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8 12:15:20

点击下载

作者:(美)大卫·迪绍夫(DavidDiSalvo)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

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试读:

前言■反思

不要哭泣,不要放大愤怒。一切都会渐渐清晰。——巴鲁赫·斯宾诺莎

最近几天清晨,迈克都感到有些头晕目眩,不过他并不在意,想着可能是感冒了。要知道,他是一个运动员,平时身体非常健康,轻微的头晕怎么可能影响到他。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一天中午,迈克正准备从沙发上起身,却惊恐地发现他几乎不能站立,一时失去平衡,差点儿摔在地上。可怕的事还在继续发生,快3点的时候,他感觉到右腿完全失去了知觉,很快这种麻木发展到了右臂。最后,迈克发现他根本不能动弹了。

迈克的妻子杰西卡迅速将他送到医院。他的弟弟接到消息后,先于他们到达了医院。在等待中,弟弟回忆起昨天的情景,他和迈克一起吃汉堡、踢足球,一整天迈克都是那样的精力充沛。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没等他想明白,他就看到了迈克,那一刻,一股巨大的恐惧感在他心中蔓延。迈克整个人仿佛冻住了一般,甚至没有办法张口说出一个完整的词。主治医生很快排除了煤气中毒、药物中毒以及被毒蛇咬噬等情况。

由于迈克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一位神经科医生对他进行了诊断,诊断后该医生告诉杰西卡和迈克的弟弟,迈克极有可能患的是脑部肿瘤,现在急需送往医疗设备更好的医院进行治疗。于是,一个半小时后,迈克被送进了另一家医院。在这里,神经科医生再次告诉杰西卡,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迈克恢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她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之后,多位神经科医生再次对迈克进行了会诊,其中一位认为是肿瘤,其余的人则并不肯定。因为核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迈克大脑的左半球存在异常,但不能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可能是一个肿瘤,也可能是伤害引起的动脉瘤或者是感染淤积形成的另一种物质。不过,医生们一致认为,迈克必须立即接受脑部手术。由于迈克的偏瘫进一步恶化,而目前除了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出一点问题,再无其他办法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这个33岁的男人来说,手术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5个小时的手术过程中暴露了一个谁也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迈克的大脑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而引起了巨大疼痛,并且感染已经大面积扩散,引起了一系列损害性的轻微麻痹。如果治疗不及时,他极有可能在数小时后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迈克被注射了一剂强力抗生素,抗生素通过静脉泵被导入身体的循环系统。两天后感染还没完全消除,但在接下来的日子,感染一天天地缩小弱化,迈克在病床上一动不动地躺了一周后,便能够从床的一侧挪到另一侧了,最后胳膊也能抬起来了,9天后,尽管他的右边仍处在瘫痪状态,但他终于能够支撑着从床上坐起来。更可喜的是,他能够再次说话了,后来,他甚至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站立并且能够将重心移向左侧来保持身体平衡。虽然迈克还不能独自站起来,但他依然非常高兴。一个清晨,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迈克用左手撑着身体慢慢地站了起来,这使杰西卡几乎难以置信,但是她了解丈夫的决心,知道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去恢复。

然而接下来,正当他似乎逐渐地康复之时,噩耗再次发生了,迈克跌倒在床上,但这并不是由于他失去了平衡。他好像被射了一枪,突然跌倒。他失去了意识,杰西卡试图叫醒他,她想着可能是他身体十分虚弱而又站得太久被拉伤了。护士冲进病房,检查了他的生命体征,然后他被紧急抬到了轮床上,几分钟后,被送进了手术室。之后,迈克出现了心脏衰竭的症状,杰西卡被再次告知做好最坏的打算。关于迈克心脏衰竭的原因,医生说并不明确,但是无论如何心脏衰竭肯定和最初的病症相关。迈克再一次面临着死亡的考验。

心脏手术持续了6个小时,医生推断可能最好的结果就是迈克挺过来了。现在,迈克还没有从手术中恢复过来,但在这几天中,他仍有一线希望。而且这条恢复之路似乎相比迈克两周前的艰难恢复之路相对容易些。

几周后,当迈克从医院出来时,他苦苦思索,当生命在一瞬间改变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以往的每个星期六早晨,他都呼呼大睡,而现在他成了一个偏瘫患者,是一个经历了脑部手术和心脏手术的幸存者。

除了身体的疾病之外,他还面临着一个十分可怕的、由于生活突变和破碎后所引起的心理障碍。他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办?”医生告诉他,通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的最好情况是右胳膊和右腿的功能能够恢复50%,这意味着迈克的生活——运动、身体活动都将改变,而这些在他感染之前都是轻而易举的。在这之后,迈克面临的将是攀爬一座大山——恢复身体机能的大山。无论多么艰难,他都得去做,他知道他目前仅仅有一些简单的机能,他不能像过去那样了。他绝望而悲伤,愤怒而失望。

这种感染是怎么袭击他的,是怎么侵入他的大脑的?所有这些问题,没有医生甚至没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家研究过和他相似的案例,所以他们都不能够给他提供答案。迈克的案例是不同寻常的,这一感染几乎杀了他。按理说,这种感染应该不能够通过脑血管的屏障,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越来越多的问题使迈克逐渐意识到一成不变的生活是虚幻的,如果这能够发生,那么一切都能够发生。迈克的心灵和身体一样被摧毁了。

从医院回来后的数月里,迈克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回到一个似乎被人遗忘的世界。他处在绝望的深渊,有时一连好几天,他不想离开他的房子,甚至他的沙发。但是在黑暗里他并没有失去方向,与不断的消沉相反的是他开始克服障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的想法是在每一件事上挑战自我,走出门外去赢得希望,他像旅行家一样脑海中充满了自我挑战和超越的故事。他曾经做了一个可怕的假设——他向一种必然性的幻觉屈服了。这种可怕假设的结局就是如果他不能克服目前的困境,他就将一直处在如之前一样的困境中。迈克发现,他越是尝试去抑制正在发生的事情所造成的不良感觉,他正在着手的重塑自我的努力工作付之一炬的可能性就会越高。因此他不再试着压制它们,而是容许自己去经历感受并分辨这种感觉。他这样做了之后,压力的强度一点点降低了。

再没有比迈克正在面临的挑战更鲜明的了,自我恢复不仅是非常复杂和令人忧心的,而且相比预想的有更多挫折。无论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他都不会退缩,而事实上,他也从没退缩过。

这个故事的真实结果是迈克几番挣扎后不得不接受另一种生活。且为他将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敞开了一扇心门,但是他强迫着自己去尽可能地使用他的右胳膊和右腿,以完成身体的恢复,尽管这样的结果只能恢复最初功能的一半。

迈克和杰西卡增添了新的家庭成员,他成了一位美丽小女孩的父亲,他最终还成了他所在学校的足球教练,并且在一年内,他甚至能够进行冲浪划水。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需要去克服迈克所面临的障碍,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也不会如此突然地被打破,我们大多数人也不必去了解这种感觉——去适应跟数周前我们熟悉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

迈克的事情不是典型性的,但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我们所有人都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即无论何时我们想要前进、成功和取得成就,都必须去克服那些不可预知的障碍。可能有时这些障碍很小,有时它们似乎难以逾越,但是最明显的事实是,我们都要面对它们,然后倾听我们内心真正的声音,即我们所熟知的元认知,它对于分清什么是我们想要的和什么是我们能够实现的十分有益。

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得面临自我反思的挑战。然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理论能够在我们遭遇挑战时提供基于事实的知识线索,这种科学的知识相比典型的自助知识更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关于自我的困难心结,并且促进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思考自身。结果可能并不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毕竟思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如同迈克那样,如果我们想要获得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是有足够的睿智去克服重重困难并坚持下去的。

第一部分 知

绪论 大脑改造:开始思维逆转之旅

事物本身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我们的思维。——亨利·戴维·梭罗

我们将要进行的是哲学家称为“思想实验”的研究。请不要有所误解,这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哲学练习。哲学家们总是在探寻修辞的边界,徜徉在逻辑谬误的迷宫中,然而,这些却不能帮助我们达到想要的目标。我们要进行的实验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实用。

我们仿佛是充满好奇心的探险家,手持科学利刃,披荆斩棘,勇敢地进行冒险之旅。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向许多实验研究者请教,但是我们的实验没有仅仅囿于实验室中。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它,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大自然的伟大奇迹。它,遍及我们整个神经系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我们谈论大脑时,我们相当于在谈论整个身体,因为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受到大脑的影响。同样,当我们提及心智时,它的定义可以扩展得更为宽广。

■心智改变

几十年前,关于人类心智的两种科学观点开始相互融合,学科的交叉产生了一种新的更为深刻的理解,直至今日,持续地改变着我们的文化。

第一种学科,认知科学,侧重于揭示大脑如何产生意识以及思维怎样左右情绪;而第二种学科,行为科学,倾向于通过人们的行为来揭示思维如何工作和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怎样影响思维。

这两种学科(至少它们的现代形态)有着相对新颖的科学意义,因此,它们在相互融合之前沿着各自的方向平行发展了一段时间也就不足为奇了。当这两种学科相互交叉之后,综合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形成了人们对意识、思维、情绪、社会行为以及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相关的一切事物的新的理解。为了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化,诸如进化心理学、社会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等学科近年来也应运而生,并且开始相互融合。

自两种学科观点开始融合之后,我们很难用一本书或者一系列书来详细捕捉由此产生的变化。下面,我列举一些重大改变:

■人们不再认为大脑自幼年之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相反,人们认识到大脑的改变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脑是具有弹性的,用一个现在广泛使用的术语来描述,就是“神经可塑性”。

■大脑的功能(例如记忆、学习)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脑区,而是多个脑区通过连续的神经化学反应共同实现的。

■大脑的左右半球并不像之前所认为的,相互独立,毫不相关。事实上,它们在持续的反馈回路中同时起作用,并相互影响。

■曾经被认为自出生后就一成不变的人格,结果证实,具有相当强的适应性。而且,所谓“外向”与“内向”的人格类型并非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有着清晰的界线(准确地说,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两种人格的中间地带,是中间人格者)。

■人并不是“理性行动者”,实际上,我们的所想所为多多少少会受到偏见或执念的影响,只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

■潜意识并非像弗洛伊德形容的那样,是一口承载了肮脏想法、原始欲望且即将沸腾的大锅。相反,潜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加工模块的综合体,它通过难以想象的力量控制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比,意识领域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我们的大脑产生我们的心智,同时他人的大脑也影响着我们的心智,尽管我们从未意识到,然而,在某些方面,人类大脑确实具有同步性。

以上列举的只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些变化。在最近30年里,人们在探索大脑和思维上取得的进步远不止这些。

接下来,本书将会回答一个问题:“‘思维改变’将会如何影响所有人?”

■你位于断层的何处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不会通过阅读学术杂志上的实验论文来获悉最新的神经科学成果,因为那些高深莫测的科学研究,看起来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有些科学研究真的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媒体一定会宣扬得妇孺皆知。

然而,这些神经科学研究确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将会告诉你其中的秘密。总结起来,神经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为人们造福,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你是否能从思维改变中获益?你的生活是否会因关于脑的新发现而更加美好?我将会尽力让你相信,如果不逆转思维,在不久的将来,你只能不断地受制于人。原因很简单,他们比你更善于思考。

■在真正开始探索之前……

我们要一起奠定这次科学之旅的基调。首要的事情就是,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首先要声明的是,我既不是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也不是神经科学家、学术研究者,或是客座教授。我只是一个对大脑功能有着无限好奇的科普作家,希望将我所了解的,与像我一样好奇的人分享。

我曾为大大小小的杂志撰写过科学和技术类的文章,其中包括《科学美国人》、《福布斯》、《今日心理学》、《心理牙线》以及《华尔街日报》。除此之外,我还开了一个名为“日常大脑”的博客,出版过一本名为《疯狂行为学:来自猩猩的你,为什么总会失去理智》的书。

在那本书中(以“科学帮助”为基础,但后来的内容远不止此),我展开的话题围绕着所谓的“认知偏差”。我想要发掘人们总是脱离最大利益进行思考和行动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的大脑究竟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使得我们矫正自身的既定模式如此困难。在书中,我还详细阐述了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偏见、执念和错觉,并根据已有的神经科学研究,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帮助人们去克服障碍。

而在本书中,我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我敢说,这是一个比之前更加宽泛和有趣的尝试。

由于我的第一本书和后继的一系列文章都是关于大脑的,可以说,在这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所有我对可能发生的改变所持的乐观态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怀疑主义者,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我很难被说服。

如果你也长时间从事科普类文章的写作工作,那么你一定可以从参差不齐的文章中甄别出孰优孰劣。不得不遗憾地说,真正高质量的文章屈指可数。总有很多人花大力气在宣传上,试图让你相信他们所说的值得你花费金钱和时间,却很少有人愿意潜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研究。

但是,我对本书的内容抱有很大的乐观态度,并且我认为这种乐观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可以自信地说,如果你阅读下去,你会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不过,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当你合上本书的时候,你变得和我一样精力充沛、充满希望。

我的乐观从何而来?

下面是概要答案,我们现在了解大脑的运行,以及在运行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潜在原则。

就思想和行为而言,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大脑的新方式。最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了许多关于大脑的、不可思议的发现。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是关于我们的心智。

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莫过于人类大脑包含了一连串永不停歇的“反馈回路”,这些“反馈回路”共同运行,形成了一台驱动思想和行为的引擎。如果我们能深入了解影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反馈回路,那么我们定能找到改变思想和行为的方法。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前方的道路都令人欢欣鼓舞。

为了让你能认可我的乐观,我要讲述一个多年来一直吸引着我的注意、点燃着我激情的故事。不过,本书绝不是一本关于大脑的“螺母和螺栓”的书(一类钟表匠教你如何改变速度、调整时间的书)。

在本书中,涉及的所有讨论都有着神经化学基础。换句话说,大脑中发生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关键性化学物质(类似于多巴胺、血清素、谷氨酸酯)。假如我们想要深入探索大脑的奥秘,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清楚那类化学物质是什么,它们在大脑运行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例如,如果我们不了解多巴胺在大脑的“奖励中枢”中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渴望达成目标。

但是,我们的重点不是解剖大脑或是探索神经化学的奥秘。理解特殊的化学物质如何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本书却不是一本关于神经科学的教科书。本书只有一个实用性的目标,展示出所有变化的可能性。

很多传统的自助类图书尽力为人们提供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成功法则。在这类书中,作者们会先描述一个问题,接着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告诉你如何从A(现有状态)到B(理想状态)。而对于我来说,从事科普文章写作的经历使我排斥一切成功法则。我总觉得世界如此多样,不存在所谓的万能公式,让任何人代入自己的情况,都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这也是我写的书是“科学帮助”,而不是自助的原因。科学帮助目的是从旨在弄清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研究中提炼知识线索。

我不会向我的读者宣称“我找到了答案”。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我们正在共同进行着一场思想实验。我们正在构建自身的思想,寻找由思想通往行为的道路。

当我们做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在探索着改变的契机。但是,我们时刻要提醒自己,科学本身并不是答案,它与问题有关。假如我们即将要使用科学工具进行探索,那么我们首先要掌握科学规律,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某些发现推及到所有情况,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无法发现真相,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利用呢?当然不是,倘若真是那样的话,根本就没有写这类书的必要。事实上,它仅仅意味着我们不得不谨慎地使用一个心理法庭,包括可以审理的案件和可以移交的案件。除此之后,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希望解决一些“案件”的同时,也开辟一类新的、能引起浓厚兴趣并促使我们进步的“案件”。

以上是对这次科学探索之旅做的简要阐述,下面,让我们谈论点别的。

我在上文中简要地提到了“反馈回路”,当我们继续前进时,它就是我们旅行的引导者。

◎反馈回路:适应性大脑的“发动机”

我们将要讨论的是意识空间的驱动力,认知科学家将它命名为“元认知”。简单地对元认知进行一下定义,即“对思维的思考”。为什么元认知如此重要?在下面的部分中,我会细细道来。

元认知是我们所拥有的、能够改变反馈回路的最强大的内部力量。

有了以上内容作铺垫,本书分成三个大的部分以及一些小章节。

第一部分——知:我们将会讨论心理空间的动力系统,包括意识空间和庞大的加工空间(称为无意识)。

第二部分——做: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会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做,包含了对增强思维能力与催化行为的思维手段的选择。

第三部分——扩展:在这最后的部分,我们将会对一系列资源进行评论,包括散文文学、小说和电影,将我们在本书中的探索进行一下扩展。

现在,让我们开始冒险之旅吧。这是场充满了乐观态度的实用主义思想体验。你所需做的就是,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所有可能,尽情去享受所有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第1章 元认知:冷静的观察者

生命最终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生存,还在于觉醒和沉思的能力。——亚里士多德

这里,我们将用一幅图(见图1-1)引出后面的讨论,这幅图将把本书中反复出现的核心概念(元认知、适应、主要的反馈回路)串联在一起。我们先从图的顶端开始,首先要对“元认知”下定义。图 1-1

■什么是“元认知”

问题解决技术(例如,类似于各种各样的认知和行为疗法中使用的技术)依靠着一种人类独有的手段,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种手段在生活中都得到频繁的使用。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种手段的作用,就是它帮助人们从问题中抽离出来。借助这种手段,我们可以从令人困扰的事件中挣脱出来,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事件本身,事情往往会迎刃而解。正如那句古话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种手段不是别的,正是“元认知”(见图1-2),即我们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虽然《圣经》上说过“人生而平等”,但是人们运用元认知的能力确实大有不同。由于它源于后天的努力,如果想要掌握技巧,就必须进行思维训练。不过,一旦我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元认知,那么没有比它更有效的手段可供我们去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和矫正指向目标解决的消极方向了。图 1-2

每当我们对思维过程和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反思时,其实都在使用元认知。尽管我们在使用元认知的时候可能会缺乏有效的指导,甚至有可能陷入无限的思维怪圈中,但是丝毫不妨碍我们一天到晚使用它。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元认知的能力,我们要使自己专注于它的力量,在不得已的时候,还要安排必要的训练保持专注力,避免分心。这是个挑战,但是迎难而上会产生明显的结果。

换个更合适的说法,元认知是调整思维、改进思维结果的最有力的内部手段。

我们将在书中讨论以下几种已被发现的影响:

■影响反馈回路

■发现认知歪曲(又称为“思维错误”)

■促进神经化学变化

■什么是反馈回路

在本书中,将会频繁地使用一个人们经常听到却很少去探究意思的术语——“反馈回路”。事实证明,反馈回路极其重要,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花大量篇幅,去讨论一下反馈回路作为适应性大脑发动机所起的作用。

关于人性,有着这样一种老生长谈,人们每天体验到的复杂人性就像一片深海,深不可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找到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去解释许许多多行为的原因。在过去的40年里,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流行病学以及企业策略学的研究耗尽心力,终于证实反馈回路的广泛解释力。一旦我们清楚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将会惊喜地看到,我们的大脑驾驭着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反馈回路。

研究者认为反馈回路在四个不同的阶段运转,上一阶段与下一阶段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科普作家托马斯·戈茨(Thomas Goetz)把这四个阶段(见图1-3)分别定义为:图1-3 反馈回路的基本要素

◎事实阶段

每个反馈回路都要先搜集数据。从广义上说,数据可以是观察、整理、测量的和之前存储在大脑中的任何信息。数据既可以来源于你自身,也可以来源于其他人。像是观察同事在办公室是如何互动的,记录体重称上的数字,开车的时候前方车轮发出奇怪的嗡嗡声,这些都是搜集数据的方式。

◎联系阶段

在联系阶段,我们将从数据的搜集和存储转向数据的输出,但是此时的数据已经“改头换面”。如果要使数据能够在反馈回路中发挥作用,数据本身必须被赋予意义。这时数据就得与个体的需求联系起来。举例来说,当你意识到与同事的良好互动将会帮助你更好地工作,并且从长远角度来讲,可能会让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时,观察同事的互动就由原始数据的搜集转为意义数据的输出。这就是保持回路畅通的情绪“刺激”。

◎结果阶段

一旦数据有了意义,回路就能够继续发展,但是,若要保证回路运转顺利,我们此时还要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信息。接着上面的例子,你已经认真观察了你的同事是如何互动的,并且你判断这些数据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同事的情绪有关,那么加工这些数据的结果是什么?现在你需要下定决心,如何去处理这些数据,要么做些什么,要么什么都不做。因此,就进入了回路的最后一个阶段——行动阶段。

◎行动阶段

当明确了信息与我们需求的联系和由此产生的结果之后,我们现在要面对的就是“做”的挑战了。让我们继续办公室的故事,你确信,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入同事们的圈子,那么你只能游走于办公室这个小小“社会”的边缘,始终不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最终,你不能获得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的人脉。到此,你前方的昏暗道路上,仿佛突然间亮起了一盏路灯,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你迅速行动起来,逐步改善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融入那个小社会,只为完成终极目标——成为那个圈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只要开始了行动,那么这个行动本身,可能作为被评估和观察的信息(新的信息得以搜集和校正),开启新的反馈回路。随着回路的不断循环,你将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

鉴于这个多层的解释,不难看出为什么反馈回路占据了无数学科的核心地位。比如,工程学就是依靠反馈回路来计划、设计、建造和测试所有对象,小到水泵站,大到复杂的软件应用;企业发展策略利用反馈回路来制定和实施商业计划和营销策略;而流行病学则以反馈回路为基础来研究新的疫苗和抗病毒疗法。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不再赘述了。

就本书的目的而言,我们关注的是反馈回路在认知领域所起的作用。下面,让我们把注意力重新折回到大脑上,看看反馈回路作为大脑的“发动机”,是如何为大脑提供动力的。说的更细一点,我们将要探究多重反馈回路是如何同时工作的,以保证大脑能够持续地创造奇迹,指挥我们跨越重重障碍,克服种种挑战,朝着目标奋力前进。

■人类大脑如何进行元认知:元认知回路

元认知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还是有着广泛神经基础的大脑功能之一。产生元认知的大脑结构并非仅仅局限于大脑的某一区域(正如许多高级的皮层功能那样,比如记忆)。

相反,这些结构跨越了多个大脑区域,通过一个心理网络中的神经连接形成了一个大的脑区,其中就包含了广为人知的前额叶皮层(PFC),这个脑区是最后才进化出来的部分,主要负责高级思维和推理。为了简要解释大脑完成元认知的过程,我们有必要提及一个整合了意识和潜意识成分的反馈回路(见图1-4)。图1-4 元认知回路

◎系统

我将元认知回路的开端定义为“系统”。在系统阶段,许多无意识加工通过神经科学家称为“模块”的结构得以进行。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试图有意识地去控制右手和右臂的每一个动作,接下来是左腿,然后再使你的头左右摆动。感谢“上帝”,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动作,我们会有意地去做这些动作,但是我们不必专门去思考如何才能完成它们。“系统”中的动作功能控制模块自动操作了上述动作,不需要直接借助意识的努力。我们不可能经常有意识地监控和控制那些动作(举例来说,保持重力平衡),更没有必要去控制诸如血压、肺、心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因为这些在“系统”中都是无意识自动发生的,“系统”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加工中心。然而,来自于“系统”中的信息却能够进入意识领域。尽管系统中的一些信息是自动产生的(因此有个术语叫做“自动思维”,它是指突然间出现在我们意识中的想法),但是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一些来源于“系统”的信息可以转移到“意识空间(conscious mind space)”。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进入广阔的模块化系统来进行调整。

◎心理剧场

为了弄清楚来自于“系统”的信息是如何进入“意识空间”的,我们有必要把这个过程形象化地投射在一个屏幕上,我把这个屏幕称作“心理剧场”。在心理剧场中,我们的有意识加工能力(主要体现在前额叶皮层上)能够聚焦于“系统”的特殊状态(例如,像是社会情绪之类的抽象模块,或者血压之类的生理模块)。换句话说,储存在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被提取出来,或者像是“检索”图书一样,为心理剧场做准备。

拿你可能做出的特定的社会情绪反应为例,有时你不能理解为什么某人的行为使你觉得厌恶(你仅仅知道他的行为令人厌恶)。但是如果你把系统中的情绪性关联投射到心理剧场的屏幕上,你就能仔细地对你的反应进行分析,也许之后还会对自己的思想产生新的看法。比如,你可能会意识到,你道德愤怒的根源来自于对之前发生的类似行为的模糊记忆。也许那个人使你想起了多年前欺负你的堂哥。这种释然将会回转到系统中,回转到社会情绪管理的模块中。因此,下一次你再遇到这个人的时候,他就再也不会引起你的道德愤怒了。

在一个更基本的层面上,我们能够通过元认知回路影响类似于血压之类的实质动态。一旦我们将血压的系统状态投射到心理剧场上(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类似于血压监控的反馈技术将其引入心理剧场),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有意识的控制手段来影响它,比如说,可以通过冥想或者其他放松技术,让我们感到身心平和。连选择采用冥想的方法来控制血压都是有意识评估的结果。

无论模块是情绪的还是生理的,有意识的影响只能通过元认知加工,或者是与我们正在评估或是可能改变的事物“有意识分离”才能实现(下面我们将会简要讨论)。

■意识层面的元认知

我们已经讨论了跨越无意识系统和有意识心理剧场的反馈回路。但是,我们现在不得不返回原点,采用一种更加宽广的视角,因为仅仅关注回路并不能告诉我们元认知的整体面貌。我们将会对一个在神经科学上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做出回答——元认知在更大的意识层面是如何工作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一幅新图(见图1-5)展开我们的讨论。图1-5 意识层面的元认知

弗洛伊德曾说过:“无意识是一口承载了未被察觉情绪的大锅,它即将沸腾。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冒险进入这个神秘、令人恐惧的领域,追溯到它们的最初形态,它们可能是早期被压抑的欲望和性幻想。”如今,认知科学家提出了“新的无意识”的概念,使其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念区别开来。新的无意识并非是未被察觉的情绪、本能和欲望的释放。在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大量实验之后,我们现在认为无意识更近似于一个大型的模块加工系统,而不是一个心理情绪的无底深渊。有研究指出,无意识信息加工速度最高可达到11000000次/秒。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意识空间中,信息加工速度最高也只能达到40次/秒。如果我们把意识图百分化,意识空间连大脑加工的1%都不到,剩余部分都是新的无意识——一个模块化、有着无穷力量的机器。

这是我们讨论的转折点。想想都令人兴奋不已,因为我们似乎能够直接接触和改变无意识。然而,这很大程度上是种错觉,我们把它称为“内省错觉”。内省(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审视自身”)虽然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它并不是一把开启无意识大门的魔法钥匙。不幸的是,许多自助和新上架的书籍,力图使人们相信内省正是那把钥匙,并且只要学习新的(或古代的)内省方法,我们就能如同探囊取物那般简单,得到想从无意识中获得的一切。

但是,从科学帮助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得不以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去判断,通过内省(或者其他的聚集自我的技术)我们能够获得什么或是不能够获得什么。我们可以探索无意识,但是并非想象中的那样随心所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件好事。在进化过程中,大脑中生成了一个弥足珍贵的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保证我们曾提到的那些无意识模块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来自于无意识的大多数思想和感情都不能用言语表述出来,但具有认知性,它们虽然不太具体,但也不完全抽象。这些思想和感情包括我们觉察到和已经忘却的感情,隐藏在内心深处不确定的感受以及所谓的“舌尖现象”(比如,“我知道那个乐队的名字,却说不上来,但是我确定知道”)。

来源于无意识认知的想法和感情可以渗透到“低级元认知”空间里(见元认知箱的低级部分),在“低级元认知”空间中,我们开始处理无意识的未知事件,但是这些事件却无法投射到心理剧场中,直到大脑中的指挥控制中心(前额叶皮层)将它们输送到“高级元认知”(也叫“意识元表征”,位于元认知箱的高级部分)。这是我们心智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从心理上分离,如同灵魂出窍般去看我们的所思所感。

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在意识空间里,我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为40次/秒。相对于无意识的信息加工速度,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意识空间的信息加工能力仍然不容小觑。靠着40次/秒的加工速度,我们依然收获颇丰。并且我们越是善于使用元认知,我们越能有效地驾驭这种处理能力。实际上,促使大脑积极有效地运转元认知回路,也正是提高大脑适应性能力的关键。

■元认知觉察

上文已经阐述了元认知的基础,现在让我们讨论一下“元认知觉察”,以及它对我们目前的探索有什么帮助。心理学家用一个问卷调查排名系统来确定个体元认知觉察水平,即个体意识到自身是如何检测和影响思维的程度。个体的元认知觉察水平越高,其使用自动化系统去引导思维加工的频率越低。

另一个思考元认知觉察的方式就是想出一个策略,这个策略能够挑选出可利用的认知反应。曾有研究者把元认知觉察比作一种容量控制,元认知的容量越大,我们能觉察到的思维反应就越多。并且,我们会把这些思维策略清晰地呈现在心理剧场中,这时,我们不仅增大了容量,也提高了屏幕的分辨率。

元认知觉察包含四个主要因素:

■元认知控制:在意识空间中,我们施加在思想和感情上的有意识控制

■元认知知识:进入意识空间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元认知监控:在意识空间中,我们对知识进行评估的频率和效率

■元认知体验:我们能从意识空间的知识中获得什么,以及这种体验怎样使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获益

伴随着元认知觉察水平的提高,我们对大脑反馈回路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我们越来越了解外部和内部的体验是如何影响大脑工作的,并且我们发现通过改变影响力,还能开启改变大脑反应方式之门。

换句话说,我们越擅长对思维进行思考,我们越能顺应改变,越能找对朝向幸福生活的方向。

■一个实用的比喻:内心的记者

我认为元认知就像一名记者(见图1-6),因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具备从元认知中最大程度获益的主要特征。

一名优秀的记者:

■行动迅速

■来源可靠

■提问准确

■持续追踪

■报道真实(在第二部分中,你会听到一些关于心智的其他比喻,我将其称为“心智的12种元表征”,但是这里我们仍使用记者这个比喻,因为此时,没有比它更贴切的了。)

下面我们列举一下优秀的记者与元认知觉察存在哪些相似之处。

◎行动迅速

一旦记者决定好报道的方式,就立刻行动,决不浪费时间。同样的,元认知觉察必须快速地进行改变。我们必须即时分离和评估当时情境,因为事态发展往往难以预料,但是必须马上做出行动。

◎来源可靠

知识是一种手段,正如逻辑和直觉也是手段一样,尽管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知识(就像我们不能纯粹地依靠逻辑或直觉一样)。有一个观点一直贯穿本书,寻找和应用来自可靠来源的知识线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元认知的契机。

这本书中参考和推荐的出处主要基于实验或来源于其他学科。一个好的记者能够深入挖掘信息,多方位进行思考,因为任何单独的学科都不可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他还应该把打破阻碍学科互通的围墙作为使命,同时,一名优秀的记者自己也是“万金油”。同样的道理,只有信息来源广泛,我们才能增强元认知觉察。寻找和消化这些来源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这内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必定受益匪浅。

◎提问准确

一名优秀的记者会深入问题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这点同样适用于元认知觉察。如果我们躲躲闪闪或不肯正面问题,对我们来说没有一点好处。相反,正确的做法是一针见血,直击要害。另外,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记住,在这个过程中,从来都是时不我待,所以做事果断非常必要。

◎持续追踪

记者们都是喜欢评论的侦探。当他们提出正确的问题之后,剩下的就是持续追踪。但是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掉进了一个兔子洞时,他们也会意识到该到此为止了。元认知的推断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其中的一些与你问自己的问题有关,一些则不是。如果你认为推断有帮助的话,你就得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并持续追踪,同时忽略掉其他无关的推断。

◎报道真实

最后,一名优秀的记者报道的事实可能令人难以接受。无论事实怎样,它都是故事的一部分。一旦使用元认知,你不得不心甘情愿承认你发现的一切,无论它们有多么不堪或是令人心碎。你内心世界的搜索,就像记者的搜索一样,是为了获得真相,尽管真相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事。

现在,你可能会问,“如果时间紧迫,我应该如何实施这么多步骤呢?”答案就是,尽管以上这些看起来是一步步的,事实上他们是一个整体。记者们使这些特质具体化,并将它们一起体现在行为之中。我们在使用元认知觉察时也应如此。每次,当我们有意识地使用元认知觉察,我们都不会故事地从A到B,再到C。我们应该向资深记者学习,训练自己自主地实施这些步骤。本章小结在本章中,我们讨论了什么是元认知,它对思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什么是反馈回路,为什么它是讨论大脑和心智时的重要概念;一名优秀的记者与元认知觉察存在哪些相似之处。下面是第1章的主要内容:■元认知是“对思维的思考”。■反馈回路包括四个主要因素:事实、联系、结果和行动。■元认知回路是无意识的信息(在“系统”中)进入到意识空间(心理剧场),并且转化成能重新转回系统的信息的过程。然而,我们必须这样想,我们能够通过内省来进入无意识空间,这种想法被称做“内省错觉”。■我们能够通过元认知回路,进入部分无意识空间,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包括两种水平的元认知,低级元认知(我们接收认知的想法和感受)和高级元认识(我们从所想所思中分离出来)。■元认知觉察是指,我们使用元认知反过来影响思维和行为的“思维策略”的水平。■一名优秀的记者所具备的条件与充分地利用元认知觉察的原则十分相似。■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过程步骤”实际上并非分步骤,而是一系列连续的思维和行为,元认知亦然。■我们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扩大和提高元认知觉察的能力,这样做会大大提升得到最理想思维结果的概率。

第2章 心理化:最初的心智游戏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智已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却没有人了解其中的过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已经讨论过元认知,包括元认知是什么以及元认知回路在心智上是如何工作的。下面,我们将会进一步探讨人类大脑增强元认知的特质。

然而,在开始讨论之前,要做件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把这些自我反思能力与其他物种的相似能力进行一下区分。长久以来,认知科学家认为,只有人类才能够完成基本的自我意识任务,比如说识别镜子的自我。如果你把自我意识想成一条线段,那么类似于镜面自我识别的基本任务位于线段的一端,元认知觉察则位于另外一端。这样,你对我们将要讨论的内容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框架。

事实证明,我们在其他物种的自我意识水平上的观点是错误的。不仅仅黑猩猩和其他类人猿能够识别镜中自我(与认为它们的影像是另一只猿相反),甚至连海豚、大象、猕猴和欧洲猿、喜鹊都能做到这点。

真正只有人类能够完成,而其他物种却做不到的是,从自我知觉中脱离出来,审视一种脱离了自我的情境。举个例子,黑猩猩之所以能够识别出镜子中的自己,是因为它注意到当它指或拍镜子的时候,镜子的影像与自身的动作完全一致。(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们认为其他灵长类动物是最近几十年才具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但是,同一只黑猩猩却不能够假想出一个除镜子影像之外的心理位置,它不能在一个脱离当前环境的水平下进行元认知。

然而,人类不需要注意,就能脱离当前环境进行元认知。例如,当交通拥挤的时候,旁边的车却突然插到你前面,你立刻就能意识到出现在当前情境中的所有事物,你自己、交通以及插队的人。你怒不可遏地按响喇叭,然后摇下车窗玻璃,呵斥插队的人。

但是进化使你具备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技能,因为你没有必要与当前发生的事情保持一致。你能够从当前情境脱离出来,判断一下不同的思维和行动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在你按响喇叭,摇下车窗,大声呵斥之前,你能够对做与不做的后果进行一下分析。在这个心理空间中,你“看到”了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认为贸然行动结果并不理想,所以你放弃了这样做。你有效地使用了元认知觉察来改变当前局面。

阅读了上段之后,你可能会问:“那听起来不错,但是万一我一时冲动,失去理智,立马行动怎么办?”答案是,任何人都能够改变下一刻要发生的事情,尽管我们承认更倾向于听从大脑的边缘系统做出反应,这个反应系统因“战斗或逃跑”的倾向而广为人知。

我们将会再次思考在前面探索中浮出的问题。高度发达的元认知觉察绝对是对抗“战斗或逃跑”反应的疫苗,但是作为一种资源,它却被许多人忽视,以至于它的力量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元认知是人类所拥有的、改变和提高大脑反馈回路结果的最有效的内部力量(包括那些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才能施展的能力)。然而,要想使用好这种影响力,一定要下工夫。

我们能做到如此之多,比如自我反省,这也是灵长类和猿类做不到的。那么,除了元认知之外,还有什么使我们的心智区别于其他的呢?

■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TOM)指的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够想象隐藏在他人之前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感受,并对他们当前或未来的行为做出预测。TOM有其有意识的、合理的部分,不过,我们常常通过快速、自动的无意识过程对他人所想所思进行“理论化”。TOM又被称作“心理化”(见图2-1)。图2-1 心理化

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使得人类成为对TOM有着高要求的唯一物种,因为人类社会的复杂,使得人们“进入他人头脑”成为必须。换言之,我们都是天生的读心者。

所谓读心,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可怕。我们所有人,无论刻意与否,每天都在“进”、“出”他人的大脑,搜集和评估能够作为判断他人思维会怎样影响行为的线索。我们如此频繁地做着这件事,以至于得到一个很有力的观点:我们的心智,至少是一部分,由我们的思想与他人思想产生的碰撞来定义。

在这儿,要着重提一下丹尼尔·西格尔的贡献。西格尔的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人际神经生物学”。这个学科的诞生表明,当我们说起“心智”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我们的大脑、自己的心智和他人的心智之间的关系。总结一下就是,心智是内在的、相关的。用西格尔的话说,就是:“心智是身体的意外属性,而联系是在内部的神经心理加工和相关经验中产生的。换句话说,心智是出现于全身分散式的神经系统以及联系中交流模式的一个过程。”

这也是西格尔所说的“突现”的实质,更加基础的过程(与大脑的神经联系以及与他人的相互联系)产生了一些新事物——我们的心智。因而,我们的心智来源于不断变换的内外部变化。西格尔强调:“心智是身体的具体表现,而非局限于大脑。同样,心智也是相关的,而非独立的产物。”

■意向性:心心相“映”

紧跟着心理理论,接下来我们要介绍一下“意向性”,一个将人类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的重要概念。意向性可以被看作心理理论产生作用的有力臂膀,它可以通过次序得以测量(第一、第二、第三等)。

拥有一阶意向性的主体(人类或其他动物)能够反思自我的欲望、需要,他们能够进入自己的头脑中。甚至一只正在照镜子的黑猩猩也不得不做一些一阶动作来确定它正在观察的是它自己,而不是别的猩猩,而且好像地板上靠近其他猩猩的葡萄确实在它旁边,只等着它拾起来,然后大快朵颐。

二阶意向性使得主体能够形成关于他人心智状态的理念。

三阶意向性指的是个体能够推断一个人如何思考另一个人的想法。

再向前推进一步,四阶意向性指的是个体能够推断一个人怎样揣测另一个人如何思考第三方的想法。

仅仅人类能够掌握三阶和四阶意向,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甚至能完成五阶或六阶意向。并且,一些很复杂的记叙文只可能使用四阶甚至更高的意向性才可能展开。

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例如海豚和猪,具有一阶和二阶意向性。

■心声的作用

人类心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就是“心声”。心声是将行为中的元认知觉察标注出来的通常做法。当我们检验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到哪一步的时候,检测者会听到一种来源于自身的声音。尽管这种声音是我们自己发出的,但是它更像是一位冷静的旁观者做出的论断。

大多数人都体验过这样的心声,当你决定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去做吧”,“千万不要这样做”,类似的声音冷不丁地会回响在你的耳畔。那么,心声是如何到达行为的终点并在终点指挥我们究竟是前进还是止步不前的呢?答案就是,心声的发出者——元认知“黑匣子”。

然而,问题在于,你的心声是否真的具有指导作用呢?如果你的元认知觉察的过程得到了良好的训练,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心声会引领着你走向成功。但是,倘若恰恰相反呢,遵循心声的指挥,只会让你陷入一个接一个的麻烦之中。

使心声具有指导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艰难的任务。消费型的社会在潜移默化中使我们接受这样的主流文化,任何形式的“感觉好”都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而这种情况下的“感觉好”往往是本能的替代词。尽管有时满足一下原始欲望会得到不错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时间,盲目地实现本能往往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

人类的本能在进化过程中已经被打上了生存和繁殖的烙印。但是,当你把那些原始欲望带入复杂的文化中,它们与文化无法完美契合。事实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与大脑所创造的文化已经脱节了。

这也就是元认知之所以是如此重要的一种内部力量的原因。因为它能够引导原始欲望和认识感受与实际情境相符的方向上发展。

有研究曾关注心声在组织一段内部对话中发挥的作用,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现象,我们对自己不断重复的内容,最终将变成现实。举个例子,你为了找工作,投出去许多份简历,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婉言拒绝。此时,如果你的耳畔回响着这样的声音“你是个失败者”“你是个失败者”……最终,你会放弃寻找工作,因为你深信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未经训练的心声”。因为它生长于阴暗情绪的角落,而不是元认知觉察的沃土。如果心声未被训练,常常会传递负面的信息,例如,你能够合理地预测出更多失败的可能,但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能扭转乾坤。

也许,没有人对心声的描述能比伟大的罗马教皇,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形容得更贴切的了:“惯性思维怎样,心智就会怎样,因为你的灵魂已经被思想浸染。”

■自律型人格

如图2-2所示,我们已经行至旅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点。我们已经知道元认知和心理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将为接下来揭开探索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做好铺垫。图 2-2

通过对元认知的有效利用(心理化增强了其效果),我们具有了越来越自律的人格。“自律”指的是可达到的自我意识的最高水平。(我使用“可达到的”这个词,仅仅是为了强调我们在第1章中提到的无意识所受到的限制,记住,我们进行的是实用主义的探索,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能够从那到这儿”。)

就我个人的理解,自律型人格的人了解元认知回路并且能够使其发挥最大功效。他们同样知道心智化是怎样起作用的,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心智会有目的地与他人相互作用。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无法控制无意识,但是通过元认知,他们可以影响庞大的系统中的加工模块,进而改变整个生活。同时,他们也明白当元认知得到有效利用时,他们引导和管理信息进出意识空间的能力会增强。

近20年的研究表明,具有自律型人格有以下优势:

■更高的创造力水平

■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更加适应性地去考虑问题

■更加出色的任务表现力(工作、学校表现,等等)本章小结第2章整体框架如下:■曾经我们认为,只有人类拥有一定水平的自我意识,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灵长类动物(例如海豚、大象)也具有极低的自我意识,它们可以识别镜子中的自己。■心理理论,或者心理化,指的是人类独有的基于他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推断他人思想的能力。■意向性具有序列性,并开始于一阶(基本的自我意识),二阶指的是对他人心智状态的觉知,三阶指的是觉察到某人对另一个人心智状态的觉知。依此类推,只有人类才拥有三阶甚至更高阶的意向性,最高的可达六阶。■心声是标记元认知觉察的最通用的标签。■如果心声得到良好训练,那么它将扮演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角色。反之,人们将沦为情绪的奴隶。■经过前两章的学习,我们到达了探索之旅中的一个里程碑——自律型人格。

第3章 实用主义的适应:改变思维,改变生活

微小改变,开启幸福生活之门。——列夫·托尔斯泰

■实用主义的适应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从元认知过渡到进化生物学和最新的衍生理论——进化心理学中。首先,要对这些概念进行一下区分,这很有必要。因为这将为我们接下来的探索之旅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见图3-1)。图 3-1

人类一方面蒙受生物进化的恩泽,一方面与文化进化进行着博弈。鉴于此,用一种实用的观点看待反馈回路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为了方便读者们理解,图3-2描绘出了一个反馈回路的基本要素。图 3-2

因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所以反馈回路很可能在我们以直立人的形态出现在历史舞台时就已经伴随着我们。人们总是认为后期人类的许多方面都是非常“现代”的。其实这种偏见不难理解,因为我们仅仅能够看到许多思想和感受在特定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时代)的运用。

拿“怀疑”来说。当我们提及怀疑时,实际上是在质疑某个想法或假说的真实性。怀疑是高级物种特有的手段。通过怀疑,人们能进行辩证思维并反省自身。但是,让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的进化史,看看这个似乎很“现代”的工具如何进化成为人类大脑工具的一部分。实际上,怀疑的雏形在进化的历史中已经存在了上千年,我们之所以没有辨认出它,是因为我们的知觉本身只停留在此刻。

原始状态的怀疑可能表现为某种敏锐的感觉。这种感受会阻止一个原始人过于靠近巨蟒的洞穴。不过,原始人能解释这其中的奥秘吗?显然不能。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这种感觉对他生存的重要性。

对于反馈回路的要素来说,道理亦是如此。换句话说,我们趋利避害的思维过程早已深深地植根于千百年的物种生存之中。多亏了所谓的现代思维模式,我们才能进化成如今的样子。那些“现代”的思维模式之所以能保留到现在,是因为它帮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并繁衍生息。

这个故事的另一面是关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世界,它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进化”的产物。我们即将步入文化进化的长廊。在这里,我们将会认识到反馈不但对于生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我所说的“实用主义的适应”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进化中的适应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太过缓慢以至于我们难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追踪到任何事)。由自然选择导致的适应历时千万年,甚至更长时间。

另一方面,实用主义的适应促使我们适应文化进化的需求和挑战。与生物进化相比,文化进化的速度相当之快。举例来说,最近的几十年,癌症的治疗技术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过去,我们只能采用有副作用的化疗方法来治疗癌症,而现在,人们可以将负载着抗癌药物的微小核糖核酸分子注入人体,使得它能够像巡航导弹一样,精准地瞄准肿瘤,将其消灭。

这个巨大进步的取得,只花费很短的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20年内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同理,可以想象一下在沟通方式上产生的进步,借助于数码的社交网络、手机和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先前阻碍人们相互交流的距离正在消失。而距离消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创造了能够跨越世界各个角落人们之间物理鸿沟的技术。

类似的故事在不同的领域重复上演,并且它们都是以我们大脑所创造的世界为背景。总的来说,生物进化造就了人类大脑,大脑又催生了永不停歇的文化进化。听起来有点讽刺,不是吗?我们必须适应由进化适应过程中最复杂的主体所创造出的世界。

实用主义的进化指的是我们如何修正自身的想法和行为来适应这个由我们大脑创造的世界。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适应,小到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比如,早晨喝哪种咖啡,大到足以改变我们生活的事,比如,住在哪儿,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是否要孩子。

实用主义适应中最重要的变量就是反馈。每天,我们所做出的决定都基于反馈回路,任何人都不能跳出反馈回路的几个阶段,并且,当我们并不处在意识监控状态时,回路依然保持运行。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当我们严密监视反馈回路时,它的运行过程会放慢甚至处于停顿状态,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当人们唯恐一不小心某事就会出差错时,就会引起大脑的自然威胁反应,使得焦虑水平提高,注意力分散。换份新工作、结婚或者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都会引起这种反应。

在上述的情况(或者其他举不完的例子)中,成功并实际适应当时情境的需求会使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反馈回路中的信息以及掌握信息的方式非常重要。结果阶段的一个错误会把你引向错误的行为路径。一旦走错了路,想要改变方向可就难了。

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做出的行为不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果,所以还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是,无论结果重要与否,我们都得适应挑战,需要并且要依靠反馈成功地适应。

■重塑适应性的大脑

作为一门研究大脑活动与行为联系的新兴科学,认知行为科学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人们长久以来关于大脑的许多假设。在认知行为科学出现之前,人们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大脑自我改造的能力极其有限。成人的大脑就如同那才尽的江郎,再无可发展的空间。然而,一些着眼在“大脑可塑性”上的发现相继出现,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固有观点,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大脑不可能改变”这一假设。所谓大脑可塑性,往往指的是神经化学水平上的变化,尤其是指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允许类似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之类的神经递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在形态和大小上的变化。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突触都是“可塑的”,但这并不妨碍大脑整体的可塑性,因为研究表明,多数脑区都存在着能够调整特定神经递质的接收和释放的突触。这项发现之所以让人兴奋,是因为它暗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大脑能够通过训练,实现惊人改变,其程度可能是人们之前想都不敢想,梦都不敢梦的。举例来说,研究发现,当人们某一部分肢体处于瘫痪状态时,大脑能够通过有意识的训练重塑自身,通过其他神经通路来控制其余健康肢体,进而使瘫痪肢体恢复功能。

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弱化神经化学水平(然而我们必须知道神经化学水平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一切的基础),将注意力集中在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大脑调节自身使之适应环境的能力上。在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不经意发现,在印象中固若磐石的性格(“我是谁”的核心)其实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

■顽强的适应英雄:人格变化和幸福感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自出生以来,我们就被打上了某一人格的烙印,更是有这样的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似乎自幼年起,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抑或是我们经历了什么样的世事洗礼,我们的人格就如同被模具定了型,不再改变。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间,研究者发现我们的人格不仅能发生变化,并且人格上的变化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深远,甚至远远大于我们通常认为的工作、婚姻和居住条件等因素。那么,为什么我们一直都对最重要的“影响者”视而不见?简略解释来说就是,工作、婚姻等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可变因素,我们就想当然地将它们贴上了“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标签。

在这里,我不打算花篇幅去讨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格变化被忽视的种种原因。因为这种思维错误符合大众模式,甚至直至今日,大众模式在社会科学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讨论的中心是,我们对于人格变化了解多少?人格变化与我们对反馈和适应的探索存在怎样的吻合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讨论人格是什么。心理学家通过五种评价类型来定义人格,这五种评价类型通常被称为“大五”(见图3-3)。图3-3 大五人格“大五”开始并不只有五种类型。人格理论学者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假设有4504个可以用来形容具体的人格特质的形容词。他把这些形容词分为三大类:

1.核心特质会主宰一个人的人格。

2.主要特质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3.次要特质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会表现出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格特质如此之多,以至于让人感到混乱不堪,难以操作。最终,另一位学者,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使用一种统计方法将奥尔波特冗长的形容词表缩减为171个条目。后来,他又提出了一个16人格因素模型。在这之后,又有两位人格理论学者,保罗·科斯塔(Paul Costa)和罗伯特·麦克雷(Robert McCrae)修正了16因素模型,从中挑选了五个关键的人格类型,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大五”。

人们通过做问卷,得到一定的分数,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人格类型,在特定类型中的分数越高,某种“大五”人格类型在他的人格中所占比重越大。虽然“大五”并不完美,但是这种评估在实际生活中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说,我们能够预测,一个在“开放性”上得分越高的人比在这种类型上得分较低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观点。在“严谨性”上得分较高的人跟得分较低的人相比,会花更多的时间使一切井井有条。那些在“外向性”上得分较高的人更善于社交和表现自己。

以前的观点是,一个人在任一类型上的得分都是固定的(可能在青春期之后就固定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在任何类型上都可以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我们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为了适应环境,人格已经悄然改变,而自己对这个过程却不知道。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能够彻底地发生改变?不,当然不是。因为每个人在不同的人格类型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变化阻力,这将会影响变化的程度。并且,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某些人遇到的变化阻力远远高出平均水平。

但是,相对于做出彻底改变,大多数人能够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来改变自身的人格,而且这样做会产生比改变外在因素更好的结果。那么人格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这需要继续我们之前探讨的一个术语——实用主义的适应。首先,我们要判断自身在任何一个特定的人格类型上的局限,然后,本着实用的目的,去打破种种局限。

事实上,研究指出,人格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一样(收入、就业、婚姻状况)都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而且,与主要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居住地、子女数量等)相比,人格变化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大。

类似的研究也证明,如果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我们的“大五”人格,而不是不能控制的外在变量,我们将会变得更好。退一步说,假使我们真的能够控制外在变量,那些改变也触及不到幸福感的核心。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我们是否把人格视为一个变量,它都与我们如影随形。用一句古老的谚语来说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适应道路上的重点:应变稳态和自稳态

应变稳态与自稳态,这两个相辅相成、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术语告诉我们人类大脑是如何适应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的,并且它们直接对人格产生影响。我们先来谈谈自稳态。

自稳态是指一个系统试图去保持稳定、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著名的生理学家沃尔特·布雷德福·坎农(Walter Bradford Cannon)提出了这个关于生理系统的术语(正如我们所知,大脑正是这样一个系统)。事实上,大脑和身体都是一个生理系统,因此,它们都倾向于自稳态——一个稳定的“舒适区”。

与之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应变稳态是一个需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系统所必备的,目的就是要接近自稳态。

我们的大脑同时包含了这两种动态。举例来说,大脑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中寻求一种恒定的平衡(在放松状态和警觉状态之间),但是我们从来不会一直保持其中的某一种状态。相反,为了应对外部和内部的影响,大脑会在这些状态之间来回变换(见图3-4)。如果我们长时间停滞于一种状态,那么对我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比如,刻意延长休息时间会滋生抑郁;而长时间保持攻击或逃跑状态下的高强度应激反应则会使我们的血压飙升。(想象一下如果你把车放在车库里闲置了一年,再次启动会怎么样?又或者你以最高时速在高速公路上飞奔了几个小时,你的发动机这时会如何?)古语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无论是放松还是警觉,过度都不健康。图 3-4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但也会处于应变稳态的原因。因为大脑要不断地面对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困难和突变,使自身适应。举一应变稳态的最好例子,就是人们如何处理所谓的“思维错误”。

■走出思维误区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试图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自它问世以来,在心理治疗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它最大的特色是认为,由于我们的认知中存着一系列的“思维错误”,使我们不合理地解释了事件,从而导致心理问题,这一切与事件本身没有关系。当我们受困于思维错误的迷宫时,大脑就会错误地解读信息(事实),从而导致反馈回路发生偏移。进而,阻碍我们适应的能力。

常见的思维错误:

■“非黑即白”的思维

■以偏概全

■否定正面信息

■否定负面信息

■主观臆测

■宿命论

■最大化或最小化

■情绪性推理

■乱贴标签

■自找罪受

■错误比较

■错误预期“非黑即白”的绝对思维:思维绝对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没有折中。“假如一个人过去对我很冷淡,那么他就一直对我很冷淡。”“如果我得不到我想要的进步,我就放弃。”

以偏概全:凭借仅有的经验去判断类似的所有事情,就像盲人摸象。“买大排放量汽车的人都不注重保护环境。身上有刺青的人都不是好人。”

否定正面信息:认为发生的一切好事,都是由于运气,坏事才是正常的结果。“如果这次考试考好了,那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如果没考好,很正常,因为我不够聪明。”

否定负面信息:如果事情发展不尽如人意,皆是外部原因所致,例如运气不好;反之,进展顺利,都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如果我没有得到这份工作,那不意外,因为老板怕我功高震主,他们想要能力普通点的人。”

主观臆测:即使没有足够的证据,你也认为你能够确定他人的想法。“老板想要提拔我,她肯定心里不忿。我如果跟她说话,她一定故意找茬儿。”

宿命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想到最坏的可能后果。“我要去约会了,但是有什么用呢,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

最大化或最小化:要么高估,要么低估了一个情境的真实性。“如果斯蒂芬妮拒绝我的话,就证明我真的是一个没有魅力的人,不配得到任何的人青睐。”

情绪性推理:对你的消极感受深信不疑,并据此采取行动。“我感到很愤怒,因此必须让愤怒得以纾解。”

乱贴标签:无视事实,随意地给他人扣上一顶帽子,从此左右以后的判断。“约翰居然戴了耳环,他一定是个轻浮的人。我绝不能信任他。”

自找罪受:认为所有事情都与你有关。“莎拉今天在过道中看到我的时候没有笑,她一定对我有所不满。”

错误比较:没能看到人或事之间的重要差别。“一间大公司的经理和其他公司的经理一样悲惨,什么地方都一样。”

错误预期:没能看到预定目标或问题真实的维度、变量或可能性。“如果我成绩好,我就能获得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

■思维错误使反馈回路发生偏移

因为反馈回路依靠事实的输入和加工,而这些都会受到错误思维的影响。由一个思维错误引起的不准确的心理过滤可能会将思维加工过程引向歧途。

打个比方,如果你开始做一件事之前就想,要么做到100%,要么就不做,那么你在思维的结果阶段就会变得相当武断,因为你已经决定除非你能完全达到想要的效果,否则你压根就不会着手去做。

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一开始就秉持着“非黑即白”的态度,那么你会忽略掉能部分实现你目标的可能性。而这种量变的积累,往往到最后能实现质的飞跃。但是由于一个思维上的错误,你已经故步自封,止步不前。

如果你一开始就只是主观臆测,那么你就会以一种扭曲的视角对事实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往往与事实相差甚远。若你一开始就对事件做出“错误预期”,那你要么低估了行动的难度,要么夸大了成功的困难。

为了最大限度地从反馈回路中获益,你要具备一双“慧眼”,只要你出现了思维错误,你就能立即发现并自我反省。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同时出现两个或者更多的思维错误。像“以偏概全”和“非黑即白”的绝对思维,常常一起出现。

■思维错误和自动化思想

在思维错误造成破坏之前,很难对它们进行识别和检测。因为它们的原始资源,即自动化思想来源于无意识领域。(还记得在第一章提到的术语“认知”吗,一些无意识的渗透是有用的,但另一些可能是消极和错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易犯的思维错误,但是所有人每天不可避免、或多或少都会陷入错误的自动化思想中。

如果思维错误长期存在,会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神经模式。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主观臆测,或乱贴标签,又或是情绪性推理的通路之中,因为这些通路已经在大脑中形成了物理性的结构,我们浑然不觉被牵引着,顺着这些通路进行思考。从这点看,思维错误并不是经过分析的真实性想法,但是一旦具有误导性的自动化思想进入意识空间,占据注意之后,我们就会采取习惯化的行动。

因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在第一章对元认知和无意识的讨论,尤其是涉及认知的感受和想法的时候,让我们再次看一下下面这幅图(见图3-5)。图3-5 意识层面的元认知

我们的大脑经常产生自动化的想法,消极的积极的都有。依靠现有的科技,人们无法彻底弄明白为什么无意识会制造一堆没完没了的信息,然而,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只有学会有效地控制那些想法,人类才能更好地适应。

■使用注意工具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无法阻止潜意识中的自动化想法涌入意识,但是我们可以有目的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认知行为疗法中关于问题解决的原则为注意力训练提供了好办法。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问题解决原则

1.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能解决的问题上,不要纠结于那些明显不在你能力范围内的困难。

2.当下只专注于一个问题,并投入100%的努力。

3.关注自身的改变,不要妄想改变他人。

4.把不能面面俱到作为一个选择。

5.记住,你不是你的想法。“你不是你的想法”这条原则至关重要。大脑片刻不停地往意识空间中填塞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并不能定义你自身。它们是一个正常运转的大脑的自然产物。我们怎样处理那些想法才是问题的关键。

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反馈回路都在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说,节食是为了解决除去多余的体重这一问题(或者变得更健康、更漂亮等),更加努力地工作是为了缩短现在水平与未来水平的差距,加强与周围人的沟通能够帮助你及早发现形成和谐关系的障碍,等等。

若我们能够识别思维错误,再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原则,我们就能够减少思维错误。(这是本书第二部分——“做”中将要详细讨论的工具的简要预览。)

■为什么坏事总赶到一起

人们常用“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偏遇打头风”来形容一件事情出错的同时另一件事也出错。同样的,还有成语“祸不单行”。

这些话包含一定的哲理,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但是这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坏事总是赶到一起。也许反馈回路能够为这个令人郁闷的事实提供一些解释。

事实上,并不一定是多个棘手的问题同时出现在你的面前,很可能是你进入了一个“困难管理”的思维误区,导致你误解了生活。

不过,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在第一部分所学到的,能够保证你从那些扭曲中轻松脱离出来,并且一旦你掌握了分离,你就获得了我们探索的另一个关键启示——“自我对称”。

■寻求平衡“自我对称”这个术语是指,在关于自我概念的两极——“自我协调”和“自我失调”之间寻求一种理智的平衡,当你以一种自我协调的方式工作时,你认为出现在你意识中的一连串的想法都真实地代表着你是谁。

当你以一种自我失调的方式工作时,你会发现渗透的想法与你相悖(“失调”意味着不和谐)。在这种模式中,你很可能会拒绝这些想法。因为它们与你认为的自己或是想要成为的自己不相符。

用两个简单的陈述来描述两极,就是:

1.“这是真实的我。”

2.“这不是真实的我。”

没有人会单独地执行其中的某一极。我们对想法的反应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你很少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但某天,你突然需要在很多人面前演讲,你的脑海里肯定充斥着这样的想法并对此深信不疑,“我肯定做不好,一定会丢人的”。这种恐惧产生了一个自我协调的反应。你会认为那个想法是准确的,因为它代表了“真实”的你。事实上,这些想法根本不对,但关键是,在自我评估的时候,这些想法“看”上去是否真实。如果它们“看”上去是真的,那么它们将继续支配你的意识,你的行为将会跟那些想法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你也可能早就想要摆脱这些想法,当面对登台演讲的机会时,你会直面这些想法并且指出它们与你想成为的人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阻碍恐惧想法的反应是自我失调的。那些想法与你心中的理想自我(你希望自己最终的样子)背道而驰。

在上面的例子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我失调是正确的那极,我也赞同这点。但是,核心的问题仍然没有被点破。如果我们把将想法归于自我失调的想法评估过程进行拆解,我们将会发现多个分离的重要时间段。正是在这期间,从潜意识渗透的消极思想仿佛被按下了停止键,被反复思量。元认知发挥了作用,结果改变了。

当你自动地跳到某一级时(要么自我协调,要么自我失调),你都不能对思维进行思考,你仅仅是在不作为。不作为,通常是一条更好走的路。停顿、评估和挑战则是另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是,只有沿着艰辛的道路走下去,我们才能获得两极间的平衡。如果脱离了平衡,我们会受自动化思维的任意摆布,默认脱离“不舒服地带”。

只有从这些想法中脱离出来,理性地判断他们是否反映了事实,才能获得“平衡”。答案不在某一极上,而在两极的对称点上,即元认知空间。

■总结:自我对称的人格

本章节很大的篇幅都在处理意识空间的情绪部分。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通过影响思维来改变情绪状态的有效手段。在本书的前几章,元认知的作用是影响我们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过程反过来直接影响情绪结果(见图3-6)。图 3-6

本章的讨论把我们引向了旅途中的另一个里程碑,自我对称能使人们成功地适应每天出现的、来自于外部或内部的阻碍。

具有自我对称人格的人,能够从消极、错误的信息中脱离出来。然而,自我对称并不意味着“冷血”,没有感情,相反,它意味着对影响人们适应力的消极方面的有效控制。本章小结在本章中,我们讨论了反馈回路、实用主义的适应、大脑的适应能力以及人格变化的实质。下面是第3章的主要内容:■反馈回路包括联系紧密的四个阶段:事实、联系、结果和行动。■我们依靠反馈回路来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实用主义适应指的是对挑战、威胁和大脑所创造世界的需要的适应。反馈是实用主义适应的关键。■实用主义适应,使我们能在由文化进化的力量所改造的快节奏世界中成功生存。■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大脑比我们原先预想的更加灵活。■大脑可塑性不仅仅是神经化学水平上的,也是人格水平上的,这种说法在20年前难以置信。■人格改变与其他外部社会经济和人口学变量相比,更能影响幸福感。■了解应变稳态和自稳态,对弄清大脑的适应性能力来说至关重要。■思维错误(常常是从无意识中渗透的错误信息的产物),能够使反馈回路发生偏移,阻碍我们的适应性能力。■我们到达了旅途中的另一个里程碑——自我对称型人格。

第4章 寻迹叙述性线索:剧本化和突显的力量

“我们对自己进行叙述,并且那是我们可探寻的线索。那些人格分裂的人,正是失掉线索的人。”——保罗·奥斯特

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之前走过的路。我们曾把反馈回路比喻成“适应性大脑的发动机”,并且对一个反馈回路的四个阶段——事实、联系、结果和行动进行了密切的观察,还讨论了这些阶段在认知中的应用意义。

接着,我们讨论了反馈在实用主义适应中扮演的角色。反馈在文化进化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使人类经受住了文化进化的风云变幻。所谓文化进化,其实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则是千百年来生物进化的产物。相较于文化进化,生物进化的速度十分缓慢。而为了成功地适应文化进化的需求,我们必须掌握反馈的能力。

后来,我们同样地花费一些篇幅去讨论由适应性大脑创造的奇迹,特别是改变人格因素的能力。尽管几十年前,这听起来如同痴人说梦。但是,现在人们确定人格改变对于幸福感来说至关重要,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外部因素,比如婚姻状况、就业和居住地。

再后来,在对认知的早期探索中,我们提到了“元认知觉察”,元认知觉察的水平越高,人们对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力越大。说得更为透彻点,高水平的元认知觉察为我们提供了影响大脑反馈回路群的绝佳机会。

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元认知绝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更是一个神经实体(大脑的一个物理维度)。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自我意识能力,是因为我们可以仿佛灵魂出窍般,从当前的情境中心智分离,审视自身的思维。像黑猩猩或是大象之类的其他动物只能够通过追踪镜中的动作发现自身,它们发现在玻璃上指指点点,拍拍打打的手不是别的生物的,正是自己的。但是,它们永远也不能从当前的情境中脱离,通过反思自我识别的过程来审视思维。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而言,高水平的分离是人类独有的,它使我们拥有了贵为“万物之灵”的能力。

我们将元认知觉察比喻成一名优秀的记者,因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所具备的条件正是元认知实践的关键:行动迅速;来源可靠;提问准确;持续追踪;报道真实。

我们还探索了心声作为元认知觉察的内部言语晴雨表在行为上起到的作用。关键是,心声是否是由元认知的黑匣子发出的,或者如果它缺少元认知,它是否是由本能的、未受约束的情绪发出。我们将经过训练和未经训练的心声进行比较后发现,训练之后的心声将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回顾来时的路,感慨良多,接下来我们将要讨论,所有的这些如何引导我们寻找将它们都连贯起来的线索,也是我们旅途的下一站——有意识自我叙述。

让我们回顾一下第一章的综合图(见图4-1)。在你继续前进前,需要回想一下之前学习到的。这是中途的回顾,在第一部分的最后——第五章,我们对所有的内容进行综合梳理。图 4-1

■寻迹叙述性线索

哲学家、心理学家、小说家都使用过“叙述性线索”这个词,事实上它们描述的实质是一样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以一种很相似的方式将多个“自我”整合为一体。使用“我们”而不是“我”是有深意的。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我”或者自我身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作用的整体,而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自我身份结合而成的混合物。这种相互影响有时不太稳定,有时又能够同步。重点是,其中那个统一的“我”是大脑为我们自己量身定做的身份。

为什么从适应的角度讲,这个身份如此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自我叙述(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称为“叙事的中心”),当我们处理当前情境或挑战时,我们将缺乏一个可为我们提供庇护的内部核心机制。你可能认为这个像棒球比赛中的跑垒员,在跑向目标前不断地“触垒”,而这个目标是最初的进化目的——趋利避害。尽管我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展示出一个稍显不同的“自我”(比如说,你在办公室中表现的“自我”和在一个聚会上表现的“自我”),我们的大脑确保我们总是在“触垒”来不断获得能使我们人格整合的叙述中心。

我们能够通过研究精神分裂患者来分析适应机制有多么重要,精神分裂患者的大脑不能将叙述性线索放在一起,重新获得一种自我的统一感。而这种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却很稀松平常。对于他们来说,“线索”零散地分布于四面八方,没有一个核心的控制点可以将它们聚合成整体的自我身份。

你可能会问,那么我们仅仅是多重“自我”的混合体吗?或者说是一个“自我”以不同的方式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答案真的就是如此。目前认知科学发现的最有力的证据显示,我们并不是仅仅一个“自我”(我们是多个“自我”混合体)。然而,大脑出于适应的目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