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常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05:53:47

点击下载

作者:徐良其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文常山

人文常山试读:

编者的话

本书辑录了《今日常山》2012年至2015年间的“人文常山”专版的部分文章。

作为一份区域报纸,《今日常山》既责无旁贷肩负着宣传报道县委县政府重大活动、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等首要职责,也自告奋勇承担起传承弘扬常山本土文化的重要任务。为此,2012年起开设了“人文常山”专版,组织一批热心文化事业的采编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挖掘整理常山本土的、蕴含正能量的史志资料、村居历史、民间传说等。采编时着力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提升内容的推广力和影响力。

历经四年,这个专版大约刊发了200多篇文章。为展示这个版面的采编成果,也为响应读者出版文集的建议,这次选编了140多篇文章结集出版,选编时对部分文章内容和标题作了适当改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处人文遗迹,可能在多篇文章中涉及,但是角度和重点不一样,编辑选稿时我们尽量把住这个标准,让各篇内容互为补充、印证。有的民间传说有不同版本,如果无伤大雅,就同时收录。我们相信,读者自有区分鉴别能力的。

部分文章是以新闻报道形式呈现的,时间、人物身份等有当时的痕迹,如果没有原则性的出入,选编时保留原样。由于我县乡镇(街道)、行政村区划调整,有的地名还是调整之前的,选编时基本没有修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等原因,本书的疏漏和不足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常山,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人文常山》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脉根源,每个地方都有区域印记深刻的文化。怎样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保留对这个地方的记念呢?文化传承无疑是重要的载体。常山有代代相传的文化,比如城乡神秘的传说,别具一格的风俗礼仪,令人肃然起敬的宗祠、民居、历史人物,以及方言、非遗等。这些人们在茶余饭后乐此不疲提及的话题,口耳相传,散落各地,都是闪耀着先人智慧、散发着故乡味道的乡愁,是常山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加剧,这些散落于民间的“常山故事”似乎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常山县新闻中心多年来通过“人文常山”专版这个平台,组织发动记者和有志于研究常山本土文化的人士进行“抢救式”挖掘,精心采编几近散逸的人文故事,并以突出的版面宣传推广,让民间故事登堂入室、入耳入脑,实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传承常山区域文化的得力举措。现在,县新闻中心又精选“人文常山”专版内容结集出版,让这些浸染着乡愁的文字有个集聚依托的场所,对开展常山史志教育,激发大家说家乡爱常山之情,提升常山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常山贤商文化,引导常商回归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

趁此机会,我把这里的相关文章再读了一遍。一个感受非常强烈:常山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人物故事、民俗故事、地理故事、风景故事、建筑故事、文物故事、语言故事……常山故事洋洋洒洒、气势磅礴,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定阳书院是常山几百年来一处文化标志。初为邑绅筹建,后知县参与修建并讲授经典。历经世代风雨,在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民间和官方都有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参与兴办书院(学校),传承常山文脉,启蒙常山子民。这里已经演变为天马第一小学,教育教学设施非当年可同日而语,但是人们谈到常山教育历史都不会忘记明清以来办学兴教的艰难历程以及捐资助学人士雄视百代的智慧。文峰塔、石崆寺、牌楼底、大东门、球川三十六天井、芳村老街、招贤古渡等仍然闻名常山内外,金川门、城隍庙、护城河以及许多古村落、古道等当年的风采已不但神采依存,这些都是常山的人文福地,是文化赐予常山的鲜明记忆。

辉埠镇大埂村是常山人文荟萃的村庄之一。这里有严谷山,属喀斯特地貌,有严谷甘泉、灵真洞、观音洞、龙洞、千人洞、蟾宫洞等自然景观,有内容翔实的民间传说,还有众多历代文人题写严谷山的诗文。村庄历史悠久,村貌古朴,毓秀塘得到层级开发利用,是古人留给我们“清塘美河”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石姆岭、浮河、江家、上源、草坪等常山许多村庄也都是有人文故事和人文遗存的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些挖掘出来的人文素材若能较好地融入进去,既可以保存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打造村庄特色,激发村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球川“九月廿二”、白石墟日等古老的经济活动积淀下来的市场文化,依然影响着当地及周边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钢叉舞、跳竹马、輶辂拳术和武当太乙拳以及其他如文化珍珠般的“非遗”等,都是常山文化繁衍发展的根基,也激励着我们开动脑筋演好文化和经济互生互促、休戚与共的大戏。

钟灵毓秀一方,人才辈出常山。常山既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寓居休闲偏好之处,更是孕育了一方杰出人才。北宋王介及一门九进士、宋神宗赵匡胤第八代孙子赵希琯、在石崆寺讲学的朱熹、南宋“中兴贤相”赵鼎、明朝开国元勋徐恢、明朝刑部尚书樊莹以及近代以来的北京大学图书馆首任馆长李昭炜,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等,这些贡献卓著、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都在常山学习、工作、生活过。如果用好这些历史名人开发人文休闲旅游景点,培育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弥补常山没有名山大川等旅游资源的短板,不失为旅游行业的差异发展之路。

常山自古好创业。借助资源禀赋和交通优势,宋朝以来,常山的造纸业、石灰业、交通贸易业等产业发达,城乡沿常山港都有以“埠”命名的商业中心。涌现出诚义生财的詹斯、合作共赢的毛良明、抱团发展的郑九皋以及规模发展的徐德裕等明代常山四大“创业才俊”。千百年来,常山就是一片创业的热土,常山人的血脉里有创业的因子,求新求变是这方土地上杰出志士的不倦追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我们可以从这些常山先辈身上学习创业图强的精神,找到创富生财的路径,仿效反哺家乡的举动,弘扬德业共树的常山贤商文化。

古人云:开卷有益。通读这部书,可以增长常山知识,陶冶人文情操,有益身心健康。我辈更有责任写好常山故事,弘扬常山精神,为后代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共常山县委书记2016年5月

县城往事

定阳书院300年风华

祝慧君

县城胜利街,古称直街,又名西门街,是我县现存最老的主街道。由定阳路往西,地势渐次而高。行至五六百米处,原本被街面两边店屋挤得逼仄的马路愈来愈窄,渐渐地几乎就成了隔街相闻的弄堂。再向前走,于市声中隐约传来孩子们清朗的读书声,天马一小就安静地坐落在这条毫不起眼的马路南侧。

这是一所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学校,据1990年出版的《常山县志》记载:“天马镇第一中心小学,前身为定阳书院。”清朝初期,邑绅筹建书院

关于定阳书院,有据可查的记载始于明崇祯进士孙廷銈著《定阳李公书院记》一文:“书院外门三楹,内为厅事、耳房二间,两庑六间,前有敞轩,古木石笋,周遭墙垣,方广共基地七十弓三尺六寸,计税七分有半,坐于土名槐荫里之南。职其事者邑绅徐闻夏、詹鼎元,孝廉史惟杰、徐光旭、周士雅,庠生詹东图、徐允茂、詹长春、杨毓梧;而率作省成则署邑郡别驾张宏典也;教谕祝绍烻(清顺治六年任)、训导宋可成共襄厥力。”建成后的定阳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县学只为生员提供求学机会的缺憾,吸引了一大批有志向的读书人前往就读。时值满清入关初期,朝廷对明末东林书院事件犹有余悸,仍延续对书院的压制政策,定阳书院终还是无力为继,毁于失修。康熙年间,知县孔毓玑再建书院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身为江阴进士的孔毓玑任常山知县一职。孔毓玑来到常山后,大力发展农耕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桑养蚕,着力打造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大环境。同时大兴水利工程,教民开塘蓄水,农耕蓄泄有方,百姓衣食无忧。又“建讲所于治东,申乡约,课诸生文艺。修邑乘,征文献,严保甲,靖奸宄”,一时间民心所向。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六月、康熙六十年(1721年)常山发生两次大旱,孔毓玑“既请赈济,复捐廉(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往江阴籴粟,减价平粜,分设粥厂,全活无算”。一邑百姓为表拥戴之情,争相提出要为孔毓玑立生祠。孔毓玑见盛情难却,便向大家和盘托出三年前书院修建工程因故搁浅这一憾事。士民听了深受震动,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鸠工庀材,竭蹶襄事。建设工程从康熙六十年八月初开始动工,仅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书院告竣。建成的书院位于县治之东,以旧县定阳名之。分前、中、后三进,前立有戟门,在规定的时间开启和关闭。中堂悬挂朱熹像,供学子瞻拜。

十月初一书院开门大吉,县令孔毓玑向士民庶众宣讲圣谕十六条。次日,书院举办了首场会讲。孔毓玑受时任县学教谕顾夔、训导吴舆力邀,为一众书生讲授《大学》《中庸》要义。

古文献《鳞册》(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对当年的定阳书院曾有记载:“在宇字庄(原城市心街左,今定阳路中段东侧)二百三十七号,计税八分六厘二毫,土名讲所。”乾隆年间,詹氏兄弟筹建西郭定阳书院

日久,定阳书院渐废,屋基被杨兆亨等占据,改造为店屋。乾隆六年(1741年),詹兆麟兄弟慷慨出资在县城西郭建屋数间,建西郭定阳书院,“门南向,旁翼以两房,中三椽为讲堂,周以回廊。由讲堂而北三椽为师生燕见所,东西翼以厢房,再北七间为主讲燕息地,高广与讲堂称,下面庖厨毕具。”在詹姓兄弟的带动下,一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邑绅纷纷捐钱捐地,书院得以正常运转。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罗升棓认为西郭定阳书院规模太小,改称其为义学,集资在西门沙墩购买民房若干间,重建定阳书院。“前有戟门,中有讲堂,后为师生燕见之地,两翼斋房鳞次。”

咸丰二年(1852年),知县李维著建造头门、围墙,不料适逢两广天地会起义,柱樉、墙垣及东西廊头门均毁于兵燹。同治元年(1862年),知县黄敬熙筹款修建。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潘纪恩对定阳书院的产业进行清理并登记造册。光绪七年(1881年),知县谭恩黻建造头门。清末之后,现代教育取代书院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县学废,定阳书院更名为定阳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为全县最高学府,徐起鸿任校长。十三年,学校开设初级班,改名县立定阳小学。十五年,改称县立中山小学。十八年改为第一中山小学。二十年,更名为定阳中心小学。二十五年,改为县立南靖镇中心小学。二十九年,改称南靖镇中心学校。次年,文峰小学并入。三十一年,日军侵占常山,学校一度停办。第二年,逐渐恢复教学。三十四年,改为南靖镇中心国民学校。三十六年,改称天马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50年,改名塔山镇中心小学。1956年,改为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1958年,改为衢县常山镇第一中心小学。次年,定为衢县重点小学。1961年,复名常山县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1971年,为推行九年制教育,开设初中部,改名为城关镇“五七”一小。1975年改称城关第一中心小学。1977年开设高中部,次年停办。同年,原城关第四中心学校的小学部并入,称城关镇第一中心小学,列为金华地区重点小学。1985年,改名为天马镇第一中心小学,沿称至今。在这期间,书院经历多次改建。2002年,古书院遗存建筑被彻底拆毁。

如今,定阳书院风貌已荡然无存,院内所藏历代碑刻或不知所踪,或被砸成碎石铺路。尚存两件刻有古朴纹饰的石梁,寂寞地躺在学校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日复一日,被青苔浸染。曾经的风华于风吹日晒雨淋中剥蚀老去。前尘梦醒,它们听着隔街传来的稚子读书声,心底可会有哀伤低徊?

文峰塔——常山百姓心中的通天玉楼

毕建国 邹志锋

我县民间流传着“一日不见文峰塔就要掉眼泪”这样一句话。明代著名诗人袁敬所在《文笔峰》一诗中夸赞文峰塔“一水光摇银汉小,九天星逼玉楼高”。这些都说明文峰塔在常山百姓心中的高大形象。

文峰塔的高大,除其是标志性建筑外,更在于它所在的山峰及其周边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是振兴文运的高地

文笔峰,位于旧县治之南,原称南山、县前山,是一座典型的城中山。因山上筑有玄武庙,且山形酷似武当山,故名武当别峰。

武当别峰称名文笔峰,肇于宋代。据史料记载,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泉州同安人、右儒林郎苏玭来常任县令,当时正值常山文运低落之时,连续多年没有县人考中进士。于是,常山的绅士名流联名向苏玭提议,请求在城中建塔以振兴一邑文运。苏玭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经过一番风水堪舆后,把建塔的地点选择在县城之东南方,即象应文明的巽位——武当别峰之上,自此武当别峰即称文笔峰,一邑学子奋然兴起。此后一年,常山考中进士的学子即达3人。乾道六年,苏玭被召赴都堂审录,后官至尚书吏部郎中。苏玭与陆游交好,喜好书法,笔法简远,其尺牍颇为当时常山人珍爱。苏玭儿子苏溱在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又任常山县令,尤为重视一邑文运,对文峰塔很是敬重。嘉定元年(1208年)常山一举考中5名进士。

如今的文峰塔系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的文峰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9.5米,直径4.8米,占地21.6平方米。石筑须弥座塔基坚实牢固,由四层青石板构成。文峰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常山学子奋发图强。这里是“三衢之会”的善地

淳熙二年(1175年)四月至次年四月,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等哲学家举行了三次盛会,进行三次辩论,阐发各自主张,又相互影响。第一次盛会是淳熙二年四月在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寒泉之会,第二次盛会是同年五六月间在江西铅山县鹅湖寺的鹅湖之会,第三次盛会便是次年三四月间在常山县城塔山旁石崆寺举行的三衢之会。

据《衢州府志》《朱子答吕伯恭书》和《金华遗事》等史料记载,“三衢之会”之所以选在石崆寺,是因为石崆寺乃“自金华不入衢,径趋常山间道尤妙”(引自《朱子答吕伯恭书》)的深僻妙善之处,且距县城很近。“三衢之会”主要讨论了对《四书》《五经》的认识。对于《诗》学,朱熹和吕祖谦两人都认为当时的学界不通过《诗》本身来研究诗,却以《序》来解释诗,是委曲牵合;只求了解《序》的意义,却宁可失去诗人的本意而不去体会,这是《序》的大害处。对于《尚书》学,朱熹反对为《尚书》全书作注解,因为《尚书》中有伪篇。对于《易》学,朱熹认为《易经》是卜筮之书。朱熹认为历史的作用在于讲明义理而不在于述说具体事件,因此推崇“微言大义”的《春秋》,以褒贬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吕祖谦却推崇《左传》《史记》,讲究“事功致用”,以客观记述是非功过,从而给人以启迪,作为治史的目的,体现了两人的经学对立。

三衢之会丰富并提升了前两次盛会的内容,进一步奠定了朱熹理学的理论基础,是朱熹理学走向成熟的一次里程碑式盛会,在南宋理学的发展史上,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这里是人文常山的福地

常山学宫起先建在县治东南五十步(塔山公园西北山脚),宋绍圣三年(1096年),县令林卞建。寻迁县治西十余武,后历经多次原址重修、重建和扩建,直至建国初期,一直没有离开过塔山这块福地。

常山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4年秋,当时命名为“常山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塔山公园上的武当行宫。1972年,学校改名为“常山县第一中学”,1998年迁往城南。这所“常山最高学府”在塔山上历经半个多世纪,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成为常山人才培育的摇篮、事业腾飞的甲板,进一步巩固了文峰塔乃至塔山公园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如今的塔山公园及文峰广场,已成为百姓文化休闲健身场所,山上建有书画院和文化会所;山南麓建有县文化馆、非遗展馆和国家地质博物馆;西麓建有县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及老年大学等文化设施;西南麓的文峰广场是县城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的文化活动中心广场。每天早晚,公园广场人气旺盛、氛围活跃,到处是健身休闲的人群,到处充满着欢笑声,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舞剑的舞剑、练拳的练拳……每逢节假日,文峰广场总是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舞龙灯、展花灯、跳排舞、非遗展演、文艺竞赛等活动火红一片。连续多年常山柚、石等文化艺术节在公园广场举办。广场上的LED大屏幕,每天定时播放常山本地戏剧、原创乡土歌曲及其编排成的排舞等;每个月都有多个部门或乡镇(街道)在文峰广场举办“激情广场月月唱”群众文艺展演活动。一到晚上,人们会在广场上踏着音乐的节拍,跳着欢快的舞步,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千年古渡三里滩

王春国

三里滩古渡自1970年常山大桥通车后,已成历史,三十多年过去了,人们都快忘记这古渡之风貌了。三里滩,准确方位是现在县城江滨小区东北侧城防工程外的区域,原是离老县城三里地的一片河滩,城防工程做好以后,这里已是滩去水满了。

三里滩古渡,是常山港二十来处渡口中最重要的一处,历史千年之久。它是常山从东往西,经过县城要道的渡口。千年古渡承载着不仅仅是本县城东十里八乡百姓上街进城的过渡,而且是衢州去江西的必经之渡口。

三里滩古渡北侧是陡峭的悬崖,人们用石块、石条、石板等砌铺而成埠头,很是讲究。埠头的后坡上还有大樟树,葱郁地修饰着埠头年久的历史;古渡南侧是一片鹅卵石滩,埠头随河水水位而定,过渡客人上下船是用一块或几块木头拼栓起的桥板临时搭架行走,很是实用。

三里滩渡口生态优美,热闹有趣,犹如一幅江南山水写意画卷:滩之北常山江水流清澈见底,且缓缓地自西向东流去,水面倒映着起伏的山峦;滩之身历经江水洗礼,整洁平缓,一边接着南岸的青绿菜地,一边延伸水中亲密无间;滩之东是三界溪涓涓细水流出常山港,一起结伴而东去向大海;滩之水滨,处处杨柳青青,水草鲜绿。坐之滩上,但见船帆而过,木筏漂流,鱼鹰在渔夫的吆喝声中,不停地水出水没,还有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显得静境之地有热闹,又有诗意。

三里滩古渡确实叫人念想。记得小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假期尤其是暑假,常常跑到渡口跳上渡船玩,和船工大爷学划桨划船。船工大爷在客人少的时候还蛮喜欢我们,过客多起来,忙乎的时候,就不让我们玩,把我们赶下船。于是我们调皮地跳上埠头去后山坡采野果,有时口袋里有几分钱,就在边上摆摊的买一块白糖饼,把它打碎,小伙伴每人一小块分着吃。这小摊也是渡口一特色,没有多少货,只有桂花糖、白糖饼、绞酥、糖果、香烟火柴等,却给南来北往的过客予以方便,许多时候也给客人们在等渡船时,留下消费和聊天的好地方。

写到这里,真想三里滩渡口再现风光,或说在城东新区建设中,在北岸重修古渡,权当风景旅游的一个点,或作江滨一个亲水的节点,权当常山人的一个记忆回味也好。

杨家花园•人民广场•文峰广场

王春国

充满现代气息的县城文峰广场,如今是常山休闲城市建设中的亮点,每天都是那么热闹,尤其是到了晚上,完全表达了新型城市的概念。

文峰广场处在塔山南脚下,这里自古就是花园风水之宝地。在古代(哪朝哪代已很难考证),反正很早很早以前就是县城里的一大财主的私家花园——杨家花园。据老年人说(老年人也是听老年人说),这杨家花园坐北朝南,北靠文峰塔山,南接金川门水,委实气派。在花园东北侧,塔山南脚下还有杨家祠堂,祠堂接花园,这是杨家人集聚活动的场所。至于,杨家如何衰败,祠堂与花园无人打理等原因,现已无处查证了。

新中国成立后,这块沉睡了多年的风水宝地被人民政府建设成常山人民广场,在广场的南侧还建了一座较为宏伟的司令台,这里又成为一块常山人民集体活动的天地。但是,人民广场这个地方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常山许多人还是叫它“杨家花园”,我爸我妈这样叫,我也这样叫。

人民广场曾是县城一个时期的热土,白天是学生的体育操场(因为在广场的基础上又建了体育田径场),晚上又是情侣们散步或叙情的浪漫天地。更为热闹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县所有重大集会都放在这里举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三天两头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来自全县二十四个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的代表都会集聚到这里,那时叫“万人大会”。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广场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2003年,县人民政府又将人民广场结合塔山公园整体改造建设,彻底地、全新地进行现代格调设计打造,并新命名为“文峰广场”。

文峰广场承载着常山县城的千年历史,承载着常山文明与文化的推进发展。今天,她已是常山人民的花园。

紫港浮桥的变迁

连中福

县城紫港这个地名,初始是指紫港浮桥(或称东淤浮桥)附近水城及沿岸,即东淤片相对应的常山港,也称紫港渡口。后来渐渐扩展到常山大桥上游至金川大桥下游水域。随着紫港小区、紫港中学、紫港大桥的建成,紫港渡已渐渐延伸至紫港大桥附近。由于早年这里河面宽阔,河床平坦,沉积的淤泥较厚,河床长满成片的深紫色水藻,远远望去就有了一片深紫色的水面,紫港便由此得名。后来,紫港水域架起了浮桥,便有了紫港渡。

以前,紫港浮桥用木船作梁,木板搭接,组成一座浮在水面的桥,称为紫港浮桥或东淤浮桥。据1990年版常山县志载:此桥为跨越常山港最早桥梁,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庆四年、十四年、十七年,同治元年、四年,光绪四年、三十年,民国十九年、三十二年多次重修。1950年10月,县人民政府设紫港浮桥管委会,重修浮桥,12月告竣,耗大米230石,县长栋良山撰写重修碑文。浮桥全长118米,石桥墩4座,以铁锁链连接数艘船只为梁,以木头拼栓或钢架竹片搭跨作桥板。1952至1985年8次维修,更换船只桥板。1985年,浮桥由10只钢板船、4只木船作桥梁,三跨桥墩组成,桥面宽0.8至2.1米。1970年,常山大桥建成之前,北岸的辉埠、芳村、东案等乡镇的村民进城,需经浮桥过江。即使大桥建成后的1986年统计,紫港浮桥平均日通行量依然有2374人次。

浮桥西南岸是个繁华码头,码头上有凉亭、商铺及航运管理部门。码头的台阶以古县城多用的红砂石垒砌,台阶顶端平台上耸立着几根埋得很深的石柱,码头上有居民洗衣浣被的埠头,几家小商铺多卖些小食品、小点心和小百货之类。旺盛时期的航运码头,曾有数百艘船只云集于此。清末民初,江西广信府(现上饶)所辖数县所需食盐,均由水运至我县中转,常玉间年货运量约42万担,港内有流动船只上千艘,每天停港船舶五六百艘,从业人员数以千计。本县物产也多走水路,往返于衢州、杭州、上海、扬州等地。

紫港浮桥也为城区居民提供了沐浴消暑的好去处。夏日傍晚,居民相约成群,聚集在浮桥码头,或在铺前坐定,来二两花生仁和一碗黄酒,摇着蒲扇,边唠家常边抿口黄酒。年轻人则喜爱带上本书,步入浮桥中心的小船,在船舷垫张旧报纸,坐下将脚尖撂在水中,边读着书边嬉着水,不时有小鱼儿觅食而至,将脚心撞击得如同挠痒一般,那份惬意,可与当今的鱼疗相媲美。更多在浮桥聚集的男男女女,则是为水而来,他们或扶着渡船,或攀援铁链,从掩膝的浅水慢慢走向齐腰深水,游向对岸,有的可以游数个来回。这里还是天然垂钓场所。“野渡江波阔,轻桡早晚风。人家深树里,城郭淡烟中。白草迷秦月,青山绕汉宫。前途知几许,回首夕阳红。”这是清代僧德源所描绘的《紫港野渡》。清代邵志谦眼里的古渡则是:“两岸轻舟,贾客估师之飞橹”,“惟夫山幽而秀,水清以驶”。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城区长久性安全度汛,县里在资金紧缺之际,决定建设城防大堤,各单位工作人员在工资收入不丰的情况下,连续三年每年捐出一个月工资作为城防大堤建设辅助资金。经过数年建设,紫港渡两岸建成了数公里百年一遇的防洪大堤。建设防洪大堤时,紫港浮桥被拆除。

紫港浮桥重现遐想

王春国

紫港浮桥,旧称“紫港渡”,常山人习惯叫“浮桥”,又有人叫“东淤浮桥”。

据《常山县志》记载,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桥由14艘船只和三跨桥墩组成,浮桥以铁锁链连接,间以木头拼栓起来桥板搭跨供人步行,全长117.6米,宽2米逾。桥的西南岸设计古色,且较讲究,从河床基础起全是石条砌铺,拾级而上,很是大气。台阶顶上是一块平台,平台上还耸立几根直指苍穹的六角石柱,这是用以浮桥锁链固定的。在平台边还建有一座八脚凉亭,专供往来行人歇息或避雨之用,也是风水人文的表现,后被浮桥管理员在边上搭建了居住棚屋,并开了小摊铺,显得有些拥挤,然,也多了不少人气。桥的东北岸,是河滩接田野,根据地势,专门从河床浅水处砌建了三座桥墩,用石板连接岸边勘头,很结实坚固可抗洪。岸边田野的去路上也有一座凉亭,不过平时很冷清,只有往来的过路人。

过去进城,乡村没有公路时,紫港浮桥是县城东北方向的狮子口、宋畈、东鲁、芳村、新昌、新桥、金源甚至东案、大桥等一部分百姓进城的必经之渡,后来,公路通而常山大桥未建时,紫港浮桥下方一百五米左右又建了汽车渡口。紫港之渡,历代县太爷都很重视对此渡的修建。据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的次年县政府又专项出资修建,是年12月20日,县长栋良山特撰文立碑于桥头的亭内,以示记念。

紫港浮桥,曾是多少年常山城里人喜欢的去处,邻近的东淤人,包括城区人的已很难考证,然,这多少年里紫港浮桥是常山古城人文景观最具特色的一点亮点,洗衣洗被的很好埠头,女人们集聚的一道嬉水风景,很是有情趣,同时又是城里人沐浴洗澡游泳玩水的好地方,可在浮桥的船上跳水、休闲、换衣,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浴场,夏日里,每天都有上千号男女老少泡身于浮桥段的清水河里。浮桥渡有让人享受不尽的情趣美景:人来人往的热闹,妇女们的洗衣喜笑,鱼鹰江上猎鱼,帆船与木筏排排过桥,加上河面上吹来的拂面清风,真叫人有醉美之意,尤其是夏天的早晨和黄昏时分。

遗憾的是,人文的、历史的紫港浮桥渡被创新之举不加思考地清出了人们的生活空间,紫港浮桥渡因建城防工程被拆除近三十年了。至今,许多常山百姓还会常常念叨她。

是啊,紫港浮桥的美已深入常山人的心中。她不仅仅是给常山人尤其是城里人以生活上的方便,更是常山人尤其是城里人生活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山紫港浮桥能否再回来,重现其特有的魅力呢?

其实,紫港浮桥的重现,不仅是还愿于民,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功能与价值的发挥,远远超乎于其自身桥的功能意义与价值存在。她,将所表现的形象,是来自四面八方游客与商贾贤士们对常山这座优美山城的记忆,抹不去的印象。她也将是常山人清晨与黄昏锻炼与休闲时的好环境好去处,而且人们锻炼时,通过浮桥连接两面江堤循环走动,就可避开大桥上机动车尾气污染与机动车来往的危险了。更重要的是,人与水更亲近,江的夜景会更美,更吸引人,她会给休闲小城增添新景观和新魅力。

常山江需要紫港浮桥,常山人,尤其是常山城里人渴望紫港浮桥,美丽的休闲。

金川门往事

祝慧君

常山,位于浙地上游,是个民风淳朴,景色秀丽的小城。

境内群峰绮丽,秀水湾环。县城南端,一条小河由南向东静静流淌,萦流到东明山北麓汇入钱江南源,东流入衢。它就是常山港主要支流之一——南门溪。一个初晴的午后,我来到南门溪畔,作一次闲适的散步,并探寻古金川门痕迹。

连绵数周的阴雨洗去了沾落在两岸花草树木上的浮尘,这些绿色的精灵们在初春的阳光下舒展着慵懒一冬的腰身,在和煦的春风中跳着摇曳多姿的舞蹈。鸟儿们不知疲倦地飞来跃去,把春的消息从这一个枝头带到了那一个枝头。河面上泛着粼粼波光,三只小水鸭在尽情嬉戏着,一忽而钻进水里,一忽而又冷不丁从不远处冒出头来,摇几下脑袋,抖几下身子。呵,这是个多么生意盎然的世界!

南门溪,古称新开溪,又名三合溪,由发源于江山的思溪(又名南溪、文溪)和石崆溪会流而成,经金川门堰坝,在县城南鄙旋绕东去。金川溪主流长约24千米,沿溪曾建有金川门堰坝、金川门、拱南门、新溪桥(南门桥)、芦田桥、项公坝等建筑。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卷十《建置总叙》之《城垣》记载,明正德初年大旱,全国饥民四起。正德三年(1508年),江西万年姚源洞爆发以王浩八为领袖的农民起义,战祸殃及常山球川、源口、辉埠和常山县城,在分守参政段敏、分巡佥事储珊与参将李龙的全力抵御下,起义军终于被击退。为保一方百姓安宁,正德七年(1512年),段敏、储珊倡议筑造城墙,于是在知县沈冕的领导下,常山开始了建县后的第一次城墙建设工程。

古城墙依照山水地势而建,规模宏大,布局奇巧。东南临溪,西北据阜。由若干个曲折的弧线构成一个硕大的元宝造型,稳稳当当地坐在常山大地上。“城延袤方三里,崇一丈五尺,趾广二丈。东、西、南、北门,皆覆以楼。每楼屋三间……东迎恩门今改文笔,西来远门今改西高,南拱南门今改砚山,北观澜门今改贤良。小东门一名望衢,小南门一名金川。大水门三:一东隅,一北大坑头,一南隅,三处人可出入。小水门四:一孔家坞,一鲁家坞,一毛家屋后,一南坑头。四处只通水出。”(明万历《常山县志》卷之四《城池》)

当时在县城南鄙大大小小共建有四个城门,其中拱南门、小南门、南隅大水门可供百姓出入,另有南坑头小水门用于通水。位于天马山脚的小南门因面临金川支流又名金川门,附近住户从此城门进出取水、洗衣,久而久之,这里便自然形成了一个埠头。

坚固的城墙可以抵御外敌的入侵,却敌不过漫长岁月的风雨破坏。如今,曾固若金汤的城墙已坍塌殆尽,散落在天马山、展衣山上的残砖陷于潮湿的山泥中,年复一年,被青苔浸得发绿。金川门消失后,“金川门”则作为埠头所在处的地名继续存在着。

信步而行,不知不觉间来到山背岭下一个民居并不密集的静谧村落。经过一片茶林,依稀闻得泠泠淙淙的水声,循着水声望去,原本浅吟低唱的溪流在这里突然火辣了起来。一道堰坝把南门溪拦腰分成两截,水流漫过堰坝由高处湍急地落下,击打着溪中突兀露出的岩石,荡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四散飞溅后复又落进溪流汩汩流去。我站在岸边看着这水石相击,蔚为壮观的场面,想象着古人“买得小渔舟,金川逐浪游。银涛随桨落,写出一江秋”的心境,不由得深深地呼吸一口清凉的空气,蛰伏在心间的戾气如云烟渐渐散去。

涛光雪浪今犹在,水碓舂烟无处寻。金川门,这个老一辈常山人耳熟能详的地名正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在蹉跎岁月里被风干成轻飘飘的文字,藏匿于故纸堆中。或者,若干年后,我们的后辈在不经意间翻到它时,会跟同伴说:“这是我爷爷曾经讲给我爸爸听的故事。”

金川拾遗

祝慧君“长亭七十有四,川路萦纡倍艰。安稳烟波六宿,卸帆已到常山。”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在他的六言杂诗中提到的常山,位于钱塘江南源,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际,是一个山谷绵密,溪涧萦回,峰削石奇,林木葱郁的山城。城北,常山港于重岗复嶂中回涵东去;邑南,南门溪(又名三合溪,新开溪)萦流到东明山北麓汇入常山港,东流入衢。南北二水襟合带围,与城中山脉形成衿山环水之势,造就了小城水秀山清,旷闲可居的生态环境。

常山港,古称定阳溪,因其发源自开化之马金岭,汇于马金溪,故又名金川(清雍正《常山县志》卷之一《山川》)。金川总流向自西北向东,至开化下界首进入常山县境内后流向南,经何家、辉埠、天马、青石、招贤等乡镇,先后有马尫溪、石门坑水、谢源溪、菱湖溪、后溪、龙绕溪、傥溪、南门溪、砚山溪(现马车溪)、虹桥溪、渔溪(现大坑溪)、芳村溪、浮河溪、招贤溪(现官塘溪)等溪流汇入,于招贤镇官庄村出境,进入衢州市柯城区境内,在衢州市双港口与江山港汇合后流入衢江。

金川水经傥溪桥东流约一公里处,有一个名叫清水潭的地方,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在这里划出了一道分水线:上游的水,因龙绕溪的注入变得浑浊;下游,浑浊的龙绕溪水流淌进入金川河的怀抱后,由浊而清。明朝景泰(1450-1457年)、天顺(1457-1464年)年间,“北水渐决清水潭而下,迤东曰子港(一作紫港),今所架浮梁其上者是也。继又决而大,东去城三里许,曰后港,荡为大川,誓夺二流,非霏滛涨滥,几至绝涸。”(清光绪《常山县志》卷六《水利》)农耕者旱涝无保,以致民物逐渐衰耗。当时的堪舆师们把责任归咎于金川的水势涣散,百姓也为此议论纷纷。为顺应民意,时任知县决定在金川上筑坝以改变金川水一分为二的现状。

历史上金川坝的第一次修建工程颇为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潦草,负责施工的人仅仅只是在水决处填了些石块便了事,不料没过多久便遭洪水冲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在署印通判张泽的号召下,徐氏家族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徐深、徐汇率众在旧址筑石重建,“以巨石当其冲,横亘之外杂以沙,小石之外复以巨石,裹之为崇七级,修若干丈,广若干丈,又护以巨松而入根于土……水始循其故道。”因金川坝的这两次修建均属官方所为,故金川坝又被时人称为官坝。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唐之屏带头捐出俸禄,要在金川坝下游兴建愿丰堤。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邑人积极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甚至连过路的盐商得知此事后也义务出力帮忙。在没向百姓派一个劳役的情况下,愿丰堤得以筑成。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项时亨建项公堤于“县东南三合溪口(今南门溪)”。以金川坝、愿丰堤、项公堤为主的水利建设工程的完成,实现了屡受旱涝灾害的古常山人“何日浚城濠,溪深患方息”的愿望,“近河居民汲水以饮,引流以植,向之旱干易涸者,今则取之不竭。凡引盐货物均得通舟楫,便负担脚费倍减于前……商民乐利,永垂无穷。”

作为钱塘江最大支流中的一段,金川在古时曾经是水上交通要道。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常山一度成为水陆运转、舟车汇集之地,水上航运业得到空前发展。据史料记载,紫港浮桥至三里滩,每日停泊船舶五六百艘,鼎盛时期更是多达千余,有着“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之壮观景象。金川沿岸,芳村、招贤等以码头为中心的集镇得到迅速发展,一定程度推进了常山经济、文化的发展。

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随着陆路运输业的迅速崛起,金川河沿岸码头的水陆转运优势逐渐消失,曾经的繁华景象慢慢褪色,渐成如烟往事。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如今的金川河上,古堤坝已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坚固的防洪堤。城北入城口,金川大桥巍然屹立着,像一个忠诚的护卫一般迎来送往。我站在桥上望着缓缓东去的金川水,试图穿越到昔日舟楫行走其间的曼妙风光中去。无奈车流如织,笛声喧耳,只得轻抚栏杆,惆怅归去。

撩开“金川”的历史面纱

林华

县城有金川街道、金川社区、金川大桥,乡下有金川街道金川弄村、同弓乡金川源村,我县有多处地方(桥梁)冠以“金川”之名,并且空间位置相距遥远,但真正了解其含意的人并不多,有的甚至产生误解。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名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是命名的因由或理据。为了澄清关于“金川”地名的真相,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并采访了我县地名工作的相关前辈。常山港古称金川溪

许多人认为,南门溪就叫金川溪,其实这是误解,真正可以称为金川溪的是常山港。据1987年《常山县志》载:常山港是钱塘江最大支流之一段,古称定阳溪,又称金川。上接开化华埠镇的马金溪。自华埠镇下界首入境,经何家、辉埠、湖东、狮子口、天马、阁底、青石、五里、招贤等9个乡镇,在招贤镇官庄村出境,境内流程46.6公里。至衢州城西双港口连衢江。

据清光绪《常山县志》(卷五)对金川溪的记载:发自开化马金岭,亦名马金溪。南流至县北,诸水皆汇入焉。绕郭而东,与文溪合,又东南五十里入西安界,为信安溪。

据明万历《常山县志》(卷二)载:金川在县北半里。邑之水,惟金川最大。其源出开化。《信安志》云:昔有仙人饮此而吐金,故名。

这些文字记载,明确了常山港古称定阳溪,又名金川,这是史实。定阳桥及下游古称金川门

南门溪不能说成金川溪,但南门溪定阳桥这个位置及以下这段却称为金川门,也就是说金川溪(常山港)与南门溪交汇处这一段为金川门。又因南门溪位于县城旁边,绕城东流至三里滩汇入金川溪,南门溪既是众多汇入金川溪中较大的支流之一,又因此地是东面数乡村民入城的必经之地,这也是金川门地名的来历之一。

金川门这里(现定阳桥位置)很早有座桥,叫南门桥,又名金川桥。据《县志》卷十五载:“桥建于明嘉靖年间,初为石桥,乾隆二十年圮,后改为木桥,道光年间复建为石桥,并于下游一百米处筑坝护墩……”龙绕溪古称金川弄

金川社区和金川大桥都命名于2002年。有人说,城南有个金川社区,常山江上有座金川大桥,两处名称起码有一处不规范。其实从当时命名的本意来说,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前面说过,常山港即金川溪,金川溪上的桥命名为“金川桥”,是合情合理的,并不是凭空想像,更不是随意命名。金川社区位于南门溪当中的金川门旁边,命名为金川社区也合乎逻辑,与金川门这一历史上特定的地名有渊源。

2013年我县行政区划调整时,同弓乡的伏江村和过坑村合并后取名为金川源村,有的人说龙绕溪是金川溪,金川源村以此而命名。其实此说有误,龙绕溪并非金川溪。但金川源村的名称有一定渊源,因为历史上从红旗岗水库沿龙绕溪而下至上埠,都叫金川弄,如今在红旗岗至彤弓山、关庄桥、山边、过坑一带的老人大多都知道。因此,在金川弄旁边的伏江和过坑两村合并取名为金川源村合乎情理。

金川街道成立于2013年1月,因该街道辖区大多在金川弄区域,又紧靠金川溪(常山港),所以取名为金川街道也有历史依据。该街道的金川弄村由原来的登丰、金家畈、大麦淤3个村合并而成,所处位置正是金川弄下游,这个名称也是恰当的。

浮空仙祠堂和牌楼底

詹钲泰“浮空仙祠堂”和“牌楼底”是我县县城历史上的两处建筑地名。本来这两处建筑是不相干的,但是县城有句民谚却把这两者牵扯到一块:“徐家出浮空,詹家出严嵩。”这句民谚从明朝嘉靖年间就开始流传。有人会认为民谚表明大奸臣严嵩是詹家人,实则非也。它的意思是说,徐詹两家都做了善举,但所得结果各有不同。

原来,徐家收留落魄的浮空,并对之甚诚,后来浮空给徐家帮了好多忙而成仙。徐家太公在县城南门街造了一座浮空仙祠堂,有贴金的浮空神像。上世纪80年代,为扩建南门街,这座祠被毁。

詹家收留落难于常山的青年严嵩,并给他治病,又资助他赴京赶考的故事,在我县是家喻户晓的。发达后的严嵩为报答詹家救命之恩,在常山城内现法院街下端(原耶稣堂下面),到大东门街(现步行街)的一百米地段,造了一座跨街牌楼。并规定,文武百官经此地必须步行。从此,这条街就以牌楼底叫开了,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之后,严嵩又将詹家太公邀到京城游览,待之甚厚。一日,詹太公闲步到厨房,见满案板的鸡鸭,并有猴子,又见厨师掏出猴脑。他吃惊地问厨师:这是招待什么客人,这样丰盛?厨师说,就是为了招待您啊。这是相爷吩咐的,每天必须用脑汁做菜,为招待您已经杀了不少鸡鸭猴子了。詹太公后来又看到严嵩杀戮太重,在外游览时又听到对严嵩好多贬语,察觉到严嵩必有灾祸。他回家后和严嵩的书信往来,都用食盐拌米汤书写,这样墨汁不到几个月就自行消失。严嵩被抄家时,搜查出詹家写给严嵩的书信,因无内容,詹家幸免于难。

严嵩被贬后,乞讨到常山,住宿在县城北门外的养济院。院内的乞丐知道严嵩为官太贪而时常苛责他。一天,严嵩在院门口晒太阳,对众乞丐说:如果我有复官的机会,你们对待我这么不好,一定要报复的,就是扫把柄我也要过刀。乞丐们听后密谋,见严嵩睡的地方是火烧墙,容易推倒。等晚上严嵩入睡后,大家起来推倒墙压死了严嵩。

几个月后,京城果然有旨,命严嵩进京复官。但是他已经死了。严嵩的亡神牌被人供奉在养济院堂上。1942年9月间,日寇入侵常山,养济院连同严嵩的亡神牌被日寇焚毁。

神奇故事话常“山”

王春国

常山是个山城,群山环抱,受钱塘源水滋润,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山城,山中有山、山外有山,山连山、山叠山、山望山,山山都有神话故事。在我县全力推进“休闲城市”建设之际,笔者整理了一些关于山的故事与传说,给山城增添一点轶事小趣,更增一些民间文化积淀。

塔山,在县老城区,因塔生峰,又叫文笔峰、武当别峰。现因位置特别,已成为市民公园,即塔山公园。关于塔山,有两则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一是明代宰相严嵩在青年时代赴京会试时潦倒在塔底,巧遇当晚县城詹家老太出现“黑龙盘塔”之梦,后被詹家老太所救,并给予延医与接济,后高中进士甲科,飞黄腾达。又巧严嵩因专权独揽、祸国殃民被朝廷削职为民,成乞余生,葬身常山。

二是传说很久以前,有书生因不满当朝,佯狂出走,溯婺江而上,来到浙西定阳古镇(今常山县城),见此地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犹如世外桃源,心喜不禁,尤其是武当别峰清秀的景致拴住了他的心。于是,他就隐姓埋名在塔山住下。当地人称其为“隐君”。隐君自此在塔山书声舞影,很快被方圆几十里百姓知道,便送子拜师读书识字,与日俱进,且教出了许多有才华的门生。日子一长,隐君名声被衢州一大财主知晓。大财主三番五次打发管家请其上门,无果,便恼怒带上一大帮喽啰上山捉拿,这时的隐君已是白发满头,盘生武当别峰西北端,当喽啰们逼近隐君时,突然惊天动地一声巨响,霎时,喽啰倒地,隐君不见,财主与喽啰还在恍惚间,隐君已冉冉升空而去。后来人们就在隐君读书处,造了个精巧的石台,称之为“升仙台”。台边建了一座七层玲珑宝塔,称“文峰塔”。

展衣山,县政府大院的后山,常山人习惯叫“县后山”,在县老城区西北侧,相依西峰山,现又名展衣山公园。传说远古时代,一大仙神游此地,大觉非凡,实乃人间仙境,只是五行还需补给,于是择吉日子夜时辰选址县后山,面东展衣施法,修边常山古城风水,使得常山千百年无天灾之害,造福常山人,故这里的人们,称此山为展衣山。

天马山,县老城区西南侧,与展衣山隔街相望。山之东脚的小山坡是古代一员外的花山小园。山的西侧有千年古刹——石硿寺,还有观音洞、清明洞、白龙洞等。传说大仙神游此地展衣施法的第一杰作,就是在县衙大门右侧方向放一匹马,预示此县将如马奔驰腾达发展,因是神仙所赐,故名为“天马”。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城“城关镇”也改名为“天马镇”。

虎山,居县老城区东南侧,现又名东明湖公园。传说是神仙在展衣山施法定位所赐的一只雄虎,面朝东,威武有姿,常山人一直都称之为“虎山”。虎山的南侧,原是一条山垅,人们称之为“虎山垅”,因城市建设,山垅筑坝成湖,现改名为“东明湖”,是城南一座风光奇特的生态健身休闲公园。

羊山,在虎山之东方向,不连体,是现长圩大桥南侧那座山,因离老城区有五里地,所以,许多人都叫不出其名了。传说羊山也是神仙展衣施法的一个杰作,是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定位法选择的属相——“羊”,后来,山周边的百姓都称之为“羊山”。

挂榜山,在羊山之东,与羊山不连体,山形独特,看上去,山的北半部分好似刀劈过,是陡峭的立面,几乎成九十度直角,脚下是清澈的常山江水往东流过。传说此山原在徽州,名叫夫妻山,是王母娘娘见山位置不正,易发洪涝,祸泱百姓,一怒之下,施展神法将其一分为二劈开,一半被洪水冲到常山。从此,山一半在徽州一半在常山,就像夫妻分离,故当地人称“寡妇山”。有许多好奇的人还专程跑到徽州那边看个究竟。

蜈蚣山,在县城东,东北至西南走向,独立一脉山体,长约五公里,传说神仙在展衣施法的那个晚上,神仙令蜈蚣从北向南爬行,有意安排横截东流之水,使之成湖,让常山县城处在湖水之滨,风水特别。结果,神仙失算,时辰未把握好,当蜈蚣正爬行中,公鸡啼鸣报晓了。按动物相克之理,公鸡是蜈蚣的天敌,蜈蚣听公鸡啼鸣,立地成山,故人们称之为蜈蚣山。

西峰山,是老城区的西高峰,站在峰之巅可眺望四周的十里八乡。西峰,是县城之标致,常山有这样一句话:“常山人看不到西峰山尖哭娘叫天。”西峰也是许多文人畅怀的灵感之地,《西峰秀色》《西峰夕照》《西高峰》《西高峰怀古》等佳作,足以印证古今西峰之别样风光。西峰之正顶的南脚,古有一寺,名为西峰寺。宋代之前名古惠安寺,到宋时改为昭安寺,常山人一直叫西峰寺,民国时期衰败。解放后,惟一的本地和尚,也还俗到林场工作。西峰现与展衣山连体开发建成市民健身公园,登高望远已成为其特色。

常山,走出老城一隅之地,在休闲城市的蓝图中,现更是山之城中、城之山中,除上述八山之外,还有罗汉山、花山、富竹山、贤良峰、坯山、西阳山、北屏山等等。山山灵秀,山山魅力无穷,山山都有其神奇故事,墨水难了情怀,只有叫人生活其中,方尽心谙其真。

记忆中的护城河

王春国

我县县城护城河,因城市建设改造,于1982年已河去街成,取名为东河街。

原来的护城河北起内河,南至南门溪,共三百多米,水由北入南出流动。护城河始建年月不详,笔者的记忆也只是上世纪60年初以来的印象。这里撰文以期抛砖引玉,祈盼更多的老常山人士来诠释我们的常山古城,使这座山城古色古香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记忆中的护城河分三段。

首先是北端内河起点处至清河街,护城河入口处有一座两礅的石条小桥,通向东淤菜园的,还有一株大树,边上的房子是蔬菜公司及库房。随河南走就是原天马二小与县化工塑料厂,分别分布于河的西东两岸。这一部分河段,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中期已被填平。

再是清河街(现步行街中央小广场处)至东河街(现柚香城北门东侧),这一段护城河具有非常浓厚的古城特色,留给常山人记忆中的印象也是较为深刻的。

清河街横跨护城河,是县城东门入城的特色古街,古时叫大东门。这条街与护城河上的石拱桥以及桥头的古建筑构成非常古色的老街。整条街地面全是石条石板铺就,店面都一色木制门板,商铺毗邻,街市繁荣。常山最大的国营豆制品厂就在这段护城河石拱桥头的南侧,就是常山人称呼的“大东门豆腐店”。这段古街在上世纪80年初还保留着,与常山人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护城河沿岸的居民建筑基本是徽派特色,两边河堤都是用巨大石条砌成,河堤与河床几乎直角而立,岸边还有石砌护拦。听老人说,早先的时候,这河水北南流通时,水清鱼跃,两岸居民都在这河里洗澡洗衣,淘米洗菜。河堤两边还建有很多古色石板亲水埠头,方便居民洗用,最有名的是大埠头,大埠头的地名现今还用着。大埠头还是县人民医院的早先旧址,现在这里还有两幢医院职工宿舍。

这段护城河上的三座桥,也是各有不同。清河街上的石拱桥最为古色,前面讲了它与清河街融为一体,既是河上特色,也是街上特色。而另一座是红旗街横跨河上的一座桥,在商业大厦门口处。桥的西头,南边是铁铺,北边是茶店。这桥的东头虽说是护城河外了,但街两边也都是店铺,一色的木制店门板。这座桥在上世纪60年初,还是吊桥,到60年中期才改成水泥桥,但是重车还不能通行。当时,常山人都叫红旗街为“小东门”,比大东门街面要宽敞一些。河上的第三座桥就是一座公路桥,就处在柚香城北门口东侧,因为当时常山去白石、玉山公路就是由老汽车站(现白马广场)出发,往柚香路进去,经护城河上的这座桥,沿着现在的柚香城西侧向桃园小区西边穿过,再沿今天的文峰广场(原人民广场司令台后面),走天马山脚向西门出城。

最后一段护城河,就是公路桥以南,直至南门溪。河段两岸几乎没有什么建筑,只是人工开挖出来的一段出水河流而已。这一段河流为常年青村、南前坊村的菜农挑水种菜与农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护城河已是常山的历史,但其神与味还在人们的记忆中,她已经与山城的历史融为一体。笔者认为,在推进休闲城市建设,打造老城古街区特色时,我们可以把古老的护城河形象用图画表现的手法,在某个合适的场所展示出来,使之成为常山古城的记忆,并留下来,并使其成为故事,成为古城重要的文化符号。

老底子常山:消失的城隍庙

祝慧君

城隍,又称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对城隍的信仰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城”原意为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修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以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祭祀城隍神的例规自南北朝开始形成,滋盛于唐宋。宋代起将其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按不同等级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朝洪武年间,县令严思忠复建城隍庙于北屏山

在21世纪的今天,提起常山城隍庙,相信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见证过这座古建筑的辉煌与消亡的老人们,言一及此,无不摇头唏嘘,骂道:“这造孽的日本人!”

常山城隍庙,原建于邑南。明万历《常山县志》卷之十五《古迹》记载:“城隍庙,在县北半里。乾道(1165-1173年)初,令胡兢(胡兢,嘉庆、光绪《志》作胡竞,宋隆兴二年至乾道四年任常山县令)自县南徙建。”当时的城隍庙,由县南徙建至县北时,选址在常山城北门外距金川不远处,然终因疏于维护,日久而毁。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宣传自己得天下是因为得到了城隍的庇佑,下诏大封天下城隍:“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并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令全国上下修建城隍庙,以官方手段推进城隍信仰的传播。此后,城隍信仰被统治者正统化,对城隍神的祭祀开始具备民间与官方双重特性,成为中央对地方加强统治的手段之一。城隍神,这一道教神仙体系中专门护城佑民,主掌冥籍之神得到上至朝廷下及民间的崇拜,庙宇遍布全国,烟火鼎盛,形成州县皆立城隍庙的盛况,至此,城隍信仰趋于成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洪武三年,县令严思忠(元至正二十四年任常山县令)率一邑百姓复建城隍庙。天顺八年(1464年),知县杜英(天顺中任常山县令)重建。万历元年(1573年),知县郝孔昭(隆庆五年任常山县令)在县北屏山东麓,征原赵琛祠堂旧址与张永孝墓地,徙建城隍庙于城内。凡县官到任,斋宿庙中,次日晨祭祀,然后莅任。逢初一十五,知县都会率一干下属前往行参谒礼。“凡遇雨旸愆期,县官素服,率僚属步行拈香,令僧道诵经如祷乃止”。逢清明节、盂兰盆节(七月十五)、寒衣节(十月初一)三大传统鬼节,行厉坛祀,请城隍神出城隍庙巡游全城,以保一方安泰。清朝康熙年间,知县杨沉“寐中三接”重建城隍庙

到了清代,对城隍的崇拜仍沿用明制。府州县官员莅任,必先祭拜城隍神。因此,历任官员都十分重视城隍庙的修建工作。凡遇修建事宜,多由官府出资,或由官员出面倡修,众士绅捐银修建。

清顺治八年(1651年),邑人改建城隍庙。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除夕,城隍庙不慎着火,几近焚毁。之后,水旱瘟疫频频,百姓认为种种灾祸缘于城隍神降罪,一时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康熙二十八年发生的一桩城隍神显灵的玄异事件促成了城隍庙的再次重建。那一年,陕西蒲城县举人杨沉(光绪《志》作杨沈)到任常山知县,下车伊始自然是要拜谒一地城隍,下属官员便将情况详细汇报。为表虔诚,杨沉还是坚持去了火灾后的城隍庙拜谒,指示下属要尽快把城隍庙的重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不料刚刚上任,忙于公务的杨沉到了第二年元旦还没兑现在城隍庙当众许下的承诺。城隍神便在元旦那日的晚上托梦杨沉,向他诉说自火灾后东游西荡无处栖身的痛苦。早上起来,杨沉也没怎么把这梦当回事。转眼上元节到了,城隍神再次来到杨沉梦中,严肃地向他发出最后通牒,提醒说要想谋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必先重修城隍庙。接连两个梦做下来,杨沉开始有点心慌了。当即召集下属官员开会,商议重建城隍庙事宜,并带头捐出俸禄银子,倡议士绅重建城隍庙。此举得到了百姓们的大力拥护,里择人徐良藩被推举为董首,全权负责劳力派遣与资费运转。伐木的伐木,制砖的制砖,烧瓦的烧瓦,泥水工、木匠各司其职,“自庚午季春迄辛未孟冬而庙告竣”。落成之日,杨沉亲书“寐中三接”匾以记事。

耗时两年建成的城隍庙格局规整,壮丽宏阔。“寝殿三楹,大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