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百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3:28:36

点击下载

作者:胡文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石油百工

石油百工试读:

前言

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进程,让坚守和潜心变得殊为不易。我们聚焦石油系统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特殊人才成长故事,推出《石油百工》,展示这些成长于一线、成才于一线的技能专家对岗位的忠诚、对事业的挚爱,他们如何将聪明才智转化为企业的宝贵财富。“百工”一词源于《周礼·考工记序》,泛指各种工匠、手工业者。早在西周时期,“百工”即被朝廷列为“六职”之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不朽传奇,可谓经由工匠的手锻造而成。他们用勤劳智慧和执着追求,练就精湛技艺、铸就伟大发明,锻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工匠精神。

时近现代,随着能源的使用,石油作业从一滴油的发现、采出、炼制,再通过管线运输,直到成为动力源加入汽车、火车、飞机……需经400多道工序,相关工种一百有余,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石油百工”。

在中国石油工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代石油人为国分忧、为油奉献,甩掉了贫油帽子,贡献了巨额利税,促进了国力提升,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石油人培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工匠精神。“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磨刀石上闹革命,低渗透中铸丰碑”,这些豪迈誓言展现了“石油百工”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坚守、薪火相传的匠人品格。

让我们走近《石油百工》,领略石油各条战线的匠人风采,探寻石油工匠的成才之路,传承工匠精神,缔造黑金传奇。

工匠精神,石油文化

林晓洁

2011年10月9日,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英国伦敦落下帷幕。一位个子不高、有些腼腆的中国小伙子引人注目。

他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的焊工裴先峰,时年21岁,代表中国参加焊接项目,一举夺得焊接项目银牌,成为60多年来在此项大赛中获得奖牌的中国第一人。

毕业于中国石油一建技校焊接专业的裴先峰,历经中石油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岗位练兵,“中国高级焊工孵化器”中油一建焊接研究培训中心强化训练,相继通过了由人社部组织的、各省区市和行业选手云集的选拔赛,以绝对优势取得世界技能大赛参赛资格。

裴先峰的脱颖而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培植他成长的“土壤”的肥沃。

高技能人才济济——

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高级工以上人数占技能人才队伍总数的42%,在岗技能专家352名,企业技能专家1 221名,共有32名技能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获“中华技能大奖”、147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建立了1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1个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

人才队伍格局业已形成——

以受到国家级表彰的高端技能人才为引领、两级技能专家为龙头,中高级技师为骨干、中高级工为主体,形成了技能结构和专业梯次较为合理、忠诚企业、奉献石油的技能人才队伍格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绘就一流人才培养的蓝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45.87万人,其中操作技能员工93万人,占员工总数的63.7%,主要分布在各企业基层站(队)操作岗位。

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始终坚持把操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

公司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搭建平台,拓宽通道,不断提升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有效促进了员工岗位成才和集团公司改革发展。

一个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蓝图已经绘就。“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生产,紧紧围绕控总量、提素质、调结构、创效益的总目标,大力实施操作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工程,努力搭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和技能人才成长需要的技能人才发展平台和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能开发管理平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公司持续完善一线操作员工引进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拔使用机制,总结凝练和大力培养石油工匠精神,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创新创效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操作技能人才队伍,满足集团公司发展需要。”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这个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集团公司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顶层设计文件纷纷落地,夯实了基础,规范了管理,扎实开展操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建立了覆盖主要专业生产工种的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站)——考评站(基地)三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

开发了职业技能鉴定综合管理网络平台,实现了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运行,确保评价的内容标准更加贴近实际、方法手段更加公平公正。

加强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考评人员和督导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能评价服务水平;开展鉴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全国示范站活动,有计划地推进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力推动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科学有效发展。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后建立鉴定机构84家,通过国家质量体系认证的鉴定机构达51家,占全国已通过认证鉴定机构的25%,培训培养考评员19 577人、督导员1 329人。

鉴定机构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内部岗位职责较为明确,鉴定工作运行良好,先后开展鉴定工种322个,年均鉴定量达20万人次。

学习培训,技能竞赛,打造最耀眼的高技能石油人形象“全民健身”“奥运会”……这些和体育竞技有关的活动实际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培养技能人才的创举。“全民健身”计划是在基层一线开展的学习培训。培训让一线操作员工插上飞翔的翅膀。如何提高培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摸索着,实践着。

为了着力提升一线操作员工整体素质,集团公司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一线员工培训工作的意见》,建立了层次分明、类级清楚、师资配套、内容有效的操作技能员工培训体系,指导各企业扎实有效开展培训。

一项项烙刻着公司特色的措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根据一线生产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集团公司组织开发了26个专业、207个工种的鉴定题库,编写了20个专业、59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并同步开发了相应的培训课件。

各企业按照集团公司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组织编写岗位练兵规范,形成不同设备、装置、工种的标准化岗位练兵手册。

按照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择优选拔培养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专家等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兼职培训师资队伍,加强了师资力量。

依托基层队站,广泛开展员工入职培训、转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资格取证培训等,提升基本技能水平。

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开展“四新”技术培训,强化技能知识更新,依托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开展紧缺技能人才培训,满足发展需要。

……

目前正在组织开展新一轮的题库和教材修编工作,计划用3到5年左右时间,完成300个左右主体工种技能鉴定和培训标准、题库的修订以及培训教材和课件开发工作,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一体化开发和动态调整。

目前,一线员工培训率达到100%,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和素质能力大幅度提高。

以赛培养人,以赛选拔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操作技能人才奥运会”旨在层层选拔和鼓励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比赛贴近实际。通过创新比赛组织形式,严格流程控制,采用智能化、移动式适时考评等技术手段,特别是采用实物仿真装置比赛,引入现场操作和应急演练等做法得到企业和员工的认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比赛回报丰厚。在制度上进一步突破身份限制和工作年限等条件。“只要拿到了集团公司的竞赛金牌,初级工、中级工可以直接晋级高级工,而高级工则可破格晋升技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这要求企业重视一线日常培训和年轻骨干培养,引导职工钻研技术、岗位成才,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技能和素质。”

比赛一石多鸟。通过培训选拔和竞赛,也检验了近年来在一线培训投入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效果,一批相应的一线实训场所基础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进一步明确,为全面开展一线岗位技能培训打牢了基础。

自1998年开办至今,集团公司已举办了14届竞赛,每个工种平均每4年举办一次,主体工种基本上都已举办过。积极组队参加行业和国际职业技能竞赛,锻炼了队伍,培养了顶尖技能人才。

辛勤的付出换来累累的硕果。通过竞赛产生的“全国技术能手”有139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集团公司技术能手”819名。

无私传帮带,工匠精神,出于蓝胜于蓝

刘永庆是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技能教师,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焊接工种的技能专家。

四十出头,刘永庆便桃李满天下。他获得过集团公司焊工大赛第一名,他将多年来技术上的各种“绝招”倾囊相送给他的徒弟们,他不仅告诉徒弟们“是什么”,还告诉他们“为什么”“怎么想到的”。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徒弟们攀登上了更高的竞赛高峰。他培养的选手王召军获得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竞赛行业组总成绩、气焊组双项第一名,他培养的选手在“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个人团体双第一。

这是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了完善高技能人才政策和成长环境,集团公司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等若干保障措施。

人才成长通道明晰。在《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管理办法》中,搭建了基层技能骨干、企业级技能专家、集团公司技能专家三个层级的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技能专家每月的技能津贴3 000元,营造了尊重技能的氛围。”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一个个蕴含深意的举措纷纷落地——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技术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在企业申报、分期分批宣传交流、企业互评的基础上,评审产生41个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将其作为现代师徒技能传承制度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技能攻关、技艺传承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的平台和“智库”作用,分享专家成果,发挥专家作用。

举办两级技能专家培训班、高级技师培训班和班组长综合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等,大力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升。

创办《石油技师》专刊,搭建中国石油技师网上技术交流平台,总结先进操作方法,推进单位间技术交流。

大力开展“结对子”“师带徒”活动,在生产实践、技能攻关中发挥专家传、帮、带作用,使“独门绝技”得到传承,培养了一批各专业领域高水平技能人才。

……

目前,按照突出实际工作业绩和技能水平的原则,选聘了集团公司技能专家352名、企业技能专家1 221名。创建国家级和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4个,企业技能专家工作室94个。

峥嵘头角沧波里,不得风云志不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大力推进操作员工技能晋级计划、创新创效能力提升计划和‘石油名匠’培育计划,使工匠精神在基层一线形成共识,形成一种文化,把集团公司突出质量效益、实现稳健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基层一线,转化为具体生产力,充分展现石油员工良好形象,有效促进员工岗位成才和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奋斗未有穷期,我们还在路上。知识链接石油的生成

石油的生成,要追溯至5亿年前。那时的地球,大地繁茂,海洋欢腾。地球上的居民是一群以藻类为主要构成的浮游生物。它们体型极小,小到只有放大数万倍之后才能被人类肉眼所发现。当那些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有机质沉积在水底,生油就有了物质来源。

大部分有机质都会在水中接触氧气被氧化,或者被水流冲散无法在水底形成堆积。海湾内部和大型湖泊里的水流相对平静,是有机质沉积保存的理想环境。同时,如果湖泊和海湾拥有足够的深度,恰好能制造一个无氧的水底环境,那些有机质就不会被氧化。除了大海和湖泊,如果陆地上的三角洲地带也拥有类似的环境,有机质也同样可以得到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留在海底、湖底、河床三角洲上的有机质就会慢慢被沉降在水底的淤泥覆盖且混合在一起。

有机质被埋进水底后,在沉降运动的作用下,上方新的沉积层将它们和细密的泥沙混合在一起逐渐压实成为生油岩。同时,有机质被越埋越深,周围的温度也随之升高。

当埋藏位置的温度达到90℃之后,那些有机质在高温的帮助下发生关键性的变化——分子链开始断裂重组!有机质主要是由一堆复杂无序的碳氢分子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化合物。分子链上还有少量的氧、氮、硫、磷等分子。当温度升高后,主链上一些链长较短的碳氢化合物就会断裂开并重新组合在一起,于是——石油形成了!

从主链上断裂的碳氢化合物分子链长短不一,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形成液态的石油并从生油岩中逃离出来,其他分子链更长的物质则留在了生油岩中。

当石油形成后,地温超过150℃时,分子链更短的碳氢化合物就会继续从主链断裂分离。其中有一些化合物的分子链短到只剩一个碳原子加四个氢原子,我们称为甲烷。也就是气态的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那些经过了千百万年才倔强地从生油岩中产生的油滴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会一直沿着地下裂隙运动到地表,最终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分解,消失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

幸运的是地壳中岩石的种类各不相同,其中有几种叫泥岩、页岩、盐岩的岩石密度极高,地球利用这些致密的岩石保留下了一部分石油。它们缺少让油滴通过的孔隙,于是当油滴运动到这些致密岩层下方后就被阻挡在了这里。石油学者把它们称为盖层。

盖层下方就是储存石油的储集层,只要有孔隙的岩石都能储存石油,但是主要是砂岩和碳酸岩。它们能像海绵吸水一样把石油储存其中,石油就藏身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孔隙和微细裂缝里。

如果盖层是平的,石油就会从储集层边缘溢出。当储集层侧面有了遮挡物才会对油和气的侧向运移起阻挡作用。我们知道地壳运动会把地下岩层挤压变形,于是原本平整的致密岩层受到挤压后就会弯曲成一口大锅的形状。石油学者们把这种能够存储石油、阻止石油继续运移的环境称为圈闭。每一个圈闭都是一座为人类保管石油的仓库,这座仓库之中装满石油。楚建设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物探处电子设备维修中心电缆检波器修理工。2009年被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授予工人“技能专家”称号,同年被中国石油集团授予工人“技能专家”称号。2012年被河北省总工会评为“能工巧匠”。楚建设喜欢“小发明、小创新”,部分课题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评为技能专家、技术等级地震勘探工技师。截至目前,他牵头、参与研发成功的成果有14项,其中“直流电源转换器”“炮线快速分离器”等四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可拆装的检波器信号线防水插头获得河北省“十佳”创新成果。

给地球做“CT”的“创新达人”

李方 吴亚珉 胡敬斌 李宪民

今年59岁的楚建设,在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地震勘探相关工作已41年了。

他野外工作经验丰富,曾扎根野外一线34年。广袤的东北平原、内蒙古草原、冀中平原、新疆沙漠……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他掌握技能全面,先后担任过放线工、钻工、测量员、仪器操作员、钻井组长、放线班长、仪器组长、生产副队长以及地震队队长,熟悉地震勘探的全部工序。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工作之余,他还喜欢搞些小发明、小创新。“不搞一些东西,心里就没着没落的。”他告诉记者。

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他,总能从生产上遇到的困难中获取灵感,从而制定一个个创新目标,创造出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他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质量控制成果1项、东方公司级别技术革新成果6项。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企业节约资金300多万元。他也因此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百名突出贡献技师”之一。

面对荣誉,他很淡然:“能够把自己的点滴创意变为现实,能让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并服务于公司发展,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学习不止——受刺激后的奋起

1975年,18岁的楚建设子承父业,进入位于河北涿州的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东方公司的前身)地震队放线班,成为一名放线工,承担地震勘探野外作业中的放线工作。所谓地震勘探,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如炸药爆炸)来激发地震波,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它是整个石油开发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地震勘探工作人员承担着寻找油气资源的重要职责,业内人士形象地称其为“给地球做CT”。放线工则主要负责把电缆、检波器、采集站、电源站等按要求摆放和埋置在检波点位上。

由于楚建设表现突出,1978年,他被调到仪器组做仪器操作员。地震仪器是野外勘探的生产指挥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数据采集中心,如果将地震仪器比作“司令部”,仪器操作员就是“指挥官”,在整个野外勘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楚建设悟性很高,跟着师傅张均晓学了3个月,便能独立操作仪器,这让他很开心。然而一年后,却发生了一件令他终身难忘的事情。

1979年,地震队接到任务到北京市昌平南口探测地下断层。一天,由于当天的野外作业任务不重,师傅就让楚建设独自去锻炼一下。

到了工地后,楚建设启动仪器,指挥炮班放了一炮。他回放并查看监视记录,确定一切正常之后,准备通知炮班放第二炮。

这时,来了一个中国科学院的老教授,想拍一张放炮时的照片。楚建设一口答应了。他启动仪器,向炮班发出放炮指令,然而,炮却没响。他又操作了一遍,还是没响。

他心想:“坏了,可能仪器出故障了。”面对身旁耐心等待的老教授,楚建设只能硬着头皮去修仪器。可当时的他只会操作仪器,还不会检测故障点,更谈不上修理仪器。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查到故障点;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查到……楚建设急得满头大汗。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看楚建设还没找到故障点,老教授叫住了他,说:“我有事要先回去了。小鬼,学无止境,好好学吧!”

这次经历令楚建设很受刺激,他下决心要彻底把知识弄明白,掌握仪器修理。可是,他没有任何电路基础,连电阻、电容、三极管长啥样都不知道,要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并看懂复杂的电路图,简直难如登天!

面对困难,楚建设没有退缩。那段时间,他整天泡在仪器车上,不出工的时候就对照着仪器说明书仔细琢磨各个部件,这一泡就是三四个月。他还买来了《电路基础》《仪器制造》等几十本专业书籍,一点一点地啃食书中的知识。

师傅见他学习劲头如此之大,很受感动,从零开始帮他补习电路知识。

光会理论还不行,还得会操作。不能在贵重的仪器上练习,楚建设就找来一个小音响,把它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没事就捣鼓里面的零件和电路。

终于,一次重新证明自我的机会来了。

1981年,地震队到内蒙古施工。一天,仪器突然不运转了,师傅不在,大伙不知道故障出在哪儿,急得团团转。

楚建设主动请缨:“这个仪器我熟,我来试试吧。”

他在心里默默回顾了一遍检修的知识点,按照检修项目一步步地检测,很快便找到了故障点。原来是磁头的支架损坏,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录磁。

故障点虽找到了,可问题又来了:没有支架配件。于是,楚建设自己动手,按照原样连夜加工了一个新配件。第二天,仪器又可以正常工作了。

师傅知道后很高兴,对楚建设说:“没想到这种问题你都能解决,你小子行啊!”

创新不断——小改革带来大效益

从那之后,楚建设时刻关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旦发现,就想方设法解决。渐渐地,单位的人都知道他爱琢磨,一遇到难题就向他求助。

有一次施工,爆炸班班长发现,施工区通信电缆和高压电网密如蛛网,放炮时,炮线上冲,容易接触高压线,从而引发触电、伤人事故。为了保证放炮人员的人身安全,他找到楚建设,商量解决办法。

楚建设的思路是:“如果放完炮后,炮线与爆炸机能够快速分离,这样,即使炮线接触到高压线,也不会对爆炸机和爆炸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接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但通常情况下,炮线和爆炸机连接非常紧密,不可能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分离。怎样才能解决问题?愁绪爬上楚建设的眉头,他整日茶饭不思。

终于,一个灵感在楚建设的脑海中闪现,他想到了子弹出膛时的场景。射击时,一扣扳机,子弹与枪膛快速分离。按照枪支的撞针原理设计,炮线不就能与爆炸机快速分离了吗?

说干就干,楚建设一头扎进实验中。原理看似简单,应用起来,难度却很大。他使用电钻、电烙铁、锯、锉等工具,花了近20天的时间,自制了一个分离器的外壳,又购买了弹射部分的装置,再经过人工加工合成后,终于研制出了由4个撞针组成的“炮线与爆炸机快速分离器”。放炮时,爆炸机操作员只要轻轻按压快速分离器的按钮,两秒钟之内,炮线就能与爆炸机快速脱离。这项发明成功消除了放炮环节中高压触电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然而,搞发明不仅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很多时候,更要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和恒心。

楚建设注意到,地震队所使用的地震检波器串的插头、插座、三芯线是一次性注塑成型的,只要其中一个损坏,整个检波器串将无法修复,造成浪费。“如果能把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插头插座,改造成可以拆装的插头插座,这样插头、插座、三芯线都可以单独更换修复。”他琢磨着。

可是,楚建设不会电脑制图,他找到加工厂家,将想法告诉厂家,希望对方能帮助完成电脑制图和模具制作。厂家觉得这个部件的零件太多、太复杂,不愿费劲,便拒绝了他。

回去后,他没有轻易放弃,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硬是用刀子和软木削出了一个模型。当他拿着模型再次找到厂家时,厂家的技术人员被感动了,按照模型帮他完成了电脑制图和模具制作。此项成果被推广应用后,每年可为公司节约修理费约26万元。

自此以后,楚建设被同事们誉为“创新明星”。

薪火相传——愿有更多人为公司做贡献

2009年,楚建设被调入东方公司的二级单位华北物探处,在电子设备维修中心从事电子设备及仪器的保管、检测和维修等工作。

2010年,以楚建设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在华北物探处电子设备维修中心成立。这是东方公司首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也是河北省直接管理考核的2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之一。在楚建设的带领下,先后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4项,为企业创造价值数百万元,荣获河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以及东方公司“东方先锋”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2014年10月28日,在东方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中,华北物探处职工侯海新摘得地震勘探工比赛的桂冠,这是华北物探处第四次获得地震勘探项目个人技能竞赛第一名。而四届冠军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楚建设的徒弟。

谈起师傅,侯海新的言语中透露出满满的敬意与感激:“师傅对我们没有任何保留,把他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全都教给了我们。”

多年来,楚建设为公司培养出了一大批地震勘探技能人才。在东方公司每年举办的技师培训班上,他主讲的《创新创效》一课非常受学员的欢迎。他所带的徒弟中,已有十几位成为地震勘探技师和高级技师,多人走上生产副经理等管理岗位。“再过几年我就退休了,能多带点徒弟出来,就会有更多人为公司做贡献,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楚建设说。武东生1982年10月毕业于玉门石油管理局技校,被分配到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6052队工作。1994年9月至1998年9月,调任吐哈钻井公司45177队任副队长。1998年9月至今,武东生被调到吐哈钻井公司技术服务公司事故预防中心(现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技术服务公司),从事现场技术服务及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他不断创新钻井新工艺、新技术,他研发设计的5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06年5月至今,武东生连续四届被聘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石油钻井技能专家;2013年4月,创建武东生打捞技能专家工作室并任工作室负责人;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风雨无阻的油井“120”

李 方 王 靓

2015年9月的一个午后,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仍是热浪滚滚。

一辆皮卡车安静地穿行于吐峪沟大峡谷。刚处理完玉北12-18井“划眼复杂”的武东生一行正返回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

燥热的天气,晃动的车子,车上的人都有些犯困。朦胧间,武东生的手机响起:“喂,武师傅,葡北24井发生‘阻卡复杂’……”

听到又有情况,武东生果断决定:“调头,去葡北24井。”“今天是中秋节啊!”车中有人小声地说了一句。

看到大伙儿疲惫的神情,武东生说:“处理事故的第一要诀就是快。井上的兄弟们现在肯定很着急,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就这样,武东生一行马不停蹄地赶赴葡北24井现场,与井队兄弟们共同解决难题,也共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节。

身为一名钻井高级技师,武东生日常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34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吐哈钻井公司全部生产区块。东至三塘湖,西至塔里木油田,哪里有“井下复杂”和事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曾屡次成功处理钻井卡钻、钻具事故及井下复杂情况,是一线钻井工人心目中的“及时雨”,也是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石油钻井技能专家以及西部钻探工程公司石油钻井技能专家。“练技”有路勤为径

1982年9月,19岁的武东生从玉门石油技校钻井专业毕业,被分配至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6052钻井队,成为一名钻井工。

刚进公司,师傅就告诉武东生:“干这行要靠技术吃饭,必须学好技术。”武东生把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心里。

如何学好技术?在武东生看来,唯有做到“三勤”:脚勤、手勤、嘴勤。师傅布置了任务,他总是最积极的那个;干活儿时,他总是手脚最麻利的那个;碰上琢磨不透的问题,他就缠着师傅刨根问底。渐渐地,公司的人都知道武东生勤奋好学。很快,他就从同批分进钻井队的十几名工友中脱颖而出。

1983年,公司领导决定提拔武东生到副司钻岗位。得知这个消息,武东生“吓”得彻夜未眠。

司钻是钻井队的技术骨干,掌管刹把操作,即通过操作钻井绞车的刹车制动手柄,来控制钻进和起下钻等作业。俗话说,司钻手里握着三条命:设备的命、井的命、人的命。一旦操作失误,不但容易引起设备损坏以及井下事故,还容易引起人员伤亡。毫不夸张地讲,司钻工作的好坏基本上就决定了一口井的命运。

化压力为动力,为了能尽快胜任这项工作,武东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练习操作。下班后,他还常常留在井上,给技术员打下手。渐渐地,武东生练就了用力适中、送钻均匀、下放钻具平稳等一项项硬功夫。

可是,光会操作还不够,钻井最难的是对井下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与处理。井下情况人是看不见的,只能全靠平时积累的经验。武东生就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随时带在身上。每当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会认真记在笔记本上,回去再反复琢磨。这样的笔记本,武东生每年都会记满两三本。时间长了,他记过的笔记本可以塞满一个大大的纸箱。

1984年,武东生被提拔到司钻岗位,带领整个班组。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武东生对自己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扶刹把、提拉钻杆……每一步操作,他都小心谨慎,不容许自己有半点失误。多年下来,他做到了平稳操作、安全生产;他所带的班组,年年都被评为先进班组。

1987年4月,武东生所在的6052钻井队接到了承钻台参一井的任务,这口井是当年原石油工业部确定的10口科学探索井的第一口井。

台参一井位于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台北构造带上,那里素有“火洲”“风库”之称,夏季酷暑难耐,冬季天寒地冻,一年风沙不断。

武东生和他的工友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艰难的钻探历程。由于是盆地中的第一口深探井,地质情况复杂,井漏、井塌、缩径、遇卡等各种“井下复杂”和事故频繁发生。

困难没有吓退武东生和他的工友们。“不找到油绝不罢休!”他们在吐哈盆地扎下了营盘。这一扎就是16个多月。

4 466.88,时隔近30年,武东生依然清晰记得这个数字。1988年9月,武东生和他的班组钻到井深4 466.88米处,发现了油气层!

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89年1月5日凌晨,台参一井喷出工业油流,被誉为1989年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枝报春花,并由此发现了吐哈油田。

那一刻,武东生忘记了钻井过程的所有辛苦,内心无比激动。“创新”无涯“巧”做舟

1998年,武东生被调到吐哈钻井公司技术服务公司事故预防中心(现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技术服务公司)工作,从事生产技术服务和井下事故的预防处理工作。16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武东生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为日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心工作期间,他不断地钻研和创新钻井新工艺、新技术,解决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难题。

一天凌晨1点,武东生接到电话,玉北11-16井发生“落鱼”,需要尽快打捞。

在钻井施工中,钻具、套管和油管等掉落井底叫作“落鱼”。从井眼内打捞“落鱼”,是一项细致的技术工作,如果处理不当或打捞作业时间过长,将会增加事故的复杂性,甚至造成井的报废。因此,作业中精准研判、优选工具、适时创新极为重要。

武东生赶到现场后了解到,井下“鱼头”是钻杆的母扣,其直径为165毫米,而井眼直径却有375毫米。打捞工具的对扣接头和“鱼头”之间空隙太大,如果直接打捞,“鱼头”极易错过,导致打捞工具在井底跑空趟,延长打捞作业时间。

武东生大胆提出:“加大接头尺寸,用直径273毫米的套管加工一个引子焊装在接头上,以解决空隙大的问题。”

解决方案一经明确,他立即动手,计算尺寸、设计工具、赶往管具公司加工……4个小时后,大井眼找“鱼”对扣打捞工具诞生,入井后探鱼、进鱼、对扣一次成功,顺利解决了“落鱼”事故。一线的钻工兄弟们不由对武东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为油井“120”。

在武东生看来,事故预防要比事后处理更为重要。如何对钻井的工具、设备做一些小改革,防患于未然,是他时刻努力的方向。

在钻井时,地层的黏土等矿物质遇水容易膨胀,致使井口缩径、钻具“卡脖子”的现象时有发生,既耽误施工进度,还容易造成钻具损坏并引发井下事故。武东生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在钻具中间部位连接一个切削齿,这样钻头打过时,切削齿可以同时削刮由于膨胀凸出来的地层部分,使井壁再恢复原样。”武东生思索着。

经过反复试验,“井壁修复器”终于诞生。它实现了边钻进、边修复缩径井段井壁,有效预防了卡钻事故的发生。这项创新也荣获了吐哈钻井公司2013年质量控制成果一等奖。

如今,武东生研发设计的“侧钻引鞋”“侧斜托盘”“钻井液滤清器循环短节及钻井液滤清器循环管串”“划眼式倒扣装置”“水平井扶正助推打捞装置”等5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质量控制技术成果获得吐哈钻井公司、西部钻探公司奖励。

桃李芬芳春满园

2013年4月,武东生打捞技能专家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既是公司进行技术创新、科研攻关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

两年多的时间里,武东生带领工作室的8名成员共参与钻井施工、处理事故和复杂113井次,刷新钻井区域指标180余项,挽回重大事故经济损失3 000余万元;编写的《吐哈钻井事故预防技术》《吐哈钻井操作规程》等教案,被公司列为员工培训专业教材。

谈起带徒弟的心得,武东生有六字法则,那就是“高标准、严要求”。“从理论到实践,从做事到做人,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快速成长。”武东生说。十几年来,他先后与十几名学徒签订了师徒合同,他和所带的徒弟均获得“优秀师徒对子”称号。

在他的培训与指导下,一批勇于担当、能挑大梁的技能骨干脱颖而出。目前已有1人成为集团公司钻井技能专家,1人成为西部钻探钻井技能专家,多人成为高级技师,近30人在集团公司和西部钻探组织的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武东生将他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他的徒弟和其他员工,在成就员工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知识链接开采石油 深入地壳

钻机是叩开地宫的利剑。石油钻井按深度划分的话,4 500—6 000米属于深井,6 000—9 000米属于超深井,超过9 000米的属于特深井。制造特深井钻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钢材。根据设计,12 000米钻机的钢结构井架高达52米,相当于20层楼房,重达数百吨。同时,钻机的大钩设计承载900吨的重量,相当于吊起90辆10吨重的卡车。

这些数字意味着钻机的大钩和井架都需要性能极佳的钢材!

万米级深井的钻探时间都很长,一般要跨年度,会经历春夏秋冬。如果钻探地点在高纬度地区,寒冷的冬天,钢材必须要经受-40℃的低温考验,不耐低温的钢材在那种情况下会发生脆断。大钩是吊起钻柱和钻头的核心部件,12 000米钻机的钻探深度意味着最高会有长达12公里的钻柱被挂在大钩上。

钻柱是传递动力使钻头旋转破碎岩石的必要部件,钻探人员也可以根据钻柱的长度计算钻井的深度。钻柱的长度规格不同,如果以12米一节的长度计算,12 000米钻机在达到钻探极限时,地下将有1 000根钻柱连接。如此多的钻柱意味着它们在地下会如同面条一样摇晃摆动。

一台钻井不论结构有多么庞大,所有的部件都是为了小小的钻头能在地层中顺利钻进。

钻头的种类按结构及材质可分为刮刀、牙轮、PDC和金刚石钻头。按功用可分为钻进、取芯、扩眼钻头三种。钻头在破开地层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岩屑,人们通过往井眼里注入泥浆来清洗井底并带走岩屑。而泥浆是通过中空设计的钻杆、钻铤、钻头最终到达井底。泥浆从钻头排出后会充满整个井筒,这时地面上的泥浆泵就会把泥浆抽回,过滤后重新注入井下。因此,泥浆也被称为钻机的血液。除了带出岩屑冷却钻头之外,泥浆还承担着保持地层压力防止井喷的作用。12 000米钻机的钻探深度使得泥浆泵必须拥有足够大的压力,能快速把泥浆顺利注入万米深的地下。

钻机的八大件包括结构件、钻井泵、绞车、天车、游车、大钩、水龙头、转盘。转盘是钻机的核心部件之一,靠它动力才能传递到万米地下。钻机在钻探过程中的许多部件需要极高的抗磨损性能。提高抗磨损性能的方式就是在这些钢结构的外层加强硬度,就像给人穿上一件铠甲一般。

现代钻井技术已经能够做到让钻头在地层中改变方向,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直井,钻井还能向其它方向钻进。区别于直井的钻井被称为定向井,其中又可以分为水平井、分支井、丛式井、大位移井。丛式井是在一个井场或一个钻井平台上,钻出两口或两口以上的定向井。水平井是井斜角大于或等于86°,也就是与地面保持相对水平角度的定向井。分支井是一个井口下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定向井。大位移井是井底水平位移是垂直深度两倍以上的定向井。

迄今为止人类最深的钻井深度为12 262米,甚至连地壳都没能钻透。而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正在向更深的地层、更恶劣的区域和海洋发展,在中国探明的可开采的石油资源中,很大部分埋藏在5 000米以下。中国能够自己生产12 000米钻机不仅仅标志着钻机制造能力的提升,更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徐长岗1978年3月参加工作,曾先后工作于井下105队、测井公司新技术推广站。现任长城钻探测井公司仪器维修中心LEAP仪修组组长,自2006年起连续六年被集团公司聘为测井仪修技能专家,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他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中,获得国家专利9项,局级HSE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公司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被辽河石油勘探局评为“先进文明职工”和“读书自学岗位成才积极分子”,2001年9月还被集团公司授予“技术能手”称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林晓洁 李 方 韩维东

石油测井技术是石油勘探的眼睛,用仪器深入油气田油井便可寻找油气层并监测油气层开发。

因此,测井仪器维修工作是高精尖的工作,集电子、机械、液压等多个学科于一体。

一个半路出家的初中文化程度的转业军人,理论基础十分薄弱,电路基础几乎为零,带着对石油的那份热爱自学成才,自2006年起连续6年被中石油集团公司聘为测井仪修技能专家,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就是长城钻探测井公司仪器维修中心测井仪修技能专家徐长岗。

逆袭——滴水可以穿石

1985年1月,徐长岗调入原辽河油田测井公司新技术推广站工作。从干了两年的试油工转为仪器仪表安装修理工,他倍感压力。

新技术推广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技术人员,也不乏一些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只有徐长岗一个工人。

站里不成文的规定是:“没有职称不能维修。”对于维修,徐长岗“不能动手,不能靠前看”,每天除了清洗工作,他几乎无所事事。

曾经在部队当了4年班长的徐长岗并不安于做边缘化的角色,他有着不服输的倔劲:“既然来到这里,我就要当堂堂正正的修理工,要干就干好。”

对测井工艺了解太少,仪修理论基础十分薄弱,凭在部队学习的一点点无线电基础,徐长岗决心自学。

最开始,看电路图和看天书差不多。徐长岗并没有泄气。他没日没夜地研究电路图,抱着厚厚的书研读。

维修工作是一门手艺活,徐长岗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他几乎天天晚上利用休息的时间,通过焊接各种废旧的电路板和报废的元器件,为维修工作打基础。

在单位,在不影响师傅工作的情况下,徐长岗仔细观察遇到什么故障,师傅是如何解决的,并把全过程默记在心。下班后,他用笔记本记录下了维修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

经过半年的积累,徐长岗发现那些看似复杂的电子逻辑并不高深,看似深奥的电路图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一次,一台仪器出现故障,师傅把能换的零件都更换了,还未能解决问题。师傅挠头为难之时,一旁的徐长岗也暗暗琢磨电路图。

当天晚饭后,徐长岗又回到单位,拿着电路图和出故障的仪器反复对比。师傅见状很奇怪,徐长岗平时话语不多,根本接触不到技术活儿,怎么会对电路图感兴趣。“电路图上好几十种零件,你全能认出来吗?”师傅有意考考他。“那我问你,这是什么?”师傅在电路图上点了小小的符号。

徐长岗仔细一看,那是最难辨认的零件之一,但难不倒他。“这是扼流圈。”徐长岗快速答道。

师傅一惊,点击另外一个符号继续考他:“这是什么?”

又是一个常人容易混淆的零件。“这是双稳压二极管。”他胸有成竹。

……

徐长岗的出色表现让师傅不由惊叹。“你全都认出来了,不过你能修吗?”“我敢修!”徐长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师傅决意让徐长岗试一试。

徐长岗追本溯源。特定仪器维修的大原理他并不太拿手,但是电路维修的原理相通,出故障只有几种可能性。

电子设备正常运转,首先要有一个正常的电源。于是,他检查了电源,电源是正常的,输入信号也是正常的,输出端是否有异样呢?徐长岗仔细检查,发现在集成电路的拐角处有问题。

找到了!徐长岗发现集成电路里面有断线,而断线点在管壁下,隐蔽得让肉眼难以看到。

难题迎刃而解,师傅赞许地拍了拍徐长岗的肩膀。“以后,你也来维修仪器吧。”

执着——路漫漫其修远兮

小试身手后,徐长岗对工作迸发出极大的热情。慢慢地,他练出了绝活。一些螺丝零件的参数,别人要用卡尺测量,他只需看一眼,便能准确说出螺丝的型号、尺寸和螺帽的头型。

干中学,学中干,凭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徐长岗很快掌握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并被原辽河局授予“读书自学岗位成材积极分子”称号。“只要有信心、决心、恒心,认准方向,勇于跋涉,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这是徐长岗的口头禅,他也努力践行着。

对于进口仪器,徐长岗从不被人为设置的技术壁垒吓到。一种地层测试器由美国进口,徐长岗想提高它的刻度系统的效率。

核心技术被国外公司封锁了,怎么办?自己做试验。一次试验失败,继续做;第二次又重蹈覆辙,再继续做。徐长岗越挫越勇,他积极借助外力,为了找到一个准确的数据,英语基础薄弱的他不厌其烦地依靠快译通翻阅大量的外文资料。

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受挫和反思,徐长岗最终研制成功了“组合刻度系统”,实现了刻度一次可同时获得4支线路对4支推靠器的16组数据,从而使原来一次只能获得1支线路对1支推靠器的1组数据的刻度方式变为历史。

在仪器研发上徐长岗小试锋芒,在仪器维修方面,他更是如鱼得水。凭借多年在岗位上的不断积累和潜心研究,他掌握了一整套“望、闻、问、切”的绝活,无论多么复杂的进口仪器出现问题,他都能“药”到病除。

2006年,在新疆塔里木方1井测井服务中,突然计算机终端显示器CRT失去信号。

情况十分紧急。如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好地面设备,甲方会另雇其他测井队,这样不但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失,公司的品牌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所有人的心都悬在半空。怎么办?从没修过地面设备的徐长岗主动请缨。

他不慌不忙,查看图纸,分析故障可能发生的点。找到了!原来故障点是11号板上一支电容击穿了。

徐长岗换上备件开机CRT显示正常,设备工作正常,测井工作按时完成。“有你在,我们的工作就有谱了。”公司领导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经此一役,徐长岗为公司挽回了60多万元的损失。

创新——不待扬鞭自奋蹄

在很多人眼里,徐长岗是一个特别“多事”的人。在工作中,只要是他发现干起来不顺手、返工率高的情况,他都会想办法创新。没有任何硬性要求,这种创新往往是自我加压。

2010年,随着长城钻探测井队伍的扩大和测井工作量的增加,徐长岗发现原有的手动密度仪器刻度装置存在诸多问题。手动刻度会导致人员接触放射源时间长,对人身伤害较大,而且刻度成功率低,经常返工,造成射线照射过度和刻度费用的提高。

能不能设计一台自动化刻度控制装置?徐长岗萌发了这样的念头。拦路虎显而易见,国内外没有这样的刻度装置,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徐长岗悉心琢磨,每日在刻度装置前反复思考,不断测量数据,画出草图。几个月后,一套世界上首创的自动化密度刻度装置构思图诞生了,并且该装置于2010年正式投入生产。

这种仪器辐射少,效率高,刻度精度高。每年减少返工70余次,节约成本70多万元,而且刻度人员接受射线照射的时间减少了70%。在确保员工健康、减少职业病发生几率方面,这种仪器具有长远的、不可估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项成果于2013年获得国家专利。

总有他“看不惯”的地方,总有他想创新的地方。

密度仪器下井时,长时间接触泥浆,弹簧及机械传动部分都灌有泥浆。如果不冲洗干净,泥浆固化,会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推收。

徐长岗带领的团队研制了一种密度仪器野外便携推收装置,解决了外部市场维修密度仪器开收腿的难题。此项成果2013年获得国家专利。

针对仪器拆卸周期长,且易对外筒和内部器件二次损坏等问题,他研制了一种仪器维修多功能拆装台,可安全可靠地进行拆卸和安装,大大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并节省了高额的外厂维修费用。

针对密度副臂更换频率过高的问题,徐长岗提出对磨损密度副臂进行加工修复。相比购入新的副臂,修复一个副臂可节省费用3 167元,每年可节省12万元。将此一项工艺推广到XY井径和四臂井径的修复,可为公司节省一大笔维修费用。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3年,徐长岗担任公司新成立的LEAP班组组长。在班组内,徐长岗利用各种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长为仪修技术骨干。他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每一位年轻徒弟。在他的带领下,LEAP班组已经成长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为长城测井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0多年来,一本本沉甸甸的证书,一项项厚重的荣誉,见证了徐长岗多年的艰辛付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徐长岗说,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任相财1974年参加工作,现任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四矿北十一队采油高级技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任相财共获技术革新成果100多项,申报国家专利8项,创经济效益2 000多万元。他连续30年被评为厂优秀员工,2006年被聘为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技能专家,2009年1月被评为黑龙江省技术能手。2012年被授予黑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6月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油田队伍里的“发明家”

赵泽众 王 永

还有半年,大庆油田采油一厂的采油高级技师任相财,就要退休了。

这位采油工人们口中的“发明家”“技术120”,平日里的主要工作,便是拿起铅笔、圆规,将脑中一个又一个灵感画在纸上,变成实物。

他每天只睡4个半小时,凌晨3点就起来画图纸,午饭后还要拿出1小时看书学习。“我就是喜欢搞发明。”他说,“别看发明小,小发明能创造大效益。”

兴趣转化成无穷的动力。在任相财工作的几十年中,他共获得技术革新成果100多项。其中,获油田公司级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奖12项、厂级技术成果奖3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为企业创造了2 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一本书开启的世界

时光倒回40年前。1974年,大庆油田的土地上,还残留着老一辈石油人大会战过后的痕迹。

刚进入油田担任采油工的任相财,既怀有对采油工作的憧憬,又面临着识字不多、看书学习难的困境。任相财上小学时便碰上了“文革”,虽然高中毕业,但大字却不识几个。

该看的书,必须要啃下来。刚工作的头几年,任相财翻字典,请教别人,通过阅读《采油工程》《集输工程》《采油地质》《采油工新工艺》《采油技师知识问答》等书籍,记下了20多万字的笔记,掌握了采油工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日子一天天过去,任相财在岗位上干得得心应手,但他总感觉缺了点儿什么。

一次,任相财参加了石油夜校的培训,一堂“创新理论课”把他给迷住了。

课上,每位学员领到一本教科书《创新与思维》。“革新与创新,是核心生产力。”书里的头一句话,任相财至今仍能记起。他想到,只当个采油工还不行,还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时,采油工总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麻烦。在更换注水井总闸门丝杠密封圈时,关井泄压的操作不可或缺,但只要进行这一操作,油井底的压力一减少,注水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还有损坏套管的风险。

如果能在关井泄压过程中,找一个装置固定住密封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任相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始寻找合适的材料。

与别人费尽周章查阅装置图、寻找材料的方法不同,爱好画画的任相财先拿起铅笔、圆规和尺子,临摹出原装置,再根据装置的实际情况,画出改良方案的图纸。“多画一次图,对装置也就更多了解一分。”经过反复琢磨,任相财研制了注水井总闸门维修闸板固定器,实现了不泄井底压力更换密封圈的设想,减少了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没想到的是,这项成果还在全厂推广,并获得了油田公司重大技术革新二等奖。

自己的一次尝试,不仅能解决生产难题,还能获奖,任相财兴奋异常。从此以后,他时刻关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现,就想方设法解决。

一根棍引发的创新

时间一长,工友们都知道“任相财爱琢磨”,一遇到什么难事就向任相财求助。“任师傅,咱冬天换盘根要带的东西太多,手都冻僵了,想想办法吧。”一年冬天,一名工友跑到任相财身边诉苦。

寒冬腊月,采油工人常常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到户外定时为抽油机井更换采油用的盘根。但换盘根所需要的工具太多,绳子、钩子、起子、锤子、电工刀等器具,两只手根本拿不过来,给工人们的携带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更别提下井时的艰难了。

任相财一口答应了下来。从早到晚他都在苦思冥想: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到了双休日,家里大扫除。任相财拿着扫帚清理卫生死角。扫着扫着,扫帚一勾,从儿子的床底下滚出来两节短棍,一条金属链连接在中间。

这是什么东西?挺像采油用的盘根棍嘛!任相财顿时来了兴趣,一个人坐在地上开始研究起来。原来,这是儿子小时候玩的双节棍。如果利用双节棍结构的原理,将这么多的工具组合到一起,工人携带、上井时不就方便多了?

他立马开始进行改良,试着将5个工具组合到一根棍子里。棍子做成可收缩的类型,方便将所有工具一道取出;在棍子的侧面装上一道放吊卡子,利用磁力,保证驴头停在任意位置,方便工人固定下井位置。为了方便分离盘根,他还在装置内部加入了可以切割盘根的工具……

经过反复试验,“抽油机井加盘根工具”正式出炉。它看上去只有一根盘根棍大小,却能伸缩自如,棍内含5件工作时的必备小工具。发明一出,不仅被评为公司级技术革新二等奖,还被公司列入首批重大技术革新推广项目,在全油田推广使用。

尝到甜头的任相财,更加注意身边的点点滴滴。抽油机的室外装置一到冬天就冻结,工人便无法取得室外装置的套压。任相财在闲逛时途经汽修厂,看到车下支着千斤顶,又受到了启发。他借鉴千斤顶的原理,创造出“多功能注水井套压装置挤油器”,将防冻油注入室外装置中,保证了装置不冻结。

但在很多情况下,搞发明还是得靠不畏苦、不畏难的恒心。

在油田生产中,抽油机井经常发生杆断现象。近千米长的抽油杆若是发生了部分杆断,就只能动用吊车,用吨位仪来计算断杆位置。每一次检测,都要花费数天的时间,影响每口油井十几吨的产量。如果能及时判断准确位置,当杆断部位较浅时,采油工人便能自己及时打捞,避免大规模作业,减少对产量的影响。

任相财一直就想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他主动提出要攻克这一难关的想法。可这是多年来连专家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别人越是说‘你不行’,我就越是想证明给别人看。”任相财的倔脾气上来了。他跑到配件商店,向售货员打听到一种扭矩扳手,具有测试受力大小的功能。根据这种扳手的原理,他制作了抽油机井杆断部位判断器。

在油井内出现异常时,判断器的曲柄便会停在接近的死点上,卸松井口上的盘根盒,便能清理脏物;判断器上的扭矩测量仪安装在盘根盒上方的光杆后,用右手握紧扭矩测量仪手柄,顺时针扭动扭矩测量仪,观察测量仪内指针,便能计算断杆的详细部位。

装置进入了实验阶段后,如何将测得的扭矩换算成质量,着实让任相财犯了难。在采油队当吊车司机的儿子任永庆主动提出要帮助父亲。白天,任永庆开着吊车,任相财带着装置,赶到各个有断杆的抽油井,测试旋转扭矩,称量断杆的重量,记下每一次扭矩、重量的数值,与吨位仪的数值进行比对。晚上,任相财连夜赶工,计算扭矩数量的比值,画出曲线,找出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经过40多口抽油井的实验,任相财终于找到了扭矩和重量之间的换算公式。断杆判断器得到了全厂的推广,历经870余次的应用,判断准确率精确到正负两根抽油杆,为石油工人在采油机断杆时,选择作业还是吊车捞杆提供了科学依据,断杆判断器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个梦延续的征程

2011年3月24日,大庆石油采油一厂的培训中心,一块红布被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