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自然——人类之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2:20:18

点击下载

作者:火华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码自然——人类之谜

解码自然——人类之谜试读:

第一章人类起源之谜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着神造人的种种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是人类在未解开自身之谜时的猜测与想象。19世纪中晚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发表,犹如晴天霹雳,一举驱散了长期以来弥漫于人类寻根之路上的神学迷雾。但这并不意味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自身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课题,也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与进化论相违背的现象,所以反对、批判进化论的声浪此起彼伏。凡此种种,是否意味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已走向终结,古猿变人结论是否过时了呢?第一节“神创论”破产之谜

面对日月交替、季节变迁、狂风怒吼、闪电雷鸣、洪水肆虐、猛兽啮人、生老病死,远古时代的人类只能靠虚幻的神去解释人类起源的谜底。在许多国家里,曾经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流行着神创造人的种种传说。女娲用什么方法造出人类来?亚当和夏娃为什么被赶出伊甸园?“诺亚方舟”怎么会成为人类的避难所?……这些神话与传说是人类在未解开自身之谜时的猜测与想象。其实,从古以来也有一些人不相信神造说,而相信生物是可变的。特别是18世纪中叶以来,已有一些人公开提出了“物种可变”的进化思想。人类是由马和鱼演变来的吗?世界上的物种是永远不变的吗?为什么物种的进化不易看出来呢?其间又遇到了什么阻力、发生了什么争论?

女娲用什么方法造出人类来?

上古的时候,盘古开辟了天地,临死化身,创造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但偏偏忘了造人。传说人类的祖先伏羲和女娲成婚后一心想让人类成为天地万物的主人,但只靠他们两个是不行的,这就要有更多的人在地球上生活。怎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呢?两人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之中。忽然有一天夜里,女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老天爷对她说:“你不用发愁,你可以挖些黄土,用云阳河的水和成泥,捏土造人。”

第二天,女娲就叫伏羲在山前整了一块平地,挖了些黄土,舀些云阳河水和成泥,动手捏泥人。女娲照着伏羲的样子捏了许多泥人,又按照自己的样子,捏了许多泥人。她把捏好的泥人放到伏羲整好的平地上晾晒。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嘿,这小东西竟然活了,蹬蹬腿,伸伸腰,围着女娲又唱又跳。但大地毕竟太大了,女娲工作了很久很久,已经相当疲倦了。最后,她拿起一根绳子,伸进泥浆里,然后用力—挥,泥点溅落的地方,立刻出现一个欢喜跳跃的小人。这些小人成群地走向平原、谷地、山林,从此以后地球上才有了人类。

地上既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似乎可以停止了。但伟大的女娲却在想:假如这些小人都死了该怎么办呢?总不能死一批再造一批吧。于是,女娲就将男女分开,还看各自的模样,俏丽配英俊,高个配高个,让他们结婚生子。

老天爷得知女娲将人按俊丑配双,急忙派风雨雷电诸神下凡找女娲论理。没想到风雨雷电诸神把“论理”错听成“淋雨”,就一路电闪雷鸣,带着狂风暴雨一路奔来。女娲见天气骤然变坏,就赶紧往洞里收泥人,慌乱中把俊丑、高矮、胖瘦不一的泥人混到了一起,还有的泥人被碰断了胳膊、跌坏了腿、弄歪了鼻,自此世上便有了先天残疾之人,世上的婚姻也从此改变了按相貌结婚的习惯。为纪念女娲捏土造人的功劳,人们便把女娲造人的平台称为造人场。

现实中的女娲

有人说女娲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的侯村。女娲陵的存在时间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黄帝陵一样,也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奠的庙宇。当地在每年农历3月初10前后,均举行长达7天的大型庙会和祭祀活动。

亚当和夏娃为什么被赶出伊甸园?

天地形成以后,上帝耶和华从大地上取了一些尘土,仿照他自己的样子,做了一个模型。他朝它吹了一口气,那泥人忽然开始眨了眨眼睛,然后伸伸胳膊,动动腿。身上的泥土一下子变成了血和肉。上帝看着他的杰作,高兴极了。由于他是个男人,上帝就给他起了个男名“亚当”。

上帝让亚当住到伊甸园里去,去看守和修理这个园子。伊甸园可美啦!清澈的河流在园子里静静地流淌;园子里的奇花异草清香扑鼻;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鲜艳可口;各种飞鸟自由飞翔,它们的鸣唱宛转动听;野地里的野兽追逐嬉戏,和平相处,它们还带着可爱的小宝宝和亚当一同玩耍。亚当多么快乐呀!可是不久,他就愁眉不展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感到很孤独。别的动物都有同类的伙伴,可是,偏偏他没有。

上帝知道了,就趁亚当睡熟时,从他的身体中取出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上帝用亚当的肋骨造出一个女人,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夏娃。亚当醒来时,看到他的妻子,高兴得欢呼起来,夏娃也很高兴。当时,他们夫妻俩像其它动物一样,不穿衣服,光着身子,但是他们并不觉得羞耻,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快乐地生活着,他们在园子里到处闲逛。一天,他们发现园子里的一棵果树异常美丽,闪着悦目的光芒。他们正在惊叹它的美丽,上帝忽然出现了,告诉他们一定不要吃这棵善恶树上的果子,否则必定不得安宁,再也不会长生不死了。亚当和夏娃点点头,他们答应会听从上帝的话。但是,狡猾的蛇告诉夏娃,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不仅不会死,而且眼睛就明亮了,能与上帝一样辨识善恶。于是夏娃就摘食了一颗禁果,并且劝丈夫也吃了一颗。之后,他们的眼睛果然明亮了,当他们发现自己是赤身裸体时,感到很羞愧,便折了无花果的叶子编织起来蔽体。

上帝知道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非常生气,就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回到大地上生活,后来他们有了两个男孩,大儿子叫该隐,小儿子叫亚伯。他们就是大地上人类的祖先。

伊甸园在哪里?《圣经》记载伊甸园在东方,有4条河从伊甸流出滋润园子。这4条河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训河,还有一条“比逊河,那里有金子,又有珍珠和红玛瑙”。根据这些线索,一些学者开始探寻伊甸园。但是,《圣经》中所说的4条河如今只剩下前两条,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无法确定伊甸园在哪里。有人说伊甸园在以色列,有人说在埃及,有人说在土耳其,还有人说在非洲、南美、印度洋甚至中国西藏等地,但都不能确定。“诺亚方舟”怎么会成为人类的避难所?

地球上产生人类以后,他们的德行逐渐败坏,越来越不像话,所以上帝决定用洪水来毁掉大地上的人类和所有的一切生物,让世界重新开始。不过,大地上有一个人上帝很喜欢,他就是诺亚,于是上帝要他建一艘大船。这只船用结实的歌斐木(柏木)做成,内外都涂上沥青,这样就既防水又耐用,诺亚一家给船起名为“诺亚方舟”。诺亚和妻子、3个儿子、3个儿媳妇都搬进了“诺亚方舟”。他们还从山里、野地中找来了各种动物,每样雌雄一对放进方舟去,以保存它们的生命,让洪水过后大地上能繁殖出新的动物。

一切都做好后,上帝为他们关上船门。天上开始下起了倾盆大雨,地下的泉水和洪流也涌上地面,洪水一直不停,在大地上泛滥了40天,水不断地往上涨,把方舟也漂了起来。大地成了汪洋大海,连高耸入云的山峰也被洪水漫过沉入海底,树木、房屋更不用说了,早就被洪水冲得不见踪影。世界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动物、地上的爬虫,以及空中的飞鸟,凡是能用鼻孔呼吸的生物,全都死了。只剩下诺亚一家以及船上的动物了。

后来,雨停了,阳光照耀在汹涌的海浪上,正如世界最初被创造时的样。诺亚小心地打开一扇窗子,只见他的船安稳地漂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四周没有一片陆地,甚至没有一个岛屿。上帝又让强风吹扫大地,水便逐渐消退了。诺亚看到高山的顶端都露出来了,又过了一些天,他放出了一只乌鸦,结果它飞了回来。他又放出一只鸽子,可惜鸽子飞了很久也找不着一枚可以栖息的树枝,它只好又飞了回来。等了7天后,诺亚又放出了一只鸽子。到了黄昏的时候,鸽子回来了,嘴里衔着一片新鲜的橄榄叶。诺亚知道水已经退了。又过了7天,他再放出鸽子,这次鸽子不回来了,诺亚知道这是好消息。

过了几天,诺亚的船停在了一个山顶上,又过了一些天,地上的水都退干了。诺亚开门观望,大地全干了。于是,诺亚一家走出方舟,那些动物也被放了出来。动物在大地上开始繁殖生长,诺亚一家人又重新开始生活,并繁衍后代,成为当今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祖先。“诺亚方舟”之谜“诺亚方舟”故事虽然是个传说,但由于《圣经》中记载的很多事情都被证实是真实的,譬如,在一次战争中,一位军官根据《圣经》中的记载,成功地找到了大山里的一条秘密小道,并通过这条小道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取得巨大胜利。如果能证明“诺亚方舟”也是真实的,那么这个发现肯定将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所以,很多年以来,许多国家的圣经考古学家都希望揭开这个千古之谜。

马和鱼是人类的老祖先吗?

从古以来,也有一些人不相信神造说,而相信生物是可变的,相信某些生物可以变成另一些生物,并且认为人是从别的生物演变来的。

例如,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一个叫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6)的哲学家,他富有想象力,认为人是从鱼变来的。他说:原来只有在水里披着鳞甲的动物,后来它们到陆地上来,逐渐变成陆地上的动物,最后变成了人。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那里虽然有许多想象的成分,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我国学者庄周(约前369—前286),也相信生物可变。他说;“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这就是说,庄周认为人是马变成的。至于青宁是什么动物,不知道,有人说是竹根虫,有人说就是貘,也有人说是豹。现在看来,说人的祖先是马,这当然是神秘的,荒唐的,没有根据的,不能说是唯物主义的。但是这种说法也表示了生物可变的观点。

像这一类神秘的、粗糙的论点,是人们对自然界还缺乏知识的时代的产物。神造说也好,生物可变说也好,它们都表明古代的人们就想知道人类的由来。这就是人的好奇心,或者说是人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是很可贵的。

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不是具有固定性质的东西,而是“无限定”,即无固定限界、形状和性质,它不生不灭,无穷无尽。从无限定中分离出汽和热、干和湿等对立物,因其运动而产生天体万物。他还提出,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生物是从湿元素中产生的,最原始的动物是从海里的泥变化而成,人是由鱼变化发展而来的。

世界上的物种是永远不变的吗?

基督教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观念,在18世纪中叶以前一直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就连著名的生物学家林奈也曾对此深信不疑。1735年,林奈在《自然界系统》中写道,自然界中不存在新种,一种生物总是产生与其同类的生物,每种物种中的每个个体总是其后代的开始,因此必须把这些祖先的不变性归于某个全能全知的神,这个神就叫做上帝,他的工作就是创造世界万事万物。

如果我们观察上帝创造的物种,那么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得到更充分的证据:每个生物体都是从一个卵中产生的;而从每个卵中产生出的都是一个和亲代极其相似的后代,因此现今不会产生新种。通过繁殖,个体数成倍增加,因此现在每种物种的个体数都比上帝刚创造出来时的数目多得多。

由此可见,按照林奈的说法,世界上千变万化的蓬勃生物世界,每一个种都是上帝的有意创造,所以它们才这样巧妙,这样丰富多彩。上帝创造的物种永恒不变,即隐花植物就是隐花植物,显花植物就是显花植物;猴就是猴,鱼就是鱼。它们永远不变,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更不要说动物和植物之间,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转变和联系。

其实,林奈的这种物种不变的观念,是当时自然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不变论在生物学上的反映。因为当时发展最完善的牛顿力学认为,太阳系在上帝的“第一推动”下运转起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那么,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自然也是如此,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

林奈晚年的变化

林奈晚年对“物种不变”的思想有所改变。这是他对生物物种长期实践研究的结果。他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第12版中,删去了有关“物种不变”的论述。但他最终没有彻底抛弃“物种不变”的观念而提出物种进化的思想,他只不过对“物种不变”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物种可变”的思想是怎么提出来的?

18世纪中叶,虽然“物种不变”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在该研究领域,教会的势力还非常强大,但已有一些人公开提出了“物种可变”的进化思想。

法国人乔治?布丰是第一个提出广泛而具体的进化学说的博物学家。布丰收集了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材料,编写了《博物学》。在书中,布丰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变异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环境变了,生物会发生相应的变异,而且这些变异会遗传给后代(获得性遗传)。按布丰的说法,地球形成以后,表面就相继出现了海洋、陆地、矿石、植物、鱼类、陆地动物、鸟类,最后才出现了人。而且随着地质的演变,地面气候、环境、食物也在不断地变化,人就是这种变化的产物。布丰还进一步推断,人最初出现时,地球的表面仍然灼热难耐,人的皮肤都被高温烤成了黑色,因此黑皮肤的人更能经受住热带的高温。怕热的人慢慢迁居到了寒带地区,皮肤也逐渐变白,加上人能利用火,并发明了衣服和工具,故能在世界各种气候环境下生存。

引导布丰形成进化观点的主要是两类事实:一是化石材料,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有明显区别;二是退化的器官,例如,猪的侧趾虽已失去了功能,但内部的骨骼仍是完整的。因此,他认为有些物种是退化出来的,类人猿就有可能是人退化的,驴和斑马可能是马退化的结果。

在林奈去世10年的时候,也就是1788年,布丰也去世了。他去世后的第二年,法国大革命开始,被称为科学的恐怖时期来临了。他的儿子被送上了断头台,他自己的陵墓和纪念碑也遭到了毁坏。但是,科学还是以它固有的步伐前进的。

莫泊丢

初期进化论思想的代表人物还有法国科学家莫泊丢。莫泊丢是一位数学家,以研究曲线而著名。他还是一位有着光辉的思想的人,但他不善于用严格的实验来证实他的思想。莫泊丢认为,高等生物是由类似蠕虫一样的低等生物发展来的。每一种物种的精液中都含有许多适合形成该物种更多新个体的“小颗粒”。

为什么物种的进化不易看出来呢?

拉马克继承并发展了布丰的进化论的思想。拉马克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活的动物,还有古代的化石。按照《圣经》的传说,一个英国主教曾计算出,上帝造物的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10月12日上午9点。可是,化石却告诉拉马克,古代生物的存在至少有几万万年以上了。按照《圣经》的说法,上帝创造的物种永远不会变。可是拉马克发现,古今生物形态虽有很大的不同,可它们之间都有血缘关系。

拉马克开始怀疑上帝创造万物和物种千古不变的说法,他相信今天的生物是古代生物进化来的。在他看来物种的稳定性只是一种错觉。那为什么物种的进化不易看出来呢?这是因为进化是逐渐的、缓慢的过程,而人类的寿命又很短暂的缘故。有人说,3000年前的木乃伊同现在人完全一样。拉马克则说,3000年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他说,假如有一种寿命只有一年的小虫,连续25代观察一座房屋,它们也会认为房屋是不会变化的。一个生物学家在观察物种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

他坚信自然界总是循序渐进地产生各种生物的,最先产生的是最简单的生物,后来产生的是复杂的生物,这就形成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系列。

那么,物种为什么会变化呢?拉马克认为,外界环境是引起生物变异的直接原因。生物有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经常使用的器官越变越发达,不使用的器官就渐渐退化了。不仅生物的先天的形态可以遗传,这种后天获得的特性也可以遗传。这就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学说。比如,长颈鹿在古代时,它的脖子并不像现在这么长,是一种类似羚羊那样的原始动物。长颈鹿生活在干旱的非洲,靠吃树叶为生,吃光了低处的树叶后,不得不拼命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于是,脖子渐渐变长了。这种获得的特征又传给了后代,一代一代传下去,长颈鹿的脖子越变越长,最后,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副模祥了。

拉马克的进化思想,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他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所谓“获得性遗传”,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猜测,没有更多的事实依据。实际上,现代遗传学实验证明,生物的获得性状是不能遗传的。也就是说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是无法解释生物进化现象的。

拉马克

1829年12月18日,拉马克去世,享年85岁。由于贫困,连买一块墓地的钱都没有,他的遗体只得被埋在一个贫民公墓中。1909年,当进化论已广泛流传,全世界都在纪念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50周年时,法国终于意识到要纪念她的这个优秀儿子,但这时他葬在何处已难以确定了。后来,人们在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巴黎植物园,为他建立了铜像。

居维叶的“灾变论”是对还是错?

拉马克的进化论是法国进化思想发展的高峰。然而,他的进化论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甚至受到了冷落和攻击。从这种意义上说,拉马克在与物种不变论的斗争中失败了。其中的原因除了他拿不出更多事实证明他的学说,他的学说还确实有待进一步完善外,还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反对者——居维叶。

1798年,居维叶对巴黎附近的许多化石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了许多今天已经绝迹的植物和动物的化石,而且还发现,在不同的地层中,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化石。地层时代越古老,化石就越简单,跟现代生物差别也越大。这实际上是发现了古生物形态与出土地层的关系,揭示了已绝迹的生物在时间上分布的规律性。但是他认为在这许多地层中没有发现中间类型,这说明生物的历史是间断的,物种不是连续进化而成的,而是一些物种被消灭以后,又出现了一批完全不同的物种,所以在不同的地层中,化石的种类是不同的。为什么一批生物会死亡?他认为这是灾变的结果。

客观地说,居维叶基于大量古生物学研究得出生物种群曾“大灭绝”的“灾变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他的许多结论与现代古生物学、地质学的结论是一致的。本来他发现的这些事实都是支持生物进化论的,并完全可能导出进化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却走上了反对进化论、支持上帝创造物种的道路。

居维叶曾列举了基督教《旧约全书》的洪水记载,古巴比伦人、希腊人、印度人、中国人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认为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好几次大的灾变,每次灾变时,大多数生物都死绝了,然后上帝又创造出一批新的生物来。他还得出结论:最后一次灾变就是《圣经》上所说的五六千年前出现了诺亚时代的大洪水。

居维叶

居维叶是法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769年出生于蒙贝利亚尔。4岁就能读书,幼时就喜爱布丰的《自然史》,是一位神童。14岁入德国斯图加特的加罗林大学学习博物学,19岁时给一贵族当家庭教师,解剖了许多海生动物。1795年经圣提雷尔的推荐,在巴黎博物馆任教。1809年拿破仑任命他为参政员,后又任督学。主要著作有:《比较解剖学讲义》、《四足动物的化石研究》、《地球表面的革命》。

欧洲学术界8个月的论战因何而起?

由于受到居维叶的阻挠和反对,法国的进化思想在拉马克那里到达了顶峰,然后就衰落了。不过,真正衰落的标志是拉马克的支持者圣提雷尔与居维叶之间的一场大论战,论战结果以圣提雷尔的失败告终。

圣提雷尔也是比较解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原来和居维叶是好朋友,可是,后来两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成了论敌。

1830年,他和居维叶之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论战。起因是在科学院一次会议上,圣提雷尔提交了两个青年科学家的论文。这篇论文提出墨鱼处于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在墨鱼身体中间有一根软骨,相似于脊椎动物的脊椎。圣提雷尔认为这篇论文证实了他所提出的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有统一构造图的观点。

这篇论文遭到居维叶的强烈反对。争论的内容从比较解剖学、形态学扩展到进化论与神创论的对立,论战一直持续了8个月,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

当时81岁高龄的歌德十分重视这场大辩论,称它是一次火山爆发。歌德也是位进化论者,他发现了颚间骨,进一步证明人是从兽类动物进化而来的,他称圣提雷圣是他的战友。

由于宗教界的支持,也由于圣提雷尔学说本身的不足,最后论战以圣提雷尔的失败而告终,居维叶由此获得了“生物学独裁者”的称号。

进化论者在法国虽然失败了,但他们却为进化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不久,进化论就在英国重新崛起了,正是以这些法国向仁的工作为阶梯,查理?达尔文才得以登上这个学说的高峰。

圣提雷尔

圣提雷尔是法国动物解剖学家、胚胎学家,现代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曾任巴黎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解剖学的哲学》。圣提雷尔主张,物种不是不变的,在动物躯体的结构中,可以看到设计的统一性。第二节进化论确立之谜

在人类的进步史上,有些人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传奇。达尔文就是这样的一种令人赞叹的奇观。达尔文,近代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他的进化论与能量守恒、能量转化定律和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的3大发现。他不仅是一个生物学家,更是把人类从宗教迷信中解救出来的救赎者。可是校长为什么说达尔文是个“二流子”?他的人生在1831年发生了什么转折?进化论的优先权到底属于谁?激烈的“牛津大论战”结果如何?让我们跟随这些问题去认识一个真实的达尔文。

校长为什么说达尔文是个“二流子”?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于英国什鲁斯伯里,家庭是一个富裕的科学世家。祖父是一位诗人、博物学家、哲学家,才华横溢,还是一位与拉马克同时代的进化论者。父亲是著名的医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同情心。外祖父是著名的陶瓷制造商,和蔼可亲,母亲同样和蔼可亲。达尔文继承了祖父才华横溢的基因和外祖父和蔼可亲的性格。

达尔文8岁丧母,由父亲抚养成人。他在男孩中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姐姐。他是父亲最喜欢的一个孩子,对他寄于厚望。然而幼年的达尔文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喜欢打鸟、玩狗、抓老鼠等等,热心收集化石、观察昆虫、鸟类习性,对小石块、贝壳、鸟蛋也感兴趣,这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遭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反对,校长把达尔文召去,公开地斥责他是一个“二流子”;父亲认为他是个无用的废物,“好像是为了辱没家誉而生下的孩子”。

1825年,达尔文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父亲自然是希望他继承祖业,成为一名医生。但达尔文对医学根本没有兴趣,尤其是对动手术时病人的出血和痛苦感到不舒服。于是,在1828年,父亲又把他转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达尔文对神学没有兴趣,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认为剑桥的3年纯粹是虚度时光。他每天都消耗在祈祷、饮酒、唱歌、恋爱、游玩和打扑克牌上。但幸运的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植物学教授汉斯罗,在他的影响和赏识下,重新唤起了达尔文学习地质学和自然历史的愿望。

汉斯罗

汉斯罗是剑桥大学很有名望的自然科学家。他在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方面都有丰富的知识。他的课,达尔文听得津津有味。汉斯罗见达尔文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也就热情地关心和帮助他。这样两人就很快地熟悉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达尔文的人生在1831年发生了什么转折?

1831年,达尔文大学毕业,如果命运之神不出“意外”,牧师将是达尔文终生职业。幸运的是,“意外”还真就发生了,达尔文的人生之路在此拐了一个弯。

那年,英国海军的“贝格尔”号舰准备去南美考察,还缺一名博物学家,以记录沿途看到的各种自然现象。汉斯罗教授推荐了达尔文。“贝格尔”号舰的环球航行从1831年12月27日起,至1836年10月2日结束,历时5年,途经佛得角群岛、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塔希提岛、新西兰、澳大利亚、毛里求斯、南非等地。这次航行是达尔文在科学上做出杰出贡献的关键时期。

在5年的海上航行和考察期间,年轻的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当这艘不到100英尺长的木船在大海中颠簸时,达尔文常常几天几夜晕船、呕吐。当他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考察时,往往十几个小时喝不上一口水,还不时遭到毒蛇猛兽的袭击。此外,还有病魔的缠绕。在南美洲,有—次他连续高烧几个星期。但所有这些艰难险阻都没有使他产生过动摇。他千方百计地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都详细地作了记录,总共笔记有数10本,并随时将标本一批一批地寄往国内。这些就成了他后来创立进化论的最珍贵的原始材料。

这次航行考察,达尔文最大的收获还是思想上的。那时,达尔文是完全不相信进化论的。他仍相信《圣经》上的说法,认为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动植物的物种是不变的。但随着考察的进展,物种变异的大量事实启发和教育了他,使他感到用神学的那一套来解释自然界,往往不能自圆其说。于是,达尔文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逐渐产生了怀疑,最终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考察对达尔文的影响

在考察中有3件事对达尔文形成进化论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在南美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古代巨大的哺乳类和现在较小的犰狳非常相似。第二,在南美大陆,一些近似的动物物种,由北至南,依次代替。第三,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大多数生物都具有南美生物的性状,而群岛的各个岛屿上的物种彼此间又有轻微的差异。这些差异是怎样发生的?达尔文认为,只能用物种是逐渐变异这一假说来解释。

马尔萨斯给了达尔文什么启示?

回国之后,达尔文即开始整理他在考察期间所记的笔记和所采集的标本,并陆续发表了有关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报告。这些文章的发表,使达尔文很快成为一名闻名的博物学家,为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关于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是达尔文回国后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他研究了各方面的大量证据,最后得出结论:通过人工选择,物种是可以改变的。使他感到迷惑难解的是,自然界的新物种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个问题日夜索绕在他脑际中,连乘车时也在思索着。

1838年10月的一天,达尔文偶然读到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忽然,他心中的谜被解开了。

马尔萨斯写道,任何动物的繁殖速度都大于它们食物的增长速度,这样就会有一部分生物在生存竞争中死亡,从而使动物和它们的食物达到新的平衡。比如森林中有50头梅花鹿,个个长得都很健壮。随着鹿的增多,森林中的食物变得不够吃了,于是大批的鹿死亡,只有身体强壮的侥幸存下来。

这给了达尔文很大启示。自然界中这种生存斗争比比皆是。每一个生物都在为生存而斗争,在斗争中,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留下来。

他想到在北大西洋马德拉岛上的昆虫,它们当中大部分翅膀都退化了,不能飞,而少数翅膀又特别发达。达尔文现在明白了,原米马德拉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会飞的昆虫大部分都被刮到海里淹死了,只有少数翅膀特别发达的,或爬在地上不会飞的昆虫才被保存下来。经过许多年,岛上就只剩下翅膀特别发达或不会飞的昆虫了。

自然环境就是这样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生物不断进化着,达尔文把这叫做自然选择。从此以后,达尔文开始动手撰写他的巨著《物种起源》。

马尔萨斯

马尔萨斯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人口论》一书的作者。他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产和食物的供应则是按算术级数1、2、3、4、5、6……来增加;而人口的增长是一个几何级数,如不加控制,每25年按1、2、4、8、16、32……的速度来增长。由于人口数量和消费资料的这种矛盾,就会导致疾病、战争、杀婴等苦难。

进化论的优先权到底属于谁?

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发表,标志着进化论正式确立,也奠定了达尔文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但当时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的,还有一位学者。他们如何处理这起学问 “官司”?他们彼此如何看待对方?

1842年6月,达尔文写出了一份关于生物进化论的提纲,只有35页。两年后,1844年夏天,他将这份简要的提纲扩充为231页的概要,这就是《物种理论概要》。这份“概要”已经包含了达尔文的主要观点,但是,他仍然非常谨慎,没有立即将它公开发表,而是随时准备进行修改和补充。

就在达尔文埋头收集关于物种变异和自然选择的材料时,远在马来群岛的青年博物学家华莱士也在进行着同样的研究。1858年夏天,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从马来群岛寄来的一篇论文,并解释道,这是一篇探讨物种起源的论文。“物种起源?”达尔文全身一震,难道华莱士也在研究物种起源?他一口气把论文读完。文中所写的完全都是自己思考过的问题,甚至所用的语言也和自己完全一样。当时,懊恼的达尔文其至想把自己的著作付之一炬。

但同时,达尔文也表现出一位正直科学家的高尚品质。他打算中断自己的写作,并建议华莱士发表这篇论文。这就是说,达尔文准备把生物进化论的优先权让给华莱士。达尔文立即提笔给好朋友赖尔写了一封信,热情推荐了华莱士这篇论文,并说了自己打算放弃大规模写作的想法。

赖尔很快写来了回信,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公平的,因为他阅读过达尔文在1842年写的摘要,那本身就是一篇完整的进化论的论文。在他的倡议下,华莱士的论文和达尔文13年前写的那篇论文同时于7月1日在林奈学会上发表了。

当华莱士后来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对这样做表示满意,并表现得比达尔文还谦虚,认为自己没有写《物种起源》那样的大部头著作,自觉地把自己降为从属地位。“达尔文主义”这词首先就是华莱土提出来的,他后来帮助达尔文宣传和普及进化论观点,称自己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许多科学家被华莱士这一美德所感动,称他为“达尔文的骑士”。“华莱士”线

华莱士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家境十分贫寒,在同胞兄弟姐妹中排行第8,只读了5年书,以后全靠自学成才。1854年,他去亚洲东南的马来群岛考察8年。马来群岛的岛屿南下与澳大利亚相连,北上与亚洲相连。华莱士发现,从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存在一条分界线,东两两侧岛屿上的动物和植物迥然不同,这条分界线至今被称为“华莱士”线。

你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包括哪些方面吗?

1859年11月24日是《物种起源》正式出版的第一天,伦敦街头春意盎然。清晨,雾霭中几家书店门口人声鼎沸,人群熙熙攘攘,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销售一空。原来不甚愿意承印这本书的出版商喜出望外,接着再版3000本,又很快告罄。购书的要求从美国、德国纷至沓来……从1859年到1872年,《物种起源》共出了6版,每一版都经过达尔文修订,增加了新的内容。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用大量而丰富的资料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进化论思想。

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

按照达尔文的理论,生物进化的基本要素是:变异、遗传和选择。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普遍存在这一个个体和那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这就是变异。而许多变异又是遗传的。另一方面,各种生物都能大量地产生后代,而食物和空间有限,于是各种生物就必然要为生存而斗争。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在生存斗争中,某些变异对生存有利,就会得到保存;某些变异对生存有害,就会被淘汰掉。达尔文把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的淘汰,叫做“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一代一代对可遗传的变异发生作用,进行汰劣留良。微小的变异就会逐渐积累起来,终于引起生物类型的变化。于是在历史过程中,构造简单的低级生物就逐渐发展成为构造复杂的高级生物。

达尔文在那本书里并没有专门讨论人类起源的问题。他只在那本书的结论里写着这么一句话,“人类的起源和他的历史将会得到阐明。”但是读过《物种起源》的人们知道,现在各种植物和动物既然是逐渐发展来的,是由原先存在的其他生物进化来的,人类当然不能例外。

物种

物种也叫做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例如,小麦是一个物种,水稻是另一个物种。老虎是一个物种,狮子是另一个物种。按照特创论的说法,各种生物被上帝分别创造出来以后,就一成不变,这就是物种不变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推翻了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生物是可变的,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从原来存在的其他类型的生物逐渐发展起来的。

赫胥黎为什么要“准备接受火刑”?《物种起源》的出版犹如一块巨石落水掀起巨大波澜,引起了人们的激烈争论,就连一些科学家也接受不了生物进化这一的理论。曾经当过达尔文老师的地质学家塞治威克对达尔文说:“读了你的书找不是感到愉快,而是痛苦,书中的一部分材料让我感到很可笑,另一部分又使我十分担忧。”而一般民众对如此大跨度的思想跃进在心理上明显不适应:“人类是猴子的子孙?太卑贱了!仅仅是想到这件事,就不禁觉得恶心!”

应该说,民众的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姑且不论宗教因素,就日常经验来说,让人们相信蛙与孔雀、鲑鱼与蜂鸟、象与老鼠有共同的祖先,当然要比让他们相信这些东西都是被分别创造出来的要困难得多。

当然,也有许多科学家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特别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赫胥黎和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他们不仅热情地宣传进化论,而且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进化论。赫胥黎被称为“达尔文的斗犬”,是他首先把进化论用到人类的起源上,推测人类是由类人猿变来的,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海克尔则最早提出了动植物进化的系统树,并标明了人类的来源和人种的分布。

进化论的最大反对者还是来自科学界外的宗教界,因为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物种,矛头直指神圣的上帝,动摇了神学的基础,因此遭到了宗教界的围剿。赖尔、虎克、赫胥黎坚决站在达尔文一边,支持和鼓励达尔文。赫胥黎在给达尔文的信中说:“你的理论,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也要支持。” 在暮年,正当他准备隐居过宁静生活时,某些上层人士又著文攻击进化论,赫胥黎顿时忘掉了自己身上的病痛,重操干戈,再度应战。

系统树

由海克尔所提倡的,认为生物各种族的系统关系有如树状,可用图来表示其状态,此称为系统树。也有的认为生物的系统关系不一定是树状的,把系统的图解称作系统树也是不恰当的。但是,时至今日仍继续做出各种系统树,并且已相当的普及,所以还不能说对树状的系统持否定意见的已得到支配的地位。

激烈的“牛津大论战”结果如何?

1860年6月28日,在教会和一些保守科学家的策划下,英国科学协会在牛津大学召开了为期3天的讨论会,名为讨论达尔文学说,实际则是攻击进化论,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就公开宣称:“要粉碎达尔文主义”。

6月30日,讨论会达到了高潮。会议原定在会议厅召开,由于人太多,不得不转移到图书阅览室。会场上悬拄着一条横幅,用英文斜体字书写着:“进化论与神创论大论战”。台上放着一张长方桌子,上面铺着一块深红色台布。桌子右边坐着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桌子的左边,坐着赫胥黎、虎克等科学家。

能言善辩、号称“油嘴山姆”的大主教首先发难。他指责达尔文的进化论违背神圣的教义。他自以为聪明地说:“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某些菌类,那么人类和蘑菇就有亲缘关系罗?”他并挑衅地说:“请问赫胥黎教授,究竟是你的祖父还是祖母哪一方同猿猴发生了血缘关系?”

大主教的话颇能蛊惑人心,在听众们兴奋的大喊大叫声中,赫胥黎从容不迫地站起来应战。他没有理睬大主教的人身攻击,而是用大量的事实有力地反驳了大主教那些缺乏科学根据的胡言乱语。最后,赫胥黎以这段广为流传的话结束了他的长篇发言:“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的祖先是无尾猿而羞耻。如果有人使我在回忆起他时感到羞耻的话,那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浮滑善变的性格,他不满足于在自己范围内取得的令人怀疑的成功,还要去插手他并不了解的科学问题,用花言巧语、文不对题的议论和宗教偏见来掩盖真理。”

赫胥黎的发言一结束,立即引起了人们热烈的掌声。接着,虎克发言,用事实抨击了大主教在科学上的无知。

这场论战以教会的特创论的失败、进化论的胜利而告终。

笔耕不辍

继《物种起源》问世以后,达尔文又连续完成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起源和性的选择》等两部巨著,另外,还出版了《兰科植物》、《攀缘植物》。《植物界中的异花授粉和自花授扮》、《同种花的不同形态》、《植物的运动能力》等一系列著作。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与世长辞,享年73岁。为了纪念这位以坚忍不拔的事业心,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的科学家,人们把达尔文的遗体,埋葬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另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牛顿的墓旁。

什么是“人猿同祖论”?

经过达尔文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坚决的斗争,达尔文的进化论终于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进化论的胜利,并不就是说生物进化的所有过程已经完全研究清楚,当然也不是说有关人类进化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了《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专门讨论人类起源的问题。他用丰富的证据论证了人类跟动物的关系,指比人类是由古代的一种类人猿——古猿逐渐发展而成的。依他看来。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是进化的产物,它们有共同的祖先。这就是“人猿同祖论”。猿就是类人猿,也称人猿,指的是现代生活着的类人猿,如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等。而且,达尔文进一步认为人类的智力、人类社会道德和感情的心理基础等精神文明的特性也是像人体结构的起源那样,可以追溯到较低等动物的阶段。

达尔文的理论为把人类归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奠定了基础,这是人类自觉的历史发展的一个空前的突破。那么,古猿到底是怎样变成人呢?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综合了科学的成就,全面地分析了从猿到人的过程,创立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他认为,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作用。无论是手足分工、制造工具,还是语言的产生、脑的发展和思维的出现,都是在劳动中出现的。

可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基本上跟任何动是不是可以简单地把人看作只是一种动物呢?人跟一般动物有没有本质区别呢?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规律是不是跟狗或猫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完全一样呢?这依然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恩格斯

恩格斯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他重视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批判自然科学领域的反动哲学思潮,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从1873年开始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写了许多札记和片断。其中《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起源的问题。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后被编成《自然辩证法》一书出版。

怎样才能为古猿变人提供科学证据?

时间不能倒流,洪荒时代古猿变人的经过谁也没有亲眼目睹,那么,对古猿变人的过程的释解该不是一种大胆的假设和推测吧?实际上,不仅上面所论及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理论,而且考古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科学学科,都在承担着为准确解释人类的起源提供科学证据的重任,对古猿变人过程的解释正是建立在这些科学证据之上的。

史前人类化石作为生命的留存,为古猿变人的历程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证据。史前人类化石是类猿祖先的遗骸或遗留下来的印迹。通常,一个生物死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诸因素的共同作用,机体会迅速消失,但当生物机体被埋葬于这些因素不起作用的地方,如埋葬于河流或湖泊的淤泥里、洞穴的沉积物里、泥炭里、沥青里或火山爆发而落下的灰烬里时,机体就会保存下来成为化石,而机体的硬组织如骨、牙等更容易留存下来。史前人类化石,大多发现于水边或洞穴之中。科学地测定史前人类的化石,可以为古猿变人提供年谱。

根据史前人类化石的特征,可以了解史前人类各个阶段的具体状况。例如根据发掘的南猿化石发现,南猿头骨比大多数猩猩要长、要高,脑子小,但结构与人相近,面部向前突出,臼齿很大。由此可以推断南猿已能两足直立行走,已会使用工具。根据史前人类化石,还可以确定类猿祖先两足直立的时间是700万年前,人猿分道扬镳的时间大约是500万年前。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主要通过对现代人类和猿类的比较研究,为古猿变人提供间接证据。它通过最新的研究成果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人类和古猿都具有同源的大量重要的蛋白质、细胞色素、核糖核酸酶及胰岛素。20世纪7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在人的起源探索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第三节进化论疑点之谜

在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将神逐出了生物界,指出当今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自身有着一个客观的演进过程。一百多年来,进化论在生物学领域,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乃至社会科学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革命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后,向进化论提出问题、怀疑乃至反对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问题、怀疑是什么?反对的根据又是什么?我们对此又该如何看待呢?“猿猴诉讼”的起因是什么?

进化论在这次科学论战中的胜利,并不是说进化观点已经到处胜利,也不是说人们从此都相信人跟动物有血统关系,也不都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就是在20世纪,有的国家还禁止进化论的宣传,有些人还坚决反对人也是进化的产物。1926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城——达顿,发生了有名的“猿猴诉讼”。

一天,一个相信进化论的青年教师在课堂里讲授生物发展历史的时候,告诉学生说,人类跟黑猩猩是亲族,人类是从古代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有的学生回到家里,就好奇地跟家里的人谈着新学到的知识。一些家长——当地的士绅听到了这种说法,大发雷霆。他们就彼此联络,到法院去控告那位青年教师,说他反对宗教,说他鼓动孩子不要相信上帝。

于是,法院发出了传票,规定了日期,把那位教师传到法庭去审问。

开审的那天,好像—个节日。这个小城里的士绅们都穿上了讲究的衣服去出庭。他们好像有意要显示人类的高贵和尊严似的。有些士绅的袖子上还带着布条,上面写着奇怪的口号或语句:“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猴子,也不能让人把我们变成猴子!”

法庭开审了。一切都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诉讼手续办理。这表面上是讲道理,实际上是要通过所谓“合法”的手续来干预科学教育,来压制真理。经过简单的审问以后,法官摆出了“公正”的严肃的脸孔,大卢地训斥:“你不该反对上帝,侮辱人类!你不该用异端邪说来教坏我们的孩子!”最后,法官宣布那位传播真理的教师有罪,并且判他缴付罚款100美金,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听众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圣经》是“真理”

看了“猿猴诉讼”这个故事,你可能觉得那些士绅相法官,他们为什么把这件事看得这么严重呢?这是因为宣传科学的进化论会损害宗教的威信。这跟他们统治的切身利益有关。值得指出的是,在70年代,美国还有些州明文规定,《圣经》上关于上帝创造人的说法是“真理”,不是迷信,应该正面介绍给学生,不能批判。

在自然选择论上发生过什么样的“口水战”?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重要内容,是达尔文在反复考察了人工选择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近些年来引起争论的焦点问题。围绕这一理论,反进化论者提出两点反对意见:自然选择论是同义反复;自然选择论不具有创造功能,无法解释生物进化向上的趋势。对此,现代生物进化论者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反击。

自然选择论只是一种无谓重复的赘述,这是以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为主要代表的反进化论者用来反对自然选择论的法宝之一。在他们看来,进化论者给“适应”所下的定义是“能生产更多后代的生物最适应环境”,因而,自然选择论也就成了“生产最多后代的生物产生最多的后代”这样的同义反复。对此,进化论者认为,这种同义反复的观点是神创论者和其他不懂科学的挑战者恶意引进文献中的,而且退一步说,正如许多数学定理一样,适者生存这种用两种不同方法叙述真理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害处,它更能强调、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

对狗进行人工育种,只能产生新的品种的狗,而不能产生别的种类的动物如大象,狗不能够变成大象,是因为狗的基因有它的极限,因而,选择不具有创造功能,无法解释细菌类细胞产生花木鸟兽、甚至产生人类的奇观,这是反进化论者攻击自然选择论的法宝之二。在他们看来,人工育种的例子是反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的最有力证据。他们认为经过千万年选种的压力,任何不合育种目标的个体都消灭了,但始终没有新种出现,因而,人工育种不能算作创新的进化过程。针对反进化论者的这种挑战,进化论者自信地指出,实验已证明,植物杂交的结果能产生真正符合新种定义的植物,动物之所以不能产生新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人类培育狗类共有数千年的历史,但自然界却有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时间自由地运作。

自然选择的类型

自然选择的类型有3种:①稳定性选择。把种群中趋于极端变异的个体淘汰,保留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的类型更趋于稳定。②单向性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生物类型朝着某一变异的方向发展。③分裂性选择。把一个物种种群中极端变异的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个体则大为减少,这样一个物种种群就可能分裂为不同的亚种。

生物进化是渐变、突变还是中性变异?

生物进化论实际上是一种“渐变论”。这种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缓慢的,从一种生物进化到另一种生物,要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生物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往往非常细微,不易被人觉察,而且并不是所有变异都能持续,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得以延续,并经过一代代的遗传、积累,最终形成一个新物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荷兰、丹麦、美国等国的一些生物学家提出了生物进化是突变而不是渐变的观点,这种观点得到了现代生物学的支持。我们知道,生物自发突变的频数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那么。它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材料呢?这是因为虽然对于每一个基因来说,突变率是很低的,但始种群是有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对此,现代的达尔文主义者在坚持渐变的基础上,认为突变与渐变不相排斥,而是统一的。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温和地把突变也纳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

中性说的提出被认为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又一严重挑战。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异对自身的生存,可能有害或有利,大自然将不断淘汰不适宜生存的一切有害变异,只让有利的变异生存下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途径和方向。而中性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即对生物生存既无益也无害,自然选择对它不起作用。对此,现代进化论者认为,达尔文早已从宏观上预计到中性突变,中性突变基因的进化并没有否定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显然,中性说的提出不但没有像有些人宣称的那样,标志着达尔文进化论的终结,反而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进化论的变异理论,即变异包括有利、有害和中性3种形式。

突变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看出,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变异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常称为突变。

进化中的化石空缺该如何解释?

化石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最有力证据。达尔文进化论发表之时,所依据的化石根据还比较少,后来,在考古学家、地质学家的努力之下,化石证据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到目前为止,仍存在一些空白。一是缺乏各生物物种之间的过渡物种化石,二是缺乏古猿变人历程中从800万年前到400万年前之间400万年以及从120万年前至90万年前之间30万年猿人祖先的化石。这些化石空缺遂成为反进化论者攻击进化论的有力根据。

按照进化论,各生物物种之间应存在大量的过渡类生物,但过渡类生物化石的缺乏使进化论早在达尔文生前就受到严重挑战,对此,达尔文做出了颇有道理的解释,他认为,中间类生物化石的缺乏是因为中间类生物不适宜环境,不能长时间存活,特别是对那些要将脚改变成鳍或翅膀的中间型生物,更是难以生存。对达尔文的解释,反进化论者感到非常不满,直到有几项类似爬虫特征的化石鸟——始祖鸟被发现后,进化论所受的严重挑战才得以缓和。现代进化论者提出的镶嵌进化论和稳定选择论则对化石空缺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论证。镶嵌进化论认为,动物柔软的部分可能在“无形”中进化,而可以变为化石(硬)的部分看起来还是一样。稳定选择论则认为,自然选择可以消除所有的变异而防止改变。

对古猿变人历程中从古猿到南猿之间400万年的化石空缺,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用有趣的“海猿说”加以解释。哈代认为,400万年的化石空白期是由于类猿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地质史表明,400~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在海水中生活的海猿才重返陆地。

为了论证海猿说,哈代列举了人和海豚、海豹等水生哺乳动物所具有的许多共同的生理特征:喜欢吃盐、身上无毛、具有天生的潜水本领、会流眼泪、具有皮下脂肪等。虽然,哈代的“海猿说”已赢得了世界许多科学家的赞同和接受,但其科学性还有待于证实。不管“海猿说”是否真实,仅凭这400万年的化石空白就断言古猿变人结论已走向灭亡,证据显然还不够充分。

比较生理学

把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是比较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爱彼立克?丹通,研究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他发现,在这一方面,人类也与所有的陆生哺乳动物不同,而与水兽相似。

我们人类到底有几个祖先?

人类确实有许多性状与其他陆生灵长类动物不一致,而这些性状只发现在水生生物中。获得这些特性,除了下海以外,难道就不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吗?所以,有科学家认为这些性状是其他水生生物传递给人类的,生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组合形成的,物种是“杂交”的产物。

他们不赞成海猿假说。因为第一,古猿下海约400万年的时间,获得了一些适应于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的特性,在距今400万年前又重返陆地,为了适应陆地生活,它也应该丢掉一些适应于海水生活而不适合于陆地生活的特性,如人类不能对体内所需食盐进行精确控制这样的特性。第二,400万年的化石缺环,海猿说仍没有很好地解释。在海洋生活就没有化石可找了吗?我们现在不也发现大量的海中生物的化石吗?第三,根据近10多年来分子人类学研究所得的结果,人和猿开始分化的时间是距今400万~500万年前,与原先单纯根据化石所测的年代(距今1500万年)要近得多,这一点也不支持海猿说。

也许人类的祖先并来经历过下海这一阶段。这段400万年的化石空白较合理的解释是古猿与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于400万年前产生了南方古猿。组合产生新种所需的时间很短,短到相对于地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在十几代到几代的时间便可形成新种,从而可以说过渡阶段的化石是没有的。也就是说人类有两个祖先:一个是古猿,另一个是海洋生物。当然,关于人类的双祖先复合起源地说法仅是一个假说,还没有绝对的证据。

人面鲤鱼

据报道,在日本曾发现了一种人面鲤鱼,它的头部生得很像人类的面孔,有眼,有鼻,有嘴巴。这种人面鲤鱼大约有10条左右,已被列为保护动物。另外,这种人面鲤鱼在韩国也有发现,在中国大陆也有。这个例子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很有可能是接受了人类的某些基因而造成的。

人类曾经经历过毁灭与再生吗?

生物考古学家在考古中发现了许多至今都无法解释的古代文明:美国科学家多次在岩石中发现约有2.5亿年历史的类人猿动物脚印,特别是在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同一块岩石中还发现了穿鞋子的人类足迹,而三叶虫存在的时间是6亿年前至2.8亿年前,那时根本没有我们人类!

科学家在加蓬奥克洛铀矿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在古埃及金字塔内发现那些裹着的尸体放射着粒子和光子射线。在发掘爱尔兰栋拉雷和恩尼斯古城堡时,发现了只有核爆炸才能留下的遗迹;在古印度遗迹中发现了佩服所含放射能是正常情况下的50倍,这两条都表明是核袭击的结果。而人类近几十年才开始掌握按技术,那以前的核技术是谁发明和应用的呢?

所以有学者认为,在我们这一代文明形成之前,地球上就很可能存在过若干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因为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有规律运转、发展、更换交替进行着,它们都有自己的周期性。由生于死,由死而生,由生而死,大自然就是处于这样的进化、演变之中。

当地球上的各种条件适应人类生长时,他们就会大量繁殖、发展;当条件不适应人类了,他们就会在地球上灭绝或外迁。

假设,地球上的人类发生了人口大爆炸,整个生态失去了平衡,各种资源柚竭,或是各国都在进行军事扩张,大量制造、贮备核武器,有那么一天,某个战争疯子发动战争,引爆这些核武器,地球就会成为人类的墓场。几百万或几千万年之后,地球再次适应人类生存时,他们也许又开始从新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向进步的社会发展。

推测

有人推测,地球诞生至今的45亿历史中,曾数度诞生过生命。主要经历了5次大灭绝,第一次在5亿年前,第二次在3.5亿年前,第三次在2.3亿年前,第四次在1.8亿年前,灭后生,生后灭,周而复始,最后一次发生在 6500万年之前。

人是杂交产物还是天外来客?

人类起源,既然存在诸多尚未解开的谜,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根据新的考古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马蒂斯根据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研究后认为这个头盖骨代表的人种,其智力要远远高出我们今天的人类,因而认为这是一个外星人的遗骨,进而提出人类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说。他认为,大约在5000年以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当他们发现地球引力等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基因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上的人类。

近些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首先是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同样的核糖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蛋白质构成活体。这就使人不能不问,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为什么不会产生多种的生命模式?

其次,还有人注意到,稀有金属钼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钼在地壳上的含量却很低,仅为0.0002%,这也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如此稀少的元素会对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会不会地球上的生命本源于富钼的其他天体里?

第三,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石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再者,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经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他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疫苗来自彗星?如果是,则人是天外来客吗?“大四季”说

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说,他们根据太阳系不停地围绕银河系运动的事实,假设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人类在大四季交换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生存的方式。随着夏秋交替,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慢慢由陆生变为水生;又由水生变为陆生。因此人类体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第二章人类的远祖和近亲之谜

150多年前,当达尔文把人类的祖先同猴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类无论是感情还是理念都经受了—次巨大的震撼。今天,从猿到人的演化已经是一般人的常识了。于是,充满好奇心的人类又将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继续追究下去,他们想知道,变成人的这些猿猴又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从什么样的前辈动物中进化而来?这,也是许多古生物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第一节人类的远祖之谜

如果问一个小朋友,你是从哪里来的,他会说是妈妈生的;再问他,妈妈是从哪里来的,他会说是外婆生的;接着再问他,外婆、外婆的妈妈、外婆的外婆……是从哪里来的,他如果够聪明的话,会说是古猿变的。既然人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那么,古猿又是怎么来的呢?人类的远祖究竟是谁?

人的祖先是猿还是猴?

在动物园里,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在看猴子。小女孩不时被顽皮的猴子逗得“呵呵”直笑。看着看着,小女孩好像发现了什么,她抬头问妈妈:“人真的是由猴子变的吗?”妈妈点头称是,小女孩“哦”了一声后,若有所思地说:“原来如此,难怪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而动物园里的猴子越来越少。”这是一则小幽默,里面传达的一个信息就是:人是由猴子变的。这个说法大众都耳熟能详了,证明科技早已深入民心,那些坚持“上帝造人”的宗教信条已不能再钳制人的思想。人类敢于正面现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进步。那么,回头看看,这个理论是否完全正确呢?

人是动物,一种特殊的高级动物,这一点毋庸讳言,单从人与其他几种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作为动物的人,跟其他动物如马、大象、鸟类等一样,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生命都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演化而来的。达尔文曾经说过:“可能世界为人类的发生作了长久的准备,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人类起源于一连串的祖先,在这一连串的祖先中,只要失去其中的一环,就没有人类了。”

大多数人都知道,猿猴是人的祖先,却不清楚猿和猴之间的关系。猿和猴是不相同的。尽管它们都属于灵长类,但是,在生物学的分类上,猿比猴高级得多。它们在外形上就有明显区别。猴子有尾巴、颊囊和臀疣——臀部上两块裸露的胼胝体,像坐垫,而猿类除了较低级的长臂猿有臀疣外,这些特点都没有。猿的外貌类似于人。在灵长类中,有阔鼻类和狭鼻类之分。猴属于前一类,鼻孔相距甚远。而猿则是后一类,鼻孔靠紧,孔口朝下,与人类相似。不仅如此,猿的血型、身体结构等都与人类相同,这证明了他们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所以,在科学上把猿称作“类人猿”。严格地说,人的祖先是猿而不是猴。

猴子趣闻

在我国古籍中,猴子的别称有禺、果然、独、狨等。据《白虎通》记述:“猴,侯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侯者也。”侯,是等待、观望的意思。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山区,每年5月7日是“敬猴节”。而泰国的北部山区,每年的11月1日是“猴子运动节”。

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作为人类,我们多么自豪!

我们懂得种庄稼养禽畜之后,就不必像别的动物那样为了寻找食物而在野地丛林中游荡;我们学会搭帐篷盖房屋之后,就不再风餐露宿;我们有了语言和文字,就逐渐建立起复杂的社会、发明各种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火的使用到蒸汽机车的发明、从登上月球到克隆羊的诞生……

但是,无论人类的文明前进了多远,我们却永远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像所有的生物一样,人类躲不开生老病死;像所有的动物一样,人类也需要食物;像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一样,人类活着就要呼吸;像所有的哺乳动物—样,人类的婴儿需要母亲的乳汁养大……人类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人类是动物界的一个物种,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拥有一个特定的位置。一句话,人类是自然的一分子。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有近有远、有亲有疏。例如,同样是动物,猴子比狗与人类更为相像;而同样都是灵长类,没有尾巴的黑猩猩比有尾巴的猴子更像人。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18世纪的瑞典科学家林耐第一次提出了一套生物分类系统,依据不同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由高到低的一系列分类阶元。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完善,这套分类系统现在基本上从高到低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这几个阶元。在上述这些基本分类阶元之间还可以插入一些略高一些和略低一些的阶元,例如比科稍高的超科、比科稍低的亚科和次科等等。现代人类在这样的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就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猴次目、人猿超科、人科、人属、智人种。

种也被称为物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共同特征、拥有共同的基因库、分布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占有相同的生态位的那些生物体的集合。同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并能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即使交配了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灵长类动物“灵”在什么地方呢?

作为哺乳动物当中的灵长类的一分子,可以说,我们人类能够最终发展到今天所依赖的生物学特征,最初是在灵长类动物中出现的。那么,灵长类与其他的哺乳动物有什么不同呢?换句话说,灵长类为何“灵长”呢?对现在的灵长类动物的观察和研究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首先,绝大多数灵长类都栖息在树上,这一点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在树上生活对于灵长类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它们脚下没有土地可支撑,因此必须用四肢抓握树干。与此相适应,它们的四肢末端由早期哺乳动物的爪子逐渐转变为每个手指都能够单独活动的手;最后,拇指还能够与其余的各个手指对握。可想而知,这样的演化必定能够改善灵长类在树枝间活动所需要的抓握能力;更重要的是,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对握可以形成环状,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掌抓握物体的准确度。这一进化特征的出现不仅对早期灵长类搜寻昆虫等食物非常有利,而且对于后来灵长类可以用手灵巧地摆弄各种物体、直至最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下了基础。

与手部的灵巧活动相配合,灵长类发展了立体的视觉。双眼向前望着几乎是相同的目标,脑部就可以接受一对视觉的影像。经过了大脑的处理,影像就产生了深度、形象和距离的感觉。这样的立体视觉对灵长类在林间腾越行进是非常重要的。灵巧的手加上立体视觉,就使得灵长类能够从三维空间观察物体,用手把物体任意移动和拨弄。这都是灵长类充分掌握四周环境特质的先决条件,也是激发好奇心的原动力。

灵长类还发展出辨认颜色的能力,这很可能与它起源于大眼睛的早期夜行性哺乳动物有关。早期夜行性哺乳动物的大眼睛是为了在夜间增强对光线的敏感性,但是当灵长类起源后,它们在白天越来越活跃,大眼睛内的视网膜就转变为能够接受不同的色彩。能够分辨颜色有助于灵长类分辨若干食物,特别是热带雨林茂密树枝上的果子。

这样,灵长类具备了一套独特的感觉器,能够把触觉、味觉、听觉、尤其是色觉和立体视觉感受到的各种信息输入脑中。脑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与日俱增,进而能够把各种信息分类排比,最终产生了智力的发展。这样的智慧,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没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类动物叫做“灵长类”的原因。

树鼩

最原始的灵长类,或者说是灵长类的祖先,是一种体形很小的食虫类动物,名叫树鼩。单看它的长相,很难把它跟猿或者猴联系起来,更何况人。它长得有些像现代的小松鼠,只是没有一条毛茸茸的、漂亮的大尾巴。这可能就是“鼩”字带“鼠”的原因吧。树鼩生活在东南亚的亚热带地区,大部分时间在低矮的树丛中活动,偶尔也会爬到树上去玩耍。它是杂食性动物,常吃些野果和植物种子。除此之外,它的小尖牙还可以捕食昆虫、蜗牛等小动物。

荤素通吃对灵长类的生存和发展起何作用?

灵长类的牙齿相对其他动物而言,数目呈减少趋势,但类型完备,功能齐全,这使得它们在选择食物时有很多余地。既可以吃植物果实,也能以昆虫、鸟蛋为食。 它们不受寒冬酷暑的限制,每个季节都能找到相应的食物来源。这就避免了食物危机的发生。比如说享有“活化石”美誉的大熊猫,尽管它的祖先是食肉动物,后来却一改旧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且情有独钟地多以竹子为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当大雪封山或竹子开花枯死时,大熊猫就要忍饥挨饿了。就像歌里唱的:“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熊猫对竹子是痴心不改,至死不渝,因此拒绝吃其他东西,即使是金颗玉粒也不屑一顾。这使它的生存变得非常艰难。而猴子则不然,花生、糖果、香蕉、虫子等,来者不拒。所以猴族才这么香火旺盛。由此可以看出,杂食对灵长类的生存和发展大有好处。

由于灵长类荤素皆宜,为大脑提供了营养,因此脑量增大,而脑的形态也日趋复杂,使它们变得更聪明。猴子在文学作品中一直是机智的代表,它非常善于模仿,而又有很强的好奇心。摄像机曾摄下了一只猴子在某户人家中的所作所为。它学着平素主人的模样,竟拿起旱烟筒抽烟。而猩猩的智力更是超群。这些都说明灵长类是无愧于“灵”字的。

怀孕与繁殖

高等灵长类怀孕时间延长,这有利于胎儿更好地吸收营养,使生育质量得到提高。一般哺乳动物都是一胎多仔,而高等灵长类却是一胎一仔。这样,母体就会给予幼仔更为悉心的照顾,使它们生存的机会增大。

古狐猴是如何进化成古猴和古猿的?

很古很古的时候,在爬行类动物主宰着地球的同时,原始的哺乳动物已经诞生。一亿年前,巨型爬行类动物大量死亡时,原始哺乳动物已进化产生了最初的灵长类动物——原始树鼩到大约7000万年前,原始树鼩又分化产生了一种猴,它的面貌、尾巴很像现在的狐狸,我们称它为古狐猴。到大约5000万年前,地球又闹了一次海陆沧桑的巨变,自然环境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严重威胁着动物界。那些巨型的爬行动物和大型的哺乳动物几乎绝了种,存者寥寥无几。

有一天,古狐猴的一个族长把全族人员召集在一起,商量研究渡难的办法。大家先是一言不发,继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末了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民主得到了充分发扬,但实在无法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老族长无可奈何,只得随各自的便,各行其事。于是,就分成了两派。

老族长智多识广,老于世故。大爬虫灭绝的惨景浮现在眼前,它又不敢与猛兽和大动物分庭抗礼,就带着老弱残兵背井离乡,去寻找舒适的新环境。它们历尽千辛万苦,翻山越岭,一再搬家,有的甚至搬到了北美洲。但它们墨守陈规,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而全军覆没。

另一支少壮派身强力壮,朝气蓬勃,它们果断地留了下来。森林毁灭,无家可归,它们就栖息山洞、岩缝之中。新鲜野果断绝,饥肠辘辘,它们就捕捉小动物充饥,甚至机智勇敢地与笨拙的牛马、凶猛的虎豹争夺食物。它们跳到牛马背上,抱住牛角、马脖,抢走了牛马口中之食。与虎豹狭路相逢时,它们就用石块砸虎豹,用树枝戳瞎虎豹的眼睛。这种冒险而又劳累的生活,锻炼了它们,改变着它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变换了食物的品种。特别是经常食以富于热力的肉类,使它们身躯逐渐高大,力气不断增强,渐渐长得与老祖先不一样了。它们励精图治,不断接受自然的考验和改选,慢慢地脱胎换骨,分化演变成古猴和古猿。我们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因此,我们说古狐猴是猴、猿、人的共同老祖先。

低等灵长类

灵长目分为两个大类(亚目),即低等灵长类(原猴亚目)和高等灵长类(猿猴亚目或称为类人猿亚目)。低等灵长类起源于中生代末期,最早的化石代表是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东部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帕加托里猴。现生的低等灵长类分为3个次目:分布区仅局限于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次目、生活在非洲和南亚森林地区的瘦猴次目以及分布在东南亚部分岛屿上的眼镜猴次目。

古猿在进化中分别走上了什么样的不同道路?

最原始的古猿是在埃及发现的,叫渐新古猿。它们生活在渐新世,距今大约3300万年前。它们的化石发现于渐新世的地层中,故得此名。它们身体较小,现代类人猿的特征还不很显著,又称小古猿、

另一种是由美国科学家埃尔温?西蒙斯命名的埃及古猿。1965年,西蒙斯率领一支考察队在开罗西南大约40英里的法尤地区发现了埃及古猿化石,后来,在埃及狂风时起的撒哈拉大沙漠边缘又陆续发现了20多块骨骼化石。埃及古猿生活在距今大约3000万年前,体重像猴子,大小像家猫,是以水果为主食的树栖动物。根据头盖骨化石判断,其脑量为25立方厘米,是当时地球上最高等的哺乳动物。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化石材料零星得很,还不足以说明渐新古猿和埃及古猿是否有血统关系。我们推测,它们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的代表。

后来,人们在欧、亚、非的第三纪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不少古猿化石。它们生活在距今大约2000万年到500万年前。这批古猿化石最早是在法国发现的,因为跟树叶的化石在一起,就命名为“森林古猿”,简称林猿。根据现有材料研究表明,它们的牙齿跟现代类人猿相近,肢骨的结构跟黑猩猩相似。人们推测,它们的大小也跟黑猩猩差不多,也能用臂在树上活动。而拉玛古猿生活在距今大约1400万年到1000万年前。

拉玛古猿和森林古猿都是埃及古猿的后代,但是在进化过程中这两文古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拉玛古猿最后进化为人类,而森林古猿则进化为现代类人猿。

返回森林

我们知道,因为森林毁灭,古狐猴下了地,栖息在山洞、岩缝里,变换食物品种,改变生活习性,古狐猴才演变为古猿。可是,作为古狐猴的后代,埃及古猿怎么又变成了树栖动物呢?其实,古狐猴演变为古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经历了几千万年的漫长岁月。大森林一时没有了,而小块森林还有,条件适宜时,又会发展成大森林。刚从古狐猴演变而来的古猿,发现了新的森林,完全可能回到树上去生活。

为什么说高等灵长类起源于为始镜猴类?

在高等灵长类起源问题上,原有化石记录提供的古生物学证据显示,高等灵长类来自于古狐猴。然而,从现生的高等灵长类与现生的低等灵长类的形态结构来看,高等灵长类起源于狐猴类的推测显得有些不那么令人信服。

在低等灵长类动物中有一种叫眼镜猴类,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与现生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除了眼镜猴之外,其他低等灵长类的鼻子前端有一块潮湿无毛的区域,叫做鼻镜,而且在两个鼻孔之间到上嘴唇下缘处有一条垂直的微小缝隙,这种情况与猫、狗以及其他许多非灵长类哺乳动物—样;相反,眼镜猴与高等灵长类一样,既没有鼻镜,也没有那条微小缝隙。再如,眼镜猴与高等灵长类一样,眼睛里面的视网膜上具有视凹而没有照膜;而其他低等灵长类却与猫、狗等一些非灵长类哺乳动物—样,没有视凹而有照膜。而且,从DNA结构的对比来看,与其他低等灵长类相比,眼镜猴的遗传密码(DNA序列)与高等灵长类也更为接近。

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高等灵长类与眼镜猴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按分支系统学的术语来说,眼睛猴类构成了高等灵长类的姊妹群。据此,并结合一些化石上的证据,许多古生物学家推测,眼镜猴类和高等灵长类都起源于一种称为始镜猴类的古老低等灵长类;而始镜猴类与其他低等灵长类的祖先在进化的道路上则早已分道扬镳了。

高等灵长类

现代高等灵长类由生活在美洲地区的阔鼻猴次目(又称新大陆猴类)和除了人类以外全都分布在欧亚和非洲地区的狭鼻猴次目(又称旧大陆猴类)组成。阔鼻猴次目仅有一个超科——卷尾猴超科,由绢毛猴科和卷尾猴科组成。迄今最早的阔鼻猴次目的化石发现在南美洲玻利维亚的早渐新世地层中。狭鼻猴次目有两个超科,即猕猴超科和人猿超科。

到哪里去找更加原始的高等灵长类?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克瑞斯发现了一种称为肖肖尼猴的眼镜猴类,生活在5000万年前。肖肖尼猴的形态特征表明,它已经向着眼镜猴的方向进化得很远了,因此,它就不可能反过来再向着高等灵长类的方向进化。也就是说,至少早在5000万年前,高等灵长类和眼镜猴类就已经从共同祖先中分化开,然后沿着各自的方向进化下去。那么,发现于非洲的3900万年前的高等灵长类就只是类人猿早期进化链条中的一段,而并不能成为高等灵长类的始祖。在至今3900万年到5000万年这段时间里,地球上肯定存在着一些更加原始的高等灵长类。

那么,到哪里去找呢?如果按照达尔文的原理来分析,亚洲的东部应该是最有希望的地区,因为,与高等灵长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现生低等灵长类眼镜猴类就生活在东南亚地区。

1992年,中美两国科学家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对上黄地区及相关地区的野外考察和对富含灵长类的上黄动物群及相关动物群的研究。这个研究项目很快就成绩斐然,发现了至少4个种的高等灵长类,其中一种被命名为中华曙猿,另外3种则由于材料过于零碎而尚待研究。

中华曙猿的化石材料仅仅是一块带有3颗牙齿的右侧下颌骨残段以及一些零散的牙齿及更不完整的下颌骨,但是它们所隐含的信息和意义却是异常巨大的:它们代表了迄今人类所知道的最早的高等灵长类,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中期。所谓“曙猿”,意思就是“类人猿亚目黎明时的曙光”。

许多学者对中华曙猿给予了肯定,并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但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中华曙猿不是高等灵长类,理由是它表现出许多原始的性状,而且材料不够完整。

看来,“要想”自立于高等灵长类之林,中华曙猿必须证明自身。

上黄哺乳动物群

1987年到1991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哺乳动物专家齐陶,孤身一人年复一年地奔赴江苏溧阳上黄——这个在大的地理范围上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岸的小镇,在那里度过了无数个艰苦的野外工作,发掘出门类空前众多、数量非常巨大的动物化石组合,这个包括有13个目、60多个种的哺乳动物化石群。现在以“上黄哺乳动物群”的名称闻名遐迩。

世纪曙猿与中华曙猿有何不同?

20世纪90年代,为了治理黄河水患并为河南省提供充足的电力,我国开始在黄河中游兴建起小浪底水库。可是,一旦小浪底水库建成蓄水,包括“第一地点”在内的几个中国著名的始新世化石地点将被波涛淹没。为了在淹没前尽可能地抢救发掘出一些珍贵的化石,中美两国的科学家组织了一个包括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古地磁学家在内的庞大队伍,从1994年到1997年进行了4个野外季度的考察工作。

联合考察队几年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发掘出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其中,1995年5月的一天,“第一地点”出土了一具几乎完整的、带有几乎所有牙齿的曙猿下颌骨。

它比中华曙猿略大,可比较的部分明显地非常相似。在下门齿垂直生长等等一系列性状上,它都显示出了属于高等灵长类的特征。同时,它在另外一些性状上也显示了比曙猿之外的所有高等灵长类都要原始的特征,而这些原始特征表现了它与古老的始镜猴类的相似性,从而为高等灵长类始镜猴起源论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它被命名为世纪曙猿,生活在距今大约4000万年前的中始新世最晚期。

从下颌骨和下牙齿上来看,很少有人再怀疑曙猿是高等灵长类的祖先了。但是,国际上仍然有人提出,这些证据还不够充分。看来我们仍然需要努力,我们的足迹还要踏遍万水千山。“第一地点”

垣曲盆地坐落于中条山脉和毛屋山之间,是中国老第三纪地层和古哺乳动物研究的发祥地。早在1916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实业部顾问安特生在沿黄河两岸调查矿产资源时,于古城附近的寨里村上桥沟发现了中国科学史上的第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并将化石产地命名为“第一地点”。第二节人类的近亲之谜

现代类人猿属于灵长类动物,是动物世界里进化度最高的一类,与人类的关系最为亲近。目前,我们有来自4个不同家族的“远房兄弟”。其中2个家族(大猿、黑猿)生活在非洲地区,2个家族(长臂猿、褐猿)生活在亚洲。最常见的是黑猩猩,它们遍及整个非洲热带地区,也生活在东部和西部的原始森林里。你们想了解什么是灵长类动物吗?想了解我们这些“远房兄弟”的生活吗?想了解它们于我们有哪些相似或相同之处吗?欢迎和我们一起走进“人类的近亲之谜”。

为什么说现代类人猿是我们的“远房兄弟”?

现代类人猿身上有多少块骨头、多少条肌肉,同样,在人体上也有数目极为相近的骨块和肌肉,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大体相同,只是有长短大小的区别。现代猿的样子非常象人,头上耳、鼻、眼、口等五官的位置和形状也都和人差不多。所以有人称它们是“森林人”,说它们是人类可笑的“翻版”,或称“类人猿”。

现代类人猿不仅有着与人相似的外貌,而且身体内部的构造及生理机能也与人十分相似。现代类人猿头部同样有着发达的大脑半球,口内也有32颗牙齿,门齿、犬齿、臼齿各自的数目及顺序也都与人相同。猿身上长满了长毛,但人体在胚胎时期也曾出现过长长的胎毛,仔细观察,猿和人体毛的排列和生长的方向都是一致的。猿的四肢每肢都有5趾,趾端生有指甲,也有指纹和掌纹,猿的胸部也只有一对乳头,每胎一仔,很少双胎、多胎,孕期除长臂猿稍短外,都是接近9个月的时间。

现代猿的盲肠底部也有一条“阑尾”,并且和人一样会得阑尾炎,在肠内也同样有各种寄生虫生长。猿也会得各种人类疾病,如伤寒、霍乱、小儿麻痹等,并且有些疾病和人互相感染。有人曾替猩猩量过体温,他们正常的体温是36~37度(摄氏),和人正常体温很接近。

猿和人相似的许许多多的事实证明,人起源于动物,人和动物有亲缘的联系,而亲缘联系最近的是现代猿,所以按照动物学上习惯的分类方法,就不得不把人和猿划归到一起,同属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从生物进化的历史和由地下发现的骨化石来看,人和猿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两支子孙,是一对有着共同祖先的“远房兄弟”。

血液相似

现代医学证明,不同种类的动物相互间是不能输送血液的。而引人注意的是,现代猿有和人相似的血型划分,而将人血输给相同血型的黑猩猩不但不会造成死亡,出现血液凝结,而且生活的非常健壮。这一试验证明,猿和人有着血缘上的近亲联系。

长臂猿为何被称为“杂技演员”和“歌唱家”?

现代猿中,身体最小的一种便是长臂猿了,生活在亚洲的南部地区,我国的海南岛和云南西南部的森林里都有长臂猿。在云南生活的长臂猿,有一种眉颊上生有一条突出的白色长毛,叫做“白眉长臂猿”。长臂猿站起来身材高不足一米,体重也只有10多公斤,体毛颜色有变化,雄性成年为黑色,雌性成年为黄褐色。长臂猿最显著的特点是有一对长臂,平伸开来可达高的两倍。

长臂猿在猿类中最小,也最灵巧,是动物中的高空“杂技演员”。两条灵活的长臂和钩形的长手,使它们穿林越树如屡平地,无论觅食、玩耍、休息、求偶、生殖、哺育幼仔等全部在树上进行。行动的时候,长臂猿依靠前臂抓握树枝,能像箭一样的“臂行”,甚至可以捉住被惊飞起的小鸟;还可以像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9米。雌长臂猿还让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把手脚抱在自己的胸前,带着它一起在森林的上空飞速行进。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极其嘹亮。它是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特别喜欢鸣叫,形式有雄兽的“独唱”、雄兽和雌兽的“二重唱”和雄兽及其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等。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一般是成年雄兽首先发出引唱,然后成年雌兽伴以带有颤音的共鸣,以及群体中的亚成体单调的应和,“呜喂,呜喂,呜喂,哈哈哈”,音调由低到高,清晰而高亢,震动山谷,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到。它们的这种习性,既是群体内互相联系,表达情感的信号,也是对外显示存在,防止入侵的手段。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长臂猿的感情

长臂猿又是最重感情的动物,当猿群中有受伤、生病或死亡者时,在相当的时间里,它们就不再歌唱和嬉闹,是动物中“感情最丰富”的动物了。长臂猿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动物。因为长臂猿不是群居,它们每个家庭生活在一个很大的领地里,有时超过100英亩。

你知道谁是现代类人猿中的“巨人”吗?

大猩猩也叫大猿,生活在非洲的中部和西部,比一般人块头大得多,身高可达1.8米,体重可到200公斤以上,雄性显著大于雌性,可以说是现代类人猿中的“巨人”了。它们身体粗壮,四肢有力,又可称为现代类人猿中的“大力士”,就是遇到狮、豹一类的猛兽,也毫不惧怕。

大猩猩是喜群的动物,但结群不大,常是一个多偶的“家庭”。它们生活在森林里,常由3只到10只合成一群,过着仿佛是家族的生活,由老的壮大的大猩猩担任家长。大猩猩身上长满了乌黑的长毛,但面部毛稀少,鼻孔扁宽中塌,嘴很阔大,一张口便露出一对粗大的犬牙,愤怒时,常把双手握紧,捶打胸部,发出痛哭般的吼声。大猩猩平时性情温和,但受到攻击时,常用后肢站起,发出狂叫,头上的毛竖起,就会凶暴无比。

我们知道大猩猩身体庞大,即使有够大的树木来承受它,大猿也不能在上面自由来去。因此,它差不多已放弃了树上生活,下放到了地面。大猩猩中只有雌的大猩猩带着幼儿上树过夜,晚间会用枝叶搭起临时的床,一般离地面不高。而雄性大猩猩是在树下草堆里睡眠,并担任着警戒和保卫的任务。大猩猩也能直立行走,不过姿势难看些。弯着腰,以手指指关节撑地,活像一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人类的祖先或许就是这个样子。

大猩猩的种类

大猩猩有3个种类:东部低地种、西部低地种和高山种。高山大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很小的一块地区内——维龙加山脉,它们有长而厚的毛发可以保暖。现在,野生的高山大猩猩己所剩无几,仅700只左右。这们被保护在国家公园内,由武装的士兵护卫着。可是,为了获取它们的头盖骨与毛皮,偷猎者仍然在猎杀它们。

猩猩的家乡在哪里?

猩猩也叫褐猿,是我们亚洲的热带动物,它们产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森林里。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所以我们平常还称它们为红毛猩猩。雄的比雌的大些,雄的体高可达1.4米,重量可达80千克。手臂很长,两只手臂展开可达3.5米,比人长了一倍以上。特别是老年的雄猩猩,面颊宽大,并生有栗色长胡,静坐时性情平和,行动迟缓,极像林中一位“老公公”。

猩猩的前臂强而有力,下垂时抵脚踝部,拇指很短,其它四指弯如钩状,能稳固的握住树枝,把身体摆在空中,从一枝摆向另一枝,采用“臂行”的方式。猩猩的后肢很短,站立时,弯曲无力,走动时靠脚掌外缘着地,蹒跚吃力,往往还必须靠前肢着地支撑身体。猩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上,因为在树上它们是无敌的。在那里,它们可以用手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去。

猩猩的智力相当发达。它们的脑比狗的大得多,平均脑量是410立方厘米。从小捕来饲养的猩猩,人们能训练它模拟人的动作,叫它帮助人做些事。每到黄昏和傍晚,猩猩便在树上开始筑巢,用枝叶铺床,习惯在树上过夜,有时还能采摘一些较大的树叶遮蔽身体,所以猩猩在人工饲养下,能将被褥舒服地缠裹在自己身上。

猩猩的寿命,可到40岁左右,10~12岁时成熟。猩猩的食物以植物为主,有树上的果实、鲜嫩的枝叶及昆虫和鸟卵等。

猩猩的数量

与一个世纪以前相比,猩猩的数量已经减少了超过92%,而且在1993年和2000年之间,苏门达腊岛北部的数量就下降了整整一半。剩下的种群仅分布于一些小岛,而且它们将继续被隔离,因为猩猩很少向别处“移民”。因此,为了防止猩猩在野外灭绝,需要人类对剩下的森林进行认真的保护和积极的管理。

黑猩猩的“智商”有多高?

黑猩猩也叫黑猿,它的家乡在非洲,其分布地区稍广于大猩猩。黑猩猩除面部和趾掌外,都生有粗糙的黑色长毛,所以叫“黑猩猩”。黑猩猩大小和猩猩差不多,耳壳非常大,嘴突出,鼻子扁平,前肢下垂抵膝部,比其他猿稍短,后肢也比猩猩粗壮有力,能较多地在地面活动,走动时脚掌着地,膝向外拱,仍需用前肢支撑身体。黑猩猩使用四肢可通过林间开阔地带,有时能用后肢站起来行走,但受惊时便手足并用,发出尖叫,迅速地躲进草丛和爬上树枝。

黑猩猩未成年时喜欢成群的生活在一起,8~12岁成熟后,往往组成一个多偶的“小家庭”。太阳快落山时,黑猩猩开始在树上筑巢,用枝叶铺床,离地面较高,可以把自己隐蔽起来,安全过夜。白天,它们灵敏地到树下来,采寻食物,追逐嬉戏,能用手敲打树干发出音响,并有舞动棍棒的习惯。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主要靠爬树采摘水果为食,水果不足时,便吃树叶、野菜、谷物和小鸟。草原林地中的黑猩猩因食物不充足,便吃白蚁,同时也捕杀猴、猪和小羚羊。

黑猩猩的智力仅次于人类,是动物中智力最高的,能分辩大多数颜色,并且会制造及使用简单的工具,还具有多种面部表情,它们的发音和叫声也常表示一定意义。黑猩猩最善模仿,最易驯化,能学做各种游戏,可以学会象人一样使用婉和小勺吃饭。它的记忆力很好,已调换走了的饲养人员,隔一段时间再来比它能表示出特别友好的感情。

不能讲话之谜

1996年1月19日, 美国科学家发现,黑猩猩被呵痒时也会笑,在笑的同时还呼吸,听上去就像链锯开动的声音,而人类在讲话或笑时呼吸是暂时停止的,这是因为人能够很好地控制与发声有关的各部分隔膜和肌肉。科学家认为,能否讲话的关键在于神经系统对气流的控制,人类能讲话就是突破了这方面的限制,而黑猩猩却无此能力,这就揭开了黑猩猩不能讲话之谜。

现代类人猿会有意识的模仿人类吗?

某人去动物园看猩猩,首先向猩猩敬礼,猩猩便模仿其敬礼;那人又向猩猩作揖,猩猩继续模仿。那人大喜,就想作弄一下猩猩。于是,他拿出一根大棒子向自己头上打了一下,然后把棒子交给猩猩。不料,猩猩这次又没模仿,而是向其扒了扒眼皮!

当然,这是一个夸张的笑话,但说明现代类人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现代类人猿中黑猩猩最会模仿人类的举动。它会拿抹布来擦地板,拿扫帚来扫地,用勺子舀水并把它送到嘴里,也会用茶杯喝水,以及使用其它器皿和家具。它们的动作不像人类那样灵巧,显得极为笨拙。黑猩猩很喜欢用铅笔在纸上乱画,能学会骑二轮或三轮的自行车,可以抽烟,而且往往很乐意抽。

模仿这些行为,在大多数的场合下都是自动的。仔细观察它们的模仿行为,不难看出,它们只在表面上学会近似人类的举动,而并不能完成人的动作的实际效果。猩猩用抹布和扫帚抹、扫地板时,并不是要用自己的动作把地板弄干净,而只是把垃圾和水来回折腾地方;猿猴用铅笔画出一些路线,但并不是要画出什么连3岁的小孩也可以画出的东西。它们能用针线在布上缝出针脚,但不能把布缝在一起。

模仿经常是在直接的视觉刺激消失之后才出现的,因此它是靠视觉映像的痕迹来指导的。从猿猴的模仿行为的死板和表面化看来,它们也只是在照这种视觉痕迹(或者说是与情景联系着的表现)依样画胡芦,而并不能创造性地利用它们。

模仿

模仿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水平,在脊椎动物中除少数鸟类能够单纯地模仿其它动物或人类的声音,此外,只有高等的灵长目才具有明确的模仿能力,而且是真正的模仿动作。模仿首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和记忆以及视觉和运动觉的复杂的综合系统。而这一切都必须具有了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才能达到。

现代类人猿的表情与人类的表情有区别吗?

在动物园中,假使有人对黑猩猩进行挑逗,就会发现它做出呲牙裂嘴的怪相,这些是否是黑猩猩的表情呢?

实际上,黑猩猩以及其它类人猿,由于身体和面部的肌肉结构同人类非常近似,当猿类“激动”、“恐惧”、“悲伤”、“高兴”、“啼哭”、“嘻笑”的时候,即有感动、高兴和不高兴的情绪体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面部表情的显著变化,而且和人类有相似之处。

例如,高等猿类在受到意外刺激时就激动起来,把嘴唇噘成管状,并发出变调的声音来;而低等猿类是张大嘴巴,凝视着危险的对象;在同样的情况下黑猩猩是睁大眼睛,头部的毛发竖起来。当受到痛觉刺激时,与猴子的绝望的尖叫相反,黑猩猩是闭着眼睛,裂开嘴,发出震耳的叫声,这种叫声比小孩子的使劲哭喊还要响。但和人类不同的是,它们从来不流泪(它们的泪腺不发达),也从不像人类那样出声地大哭。在受到有利刺激的影响,如见到美味的食物或被挠痒时,猴子和黑猩猩都会出现笑容类似的表情:眼睛眯成一条缝并发亮,嘴角向上拉,呼吸频率加速。

但是,千万不要误会,这并不表示猩猩的所有表情都具有相应的丰富内容。

人类的情绪和情感是有一定的内容的,而且这些内容和一定的认识与思想活动联系着,它是现实的对象和人的需要与活动动机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态度。而猩猩类是不可能具有人类的各种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因为它们根本不存在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它们的表情是某些刺激直接引起的一种生理状态的表现肌肉的紧张、血管的扩张,以及其它器官的变化。它只是在外表上与人类相似。即使它们的表情有内容的话,其内容也是很简单的。例如,联想到伤痛、食物,以及其他的具体的感觉。

猩猩的表情

猩猩的这些表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和培养的某些暗示形成暂时地联系。有时可以在黑猩猩之间的交际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人会给这些表情加上某些拟人的解释。例如:惊恐、怀疑、愤怒、怨恨、好奇、爱、恶、友谊、同情、信任、依恋、失望、消极、悲伤、忧郁、寂寞、沉默等等。

现代类人猿能够思考解决问题吗?

猩猩能将所给的棍子相接并用它去勾取笼外的食物,猩猩还能将几只木箱垒在一起以便站上去够得着天花板上挂着的香蕉,猩猩还能够通过多次训练学会开启关闭它的笼门。这些都是经过人们的实验所证实的。想必读者定会问到,黑猩猩不是挺聪明的吗?是的,黑猩猩在动物群中应该是最聪明的,它所表现的行为在动物界是最高级别的。那么黑猩猩到底聪明到何种程度?它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解决问题吗?

对此问题,我们不敢妄下结论。尽管黑猩猩能够解决一些在动物群中已经是相当复杂的问题,但是如果大家了解到黑猩猩解决这些问题的详尽过程时,也难免对其能力表示怀疑。

例如,有学者曾经报告,一只黑猩猩在偶然中把两根短杆子结成长杆子并用它来取得远处的食物,但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黑猩猩遇到棍子有几种可能结连的方式,即在两根棍子之一的横面上有几个孔,猩猩往往不是在棍端把棍子接起来,而是把一根垂直于另一根地接起来,这样自然不能把棍子接长,倒是与需要相反,缩短了手中工具,并且使它使用起来困难。有时,猩猩虽然常常使用由两部分联接起来的或绑在一起的工具,可是它们不仅自己不去连接或绑捆它们,反而不止一次地试着把连接在一起的长工具拆开,从而失掉使用棍子的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黑猩猩在获取食物时所使用的工具连接等,并没有理解它所进行的动作,而看不出它所解决问题的内容的因果关系。有时,黑猩猩也能在长时间的训练后,而能够在形式上将所使用的棍棒连接起来,但这绝不是黑猩猩理解了因果关系,而只是形成了一种短暂的空间、时间的联系。

因此,无论是黑猩猩在行为的效果上解决了怎样复杂的问题,我们还是不能肯定它能够思考解决问题,至少可以说,黑猩猩思考解决问题在本质上与人类是不相同的。

黑猩猩“钓”白蚁

黑猩猩觅食的蚁巢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隆起在地面上的蚁丘,一类是地下蚁巢。对于蚁丘,黑猩猩会先用一根较短的小木棍伸进去,再换成一根“探针”,方便白蚁爬上来。而对于地下蚁巢,黑猩猩先用一根较长的木棍刺下去找到蚁巢,然后换成“探针”。观察发现,黑猩猩在交替使用这些工具时非常灵巧敏捷。

森林里的“亲戚”将来会与我们一决高下吗?

猿猴能对人类的语言命令进行反应,它甚至能培养出手势语言。以后我们还会谈到猿猴还能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显示出他们的一定心理水平。那么,猿猴能进化到人吗?我们人类最初不也是同古人猿是同一个祖宗吗?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不也是因此而震惊世界的吗?

不错,细细追究起来,人类免不了要同猿猴攀上门不太情愿的“亲戚”。但是,从猿到人这个进化过程何其漫长,历经的事情那么复杂,非一时所能完成。

距今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变动,出现了喜马拉雅山、天山和阿尔卑斯山等山脉。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地球表面的气候也随之改变。气温逐渐下降,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急剧减少,草原面积扩大。生存环境的变化迫使已习惯于树栖的古猿纷纷做出选择。一部分不愿意放弃树上生活,便跟随森林的踪迹向南迁移,它们成了与树林共存亡的生死同盟,只要有森林,就会生存下去。因此,它们循规蹈矩地沿袭了祖先的生活习性,依然是游荡在树林里,或以半直立的姿态出现在绿荫丛中,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今日。现代森林里的类人猿就继承了先辈的衣钵。

而那些留在原地的古猿,一些因无法生存而被淘汰,另一些则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没有树林供攀援,便学会直立行走;没有更多的果实填肚子,就拿起石块、树枝来捕猎。渐渐的,它们习惯了地面生活,而带有脂肪的兽肉为大脑补充了营养,这类古猿的智力也得到了发展。它们沿着这条路,不屈不挠地走下去,才到达了人类的发源地,成为我们的祖先。这说明人类的起源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而人类与现代类人猿虽源出一祖,却各有各的出路。尽管当代科技如此发达,却不可能营造一个几千万年的环境,供现代类人猿来重新演变。所以,它们不会变成人。因此,也不用担心我们那些住在原始森林里的“亲戚”,会走出来与现代人一决高下。

一个猜测

倘若有一天,世界又发生剧烈变化,人和现代化的城市消失了,地球上再次出现适合猿变成人的环境,现代类人猿经历几千万年后,或许会以另一种形态存在,很可能也会变作人。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而已。现代类人猿是不可能变得和我们一样的。第三节难解的人形动物之谜

当代世界,最令人感兴趣的自然奥秘,莫过于扑朔迷离、魅力无穷的人形动物——“野人”之谜了。多少年以来,人们一直坚信,有一种与人十分相像的动物与我们并存在这个世界上。它们是地球上除人以外最高等、最有智慧的动物,是比现存猿类更接近于人的动物。它们硕大凶猛、茹毛饮血,时隐时现,引出许多恐怖、离奇的故事来。然而,人们不禁要问在我们地球的某些角落,真的还生存着我们祖先的同类——尚未完全进化的人形动物吗?

神农架野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动物?

神农架是位于我国西北部崇山峻岭之中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在这林海茫茫、重峦叠嶂、海拔3000米的高山地区,流传着有关野人的各种故事。当地居民从百岁老人到小孩,几乎都相信本地野人的存在。

据野人考察研究会的一份调查报告,从1924年到1993年,共有360多人在神农架见过野人,其中有10~20人看到过6次,30人以上看到过2次。目击者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其中,1976年吉普车在神农架撞见野人的事件曾轰动一时。据报道,凌晨一点多钟,司机蔡师傅正拉着林区领导干部在林中行驶,忽然撞见了一位全身长着红毛、身高约两米、直立行走的野人。野人的嘴略突出,没有尾巴,四肢粗壮,眼睛在灯光照射下没有反光。由于双方突然相遇,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为何物,虽然只相距3~5米,但双方谁也没敢动。大约对峙了几分钟,直到农业局局长用石头打中野人的屁股,野人才转身跑掉了。

这一事件披露后,引起全国轰动,也引起了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和有关单位为此组织过几次大规模的对野人的考察活动。科学工作者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采集到了野人的毛发,粪便和脚印模型等上万件,并发现了野人修筑的窝。专家们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奇异脚印、粪便和毛发进行分析化验后认为,已发现的“野人”的脚印不可能是人的,也不像猩猩的,更不是熊的。

那么,“野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动物?有的学者认为,如果民间流传的野人或目击者所遭遇的野人确实存在,则它们很可能是巨猿的后代。但也有一些学者从根本上否认“野人”这种大型动物的存在,认为民间流传的所谓“野人”,不过是一些人们已知的动物如熊、猴或长臂猿等给人们造成的错觉或幻觉。

神农架到底有没有“野人”?传说中的“野人”究竟是什么东西?有待科学工作者进一步去探索、研究。神农架“野人”之谜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野人的样子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和对野人脚印的分析,专家们认为,野人是两脚直立行走的人形动物,皮肤褐色,全身长着浓密的毛,披头散发,没有尾巴;成年后体高2—3米.比人强壮,手长达膝部,它们住山洞,吃野兽。野人高兴时会像人那样笑,并且会表达不同的感情。会发出各类声音,甚至能与人交配。在神农架,人们还发现了长达48厘米的野人脚印。据专家估计,它的体重有二三百公斤。“沙斯夸支”的家在哪里?“大脚怪”的传说,最早出现在美国。200多年前,印第安人把活动在美洲西北部山区的巨大人形动物称作“沙斯夸支”,即“大脚”之意。在北美洲的印第安那州、华盛顿州,许多牧人、猎人也讲述了他们在海拔4000米的高山林海地区突遇野人的经历,许多人还提供了有关野人的毛发、足印铸型和在足印附近发现的粪便、血液样品等珍贵资料。

据美国西雅图“大脚汉科研所”的创立者和所长乔恩?埃里克?贝克约德讲,目击大脚汉或野人的事件几乎每月都有发生。1976年1月4日晚,在华盛顿州贝灵汉地区,一个野人打破杰弗逊家的食品贮藏室的玻璃,试图闯进屋中。玻璃破碎的声音惊醒了杰弗逊一家人,等杰弗逊抓起枪起床察看时,野人已无影无踪。事后发现,食品贮藏室离地5英尺高的窗户玻璃被打碎,落在地上的碎玻璃沾有血迹,窗框和地上碎玻璃中有顶端为白色的黑色毛发。

美国人伊凡?马克斯是个擅长风景摄影的猎人。20世纪70年代,他曾几次拍到“大脚怪”的照片。1977年,他在加州的夏斯塔那附近拍到了许多“大脚怪”的珍贵镜头,根据马克斯多次拍摄到的照片、影片,美国惊异视野公司制作了一部名为“大脚怪”的电影,电影映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科学家认为,“大脚怪”可能是古代巨猿的后代。但也有人表示怀疑。

澳大利亚野人

澳大利亚的一个地区勘测队员也对报界讲述了他和他的几个同伴在1912年与野人相遇的经过:晚上,在离他们点燃的火堆不到20英尺的地方,突然冒出一个野人来,它咆哮着,用人手一样的巨掌拍打着自己的胸膛。它身材高大,肌肉发达,上肢和前掌又长又大,上面长满了毛,头和脸很小,十分像人,眼睛大而黑,目光锐利,眼窝深陷,嘴中长着两颗又长又大的獠牙。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雪人?

在我国西藏和尼泊尔一带,在蒙古的阿尔泰山山脉,在前苏联的高加素山区,有种种关于雪人的传说。雪人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它像人非人,像猿非猿,出没于冰山雪原。雪人究竟有没有?它究竟是什么动物?这是人类学家迫切希望解开的一个大谜。

喜马拉雅山存在雪人的消息从19世纪末就有所传闻,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许多国家皆往喜马拉雅山派出考察队,对雪人进行考察。时至今日,这种世界性的雪人考察热仍在持续。因而,关于喜马拉雅山存在雪人的消息不仅从当地居民中传出,而且也从各国的考察队员那里得以报道。

1975年,波兰考察队员在珠穆朗玛峰南面发现了雪人的脚印,而就在同一地点,一位放牛的本地姑娘舍尔帕曾与雪人相遇,并发生了惊险的一幕。据这位姑娘回忆,一天下午,她到这一离家不远的地方放牦牛,牦牛吃着草,她也悠闲地哼起了小曲。突然,她听到有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浑身长毛的怪人!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雪人已到了她跟前,但雪人没理她,而是直奔牦牛而去。平时凶悍威猛的牦牛面对高大的雪人,紧张地打起了哆嗦。只见雪人扑近牦牛,照着耗牛的脖子下面就是一口,然后,把嘴堵住咬开的口子,“咕咚咕咚”往肚子里吸血。吸完血,雪人又抡起大手,一巴掌把牦牛的脑袋劈碎了。这时,雪人回过头来,瞅了一眼吓瘫在地的姑娘,转身朝山上的树林走去。

那么,雪人到底是什么呢?雪人真的就是人科类野人吗?有的学者认为雪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后代。有的学者认为,雪人是巨猿的后代,而巨猿不是人类的祖先,但同人类祖先有“亲戚”关系。也有学者否认雪人的存在,他们认为传说中的雪人的脚印可能是熊的脚印,也可能是山上的落石在雪融化后造成的。

雪人之谜至今充满着神秘性,在那茫茫的冰天雪地中,人类的踪迹至今还很少涉足,那里可能是一种新生物雪人的王国。雪人之谜的彻底解开,看来还需要时间。

西伯利亚雪人

西伯利亚地域辽阔,荒凉无比,在这面积近500万平方英里的冻土地带和针叶森林中,雪人神出鬼没,时常出现。据一位老人讲,有一天,他在离河300米的地方割草,突然发现河对岸有两个雪人在围着柳树转圈嬉戏。他们赤身裸体,跑得非常快,不长时间,就飞快地跑走了。事后,在他们玩耍的柳树周围,发现了许多一大一小的足迹,但脚趾不像人的一样拼在一起,而是略分开一些。

可怕的蜥蜴人长得什么样?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野人的探索正在热烈争论之中。令人感兴趣的是,最近几年来美国不断传出发现所谓“蜥蜴人”的信息,似乎在“野人”家族中又增添了新的成员。

关于蜥蜴人的报道主要来自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到底长得什么样呢?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和对搜集来的脚印、毛发、粪便等的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对野人的特征做了如下的概括:两脚直立行走,受惊逃跑或上陡坡时会用四肢行走,无尾;身高大约2米至1.6米,浑身是毛,毛色有红色、棕色、黑色、灰色、白色、鲜红、棕红、紫红等;有的体胖腰粗,有的身型瘦长,胸背平;腿比人的长,比自身的手臂长,大腿粗、小腿细,有小腿肚;手心、脚心无毛,手很大,手和指比人的长而粗,指甲尖长而厚实,手能抓握;脚趾粗,比人的长,大趾特别粗,与四趾分开,似乎也有一定的抓握能力;头比人的略长、略大,嘴突出,鼻骨低而长,眼睛像人眼,眼窝深,夜间无反光。

据说1988年6月的一天下午,美国人克利斯?达维斯驾驶小汽车行进到李县附近的一片沼泽地沼泽旁时,与蜥蜴人相遇。蜥蜴人身高2米以上,红眼睛,绿色的皮肤上长满鳞片,头发暗红色,长发披散于宽宽的肩膀上,面额凹进,颧骨突出,鼻孔稍向上翻,嘴巴宽而向前突出,双臂较长,只有3个手指头,且又黑又粗,没有尾巴,直立行走,发出尖锐的吼叫声。事后,人们发现现场有被揉得乱七八糟的纸板堆,离地约2.5米高处的纸板被扯碎,坚硬的沙地上留有几个像人似兽、长约35~45厘米的脚印。自此以后,又有多次关于蜥蜴人出现于这一地区的传说,引起许多专家纷纷前去考察研究,但至今仍无所获。“蜥蜴人”究竟为何物? 哥伦比亚、南卡罗来纳州和美国的电台等已悬赏100万美元,以激励人们去生俘“蜥蜴人”,即使事后证明它只是一种未知动物也在所不惜。世人正注目着这一悬案的研究进展。“蜥蜴人”是海底人?

20世纪80年代末期,又有人传闻在美国南卡里来纳州比维市闻的沼泽地中有怪物出没。目击者说,这种半人半兽的“蜥蜴人”身高近2米,长着一双大眼睛,全身披满厚厚的绿色鳞甲,每只手仅有3个指头。它直立着行走,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掀翻汽车。它能在水泽里行走如飞,因此人们无法抓住它。许多人据此猜测这怪物可能就是爬上岸的海底人。

菲律宾“吃人猴”是怎么得名的?

在菲律宾,生活着一种奇异的类人猴,它们多居住在菲律宾境内的山区。它们体形与人类有某些相似,但遍体长毛,脊柱尾端长有尾巴,最爱吃人肉,并喜欢以人头做玩具。它们经常袭击村庄,对人和牲畜的危害颇大。因此,人们怀着恐惧的心情称它为“吃人猴”,或简称为“人猴”。

据初步调查,这种猴喜欢过集体生活,成群结队地集中在一起活动。它们似乎已有部落或氏族之类的组织,分为不同的集体聚居在孤寂的山谷、岛屿和偏远的森林区。它们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极为原始的语言。根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这种猴属于灵长类较进化的一支,它们的面部已向后退缩,这是产生语言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们的大齿窝是用来固定一块有助于说话的肌肉的,因而它们可能已经具有极简单的说话能力。在雨季,它们还会用树叶和树枝搭起一个粗陋的掩体。它们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积累了劳动经验,产生了意识,但自己还不能制造工具。

目前西方有些学者认为,“人猴”可能是人类演化过程中一个被遗留下来的链环。有些学者认为,“人猴”虽然也能直立行走,能使用天然工具,但它们没有发展为人,它们只是从猴到人发展系统中的一个旁支。西方学者的上述种种推测和论断,谁是谁非,目前还难以定论。

蝙蝠人

1963年11月在英国肯特地方的海岸曾出现了“蝙蝠人”。目击者是3个男人和2个少女。这个怪物全身黝黑,奇怪的是看起来好像没有头似的。这一点与1915年在葡萄牙曾经有人看到过的“无头天使”极为相像。并且,那怪物身体两侧长着和蝙蝠一模一样的翅膀。当它张大翅膀的时候,便无声无息的飞上了天空。目击这情景的5个人吓得魂飞魄散,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奇怪的“鸟人”是怎么繁殖后代的?

1983年8月的一天,一队在印尼婆罗洲原始森林里探险的探险队爆出一个惊人发现,他们在森林里找到了一个被遗忘的史前人类部落,并发现这个部落的婴孩全部是由卵生孵化出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探险队领队、西德人类学家沃费兹博士和他的10名探险队员为了研究原始部落生活,来到婆罗洲的热带雨林探险。当他们来到一处山脊,正要步入下面的山谷时,忽然,头上的大树上传来一阵尖叫声。只见在树枝上,一些全身赤裸的怪人蹲在一个个用树叶青草砌搭成的巢穴内,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并不时兴奋地像鸟雀般吱吱喳喳叫个不停。过了一会儿,约有20多个怪人从树上爬了下来,慢慢地向探险队员们走来。

据沃费兹博士回忆说,这些怪人大约只有1.2米高,看来十分原始,样子虽然像人形,但却有着鸟雀的个性。它们只有一颗大牙,就像象牙一样,从口中凸了出来。它们来到探险队的面前,既不害怕,也没有显示出敌意。

这些“鸟人”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还不时用它们那鹰爪似的手,拿出一些大蚯蚓来,请探险队员们吃。“那些蚯蚓正是它们的主食。”沃费兹说,“它们将它送给我们,就是作为一种友善的表示。”接着,这些“鸟人”带领探险队员们来到它们的家——建设在几棵大树上的巨大平台。当探险队员爬上平台,立即看到一幕惊人的情景,一群大约30多个女人“鸟人”,正各自坐在一枚白色的大蛋上,进行着孵化。

探险队怀着惊奇的心情在那里观察了一段时间。大家发现那些女“鸟人”在怀孕6个月后便生下一枚大蛋,跟着它们再把蛋孵化3个月。直至婴儿出生为止,9个月的孕育过程才告完成。这时,做母亲的就和常人一样,用母乳哺育婴儿。

当探险人离去的时候,那些卵生的“鸟人”送给他们很多蚯蚓,还发出鸟鸣的声音欢送他们。

奇怪的“鸟人”,奇特的卵生人,又留给人类一个不解之谜。

恐龙人

法国巴黎大学植物学教授拉坦博士在非洲扎伊尔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人种部落,他们的椎骨都突出体外,有的达几公分,与我们熟知的食肉恐龙的脊椎骨很相似,被称为“恐龙人”。拉坦博士推测,这些人似乎是从史前爬行动物直接演化而来的。但她不愿意透露该部落的准确方位,只是说在扎伊尔著名的斯蒂恩莱瀑布西南约480公里的密林中。

如何看待人形动物问题

100多年来,有关野人、雪人、蜥蜴人等人形动物的报道不断从世界各地传出。起初,人们认为这仅仅是一种传说,后来,随着愈来愈多的目击者逼真、详细的叙述,人们开始相信人形动物在当今世界存在的真实性,许多学者并就此开始了艰难的寻踪考察活动,有些国家甚至专门拨款用于支持人形动物之谜的破解,但令人遗撼的是,迄今为止,人类还未曾获得一个完整的人形动物的标本。

美丽动人的美人鱼事件曾从18世纪起困扰了人类整整一个世纪,100年以后,科学证实传说中上身人形、下身鱼形的美人鱼,仅仅是海洋哺乳动物儒艮的误传。今天,面对仍未获得圆满解答的人形动物野人之谜,有的科学家在做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人形动物野人之谜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美人鱼事件。理由如下:要证实一个物种的存在,必须要有科学证据,对哺乳动物来说,至少需要一个头骨和一张整皮。人类发展到现在,未曾深入过的原始森林已微乎其微,但为什么至今仍未获得一个完整的野人标本?人形动物极可能是哺乳动物之中的棕熊和黑熊,因为棕熊和黑熊也极喜欢站起来走路,而且生活隐蔽,数量不多,比较难于采集,更何况传说中野人分布的地方也正和棕熊、黑熊分布的地区相重叠。

人形动物野人到底为何种动物,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还难以下结论。但根据目击者所描述的特征似乎可以断定:人形动物有可能是人的类猿祖先的近亲。它们具有与类猿祖先相类似的攀援、抓握、短时间直立行走等主要特征,也许它们没有遭遇我们的类猿祖先在当时所曾遭遇的那种环境剧变。根据用进废退的理论,在长久的森林生活中,它们的攀援、抓握、直立行走等特征由于生存的需要得到了强化、特化。但由于没有经历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工具的劳动过程,因而,最终没有迈出向人转变的关键一步。

为何寻找人形动物?

面对方兴未艾的考察活动,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使人类如此执著,非要找到人形动物不可呢?答案很简单,传说中的人形动物是地球上除人以外最高等、最有智慧的动物,是比现存猿类更接近于人的动物,如果人形动物的存在被证实,这对生物进化和人类的起源将是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第三章腊玛古猿之谜

腊玛古猿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至700万年之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刘易斯是腊玛古猿的第一个发现者,发现是在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区,时间是1934年。同类的化石在中国的禄丰、开远以及土耳其安那托利亚地区,匈牙利路达巴尼亚山区也有发现。化石主要是一些上、下颔骨和牙齿。你知道腊玛古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说应属于人科呢?人类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又因何“开战”?禄丰古猿的化石是怎么被发现的?又为生存而经历了什么惊险的历程?第一节腊玛古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随着古人类化石的不断出现。“发现更古老的古人类”几乎成了每一个古人类学家的梦想。

印度有—个名叫哈里塔尔扬加的村庄,坐落在首都新德里以北大约160公里的西瓦立克山区,周围出露了大片的中新世(距今2200多万~500多万年之间)地层。1932年,美国耶鲁大学年轻的研究生爱德华?刘易斯带领一个考察队在这里进行古生物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块高等灵长类的右侧上颔骨残片,其上带有犬齿、犬齿以后的牙齿(称为颊齿)以及两个门齿的齿槽。

他们在1934年发表了初步的研究报告,将其定名为腊玛古猿。“腊玛”本来是印度史诗《腊玛延那》中的一个王子,是印度教中的一个神,象征高度的纯洁。刘易斯以“腊玛”来命名这个古猿显然是颇有寓意。实际上,刘易斯注意到这个上颌骨具有一些明显的似人性状,自然,在1937年写博士论文时,他把腊玛古猿归入了人科。同时,科学家在印度发现了一些尺寸较大的高等灵长类颌骨,将之命名为西瓦古猿,并认为它们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生活在草地、林地混杂的环境中,它们主要还是以树栖攀缘方式生存。像在印度腊玛古猿被发现的地方,当时处在地势低洼的热带森林区,还有流势平缓的大河蜿蜒流过,由于河流季节性泛滥,使两岸形成了宽阔的草原。腊玛古猿既可以在茂密的森林里采食居住,又能到青草丰盛的草原上游戏。

命名

随着新发现的不断增加,许多古人类学家认为,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甚至是同一个物种,只是分别代表雄性和雌性;因此,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则,腊玛古猿的名称现在已经被取消,原来的腊玛古猿作为雌性体而被并入了西瓦古猿属。

腊玛古猿应属于人科吗?

刘易斯把腊玛古猿归入了人科,这是在科学界第一次提出的中新世人科成员,难免受到诸多怀疑,尤其是遭到了当时的人类学权威艾勒斯?赫德利卡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它只是一个雌性小猿,然而,艾勒斯本人也承认,腊玛古猿比南方古猿与人类相似的地方更多(当时只有少数研究者认为南方古猿属于人科)。因此,这块标本很快就被当作一类一般的森林古猿而石沉大海般地沉寂了很多年。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埃尔温?西蒙斯为了系统研究森林古猿而开始周游列国。他观察了除中国所拥有的之外几乎所有的森林古猿及有关猿类的化石标本,对森林古猿作了新的分类。同时,他发现腊玛古猿的颊齿(包括前臼齿和臼齿)与人类的有些类似,牙齿的咬合面(即上下牙咬合在一起时相接触的面)平整,不像猿的那样尖锐,而且,腊玛古猿的犬齿比猿的较短、较钝。

西蒙斯还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推测复原了这个残破的上颌骨,结果也得出了似人的形状,即齿弓呈抛物线形,向后稍稍张开,而不是像现代猿类那样呈U字形。最后,西蒙斯在1961年发表了一篇影响世界20多年的科学论文,重新提出了腊玛古猿应属于人科的意见。

这时,英国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戴维?皮尔比姆来到耶鲁大学参加西蒙斯的研究工作。他俩共同描述了这些腊玛古猿颌骨的解剖性状,并仅仅根据这块颌骨残片就做出非常大胆的进一步推论。认为腊玛古猿是两足直立行走、进行狩猎活动并且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科成员。其生存年代为距今1500万~3000万年之间。

比较

腊玛古猿的颌骨开始缩短,前窄后宽,牙齿的排列呈拱型,与人类的颌骨和齿列相似,而与现代猿(猩猩)不同。现代猿猴门齿和犬齿增大,吻部相对突出,喉部收缩,牙齿呈“U”字型。另一方面,腊玛古猿牙齿的情况既有与人类相似之处,也有与现代猿相同的地方。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腊玛古猿处于一个转变状态:猿的质素逐渐消失,而人的特征正在形成。

人类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因何“开战”?

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西蒙斯和皮尔比姆为人类编织的这个遥远的童年故事几乎成了古人类学界的“圣经”。但是到了60年代后期,来自古人类学圈子之外的一个不和谐音打破了古人类学家们平静的美梦。

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两位生物化学家阿伦?威尔逊和文森特?萨里奇通过比较现代人和非洲现代猿类血液中某种蛋白质的结构,推断出了一个关于最初的人何时起源的完全不同的结论。他们的工作是:确定人和猿的蛋白质结构上的差异程度。威尔逊和萨里奇根据研究成果计算出,最早的人类物种出现的时间为距今大约500万年前。这一结果与当时流行的最早人类物种出现在1500万~3000万年前的人类学理论存在巨大的差异。

威尔逊和萨里奇还证明,人、黑猩猩和大猩猩的血液蛋白质相互差别的程度是相等的,也就是说,500万年前的某种进化事件使一个共同祖先同时向3个不同的方向分化发展,最终进化到今天的人、大猩猩和黑猩猩。这种理论也与大多数人类学家所持的传统观点不同。传统的观点认为,黑猩猩与大猩猩的关系最为紧密,而与人的关系则较为疏远。因此,如果威尔逊和萨里奇的理论是正确的话,就等于承认人与猿之间的生物学关系远比我们大多数人所想象的要密切得多。如此“离经叛道”的理论当然是很难被人类学家一下子接受的。于是,人类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展开了一场全面的论战,激烈的争论持续了10多年。

分子钟

由于基因突变基本上以恒定的速率产生,人和猿两个物种分离的时间越久,突变积累的次数就会越多。这种基因突变反映到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上,血液蛋白质差异方面的资料就可以像钟表一样反映出不同物种分离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分子钟。

人类学家的观点为何不得不发生转变?

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越来越多,而且有许多其他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独立研究者,不断地为威尔逊和萨里奇的理论大厦添砖加瓦。这些证据逐渐地开始对人类学家产生了影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皮尔比姆和他的同事在巴基斯坦、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的彼得?安德鲁斯及其小组在土耳其,都发现了比以前的材料完整的多腊玛古猿化石,使得人类学家的观点最终不得不发生了转变。

这些发现于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更加完整的标本显示,解剖学上的相似,并不一定隐含着进化上或亲缘上的相关性。这条“定律”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实际上早已被—次次地验证了。例如,中生代的鱼龙和新生代的海豚在很多身体结构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前者属于爬行动物,后者属于哺乳动物,二者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同样,腊玛古猿虽然具备类似于人类的牙齿特征,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拥有像人一样的抛物线形的齿弓,它的齿弓实际上是V字形的。这种性状以及其他性状表明,腊玛古猿是一种生存在树丛中的原始的猿,就像它的后代猩猩那样;它不是两足行走的猿,更不是原始的狩猎、采集者。

威尔逊和萨里奇的理论终于被人类学家广泛接受了。当然分子生物学地方法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代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较为一致地将人科起源的时间推前到了距今700万年。而且有些证据认为,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而大猩猩与他们则有较大的进化距离。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过去生物进化的研究,主要依靠对不同种属间形态和解剖方面的比较来决定亲缘关系。随着蛋白质和核酸结构测定方法的进展,比较不同种属的蛋白质或核酸的化学结构,即可根据差异的程度,来断定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此得出的系统进化树,与用经典方法得到的是基本符合的。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分类与进化有特别的优越性。第二节中国境内有腊玛古猿化石吗?

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这已经是常识。然而,哪种古猿才是人类的祖先?人最早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又在什么时候从猿的进化系统中分化出来的呢?这一直是个谜。

在国内外有关人类起源的学说一般地认为,腊玛古猿是人类进化系统上最早的化石代表,这类古猿的化石最早发现于印度,1934年以后,在巴基斯坦、土耳其、肯尼亚、印度、匈牙利、希腊和俄国等7个国家中都曾找到过它们的化石,但仅限于颌骨和牙齿。由于直接的证据不足,所以,无法进一步研究和确定腊玛古猿到底是不是人类的远祖。谁都知道,头骨化石标本是研究上最重要的依据,世界上的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学家们,是多么盼望着有一完整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啊!“化石之乡”禄丰,又一次以震动中外的消息,传出了科学家们的愿望。

最初的这类化石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云南省禄丰县的石灰坝地区。1975年后的10多年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这里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古猿化石。这些古猿明显地可以被分为较为粗壮的和较为纤细的两种类型,在形态上与印度发现的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相近,因此,当时就把粗壮型的定名为禄丰西瓦古猿、纤细型的定名为禄丰腊玛古猿。按照这样的归属,当时所发现的古猿材料中包括了西瓦古猿的头骨两具、腊玛古辕的头骨3具、二者加在一起共有上下颌骨(牙床)40多件以及牙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