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6:21:16

点击下载

作者:谢小庾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试读:

前言

在去古已远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触摸到遥远时空中的心灵?

随意翻阅经史典籍和诗词歌赋,我们可以看到大时代下的战火蔓延、政权更迭,也可以看到小庭院里的莺歌燕舞、赏心乐事。然而经历几千年时光的洗汰,普通人的存在是如此散乱、微小而模糊:多数成为历史车轮下的碎片,只有少数留下吉光片羽,却也语焉不详。我们很难察觉到古人心灵的细微变化,也很难从某一个体身上,发掘出我们民族的心灵成长史。《颜氏家训》则是一个例外。我们发现,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的南北朝,生活着这样一位循循善诱的父亲。他经历了三次亡国之痛,在南渡北迁的漂泊中,见证了版图分裂的时代下无数人的生死荣衰。他以切身的体验和见闻告诫自己的子孙,如何修身、如何处世、如何为学、如何治家。

这也是一部饱含深情而充满智慧的家书,写给我们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不妨抽出半刻闲暇,在此书间游目骋怀,感受慈父般的叮咛,得到为人处世的教益。

此次,《颜氏家训》被收入“国学名句故事绘”第二辑丛书中。因其内容丰富,知识量大,考虑到普及的需要,编者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66则名句,逐条释义、明理、讲故事,辅之以古图碑帖,以供读者阅读、赏析。作为具有人生教益的国学普及读本,编者衷心期望本套书能对读者朋友的生活、学习有所裨益。

修身篇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

【注释】

略。【译文】

采用别人所言,却不能厚待这个人,古人视之为可耻。只要有一言一行是从他人处取来的,都要表明和称赞他人的功绩,不能窃人之美,全归功于自己。即使对方地位比自己低微,也要归功给他。【道理】

不夺人之美,不窃人之名,是君子的谦虚行为。

杨万里的“一字师”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有一次在馆舍里和同僚闲来无事,侃侃而谈。天文地理、历史风俗、趣闻轶事……他们无所不聊,兴至浓处,甚至忘记了周围进出的仆人。

杨万里突然想起晋代很有名的一部小说《搜神记》,就信口说到:“说到冥报故事,还是晋代的于宝……”话音未落,一个下属就走上前来说道:“杨公误矣!是干宝,而不是于宝。”杨万里很纳闷:“你怎么知道是干,不是于呢?”原来,“于”字与“干”字形似,时人一不小心,就会辨错。

下属为证明自己是对的,便去把韵书取来,放在杨公面前,“干”字下面有注解:“晋有干宝。”这下确凿无疑,是杨万里弄错了。同僚觉得有点尴尬,还在替那位下属担心,不料杨万里哈哈一笑,起身一拜说:“太好了!我今天才明白自己以前一直认错了这个字。”

此后,每每谈及此事,杨万里都会很认真地对旁人说,那位下属纠正了自己的疏漏,使自己免于闹出更多笑话,真是自己的一字之师啊!清·金农《墨竹图》

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

【注释】

款狎:相处亲密。操履艺能:操守、行为、技艺、才能。【译文】

人在少年时期,思想性格还未定型,这时候和他亲密相处的人,很容易熏陶和感染他。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这些都不需要刻意学习,潜移默化中就相互类似了,更何况那些明显而易学的操行和技艺呢?【道理】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康成文婢

郑玄,字康成,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他学富五车,遍注群经。郑玄一丝不苟的好学精神影响了许多人,连他家的奴仆也不例外。

有一天,郑玄吩咐一个婢女去办事,结果好端端的事情被办砸了。郑玄知道后很生气,婢女张口要为自己辩解。郑玄见她无心悔改,还妄图推脱,越发生气,便让她到泥地里罚站。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婢女打这儿经过,见前者狼狈不堪,有点幸灾乐祸,打趣问道:“胡为乎泥中?”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式微》一诗,意思是说:“你做错了什么啊,怎么站在泥地里?”问得很雅致,一语双关。被罚站的婢女叹了一口气,回答道:“薄言往诉,逢彼之怒。”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柏舟》,意思是说:“我刚要申辩和诉说,恰好遇到他生气啊。”

听到两个婢女巧妙而机敏地运用古诗对话,郑玄觉得非常有意思,就原谅了婢女。清·袁耀《花卉册》(之二)

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

【注释】

略。【译文】

每每发生心口不一,理智与情感相冲突,夜里察觉到白天的过错,今天才后悔昨日犯下的过失,自己常叹息,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道理】

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过错,并及时悔改,是非常可贵的。

澍庵悔改

清代澍(shù)庵法师,年轻时聪颖敏捷,可粗犷放纵,出家后仍我行我素,经常不顾佛门的清规戒律,任意妄为。

住在扬州禅寺时,有一日,百无聊赖的澍庵溜进厨房,和人争抢食物。他不顾身处佛门清静之地,不守戒律,出言不逊,甚至欲大打出手。住持忍无可忍,就当众斥其无理。澍庵感到颜面尽失,心中满怀愤恨却不敢当众顶撞。他偷偷去厨房找来一把刀,藏在枕头下面,伺机报复。

夜色渐渐深了,怒火渐渐平息的澍庵躺在禅床上辗转反侧,想起平日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越发感到不是滋味,不觉悔恨万端,幡然悔悟,遂打消了报仇的念头。

从此,澍庵闭关读经,潜心自修,数年之后,重新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澍庵已然换了一个人。他态度谦和、学识渊博,就连当时的名儒阮元和他交流后,也不禁称赞他的学问和论证“超乎人天之表”。清·《乾隆御制诗西湖十景图——湖心亭》(缂丝)(局部)

言及先人,理当感慕,古者之所易,今人之所难。

【注释】

略。【译文】

提及自己已故的长辈,理应感念仰慕。这一点古人很容易做到,

现在的人却觉得很难。【道理】

对祖先的仰慕和怀念的方式,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但归根结底,不变的是那颗仁孝之心。

古代孝子的尴尬

古人对父母的纯孝,不仅表现在日常行为上,还表现在用语禁忌上,这一点今人往往难以想象。

因为尊敬先人而避讳其名的行为,在宋代非常常见。宋代大臣刘温叟,非常尊重自己的父亲,一提到父亲刘岳的名字,神情马上就变得毕恭毕敬,甚至所有和“岳”字有关的事物,他都一概不碰:因为“音乐”的“乐”和“岳”同音,他终身不听丝竹管弦等乐器演奏;因为山岳也涉及“岳”字,所以他也从来不敢游览名山。

还有个叫徐绩的人,他父亲叫徐石。为了尊重父亲,徐绩一生都不使用以石头做成的器具。他走路的时候见到石头都不敢踩踏,如果途中遇到石砌的桥梁,必须要经过时,他就让人把自己背过去。

这样的避讳,今日之人无法做到,只能体察古人的纯孝之心,古今以“孝”共情。明·唐寅《步溪图》(局部)

君子之交绝无恶声。

【注释】

略。【译文】

君子之间,即使绝交,也不会相互恶言诋毁,中伤对方。【道理】

真正的朋友,即使立场不同,不得不断绝来往,也不会心怀怨恨。

嵇康与山涛

嵇康与山涛是非常好的朋友,也是东晋时期无人不知的高士,同被列入“竹林七贤”。他们的交往轶事,一直被历代人广为传颂。

这两位名士都非常欣赏对方,相互引为知己,但他们的性格和脾气各不相同:嵇康为人直爽,疾恶如仇;而山涛性情宽和,善与人交往。在仕途上,嵇康厌恶黑暗的政局,拒绝出仕;而山涛则顺风顺水,平步青云。

一次,山涛向皇帝举荐嵇康。不料嵇康听到这个消息后很生气,觉得山涛不了解自己的志向,就写了历史上最有名的绝交信《与山巨源绝交书》。在这封信里,嵇康指出自己和山涛志不同、道不和,不愿再往来。

嵇康这种耿介孤高的性格遭到了统治者的忌恨,最终被杀害。临死之前,嵇康说:“有山涛在,我的孩子能得到照顾。”

多年以后,山涛果然举荐了嵇康的儿子嵇绍,嵇绍也不负厚望,对朝廷忠心耿耿,成为晋朝非常有名的忠臣。宋·马和之(传)《小雅鹿鸣图——伐木》(局部)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比喻人不可无友。

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注释】

颜、闵:孔子的弟子颜回、闵损。【译文】

像颜渊、闵子骞那样的贤人,怎么可能每个时代都有呢!只要是比我优秀的人,就值得去珍惜、结交。【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

王符缝掖

东汉的王符好学而有节操,但因为是庶出的孩子,为人又耿介不群,所以得不到引荐。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王符于是隐居写著《潜夫论》,讥讽当朝。虽然在有权有势的当政者眼里,他只是默默无闻的书生;但是在士子中间,王符的名声却悄悄传开了。

赫赫有名的度辽将军皇甫规是王符的老乡。他刚辞官回到家里,便有个同乡人递书帖想来拜访。这个人不学无术,却出钱买下了雁门太守的官职,现在想通过拜谒来拉近关系。皇甫规装作睡觉,拒不见面,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家里的仆人又来报说:“有个穿着破烂的穷书生,名叫王符。他正站在门口呢。”皇甫规一听王符的名字,连忙起床,衣服冠带都没整理好,匆匆忙忙趿着鞋就跑出去,拉着王符的手进屋。两个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欢洽。

于是当时的人就评价说:“两千石的官员,还比不上一个布衣儒生。”皇甫规与王符的交游,也成为史上关于择友的一段佳话。明·沈周《卧游图册之二——平坡散牧》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

【注释】

志均义敌:志趣和道义都相同。【译文】

天下之人,能结为兄弟并不容易。必须是两个人志向相同,做人的原则也一致,能始终如一做到这些,才可能提及结交的事情。【道理】

志同道合的人,方能结为知己、拜为金兰。

陈雷胶漆

东汉时期的陈重,年少时和同郡的雷义是同窗,一起学习经史。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人品也相当出众。两人先后被推举为孝廉,进入同一个官衙工作。

陈重急人所难,看到同僚负债窘迫,就秘密筹钱帮他偿还。别人感激他,他却轻描淡写地说:“也许是和我名字相同的人做的吧。”始终不谈及对他人的恩惠。

雷义同样也是助人为乐的清廉之士。他曾经教化了一个罪人,让其悔改之后脱离死罪,减免了刑罚而得以回家赡养父母。那人后来捧着两斤黄金来感谢雷义,被雷义拒绝了。趁着雷义不在,那人悄悄把金子放到雷家屋顶。几年后,雷义修整老屋发现了金子,就立刻去寻找那人。可那人已经去世,家人也不知去向,雷义就原封不动把金子上交到官府。

陈重和雷义对彼此的高尚品格非常欣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雷义被贬,陈重也称疾辞官。人们都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从此便以“陈雷胶漆”来比喻深厚的友情。清·张赐宁《竹菊图》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

【注释】

蔽:蔽塞,有所不见。【译文】

世上的人大都有一种病,相信传闻而不看重眼见的事实,推崇远处的事物,而轻视近处的事物。【道理】

世上多有沽名钓誉者,欲进还退、欲仕故隐,以求得功名。贵耳贱目、重遥轻近的人将他们视作世外高人,崇拜有加;心明眼亮之人却权当作看笑话。

终南捷径

卢藏用是唐代“仙宗十友”之一。他年轻的时候很有才华,但即使他考取了进士,也迟迟不见朝廷的征召。卢藏用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还缺少被人注意的高名,于是就和兄长一起前往长安以南的终南山,过上了“远离世俗”的隐居生活。没多久,他的名声果然传遍朝野,人们将他奉为高洁名士,朝廷还任命他为左拾遗。卢藏用顺利地走上了梦寐以求的仕途,官运亨通,不免得意忘形起来。

同为“仙宗十友”的司马承祯自少便笃学好道,颇有高超的道术与瑕口的名声,并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但司马承祯无心于仕宦之途,与官场中人格格不入,便向皇帝请辞,欲回天台山隐居。卢藏用此时官运亨通,见司马承祯似有落魄之态,便意气风发地指点道:“你要是想隐居就考虑一下终南山吧。那可真是好地方啊!”司马承祯意味深长地回答说:“终南山的确是通向官场的便捷之道啊!”卢藏用听出他是在讽刺自己靠隐居来求功名利禄,不由得羞愧万分。明·赵左《望山垂钓图》(局部)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注释】

肆:市场。【译文】

和善人相处,就像进入养着芝兰的屋子,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沾上香味;和恶人相处,就像进了卖咸鱼的市场,久而久之,自己也散发出臭味。【道理】

君子慎交游。

齐桓公之死

齐桓公早年在管仲、鲍叔牙等良臣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的一大霸主。到了晚年,齐桓公骄傲享乐之心日渐滋长,勤勉进取之心日益薄弱,他远离之前的贤臣,亲近易牙、竖刁、开方等奸佞小人。

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问他:“你死后,易牙可以接替你做相国吗?”管仲说:“为了满足君王您的口味,他居然把自己的孩子杀掉做成菜肴。这样灭绝人性的人,怎么可能会爱您呢?不可。”齐桓公又问:“那公子开方呢?”管仲摇摇头说:“他背弃自己的国家和父母来伺候您。不可以亲近啊。”齐桓公又问:“竖刁如何呢?”管仲回答说:“他以自宫来讨您的宠爱,连自己都不爱惜的人,又怎么能相信呢?”齐桓公点头称是。

可是,管仲死后,齐桓公感到没有易牙食不甘味;没有开方和竖刁寝食难安、闷闷不乐,于是又把三人召回自己的身边,朝政由此被三个佞臣把持。后来易牙、开方、竖刁发动政变,在宫里筑起高墙把齐桓公困在里面,一代枭雄齐桓公就这样给活活饿死了。宋·马和之(传)《小雅节南山图——正月》(局部)柳树低垂、荷叶凋零,表示万物失时,乱世将至。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

【注释】

略。【译文】

分别容易,再见就很难,所以古人很重视离别之情。江南人饯别

友人,会在说离别的时候哭泣。【道理】

人的性情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便不相同,用礼仪来硬性规范就有点可笑了。

梁武帝送别

梁武帝的弟弟被封侯,要前去东郡镇守。离开都城前,他与梁武帝依依话别。武帝说:“唉,我年岁已老,日子恐怕不多了,现在和你分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聚,想到这一点,我就感到很悲怆凄楚。”一边说,一边流下忧伤的眼泪。

可梁武帝的弟弟,铮铮男儿,自幼便信奉“男儿有泪不轻弹”,虽然此时他的心情也很沉重,但就是挤不出一滴眼泪。武帝等了良久,还是没能等来他视作亲情表达的眼泪。梁武帝的弟弟也觉得十分羞愧,最后只好难为情地退下了。武帝勃然大怒,认为弟弟不爱自己,便降罪于他,致使这位王侯在船上待了一百多天,还是不得离开。

大部分人都会在离别的时候哭泣,但少部分情感内敛的人却无法做到。对人的情绪进行刻意规范和强加指责,是十分可笑的啊。清·苏仁山《话别图》

古人云:“巢父、许由,让于天下,市道小人,争一钱之利。”

【注释】

略。【译文】

古人说:“巢父、许由这样的高洁之士,把天下拱手相让;市侩庸俗的小人,往往为了一钱小利争得不可开交。”【道理】

看重自己利益得失的,是普通老百姓;看重自己名誉操行的,是追求高尚的志士;不被名缰利锁困扰的,是超凡脱俗的隐者,而隐者也有自己珍视、追求的东西,那就是自由的心境。

许由洗耳

帝尧听说了许由这位隐士高洁贤德的美名,就想将天下交给许由来治理。帝尧找到许由,对他说:“日月一旦升起,天下就明亮了,而烛火虽未熄灭,但它发出的光是多么微不足道啊。夫子您好比是日月,而我不过是烛火罢了。有了你,我坐在帝位上就是无用的。如今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过来把天下交托给你。请您代替我,这样天下就可以治理得井井有条。”

许由摇摇头说:“你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很好了,让我来代替你,难道我是为了图圣德君王的美名吗?你看看,鹪(jiāo)鹩(liáo)把巢筑在深林里,可它栖息的地方不过是一根小树枝;鼹鼠到大河饮水,它求得再多也不过是灌满自己的肚子。你回去吧,我拿天下来有什么用呢?”

帝尧听后,更加敬佩许由的高尚无私,回去后愈加勤勉地治理国家,尽心地为人民谋福利。清·《历代画像传从谂禅师》——

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

【注释】

臻:达到。涯限:范围、限度。【译文】

宇宙有极限,而人的欲求难以穷尽。所以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

凡事知足,要划一个界限出来。【道理】

自古就有东门黄犬、华亭鹤唳之叹。太贪心的人,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白公贪吝

楚平王熊居的孙子熊胜,号白公。有一次,他带领将士轻而易举杀掉了权臣子西,拿下了其所辖的荆国。得胜之后,他立刻将荆国府库里的财宝都据为己有。

过了七天,有个叫石乞的臣子告诫白公说:“大人,您若不愿将这些财宝分给众将士,还不如把它们都烧毁了,免得惹人眼红,害了自己。”白公舍不得分财宝,更不愿烧毁。几天后,他的政敌叶公将缴获的所有珍宝和兵器都分给众人,并带领大家攻打白公的部队。白公很快就兵败身亡了。

妄想占有不属于自己的财宝,真是太贪婪了。白公只看到了财宝,却没有看到自己的灾难,如此不知足的短见之人,从古至今还真不少。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修容饰性》(局部)三女子对镜梳妆,劝谕人们应该修身养性。

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

【注释】

趣:此指取。欲穷骄泰:穷其所欲,骄横放肆。【译文】

穿衣是为了遮蔽和保暖,吃饭是为了充饥和解乏。对待自己这身皮囊,尚且不能过分追求享受;而面对身外之物,难道更应该穷其所欲,追求无度吗?【道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甄彬还金

南北朝的甄彬是个贫穷但品德高尚的人。有一次,他背着一捆苎麻到荆州长沙的西库去典当换钱。后来他赎回苎麻,回家一解开绳子发现里面居然有五两黄金,是用一条手巾包裹着的。甄彬拿着金子,感到寝食难安,马上就把它送还给西库。管理西库的和尚非常吃惊:“最近有人拿金子来换钱,因为太匆忙,没有记录,不知道放到哪里了。施主你能归还这金子,简直是自古至今都难得一见的啊。”于是就要拿出一半金子来答谢他。甄彬左右推辞,坚决不接受。和尚感叹道:“谁能想象穿羊皮背柴草的人,能够拾金不昧呢?”

后来,甄彬被任命为郫县县令。临走之时去辞谢齐太祖。一同赴任的有五个人,齐太祖一一叮嘱他们要廉洁,等走到甄彬面前,齐太祖忍不住点头说:“你有还金的美誉,我就不用过多告诫你了。”元·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局部)

处世篇

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

【注释】

略。【译文】

最真诚的言语,人们不一定相信,最高洁的行为,会让周围的人产生怀疑。这是因为其言行和名声

都太高尚了,没有留下余地。【道理】

真正高尚之士,在践行修身、治国的信条时必须经受住众口铄金的考验。

张湛白马

东汉的张湛,为人矜持、崇尚古礼。即使身处卧室,他也绝不邋遢随性,言谈举止一丝不苟。对自己的妻子,他也一直以礼待之,就像面对父母一样恭恭敬敬。而在同乡人的眼里,张湛总是端庄严肃、仪表堂堂,像个官员。有人看不惯,就觉得张湛虚伪做作。张湛听到这样的传闻,不禁莞尔:“我真的是虚伪。可所有人都假装很坏,而我假装很善良,这不也很好吗?”

后来,张湛做了朝廷的光禄大夫。为官之后,张湛一发现光武帝有不思进取和懒惰的表现,就会及时、直接地指出光武帝执政的失误和行为的缺点。因为张湛经常乘白马出入,所以光武帝一见到他就懊恼地拍着脑袋说:“又来了!唉,这个白马生又来进谏了啊!”光武帝虽然有时会受不了张湛的严格和耿直,却始终很敬佩他的真诚和直率。而之前那些误会张湛的人,也都渐渐明白了他的为人,不再有流言蜚语了。明·朱元璋《大军帖》(局部)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凡损于物,皆无与焉。

【注释】

预:参与。党人:与人结党。【译文】

与人为善的好事就参与,伤天害理的坏事就转身离开。不要与人结党做非法不义的事情。凡是有损

他人的事,都不要去做。【道理】

为人处世,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即使处在躁动不安、充满恶意的环境中,也要怀着善意和慈悲,为世界保留一点爱和希望。

李仕谦的仁慈之心

隋朝的李仕谦是个品德高洁的佛教居士,天性孝顺,并且本性良善,在乡邻中有很好的名声。

有一年荒岁,李仕谦便将家中的数千石存谷借给行将断炊的乡人。第二年仍歉收,以致上年借谷的人都无法偿还,只好去李府表示歉意。李仕谦不仅没有为难他们,反而招待他们在家中吃了顿饱饭。饭后,他当众把乡邻们借谷的债券烧为灰烬,并对他们说:“我家中的存谷本来就是用来救济别人的,并不是想囤积图利。现在债务已经了结,希望你们不要再放在心上。”

过了几年,又遇到大饥荒,李仕谦散出大部分家产,大规模施粥济民,赖以存活下来的不下万人。第二年的春天,李仕谦又买回大批粮种分赠给贫民。有人对他说:“您救活了很多人,功德实在太大了。”他回答道:“功德的意义好比耳鸣一样,只能自己知道,别人是听不到的。现在我做的事,已经被你知道了,哪里还谈得上功德呢!”后来,李仕谦的子孙都很发达,人们都认为这是积德的果报。晋·顾恺之《列女图孙叔敖母》(局部)——孙叔敖是楚国宰相。少年时,他听说见到两头蛇者必死,所以,当他见到两头蛇,因担心别人遭到厄运,便杀而埋之。他母亲赞许他的行为,说:能为他人着想,不但不会死,日后定能成为国家栋梁。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沈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余地故也。

【注释】

颠蹶:颠仆跌倒。拱把之梁:指小桥梁。沈:同“沉”。【译文】

人的脚所踩的地方,不过数寸。但是站在悬崖旁边,就算只有咫尺长的路途,也很容易滑倒跌落;经过大川河谷,就算桥梁有一抱粗,也往往会掉下去淹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脚边没有余地。【道理】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看起来没用的地方,也许正是用途所在。

痴人食饼《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人,饥肠辘辘时买了七块煎饼充饥。他狼吞虎咽,一连吃下六块煎饼犹不觉饱。最后一块煎饼吃了一半,他终于缓过劲来,满足地拍拍自己的肚子,打了个饱嗝。然而他瞅着手中剩下的半块煎饼,很快就感到懊恼万分。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又是后悔又是生气,突然抬手打起自己耳光来。

周围的人觉得非常奇怪:“你干吗呢?吃饱了还生什么气?”

这个人一脸懊悔,连连叹息道:“早知道只需要这半块煎饼就能充饥,先吃掉它就行了呀!我干吗还要吃掉之前的六块煎饼呢?它们就这样白白被我浪费掉了!”周围的人听了这话,纷纷大笑绝倒。

这世上许多人,只是徒然羡慕别人获得的成功,得到的快乐、幸福,却不知道在此之前,别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经历了多少挫折、失败,这不是也同吃煎饼的痴人一样愚蠢吗?明·张路《骑驴图》

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注释】

略。【译文】

现在那些不修身却追求好名声的人,就像那些相貌丑恶却要求镜

子照出漂亮的形象的人一样。【道理】

没有美好的品质却想获得大家的认同和赞誉,是非常愚蠢的。

许邵月旦评

东汉末年,有一位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名叫许邵。他喜欢品鉴乡党的品质和节操,让很多高尚的寒士因此得到提拔和赏识。因为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品论,所以人们称之为“月旦评”。

许邵祖父的兄弟许敬及其子许训、其孙许相,靠巴结宦官、向权臣献媚得以升官封侯,位列朝廷三公。他们费尽心机和许邵套近乎,想得到他的称赞。许邵厌恶他们的人品,拒绝与他们交往。

曹操常常带着厚礼来找许邵,言辞非常谦卑,希望许邵能品赏自己,为自己说点好话。许邵很鄙视他的为人,不管曹操说什么,都不发一言。曹操以武力胁迫他后,追问:“您现在觉得我如何呢?”在威逼之下,许邵不得已说:“你是治世时的能臣,乱世时的奸雄。”

曹操叹服,大笑而去。清·何绍基《七言对联》

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

【注释】

泽:恩泽,好处。【译文】

修善立名,就像修建房屋、栽种果树:活着的时候可以获利,死后还能留下这些好处给后世子孙。【道理】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万古流芳文天祥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大举南下、所向披靡,南宋边关频频报急。在这岌岌可危的形势下,朝廷中大多数官员惶恐不安,甚至有人为求自保逃之夭夭,只有文天祥和少数官员将家产变卖成军饷,发动民众奋起抗元。

这时,文天祥的好友劝他说:“当今的局势你也看到了,元军精锐部队分几路南侵,势如破竹,你现在聚集一两万民众抵抗,无异于赶着羊群去和猛虎搏斗啊。”文天祥说:“我也知道,但平日里国家养着我们这些人,遇到危险,竟然无一人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我深深感到痛心。所以即使不自量力,即使以身殉国,我也要以此呼吁天下忠臣义士一起站出来护国安家。”

势单力孤的文天祥最终被敌人俘虏。元朝统治者许他高官厚禄未果,又对他施予严酷刑罚,仍不能使他屈服,只能心怀遗憾将他处决。文天祥英勇就义后,举国上下被他的浩然正气和坚贞不屈的气节深深感动,他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人们传诵至今;而他的精神,也将永远被世人铭记,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清·任颐《苏武牧羊图》

巧伪不如拙诚。

【注释】

略。【译文】

再巧妙的伪装也不如笨拙而真诚的言行。【道理】

那些心怀不轨、巧言令色的人可以蒙骗所有人一时,也可以蒙骗一些人一世,但不可能蒙骗所有人一世。“两面人”安禄山

安禄山是个面相老实忠厚的人,一觐见唐玄宗就得到宠信。唐玄宗当即把他收为干儿子,还让他参加宫廷的宴会。在宴会上,安禄山首先去拜见杨贵妃,而不是拜见唐玄宗,这让玄宗非常疑惑,问道:“你这个蛮夷小子不跪拜我,反倒去拜见我的妃子,是何道理?”安禄山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我是胡人,我们那儿的习俗就是先拜母亲的啊。”唐玄宗觉得他淳朴、忠厚,转怒为喜。

安禄山大腹便便,唐玄宗就打趣他:“你肚子里装了什么啊,这么大?”安禄山回答说:“我肚皮里除了对陛下的一颗赤子忠心,还能有别的什么呢?”唐玄宗越发觉得安禄山诚恳实在,更加宠信他。

张九龄看出了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上奏玄宗,期以“守关不利”

判安禄山死罪,以除后患。玄宗不以为然,反倒责怪张九龄诬害忠良,而后居然给安禄山加官晋爵。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出逃,这才后悔万分,怪自己不辨忠奸,酿成国破家亡的大祸,可惜悔之已晚。明末清初·八大山人《芦雁图》国破家亡未忍言,南昌故郡此王孙。无端哭笑知何意,笔底招来先帝魂。

既以利得,必以利殆。

【注释】

殆:危险,此指招来危险。【译文】

因为利益而得到好处,必然也因为利益招来危险。【道理】

财富、权势是双刃剑,可以为自己牟利,也可以毁掉自己。

陶朱公救子

陶朱公有三个儿子。次子杀了人,被抓进楚国监狱。陶朱公说:“杀人应判死刑。但我听说家有千金,可以赎一命。”于是他用破布包了万两黄金,装上牛车,让大儿子带上自己给旧友庄生的书信去办这件事。

到了楚国,长子把金子和书信送到庄府,庄生收下后说:“你快回去,我会办妥的。”长子不放心,悄悄留在城里,并贿赂了一个楚国贵族打探消息。庄生廉洁耿直,并不想接受陶朱公的金子,打算事成后立刻归还。逮着机会,庄生对楚王说:“我夜查天象,看到有颗星对楚国不利。”楚王大惊:“怎么办呢?”庄生说:“只有君主修德才能化解。”楚王同意了。楚国的贵族告诉长子说:“昨晚大王让人把钱库封了,这正是下赦令的前兆。”长子以为弟弟平安了,就觉得金子白白给人有点可惜。于是他又去庄生家,找个借口要回了金子。

庄生感到被戏弄了,非常恼怒,就去见楚王:“我听说富人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关在楚国的监狱里。人们都说大王是为了释放陶朱公的儿子而大赦的。”楚王大怒,命人杀掉陶朱公的次子,第二日才下赦令。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离开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