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说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17:24:55

点击下载

作者:(日)伊藤羊一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分钟说话

一分钟说话试读:

序言

我真的很不擅长表达

我步入社会已经二十八年了。现在,我是雅虎学院这所企业内部大学的校长。作为各种孵化器项目组的成员,我开设过各种各样的课程,也做过各种演讲指导。另外,作为格洛比斯(GLOBIS)经营大

(1)学院的客座教授,我也面向商务人士授课。

虽然我现在把“表达”和“演讲”当作工作,但刚毕业进入日本兴业银行的那几年,我很不擅长演讲。在公司向上司提议案或在会议上向相关人员说明发展方针的时候,我紧张到随时想逃走。即便事前做了准备,讲解也都不顺利,如果是突然被要求讲解,那几乎一定会遭遇失败。“我完全不能理解你说的话。”

有好几次人们都这样对我说。

这样的我之所以能在改善表达方法上有所顿悟,是因为我在格洛比斯的课上学到了“讲故事”的方法。

对原本不爱说话的人而言,原来还有这样的说话方式。“虽然昨天部长那么说了,但现场出现了B这个问题,所以我想这样做,可C先生又有了别的意见……”

如果像这样表达,则完全谈不上讲故事了,就只是在罗列事实和自己的意见而已。总之,就是在啰啰唆唆地讲话罢了。这样一来,你必然会讲很多,对方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

如果以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话,就需要好好考虑“什么是重要的”,以及“怎样才能将信息传达给对方”。如此,你才能提炼出可以在一分钟内表达完毕的浓缩语言(虽然这听起来困难,实际做起来却很简单,请一定要看一下正文)。

我一边实践着所学,一边慢慢地磨炼着“表达的技能”。

对我来说,2011年以培养软银董事长孙正义的接班人为目标进行的“软银学院”的招生是很关键的转折。我对软银和孙董事长都不是特别感兴趣,但选拔都是以演讲形式进行的,且孙董事长说:“我会去看最终的选拔报告会。” “也许能见到那个知名的、厉害的管理者”“好像很有趣”,我因为这样简单的理由就去报名了。参选者要进行三次演讲。第一次和第二次由软银的领导层做评审员,我轻松地通过了这两关,进入了最终预选。最后一次,我在孙董事长面前做了报告,然后合格了。“哎呀!难道我现在变得擅长演讲了?”我不禁这样想道。

在入校后的第一次报告会上,我在孙董事长和软银的领导层,以及其他软银学院的学员面前做了报告,并在所有出场者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出席者们纷纷评价道:“演讲很厉害!”“能量好强!”而且,我还得到了孙董事长特别的评价:“真有意思,让人想把工作交给你呢!”我收获了一段很开心的经历。最重要的是,我为自己具备了“表达的力量”,能被人说“很有意思!”这件事而感到特别感激。

在本书中,我想把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才习得的个人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本书以让大家掌握世界上最简单的“表达能力”为目标。如果你看完本书能产生“啊,这么简单吗?”的感觉就好了。

那么,让我们一起出发,去享受“通过交流打动对方”的旅程吧。2018年2月伊藤羊一

(1) 英文名称为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 Globis University,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二番町5番地1号的日本私立大学,于2006年成立。——译者注序章“表达”应该考虑的事——比起顺利地表达,更重要的是“调动对方”

本来是一次干劲十足的报告,你对内容很有自信,想说明的要点也很多。结果,你一气呵成地讲完,感觉自己做了一次满意的汇报,心里喊叫着:“做到了!”对方却说:“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社长和董事面前做报告时,虽然你做了周密的准备,但到了现场,因为感受到了与平时不同的气氛而紧张,报告也变得沉闷。突然抬头看一眼前面,就会看到很无聊地一页页地翻看资料的领导们,内心便会受到打击——

大家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实际上,我也有很多这种痛苦的经历。)你说的话,80%都没人听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那就是“如果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人们是会听的”。

的确,我们在学校也好,公司也好,都是被这样教导的。“因为面前有人在说话,所以就安静地听吧”——我们不知道被这样教导过多少次。

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你真的在听吗?)

首先,希望大家能注意到的是,“对于对方说的话,人们通常会忽略80%”。根据情况,也有可能会忽略90%。

在例会和早会等不得不听的情况下,人们也许是不情不愿地出现在那里的。

即使听讲者最初抱有想听的心思,也可能会不知不觉地考虑起别的事情(要是下雨了,就会想“啊,洗的衣服怎么办?”之类的)。

如果能窥视一下听讲者的大脑,你就会发现,其中有想睡觉的,有觉得无聊的,有感觉有点儿冷的,还有想着会议怎么不早点儿结束的,等等。我猜大家会考虑各种各样的事情。

但是,请你明白,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无论你的报告做得多么顺利,别人也不可能100%理解你讲的话。

虽然我收到过很多“伊藤先生的演讲很容易理解”“会在心中回响”这样褒扬的话,但也遇到过或是不明白我的主张,或是被人质问“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事是什么意思”,或是被人误解的情况,这种事直到现在还时有发生。

所以,不管对方抱着怎样的好感去听,也不管你做了多么完美的演讲,你所说的话都不可能全部留在对方的脑海中。这并不是说对方的理解能力不好,也不是说你的表达方式不好,而是交流的本质就是这样——它不可能表达所有的事情。

如果想让别人听自己说话,我希望大家从认识“大家都不听别人说话”开始。用一分钟讲完

那么,放弃交流不就好了?当然不行。在团队工作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交流顺利,团队的力量就会变大。例如,团队成员齐心协力的话,三个人的力量就会变成四个人或五个人的力量。如果交流不顺利,就会变成“还不如一个人做得快”,即几个人一起还赶不上一个人的力量。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力量,你需要具备能把自己的主张好好地传达给对方、让对方理解并打动对方的能力,也就是“表达的能力”。我所谓的“表达的能力”,既不是在人前发表演说的技能,也不是面对面说话的技能,而是让人“被打动”的力量。

听讲者本来就有80%的内容没有听进去,自然不能完全理解你的话。如此一来,就要看谁能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把内容稍微地留在对方的脑海中,并且打动对方。

为此,你需要做到:“以一分钟讲完的原则来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

这是基本的要求。

我认为:“如果一分钟内说不完,那么,最后花几个小时你也表达不清楚。”

反过来说,即“无论什么话都可以用‘一分钟’讲完”。

就是这样。

尤其当对方是繁忙的领导和董事时,如果能用“一分钟”讲完,你的话被听进去的概率就很高。

无论是准备花五分钟说的事,还是准备花三十分钟讲的话,就算你有一小时的讲述时间,也要先把语言组织好,保证“一分钟就能讲完”。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提高“表达能力”。让右脑和左脑运转起来

本书将为大家介绍“一分钟表达”的秘诀。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简单解释一下我的讲解要点,那就是我们的左脑和右脑的诉求。

因为是处理商务事项,能理解讲话者的逻辑(左脑)自然是很重要的。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也会介绍。在商务场合,所谓“有趣”,并不是指拉杂闲谈,而是要基于“逻辑”说话。

但是,如果你只是详细而有逻辑地进行讲解,对方就会说:“对,我明白了,明白了,明白了……然后呢?”

这样吗?

如果你讲话时光有热情,对方是不会被打动的。同样,如果你讲话时只注重逻辑,对方也不会被打动。

如果大家是在管理层工作的人,应该都会对“如果我能正确表达,别人就能被打动,我也就不会那么辛苦了”这句话有切身的感触吧。

然而,事实上,人是用左脑来理解,用右脑来感受,然后才行动的。

而且,如果讲话者自己没有热情,不管他向对方做多少次说明,对方也不会被打动。

若想调动他人的兴趣,必须让对方的左脑和右脑都运转起来。

就技能方面而言,进行有逻辑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但也需要狂热的想法。

请一定要有同时调动对方的右脑和左脑的意识。第一章表达的基本事项

在进入正式内容之前,我想说明一下在向某人表达观点或做汇报之前,一定要记住的思考方法。

在向人表达观点的时候,要明确地意识到“我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要做报告”,能做到这一点吗?

为什么要意识到这一点呢?“为了打动听众。”听众还没有达到你希望他们达到的目标,所以,表达和报告是必要的。运用语言让听众移动到你所期望他们达到的目标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事。

虽然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上司要求做报告,所以做报告。”“因为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意图,所以做报告。”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就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首先,你要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要调动对方的兴趣。对方是谁?对什么事情感兴趣?

如果把“为什么做报告”转化成语言,大部分情况都会变成“想让谁,在哪里,做什么事”的结构。

这里的关键是“谁”,因为做报告是有对象的。所谓演讲,就是要向人表达,或是想获得理解,或是想获得赞同,或是想调动对方,所以,考虑对象是理所当然的。

然后,请一边想象着“对象是谁”,一边做报告。请考虑清楚这是要传达给“谁”的东西,以及对方会想些什么。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对方处在什么立场?

●对方对什么事情感兴趣?

●对方想在这个报告中寻求些什么?

●对于专业要素,对方能理解多少?

●用哪种方式说话,对方会有消极的反应?

前几天,某个创业企业的CEO因为即将面临第一次演讲,不知道应该怎样组织演讲内容而向我寻求建议。这个演讲是为了参加美国的孵化器项目比赛,如果她能胜出的话,就可以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企业支援项目。

我首先问她为什么要参加那次演讲比赛。她说:“我今后想逐步在美国发展,想一边学习一边尝试新的挑战,所以想参加孵化器项目的演讲比赛。但是,我是第一次参加海外的演讲比赛,对于怎样表达,我一直处于茫然状态,毫无进展。要怎么办才好呢?”于是,我给了她这样的建议:“你试着想象一下自己给审查员做演讲的情形吧。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会对你的什么话产生什么反应,你说什么对方会深深地点头,把这些都仔细地想一下。”

她应该是在脑海中想象了那个情景。“他们的形象很清晰地浮现了出来。我一边想象着脑海中出现的审查员的表情,一边把故事组织了起来。”她这样说道。后来,她满怀自信地完成了资料的制作,并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进入了在美国的企业支援项目。

如果你能像这样想象出听众的形象,就可以一边想象着对方的反应,一边做准备。演讲的内容、措辞和方式等,都要基于“听众的形象”,要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表达内容的组织。目标是什么 ——“让对方理解”不是目标

请试着比较一下以下两种表达。

A:“我想与营业部联动,开发出能更迅速地应对缺货情况的系统。”

B:“我想与营业部联动,开发出能更迅速地应对缺货情况的系统。因此,部长可以去跟销售部长谈一谈吗?”

哪一个更能迅速地推进工作呢?

在考虑了“为什么做报告”“听众是什么形象”之后,接下来你应该考虑的是“目标是什么”。通过这个报告“能把听众带入怎样的状态”,应该“把报告的目标设置为什么”,请将这些问题具体化。

具体来说,就是:

●不管听众赞成还是反对,只要能表明观点就可以吗?

●让听众赞成你的观点就可以吗?

●是否有必要让听众有所行动?

像这样,要事先决定好“让听众走到哪一步”。

我们总是在没有强烈地意识到这个目标时就开始准备报告了。“做报告的时间定好了,主题是××,恐怕必须说明这件事了。好,开始制作资料,新建一个PPT,标题叫什么好呢……”你是不是不自觉地就开始动手准备了呢?作为准备的方式,这显然是错误的。

所有的报告都是为了完成目标而存在的。你应该先考虑听众的感受,明确要把听众带入什么样的状态,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点要怎么做、怎么表达,如此倒推着来考虑才是正确的。

我从某个员工那里收到了一封邮件,他说不知道应该怎样向上司汇报,想要找我商量。我听了一下,他想向上司汇报的是一项他自己想要实行却一直没什么进展的开发项目,他想向上司说明并获得理解。

但是,仔细听后我发现,在实行那个计划时,他也有需要上司向其他部门提出工作支持的诉求。如果是那样的话,作为目标,只获得上司的理解是不够的。于是,我建议他把“获得其他部门的支持”设为目标,并建议他根据这个目标重新设计所有的剧本。

简单来说,就是从本章开头的A陈述变成B陈述。

即使是这样细小的变动,对于明确“目标”也是很重要的。“希望上司让其他部门配合自己开展工作”这一目标是他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想出来的。“这是一个很难的开发项目,想获得进展没那么容易,希望能先得到理解,之后再做其他考虑。”最初,他是这样的态度。

但是,如果他这样说的话,恐怕上司听了报告后会质问他:“嗯,知道了。所以,你到底想怎么做呢?”

相应地,如果他回答“关于这个再另外商量”的话,很显然,谈话就没办法推进了。

本来,“获得理解”这个目标就很奇怪。表达的一方“希望听众理解后怎么去做”?是你行动还是我行动?怎么办才好呢?必须先考虑好这些。

那个职员和我商量的时候,脸上是一副世界即将终结的表情,但因为看到了应该如何前进的道路,所以最后他的轻松表情又回来了。如果他保持这种感觉的话,我确信他的报告一定会很顺利。

我听说一周后他向上司做了报告,结果大获成功。“这是一个让难以进展的项目获得进展的契机。”我收到了他发来的开心的邮件。为了实现目标,要全力打动对方 ——“讲得漂亮”不是目标

谈起做报告,很多人都只会告诉我应该如何制作资料,以及在别人面前应该说些什么。但是,在人们面前表达只是一种手段,表达的目标则是我前面所写的——以某种形式“打动对方”。

不管你准备了多少漂亮的资料,也不管你讲得有多流利,如果对方没被你打动,你的报告就完全没有意义。

为什么要做报告呢?因为对方不在你想要他在的终点。要让对方移动到终点——这是你所寻求的,因此,你要“全力打动”对方。

从这个角度想的话,做报告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座位安排和做报告前的小寒暄,以及结束后的跟进等,这些工作都要整体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打动对方,要竭尽全力。”

比如,我在公司外做报告的时候,经常会在开始之前和听众进行交流,缩短与听众的距离。

另外,在向上司提出某一提案的时候,事前要尽可能地把“要说这样的话”这样的信息持续碎片化地丢出去,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此外,甚至还要在报告中设置多个“槽点”,以活跃报告后的问答环节。

反过来说,即使在正式演讲时对方没有被打动,你也还有机会。结束以后,你可以变换手法,不惜用尽一切办法,只要最终能打动对方,你就完成了目标。“为打动对方而竭尽全力”,请带着这样的意识对待报告吧。第二章一分钟表达 ——左脑制造用于理解的逻辑你是没有塔尖的金字塔吗 ——让一分钟故事符合逻辑

对于那些无法在一分钟内清晰表达观点的人而言,虽然他们也很努力地说话了,却完全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的人就是“没有塔尖的金字塔”。

比如,经常会有人这样说:“A先生也同意了。”“顾客也会很高兴的。”“实际销售额也上升了,以上。”

有些人说完这些就结束了,听众的反应则是“然后呢?”。

我想,稍微学习过逻辑思维的人都应该学过金字塔结构。

对于第一次听说金字塔结构的人,我要简单地说明一下:我们说出的话要有结论和根据,如果把结论放在最上面,把根据并排放在下面,因为有多个根据,就会形成三角形,看上去就像金字塔一样,所以叫作“金字塔结构”(参见上图)。

第26页的A陈述中只有金字塔结构中的根据,没有结论。“A先生同意了”“销售额上升了”之类的事例和数据不管叠加多少,对方都不知道你想用这些数据和事实说明什么,所以,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然后呢?”。

反过来,即便你完整地组建好了这个金字塔,但如果你的表述变得很长,也没法很好地完成表达。“这是结论。”“理由是A、B和C。”“明白了,了解。”

你只能这样去表达。“一分钟表达”的基础就在这里。首先,你要构建好想表达的内容的骨架,也就是说,组织好结论和根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的话就能具有惊人的说服力。

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下面这句话:

用金字塔模型思考符合逻辑的故事。“用逻辑来思考”,这听起来感觉很难,但其实并非如此。只要意思连贯,你的表述就是有逻辑的,这样就可以了。请养成模式化的逻辑思考习惯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说出的话就一定能更加具有说服力。

首先,你要考虑“思考”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考虑“逻辑”是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用逻辑的方式来构思故事。思考=推导出结论 ——事实和数据并不是结论

作为一种商务礼仪,人们经常会说要“先下结论”。

本书所谓的“一分钟表达”也是一样的。

那么,什么是结论呢?

实际上,大家大概已经知道什么是“先下结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例子:“销售额增长了。”“今年的展览会增加了电动汽车的展出。”

我们都会这样表述吧?与其说这类话是结论,倒不如说是大家把这类话当成了结论。

但是,即使说了这些,你也只是罗列了事实,最终你的表述仍会变成“没有塔尖的金字塔”。本书第32页中A的表述就是如此,如果能像B那样先说出结论,再加上“分析过了,A是这种情况,B是那种情况,A在○、×和△方面都很优秀”就行了。

关于“结论”,我想,很多人的认识都是错误的。

关于这一问题,在我的记忆中,大前研一先生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所谓思考,就是把知识和信息加工后得出结论。”

知识和信息都是数据。所谓“知识”,就是指“已经储存在你大脑中的数据”,而“信息”则是“你大脑之外的数据”。

也就是说,“思考”就是指“一边加工自己大脑中或大脑外的数据,一边推导出结论”。

这样写出来看,感觉似乎很难,但实际上我们都在很自然地做着这件事。

比如,工作到很困的时候,作为“信息”,我们会意识到“啊,我现在很困了”,但是还不能睡;作为“知识”,我们知道“摄取咖啡因能消除睡意”。然后,我们把这个“信息”和“知识”放在脑海中组合起来,就决定“好,喝杯咖啡吧”,之后,我们就采取行动了。

再举个例子:天阴的时候,作为“信息”,我们知道天阴了;作为“知识”,我们知道阴天之后一般会下雨。

然后,我们把这两者放在一起就变成了“总觉得要下雨”。最后,我们做决定并付诸行动——“那么,带着伞出门吧!”这就是结论。

如果你只想到“天阴了啊……”“好像要下雨啊……”就结束了,这就是“不思考”。然后,外出后被雨淋了,你就到便利店买伞。因为我早上“不思考”的情况很多,所以经常要在外面买伞。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表达方式上。首先,最重要的是,你要好好地得出结论,然后把结论表达出来。

请先弄清楚这些问题:你想表达的结论是什么?你希望听众承认什么?

如果试着去思考的话,有人可能会觉得,正是因为有想表达的事情才表达的,并没有结论,因而觉得我提出的问题很奇怪。

然而,实际上,那种理所当然的事并不存在。你可能最开始没有想清楚“结论是什么”或“想让对方移动到什么目标处”,从而一开口就陷入了混乱。又或者,你从制作资料开始准备,最后那堆资料却变成了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的废纸。

而且,即使你一开始就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但在准备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想说的事情,把这些都加上的话,你的故事就很可能变成一个不太有条理的故事。在努力达到完美的过程中,原本的结论就越来越难看出来了。

此外,因为性格特征,日本人有时会觉得“如果明确表达自己的结论,会让反对这一结论的人受到伤害”,或是因为不想被人吐槽报告中有不太自信的部分,所以会稍微含糊其词一番……这样的话,你就会渐渐忘记自己想表达的结论到底是什么,是该赞成还是该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想表达的结论到底是什么,而这就是所谓的“思考”。

为了得出结论,我认为“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很好的办法。首先,你要把金字塔下面的“根据”排列好,试着问自己:“所以呢?”然后,针对自己所做出的“回答”,试着质问一下:“这是最终答案吗?”“是真的吗?”本来是打算思考的,却光烦恼了?

我说过,“思考”是得出结论的行为。人的头脑并没有多么聪明,只是随便动动脑筋的话,是不会得出结论的。

这就是“烦恼的状态”。工作的时候,你也会出现“这个好令人烦恼”或“稍微有点儿烦恼”的状态吧?

只是,“烦恼”和“思考”的状态明显是不一样的。“烦恼”是想法在脑海中不断地旋转,最后陷入无限循环的状态。“烦恼”是得不出结论的。为了避免这个“无限循环”,要养成机械的“思考=得出结论”的习惯。为此,你要向自己提问,而黄金问题是“所以呢?”“最终答案呢?”“这是真的吗?”。

另外,在有方案需要通过的情况下,“是这样的方案”和“这样卖得好”,这两者谁是结论,你不想思考一下吗?

当然,“这样卖得好”是结论。

更进一步说,即“这样卖得好,所以这样做”是结论。结论要指出希望对方移动的方向。“这样的方案”这样的表述并没有指出方向。对于商品是好还是不好,客户喜欢还是不喜欢,卖得出去还是卖不出去,听众并不知道。“这样卖得好(所以做吧)”则是有方向的。在卖得好和卖得不好的选项中,你选择了“卖得好”。

做报告是为了让对方有所“移动”。所以,要指出应该去往哪一个方向,指出要移动的“方向”就是结论。根据要有三条 ——使用金字塔模型共享“框架”

既然要说结论,就一定要有根据(理由)。要讲清楚为什么这个结论好、为什么要实施这个对策,做提案一定要有根据。如果没有根据或理由,只是想做而已,就不能称其为报告,对方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报告的。主张这个结论是因为有这样的根据支撑,这是必须说明的。

说话啰唆的人,往往会说很多条根据。“那个也好,这个也好……”如果是对话,这没关系,但是若在工作报告中这样说,反而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给人这样的感觉:“这个人废话真多啊!”

话虽如此,但只说一条根据也会让人感到不放心。因为如果这条根据被驳倒,或者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那你就完蛋了。

比如,大家打算一起去吃午饭。这时,如果你只说:“去那家店吧,因为那家店的东西很好吃!”可能就会有人说:“不不,其他店的东西也好吃。”如果你说:“那家店的饭又好吃又便宜,气氛也好,去那家店吧!”那么,对方很有可能会这样回复:“你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就去看看吧!”

这是关于午饭的话题,其实工作也是一样的,只列出一条根据,很多情况下说服力都会变弱,最好能举出几条深思熟虑后得出的根据。

虽然这个标准很老派,但以三个理由为宜。

很多顾问都会说“理由有三个”。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所以“纵、横、高”之类的“三轴”是很容易联想到的。如果能像“单(1)足跳、跨步跳、跳跃”(三级跳远)这样同时说出三个理由的话,会很容易被人记住,说话节奏也更易于被接受。所以,我思考后也决定“要说三个理由”。

在工作中,没有结论的话,人们是不会向他人传达事情的。此外,得出结论的根据也很重要。所以,在表述时要认真地说明结论和根据。这一模式是“一分钟表达”的基本形态。

把这种模式画出来的话,就会得到下面的图形。比如,“我想和田中先生一起工作”这一结论有三个理由:第一个是工作方针容易理解;第二个是他会保护我们;第三个是他很诙谐,一起工作很愉快。用这种形式来表现就行了。

如果你有要表达的内容,不管是要说五分钟、三十分钟,还是一小时,请使用这种金字塔模型,把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以及三点理由分别是什么,一一列出来吧。

如果想很好地完成这个金字塔,这样对别人说就可以了:“我的主张是……理由有三点:第一点是……第二点是……第三点是……”

实际上,当我用金字塔策略组织语言然后表达时,对方的反应明显地改变了。以前,我总会没完没了地诉说理由,听的人也只是随便听听而已。

但是,当我用金字塔结构来表达时,对方就会转为“倾听”的姿势。

比如,当我演讲时说出“理由有三点”,同时竖起三根手指的瞬间,听众的手也会动起来,开始在本子上记笔记。请大家一定要试一下这个。听众对“有三点”这话的反应大得令人吃惊。

效果真是让人吓了一跳。不管做多少次,结果都是这样的:在你说出“有三点”的瞬间,恐怕大家都已在笔记本上写下:

这对我来说是个大发现。

原来是这样啊!对于听众来说,这样做能在他们的脑海中搭建出一个框架,说的人就可以把内容填入这个框架。之后我就明白了,这样可以让我的话被更好地理解。

也就是说,所谓“表达”,并不是将自己想表达的事情表达出来的行为,而是“在对方的头脑中‘移植’自己想传达的框架和内容的工作”。“啊,结论是这样的。”“而且,有三点理由支持这一结论,分别是这样的……”

即使不看金字塔模型,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构筑好框架,然后把它表达出来。意思连贯即成“逻辑” ——一分钟不产生误解地表达

到现在为止,我们尝试了明确结论,找出三个根据来支撑结论,然后用金字塔策略把这些表达出来。如果可以做到这些,你就能实现“一分钟表达”了。

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表述简短,就一定能把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重要的是,要把这个金字塔设计得符合“逻辑”。那么,“逻辑”是什么意思呢?

我原来是一个说话不讲逻辑的人。虽然我的思维很活跃,却无法很好地将其表达出来。我不曾意识到脑海中所想到的话语也需要有框架,总是一下子都倾倒出来。结果就是,语言前后不连贯,没办法组成故事。一对一闲聊天的时候,对方如果提问的话,我总会有办法应付,但如果是在很多人面前进行说明,我就会出现说话障碍,变得前言不搭后语。

恐怕这就是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我读了些关于逻辑思考和逻辑性的书,自己得出了结论。

我通过读书所明白的道理可以暂且说成“只要意思连贯,就是符合逻辑的”。

当然,影响逻辑的其他要素也有很多,但是不管怎样,意思连贯就可以了。不管听众是赞成还是反对,只要你的话意思连贯,人们就可以理解。通过学习,我知道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之前所讲的“结论与根据”,必须“意思连贯”。请试着思考一下下面这个例子。“因为好像要下雨了,所以带着伞出门。”

如果这样表达,意思就连贯了。“因为好像要下雨了,所以不外出了。”

这个也能明白。

那么,这个怎么样呢?“因为好像要下雨了,所以吃点儿糖果吧。”

怎么样?只有这个听上去莫名其妙。

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表达可能是有原因的。比如,有人在要下雨的时候吃了糖果,且碰巧连续发生了几次雨没下下来的情况。所以,吃糖果说不定是为了祈愿不被雨淋湿。又或者,因为下雨时气压会变奇怪,耳朵会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吃糖果来缓解。

不管怎么说,“在讲主张和根据的时候,如果意思连贯,听的人马上就能明白”这一点很重要。所谓“主张和根据意思连贯”指的就是有逻辑。“意思是否连贯”是根据时代、国家和所属的群体而变化的。就上面的例子而言,即使它们对一般人来说没有意义,但如果存在把下雨的时候吃糖果当作习惯的社会或社区的话(虽然我认为肯定没有),也可以判断为“意思连贯”。

请试着通过例子来思考一下所谓的意思连贯。比如,有一个“我很喜欢自己工作的公司”这样的结论,但为什么会有这一结论呢?请试着举出三点理由。如何呢?你也试着考虑一下吧。

于是就会有:①工作很轻松;②一起工作的人很好;③公司的业绩很好。“因为工作很轻松”这一点能说得通。“因为一起工作的人很好”也能讲得通。那么,“公司的业绩很好”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可能是一个微妙的地方。“因为工作很轻松,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因为一起工作的人很好,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这两点都能说得通。但是,“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似乎说得通,但仔细思考的话,就不太清楚了。为什么“公司的业绩很好”能联系到“自己很喜欢这个公司”这件事呢?其他的两个理由对自己的好处很明确。但是,“公司的业绩好”为什么会对自己有好处呢?只有这一点读起来让人不太明白。

这就产生了意思是否能说得通的分歧点。

在这种时候,多数情况下都存在“逻辑隐藏”。比如,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工资和待遇都很稳定”,因此,“很喜欢这个公司”也能讲得通。或者,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工资会越来越高”,可能就“很喜欢这个公司”了。即便听者能根据“因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所以很喜欢这个公司”这句话,自己填入一些内容把逻辑补充完整(像是“嗯嗯,知道了,明白了”,听众总会自己找到对这句话的解释),不过,作为结果来看,却是说话者看似表达清楚了,实际上并没有。

因为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请试着用“因为……,所以……”之类的话来表述,然后请别人听一听,以确认“真的说得通吗?”。认真检查是很重要的。

意思是否连贯,是由听众决定的。你说出来的话只有自己能理解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听众是否也是这么判断的。说话者应该预先想象一下听众会如何接受你的主张,必须让听众觉得你的话“意思连贯”,然后根据这一点来考虑自己的主张和根据。

另外,要想检查意思是否连贯,请试着出声读一读。可能的话,不仅要自己检查,还要试着让周围的人听听看,来进一步确认。去掉“基本上”这种词 ——如何削减不必要的语言

你有没有被人说自己的报告和资料“长”“文字多”的经历呢?大家可能也觉得“文字太多了,但感觉那些文字都是必要的,不能删减,于是就这么用了”。这样的人有很多。

首先,要把最初编写的符合逻辑的部分留下,把不符合逻辑的部分删去。但是,即使如此,有时候文章还是会很长。

我也总是一边烦恼着一边删减。下面,我就用具体的例子来介绍一下应该如何缩减语言。

比如,下面这篇文章:“基本上,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从‘流畅、简单’的准则出发,把‘削减’的念头放在心上,精益求精。”

让我们把这句话缩短一下。

·“基本上”→不需要

在考虑到万一或例外的情况时,会说“基本上”,但如果你不打算叙述基本以外的情况,那就不需要说了。

·“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在说话的时候不需要

这种表达在文章中虽然很常见,但是说话的时候不需要。

·“从××准则出发”“把××放在心上”这样的语言→省略掉也能说得通

虽然“准则”和“放在心上”等都是想正确表达时使用的语言,但是如果省略掉它们,句子也能说得通,就全删掉吧。

从“流畅、简单”的准则出发→为了“流畅、简单”

把“削减”的念头放在心上→要“削减”

这样一来,不仅句子变简单了,表达起来也更容易。

然后,就变成了:“为了‘流畅、简单’,要 ‘削减’,精益求精。”

·使用简洁的语言

另外,再进一步的话,就要使用更简洁的语言。

一般来说,与片假名和汉字相比,日语中的平假名更容易理解。(2)

所以,“精益求精”→“打磨”

这样一来,句子就变成了:“为了‘流畅、简单’,要‘削减’,打磨。”

任何人都能很轻松地理解这句话。

所谓削减语言,就是要不断重复这样的工作。

最后就要比拼气势和毅力了。即便你中途会不太想削减,也要继续削减。

为什么呢?

话说得多是因为你想把自己调查和思考的东西全部表达出来!这是希望别人觉得“我努力了”的讲话者的自我在作祟。

但是,听众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必要信息,其他的信息,他们都不想听。特别是口头表达的时候,说太多反而会造成理解困难。因此,你要下狠心,凭借干劲和毅力,务必使表达“流畅、简单”。

正因为如此,我总会反复地问自己:“不能表述得更流畅、更简单吗?”总之,就是要把这一点贯彻到底。不要谈自己的努力 ——影响表达的六种多余的话

在听取了各种各样的人的意见后,我总结出了“因为说了这个,叙述就会变得冗长”的几种情况。

叙述“过程”:

× 我研究了今年和去年的资料,但觉得这样还不够,就又从前任的山田先生那里要来了十年间的相关资料,调查的结果是,总体感觉应该按A方案来执行。

○ 我认为要执行A方案。

无论是做报告还是提议案,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从“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开始说起,但是,这是对方想听的吗?

即使你内心在想“我是因为不知道只看两年的数据是否妥当,为了提高可靠性才这么说的”,但说太多反而无法表达清楚。

也许你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但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只想马上听到你的结论,进而做出判断,特别是在公司向上司说明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常见,还请注意。

顾忌过多:

× 是啊。A先生的计划很好,资料也很容易理解,准备得也很认真。但是,B先生的计划更好……

○ 我想按B先生的计划做。A先生做得也很好,但是B先生做得更优秀。

如果过于顾及参加会议的每个人,即使你发了言,也会有人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就算之后你还可以再做说明,但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明确立场是很重要的,否则就会让人觉得你不可靠。

说和自己的意见相左的话:

× 我虽然认为应该执行A方案,但其实A方案也有这样的缺点,在这方面B方案做得比较好。在这一点上,我对A方案也有所担心……但是,我想A方案还是有绝对优势的。○ 我赞成A方案。

当然,也有很善良且乐于把自己的意见的消极面表现出来的人。确实,事物都有正面和反面,虽然你想让大家在理解反面的基础上推进话题,但实际上这是表达不出来的。

在很好地叙述了自己的主张之后,根据是否需要,最后以“有几点担心……”和解决对策一起来说明比较好。

加入笑料:

× 对于这个提案,评价大体上都很好,连我们的房东都这么说呢。

○ 想推荐这个提案的理由,是这部分和那部分。

有时,你会遇到不明白这一点的人:(尤其)在做报告的时候,是不需要笑料的。

商务中的“有趣”指的是逻辑上的有趣。

对方是来听你报告中的逻辑的。

当然,偶尔也有因为听众太安静了而抖包袱的人,但大多数人都以尴尬扫兴收场。在讲不通的时候,请设置前提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即使说得少,听众也能明白”的方法。

那些讲话冗长的人,有的是因为害怕对方不接受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说那么多的。确实,无论我们怎么说,都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我们偏离了前提。实践“一分钟说话术”的时候,有必要先和对方构建让金字塔成立的前提。

那么,要注意怎样的前提呢?

●在这类事例中

●在现今时代下

●在这个社区里

诸如此类。

比如,即使你说了“我想和那个人一起工作”这样的话,但实际上你可能也想和其他人一起工作,也可能会有“虽然在这个工作中想和他一起工作,但是不想以这种形式工作”之类的想法。尽管如此,这样说却可能使对方误解,认为自己是不被需要、想要被甩掉的。

为了避免这种误会,你需要在前面加上“如果把我调到那个部门”之类的前提。

要想讲出“符合逻辑的故事”,只要能很好地构筑起至今为止所介绍的金字塔结构就可以了。如此一来,“架构出一分钟表达的内容形态”这项工作就已经完成一半了。

●与听众共享前提

●明确主张(结论)

● 准备多个可以支持你的主张的根据(如果可以的话,以三个为宜)

● 检查你的表述前后意思是否连贯,试着用“因为……,所以……”的方式读出来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你的表达就会相当有说服力。

如果习惯了这种方式,你马上就能构建出金字塔模型。从今天开始,就“利用金字塔模型来构建符合逻辑的故事”吧。

(1) 英文原文为hop, step, jump,是三级跳远的三个阶段。——译者注

(2) “精益求精”的日文原文为片假名,“打磨”的日文原文为平假名。——译者注第三章一分钟让对方听明白 ——表达要“流畅、简单”为了让听众集中注意力,表达要“流畅、简单”

在向别人做报告或表达什么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听进去,打动对方是之后的事。如果不能让对方好好地听,又怎能打动对方?

要让对方听你说话,就要引起对方的关注。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只需要引起对方瞬间的注意,那就很简单了。比如,用非常(1)大的声音讲话,像安东尼奥·猪木先生那样喊:“大家都好吗?!”

这样,大部分的人都会望向你这边。

我之前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会把客人聚在一起举办研讨会,还时常聊到IT行业今后会如何发展之类的话题。那时,我总会说:“网络的终端会从电脑转移到智能手机。首先,智能手机携带方便,在电车上站着也可以使用,而电脑在室外则很难使用。其次,手机很结实,即使掉在地上也不会坏!”然后,我就会把智能手机扔出去。这样,听众都会吓得看向我这边。(手机会不会摔坏呢?我也是一边担心一边扔出去的……笑)

如果你能像这样做出些让对方感到惊讶的事,那么,那一瞬间对方就会看向你。但是,只有一瞬间受到关注是不行的,如果报告时间是五分钟或者三十分钟,你就要保证五分钟或三十分钟内听众都能持续地听你讲话。所以,重要的不是“只有一瞬间受到关注”,而是“在做报告的时候,让听众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你身上”。让听众发蒙的时候

请大家想象一下自己作为某报告的听众的情形。如果报告人对他所说的话做出你不能理解的说明时,你会怎么办呢?首先,你会一边拼命地集中注意力,一边努力思考他到底想说什么。

但是,在你还执着于那个“困难点”的时候,报告却一直在向前推进。等你弄明白( 啊,也就是说,他是想说这个吗?)的时候,报告已经向前推进了很久,你越发地搞不清楚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一旦陷入这种状况,你就很难一边思考一边理解了,而会变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