行;第二,必须避免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互不连贯,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不应产生矛盾,而应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并用“全人教育”观点把两者加以统合。

1972年,继郎格朗之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的吉尔皮,综合考虑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贫富差异大等因素,从更广泛的角度推进和发展了终身教育理论,使终身教育的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即:第一,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第二,社会各行业、组织机构都具有教育功能,都负有教育责任。

显而易见,终身教育理论构筑了一体化教育体系,从纵向看,它融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于一体;从横向看,它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于一体。它把不同阶段教育纵向衔接,又把不同领域教育横向结合。终身教育理论为我国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终身教育思想不仅促使教育由“阶段学习”到“终身学习”、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重学历到重“职业资格”的飞跃,而且把人们的观念、视野从传统、狭隘的学校“一次性的学历教育”中解放出来,使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外延大大拓宽,从而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作为社区大学的我国高职教育的使命和定位。

二、回应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1.高职教育市场化趋向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高职教育的产出成果已经商品化、市场化。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只有按照市场规则办教育,才能培育出适销对路的教育产品,进而提高办学效益,而教育产品的疲软必然使教育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其次,高职教育只有在市场化进程中才能繁荣和发展,随着价值规律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自然会使教育单位不断增强实力,办出特点,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占领教育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最后,高职教育的市场化会促使教学过程更加贴紧社会需求,更好的发挥服务功能,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应当承认,高职教育大众化的形成无形中给高职院校在一定时期内提供了大量的生源和发展的机遇,但随着我国逐渐渡过人口高峰期,千余所高职院校必将面对“买方市场”将不容置疑,届时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总之,市场化必然出现竞争,必然会有优胜劣汰。[3]因此,高职院校长们的市场意识是极其重要的,是处在核心位置。

2.市场机制催生教育消费者的主权意识

建立优效学校是市场机制和消费者主权思想的盛行的结果。众所周知,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公平竞争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会导致教育市场的扭曲。因为由税收支持的公立学校在价格上比私立学校有优势,这一优势使公立学校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这样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有时即使并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但也会获得稳定的生源和办学经费,而高枕无忧。很显然,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广大教育消费者的主权并不能得到自由的体现。而要使消费者主权得到有效体现,必须将学校的选择权还给家长和学生。同时,在学校管理中,应该给予家长和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使教育过程更为公开透明,实现家校的密切合作。

近十几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分层,我国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显著提高。比如,根据《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关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的统计结果分析:自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稳步增长,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拓宽,其中文化教育服务类支出不断增加,超出食品类、衣着类和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1995年,人均消费支出3537元,比1994年增长24%;人均教育消费支出165.7元,比1994年增长29.1%。1996年,人均消费支出3919元,比1995年增长10.8%;人均文化教育消费375元,比1995年增长19.9%,其中教育支出204元,比1995年增长23.1%。

此外,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普通家庭的文化教育消费观念和要求正在逐步变成一种理性的“按需要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学校”的择校意识。比如,李金初、马宏欣等人曾对北京11所学校1998年的《初中新生学校申请表》进行随机抽取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去竟有94%的学生家长对学校“转制”收费的做法持赞同态度。此项调查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教育消费及投资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开始对各种形式的付费上学具有相当的心理认同程度。这也为包括高职院校在内各种学校经营模式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3.生源竞争加快高职院校的经营转变

但从有效需求的角度看,在高职教育的生源市场,总的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高职教育生源市场机制及相应的规则和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而生源就是财源。学生就是高职教育的消费者,于是在生源市场,各高职院校的招生大战愈演愈烈,出现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甚至非法竞争。诚信、行业准则、市场规则没有建立起来或统统不起作用。这一场竞争的结果,将导致高职教育市场逐渐由混沌走向规范,按照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现有高职院校一部分将更加强大,而另一部分则将消失。在就业市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作为高职教育主要顾客的企业,其经营和竞争的市场机制本身就不规范,再加上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配套的法律法规等尚不健全不完善,事实上造成高职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能没被社会认可,甚至被人们所轻视。这种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了生源市场。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经营能力建设,在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中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多元投资体制的必然要求

据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165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465.9亿元,8年间增长1.7倍,年均递增13.2%;预算内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1211.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027.8亿元,增长2.3倍,年均递增16.2%,均超过了同期GDP年均递增9.1%的水平。从这组数字看,教育经费确实有大幅度提高,但教育经费投向是否合理、是否公平,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1996年,我国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职教总经费的52.92%,2000年下降到43.12%;1996年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11.53%,2002年下降到6.35%。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046.37亿元,其中,普通本科预算内财政拨款为936.05亿元,占89.46%,高职高专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10.32亿元,仅占10.54%。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有更大的投入。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政府预算内拨款占其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不到50%。虽然中央决定投入20亿元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但90%以上的高职院校是享受不到这一优惠政策的。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承担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置,无法通过政府拨款途经来实现,而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又难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1999年12月,广西对高职院校“按学生全额培养成本制定了学费收费标准”,并规定:“各校招收的新高职学生,财政不核拨学生公用经费,学生培养费用主要依靠收费解决;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政策性补助,如奖学金和各种物价补贴等开支,在收取的学费中解决。”还有省份对高职院校财政拨款采用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标准,一些从中专升为高职的院校,现在拿到的财政拨款仍是1993年办中专时的标准。国家和省级高等教育经费的安排,如生均经费、科研经费、专业和课程建设经费等,基本上把高职院校排除在外。

经济发展较快的浙江省,高职教育的办学经费来源有44%来自学费收入,省财政拨款只占31%,但从生均拨款情况看,浙江高职生的财政拨款为3900元/生年,相当于本科生(6560元/生年)的59%,差额为2660元/生年。

由于投入经费的严重不足,不少高职院校纷纷选择投入少的文科专业,导致专业设置严重错位,且重复现象突出,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以2003年为例,我国高职院校招生199.6万人,其中,工科类64.7万人,占招生总数的32.41%,与三产相关的专业招生130.9万人,占65%左右。

高职经费来源的紧张已经对高职院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上规模超常扩张的需要,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矛盾。从2004年到2005年,普通高职(专科)院校的招生人数增长12.9%,继续呈现出超常规扩大规模的态势。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扩大的同时,办学条件的一些基础性指标呈下降态势。如2004年到2005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生均校舍面积由37.2平方米下降到33.3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由18.3平方米下降到16.6平方米;生均图书由71.5册下降到64.7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也由5802元下降到5492元。若按“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4000元”的合格标准衡量,目前在独立设置的高职(专科)理工农医类院校中,不合格的比例达到21.4%,至少有160所理工农医类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未达到合格标准。

办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十四大以来,我国在职教经费的投入和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已由原来的教育经费预算支出提升到了11%,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仍严重不足。总的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经费短缺,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笔者从[4]“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按来源构成”中选择了北京市及湖北省4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经费来源状况从中可见一斑。

研究发现,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教育经费收入来源上差距悬殊。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财政预算内拨款的差距非常明显。1998年北京农学院财政预算内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为93.22%,而北京联合大学仅为53.03%。湖北工学院的这一比例在1998年为58.81%,而与之同处一省的孝感职业技术学院仅为17.19%,后者还不到前者的1/3。同时,部分高职院校财政预算内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增加,与本科院校相比,这一差距反而在继续加大。如孝感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一比例从1998年的17.19%减至1999年的13.82%,而湖北工学院则由1998年的58.81%增至1999年的59.23%。两者差距则由1998年的41.62%增至1999年的45.41%。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在动手能力上应强于本科生,但动手技能要靠大量的实践教学来培养,而这种实践教学则需要大量资金。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特别是工科类院校多因资金来源不足、办学条件差、科研能力不强,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技能上显现不出优势,[5]学校发展后劲不足。

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学校经营的一个现实出发点就是,各国近年来公共财政日益紧张,粥少僧多,已经对经济发展构成压力。比如,中国教育经费在近十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但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的比例仍处于波动状态,基础教育经费投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准。在许多国家中,公共部门的支出已经成为最大的支出。面对这一压力,在这些国家对由财政支持的公共部门的作用和效率产生了质疑。公共服务分权化、简化行政制度、培育新的技术,进而采用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就成为各国改革的主旋律。

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职院校发展与投入不足的矛盾。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师资两方面。一方面,从资金投入来看,国办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主要是解决教师工资,在基本建设、实验实训设备上的投入相对很少。全国很多地方对高职生没有财政生均补贴,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向学生收费,民营的更是如此。由于市场的影响,高职院校收费普遍低于本专科院校,因此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而且数量十分有限。但高职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更多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场地。高职院校要发展,专业要办好,办出特色,其办学成本就比普通教育高得多。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就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调整、优化、充实和提高。这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就是一种经营。要解决发展和投入的矛盾,就需要经营。在资金投入方面,利用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进行资源形态的转化,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与企业联合办学等经营形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借鉴现代企业的用人制度,培养、引进、聘用等多种人力资本经营形式并举。

四、建立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公共管理中,尽管学术界对学校经营范畴及目标的理解千差万别,但是,笔者认为,学校经营问题讨论的一个直接动因是如何改革现有的公共教育体系,建立有效或优效学校。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比较僵化,学校内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不到位,人员流动困难,是一个需要大幅度改革的部门。

学校在社会中的部门定位关系到学校经营性质的确定。第三部门是非营利性和非政府组织,其重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学校的性质符合第三部门的特性,因此,将学校定位于第三部门,视其为独立的自组织,不仅可以使学校摆脱政府部门外控式管理的束缚,通过校本管理(schoolbasedmanagement)的方式来保证组织自治,从而实现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更准确体现学校经营的服务性和公益性。此外,学校产权界定后,政府是学校财产的所有者,拥有学校财产的终极所用权;学校则是接[6]受政府委托的法人代表,拥有学校财产的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

中国内地公办高职院校领导体制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校长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在校党委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全面负责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院校长通过院校务委员会或院校长办公会形式实施学校的内部行政管理工作。中层院系多数采用行政主要负责人院长或系主任负责制或党政共同负责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多数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中层系均实行主任负责制。高职院校组织结构的选择一般采用与普通本科高校对口的方式进行设计,分为教学管理系列、学生管理系列和后勤管理系列三大块。

高职院校的部门设置基本上都是按行政管理模式设立的,分为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两块,行政部门包括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等,教学部门由不同的院(系)或专业组成。中国内地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存在校、院(系)各部门的基本职能没有明确的划分,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在职能上存在着过多的交叉和重叠,学校过程管理仍然过多地集中在校一级和职能部门,管理重心并未真正下移,以致造成学校与院(系)的责、权、利分离等现象。二级管理运行机制不畅,一些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表面上是建立了二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沿用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内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从而造成机构重叠,队伍臃肿,人浮于事,职能交叉,办事效率低下的局面。

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需要在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各部门的职权利、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等方面下工夫,改革的关键在于确立和构建一套正确、科学和有效的二级管理目标体系,从而建构起新的二级管理运行机制。一方面,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自主发展要求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使学校受到来自教育管理体制、上级主管部门等各方面的束缚和限制,无法放开手脚自主经营,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对校长负责制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使这项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很多校长都深感他们要承担的职责和所应具有的权力极不对称,在实际工作中困难重重。学校既想要在市场中求得自主发展,但又不得不受现有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领导制度的束缚,仍被动地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使学校的自主发展难以实现。要建立高效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必须加强学校自主经营权力。[1]数据来源:新华网。[2]数据来源:新华网。[3]章新胜,高职院校经营与新公共管理模式[J].继续教育,2006(11).[4]摘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9年、2000年。[5]王前新,陈丽华,提升学校效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突破口[J].教育与职业,2007(15).[6]张学敏,潘燕,从管理到经营——构建学校经营理论的探索[J].教育与经济,2004(04).

第二节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理论基础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提出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观点。

一、新制度经济学与高等职业院校经营

近些年来,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认为制度(包括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安排在影响人类的集体行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在新制度主义看来,制度是一套能够决定某一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同意的规则。制度既可以是正式的,以法律、规定、程序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以行为规范或者价值的形式存在,这些制度通过观念内化到人的体内。还有一种制度是深深地根植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的心智模式。(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

在经济学中,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是对新古典主义理论的企业行为理想化假定的回应和反叛。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观点,一个企业作为唯一的决策者,具有明确客观偏好、充分的信息,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这一过程实现的前提是市场必须是完全竞争的。它假定市场上有无数个买者和卖者,信息是完备的、无成本的。但在现实的市场上,信息是稀缺的,是有成本的,买者和卖者也是有限的,即交易是有成本的。正是从交易成本的概念出发,形成了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1]。

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的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如何使交易活动更有效。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这一概念对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解释了外在的规则决定着交易活动,尤其是交易活动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又在官僚科层体制作用下的混合形式中更为重要。交易成本经济学描述了像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等是怎样影响经济交易的潜在交易成本的。这一经济学也描述了不同治理结构的最小交易成本。

2.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鲁滨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3.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常常被用来解释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这一理论将公司看作是虚构的法人实体,在这一实体中存在着一套代理人之双边的合同关系。这些代理人被看作是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委托人监督代理人的活动是非常困难的。代理人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去追求预算的最大化,回避责任。因此,公司在一系列的约束下,是以次优化的方式生产的。委托代理理论描述了大量的治理结构与控制机制,以便委托人能限制代理人的行为,提高组织的效率。

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唯一动力。

而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呢?科斯认为,由于企业管理也是有费用的,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其限度在于:利用企业方式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

4.制度变迁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描述了一个比经典的经济学更为现实的公司运行模型。这两种理论描述了公司控制内部与外部交易的规则与程序。但是,正如威廉姆逊所指出的,这两种理论的研究范围还很有限,它还不能解释各种不同的治理机制是怎样产生的。

制度变迁理论比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委托代理理论更为根本,它解释了人类合作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即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它认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的关键。制度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制度是人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指南。不过制度的稳定性并不表示制度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制度一直处于变革之中。当在现存制度下出现了潜在的获得机会时,这就会发生制度变迁。一般地,这些获得机会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发展或人们对现存制度下的成本收益之比的看法有了变化引起的。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是诺斯。他强调,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总之,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构成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二)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当前公办学校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究其原因在于公办学校之间和公办学校之内没有市场公平竞争式的压力和动力。同时,公办学校作为一个由政府保护性科层制组织具有制度依赖的习性,究其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包括学校产权制度在内的学校制度建设的缺失或不合理。

不可否认,近20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的体制改革与我国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和进展。从总体上看,这种体制改革基本上解决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外部矛盾和问题,缓解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约束,为我国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但是,体制改革并不能解决学校内部的质量和效益等问题。有些公立学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成绩以后,也进入了一个“改革高原期”。突出表现为:首先,在学校内部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其具体运行机制具有多元性,容易产生党政矛盾;其次,人员利用效率不高,尤其是非教学人员偏多;再次,由于教师自由流动机制没有形成,学校聘任制难以完全实现,导致学校管理在相当程度上缺乏活力。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少数敢于探索的学校作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另外,从其他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也可以看到,公共教育部门的改革和发展通常都经历了一个从体制的层面转向学校层面的过程。这种重心转移最重要的政策含义是更加关注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的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三)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不但关注经济环境如何决定经济结果,而且对经济环境中的制度(或游戏规则)如何决定经济绩效更为关注。一个通用的研究范式即SSP研究范式开始为众多的经济学及社会科学学者所认同和掌握。

所谓SSP研究范式包括三个主要的内容:首先,是状态或环境。包括个人、团体和物品或服务的特性。个人的特性主要包括个人偏好、价值观、终极目标、知识、信息处理和决策的策略选择。团体的特性除了参与决策的人数及决策者的个人特性外,还包括团体内的决策规则。物品或服务的特性则包括排他性使用、规模经济、共享性、交易成本、剩余以及波动性供求等。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物品或服务的特性都将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相互依赖性并影响着制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结构,即人们一切权利的集合,它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传统的经济理论对于结构的分析主要局限于名义上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和市场竞争,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则表明结构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使用权和交换权,不同的交易类型,合同规则,税收和公共开支条例,边界问题,制定规则的规定等等。再次,是绩效,指财富在不同的个人(团体)间的分配,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对绩效的计算应着眼于作为选择者个人的绩效。总之,在上述分析范式中,状态或环境是给定的,结构则是可选择的,而在状态或环境确定的情形下,所选择的结构决定了最终的绩效。这种研究范式,既可以实证地分析制度的影响,又可以对制度的选择进行规范分析。

依托SSP范式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活动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建立起高职院校经营体系的分析框架。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

新公共管理模式是针对传统官僚体制提出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即主张摒弃公共服务供给中传统的官僚制独占模式,引入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与激励手段,强调公共服务中的顾客导向,注重结果甚于规则等等,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校的公共管理创新应强调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管理原理、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以较少成本实现一个高效管理系统。政府新公共管理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实践,理论上也不断完善,成为近20年来西方国家政府创新和管理公共部门的主要模式。(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观点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锐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新公共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因而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近一个世纪之久,并被誉为是行之有效,甚至是最佳的传统或称主流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近乎刻板、僵化的科层体制愈来愈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其赖以建立的两大理论基础——威尔逊和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科层管理论均无法回答和解决政府所面对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财政危机,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政府失败”论开始占主导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两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与以往传统的公共行政框架内进行的变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对现存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局部调整,或仅仅是为了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种全面清算和否定。

1.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的话,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人的理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利益)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新公共行政管理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对私营部门来说,产出就意味着利润,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要获取利润就必须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总之,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法,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2]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2.新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观点

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名称在西方各国也不尽相同,如在英国叫“管理主义”,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等等,但它们都具有大体相同的特征。

第一,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提供政府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应以顾客为导向,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近年来,英、德、荷兰等国政府采取的简化服务手续、制订并公布服务标准、在某一级行政区域和某些部门或行业开办“一站商店”服务等,就是在这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体措施。

第二,与传统公共行政只计投入,不计产出不同,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政府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即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此而重视赋予“一线经理和管理人员”(即中低级文官)以职、权、责,如在计划和预算上,重视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长期计划,强调对预算的“总量”控制,给一线经理在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主权,以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环境和公众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三,与上一点紧密相连,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即主要通过法规、制度控制),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3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变量。

第四,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和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如“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等,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固然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公共服务都应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

第五,在看待文官与政务官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存在着明显的分野。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文官(包括高级文官)保持政治中立和匿名原则;新公共管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特别是对部分高级文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因此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事实上传统公共行政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在现实中也根本行不通,因为像美国的国会、总统等政治机构及政务官对于政策问题往往只是提出原则性目标,而具体的政策方案是由行政机构及文官制定并加以落实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即政治决策的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文官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当文官对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心存疑虑甚至不满时,他们甚至会蓄意阻挠执行。除此以外,文官所拥有的五大优势决定了文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支配政务官的决策:一是任期优势,事务官的任期长,而政务官随政府更换任期短(美国政务官平均任期仅22个月);二是专业知识优势,这是事务官长期在一个部门任职而政务官调动频繁的必然结果;三是信息优势。送达政务官的信息由事务官筛选加工,而筛选加工信息大有文章可做;四是时间优势。事务官主要精力放在部内工作上,而政务官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议会质询、内阁会议、联系选民等事务上;五是人数规模优势,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比例严重失调,美国联邦政府现有文官250万,而政务官仅4000人左右,这使得“两官”力量失去平衡,政务官基本上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部门。如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险部的7位政务官实际上根本无法控制他们手下的96850名文官。在这种情况下,若硬性规定文官的政治中立,既不可行,也不合理,它只会使文官失去政治敏感性和对公众要求的响应力,只有正视行政机构和文官的政治功能,才能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即除了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外,更以主动的态度设计政策议程,并善用裁量权发展公共政策,使政策更加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第六,与传统公共行政热衷于扩展政府干预,扩大公共部门规模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通过扩大对私人市场的利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门。需要说明的是,许多新公共管理的拥护、支持者也认为,公营部门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

第七,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僵硬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新公共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实行不以固定职[3]位而以工作实绩为依据的绩效工资制等等。(二)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

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如前所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凸现出公共部门管理的规律和趋势,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这一准公共部门的经营有一定借鉴之处。

第一,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存在着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基础瓶颈”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这一状况在高职教育领域也是普遍存在。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在加强“产业管制”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非国有产权进入这些领域与国有产权合作或单独投资和经营,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和压力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加强政府对高职院校宏观调控的同时,高职院校应正确处理与不同部门、组织、大众媒介和公众的关系,树立“顾客”意识,以政治眼光对待公共管理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

第二,新公共管理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顾客(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应彻底转变旧有公共部门的意识,在学校管理中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公众需求。

第三,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尽管公共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公有部门与私有部门,在各自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上均有种种差异,完全采用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的管理方法来实施公共行政管理并不可行,但企业管理特别是私营企业管理重视效率,重视产出,重视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顾客的反馈,这些方面则可为高职院校管理经营所借鉴。

第四,推崇自由化的管理。管理人员是高度专业化的、通晓管理和掌握信息的个人。管理的不良绩效不是因为管理者缺乏能力和不履行职责,而是过多的程序和规则束缚了管理者的权威和灵活性。因此高职院校管理经营需要“自由化”,管理者应该拥有合理充分的权力,做到“让管理者来管理”。

第五,崇尚市场取向的管理。竞争和私营部门管理是市场取向中两个带普遍性的问题:首先,在学校内部创立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以改进绩效;其次,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应用于学校经营,打破公私管理之间的界限。

第六,倡导企业家型的领导者。学校管理人员与市场中的理性经济人一样,具有自我利益最大化、逃避责任、机会主义、自我服务、欺诈及导致道德风险的内在倾向。私营管理人员与公共管理人员在管理绩效上的优劣之别,原因不在于自利的人性,而在于管理环境的不同。繁冗的程序规则恶化管理环境,压抑管理者情绪,导致低劣的绩效。相反,私营管理能够有效利用管理人员的自利、机会和风险的意识,使他们适应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容易创造良好的管理绩效。因此,改革的着眼点是设计恰当的制度环境,保证学校管理人员拥有充分合理的权威,并且赋予他们以企业领导者的角色。[1]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英〕简·莱恩,新公共管理[M].赵成根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3]李鹏,新公共管理及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比较研究

学校经营的理念发端自国外,外国高职院校在学校经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对本文研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提法产生于中国,所以在检索和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经营时并不能找到名称上完全对应的机构,但是笔者根据所提供教育的性质及人才培养目标,对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的本土化设计提供借鉴。

第一节 美国社区学院经营的研究

美国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主要是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但是社区学院的职能中并不仅仅提供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兴办的初期借鉴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故而对其经营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对我国高职院校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社区学院概况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创建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运动(junior college movement)。初级学院运动在推动美国高等教育经历移植到创新、由偏重学术性到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的发展中承担了重要的使命,是一次重大革新。

初级学院的设想最初由密歇根大学校长H·P·塔培安提出。芝加哥大学校长W·R·哈珀是初级学院理念的最初实践者,因此被誉为美国“初级学院之父”。1892年,他将大学拆分成初级学院和高级学院两部分:前者包括大学一、二年级,后者包括大学三、四年级。1901年伊利诺伊州建立美国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

初级学院初期发展缓慢,主要承担高等教育的转学教育,其规模和社会影响都无法与现在的社区学院相比。

伴随着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初级学院的职能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初级学院逐步推进了其“职业化运动”,并正式更名为社区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半专业性技术人员(semi-pr of essional),同时为了缓和大批青年和妇女强烈要求升学的压力,社区学院面向社区居民实行开放入学,主要提供两大课程和服务:一类是职业性课程,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一类是转学课程,提供进入四年制学院的转学教育。此外,社区学院还具备提供普通教育、继续教育、补偿教育及社区服务的职能。由于社区学院的职业技术性较强、学习期限短、收费低廉、就业容易等特点,深受平民阶层的青年欢迎,因而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几乎每一个星期都有一所新的学院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社区学院的学生规模持续扩张,其在校生占全美高校在校生的1/3还多,社区学院数[1]也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3,且遍及美国各州。美国社区学院对地方经济和事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为世界所瞩目。

目前全美已有1250多所,成为副学士教育、职业教育、转学教育、大众教育和主导教育公平的主力军。在美国50个州中,加州的社区学院办得最好、规模最大。1910年加州第一所社区学院建立,7年后就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社区学院体系。据统计,加州社区学院有130多所,占全国的1/10强。加州的社区学院绝大部分属公立性质(有108所),分别由72个学院管辖区(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指导、协调和管理。加州社区学院是全美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校生达到290多万人,占加州公立大学在校生的70%。

随着社区学院的规模扩张,其职能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最初的转学教育发展为目前的五大职能:(1)职业教育:逐渐取代转学教育成为美国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提供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2)转学教育:社区学院最初的职能,在社区学院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重要性也在发生变化,目前随着企业对雇员要求的提升,转学教育重新受到学生的青睐。学院提供两年的学术性课程,学生可获得副学士学位,可以进入大学继续后两年的学习以取得学士学位;(3)普通教育:社区学院提供教育服务以帮助准备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弥补个体在教育背景、文化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在大学的学习;(4)继续教育:面向社区的成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包括职后培训、补偿教育等;(5)社区服务:面向社区居民举办与社区相关的各类活动。

二、社区学院的运行机制

美国社区学院的运行机制可以从外部管理架构与内部运行机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由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在各州政府,所以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加州社区学院内外部管理体系为个案,分析美国社区学院的运行机制。(一)外部管理体系

社区学院受到州和学区两级管理,州一级的管理主要侧重于提供宏观指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进行州级财政预算、健全服务网络、集中资源、发挥规模效用等;学区一级的管理则负责社区学院更具体的工作,如任命学院院长、对学院人员的任命和薪水进行备案和认可、对学院发展规划进行论证等。

1.州管理委员会

州一级政府会设立社区学院管理委员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communitycollege),负责协调州与联邦、州与州及州与学区和学院等之间的业务。管理委员会设委员长(chancellor),下设委员会办公室,属于常设机构,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委员会下属的业务部门包括:财务和财政计划部、法律合同部、教育与经济发展部、政策计划外联部、学生服务部、人力资源部和内务部。

州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是面向全州的学区和社区学院制定宏观指导政策,提供协调和服务,其工作的核心是向州长提交用于社区学院的经费预算方案以及社区学院管理、指导、发展和服务的长远规划和建议。

随着社区学院规模的日益扩张,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成为社区学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学院办学成本上升,学费的大幅增长,州的投入与学院需要之间距离不断拉大,而学院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对社会呼声反应迟钝,主动性差,社会因而对社区学院的期望下降,使得多数州政府出面直接干预学院的管理。管理改革的办法是取消简单地按人头分配的财政政策,实行项目制管理,建立和强化实行办学效能核定等监管措施,加强管理,进行与学生成绩评价、教师工作量、专业和学科设置评审、终身教授评议等有关的调研和整改;建立如质量测量表现指标(perform-ancemediators)、报告卡[2](reportcards)等监管体系。

2.学区管理委员会

州以下的社区学院管理层级是学区(communitycollegedistrict),分别设立相应的学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学区内社区学院的具体管理工作。学区管理委员会通常由5—7名委员会成员组成,成员由当地公民在各界人士中推选,通常是当地熟悉、热衷教育事业的著名人士和实业家,包括社会名流、学院代表、学生代表等,每两年对一半左右的成员通过选举进行更新,可连选连任。

学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责通常包括:(1)聘任或解聘院长,确定其待遇和工作条件;(2)对学院的其他人员的任命和薪水进行备案和认可;(3)对选民投票决定要求在学管区内增设新的学院或新校园的议案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建设学院或新校园的发展规划,尤其是经费问题的书面评估意见;(4)制订学院任务和规划,保证学院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评价院长和学院的工作;(5)负责购置、建设和维修校舍及设备;(6)与当地公众及有关机构联系,充当社区和学院的沟通桥梁,了解和反馈学生、家长和社区对学院教学、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对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反响进行外部评估。

在官方的管理委员会之外,社区学院的外部管理机制还包括其他的协商和服务机构。以加州为例,除了设立州社区学院管理委员会和学区管理委员会之外,还建立了咨询委员会,在社区学院之间建立协商机制;州社区学院基金会,属于民间性非营利组织,为社区学院运行提供服务。

加州社区学院咨询委员会

州一级除了正式的管理机构外,还设立了辅助性的协商机构。1988年,加州组建了一个由社区学院的团体组织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oncouncil),旨在建立协商机制,强化沟通协作,协助州社区学院管理委员会实施和完善相关管理政策,保障社区学院的运作和项目运行质量。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委员长、学术评议员、教务官员、学生服务官员、业务拓展官员、学生团体管理官员、人力资源官员、教职员工代表等。理事会常年定期开展活动,研究和完善政策,总结和评估政策执行情况,按法律以及学院和学区的要求,提出政策建议,对政策建议进行调查、评估和审议,对诸如预算和制度等常年计划及政策建议作出评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加州社区学院基金会

加州社区学院基金会(Foundation of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简称FCCC),系民间性非营利组织,建立于1998年1月,是州长董事会董事长办公室备案和唯一认可的服务于加州社区学院体系的机构。主要拥有和经营下面几个项目。

一是学院购买项目。该项目设立于1999年,服务1800所院校,成员包括全美的社区学院、四年制大学,发展至今已形成立足加州、辐射全美的会员制服务网络,服务内容主要是为成员学院提供优质低价的日常购买。所有院校按地理区域分类,鉴于加州社区学院的地方性管理特色,采取合作式购买体系。为集中单个社区学院、单个学区和高等院校的购买力,基金会提供了效果显著的节资服务,每年为加州社区学院节省大量资金。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和服务,基金会还为全州成员和非成员社区学院免费安装自动售货机并给予低价折扣。

二是设备购买项目。该项目设立于学院购买项目之后,是学院基金会的后起之秀和重要成员。为发挥对设备购买的杠杆作用,向成员学院提供设备购买条件分析和价廉物美的购买系统。主要做法包括:通过减少项目或设备的采购、安装、起用时间来节省资金;帮助成员学院增强获取和增加州设资金的能力,为成员学院成功地应对地方和州预算缩减而献计献策;协助成员学院更有效地节约资金,发挥有限预算的最大效能。

三是实业资源计划。该计划协助成员学院之间进行有效合作,利用健全和现代化的决策资源和手段,最大限度地组织成员学院之间的合作;帮助成员学院对其实业项目的建设发展进行科学决策,提出可行目标,分析策略和方法,协助成员学院选择适合其背景的实业资源计划,进行内部评估,确保其投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运用成功经验,帮助成员学院降低设备、设施的初期投入和运转维护成本,减少风险,[3]提高效用。(二)内部运行机制

社区学院的内部运行实行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董事会是社区学院最高决策机构和最高权力机构。学院院长的工作必须对学院董事会负责,承担学院的日常管理和运作。学院内部管理部门的划分主要依据职能划分为:教务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招生部门、物产维护部门、财务运作部门等机构,以及按专业设立的系别。

1.学院董事会

美国社区学院的董事会是根据特许状或州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依照董事会章程或相关条例,在学区教育委员会和州教育委员会批准下设立的,是学校法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最高权力机构,享有裁决学院事务的决策权。

董事会成员通常由院外人士担任,经由选举由社区各界的知名人士组成,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法官、律师、牧师、校友,及其他社会名流。董事会以代表广大社会利益的名义对学院的长远发展进行指导。由于学院董事会并不代表政府,也不属于任何党派,所以对社区学院的管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保证学院的日常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学院董事会建立之初,就参照大学董事会制定了董事会章程,对其权力和职责进行规范。社区学院董事会章程通常对董事会职能进行规定,通常包括:确定学院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制定学院的长期发展规划;任命学院院长,协助院长完成工作,并对院长的工作进行评价;争取足够的资源,保证学院的正常运作;审批、检查学院的教育计划和社区服务计划;加强学院与社区的沟通联系;评价董事会成员的工作等。

2.学院院长

尽管美国各州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在社区学院的内部管理上基本都遵循校董分离的原则,即实施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负责决策和宏观指导,具体的学院管理工作则由学院院长负责。

通常而言,社区学院院长的职责包括:(1)负责全院主要行政事务;(2)招聘考核教师;(3)与当地公众、机构团体联系;(4)与州有关机构联系,出席全国或州级有关会议;(5)与邻近社区学院协调系科设置等问题;(6)向管委会报告并商讨工作;(7)为学院筹集经费。

院长与董事会之间相互协作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经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这种权力制衡方式也有利于学院的发展。

社区学院董事会与州教育委员会的关系

美国各州的教育政策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一般由州教育委员会或州教育委员会中的董事会对州内的社区大学来进行领导,州教育委员会与校董事会的关系,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董事会在学校内部的权力,在这里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归为三类。(1)联合管理式。在符合国家、州的正常法律和法规所赋予权力的前提下,如波多黎各州,对社区学院的管理,由负责四年制与负责社区学院或技术机构的两个不同的董事会共同负责,共同承担权利和责任,进行联合的治理。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学院董事会的主要工作包括:①制定并有权发展和推进政策的进行;②直接向州议员与州长提出社区学院的要求;③任命、评价学院的执行主管,并且决定他们的薪资和待遇;④有权分配与重新分配其所管机构的资源。(2)协调管理式。在哥伦比亚特区等其他21个州,一般在社区学院中都设定单一的董事会、分类的董事会或者两者的混合来进行管理,它是独立于州政府及州教育委员会之外的法人。不同的是,这样的董事会更多的是去关注政府和机构的要求以及优先事项,而并非社区教育集团的利益。可以任命、评价本单位的执行人员,并决定其薪资福利的水平,不过不能决定社区学院的执行主管即学校的校长的留用与否。对相关课程的设置也只能提出自己的建议。(3)服从管理式。这种社区学院董事会如明尼苏达州,一般权力都比较小,虽然具有法人地位但仅限于对州教育委员会的政策及措施予以支持。这是一种不具有强迫力的协调。这样社区学院董事会存在的目的就在于确保教育机构与单位之间及州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

社区学院董事会与所在社区关系

社区学院植根于社区,社区的发展是学院发展的根本,同时学院的发展又对社区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最为经常和重要的形式就是定期召开有当地居民参加的社区学院董事会会议。这是董事会执行权力的重要的公开场所,董事会的绝大多数的决定都是在董事会会议上产生的,也成为社区公众了解和感受社区大学的一个窗口。一般一年举行10次,每次平均4小时左右,在具体的会议中,要提前广泛地分发议程安排,这其中应该包含:①把会议安排除机密性的材料外编成小册子(hand-book)广泛发给社区内的居民;②邀请新闻媒体参加;③给社区内的公民提供发言的机会;④借助会议,积极地宣传学校的教育,扩大学校的影响。

会议结束后还要向州长委员会或州立法机关呈报会议记录副本。同时,董事会一般还需要通过颁发奖状、报纸宣传、定期聚餐等形式[4]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使社区学院的活动和计划能够深入人心。

三、社区学院经营活动

根据前文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概念及其经营活动的分析与界定,对社区学院经营情况的分析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产品经营、市场经营、人力资源经营、企业资源经营。(一)产品经营

1.产品定位

社区学院所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产品定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服务对象定位。社区学院在产品定位上体现岀明显的应用性和服务社区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社区学院与其他大学的定位有明显的区分。在社区学院发展的初期,社区学院职业化运动的领导人库斯就提出了“半专业化训练”(semi-pr of essionaltraining)的概念。这一概念明确了社区学院区别于传统大学和中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目前,社区学院主要面向当地社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包括熟悉工艺设备、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中低层经营管理人才。

2.专业设置

社区学院职业化运动的领袖库斯教授在探索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通过对当时美国的中等工作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大学的专业结构进行全面的调研,提出初级学院应开设大学尚未占领的面向中等工作水平的课程,提供大学尚未涉足而又最有声望的领域的训练。他认为,大学是具有较高地位的专业性和管理性职业的准备和训练的主要提供者,而由初级学院提供的半专业化训练针对的是职业等级系统中的中间地位的职业。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则定位在这一片中间地位的职业。

目前社区学院开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现了这样的“半专业”特征,如工程技术方面的房屋建筑、焊接技术、机械修理、电子仪表装配、计算机程序等,医疗护理方面的护士助理、牙科助理、精神病理疗、紧急救护等,社会管理服务方面如法庭工作人员、秘书人员、商业广告宣传人员、服装设计、物业管理等。

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社区学院在相关机构的指导下自主开发课程,其课程体现出多元化、灵活性的特征。国家和州都设立了相关机构为社区学院的课程建设提供指导,如美国工程教育协会出版了《工程技术教育的显著特点》,美国社区学院联合会课程委员会拟订了《初级学院的技术教育:为新工作设计的新课程》项目报告等。(二)市场经营

社区学院的市场经营主要体现在其多元化办学形式及功能构架方面。为了实现多元化的市场经营,社区学院还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改革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1.多元化办学

社区学院办学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特征。前文已经介绍了社区学院的五大职能构成,包括:转学教育,为升入四年制的学院或大学做准备,提供二年制的大学课程;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直接进入劳动市场的职业教育与训练;普通教育,为所有学生提供与其所学的主要学术领域有关的中学后的一般基础知识和经验的教育;继续教育,提供继续教育课程,帮助各年龄阶段的成人适应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社区服务,为社区提供指导与咨询。这样的职能架构充分体现出社区学院办学上的市场意识,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层次,结合教育相关市场的需求,尽可能实现市场化办学、多元化办学。这种开放的办学形式为社区学院争取更多的发展、壮大的机会。

杜鲁门学院“市场化办学”

杜鲁门学院主要有三种办学类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转学教育。

职业教育:接受此类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学制1~2年,学校开设的专业涉及50多个职业领域,学生毕业获得证书,可在社区内就业。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0%。

职业培训:为成人进行在岗职业培训或换岗职业培训,属于专业培训、知识更新、个人提高的性质,学制灵活。社区学院课程设置以满足社区需要为原则,其开课面之广几乎无所不包。这类学生约占学院学生总数的20%左右。

转学教育:为四年制大学输送三年级学生,社区学院通常提供前两年的大学教育。学制两年,与一般大学前两年课程相同,属基础性课程,为州高等教育委员会认可。社区学院颁发的最高级学位是副学士,学生毕业后,学分可转入大学,继续学习两年获学士学位。这部分学生占学院学生总数的30%左右。

2.适应市场需求的制度变革

社区学院为适应多层次多功能办学和服务于学生就业,采用灵活的学习制度。根据不同的教育类型和课程,社区学院的学习制度非常灵活和多元化,有一年分为两个学期的学期制,也有每年分为三个学季的学季制,还有将每年分成三个等长学期的三学期制。除了学期划分的不同外,社区学院实行弹性学分制度,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机会,以吸引大量的非传统学生进入学院学习。

职业指导也是应对社区学院市场化办学的一个重要举措和保障措施。运用指导和咨询程序,把咨询和指导作为一种缓解社区学院学生高度的期望与他们可得到的职业机会之间的冲突的一种手段,确保社区学院的学生主修最适合他们能力和可能得到的职业的课程。

学习专业技术与谋求岗位就业能够直接对接也使得教师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笔者访问过的伊利诺伊州的社区学院,很注重两个辅导:一个是对学生将来充任教师职业的“就业辅导”,再一个是学生充任教师之后如何对他们的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就业辅导的内容是:①个人与社会方面的发展;②学术与教育方面的发展;③职业方面的发展。这第③方面的内容也是职业辅导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来确定目标、怎样处理各种活动的转换与衔接、怎样测试和了解自己的个性、怎样学习及怎样了解有关就业找工作的信息。此外“职业辅导”还强调指导学生今后如何面对职业的选择,新技术在岗位上的运用以及学科发展的趋势怎样。职业辅导的内容都编入学科大纲和教学计划。

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这一点,从一些学校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的做法也得到佐证。伊州的一所高中就设有大学职业指导中心,对高中毕业生进大学选专业进行指导,不只是在临毕业时提供有关资料信息,而是高中生一进校就填写表格,个性、爱好、特长、志向等等都从表上反映出来,并进行跟踪指导,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德弗莱理工学院也设有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的部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帮助学生找些业余工作,沟通用人渠道,经常邀请企业界人士到校聚会,向他们推荐学生,还建立模拟社会选择用人的洽谈[5]室。(三)人力资源经营

1.教师队伍构成

社区学院教师队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其中兼职教师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成为社区学院规模扩张后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社区学院教师多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职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对其教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兼职教师主要从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所以通常是由来自企业的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士担任,以上课程内容跟上科技发展的前沿,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资讯。

社区学院对教师职责的定位有别于传统大学的教师定位,社区学院教师不承担传统大学教师所从事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更强调在教学方面的职责。社区学院几乎都要求教师能够承担课程的开发、设置与更新工作。通常情况下,社区学院的教师每周在校的工作时间为30小时,其中15小时为授课时间,另15小时开展学生专业咨询与辅导、课程设置与更新、本系部分行政工作以及进入中学进行专业宣传或参加提高教学水平的研修活动。

2.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队伍是社区学院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社区学院规模扩张后的必然要求。社区学院在兼职教师聘用、使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以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参考。

在美国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中,社区学院中兼职教师所占比例最高。1995年,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61%,而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兼职教师的比例分别是21%和26%。各社区学院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比例从50:50到70:30不等(见表3-1)。至2001年,公立社区学院兼职教师比例已增加到66.7%。

数据来源: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01年。

社区学院大量聘用兼职教师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减少学院财政支出,节约办学经费。因为在同等教学量的前提下,一名兼职教师的人员费用仅为一名专职教师的1/3到2/3,而且学院无需承担兼职教师的其他相关的医疗、带薪休假等费用。如果入学人数减少,兼职教师因为聘用更加灵活,受到法律条款约束较少,有利于学院根据入学人数合理调整师资队伍数量进而节约办学的人员成本。

第二,对应市场化办学需要,提高师资队伍适应力。社区学院实行市场化办学,其专业项目、课程设置需要跟随市场和社区的需求而调整,兼职教师队伍的灵活性优势就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整个师资队伍能够随着课程设置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所以,在承担的课程类型方面,兼职教师主要承担职业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或者是需求量不是很大的课程。

第三,提升学院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社区学院提供的职业教育课程,由熟悉行业现状、熟悉职业岗位技能的人来担任教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兼职教师本身工作中就会熟悉行业发展前沿,比学院让专职教师花大量时间掌握新技术和新资讯要更好。此外,兼职教师因为通常在企业或其他组织内任职,还能够为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在学院和当地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

总之,大量的兼职教师赋予社区学院的不仅是办学效益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赋予了强大的适应力和灵活的办学机制。

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聘用标准遵循一些基本的要求:学历要求通常是需要研究生学历,但是不同的系科之间有所不同,特殊专业可以降低学历要求;实际工作经验是必须要具备的,应聘者必须具有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否则不予录取。

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聘任是按照一套既定的规范程序进行的,并且学院和兼职教师之间需要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兼职教师的职责、任教学科和年级、工资报酬、聘任期、有关问题解决的法律程序和责任以及就职日期。兼职教师通常都会收到兼职教师手册,内容涉及学校发展、办学理念、兼职教师的权利及义务,有关教学及管理的规章制度等,以帮助兼职教师了解并尽快融入学校的工作中去。

社区学院对兼职教师也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兼职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和专职教师相同,包括学生评价、同事评价、自我评价、检查教学大纲和资料、现场听课。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态度、教学质量、课程设计、讲义制作等方面。

3.教师在职培训

社区学院很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设置专门机构负责规划、组织教师的职后培训与发展工作,以帮助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许多社区学院每年专门划拨一定的经费,向教师提供短期或长期国外访学的机会,供教师进修和培训,内容涉及教育相关理念的培训、教学技能培训、学历提升、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等方面。

教师可以参加教学研讨会(如专业发展会议)或课程进修及其他培训,接受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如各类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最新教育理念等的培训;社区学院还会与附近的四年制学院或大学合作,帮助教师到大学中进修或提高学历层次;在职业能力提高方面,学院鼓励教师到企业里实践,去获取新的知识、技术并更新技能。

4.教师评价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社区学院建立了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本人、同事与教学督导人员。

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课程提纲、学科知识、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等方面。教学评价或测评的结果都会反馈给教师本人。评价结果要保留在系里,评价结果对于教师工作的改进、培训、报酬和晋升都有参考作用。

为判断新任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风格,社区学院一般都实行一段时间的试用期。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聘。试用期结束时,学院有专人负责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并与其本人进行讨论。试用期结束后,如果教师教学效果和工作表现不佳,学院会以书面或通告的形式给予警告,如果仍未得到改进,就可解聘。[6]

Denver社区学院的教师评价体系

自我评价:在学年结束前,每一个教师都要提交一份学年简要自我评价报告,内容包括是否符合工作目标以及关于评价工作已经在教师发展、学生、部门、学校和社区所造成的作用。

学生评价: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公开评价。

教学观察:教学督导者对每一个教师进行教学观察,可以是定期观察也可以是不定期观察。

评价会议:教学督导者与教师共同回顾教师这一年的表现,由形成性和终结性的项目。为维持一个学习型学院的价值,教师和教学督导者将讨论根据建构—反思—创新的循环为教师下一年度的绩效目标和进行成长与发展制作初步计划。

教学评价的内容:(四)企业资源经营

企业和社会资源是社区学院经营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对于社区学院办学质量的提高、办学特色的打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学院企业资源经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和社会资金的获取。

1.社区学院“合作教育”模式的实施

合作教育是美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模式,在提供职业教育的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人才的联合培养模式。合作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学院在设施设备上的负担,帮助学生在就读期间提升职业能力和获得就业经验,进而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合作教育的实施通常是由学院根据专业设置的需要与相应的企业或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教育的协议或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学院负责学生的理论教育以及整个教育过程的管理,企业负责为学生提供在岗培训的岗位并支付一定的费用。

合作教育实施的流程主要为:新生入学后,先在学院里学习半年,而后便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在企业在岗训练与学院理论学习之间进行轮换,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在大学进行授课,完成毕业设计。在学习时间分配上,企业训练与学院学习之间通常是1:1,而学习与工作的轮换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多元化。

在合作教育的管理方式上,学院一方派教师到企业去指导、监督学生在岗培训,在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企业选派人员指导、监督学生在岗培训,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安全操作,协助学院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共同评定学生成绩、劳动态度、工作数量和质量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