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语.译文部(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6:13:3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泽钊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国语.译文部(套装共2册)

新国语.译文部(套装共2册)试读:

新国语发凡

中华民族之母语,因时空异,曾有国文、国语、华文、华语之名,今称“国语”,原因有二:一曰,语言包含文字,涵义更丰,故称“语”;语言既是思维科学,又构成语言艺术。二曰,时下国人外语崇拜达到痴狂,母语遗忘令人心寒,含一“国”字,以儆母语之存在。故称“国语”。

新国语之“新”,在于以真善为根,以美为苗。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语言形式美、新创作手段乃遴选文章之基石。

新国语分部有三:文言部,以《诗经》、《楚辞》、《老子》、《庄子》、《列子》、《管子》、《论语》、《孟子》、《史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唐语林》、《东坡志林》、《幽梦影》、《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诗文为典范;白话部,以鲁迅、沈从文、老舍、北岛、高行健、聂鑫森等大家之作为典范;译文部,以鲁迅、朱生豪、梁宗岱、王佐良、查良铮、金隄、余光中等大家之译作为典范。

是为新国语。

泽钊曰:国人以学好国语为先;使用一生是国语。辑一散文诗卷一青春〔德〕塞缪尔·乌尔曼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一种心态;不是玫瑰般的脸庞、红润的嘴唇和敏捷的双腿,而是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无穷的激情;青春是生命深处的一股清泉。

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喜欢冒险而讨厌安逸。拥有此种品质的人之中,六十岁的老人往往多于二十岁的年轻人。没有人只因年龄的增长而年老,人们往往因放弃理想而年老。

岁月可使肌肤长满皱纹,但放弃激情可使心灵布满灰尘。焦虑、疑惑、猜疑、恐惧和沮丧——都会挫伤心灵,磨损意志。

不管是白发老人还是青春少年,每个人的心里皆有其喜欢之新奇事物,对星星和类似星星的东西皆有好奇之心,敢于挑战,对未知事物的孩子般的渴求之心,乐于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我们因充满信心而变得年轻,因心存疑虑而变得年老;因自信而年轻,因心存恐惧而年老;因充满希望而年轻,因满怀沮丧而年老。

人人心里都有一座无线电台,只要接收到来自地球、人类和宇宙的美好、希望、勇气、庄严及力量,就会变得年轻。

当心灵的天线倒下,心如大雪般的悲观、如冰块般的愤世嫉俗时,那时,唯有那时,我们将真正老去。徐翰林 译【作者作品】

塞缪尔·乌尔曼(Samuel Ulman,1840—1920),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犹太人,出生于德国,1851年随家人移民到美国密西西比。参加过“南北战争”,曾经是五金制造商,并热衷于公益事业,他的名篇《青春》,语言富于韵律,比喻富于想象,读来催人向上,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编撰管窥】《青春》告诉我们,人们对青春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肉体的,一种是精神的。许多人每天对镜化妆以美化肉体,却难得面壁反思精神世界。

现在,中国大城市的学生高考报志愿时,普遍不愿意离开本市,多报考经济金融与管理类,以求有利于“新五子登科”:票子、房子、车子、女子、孩子。或许偶有冲动,亦是两分钟热血,没有梦想,价值观趋同,中华儿女精神世界长此以往,这个民族都可能提前变老。【换换脑筋】提前变老作者 郑辛遥卷二狗和香水瓶〔法〕波德莱尔“我的漂亮的狗,我的温驯的狗,我的亲爱的杜杜,走过来,闻闻我从市内最好的香水店里买来的极好的香水。”

狗摇摇尾巴,我认为,这是这种可怜的造物的示意动作,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大笑和微笑,它走近前来,好奇地把它湿润的鼻子凑近拔去瓶塞的香水瓶,随后,突然惊慌地后退,向我狂吠,样子像在责怪我。“啊!可怜的狗,如果我拿一包大粪给你,你会高高兴兴地去嗅它,也许会吞吃下去。因此,你本身,我这悲惨的浮生中的卑微的伙伴,你就像那些公众,决不能给他们提供精美的香料,这会激怒他们,可是,却宜于给他们提供仔细挑选出的垃圾。”钱春绮 译【作者作品】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诗人、评论家。生于巴黎。幼年丧父,与继父矛盾很深,一生在矛盾、痛苦、抗争和消沉中度过。死于酗酒和吸鸦片。在诗歌创作上倾向于个人主义、唯美主义,多表现颓废生活、变态心理和悲观情绪。其作品揭露了肮脏、畸形的现实,在恶中发现善、表现美。在美学理论上,倡导“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诗的目的只是诗本身,诗的最高使命是追求美。认为经过艺术的表现,可怕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美的东西,痛苦被赋予韵律和节奏,就会让人产生快感。认为想象力是真理的皇后。其美学观点对现代艺术和美学影响巨大。

主要作品: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理论评论,《美学探奇》。【编撰管窥】

看到“仔细挑选出的垃圾”不禁让我们想到眼下中国影视及其他媒体虽在制作垃圾,但效益的列车让他们已经来不及挑选了。

而受众也在同一列火车上,只是车厢不同,被裹挟着前行。每每看到除夕夜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的情景,就让人费解:人们衣冠楚楚,却不时地为台上丑化农民、丑化老人、践踏残疾人的剧情捧腹大笑。

媒体的责任在适合受众,而不是迎合受众;而且,媒体有责任提升受众的鉴赏水平,即做引导的工作。【换换脑筋】烤鱼串选自《世界五千年幽默总集·外国卷》(广州出版社1996年1月版)卷三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节选)〔奥地利〕卡夫卡

1.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2.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乱,是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

3.人类有两大主罪,所有其他罪恶均从其中引出,那就是: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出天堂;由于漫不经心,他们无法回去。也许只有一个主罪:缺乏耐心。由于缺乏耐心他们被驱逐,由于缺乏耐心他们回不去。

10.正确的解释却是,一个大魔鬼附上了他的身,无数小魔鬼就纷纷拥来为大魔鬼效劳。

11./12.观念的不同从一只苹果便可以看出来:小男孩的观念是,他必须伸直脖子,以便刚好能够看到放在桌面上的苹果;而家长的观念呢,他拿起苹果,随心所欲地递给同桌者。

23.从真正的敌对者那里有无穷的勇气输入你的体内。

24.理解这种幸福:你所站立的地面之大小不超出你双足的覆盖面。

38.有人感到惊讶,他在永恒之路上走得何其轻松;其实他是在往下飞奔。吴岩 译【作者作品】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奥地利作家。生于布拉格犹太家庭。其父是百货批发商。18岁入布拉格日耳曼语大学学文学,后改学法律,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保险公司任职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常采用寓言体,文笔明净,想象奇诡,通过荒诞离奇的构思描绘出夸张的画面,故事情节跳跃,现实与非现实、直觉与梦幻、常人与非人混合在一起,以突出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体验,描写人的孤独、痛苦、恐惧、绝望以及人在神秘力量面前的渺小,寓意深刻,象征着20世纪人类社会的异化。令20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将其誉为“现代文学之父”。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在流放地》、《地洞》、《乡村婚事》、《乡村医生》。【编撰管窥】

真理往往显得过于简单:人类的所有麻烦乃至罪恶源于“缺乏耐心”。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雷奥那多·达·芬奇等《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等就是四年;莱卡相机镜头玻璃制造过程中,玻璃由液体冷却为固体,需要一年的时光……人类的精品都与耐心分不开。所谓捷径,只是正确的道路,而走正确的道路,只能一步一步走,耐心是必经之路。

北京大学教授在“企业家”课堂上讲,我们需要速度!速度可以创造奇迹!他举了打水漂的例子:一块石片,给它足够的速度,它可以在水上飞!语调之高亢,很是鼓舞了一些“企业家”。这让我很担心,石片儿能飞多远?它片刻后去了哪里?这位教授应该想到龙卷风,照他的逻辑,龙卷风速度更快,不只是让石头飞,甚至可以让房子飞、让车子飞。【换换脑筋】令人遗憾的错误卷四湖畔相遇〔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昨天,去林园赴晚宴之前,我收到她的一封信,那是对八天前那封绝望的信十分冷漠的答复。信中说,她恐怕在动身之前无法跟我道别。我也十分冷漠地答复了她。是啊,事情最好就这样了结,但愿她夏季愉快。接着我换好衣服,乘坐敞篷车穿越林园。我伤心欲绝却又心平气和。我下决心忘记这一切,我打定主意: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汽车沿着湖边林荫道行驶,在距离林荫道50米远、环绕湖边的(1)一条小径尽头,我发现一位踽踽独行的女人。一开始我没认出她。她朝我微微招手致意,我终于认出了她,尽管我们之间隔着一段距离。正是她!我久久地向她致意。她继续注视着我,大概要我停车,带她同行。我对此毫无反应,可是我立即感到一种几乎来自外界的激情涌上我的心头,紧紧扣住我的心弦。“我曾经对此颇费猜测,”我思忖,“她始终无动于衷,其中必有一条我不明白的原因。我亲爱的心上人,她爱我。”一种无边无尽的幸福,一种不可抗拒的确信朝我袭来,我无法克制自己,忍不住抽抽噎噎地哭泣起来。车子驶近阿尔姆农维尔城堡,我擦了擦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她那温情脉脉、仿佛要擦拭我的眼泪的招手;她那温情脉脉的注视,仿佛是征询我让她上车的目光。

我容光焕发地来到晚宴上。我的幸福向每个人投射出欢悦、感激和友好的殷殷之情。没有人知道他们不熟悉的一只小手曾经向我挥动致意,这种感觉在我身上燃起欢乐的熊熊之火。每个人都能看到这种火光,它为我的幸福增添了神秘的快感。人们只等德·T夫人大驾光临,她马上就到。她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没意思、最最讨厌的家伙,尽管她还有几分姿色。然而我却庆幸自己能够原谅任何人的缺陷和丑陋,我带着诚挚的微笑朝她走去。“您刚才可不大客气哟。”她说。“刚才!”我惊讶万分,“可我刚才没看到过您哪。”“怎么!您没认出我?您确实离我很远;我沿着湖边行走,您却骄傲地坐在车上。我向您招手问好,我真想搭您的车以免迟到。”“什么,是您!”我叫嚷道,十分扫兴地重复了好几遍,“噢!我请求您原谅,真对不起!”“他好像不快活!您好,夏洛特!”城堡女主人说,“不过您尽管放心,您现在不是跟他在一起了吗!”

我哑口无言,我的一切幸福就此破灭。

而且,最可怕的是,事情恰恰如此。不爱我的这个女人一往情深的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尽管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试图跟她言归于好。我没有很快忘记她,在我痛苦的时候,为了自我安慰,我经常竭力使自己相信那是她的手,正如我一开始感觉的那样。我闭上眼睛,为的是再次看见她向我致意的小手,这双手如此惬意地擦拭我的眼睛,让我的额头清新凉爽。她在湖边温情脉脉地伸向我的那双戴着手套的小手犹如平安、爱情以及和解的小小象征,而她那征询般的伤心目光却似乎在请求我带她同行。张小鲁 译【注释】

(1)踽踽(jǔ jǔ):独行无依貌。【作者作品】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法国小说家。父亲是名医,母亲是犹太人。自幼染上哮喘痉挛症,不能参加户外活动。他生性敏感、富于幻想,天生注定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这使得他的文字具有异乎寻常的细腻和极其丰富的联想,最终造就了20世纪的文学奇迹——《追忆似水年华》。其小说注重主观心理和“潜意识”活动的描述,结构独特,叙述时时中断,其中夹杂了大量的议论、联想、心理分析。《追忆似水年华》已成为意识流小说经典,马塞尔·普鲁斯特也被誉为意识流小说先驱。

马塞尔·普鲁斯特一生只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却被许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法国曾做过一项调查,问读者如果世界末日来临,你只能读一本书,你会选哪一本?名列榜首的就是马塞尔的《追忆似水年华》。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短篇小说集,《欢乐和时日》。【编撰管窥】

失恋之自我疗法:想象一个恋人替代品。

距离产生美的一种解释:因为对象想象模糊,于是往日之经验涌入脑海,想象代替了现实。有些东西千万别接近,否则,你会痛不欲生,有如马塞尔·普鲁斯特之于德·T夫人。【换换脑筋】艺术的前卫

毕加索漫长的一生都在不倦地、无畏地探索,因此有人称他是艺术的前卫。这做“前卫”的甘苦,体验最深的莫过于毕加索本人。他曾这样说过:“前卫受到的从后边来的攻击要比从前边来的多得多。”

然而,很多人不曾有心去体味他的甘苦。一次,一群崇拜新花样的艺术青年去请教毕加索,问他按照立体派的原则画人的脚该画成圆的还是方的。毕加索以权威的口气回答:“根本就没有脚!”卷五真实的高贵〔美〕海明威

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着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在内心开始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开始生活得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1)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刘佩吉 译【注释】

(1)微少:谓数量少。【作者作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美国作家。生于芝加哥。父亲是医生,母亲爱好艺术。他从小也爱好音乐与绘画。1918年赴意大利做战地救护工作。战后当记者,漫游了世界各地。1921年侨居巴黎,开始写作。1937年以记者身份赴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场。1961年自杀。他的作品以简练著称,其作品塑造的主人公多为“硬汉”形象。由于他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描写了战后流落在巴黎的一群美国青年的空虚生活,使他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一生曾荣获多种奖项,1953年因《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中篇小说,《渡河入林》、《老人与海》;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战地钟声》;剧本,《第五纵队》;特写,《西班牙的土地》。【编撰管窥】“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本来,我们每天比前一天有所提升就是可能的;而欲处处超越别人,往往与现实脱节,甚或,一旦不能超越,竟可变为嫉妒。【换换脑筋】海明威头像卷六老人和太阳〔西班牙〕阿莱桑德雷

他已经活了很久。

他靠在那里,老态龙钟,靠着一根树干,一根极粗的树干,在迟暮,在夕阳下山的时候。

那时刻,我正好路过,便停下脚步,把他端详。

他老了,满脸皱纹,那双眼睛暗淡甚于忧伤。

他靠着树干,阳光先朝他移来,轻轻吞噬着他的双脚。

在那儿,像蜷缩着,停留了片刻。

然后上升,把他沉浸,把他淹没,缓缓地从他那儿移开,把他和自己的美丽光芒合成一体。

啊,年老的生命,年老的存在,他在融解!

整个的火,悲哀的历史,皱纹的残余,受侵蚀的皮肤的痛苦,正怎样地啃啮自己,毁掉自己!

像毁灭性洪流中的一块岩石正在渐渐消蚀,向最响亮的爱屈服。

老人就这样,在那静寂之中,慢慢消失,慢慢退隐。

我目睹着太阳怀着深深的爱恋慢慢地把他吞下,叫他长眠。

就这样,一点一点把他带走;就这样,在自己的光芒中一点一点把他融解。

像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孩子温柔地重又抱在怀中。

我路过,我亲眼看见了他。可有时候我只看见一点最微妙的残余。几乎不是生命的最微细的痕迹。

留下的只是这个,当那深情可爱的老人成了光芒,像世间其他无形的东西,随着夕阳的余晖无比缓慢地离去。祝庆英 译【作者作品】

阿莱桑德雷(Vincente Aleixandre Melo,1898—1984),西班牙诗人,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父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其母是一位地方军事指挥官的女儿。在他还是孩童时,全家迁往了马拉加,诗人随后在自己的诗中描绘了那里明媚如画的景致。192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35年以《毁灭与爱情》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1950年当选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主要作品:《毁灭与爱情》、《心的历史》、《毕加索》、《如唇之剑》、《天堂的影子》、《孤独的世界》、《知识的对白》、《终极的诗》等。其诗将超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编撰管窥】“那双眼睛暗淡甚于忧伤。”“他靠着树干,阳光先朝他移来,轻轻吞噬着他的双脚。”不可思议的文字。在这里,阳光的移动,生命的流转,自然融为一体,美丽的画面,不尽的画面。【换换脑筋】青春〔西班牙〕阿莱桑德雷

你轻柔地来而复去,

从一条路

到另一条路。你出现,

尔后又不见。

从一座桥到另一座桥。

——脚步短促,

欢乐的光辉已经黯然。

青年也许是我,

正望着河水逝去,

在如镜的水面,你的行踪

流淌,消失。祝融 译辑二散文卷七达·芬奇轶事〔意大利〕瓦萨里

上天往往像降雨一样赐给某些人卓绝的禀赋,有时甚至以一种神奇奥妙的方式把多方面的才艺汇集在一人身上;美貌、风度、才能,这个人都应有尽有,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别人都是望尘莫及。这充分证明他得天独厚,其所以能超群轶伦并非由于人力的教导或安排。雷奥那多·达·芬奇正是这样一个众所共见、无人不知的例子。姑且不谈他相貌秀美——虽然这点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称扬,在他的每一行动举止之中都表现出言语无法形容的安详娴雅的风度。他神妙的才能使他可以很快就完全掌握任何意欲研究的困难学科。他兼具充沛的精力和惊人的熟练,同时胸怀壮阔,胆识过人。由于这种超凡的天赋,他的声名真称得起流传遐迩,不仅生时家喻户晓,死后更是如雷贯耳,将来也定能永垂不朽。

雷奥那多·达·芬奇(披耶罗·达·芬奇先生的儿子)确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天纵奇才。假设他不是这样生性多能,兴趣广博,他无疑可以在科学上达到极高的造诣;只是他缺乏恒心,所以对许多研究都是有始无终。即以数学而论,虽则他学习为时甚短,却已经能不断提出疑难问题,使他的老师目瞪口呆。他也曾开始研究音乐,决心学好弹奏曼陀铃的本领;由于他天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细致的脑筋,所以能自弹自唱,随心所欲地编制曲调和歌词,使人听之忘倦。

尽管他喜好的事物这样繁多,他却从未放弃素描,并且经常做各式各样的浮雕——这是他最感兴趣的两门活动。他的父亲披耶罗先生发现儿子有这种癖好之后,考虑到他非凡的才能,曾把他的某些素描拿给一位亲密友人安德雷亚·戴尔·维罗奇奥看,并且专诚请问:如果雷奥那多从事素描,将来有无前途。维罗奇奥看到雷奥那多早期习作就这样惊人,立即劝他叫孩子继续深造。披耶罗先生当下依言而行,把雷奥那多送往安德雷亚的画坊里进一步学习。雷奥那多欣然前往,在那里不止学习素描,还推而广之,研究与素描有关的全部艺术。因为他资质聪颖,又深通几何学,所以他不仅从事雕塑(早年他就用赤土做过几个微笑的妇女头像——这些现在还有石膏复制品——以及孩子的头像,宛如出自名家之手),并且曾为房屋底层和整所建筑画过某些设计图样。此外,早在少年时代,他就曾经建议更改阿诺河的河道,以便形成一条沟通比萨和佛罗伦萨的运河。雷奥那多还设计过磨坊、漂布机和其他可借水力操作的机器;但是因为他早已决定把绘画当作终生事业,所以他仍用大部分时间描绘人物。有时他先用泥土塑造若干人物模型,再把浸过灰的柔质碎布搭在上面,然后煞费苦心地用笔尖以黑白两色在用过的细滑丝布上照样勾勒出来。我的素描画册里收藏有某些样品,即出自他的手笔,真是惟妙惟肖。他用纸作画也非常细心。这方面他造诣之高可谓举世无双。我有一幅他用明暗法画的人头像,美好生动,无可比拟。雷奥那多的才艺纯系天授,其心手如一的程度令人叹服。此外,他记性奇佳,足以与他的智力相符,因此在论辩当中,能做到旁征博引,语语有据,使最强的对手都得甘拜下风。

雷奥那多经常构筑模型,设计方案,打算划移或穿通山岭,使行客能畅通无阻。他还曾利用杠杆、起重机和绞轮来说明举起或摇曳重物的道理;他并且研究过清除港口淤泥和自深处汲水的办法——这些计划使他废寝忘食,昼夜不息,结果画出难以数计的草图,至今仍散落在该行业的诸位专家手中。我自己就见过不少。另外,他还耗费很多时间,设计过一串纠结奇妙的绳索,每根起讫都很清楚,全体归成一个圆形。其中有个特别复杂难解的绳圈,曾经雕版流传,中心写着“雷奥那多·芬奇学院制”的字样。在他的设计草图中,有一幅他曾经屡次拿给当时负责佛罗伦萨市政的诸位官吏们看——他们多数都是非常精明干练的人士——企图向他们证明他能把城里的圣乔万尼教堂抬起,另行安置在一列阶梯上,并完好无损。凭他无碍的辩才,他能讲得头头是道,听上去仿佛切实可行;虽说等他走后,谁都明白该项工程根本无法实现。他娓娓动听的辞令使所有人士都对他倾心。雷奥那多的家业本来十分单薄,微不足道,工作时间也很少,但是他却拥有许多仆役马匹。他不仅特别爱马,也喜爱所有动物,对待它们体贴入微。据说他每逢走过鸟市,总是先付钱给鸟商,然后开笼放生,让众鸟恢复自由,凌空翱翔。由于他天资过人,不论把心灵或精神寄托在什么事物上,都能做得超越凡流,尽善尽美,兼具和谐、真实、良善、秀丽和优雅诸特点,绝非旁人所能企及。

雷奥那多深通艺理,故此对许多计划都仅仅做出开端,未能完成;因为他觉得人力无法体现他原来在想象或心目中所看到的事物原形。他常常自己设想种种困难课题,都是匪夷所思,出人意表,不管艺人两手如何精巧熟练,也无从做到完美逼真,毫无遗憾。他的想法日新月异,变化无穷。在自然科学方面,除开其他研究,他还曾致力于考察植物性能和观测天体——包括行星运转、月亮盈亏和太阳的轨道。

前文已经提及,他在童年时就被父亲送往维罗奇奥的画坊里学习绘画。某次,师傅承担下一幅以圣约翰为耶稣施洗为题的画。雷奥那(1)多在画里添入一个手持衣衫的天使。虽说当时他尚在髫龄,那天使却比他师傅画的其余部分都更精彩。维罗奇奥看到这个童子青出于蓝,愧恨交并,从此竟然誓绝操笔作画。

后来雷奥那多又接受委托,设计一幅门帘上的画——该门帘准备由弗兰德斯工人用金线和丝线织成后,送给葡萄牙国王,画的题目是人类祖先在乐园中犯罪的经过。他首先用明暗法画出一片草原(明处以白铅涂染),里面布满各种植物和飞禽走兽,就其细巧和逼真的程度而论,可以断言,世上任何技艺入神的画家都要自叹不如。以其中的无花果树为例:叶子宽窄匀当,枝条扶疏,使人难以想象有谁能像他那样耐心。另有一棵棕树,叶作扇形,圆润可爱,堪称登峰造极,没有雷奥那多的天才和工力断难着笔。但是门帘最后并未织成,这幅设计图就留在佛罗伦萨,不久以前由雷奥那多的叔父赠献给高贵的欧塔维亚诺·美第奇,目前仍为那幸运的家庭所有。

据说披耶罗先生在乡间居住的时候,某次曾接见他产地上的一个农民。这农民砍倒一棵无花果树,自己制成一面盾牌,带给披耶罗先生,要求他在佛罗伦萨找人代画盾面。披耶罗先生当下慨然应许,因为那农民是个渔猎能手,曾为他出力不少。于是他把盾牌带往佛罗伦萨,交给雷奥那多,叫他设计绘画,但是并未言明是受谁的嘱托。雷奥那多接过盾牌后,发现形体凹凸不平,制造简陋,就把它先在火上烘直,然后送给一个车工,细加磨治,及至送回来时,果然已经旋得平滑浑圆,一改昔日粗糙畸形的状态。于是他把盾面涂上一层石膏粉,(2)仔细调匀,然后思索应该以何为题,结果选中麦杜萨的头颅,因为它能使人一眼望去,心惊胆落。为此,雷奥那多在自己一间从来不准旁人进去的房子里放入许多蜥蜴、刺猬、壁虎、蛇蝎、蜻蜓、蚂蟥、萤火虫和其他能够捉到的丑怪动物;将其各自的特点加以改造综合,绘成一个骇人的妖兽,口吐毒焰,周身笼满从一条阴暗岩缝中迸出的烈火,黝黑的喉咙里毒气泛滥,两眼喷火,鼻孔冒烟,真是万分可怖。他这样不倦地劳动,直到那些动物的尸体使全屋充满腐烂的气息,恶臭难闻;但是由于他兴致勃勃,专心一志,竟然毫无觉察(或者毫不介意)。后来那农夫和披耶罗先生都不再催问这件工作了。到画完的时候,他对他父亲说,可以随时来取盾牌,因为他已经完工,可以交差了。于是披耶罗先生于某日清晨亲自去取。听到敲门声,雷奥那多亲自出来开门,但是叫他父亲先在门外稍等,自己返回屋里,把盾牌安置在一个画架上,拉起窗帘,使盾面微显阴暗,然后才叫父亲进来观看。披耶罗先生不知其中底蕴,举目一望,惊惶退却,完全没有料到那是一面盾牌,也不知道上面的怪物只是绘制的,当下转身逃走。雷奥那多拉住他说:“这面盾牌果然起作用了,请你拿去吧,因为它正该产生这样的效果。”披耶罗先生感到这简直是超乎奇迹,当即对雷奥那多独出心裁的想法倍加赞许,但是暗暗从商店里买了另外一面盾牌,交还给农民,盾面图案是一颗被利箭射穿的心。农民收到后,终生对披耶罗先生感恩无尽。不久以后,披耶罗先生把雷奥那多所画的盾牌偷偷卖给一帮商人,价格一百金币;随后那些商人又以三百金币的价格转卖给米兰公爵。

雷奥那多后来又画了一幅绝妙的圣母像,被教皇克莱门特七世视为至宝。画里有诸般陈设,其中有一个水碗,里面摆着鲜艳的花朵,叶上的露水光润欲滴,惟妙惟肖。他还为他的友人安东尼奥·赛尼绘过一幅海神,也是神采飞扬,栩栩如生。海面波涛起伏,海马驾车疾驰,周围出没着形形色色的奇鱼怪兽,还有风神和其他精心绘制的海中生物。这幅画后来由安东尼奥之子费比奥·赛尼转赠给乔万尼·加第,并附有如下的题词:

维吉尔与荷马都曾描绘过海神

驾着骏马在惊涛骇浪里飞奔;

但是那两位诗人仅是凭想象,

芬奇是目睹——应该算后来居上。

雷奥那多曾发奇想,打算用油彩画麦杜萨的头,发间缠着一圈相互纠结的怪蛇,这真是别开生面的大胆创造。但是画这样一幅作品需要时间,因此像他其余的许多计划一样未能完成。这个头像现存于科西摩公爵的宫廷中,上面还有一个半身的天使,一臂举起(自肩至指画得粗细合度),另一臂按着胸膛。这位伟大天才还有一点值得钦佩:因为想使作品色调尽量浓淡分明,他对最深的黑色仍不满意,总是孜孜不倦,深益求深,以求把光亮反衬得更加明耀夺目。最后他终于调制成一种全黑的颜色,其中毫无光亮,绘出物品宛如夜间所见,与白昼景象截然不同。这番努力完全是为了加强色调对比,为了发现和达到艺术的完美顶峰。

雷奥那多对相貌古怪、须发异常的人深感兴趣,每逢遇到这种特别引他注目的典型,就尾随在后,终日不舍,直到把形象深深印入脑中,然后回家动笔,一挥而就,仿佛该人就站在眼前。这样画下的头像为数甚多,男女皆有。我在那本屡经提及的素描册里就收藏有几幅以墨水笔勾勒的作品。还有一幅用炭画的老人头像,十分精彩,该人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另一幅画的是吉卜赛军官斯卡拉谟契亚。此画后来由江布拉里传给圣劳伦佐教长多那陀·瓦尔当布里尼先生(原籍阿列邹)。另有一幅《三圣朝主图》也是他的手笔,堪称精心杰作,头部画得尤其神妙。该画如今收藏在佩鲁兹长廊对面的亚美利哥·本奇家里。可惜的是,正如许多其他作品,也没有完成。

1493年,米兰公爵乔万尼·加莱亚曹去世,鲁德维柯·斯佛察当选为他的继任人。这位公爵最喜爱曼陀铃,因此以重礼聘请雷奥那多前往米兰,为他演奏。雷奥那多随身携带一个自制的乐器,大部分用白银铸成,形如马头,式样新奇,能使发出的乐声显得更加清亮柔美。结果他受到的欢迎远远超过所有其他前来表演的乐师。此外,他还是(3)当时第一流口占诗句的捷才。公爵十分赏识他的言谈和多方面的才艺,把他视为心腹,曾经要求他绘制一幅以耶稣诞生为题的神坛供图,后来献给了皇帝。雷奥那多还为米兰圣马利亚慈悲寺院的黑衣僧侣画了一幅十分工妙的《最后的晚餐》。由于他把诸使徒的头像画得优美高贵,已臻至极,后来画到基督的头时,竟不得不半途而废,因为他深感救世主所应具有的神圣风度非画笔所能表达。但是这幅作品虽未完成,却被米兰市民和外地人士奉为至宝。雷奥那多把诸使徒的疑虑、焦急和渴望知道谁将出卖主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人人面部都显示出爱慕、恐怖、愤怒,或是悲伤与困惑,因为他们对主的意喻莫测高深。另一方面,他对犹大的冥顽、仇恨和奸诈也揭露得十分真实透彻,令人惊叹。连画中最微小的细节,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无比苦心,即以桌布为例,一丝一缕,若隐若现,地道的亚麻布也不过如此。

据说寺院方丈曾不停地催促雷奥那多赶快画完。他不能理解为什么画家有时用大半天工夫坐在画前,只管沉思冥想。照他看来,这完全是浪费时间。他的主意是要把雷奥那多当作雇来在他花园里掘地的苦工一般,昼夜劳动,永不停笔。这样催促雷奥那多还不算,他竟一(4)直跑到公爵那里哓哓抱怨,把公爵烦扰得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派人把雷奥那多召来,婉言劝他尽快结束,但同时也声明这完全是出于方丈的纠缠。雷奥那多知道公爵深明事理,因此虽然他不屑对方丈辩解,对公爵却做了一番详细的表白。他首先阐述艺术的规律,说明有才能的人有时恰恰是在看来无所事事的时候,产生最丰硕的成果;因为他们需要先使概念在脑中明确化,然后才能赋予它们艺术的形象。他又告诉公爵画中还缺少两个人头。一个是救世主的,世上无从寻觅,而他自己在默想静观中也还未能充分体认像这样一位大慈大悲投生人世的神祇应该具有怎样完美无疵的容颜。另外还缺一个犹大的头,也得煞费苦心,因为很难找到现成一副相貌,足以适合这样的败类:在接受许多恩惠之后,竟不惜出卖他自己的主人和创世主。他只能尽力去找,但是万一找不到,还有办法——反正那无理捣乱的方丈的头可以借来一用。公爵听后大笑不止,连称有理。方丈落得当场出丑,窘态百出,只好跑回花园里去督促工人掘地,不敢再来麻烦雷奥那多。后来犹大的头果然画成,看上去真是极尽邪恶奸狡之能事;但是救世主的头则如上文所说,没有画完。这幅画在构图和精心勾勒的细节上都体现出极为崇高的风格;为此,法国国王热切希望把它运往法国。他曾屡屡搜求工匠,让他们想法用木料和铁做成架子把画保护好,以便搬运时不至损坏,费用多少,在所不计。但是画本来是在墙上,因此国王的愿望无法实现;这样,米兰市民才保住那幅珍品。

在《最后的晚餐》绘制过程中,雷奥那多还为鲁德维柯公爵和他的长子麦克西米伦画了一幅肖像。这肖像和《最后的晚餐》都画在同一膳厅的墙上,恰好遥遥相对。旁边是一幅老式画法的《基督受难图》,另一边是公爵夫人碧亚屈琪和公爵次子弗朗彻斯柯的肖像(两位公子后来都曾任米兰公爵)。两幅肖像都画得极为工巧。

雷奥那多在那所膳厅里作壁画的时候,曾经向公爵建议为公爵铸一座巨大的骑马铜像,以资纪念。但是他开始塑造的模型就过于庞大,根本无法完成。因此众议纷纷,有些妒贤嫉能的小人竟然认为雷奥那多开始时就没有做完成的打算。的确,该像体积之大为熔铸提出了无法克服的困难,要使首尾接成一片显然不可能。旁人大概是看到雷奥那多的许多作品都是有始无终,所以听说此事,就有上述的想法。其实,我们应该作如下的猜测:由于他生来胸怀壮阔,不免有些好高骛远,正是这种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脾气才构成真正的障碍;也就是(5)佩特拉克所谓的“工作因热望而停顿不前”。所有看见过雷奥那多原制的巨人泥像的人都声称:其气魄之雄壮宏伟堪称空前绝后。这个模型原来保存完好,后来法王路易率兵来到米兰时,才被毁坏无遗。另有一个较小的蜡制模型(同样被认为是穷极工巧)和一本画家为自己参考所写的论述马体筋骨的著作,也都散失了。其后,他日益专心研究人体结构,和另外一位杰出学者马康托尼奥·戴拉·托莱经常合作,相互协助。马康托尼奥当时正在帕维亚讲学,对此门科学曾有著述。(6)据我所闻,他是最早把加仑的学说用来解释病理的人,对以前一直埋藏在愚昧黑暗中的解剖学阐明发挥的功绩甚大。在这方面,雷奥那多的天才和劳动给予他极可贵的支援。他有满满一册素描(颜色用红粉笔,线条用墨水),里面细心摹画下许多他亲手解剖过的尸体。首先是全身骨骼的结构、安排和位置;随后又依次添入所有的神经,最后又加上肌肉:第一组的肌肉与骨衔接,第二组使之凝聚,第三组专司动作。每一部分都有文字解说,字体怪异,自右至左,用左手写成;只有熟悉此种阅读的人,借助镜子,才能读懂。这些解剖草图现在大部分归弗朗彻斯柯·达·梅尔策先生所有。梅尔策是一位米兰缙绅。雷奥那多在世时,他尚是幼童,因为容貌俊美,深为画家所喜爱;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者,但是仍然把那些草图视为奇珍,和一幅雷奥那多的肖像放在一起,收藏惟谨。凡是阅读过上述文字的人一定都会感到无比惊奇:这位绝伦的天才怎能同时论述艺术,又谈到肌肉、神经和血管,对一切都是这样勤恳钻研而又卓有成效。此外米兰画家N.N.还收藏有雷奥那多一些其他文章,也是用左手写的,(7)内中讨论的是绘画、一般素描和着色等问题。不久以前,这位画家曾到佛罗伦萨来见我。当时他说起有意印行这部著作。为此,他把该书带往罗马;但是下落如何,我至今不得而知。

让我们回到雷奥那多的作品上来吧。恰好在这时,法王来到米兰;雷奥那多应约准备一些格外别致的东西,以示欢迎。于是他造成一头假狮,可以自己行走几步,然后敞开胸膛,让人看见腔中塞满了百合(8)花。在米兰居留期间,他还收下一个当地人作为门徒。此人名叫萨(9)赖,年轻秀美,生得一头鬈曲的柔发——这点是雷奥那多一向特别赏爱的。他指点给萨赖许多有关艺术的诀窍。至今米兰还有许多署名萨赖的作品,都曾经过雷奥那多的润色。

回到佛罗伦萨以后,他听说塞维僧侣正委托菲利披诺为他们福音教堂中主要的礼拜堂绘制一幅神坛供画,当下他表示自己颇想接受这桩工作。此话经人转告菲利披诺之后,菲利披诺马上自行告退,因为他是一个生性和善、与世无争的人;于是僧侣们就把任务交给雷奥那多。为了使他能顺利工作,他们请他全家迁入寺院里,承担一切生活费用。雷奥那多被他们供养了很长时间,却始终不曾落笔。最后他才草创了一幅底稿,上面画的有圣母、圣安娜和婴儿耶稣,笔法奇妙,不仅使其他画家看了叹为观止,而且在完成之后,摆在一间屋里展出,接连两天都有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前来观瞻雷奥那多的神笔,有如参加某个庄严盛大的节日,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一致拭目震惊——这并不足为奇,因为玛利亚的脸上容光焕发,充分体现基督之母所应有的圣洁和秀丽,艺术家使她流露出一种既羞涩又柔顺的神色,两眼望着怀中抚爱的圣子,充满喜悦之情。在低目注视的圣母脚下,圣约翰正在与一头羊羔嬉戏;欢欣万状的圣安娜站立一旁,望着他们,面带微笑,深庆自己尘世的后裔已经蒙佑成神。这一切都无愧于雷奥那多卓越的头脑和天才。关于这幅底稿后来被运往法国的经过,别处将有交代。雷奥那多还为亚美利哥·本奇的妻子姬奈弗拉画了一幅美妙的肖像,把塞维僧侣委托给他的任务完全放弃。结果僧侣只得将任务交还菲利披诺,但是菲利披诺也未能完成那幅供图就去世了。

雷奥那多还答应为弗朗彻斯柯·戴尔·乔亢多的妻子蒙娜丽莎绘制一幅肖像,时作时辍,耗费了四年光阴,结果仍未完成。此画现存于枫丹白露,为法国国王法兰西斯所有。凡是想瞻仰巧侔造化的艺术境(10)界的人们在这幅头像面前都能如愿以偿,因为一切细致的神态和容貌特点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双眸明亮,略带润湿,恰似实际生活中所见的眼睛;眼眶周围那些淡红、微发青紫的圆圈也好像天然所生;(11)睫毛的绘法尤其是备见苦心;双眉表现得酷似真实,或纤或浓,每根细毛都植根在皮肤里,弯曲翘转,各有法度,连所有的毛孔都摹画得极为逼真。鼻梁和娇红的鼻孔宛如生人所有。嘴的轮廓很美,双唇的玫瑰色调又和脸色融合谐调,颊上的绛霞完全不像经过画工渲染,而像真正的血肉。不论何人,只要仔细观察喉部,一定都感到他能看见脉管在搏动。总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幅画足以使最高傲的艺术家浑身颤抖,最见多识广的鉴赏家赞不绝口。蒙娜丽莎原来就是一位绝色美人,雷奥那多在为她画像的时候,又预先做好布置,使她身边不断有人在歌唱、弹奏乐器或讲述笑话,为了叫她心情舒畅,不致流露出画家经常赋予肖像的那种阴郁神色。因此,这幅肖像的脸上表情欣悦,嫣然微笑,动人魂魄,真可说是天仙化身,绝非人世所有。此画历来被推为神品,因为天然真实也不能使它增加分毫。

这位大师的许多杰作使他声名煊赫,远近皆知;因此一切艺术爱好者,甚至佛罗伦萨的全体市民,都热切盼望他能留下某些纪念物。人们纷纷议论应该委托给雷奥那多一些什么宏伟重大的任务,以便使他能充分发挥他的天才、巧艺和智慧,把城市变得更加华美,为邦国增光。当时,巨大的市议厅刚刚建成,设计图样的共有四人:朱利安诺·地·桑·加洛、西蒙奈·波莱尤利(别名克罗那卡)、米开朗基罗·波那罗蒂和巴奇欧·达尼奥罗(详情将在别处交代)。因为完工速度很(12)快,当即由“旗手”和主要士绅商定,颁布决议,邀请雷奥那多为大厅画一些精彩作品。这任务就由当时任“正义旗手”的披耶罗·索德里尼交给雷奥那多。雷奥那多表示乐意接受,于是先在新圣马利亚教学的某间屋子(俗名“教皇大厅”)里起草一个底稿,画题是米(13)兰公爵菲利浦驾下统帅尼柯洛·庇契尼诺的事迹。画中有一群骑兵,正在为争夺一面军旗展开混战。此画素来备受推崇,不只因为构图巧妙,还由于全画表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手笔。景中其他细节不谈,最奇妙的是,不但双方军士都露出盛怒、蔑视和渴望复仇的神气,连战马也是同样,有两匹马前足交搭在一起,正在用牙齿拼个你死我活,斗争之激烈不下于抢夺军旗的士兵。一人双手抓住旗杆,正在催促坐骑加速飞奔,身体侧转,似想用力把旗从敌兵手中夺走。四名敌兵都是一手紧握军旗不放,另一手挥舞利剑,企图把杆柄斩断。另有一名年老的战士,头戴红帽,也进来插手抓住旗杆,另一手高举弯刀,大声咆哮,想要一下砍断两个敌兵的手;但是那两名敌兵也不甘示弱,咬紧牙关,决心誓死保卫他们的军旗。地面上还有两个缩画的兵士,正在马蹄翻滚之间做殊死搏斗。一个已经被扑倒在地,另一人压在他身上,手臂高高举起,握紧匕首,企图用全力刺穿他的喉咙;但是他仍旧拼命挣扎,手足并用,想逃脱近在目前的死亡。言词很难充分描述雷奥那多在这幅画里所表现的高度技巧——士兵周身上下的作战装束,连同头盔、鸟羽和其他饰物都刻画得十分精致,马匹的形体动作更是神妙已极。谈到画马,雷奥那多堪称独步一时。他能以最大限度的真实性传达出马的健美肌肉和灵活动作。

据说雷奥那多为绘制这幅图画,特地叫人造了一具构筑复杂的架子,并合时可以增高,降低时可以加宽。他原意是想用油彩把底稿画在墙上,但是底层颜料敷得过于粗糙,因此在进行的时候,画面开始陷入,线条变得狼藉模糊。雷奥那多看到这个情况,不久以后就搁笔中止。

雷奥那多生性高洁,对财利从不计较。传说有一次他到银行里去取披耶罗·索德里尼每月支付给他的薪金。当时出纳想给他一些纸包的小钱,雷奥那多愤然甩手而去,声称:“我作画不是为了赚铜子儿!”由于画未能完成,有些人说他是蓄意欺骗披耶罗·索德里尼,(14)对他深表不满。雷奥那多听说此事,就向诸友人告帮,凑足他所领到过的数目,携款往见索德里尼,打算归还,作为赔偿,但是索德里尼没有接受。

李奥十世登上教皇宝座之后,雷奥那多陪同朱利安诺·德·美第奇公爵前往罗马。这位教皇很喜欢探索科学,尤其酷好炼金术。在途中,雷奥那多自己调制成一种蜡膏,趁半软时,捏成形形色色轻小中空的动物。如果把气吹足,此动物就能凌空飞翔;气泄完后,就又落到地面。某天,美景宫的葡萄剪修工人发现一头形状奇异的蜥蜴。雷奥那多为它特地制成一副翅膀,用的是其他蜥蜴身上剥下的皮,里面浸灌水银,使它在爬行时两翅微微颤动。此外,他还给那蜥蜴配上眼睛、角、须,把它调练驯熟,养在一个盒子里。遇到宾友来访,他就拿出来叫大家观赏,吓得人人抱头逃走,丧魂失魄。他还时常把洗净的羊肠刮磨得薄而又薄,能团握在掌心中;然后在邻近室中安好一架铁匠用的风箱,将羊肠一端套上,不断向里面送气,直到羊肠胀大到足以塞满他所在的那间宽阔屋子,迫使屋内其他人都远远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然后,他叫他们看清原物是形质透明的,里面装满空气,本来体积虽小,现在却可以充塞所有空间——用他的话说,这正是天才的绝妙象征。类似的玩笑把戏,他还发明过不少,最常利用的是镜子和光学器械。在调配绘图油彩和保护图画所用的漆质方面,他做过许多异想天开的实验。大致在这个时期,他还为教皇李奥手下的文案官巴尔达萨莱·屠里尼先生(派西亚人)绘成一幅小画,画题是圣母怀抱着圣子,笔调细腻,备见苦心;但是不知是由于原来为底层配色的匠人手艺疏忽,还是他自己调制彩漆时过于追求新奇,总之,这幅画现在已经大为暗淡褪色。另外还有一幅小型的圣子像,神态美好凝重,令人叹绝。这两幅画当前都在派西亚,为朱里奥·屠里尼先生所珍藏。据说,某次雷奥那多受教皇李奥的嘱托要绘一幅图画,他马上就开始提炼油料和药草,准备制造护漆。教皇知道,长叹一声说:“此人尚未动笔,就已想到完工,看来这回准是一事无成了!”

在米开朗基罗·波那罗蒂和雷奥那多之间不断有激烈竞争。米开朗基罗甚至因此而离开佛罗伦萨,朱利安诺公爵替他找到一个借口,说他是应教皇之召,去往罗马绘制圣劳伦佐正墙的壁画。雷奥那多听说之后,也启程前往法国。那时法王已经购得他若干作品,对他十分倾慕,希望他能画一幅圣安娜像。但是雷奥那多积习未改,依旧是满口允诺,一笔不画,让国王徒然等待了很长时间。最后,他年老患病,卧床数月,自知死期已至,当即大发愿心,苦学天主教的仪式和圣教道理,然后痛哭流涕,忏悔往罪。那时他已经无力站立,但是还坚持起床,由朋友和仆人扶持着,毕恭毕敬地接受了圣餐礼。国王平日就常访问他,和他友好交谈,这时也来到室中。雷奥那多为了欠身致敬,叫人扶起自己,坐在床上对国王讲述他的病况详情,同时悲叹自己触怒了神和人,因为他未曾竭尽本分,为艺术效力。这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痉挛(这是死亡的预兆);国王立即站起,叫他把头枕在自己臂上,力求减轻他的痛苦和表示对他的恩宠。这位天纵奇才雷奥那多,意识到这是无上的殊礼,就这样躺在国王怀中溘然逝世,享年七(15)十五岁。

雷奥那多的死使所有认识他的人都感到万分悲痛,因为任何其他画家都没有像他这样为绘画增添荣耀。他面貌俊秀,神采奕奕,能使最悲戚沮丧的人看了也欣然欢悦;他口才捷敏,能使最顽固的人听从(16)他的意旨,回答或是或否。他膂力过人,能遏止任何横暴行为,甚至能把做门环用的铁圈或马蹄铁像铅一样扭弯。由于天性乐善好施,他对一切友人,不论穷富,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接纳款待。最贫苦卑贱的住宅,只要藏有他的作品,立刻显得蓬荜生辉,身价十倍。雷奥那多的出生固然使佛罗伦萨增光不少,但是他的死去也使该城感到不可弥补的损失。他对油画的贡献在于创立一种加深暗影的手法,使后世画家笔下的人物能因之显得更加有力,线条分明。他铸塑人像的本领可以用圣乔万尼教堂北门上摆设的三个铜像为证。这些铜像是乔·弗朗彻斯柯·鲁斯梯契铸成的,但是经雷奥那多亲自指导。毫无疑义,不论就设计和精工而论,这些都应算作当代炼铸品中最美好的典范。

雷奥那多写过两部著作:一部论马体结构,一部论人体结构,都使我们蒙益不浅。由于他天赋超群,多才多艺,尽管他说得多,做得少,他的声名仍将永不熄灭。乔万尼·巴蒂斯塔·斯特罗奇先生曾以如下言词赞美他:

他一人足以降服(17)

所有其他人,包括菲迪亚、阿派赖,

和他们门下全体骄傲的信徒。

米兰画家乔万尼·安东尼奥·波特拉菲欧是雷奥那多的弟子。他资质敏慧,技巧高明,在1500年曾为博罗尼亚城外的大悲教堂绘过一幅油彩的门扇画,画中人物有圣母、圣子、施洗约翰和裸体的圣瑟拔斯显,另外还有施舍该画的人的跪祷肖像,手笔精致可爱。画上有波特拉菲欧的署名,自称是雷奥那多的弟子。这位画家在米兰和其他城市画过不少作品,但是我只提到这一幅,因为这是他最得意之作。雷奥那多还有一位弟子,叫马柯·乌基奥尼,曾为圣马利亚和平大教堂(18)画过一幅《圣母升天图》和一幅《迦拿婚筵图》。吴兴华 译【注释】

(1)髫(tiáo)龄:童年。髫,古代孩童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又曰垂髫。

(2)麦杜萨:又译“美杜莎”,希腊神话中的女妖,面貌凶丑,有双翼,蛇发。看见她的人会变为石头。

(3)捷才:即思维敏捷之才。

(4)哓哓(xiāo xiāo):鸟雀因恐惧而发出的鸣叫声。

(5)全句如下:

你知道我的天性:求知的火焰

在我胸怀中燃烧得如此猛烈,

以致工作因热望而停顿不前。

——佩特拉克《爱的胜利》第三章七至九行。

(6)加仑(约129—199):古希腊医学家,著述极丰。

(7)即《论绘画》,后于1651年出版,现存。

(8)百合花:当时的法国国徽。

(9)萨赖:真名是安德雷亚·萨赖昂诺。

(10)巧侔(móu)造化:即巧夺天工。侔,齐,相等。

(11)双眉:这里或有误,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眉毛全部被拔掉。

(12)旗手:意大利某些城邦的执政官名。

(13)即昂綦亚利战役(1440年6月29日);佛罗伦萨人在此次战役中击溃了米兰公爵的部队。

(14)告帮:请求帮助。

(15)享年七十五岁:此处有误,雷奥那多·达·芬奇(1452—1519),享年六十七岁。

(16)膂(lǚ)力:体力过人。通常形容力气大。膂,体力。

(17)菲迪亚、阿派赖:菲迪亚,公元前5世纪希腊著名雕刻家;阿派赖,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画家。诗句取Vince(“降服、战胜”)和Vinci(芬奇)的谐音。

(18)《迦拿婚筵图》:指耶稣在加利利的迦拿某次婚筵上使水变酒的事,见《新约·约翰福音》第2章1至11节。【作者作品】

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意大利画家和建筑师,是米开朗基罗的学生。其美术史著作《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汇集》(又译《艺园名人传》),长达百万言,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250年当中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一部珍贵的文献。第一次在书中提出“文艺复兴”一词。【编撰管窥】

上帝将诸多艺术珍品藏了起来,他给了雷奥那多·达·芬奇太多机会,让他找到。【换换脑筋】三只兔子三只耳朵卷八论非永恒性〔奥地利〕弗洛伊德

不久前,我在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和一位年轻而又已负盛名的诗人陪伴下,在鲜花繁茂、富有生气的夏日景致中散步。这位诗人对我们四周大自然的美赞叹不已,但并不由此而愉悦。这一切美景注定要成为过去,夏日的明媚不久就会逸逝在隆冬的严寒之中。不仅如此,一切人类的美景都逃不出这种命运的羁縻,人类所创造了的以及所能够创造的一切美与高雅都不能幸免,这种想法深深地咬噬着诗人的心灵。在他的目光中,他一向热爱和赞美的那一切,在已成为必然的非永恒性的命运的操纵之下似乎已暗淡失色。

我们知道,对一切美和完善所感到的深切失望,会在人的心灵上引起两种不同的冲动。在这位年轻诗人身上所萌生出的令人痛惜的厌世感就是其一,再就是使人对所谓的真实进行反抗。可是那自然与艺术的一切魅力,外部世界给我们感官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真会化为乌有吗?不,这不可能。相信一切魅力会消失殆尽,这或许太无意义,亵渎神明。它们一定会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战胜一切毁灭性的威胁。

然而,这种对永恒性的欲求是我们满怀着希望来生活的一个成果,这一点是如此显著,以致这种欲求不可能得到现实的价值。痛苦确实存在着。我既不能断然排斥一般的非永恒性,也不能替美和完善找出一个永恒存在的例子。但是,我要驳斥这位情绪悲观的诗人,他认为美的短暂性会使美自身的价值受到贬低。

恰好与此相反,美的短暂性会提高美的价值!非永恒性的价值是时间中的珍品,对享受的可能性的限制同样提高了享受的价值。那种美的非永恒性的观点竟给我们对美的愉悦蒙上阴影,这实在不可理解。就大自然的美来说吧,它会在年年时令的摧残后于新年之际姗姗而至,而且与我们的生命延续比较起来,自然美的复返还被看作是一种永恒的东西。我们在自身的生命上面目睹着人的形体与容颜的美不断地枯萎,不过这种短暂性也给美的魅力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假如有一朵花,它只在唯一的一个黑夜开放,而我们却觉得它这种昙花一现并非因此就减少了姿色。我同样看不出艺术作品以及精神成就的美与完善竟会由于时间的局限性而失去价值。要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时代,其时那些使我们至今还惊赞不已的绘画雕塑无人问津了,或者我们的后代对我们的诗人和思想家的作品完全陌生,不能理解了;或者甚至出现了一个地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地球上的一切生灵都哑默无语了,而一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要依其对我们的感性生活的意义来确定,到那时,美与完善本身就不需要再继续存在下去了,因为,它们已不依赖于时间的延续了。

我认为如此去看待这个问题是无可辩驳的,但我发现那位诗人和那位朋友对我的看法却不以为然。我从这一失败中推断出,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感情因素在左右着他们,这种因素把他们的判断弄糊涂了。这必然是那种心灵上对悲哀的反抗,对使他们感到美的享受失去价值的悲哀的反抗。美会是短暂的这种观念使这两位多愁善感的人预先尝到了因美的衰败而引起的悲哀的滋味。由于下意识地逃避一切痛苦,他们深深感到,在享受美的同时,他们的心灵受到一种任何美都是过眼云烟的悲愁情感的浸渍。

因失去了所爱和所赞美的事物而引起的悲愁感在普通人看来是极为自然的事,以致他们把他们的悲愁感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了。而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悲愁感却是一个很深奥的谜,它的奇特现象连我们自己也解释不清,但我们却把其他隐秘莫测的东西溯源到它那里。我们设想人具有某种程度的爱本能,亦即所谓的性力,它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摄住了它自身上的自我以后,它又从自我转向了某个对象,这对象可以说是由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纳入我们的自我中去的。这个转变实际上很早就开始了,一旦对象被毁灭,或者我们失去了对象,那么我们的爱本能就会面临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它可寻求另一对象来作为补偿,或者暂时返回到自我去。但是,我们还不明白,为什么性力脱离了它的对象就会产生这种痛苦的过程,此时只能从爱本能眷恋其对象,排斥他物这一点来推测。我们只是看到,性力紧紧钳住了它的对象,而一旦对象丧失,即使作为补偿的代用品已经纳入,性力仍然不愿放弃那失去的对象。那么,这就是悲愁感。

我同那位诗人交谈时是在大战前的夏天。一年以后战争爆发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