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04:18:19

点击下载

作者:丛湖平,罗建英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

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试读:

前言

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古典学派经济理论。亚当·斯密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作为其在国际贸易中某种商品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内核,形成了优势理论。继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进一步强调了产品生产存有劳动生产率或成本差异的命题,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从区域内生能力,特别是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的创新能力角度,提出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具有贸易和分工等方面的优势,是因为具有高生产率,高生产效率不仅来自要素禀赋或技术差异,更是来自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果与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内尔森又从创新系统的思想出发,不仅提出创新的网络效应的观点,同时也确认了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惯等在知识积累和传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域产业的发展,只有根植于当地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对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环境等)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形成强大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继上述理论提出后,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Hamel)从企业动态发展角度,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是通过积累已有的经验或学习获得的,是企业拥有的某种特殊的、既能整合又能创造知识的能力体系,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上述理论和相关的研究对我们审视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体育赛事已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并逐渐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以城市为区域特征的竞争优势。如拉斯维加斯已成为美国职业拳击赛的重要比赛地;在澳洲,世界一级汽车方程式大赛的澳大利亚站、墨尔本杯马赛、澳洲网球公开赛和国际航空展和RIDCURL职业冲浪等体育类赛事均落户墨尔本。墨尔本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确立了区域体育赛事竞争力。除了上述区域案例,还可以列举较多具有竞争优势的其他区域案例。

这些活生的案例和现象摆在面前,我们便产生对此进行研究的冲动:为什么体育赛事生产者特别青睐上述城市,并经常将体育赛事安排(甚至固定)在这些城市举办?是什么要素构成了这些城市具有体育赛事的区域竞争优势?如果能通过归纳逻辑方式提炼具有共性的能促使体育赛事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结构的话,那么这些核心要素是以怎样的相互关系以及时序和逻辑作用方式形成区域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我带领的研究小组在2007年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获立项。整个研究工作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思考和对已有理论的分析,构建了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解释性理论框架。从该理论框架中分解出五大命题:(1)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互动促进了体育赛事业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2)区域创新系统使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无形要素形成竞争优势;(3)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存量资源的整合,使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有形要素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4)具有竞争优势的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的整合促进了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5)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一步激励了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选择了“经济全球化”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主导变量,分析其对区域体育赛事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影响。

经过两年的工作,终于按计划完成了全部研究内容。该研究作为概念层面的理论构建工作,采用了规范研究的范式,同时涉及多学科理论和通则,完全属常识性研究,故本研究尽管构筑了体育赛事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后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在分析外部变量对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创新系统的影响时,变量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外在变量间的交互影响;(2)以规范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讨论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机制,仍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并需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的科学性;(3)“理论模型”的外部效度还需通过实际案例的解释性效应予以确认。总之,我们认为:任何构建理论的研究均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构架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我们非常渴望国内的同仁能聚焦本研究的命题,展开更有价值的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书第六章列举了墨尔本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案例,作为一个持续荣获“国际最佳体育城市”称号的国际大都市,墨尔本在体育赛事发展上的成功经验无疑值得借鉴。丛湖平2010年10月1日写于宁波

摘要

从国内外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正日渐凸显,并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然而,学界对此类现象的认识尚处在逐渐形成的阶段,相对系统的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据此,本研究试图构建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理论框架,为促进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和刺激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基本的理论基础。研究首先给出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理论假设框架,继而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分别对提出的五个命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认为:(1)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互动促进了体育赛事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2)区域创新系统使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无形要素形成竞争优势;(3)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存量资源的整合,使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有形要素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4)具有竞争优势的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的整合促进了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5)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一步激励了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技术和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选择了经济全球化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这两个主导变量,分析其对区域体育赛事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影响。研究认为,资源的自由流动促进了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硬件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创新,促进了区域内人们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但降低了区域内人们的信任和协作程度,从而使得赛事网络的坚固程度下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促进了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硬件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创新,也促进了区域内人们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区域体育赛事产业;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in worldwide, The phenomenon of regional core competence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and gradually by the people concerned, however, the research into this field is still evolving in phase, relatively systematic research has shown a lack of publishing.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is to suggest a theoretic framework about the formative mechanism of regional core competence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in order to allotting sport resources, and stimulating and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heories.Firstly, this article makes a theoretic explanation about regional core competence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and then discusses it with a logical reasoning method in five subtopics.They are:(1)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 accelerates the shape of new system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in an area;(2)that the innovation system in the area forms competitive ascendancy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within unbodied factors;(3)that the innovation system in the area enhances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promotes bodied factors shifting from compared ascendancy to competitive ascendancy;(4)that the integration of bodied and unbodied factors with competitive ascendancy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within an area;(5)that the form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enhances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 within an area.On the basis of this process, the analyses is on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average of per-person's controllable income growing up on formation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in an area.The article argues for that the resources flowing freely could enhance innov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labour marketingand formation of people's value of sports within an area, however, reduce people's beliefs and cooperation in the area, resulting in the indurative extent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 network dropping.The pre-person's controllable income growing up could enhance innov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labour marketing within an area, and as well as formation of people's value of sports.

Key words:regional core competence;regional core competence of sports events industry;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region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必然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后发展产业,是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整体的消费类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和推动本国经[1]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地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发展性和享受性的体育消费已逐渐成为人们消费构成中的重要内容。这种变化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东部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已有数倍的增长,加之偏好的形成,使体育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这些地区,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育产业是以“活劳动”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运动服务或劳务的行业集合,其核心由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体育赛事产业)和体育健身娱乐服务业构成。体育赛事产业是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竞技科技人员和赛事管理者等为生产者,以各类运动设备为投入品,生产可供[2]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的生产部门集合。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其呈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以城市为区域特征的竞争优势。从世界范围看,已有很多城市培育了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如美国的NBA、纳斯卡,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墨尔本杯马赛等;还有一些区域能够频繁地获得各种大型赛事的承办权,如墨尔本市常年举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墨尔本杯马赛、澳洲网球公开赛、世界一级方程赛车、RIDCURL职业冲浪等;拉斯维加斯总成为美国职业拳击赛的比赛地;又如中国的上海市近年来成功引进和举办了F1、大师杯网球、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等国际著名赛事。这些区域的体育赛事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或者逐渐表现出了独特的、很难被其他区域模仿的、能使该行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因此,从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一些区域的体育赛事产业正在形成其核心竞争力。虽然有关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实践中日渐凸显,但到目前为止,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尚未见到报道,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近些年来,人们非常热衷于研讨体育赛事的各类经济学问题,确实也涌现出一些较好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在反映体育资源的经济问题时,很少有人就解释体育赛事特性经济活动的一般性理论进行研讨。体育经济学的发展不是仅仅通过本来就难以完善的指标对现状的描述便可实现的,重要的是对“基石”性研究成果的追求——基于理性的解释体育资源经济规律的理论发展。这种要求既是对经济学理论外在涵义的加深,以解释体育经济的特性,同时又是对体育经济学理论本身的自我维持,以满足理论发展内在活力的需要。从已有的现象中提升到理性层面,形成具有一般意义的解释性或经验模型是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论范式之一。我们提出本研究命题,是源于这样的问题——拉斯维加斯、墨尔本等城市为何经常是体育赛事举办的选择城市?它们有哪些具有共性的元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有哪些由这些作用关系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和方式?基于此,我们通过对客观现象的思考和对已有理论的分析,试图构建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解释性理论框架,继而对提出的若干假设命题进行论证,不仅为我国主要城市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试图为完善体育经济学知识体系作些贡献。

[1]

鲍明晓:《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2]

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体育科学》2002年第9期,第31-35页。

1.2 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和方法

研究首先给出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机制的理论假设框架,继而就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各个环节给出五个假设命题,依托区域经济、区域创新等相关理论,运用逻辑推理法,结合大量区域体育赛事的发展实例,分别对五个假设命题进行论证,以确认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选择两个主导变量,分析其对区域体育赛事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影响。

本研究分为七个部分,基本框架如图1.1所示。图1.1 全文基本框架

1.导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并提出了研究思路、内容结构和方法。

2.文献综述:对体育赛事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3.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机制的假设理论构架:基于体育赛事现象和已有理论引发的启示,给出了五个假设命题:(1)技术、制度创新和体育赛事产业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2)区域创新系统与体育赛事产业无形要素的关系;(3)区域创新系统与体育赛事产业有形要素的关系;(4)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的整合与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5)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制度不断创新的关系。

4.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机制的论证:围绕上述假设理论框架,以要素间作用关系的逻辑层次和时序给出了五大命题并以演绎逻辑和案例佐证的方法进行了论证。

5.外部变量对区域体育赛事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这两个主导变量的作用对区域体育赛事产业创新系统形成的影响。

6.理论的应用:运用上文所提出的“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机制的假设理论框架”,采用逻辑推理和案例佐证的方法,解释、论证墨尔本体育赛事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7.全文总结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比较优势理论

从经济研究的角度看,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古典学派经济理论,其代表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是针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而提出的。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只有当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中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在另一商品中占有绝对优势时,两个国家才能通过贸易获得利益。其基本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一个国家必然会有某种商品在生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才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但当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商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应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还是听任外货进口,抑制本国生产的发[1]展?该理论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

针对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的缺陷,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指出,各个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或成本较低)的产品,就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尽管一个国家(一般是经济落后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2]另一国家(一般是发达国家)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同一产品的成本。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假定A、B两国都需要a、b两种产品,A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生产费用都低于B国,因此,A国生产a、b这两种产品都具有绝对优势。在此情况下,A国也无必要同时生产这两种产品,而是在这两种产品中优中择优,多生产优势更大的那种产品。B国生产这两种产品,虽都处于劣势,但也不是两种产品都不生产,它可以生产对自己不利程度低的(即具有相对优势)的那种产品,用以与A[3]国交换本国需要、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等禀赋对本国经济和贸易的重要性,也指出了资源禀赋相对薄弱的区域要充分挖掘自身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将经济利益相对较好、成本相对较低的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

显然,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能流动以及运输成本为零的假设上的。在自然资源禀赋成为决定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的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当时产业的地理分布,指明了一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之道。但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来改善一国的要素禀赋。同时,科技主导经济增长已成历史现实,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弥补本国技术的缺乏,也有可能发展高层次的产业,这些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产业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石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已无法解释资源禀赋为区域带来的竞争力,使得比较优势理论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作用前提。

[1]

张金锁:《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2]

张金锁:《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3]

印文郁:《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商业研究》2002年第4期,第21-22页。

2.1.2 竞争优势理论

当“比较优势”这个经典的传统理论正面临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挑战的时候,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为了探讨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原因,率领由30多名各国研究者组成的调查团,花费4年时间,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0个国家的100多个产业或产业群的产生、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后,在其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具有贸易和分工等方面的优势,是因为其具有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不仅来自要素禀赋或技术差异,更来自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果与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菱形构架”,它们在地理上的集中和高度的本地化能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使[1]“菱形构架”系统产生活力。波特认为,这些影响因素分别是:(1)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的或无需花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高等要素则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级技术人员及其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及其领先的学科、现代化的电信网络、研究成果等。由于交通通信和贸易的迅速发展、可替代原料的增多等原因,基本生产要素对发展的重要性正在下降,而高等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在上升。这不仅因为高等要素是发展科技生产力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因为高等要素的稀缺性,它的开发不但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且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的支持,以促进科研部门和产业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如果一个国家基本要素不足,但高等要素在世界上具备优势,这个国家仍然有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并且,在特定条件下,一国基本要素的劣势反而有可能刺激创新,使其在高等要素上获得优势。一国在高等要素上的优势可以克服基本要素上的不利造成的劣势。(2)需求状况。主要是指该产业产品和服务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国内市场的构成和特点对企业了解国际购买者的需求十分重要。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对于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某种特定产业的国内需求较大,就会促进国际竞争,产生规模经济。而且,随着需求的增大,国内有经验、挑剔的消费者对该种产品或服务近乎苛刻的要求,会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3)相关和支撑产业。一种产业获得国家竞争优势,是由于本国具有竞争力的相关支撑产业的存在,如原材料和零部件、机械和服务等。相互提供产品的产业之间,一种产业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将带动另一种产业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此,是否具有发达的完善的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关系到主导产业能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交流产品信息,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优势。(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国家的管理体制对企业的建立、组织和竞争产生很大影响,国家政策如何引导企业资金和人才的流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竞争能力与企业管理体制也密切相关,而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也受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强大的外部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强有力刺激,同时也迫使企业到国外去开拓市场。由此,必须摒弃由政府对少数几个企业提供优惠并扶持其成长的政策。

波特同时讨论了机遇和政府两个因素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所起的辅助作用。他批评了将政府看成产业支持者或实质协助者的观点,也不同意经济无需政府作用的观点。他认为前者会使企业对政府形成依赖,从而伤害企业的竞争力,后者则忽视了政府在打造产业环境方面的作用。波特指出,政府的适当角色是催化剂和挑战者,是企业获得[2]竞争优势的环境创造者。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其实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而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一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上可能是富有的,但有利的条件却不一定能够形成竞争优势,必须在区域要素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才能获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现代经济竞争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但有一些学者批评波特有意回避了一些复杂的问题,如技术发展的来源和性质、生产的社会根植[3]性、区域网络关系的复杂性等方面。

[1]

范太胜:《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福州大学硕士生论文,2004年。

[2]

庄晋财:《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3]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2.1.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区域创新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区域产业创新的产生根源。“创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在创新系统研究中,以内尔森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内尔森在其著作《作为演化过程的技术变革》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明确指出,国家创新系统是通过其相互作用决定一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一组机构,创新是在网络中产生的,技术创新和传播需要大量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在创新和学习中除了正式的机构和制度外,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惯等也在影响着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过程,这在具有较高内部认同的区域显得更明显。

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体现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在熊彼特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内,库克(Cooke,1992)最早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的概念。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和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萨思讷尼安(Annalee Saxenian,1994)通过对硅谷和麻省128公路地区电子产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硅谷之所以成为世界电子和计算机的研究和制造中心,被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主要是依靠其看似永不衰竭的创新动力来实现的。这种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依赖的是本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麻省128号公路也正[1]是因为本区域未能形成这样一个创新系统而衰落。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开始了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王缉慈在库克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即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具有开放性、本地[2]化、动态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盖文启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积累和知识的传播是在创新网络中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学习和交流产生的,区域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必须根植于当地有利于创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即区[3]域创新环境中才能完成创新。钱志新认为,创新网络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两者不可分割。创新网络的培育和发展改善了区域环境,使区域内弥漫着学习和创新的空气,而区域环境的改善,[4]能进一步促进网络的巩固。李青等认为区域创新框架内的产业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技术的过程,是以创新环境为基础、以创新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内的互动学习和空间集聚进行的,实现产业在产品、工艺、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并引起结构变化的过程,是由参[5]与产业活动的各主体共同完成的创新过程。因此,区域产业的发展,只有根植于当地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对区域内各种要素(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社会环境)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形成强大的、持续的竞争优势。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能促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顺畅地流动、扩散、创新和增值,同时不断地“黏附”区域外流动的资金、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

[6]发展。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较一致认同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创新网络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两者不可分割。实际上,在区域创新系统以前人们对区域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就已经开始。

1.区域创新网络理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创新研究在理论上的不断深入,在结合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发现,创新的过程已经由单向的线性模式向一体化模式转变,不再是序列式的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线性发展,而是“同时涉及新思想产生、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制造、营销等一系列职能”的平行过程。自此,创新从线性进入一种网络化模式。1990年,在蒙特利尔举行的跨学科国际研讨会上,各国学者试图运用“网络”的概念来理解创新的实际发生过程,此时正式出现了“创新网络”一词。Freeman认为,创新网络是应对系统性技术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的总和。并进而把“创新视野中的网络类型”分为:合资企业和研究公司、合作R&D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由技术因素推动的直接投资、许可证协议、分包、生产分工和供应商网络、研究协会、政府[7]资助的联合研究项目、其他网络等类型。王大洲认为,创新网络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因此,创新网络是一种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的体现,其形成和出[8]现适应了组织对知识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和区域经济参与者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新区域科学”(the new regional science)进入兴盛时期,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的硅谷、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日本的筑波、中国台湾新竹以及中国的中关村等地都成为各地经济的增长点,同时它们的成功也为世界所瞩目。于是出现了大量关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文献(Cooke,1997,1998;Saxenian,1990,1994;Karlsson,1997;Todding,1999;Sternberg,2000,等)。

关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定义很多,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Lundavall把区域创新网络分为要素和关系两大类,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的各种特征的制度安排,在这个网络中创新知识的产生、传播、渗透以及各个网络节点内部发生作用是整个网络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特征。他们还强调了网络对于传递可编码的规范化信息和不可[9]编码的隐含信息在实现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Cooke在其《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对区域创新网络的概念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概念源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本身,它涉及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机构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形成了一个[10]区域创新网络。

王缉慈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这种网络系统,从狭义上说,是指企业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或机构所结成的持久的稳定关系,例如战略联盟、合资企业、以及和供应商、客商的垂直联结等。广义的创新网络还包括地方行为主体在长期交易[11]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和接触,这些关系也是相对稳定的。

罗利元等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内多元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创新体统,是一种新的组合与运作方式,是在一定的地理区间内,功能指向为创新的、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开放的创新系统。张丰超等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政府提供并维持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长期合作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稳定的联系网络。

盖文启在王缉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哈堪森(Hakansson)的三要素网络思想进一步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五大节点的功能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哈堪森认为,网络模式是由具有参与活动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流动,形成了的彼此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进一步指出,网络是由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三要素组成的(见图2.1)。其中,行为主体是通过从事的活动和所控制的资源来定义的,不仅包括个人、企业或企业群,而且在更广的范围上包括政府、中介组织机构、教育和培训组织;网络中的活动包括网络中企业内部的传递活动、企业外部的交易活动,以及整个网络中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活动。哈堪森认为,“行为主体本身就是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明显区别在于,行为主体控制和转化交易,而其他资源仅仅是转化和[12]交易的参与者”。同时进一步表示了企业关系的多层次性。“从经济活动性质角度看,不同的活动结构,企业通过相应的活动链条(即不同活动结构之间的关系)联结成一定形式的网络形态;从经济活动主体(企业或企业内部部门)角度看,活动主体通过书面、口头至惯例达成契约,通过这种契约关系编制形成活动者网络;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企业通过相互之间的关系(资源纽带)将处于网络中不同位置的资源进行交换,达到资源分配的目的,形成一个资源星座”(见[13]图2.2)。图2.1 网络模式图2.2 社会经济网络组织结构

基于哈堪森的三要素网络思想,盖文启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进一步从网络的主要节点、关系链条和资源三大要素描述了成熟的典型的新产业区内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性构架。认为学习活动是网络中各节点的关系纽带,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都通过学习,从对方身上获得自身创新所需要的互补性资源,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各个节点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企业是直接参与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行为主体,经常处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的中心位置;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也直接参与创新,但其知识、技术成果等只有转化成企业的产品并在市场中实现价值,才能够完成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大学或研究机构通过教育、培训提供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也必须渗透到企业的决策与生产经营管理中,才能够实现创新的价值;区域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则是通过为创新的直接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条件,间接参与创新活动或过程。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链条,既是知识、信息和技术传递扩散的关键渠道,又是知识、信息、技术等在扩散过程中创造价值或知识增值的“价值链”。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关系是指可观察到的物质关系(物品、服务、资金、可编码的信息等)以及显性的劳动力在网络节点之间的流动等;隐性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非正式的交流活动中知识、信息等资源的流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企业通过外部的网络关系链条与其他企业或网络节点进行产品交易、知识信息交换等活动,企业与其他网络节点借助地理上的接近性,通过频繁往复的接触与交流,更加增强主体之间的协作与信任,从而进一步密切各网络节点的关系链条。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包括动态性、系统性、开放性、非中心化、本地化等五个

[14]方面。

从以上概念来看,有的学者从实践角度将区域创新网络看成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有的从方法论角度将其看成是一种相对市场和组织之间的网络范式,有的从系统论角度将其看成是一种创新系统。但总的来说,学者们都认同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化的创新模式,大多认同区域创新网络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由区域内众多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互动形成,这种互动包括正式的经济合作和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具有一定的根植性。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功能有:知识的创造与扩散功能;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功能;创新主体的选择与优化功能。

2.区域创新环境理论

1985年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首次提出了“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的概念,他们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15]的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提高了本地的创新能力。随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概念和要素构成方面,王缉慈(1999)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地方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16]的系统,是一种网络系统。盖文启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区域内一组有利于创新的实物和非实物因素的集合,是指区域已有的能力和发挥创新网络的潜力。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促进区域内企业等行为主体不断创新的区域环境(静态的环境);二是为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创新活动的发生和创新绩效提高,区域环境自身不断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创新和改善,以形成自我调节功能的区域创新系统(动态的环境)。大体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等软[17]环境和基础设施、自然地理位置等。贾亚男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与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可以分为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的四个层次结构:基础层次网络、文化层次网络、组织层次网络和信息层次网络,其中基础层次网络和信息层次网络是区域创新产生的硬环境,文化层次网络和组织层次网络是区域[18]创新产生的软环境。黄桥庆(2004)等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产生创新的机构或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19]的制度及其政策的总和。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到,从概念的内涵来看,王缉慈、贾亚男等学者把区域创新环境理解为是一种网络系统,包含了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网络系统。而盖文启等认为创新网络(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网络系统)和创新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创新网络的培育和发展能改善创新环境,而环境的改善能进一步促进网络的巩固。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有部分学者如Maillat、王缉慈等把区域创新环境理解为是一种非物质的软环境要素,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和制度环境等要素;另外一部分学者如贾亚男、盖文启、黄桥庆等人把区域创新环境理解为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环境等要素。

在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方面,王缉慈、贾亚男、黄桥庆等认为,营造区域创新环境有两种渠道:(1)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其出发点是发展区域经济。这一途径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建立基础设施,二是构建社会文化吸引力。如通过完善政策法规等为企业提供经营优惠条件,奖励有重大创新的企业或个人等。(2)自下而上的企业行为(或其他主体行为),其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获得主体利益。它也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发的,出于企业的自身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如增强前后向的经济联系,广泛获取社会资源,投资共享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种是政府诱发的企业间、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和个人间的组织网络的建设和发展。显然,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离不开政府和相关社会主体的共同努力。一个良好的方式应该是,政府行为的硬方式一方面创造了区域优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并促进企业以及其他行为主体行为的自发和引导性方式,与政府一起致力于完善区域的产业文化,改变整个区域内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相关服务机构人员的思想方式和意识行为,从而促进区域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进步[20]。盖文启认为,政府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就在于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它一方面通过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来营造企业发展和创新的硬环境;另一方面也致力于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氛围和软环境,即包括正确引导社会走向的投资机制、良好的融资环境和健全[21]的法律法规等。

从以上研究可知,在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中,政府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承担着区域硬件环境创新的主要职责,另一方面起着引导并促使区域内其他行为主体共同致力于区域硬件和软件环境创新的职责。总的来说,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需要区域内各行为主体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国内以王缉慈、盖文启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了区域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的互动在区域产业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意义,较好地解释了区域产业创新的产生根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不足。

[1]

王焕祥:《改革开放30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动力分析》,《创新管理》2008年第12期,第44-48页。

[2]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78页。

[3]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1-97页。

[4]

钱志新:《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5]

李青等:《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9-130页。

[6]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120页。

[7]

C.Freeman.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Research Policy,1991(20):499-514.

[8]

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科研管理》2001年第5期,第96-103页。

[9]

B.Lundavall.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Learning.London:Printer Publishers,1992.

[10]

易将能:《区域创新网络和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重庆大学博士生论文,2005年。

[11]

王缉慈:《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与扩散》,《地理学报》1999年第11期,第481-488页。

[12]

H.Hakansson.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A Network Approach.London Press,1987:40-50.

[13]

张旺军:《基于社会经济网络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地理》2008年第7期,第548-556页。

[14]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62页。

[15]

薛风平:《中国省级区域创新环境实证分析》,《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45-49页。

[16]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17]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6页。

[18]

贾亚男:《区域创新环境的理论初探和实践》,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01年。

[19]

黄桥庆:《区域创新环境的类型及其特征》,《中原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第12-15页。

[20]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21]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2.1.4 核心竞争力理论

随着经济向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方向的发展,资源流动、技术交流及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使得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降低,技术学习和模仿的成本和难度减小,同时,个性化消费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些都使得现代市场竞争如同建立在变化不断的流沙之上,很多传统的竞争方式已失去其实行的前提。企业作为区域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微观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保持持续的、动态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的观点已基本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认同,许多学者认为,具有“唯一性”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应付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动力,是企业制胜的重要法宝。那么,究竟什么是核心竞争力?这不仅为企业界所关注,在学术界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继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以后,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伯格·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为代表的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间存在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知识的差异,企业的优势地位来自于独特的资产或能力,着重于“企业可控制的内部条件”,即是[1]从企业的资源能力方面探讨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但人们很快发现,早期的资源基础论者在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时,忽视了[2]企业资源配置者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资源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实际上,一个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成功,不仅因为其有独特的资源,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资源背后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3]这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更深层次的因素。那么,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业管理研究院的管理学教授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战略管理学教授哈默尔(Hamel)从企业动态发展的高度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是通过积累已有的经验或学习获得的,是企业拥有的某种特殊的、既能整合又能创造知识的能力体系,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4]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核心竞争力代表许多单个技能的整合,因而很难存于单个的人或小团体中;(2)核心竞争力不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它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学识的积累,包含隐性和显性的知识;(3)核心竞争力能为顾客所感知的价值作出极大的贡献;(4)核心竞争力具有[5]独特性;(5)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进入新市场提供入口。与传统战略管理理念相比,核心竞争力关注的不是企业现有的显性的外在于企业的静态的物质资源,而是基于市场竞争的隐性的无形的动态的能力资源。这种能力资源是由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所拥有的技能、知识彼此互动、整合的结果。而这些结果需要企业不断共同学习、投入以及承诺等,才可能培养出来。总的来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是以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知识体系,用以表达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致胜的战略行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企业获得持续的、动态的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也引发了许多后续的研究。

从比较优势理论到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演进(见图2.3),为本论文论证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机制的基本假设框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生产要素禀赋的重要性,依托该理论,我们认为,在考虑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时,区域内各类有形的生产要素,如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赛事参与者的素质,场馆、交通、通信设施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等的比较优势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这些要素不可或缺,也非短期可以获得。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重大突破,该理论强调了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果与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技术和制度的创新能力,竞争优势理论为本文论证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促使体育赛事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并进一步促使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各种要素形成竞争优势时提供了理论依据。区域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一种集体行为,整个过程是在网络成员的互动学习中完成的,创新网络的培育和发展改善了区域环境,使区域内弥漫着学习和创新的空气,而区域环境的改善,能进一步促进网络的巩固。我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是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载体,是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区域只有形成体育赛事发展所需要的创新环境以及体育赛事各参与主体之间形成以学习为纽带的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下,该区域才有可能形成体育赛事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在本文论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及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使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要素形成竞争优势时提供了理论依据。产业是企业关系的总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为本文确定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并进一步论证体育赛事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图2.3 产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的演进

[1]

B.Wernerfelt.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Mangagement Journal,1984(5):171-174.

[2]

许正良等:《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探析——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9期,第99-106页。

[3]

张炜:《核心竞争力辨析》,《经济管理》2002年第12期,第10-17页。

[4]

C.K.Prahalad and 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0,68(3):79-91.

[5]

赵国浩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事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2.2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回顾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要素、特征和培育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以后,引发了许多后续的研究,学者们大致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要素、特征和培育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研究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认同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力。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能力是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并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是一种行动能力,是一[1]个组织长期形成的专有能力,从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关键所在。管理学家福先纳和鲍曼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公司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的适应市场机会的、更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得超额利润的一种复合性、整合性的能力,是企业诸方面能力的综合,[2]是企业经营的灵魂,是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在国内,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张彦宁教授,以及程思、丁开盛、周星和柳御林等学者都认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就是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3]展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的能力。

第二种,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Markides和William-s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经验、知识和制度的集合,这种集合[4]像催化剂能创造和积聚新的战略上的资产;程杞国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全部核心资产的综合运用和反映,是企业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规定及技能的有[5]机组合。

尽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无法完全统一,但研究者们普遍认同以下观点:(1)核心竞争力不是指某一技术专长和资源要素,而是一种资源组合能力,具有系统性的特征。(2)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学习、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系统中关键资源的组合,能够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的平衡系统,它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3)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核心技术专长如独特产品、独特技术和独特营销手段等表现出来的。(4)企业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其他企业所不能复制和模仿的,是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三要素组成的。王秉安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硬核心竞争力和软核心竞争力两类竞争力组成。硬核心竞争力指以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或技能形式为主要特征的核心竞争力;软核心竞争力指企业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特征的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这类核[6]心竞争力更加无形化,更难识别与模仿。该观点强调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该软要素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值得借鉴,但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

第二种观点,补充了第一种观点的不足,认为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姜国祥认为,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或技能并将其集成、转化成企业技能或产品的能力;二是企业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使企业各个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具体可分成五个要素:(1)公司员工的知识和技能;(2)公司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3)公司的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4)公司创造品牌和运用品牌的能力;[7](5)公司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可以在四个维度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四个维度包括技巧和知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等。其中价值观系统是其中的核心要素,而企业的价值观系统正反映了企业文化的核[8]心。

第三种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由一些无形的高等要素组成的。如周振平认为,企业的文化力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文化力是指企业整合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的能力,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充分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构成文化力的基础是精神力和制度力,而发挥企业的精神力和制度力,又必须通过创新力、学习力和应变力来实现。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以精神力和制度力为基础,创新力、学习力[9]和应变力为保障的复合结构。陈雨芬认为,核心竞争力包括创新、[10]质量管理、后勤管理、供给链关系管理、战略管理等等。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1)代表许多单个技能的整合。因而很难存在于单个的人或小团体中。(2)不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它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学识的积累,包含隐性和显性的知识。(3)能为顾客所感知的价值作出极大的贡献。(4)具有独特性。(5)能为企业进入新市场提供入口。

巴尼认为,核心竞争力是:(1)有价值的;(2)异质的;(3)[11]完全不能仿制的;(4)很难替代的。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的许正良教授,他认为作[12]为竞争优势的本源,核心竞争力应具备以下五个特征:(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是富有战略价值的,它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它能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最终使企业获得超过同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2)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沉淀而成的,为企业所独有,而且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它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并能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3)延展性。核心竞争能力的延展是企业获得核心专长以及其他能力,它对企业的一系列能力或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为企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支持。(4)动态性。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企业和资源以及企业的其他能力等变量高度相关。(5)长期培育性。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企业能在短期内形成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培养发展的。

另外,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作了非常形象的说明,认为它有五个特点,即: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13]不走,流不掉。

4.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及策略方面的研究:

夏海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开发主要有企业内部开发和企业外部开发两种模式。企业内部开发方法主要有企业的自我积累创新这种方式,许多综合实力尤其是技术开发能力较强的企业通常推行这一模式。外部方法主要有企业集群化发展、知识联组和企业扩张三种方式。

企业集群化发展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的发展方法。中小民营科技企业通过参与专业企业集群化发展开[14]发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竞争的必然趋势。陈珏、宋岭在《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及战略选择》中指出,企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可选择的竞争战略,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竞争企业之间的联合,另一种形式是互补企业之间的联合。这些集群的企业之间共享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集群整体和单个企业的竞争力,[15]促进了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潘旭明在《基于企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分析》中指出,企业集群从以下几方面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1)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合作;(2)促进资源共享;(3)促进学习和创新;(4)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5)促进树[16]立区域营销优势。蔡月祥、顾志群等在《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中指出,小企业集聚是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小企业集聚作为一种联合的良好形式,因其拥有集聚小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磁场效应、柔性化的制造系统、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等四种要素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从培育集群文化、加速制度创新、规范市场环境三个方[17]面提出了提升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庄晋财在《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中指出,小企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小企业集聚,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形成“地域根植性”,能够发挥其经济网络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从而使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集群内部的各企业之间能够通过“知识共享”脊柱和“相互信任”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放大经营绩效;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集群根植于地域社会关系网络中,能够得到来自区域社区政府组织、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研究机构等的支持性服务,构建区域创新网络,获取社会资本,取得网络效应。小企业集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对区域要素的有效整合。所谓区域要素整合,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对区域资源要素、区位要素和区域制度要素等进行有效配置,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18]应的行为过程。

知识联组是指产生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模式,即知识型的动态联盟组合,是指为捕获和利用迅即变化的市场机遇,由几家独立企业通过知识信息交流和共享方式,对某种先进制造技术(ATM)具有互补优势的各方加以联合,组建起一种协同式的产品开发、生产营销、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新型生产制造组[19]织系统。潘敏、梁祖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构建初探》中指出,中小企业实力比较弱小,联盟的形式往往是与大企业、大公司结盟的转包式的弱强联盟和与中小企业联盟的供应链式的[20]弱弱联盟两种形式。周建在《战略联盟和企业竞争力》中指出,企业的战略联盟作为一种表征时代经济环境变化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催生的产物,是企业弥补非对称能力效率的结果。因此,企业战略联盟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从而也是核心竞争能力的载体。战略联盟通过提供制度、组织、技术、认知四种竞争力,分[21]别形成了以四种核心体系为动力的、独特的联盟竞争力。

企业扩张是指考虑通过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进行兼并、收购或建立联营公司,从而获取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能力,减少仿制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促进组织的学习进程,从而加快核心竞[22]争力的形成和开发进程。杨道远在《浅析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并购》中指出,基于战略资源的并购模式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方式。要通过并购实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通过并购从外部获取的技术或知识要与企业自身的技术或知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或互补性,这是实现并购目的的前提;二是通过消化吸收学习得到的知识必须与企业原有积累的知识进行融合,[23]创造新的内外知识的连接方式和知识结构,使外部知识内生化。

另外,杨红认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侧重五方面的建设:(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首先要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企业和政府的关系。(2)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然后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公关、开发和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寻找机会,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并构建支撑这种优势的潜在核心能力。(3)保护民族品牌,实施名牌战略。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拼到底的是企业文化,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表现。(4)培养和壮大知识型企业家及人才队伍。(5)利用信[24]息化手段,增强核心竞争力。姜国祥在《核心竞争力》里认为,企业的长期成功必须依托于不断更新的有生命力的核心竞争力,而实现核心竞争力更新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创新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的创新包括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只有不断地更新技术、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进行制度上的改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不断得以提升。其中,技术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25]力的保证。

总的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主动生成的,而是围绕价值目标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每个企业都需要审视自己所经营的业务、所属产业的特征,并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条件,构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在此基础上选择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1]

姜国祥:《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2]

C.K.Prahalad and 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0,68(3):79-91.

[3]

杜云月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2年第3期,第59-64页。

[4]

Yu-fen Chen.The Conceptual of Core Comptence for Two Dis tinct Corporations in Taiwan.TheJournal of American Acadmey of Business,2006,8(1),

[5]

程杞国:《论企业的核心资产》,《发展论坛》(济南)2000年第5期,第23-24页。

[6]

王秉安:《企业核心竞争力学术动态》,《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23页。

[7]

姜国祥:《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8]

杨道远:《浅析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并购》,《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8期,第18页。

[9]

周振平:《文化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8期,第29-31页。

[10]

Yu-fen Chen.The Conceptual of Core Comptence for Two Dis tinct Corporations in Taiwan.TheJournal of American Acadmey of Business,2006,8(1),

[11]

赵国浩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12]

许正良等:《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探析——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吉林大学科学社会学报》2003年第5期,第99-106页。

[13]

姜宗涛:《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生存之本》,《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9-20页。

[14]

夏海力:《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与开发》,《民营经济》2004年第8期,第34-37页。

[15]

陈珏、宋岭:《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及战略选择》,《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342-346页。

[16]

潘旭明:《基于企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48-151页。

[17]

蔡月祥、顾志群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9期,第37-41页。

[18]

庄晋财:《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6-153页。

[19]

夏海力:《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与开发》,《民营经济》2004年第8期,第34-37页。

[20]

潘敏、梁祖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动态联盟构建初探》,《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9期,第13-14页。

[21]

周建:《战略联盟和企业竞争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2]

夏海力:《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认与开发》,《民营经济》2004年第8期,第34-37页。

[23]

杨道远:《浅析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并购》,《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5页。

[24]

杨红:《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4-20页。

[25]

姜国祥:《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2.2.2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要素、特征和形成机制

产业是企业关系的总和,产业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同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会对该地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学者们基于对企业和产业间关系的考虑,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要素、特征和形成机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1.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有关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研究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少有报道。学者们基本接受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能力。朱建新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生产特定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和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当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产业组织的改善有效地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产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放大企业核心竞[1]争力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实现现有资源的最优配置。朱建新的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仅仅揭示了产业获取超额利润能力的特征,忽视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但他所论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较为精辟。范太胜在其硕士论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中认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高层次竞争能力,指产业保持自身长期发展的内在成长能力,在产业内部各系统相互协调和耦合的系统整合能力上,产生的一种持续竞争[2]优势,是使产业保持长期动态发展的能力。范太胜还从能力的角度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强调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由内部系统协调和整合的结果,该观点值得本研究的借鉴。李明中在其博士论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中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区域产业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与生产、市场开拓以及服务中,与其他区域相比所具有的较大的竞争优势,是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特殊组织能量和素质。同时他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是指各区域经济生产中利用独具的资源和有利条件发展优胜产业,它是获得差别利益的主要途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是指在区域产业的竞争中比对手具有更强的能力和素质,它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比较优势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基础;竞争优势突出了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3]是主导方面。范太胜和李明中的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观点均强调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使区域产业保持持续、动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完全一致,对本文界定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有借鉴作用。

2.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在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方面,张炜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政策措施,甚至人文因素等对产业核心竞争力产生程度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认为优化组织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技术创新是关键,管理创新[4]是基础,制度创新是保证,战略研究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推动力量。成伟光认为,文化的提升、制度的创新和资源的有利配置是产业核心[5]竞争力形成的基本要素。范太胜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可以看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特殊竞争力的形成阶段;第二阶段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阶段。在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三个阶段中会存在一些对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它们分别是:产业集群、产业技术[6]创新能力、产业组织效率、产业环境等。李明中认为,当前我国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构成应该是区域的区位优势利用和创造能力、区域社会环境利用和创造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它们分别构成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硬件”、“软件”和“灵魂”。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基础主要有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社会环境以及政府支持等。其中,资源禀赋是区域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区位因素是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作用的空间基础,社会环境因素是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所赖以形成和作用的“软件”,良好的区域社会环境是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存在和发展的物理社会空间,政府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区域产业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7]。总的来说,以上学者大多遵循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原则,从要素禀赋、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业文化环境等方面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论述,这些研究为本文构建区域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3.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8]

范太胜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系统性。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别强调产业内外部环境的互动机制,它是在产业各系统协调发展基础上体现出来的一种整合能力。(2)价值性。产业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可以使产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它能使产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减少威胁,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3)路径依赖性。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的积累过程,它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条件,是在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之上,通过自身资源和能力的逐渐提高积累演化形成的。(4)动态延展性。产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产业的竞争优势随着产业技术的动态演化和产业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应的出现动态创新而发展变化。从产业的外部环境而言,也会随着产业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动态演化。(5)不可模仿性。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于其独特的比较优势在逐渐积累基础上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与其所表现的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不易被清楚分析。它的形成有其一定的成长环境与价值背景,发展的途径具有模糊性和不可仿制性。[9]

李明中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有五个方面:(1)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态上的知识性。产业核心竞争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反映出产业特有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2)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功能上的辐射性。产业核心竞争力并不能单独起作用,它要通过其载体和基础要素起作用。因而具有“扩散性”。这种扩散性体现在它通过其载体和基础,从核心技术到核心产品再到最终产品的辐射功能上。(3)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运作上的不易模仿性。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其他区域所没有或在程度上所不及的,在竞争中有较大差别利益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形成了对其他区域仿制和学习的屏障。(4)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的动态性。(5)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联系上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表现为自身结构的一致性、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产业内部各职能环节相互关系的一致、与外部环境的一致、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等方面。

以上两位学者所提出的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描述基本一致,只是在表述上有所差别,基本体现了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系统性、价值性、独特性、动态性等特征。譬如范太胜所提出的路径依赖性和不可模仿性两个特征本身具有因果关系,我们认为可以合为一个特征,即不可模仿性或独特性;李明中所提出的知识性体现了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其适应性、辐射性均体现了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性。

4.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在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方面,李明中以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竞争战略理论以及博弈论为基础,从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素、来源(载体)、内涵等方面,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原理(见图2.4),即从基础竞争力到载体竞争力进而发展到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认为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社会文化环境和政府管理等因素在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没有坚实的基础,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作用、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组织和区域产业升级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和支撑载体,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能力,需要有来源、有支撑,需要在一定的载体中体现出来;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区域的区位优势利用和创造能力、区域社会环境利用和创造能力与区域[10]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上述各个阶段的要素共同作用、综合影响。作者从区域这样一个宏观的层面讨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问题跟本文从区域的体育赛事产业这样一个特定的中观层面讨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有所不同,但仍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如在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素和构成方面,作者实际上提出了通过区域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建立良好的激励创新机制及开发创新型技术等区域创新手段促进区域内硬、软环境改善的观点,这种思想值得借鉴,但文章中没有进一步对区域创新如何促进区域内硬、软环境改善进行论证。我们认为,运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区域产业的各种要素如何得到有效改善的问题。图2.4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原理

范太胜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D-S模型、产业组织理论及外部规模经济进行经济学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机理,并从产业发展演进的角度,构建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见图2.5)。第一阶段是产业特殊竞争力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其竞争力来源于资源禀赋带来的生产成本优势,使产业得以形成发展的逐步优势,从而积累产业资源、技术以及管理的能力,此阶段产业竞争力主要靠生产要素、区位因素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第二阶段是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阶段。此阶段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发展靠的是技术创新、投资以及政策环境的推动,该阶段强调的是产业的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和政府的支持。第三阶段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阶段。此阶段产业的发展强调的是自身的整体协作能力、动态发展能力及变化适应能力。范太胜认为,在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其不断激活,从而使产业现有的存量资源和能力成为流量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产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积累和动态发展。作者同时说明了产业创新本质上是知识的创造和激活,一方面需要知识更新的企业或机构,主要是大学等研究机构,另一方面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的支持。而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把产业内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的不同机[11]构的创新链条连接起来,使它们在区域中共同创新、协调发展。作者所构建的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支持要素及对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激活机制作用的思想,实际上也提出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各种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支持的观点,为本论文构建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的能力,跟特定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然而作者忽略了该要素的作用。更遗憾的是作者在文中没有对自己所构建的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所给出的相应的观点进行严格的论证和分析。我们认为,本研究试图根据体育赛事产业本身的特点,以区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的动态发展为线索,构建体育赛事产业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理论假设模型,并依托区域经济、区域创新等相关理论,结合大量体育赛事的发展实例,运用逻辑推理法,对此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可以对该研究所存在的认识方面的不足进行修正和补充。图2.5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发展阶段

[1]

朱建新:《关于培育区域性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北方经贸》2003年第3期,第13-14页。

[2]

范太胜:《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福州大学硕士生论文,2004年。

[3]

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论文,2004年。

[4]

张炜:《核心竞争力辨析》,《经济管理》2002年第12期,第10-17页。

[5]

成伟光等:《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第53-57页。

[6]

范太胜:《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福州大学硕士生论文,2004年。

[7]

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论文,2004年。

[8]

范太胜:《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福州大学硕士生论文,2004年。

[9]

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论文,2004年。

[10]

李明中:《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论文,2004年。

[11]

范太胜:《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福州大学硕士生论文,2004年。

2.3 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回顾

2.3.1 体育赛事的定义

定义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一类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指该事物的属加种差。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提炼体育赛事的含义,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研究论域,我们认为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已有研究显示,关于体育赛事“属”和“种差”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体育赛事“属”的认识的几种观点

尽管体育赛事本身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人们对体育赛事的认识最初只单纯地局限在“运动竞赛”本身。1994年,原国家体委训练竞赛综合司在《运动竞赛学》中指出: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依据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并指出运动竞赛具有目的的综合性、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1]庞杂性、随机性及边界的开放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学者田麦久提出运动竞赛的定义为: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2]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以上对体育运动竞赛的定义只是停留在对赛场意义上比赛的定义,仅仅体现了体育竞赛活动的文化功能,没有把体育运动竞赛所涉及的赛场之外的因素包括进去,没有反映出现代体育运动竞赛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竞赛的本质和表现形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体育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综合的特殊活动,其产业和经济价值日趋显现,因此,其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然,“运动竞赛”只是“体育赛事”概念的下位概念。随着体育赛事服务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体育竞赛活动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从现有文献来看,从不同的属性对体育赛事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将体育赛事看成一种特殊事件。叶庆晖博士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10名专家的问卷调查对体育赛事概念的属和种差进行了判断,认为体育赛事是一种具有项目管理性的特殊事件,包括超大[3]型、大型和一般赛事。

学者王守恒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提出:[4]体育赛事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

学者李南筑等从体育学的角度将体育赛事定义为:以人体运动为载体,用比赛决定胜负,最终给出公开排名的事件。继而从经济学自主调节资源配置的特征角度将体育赛事定义为:以人体运动为载体,用比赛决定胜负,最终给出公开排名,存在参与主体自主调节资源配[5]置的事件。

第二,将体育赛事看成一种活动。学者王子朴在叶庆晖、王守恒观点的基础上结合过渡阶段体育赛事的市场化特征,认为体育赛事是指具有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文化背景特征,受运动项目、竞赛规则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的,能提供体育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以满足体育消费多种需求的特殊活动。并根据“周期与主体”交替主导原则,将体育赛事分为五种类型:周期性综合赛事、周期性[6]单项赛事、联赛、临时性赛事、主体参与型赛事等。

学者肖林鹏认为,体育赛事是对以体育比赛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涉及门票促销、运动员包装、媒体推广、赞助和广告策划、标志品开发等众多活动,还[7]包括体育比赛的筹备、规划、实施、控制及收尾等各项活动。

学者杨铁黎认为,体育赛事是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总称。体育竞赛活动就是体育赛事的内涵,是体育赛事的共同属性。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体育竞赛活动划分为若干类型,如按体育赛事的属性分,可以分为公益性体育赛事和商业性体育赛事;按规模分,可以分为超大型、大型和一般体育赛事;按国家划分,可以分为国际体育赛事和国[8]内体育赛事,等等。这些不同类型就是体育赛事的外延。

学者丛湖平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将体育产业定义为:以“活劳动”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运动服务或劳务的行业集合。同时将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定义为: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竞技科技人员和赛事管理机构等为生产者,以各类运动设备为投入品生产可供人们[9]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的生产部门集合。从该定义可以看出,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体育赛事的属是一种生产活动。

2.体育赛事“种差”认识的几种观点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赛事的特征进行了提炼,进一步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从“运动竞赛”的角度。有的学者从体育与运动学的角度将体育赛事定义为:以人体运动为载体,用比赛决定胜负,最终给出公开排名的事件。继而又从经济学角度将体育赛事定义为:以人体运动为载体,用比赛决定胜负,最终给出公开排名,存在参与主体自主调节资源配置的事件。并把体育赛事的本质属性总结为五个:运动、[10]比赛、表演、交易和事件。

第二,从“项目管理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另有学者基于文献研究专家调查,对体育赛事种差进行了判断,认为,“体育赛事是一种具有项目管理性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规则、习俗和传统影响,具有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要,达到多种目的,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旅游和经济各个领域产生冲击影响。包括超大型、大型和一般赛事”。并认为体育赛事有如下特征:1)竞赛性;2)文化性;3)[11]项目性;4)复杂性;5)目的和目标多样性;6)市场产品性等。学者王守恒也表达了类同的观点,认为“体育赛事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的和目标,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发生冲击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并归纳了体育赛事的六大特征:1)文化性特征;2)项目性特征;3)产品的多元性特征;4)目的的多元性特征;5)风险性特征;6)资源的集约性和[12]互动性特征。

第三,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有学者在综合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过渡阶段体育赛事的市场化特征,认为,“体育赛事是指具有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文化背景特征,受运动项目、竞赛规则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的,能提供体育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以满足体育消费多种需求的特殊活动。并根据“周期与主体”交替主导原则,将体育赛事分为五种类型:周期性综合赛事、周期性单项赛[13]事、联赛、临时性赛事、主体参与型赛事等五类”。学者肖林鹏认为,体育赛事是对以体育比赛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涉及门票促销、运动员包装、媒体推广、赞助和广告策划、标志品开发等众多活动,还包括体育比赛的筹[14]备、规划、实施、控制及收尾等各项活动。

第四,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体育产业是以‘活劳动’的形式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运动服务或劳务的行业集合。同时将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定义为: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竞技科技人员和赛事生产者等为生产者,以各类运动设备为投入品生产[15]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的生产部门集合”。可以看出,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竞技科技人员和赛事生产者等为生产者,以各类运动设备为投入品,生产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是体育赛事的主要特征。

3.述评

体育赛事属性的几种观点的述评。持体育赛事为事件或特殊事件观点的学者主要是基于体育赛事具有事件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的特征来考虑的。查阅《辞海》可知,事件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大事。David C.Watt在《休闲和旅游事件管理》中对事件的描述是:事件是任何发生的不同于任何存在的事情,或是发生的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事件的范围可以从当地村庄事件到有来自全世界参加者的国际事[16]件。Johnny Allen等在《节日和特殊事件管理》一书中认为,特殊事件是指用来描述特别的仪式、表达、表演或庆典,其被有意识地计划产生以标志特殊的场合,或取得独特的社会、文化或团体的目的和目标。包括国庆日和一些庆典、重要的城市集会、独特的文化表演、[17]大型体育比赛、团体典礼、贸易促销和产品发布等。分析国内外对事件和特殊事件的认识,除了一次性、不可重复性是事件的本质属性外,事件也通常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大事”,“特殊事件包括大型体育比赛”(Johnny Allen,2002)。而事实上,体育赛事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若按规模分,可以分为超大型、大型和一般体育赛事,超大型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全国运动会等规模、影响和水平都很大的比赛,一般赛事如热身赛、邀请赛等规模和影响都较小的比赛。因此,笔者认为,将所有大型和一般的体育赛事都界定为事件在逻辑上犯了“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没有全同”的问题。

我们认为,将体育赛事界定为一种活动较符合逻辑学的规则。活动是指人社会性地、自觉地、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行为过程。活动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也可以是各种规模的,事件无疑是活动的下位概念。但有些学者提出的体育赛事概念过于笼统,“以体育比赛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都没有能够揭示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共同属性,即种差。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趋势的日趋明显,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益性还是商业性的体育赛事,用市场化的手段运作体育赛事已成为一种规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典型投入—产出性质的生产活动。因此,从该角度分析,学者丛湖平教授所定义的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所体现出来的关于体育赛事的本质属性较为合理,但其特征的描述方面还可进一步完善。

体育赛事特征的几种观点的述评。从“运动竞赛”角度定义体育赛事的学者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将体育赛事作为人体运动的竞争性活动,其本质特征是人体运动,有别于其他活动,如工作、学习、休闲等。其二,竞赛的本质特征是显示人体运动的竞争性活动能力大小,并予以公开昭示。因此,人体运动和公开竞赛是体育赛事[18]的本质属性。侧重于“运动竞赛”角度对体育赛事的理解,若仅从赛场要素来看尚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结合赛场以外的要素来考虑,我们无法否认这种理解的外延远不能覆盖体育赛事各种元素,以至于难以合理地抽象出其本质属性。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认为“以运动竞赛为本质属性所定义的体育赛事,只是停留在对赛场意义上比赛的定义,没有把体育运动竞赛所涉及的赛场之外的因素包括进去,没有[19]反映出现代体育运动竞赛的特点”。这些质疑是基于社会发展过程中体育竞赛活动的制度、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价值及其呈现形式的变化,由此导出体育赛事外延延展并必将引起其内涵变化的命题。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运动竞赛”是“体育赛事”的子集。

从“项目管理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定义体育赛事的学者主要是基于“体育赛事的项目管理性,体育赛事的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以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价值”的考虑。我们认为,体育赛事的社会文化价值已被历史所见证。自人类将维持生存和繁衍的人体运动技能从狩猎和争夺中抽象出来,并以“古奥运会”等形式展现的时点开始,这种人的活动逐渐被提升到“符号”和“精神”层面,通过这类“符号”和“精神”的传递和扩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精神。我们无法否认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愈加凸显的事实,但是,当需要审视体育赛事在当下的涵义时,“社会文化”并不能体现现代体育赛事最本质的特征。同时,“项目管理性”也不能体现体育赛事的本质特征。因此,从“项目管理和社会文化”角度定义的体育赛事仍存在角度定义问题。进一步,我们认为该体育赛事的概念过于庞杂,正如有学者认为,“该体育赛事概念尽管比较全面、具体,但这种概念的界定过于庞大,内涵与外延重叠交叉,概念中影响体育赛[20]事的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并列,缺乏逻辑约束”。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定义体育赛事的学者主要从现代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行特征出发,强调组织运作是体育赛事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在体育赛事的定义中强调“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特征。以逻辑原理来判断,我们认为,将体育赛事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上会泯灭体育赛事的本质特征。如各种大型演出也具有“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的性态,也即“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并不能成为体育赛事的本质特征。而定义是揭示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显然,当我们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定义体育赛事的时候,应揭示体育赛事该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经济管理特征。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定义体育赛事的学者主要基于两个重要考虑:其一,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产业化、市场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存在无论公益性还是商业性体育赛事均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的事实。其二,体育赛事已成为一项具有典型投入—产出性质的生产活动。经济学理论认为,投入品指的是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产出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各[21]种有用物品和劳务,它们用于消费或进一步用于生产。因此,在体育赛事中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竞技科技人员同各类运动设备一样都是投入品,而其产出不仅包括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服务,同时还包括一系列可用于再生产的衍生产品如电视(含网络)转播权、广告权、标记特许使用权等。该概念以体育赛事生产活动为线索,以特定投入品和产出为主要特征揭示了体育赛事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属性。

研究概念均有其特定指涉的本质内涵和相对明晰的外延结构,也就是说,研究概念的产生均应以特定的有形现象或抽象内容为基础,[22]以高度提炼的方式实现一定的概括。尽管上述几种有关体育赛事定义的观点都不能完全涵盖当今体育赛事复杂、综合性特殊活动的特征事实,但其均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提炼其涵义,从而确定相应的论域,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

国家体委训练竞赛综合司:《运动竞赛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3]

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论文,2003年。

[4]

王守恒、叶庆晖等:《体育赛事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2页。

[5]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8页。

[6]

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24-29页。

[7]

肖林鹏、叶庆晖:《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8]

杨铁黎:《转型期我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特征与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9]

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体育科学》2002年第9期,第31-35页。

[10]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1]

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论文,2007年。

[12]

王守恒、叶庆晖等:《体育赛事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2页。

[13]

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24-29页。

[14]

肖林鹏、叶庆晖:《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5]

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体育科学》2002年第9期,第31-35页。

[16]

David C.Watt.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ri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2.

[17]

Johnny Allen.Fes 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John Wiley&Sons Australia Ltd.,2002:11.

[18]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9]

王守恒、叶庆晖等:《体育赛事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2页。

[20]

杨铁黎:《转型期我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特征与对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21]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22]

郭劲光:《企业网络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2.3.2 体育赛事的产品特征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产品从形态上可划分为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第一、第二产业主要生产实物产品,第三产业主要生产服务产品。体育属于第三产业,体育部门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体育服务。体育服务指的是由体育劳动者(主要是教练员、运动员、健身指导员、教师、管理人员等)创造的,向社会、个人提供用以满足改善和提高人的素质需要的非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其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竞赛表演、[1]体育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康复与保健,以及体育场地服务等。体育赛事产品属于非实物形态的服务产品的性质已被学者们所认可(体育赛事的衍生产品——纪念品除外)。人们对体育赛事产品的认识大多是从区别于实物产品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体育赛事服务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政治经济学把商品界定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学者曹可强认为,体育服务产品能够供人们观赏和娱乐,使之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还可以满足大众体育健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的素质,进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体育服务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体育服务产品主要是以活劳动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该产品的生产消耗了体育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所以具有价值性。而当这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体育服务产品进行市场交换时,就成了商品。因此,我们认为,无论体育赛事生产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还是衍生产品,当进行市场交换时,它们都是商品。

2.体育赛事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时序性特征

不少研究资料表明,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具有同时性和不可分性的特征。李南筑认为,服务是由服务者以某种形式直接作用于服务对象而产生,没有服务对象也就不存在服务,因而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与有形产品,如冰箱、[2]汽车先生产再消费的特点不同。学者曹可强等认为,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具有观赏价值的精彩的体育表演、体育竞赛过程,既是体育工作者生产服务产品的过程,也是观众消费体育服务产品的过程,两个过程同时进行,活动一结束,[3]其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就停止了。丛湖平认为,体育赛事作为一种服务类产品,一般情况下确实具有所有服务类产品的共性,即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又有自身的特性,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有先后。如现场观众观看体育比赛无法使生产和消费分离,但由于现代技术的支持,人们可以用录像设备将竞技比赛的全过程储存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录像或电视转播等形式消费体育赛事产品,这种由现代技术引致的体育产[4]品生产和消费使可分离性得以成立。又如,赞助商购买了体育赛事广告权后可以根据事先契约的规定在赛前或赛后的规定时间内使用。但是,尽管有些体育产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可分性,但绝不可能使生产和消费不可分性消失,因为人的需要是逐渐提升的,人的社会性需要是不可能消失的。人们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体验赛场群体的气氛,是在群体氛围的互动中获得心理的满足。而这种群体氛围在观看比赛录像过程中是无法感受到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球迷不惜重金,坐飞机到处赶场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呐喊、助威,与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观众共享赛场的愉悦。因此,我们认为体育赛事服务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时序性表现为可分性与不可分性共存的特征。

3.体育赛事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及价值的难以描述性特征

服务产品不同于实物产品的最大区别就是产品的无形性。体育赛事服务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如长度、重量、空间体积等,其形态不固定,也不可触摸。正是这种无形性特征,使得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很难用一般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形式来进行描述。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产品的重要条件,数量是衡量产品的尺度,质量是衡量产品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体育赛事产品作为一系列无形资源应通过无形资源评估方法对其价值大致进行描述。已有文献显示,学者们基本认同该

[5]特征。

4.体育赛事服务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特征

资料显示,众多学者提到了体育赛事服务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特征。学者曹可强提出,体育服务产品是由各种各样有差异的人创造的,今天的一场足球比赛与上星期或下星期将要举行的比赛是有显著区别的,即使是相同的比赛队员、相同的场地,仍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在影响着比赛的过程,如天气、运动员的体能、竞技状态、观众的反应、比赛时两个比赛队对手间的相互认识程度,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比赛的结果和观众对比赛过程的满意度。再者,观众在消费体育赛事产品时的心态、周围环境等条件的差异,也影响到对体育赛事服[6]务产品质量的不同评价。学者李南筑等指出,体育比赛不同于文娱演出通常有剧本,它只有比赛规则,在规则内竞技者可以任意发挥,因此体育比赛无论过程和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悬[7]念,从而提高了观众的兴趣。也许正因为体育赛事本身的可观赏性、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能吸引世人眼球的社会活动。

5.体育赛事服务产品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兼有的特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萨缪尔森是较早对公共产品进行概念界定,并试图明确划定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边界,得出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应该由市场分配结论的经济学家。在其1954年出版的《公共支出纯理论》中把公共产品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的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或享受)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要排除任何人享受一种公共产品的利益要花费非常大[8]的成本”。学者们根据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将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定性为公共性和私人性兼有。学者李南筑认为,体育赛事的两个基础性产品:现场表演和直播表演都属于公共产品,而衍生产品绝大多数属于私人产品,如电视转播权、冠[9]名权、冠杯权、队服广告、场地广告、明星出场权、明星广告权等;单勇等认为,体育产品具有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私人与公共产品兼[10]有的属性;杨松年认为,体育服务产品中有部分是私人产品、部分[11]是公共产品,相当部分是准公共产品。我们认为,无论何种性质的体育赛事(按体育赛事的社会属性分,可以分为公益性体育赛事、准商业性体育赛事和商业性体育赛事三种类型),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运作已成为一种规律,通过支付门票现场观看体育赛事精彩表演从而获得精神的享受需要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观众支付门票费用的经济代价,以及因为观众过多而产生场馆座位的“拥挤现象”所表现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表明体育赛事现场表演无疑是一种私人产品。尽管目前我国的一些体育行政人员、学者在很大程度上仍将体育产品作为公共产品或私人与公共产品兼有的观点来认识体育产品的属性,但体育产品的私人产品性质将伴随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渐凸显出来。

[1]

曹可强:《体育产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2]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3]

曹可强:《体育产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4]

丛湖平:《体育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5]

曹可强:《体育产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6]

曹可强:《体育产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7]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8]

杜万松:《公共产品:边界迷局及其破解》,《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11-17页。

[9]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83页。

[10]

单勇、徐晓燕等:《试论体育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浙江体育科学》2002年第4期,第27页。

[11]

杨松年:《论体育服务产品的性质、特征和类型》,《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第10期,第1-4页。

2.3.3 体育赛事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自1984年美国商人尤伯罗斯像经营个人企业那样经营奥运会的全部工作,把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办成一个空前成功的盛会以后,无论公益性还是商业性体育赛事都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体育赛事作为一项有众多的生产者、投入品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共生体参与的社会经济活动,如何建立各参与主体间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从而获得体育赛事总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各赛事参与主体以及赛事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为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赛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试图为他人进一步研究提升该合作网络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1.从组织间网络理论的角度

国外文献资料显示,有学者运用网络方法提供的基本思想和概念讨论研究体育赛事有关现象,内容主要涉及赛事组织机构、全球推广公司、媒体、合作赞助商、观众这些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如Rami Olkkonen(2001)运用哈堪森的三要素网络的理论框架,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以诺基亚和国际滑雪联盟之间的赞助安排为案例,讨论了该赞助网络中赞助商、赛事组织机构、全球推广公司、哈瓦(一个拥有和分发电视转播权的公司)、当地的活动组织、媒体和普通大众各参与主体分别拥有的资源以及它们之间各种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关系,这种作用关系有的是经济上的,有的是法律上的,也有的还包括社会和信息方面的交流。研究表明,该赞助网络的活动者是由不同的资源构成的——人力、设备、知识、形象和金融手段——以维持它们的活动,其中所有活动者都可以被认作是复杂的资源单位,为了吸引合作伙伴获得一些自身所不具有的资源或能力,企业必须提供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在该赞助网络中,赞助商和被赞助方是重要的活动者,但像推广机构、当地赛事的组织者以及媒体这些活动者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可以用“三位一体”来表达由商业、体育和媒体三个领域所组成的国际体育赞助,国际体育产业必须创造吸引足够的赞助商、媒体关注和公众利益的体育盛事,为赞助网络的所有活动者产生必要的回报。媒体网络需要广播内容,而且大众呼吁体育吸引电视观众,这反过来吸引了广告商和项目赞助商以及体育赛事和组织本身。研究最后表明,赞助商和被赞助方的国际声誉,以及地方赛事的组织者、区域声誉是国际赞助商网络成功的关键因素。文章表明了从传统的营销渠道为背景拓展到用网络的方法为一个理论框架分析、讨论由运动、媒体和商业领域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赞助网[1]络的适用性,以进一步拓展有关赞助的研究方向。

Rosita Wolfe(2002)将网络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和方法应用到研究运动、媒体和赞助商关系上。体育运动作为一项全球性活动已经以它的商业潜力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公司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以爱尔兰为研究背景,以51位分别来自重要部门和专家团体的赛事组织机构、媒体、赞助商和精通赛事的重要成员为被访者,运用调查观察和定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这些调查者在国家体育主管团体、媒体和合作赞助商之间的作用力和依赖关系方面的认识的调查获得重要信息,审查体育网络中权利均衡的变化及网络的交易关系模型。研究指出,在体育网络中,参与者,即赛事组织机构、媒体和赞助商,他们都是在起源、任务、结构和产出方面非常不同的实体,但最近研究表明,他们有共同的基础、共同的驱动机制,即他们每个参与者的成功和成长都依赖于网络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所有受访者都承认网络中的权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参与者们都承认愿意运用这个权利,来改善各自的位置,体育网络里的参与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灵活地去适应各种权利的变化。文章进一步指出了交易伙伴之间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网络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形成的权利的平衡对成功运作体育赛事网络的重要性,如可口可乐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之间所建立的长期的赞助合作关系。文章指出,在网络成功运作的整体战略上,管理者们应该考虑到,网络内的各种关系将不得不由交易为基础转变为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在体育的具体情况中,要求参与者们用整体网络的视角去观察,而不是将网络视为是一个单纯聚集关系的网络。否则,到最后,三个参与者都精疲力尽,形成一个僵局,赞助商投资太多,媒体付出太多,NGB失去太多。要实现网络的合作模式,参与者们必须准备接受和发展一种承诺—诚信关系。这些都得通过参与者增加合作和减少冲突来实现。承诺和诚信是必需的进程,这样可以运用网络使它的参与者们向积极的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但关于如何发展参与者们的承诺和诚信,文章没有作进一步的讨论。文章最后在此基础提出了政策、经济、科技和社会将会对[2]该网络中权利的平衡产生影响的观点。

国内用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赛事进行研究的文献还尚未见报道。但有学者对体育赛事运作过程中的若干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讨论,内容主要涉及赛事主办方、媒体和受众三者之间的传播关系;体育赛事、体育赞助商、媒体、中介和受众等几大参与主体之间的体育赞助关系;体育赛事参与主体间的产权交易关系等。

付晓静在《论体育赛事传播的三角模式》中运用规范研究的范式,探讨了主办方、媒体和受众各自的角色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主办方是体育赛事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担当着消息来源的角色,借助各种手段为媒体和受众提供服务,同时对媒体的发布进行引导;媒体作为主办方与受众之间的中介,一方面利用自身专业化的传播平台对体育赛事进行传播,另一方面又是大众舆论的收集者,承担着监督比赛进程的责任;受众是体育赛事的关注者与信息的接收者,除了少数人可以到现场来观看体育赛事以外,多数人则要利用媒体了解赛事进程,发表反馈意见,而受众的关注度反过来也会影响媒体与主办方的商业收益。这三种力量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进一步认为体育赛事传播的三角模式意味着一种平衡的关系,媒体、主办方、受众三方只有在平衡与互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三种力量的功能,[3]才能促成体育赛事的有效传播。论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解读了体育赛事主办方、媒体和受众三大主体在传播模式中各自的角色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但作者提出的观点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显得较为主观,尽管文中也列举了不少中国体育赛事传播过程中的事例加以论证。

蔡俊五等学者认为体育赞助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赞助方—企业、被赞助方—体育部门、中介方—体育经纪人和传媒方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有各的作用和利益追求,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休戚相关、利害与共的整体(见图2.6)。而这四个部分只有拧成一股绳,坚持互惠互利原则,精诚团结,密切配合,体育赞助[4]活动方能顺利进行,各方的利益需求也才能如愿以偿。但我们从图2.6所反映的关系图可以看到,体育赞助系统是由赞助方、被赞助方、中介方、媒体、目标受众和赛事六大主体组成,其中目标受众作为体育赞助系统中真正的“上帝”必定是该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明白作者在讨论时为什么把它排斥在整个系统之外。另外,“赛事”作为被赞助方所拥有的资源,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在关系图中,混淆了它与被赞助方之间的从属关系。图2.6 体育赞助系统关系

孙晓强在《体育赞助营销:整合的观点》中将体育赞助看成一个整体的系统,认为体育赞助系统主要由五个因素构成,即赞助方、被赞助方、中介机构、体育赛事、大众传媒。这五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赞助方和被赞助方,他们之间可以直接联系,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联系,体育赛事则是他们存在的一个前提,体育赛事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亦十分密切。该系统也要不断地与变化的外界环境发生作用,从外界输入各种资源,如资金、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器材、信息等,输出的主要是体育赛事这么一种无形产品。这个系统中,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目的,但整个系统的目的就是在满足目标受众的[5]同时,达到多方共赢(见图2.7)。论文尽管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体育赞助的系统结构图,但作者提出的观点缺乏理论的支持,而且文章也没有进一步介绍该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作用关系。图2.7 体育赞助系统构成

学者刘金利在其博士论文《体育赞助的产权制度研究》中认为体育赞助作为一个体系,应该包括体育组织或个人的体育部门、赞助商、媒体、体育中介和受众五大主体,其中体育部门、赞助商和受众是交易的必然组成主体,三者构成交易主要框架,而媒体和中介属于可能[6]参与主体,并不是一定的必然组成。

黄海燕、曲怡等在《我国体育产权的交易方式及发展趋势》中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有的体育赛事产权的交易方式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有的体育赛事产权交易方式具有“行政性”(政府运用超经济的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体育产权的交易,对体育产权进行强制性的、“拉郎配”式的转让或重组)和“一对一”(买卖双方面对面的议价交易)的特征,由此带来的体育赛事资源的行政性垄断及过高的交易费用,已难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进一步发展体育市场的要求。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体育赛事作为一类特殊的复杂交易,其交易方式应该由目前存在的“行政性”和“一对一”的分散交易方式向集中交易(买卖双方在特定的商品或产权范围内,在交易资源相对集中的条件下进行的交易)的方向发展的观点。最后,研究者尝试性地提出了“实现体育产权集中交易的两种路径:一是体育界自建一个独立的体育产权交易中心;二是借助于现有的成熟的交[7]易平台——产权交易所”的制度创新观点。

上述研究对我们认识和了解体育赛事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产权交易关系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国外的文献对我们运用网络的思想来构建区域体育赛事创新网络并进一步解释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有很大的启发。但这些研究对区域体育赛事产业的认识都是零散和局部的,而且也仅局限于对现象的描述。运用网络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体育赛事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研究体育赛事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2.从产业经济学角度

体育产业基本结构的生成、扩展、变异和置换都实现于形态各异的内外要素的变动中,尽管变数很多,但其生成、扩展的变动模式还是遵循一定关联关系演进的。因此,研究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的结构关联机制问题,一是便于把握各类产业部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二是便于人们认识产业间增长型传导路径和传递机制。基于这样的考虑,学者丛湖平在《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中,运用规范研究的范式首先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将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定义为:“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竞技科技人员和赛事管理者等为生产者,以各类运动设备为投入品生产可供人们观赏的各类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产品的生产部门集合”;并进一步归纳了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产品的投入品以及消费主体的关系(见图2.8);在此基础上,以郝希曼、方早、邬义钧等学者的产业关联理论为依据,即“产业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在一些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程度很高,因此产业内部存在着某一产业发展后,必然引起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现象成为关联”,根据体育赛事的本质属性构建了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与其前后向关联产业部门的结构关联经验模型,认为建筑业、机械制造业、运动用品加工业以及其他一些产业部门是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的后向关联产业部门,居民个体消费主体、媒体业、博彩业等是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的前向关联产业部门(见图2.9)。进一步,依托供需理论分析了前后向三大产业部门间的关联变动传导机制,认为“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总量的增加,取决于其前向关联产业需求的增加,而总量的增加又会有效地刺激其后向关联产业的总量的扩展,它们之间的关联变动形成一个链式反应系统,这种产业间连锁反应构成了结构关联的传导机制”。最后,选择人均收入水平和制度两大变量讨论了其对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结构关[8]联变动传导机制的影响。图2.8 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的投入品及消费的主体图2.9 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与前后向关联产业部门的结构关联经验模型

该研究以产业经济学的“供需关系”为线索构建的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与前后向关联产业部门的结构关联经验模型,为人们明确体育赛事生产所需要的重要投入品生产部门以及体育赛事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重要消费部门,从而为体育赛事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体育赛事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但我们认为该解释模型也有有待完善的地方,首先表现为图2.9所显示的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的后向关联产业部门中忽略了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团队等作为劳动类重要投入品资源的生产部门所属的行业部门;其次还表现为以上两理论模型均有待实证的论证,因为我们认为科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由逻辑推理和实证调查两部分组成的,在研究的实际操作中,仅仅运用逻辑推理来构建理论和假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通过观察和实证的数据来进行对假设的验证。这些问题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改进、补充。

唐晓彤在其硕士论文《大型体育赛事服务对经济发展波及效应的理论研究》中,运用“竞技运动观赏服务业与前后向关联产业部门的结构关联经验模型”的思想,采用演绎、例证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国家级各类综合性的运动会和洲际、世界性的各类综合性的运动会或由世界体育组织举办的有较大影响的单项赛事(诸如: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欧洲杯足球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与其前、后向直接波及产业部门的逻辑模型。与原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中的后向波及产业部门中增加了如基础设施、环保业、服务业等大型公益性[9]体育赛事所需要的间接投入品生产部门。我们认为,对该研究所指涉的大型公益性体育赛事的承办城市而言,增加这些属于间接投入品的固定投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学者李南筑等在《体育赛事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体育赛事进行了概念界定。进一步将体育赛事的参与主体定义为:与赛事直接相关,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个人和组织。这些个人和组织在赛事运作过程中扮演着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赞助商、服务商、中介机构、媒介、供应商、消费者、审批者和监管者的角色。他们分别是以下的个人和机构:(1)个人,又称居民,是体育赛事消费类产品如门票、纪念品的需求者,劳动的提供者。同一般的工业品不同,他们不仅是体育赛事承办方的服务对象,也是体育赛事的支持者,并构成广告类产品的注意力。(2)政府,泛指行使行政职能的一切机构。他们可能是各级体育局、运动管理中心、体育协会等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3)企业,经济学假定企业以追求利润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在体育赛事中企业可以充当除政府职能的全部职责,他们可能是承办方,即赛事的组织者、资本的提供者和产品的生产者,也可能是体育赛事的产品,如门票、各类广告权、转播权的需求者,也可以是服务商、中介机构和媒介。(4)社团组织,指以完成社团章程规定的使命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又能进行经营活动的组织。社团组织可以是体育赛事的主办方、承办方,也可以是球队俱乐部的法人、股东。(5)国际体育组织,从性质上讲,国际体育组织多数属于[10]社团性质,少数属于企业性质。该研究表明了体育赛事各类参与主体在赛事过程中的身份、本身的性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但研究没有进一步讨论各参与主体间的各种经济及社会互动关系。

[1]

Rami Olkkonen.Case Study:The Network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Sport Sponsors hip Ar-ran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Indus trial Marketing,2001(16):309-329.

[2]

Rosita Wolfe.The Sports Network:Insight into the Shifting Balance of Power.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2(55):611-622.

[3]

付晓静:《论体育赛事传播的三角模式》,《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第1期,第30-32页。

[4]

蔡俊五、赵长杰:《体育赞助——双赢之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44页。

[5]

孙晓强:《体育赞助营销:整合的观点》,《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60-64页。

[6]

刘金利:《体育赞助的产权制度研究》,浙江大学博士生论文,2008年。

[7]

黄海燕、曲怡等:《我国体育产权的交易方式和发展趋势》,《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21-26页。

[8]

丛湖平:《体育产业与其关联产业部门结构关联变动机制的研究》,《体育科学》2002年第5期,第31-35页。

[9]

唐晓彤:《大型体育赛事服务对经济发展波及效应的理论研究》,浙江大学硕士生论文,2005年。

[10]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9页。

2.3.4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赛事不仅具有明显的文化价值,而且在文化价值外延不断延展的情况下,呈现出以城市竞争优势为特征的巨大的商业价值。一些国家和城市凭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跨入发达国家或世界名都市行列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例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通过举办1992年奥运会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形象,巩固了巴塞罗那作为不断进取的欧洲大都市的地位,也使游客数量大大增加,成为欧洲极负盛名的旅游胜地。英国的曼彻斯特将申办和举办各项体育赛事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连续两次申办奥运会,并在2002年举办了英联邦运动会,这一战略被认为是提高城市吸引力、促进城市融合、促销城市以及投资高端体育设施的有效措施。体育赛事已被认为是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催化剂,是[1]城市功能整合、规划布局调整的重要契机。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学者们对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承办体育赛事对城市的要求、体育赛事区域竞争力的形成等方面。上海体育学院赛事研究中心的学者们近年来致力于对体育赛事的研究,他们主要以中国上海这个发展中国家的知名国际大都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由上海市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实例作为佐证材料,分析、研究上海市体育赛事和城市的发展问题,并发表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学者研究城市体育赛事问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在众多学者关于体育赛事与城市关系的研究文献中,更多文献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