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科普经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20:10:09

点击下载

作者:李慕南,姜忠喆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口气读完科普经典

一口气读完科普经典试读:

前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科学教育则是提高广大群众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广大读者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广大读者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科学教育,让广大广大读者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在新的世纪,随着高科技领域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科普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纵观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并且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对迅猛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不仅可以使广大读者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使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学好科学知识,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科学原来这样美》,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物种起源》

一、概述

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19世纪,就在人们对生命演进机理持不同见解的各门各派展开激烈论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进化论思想终于在19世纪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手中形成了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的体系:生命只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中不断地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它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从达尔文以后,世界就不同了,他揭示了自然界的一个伟大秘密,给当时世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集中体现在《物种起源》一书中,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这部书,这部被誉为“源自生物学领域却影响了全人类思想的巨著”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了轰动。《物种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犹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震醒了人们长期被宗教神学禁锢的思想,彻底推翻了上帝造物论和物种不变论。在生物学领域、思想界以及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中都产生了划时代的巨大影响,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如今,《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后来不断地得到发展。《物种起源》一书成了生物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达尔文因此而名垂千古。

它是科学领域中的一场大革命,以至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把全部生物学的历史分为达尔文以前和达尔文以后两个时期。100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100多年来,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物种起源》作为一座丰碑,经典永存!

二、内容简介

1859年11月24日,对于英国伦敦是很不平凡的一天。在这一天,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部刚出版的新书,使这部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这部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伟大的著作源于伟大的思想,《物种起源》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获得,它首先得力于达尔文超前的思想,这也是每个给人类思想带来巨大变化的杰出人物的共同品质。在19世纪的欧洲,尽管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早已因文艺复兴的兴起而向前迈了一大步,人们虽然未曾公开反对神学对于生物起源的最初解释,然而却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此时此刻,只差一个具备足够的学识和足够胆量的人,公然站出来担负起用更加符合事实的理论来敲碎套在人们思想上的神学枷锁的使命。达尔文扮演了这个角色。19世纪上半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急剧扩大,探险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一些自然科学家参加了探险活动,这在客观上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达尔文有机会亲自参加了环球的航海探险,加上长期地从事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的实践,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的总结,终于完成了完整的生物进化论学说。而《物种起源》一书则是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的标志。他用《物种起源》将旧有的神学理论敲得粉碎,以至后人将《物种起源》称为“一部将上帝驱逐出生物界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的全名是《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书中除卷首的“历史概述”和“导言”外,共分15章。这部著作不但以大量的科学事实论证了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很有说服力,为科学进化论奠定了基础,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本书中,达尔文以无法数计的翔实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遗传”、“变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观点。达尔文根据大量的观察、实验结果及地质研究材料,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是物种在世代繁衍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亲代的大部分特征会遗传给子代,但子代与亲代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有所差异,即后代在继承先代中有变化,代代如此,积少成多,引起生物类型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是逐渐演变的过程,过去的生物跟现有的生物很不相同但又有联系。其二是旧物种灭绝新物种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一切生物都必须为生存和繁衍后代而进行斗争,这就是生存斗争。一是生物体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的斗争;二是生物体之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斗争结果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旧物种淘汰,新物种产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后代都要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而且由于器官功能的分化和生存条件的复杂化,生物体在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下,必然导向进步性发展,必然导向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人类同其他生物一样,也是自然选择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上帝创造的。这种理论如同火山爆发一样震撼了全世界。

由于《物种起源》既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充足证据,又合理地阐明了生物进化的机制,且用自然选择的学说合理和科学地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从而有力地打击了唯心主义的特创论和目的论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长期宣扬的上帝有目的的创造生物的论点,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伟大胜利。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物种起源》做了高度评价。恩格斯在《物种起源》出版后仅十多天,便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信告诉马克思:“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一连几个月,马克思和他的朋友们不谈别的,净是谈论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因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自然科学依据。《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理论是自然科学史划时代的里程碑,也是生物学进化论的奠基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克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上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引起了人类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三、大师传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生物学进化理论不但改变了生物科学的面貌,而且变革了人们的科学观念。从此,有机自然界消灭了神迹,进化的思想开始取代僵化的、固定不变的自然观。

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生于英国希罗普郡,他的祖父伊拉斯漠·达尔文曾经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医生和博物学家,发表过《动物学》等多种生物学著作,也是进化论的先驱之一。达尔文的父亲罗伯特也是一位有名的医生,母亲苏珊娜是著名瓷器收藏家韦奇伍德的女儿。达尔文在希鲁斯伯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儿时的他并没有过人的聪颖之处,倒是有着一种喜爱观察自然事物、努力寻求理解的独特个性。8岁那年他被送进了一家教会学校,但他对圣经故事一点也没有兴趣,倒是喜欢在河边钓鱼、上树摸鸟蛋,还喜欢搜集杂七杂八的物品。进入希鲁斯伯里中学后,他依然不喜欢学校里的教育,倒是迷上了打猎和养小动物,功课却很一般,因此中学未毕业父亲让他到爱丁堡学医。但达尔文完全没有学医的才能,由于不忍心看无麻醉的手术惨状,读了两年又自动停学。父亲看他对医学确实没有兴趣,便决定让他学神学,以便将来能有一个体面的职业。1828年,达尔文进了剑桥大学的神学院,这里的神学课程比起爱丁堡来更加乏味,但为了通过学位考试,不得不钻研那些神学著作。而这些著作的逻辑力量也确实使他相信了《圣经》上的上帝创世说,但不久他就发现他对神学其实也不感兴趣。他再次向父亲提出不学神学。但老达尔文岂能一次次依了这位没有出息的儿子。于是达尔文更加不好好学习,整天跟一些纨绔子弟一起赛马、打猎、酗酒,他自己后来也承认“在剑桥的三年是完全浪费了”。

达尔文生活的转折是结识亨斯罗教授。经他推荐,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说:“参加贝格尔舰的航行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决定了我的整个事业。”1831年12月27日,贝格尔号从英国普利茅斯港起航,先是南下非洲,从非洲西海岸西渡南大西洋,到达巴西;又从巴西南下绕过麦哲伦海峡到达南美洲西海岸的利马和加拉帕戈斯群岛;再从加拉帕戈斯群岛横渡太平洋去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穿越太平洋经过好望角再次回到巴西,然后从巴西直接回国。在5年的环球考察中,他通过观察到的大量事实,使他确信长期自然力的作用才是造成地球表面地质变化的真正原因,地质变化中并没有什么神的创造力量。而南美洲现存生物和化石古生物的地质联系,加拉巴戈斯群岛各岛屿上同种生物的各种差异,澳大利亚生物物种同欧洲比较的特异性质……更使他越来越怀疑上帝创造物种、物种绝对不变的正确性。这期间达尔文采集了数以千计的动物、植物、化石、矿物和岩石标本,写下了几十本日记和笔记,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知识,而且冲破了特创论思想的牢笼,为创立生物进化学说打下了基础。

回到英国后,达尔文已经成了一个训练有素的博物学家,他的举止言行都不再是一位无所事事的小青年。他一方面整理5年的旅行日记和搜集的动物资料、地质资料,撰写了《贝格尔号航行期间的博物研究和地质研究日记》、《贝格尔号航行中的地质学》,主编了《贝格尔号航行中的动物学》;另一方面,又加紧搜集有关物种变异的材料,思考物种理论问题。1838年10月偶然阅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触发他找到了久久思考而不决的物种进化的机制,这就是自然选择。确立了自然选择原则,生物界的各种巧妙的适应现象,不同地域同种生物的各种差异等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但达尔文没有急于公布自己的发现,他又做了大量的材料搜集和长期的细致思考。从1837年7月记第一本有关物种变异的笔记算起,到1859年10月1日校改完《物种起源》清样止,达尔文为建立进化学说花了整整22年的时间。

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出版了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由于学界事先已知道这本书的写作情况,均等待着该书的出版,结果新书问世的第一天,初版1250本就被全部抢购一空。《物种起源》的发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水面,顿时掀起了巨浪狂涛。身穿黑道袍的教士,信奉特创论的学者,为传统观念所束缚的科学家,对《物种起源》及其作者发起了狂暴的围攻。大主教威尔伯弗斯和欧文等精心策划,准备在牛津科学大会上重温居维叶战胜圣提雷尔和拉马克的美梦,一举剿灭生物进化学说。谁知却被赫胥黎、胡克等驳得体无完肤。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以大量确凿的事实和缜密的推理,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赞同和支持。正像金斯说的:“达尔文单凭真理和事实的力量,正在到处获得胜利,像洪流那样势不可挡。”

进行科学研究是达尔文生活的最大乐趣。达尔文进行科学工作的基本特点是,一切假说、理论都建立在大量可靠事实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一生都无比勤勉地进行观察和搜集事实。在他临终的前一天下午,还抱病作了实验观测记录。达尔文为后人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在家中与世长辞了。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牛顿的墓旁,这无疑是盖世殊荣。

《昆虫记》

一、概述

他是博物学者、诗人、散文家、生物画家、优秀教师、科普书作家,南法古城阿尔勒封他为“普罗旺斯诗人”,雨果称他为“昆虫的荷马”,进化论之父达尔文赞美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众多头衔似乎都可用来形容法布尔这位19世纪的法国昆虫学家,但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奇特成就、他一生的传奇性,以及100多年来世人对他的多样评价。

提到法布尔,一般人先想到的是“昆虫学家”这个头衔,他以文学手法、日记体裁写作的10巨册《昆虫记》,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影响了无以数计的科学家、文学家与普通大众,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对科普的深刻省思,并在世界各地担负起对昆虫行为学的启蒙角色,因此,该书早已被公认为跨越领域、超越年龄的不朽传家经典!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10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没有哪个昆虫学家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文学修养,没有哪个文学家有法布尔那么高的昆虫学造诣。《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不论是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上,还是文学史上,《昆虫记》都占有很高地位。它记载的情况真实可靠,详细深刻;文笔精练清晰,所以深受读者欢迎。《昆虫记》各卷一经出版,不但在法国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即便在欧洲各国,在全世界,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这部影响整个世界的经典著作,从出版迄今,已有数十种版本,横跨几个大洲,纵贯两个世纪,经历百年仍是一座无人逾越的丰碑,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二、内容简介《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的传世佳作,这套以法文写作、字数多达400万字的巨著,主要记录了法布尔一生对昆虫行为的研究与观察成果,字里行间流露出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与实验精神,其中还穿插了昆虫、土地、人文、历史有关的典故,以及法布尔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与哲学思考,可说是跨科学与文学领域的经典作品。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昆虫记》是他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人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法文原名为“有关昆虫的回忆录”,全书共10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展示了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昆虫的生活场景。在法布尔的笔下,昆虫的筑巢造窝、捕猎采蜜、交友婚恋、生儿育女、生杀拼死等场面,无不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法布尔是以一个诗人的赤子之心,悲悯之心看待与人类比邻而居的昆虫世界,而且,使用的叙述语言也是诗性的。《昆虫记》从片断来说是抒情诗,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史诗。

法布尔的10大卷《昆虫记》通篇充满了人文色彩。作为一个博物学者,他的著作严整,自成系统,大大扩展了前人观察和论述的领域,然而,他却声言对那类纯粹描述昆虫学没有太大兴趣。他说他平生酷爱的是“情感昆虫学”,他所以拒绝为一般学者所钟爱的无所不包的“系统”,显然是担心那类来自集体的被抽象出来的“规律性”或“平均数”将掩盖以致扼杀个体生命的原生态。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是相关的知识的累积和演绎,而是田野实验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完全建立在对生命的固有的形态的尊重上面,可以说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的方法。他反对传统学者的那种把工作停留在实验室里,使昆虫在解剖刀下变得“既可怖又可怜”的做法。应当说,就他研究中所采取人文主义式的方法本身而言,就是一场革命。

法布尔敬畏生命与求真这两大精神贯穿了整部《昆虫记》。敬畏生命,就是以一种大生命观平等地看待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尊重和关爱生命哪怕微小如昆虫的生命。阅读《昆虫记》我们会被法布尔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深深感动,不自觉地追问和思考生命,学会尊重生命,去发现和感受生命之美,自觉地唤醒我们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珍爱地球,爱惜生命。法布尔的一生就是坚忍不拔地追求真理的一生,凡是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不相符合的理论,法布尔都会提出怀疑、驳斥和修正,因此,一部《昆虫记》就是探求昆虫的生命真相的真实记录。

法布尔把昆虫描写得那么真切、美丽、动人、活灵活现,来自于长期对昆虫生活精细的观察与研究,准确地掌握了他所描写的事物的典型特征。为了昆虫学研究,法布尔一生都在贫困中挣扎,都在与傲慢偏见做斗争,但他一点也不感到孤独。因为他有那么多的昆虫朋友,拥有广阔的昆虫世界,因此他又比谁都富有。三、大师传奇

1823年12月21日,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贫穷农民的家中。在他3岁时,由于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所以将他寄养在玛拉邦村的祖父母家。这里是个大农家,有许多比他年长的小孩。法布尔是个好奇心重、记忆力强的孩子,曾自我证实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树叶里的鸣虫是露螽。睡前最喜欢听祖母说故事,而寒冷的冬夜里则常抱着绵羊睡觉。法布尔长到7岁时,父母接他回家,送他进了村里的小学。1833年,法布尔随全家迁到本省的罗德茨市后,父母安排他去了罗德茨中学读书。然而,在法布尔的整个中学阶段,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致使他的学业无法正常进行。

勤奋好学的法布尔并没有因此而荒废学业,他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那年,他以公费生第一名考进亚维农师范学校,在学校住宿。由于上课内容太枯燥,他常趁自习时间观察胡蜂的螫针、植物的果实或写诗。毕业后在亚维农谋得一份教师的职位,从而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他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不知疲倦地做动植物观察记录,陆续通过文学与数学考试取得大学入学资格,并自修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士学位。

1849年,法布尔任职科西嘉阿杰格希欧国立高级中学的物理教师。面对科西嘉丰富的大自然,他开始研究动、植物,与植物学家鲁基亚一起攀登科西嘉的每座山采集植物。回到亚维农任教后,法布尔于1854年取得博物学博士学位,他决定终生致力研究昆虫学,他的人生就此定向航行。但是经济拮据的窘境一直困扰着这位满怀理想的年轻昆虫学家,他必须兼任许多家教与大众教育课程来贴补家用。尽管如此,法布尔还是对研究昆虫乐此不疲,利用空暇进行观察和实验。他在《自然科学年鉴》发表的长期积累的成果——《节腹泥蜂习俗观察记》,博得广泛赞赏,人们公认他不仅纠正了以往权威学者的错误,而且阐发了独到的见解,开始引起科学界人士的注意。

这期间法布尔也以他丰富的知识和文学造诣,写作各种科普书籍,介绍科学新知与各类自然科学知识给大众。由于他原本就是很受欢迎的基础教育教师,也一直怀有科普写作的理念,这份热情透过墨水瓶与博学的知识,在30年间蜕变出95本介绍各种科学新知与新式技术的书籍,包括著名的《天空》、《大地》、《农业化学入门》、《极光》等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极受读者喜爱。法布尔生性淡泊、不求名利,即使常因埋首于研究、举止怪异而被人嘲笑,仍然我行我素,跟许多看则追求学术成就、实则仅图声望甚至名利地位的研究者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法布尔深明此点,在自己的著作中常常不客气地抨击那些躲在学术象牙塔内的学者,他认为当时许多研究者虽然宣称他们致力于理论思考、解剖各种动物以了解生物组织及细胞构造,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尊重生命、不了解生命的实质意义,而生命才是生物学的最根本精神所在。法布尔这种极具个人风格的治学态度,强调任何假设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和实际观察才能下结论,决不轻言含糊归纳,以及字里行间随处流露的狂热与爱好,真可说是第一流的实验科学家。他的大众自然科学教育课程也深获好评,但是保守派与教会人士却抨击他在公开场合向妇女讲述花的生殖功能,而中止了他的课程。也由于老师的待遇实在太低,加上受到流言中伤,法布尔在心灰意冷下辞去学校的教职,隔年甚至被虔诚的天主教房东赶出住处,使得他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也迫使他不得不放弃到大学任教的愿望。

1871年法布尔向他的好友、英国经济学家与哲学家米勒借了一笔钱,举家迁至亚维农北方的欧宏桔买了两亩大的一块荒地住下来。虽然这块地满是石砾且布满野草,但是法布尔非常喜欢这个自己拥有的小天地,他以普罗旺斯语称之为“荒石园”,将其视为“活昆虫实验室”。他在这里写作,观察昆虫行为,做昆虫实验。在这里,他经过4年努力,整理20余年资料写成的《昆虫记》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册。

这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与科学家,前半生为贫困所苦,但是却未曾稍减对人生志趣的追求。在一篇以“荒石园”为名的文章中,法布尔以难得激昂的语气,回应外界对他的责难,并力陈他对科学与生命的深切思考,非常令人动容。

法布尔一生都致力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涵着的科学真理。他不断表达对昆虫的爱,同时也表达着另一种爱——“对科学真理的挚爱”。这种爱给了他把对昆虫的兴趣变成昆虫学事业的勇气和力量。正因为他爱科学真理,所以他毕生恪守“事实第一”的首要原则;正因为他爱科学真理,所以他撰写《昆虫记》时,一贯“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正因为他爱科学真理,他才把科学工作乃至一切工作的实证精神发展到极其严谨的地步:即使感到别人指出的错误有道理,他也要先通过观察实验验证一番,而后再欣然纠正自己的错误。

法布尔把未知世界比作处于黑暗之中的无限广阔的拼砖画面,把科学工作者比作手捉提灯照看这画面的探索者;他认为自己就是这探索者,一步一步地移动,一小块一小块地照亮方砖,使已知构图的面积逐渐增大。为认识真理而揭示真相,这成了法布尔一生的至高理想和崇高劳动,他为此感到幸福与安慰。他将一切品质和才华汇集在这种精神之下,为人类做出自己独特的奉献。

1907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了,这时法布尔已是83岁高龄的老人了。家人邀请法布尔的挚友和学界好友来到“荒石园”,为他举行一次小型庆祝会。消息传出,舆论为之震动,赞扬声此起彼伏,荣誉桂冠一个个飞向老人。法国文学界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奖委员们还没来得及作最后决定,便传来法布尔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与世长辞的消息。

《人类的故事》

一、概述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是美国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他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写作。他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有自己的体系和思想,他的作品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因而他的著作普遍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

在美国作家中,像房龙这样能使其名字在几代中国读者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太多。说房龙是出版界的奇迹创造者也许并不过分。在他去世之前,他的著作在欧美热销了20多个年头,销售的总数超过600万册。他一生创作甚丰,他的成名作《人类的故事》就印了32版。房龙是个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将一本历史书写得通俗易懂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始终保持一种高贵而非庸俗的心态和独立不移的个性,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远见和大局观。能否做到这点,正是一个大师与一个普通作者的区别。

对待学问和文字,房龙在坚持人文主义立场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他认为:“凡学问一到穿上专家的拖鞋,躲进了它的‘精舍’,而把它的鞋子上的泥土做肥料去的时候,它就宣布自己预备死了。与人隔绝的知识生活是引到毁灭去的。”于是,深入浅出地将艰深枯燥的学问化作轻松风趣的精神食粮呈现给读者,成了房龙作品的显著特征。房龙多才多艺,在《人类的故事》中他还亲自将自己的大部分作品配了稚拙可爱的插图。这一切都注定房龙会是一个“人民”的作家,将对广大读者产生深刻的启迪和影响。

1921年11月,《人类的故事》一经出版立即成为最为火暴的畅销书,久居各大书店销售榜首。而房龙也因此书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儿童读物协会颁发的两枚奖章。该书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和俏皮睿智的文笔,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不放过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无论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或是通读过浩繁巨著的专家,都可以在这本经典的通俗人类史中,获得启发和阅读快感。《人类的故事》不愧为一部“最好的人类历史教科书”。二、内容简介

从第一个单细胞出现在地球上到尼罗河畔垒起金字塔,从摩西带领被奴役的犹太人走出埃及和大沙漠到耶稣殉身于十字架,从希腊人建立起辉煌的城邦文明到亚历山大将希腊文化带到最广阔的欧亚非大陆,从罗马帝国的兴亡到欧洲穿越中世纪的炼狱走向文艺复兴,从交织着光荣梦想和血腥掠夺的大航海时代到通过殖民活动而初步形成的国际大市场时代,从荷兰弃绝腓力二世的专制统治到民主之花开遍欧美,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中世纪的欧洲战争到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在《人类的故事》中,房龙像个耐心的故事家,坐在冬夜的火炉边为我们娓娓道来。在这本书中,房龙展开了一幅非常宏大的历史画卷,让读者站在一个高塔之上,俯瞰着奔腾不息的历史之河。

房龙是一个畅销书作家,他“作为移民用并非母语的英语写作,并取得如此成功”这本身就称得上是传奇。他是名人,与他交往的又有不少名人,如罗斯福总统、爱因斯坦等。他的著作更是种类繁多,对于历史,他一直有一种偏爱,有时候甚至走进了他那个时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中心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战地记者曾与死神近距离打过照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通过短波广播向敌占区播音”,在另一条战线与纳粹德国作战!

房龙的历史书一直都以其亲切、轻松、流畅的笔触和既通俗而又深湛的文化素养,而为全世界各阶层的广大读者所爱不释手。特别是这本《人类的故事》,更是他的所有著作中流传极为广泛的作品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与一般的学术著作不同的是,房龙对人类文明史的叙述没有流于模式,给人以公式化的呆板,而是用最通俗、最流畅的语言讲述人类文明史上最基本的知识和最精彩的内涵。房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笔有种魔力和技巧,再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一写也会令人娓娓忘倦。历史,是我们必须知道的过去,就犹如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在《人类的故事》中,房龙将这个记忆写得淋漓尽致且生动活泼,把记忆完整地串联了起来,令人读完茅塞顿开,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有新的观感。

房龙对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问题的看法也非常独特,每个读过他的著作的人都会对这一点留下很深的印象。《人类的故事》出版后,影响了当时的许多作家,特别是科普作家。

读《人类的故事》,对房龙亲手绘制的插图断不可视而不见。它们是房龙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字难以替代的内容。房龙的作品不仅是用青少年都能看懂的语言讲述了成年人也同样感兴趣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把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来讲述,对科普宣传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人类的故事》一书中没有森严的术语体系和自以为是的学究气,没有喋喋不休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刻意追求的“客观规律”,房龙以平和舒缓的语气节奏将自己了如指掌的历史故事从容道出,就像与朋友饮茶论道一样。他的宽容姿态,他对历史人物的人性关照,对久远历史的好奇,对现代文明弊端的抨击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使他的书字里行间散发出一种特有的可亲可敬的“文化人情”,可以看出,他是真正理解他所表述的所有历史故事的,是真正将历史放在心坎上蒸煮过的,他所奉献给读者的都是思想的精品,而不是只将一些枯燥无味的典故知识拿来兜售混饭吃。也许他写作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儿童般单纯而热情的得意洋洋的情绪:看,我展示的东西是多么的吸引人啊!虽然这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作品,但今天读来仍是那样的引人入胜。三、大师传奇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被誉为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一个珠宝商家庭里。在他幼年时,鹿特丹已开始成为“欧洲的枢纽”——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人工港,悬挂各种旗帜的船只就停泊在他的家门口。房龙常常和他的舅舅到港口看那些货船,当他开始在纸片上涂鸦时,首先学会画的就是那些轮船。他画的轮船后来“航行”到了客房的留言簿上、桌布上和菜单的背面,最终成为《船舶及它们如何在海上航行》——这本书介绍了有关船的专门知识。海上的繁忙景象使他对地理学也有了基本的印象,他开始精心绘制地图。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画到一定程度就去找别的娱乐了,但房龙把对绘画的兴趣保持了一生。

在一次参观过一个名为“大地和人类知识以及航海事务”的博物馆后,展品中的异国服饰、鸟的标本、船舶模型、印尼巴厘岛民的面具、拉普兰的玩偶……这一切一下子就激起了房龙探索整个世界的欲望。当他与“可能是生活在距今三万年的史前人类的头颅”不期而遇时,房龙受到了历史的震撼。他后来说过:“我10岁起……想成为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的愿望就胜过了一切。”

由于数学成绩的影响曾留过一级,当房龙转到海牙的古达中学念书时,已经15岁了。两年后,他到佛尔斯乔顿一所名叫努尔塞伊的中学就读。他从小学时就开始学习的一项技能——拉小提琴使他成了学校娱乐活动的主角。而那迅速反击的口才和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一幅漫画的本领,也使同学们发现他真想让别人出丑是多么轻而易举。房龙在新学校所看重的科目(拉丁语和希腊语)的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

1900年,对房龙一直相当溺爱的母亲突然病逝,给他留下了大约3万美元的遗产。与父亲相处得不太愉快的房龙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逃离。房龙的舅妈萨莉是个美国人,她为房龙引荐了康奈尔大学的乔治·伯尔教授。在后者的帮助下,1902年7月,20岁的房龙乘船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进了康奈尔大学念书。房龙和伯尔教授保持了持久的友谊,在1939年写的《我认识的一位圣人》中,房龙认真地追述对伯尔的敬意。

房龙大学二年级时进了法律学院。但是在他看来,他最想从事的是新闻业,学习法律只是开阔自己眼界的一种途径。康奈尔单调的校园生活很快就让房龙感到难以忍受,他在同学中以行为古怪而出名。当他认定自己在康奈尔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的时候,便揣着伯尔教授给他写的推荐信,来到哈佛学院重读二年级。可他几乎马上就对康奈尔大学产生了怀念,原因是哈佛不承认他在努尔塞伊中学的学分。于是他又打算返回康奈尔。1904年夏天,他决定先回一趟荷兰。在回国的船上,他结识了后来的第一任妻子、来自波士顿鲍迪奇家族的名媛伊莱扎。

1905年6月,房龙从康奈尔毕业。他很快在美联社谋到了一个职位,被调往华盛顿。这年俄国发生了圣彼得堡冬宫前对工人的“一月大屠杀”后,又发生了全国大罢工,动乱的俄国变成具有新闻价值的地方。美联社决定派年轻的房龙到俄国去。1906年6月18日,房龙与伊莱扎结婚。第二天,新婚夫妇便乘船经欧洲赴俄国。

对记者房龙而言,俄国是个让他悲观的新环境。房龙只在圣彼得堡待了一个周末,就被派往莫斯科,在那里等待包括莫斯科、敖德萨和华沙在内的定点采访任务。那年夏季,莫斯科的上流人士都逃到了黑海或法国,莫斯科只有教堂、博物馆有一些稀稀拉拉的参观者,克里姆林宫里空空荡荡,戏剧和歌剧都停演了。对于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年轻记者来说,这种状况特别能挫伤他的积极性。

不久,房龙受命到华沙为美联社设点。后又重新被调到圣彼得堡,但此时他已认定,对他来说,从事新闻工作是在浪费时间。于是他去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假期里,房龙到荷兰为他的博士论文收集研究资料。这篇论文是关于“革命前夜的荷兰:对18世纪人们心理的影响”。他用荷兰文列出提纲,在伊莱扎的帮助下译成德文,然后再度在伊莱扎的帮助下用英文重写一次。

1911年10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的房龙携妻子回到了美国。他在慕尼黑写的博士论文也改名为《荷兰共和国的衰亡》于1913年出版了,并且颇受舆论界的好评。但这本书销出不足700本,其中不少还是房龙自己买的。之后,房龙渐渐把目光转向了他以往忽视的纽约文艺界,并开始写书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在历经从事教师等职业失败后,房龙一直致力于写作,当一位出版商有了同样的先见之明,房龙一生的转折点便到来了。这位出版商名叫霍雷斯·利弗奈特,房龙先后和他签约写了《文明的开端》、《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等。他们的合作历时10个年头。《文明的开端》的意外热销已经表明霍雷斯·利弗奈特独具慧眼,而《人类的故事》不仅引来书评界的一片欢呼,就连给这本书挑错儿的历史教授也不禁发出感叹:在房龙的笔下,历史上死气沉沉的人物都成了活生生的人。作为美国20世纪20至40年代的著名作家,房龙的作品文笔优美,知识广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枯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的手笔,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他为世人留下了30多部作品,对后人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世界科学发展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1944年3月11日,早晨起来后,房龙把报纸拿在手里,上楼去他的浴室。正当他面对镜子时,他的心脏瓣膜突然收缩,使他一阵阵透不过气来。他撞开了浴室的门。家人听到声响跑进来时,他已瘫倒在地板上,停止了呼吸。

自1913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直至去世,房龙这个名字总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在他去世的当天,美国《星期日快报》刊登讣告时用了这样的标题:“历史成就了他的名声——房龙逝世。”房龙把历史通俗化、个人化,将深奥晦涩的历史内容描述得令一般读者乐于接受,他使读历史成为读者的一大乐趣。

《天体运行论》

一、概述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创立了日心说,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从而掀起了一场天文学上根本性的革命,一个运动着的地球是整个现代天文学的基石。

自古以来,天体运行对人类来说一直是个神秘莫测、变幻多端的领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各国一些杰出的天文科学家相继提出了不同的推测和解释。最早的地心说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公元前2世纪由托勒密发展起来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固定的、不变的物体,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是上帝安排的“天之骄子”。这与上帝创世说完全相符,因此被教会视为绝对真理,当时的教会的“教条”和“神学”享有绝对权力,因此这一看法在天文学领域占支配地位达千年之久,大多数人也接受了这种观点。直到哥白尼提出了他的“日心说”理论。哥白尼提出了极其重要的新观点——宇宙统一性的观点。在这以前,人们认为天体和地球是由迥然不同的材料构成,天空与大地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而这道鸿沟被哥白尼填平了。

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建立了日心说。《天体运行论》不仅是一本经典的科普书,而且是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树起的第一面思想革命的旗帜,这部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可以与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提并论。它的发表,开始了人类宇宙观的新纪元,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的“独立宣言”。

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哥白尼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这位日心说的创立者,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他的《天体运行论》使科学从神学中摆脱出来,开创了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但是这本书长期被教皇宣布为禁书,日心学说的支持者遭受残酷惩办和镇压,意大利的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活活烧死,杰出的物理学家伽利略被判处终生监禁。然而,通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得到确证和发展。漫长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它向人们证明,哥白尼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他的科学地位是永恒的——他的“日心说”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二、内容简介

从15世纪开始,天文学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给神学以沉重的打击,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作为基督教的教义已开始受到怀疑。同时,航海业的发展,也对天文学和历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1503年,哥白尼从意大利留学回到波兰,任牧师职务。在工作期间,他也将许多精力倾注于天文学的研究和观测上。在哥白尼以前已有许多人对地心说提出了质疑,并且取得了天文观测中的许多科学依据,天文仪器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这无疑为哥白尼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利用教堂城垣的箭楼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天文观测台,自制了一些观测仪器,如四分仪、三角仪、等高仪等,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计算,经过3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哥白尼终于完成了他的天体运行体系,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在交付手稿时并无书名,该书在1543年出版时,出版者将它命名为《关于天体旋转的六卷集》,后简称《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共分六卷。第一卷简要介绍了日心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全书的总纲。论述了地球的运动、各星球轨道的位置、宇宙的总体结构,论证了为什么地球也是一个行星,并解释了四季循环的原因,回答了对地动说的种种责难。第二卷介绍数学原理,运用球面三角运算来说明天体的视运动。第三卷讨论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第四卷讨论月亮绕地球的运行。第五卷讨论五大行星的运动,并着重论述地球运行如何影响着诸行星在经向的视运动,以及如何使所有这些现象具有准确而必然的规则。第六卷继续论述行星运动,着重考虑造成诸行星在纬向偏离的那些运动,示明地球运动如何支配着这些现象,并确定它们在这一领域中所遵循的法则。该书的出版,揭示了地球只是一颗围绕太阳的普通行星,否定了“地球是上帝特意安排在宇宙中心”的宗教说教,动摇了教会鼓吹的上帝创世说的理论支柱。它对自然科学摆脱神学的羁绊以及对天文学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哥白尼的日心论观点为一方,以托勒密的地心论观点为另一方展开了长期的斗争。这不只是学术上的论争,而且也是科学和神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和两条认识路线的斗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为了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然而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不仅证明了日心说的胜利,而且早已超越了哥白尼的学说。但这一切进步,都是从哥白尼开始的。哥白尼关于地球运动的思想,是重大的划时代的科学成果。由于日心学说对宇宙的看法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完全相反,《天体运行论》的出版困难甚多。在这种情势下,哥白尼在序言中声称把这本书奉献给教皇保罗三世,希望获得他的庇护。此外,一位受哥白尼委托办理出版事宜的教士——奥西安德尔,杜撰了一篇匿名序言,声称书中的理论不一定代表行星在太空中的真实运动,只不过是为编算星历表和预测行星位置而提出的一种人为设计。由于采用这些掩护策略,这本书终于付印出版。《天体运行论》初稿曾于1512~1516年、1525年和1540年做了三次重大修改。1543年5月24日,已经双目失明的哥白尼抚摸着正式出版的《天体运行论》说:“我终于推动了地球。”

哥白尼的理论的提出给人类的宇宙观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他将科学认识天体运动的参考系中心由地球移到太阳,从而迈出了近代宇宙学研究中最困难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数千年来人们看惯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托勒密的解释也正好符合人们的常识。但是哥白尼对这个看似真理的常识的深刻思考所得出的结论告诉我们,常识也可能是错误的。科学不等于常识。对习以为常的东西投以好奇的一瞥,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就有可能发现科学的真理。三、大师传奇

在波兰的边境、波罗的海之滨,有一个不大的渔港,是古代的一个城堡,叫弗隆堡。在城堡的西北角,有一座箭楼。这座箭楼,就是举世闻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观察天文的天文台,天文学史上著名的“哥白尼塔”。自17世纪以来,它作为天文学圣地一直保留到今天,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前来瞻仰,缅怀这位科学家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的辛勤劳动。

1473年3月19日,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诞生在波兰托伦城一个普通商人的家里。他幼年丧父,由舅父抚养长大。舅父路卡斯·瓦兹洛德是埃尔门兰德地区的主教,非常热心对外甥的培养,这使哥白尼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对这位天文学家的伟大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18岁那年,哥白尼进了波兰的著名学府——克拉科夫大学读书。当时,这所学校是闻名全欧洲的学术中心,尤以数学和天文学著称。哥白尼在这里开始受到文艺复兴运动思想的影响。他的启蒙老师沃依捷赫·勃鲁泽夫斯基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和天文学教授。这位教授虽然全盘接受了托勒密的理论,但对该体系的个别细节表示某些异议。哥白尼在勃鲁夫斯基的影响下,开始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00年,哥白尼作为埃尔门兰德教区的代表,前往罗马参加天主教会百年纪念的盛典。当然,对哥白尼来说,去罗马显然有着另外的目的。他在罗马足足住了一年,在这一年中,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天文观测,做了多次有关数学和天文学的讲演,还同那里的天文学家们交换了不少意见。后来哥白尼在撰写《天体运行沦》的时候,采用了1500年11月6日在罗马观测的月食记录。

1503年,哥白尼回到了他的祖国波兰,在黑耳斯堡任埃尔门兰德教区主教(即他舅父)的医生和秘书。公余之暇,他开始整理学习和研究天文学的成果,并写成了《天体运行论》初稿。按照当时的习惯做法,他把书中的主要内容用拉丁文写成一份类似简介的手稿,取名《浅说》,抄赠给几位可靠的朋友,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重视。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哥白尼的手稿几经修改和补充,但仍然迟迟没有发表。

1512年舅父病死,他便迁到弗隆堡居住。在弗隆堡,他买下一座箭楼,并建立了一座小小的天文台。无论盛夏或严冬,他用自制的粗劣的仪器,不分昼夜地观察天文。他不顾教会的迫害,不怕奸细、密探的监视,甚至在1519年波兰和条顿骑士团发生战争,城堡周围到处是危险的情况下,哥白尼仍然每天登上角楼,坚持他的天文观测工作。1514年教皇里奥十世曾约请哥白尼及各国天文学家帮助修历,哥白尼拒绝说:“必须先完成对月亮和太阳运动的研究才有可能修改历法。”他就是这样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对天体的观测,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天体运行论》。

1516年,教会委任他去管理远在埃尔门兰德边缘地区的两个属于教会的庄园。因此,哥白尼暂时离开弗隆堡,迁到阿勒河上游的阿伦斯登堡去居住。

在那些年代,曾经发生了严重的货币危机。哥白尼十分关心事态的发展。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他曾经在1519年写了一本关于货币问题的小册子,指出:“政府当局从货币贬值去谋取利益,正像农人播种廉价的坏种子去节省开支一样。”他主张要对币制实行改革,应当建立一个各国之间的“货币同盟”,发行一种货币,并将以前贬值的货币回收销毁。但是,利欲熏心的封建财主们怎肯去实行这样的改革呢?因此,哥白尼的货币理论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1522年,原来的主教去世,新主教尚未产生,在这青黄不接的纷乱时期,哥白尼受命担任了六个月的埃尔门兰德教区的总管。

在埃尔门兰德,一般人都把哥白尼当作是一位医生。因为,在弗隆堡任职期间,哥白尼经常利用空暇时间,免费为教区附近的贫苦农民医治疾病。据说人们都称他为“阿卡拉斯(古代希腊传说中的神医)第二”。到现在还保存着哥白尼曾经用过的那些标准医书的空白处,人们还可以看到他在当时经常使用的一些药方的手迹。

1539年春,哥白尼热情地接待一位远道来访的青年,这便是哥白尼毕生惟一的高足弟子、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的数学教授雷提卡斯。这位26岁的青年学者是被哥白尼学说所吸引而专程前来求教的,他原来打算在哥白尼的住所逗留半个月,可是由于师徒相处投机,有共同语言,一住就是两年多。雷提卡斯悉心研读哥白尼的全部手稿,并与他讨论了自己还弄不明白的细节。雷提卡斯到弗隆堡不到三个月,就将《天体运行论》这部书的内容写了一个概要,征得哥白尼同意之后,1540年以《初谈》作书名发表出来。雷提卡斯打算再出续篇,这时哥白尼终于决定委托这位弟子将自己的《天体运行论》全文发表。

1543年,经过了一番周折之后,《天体运行论》终于在纽伦堡印刷完毕,公开发行了。当印刷好的著作送到哥白尼手边的时候,他已经卧床不起了。他的生前好友吉斯在给雷提卡斯的一封信中谈到哥白尼临终的状况时说:“多日以前,他已经失掉了记忆力和思考能力,他在过世的那一天、快要断气那一小时才看见他的印成的全部作品。”

1543年7月26日,哥白尼与世长辞了。尽管他的“日心说”公布后,受到社会上宗教势力和守旧的人们的污蔑和攻击,并且对信仰宣传这一学说的人进行残酷的迫害,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天体运行论》这一反对宗教宇宙观的战斗檄文,不久就在天文学和意识形态的领域里引起巨大的反响,哥白尼的学说,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哥白尼,这颗在黑暗的中世纪夜空中出现的巨星,一直放射着璀璨的光芒,而他敢于创新、敢于革命的反潮流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影响。

《心血运动论》

一、概述

大凡在科学史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都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如哥白尼就是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怀疑“地心说”,才创立了全新的“日心说”。到了17世纪初,又出现了一位敢于向权威提出怀疑的学者——哈维。

每一个人拥有固定量血液,人体内的血液是怎样流通的?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史上,人类对自身的研究似乎比对大自然的研究更加困难。直到16世纪,在欧洲医学生理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从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盖伦学说。盖伦认为血液是从右心室通过心脏中隔流入左心室的,并用想像中的各种“元气”来解释生命现象,例如肝脏产生“自然灵气”,肺产生“活力灵气”,脑产生“动物性灵气”等等。盖伦的“灵气说”获得了宗教神学的支持。哈维把帕多瓦的解剖学传统和培根所提倡的科学实验结合在一起,亲自解剖了数十种动物,系统和科学地研究了血液和心脏的运动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血液大循环理论,他找到了血液流通的途径,为人们充分了解人和动物的生理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哈维的心脏血液循环论粉碎了以盖伦为首的根深蒂固的旧观点,今天血液在人体中循环已成为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这是哈维的贡献。

哈维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研究所得,写成了《心血运动论》一书,彻底推翻与消除了盖伦的错误学说,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液受心脏推动,沿动脉流向全身,再沿静脉返回心脏,环流不息。在血液循环学说的基础上,关于消化、吸收、营养、新陈代谢功能等现象得到了研究,生理学从此确立成为一门科学,哈维的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具有伟大的科学革命的意义,为近代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标志着近代生理学的诞生,同时也奠定了哈维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内容简介《心血运动论》是哈维最重要的著作,又名《动物心血运动解剖论》。后人也因这部作品将哈维视为血液循环理论的始倡者,它的主要内容共分17章,在正文之前有一篇导言,这篇导言的篇幅比起之后的各章内文都长。在导言中,哈维等于对当时的心脏血液理论做了研究回顾,声明《心血运动论》并不是凭空捏造或是纯粹想像创造出来的新理论,他从当时所公认的心脏和血液运行理论出发,提出理论中存在着矛盾与不确定,强调理清理论真相的重要性,并说明了他的研究方法,他的主要方法就是研究有心脏的动物,并进行活体解剖和观察来“发现真理”,而不是仅通过其他人的著述来了解心脏的作用。

在对当代理论做过批判与回顾之后,《心血运动论》正式进入了论述的部分,哈维对于心脏的运动与血液在人体中的循环,都提出清晰而连贯的说明。哈维用大量实验材料论证了血液的循环运动。他特别强调了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猪、狗、牛、蛇、蟾蜍、蛙等不同动物的解剖观察,他证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哈维认为,人的身体常有血液流通不已,这种运动的本原与中心便是心脏。在心脏收缩时,驱血到动脉中去,由此又通过“静脉”再回到心脏。这就是血液循环的完全意义。但是这种循环是双层的:一种循环是由心脏的右边,经过肺部再到左边(称为“小循环”);另一种循环是由心脏的左边,经过身体的其余部分,再到心脏的右边(称为“大循环”)。他把心脏比作水泵,并认为心脏在人体中的地位,就像宇宙中的太阳,而太阳是宇宙的心脏,驳斥了当时流行的盖伦的脉搏呼吸同一功能论,肯定了盖伦的活体血管有血无气和动脉输热不生热的正确观点,并对其“元气说”进行了驳斥。他认为“动、静脉都只能有血无气,哪里来的元气,即使有元气也是与它分不开的;元气就是血液本身而非其他”。哈维的结论,在医学界引起了极大的惊骇,大部分医学界人士嫉妒他的新发现,而不屑于附和这种时髦学说。

哈维在《心血运动论》中还列举了大量实验事实:如用钳子夹住蛇的腔静脉,看到钳夹处静脉近心端膨大;结扎手臂观察皮下静脉,可见到静脉瓣隆起,并证明血液如何由手臂的静脉回心和静脉是从外周部分到中枢部输血的惟一通路。并借手臂静脉管壁充盈度的观察,证明静脉瓣是保证静脉血液流回心脏的重要结构。书中还用定量推理方法提出血液是循环流动的,他指出:“血液借助心室搏动而流经肺、心,并压送到全身”,“大量血液沿动脉中心向外围流动,而静脉则由外围向中心流动,血量比食物所能供给者为多,同时也比身体中所需要的为多,因此必须断定血液在川流不息地运动中”。在书的第六七章,他论述了当时难以解释的肺循环,并预见“在动、静脉之间必有供渗过的小孔”,实指后世所称的微循环。《心血运动论》不仅为现代生理学与现代医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指出了从事自然科学的有效方法和步骤。如:对现象要小心准确地观察与描述、尝试着解释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对现象的说明要做对照实验、结论要基于实验的结果等。直到哈维1657年逝世以后的第四年,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被意大利马尔比基教授改制为显微镜用于医学上,观察到毛细血管的存在,才真正证实了哈维理论的正确性。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被确认,标志着当时的科技在医学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