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写作智力开发(解决写文章就是为了凑字数、没有中心思想、写流水账等难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6:10:42

点击下载

作者:陆九奇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写作智力开发(解决写文章就是为了凑字数、没有中心思想、写流水账等难题)

青少年写作智力开发(解决写文章就是为了凑字数、没有中心思想、写流水账等难题)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青少年写作智力开发(解决写文章就是为了凑字数、没有中心思想、写流水账等难题)作者:陆九奇排版:skip出版社:沈阳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ISBN:9787544196963本书由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青少年写作智力开发

许多青少年是在忍气吞声当中完成10年写作课的,他们从未享受过写作的乐趣,却一次次在他人折磨和自我折磨当中陷入对写作的绝望。这种绝望令许多青少年步入大学后,排斥大学语文的学习,在未来的工作拿不出一份像样的工作汇报、策划方案,更对写一篇稿件大费踌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无疑是从自己出发,通过自有效的努力来改变。

写作到底是什么?大部分人看过N部电影、超多电视剧,有丰富观影经验的人会猜想到故事的结局,或对导演和演员的表现有很专业的认识,当他们在热情洋溢地发表对导演的意见时,常常忽略了一件事:如果由自己来写一部剧本、导演一部影片呢?也许他们无从做起,结果可能更糟。我无意吐槽普通人的专业改编能力,而是想说:大部分人在提笔写一个剧本的时候是束手无策的——这不奇怪。

除了编剧这种专业的写作之外,其他的写作也是一样。当我们对某部小说感到不满的时候,如果由我们自己来写,我们也会发现:写出一部结构严谨、故事一般的小说也并非易事。这些现象其实都在提醒我们:阅读(观看)和创作(写作)之间是有某种巨大的鸿沟存在的,真能够跳过去的人,依靠的绝不是一份勇气就行——我们必须洞察到阅读的本质、掌握写作的原理,才能在两者之间轻松的转换,才能一边读书的同时,能提出专业的修改意见。

为什么青少年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学习了许多关于写作的技巧,我们却难以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当我们更多在技巧方面徘徊、思索和运用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写作的本质,从而不能让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写作的要义,难以在原理层面去思考和安排全文。技巧是灵活而琐碎的东西,能解决一时的问题,难以撼动一个人对写作的根本性认识。

所以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许多人不仅没有收获一篇优秀的文章,甚至出现写作能力的倒退,乃至对阅读丧失热情。多年的经验告诉我: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写作的本质,故而无法敲开写作之门。不夸张地说:不少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其写作的启蒙问题还没有解决。故而所写的“作文”只是一团模糊的、不知所云的松散文字集合。而这也不能单纯地理解成结构问题,文章构成的各种问题都会存在。

我发现:青少年对写作的认识常常是从以点概面开始的。当我们接触写作是什么的时候,老师会说:作文就是写句子,于是我们在句子堆砌中感知作文的定义;后来老师说,作文就是写一个简单故事,于是我们冥思苦想进入对故事的创作;后来老师说“作文就是把图中看到的写出来,作文就是一道题……”——需要写几百字而已,或者写作文就是写心中所想的,写某个事件的过程,写出你观察的景致。再后来,老师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于是我们搓搓手、想想心中所想,露出一副茫然不知的表情。诸如此类。

我想说:这些都对,然而都片面。但这些反复变化中的概念确实影响了我们对作文、对写作的认知,这些概念在最初启发我们对写作的时候,也许因其感性、易懂而容易理解,但随着我们真正的投入到写作的实战中来,你会发现:那些认识都有点似是而非。

那些对写作的定义,逐渐的不能满足我们对作文的认识。它们就像一个个花瓣,在不同的阶段伴随我们一段时间,但这些花瓣还是难以拼出一朵完整的花。我们不禁陷入思考:作文到底是什么?如何像数学课上的定理一样给作文写一个科学的定义?

然而我们发现:作文是一件难以定义的事情。以上的视角都有道理,然而片面。所以对一部分孩子而言,他们可能暂时停下来,仔细思索到底什么是作文。就没有一种定义可以很好的概括它吗?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对写作的基本原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令我们早一点“顿悟”吗?

我想,有的。然而抽象。当我们发现一个孩子能写出很漂亮的文章时,我们似乎习惯了说:这孩子悟性真好。我们很少说:这个孩子已经领略到了作文的原理,并运用自如。悟性是一种十分玄妙的东西,常常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仿佛一说就错。所以一个人在任何方面得以开悟固然很好,但如果难以说开去,就很难对他人形成有价值的启发。而要我说:我们青少年的智力开发,悟性不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手段,它甚至像灵感一样飘忽不定,不知什么时候到来,难以被我们指望。所以,领略写作的原理并加以训练,才是更科学而有效的方式。写作是需要一点灵气和灵感的,但谁能通过规范的东西来让灵气和灵感降临到每个青少年的身上?所以,当你去追求写作的原理的时候,你明白了写作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回事儿,也许才能感受到灵感和灵气的存在。

对学习而言,即使是抽象的也是值得的。故而,我对青少年写作的定义是:围绕一个特定的目标,对素材所做的战略性安排,再以你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进而体现出你的思想感情。这个定义当中,一个特定的目标当然是全文唯一的主题,对素材的战略性安排涉及到选材、裁剪和全文结构,同时对作者的语言和情感参与写作做了规定。这固然是抽象的定义,但在启发一个作者写作方面,是值得我们反复探究的。当然,如果你对写作的定义感兴趣,我觉得完全可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用自己的语言定义作文。毕竟什么是作文,什么是写作,我觉得在定义它们的时候,是有很强开放性的。

毫无疑问,写作是一个人在智力层面的综合表达。天啊!我也以这样的片面来影响读者。什么叫做智力层面的综合表达啊?难道写作只有智力起效,而没有情商的存在?我当然不能将人的情商从这种综合表达中剥离出来。但现实的情况是:情感表达已成为青少年写作中的“惯用伎俩”:赞叹、讴歌、激情、振臂一呼。然而这无法令一个人踏入真正的写作之门的——这仅仅是写作当中的一个局部视角。当我们过多以抒情来代替应有的记叙、描写、细节、心理时,我们应该反思:在你的思维高速运转,以配合笔下的文字以顺畅的过程中,我们更多需要开发的是智力层面的东西,那才是更有价值的内容写作。 第一章阅读智力开发

阅读是两种经验的对接和交流。一种是作者的思想经验,一种是读者的汲取经验。为了和全世界最伟大作家有心灵上的对接和交流,每个人值得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汲取经验的过程中,令自己提升写作才能。第1节快速阅读:如何成为可能?

阅读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如能在青少年时代便得以养成,得以发展,那是一个人的莫大幸福。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上,每天都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看书读报都是通过阅读来完成对信息的接收的。但不同的人阅读能力有大小,有的人阅读能力强,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获取信息,领略文章的主旨,看懂文章的结构,欣赏文章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而有的人则在面对一篇文章时昏昏欲睡,不知道文章在说什么——读整本书也是如此。那么,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究其根本,除了我们日常说的兴趣、爱好之外,其实不能忽略的是阅读技能的掌握——阅读是一种本领,并非天生。

作为一名青少年,其实你从小就阅读。即使在你还没有学会独立阅读的时候,爸爸妈妈等长辈也总会给你讲精彩的故事——不论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中的有趣故事,还是中外的寓言故事,或者由来已久的历史传说,其实我们都不陌生——这些简单的故事经父母等长辈的悠悠之口得以吐露,点点滴滴地开发我们的智力。但那时我们的阅读是靠听而得来的,在听了父母等长辈绘声绘色的讲解过后,心中涌起了白雪公主、灰姑娘、丑小鸭以及各种动物如大灰狼、小白兔等形象,对历史人物也能说出一二来,他们在我们的内心打上了一些烙印,构成了我们心理世界的一部分。这是小学时期就能理解的一件事,所以当你在班上学习的时候,会跟自己的同桌、好友交流一些故事,也会回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但在我们成为一名小学生之后,靠着眼睛(视觉)阅读则成为最主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平时上课我们读课文、下课则选择一些有趣的课外书来增加阅读量。除了多读,更要总结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哪些比较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培养呢?从而让自己的阅读能力快步提高呢?

首先我想告诉你:速度很重要。尤其对青少年而言,正处在一个人一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能大量阅读,对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尽管许多老师会一再地说:读书要慢一点,吸收得才好一点。就像我们日常吃饭一样,如果吃的过快、过于仓促,我们的胃会不舒服的——阅读自然也如此,你读的过快,就容易遗漏大量隐含的信息,甚至对文字表面信息的接收也不全面,从而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但我们要注意:这种阅读的错误之处在一个“过”字上,而不是“快”字上。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有必要在阅读速度上逐步加快,不需要一目十行,但也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去指读,一个字一个字去读,这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想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一、稳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要想在速度上稳步提高,首先要改掉几个可能有的不好习惯。一是指读,就是用手指着汉字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方式;二是对所有内容大声朗读,而不会默读;三是摇头晃脑地阅读,等等。这些额外的动作对加快阅读速度都是一种直接的障碍。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小动作的干扰是因为运动的中枢会对视觉中枢给人脑传递信息造成一种障碍,从而令信息的接收变间接。所以我们要提高阅读速度,首先需要养成默读的习惯,最直接地把眼前看到的文字内容快速而直接地告诉你的大脑,让书中的文字和你的大脑之间排除各种干扰,从而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与此同时,良好的默读对快速理解全文也是很有好处的。当然,有的同学日常有一个诵读的习惯,但我们要明白:诵读这件事往往是对优美生动的语言内容的一种声音化处理,他对一个人接受经典内容的浸润有所帮助,但和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不矛盾,这是两种不同指向的阅读方式。阅读就像我们日常吃饭是需要一点速度的,但诵读就像你在品味一杯美酒,关键是滋味的品尝和鉴赏,并不是为了吃的需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两者不矛盾,因为目标不一样,同时往往在阅读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别:诗歌美文以及部分小说中的精彩段落适合作为诵读材料,但整本书诵读则不必要。

第二、要想稳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不让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损失掉,就必须令自己的精力集中到眼前的文字上,真正做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做到心中没有杂念。

有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严重地心不在焉,想的是中午吃点什么,晚上看动画片的一些精彩画面,或者思绪早已跑到了操场上的快乐奔跑当中,这是不可以的。这些想法和画面等杂念会严重干扰你对书本信息提取的。人的心思就像水和沙一样,如果不集中在容器当中,就会散落一片,没有意义、力量和价值。如果能把我们的心思收集在思想的容器当中,它们才能集中发力,从而去记忆、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做一件事,就要专心去做,把所有的心思集中起来,集中才能出效果。这一点要格外的注意。

有的同学真诚地表示:在读书过程中实在忍不住想一些杂事,涌现出一丝杂念,我想说:摒弃杂念集中心思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而形成的。为什么许多人强调读书、做事时要有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就是以郑重的心态来集中心思办正事。具体来说:反复集中,努力去思考书中的人物角色、言行表现,努力进入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让自己进入到书中的情境中来,减少直到排除了各种干扰,你的心思就会集中起来。要培养自己这一点:翻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跟日常生活的现实切割开。这样做就是让书中的精彩情节占领你的头脑,而排除掉日常各种场景对阅读的干扰。

第三、重复是提高速度无法回避的。在重读的过程中提升速度,会潜移默化地提升你的阅读速度。

如果你喜欢看体育比赛,你会发现:那些最终突破自我、取得世界冠军的年轻人,他们在日常训练当中都是在重复中完成的。刘翔每天在同一条跑道上跨越栏杆,苏炳添的训练也需要反复重复,博尔特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以千万次的重复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减少损耗,达到最佳。读书的行为和运动员的训练没有质的差别,许多人长年探究一本书或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最终成为研读他们的“世界冠军”——这虽然不是体育意义上的第一名,但这种研读令他们更透彻地理解某些重要作者。要知道,各个领域的专家就是这样炼成的:黄仁宇读了大量明史材料才写出一本极有影响力的经典作品《万历十五年》;杨绛先生48岁开始自学西班牙文,就是为了翻译好《堂吉诃德》;林少华专注翻译村上春树,而成了他作品翻译的专业户;毛主席通读《资治通鉴》达17遍之多,每次都能读出新的东西来,对治国理政有很深的影响。这些事例都在说明反复阅读的好处:你跟书中的内容越熟悉,促使你生发灵感的材料便越多,你的收获便越大。对我们青少年而言,如果能将手中的语文课本、经典文学作品反复探究、阅读,不仅你的阅读速度会水涨船高,你的理解程度也随之加深。

阅读课的老师会告诉你:一个人在反复阅读经典作品中得到的速度和受益往往是最大的。古老的格言也提醒我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冲着理解去的,但你想:如果一本书你反复读到几遍、几十遍的程度,你阅读的速度随着对内容的熟悉,总是在加快——除非你有意放慢阅读的脚步,去探究某个段落中的蕴意。

第四、快慢结合——把速度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读书这件事,有的人强调要快,有的意见则认为慢才能吸收的更好。对此我持一种中庸的意见,过快和过慢都不好,都不是理想的阅读状态。真正好的是快慢结合,循序渐进。这也是我多年阅读的一个经验。读一本新书,起初总是比较慢的,可一旦读了三五十页,就可以提速,因为你已大略了解书中的人物、环境和部分情节;而读一篇文章,第一个段落甚至一两句话的题记,都可以慢慢思索下作者的用意的,但只要摸准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加速前进了。

如果你的读书经验比较丰富的话,当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在阅读一本小说的时候,起初的时候不管速度怎样,随着我们的思想意识进入书中的世界,跟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呼吸、一起经历生命中的愉快和艰难,我们对整个故事的渴望便会加深,我们希望早一点知道后续故事的发展,于是我们便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阅读的脚步,想尽早知道主人公最终的命运——他的愿望是否得以实现,他的痛苦是否已经解脱,他的命运是否已经扭转?等等,我们关心书中人物的命运,甚至有种和他同呼吸、共命运的滋味,这样的状态一旦到来,你是真的读了进去,同时你的阅读速度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加快。

许多读者读到了最后一章的时候,却一反快读的状态,有意识放慢阅读的脚步,想的是即将告别主人公,于是怀着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态,想更多保留阅读的滋味,或者说延长一点阅读的快乐而已。不管怎样说,快慢结合,把阅读的速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一个读者逐渐成熟起来的标志。

与此同时,我想提醒青少年一点的是:如果你充分留意文本的整体构成,就能沿着文章、作品的节奏来阅读,从而与作者在写作时的节奏更相契合,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儿。一方面,当书中的主人公陷入思索的时候,你不妨也思索他的想法,以便更好的深入他的心灵,理解作者的意图;一方面当作者用心描绘景致的时候,一般行文的速度就会降下来,而当作者叙述事件、打造情节的时候,会以更快的节奏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这一点其实也不是作者随意决定的,是因描写和叙述两种手段的不同效果而造成的。景致往往是静态的,其刻画需要作者发挥手段,来彰显其画面的美,或联想出有关内容;而叙述的内容往往动态的步骤,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就像电影中急速展开的追逐画面,其速度势必更快,所以读者欣赏起来往往总是急于知道下一个画面是什么,因此其阅读的速度往往更快。

第五、写作就像搭积木,阅读要看懂每一块积木的位置和价值,学会通过拆解文章来领略作者的意图——养成以结构思维来看待所有内容的习惯。

对青少年来说,阅读时的结构思维是逐步养成的,虽然结构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如果你能想象儿时搭积木的经过,或许对散文、小说等作品的结构思维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作者写出的散文或小说,都是遵循其内在的思路的,是像搭积木一样“堆积”起来的,造成了一种艺术上的美感。当作者动笔写下第一段的时候,读者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欣赏第一块积木。同时,当你用积木完成了一件作品,仔细欣赏这座城堡的时候,你能否以“复盘”的方式——思考其搭建的过程,来回想整个过程?作者写作也是这样,先写、后写,详写、略写,先写如何带动后写,上下文如何过渡?都是结构思维的体现。所以当你在阅读的时候,能留意到作者的这种结构安排的意图,你对作品的把握会更快。

关于结构,我最常强调的一点,也是足以启发同学们阅读和写作智力的一点是:要学会用拆卸思维来读文章、读小说。什么叫做拆卸思维?一篇散文或一部小说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一个个部分构成的,我们在阅读时、阅读后,倘能以拆卸段落的手法去看作者这样安排的意思,我们就能对文章和作品的各个部分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以读小说为例,常见的小说必须具有人物、环境、情节这三大要素。你有没有想过:(1)如果去掉书中某个次要人物,对全书的完整性是否有影响?(2)如果让某个人出场的时间延迟一点,或提前一点,对全书来说是否更好或更糟?(3)如果删除书中某个段落的环境描写,对该书整体是否有致命影响?进一步思考:作者安排环境描写在这里,其用意是什么?(4)情节的延续性对任何小说都是必须的,如果少了其中的某个环节,书籍还完整吗?

其实,以上的思考不仅有助于训练我们的结构思维,更能加深我们对作品和作者的理解。如果你想在一本书当中获益更多,把这本书的结构“据为己有”,变成日后自己创作的一种方式。你想过没有:如果我来写这部小说的话,我能否以更有新意的结构和读者见面?比如让某个人更早的出场,让他在整个故事当中的角色更坏一点或更好一点?

我想说:当你具备了对文章、作品的拆卸思维之后,至少你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你便距离“成熟读者”更近了一步。一本在你面前,不仅仅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大部头、整体的东西,而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具体说明一点:作者在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心理展示、细节雕琢往往能让作者锦上添花,如果你剔除这部分的内容,往往对作品的整个故事没有过分的影响——除非是意识流小说,以作者的心理意识来写作,否则一般性的故事中,它们能令作品更细腻、更精彩,但它们往往不会影响整个故事的情节,它们不是情节的一部分。相反,一个主人公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他面临的人物和事件等,却是构成情节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一个主人公面对生活的挫折时,他的言行举止必须呈现出来,但其心理活动、环境烘托、细节交代等,则因作者的考虑而适当加入,以丰富人物的形象,打造作品的厚重。环境、心理、细节等手法,可以三言两语概括一下,作者也可能花上数页来仔细打磨,以便让作品的内容更饱满。所以,在结构意义上,我们看到的文字都是相似的,但不同的段落在作品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当然,对一部完整的作品而言,环境、心理、细节都是极为必要的,它们是作品难以分割的部分,就像一个人一样,四肢健全、五脏健康才是好的,但我们不能说一个手指的意义大过心脏的意义,它们对一个人来说,其价值无疑是有差别的。第2节复述能力:比背诵重要100倍

复述能力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极为关键的才能。所谓复述,是对所阅读材料的一种再现能力,但这种再现和把一张纸放进复印机当中,复制出一张一模一样的纸张来是有很大差异的。复印机的全文复制,等于我们日常所做的背诵,是以严格遵守全文内容,全文再现为目标的。但复述不一样。有人说,复述是一种局部的、部分的背诵能力,我觉得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背诵是一种力争和原文达成一致的再现,而复述的过程中可以有我们自己头脑的加工,甚至说有你对原文材料的某种创造性在其中。

我们先看一下背诵和复述的差别。背诵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记忆力,而复述可以练就一个人的再现能力、加工能力和创造性。背诵是不需要加工和创造的,是反对加工和创造的。你加工了、你创造了,你就偏离了原文。从这个意义上说,背诵和复述完全是两码事儿。

说到对写作的影响和帮助,复述的功能是大于背诵的。背诵的是别人的东西,是可以在你的文章当中加以引用的,但复述因为连带着加工和创造,对你的思维和表达是有极大帮助的。这就是为什么100个孩子,如果背诵一首诗歌的话,其达标的要求是背出原文,一字不差;而复述则可能是大同小异,甚至不同的孩子差异很大,但往往同样精彩。

为什么我非常强调一个人的复述才能呢?

是因为复述中的思考、加工和创造和我们练习写作有着某种天然一致的路径的存在。对写作而言,无非是将眼前的景致经过大脑的思考,再转化成语言文字的过程;或者将头脑中已经积累的某些素材进行加工、组织,从而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便是我在定义作文时所强调的“对素材的战略性安排”。而复述和写作其内在的路径,都是把材料经大脑而转化成文字——写作是你自主选材转化成书面文字,复述是对特定材料转化成口头文字。复述(左)和背诵(右)的简单对比

如果你喜欢背诵古诗词,即使你能对《春江花月夜》《石壕吏》这样的长诗倒背如流,如果不能从诗歌中领会到诗人写作的精妙,只是能背诵而已,那么你在写作时至多可以引用三言两语,绝不可全文引用,更不能变成自己的文章。但如果你对上述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其中一定包含着你的思考、你的加工和你的创造,那么你会发现:在复述的过程中,你的大脑要想漂亮地完成一次复述过程,一方面你需要把诗歌或材料的内容还原成某种画面,再复述;一方面你需要找寻自己的句子,来复述其整个内容。——当然,诗歌背诵的时候多,故事、文章等复述的时候多,这是材料上的一点差别。所以,在你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作业:请你复述整个故事。

要想很好地复述一个故事,养成良好的复述能力,进而对你未来的写作有所帮助,首先你需要反复阅读原文,甚至是精读。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越是细致,关注到的细节越多,那么在复述过程中就越容易。其实,这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常识:复述需要你抓住文中多个要点进行综合连缀成文。朴素的理解:阅读就像吃东西,复述就像消化它们,只有当你吃的足够多的时候,你才有的消化。所以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是敷衍潦草的,那么你在复现内容的时候,势必困难重重,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形成画面支撑你复述啊!

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养成复述能力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复述故事开始。尤其对广大的青少年而言,读故事是日常学习中一个常见的场景,当你读完一个故事的时候,合上书本。如果条件不许你出声复述出来,则不妨闭上眼睛,让自己进入轻松的冥想状态——让你的头脑去复现刚刚读到的故事。一遍复述下来,打开故事书,再读一次,然后合上书再复现一次。然后比较两次复述之间的差别,看一看自己在第二次复述时补充了怎样的内容?这些内容其实暴露了你读书时的某种缺点,甚至是弱点,这不是坏事——起码这体现出你在阅读时的盲区,经过几次反复的训练,是可以弥补自己读书时的不细致、容易忽略的角落的。

一定要总结!我们的任何进步,都是在总结当中完成的!

其次,从故事开始练习复述,是因为故事比较有意思。故事比较有意思,是因为故事有很强的情节。这些情节对一个人来说,是更容易首先在敏感的人脑当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读故事,任何人都能代替复原其基本面貌——这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故事是随着情节走的。你要从一个情节进入到另一个情节,从一个阅读点跃迁到另一个阅读点,让自己的阅读过程在一种起伏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当我们阅读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时,第一章中作者一再写到即将到来异常罕见的大暴雨,这就意味着某种重大事件的到来。而高加林沮丧的回到家中,在愤懑中带来一个令全家感到震惊的消息:自己不再是老师了!也就是说,作者路遥对这本书的情节设计,是从高加林被革除民办教师资格开始的。这意味着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陷入到一个低谷中来,他不再年轻的父母也遭遇这样的打击。后来的他会重新回到教师队伍吗?还是会有更好的选择?——路遥已经在第一章中置入了第一个情节,引发读者的关注,读者渴望继续读故事,想知道进一步的故事,读者的阅读欲望被有效地打开了。

你的眼睛看到的是静态的文字,而你的头脑必须形成曲折的故事线条(好的作者是安排了这条曲折的故事线条的,就看你能否领略到),你才能不觉得书是枯燥的、乏味的,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好书比看电影——那种流动的画面给你的滋味更美好。

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人脑固有的机能。要想让自己的头脑更加的灵活,练就属于你的最强大脑,就必须运用一些科学的手段。除了反复阅读,更细致掌握原文之外,我们需要对所读文章有一种总的把握,这就是阅读经验的累积效果。

以故事而言,它往往是某个主要角色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呈现,比如在许多寓言故事当中,狼这个角色总是想吃掉白兔这样的弱小动物的;而狡猾的(或者说聪明的)小兔子总需要保护自己,从而想尽办法防止被吃掉。这就是两个角色之间的一种常见的人物关系。

即使在复杂的故事当中,比如在《西游记》当中,唐僧总是一本正经、一心求佛、一路向西的;猪八戒总是贪吃好色的代表,容易被各种妖怪给诱惑;而孙悟空则本领高强,充满正义,取经路上的大部分困难都是他解决的,等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对人物形象尽早生成我们的心灵印象,那么我们在复述故事时,我们会沿着人物的言行、人物之间的关系自然展开。换言之,我们是在理解故事、理解人物言行当中实现复述的。

此外,除了对故事的复述,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可以把任何文章作为复述的材料。故事只是开启复述能力的起点,当我们已经走过起点,便不要在意复述材料是否是故事。对一篇充满作者意见的议论文,一篇饱蘸情感的抒情文,一篇介绍事理的说明文,我们都应该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尝试复述,复述的累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感知全文的结构、触动我们在智力层面对写作的认知,都有极大的好处。第3节信息接收:四大层面令人进步

信息是一个神奇的字眼,尽管就狭义而言,它有着特定的含义,专门指通讯和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但如果我们延伸开来,以内容的高度来看问题的话,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理解成信息。即使是一部电影,一部由大量流动的画面所构成的足以令人动容的经典影片,其实也不过各种信息流的聚合而已。所以对一篇文章而言,对一部小说而言,不过是各种信息在作者很适当的结构的安排下,以整体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凝结在其中还是各种信息。

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接收的过程。也因此,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接收信息,并理解信息,意味着你在多大程度上读懂了文章、小说等内容。简单地说,一个读者阅读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他对书中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一般来说,和一个读者信息接收和处理的经验是成正比的。

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把一篇文章、一部小说的所有信息看成100条,那么你第一次阅读的结果,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多少?是否已经及格(60条,自我估算)?当你读完了一篇文章,你能否流畅地告诉周围的人: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样的一个人,做了怎样的一件事?他在做事的过程中陷入了怎样的困境,他是如何处理的?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以及作者是如何叙述的?

读一部小说也是如此。小说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是如何相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过程和结局如何?在这样的故事当中,体现出主人公怎样的性格,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当然既包括了你对信息的接收,也包括了你对信息的处理——理解。

严格地说,我们都很难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信息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吸收,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某些秘密总是难以发现的,所以对研究者而言,反复阅读文本,常常能挖掘出甚至作者都没有思考到的境界。对那些阅读经验丰富的研读者、研究者来说,通过挖掘文本中隐含的信息,不仅容易捕捉到作者全部的信息,还能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信息——读懂字里行间的东西,所以对研究者而言,他们不仅能读出100条信息,甚至能读出120条来,多出来的东西是附带他们理解的新内容,而这就是研读文本的价值。青少年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是可以早一天实现这一点的。

反复阅读并思考是接收更多信息的不二法门,你对文字内容越是稔熟,你越能从中分析出、思考出更多的内容来,直到触动你心灵的回响,引起精神的共鸣,阅读便会更好地发挥源源不断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各种文字信息和插图信息,是可以刺激一个人的头脑,进而生成画面、形成共鸣。

你和文章的作者——两颗从未谋面的心灵(当然也有参加作者签售会而见到作者的情况,但大部分图书的作者你是终生见不到的),因为一段文字便可能形成良好的对接。所以,当你开始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部小说时,表面看在阅读文字,但其实你走在作者的心门周围,试图叩响这道心门,以便走进作者心灵的深处。作者头脑中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你阅读它们的过程,其实是在找寻作者心灵中涌现的各种信息。

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些内容便能化成某种无形的力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和思想当中,成为我们价值观的一部分。当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时,你曾经读过的故事、道理等,会悄然启动而影响你的选择。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阅读是枯燥不堪的?较之电影和电视剧,文字是不会流动的,文字是静态存在的。绝不会像电影画面那样流动着、凭借着色彩和人物的各种演技进入观众的头脑。这是静态文字的一种局限——它的流动和精彩只能依靠读者用心去体会,深入字里行间才行,当你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进入文字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文字胜过电影的地方:它带给你更多的意蕴、更无限的可能。静态的文字较之动态的画面似乎更指向永恒,而不是易逝。

从来没有一个人是靠着观看《红楼梦》电视剧而成为红学家的,他们依靠的是原著,以及探究历史上同行们的专著而探究出来的。任何影视和视频演义都难以超越原著的文字大厦,它们在原著面前总是相形见绌。电影和电视剧是以更“浅在”的方式去触动观众的,而优秀的文字作品常常不主张迎合读者。虽然世上罕有排斥读者的作家,但每个作家都在心灵深处追求作品的深意和新意,而不是一味追求读者的数量。

今天的一些读者,常常犯下美化阅读的毛病。他们可能借助阅读来得到某种温情和温暖,希望从中得到一股温馨的力量。这也许是励志美文大行其道的一个缘故。如果我们深深思索那些真正伟大作家的优秀作品,能透过文字表象去探寻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使在片纸之言当中也能体会到作者的苦涩、作者的深意。

以伟大的古典文学高峰《红楼梦》而言,作者在前面写的清清楚楚: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然而不是每个读者都能切身体味到其中的酸辛的。如果不去了解曹雪芹本人的现实人生,我们很难体会到他“举家食粥酒常赊”的举步维艰,甚至不敢相信。我同样坚信:安徒生宁愿卖火柴的小女孩快乐地生活在父母的膝下,而不愿她成为自己笔下在大年夜悲惨死去的文学形象——尽管这样的文学形象会传之千古,影响代代读者。

阅读确实可以令人鼓起所未有的精神力量,这是阅读固有的一项功能。但单纯美化阅读,很显然会妨碍我们对作品深意的认识。尤其当你被某些华丽的句子所吸引的时候,不要认为优秀的作品就是华丽句子的组合——乃至于自己写作时也走上这样的道路。这样就很容易把阅读的功能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当中,其实我们必须通过句子去思考其背后的意蕴,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对一篇文章而言,我们要学会依次接收不同层面的信息,常见的有四大层面:事件、情感、意义和结构。阅读过程伴随情节、情感认识,深度理解需要读懂结构和意义

第一、事件层面。作者在文章当中主要叙述了怎样的事件?也可理解成故事中发生了什么?

这是最基本的一个东西,是我们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接受的,也常常是我们在阅读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当我们读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我们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地讲出来。我们讲述的往往就是文中的故事,这就是一个事件或系列事件的过程。许多读者不喜欢纯理论的学术作品,喜欢各种各样的小说,常常是因为这个原因。小说能提供一系列的故事给读者,令读者的心灵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兴奋变化。比如《西游记》中,猪八戒吞食人参果,没有品尝到果子的滋味,只能看着师兄和师弟有滋有味地咀嚼果子时,我们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并把这个有趣的情节眉飞色舞地讲给朋友听。这样的故事情节在《西游记》等小说中比比皆是。

第二、情感层面。作者对文中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情感认识是怎样的?

读者随着书中主人公的情绪而发生变化,跟着作者设计好的各种情绪走,从而令自己心中的欢喜忧伤发生变化,这是书籍文章的一大功能。当我们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幸地冻死在大年夜的街道上时,许多读者和我一样,流出了悲痛的泪水。安徒生以伟大的文学艺术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情感。其他作家也是一样。当我们见到朱自清的父亲蹒跚着爬过铁道边,拎着几个橘子回来的时候,作者的眼泪又来了——而读者何尝不是?一方面我们的情绪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起伏,一方面感受到父子情深。而在《复活》这样的大部头作品中,读者开始投入其中,便容易对作者着力塑造的马斯洛娃的悲惨命运而感伤,而对涅赫柳多夫曾经伤害、辜负马斯洛娃感到愤怒,而在读到涅赫柳多夫的反省而欲赎罪时,又会持一种同情、赞同甚至赞赏的心理,自然希望看到故事的后续发展。

第三、意义层面。在事件发生和情感表达的背后,作者揭示了怎样的意义?

在阅读故事、理解人物和情感起伏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中会分娩出作品的意义。尽管读者和读者的认知未必相同,但心灵常常相通。“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相通的是:我们对作品的意义会陷入深思,或者说作品的精彩、经典会令人我们陷入意义层次的思索。《复活》中的涅赫柳多夫为什么死气白咧、不顾一切的要拯救马斯洛娃?从大城市为她打官司到被判刑后一路陪着她前往西伯利亚?涅赫柳多夫在以自己的方式赎罪。而当我们了解到作者托尔斯泰在他现实人生中,曾在二三十年的时光被信仰问题折磨,我们便更能理解作者打造作品时注入的许多意义,引发我们对作品意义的思考。

第四、结构层面。这是一般的读者较少思考的话题,但其重要性被严重低估了。

我们在自己写作时,即使是一篇简单记叙文,都应该在动笔之前都不能不深入思考全文的结构问题。甚至说,你做任何一个产品、设计任何一个物件,比如常见的手工课中设计一个小灯笼、一个洋娃娃、一只风筝,只考虑材质是不行的,必须在思路方面首先解决结构问题。

一般的读者是不大关注作品结构的,不少语文老师也往往只在“总分总”的宏大层面,去言说学生作文的结构问题。而事实上,如果从作品的构成看问题,文章和作品是由形式和内容联合构成的,而其形式便是结构问题。可见结构对文章、作品的意义。

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其实,世界上也没有两部小说的结构完全是一样的,文章也是如此。结构是极其复杂的大问题。许多作家终其一生追求作品的结构变幻,而不是故事本身。对一个擅长结构的作家来说,普通的故事也能因结构的精巧设计而赢得读者的喝彩。2015年有一部叫做《心迷宫》的小成本电影,导演运用的就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结构叙事。电影中的三组故事因为一口棺材而串联起来,故事彼此独立有又互相牵连,巧合中展示出作者在结构设计上的才华。

前面我说,依次接收作品的信息,有上述四大方面。其实对一个有经验的读者来说,这些信息的接受未必是依次的,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但对阅读经验单薄的人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逐渐进入作品,从而更深入地读懂作品。第4节选择主次:读人物·读情节·读手法

有人擅长阅读,能从浩瀚的文字资源中很快找出作者的核心意见,或者从一篇故事中摘出核心情节。有人不擅长阅读,便容易被眼前的文字海洋所湮灭。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很多,其中的一个是:你是否具有选择主次,快速识别的能力。主次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主次层面,常见的领略文章和作品主次的有如下几点。读文章中的什么?常见的是人物、情节和手法

人物的主次。对记叙文、散文等叙事性见长的文章而言,人物的主次常常是一目了然的。学生写作中体现的人物也不多。当你读朱自清的《背影》时,父亲自然是全文的主要角色,是作者“我”着力书写的对象。文中当中的“我”也不容忽视,因为这提供了一个书写的视角,没有“我”的存在,观察的主体便不复存在。作者多次因父亲的举动而流泪,阅读时读者的眼角也是湿湿的,为什么?源自主要角色的言行带来的。他的言行举止体现出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同时对儿子的未来也丧失了一种掌控力,只能由孩子自己到社会上去行走。放在今天,一个强有力的父亲可以安排孩子的一生,但对朱自清的父亲而言,他的窘迫的生计问题等等其实不许他对儿子的未来担负更多的责任。所以这样的一个充满了无力感的父亲,在车站送别孩子的时候,他所流露出的言行举止,格外令读者生出同情来,眼泪便随之而来,因为这激发了读者的精神共鸣,能想起自己的父亲。

但对复杂作品如长篇小说而言,对其中的人物主次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洞察。为什么许多人死活读不完《红楼梦》?我个人的意见是:曹雪芹在书中塑造的数百个人物及其复杂的关系,对我们一般的读者而言,确实是一种巨大的“障碍”,只有当我们对其中的人物和关系有了兴致并“门清”之后,我们对《红楼梦》的阅读才能更深,更能感觉到它的伟大。

情节的主次。一般表现为事件,这也是我们在后续指导写作当中的有详有略的一个体现。对一篇文章而言,次要的事件、铺垫性的情节,都是为主要事件和情节服务的,或者说为文章主要表现的内容服务的。比如在《钢琴之王的微笑》一文当中,作者主要写的是一件事:钢琴家李斯特造访冒充自己学生的住处,以澄清事实。李斯特自然是一个胸怀博大的钢琴家,他得知这个姑娘确实冒充是他的学生,而在得知她悲惨的遭遇后,欣然接受她作为自己的学生,并决定和她同台演奏。在这样的故事当中,作者对这个冒充李斯特学生的姑娘的不幸遭遇,是给予了一定的介绍的。作者用了一个段落来告诉读者这一点——但就全文而言,这是一个次要情节,主要是服务于全文的主要情节的,是李斯特造访她的宿舍而得来的真实故事。但放在全文的视角当中,它只能算一个相对次要的情节,因为全文的主要情节是围绕李斯特展开的,这个姑娘的身世遭遇是不得不交代的一部分情节,否则读者会疑惑:这个姑娘有什么难言之隐,而必须冒充李斯特的学生呢?次要情节的出现不仅令这一疑惑迎刃而解,还令全文的故事变得更为饱满。但作为次要情节,作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为全文的重点来叙述,只要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而在《钱学森归国》一文当中,伟大的科学家归国的那一天,固然是他长期努力和期盼已久的一刻,固然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一刻,但这样的情节和他执意回国的各种努力(情节化体现),以及排除各种干扰坚定回国的情节相比,当然是次要的。

手段的主次。这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手段是行文当中的各种考虑,涉及到结构手法、艺术表现、语言修辞等各种情况,对一个有经验的读者而言,是常常关注这方面,进而能更快领略作者在全文上的特殊安排的。(1)结构的安排。结构是对材料的战略性安排,凝结着作者背后的用意。为什么有的文章在素材安排上使用的是并列手法,而有的则采用递进的手法?为什么有些还需要做对比?在一些具体的结构手法上,有时作者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安排了线索、使用伏笔和照应、在过渡上衔接的非常到位,首尾呼应、卒章显志,题记也在暗示读者许多内容……这些结构手段的运用,都有作者在构思层面的考量。作为一名读者,如果我们的经验是丰富的,我们对它们的存在势必会一目了然。如果暂时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便需要细细思量一番,揣摩作者的特殊用意。进一步的做法:我们可以拆解它们、删除它们,看看是否影响全文的表达?(2)行文手法的使用。文章是记叙文、抒情文还是议论文?散文、小品文还是应用文?不同的文体动用的行文手法是不一样的。看出文体不难,这是从宏观上便能识别的。青少年要有进一步细看的习惯,在一个段落当中,哪些是记叙、描写,哪些是议论、抒情?较之单纯的文体,这样的看便更进了一步,是谓“细看”甚至“探究”。更进一步是表现手法的使用。所谓的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烘托象征、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点面结合等等,能做到一目了然是最好的,至少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3)各种修辞的使用。这是在语言层面,是青少年常常最关注的。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对比、对偶、反问、引用、排比等,都是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阅读,我们能轻松识别出常见的修辞手法,对我们深入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十分有帮助。

总的来说,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一部小说的时候,其实是需要一双特殊的“慧眼”的。这双眼睛等令我们透过文字表面,看到作者的构思用意,读懂作者的思想感情,识破作者的各种手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读透一篇文章。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长年的累积,才能逐步完成。从一个一般性的读者,到一个专业的读者,除了大量的阅读、思考和积累,我们很少有其他的好办法。

我的阅读简史

书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主要的人物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整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给我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理解智力开发

很多人喜欢说,阅读是一场发现之旅。这样的话语很美好,给人以温馨的励志滋味。但什么是发现之旅?如何在阅读中发现?这涉及到阅读时的“理解”问题,当然属于智力层面的问题。如果你读到一篇惊心的好文章、好作品,是因为你理解了文章和作品本身。而在反复阅读中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信息。如果你发现了某个人的作品很好,你很喜欢,你要想有更大的收获,你的发现就在于:破解作品中隐含的密码,甚至通过几本书的阅读去破解这个作者的思想密码,这才称得上是发现之旅——否则,阅读是一场发现之旅就是一句空话。第1节人物言行:抓牢言行是关键

人脑是一台异常复杂的“机器”,全世界有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它,终生不渝。然而,我们对人脑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科学家也深感人脑的复杂。反映到文学作品当中,其中的人物面对纷繁的世界和复杂的人际,他到底是怎样想的,有时是难以把握的一件事。而对文章或小说来说,再蹩脚的作家也知道通过塑造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没有一个出色的作家会直接告诉读者:作品中的人是怎样想的。除了极少数作为交代性的文字之外,文学作品必须以外部的刻画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红楼梦》中的凤姐一出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同时作者对正在喧闹中的众人听见凤姐到来做了具体的刻画,“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说明厉害角色即将登场。作者以凤姐的声音和周围人闻声而止的表现,来衬托出凤姐在这里的地位、影响和性格,所以透过人物的言行包括铺垫等手法来理解其人物的性格,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无法绕开的一件事,不管你喜欢与否,都要面对人物的言谈举止,进而去读懂作品的含义。

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反映在他的言行当中。想一想吧,当我们被父母强行安排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心中的不情愿是怎样流露的?一脸的无奈,愤懑而痛苦的表情,还是暴跳起来反对这种安排?不管哪一种,你的行为在暴露你的内心。自然,当我们对一件事感到满意的时候,我们的脸上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人物在文中的表现,其实是有两个方面的:一种是显在的,比如他的相貌、他的言行举止,一种是内在的,就是人物的性格底色(心理),他存在的价值。对文学阅读而言,我们着力要抓住的其实是文中人物的表现、他的遭遇,他的从一出场直到全书结束的全部言行,进而去洞悉人物的内在心理。这种由外而内的阅读,才能成就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发现之旅”。(1)人物是怎样说的。这是文中的人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自己的存在。所以留意人物的言谈是必须的。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先生的话不少,这里面曹操的言谈是主动的,而刘备的言谈是被动的。当曹操问: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的回答是:未知其详。可见其被动,有洗耳恭听的意思。于是曹操有了一番自己的言论,如“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这番只是铺垫,意在询问刘备:玄德历久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刘备被动地回答:备肉眼安识英雄?他始终不肯接过话题,而把谈论的主导权放在曹操的手中,以至于曹操说:休得过谦。可即使如此,刘备依然心有顾忌,坚称:天下英雄,实有未知啊!在曹操执意要他说的情况才,才推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这些人来,却都被曹操逐一否定。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仔细品味两者的言谈,便不能知道两者此时的地位差别、心理活动、个人性格等差别,曹操处在强势的主动地位,为人本身也强势,而刘备寄人篱下,始终处在一种被动难耐当中,心里始终不好受,是一种备受煎熬的滋味。否则,如果换成另一种场景,刘备对天下英雄的观点便不会这样遮遮掩掩,而可能滔滔不绝。(2)人物是怎样做的。这是文中的人物以自己的行为表达自己的内心,体现自己的价值。说和做是否言行一致?在现实的道德层面自然应该如此,言行合一是一个智者、一个老实人应有的人生追求。但在文学作品当中,做出来的和说出来则未必是高度一致的,就以上面说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为例,面对曹操一一否定自己提出的英雄名单,刘备内心的惶恐其实也在增加,而当曹操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备是怎样做的?“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刘备真的被曹操吓坏了吗?其实未必,这是演戏给曹操看以保命的,不这样做,承认了曹操说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固然可以一时心头欢喜,然而寄人篱下的他,也许会迎来新的危机。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刘备以这样的举止来掩饰,表达出自己不配做曹操口中的英雄——哪有英雄连打雷都害怕的啊,这才得以掩饰过去。

在文学作品当中,作者着力塑造的就是人物的言谈举止,各种情节、事件都因人而起,没有人的言谈举止,哪有情节、事件的生发、激荡、冲突、融合?所以理解作品,其关键在于理解人物的言行——这里的人物在虚构作品当中自然是角色意义上的,未必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许多动物乃至创造出的形象都是如此。

对青少年写作而言,记人作文当然要着力刻画人物形象,不管是写实还是在想象作文中安排人物的言行举止,都需要我们对人物言行有细致的观察。而在阅读当中,重点关注人物的言行,尤其在大部头的作品如长篇小说、传记文学当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当牢记于心,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对我们全面认识一个人物很有必要。

在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常常打磨出令人终生不忘的人物角色,比如中国四大名著当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如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施耐庵笔下的一百单八将,吴承恩笔下的师徒四人甚至白骨精等妖魔鬼怪,更不要说《三国演义》当中的各路豪杰。而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Q是令人永远难忘的;萧红笔下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老舍笔下的祥子,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苏文纨、赵辛楣,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柯察金等等,实在是数不胜数。他们在我们的阅读史当中,始终会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即使是非虚构作品,许多人物形象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名人传》当中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人类群星闪耀时》当中的革命导师列宁、导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平庸将军格鲁希、罗马人文学者西赛罗等;再如朱自清先生《背影》当中的父亲……当我们读到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人物的言行举止始终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我们在阅读中接触、认识了大量的人物,我们会在自觉不自觉当中受到这些人的潜在的影响,我们曾陪伴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则陪伴我们走过很久的时光,甚至会参与我们自我人格的塑造过程——我们对他们的认同和反对,会以价值判断的方式输入心中,成为我们言谈举止的内在范式。而这就是文学的伟大功效之一:塑造读者的心灵。第2节环境作用:环境的存在与妙哉

理解文章的全部,就不能不对其中的环境和人物做切实的思考。这两者放在一起,主要是考虑到:人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环境之间有着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关系既表现为一种依存关系,也表现为一种紧张关系——在文学作品当中,作者更多的要表现人和环境的紧张关系。只有一些自然主义的作品如《瓦尔登湖》当中,作者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和谐。而在另外的自然主义作品如《寂静的春天》当中,作者意识到人对自然的破坏已达十分严重的地步,故而强调这种紧张。人在特定的环境当中,既要生活在环境之中,也有挣脱环境的欲望,尤其是在环境处在一种紧张关系时。同时,环境成就了人自己,令他生成了独特的、迥异与人的个性特点;而环境脱离了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时常扮演人物的“心相”——暗示、衬托、象征着人物的真实心理和品格。

不少青少年在阅读作品时,有意无意地忽略其中的环境描写,在有些人眼中环境的刻画就像人身上的赘肉一样无用。原因也许是一旦作者着墨对环境的刻画,整体的行文节奏往往下降,刻画令一贯的叙述节奏变慢了,贪快的读者往往受不了。尤其面对一些古典文学中冗长的大段刻画,时常略过。其实,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刻画,时常扮演的是人物的“心相”——它往往能暗示、象征、衬托着作品中人物的特定心理,这对我们深入人物的心理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散文和小说当中,这种环境的刻画,往往有着相似的一面。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当中有两段写环境的句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另一段)暮色苍茫,天空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在这样的对暮色、天空、悬崖的刻画当中,我们不难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紧张的、胆怯的、焦虑不安的,你看:作者意识到“暮色四合”的环境变化,就给人以一种周围的环境在收紧的感觉,其实在收紧的是作者紧张的心。

在散文《散步》当中,一家三代四口人去散步,作者的笔触很快写到了“南方初春的田野”,见到了“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