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0:40:11

点击下载

作者:宋德如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实质

隐藏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心理现象背后的心理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所要探讨的问题,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最初,人们用朴素的观点,甚至于唯心的观点来看待心理现象,以至于形成错误的心理观。直至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考察人的心理,总结了前人的认识成果,才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说明。

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到底是人的什么器官产生的?这个问题,在古代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曾有许多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心脏。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活动并不是和心脏相联系,而是和大脑相联系的。正如列宁所说:“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2页.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将人脑誉为“自然界的王冠”,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也就是说人脑之复杂和精细是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物件难以比拟的。

现代科学已充分证明,脑是心理的主要器官,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人脑损伤,人的心理也必然发生障碍;人脑发育不全,人的心理就会失常。所以,健全的人脑是保障人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裂脑人

1981年,美国脑科学家斯佩里博士因多年来在裂脑人的研究上获得了开拓性结果而荣获诺贝尔奖。

他的第一个研究对象是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脑部负伤的48岁退役老兵。他因脑伤而患了癫痫病,医生不得已给他做了裂脑手术——把连接大脑两半球的信息通道——胼胝体切除。结果,老兵的癫痫病消失了,但从此其行为却有了新的变化。他好像是受着两个脑袋的指挥,例如,吃饭的时候,他一只手把碗推开,另一只手又把碗拉过来,来回反复地这样做。有一天早上起床穿衣,他一手把裤子往上提,一手却又往下扯,直至把裤子扯成两半。斯佩里博士知道这种奇怪的表现后,就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斯佩里博士设计了许多实验。他把一张女人照片的左半部和一张小孩照片的右半部拼接在一起,使女人照片在约翰的左半视野,小孩照片在右半视野,然后让老兵指出看到了什么,他指着年轻女人的照片,口中却说,“一个小孩”。在另一次实验中,斯佩里对病人的左半球(右半视野)发出一个问号(?),对右半球发出一个美元符号($)。当要求老兵写出看到了什么时,他画了一个美元符号;当问他看到什么时,他回答说一个问号……斯佩里博士据此研究揭开了大脑两半球的奥秘。

资料来源:斯阳红,吴天武.心理学新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 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这是从心理的产生方式、心理的物质载体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人脑本身并不能单独产生心理活动,只是为心理活动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心理活动来源于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好比是个加工厂,客观现实好比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头脑这个加工厂就不能制造出任何产品;没有正常的头脑,人就没有反映,也就没有人的心理。(一)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客观现实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进行人际交往并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环境。人的心理活动不论是简单到复杂,其内容都可从客观事物中找到它的源泉。七色彩虹是光波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器官而引起的美丽的色彩感觉;优美动听的音乐是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作用于大脑,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即使是神话中虚构的形象其原始材料也是来自客观现实。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就是把猴和猪的形象拟人而已。因此,心理活动的丰富多彩是由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决定的。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二) 社会生活实践是人心理产生的基础

对于人来说社会生活实践是人心理产生的基础。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就没有人的心理。

女狼孩卡玛拉

——盖泽尔关于女狼孩的报告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山洞里发现了两个少女,据认为是出生之后就被狼养育的。她俩被辛格牧师送进了孤儿院,取名叫卡玛拉和阿玛拉。据推测,当时卡玛拉8岁左右,阿玛拉2~4岁左右。阿玛拉被照顾一年多之后死去了,卡玛拉活到了17岁。

她俩在被发现的最初一段时间,白天蹲在床上,吃东西不用手,舔着吃,而且喜欢吃腐臭肉和生肉。平时用四条腿走路,怕光。夜间,在室外到处走并大声吼叫。这些都不是人的动作,而是和养育她们的狼相同的动作。诚然,卡玛拉由于孤儿院的教养渐渐地恢复了人样。但是,用了四年时间才开始改变黑夜活动的习性,用了七年时间才不食生肉。虽然在进入第三年之后就能用两条腿站立了,但一旦需要,她仍然是四条腿比两条腿跑得快。

关于语言,6年后(14岁的时候)会用30个单词,7年后(15岁)会用45个单词,一般认为这是3岁半左右的水平。同时她也逐渐有了社会性,如与伙伴闹别扭时会流泪,受到安慰时就高兴。然而,这种发育与正常环境中的小孩相比,是极其迟缓的。

资料来源:弓海旺,盛欣 等译.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年版.

由此可见,从小脱离人的社会实践便不能形成人的心理。即使是成年后,若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其原有的正常心理也可能失常或丧失。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社会生活实践是人心理产生的基础,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则不能形成人的心理。(三)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发生在个别具体人的头脑中,总受到个人已形成的主观世界的加工改造,带上个人的主观色彩。

由于每个人所受的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经验、个性特质等不同影响,个体对同一事物反映的角度和深度也会有所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反映。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个人所关注的东西很不相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

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页.

同一个人在他自身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主观世界的变化,对同一事物的先后反映也不尽相同。大文豪托尔斯泰说他年轻时,初读司汤达的《红与黑》,不知所云,抓不住要领。当他参加了资产阶级的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对资产阶级的罪恶有了亲身体会,再读《红与黑》时感受就深刻得多了。

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由于心理状态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尽相同。一个人考试成功,在别人问“考得好吗?”这一问题时就会乐意回答。但在考试失败时,别人问同样的问题就会感到十分厌烦,总感觉到别人在讽刺自己。这是由于主观心情变化所致。所以,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即是说人的心理并不是客观现实在人的头脑中的简单投射。个性及知识经验参与当前的反映,才使人的心理丰富多样和变化发展。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现象不附着个性色彩,其生活历程就不可能丰富多彩;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都像照镜子似的机械反映,其心理现象也不可能是变化发展的。

人是负有着历史责任感的社会动物,他们绝不消极地坐等客观现实作用于自己,而是在积极主动地接触、使用和从改造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进行反映,并通过实践来检验、校正、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图式,同时实践活动又受到心理的支配与调节。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心理反映内容也是不断丰富和变化的。也正是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导致了一个人心理反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页.

第二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健康,有人说是快乐,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家庭。曾有人用“100 000 000”来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0”代表事业、金钱、地位、权力、快乐、家庭、爱情、房子。但“1”一旦失去,后面所有的“0”都失去了意义。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希望,才可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对于大学生而言,健康是完成学业、快乐生活、成就未来的基础。

一、 新的健康观(一) 健康新概念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如果失去健康就无法生存,因此,那时的健康即等同于生命。我们可以将这个时期称为健康的生命观。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日渐增加,人类才有可能去考虑消除和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以延长自己的生命。因此,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是以其是否患病及患病的严重程度为尺度的。换言之,就是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把有疾病定义为不健康,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健康的疾病观。

进人20世纪中叶后,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生活压力,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因而逐步确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也就是健康的全面观。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这种认识是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概念的全面总结与更新,健康不再仅仅是身体状况的反应,同时还必须是心理活动正常、社会适应完满的综合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概念的发展变化,表明传统的健康观在发生变化,对健康内涵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亚健康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Subhealth)。这一发现被后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人数一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及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它本身拥有广泛的内涵,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既可向健康状态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究竟向哪方面转化,取决于自我保健措施和自身的免疫力水平。向疾病状态转化是亚健康状态的自发过程,而向健康状态转化则需要采取自觉的防范措施,加强自我保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和生活节奏、内容等。

亚健康过程有着较大的时空跨度,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探索。由于人在年龄、适应能力、免疫力和社会文化层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较常见的是活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降低,出现躯体疲劳、易感冒、稍动即累、出虚汗、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以及性功能障碍等。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慢性疲劳综合症、信息过剩综合征、神经衰弱和肥胖症等若干种类。

资料来源:赵夏娣.运动与心理健康.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二) 健康新标准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每个人的基本追求。从国际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享受最高标准的健康被认为是一种基本人权;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健康是对人类的义务,人人都享有健康平等的权利。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①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② 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③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精神饱满,情绪稳定;④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⑤ 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⑥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⑦ 反应敏锐,眼睛发亮,眼睑不发炎;⑧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⑨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这十条标准具体地阐述了健康的定义,体现了健康所包含的体格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的三个内容。

此后,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五快”、“三良好”的健康标准。“五快”即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和走得快,“三良好”即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大学生要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按照现代健康标准,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 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一) 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完全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很快乐。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即使他的身体很强壮,他也可能生活得不愉快,甚至非常痛苦。可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曾就心理健康的内涵,从不同角度作过多方面的阐述与探索。

1948年,第三届世界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作如下界定: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职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张承芬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稳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张承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姚本先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定义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与心理健康相关联的另一名词术语是心理卫生。关于心理卫生的含义,目前学术界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二是指一门学科或理论体系,即是研究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科;三是指一种专业服务体系,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即是把心理卫生看作一项工作或活动。综上所述,可见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即心理卫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为了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必须讲求心理卫生,就如同为了保持、增进生理健康需要讲求生理卫生一样。

心理卫生的来由与发展

在中世纪的西方,对于“精神病患者”或“有心理问题的人”流行着一种所谓的“魔鬼说”,即认为这些疾病是由于被魔鬼附体作祟所致。而与此相应的治疗方法就是把魔鬼从人体内驱除,称之为“驱鬼疗法”,包括大脑钻孔术、念咒和动用火刑等。总之要动用酷刑来驱赶躲藏在患者体内的魔鬼,使之无法和无处栖身。

17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逐渐兴起,为心理卫生运动的出现提供了适宜的社会背景。1794年,菲利普·皮内尔被任命为巴黎妇女疯人院的院长,他为精神病人打开了手铐和铁链,把严酷阴森的疯人院变成了仁爱关怀的医院,为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1908年,美国人比尔斯出版了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灵魂自省》,促进了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比尔斯1876年出生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在18岁时就读于耶鲁大学,由于他的哥哥患有癫痫病,因此他也非常害怕得此病。由于长期处于恐惧、紧张和焦虑当中,结果一度精神失常而住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里住了三年才痊愈出院。在精神病院里他亲身经历了极其粗暴残酷的待遇,并目睹了精神病患者过着非人的生活,故出院后撰写了这部著作,揭露了精神病院里的阴暗、冷酷和无情,呼吁社会关心精神病患者,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当时美国精神病学家阿道夫·梅耶尔读此书后,认为这就是心理卫生。

在各方的响应和支持下,比尔斯在1908年5月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1909年2月,经过比尔斯等人的积极努力和推动,在纽约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随后,以该委员会为核心,心理卫生运动在美国全国普遍展开,一年内有65个“心理卫生学会”在美国各州相继成立。美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及其影响很快扩大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的心理卫生学会。1930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当时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

心理卫生运动在国际上得到了不断地发展,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

我国于1936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该协会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和宗旨:“保护与促进国民之精神健康,及防止国民之心理失常与疾病为唯一之目的,以研究心理卫生学术及推进心理卫生事业为唯一之工作。”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未能持续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再重新起步。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再次重新成立,并于同年9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了首届代表大会。近年来,由于教育界、医学界、心理学界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

资料来源:黄雪薇.心灵解惑:大学心理健康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由于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不同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也有差异。

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① 身体、智力以及情感十分调和;② 适应环境;③ 有幸福感;④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① 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 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④ 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⑤ 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 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 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⑨ 能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 能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度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台湾学者王沂钊衡量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六条准则:① 要有工作而且乐于工作(这是人性最高的心理需求和快乐的来源);② 要有朋友而且乐于与他人交往(通过与人分享心情,体会爱的幸福感,能够稳定情绪);③ 要适当地了解自己并且悦纳自己;④ 能客观地评估他人与认可他人;⑤ 能与现实环境维持良好的接触;⑥ 经常保持满意的心情。

台湾学者黄坚厚提出的衡量心理健康四条标准:① 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发挥智慧和能力,以获取成就和满足;② 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人相处时正面态度多于反面态度;③ 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和悦纳的态度;④ 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马建青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七条标准:① 智力正常;② 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很好;③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 个人关系和谐;⑤ 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⑥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⑦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姚本先教授提出的心理健康八条标准:① 智力正常;② 情绪适中;③ 意志健全;④ 人格统一完整;⑤ 自我意识正确;⑥ 人际关系和谐;⑦ 社会适应良好;⑧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学工作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对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我国学者莫雷等人提出了如下标准。

1. 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水平虽然有所不同,但智力应是正常的。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2.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情绪之所以能影响健康,是因为情绪能通过下丘脑、脑下垂体、植物性神经系统引起身体器官的功能变化,这就是情绪(心理因素)可以致病的生理学基础。例如,在焦虑、愤怒、怨恨时,胃黏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溃疡。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和心理活动的协调。心理健康的人,其愉快、乐观、开朗和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论遇到什么事总能适度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会得意忘形,也不会悲极轻生。

3. 意志坚强可控

健康的意志应该具有目的性,即自觉地确定行为的目的。在控制和执行计划时,既不轻信盲从,又能集思广益;需要作出决定时,既能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又能深思熟虑,灵活机动;应具有坚忍性,既有持之以恒、一干到底的精神,不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同时又能通达应变而不顽固执拗;应具有自制性,即能够为了达到目的而控制一时的感情冲动,约束自己不恰当的言行。

4.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简称年龄特征)。一个人出生后,由软弱无能到独立行走,从不识不知到有识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意识朦胧状态到思想开窍,再从思维敏捷尔后衰退到思维迟钝等,其心理、行为总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人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应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这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了这个一般规律,那就是心理不健康或异常的表现。例如,大学生本应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喜欢探索和创新。但如果一个20岁左右的大学生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者像个小孩子那样,喜怒无常,经常耍小孩子脾气,甚至对任何问题都拿不出自己的主见,处处依赖家庭,一旦离开父母就生活不下去,人们就会认为他的心理是不正常的。

5. 人际关系和谐

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乐于交往,接触他人时持积极态度,能够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交往过程中既能悦纳他人,也能愉悦自己;在集体中既有广泛的朋友,又有一两位知交,而不是人人都如萍水相逢。假设某个大学生长期不与同学交往,在班上没有知心朋友,心中只有自己,从不为集体着想;或者对同学不能以诚恳、谦虚、友爱和宽厚的态度相待,不能体谅、忍让、尊重和帮助他人,而总是欺侮、怨恨、敌视同学,那么就应当考虑他心理是否出现了异常,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6. 适应社会生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正确地认识环境,处理好个人和环境的关系;能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地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另外,心理健康者还能动态地观察各种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自己的要求,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要求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就要及时修改或放弃自己的计划,以谋求和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应该妄自尊大,一意孤行,影响心理健康或成为违法犯罪者。当然,也不能要求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他所遇到的问题,都解决得尽善尽美。但是,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当是现实的、积极的。

7. 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也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才能表现出来。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能将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并能取得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将为他们带来喜悦和满足,转而又增加他们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不是这样,他们盲目地认为自己太笨或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好专业,或抱怨自己没有学好是老师教得不好。怨天尤人,苦闷失望。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就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导致心理不健康。

8. 有完整和谐的人格

心理学上所讲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他一生发展的漫长经历中逐渐形成的,表现为稳定的、持续的心理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的总体。健康的人格特征是有机统一的、稳定的,即他所想的、说的、做的是统一的。如果知道一个人具有某些特征,一般就可以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怎样行动。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是一贯的、统一的,则说明他的心理已经不健康了。这种行为表现互相矛盾的现象在某些大学生身上也可以看到。判断一个人的人格健康状况还有一条标准,就是个人自我接受的情况,即在自知长处和弱点的基础上,避免无谓的自卑或虚荣,保持轻松、积极的心理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大学生偶尔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并不等于他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心理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持续一定的时间,才构成心理不健康。因此,判断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要根据上述标准全面地、综合地衡量,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的情况就轻易地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结论。上述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理想标准,既可以作为我们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尺度,又可以作为我们实现心理健康的努力目标。

心态的力量

一天,几个学生向一位心理学家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当时,这位心理学家正在思考问题,因此,他微笑着看了看学生们,为他们的好学感到高兴。不过,他好像并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他对这些学生说:“这样吧,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点事情要处理,你们到外面等我一下好吗?”

过了一会儿,心理学家从房间出来。不过,他还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了一间黑暗的屋子。

在他的带领下,几个学生很快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间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几位学生这才看清楚房间的所有布置,吓得目瞪口呆。

原来,这间房子的地上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各样的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而他们几个人,刚刚就是从桥上走过来的,现在也都站在距离池子不远的地方。此时,已经有几条毒蛇发现了他们,正使劲地朝他们身边靠近,高昂着头,朝他们“咝咝”地吐着信子。心理学家看了看几个已经吓坏了的学生,问道:“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默不作声。

最后,在心理学家的注视下,终于有三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然而,当他们再到桥边时,就立刻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啪”,心理学家又打开了房间里另外几盏灯。学生们揉揉眼睛再仔细看,才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还装着一张安全网。

此时,心理学家再次问道:“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现在就走过这座小桥呢?”

学生们没有作声。“为什么不愿意?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底下有张安全网吗?”“当然看到那张安全网了,只不过,请问,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学生们还是心有余悸。

其实,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由于桥下的毒蛇对他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他们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这就是心态对一个人的影响。

资料来源:张纪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与西方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中国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相对突出,表现在年龄段的相对集中(一般在17~24岁),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学习的经历和条件相似等。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是以其生理特征为基础,同时又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认清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一、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一) 大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

我国大学生基本处于青年中期,少数处于青年后期。这一时期大学生身体的生长特点是,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定型,各器官各系统的机能日益完善,人体最后发育的生殖系统已完全成熟。这个时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峰,是人体机能旺盛、生机勃勃地走向成人阶段的前夜。

1. 身体形态日趋定型

青春期开始后,个体的骨骼迅速生长。在身高方面出现身高陡增的现象,这种现象女生比男生出现较早。在这一时期,身体各部分的发育呈现不平衡色彩。从性别上看,在体态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女生在9岁~10岁时身高、体重、肩宽、骨盆宽的发育水平都超过同龄男生。15岁左右,男生的各项发育水平指标又超过了同龄的女生。到18岁时,男生的身高、体重、肩宽、骨盆宽等在绝对值上都较女生达到更高水平。最后形成男生身体较高、肩部较宽,女生身体丰满、髋部较宽的不同体态。女生骨骼比男生约轻20%,肌肉重量约为男生的60%,所以女生的承重和耐力均比男生差。身高、体重、胸围、坐高是身体形态的主要指标。男女学生在18岁后,同快速生长期相比,身体形态的各项指标就处于缓慢增长状态。

2. 体内机能健全

脉搏、血压、肺活量等是人体心血管机能的基本指标。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男生平均脉搏为75.3次/分,血压为9.88/15.77帕(即74.1/118.3 mmHg),肺活量为4124毫升。女生平均脉搏为77.5次/分,血压为9.23/14.37帕(即69.2/107.8 mmHg),肺活量为2871毫升。在17~24岁之间,上述各项指标已处于平衡状态。另外,神经系统是人体机能重要的调节机构,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胚胎时期第一个发育的就是神经系统,到了17~24岁,脑部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大学生大脑皮层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飞跃状态”,已经达到了基本成熟的水平,为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 性成熟

从青年期开始,个体身体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身体的改变起始于性生理的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最晚成熟的一个生理系统,因此性成熟历来被看作是青春发育最重要的特征。性成熟引起身体外部的一些生理变化,即第二性征出现。男性表现为喉结突起,声调变粗,发音低沉,出现胡须。女性表现为乳房突起,臀部增宽,皮肤丰腴。这些变化是由于身体内分泌及物质代谢等各系统功能的作用,其中性腺及性激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随着性生理的迅速发育,个体不仅具有了生殖的能力,而且唤醒了潜藏在体内的性意识。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不仅为独立学习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而且直接影响心理的发展变化。(二)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大学生心理成熟并非完全取决于其生理的发展水平,更多的是受到社会环境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社会生活实践也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水平看,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一般而言,大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 智力水平迅速提高但思维具有片面性

大学生的各项智能因素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们的感知觉灵敏,记忆深刻,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喜欢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论证,对事物因果规律有浓厚的探讨兴趣,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日益增强,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性与创造性有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大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和社会经验的欠乏,他们的抽象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思维品质的发展也不平衡,对于复杂社会问题的认知,容易出现简单、主观、片面、想当然、脱离实际或固执偏激等不良倾向。

2. 情绪情感日渐丰富但不具稳定性

大学生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活力。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逐步熟悉和适应,加上社会交往的增多以及社会经验的增长,其社会性需要也不断增强,情感也趋丰富多彩,且向深度、广度迅速扩展。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他们情绪的两极化表现也十分明显,即情绪可能在短时内从高度的兴奋转为十分低落,或从冷漠突然转向狂热。

3.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发展欠成熟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的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来实现的。大学生十分关注自我,他们往往借助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但又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受生活阅历、个体知识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容易表现出过强的自尊心或较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容易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或自我拒绝,此皆映射出大学生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真正成熟的心理特质。

4. 交往欲望较强但易显现心理闭锁性

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是其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途径。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状况。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每一个大学生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上的互助需要。然而,许多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浓的理想色彩,往往会用理想的交往方式来对待人际关系,导致交往的高期望值与高挫折感并存。由于相当多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逆反心理,缺乏宽容精神和同学的沟通交流,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理解。加之交往方式欠妥、交往能力有限、人格缺陷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交往挫败。多次的交往失败,就容易使一些大学生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造成心理上的闭锁,可能会产生孤独感。

5. 性意识发展但易现性心理失衡性

作为对性的认知和体验的性意识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身上得到了飞速发展。大学生肌体的发展已接近成年人,尤其是性机能的成熟使得大学生的性意识觉醒,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恋情怀。伴随大学生的性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与异性交往的渴望也日益增强,产生对理想爱情的描摹和追求。从一定意义上看,大学生活的开放性和丰富性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和宽广的时空平台。大学生异性交往极其敏感,容易出现冲动和激情化,但由于受到性道德和学校纪律的束缚,大学生男女交往容易造成性心理失衡,导致性认知偏差、性困扰和性焦虑等不良心理,给其学习、生活和成长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在大学生性意识飞速发展时期,开展有效的性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尤其重要。

学生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严重不符需引起关注

上海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因为网恋,成绩急剧下滑,自感无颜面对老师和父母而离校出走,躲在一家地下旅馆达一个多星期。上海海事大学学生杨元元,面对贫困、误解等人生挫折时选择了自杀逃避。……

上海市教委向社会发布的《2009年上海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通报》中透露,2009年高校安全事故共造成24人死亡,其中自杀身亡13人,因突发疾病猝死7人,分别占本年度大学生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54.17%和29.17%。

上海市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成员、华东政法大学张教授指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甚至发生自杀事件,其深层原因是缺乏自我认同感和耐挫能力差。一些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的厚重期望,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又难以达到理想目标,于是对自我的存在产生怀疑。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杨雄认为,近年来大学生自杀频发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原因集中于“情感、学业、就业压力”,这是很值得关注的。

专家呼吁,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淡薄,面对各种压力,容易造成心理偏差而走向极端。全社会要更多关注孩子早期成长环境,避免形成人格缺陷,亟须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大学生信息网

http://www.daxuesheng007.com/?mod=news&code=view&id=14410 20100520

二、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生活适应问题

大学生一踏入高校府门,首先遭遇的可能就是生活适应问题。伴随高中生活的终结和高考的喜悦,学生个体生活场景发生快速变化,生活情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变化、学习方式差异,与中学生活相比,个体固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需要构建一个新的认知图式,追求一个新的心理平衡,对一个大学新生而言容易出现生活适应问题。可能有的学生很快能从不适应状态顺利过度到适应或完全适应状态,但也有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阶段都存在生活不适应的问题。事实上,对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讲,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直面全新的人、事、物,第一次离开家庭融入校园生活集体的新鲜而生疏和不安全感,出现生活不适应问题是正常的,这是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环境引发的个体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引起的长时间惶恐不安、焦虑无助和孤独苦闷,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加强入学教育和生活指导,使大学新生尽快融入全新的集体生活之中。

选择

有人问登山家:“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登山家严肃地说:“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爆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接它,你却能获得生存!”(二) 学习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个大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学作为大学生的人生新起点,要求每一个学生做好从学习知识到学会如何思考的转变,以开放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新知识和新思想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读书和独立思考习惯,培养自己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要做好从学习知识到追求卓越的转变,学习做人、学会做事、学做学问,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创新能力,训练相互尊重与包容、相互合作与激励的团队精神,形成从容淡定的气质和勇于担当的品质;要做好从学习知识到未来引领事业发展的转变,拓宽自己的思路和眼界,把握积极沟通和多文化交流能力。

怀进鹏.为什么要上大学.中国教育报,20110905.大学学什么?如何去学?这对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这又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由于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学习的思维和视角、学习的目标和策略、学习的态度和方式等还过多受中学学习定势的影响,造成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适应。面对大学全新的教育环境和迥异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以及学业考核目标,大学生可能存在如下学习心理问题:学习适应问题、学习压力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考试焦虑问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等。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三) 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指在学校情境中生师之间和生生之间为满足交际的需要而建立的心理关系,它体现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力和社会适应力,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学业成绩和日常行为表现。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增强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能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使大学生形成消极的情绪体验,感到压抑和紧张,表现出孤独、退缩、不合群、攻击行为,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疏远,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其实,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其人际关系的适应过程,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也主要是由人际交往失衡引起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持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与中学生活相比较,大学生活的复杂性和社会化,要求大学生更多地融入集体生活,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和心理成熟度,在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但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当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发展倾向浓厚,人际交往中的“自私”心态过重,一定程度上存在唯我至尊、猜疑、嫉妒的心理倾向,这就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加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的缺乏,使得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或形成社交恐惧,这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四) 情绪问题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早已不是一个熟视无睹的常识。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情绪在心理疾病形成中具有核心作用。情绪一旦形成且其两极性的相互转化会对心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效应,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功效,且易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障碍。弗洛伊德认为:“害怕和罪恶是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根源。”

柳友荣.教师心理保健.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因子。由于文化层次提高、生活空间扩展、思维空间延伸,大学生的情感丰富而深刻。伴随大学生心理需要结构的变化,大学生追求独立性,其价值观尚不稳定,心理成熟又滞后于生理成熟,使大学生情绪起伏大,心境变化快,易受环境影响和他人诱导。时下,抑郁、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已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三个词,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值得关注。生活不适应、学习负担重、考试失败、人际关系紧张、恋爱受挫、就业压力等,难免给大学生带来烦躁、愤懑、紧张、焦虑、抑郁、嫉妒、倦怠等不良情绪。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自我奋斗预期和社会现实认知不一致,可能会使大学生付出过高的心理应激,如果消解不当,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在喧嚣的世态物象和激烈竞争的社会变革面前使大学生保持良好心境和稳定情绪,培养其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这对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至关重要。(五) 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其生理发育基本完成。伴随性生理发育成熟和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形成了强烈的按照性别特征塑造个性和形象的精神向往,表现出对异性的爱恋与追求,因而可能会带来性意识的困扰和性体验的压抑。在男女问题上,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生活环境和文化语境,加上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心理成熟度不足以应付复杂问题,往往使其难以处理异性关系,引发苦恼、不安和恐惧。通常而言,大学生对性知识、恋爱行为或性行为的偏颇理解、体认与评价,可能会导致过重的心理压力,并进一步扩展为性心理问题,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因此,如何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性伦理观,学会有效的男女交往技巧,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和性问题,合理释放性能量,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心理障碍、心理异常、心理失常与心理疾病的区别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有效地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去适应环境要求,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一种异常状态。

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当然,这里的“行为”一词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可观察的动作或活动,包含了人类功能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所以采用“可观察的”这种字眼,是为了使心理或行为的研究成为客观的科学研究。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

心理失常:人在大脑生理、生化机能障碍,以及主体和客观显示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应,并且影响到人的行为活动,损害人适应社会生活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心理失常的表现相当复杂,从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想象等,到情感情绪过程、机动欲望、意志行为、智力结构、人格特征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表现出异常。但是比较常见的心理失常是:在感知过程中有错觉和幻觉;在记忆过程中有遗忘症;在思维过程中有妄想和某些语言、逻辑的障碍;情感过程的失常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等;意志行为的失常可表现为兴奋躁动或呆板不动,或怪异行为等;智力的失常可表现为迟滞和痴呆;人格失常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病态人格。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心理异常一词是对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和行为失常的统称。其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精神病、变态行为、情绪障碍这样的词来加以描述和区分,甚至使用“神经崩溃”这样的非专业词汇来描述那种突然发生而损伤工作能力的心理障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常用“神经病”这个词来指代“精神病”、“神经症”,这是十分混淆而有害的。因此,对心理异常科学的分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心理异常的认识,为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参照依据,而且有助于消除人们对心理异常的模糊或错误的认识,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可以看出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心理异常的一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