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寿乡——太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03:34:4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大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进寿乡——太仓

走进寿乡——太仓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走进寿乡——太仓作者:王大明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2-01ISBN:9787535245991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作者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总序科学发展 福聚寿康

实现健康长寿是世人永恒的追求,也是21世纪人类最为关注的话题。它具有全球意义,超越了政治、种族障碍,而使世人认同。它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把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意愿凝聚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之中。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实践活动,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强大动力和重要财富。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人们很难实现健康长寿。于是便把这种美好的愿望转换成祝福语,并逐渐成为社会习惯用语。如:“五福寿当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松鹤延年”、“长命百岁”等。还有不少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也集中反映人们长寿愿望。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炼丹求药的典故;从年逾八百的彭祖,到持桃献寿的麻姑。长寿不仅成为民间广为应用的祝愿语,还转而为政治服务。封建社会臣下为迎合皇帝想长寿的心理,祝皇帝“万岁”、“万寿无疆”。甚至万岁不够满足,还要喊:“万岁,万万岁!”然而,翻开中外史籍看看,没有一个是万岁皇帝。炼丹、求药术已成千古笑柄。

长寿养生之道在我国形成观点进而上升为理论已有2000多年历史,居世界之首。当今许多长寿养生方法仍由古代渊源而来。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才真正运用科学手段,从精神心理、遗传基因、生存环境、饮食起居、运动保健等方面揭示健康长寿奥秘,引导人们健康生活。科学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人类正常的自然寿命都应该在100~170岁,但健康长寿却常常与人们失之交臂。因此,一股深刻的人类生命历史反省的潮流正席卷我们的时代——寻求白白丢失的1/2的生命时间,寻求整体人口的健康长寿之路。这便成为我们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华夏寿乡探秘丛书》,全面展示了“中国长寿之乡”的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康。同时,丛书较为系统地向读者推介各长寿之乡的长寿成因、风土人情、地域地貌、山川绿野、人文历史、物产资源,从中彰显中华民族五千年长寿文化和现代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靓丽时尚。它,既可供人们茶余饭后浏览寿乡的风光轶趣,寻觅百岁老人的长寿足迹,以资己用;又能够为有志于研究长寿现象者提供佐证。《华夏寿乡探秘丛书》的出版,获得了各寿乡党委、政府以及长寿研究机构的鼎力帮助,得到了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友好协作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经过《长寿研究》杂志编辑部同仁的辛勤耕耘,《华夏寿乡探秘丛书》历时3年,终于与读者见面。在此,特向上述单位深表诚挚的谢意。

本丛书系采用分“乡”撰稿,集中编校,难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望读者不吝赐教。

是为序。中国老年学学会长寿研究委员会主任2010年9月于北京第一章太仓市概况太仓市简介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出海口的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属苏州市管辖县级市。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西连昆山,北接常熟。全市区域面积82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649平方千米,长江水域面积174平方千米)。现辖7个镇2个开发区,90个行政村,68个社区居委会。2008年底总人口46.63万人。

太仓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吴王春申君在此设立粮仓,故而得名。元代太仓浏家港始创漕粮海运,帆樯林立,商贸繁荣,被称为“六国码头”。明弘治十年(1497)建太仓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江苏直隶州,1912年定名太仓县。新中国成立后,属苏州地区,1983年3月改隶苏州市,1993年撤县建太仓市。

太仓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有著名水利专家郏,明代有万历皇帝御匾旌表“四代一品”的丞相王锡爵及其子孙,明清出了3位状元、400多位进士,还有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复社领袖张溥、诗人吴伟业(梅村)、昆曲创始人魏良辅、娄东画派王原祁等。近现代有教育家唐文治、俞庆棠,世界著名女物理学家吴健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中国新舞蹈创始人吴晓邦,丹青大师朱屺瞻、宋文治,还有11位国家两院院士。太仓还是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太仓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名。2004年被评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第十位,2005—2007年连续被评为第九位,成为江苏省首批6个率先实现全国高水平小康县市之一,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太仓人口健康长寿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近10年来高龄老人增长更快,成为经济发达地区人口长寿的县市之一。2005年,太仓市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太仓市在江苏省的位置示意图太仓市人口长寿状况

太仓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富足,人口健康长寿水平显著提高,高龄老人增长也比较快,截止2008年12月31日统计,全市年满60岁以上老人达10.7万人,占总人口的23%;80~99岁的老人有16725人,占总人口3.59%;100岁以上的老人37人,占总人口的7.93/10万;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平均预期寿命为77.54岁,2008年已达81.07岁。新中国成立以来太仓市百岁老人人数统计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太仓市80岁以上人数统计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太仓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发展统计图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纪实

中国老年学学会于2007年5月公布了《“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办法》和《“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活动,受到太仓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得到太仓广大老年朋友的高度关注。

2008年6月18日,太仓市老年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积极倡议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会议认为通过申报“中国长寿之乡”,进一步提高太仓的知名度,更加科学地证明太仓投资环境十分优越;进一步推进全社会重视老龄工作,弘扬长寿文化,崇尚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构建幸福、美满、安康、祥瑞的和谐社会。

6月19日起,根据太仓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的指示,市老龄办会同市老年协会根据中国老年学会颁发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对太仓的长寿代表性、长寿整体性、长寿持续性等三项考核必达指标进行调查摸底,同时对另外12项考核指标进行详细系统地调查。并对太仓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太仓已经具备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条件。

7月27日,市老龄委有关部门会同市老年协会赴广西永福县和江苏如皋市学习如皋市创建中国长寿之乡的经验。掌握申报工作的程序、要求和做法、书面材料的制作、所需经费等有关事项。在这些调查了解工作的基础上,写出了《关于我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请示》向市委、市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12月18日太仓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政局局长王大明和市老龄办主任、民政局副局长曹宏杰进京向中国老年学学会领导、专家汇报太仓市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长寿现象,表示了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决心。

2009年1月4日在市十四届人代会二次会议上,陆留生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工作作为2009年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好。同时把申报经费也列入了财政预算。

2月10日,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宋建中、副市长周文彬为正、副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老年协会等部门参加的专门工作机构,制定了申报工作计划,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实施申报材料的编制工作。发改委、公安、劳动保障、农林、卫生、统计、环保等涉及评审所需数据的单部门都恪尽职守,密切配合,及时提供历年工作的相关数据,为顺利编制申报材料奠定了基础。

3月15日应太仓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萧振禹一行,来到太仓进行区域长寿现象的实地调研考察。期间分别走访慰问了王云宝、唐静贞两位百岁老人,同百岁老人进行亲切交谈。同时对太仓市的老龄工作、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人文风貌以及太仓市的长寿文化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太仓市的申报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中国老年学学会领导到太仓调研老龄工作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走访慰问百岁老人

3月16日太仓市委、市政府在娄东宾馆召开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暨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动员大会。副市长周文彬主持了会议。会上,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政局局长王大明回顾了太仓市老龄工作的情况,阐述了两个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市老龄办主任曹宏杰对两项创建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萧振禹出席了会议,他们介绍了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目的、意义、申报工作的要求以及当前全国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形势。市委副书记、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宋建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两项创建工作意义非同寻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太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老年人生活,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善举。他要求各镇(区)、市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两项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申报工作,为两项创建工作交出满意的答卷。太仓市召开申报“中国长寿之乡”动员大会

3月底,市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部门提供的申报数据进行汇总,编制好申报材料。

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达标情况见下表。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达标情况表续表

4月7日,太仓市人民政府(太政呈[2009]31号)《关于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请示》上报苏州市人民政府,请求苏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

4月8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出(苏府复[2009]29号《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批复》,同意太仓市申报“中国长寿之乡”。

4月12日,太仓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国老年学学会递交《关于请求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函》(太政函 [2009]4号)和相关的申报材料,请中国老年学学会领导、专家审核后,太仓市相关职能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4月18日,太仓市老龄委召开申报“中国长寿之乡”通报会,太仓市人民政府再次向中国老年学学会递交《关于请求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函》,要求通过相关程序验审后,予以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5月8日,太仓市建立由市委副书记宋建中担任组长、副市长周文彬担任副组长的编撰《华夏寿乡探秘丛书》太仓稿领导小组,同时建立文字、摄影、综合、研讨四个专业组,全面展开编撰工作。当月向中国老年学学会提供了《华夏寿乡探秘丛书》太仓稿的整套材料。

9月1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下达文件,受理太仓“中国长寿之乡”的申报。并委托中国老年学学会长寿研究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调查核实。

9月19日,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率领专家评审组对太仓申报的“中国长寿之乡”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认真阅读了有关申报材料,实地入户考察了百岁老人和80~99岁高龄老人家庭,听取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咨询了有关问题。赵宝华常务副会长在评审会议上指出:太仓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材料翔实,长寿人口显著,生态保护得力,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协调,长寿文化厚重,社会心态平和,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专家组经过评议和表决,认为太仓市具足长寿之乡的条件,一致通过建议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太仓市“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12月1日,中国老年学学会经过审议,决定授予太仓市“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并在网上以“中老学字[2009]31号公告”向社会公告。

12月下旬,收到中国老年学学会发出中老学字(2009)33号文件,《中国老年学学会关于确定江苏省太仓市为“中国长寿之乡”的复函》的批复,正式授予太仓市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0年4月12日,《中国长寿之乡——太仓》新闻发布会暨授牌仪式在太仓锦江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10多家媒体记者齐聚太仓,报道太仓长寿的秘诀。

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李本公、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宝华、长寿研究委员会主任萧振禹、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钮学兴、苏州市民政局局长林超,太仓市领导陆留生、秦建明、宋建中、孙耀明、陆卫其、张志明、周文彬、吕寅等出席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陆留生致欢迎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秦建明介绍太仓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中国长寿之乡申报情况;副市长周文彬主持会议。

李本公会长指出,作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富裕程度最高的城市,全国富裕地区第一个长寿之乡——太仓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这是对太仓全面发展的最大肯定,充分表明太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中做出的显著成绩。太仓经验表明,科学发展是一个地区人口长寿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他认为,太仓的做法,为工业化、城市化起步较早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实例。

钮学兴、林超等江苏省、苏州市民政部门领导对太仓市获评“中国长寿之乡”表示祝贺。他们认为,太仓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和苏州的老龄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太仓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个长寿之乡,意义重大,希望太仓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更好地造福老人、服务社会。

太仓市委副书记、市长陆留生代表太仓市接受“中国长寿之乡”标牌。他在讲话中指出:“长寿现象是评价社会幸福和谐的重要标志,中国老年学学会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授予我市,太仓成了全国富裕地区第一个长寿之乡,这是我市坚持科学发展、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太仓市将进一步加强对长寿现象的研究探索,总结长寿经验,发展长寿产业,促进人民群众普遍健康长寿,全面弘扬长寿文化,构建文明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新太仓。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的意义所在孙小星 孙天奇

2009年12月1日,中国老年学学会公告授予江苏省太仓市为中国长寿之乡,46万太仓人为之欢呼雀跃。中国老年学学会在评估报告中指出:“太仓长寿人口显著,生态保护得力,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事业协调,长寿文化厚重,社会心态平和,被评定为中国长寿之乡名副其实。”目前,全国共有13个长寿之乡,他们是湖北钟祥,广东山水,湖南麻阳,广西永福、巴马,海南澄迈,江苏如皋、太仓,四川彭山、都江堰,河南夏邑,山东莱州、文登。太仓是更具影响力的一个,太仓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百强县市第十位,它是13个长寿之乡中唯一一个已全面实现小康的城市,是经济发达人长寿的一面旗帜。

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彰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无量功德 太仓现有户籍人口46.5万,60岁以上老年人10.7万,占人口总数23.07%,80岁以上老年人16762人,百岁以上老人37人,平均预期寿命81.07岁,这个比例,在全国独占鳌头,同以长寿著称的发达国家日本不相上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太仓还没有一个百岁老人。为什么在短短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事实告诉人们:这是太仓市各级领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努力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太仓市始终把关心人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利于人民幸福、健康、长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大力发展经济时,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努力保障民生时,特别注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积极倡导现代化生活时,特别注意尊老孝亲优良传统的发扬;在着力抓好老龄工作时,特别注重长寿文化的传承。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春华秋实,成为长寿之乡,对于太仓来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彰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巨大魅力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适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地处长三角的太仓市,2005年成为江苏省首批6个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连续5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名。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超2万元,优越的生活条件为人们健康长寿提供了保障。我们从下面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到,太仓人的寿命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20世纪50年代,太仓是个农业县,百岁老人只有1个,80岁以上老人只有1000名左右,平均预期寿命不到55岁。20世纪70年代,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水平很低,百岁老人未超过3个,80岁以上老人也只有1500名左右,平均预期寿命只有65岁。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寿命明显长了,太仓经济倍增的30年,也是长寿人口倍增的30年,可见长寿与经济发展呈同步增长。太仓的事实证明,长寿不是穷乡僻壤、深山老林人们的专利。只有富起来了,人们才能更加长寿,小康太仓荣获中国长寿之乡,为更多经济发达地区树立了一个榜样。

太仓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彰显老龄事业、长寿文化的灿烂前景 走进太仓,你为这里浓郁的老龄事业氛围所感动,被这里丰富多彩的长寿文化所折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太仓就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老龄工作一直是政府和各级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里,市、镇、社区(村)三级老年协会齐全。在社区,老年协会的牌子和居委会、村委会并列。20世纪初,太仓市就推出了为高龄老人发放尊老金、为高龄老人免费体检等一系列老年优惠政策,作为政府实事工程的城镇养老福利院设施齐全,政策到位。2008年,太仓被江苏省评为“社会化养老示范市”。太仓在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工作中,特别注重关心老年心理健康,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这里每个社区(村)都有老年活动室,全市160个社区有300多个老年文艺、健身团队,仅退管中心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夕阳红艺术节,10多个项目,七八个月时间,每年有五六千老人参加,成了全市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盛大节日。太仓还有一张老年报《娄江夕阳红》,这份报纸每月1期,每期4万份,免费赠送给老年人。报纸由老年人写稿、老年人编辑,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文字精彩,人见人爱,成了太仓老年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荣获长寿之乡称号,对于太仓来讲,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老龄化程度愈来愈高,长寿的老人愈来愈多,老龄事业任重而道远。走进中国长寿之乡给予太仓一个契机,以此为起点,更加勤勉努力,不断开拓创新,把老龄事业搞得更加红红火火,让长寿之乡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第二章太仓市长寿生态环境

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太仓处长江下游入海口地区,又是太湖流域阳澄地区泄水尾闾,水资源十分丰富。旧志概括为“七里纵一堡浦,十里横一塘,纵连海势,横贯支脉,水性然尔”。是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江南水乡。

气候温和,雨量充盈 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干湿相间。历年平均气温17.6℃,日照时数平均值189.8小时,无霜期227天。年平均降水量1119.7毫米,平均降水日数137.2天,雨量充盈,分布均匀,暴雨成灾、少雨干旱的情况极少。常年平均相对湿度80%,湿度年际振幅小,年内月际波动也小,舒适宜人,使人感觉心情舒畅,精力充沛。

土质多样,水质优良 太仓的耕地面积34350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75公顷。土壤品种齐全,质量好,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也为太仓人的长寿提供了多种营养来源。太仓拥有38.8千米的长江岸线,长江水是太仓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为保障居民用水的安全,市政府从1996年开始先后投资5亿元,把自来水取水口从浏河塘迁至长江中,建成第二水厂和450万立方米蓄水避咸水库,并实现了自来水管网“村村通”,让广大农村群众喝上洁净的“放心水”。全市生活饮用水优于国家GB/T5750—2005标准。

林茂地绿,空气清新 太仓早在1992年就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的称号。近十几年来,太仓紧紧围绕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为出发点,坚持长效管理,充分挖掘造林绿化潜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走出一条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体现江南水乡风貌、彰显太仓特色的新路子。据2008年底统计,太仓的绿地总面积为13174.7公顷,其中生态防护林4312公顷,经济林673公顷,苗圃面积854公顷,城镇绿化面积2835公顷,四旁植树面积4500.7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0.3%,城镇住宅建成区绿化率达43.25%,城镇人均绿地面积13.27平方米。十几年来,太仓更注重加强对工业高度现代化带来环境污染的治理,据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如今的太仓,蓝天、碧水、绿地交相辉映,江南水乡风韵与城市现代化相得益彰,成为长江三角洲一颗璀璨的明珠。新浏河风光带新浏河风光带樱花一条街县府街街景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太仓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上海浦东后花园”之誉。美丽的自然风光使游客流连忘返,4500年历史孕育成的娄东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供人游玩。主要有山园、南园、张溥故居、乐荫园、郑和纪念馆等。近几年来,以滨江风景、古镇风貌、人文景观、现代生态农业展示等四大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整合。以“游古镇、访名园、品佳肴”为主体的长寿旅游热线正式开辟。游客可以到江尾海头的浏河古镇看滔滔江水,品江河海三鲜。双凤福地羊肉名享海内,游客纷至沓来品尝。艳阳山庄、园花园牡丹园、恩钿月季园、现代农业展示馆等一大批生态农业观光点相继建成。沙溪古镇、郑和公园、金仓湖公园、吴晓邦艺术馆等人文景点也受到游客的青睐。同时开通了至日本下关的国际旅游航线。2008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5亿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名副其实。张溥故居郑和纪念馆南园风光山园墨妙亭维新遗址金仓湖风景金仓湖晨曦沙溪古镇第三章太仓市丰富的长寿文化太仓市长寿文化纵览

太仓的长寿文化,纵贯古今,广布民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载体为本市境内的物质文化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一、悠久的福寿文化

早在元代至元壬辰年(1292),太仓沙溪镇就建有灵宝长寿寺,寺内有巨钟,每到庙会,远近百姓都来寺中朝拜,聆听长寿钟声,祈求长寿。太仓双凤镇在元代延佑四年(1317)建有普福宫,宫前棂星门上有张天师手书的“双凤福地”四个大字,从此,双凤一直被称为“福地”。福地文化延绵至今长盛不衰。灵宝长寿寺双凤普福宫二、长寿牌坊——状元人瑞坊

明代张采编撰的《太仓州志》记载;状元坊,二座,一在儒学东,一在北巷口,为弘治癸丑进士毛澄立。人瑞坊:状元毛澄祖弼,年已百岁,巡抚都御司命州建立。明文学家王世贞《皇明盛事述》卷五“高年人瑞”一节中记载:弘治中,吾州毛弼年百岁,而孙澄状元及第,有司为盖人瑞状元坊。当时用建牌坊的方式来旌表长寿。可惜年代久远,今牌坊已不复存在。三、王世贞作诗颂三老

明《太仓州志》记载,明王世贞喜交百岁老人,曾请3位百岁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