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教师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8:36:49

点击下载

作者:鲁林华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明远教师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

明远教师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明远教师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作者:鲁林华排版:青杨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ISBN:9787308153843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雏鹰振翼 雅量弘高(代序)

浙江海洋学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优化我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舟山群岛新区基础教育水平,培养具有扎实学科知识、卓越教学实践能力和优异综合素质的中小学教师,与舟山市教育局于2013年秋季起共同创办了“明远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进行了明远教师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

在“学院专业教育+卓越素质与特长培养”教育理念与模式的统领下,明远教师教育自创办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比如,在课程设置方向,在原师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音乐、舞蹈、体育、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特色素质”模块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模拟课堂、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活动;在实践方式方面,从大三开始,学校为实验班的每个学生配备一名中小学名师开展一对一课堂教学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在基本功训练方面,通过日练、周赛、月演和学期评比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粉笔字、板书、板画、演讲等基本技能的提高……总之,将教师教育的基本素养和特色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之中。

在明远教师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了提高实验班学生的教育科研素养和写作能力,学校不仅开设了“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还邀请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等给学生做专项指导。当然,教育科研是一种理论见诸实践的行动,更应重视真实的研究和写作实践。因此,近年来,我们设立了“明远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鼓励广大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等科研方法,积极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大胆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今天这本即将出版发行的论文集,就是近年来我校师范生在导师精心指导下结合专业学习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取得的优秀成果,是明远教师教育进行教育科研创新探索与实践的生动写照。

我们根据写作领域和内容的不同,将学生教育科研论文编制成五部分,分别是“文学教育”“教学策略”“教学艺术”“行动研究”和“家庭教育及其他”。“文学教育”部分,既有论述古典诗歌解读的论文,也有论述现代散文和小说教学的论文;“教学策略”部分,既有预习策略、互动策略,还有减负策略;“教学艺术”部分,既有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主题教学艺术,也有名师郭初阳的语文教学艺术;“行动研究”部分更是内容广泛,有学习行为的有效性研究,有异质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有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有课外时间利用的研究,还有操行评语的研究;“家庭教育及其他”部分,研究了家庭教育环境和城镇家庭教育问题,还研究了因材施教、班级管理和师范生实习等问题。

这些论文有如下优点:一是选题符合教师教育实际,写的都是紧密联系学科教学和教育学的问题;二是观点突出,材料充实,论证有一定条理;三是根据自己论题的实际来选择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等科研方法。

这些论文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有的论文以一篇课文为例来谈美育、情境教学和问题教学,选题似乎过小;有的论文用文献研究法来创作论文,但文献不多;有的论文用调查研究法来创作论文,但调查数据不太充实,分析方法也欠妥帖;有的论文材料堆积,没有进行精要的选材与评论;有的论文还存在格式错误,等等。

雅量弘高见明远,乘风翱翔风鹏举。明远教师教育实验班的学生们还是一只只振翅欲飞的雏鹰,明远教师教育创新科研探索与实践也刚刚起步,还显稚嫩。但这毕竟只是前行中的缺憾。我们欣喜的是,明远教师教育实验班的学子们已经走在了教育科研的路上。明远教师教育创新实验班正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满怀豪情,昂扬奋进。一幅幅明远教师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的优美画卷正在打开,也必将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本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群岛新区特情的卓越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13085)和浙江海洋学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卓越全科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编者2015年6月文学教育试论古典诗歌解读的基本内容与步骤董晓丹

摘要:在中小学文学作品教学中,古典诗歌占有最大的比例,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与核心内容。教授古典诗歌,目的是有效解读古典诗歌。而想要有效解读古典诗歌,就必须解决好其内容和步骤问题。本文认为,古典诗歌解读的基本内容是言、象、情、意,基本步骤是品言、解象、悟情和会意。

关键词:古典诗歌;解读;内容;步骤

我国是一个诗歌国度。在浩瀚的文学史长河中,诗人词人灿若星辰,诗歌作品浩如烟海,诗歌影响遍及城市与乡村,以致很多诗词妇孺皆知。也就是说,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是产生最早、同时也是发展得最为完善与充分的一种文学体裁。古典诗歌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与结晶。正因古典诗歌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能给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以精神熏陶,所以“诗教”自古以来成为民族传统。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改造国民之品质”的精神教育“要件”,古典诗歌在我国中小学文学作品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文学作品教学的重点与核心。

翻检人教版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发现古典诗歌在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中占有最大的比重。譬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八、九年级中需要学习和背诵古诗词76篇,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必修5,要学习和背诵的古诗词也有25篇。而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1中,将推荐背诵的优秀古代诗文篇目从实验稿课标的120篇(段)增加到了136篇(段),也说明了古诗文(其中古诗词115篇)教学在进入新世纪以后重要性不是下降了而是增强了。既然古典诗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分量这么大,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就要重视古典诗歌教学,要弄清楚它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解读步骤。这是因为,只有弄清了这些,我们的古典诗歌教学才能有效实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标。

那么,古典诗歌解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步骤到底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古典文论家早已有过探讨。譬如,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提到:“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这里,刘勰认为古典诗歌的阅读内容应该有“位体”“置辞”“事义”“宫商”等等,而阅读步骤是先“标六观”,再“阅文情”。这“六观”就较好地阐释了文学鉴赏的内容与步骤。而我们通过研读古代文论并结合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古典诗歌解读的基本内容是:言、象、情、意;基本步骤是:品言、解象、悟情和会意。一、言与品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切文学文本都是由语言构成的,语言是文本学习的基础,古典诗歌亦是如此。要解读好古典诗歌,显然,首先我们要明了言的本质,也即对言的概念和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进行界定和说明,然后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全面、精确、深入地去品读语言。(一)言

关于什么是“言”以及言与立言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的一些作家和思想家们都有精彩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我们了解“言”的基础,对我们解读“言”具有理论的指导作用。

1.言的界定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为“诗是抒情主体内心情感意象化、语符化和韵律化的一种最特殊、最精美的语言表现形式”。在古典诗歌中,“言”就是诗歌的语言,是诗人借以表达、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媒介。那么,何谓“言”?《新华字典》给出五种解释,分别是:讲,说;说的话;汉语的字;语助词;姓。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将“言”分为:动词、名词和助词三种词性来具体解释。而我们在研究古典诗歌语言的时候,就是重点研究诗歌里对“汉语的字”的运用。《古汉语词典》对“言”的解释也大同小异,除了上面三种词性外,多了一种解释: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在西方,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提出“文本细读”一说,在课程教学语境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对言语的细读,它将字、词、句作为解读言语的材料,从点到线,细细分析言语的多种内涵,将它运用到我们的古典诗歌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读古典诗歌语言的方法。

2.言的重要性

关于言在文学作品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中外有不少论述。譬如,孔子曾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说明了优美的语言对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意义;《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明言是表达诗人心志情感的有效工具,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志向都是通过言来抒发,没有好的语言基础,再高的志再浓的情也无从表达。梅尧臣就对“最好的诗”做过定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思是:能把难写的东西刻画得如同在眼前看到的一样,又蕴含着深刻的意思,但没有直接在诗中写出来,这种才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诗”。可见,言在诗歌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我们都知道诗歌的语言都是高度精练的,用精练的语言写出饱含深意的诗歌,是非一般文学样式能比拟的,只有读懂了诗歌的语言,才能更好地解整首诗。高尔基说“文学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真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也突出了语言在文学表现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另外,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从语言可以表达各种不同民族历史、文化、娱乐和思想的角度突出了语言的重要性。总之,中外学者的这些论述,都凸显了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学习古典诗文的敲门砖,语言的学习无疑是最基础最重要的。

3.“立言”

重视言,强调言的重要性,最终的目的是“立言”。而立言对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诗歌的语言,是在一般文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而成的,是高度凝练的语言,里面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相比于一般的文学语言,它显得尤为精粹,可以说是文学语言中的文学语言,是最精华最纯粹的语言。所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最讲究的就是字词的提炼,一字一句都是经过反复的斟酌,不仅仅要做到自然、清楚、精确,而且必须要富有色彩,要能充分体现作品的风格,并且饱含着诗人深刻的思想情感,这往往就需要诗人花很多的心思去精雕细琢诗歌的语言。“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字字清”是潘阆在《苦吟诗》中提到的关于诗歌语言的感想,可见诗歌的语言往往需要诗人独具匠心的构思和高超写作技巧的润色,最终才能成为读者眼中的名篇佳句。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也曾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之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由此可见,在一篇诗词作品中,“立言”是基础的一步,只有通过推敲斟酌,才能组织成完美的语句,进而构成章的凝练贯穿,也即,任何一个“立言”细节都与整篇诗文的好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诗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经过了层层精密的推敲得来的,都是诗人的呕心之作。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字词用得好不好,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文字功底,而且关乎整篇诗文的命脉,是诗歌作品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所以诗歌创作一定要在“立言”上下工夫,不可等闲视之。(二)品言

品言,就是对古典诗歌的语言进行字斟句酌的细读。细读的目的就是精确理解诗歌语言。而精确理解了诗歌语言,就为下一步对古典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全面深入解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品言的界定

何谓“品言”?顾名思义就是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精确理解诗歌语言的意味、情味和韵味。高尔基说:“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作雕型描写的艺术。”可见,一篇作品再好,如果没有发现语言美的眼睛,那它就如同埋没在沙土中的金子,难以发光发亮。对一篇诗歌作品语言进行合理充分的鉴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说来,品言,就是从诗歌作品的字、词、句展开鉴赏,搞懂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精辟独特之处。也即在语言层面上,由浅及深,深入浅出地感受诗歌语言在诗歌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2.品言的实例

古典诗歌中不管是形象的塑造,还是情感的表达,都需要借助语言这个载体,并且,古典诗歌语言的锤炼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因此在古典诗文鉴赏时,我们一定要重视对语言的鉴赏。由于切入点不同,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在当今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品言”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能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歌语言,在“品言”时主要侧重具体讲解具有深刻含义的字词和特殊的句子。

首先,我们要鉴赏诗歌作品中的一些“字”。因为古诗人非常讲究“炼字”,从字上可以领会诗人用“字”的良苦。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将花拟人化,突出了有云的月夜的花影的朦胧美;“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也都具有拟人的色彩,使山和潭具有了人的性情与特征,强调了自然的伟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写了春雨的突然而来,既抓住了春雨的特点,又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的喜雨之情等等。这些都是诗人苦心锤炼而来,我们鉴赏这样的诗歌语言就需要处处留心,发现诗人的别出心裁,弄懂这些字的深意,欣赏它的妙处。另外,鉴赏诗歌语言中的多义字,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表达唐军将士保卫边疆豪情壮志的诗,也有人认为该诗表达的是戍边军人厌战思归的愁苦情怀,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追根溯源,都是出在这个“终”字身上,有人将这里的“终”看成是“誓”,将士们发誓不破楼兰不回家,就有了第一种见解;有人则认为“终”是“最终”的意思,我们知道,驻守边疆的将士,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守着孤零零的一座城,“遥望玉门关”望着家乡的方向,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在当时的情况下,戍边将士是非常辛苦的,很多将士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着回家,战争是何等的残酷,停战回家又遥遥无期,所以只能望着玉门关,望着家乡的方向,才会有厌战的思想情怀。由此我们要注意到,在诗歌语言鉴赏时,有很多字的意思是多义的,具有不确定性,因读者的角度和理解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因此我们要理解这个字到底为何意,必须确定一个角度,这样我们的理解才具有理据性,才能由语言看到诗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我们要鉴赏诗歌作品中的一些“词”。也就是说,古典诗歌鉴赏过了字关还不行,还要过词关。而过词关,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去理解一个词。例如,“商女”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就有不同的理解。在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商女”是指陈后主时“卖唱的歌女”;但是另外一些唐诗中,“商女”却不做此解,在刘禹锡的“扬州不粟商人女”中的“商女”显然不是指卖唱的歌女,而是指“商人的女儿”;而在五代孙光宪的《竹枝》中“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鸭”,这里的“商女”是指“商人妇”……因此我们解读一个词也要关注它的时代性、社会性和多义性,这样我们对词的解读才全面而准确。

最后,在鉴赏古典诗歌时,我们还要关注诗词中的特殊句型。因为诗歌语言本来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而古典诗词又是要求押韵的,所以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的变式句。因此,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些变式句的鉴赏。例如,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个变式句就十分有名,这个句子是:“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个变式句好在哪里呢?杜甫这么写要强调的是京里景物的美好,说那里的香稻不是一般的稻,是鹦鹉啄余的稻,那里的梧桐也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老的梧桐,把重点放在香稻和梧桐上,是侧重的写法。这个句子的正常语序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叙述鹦鹉凤凰的动作,重点完全不一样了。由此可见,变式句在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一定要重视特殊句式的解读与鉴赏。二、象与解象

如果说言是诗歌的外在形式,那么“象”就是诗歌的具体所指。诗歌作为一种典范的语言艺术,其意象十分丰富。所以,要解读好古典诗歌,就要找出诗歌中的代表性意象,准确把握意象的含义,分析并解读意象,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领会中国诗歌意象的博大精深。(一)象“象”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象”往往以“意象”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在古典诗歌的鉴赏中解读好“象”,首先就要弄清象与意象的区别。

1.象与意象“象”是“言”的具体所指,即文学作品的事实性内容。它呈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式是:人象、事象、景象和物象。它虽然是经过作者选择进入文学作品的,但它是具体的、纯客观的。而“意象”则不同,它除了“象”字,还有一个“意”字。那么,何谓“意象”?《辞海》是这样解释的:“1.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表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2.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这两种解释,第一种与“象”类似,而第二种就与“象”不同了,因为还加上了“主观情意”,是“心象”。在中国现代作家的观点中:“意象”它不同于客观的物象,也不是主观的心态,而是客观事物和主观情志相统一的产物,“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由此可见,象是意象的基础,意象往往是象在文本中的存在方式。意象的解读作为分析古典诗歌的基本内容之一,与诗歌的语言一样,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2.意象的重要性

关于意象在诗歌作品中的重要性,中外也有不少的论述。《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了意象是诗人寄托意志的有效媒介。意象一词作为美学的范畴,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可见意象运用是否得当,对于成就一篇独到的文学作品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解读诗歌时,我们不仅要抓住“言”这个诗歌外在的表现,更要透过外在看到诗人蕴含在意象之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内而外地理解诗歌。由此可见,意象的解读是正确理解诗人情志的重要前提,更是解读古典诗歌基本内容的重要环节。在西方,兴起于19世纪后期的意象派,主张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练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化在诗行中”,可见,意象并不单单是几个各自分散的词,它们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读懂了意象,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做到“象以尽意”。(二)解象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助各种意象表达出来,因此在诗歌解读时,除了品言,意象的解读也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深刻了解各个意象的含义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深刻内涵,体会诗人的心境。在当今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讲解意象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

1.解象的界定

何为“解象”?这里的“解象”,既指解读“象”,也指解读“意象”。因为“意象”离不开“象”,解读“意象”也要解读“象”。按照解读的程序,一般是先解读“象”,再解读“意象”。解读“象”就是仔细辨认出人象、事象、景象和物象;解读“意象”就是深入解读出“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在古典诗歌基本内容的解读中,不仅要对众多的象和意象有全面的了解,更要通过分析一些特殊的、有代表性的意象来达到了解诗歌内容、探索诗歌主旨的目的。

2.解象的实例(1)人象

在形形色色的古典诗歌中,出现过很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极力塑造的形象,有的豪放不羁、豁达高洁、不慕权贵,有的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也有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等等。另外,在送别诗、思乡诗中也处处可见诗人们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诗人们往往把自己作为抒情的主人公,由己之身抒发情感,我们在解读这些“人象”的时候,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和环境等方面入手,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赠给他的农民朋友汪伦的一首诗。这首诗中有两个“人象”——李白和汪伦。这是怎样的两个人象呢?李白,是一个四处漂泊的人,也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因为他“乘舟将欲行”,总在旅途,他也很珍惜汪伦的友情,还把这种友情写成了诗歌。汪伦,是一个有艺术素养的人、浪漫的人、多情的人,因为他用歌声来表达友情,并且这种友情还十分深厚,他唱着热情的歌曲直到李白的小船渐行渐远,看不到踪影。(2)事象

事象,顾名思义就是对事件的描写。我们在解读古典诗歌事象的时候,可以运用我们学过的记叙文的知识来解读事象,即从诗歌的事象中追寻这件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当然,我们也要深入下去,由表及里地看到诗人内在的情感,通过这件事情看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才是真正做到理解事象。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全诗文字不多,但却字字精练,前两联对仗严整,寥寥二十字便点出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又对下文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第三联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高度概括了深厚的友情,即使是“天涯”都可以是近在咫尺的,而尾联则点出了全诗的主题“送别”,这首诗在描写送别的时候有别于以往的送别诗,体现了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情怀,这种情怀被诗人完美地结合在全诗中,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为表达朋友间深厚友谊的千古名句。(3)景象

景象即对景物的描写。对景象的描写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古往今来,很多景象因诗人之笔,已经变成了蕴含着深刻意义的意象,这些意象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梅花”象征着高洁的人格,“红豆”有相思之意,象征着爱情,“月亮”象征着思念、怀念等。描写这些意象,诗人往往能达到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效果,因此对景象的解读可以说是古典诗歌意象解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如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描写了四种景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四种景象构成的四个意象表现了一幅雄奇辽阔的立体画面,“大漠”与“长河”纵横交叉,“孤烟”和“落日”在形状和方向上形成对撞,平面与立面的立体勾画,又与落日余晖的点染相映成画,显示出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这里,单个意象是独立的,似乎是互不关联的,但意象组合却是彼此联结、浑然一体的。这样意象与意象组合便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得到极大的艺术享受。(4)物象

物象即描写事物的形象。这里的物象不单单是事物表面的形象,而是指诗人借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者情感的事物,是经诗人加工过的事物。这些被加工过的事物蕴含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感。在鉴赏这些物象和意象的时候,要根据物象的特点挖掘其深层含义。

如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古典诗歌中咏梅比较著名的一首,这首诗写的物象是在严寒中墙角边独自开放,并散发着阵阵幽香的梅花。梅花耐寒而立、迎风而发,“凌寒”点出了梅花生长的环境相当恶劣,“独”字写出了梅花开放时节的孤单,诗人通过梅花凌寒独立的特性赞赏了它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同时用“雪”隐喻梅的冰清玉洁,但梅花更胜雪,还会有阵阵的暗香飘来。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在改革得不到支持的复杂艰难局势下,内心的孤独和艰难的处境,这样就使“梅花”意象具有了象征意义。

解读古典诗歌的意象,是古典诗歌解读的重点和难点,在解读时我们要重点关注这些人象、事象、景象和物象,并且要深入到这些物象所构成的意象之中。对这些意象加以深度的剖析,把握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才能感受到诗歌作品带给我们的无穷韵味。三、情与悟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情感是诗歌创作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诗歌作品是不会打动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共鸣的。在鉴赏古典诗歌时,我们既要把握“言”和“象”,也要把握诗人的情感,因为从语言层、形象层,深入到诗歌的情感层,是诗歌鉴赏的必然进程,也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一)情

在任何文学作品中“情”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古典诗歌作为最富有情感的体裁,我们解读它时更应该重视其中的情感因素。关于情和情的重要性很多学者都有过研究,这些研究是我们研究古典诗歌中“情”的重要理论基础。

1.情的界定“情”多指心理状态,主要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或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诗歌的“情”是诗歌的生命所在,如果诗歌没有情,就如同树没有根一般。在诗歌作品中表现的情主要为亲情、爱情、友情,民族情、国家情。这些情感可以分成个人情感和集体情感,健康的情感和畸形的情感等等。总之,情是诗人内心的一种状态。情是诗人创作的原动力,是诗人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心的真实感受。

2.情的重要性

在任何文学作品中,都贯穿着一个道理:只有“动之以情”才能真正引起读者的共鸣。由此可见情的重要性。感情是诗歌作品的生命,是诗歌创作的灵魂,没有情感的作品,怎么可能引起读者思想情感的共鸣?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他从创作和阅读两个视角说明了情的重要性。唐代诗人白居易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磋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可见,在诗歌创作中,诗人都是立足于情感进行创作的,因此在诗歌鉴赏,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讲解古典诗歌时,要教会学生赏析诗歌的感情,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诗人创作时的心情,并为“意”的解读打下基础。(二)悟情

诗人在创作时将自己的情感都融入了诗文的字里行间,在理解了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之后,我们将会更深一步地理解诗歌中情感的表达。

1.悟情的界定

什么是“悟情”?悟情就是从文学文本和自身生活体验出发去体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提出了“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观点,这个观点正是对悟情完美的解释,即通过“披文”而“入情”,即从作品的语言层面再逐步进入作品的情感层。在本文中,我想重点从悟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方面阐述诗歌作品中的“情”。

2.悟情的实例(1)感悟亲情

亲情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亲人间的爱是无论什么情况都无法分离和割舍的。古典诗歌同样有很多描写亲情的作品,在解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当时的处境来作为我们分析的依据,这样才能看得更远更深刻。

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从小便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诗的开头通过慈母手中线缝游子身上衣,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血肉亲情。第二联,通过描写母亲认真缝衣的动作和害怕儿子迟迟不归的心情,表现了母亲的爱子之情。母子之间的爱,无需更多言语的表达,一动作、一神态便扣人心弦,情之浓催人泪下。最后一句,用“春草”报答“春晖”来比喻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母亲的爱那么浓烈,儿女如何能报答呢?但是即使不能报答,儿女也是要永远有孝顺和敬畏之心的。全诗毫无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太多的精雕细琢,但浓浓的母爱和拳拳的孝子之心,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2)感悟友情

友情也是人类重要的情感,在人生旅途上,如果友情围绕你左右,你将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慰藉,即使遇到坎坷,也能顺利的渡过。描写朋友间的真挚友情,是很多古代诗人所乐为的,他们通过诗歌创作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许多著名诗人间的友谊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诗写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这些平常的景物在王维的笔下,却给人一种如画的感觉,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气氛。后两句,诗人劝朋友临行之际再喝一杯酒,这“酒”中蕴含着诗人对朋友全部的情义——分别时的不舍,离别后的担心以及希望朋友永远幸福好运,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让读者都为之动情。(3)感悟爱情

爱情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依恋和亲近。爱情也是我们久谈不衰的永恒话题,古代的诗人将或甜蜜或苦涩的爱情故事,通过他们的笔传达给我们,使我们感受到爱情的艰难与美好。

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知道爱情给人感觉那么悲伤,那么痛苦,但还是孜孜不倦地追寻着爱情的脚步。开头两句写两人因为某种力量被迫分开了,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指离别时的痛苦。第二联用“春蚕”“蜡炬”两物象征自己的痴情以及死而无悔的爱情追求。第三联,诗人则是通过想象,写出年轻女子的思念和忧愁,在寒冷的月光中孤芳自赏,孤寂无伴,更加衬托出了诗人深深的感情。尾联,用“蓬山”“青鸟”这些神话传说中的意象,寄托了自己对爱人的安抚和浓浓的感情,不管现实多么艰难,不管现实的阻力有多大,一定会坚持爱人的决心,这就是爱情最为真挚的地方。

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是古典诗歌创作的素材,只有把真挚的情感灌注于诗歌中,才能使之熠熠生辉,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我们在鉴赏这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人情感的表达,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诗人的心境。四、意与会意

每一首诗歌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主旨,这主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诗的“意”主要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表现出来。诗歌有了“意”,就有了思想和中心,就有了各种哲理和教育意义。学习古典诗歌,除了学习语言、意象和情感外,“知人论世”领会诗歌的“意”是十分重要的。“意”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了解了“意”不仅意味着读懂了诗歌,也意味着诗歌发挥了“诗教”的功能与作用。(一)意“意”是解读古典诗歌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诗人通过语言写成一首诗,其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媒介,而“意”则是诗人个人感情的升华,我们只有完成了“意”的解读才算完整地解读完了一首诗歌。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意”的解读。

1.意的界定

何谓“意”?许慎《说文解字》云:“志,意也”,“意,志也”。解释了“意”即“志”。《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云:“心之所谓意。”《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以上论述说明,所谓志,就是指诗中所要表达的志向和道理,通俗地说,就是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2.意的重要性“诗言志”,这里所说的“志”即是“意”,《礼记》云:“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果一首诗没有主旨与思想,那么,不仅读者听不懂,也发挥不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诗教”功能。所以,自古以来,诗歌解读者都非常重视“意”的解读。但怎样才能解读出诗歌中的“意”呢?这就不仅要遵循“由言及象,由象及情,由情及意”的解读过程规律,也要遵循“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古典诗歌解读规律。也就是说,我们在读诗时要从诗歌的整体入手,正确地理解作者的为人和他所在时代的背景,这样才能对其“意”进行正确的解读。一般在中学教学中,老师都是在带领学生理清了诗人的诗歌用语、意象和情感之后,才探讨“意”。这部分不仅涉及诗歌本身,还涉及了诗人的生平,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诸多客观的因素,要正确地把握这部分的内容,不仅需要一定的诗歌语言基础,还需要一定的诗歌文学常识,因此这部分的学习不是在短时间就能领会吸收的,需要经过漫长的知识积累。(二)会意

1.会意的界定

何谓“会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诗歌的局部和整体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来探求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主旨。这里所谓的局部,指“言、象、情”的解读;这里所谓的整体,是指在局部分析的基础上,从诗歌作品的整体入手,把握诗词的意境及其文化底蕴,通俗地说就是诗人想要通过诗作表达的个人志向、思想或者想要阐明的某个道理。“意”的领会有别于“言”“象”“情”的解读,“言”“象”“情”的解读是从局部进行的,如,情的解读,主要是解读思乡之情,爱慕之情,与友人的友情等等,而“意”的解读则是对整个诗作的主题或中心进行分析与总结。

2.会意的实例

会意,主要是鉴赏诗歌作品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底蕴,这种思想价值和文化底蕴需要从诗歌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得出。一般说来,要了解一篇诗文表现的主题,不仅要分析字词句,分析意象,还要清楚地知道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主题的凸现,往往跟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所处的时代不同,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由于家庭出生、人生体验、生活阅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诗人间各不相同的独特的诗作主题和个人风格,因此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正所谓“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诗言志”,很多诗作都是诗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的人事关系,抒发一种特殊的思想感情。如唐代国力强盛,因此唐代的文人墨客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尤其是边塞诗作中,虽有描写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家乡、故人的思念,但更多抒发同仇敌忾的愤慨和保卫家国的决心,已经将国家荣辱上升到个人情感之上,诗作格调高亢,情绪激荡,李白就是典型的代表。而到了晚唐,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受晚唐颓废社会风气的影响,盛唐的繁荣气象已不再,国家摇摇欲坠,诗人笔下的豪迈、雄伟之气也已不再,更多的是描写社会的悲凉,充满了家国之愁。

从下面两首写雪的诗歌,我们可以知道诗歌是怎样来表现一种文化意蕴的:第一首是民间打油诗《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墨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第二首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孰好孰坏,我们一看便知。前者,只是对雪进行了通俗甚至庸俗的描写,根本没有什么思想主旨和文化意义;而后者则表现了作者柳宗元独特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他在被贬永州之后的孤傲和与众不同,他的不屈的性格和与反对改革的顽固派抗争的精神。也即,诗人借“雪景”曲折隐晦地抒发自身孤傲不羁的性格和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两诗相较,明显柳诗更具文化底蕴。我们再看一位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在他的代表作《感遇十八首》中,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有文化差异的,体现了作家情感取向的不同,例如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诗人通过“空谷幽兰”之景,通过比喻和托物言志,托“兰若”长在幽谷却无人欣赏,来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叹,包含着深厚的儒家思想的文化底蕴。我们知道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是山水田园诗的著名代表人物,同样是写生长在山涧中的花,王维的诗中就写木芙蓉花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开花、凋谢,没有陈子昂诗中的“兰若”因无人欣赏而忧郁,他的诗中所表达的豁达乐观的思想,随遇而安的心境,与陈子昂的郁郁不得志截然相反,深含着道家的文化底蕴。这就是不同的文化底蕴对诗歌主题的影响,因此在诗歌鉴赏时要注意研究诗人的思想境界,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更好地理解诗人的个人志向和思想情感。

总之,从言、象、情、意四个方面鉴赏古典诗歌,可以由浅及深地探索古典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的文化魅力,全面地品味古典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然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的时候,并不是一定要死板地按照这样的顺序,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可以调换的,在鉴赏言的时候也可以深入地感悟诗人的情感和意志,可以因人而异。

古人云:“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精粹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在古典诗歌的鉴赏和解读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地研究古典诗歌的思想主旨和文化底蕴,让青少年学生既学到更多的有关古典诗歌的知识,更形成丰厚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为培养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之强.诗词语言概说:怎样阅读古典诗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3]段双全.试论中学经典诗文中“水”意象的多元意义[J].语文学刊,2009(8):119-120.

[4]杨庆存.诗词品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周啸天.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人民文学编辑部.唐诗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严云受.诗歌意象的魅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0]贾文昭,徐召勋.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欣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

[11]陈新璋.诗词鉴赏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1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诗意地栖居——以杜甫诗歌为例浅谈诵读教学张越洁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灌输为手段,以条分缕析为教法,以死记硬背为学法,以标准答案定优劣,这使得语文教学成为众多学科中最难堪和尴尬的学科。本文试图以杜甫的诗歌教学为例,论述如何通过诵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杜甫诗歌;诵读教学

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灌输为手段,以条分缕析为教法,以死记硬背为学法,以标准答案定优劣。语文的人文性和美感被硬生生割裂,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热爱也被渐渐扼杀,教学效果差、教学进度慢等一系列问题显现。学生学语文累,老师教语文累,语文教学在众多学科教学中处于一个非常尴尬和难堪的地位,社会对此非议颇多。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反复朗读、逐步理解直至背诵的教学程序与科学的思维方式、优良的阅读品质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诵读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平面文字转化成立体声音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能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在入其境、体其味中陶冶情性、增长知识、提高审美的素养。一、诵读教学的内涵及宗旨“诵”这个词先秦即有,一般认为是依照语言的节奏朗声而读。《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诵”后来与“读”联结成“诵读”,意思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诵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开展诵读教学,不仅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美感等多种文学素养,达到课堂师生互动共赢的局面,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诵读教学的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均提高了对古诗文朗读、背诵的要求,它将原来“读读背背,不作具体要求”改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朗读”和“诵读”,这两个概念不大好区分。一般而言,“朗读”是一般教学概念,与“默读”相对应,涵盖了“诵读”;“诵读”是“朗读”中一个带有一定特殊性的教学概念。从课程标准来解读“诵读”的基本含义,“诵读”主要包括三点。

1.“诵读”的对象。诵读涵盖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其中一部分篇目要求熟读成诵,语文新课标在附录里推荐了数十首古诗,其他让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自行选定。

2.“诵读”的过程。诵读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至于达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能够积累、培养、发展语感。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把“诵读”看作与“美读”非常接近的一种朗读方式,在“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之上,对朗读者的情感投入提出较高的标准,带有审美体验的某些特征。

3.“诵读”的教学标准。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提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的梯度,同时给予具体有效的指点和引导,这便是诵读的教学标准。

在语文新课标中,“诵读”概念贯穿始终。

诗歌教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能突显出诵读教学的特点,最能完美诠释诵读教学内涵的一种教学。我国悠久灿烂的文明文化留给我们灿若群星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诵读教学法,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词歌赋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等特点,还能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与之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进而在开发心智、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方面发挥出特殊作用。杜甫和李白被称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被尊称为“诗圣”“诗史”的杜甫保留了约1500首诗歌,这个数目在中国诗坛上都是少有的。同时,杜甫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杜甫诗歌的教学占据了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以杜甫诗歌教学为例,研究探讨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模式,以及诵读法的拓展延伸。

据统计,七年级至高三年级共收录杜甫诗歌10首,包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单元《登高》和《蜀相》,第五册第四单元《兵车行》和《杜甫律诗三首》(《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从年代上看,这十首诗歌作品中,既有体现杜甫昂扬奋发的青少年时代的《望岳》,也有见证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记录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的《兵车行》《石壕吏》,还有最后漂泊西南、过着“生涯似众人”的凄凉晚景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从风格上看,杜甫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描写深刻,细腻感人。(二)诵读教学的宗旨

1.走进文本,为作者代言

为作者代言,就要走进文本,走进文本就要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找到与作者的共鸣。学生从思想本质上了解作者的人格、情操和爱憎,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主旨,才能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艾青说:“朗诵者可以说是‘解释的艺术家’。”任何作品都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而创造的,因此诵读作品就是在为作者代言。作者当时之感寄托于声音之中,今天吟哦背诵,是感情再现。如果诵读者不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各行其是、任意发挥,也就误解了作者,误读了作品的内涵。

心理学告诉我们,与听人说话相比,诵读调动了学生更多的感觉器官,动用了学生更为复杂的脑功能,它要求读者在动耳之外要动眼动口,它不能简单地靠倾听别人已经组织好的语音符号,直接来理解他人的言语,而是先用眼睛识别文本的文字符号,再为文字符号做相应的语音编码,然后输入听觉器官,使文字运载的信息第二次进入人的大脑,大脑才可以逐步理解文本。可见,诵读强调了视觉和知觉的作用,动用了更多的脑力,可以更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的意义。为作者代言的第一步便是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个性以及写作背景。诵读杜甫诗歌,学生必须了解杜甫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杜甫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接受的是儒家正统教育,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安史之乱”之后,他亲身经历了国家深重的苦难,过着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因此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和社会矛盾,他的诗作具有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表达了他积极入世和至死不渝的儒家思想。同时,杜甫诗艺精湛、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创作了不少排律、拗体。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2.以情动人,与听者对话

互动是现代人际交流的本质,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诵读教学作为一种经典的教学方式,必然遵循教学的本质。诵读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和理解作品中的情感,优秀的话剧演员、配音演员、影视演员正是凭借自己有体验、有理解的抑扬顿挫的语言,来表现剧中人物具体情感的。诵读法的互动,具体而言便是诵读者与听众的对话。语文课程的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与听者对话”作为诵读法的一个宗旨,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为了增加人文内涵,使听众更容易接受诵读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与听者对话,最为重要的便是以情动人。走进文本,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达到为作者代言,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解读文本,达到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效果,最后,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诵读与听众交流,达到与听者心灵的沟通。

与听者对话,更要心装听众,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技巧的处理,都要想听众之所想,都要以听众的需要为前提,都要以打动听众的心为目标,真正地从听众的角度出发。诵读者需要根据听众的反应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诵读状态,最好辅以适度的手势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诵读者的诵读技巧只能在与听者的对话中才能发展,诵读者与听众是相辅相成、互动相长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句“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因此,在朗诵的时候要显得沧桑和悲凉。全诗的后四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指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的忧虑。作者思想感情由弱到强,到了最后两句,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因此,全诗的诵读过程是由一个从弱走向强的爆发式过程。前四句的诵读应该通过悲凉的语调表现国家战乱的历史沧桑感,而后四句则要通过一种悲壮的情绪表现作者对国家的深深忧虑。诵读者只有准确深切地体察了这些感情,更准确地传达作品的精髓,传达作品的美妙之处,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才能深入听者的内心,才能使听者进入感性和理性的深切体验,与作品产生同振共鸣,为之动心、为之动情。

3.注重创造,个性化解读

诵读教学的魅力还来自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的发现与感悟。不论是采用各种方式导入特定情境来增强诵读效果,还是运用各种诵读技巧饱含激情地演绎作品,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深入体验与感悟以及与作品的同振共鸣,让学生独到的见解得以呈现,有个性的体悟得以张扬。文学作品是作者的创造,但是诵读者则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学生对所学作品的认识也必然经历一个认知、自我理解、然后再创造的过程。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便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正是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解说。好的作品能使任何一位读者都读出作者的感受,但在相同的感受之上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理解。因此,诵读教学最爽心悦目、最令人迷恋、最让人激动、最使人击掌而呼的是学生对作品有自己的感知理解后的有创造性的诵读,通过诵读质疑解疑,最终有独到的见解与评判。这个环节是整个诵读教学最光彩夺目的亮点,是诵读教学要达到的高潮。《望岳》是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是作者给读者呈现的一种诵读基调,然而,学生在学习本课文时还能通过诵读读出自己的见解。比如这首《望岳》是对杜甫早年政治抱负的一个概括,表达的是他积极入世的一种精神,也是盛唐气象、盛唐精神的体现。而结尾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诗人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这便是个性化的解读。二、诵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以读促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