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1:21:17

点击下载

作者:顾东辉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概论试读:

丛书新序

社会工作是政府管理和市场运行的共生系统,是发达地区和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作为在国际社会中与医生、律师等相类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以社会场景中有需求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组织为对象,依托“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伦理和“临床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特有工作技术,协助工作对象改变和推动社会场景优化,预防、舒缓和解决工作对象的困境,满足工作对象的需求,从而推进工作对象与外在场景之间的和谐平衡,促进社会公正。特殊伦理和专业技能是社会工作(者)区别于其他助人专业(职业)的关键标志。

社会工作在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功能、地位极其重要。19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改革,使中国在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同时由计划机制逐步走向市场机制。在过去30年的双重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是中国的主旋律,国民的总体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在量和质的层面也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与物质生活改善相伴的是失业、贫穷、分化、压力等社会现象。然而,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发展并未及时呼应社会的多元变迁,极度滞后于经济发展及由此导致的问题解决的客观需要。于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就成为今日中国的重要议题。在如此宏观场景中,政府、市场和社会都必须直面本土现实和借鉴国际经验。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和新局面的形势推动,将促使“政社分开”紧跟“政企分开”的步伐,成为未来中国的重要旋律。社会工作这个社会稳定器即将展示魅力,并将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建设已成为当代中国多方瞩目的社会议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决定中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2007年,中央政府层面随后举行了社会工作专题调研,人事部和民政部联合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认证制度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民政等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领域、多个地区都已开始社会工作的试点工作。2008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28和29日在全国推开,一些全国层面的政策正在积极酝酿之中。在教育领域,200多所高校已成立社会工作专业甚至社会工作学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也已进入社会工作的国际专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的学位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研讨完善。在组织方面,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社会工作研究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协会都已出现。所有这些都表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实践和专业化发展已在我国内地展开。然而,中国社会工作在专业化和职业化、本土化和本地化等方面的成就尚极其有限,其理论、研究、实务及其三者旋动都落后于现实社会对专业社会工作的紧迫需要。

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应该居于先导地位。社会工作教育是推进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务之间良性互动的主打力量,承担着传道外来社会工作和提炼本土助人模式的双重任务。然而,中国学术界总体进入专业社会工作领域的时间还不长,领悟社会工作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尚不足。因此,自我充权已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各界的现实需要。

教材建设在社会工作实务推进和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中作用极其显要。自从20年前中国开始重新关注专业社会工作之日起,许多仁人志士付出了巨大努力,撰写、编辑和翻译了不少社会工作的教材和相关文献,也完成了不少政府层面、实务层面和学术层面的专业研究成果。这些都对社会工作实务和教育的良性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视的积极作用。但是,与实务和教育对社会工作资料的紧迫需求相比,与港台华人社区的社会工作丰富成就相比,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类教学资料极其短缺,其中,最能引起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工教学人士共鸣的正是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的不足。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2005年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合作,开始出版《专业社会工作新品系列》。该系列中已出版的教材得到了社会工作的政策领域、实务领域和和教学领域等多类人士的积极关注,也产生了较大社会效应。合作双方也在教材设计、出版和发行等方面的精诚合作中深化了工作友情和私人情谊。

为了进一步扩大本系列的积极效应,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与上海译文出版社达成共识,由长于教材出版和发行的复旦大学出版社转接本系列的各项工作,并在原有选题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本系列的主题结构,从而为中国的社会服务与管理以及社会工作教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受过国际化社会工作高级课程训练的华人学者参与编撰工作是本系列的重要特色。专业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必须面对本土社会。组织一批既领悟华人社会尤其大陆社会之现实又了解专业社会工作内涵的同道完成专业教材之编写,显然是比较理想的安排。因此,本系列由策划之日起就决定发动有兴趣之华人学者完成编写工作,以较好地整合本土与国际,并恰当地融汇理论与实务。就理想而言,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受过规范专业训练的华人社会工作学者和实务工作者都可以是丛书的候选编撰人员;在操作层面,各书主编受委托根据有关人士的专业特长、作业兴趣和时间安排,组建各自的任务中心小组。其实,完成丛书编写仅仅是一个任务目标,在各位作者各负文责、认真写作的过程中积极互动和强化团队则是其过程目标。藉社会工作理念完成专业社会工作著作的编写,应该也是本丛书体现专业特色的立意之一。

本丛书是受过国际高级专业课程训练的境内外华人社会工作专业人士之理论经验形成的知识总结。各位作者出于专业精神和角色责任都已尽心竭力,因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工作界的需要是众人的共同愿望。鉴于个体知识特殊性在演绎中可能出现的局限,本人希望社工同道在积极指出丛书不足的同时,以接纳、同理、分享等专业心态予以积极对待和切磋交流。

中国内地社会工作良性发展的社会场境正在形成,而未来之不确定也确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工作学者乃至整个社会工作界人士的共同责任。面对远道重任,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精诚合作,共向未来。

在系列丛书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裘根祥副教授(已故)在初期参与了相关事务,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朱阿根先生和李丹先生为译文版丛书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复旦大学出版社马晓俊博士为复旦版丛书开始出版付出了巨大劳动。对于他们的精心设计、真切建议和辛勤劳动,本人在此谨致真诚谢意。顾东辉2008年4月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序 言《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入门教材和纲领文献。近年来,中国大陆已拥有多套社会工作教材,其中的概论类教材已对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然而,与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中教育领域、实务领域和行政领域对专业教材的紧迫需求相比,中国大陆的概论类社会工作教材尚不多,其编撰模式也可以继续多元化。基于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领悟,作者编撰了本教材,以供社会工作各界同道参鉴。

本书核心部分2005年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专业社会工作新品系列》中出版。为了进一步扩大本系列对社会工作各界的多元积极效应,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上海译文出版社与复旦大学出版社达成共识,由擅长教材出版和发行的复旦大学出版社转接包括本书在内的本系列著作的各项工作。因此,本书就可以称为《社会工作概论》之复旦版。

由于本书核心部分的完善思路尚未成熟,《社会工作概论》复旦版在译文版的基础上补充了附录5,从而,全书就分为五个部分十八个主题。第一部分为导言,包括“人类需要和贫穷”、“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架构”、“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和“社会工作的演进”,分别介绍社会工作的动源、体系、伦理和历史,属于社会工作方法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对“人”和“环境”两个系统进行了简单说明,介绍了一些微观理论和宏观知识,是微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第三部分注重社会工作的方法取向,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其中,前两章介绍微观社会工作,中间三章说明宏观社会工作,后一章描述社会工作中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技术。第四部分注重社会工作的对象取向,由“社会工作:年龄视角”和“社会工作:机构视角”构成,简单介绍针对最值得关注年龄段和在最常见机构中的专业技能。第五部分为附录,分别展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评估的实务案例资料。总体而言,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本书已有所涉及。

本书内容在多个方面体现出特色。其一,由“人类需要”和“贫穷”出发展开对社会工作体系的描述。社会工作的最初动机是舒缓贫穷,而贫穷正是需要不足的表现。描析人类需要和贫穷的状况及其原因,显然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更好的宏观思路。其二,对社会工作进行多元定位。作者在第二章中对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中的逻辑地位、社会工作作为学术体系的内容架构、社会工作实务的实施架构、社会工作的类型架构和过程架构等进行了描述和说明,可以帮助读者从整体脉络上把握社会工作的架构。其三,对院舍、医院、学校和企业中社会工作技术进行了专门说明。上述领域都可能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务的突破口,其中后者更是国际社会工作界开发不久的工作领域,这些都值得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界予以关注。其四,附以案例说明。鉴于中国大陆社会工作师生、实务工作者和政策制订者对操作知识和技巧的紧迫需要,本书列入了个案工作计划书、个案工作的辅导过程记录、小组工作计划书、社区工作计划书和社会服务评估计划书等五份资料,供各界同仁参考。

编撰人员的国际化训练背景和多元化组成是本书的组织特色。本书得到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界前辈李增禄教授的指导,主要由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七所大学中受过社会工作博士课程训练的九位作者完成。复旦-港大MSW课程和复旦大学社会工作方向的多位研究生分别参与了一些内容的文献搜集、资料翻译和书稿初撰。各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多番联络和学术切磋正是本书得以完成的重要前提。

本书旨在为学习和实践社会工作的人士多提供一个专业文献的选择。作者们虽力致最佳但不足难免,对此,希望社工同道指正和交流。顾东辉复旦大学—香港大学MSW/MSSM办公室第一章人类需要和贫穷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代表性学者对普通需要的界定视角,理解特殊需要的定义,从社会工作视角把握人类需要的本质,理解和掌握人类需要的多种测量方法,全面理解贫穷的定义、模型及其本质,对各种贫困线的制订办法及其优劣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在批判性地剖析贫穷原因的基础上,思考满足需要和舒缓贫困的办法。

人类需要(human needs)是社会工作乃至社会福利的重要议题。人类需要未得到满足就称为需要不足(unmet needs)甚至贫穷(poverty)。描述需要、需要不足或贫穷的现状,剖析其原因机制,形成干预思路,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一节 人 类 需 要

人类需要是复杂的专业名词,一般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有普通需要(common needs)和特殊需要(special needs)之分,而且可以进行测量。1.普通需要

何谓需要,见仁见智。社会工作辞典认为,“需要是为了生存、幸福和完善而体现的生理、心理、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参见Macarov,1995:18)。马可罗夫指出:“社会工作中的需要至少有五个角度,即冲动、短缺、要求、资源和问题。”(Macorov,1995:18—19)由于需要的概念比较多元,判定何谓需要就较困难。如,领取低保的母亲要求另增补助,并准备花大部分收入购买时新衣服。其理由如下:穿得不好觉得压抑,购物是其嗜好,希望丈夫和孩子以其为荣,对丈夫饮酒支出很多进行报复,丈夫不会给钱买衣服,在寻找做模特的工作需穿得好一点。上述哪个理由符合社会工作的理念,可视为一种普通需要?人类需要是社会工作的出发点。社会工作的人类需要与经济学的需求(demand)内涵不同,前者具有“必要”、“紧迫”等含义。

对于普通需要的界定虽然众多,但是参考多个代表性定义显然有利于把握其本质和内涵。层次说、整体说、阶段说、任务和危机说分别就不同视角对此作了说明。

需要层次说。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说(a hierarchy of human needs)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其主要观点如下(1954):其一,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种需要。如,衣食住行属于生理需要;法制完善、社会稳定归于安全需要;拥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有了归属和爱;具有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就满足了尊重需要;获得提升就感受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其二,某些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基本。上述需要组成由生理需要依次到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需要的金字塔。其三,人们按特定次序满足需要,只有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可以满足。需要层次说对社会工作发生了重要影响,社会工作实务大多是围绕低层次需要展开的。但是,该理论不能说明需要满足中的某些现象。弱势人士不愿享受福利以免被贴上标签,就是尊重需要高于生理需要的具体事例;危机时安全至上也说明了安全需要在特定时刻的重要性。可见,在某些情况下,不同需要不一定按层次高低顺序,多个层面需要也可能同时发生。整合马斯洛需要层次说和现实中诸多案例,可以认为,需求层次说其实描述的是最大多数人、极大部分场景中的需要状况,特殊人物、特殊场景下可能并不遵循上述法则。

整体需要说。佩尔曼(Perlman)的整体需要说(biopsychosocial whole,参见Federico & Whitaker,1997:Chp. 2)认为,人类需要是过去—现在—将来的生理—心理—社会的组合。详而言之,人类需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作为生理和生物的人,人会根据过去体验、现在状况和将来预期,借助人际联系和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模式寻求需要满足。如,人们希望所得岗位离家不远(生理上不辛苦)、压力不大(心理上放松)和有地位(社会上有发展);由于几者往往矛盾,求职者就可能根据自己和他人的求职和发展经验,选择离家较远、压力较大但未来有发展的职位。可见,人类需要并非单一的,多种需要往往混合在一起,人类行为是整合诸多需要的结果。

阶段性需求说。托尔(Towle,1965)认为,普通需要就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需要,如身体健康、个人发展、情感成熟、智力发展、与他人联系和精神需求等(Federico,1997:56)。在不同年龄段,人类的普遍需要有所不同。(A)在婴儿及儿童阶段,感到安全、得到爱和关心、有学习机会是其普遍需要,需要未满足就会产生情感混乱。婴儿获得母爱,可使他产生愉快的情绪,促进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身心健康,人格健康。(B)在青少年阶段,自我依靠、身份认同、体现多重角色是普遍需要,如对自己究竟是孩子还是成人把握不定,就会有失落感从而渴求保护。顾东辉、桂勇发现(2002),在社区青少年中,16—17岁是问题高发区,偷窃和抢劫比例较高;18—21岁青少年的斗殴伤害、吸毒的比例明显上升,犯罪类型也变得复杂。(C)在成年阶段,工作准备和参加社会生产是普遍需要;在老年阶段,经济和情感需要特别重要。根据上述原理,就容易理解为什么青少年偏差行为较多,为什么老年人特别节省。

任务和危机说。埃里克森(Erikson,1959)认为,人类需要与人生任务紧密相关,如果任务没有完成,他们就会面临危机。根据该理论,人生任务之一是获得基本信任,如果没有获得这种信任,人就会有一种怀疑;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疑就体现了该原理。人生任务之二是自主,如果没有实现自主,人就会感到害羞和疑虑;因此,较独立自主的人士就较有自信和自尊。人生任务之三是融入社会,如果没有完成该任务,人就可能犯罪;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化不佳的青少年有较多偏差行为就是该原理的体现。人生任务之四是进行工作,如果没有工作或失去工作,人就可能有自卑感;不少失业人士就会悲观地看待人生和未来。人生任务之五是获得身份,如果身份不明就会出现角色混乱,如,青少年逐步独立但对自己是谁、是成人还是孩子、应该做什么、自己的性别角色等产生混乱,因此比较迷茫。人生任务之六是发展亲密关系,如果没有要好的同性朋友或异性伴侣,人就会觉得孤独。人生任务之七是生育,涉及是否结婚、何时结婚、是否要孩子等议题,如果不能生育就成为一个危机。人生任务之八是自我完善,如果经努力仍不能自我实现,人就会感到绝望。

根据不同视角,人类需要有不同分类方法。本节第一段中领取低保的母亲要求另增补助的理由中,“希望丈夫和孩子以其为荣”可归入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中的“尊重”需要;“在寻找做模特的工作”,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可归入“生理(生存)”需要,按托尔的阶段性需求说可视为成年人的“工作准备和参加社会生产”需要,按埃里克森的任务和危机说又可视为“加入社会”和“工作”需要。可见,同一议题在不同视角中的界定有所差异,借助多个视角剖析同一事物显然比单一视角更客观和全面。从什么视角界定需要会导致相应的社会工作手法。2.特殊需要

不同个人之间存在人际差异(human diversity)。费德力可(Federico)认为,人际差异指个人的生物、生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不同,会影响到人类需求的表达和满足方式(Federico,1997:57)。其中,最重要的人际差异是性别、年龄、宗教、种族、生理和心理能力、性倾向、社会经济地位等,这些指标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关注的服务对象的特性。

由于人际差异的存在,普遍需要在不同个体身上就表示为特殊需要。如,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婴儿的安全感来自母亲的呵护和抚摸;成人的安全感可能来自法制完善、就业保障等;强势人士的自我满足可通过不断获得重大成绩予以体现;弱势群体的自我实现也许就是基本生活的稳定。与此同时,不同人士需求满足顺序也可能有很大差异。如,成功人士可能会暂时牺牲生理、安全等需要,因为自我实现是他的最基本需要;普通人士则首先注重基本的衣食住行、安全、归属等需要的满足。再如,在青少年前期(性成熟到17岁),他们会面临健康、生理、学业、友情、发展等问题,并拥有想象能力,好争辩,期望不受权威人士管制,能在所处社会系统中处理好相关关系;在青少年后期(18—20岁),他们比较关注个人外表、学习成绩、升学、职业、经济状况、异性朋友等人生议题。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开始独立生活,能独立作一些决定。就本质而言,特殊需要是人类普遍需要和个体差异的整合结果。特殊需要与专业概念中的“个别化”呼应。3.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与市场需求不同。市场需求是经济学的概念,是消费者通过市场机能的运作而获取特定的服务或商品;这种需求会随着消费偏好的市场效果或外在干预的非市场效果而有所改变。社会工作视角中的人类需要具有“基本”、“必要”或“紧急”的特性。有学者指出:“人们在所处环境中,经由客观比较或者主观感受,察觉在某一方面有所匮乏而产生危机感,但又缺乏通过市场经济解决的能力,因而要求或极度期盼某些团体或组织采取特定的行动干预,提供必要的物质或者服务以解决困境,恢复或增进其福祉。”(万育维,1996:127)因此,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旨在弥补弱势人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缺,提供经济市场中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某些国家的社会福利改革鼓励国民从市场上购买服务。在此情况下,如何理解社会工作的人类需要与经济学视角中的需求呢?

人类需求及其满足界定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主体,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研究社会行政、福利服务、计划和资源分配的基础。4.需要测量

判断人类需要是否满足,就要对需要进行测量。布拉德肖(Bradshaw,1972)认为,需要测量表现为四种方式。(A)规范性需要(normative needs):由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或行政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现存规则,制定在特定环境下人类所需的标准。如,中国城市的最低社会保障线就是研究人员根据人类的热量要求及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而提出的。由于各地物价水平不同,上海的最低社会保障线与贵州就存在差异。(B)感受性需要(felt needs):当个人被问到对某种特定服务是否有需求时,其反应就是感受性需要。该需要可以通过调查获得,是个人主观的感觉。需要的产生不是来自我们缺乏的,而是来自于邻居拥有的,如人们相互攀比的具体对象就是一种感受性需要。(C)表达性需要(expressed needs):该需要可以来自个人或团体,感受性需要如通过行动或表现来明示,就成为表达性需要。如,高中生积极迎接高考,进入大学就成为其表达性需要;医院候诊室人满为患,候诊室扩大就成为医院的表达性需要。(D)比较性需要(comparative needs):该需要是根据某种特征所作比较后发现的不足。如,当事人具有与已接受服务者的相同特征,但是没有获得同样服务,他们就有了比较性需要。这种需要通常在选择服务提供时出现。显然,上述四种需要测量方式从不同角度把握个人乃至社会的需要状况,为需要满足提供了方向。

上述四种需要测量表现出各自特性。规范性需要适用于规范共同的最低标准,可以克服潜在需求者不知如何获得福利的不足,但是该模式难以脱离父权意识,具有相对性和多变性,忽略了个性差异,从而人性化不足。感受性需要假定个人之间的需求因主客观原因而有所差异,可以使个人避免不知道如何申请服务及受限于规范性需要等问题,但是其所感受的可能并非是真正的和根本的需要,从而容易产生偏误,降低服务效果。表达性需要小于感受性需要,适合于比较差异性条件。但是,该需要可能随不同场景而有所变化,主客观差异、缺乏信息、限于心理制约等都会影响个人、团体乃至机构全面表达需要的意愿和行为,从而资源分配计划的推行效果就受影响。比较性需要存在于因相对剥夺而引起的个人、团体、区域之间,具体特征是其比较的基础;但是,上述特征的界定会有所困难,因为比较的基础及其价值认定具有相对性。

社会工作中,人类需要是共性和个性的整合,是必需的和基本的,必须被履行,从而有工具性特征。它们可能是当事人依据对所处情景的认知而作的主观判定,也可能是局外人通过评估而作的客观认定。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具有特殊内涵,必须准确、全面地把握。第二节 贫  穷

人类需要有满足与不足两种状态,需要未得满足就表现为需要不足,需要不足就可能表现为贫穷。因此,贫穷与需要是紧密相关的概念,是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概念。1.贫穷的定义

界定贫穷的视角众多。有些界定相对简明。汤森(Townsend,1979,1993)认为,贫穷就是人们缺乏获得食物、参与活动、拥有生活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源。联合国的文件(1995)指出,贫穷包括非常少的收入和其他状况,后者如缺少获得基本服务的途径,缺少保障,被排除参与社区生活(歧视和社会不平等)等。这些定义虽比较简单,但已涉及生存(缺乏食物)、安全(缺少保障)、归属(被排除参与社区生活)、尊重(歧视)等多个需要层面。

贫穷可以划分为生存、营养、收入不公和相对剥夺四种模型。(A)生存模型(subsistence model),指维持生活和健康必需的食物不足和没有住处,较严重的生理需求不足、饮食营养不佳、疾病,缺衣少药等。生存模型针对的是绝对贫穷状况。由于不同人士的需要水平不一,该模型也就体现出一定弹性。(B)营养标准模型(nutritional criteria),即按照最低的热量需求计算食物的最低成本。如,人一般每天需要2400卡热量,按照该模型,如果无法满足这种热量要求,则被视为处于贫穷状态。其实,该模型仅从食物角度讨论贫穷,非食物支出(如衣服、住宿)被排除在外,关注的领域少于生存模型,对某些现象(如减肥)导致的营养不良现象无法解释。由于不同人士、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及食物组合模式存在差异,该模式的标准就存在较大变异性,从而不利于具体政策的推行。(C)收入不公平模型(income inequity model),涉及个体在收入群体的相对位置,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其常用手段。洛伦茨曲线以累积人口的百分比为横坐标、收入累积的百分比为纵坐标,记录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的交叉点,根据所得的曲线与对角线的关系说明收入不公平状况。曲线和对角线之间面积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反之则越公平。曲线与对角线间面积除以对角线以下面积的结果称为基尼系数,处于0到1之间,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公平。基尼系数0.4是国际公认的警戒线。(D)相对剥夺模型(relative deprivation model),指由于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当,某些人所享资源大大低于平均水平,被剥夺了获得福利和参与社会一般活动的机会,从而被社会一般的生活模式、习惯和活动所排斥。这些人就有了“剥夺感”,可以视为穷人。根据该模式,残疾人、失业人士可以视为一种穷人。

贫穷也可以分为相对贫穷、标准性贫穷和绝对贫穷(Macorov,1995:226—227)。其一是相对贫穷(relative poverty),依赖于主观标准,某人是否感到贫穷或被剥夺,或是否感到他人被剥夺。生活标准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便会感到相对贫穷,而处于收入最低的几个群体会感到相对贫穷。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收入在中位数的50%以下就属于贫穷,40%以下属于严重贫穷。其二是标准性贫穷(normative poverty)。某些群体无论其物质状况和收入如何,都被界定为贫穷人士。失业者、老人、慈善机构居民、精神病人、残疾者、移民尤其非法移民等可以视为穷人。其三是绝对贫穷(absolute poverty)。这主要依食物消费划分,标准最难确定。如,有些国家以每天2400卡热量为标准,有些国家则以食物支出在总支出占1/3为标准。上述三种贫穷中,相对贫穷界定最主观,标准性贫穷界定最客观,绝对贫穷界定则居于两者之间。

本书认为,贫穷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概念;其层次与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相呼应,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足都可带来相应层次的贫穷问题;贫穷可以进行客观评价,也可以依靠主观感觉;复合贫穷是最强烈的贫穷。社会工作产生以来,其工作对象已由弱势人士向一般人士延伸。没有变化的是,社会工作始终面向人的“问题”或“弱势”方面。此类“问题”或“弱势”其实是贫穷的某种体现。某种层面和形式上的贫穷或需要不足使得任何人(包含成功人士)都可能进入社会工作的消费群体。2.贫困线

贫困线是界定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资金或资源的标准线,旨在以资产调查(means-test)为基础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Gilbert & Specht,1976)。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人士或家庭可以视为贫穷。贫困线的制定可以作为政府扶贫政策的依据,可以协助估计社会保障支出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还可以进行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比较。制订最低生活保障线以舒缓贫困是负责任政府的义务,其建立和发展是适应当时当地社会背景的产物。(1)常用制订方法

鉴于贫困线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有必要对制定贫困线的方法进行专门说明。

市场菜篮法。该方法就是列出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和服务,再计算在市场上购买这些必需品和服务所要支付的金额。市场菜篮法首创于朗曲(Rowntree,1901)在英国约克郡的贫穷研究,并曾被世界银行采用。市场菜篮法是上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订最初方法之一。制订者首先按照营养标准确定维持体力恢复的生活必需品清单,同时按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普通家庭膳食标准和1992年商品市场零售平均价格计算,参照物价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得出当年城镇居民每人每月最低生活消费标准为120元。根据前述的几种贫穷划定标准,市场菜篮法是根据标准性贫穷或绝对贫穷状态而制订的,对象基本上是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市民。该方法一般由专家或高级行政人员制订,其不足在于需要专门调查、行政费用高、人性化不足,人们只有按照专家或高级行政人员设计的食物消费标准,才能保证最低营养。与此同时,特殊需要者(如荤食者)就不能保证其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尽管如此,由于利于比较、简明易解、可保证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该方法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得到过运用。

食费对比法(恩格尔系数法)。该方法以食物支出占整体生活消费金额的百分比为基础,计算现时受助人的基本食物开支状况,然后代入中下层群体的恩格尔系数的分子来计算整体生活的基本开支金额。其原理是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开支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食物开支比例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差。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界定食物开支比例33%以上的家庭就是贫穷家庭,即恩格尔系数为33%,并发现贫穷家庭占美国总家庭数比例达到17%。如果某个家庭每月整体生活消费金额为900美元,而食物支出需要花费400美元,该家庭的食物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百分比达到44%,那么该家庭就被视为贫穷家庭,应根据法令予以补助。上海最初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参照了恩格尔系数法。根据1993年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10%最低收入户的日常消费必需品数据,列出吃、穿、住、医、教育、服务等八方面必需品清单,定出当年城镇居民每人每月最低生活消费标准,并将郊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为近郊、远郊和海岛三种。食费对比法往往与家庭的消费模式有关,因而指标弹性较大,不易操作;而且,它需要专门调查,行政费用高。因此,实际应用时需足够小心。

生活形态法。本方法以社会大多数人的眼光确定哪些生活形态属于贫穷,再以调查方式找出哪些人处于这些形态,然后找出他们的收入边际线,而这边际线便成为当地的贫困线。汤森在1979年建立了60个基本生活标准指标;并调查了20000个住户,发现其中40个指标与收入水平有很大关联;再基于其中20个指标建立了一套贫穷分数索引。如果缺乏某些索引项目即可视为贫穷住户。从不同住户所得的贫穷分数和相关住户收入,以社会援助支出比例来表达,就得出贫困线水平。在上海,家庭是否拥有电话、彩电、独立卫生设备等可以是判断是否贫困的重要指标。无法拥有上述设备者可以视为贫穷。由于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难以准确把握,而生活形态法能更好地反映民众生活水平,也较少规范受助者的生活形态,便于进行不同地区的标准比较。因此,该方法较优于以收入为基础的贫困线。(2)国际贫困线

1976年经济合作组织对会员国进行了社会援助水平的调查,贝克曼(Beckman)据此建立了国际贫困线。即:于单身人士而言,贫困线相当于平均工资的1/3;于两人家庭而言,贫困线相当于平均工资;于三人家庭而言,贫困线相当于三人家庭平均工资的一半;依此模式类推。由于收入平均数易受极端数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以收入中位数替代平均数作为国际贫困线的依据。本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节省行政费用、方便纵横比较、受助者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又不限制其生活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准确把握民众的收入水平,而这在一个收入分配不透明、金融制度不完善的社会中有一定难度。(3)选取原则

香港学者莫泰基(1999)认为,贫困线的选择应遵循一定原则。(A)是否公平。该贫困线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水平相关,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世界银行标准2400卡/天),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贫困人口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用通胀率调整较消极),应该较少规范受助人的生活形态。(B)是否有效率。该贫困线不需要专门调查(可由二手资料获取数据),容易制作和操作,从而节约行政费用,基本逻辑和方法避免矛盾(即合理并被政府接受)。(C)是否让公众参与。该贫困线的定义容易让公众理解和参与,得到不同利益团体的支持,从而反映目标的共识性。莫泰基认为前述几种方法具有如表1-1所示的特性。表1-1 四种制订贫困线的方法比较

贫困线的选择要体现几个原则。其一,公平和参与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而效率原则有管理主义的意识。其二,不同原则可能存在矛盾。如,要“较少规范市民生活形态”以体现公平,就可能“需要专门调查”,从而影响效率;要“合理并被政府接受”,就可能与“得到不同利益团体的支持”存在矛盾。其三,贫困线选择应该是理性的,需要政府、利益团体和领取者等多个视角的整合,要注意领取者享受水平与就业者最低收入之间的合理差距,要注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可行性的平衡。在实践中,贫困线选取可能是依托某个标准或某些标准的结果,是在当时当地场景中对公平与效率的整合。贫困线的制订是政府行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另一国家或地区,贫困线本质上是政府整合当地诸多因素后产生的“理性”产品。3.关于贫穷的理论

贫穷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议题。贫穷文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结构论、人环两因论等是常见的描析贫穷的理论。(1)贫穷文化论

代表人物刘易斯(Lewis)。该理论认为,穷人并非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而成为异类;低下阶层人士往往被视为由于自身行为而沦为穷人的一部分。刘易斯根据约70项社会经济心理特征表述贫穷文化,认为贫穷并非单独由环境造成,也有其内在价值、表象和人际关系。这些特性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依然不变。由于其价值观,穷人抗拒求变而只采用符合其文化的行为。罗赛(Rossi)和布卢(Blum)进一步认为,穷人有如下特征:在劳动参与方面,他们长期失业,公共援助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婚姻不稳定率高,以女性领导为主,非法婚姻居多;在社区特征方面,他们的居住区域志愿组织极差,低层次参与;在社会联系方面,他们对社会及社会事件无兴趣,知之甚少,受到社会排斥;在价值导向方面,他们需要帮助,自我效能感弱,独行,要求服从;在宗教倾向上,他们带有强烈的、虚幻的追求,低需求和对自我的低期望。因此,贫穷文化论认为,应该在这部分人内部对某些群体施加影响。(2)社会达尔文主义

代表人物是凯慈(Katz)。该理论运用进化论的“适者生存”(survival the fittest)原理解释贫穷现象,强调贫穷源于个人而非社会,认为贫穷与个人自身有关且多源于懒惰,贫穷人士也往往被称为依赖者。治疗贫穷就应该激励贫穷人士,使他们对自己负责。(3)社会结构论

该理论认为,影响整个社会或由于社会的短缺和困难而出现的需要可称为社会引发的需要(societally caused needs),这种需要有时可视为一种剥夺,并在物质资源、精神或情感、认知、人际、机会、人权、生理等方面得以体现(Macorov,1995:22)。如,经济转型中的行业调整使许多人失去工作,城市农村的二元体制使农村民众缺乏平等的机会。社会引发的需要与前述的普遍需要和特殊需要不同。(A)普遍需要或特殊需要都是从个体发展出发予以说明,社会需要则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正常需要的负影响,就“人在环境”视角而言,该名词关注人所处的环境或场景,强调外在原因。(B)社会引发需要显示,即使个体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因素也会让这些个体同时面临困境或被剥夺,因此其涉及对象众多。如,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行业调整就使不少企业从厂长、劳动模范到普通工人集体下岗。(C)导致诸多个体面临相同或相近的个人需要。由于是同样因素导致了不同个体被剥夺,被剥夺者由这些原因直接导致的最初困境或危机必然相同,因而社会引发的需要也表现为许多个人具有的需要。(D)危害人类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社会资源的短缺和困难而引发的需要或剥夺会使个人的普遍需要和特殊需要受到影响,干扰个人正常发展。可见,社会引发的需要,其原因力度很强,影响广泛而且程度很深,值得宏观和微观社会工作予以关注。(4)人环两因论“人在环境”(person-in-environment)是社会工作的专门术语。该术语认为,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是两者追求的目标;人的困境可能在于个人,也可能在于环境;因此,贫穷可以从个人和环境两个视角予以剖析。(A)贫穷的个人原因在于(Macorov,1995:23):一是“不能”(the incapable),由于某些特征使得人们陷入困境,从而不能自我供养或至少不能完全自我供养,如年老和技能不足;二是“不为”(the unmotivated),无参与冲动,指有能力但不参与社会生活,如懒惰而缺乏行动;三是无准备(the unprepared),指有能力参与但未预料到,如意外事件和失业;四是不守规矩(the unconforming),指有能力、有准备、也没有受到灾难但破坏社会规矩,如犯罪。(B)贫穷的环境原因众多。经济原因有:非正式资源和正式资源的短缺,经济转型打破原有市场和社会结构等。这些都能导致失业、就业不足、低收入、无家可归等问题。社会原因在于社会变迁,涉及人口(如老龄化)、家庭(如独生子女)、技术(如基因技术),也可能在于偏见、歧视和剥夺、机会缺乏、遗传性贫穷等。政治原因可能在于政治变化,如不同总统的福利政策导致贫穷的增减;也可能在于不公平及不恰当的社会政策,如缺少最低工资政策。自然或人为灾难也是贫穷的原因,前者如地震和环境污染,后者如市民骚动和失去重要人物。在诸多原因中,负面经济因素对贫穷的推动作用最大。

在上述理论中,贫穷文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分别从个人的内在价值、表象、人际关系以及懒惰与否等视角剖析贫穷或需求不足的缘由,这在社会环境相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个人的差异,但是在诸多个人同时沦入贫穷时缺乏说服力。社会结构论则认为社会的短缺和困难引发了需要,而这种需要表现为社会人士普遍的需要不足或贫穷。但是,这种理论对于同处恶劣环境中的不同人士之间差异缺乏说服力。人环两因论似乎合上述两者之长,认为或是个人原因或是环境原因导致了贫穷。本书认为,鉴于社会工作认为人环失衡是两者不当互动的结果,贫穷就是个人原因与环境原因整合的产物,它可能单独源于个人,可能单独源于社会结构,也可能是某个社会场景中个人根据自身状况积极或消极应变的产物。科学合理地剖析贫穷成因显然是舒缓和消除贫穷的前提。如何剖析贫穷,反映了解释者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福利的责任、资源和服务三要素的看法,这就决定了他们对舒缓和消除贫困即“社会工作”的基本思路。

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其办法显然与如何界定需要不足或贫穷以及如何看待其原因有关。就人和环境平衡视角而言,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淌滴理论)或进行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税收)改变环境,也可以协助个人或个人所在群体改变。就过程视角而言,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可以针对其原因采用治疗性对策,可以针对其后果采用舒缓性对策,也可以针对未来事件采用预防性对策。改变环境、改变个人、治疗性对策、舒缓性对策和预防性对策正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元素。【本章小结】

1.人类需要是复杂的专业名词,有普通需要和特殊需要之分。

2.普通需要的界定有马斯洛的“层次说”、佩尔曼的“整体说”、托尔的“阶段说”、埃里克森的“任务和危机说”等多种。

3.需求层次说认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种需要,某些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基本,只有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可满足。

4.整体需求说认为,人类需求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作为生理和生物的人,人会根据过去体验、现在状况和将来预期,借助人际联系和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模式寻求需求满足。

5.阶段性需求说认为,不同年龄段的普遍需要不同。在婴儿和儿童阶段,感到安全、得到爱和关心、有学习机会是其普遍需要;在青少年阶段,自我依靠、身份认同、体现多重角色是其普遍需要;在成年阶段,工作准备和参加社会生产是其普遍需要;在老年阶段,经济和情感需要就特别重要。

4.任务和危机说认为,人生任务分别是获得基本的信任、自主、融入社会、进行工作、获得身份、发展亲密关系、生育、自我完善等;这些任务没有完成,人就会面临危机。

5.普遍需要在不同个体身上的体现不同,这些不同就表示为个别人士的特殊需要。

6.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具有“基本”、“必要”或“紧急”的本质,旨在弥补弱势人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缺,提供经济市场中需求没有满足的部分。

7.需要测量表现为四种方式。规范性需要是由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或行政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现存规则,制定在特定环境下人类所需的标准;感受性需要是当个人被问到对某种特定服务是否有需求时的反应;表达性需要可以来自个人和团体,将感受性需要通过行动或表现来明白表示;比较性需要是根据某种特征所作比较后发现的不足,常在选择服务提供时出现。

8.贫穷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汤森认为,贫穷就是缺乏获得食物、参与活动、拥有生活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源。联合国指出贫穷包括非常少的收入和其他状况,后者如缺少获得基本服务的途径、缺少保障、被排除参与社区生活等。

9.贫穷可以划分为生存、营养、收入不公和相对剥夺四种模型。生存模型指维持生活和健康必需的食物不足和没有住处,比较严重的生理需求不足、饮食营养不佳、疾病、缺衣少药等。营养标准模型即按照最低热量需求计算食物最低成本。收入不公平模型涉及个体在收入群体的相对位置。相对剥夺模型指由于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当,某些人所享资源大大低于平均水平,被剥夺了获得福利和参与社会一般活动的机会,从而被社会一般的生活模式、习惯和活动所排斥;这些人就有一种“剥夺感”。

10.贫穷也可以分为相对贫穷、标准性贫穷和绝对贫穷几种。相对贫穷依赖于主观标准,某人是否感到贫穷或被剥夺、或是否感到他人被剥夺;标准性贫穷即某些群体无论其物质状况和收入如何都被界定为贫穷人士;绝对贫穷主要依食物消费划分。

11.贫穷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概念;其层次与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呼应,任何层次的需要不足都可能带来相应的贫穷问题;贫穷可以进行客观评价,也可以依靠主观感觉;复合贫穷是最强烈的贫穷。

12.贫困线是界定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资金或资源的标准线,目的是以资产调查为基础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

13.常用的制订贫困线方法有四种。市场菜篮法就是列出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清单,再计算在市场上购买这些必需品和服务所要支付的金额。食费对比法(恩格尔系数法)就是以食物支出占整体生活消费金额的百分比为基础,计算现时受助人的基本食物开支状况,然后代入中下层的恩格尔系数的分子来计算整体生活的基本开支金额。生活形态法以社会大多数人的眼光确定哪些生活形态属于贫穷,再以调查方式找出哪些人处于这些生活形态,然后找出这些人或家庭的收入边际线。国际贫困线就是参照不同人士的生活需求,以当地平均收入或中位收入的一定水平为标准界定贫穷与否。

14.贫困线的选择应遵循公平、效率和参与的原则。公平就是贫困线应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水平相联系、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贫困人口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较少规范受助人的生活形态;效率就是不需要专门调查、容易制作和操作、合理并被政府接受;参与就是贫困的定义容易让公众理解和参与、得到不同利益团体的支持。总体而言,国际标准贫困线在四种贫困线中最公平、有效和高参与。

15.贫穷文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结构论、人环两因论是描述和解释贫穷现象的常见理论观点。贫穷文化论认为,穷人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道德等而成为异类。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原则,认为贫穷与个人自身有关且多源于懒惰。社会结构论认为,社会的短缺和困难导致了需要不足,这些需要称为社会引发的需要。人环两因论认为,贫穷的个人原因在于不能、不为、无准备和不守规矩,其社会和环境原因则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灾难等方面,其中经济因素对贫穷的作用最大。

16.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淌滴理论)或进行社会资源再分配(税收)改变环境,也可以协助个人或个人所在群体改变;可以针对其原因采用治疗性对策,可以针对其后果采用舒缓性对策,可以针对未来事件采用预防性对策。社会工作正是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的重要手段。〖思考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2.联系实际,探讨佩尔曼的整体需要说。

3.托尔的阶段性需要说的主要观点。

4.埃里克森的任务和危机说。

5.如何理解特殊需要?社会工作中人类需要的本质是什么?

6.常用的需要测量方式有哪些?

7.贫穷的定义、模型及其本质。

8.常用的制订贫困线方法有哪些?

9.结合本地情况,探讨哪种贫困线的制订方式最合适?

10.举例说明贫困的原因?

11.结合实际,探讨如何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 推荐阅读

周健林、王卓祺:“关于中国人对需要及其先决条件的观念的实证研究”,1999年,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25期(春季)79—95页,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1987年,北京华夏出版社。

顾东辉:“小康社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2003年,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6—9页。

Bradshaw, J. (1972).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s. New Society. March 1972. Vol 30: 640—643.

Macarov, D. (1995). Social Welfar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London: Thousand Oaks.

Sharma, A. (1990).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Poverty. New Delhi: Anmol Publications.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架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社会工作的要素,把握社会工作在福利系统中的逻辑地位和社会工作本身的学科体系结构,掌握社会工作的不同划分方法及其关系,熟悉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工作任务,认清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其功能发挥的原则,根据专业和制度的特性剖析社会工作的特性,了解社会工作发展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联系。

社会工作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而得,是一个旨在舒缓和解决需要不足及贫穷问题的多元术语。要领悟这个术语,必须在掌握其定义的基础上认识其架构,并对其本质及与相关领域的关系有所把握。第一节 定义、定位和类型

社会工作的存在需要一些基本假定。特克莱和斯基莫(Thackery & Skidmore,1994:3)认为,社会工作有三个基本前提:无论何人都十分重要;人在互动中会产生个人、家庭、社区等方面的问题;某种社会工作方法可以舒缓上述问题从而改善个人的生活。1.定义

对于何谓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界见仁见智。有些学者的定义比较详细。沃纳(Werner,1959:54)认为,社会工作是通过注重人与环境互动中的社会联系,寻求其个体层面或群体层面社会功能的提升,从而恢复受损的能力(治疗和康复)、提供个人和社会资源(发展和教育)、预防社会负功能(早期的发现、控制和消除)。王思斌(1999:13)指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的助人服务活动。有些学者的界定则比较简单。如,佩尔曼(Perlman,1979)指出,社会工作其实就表现为“4P”,即:人(person)、问题(problem)、机构(place)和过程(process)。一般而言,学者们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与其时代和场景紧密相关。

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的定义分三类,代表其不同阶段(李增禄,1999:12—13)。第一类定义把社会工作视为个人的慈善事业(individual charity),是中上阶层人士出于人道主义和宗教信仰而对贫困或不幸者进行的慈善施舍。这个定义代表了社工发展的最初阶段,各国社工发展初期也都如此。第二类定义把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和私人团体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导致的问题为目的之有组织活动(organized activities);包括对失业、贫困、老年等进行各种经济扶助、调查活动等。许多国家采用此种定义,并认为对贫穷的救助和预防是政府责任。第三类定义把社会工作视为政府和私人团体举办的专业服务(professional service)。此种服务不分性别、年龄、贫富,以协助任何人发挥最高潜能,使其获得最美满和最有效的生活;包括对贫困的救助、保障经济安全等。工作中心不仅是被救助者社会关系和生活的改善,更在于制度的调整和革新。对被救助者的工作也不仅在于物质提供,更包括专业服务。工作对象不仅包括贫困人士,而且已普及到一般市民。按此三分法,中国内地的个人慈善事业历史悠久,政府与准政府机构的有组织活动在当代占主导地位,专业服务已经起步。当前,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呈现出“三者兼具、有组织活动为主”为特性。

本书认为,社会工作的诸多定义都涉及几个要素。一是工作对象(服务对象、案主或当事人)。社会工作的对象包含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多个层面。虽然社会工作开始将普通人士和强势人士纳入服务范畴并主要针对其弱势领域,但是弱势人士始终是社会工作的最初对象和核心对象。二是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一般由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团体)实施,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是其关键力量。三是目标。社会工作旨在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adaptive balance)。其基础目标是发挥治疗性功能,帮助解决人环互动不当引发的问题。其中间目标是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其最终目标是消减不公平,维护社会公正。四是手段。鉴于社会工作认为人环失衡源于两者的不当互动,其原因可能在于人和环境之一者或两者,因此实现目标的手段就可以是助人自助从而帮助当事人提高能力,可以是推动社会环境的重新组合,也可以是上述两者的综合运用。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的消费者,因为人都会有其“弱势”方面,人生会不断地面对“问题”。因此,社会工作在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

因此,社会工作即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弱势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2.理论架构

社会工作有自身的理论架构,该架构体现在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系统中的逻辑地位以及社会工作本身的内容结构等方面。

就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而言,人类需要是其出发点。人类需要没有满足就会产生需要不足,进而导致贫穷问题。福利动机、社会资源、福利历史和主流意识形态等共同决定了舒缓和解决贫穷问题的对策,社会工作正是其对策之一。其中,福利动机体现在政治(如,获得权力、减少社会不稳定)、经济(如,减少社会成本、促进生产和消费)、宗教等方面。社会资源有个人、家庭和非正式支持网络、社区、志愿机构、企业、政府等多个类型。福利历史体现为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