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专科类)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05:49:0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专科类)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2018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文化综合》(专科类)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历 史

1.1 考点精讲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

一、远古时代(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1)生活时间、地点

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2)生活方式

靠采集和狩猎获取食物。(3)发现意义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

2.北京人(1)生活时间、地点

距今70万年~20万年,1920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2)生活方式

基本具备人的体质特征,过群居生活;已经学会制造石器和用火,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3)发现意义

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遗址。

3.山顶洞人(1)生活时间、地点

距今约18000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2)生活方式

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已明显地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会打制石器,能在小件器物上磨光钻孔,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有爱美观念。(3)发现意义

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已经是真正的“人”。(二)远古文化

史前文化时期(没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文化)

1.旧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早期

①时间:距今约260万年~1.2万年前

②代表:旧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谋人石器、匼河文化、蓝田人文化以及东谷坨文化(见东谷坨遗址)。(2)旧石器时代中期

①时间:约从30万年前起~3万年前

②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可用山西襄汾发现的丁村文化(见丁村遗址)为代表。另外比较重要的有周口店第15地点文化和山西阳高许家窑人文化。(3)旧石器时代晚期

①时间:约4.5万年前~约1万年前

②代表:华北,华南及其他地区存在时代相近但技术传统不同的文化类型。

2.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4000年。以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为开端标志。(1)新时代时期早期

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10000年至7000年

②代表:裴李岗文化(2)新时期时代中期

①时间: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年代距今为7000~5000年

②代表: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

a.仰韶文化

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距今7000~5000年之间,农业方面以种粟为主,同时饲养猪、狗等家畜,手工业以彩陶最著名。

b.红山文化

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距今约5000年左右。该遗址有很多玉礼器出土,还发现了大型祭祀建筑遗址。(3)新时期时代晚期

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距今约5000~4000年

②代表: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

a.龙山文化

距今约5000~4000年,磨制石器更加精致,新兴农具增多,家畜种类扩大,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蛋壳陶”为代表,这种陶器呈黑色,陶胎极薄。

b.良渚文化

距今约5300~4200年,农业工具进步,已种植水稻;手工业制品精巧,有玉琮、玉璧等象征权力的贵重礼器。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房屋为干阑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产生。

二、先秦(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一)夏、商

1.夏(1)形成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2)夏文化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

①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是指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冈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②二里头遗址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2.商

商朝因首都定都于殷,又称殷朝。存在时间为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1)殷墟

商朝时期我国古代奴隶制经济和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朝前期,因水患和政治动乱而屡次迁移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叫殷朝。殷都城因年久失修而废圮,称为殷墟。(2)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清末发现于河南殷墟。

①特点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

②意义

说明商朝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已有相当高的文明,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3)青铜器

商朝的手工业很发达,最重要的是青铜器制造业。

①司母戊大方鼎重832.84千克,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②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精品之作。(二)西周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都城在镐,称镐京。

1.武王伐纣

商朝末年,商王纣统治残暴,激起人民的纷纷反抗。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史称“武王伐纣”。

2.分封制(1)内涵

周初统治者先后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各自建立的国家叫诸侯国。诸侯国要服从周王的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初期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2)分封对象

分封制是西周立国之本。周公当政时期和成康时期进行了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姬姓诸侯多是文王、武王、周公的后裔。异姓诸侯多是周人的亲戚,还有些是归附周朝的方国部落首领和前朝遗族。(3)主要目的

为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三)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来源于春秋和战国两部分,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1.春秋五霸(1)具体人物

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主要历史事件

①齐桓公称霸

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政治、经济、军事,“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东方强国。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成为霸主。

②晋楚争霸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经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大会诸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世纪前期,楚军大败晋军,楚庄王称霸中原。晋楚争霸,持续了一百多年。

③吴越战争

春秋晚期,长江流域还有吴越两国的争霸。吴国在江苏南部地区,越国在浙江钱塘江流域。先是越国被吴国打败,吴王称霸。之后,勾践卧薪尝胆,重新强盛起来,打败吴国。

2.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制的确立时期。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盛的诸侯国。

3.商鞅变法(1)时间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为左庶长(相当于偏将军之职,为中级官吏),开始了变法。(2)主要内容

①第一次变法内容

a.“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b.重农抑商,奖励农耕;

c.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d.“燔诗书而明法令”。

②第二次变法内容

a.统一秦国的度量衡;

b.废分封制,行县制;

c.“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3)结果

遭到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新法却保留下来。(4)变法意义

①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使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变法中的严刑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④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4.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于公元前256年左右,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也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5.“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1)儒家

①基本思想

儒家学说,或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尤其重视“刑德之治”,其终极思想是:外圣内王。儒家尤其重视伦理道德关系。

②代表人物

a.孔子

伟大的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核心是“仁”,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孔子被统治者尊为“圣人”。

晚年修订和整理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五部书,统称为儒家“五经”。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

b.孟子

被尊称为“亚圣”,著有《孟子》一书。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善性。

c.荀子

著有《荀子》一书,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2)道家

①基本思想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崇尚贵虚守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代表人物

a.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其代表警句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对立的东西是互相转化的。

b.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 ,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代表作品是《庄子》。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认为“有用”不如“无用”好,思想比较消极,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3)墨家

①基本思想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与孔子(儒家)、老子(道家)为代表的三大汉族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重视文化传承(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

②代表人物

墨子,名翟(dí),墨家创始人,战国初期鲁国人,其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③代表作《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例如杠杆平衡原理。(4)法家

①基本思想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亦称之为刑名、刑名之学。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

②代表人物

韩非子,中国战国时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代表作《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之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法不阿贵”。(5)兵家

①基本思想

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一,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

②代表人物

a.孙武,兵家代表,著有《孙子兵法》,注重战略战术原则,强调集中力量打败敌人的重要性,要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b.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主张打仗谨慎,要做好充分准备;主张集中兵力,以少胜多。典型战役: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三、秦、汉(一)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

1.秦的统一(1)秦统一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

a.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b.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c.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d.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e.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②主观条件

a.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b.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c.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2)秦灭六国的过程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秦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建立和健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2)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条件

①理论基础

韩非子总结战国诸子的学说,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秦始皇根据其政治理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集一切权力于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各级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政治基础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加强对国家的控制。

③经济基础

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3)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①政治措施

a.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b.确立“三公九卿”的制度。(“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以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九卿”有奉常、郎中令等,所有官职均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c.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颁布秦律。

②经济、交通方面的措施

a.颁发“使黔首自实田”法令,进行全国性土地登记,以国家统一法令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统一货币、度量衡与车轨;

c.迁徙豪富;

d.大修驰道。

③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a.书同文,统一使用小篆;

b.焚书坑儒。(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国家独立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

②消极影响

a.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

b.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3.秦末农民战争(1)爆发时间:秦末(公元前3世纪)(2)爆发原因

①农民负担的赋税过重;

②农民被迫服沉重的兵役和徭役;

③秦律法严酷。(3)秦末农民起义

①大泽乡起义

前209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仅半年便失败。

②巨鹿之战

前207年,项羽率军与秦军决战大捷,基本消灭秦军主力,奠定了推翻秦王朝的基础。(4)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腐朽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二)两汉

汉朝分为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

1.文景之治(1)含义

文帝、景帝在位期间,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回复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2)推行措施

①社会经济方面

a.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免田租;

b.重农贵粟,人民可用粮食向国家买爵位,也可以用粮食赎罪;

c.惠商政策,鼓励商人经商。

②政治军事方面

a.沿袭秦朝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

b.改革法律,减轻刑罚。(3)评价

文景之治本质不是对农民战争的让步,而是鉴于秦亡于政所做的积极有为的调整,实施较为开明的政治,以达到巩固专政的目的,它是地主阶级求长治久安的意志表现,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政治和物质条件。

2.汉武帝(1)生平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2)政治措施

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消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

②军事上,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反击匈奴,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3)主要成就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3.光武中兴(1)概述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光武帝。面对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刘秀采取安抚的统治方法,以“柔道”治天下。经过多年努力,社会安定下来,经济得到恢复,户口增加,史称“光武中兴”。(2)改革内容

①政治方面

对待开国武将,给予优厚待遇,但不给实权;重用节操高尚、熟悉典章而又有治国之才的文臣;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加强监察制度,集军权于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②经济方面

多次颁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裁并地方官衙,削减官吏,复员军队,让大批劳动力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4.两汉与西域各族的关系(1)张骞通西域

①过程

武帝建元三年,为联合大月氏抵制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元狩四年,为联合乌孙,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回长安时,乌孙派几十人随返。从此,西汉与西域各国之间不断相互派遣使者进行交流访问,双方联系逐渐密切起来。

②意义

a.张骞通西域密切了西域各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往来,

b.双方互通先进技术与方法,对彼此的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西域都护

①设置

汉宣帝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管辖范围

西域都护府的辖境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初期有三十六国,以后增加到五十国,治所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野云沟附近)。(3)丝绸之路

①概述

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②具体线路

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即古代罗马)。

③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三)秦汉文化

1.思想文化(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提出背景

西汉前期,董仲舒发展了先秦儒家学说,提出“天人感应”理论。此外,他还主张“儒内法”。

②政策制定

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予以采纳。自此将儒家学说定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2.天文地理

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台世界上最早的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第一台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3.医学(1)黄帝内经

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又称《针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医学史上享有最高的指导地位。(2)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被世人尊称为“医圣”。他著有的《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一整套辨证治疗的医疗原则,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3)华佗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以外科手术和麻醉术闻名于后世。他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医生。

4.发明创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1)发明过程

西汉时已有人使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东汉蔡伦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及破布、鱼网等植物原料,制成了植物纤维纸。(2)意义

此后有了简便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造纸术的外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5.文学(1)《史记》《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事跨越约三千年历史,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2)王充

王充,东汉著名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主张用唯物主义来解释自然,主张“天地合气,人偶自生”。《论衡》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和哲学理论问题。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一)从统一到分立

1.三国分立(1)官渡之战

①背景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者,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乘机发展武装势力,称霸一方,形成军事集团。其中,北方最强的军事集团是袁绍和曹操。

②经过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发布讨曹檄文,企图渡河与曹军主力决战。曹操在实力明显不如袁绍的情况下,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③意义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其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赤壁之战

①背景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上统一了长江以北,于是,为统一全国,举兵南下,在长江边与东吴和刘备联盟发生赤壁之战。

②经过

公元208年,曹操率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利用火攻,烧毁曹军战船,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③意义

赤壁之战后初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2.淝水之战(1)概要

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2)意义

①使早已存在的南北对峙的局面进一步确定;

②避免了一场大的混乱和破坏,使南方经济文化得以继续发展;

③同时,前秦的失败,靠政治、军事强力维持的一个北方统一政权迅速瓦解。(3)评价

淝水之战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它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

3.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

①客观原因

a.北魏自建国以后有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如继续使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

b.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②主观原因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有改弦更张才能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2)改革内容

①推行均田制

政府直接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必须向国家纳租调,服徭役。

②整顿吏治

③迁都洛阳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④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主要有改官制、禁胡服、说汉话、用汉姓、与汉族通婚等。(3)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

1.屯田制(1)含义

孙吴建都建业,为了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推行了屯田制度。屯田制是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屯田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2)作用

①屯田制可把劳动力安置在国有土地上从事生产,充分利用了生产资源。

②其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

③它是三国时期招抚流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2.江南的开发(1)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②兴修塘堰,开辟良田,提高水稻种植技术。

③牛耕的广泛使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④各民族加强联系,加快了融合步伐。(2)意义

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稳,为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

1.文化名人(1)祖冲之

祖冲之,南朝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①数学方面的表现

a.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数字准确计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的数学家,比欧洲要早1100多年。

b.数学著作《缀术》在唐朝时期被定为学校课本。

②天文历法发方面的表现

a.《大明历》规定一年为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测量的日数相差不到50秒。

b.《大明历》中对闰法做了新的调整,将古法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2)范缜

中国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代表著作是《神灭论》,主要是反映神不灭论的文章。他的《神灭论》揭穿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是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3)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取前人精华,集书法之大成,兼善隶、草、真、行,被称为书圣。

其代表作品是行书《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儿子王献之的书法成就不减其父,父子合称为“二王”。

2.科技著作(1)农学《齐民要术》是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它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①书中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分别对各种农作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和育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及副业等进行了论述。

②该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农业科学著作,反映了当时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2)地理《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是对《水经》进行注释,全书共40卷,30多万字,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其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3.佛教与道教(1)佛教

①概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麻痹了民众的思想,得到统治者大力提倡和扶植。

②佛教兴盛的原因

a.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民众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

b.佛教自身的欺骗性。佛教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容易欺骗和麻痹广大劳动人民。

c.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支持。

d.意识形态上,佛教与玄学、儒学相结合。

③三大石窟

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开凿了许多石窟。中国三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

a.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区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保留的衣冠服饰。建筑形制,音乐舞蹈,装饰纹样等形象,为研究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b.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c.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敦煌,俗称千佛洞,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2)道教

①概况

道教产生于中国,东汉在民间兴起。道教源于道家学说和神仙方术,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它的兴起和传播迎合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愿望,成为其统治工具。

②道教经典

a.张角等奉《太平经》为经典,创立太平道,以老子为教主。

b.南朝时的陶宏景撰有《真灵位业图》,构想出一个等级森严而又宏大细密的神仙谱系,使道教形成一个庞大的信仰系统。

③代表人物:南方的葛洪、陶弘景,北方的寇谦之。

五、隋、唐(一)隋唐的政治

1.隋朝的统一(1)概述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力日强。589年,他派杨广率军攻人建康灭陈,统一南北。(2)统一的条件

人民深受分裂战争的痛苦,渴望全国统一;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消失: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3)意义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长期的分裂局面,使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使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封建经济呈现繁荣局面。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①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

③商业很发达;

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2.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由隋文帝创立,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①三省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a.中书省为决策机构,负责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b.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诏令。

c.尚书省为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政令。总领六部。

②六部

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2)科举制

①形成过程

隋文帝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逐渐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②意义

a.打破了门第制度,使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官员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b.选拔人才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c.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让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3.隋唐盛世(1)开皇之治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2)“贞观之治”

①概述

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历史上把这一时期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称为“贞观之治”。

②政绩表现

a.能从隋亡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善于用人和纳谏。如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很有谋略的房玄龄,能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c.调整统治政策。在政治上推行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完善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在经济上,积极推行均田制和实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以缓和阶级矛盾。

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促进交往的政策。及时处理民族矛盾,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民族事务,注意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对中外交往采用积极友好的态度,如接受日本遣唐使。(3)武则天统治时期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即位。唐高宗懦弱多病,皇后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逐步掌权。唐高宗去世几年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她注重发展科举制度,重用有才能的人,如姚崇、宋璟等。其统治的弊端是重用武氏家庭、大肆崇佛等。(4)开元之治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问)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

4.唐朝的衰亡(1)安史之乱

①原因

一方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另一方面,军事举措失当,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安禄山妄图乘唐朝内地兵力空虚夺取唐朝政权。

②经过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后来,安禄山旧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唐朝打败叛军。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称作“安史之乱”。

③影响

a.政治上,朝廷的权力日益削弱,朋党之争严重。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b.民族关系上,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c.经济上,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大量人口南迁,而江南的经济未遭破坏,日益发展,经济开始超过北方。(2)黄巢起义

①背景

唐朝后期,从皇帝到各级官吏腐朽,他们大肆兼并土地,灾荒年月照旧催交赋税。各地节度使对百姓大都残暴压榨,加之藩镇之间战火连绵,广大农民困苦不堪。

②性质

黄巢起义是875年至884年发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

③经过

a.起义的爆发:875年,山东、河南农民在王仙芝领导下,在长垣起义。同年,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两只起义军联合战斗。

b.流动作战:后来,王仙芝战死,起义军在黄巢领导下,采取“避实就虚”的方针,展开流动作战。他们向长江以南挺进,转战大半个中国。

c.开进长安,建立政权。881年,起义军在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齐。

d.失败:883年,起义军被迫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泰山附近战败自杀。

④结果

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⑤意义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宏伟壮烈的农民革命战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它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表现了农民战争对封建社会的改造作用。同时,起义也削弱了藩镇割据势力,打破了原来中央与藩镇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的均势。第一次提出平均思想,建立了革命政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制度。

5.唐朝的民族关系(1)突厥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各游牧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西域至此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2)文成公主和亲

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为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先进文化,向唐朝遣使,请求通婚。唐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二)隋唐经济

1.大运河(1)概况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二千七百多千米,由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2)开通目的

大运河的修建主要是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运河路线

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涿郡全洛阳)、通济渠(洛阳至盱眙)、邗沟(山阳全江郡)、江南河(京口至余杭)。(4)作用

大运河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5)评价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功绩,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2.均田制和租庸调制(1)均田制

均田制是唐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其主要内容有:

①内容

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受田一百亩,其中二十亩可以传给子孙,叫做“永业田”,剩余八十亩归农民使用,死了后由政府收回,叫做“口分田”。

②意义

使农民得到土地,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租庸调按丁征收。

①内容

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叫做“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叫做“调”;服兵役二十天,不去服兵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即“输庸代役”。

②意义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曲辕犁

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是唐朝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和创造的一种耕地工具。其特点是辕弯曲,长度缩短,便于回转,操作灵活省力,利于水田精耕细作。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4.两税法(1)产生背景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唐朝中期,土地买卖频繁,大量的口分田被买卖。农民失去土地,还要承担赋税,被迫逃亡。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政府缺少可以直接支配的土地,不能继续实行授田。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大为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了两税法。(2)主要内容

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3)意义

①在均田制下,国家对租调徭役的征敛,主要依据是丁身;两税法则主要是依据土地多少征税。“舍人税地”也意味着封建官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②在“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下,不管是地主、贫民,他们向国家纳税的数量却完全一样,这当然极不合理。两税法推行后,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交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③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管土户、客户,只要略有资产,就一律得纳税。又因为贵族官僚原来就得负担户税和地税,所以也得交纳两税。这样,两税法的推行就极大地扩大了纳税面,即使国家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收入。(三)隋唐文化

1.赵州桥(1)概况

赵州桥是河北省赵县的一座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设计者是李春。(2)特点

①桥的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可减轻桥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

②形状美观,桥栏上的花纹生动活泼。

③桥身坚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④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2.雕版印刷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印刷术中以雕版印刷术为最早。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3.僧一行

唐代的天文学家。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唐玄宗时候,政府派人到全国13个点进行天文观测,并根据测量结果,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这与测算地球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4.《千金方》

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所写的一部杰出的医学著作,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一部集唐代及唐以前祖国医药学之大成的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千金方》内容丰富,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五千多个药方,扩充了历代医学家的药物知识。孙思邈亦被称为“时方之祖”。

5.唐诗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唐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唐代最著名的诗人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四)隋唐的中外交流

1.玄奘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国交往频繁,玄奘法师是最杰出的使者。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到天竺研究佛经。玄奘西游,促进了中国同印度半岛各国的文化交流。主要贡献在以下方面:(1)在天竺潜心修佛,归国时,带回佛经六百多部,后又陆续译出一千多部。这些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各国文化的重要历史史料。(2)将中国音乐《秦王破阵乐》和《道德经》介绍给印度人民。(3)将西游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鉴真

中国唐朝僧人,唐玄宗年间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鉴真东渡,屡遭挫折,双目失明后仍继续努力,至第六次才成功。在日本居住数十年,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鉴真带给日本大量书籍文物和药方,用鼻嗅的方法帮助日本人辨别药物,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遣唐使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代表人物是阿倍仲麻吕。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六、五代、辽、宋、夏、金、元

从朱温907年建立后梁到 1368年元朝灭亡共460多年的历史,涉及五代、辽、宋、夏、金、元各王朝。(一)政权并立与经济发展

1.政权并立(1)五代十国

907~960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朝代与其并存的先后有南方和山西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2)辽、宋、夏、金

①辽、宋、夏鼎立

a.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

b.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相继实现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

c.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中国境内处于辽、宋、夏鼎立。

②金与南宋的对峙

1115年女真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和攻宋后,又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3)元朝

12世纪蒙古势力渐强,1271年建立元朝,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

2.王安石变法(1)变法性质

是北宋中期统治阶级为挽救政治、解决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而进行的改革。(2)变法原因

北宋政府官僚机构膨胀、军队扩充造成官费和军费开支过大,再加上送给辽和西夏的大量岁币,造成财政连年入不敷出;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繁,威胁北宋统治;辽和西夏对北宋的安全也构成很大威胁。(3)变法的主要内容

①青苗法: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按户等高低贷钱谷给农村主户。

②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征收免役钱。该法令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

③农田水利法:政府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④方田均税法:国家对土地进行丈量清查,核实每户占田数量,按土地多少和贫瘠程度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⑤保甲法:农村的住户,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每家有两丁以上者,抽一人为保丁。保丁编制起来,进行训练,维持地方治安。这是加强控制人民和防止反抗的措施。(4)变法成果

通过变法,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此外,新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特权,减轻了农民负担,从而起到缓和阶级矛盾和稳定统治的作用。(5)变法失败

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同时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

3.澶渊之盟(1)性质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2)经过

北宋停止北伐以后,辽统治者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宋的安全。1004年9月,宋真宗亲自带兵出征,此时,据守澶州的宋军射死在阵前视察的辽军统帅,大挫辽军锐气。宋真宗到达澶州前线,宋军士气更大振。辽方有所畏惧,提出议和要求,宋真宗接受。(3)主要内容

①宋岁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②辽撤兵。

③两国约为兄弟之国,以白沟河为界。(4)影响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增强了汉族与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但该合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

3.岳飞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采取“连结河朔”义军的正确方针,给金军以沉重打击。他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被称为“岳家军”,是当时抗金的主要力量。1142年被丞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4.经济重心南移(1)含义

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大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不同种类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历史现象,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2)主要原因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3)表现

①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超过了黄河流域。

②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两倍。

③太湖流域逐渐成为全国稻米产量较高的区域。

④棉织业的出现是南宋纺织业的重要发展。

⑤南宋造船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泉州成为国际性的大港口。(二)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元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

1.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13世纪初,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自13世纪中叶西藏地区正式归入元朝版图后,中国虽然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2.行省制度与宜政院(1)行省制度

①目的

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②内容

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检察机关。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

③意义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秦朝以来郡县制度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2)宣政院

元世祖设立的中央政府的官署,掌管全国佛教的事务和吐蕃地区的军事、行政。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澎湖巡检司

元朝时,台湾称为“琉球”。元世祖首次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各项具体事情。从此,台湾和澎湖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澎湖巡检司的设置,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4.民族分化政策(1)概述

元朝统治者把各族人从政治上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汉人(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和北部中国的汉人),南人(南部中国的各族人),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其中蒙古人和色目人地位最高,但是实际上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田地。(2)评价

民族分化政策,目的是为了巩固蒙古族的统治地位。影响主要是消极的,民族分化政策当时虽是为了巩固统一我民族国家的需要而实施的,但其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观元一朝,民族矛盾民族斗争始终存在,直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三)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发明创造(1)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其主要过程是用黏土制成活字,再烧成陶字,用陶字排版印书,印完一版还可拆下活字,再排其他的版。欧洲到15世纪中期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明晚了四个多世纪。(2)指南针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发现磁石的指极特性,并制作了辨别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北宋年间,人们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罗盘针,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经济和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火药

火药发明于唐朝,开始应用于唐末,广泛应用于宋元。火药的发明结束了传统的大刀、长矛等作战方针,改变了军事格局。火药和火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一定作用。

2.科学家(1)沈括

北宋科学家。主要成就:创制了“十二气历”,用于安排农事,这种历法比英国早800多年。著有《梦溪笔谈》一书,全书以很大的篇幅记载了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它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医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的内容。这本书被视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2)郭守敬

元代科学家。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通过实际观测和紧密推算,得出一年时间为365.2425天。

②郭守敬经过实地测验、精密计算,制定了《授时历》,是中国古代创制的最精密的历法。

③他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最北的观测点在西伯利亚,最南的观测点在南海的西沙群岛。

④郭守敬为了观测天象,创造简仪、仰仪和圭表等一系列仪器。

3.文学(1)宋词

宋词是既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等。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秦观等。(2)元曲

元曲,又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或杂剧的通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杂剧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关汉卿是最杰出的元曲作家,《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3)《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传世之作。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北宋时期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4)《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编撰,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也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一)明朝

1.君主专制的加强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国号为大明,以应天(南京)为都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调整。(1)措施

①在中央,废除宰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