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慎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5:51:19

点击下载

作者:刘德荣、俞鼎芳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俞慎初

俞慎初试读:

出版者的话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祖国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5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100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的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而且要写出“干货”来,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由衷所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0月28日俞慎初教授近照俞慎初教授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所成立大会上讲话俞慎初教授在诊治病人俞慎初教授与学术继承人刘德荣序

俞慎初老师,是我院资深教授,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他从医60多年,在深入钻研岐黄医术基础上,独树一帜,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成绩。

做为世界传统医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发展至今,将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深思!同时,我们也十分明白,中医药若没有创新,必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俞慎初老师深知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在本书中,无处不显示着发展的特点,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学术观点和诊疗风格,处处留下了执着追求和勇于探索的足迹,为后学者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我们的前辈,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宝藏。今天,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共同探索,让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中医药学发扬光大。

做为俞慎初老师的学生,也是本书的编写者,为整理好俞老的医学经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基本上将俞老的学术观点和诊疗经验都收集在本书中。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因此,要感谢他们所做出的努力。杜建2001年元旦于福建中医学院医家小传

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俞慎初,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医史学家,一生精研医理,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医术精湛。在60多年的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中,均取得卓著成绩,论著丰硕,学验俱丰。他先后撰著医书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在海内外中医界影响甚大。其中《中国医学简史》《中国药学史纲》《俞慎初论医集》等书,分别获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奖励,深受同道的赞誉。

俞慎初教授,原名建镳,又名谨,号静修,1915年农历10月17日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城关的中医世家。其尊翁介庵先生为当时邑之名医,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急性热病,行医数十载,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乡人和医界所敬重。俞师天资聪颖,才思敏捷,自幼耳濡目染治病救人之举,对中医中药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1920年起入私塾启蒙,先后师从于清末秀才何若溪、邑廪生詹伯涵、举人唐璇波等名师。1924年2月至1930年又先后在福清县立第一小学、县立初中、福建学院附中就学。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使俞师青少年时就具有一定的古文学知识基础,而且爱好中医中药专业,坚信祖国医学治病的独特疗效,中学毕业后毅然随父学医,走上治病救人的岐黄之道。1930年年仅15岁的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系统攻读中医经典《内》《难》和仲景学说,以及历代医家名著。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俞慎初教授远离家乡,就读于上海中医学校,在上海名医秦伯未门下潜心研习医学经典。由于名师指点,他的眼界开阔,学业猛进,并成为一代名医的高足。

1933年2月俞师毕业后返回故里,3月起就悬壶问世,先后在福清城关裕济药店和福余药行坐堂行医。同年5月主编《现代医药》杂志,该刊物以提倡中医现代化、维护中医国粹为宗旨,深受省内外中医界读者的欢迎。俞师在繁忙的医疗和编务的同时,又兼任上海《中医指导录》《中医世界》《中医科学》、北平《文医半月刊》《国医砥柱》、南京《国医公报》、杭州《医药卫生月刊》、福州《医铎》等医刊杂志的特约编辑和撰稿员,并积极参与维护中医学术的抗争活动。俞师深知,古汉语知识是打开祖国医学宝库的钥匙,为了提高古文学水平,以利于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和探索,1938年俞师再度赴沪,进入上海诚明文学院深造,专修国学文史专业知识,曾跟随一代著名经学家蒋维乔学习,历经3年的正规研修,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古汉语文史知识。在沪期间,俞师与名医施今墨、时逸人、张赞臣等人创办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并担任教务主任,又参与编辑《复兴中医》杂志。1943年后,俞师返回家乡,致力于教育事业,与热心教育之人士共同创办福清“文光中学”,被同仁和众乡友推为校长。在任期间,积极为家乡培育人才,曾不畏艰险,多次掩护地下革命同志,深受乡亲的敬重。1943年至1949年间,俞师还先后担任福清县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县中医学会会长、省中医联合会理事等职,组织中医界同道,开展学术活动。1946年他顺利通过了原考试院举办的全国中医师资格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原卫生部和福建省政府发给的中医师证书。

解放后,俞慎初教授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更加勤勉地为党的中医事业而努力工作。1950年至1953年历任福清县中医学会会长,并被选为福清县第一、二届人大常委。1951年赴京参加卫生部主办的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毕业后返闽任福清县中医进修班副主任、教务组长。1952年9月起在福建中医进修学校从事教学工作,1956年任该校教导主任,并兼任福建省中医药学术研究委员会常委及《福建中医药》杂志主编。1958年福建中医学院成立后,他先后承担医经、各家学说、中药、医史的教学和临床医疗工作。俞师忠诚党的中医教育事业,为培养后继人才,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兢兢业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俞慎初教授焕发了革命的青春,他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的同时,先后任医史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医史研究室主任,并兼任全国性和省级学术团体的多种职务,历任福建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他热心开展中医学术活动,积极为党的中医工作出谋献策。自80年代起,俞师积极参加卫生部主持的对两批重点中医古籍整理校勘的审定工作,又承担《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史分卷》两书的编审任务,主持古医籍《李濂医史》和《陈修园医书16种》的整理校注,又承担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的编审工作。并组织我省医史工作者主持开展对“福建医林人物”、“闽台医药发展史”、“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医药交流”、“闽西苏区医药卫生史”、“福建少数民族卫生史”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几年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我省的医史研究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目前,年迈的俞师仍然关心着中医事业的振兴和发展。80年代以来,他还兼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省医史学会、省陈修园学说研究会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副主编,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审会中医学科评审组成员,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农工党中央咨监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咨询专家,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顾问,陕西孙思邈研究社顾问,安徽新安医学研究会顾问,苏颂学术研究会顾问等职务。1991年俞师应邀前往印度参加第三届亚洲国际传统医学会议期间,积极筹办亚太医药交流协会,被推选为副主任,继续为发展中医学术和中医药走向世界而努力工作。

俞慎初教授从医执教半个多世纪来著述宏富,涉猎广泛。共撰写医学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总字数达300多万字,在海内外医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医学著作有:上海中医书局出版的《新编中药学讲义》;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虫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医学简史》《闽台医林人物志》《校注长沙方歌括》;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药学史纲》;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俞慎初论医集》《中草药作物学》《校注李濂医史》等。另撰著有《中国麻风病概要》《中医病理要略》《中医诊断要略》《内经语法研究》《医用古汉语基础》《中药归经沿革》《福建四大名医》《福建历代医著简介》《临证一得录》《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集解》《保健药膳集萃》《临床证治要法》《俞慎初医疗医论选集》,并整理印行其先父遗著《俞介庵临证经验集》和《女科纂要》。俞慎初教授历年来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卓著、硕果累累。1984年其所著的《虫类药物临床应用》一书获福建省高教厅科技成果乙级奖;1985年《中国医学简史》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988年《中国药学史纲》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1990年《闽台医林人物志》获省卫生厅优秀图书奖;1991年《中国药学史纲》又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1年《中国医学简史》和《中国药学史纲》分别获全国首届优秀医史文献及医学工具书银、铜奖;1994年《俞慎初论医集》荣获福建省第二届中医药优秀科技图书奖;1996年《俞慎初论医集》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俞教授数十年来为中医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1984年以来他先后被评为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省“优秀教育世家”。近几年来他的名字已被选入《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当代中国科技名人大典》《中药人才录》《当代福建科技名人录》等7部名人传记辞书中。1989年至1990年间,俞师又先后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和美国传记学院列入《世界名人录》,1992年又被载入《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世界名人录》。他的名著《中国医学简史》和《虫类药物临床应用》已流传到日本、新加坡、西德、英国、美国和香港、台湾等地,俞慎初教授在医学上的成就,备受海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专病论治

咳喘的治疗经验

俞慎初教授认为,咳与喘虽是两种病证,但往往互相关联,互为因果,同时发病。咳可致喘,喘常伴咳。其证有因寒、因热、因痰、因虚的不同,治疗亦有宣肺、祛邪、降气、补虚之别。然而咳喘的临床病情多寒热夹杂、虚实互见,如诊治不得要领,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咳喘为肺之主要病证,《内经》有云:“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灵枢·经脉》)。肺外合皮毛,皮毛先受邪气,感受外邪是咳喘的常见病因。但咳喘非独肺之病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素问·咳论》)。人体脏腑的病变多能影响肺脏而导致咳或喘,或出现累及多脏腑的复杂证候,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病变为常见。因此俞教授指出,临证治疗咳喘首先应分辨外感内伤,明察脏腑,详审病机,并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标本缓急而灵活施治。

风寒咳喘首当宣肺祛痰

咳喘的发病,每因感受外邪引起。肺主气属卫,司呼吸,具有宣发卫气之功能,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卫表时,常常影响及肺,导致清肃失司;若触动内蕴痰浊,痰阻气逆,肺失宣降,从而因痰而咳,因咳而喘,咳喘并见临床上除了出现反复咳嗽外,常伴有呼吸急促,气喘痰鸣。俞师治从宣肺祛痰入手,方用自拟治疗咳喘经验方“止咳定喘汤”,该方由蜜麻黄、杏仁、苏子、白芥子、葶苈子、蜜款冬、蜜橘红、茯苓、半夏、炙甘草等组成,具有宣肺平喘、祛痰止咳之功,治疗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疗效。临床常用此方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病患。止咳定喘汤的临床运用是:如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胸闷不舒者加瓜蒌、郁金。如风寒外束、痰热壅肺的咳喘证,症见咳嗽痰黄,喘促,烦热口干,俞师即用定喘汤加葶苈子、白芥子等治之。

案例:项某,女,34岁。1992年1月23日诊。素有哮喘证,多年来经常发作。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淡红苔白。证属风寒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宣之咳喘,治宜宣肺平喘、止咳祛痰,予止咳定喘汤加味。处方:蜜麻黄6克,杏仁5克,炙甘草3克,蜜款冬6克,浙贝母10克,陈皮5克,茯苓10克,半夏6克,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包),服5剂后咳喘明显减轻,患者仍感胸闷,以上方加瓜蒌15克,再进5剂后,诸症悉平。

按:外感风寒,外邪束表,痰浊壅肺致肺气不宣之咳喘,俞师运用宣肺祛痰法并以自拟的验方“止咳定喘汤”治疗获良效。止咳定喘汤虽是在古代名方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和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减组成,然而其配伍巧妙,运用灵活,组方严谨。方中麻、杏、草(三拗汤),辛温散邪,宣肺平喘;葶苈子、紫苏子、白芥子三药是取三子养亲汤降气消痰之意,但俞师习惯用葶苈子易原方中的莱菔子,是为了增强该方降气消痰平喘之效,与三拗汤配合,一宣一降,疗效益彰。古人认为葶苈子是泻肺的峻品,不能轻易使用,但俞师临床中常与白芥子、紫苏子配合治疗痰多咳喘症,每获良效,亦无发现有任何副作用。方中又增加化痰止咳的款冬花和燥湿化痰的二陈汤诸药,旨在祛除气道痰浊,以达止咳平喘之目的,故止咳定喘汤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功效。

加减止嗽散治疗多种咳嗽

止嗽散出自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由荆芥、百部、紫菀、桔梗、白前、陈皮、甘草等组成。方中7味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其功用能宣能肃,能升能降,有表有里,具有宣不过散,肃不过下的特点,程氏称此方“温润平和、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逐贼之势”,是治外感咳嗽的通用方。俞氏根据止嗽散的组方原则,对原方进行化裁,重新配制成“加减止嗽散”,其药物有荆芥、百部、杏仁、浙贝母、款冬花、陈皮、甘草7味,全方有疏风止咳、理气化痰之良效。临床上常以此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咳嗽的治疗。如风热咳嗽,与桑菊饮或银翘散合方;风寒咳嗽加防风、紫苏叶;痰浊咳嗽,与二陈汤合方;痰多气逆咳嗽,与三子养亲汤合方;肺热咳嗽加桑白皮、黄芩、枇杷叶;如燥邪伤肺、耗伤津液,见咳嗽少痰者,加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

案例:王某,男,35岁。1990年10月11日诊。半个月前感冒,经西药治疗后表证已除,但咳嗽频作,咳声不扬,痰白粘稠,口干喜饮,脉弦滑,舌质稍红苔白。证属风邪犯肺,肺失清肃,且内蕴痰浊略有化热。治宜疏风宣肺止咳,兼清化痰热,予加减止嗽散加味,处方:荆芥6克,百部6克,杏仁6克,蜜款冬6克,蜜兜铃6克,茯苓10克,陈皮5克,蜜枇杷叶10克,浙贝母10克,紫苏子10克,炙甘草3克。服4剂后,咳嗽明显减轻,但仍痰白粘稠。前方加桔梗6克,又服4剂后咳嗽已愈。

按:本例感受风邪,表证解后,余邪未尽兼痰浊内蕴,肺失宣降致咳嗽不已,故俞氏用自拟的加减止嗽散并加入具有清肺化痰、止咳降气作用的蜜枇杷叶、蜜兜铃、紫苏子等药治之,而获捷效。加减止嗽散是俞氏治疗咳嗽的经验方,其取程氏止嗽散原方的荆芥、百部、陈皮、甘草,加杏仁、浙贝母、款冬花所组成。俞教授认为,荆芥能疏风散邪,不仅表证用之,无表证咳嗽少量用之,有助于疏散肺经风邪,以达宣肺目的;百部有润肺止咳之功,是治新久咳嗽的良药。俞师又重视治咳方中理气药的应用,认为咳嗽发病,主要因肺气不利引起,故用陈皮以化痰湿、理肺气。原方的白前,因多用于肺气壅塞、痰多气逆的内伤咳喘证,俞教授常弃之不用,而加入止咳降气的杏仁和清肺化痰止咳的浙贝母,又用长于止咳作用的款冬花易原方的紫菀。由于诸药配伍得当,故加减止嗽散的止咳化痰作用优于原方,临床疗效也较原方为著。

痰浊犯肺注重燥湿化痰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若过劳伤食,损伤脾胃,则导致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和水湿不能正常输布,而聚湿生痰,痰浊上壅于肺,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喘。前贤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即是之谓。此为脾肺同病,症见咳嗽反复发作,或喘促不已,喉间痰鸣声,倦怠食少,舌苔腻白,脉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俞教授常用前杏二陈汤(二陈汤加前胡、杏仁)治疗一般痰多色白之咳嗽;用朴杏二陈汤(二陈汤加厚朴、杏仁)治疗兼见胸脘满闷之痰咳者;用款杏二陈汤(二陈汤加款冬花、杏仁)治疗咳甚痰多色白者。如伴有气逆喘促,加葶苈子、白芥子、紫苏子;体倦乏力、纳少者与六君子汤合方;若咳痰黄稠,喘急口干者加桑白皮、瓜蒌、浙贝母。

案例:赵某,女,61岁。1990年5月10日诊。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咳嗽时作时止已10余年。近一周来咳嗽复作,痰色白量多,质粘稠,咯吐不利,夜寐欠佳,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弦缓。诊为痰浊内壅,肺气不宣,治宜燥湿健脾,化痰止咳。处方:前胡6克,杏仁5克,陈皮5克,半夏5克,茯苓10克,浙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蜜兜铃10克,夜交藤12克,合欢皮12克,炙甘草3克。服5剂后咳嗽遂减,夜寐改善,痰量减少且易咯出,前方又续服5剂后,咳嗽自平。

按:本例咳嗽因痰浊内蕴,肺络受阻、宣降失司而致,故用前杏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且和中;又症见痰粘稠,咯吐不爽,苔白而干,此为痰浊已有化热致肺燥之象,故加蜜枇杷叶、蜜兜铃、浙贝母等以清肺化痰止咳。本案标本同治,药达病所,所以应手而效。

气郁咳喘强调疏肝宣肺

肝与肺的关系亦甚为密切。《灵枢·经脉》云: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其经络相联,功能也相互影响。肝气升发,肺气肃降,二者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则人体气机升降正常。若情怀悒郁,忧思恼怒,肝气郁结,失其升发疏泄之能,就会影响肺气的肃降而致咳喘。俞教授治此气郁咳喘证,常用疏肝宣肺、止咳平喘法,予肝肺同治,用四逆散合三拗汤加蜜款冬、香附等。若肝郁化火,逆乘于肺,肺失清肃之权,见气逆咳喘不已,常用四逆散合泻白散加杏仁、枇杷叶、浙贝母、黄芩等。

案例:林某,女,35岁,1990年10月22日诊。患者咳喘反复已2个月余,每于情绪不佳时加剧,伴胸闷不舒,两胁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肺失宣降。治宜疏肝宣肺,止咳平喘。处方:柴胡6克,白芍10克,枳壳6克,炙甘草3克,蜜麻黄6克,杏仁5克,蜜款冬6克,香附6克,桔梗5克。服4剂后咳喘减轻,胸闷及两胁胀痛好转,又进原方5剂后,咳喘已愈。嘱其常服逍遥丸以善其后。

按:患者咳喘伴胸闷不舒,两胁胀痛,且情绪不佳时咳喘加重,而知咳喘因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气逆犯肺所致。明代李梃指出:咳喘因“七情气逆者,则以枳壳、香附顺气为先”(《医学入门·卷五》)。故俞师治疗从疏肝理肺入手,用柴胡、白芍、枳壳(易枳实)、甘草(即四逆散)疏肝理气解郁,配蜜麻黄、杏仁及甘草(三拗汤之意)宣肺平喘,并加蜜款冬、桔梗止咳化痰,加香附增强理气解郁之效。由于药中病机,故疗效显著。

咳嗽日久多从肺肾论治

咳喘日久,多累及肺肾两脏,出现肺、肾虚损的症候,尤以肾虚为多见。肺气虚之咳喘,每见喘促短气,汗出畏风,脉虚无力或脉大而芤。俞师临证治疗以益气定喘法,常用生脉散加黄芪、胡桃肉。古人有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之说,凡肾虚不能固守于下,每至肾不纳气、气逆而上发作咳喘。常见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息加剧、兼见腰膝酸软,体倦乏力、脉沉细、舌淡苔白,又治以降气平喘兼补肾敛气法,方用苏子降气汤(《医方集解》所载方)加山萸肉、旋覆花、代赭石;气阴两虚之喘促者,常用生脉散与参赭镇气汤合方治疗。俞师治肾虚喘促,喜用山萸肉一药,常用山茱萸60克单味炖服治疗取效。其认为山茱萸不仅能补肾益精,而且有固涩敛气的作用,治肾虚喘促疗效颇佳。肾阳偏虚者,以苏子降气汤加胡桃肉、补骨脂、油肉桂等助阳纳气之药,或配服人参蛤蚧散;肾阴偏虚者用麦味地黄丸以滋肾纳气。

案例1:陈某,女,63岁,1973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得气喘病30多年,此次病发暴急。望病人仰卧床上,神识不清,气喘抬肩,喉间痰鸣如锯。按其脉大无根,舌苔紫黑,口干唇燥。某医院诊断为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医辨证为肺肾两亏,而有气损阴耗欲脱之象。急促病家速购山茱萸(去核)60克,浓煎予服。山茱萸性味酸温,既能滋补肝肾,又能敛气固脱,平定喘息。又予来复汤加味,处方:太子参6克,飞龙骨30克,牡蛎30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山萸肉60克,紫苏子10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

二诊:翌日病家复来邀诊,并云是夜将山萸肉浓煎服后,喘息渐平。诊视舌苔紫黑转浅,脉象亦为沉数。嘱病家给配服西洋参,继进参赭镇气汤加减。处方:太子参6克,代赭石15克,淮山药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3克,牛蒡子10克。水煎服。而后又滋阴补气化痰平喘的汤方调治3个月,身体恢复健康。

按:本例气阴耗损现象明显,故先后进太子参、西洋参、北沙参、麦门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之品,并续进大剂量山茱萸滋肾益精、敛气固脱,加服参赭镇气汤以补虚平喘,诸法配合,使危重险症,得以化险为夷。

案例2:金某,男,63岁,1990年2月12日诊。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轻度肺气肿。上月感冒,经治疗后表证已解,但咳嗽气喘仍反复发作,且胸闷气短,动则喘促,腰酸肢怠,痰稀白量少,脉弦缓,舌淡红苔白。证属肾气虚之咳喘,治宜降气平喘兼补肾敛气。处方:苏子10克,半夏5克,当归6克,黄芪12克,陈皮5克,降香6克,川朴根5克,山萸肉12克,旋覆花6克(包),代赭石18克,炙甘草3克。服4剂后咳喘气促明显减轻。前方又续服8剂后,咳喘已平,精神转安。

按:俞教授对气逆喘促为主症的肾虚咳喘证,着重以降逆顺气为治,常用《医方集解》所载的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陈皮、前胡、厚朴、当归、沉香、甘草)。方中的苏子、陈皮、厚朴均能降逆顺气,止咳化痰平喘;当归既善养血润燥,也兼治喘咳上气;沉香一味,因药源较缺,临床常用行气降逆的降香代之。全方合用,降气作用尤著。故本例之治,俞师选用苏子降气汤以降气平喘;因痰少稀白,且兼倦怠,故去前胡增入黄芪益气补虚,加山萸肉补肾敛气;配旋覆花、代赭石增强降气镇逆作用。本例因降气定喘兼顾补肾,故药后喘咳自平。

温热病治验举要

温热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症,且易化燥伤阴为特点。俞慎初教授指出,大凡温热病临证,须熟谙叶、吴、薛、王诸温病学家之旨,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大纲,并参与伤寒六经。察证审机,分辨湿热偏重、病位深浅、正邪盛衰之不同,立法用药,细致权衡,灵活运用透表、清气、祛湿、清营、凉血、滋阴等不同治法。然而温热为病,变化最速,又易化火伤阴耗液,故温病之治,以“迅速祛邪”和“顾护阴液”为临证之关键。现分述如下:

时发署疟,治以清泄少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夏月感受暑湿,邪郁伏于少阳,阻遏枢机,过夏而发。症见寒热如疟,午后热甚,入暮尤剧,天明得汗则减,热退又复升,缠绵日久,且伴有脘痞呕恶,舌红苔腻,脉弦数或濡数,治拟清泄少阳胆热,兼以化湿。方用清代俞根初的蒿芩清胆汤。若湿偏重,可酌加藿香、佩兰、通草等;热偏重者,方用雷氏清营捍疟法(连翘、竹叶、扁豆衣、青蒿、木贼草、黄芩、青皮)加减。

案例:王某,男,25岁,1975年8月11日诊。患者暑天在乡,外感发热,微恶寒,每日于上午10时前后体温逐渐上升,下午4时前后可达39℃左右。曾往医院经西医治疗,热度稍退又复升,时轻时重,有汗而热不解,缠绵数月。伴有头重胸闷,咳嗽,痰白而粘,小便如浓茶色,舌苔白,脉弦数。此乃暑湿郁遏少阳,拟清泄少阳,分消湿热,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处方:青蒿叶6克,黄芩6克,枳壳6克,陈皮4.5克,连翘6克,瓜蒌24克,法半夏6克,茯苓10克,碧玉散15克(包),水煎服。

上方嘱其连服5剂。每天上午8至9时左右服头煎,午后3至4时左右服次煎。5天后,热已退,后进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善其后。随访半载,未再复发。

按:本例病发如疟,身热数月不退。俞师究其病起于夏令伤暑,“暑必挟湿”,为暑湿所犯。寒热如疟状,是邪郁少阳气分之证,故以清泄少阳湿热立法,用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使少阳枢机旋运,遏伏之邪外达,湿去热除,5剂而愈。又因病情延治日久,耗气伤正,故以补中益气汤善后。俞教授又重视服药时间,在邪正交争的发热时服药,不仅汤药易达病所,又有利于助正驱邪,临床易于取效。

暑湿中阻,旨在清热利湿

夏暑当令,暑热与湿气多相兼为病。如叶天士所云:“长夏湿令,暑必兼湿”(《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叶氏并指出,暑湿之邪若不得从表解,“暑热深入,伏热烦渴”,每每困阻于中焦阳明,常见身热不退,胸痞脘闷,渴不欲饮,少腹硬满,便闭溲赤。治法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兼以通下。方用黄芩滑石汤或蒿芩清胆汤,酌加宣闭通下药物治之。

案例:林某之妻,52岁,1975年8月29日诊。患者10天前因得急性胰腺炎,经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后,现腹痛减轻,症状改善,但身热不退,以午后为剧,体温多持续于38℃至39℃之间。神色如蒙,面色潮红,且脘腹满闷,渴不欲饮,大便3天未通,小便短赤。诊其脉弦而数,舌绛。该证为湿热内结于中焦,气机不利,见脘腹满闷,渴不欲饮,便秘溲赤;热邪上迫,则神识如蒙。拟清热利湿、兼通下之法,用加味蒿芩清胆汤配服紫雪丹。处方:青蒿6克,黄芩6克,竹茹10克,法半夏4.5克,陈皮4.5克,碧玉散10克(包),枳壳4.5g,鲜瓜蒌24克,元明粉10克(分两次后入),水煎服。先送服紫雪丹1.5克。

次诊:上方服3剂后,热退,神志转清,便通溲利,胸闷亦减,察其脉和缓。因湿热尚未悉除,继以连朴温胆汤加蒌、贝。处方:黄连4.5克,川朴6克,法半夏4.5克,陈皮4.5克,甘草3克,赤茯苓9克,瓜蒌15克,川贝母6克。水煎服。连服2剂后,诸恙平复。

按:本例病情较为复杂,但俞师能慎察病因,又参之时令,紧扣湿热病机,以清热利湿宣闭通下法取效。然此例湿热中阻之便秘与阳明腑实之燥屎内结、腹痛拒按者迥异。此因暑湿久羁,气机闭阻,传导失司而致,故腹满便秘很少出现腹痛,治法重在清热利湿,不宜以峻剂攻下,如叶天士所云:“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所以,俞教授仅在蒿芩清胆汤中加通便导滞的元明粉和瓜蒌,是取此意也。热清湿化,大便通畅,邪有下行之路。诸症自解。

湿热蕴蒸,务须分清湿热

湿温病为长夏初秋之常见病。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故病势缠绵,经久难愈。湿热之邪常蕴蒸稽留于气分,且多以中焦脾胃为病变重心,而中气的盛衰,又取决于湿与热的不同转化。中气实则阳旺而从热化,中气虚则阳弱而从湿化。因此,临床上须分辨湿与热的孰轻孰重而论治,审病求因,然后选择苦寒清热、芳香化湿、淡渗利湿等不同治法。

案例:吴某,男,46岁。患者素体阴亏,复感受湿热之邪,症见发热,头晕,耳鸣,胸脘痞闷,口渴,舌苔白腻,脉细濡数。脉证合参,脉细主阴虚,濡为湿盛,数为热炽。湿热内蕴,阴液受伤,邪热外迫,故发热口渴,头晕耳鸣,胸脘痞闷;舌苔白腻为湿重于热。拟育阴化湿清热。处方:西洋参6克(另炖冲),牡 蛎24克(先煎),生鳖甲24克(先煎),生龟板24克(先煎),冬瓜仁18克,扁豆花9克,荷叶10克,竹茹10克,青蒿梗4.5克,薄荷梗2.5克。水煎服。

次诊:胸腹部出现白㾦,但未透尽,身热未解,仍照前法出入。处方:生龟板24克(先煎),生鳖甲24克(先煎),石决明24克(先煎),川朴花4.5克(后入),荷叶10克,冬瓜仁18克,北杏仁15克,扁豆花9克,沙参15克,茯苓皮9克,佩兰叶6克,水煎服。

三诊:脉象转缓,舌苔已薄,白㾦亦渐呈现,仍就前法加减。处方:西洋参4.5克(另炖),生鳖甲24克(先煎),生龟板30克(先煎),石决明24克(先煎),冬瓜仁18克,佩兰叶4.5克,扁豆花10克,茯苓皮12克,荷叶10克,薤白8克,浮海石10克,生谷芽15克,水煎服。

四诊:脉和,舌净,胸腹白疹满布,发热已解。仍主前法,以善其后。处方:生龟板30克(先煎),生鳖甲24克(先煎),石决明24克(先煎),川贝母6克,绿 萼梅2.8克,刀豆壳6克,冬瓜仁18克,蜜橘红2克,炙甘草3克,茯神12克,法半夏6克,生谷芽15克,水煎服。

按:本例为湿热留恋气分而发白㾦,如王孟英《温热经纬》所云“湿热之邪郁于气分,失于轻清开泄……而从卫分发白㾦者,治当清其气分之余邪”。又因患者素体阴虚,故俞师以养阴与驱邪并举,用西洋参、鳖甲、龟板、牡蛎育阴生津,青蒿、荷叶和扁豆花以清暑透表,使阴津恢复,正能胜邪,白㾦透发,以达到清热化湿、透邪外出之效。二三诊仍守前法,使湿热之邪能进一步透达,以收全功。

邪热入营,法当清营泄热

热入营分,为温病临床上的严重证候,以身热夜甚、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为邪热入营的辨证要点。叶天士指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此乃湿病邪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方用吴鞠通的清营汤加减。《外感温热篇》云:“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柳宝诒亦曰:“邪热燎原,最易灼伤阴液。”因此,临床治疗既要重视清营泄热这一治疗原则,又要注意热伤营阴的一面,临床上常加入甘寒养阴的花粉、芦根、石斛等,但应避免使用过于滋腻之品,而有碍于邪热的清透。

案例:林某,男,35岁。患者夏月感受暑热之邪,症见壮热,神志不清,时有谵语,夜寐不安,自汗,口渴,少气,右脉虚数,舌质红绛。此为暑热入心营,急用清营汤以清营泄热。处方:犀角尖6克(锉末、冲服),生地黄15克,元参10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京丹参6克,黄连4.5克,银花10克,花粉9克,连翘6克。水煎服,日分3次服,送紫雪丹2克。

次诊:服药后,身热不恶寒,神志仍不清醒,时时谵语,宜清心开窍,苦寒清热为主。处方:犀角尖4.5克(锉末、冲服),生地12克,元参10克,竹叶心3克,麦冬10克,京丹参6克,黄连4.5克,银花6克,连翘4.5克,荷叶10克,九节菖蒲4.5克,水煎服。另送服安宫牛黄丸1粒。

上方服后,神志转清,谵语已消失,续予紫雪丹以清余热之邪。

按:本例暑热内陷心营,见壮热,神昏谵语,夜寐不安,此为热灼营阴的重证。其治如陈伯平《外感温病篇》中所述:“热邪极盛,与三焦相火相煽,最易内窜心包,逼乱神明,闭塞络脉,以致昏迷不语……闭者宜开,故以香开辛散为务。”故本例之治在清泄营热的同时配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以清心、芳香开窍。清营热和开心窍双管齐下,使神志转清,营热透解,诸症悉安。

余热伤阴,强调养阴透热

温病以热盛伤津,阴液损耗为主要病变特点,故温热病后期每以阴液不足和余热未清并见,常有夜热早凉,或低热不退,形瘦乏力,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治以养阴透热法。但临床上余热与阴虚多有所偏重,以余热未清,邪留阴分为主者,用青蒿鳖甲汤加柴胡、地骨皮等;若以阴津耗伤为重者,宜雷氏清热保津法(石斛、生地、连翘、天花粉、麦冬、参叶)加减。

案例:任某,女,69岁,1973年10月12日诊。患者于高热之后,两个多月来低热不退。每于午后身热,至晨热退身凉,时发时止,低热久延不愈,伴有食纳减少,小便短赤,舌红且有裂纹,苔白带黄,脉沉细数。证系邪伏阴分,阴津耗损。仿雷氏法,以透热保津为主。处方:干石斛15克,麦门冬、生地黄各12克,木通3克,淡竹叶6克,甘草梢3克,鲜芦根15克,元参9克,青蒿叶6克,地骨皮6克,水煎服。3剂。

次诊:诸症均好转,仍就前方出入。处方:石斛15克,生地黄12克,沙参10克,鲜芦根15克,明玉竹6克,麦门冬10克,元参10克,青蒿叶10克,地骨皮10克,胡黄连4.5克。水煎服。

三诊:上方续服3剂后,低热已除,苔白黄已减退,舌质裂纹转浅,胃口顿开,小便增多。仍以养阴透热为治,予青蒿鳖甲汤加味。处方:青蒿叶15克,生鳖甲18克(先煎),地骨皮10克,银柴胡6克,当归身6克,知母6克,乌梅5枚,胡黄连9克,元参10克,麦门冬15克,石斛15克。煎服3剂。药后低热未再复发,诸恙尽除。

按:温热病后期,余热未退且阴津亏耗,顾护阴津尤为重要,故本例以滋养阴液为主,又配加透邪之品,使邪去热除阴复而病告愈。

伏暑晚发,重视解表清里

伏暑多因夏月感受暑邪后,未即发病,而至深秋或立冬前后,复感当令之邪而诱发的病证。虽然时至初冬季节,然而其临床并非出现风寒外感之表现,而多具有暑湿的证候特点,如初起寒热如疟,以后但热不寒,入夜尤甚,胸腹灼热,心烦口渴,大便溏而不爽,脘痞,苔腻。其发病证型又有邪在气分与邪在营分之别。此病实质上是发于初冬的暑病,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指出的:“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俞师治伏暑多采用解表清里之法,方用香薷蠲暑饮,既解表清暑,又清热利湿,运用表里同治法而取效。

案例:林某,男,46岁。患者因长夏感受暑湿之邪,留伏于里,至秋后发病,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口渴,心烦,头痛,自汗,苔白带黄,脉浮数。此证为伏暑晚发,其寒热往来难退,治宜解表清热利湿法,乃仿大埔林德臣治秋疟法,以辨证论治为主,采取芩连苦寒泻热之药,忌用沙参、地骨等甘寒滋腻之品,用林氏所制之香薷蠲暑饮治之。处方:香薷6克,黄芩6克,川连3克,粉葛根3克,麦冬6克,杏仁4.5克,赤茯苓4.5克,甘草2克,花粉4.5克,滑石6克,元参4.5克。如便秘加大黄4.5克。

水两碗,煎至1碗服之。

上方以热尽退为止,病者连服10余剂而愈。

按:本案例为治伏暑之证,以苦寒之芩、连而清里热之邪;香薷、葛根解肌表之邪,赤茯苓、滑石以利暑湿之邪,从小便而解;麦冬、元参合花粉、甘草生津止渴;杏仁宣开肺气,诸药配合,使表邪得解,里热得清,此乃俞师仿林氏立方之意也。

头痛辨治心得

头痛为临床常见病证,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均可导致头痛。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常挟寒、热、湿邪而发,外邪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凝滞,阻碍脉络而致头痛;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三脏病变及血瘀有关。因“脑为髓海”,主要依赖于肝肾精血的濡养,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能输布气血上充于脑,故肝、脾、肾三脏之病,皆能影响于脑而致头痛。

俞慎初教授临床论治头痛,根据头痛的病变特点,多从虚、实两类辨治。其认为,实者,每有外邪、郁火、血瘀之别;虚者,常有气血虚弱和肝肾不足之分。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型特点而分别运用疏风祛邪、平肝清热、调补气血、活血化瘀、滋养肝肾诸法治疗。现分述如下:

疏风祛邪法

此法常用于治疗外邪引起的头痛。如起居不慎,沐浴取凉,坐卧当风,风寒湿热之邪常侵袭头部而出现头痛,此证多伴有恶风恶寒、鼻塞流涕、头痛连及项背部的外感症状特点。俞师常用善于疏风散邪止头痛的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6克,薄荷5克,白芷6克,荆芥5克,防风6克,羌活6克,细辛3克,甘草3克,加绿茶叶,水煎服)治疗。方中药量较轻,以清轻取胜。正如清·陈士铎所云:“如人头疼,法当清轻之品,少少散之,无不立效。”头项痛可加桂枝6克;两侧头痛加柴胡5克;前额痛加蔓荆子10克;巅顶痛加藁本5克。俞师认为,川芎茶调散虽是治风寒头痛的常用方,然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均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应用,无需另选他法他方。如热偏重者,羌活、细辛减量,加菊花、蝉蜕、僵蚕,即为《丹溪心法》之菊花茶调散,主治风热头痛,亦可酌加蔓荆子、桑叶、连翘之类。湿偏重者,加藁本、苍术等。

案例:李某,女,32岁,1992年8月6日诊。患者近日来头痛,微恶风寒,鼻流清涕,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证属外感风寒头痛,治以疏风解表法,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处方:川芎6克,薄荷5克,白芷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羌活6克,藁本6克,细辛2克,甘草3克,另加绿茶一小撮。服3剂后,头痛愈。

按:感受外邪之头痛,虽有风、寒、湿、热偏胜之分,但以风邪所犯为最多见。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指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侵袭人体,易先从头部患病。所以在治疗上,俞师遵李杲“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之旨,抓住疏解风邪这一关键,以川芎茶调散作为治疗外感头痛的主方,方中川芎是治外感头痛之要药,该药能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白芷、防风、羌活、细辛、荆芥均为辛温散寒、疏风止痛的药物;薄荷以清利头目,甘草调和诸药;茶叶有清上降下之性,诸药配合,具有疏风邪,止头痛之效,然重在疏风祛邪。

平肝清热法

凡头痛日久,风邪留滞,郁而化火,时时发作的偏正头痛;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久而郁热化火,复被风邪所袭,火热上壅,阻滞清空之络而所致的头痛,均可应用此法治疗。此类头痛,一般时作时止,常于春季加剧,头痛偏于两侧,伴有口苦口干,脉弦数。方用清上蠲痛汤加减(川芎、白芷、羌活、独活、麦冬、黄芩、防风、当归、蔓荆子、菊花、细辛、钩藤、葛根、柴胡、甘草)。方中辛温、辛凉、清热诸种药物配合,治风邪留滞化火的头痛,疗效较好。年久头痛常配用验方:石仙桃60克,鸡蛋或鸭蛋一个(针刺几十个小孔)同炖,蛋、汤均服,效果更佳。

案例:陈某,男,38岁。1992年5月28日诊。患者偏头痛已3年余,反复不已,时痛在左侧,时痛在右侧,常于情绪不佳时发作。伴有头晕腰酸,胸闷不舒,口干,入夜难寐。舌边稍红苔薄白,脉弦数。证属肝经风火头痛。治宜平肝祛风佐以清热法。处方:川芎6克,羌活6克,白芷6克,麦冬(朱砂拌)12克,甘菊花6克,黄芩5克,防风5克,当归5克,蔓荆子10克,五味子5克,细辛1.5克,钩藤10克,粉葛根10克,柴胡6克,甘草3克,服5剂。

二诊:药后头痛明显减轻,但夜寐欠佳,口干,脉弦数,舌边红苔薄白。仍守前法。处方:川芎6克,羌活6克,白芷6克,麦冬(朱砂拌)15克,甘菊花6克,黄芩5克,蔓荆子10克,酸枣仁12克,五味子5克,钩藤10克,粉葛根10克,柴胡6克,夜交藤12克,合欢皮12克。又服10剂后,头痛消失,夜寐改善。

按:清上蠲痛汤是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中所载治头痛药方,原方辛散药物居多数。俞教授为了增强其平肝祛风的治疗作用,去掉原方性味辛热温燥的干姜、苍术等物,加入柴胡、葛根、钩藤,组成治疗肝经风火头痛的新方——加减清上蠲痛汤,此方集中了治少阳、阳明、太阳经头痛的川芎、羌活、白芷;配以祛风散邪的防风、细辛、独活、葛根;又用菊花、钩藤、蔓荆子、黄芩清热平肝、清利头目;柴胡疏肝解郁;麦冬养阴生津;甘草和中。全方具有清热、平肝、祛风、解郁的综合作用。故用于治疗肝经郁火或风邪久滞化火慢性头痛,确有较好的效果。俞师临床上又常用石仙桃单方配合治疗。石仙桃性凉,味苦微酸,具有“敛阴降火,平肝熄风”的功效(《福建药物志》),是福州地区民间治头晕头痛的单方。俞师曾用加减清上蠲痛汤配合石仙桃单方,治愈多例慢性头痛患者。

调补气血法

平素体虚,气血不足,亦是导致头痛的常见病因。气虚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空不利;或营血亏虚,不足上荣于脑,脑髓失养,均能发生头痛。其临床表现头痛绵绵,并伴有精神倦怠,四肢乏力,面色无华,胃纳不佳,舌淡苔白等一派虚象。治疗以调补气血为主。偏气虚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蔓荆、藁本;偏血虚者,用尤在泾的加味四物汤(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蔓荆子9克,菊花6克,黄芩5克,甘草3克)治疗。

案例:郑某,男,53岁,教师,1992年6月1日诊。患者头痛绵绵已3年余,时发时止,且精神倦怠,头目昏蒙,四肢乏力,授课时自觉精力不足。平素易于感冒,食欲不振。诊之脉细弱,舌质淡苔白。证属气虚头痛,拟益气升阳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藁本、麦谷芽。处方: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毛柴胡6克,升麻5克,当归6克,陈皮5克,藁本6克,川芎6克,麦谷芽各15克,炙甘草3克。水煎。

上方服5剂后,头痛减轻,精神改善。又嘱其续服5剂以善其后。

按:俞师治疗气血虚损之头痛,着力于补益气血,使体内气血平复,脑有所养,头痛自然消失。俞师还常嘱病家在服药时,可配合用单味西洋参炖服,或食物调补,以增强体质,促进痊愈。

活血化瘀法

瘀血性头痛,常因头部受外伤,瘀血内停,或因情志内郁,气血凝滞,脉络阻塞不通。此类头痛多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痛处固定不移,时有针刺样疼痛。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紫斑,脉弦细涩。治以活血化瘀法,俞教授常用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化裁(当归尾、川芎、赤芍、生地黄、桃仁、红花、怀牛膝、枳壳、元胡、丹参、柴胡、粉甘草)。俞师指出,此法也适用于治疗部分慢性头痛。对于迁延日久的头痛,审证时凡有血瘀征象的,如头痛如针刺,且痛有定处,舌质黯红有紫斑,脉细涩等,便可放胆使用。

案例:刘某,女,38岁,1992年1月16日诊。去年头部受外伤后,头痛经常发作,多在右侧头痛,痛剧时如针刺样。经自服止痛片类,头痛未能控制。诊其脉弦细涩,舌质瘀紫苔薄白。证属外伤性血瘀头痛,治以活血化瘀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之。处方:干地黄15克,当归尾5克,川芎5克,赤芍12克,柴胡6克,桃仁6克,川红花5克,怀牛膝15克,枳壳6克,丹参12克,元胡9克,钩藤10克,粉甘草3克。水煎服。

二诊:服4剂后,头痛明显减轻,但疼痛时有发作,疼痛程度已有改善。病人夜寐稍差,舌脉如前。上方加酸枣仁12克,远志6克。续服5剂后,头痛已愈。

按:外伤性头痛,治以活血化瘀法,此为临床医者所常用之治,然日久头痛也可采用此法。叶天士有云:“初痛在经,久痛在络,以经主气,络主血。”王清任亦有“久痛入络即瘀血”之说。头痛日久,气血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而痛,故采用活血化瘀法,每获良效。但俞师强调临床辨证要精确,瘀血征象须细察,方能药证合拍,应手取效。

滋养肝肾法

阴虚头痛,临床以肝肾阴虚为常见。阴虚亏损,一者髓海空虚,脑部失养而出现头痛。另者因肝肾不足,阴血亏损,水不涵木,阴不敛阳,虚火上扰清空导致头痛。此类头痛多偏于两侧,每伴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盗汗,舌红少苔。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钩藤,甘菊花,枸杞,生地黄,粉丹皮,淮山药,泽泻,茯苓,山萸肉,蔓荆子,天麻)。

案例:林某,男,32岁,1988年3月10日诊。头痛且有眩晕,反复发作半年余,伴精神疲乏,四肢倦怠,时有腰酸,胃纳不佳,口燥咽干,失眠,入睡则身有汗出。诊其脉弦细略数,舌质红苔少。此为肝肾阴虚之头痛,治宜滋养肝肾法。处方:钩藤10克,甘菊花6克,枸杞12克,明天麻1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山萸肉10克,茯苓12克,泽泻10克,淮山药12克,丹皮10克,酸枣仁10克,夜交藤10克,水煎服。

二诊:服3剂后,头痛头晕减轻。前方去泽泻、钩藤,加五味子3克,荞麦20克。又服5剂后,头痛已愈,余症未再出现。

按:杞菊地黄丸为六味地黄丸加枸杞、甘菊花组成。六味地黄丸为补阴名方,再加枸杞、甘菊以补肝肾,清头目。正如陈士铎所云:“补肝又补肾,子母相资,自然上清头目”。俞师指出,临床上头痛一证常伴随他证出现,或多种病因夹杂并见,头痛程度不一。因此,临证应详审病机,分清主次,灵活应用,不可拘于一方一药一法。

神志病证的诊治特色

神志病,是临床上以神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如癫狂、痫证、惊悸、征忡、脏躁、不寐、郁证、痴呆等。神志病的发生,与七情过极和脏腑气血“内伤”有直接关系。人的情志变化异常,不但会扰乱心神,出现神志方面的病证,而且会影响人体阴阳、气血失调和脏腑功能紊乱;反之,体内阴阳、气血的失调和脏腑疾病,也是神志病的常见病因。俞慎初教授临床辨治神志病证,多从痰论治,认为神志的异常,多因体内脏腑气机失调而内生痰浊流窜、心窍受蒙所致,故临床既重视涤痰或化痰配合开窍宁心安神诸法的运用,又注重调理脏腑、流通气机的整体治疗。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病证的治验。

痫证治验

痫证,又名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失常疾病。痫证的发生,临床多认为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七情过极,饮食及劳役过度,造成脏腑功能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发作时多具有突然、短暂、反复的特点,其病情也往往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复杂证候。历代医家多从惊恐、积痰、火郁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然《丹溪心法·痫》指出痫证之发生,“非无痰涎壅塞,迷闷孔窍”。俞教授临床治痫证,每师此旨,多从痰辨治。认为痫证的形成,或因七情失调,或外邪所干,或饮食劳倦、脏腑受损而致,每以痰浊蒙蔽心窍为痫证发病的直接因素。因此,临床治痫应着重在于治痰。俞师常用涤痰汤加琥珀、远志、茯神等宁心安神药物治疗。若肝火偏盛者,则去人参,加龙胆草、石决明、地龙干、山栀;脾胃虚弱者,常加白术、山药、扁豆等;痛证日久耗伤肝肾之阴,可加枸杞、山萸肉、熟地等以滋补肝肾。

案例:张某,男,18岁,1990年4月12日诊。患者3岁时因跌伤头部后而致癫痫证。每年经常发作2~3次。发作时头部疼痛,随即四肢抽搐,尖叫一声昏倒仆地,口吐痰涎,数分钟后苏醒如常人。近2年来发作频繁,今年已发作多次。常服鲁米那、安定之类药物控制病情。10天前痫证又发作1次。患者胸闷痰多,口干口臭;大便干结,2~3天通便一次;舌质红、苔白,脉细数。此为蕴痰化热上蒙心窍之痫证。今值间歇期,治宜涤痰开窍,清热安神,拟涤痰汤加减。处方;(1)制胆星6克,陈皮5克,半夏6克,茯苓10克,石菖蒲5克,浙贝母10克,枳壳6克,竹茹10克,琥珀5克,龙胆草6克,朱砂拌麦冬15克,石决明24克,瓜蒌15克。5剂,水煎服。(2)琼花20克,地龙20克,小春花15克,煎汤代茶饮。(3)明矾6克,郁金30克,共研细末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3克,每日2次。

4月19日二诊:上药服后精神好转,胸闷、口干口臭减轻。大便已通,每天1次。仍守原法。处方:制胆星6克,浙贝母10克,石菖蒲5克,陈皮5克,半夏6克,琥珀5克,龙胆草6克,朱砂拌麦冬15克,石决明20克,远志肉5克,杭白芍10克,地龙干15克。5剂,水煎服。

5月3日及5月0日患者又两次复诊,前方又连服10剂。药后精神转佳,诸症悉除。随访1年,痫证未再复发。

按:本例系头部受外伤后致痫证。患者时值幼年,元气尚弱,因跌仆惊恐,致心气逆乱,痰浊蕴伏化热,复因饮食起居失于调摄,痰浊随气机逆乱而蒙蔽心窍发作痫证,故用涤痰汤去党参、枣、姜,加龙胆草、琥珀、浙贝母、麦冬(朱砂拌)、石决明等以豁痰、开窍、宁心兼清热,获得良效。附方中的明矾、郁金研末为丸,即《永类铃方》中的白金丸,功能豁痰安神定痫。俞师又以经验方琼花(即昙花)、小春花(即阴地蕨)、地龙煎汤代茶,增强定痫作用。3方配合,相辅相成,效果更著。故治疗后痫证未再复发。

惊恐治验

惊恐症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亏虚,忽受情志内伤或恐惧惊吓而诱发的一种神志失调的证候。俞慎初教授认为,本病多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本虚则患者素体气血亏虚或心气不足,标实系内蕴痰热扰心。所以俞师指出,临床诊治惊恐症,应区分虚实,虚者多责之心肝,《诸病源候论》有“心虚则惊,肝虚则恐”之说;实者,每治之以痰,如《红炉点雪》所云:“惊者……痰因火动”。故俞师善从心肝两脏和痰浊方面进行辨证论治,则以调理气血治其本、祛痰宁心治其标的标本并治之法而取良效。

案例:陈某,男,63岁,1992年9月3日诊。患者一星期前因骑自行车外出,途中忽疑有歹徒拦截,随即惊恐万分,大声呼救,弃车逃出。返家后仍惶惶不安,心惊胆颤,惧怕歹徒又来扰乱,终日坐卧不宁。患者素常胸闷不舒、目涩、大便干结。夜晚心烦难寐,面部烘热潮红,时有梦呓。诊其脉弦细数,舌质稍红,苔腻微黄,布苔不匀。证因阴虚内热、痰火上扰心神而致。治宜养阴清肝,祛痰宁心。处方:石决明30克,水牛角15克,干地黄15克,杭白芍12克,丹皮12克,代赭石18克,小春花10克,陈皮5克,茯苓10克,制胆星6克,天竹黄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3剂。并配服牛黄清心丸,每晚1丸,分2次服,又嘱其家属设法购买羚羊角,以取代方中水牛角1药。

9月7日二诊:药后惊恐减轻,精神好转,但夜寐欠安,心悸烦躁。前方去水牛角,加羚羊角3克(磨冲),远志肉6克,酸枣仁12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7剂。同时配服牛黄清心丸。

9月21日复诊:惊慌恐惧已明显改善,神情安定,夜寐转佳,大便已通调。但胃纳较差,夜寐梦多。舌质稍红苔白腻,脉弦缓。太子参15克,茯苓10克,白术6克,扁豆10克,陈皮5克,淮山药15克,炙甘草3克,佩兰6克,荷叶10克,莲子肉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2克,地龙干15克,小春花10克。水煎。服4剂后惊慌恐惧症状消失,余无异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