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海底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9:33:46

点击下载

作者:田久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漫游海底世界

漫游海底世界试读:

前言

科学探索是认识的神旨,具有巨大的前进力量。随着人类科学的萌芽,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的能力越来越强,科学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和思维等方面,科学的技术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科学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探索,在未知的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但是,我们生存世界的奥秘,那简直是无穷无尽,从太空到地球,从宇宙到海洋,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奥妙无穷,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现象和生存环境是捉摸不透。破解这些谜团,就有助于我们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其实,宇宙世界的丰富多彩与无限魅力就在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使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我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那些无限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并推进了科学技术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

宇宙世界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发现更多的丰富宝藏,破解更多的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的文明,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海水起源之谜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都认为,海水是地球本身所固有的。当地球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凝聚出来的时候,便携带着这部分水。起初它们只是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在于矿物和岩石之中。后来,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轻重物质的分离,它们便逐渐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据此,一些人认为,这些水便是从地球深部释放出来的“初生水”。

然而,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却大大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力:当人们对这种所谓的火山“初生水”进行同位素研究时,却意外地发现,它们是由与地面水具有十分相似的同位素组成的,结果表明,它们实际上只不过是渗入地下然后又重新循环到地表的地面水。

有人认为,地球上的水,至少是大部分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撞入地球的彗星带来的。近年,美国伊阿华大学的一些科学家,从人造卫星发回的数千张地球大气紫外辐射照片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圆盘状的地球图像上总有一些奇怪的小黑斑。每个小黑斑大约只存在二三分钟,面积却很大,约有2000平方千米。经过仔细检测分析后,他们一致认为,这些斑点是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造成的,是这种陨冰由于摩擦生热转化成水蒸气的结果。从照片还可估算出每分钟约有20颗这种小彗星进入地球,若其平均直径为10米,则每分钟就有1000立方米水进入地球,一年即可达0.5立方千米左右。据此可以推论,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中,将有23亿立方千米的彗星水进入地球。这个数字显然大大超过现有的海水总量。因此,伊阿华大学的科学家们的意见是否可靠,还有待验证。

另一些科学家相信水是地球固有的。他们指出,虽然有证据表明火山蒸气与热泉水是主要来自地面水的循环,但却不排斥其中可能混有少量真正的“初生水”。据计算,如果过去的地球一直维持与现在火山活动时所释放出来水汽总量相同的水汽释放量,那么几十亿年来的累计总量将是现在地球大气和海洋总体积的100倍。所以他们认为,其中99%是周而复始参加不断循环的水,但却有1%是来自地幔的“初生水”。而正是这部分水构成了海水的来源。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因为地球条件适中,才能使原有的水能够长期保存下来。因此,他们认为,不能从地球近邻目前的贫水状态来推论地球早期也是贫水的。

总之,至今为止,关于海水来源的争论,仍然有很多种意见一直相持不下。要想揭开谜底,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付出艰辛的努力。

特提斯洋演化之谜

众所周知,喜马拉雅山历来都被称作世界屋脊。然而,近代地质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沿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一带,分布着大量侏罗纪的海相沉积。1885年,奥地利学者诺伊迈尔首先指出,当时沿这一带曾展现着一条海水通道。1893年,他的岳父——著名奥地利学者修斯进一步提出,这一侏罗纪海域实际上是一个洋,它位于北方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后来因为遭受挤压而消失。其变形岩石形成了今日所见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为了强调它不是浅海,而是深洋,修斯把它命名为特提斯洋。特提斯是希腊神话中大洋神的妻子和妹妹。现在,特提斯洋差不多已完全消失,仅留下残存的地中海,所以特提斯洋也叫古地中海。

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来,人们已经在侏罗纪白垩纪蛇绿岩带以北,沿高加索、帕米尔、藏北至金沙江一带,找到了二叠纪、三叠纪的蛇绿岩带。于是,学者们划分了两个世代的特提斯,即二叠纪、三叠纪的特提斯洋和修斯所称的侏罗纪及更晚时期的新特提斯。

特提斯洋是怎样演化而最终消失的?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国著名学者黄汲清等认为,二叠纪期间冈瓦纳大陆曾整体向北漂移,至二叠纪末与亚洲大陆碰撞汇合,其间的古特提斯洋闭合消逝;至三叠纪,已聚合的大陆再度分裂,分裂线移至雅鲁藏布江一带,冈瓦纳大陆脱离亚洲大陆南移,其间张开了新特提斯洋,原属冈瓦纳的西藏地块此时被留在新特提斯洋以北的亚洲大陆上;白垩纪以来,印度从冈瓦纳大陆分裂出来向北漂移,印度以北的新特提斯洋收缩变窄;大约4000多万年前,印度与亚洲大陆主体碰撞,在此过程中,古特提斯洋关闭,新特提斯洋开启,所以称为手风琴式。该模式要求印度(冈瓦纳大陆的组成部分)经历北移——南移——再度北移的复杂历程。可是,印度的古地磁资料表明,原处于南半球高纬地区的印度自二叠纪以来并未发生过向南漂移的过程,在早期其所处纬度变化不大,白垩纪以来曾经快速北移。

我国另一些学者以及某些国外学者则认为,并不是冈瓦纳整体地向北漂移,而是冈瓦纳大陆北缘曾分裂出一些陆块向北漂移,并相继焊接到欧亚大陆上。土耳其青年学者森戈尔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过程:二叠纪末至三叠纪,从冈瓦纳北缘裂出一个狭长的基米里大陆,它包括现今巴尔干、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西藏等地,在基米里大陆与原冈瓦纳之间打开了新特提斯洋;此后,基米里大陆作逆时针旋转并向北漂移,其前方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大洋趋于关闭;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随着基米里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并成为欧亚大陆的组成部分,古特提斯洋完全消逝,而其南面的新特提斯洋达到较大的规模;白垩纪早期,印度从冈瓦纳分裂出来向北漂移,最终与亚洲主体碰撞,导致新特提斯洋的关闭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现今的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便是已消逝的新特提斯洋遗下的痕迹,人们称之为聚合带。西藏北部的可可西里—金沙江断裂带和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上,见有时代更老的蛇绿岩带,它们是古特提斯洋的遗迹,属于更早时期形成的地缝合线。

由此看来,已经有两个时代不同的特提斯先后闭合消逝于欧亚大陆的内部。在大洋闭合和大陆碰撞的过程中,升起了巍峨山系,形成了世界屋脊。因此,特提斯洋究竟是浩瀚的大洋,还是狭窄的小洋,它的闭合过程是分小块北漂式还是手风琴式,迄今仍存在着完全对立的意见。我们期待着新的研究成果能揭开特提斯洋演化之谜,这对于阐明大洋盆地的发展和消亡过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死海之谜

死海不是海,而是一个内陆湖,它位于西亚南端,全长75千米,宽15千米,海拔392米。在希伯来语中,死海被称为“盐海”。这是因为死海的含盐浓度为22%,比一般海水高8.9倍,是世界上含盐分最多的一个水域。

在死海这样高盐度的湖水中,不仅没有鱼虾,甚至四周岸边任何植物都不能生存。鱼儿顺着约旦河遨游,但只要接触到死海,就会立即死去;人们只要尝尝这里的水,舌头就会感到一阵刺痛。由于水的密度大,游人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舒适地仰卧在水面上。

长期以来,在死海的前途命运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死海在日趋干涸,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死海的前途是“死”定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死海并非是没有生命的死水,而且它的前途无量,是未来的世界大洋。

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死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越来越高。加上那里终年少雨,夏季气温高达50摄氏度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还要被用于灌溉,所以它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1976年,死海水位迅速下降,其南部开始干涸。即使以色列想用“输血”方式,开通死海与地中海的联系,但很多证据说明地中海本身的平衡也很脆弱,亦有入不敷出之忧。所以,从长远看,死海似乎只有厄运在等待。

然而另一种观点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考虑,认为死海位于著名的叙利亚一非洲大断裂带的最低处,而这个大断裂带还正处于幼年时期,终有一天,死海底部会产生裂缝,从地壳深处冒出海水,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生长出一个新的海洋。这一观点的一个有力佐证是,与死海处于同一构造带上的红海,其海底已发现了一条深2800米的大裂缝,而且在缓慢发展,从地壳深处正不断地冒出盐水。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死海之水正不断变红,经科学家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正迅速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其数量之多也十分惊人,大约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含有2000亿个盐菌。另外,人们还发现死海中尚有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加之水中有人们需要的丰富的海盐、氯化镁、氯化钾、氧化钙和溴化镁等矿物质,因而死海之名已名不副实了。

尽管如此,预言死海将死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因为严酷的现实仍是湖水在减少,干涸的威胁在扩大,而那乐观的前途仅是建立在地质学上的假说——板块理论基础上的。因此,死海的生死存亡,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

莫霍面之谜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两位年轻的海洋科学家就在酝酿着一个大胆的科学研究计划——深海钻探计划。他们最初的目的是,花钱去建造一艘海洋钻探船,开到大洋上,找到适当位置,在大洋底钻一些钻孔,取出洋底的岩芯,用来观察和研究莫霍面的性质。

什么是“莫霍面”呢?它是指在地球地壳与下面的地幔间存在的那个过渡界面,这个界面是南斯拉夫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地震波在地壳内部传播时第一次发现的。为了纪念莫氏的功绩,地球物理学界便把这个界面叫做“莫霍面”。

现在已经知道,莫霍面处于大陆平均深度30千米左右,在海洋底平均深度在5千米左右。其中在大洋中脊一带还要大大小于5千米的深度,有人推测,有的地方可能只有1千米左右。

后来,人们把这项科学考察计划就叫“莫霍面计划”。“莫霍面计划”提出后不久,就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批准,并收到一笔数量可观的经费支持。1961年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当时,科学家们建造了一艘叫“卡斯一”号的科学钻探船,在美国西海岸外的东太平洋上,进行了第一次深海钻探。此地的海水深度为3500米,下面属太平洋底的洋底地壳。深海钻探钻进洋壳达183米,虽说这个深度离地壳底还差得很远,但毕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大洋底的岩芯。

由于技术与经费等原因,此项计划于1966年夭折,钻透地壳的梦想也没有实现。但是,“莫霍面计划”仍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人类向深海进军的号角吹响了!

自“莫霍面计划”开始,接着是深海钻探计划,一直到今天,已连续开展工作达40多年。科学家们从大西洋的大洋中脊,到东太平洋的海隆;从印度洋、地中海到南极洲海岸外,遍访世界各大洋许多海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成果,使人们对于海洋地质、地壳演化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个被称为引起地球科学革命的崭新的学说——海底扩张与板块学说正式确立,成为主导今天地球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框架。

深海钻探采到了距今1.7亿年以前(中侏罗纪)的大洋底最古老的地层,在这些古老地层中找到不少化石新种。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大量海底火山、海底热泉,大片的锰结核分布区,以及油气、多金属软泥、硫化金属矿床等有用矿体,为日后全球海洋大开发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资料。

然而,丰厚的科学成果并没有实现两个美国年轻人最初的梦想。当然,人们也不能通过这些有限深度的钻孔去了解更深层的海底奥秘。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总会有一天实现自己追求的奋斗目标,尽管这个目标现在看来还十分遥远,要走的路仍然很长很长。

古扬子海消失之谜

我国大陆西起四川、云南的东部,东到江浙沿海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有长江穿流而过,故称为扬子地区。这里山河秀丽,物产丰富,文化历史悠久,被誉为我国人杰地灵的半壁江山。目前,扬子地区西部是山峦峻拔的云贵高原和富足的四川盆地,东部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和平畴千里的沿海长江三角洲平原。地质工作者证实,这一地区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和剧烈的地壳运动以后才显露出来的。然而,你可知道,6亿年前的扬子地区,曾有过一段海洋——古扬子海的历史吗?大海历时36亿年,在距今24亿年前,又神秘地消失了。

根据古扬子海中保留的沉积岩和岩石中的动植物化石分析,人们了解到,当时古扬子海大部分时间处于温暖的气候环境之中,相当于目前热带—亚热带的情况。温暖湿润的气候,使海洋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的骨骼堆积在海底,形成巨厚的碳酸钙沉积。经过长期的变化,这些沉积就成为目前陆地上数千米厚的石灰岩。在海陆交互地带,还可形成煤等矿藏。当气候炎热干燥时,海水大量蒸发,海底便形成了石膏和白云岩沉积。古扬子海西部,地壳活动显著,局部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或形成一些岛屿。众多的岛屿连成一串,成为岛弧。距今2亿多年时,目前峨嵋山所在位置有岩浆从深处喷发上来,形成巨厚的玄武岩层,构成今日峨嵋山的一部分。古扬子海的东部,大部分时间则是稳定而宁静的海洋。

从地层中所保存的生物化石看来,古扬子海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海洋,它的东部穿过目前东海与广阔的太平洋相通;西部与一系列海盆相连,直达印度洋和大西洋,因为这里既有大西洋的生物群化石,又有太平洋中的生物群化石。古扬子海底沉积岩中含有丰富的磷、铁、锰、钒、铀等金属矿产和石油、天然气、石膏、岩盐等非金属矿产,水泥原料石灰岩更是普遍。

然而,距今2.4亿年前,古扬子海消失了。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争论。我国学者黄汲清等认为,这是地壳上升,海水渐渐从东西两侧退出去的结果。在海底上升的同时,花岗岩等岩浆侵入上来,带来了铁、铜、铅、锌、锑、金和汞等金属矿产。板块学说的拥护者们则有不同的看法。许靖华教授等认为,古扬子海介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由于南北两地块不断靠拢,把海水挤了出去,因而造成古扬子海的消失。然而,无论是升沉说还是板块扩张说,都很难证据确凿地证实升沉或扩张的原动力所在。

大西洋中脊之谜

仅次于太平洋的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是古罗马人根据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命名的。大西洋也是最年轻的海洋,它是由大陆漂移引起美洲大陆与欧洲和非洲大陆分离后而形成的,分离的中央是大西洋海岭,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山脉——大西洋中脊的一部分,大洋中脊绵亘4万多海里,宽约1500千米。

很多年以前,有经验的航海家横渡大西洋时,就感觉到大西洋中部似乎有一条平行于子午线的水下山脊。随着深海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海洋地质工作者的不断深入探索,人们已经证实了这条巨大的大西洋中脊的存在。

大西洋中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沿着中脊的轴部,有一条纵向的中央裂谷。它把脊岭从中间劈开,像尖刀一样插入海脊中央。由“无畏”号和“发现”号考察船证实,断裂谷深度在3250~4000米之间,宽9千米。大裂谷中央完全没有或者只有薄层沉积物,表明这个区域的洋底是由新形成的岩石构成的。曾两次潜入大西洋中脊裂谷的海尔茨勒说:“我的印象是,海底就像一个来回游荡并捣毁着的大力士,而且很明显它是一个正在忙着制造地震和火山的可怕的地方。”科学家通过潜水器的窗孔,看到了一些人类从未见过的景象,如一些洋底基岩就像一个巨大的破鸡蛋,其流出的蛋黄,则像刚流出来就被冷凝似的(一团团岩浆从地球深处被挤上来,当它和极冷的海水接触时,很快就在它的周围凝成一层外壳。后来外壳破了,里面的熔融体就流出来形成这种外观)。潜水器里的科学家还看到裂谷底面有许多很深的裂隙,见到一块块玻璃状外壳,还有长在熔岩上面的像蘑菇盖般的岩石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巨大熔岩体。它们有的像一条钢管,有的像一块薄板,有的像绳子或圆锥体,有的像一卷卷棉纱或被挤出来的牙膏。1973年8月,“阿基米德”号深海潜水器曾对正在升起的一座“维纳斯”火山进行了探查,对所采的海底岩石样品进行年龄测定,发现其年龄尚不到1万年,这证明它是大裂谷底部最年轻的岩石。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新涌上来的岩浆曾在这个裂谷的正中央形成新的地壳。1974年,就在上述潜水器观察过的附近,科学家从583米深处的熔岩层中采取了岩心样品。有意思的是,在大洋玄武岩基底上的沉积物年代,竟随它距大西洋中脊轴线距离的增加而变老,每一钻探点洋底以下的沉积物年代,又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深海钻探资料明确支持这样的观点,南大西洋洋底自6500万年以来,一直以平均每年4厘米的速度向两侧分离开来。

现在,虽然再也没有人认为大西洋中脊的形成是“莫名其妙”的了,但关于它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大西洋中脊的岩石如何能沿水平方向推移开去,构成新的洋底等一系列带根本性质的问题,仍有许多争论,人们都期待着更有说服力的答案。

海底温泉之谜

陆地温泉到处都有,人们已经不足为怪,然而海底温泉就很少有人了解了。近年来,由于深潜器的发展,海底温泉才逐渐被人们发现。海底温泉与陆地温泉比较,数量要少很多。到现在为止,已发现有温泉的海域还不到60处。根据典型调查计算,这些海底温泉每年喷入海洋的热水约150立方千米,如与世界所有河流倾入海洋的总水量相比,约占三百分之一。海底温泉的水量并不多,可每年带入海洋的矿物质却不少,例如,仅钙、钡、镉、锰等金属每年就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另外,还有大量气体,如二氧化碳、氦气、氢气、甲烷气等。海底温泉多数分布在洋中脊,但也常常在有水下火山的海域出现。

发现海底温泉绝非易事,要想进行海底温泉研究更是难上加难,一批年轻的专家勇敢地闯入深海禁区,作出了惊人的贡献。进行深海考察必须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才能有所作为。前苏联科学院火山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乘坐“火山学家”号科学考察船在鄂霍次克海内进行了数年考察,考察重点海域在千岛群岛一带。他们对海水成分进行了深入的化验分析研究。特别是研究了海底火山区,看看海底温泉对海水成分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火山学家”号科学考察船在靠近海湾时,发现了6处海底温泉,水温相差悬殊,最低的一处只有17℃,最高的一处水温达95℃,其余几处水温在45℃左右。由于存在着海底温泉,东海岸大片海域的水温升高1℃。对海水进行化验分析显示,海水成分中的矿物质含量增多,海水中钙盐、钠盐和钾盐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平均值,而且海水中还含有大量溶解的各种气体。距海底温泉较远处的海水变化甚少,说明影响极小,海水温度也没有差别。

海底温泉喷出来的水柱是一种奇观,它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和周围的海水混合在一起的,而是形成直达海面的巨型水柱。例如,“火山学家”号科学考察船在鄂霍次克海距巴拉穆什尔岛西面20千米处发现了一处海底大温泉,从500米深的海底升起来一个巨大水柱,用回声探测器就可测到这个大的“障碍物”。大水柱内的密度和周围海水明显不同,可是温度差别不大,只相差约半度左右,说明高温水柱在上升过程中温度散失很快,但水柱内的化学成分却可保持相对稳定,直至海面。拍摄的气体液热照片显示,在海水表层也能清楚地区分两种不同海水的分界线。期待海底温泉之谜逐渐被人们揭开。

幽灵岛的秘密

幽灵一词在字典上的解释着实令人毛骨悚然,即人死后的“鬼魂”。所谓“幽灵”岛,顾名思义就是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的岛。

1831年7月10日,格雷姆驾驶着海船在地中海破浪前进,当船行驶在西西里岛以南时,他突然发现眼前的海面上海水翻腾,顿时波涛滚滚而来,伴随着弥漫的水汽,随后从海底传来闷雷似的轰隆声,航船随着整个海域摇摇晃晃。大约持续了20分钟之后,海龙王才息怒。但格雷姆凭着敏锐的感觉,似乎感到大难临头。果然一声巨响,一股巨大的烟柱腾空而起,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格雷姆船猛扑而来。幸亏格雷姆早有准备,才免遭海浪的吞噬。放眼望去,整个海面上,鱼类等海洋生物横尸遍布,显然是被沸腾的海水烫死的。沸腾整整持续了一日。格雷姆拿起笔把这次海上奇遇记录下来,并因此而永载史册。

奇怪的是,当格雷姆船长在一周后再次拜访这个神秘海域时,一座高出海面几米的小岛却活灵活现地长出来了。大海生小岛的特大新闻轰动一时,人们给它定名为“格雷姆岛”。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小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长高60多米,量一量周径已达2000多米。4个月后,当一组地质学家专程前往考察之时,等待他们的却是一片汪洋。有趣的是,过了一个世纪之后,格雷姆岛再次复生。1950年,当几个国家的外交官们正在争议格雷姆岛的主权归属之际,小岛又悄悄地消失了。

前几年,“谍岛”的幽灵曾震动了美国五角大楼。“谍岛”位于南太平洋,面积不到500平方米,是一个很小的珊瑚岛。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岛,引出了一个离奇的故事。由于“谍岛”恰好处于洲际航线之旁,因而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看中,偷偷在岛上安装了一台现代化的高灵敏海洋遥感监测器,据说与美国一颗空中军事间谍卫星相连,于是从“谍岛”获得的情报直通五角大楼,经过这条洲际航线的商船、水面舰只和潜水艇,都逃不过五角大楼的“千里眼”。

令五角大楼的战略家们惊慌失措的时刻来了。1990年夏季的一天,“谍岛”的监测系统突然间完全失灵,联系中断。情报官员们认为可能是前苏联的间谍机构克格勃发现了这个秘密,有意破坏了这个通讯系统。五角大楼要员迅速召集紧急会议并立即派遣一支庞大的舰队,以演习为名赶到“谍岛”。当舰队到达出事地点时,眼前却是汪洋一片,令官兵们惊愕不已,原来这个小珊瑚岛早巳无影无踪,神秘地消失了。是强劲的海流、海浪、潮流冲垮的吗?不是。因为它不会像沙岛那样被海水冲垮,它是有着坚强基石的珊瑚岛,不是一般水流的力量所能迅速摧毁的。那么是强烈地震或海啸的恶作剧吗?也不是,因为从美国和澳大利亚气象卫星监测资料获悉,“谍岛”失踪期间南太平洋根本没有发生过地震或海啸。有人大胆猜测,说是外星人一向对地球文明十分感兴趣,可能是外星人派来的飞碟把这个小岛偷走了。而神经敏感的五角大楼的军事家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当时的苏联间谍,认为是苏联在岛上偷偷埋下几千吨炸药将小岛炸毁的,但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怎么没被美国军事间谍卫星发现呢?事有凑巧,1994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南太平洋发现了一种酷似飞碟的怪物——星鱼,看上去似一圆盘,直径足有1米,周身长有16条爪子,靠自身转动移动,犹如一只转动的盘子,故有“水中飞碟”之称。令人大为震惊的是,星鱼的食谱竟是珊瑚礁,每昼夜足足要吞噬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但“谍岛”究竟是不是这种怪物所为,尚待进一步证实。

复活节岛石像之谜

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孤岛。1722年,荷兰海军司令雅可布·罗杰文指挥舰队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时,发现了这座小岛,并率部登陆,这天恰好是复活节,于是这位司令顺口将这座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但是,当地人称之“拉帕努伊”岛,意即“石像的故乡”。

这座面积仅有117平方千米的小岛上,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几百尊巨大的石像,环立在岛的四周。整座整座的山都被改造过,坚硬的火山岩像黄油一样被切开,巨大的石像被移放在本来不可能在的地方。230多尊巨大石像,高达10~20米,重达50吨,今天仍然张大着眼睛凝视着来此的游客,像一个个等待人们去重新开动的机器人。

在众多的石像中,以盘踞在阿夫·阿基比海岸的7尊石像最为著名,它们一字排开面向大海。而环立在海边的许多石像全都面向着岛的内侧,其中与海岸线平行一直绵延二三百米的这一段地带的石像有底座,而其他地方的石像没有底座。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7尊石像与环立在海边的石像朝着不同的方向?为何有的石像有底座、有的没有?它意味着什么政治上或宗教上的目的?

其次,这些石像全都是长脸、长耳、高鼻、浓眉,犹如同胞兄弟,虽然十分相像,表情却又千差万别。有的头上还顶着10多吨重的红色火山岩制成的石头帽子,与黑色火山岩制成的躯体交相辉映,显得更加肃穆、庄严。另外,还有一些石头帽子散落在石像附近,而这些帽子本该高高地戴在石像头上的。那么,是谁雕刻了这些石像?又为什么要雕刻这些石像呢?另外,从这些石像来看,说明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文明,为何后来又消失了呢?

围绕着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之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意见认为,约在120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把南太平洋上拥有灿烂文化的古大陆,与她的几千居民一起葬入海底,当时古大陆的东南角幸免于难,成了一座孤岛,现在岛上的石雕像很可能是古大陆时代的遗物。

另一种意见如丰·丹尼肯在《众神之车》一书中所述,复活节岛远离任何大陆与文明,在这样一座小得可怜、连一棵树都没有的火山岛上,要把这样巨大的石像搁在滚木上移到安放地点是难以想象的;况且岛上最多只能提供2000居民的食物(今天生活在复活节岛上的土著居民只有几百人),靠航海贸易给岛上的石匠运来食物和生活用品,在古代是不可能的。由此,丹尼肯设想古代一小群外星人因为技术故障,被迫降落在复活节岛上。为了给岛上土著居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更主要的是给前来搭救他们的同胞以明确的信号,外星人就在火山熔岩上,用自身的相貌作模特儿雕刻了巨大的石像,并把这些庞然大物竖立在海岸边上,使远方的人能够看到。突然间,救援者翩然降落,外星人扔下手中未完成的雕像,仓促登上飞船离去了。

第三种意见认为,复活节岛本来就是一座孤岛,据岛上的雕像与南美洲高地所发现的文物有相同之处,可以推测南美的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定居。后来,在2000千米外的马克萨斯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突然入侵该岛,推翻了印第安人并取而代之,成为岛上的统治者。

今天,人们去复活节岛参观,尚可以看到石雕现场的纷乱情景,到处是丢弃的工具以及尚未完工的巨大雕像。吉尔推测这是因为波利尼西亚部落的武士出其不意地包围了岩坑,印第安部落的工匠们发现已被包围,十分惊慌,于是丢下工具和尚未完工的巨大雕像,仓皇逃命,结果还是被手持长矛的武士屠杀殆尽。

但是,战争并未因此告终。1862年由秘鲁来的印第安武士们,从几条船上登陆,击败了波利尼西亚武士,最后又绑架了近千名居民,把他们押往鸟粪场做苦工,这些俘虏无一例外地被折磨致死,包括那些认得岛上通用字符的上层人士在内。这场大屠杀不仅中断了复活节岛的文化,而且使这个太平洋孤岛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不幸的是,当第一批欧洲传教士踏上这块土地时,他们烧毁了许多刻有奇怪象形文字的木板,禁止当地古老的祭祀仪式,废除种种世代相传的风俗,使这个岛的神秘历史变得更加无法了解。今天在全世界各博物馆中仅剩下了不足10片残片,而且这几片仅存的木板上的铭文至今还没有译解出一个字。所以,关于建造石像的目的还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

太平洋洋盆之谜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占全球面积的32%,是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6%。它的面积比世界所有陆地面积之和还要大得多。按照顺时针方向看,太平洋与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中国、西伯利亚、北美洲和南美洲接界,至于太平洋西南界的划分问题,科学家们还有不同的认识。

麦哲伦从东到西,横渡太平洋的航行,加快了人类对太平洋的探索速度。在这些探索之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太平洋洋盆是怎样诞生的。

在19世纪之前,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极为肤浅,只是从宗教文化中提出过各种海洋起源的假说。直到半个多世纪前,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儿子——小达尔文,提出地球上最大的洼地——太平洋洋盆是月球甩离地球后留下的痕迹。“月抛说”理论,首次被这位英国天文学家提出来了。小达尔文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的理论是,除太平洋之外,其他大洋底部在玄武岩上覆盖了一层较轻的花岗岩,而太平洋底部则缺少这层花岗岩。这位天文学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太平洋的花岗岩岩层到哪里去了呢?于是,他提出了大胆的假说,月球原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被抛出之后,便形成了太平洋洋盆。后来,前苏联发射宇宙飞船到月球周围进行观测,查明月球上没有显著磁场,这给“月抛说”有力的支持。但是,当人类登上月球之后,才发现月球上的岩石并非都是花岗岩类。这样一来,太平洋洋盆起源于月球飞出的说法,也就不能成立了。

科学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由浅到深。计算表明,大陆的平均高度约800米,大洋平均深度约3800米,二者相差4600米。近代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海陆的区分并不是地球表面偶然的起伏不平,而是由地壳组成的根本差异所决定的。陆壳质轻而浮起,洋壳质重而陷落。所以,要解开太平洋洋盆形成之谜,必然就要涉及洋壳的形成和演化问题。

洋壳形成与演化问题,仍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构成洋盆的洋壳早在地球形成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大陆则是后来形成并逐渐增生扩大的。现代各大洋盆地便是大陆增长以后原始大洋的残留部分。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学术思想。后来的学者们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奥地利的修斯。他认为,中生代中期前曾经存在冈瓦纳超级大陆。这个学术思想被后来的大陆溧移说创始人魏格纳进一步理论化。他认为,全球所有大陆都曾相互连接,构成统一的联合古陆。这就是说,在大约2亿年前的中生代,大西洋和印度洋均不存在,随着大陆漂移,后来形成了新生大洋。在地质历史上,2亿年是相当年轻的时代。这种看法,当时并没有更多的证据,到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深海钻探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格洛玛·挑战者”号获得了大量世界各大洋海底岩芯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洋壳确实不老于中生代。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构成洋盆底部的地壳并非形成于地球生成的初期;目前人们所见的洋壳的年龄都不超过地球年龄的1/20。

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说,对洋盆的生成提出了新的认识。这种理论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那就是联合古陆;只有一个大洋,那就是古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是联合古陆破裂解体后的产物。2亿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的陆地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原先连在一起的美洲与欧洲还有非洲之间,出现了一道长长的大裂口,这就是新大洋的雏形。随后,由于地幔物质沿这道裂口不断涌出,冷凝成新的洋壳。古太平洋的海水,从裂缝中涌进新生的洋盆中,形成颇似今日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红海景象。新的地幔物质被推出裂口,新洋壳不断形成扩展,老洋壳被推向两边,洋盆不断加宽。美洲陆块、欧洲陆块,还有非洲陆块互相分离,渐渐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大西洋和印度洋也就在这种陆海变迁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变成了今天的模样。科学家所获得的深海钻探资料告诉我们,北大西洋洋盆只有17亿年,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洋盆为13亿年,北冰洋的几个洋盆则可能更短些。

从古太平洋到今天各大洋的形成,似乎很难解释太平洋洋盆的起源问题。现代太平洋的前身,是围绕联合古陆的古太平洋;就是说,2亿多年前地球上统一大洋的面积要比今天的太平洋大得多。当大西洋和印度洋扩张增大,美洲和欧亚大陆等向太平洋方向漂移时,太平洋的面积是在减少。太平洋四周的海沟便是周围大陆掩覆太平洋边缘老洋底的地方,或者说,是老洋底消亡的场所。而在太平洋的中部洋底,那条太平洋中脊正是产生新洋壳的地方,它在不断生长和扩张。太平洋洋壳一边在生长扩张,一边又在消亡,就好像是一条传送带,不断地在更新着。今天,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识太平洋的洋壳:和大西洋和印度洋相比,太平洋是一个换过底的旧脸盆;太平洋是古老的,它是古太平洋遗留下来的,但是太平洋的洋底却是年轻的;古老的太平洋洋壳早已消失。那么,古太平洋的历史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它是怎样诞生的?这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是个难解的谜。

大西洲消失之谜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幼年的时候,博学多识的祖父曾经给他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柏拉图长大成人后,为了验证这个故事的可靠性,专程漂洋过海,前往文明古国埃及,访问了德高望重的僧侣,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柏拉图非常兴奋,深信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而不是虚构的情节。于是他大笔一挥,把祖父和高僧的陈述,如实地记录在他的《克里齐》和《乞麦牙》等著作中。

相传1.2万年以前,地球上有一座亚特兰蒂岛,岛上散布着10个国家,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文明最先进、国力最强盛的国家的国王叫“大西”,后人便以他的名字作为这块土地的代名词了。大西洲土地肥沃,气候温润,植物繁茂,矿产富饶。城墙镶满铜和锡,庙宇镀着金和银。道路宽阔,运河纵横,贸易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大西国兵精将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先后征服了埃及与北非地区,但在雅典城下遭到了顽强的希腊人的反击,从此,败归大西洲。后来,大西国在短短的一日一夜里,从地球上突然消失了。

柏拉图生动的描绘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乐趣,也给科学家留下了千古疑谜。大西洲原来在哪儿?现今在何地?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驱动大西洲沉没的呢?公元6世纪时,科学界曾经对此展开持久的争鸣,但未达成统一的认识。16世纪时,意大利学者弗拉卡斯特罗,重新挑起论战,指出:美洲的印第安人会不会是大西国人的后裔呢?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会不会是大西洲未被淹没的土地呢?此后300~400年,大批地理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神学家、冒险家和旅行家,积极投身寻找大西洲的实践,力争成为发现大西洲的英雄。

有的学者推断,大西洲原来位于高加索西部,现沉没于黑海海底,他们的理由是:第一,传说古希腊人曾经前往高加索寻觅金羊毛,传说里谈及的克尔斯大宫,和柏拉图描绘的大西国的海神波塞东的神宫非常相似。第二,希腊传说曾经提到“阿比洛一阿尔卡加人”,阿尔卡加是古希腊的一个州,阿比洛是古代居住在北高加索黑海岸边的希许亚人所崇拜的“土地女神”,很可能高加索便是大西洲。第三,传说的诺亚方舟从洪水中救活了阿柯农和别纳。阿柯农的父亲是英勇、善良的“盗火种者”普罗米修斯,可能他与宙斯(可能是大两国的国王)都是大西洲人。当时,大西洲比希腊文明进步得多,普罗米修斯把火种的秘密悄悄地告诉了希腊人,以致触怒了宙斯,而被长期囚禁高加索。第四,1896年,俄国人在黑海边发现了古碑和古墓志铭。1956年,前苏联考古队在黑海中找到了沉入海底的城市,他们相信“这些海底的城市就是从前的大西洲”。

这一派的论点主要建筑在古老传说的基础上,缺乏足够的确凿物证,因而,理所当然地遭到多数同行的抨击。

那么,大西洲到底在哪儿呢?近几年,科学家大多把注意力转移到爱琴海的桑托林群岛,推测大西洲原来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的地方。公元前1470年,那里曾经发生过人类历史上最猛烈的、破坏性最大的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氢弹爆炸力的130倍,喷出的火山灰达625立方千米,卷起了高约50米的狂浪,摧毁了远在130千米以外的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中心,也沉陷了大西洲,仅留下了今天的地拉岛。1991年,美国科学考察船调查了地拉岛周围的海域,获得了诸多激动人心的新发现。科学家还在地拉岛进行艰苦的挖掘,指望一举揭示大西洲之谜的谜底。

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驱动偌大的大西洲葬身海腹呢?这又是一大谜团,其争论之烈、分歧之大比前一个谜团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种意见叫火山地震说,认为大西洲在一场剧烈的海底火山喷发及其诱发的地震和海啸的联合袭击下,快速地“一日一夜间”消逝了。另一种意见叫冰川融化说,认为距今1.4万年以前,地球气温逐渐升高,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持续2000~3000年的特大洪水泛滥,直至距今1.2万年时,大西洲终于被淹没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今日,论战仍在继续,我们期待谜底解开之日。

南海中的神秘岛之谜

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小岛,岛上林木葱茏,水中树影婆娑。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和不解,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干。“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眺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叫,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

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航船的航向是正确的,这里离海岸还有460千米,过去经过这里时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吗?可是岛上密密的树影,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

这时,船员们都伏在右舷的栏杆上,注视着前方。朦胧的夜色映衬着小岛上摇曳的树枝,眼前出现的事,真如梦境一般。

此时,船上航海部门的人员赶紧查阅海图,进行计算,确定船的航向准确无误,罗盘、测速仪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须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片海域有小岛的记载,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上千条船经过这里,它们之中谁也没有发现过这个岛屿。

忽然,前面的岛屿不见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又在船的另一侧出现了!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紧张地观察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阴影。

突然一声巨响,全船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船体肋骨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桅桁和缆绳相扭结着,发出阵阵的断裂声。一棵树哗啦一声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树倒在了前桅旁边,树叶飒飒作响,甲板上到处是泥土、断裂的树枝和树皮,树脂的气味与海风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长本能地命令右转舵,但船头却突然一下子翘了起来,船也一动不动了。船员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显然,船是搁浅了。

天终于亮了,船员们终于看清,大海上确实有两个神秘的小岛,“联盟”号在其中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而另一个小岛约有150米长,它是一块笔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损伤并不严重。船长吩咐放两条舢板下水,从尾部让船脱浅。船员们在舢板上努力划桨,一些人下到小岛使劲推船,奋战了两个多小时,“联盟”号终于脱险。“联盟”号刚一抵达菲律宾,船长苏纳斯就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次奇遇。当地水道测量局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听后说,在这片海域从来也没有发现过岛屿。其他船上的水手们也以怀疑的态度听着“联盟”号船员的叙述。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联盟”号船员的集体幻觉。

船长苏纳斯不想与他们争辩。他决定在返回时再去寻找这两个小岛,记下它们的准确位置。开船后两天,理应见到那两个小岛了,他却什么也没有见到。他们在无边的大海上整整转了6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小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苏纳斯虽有解开这个谜的愿望,但他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改变航向,只好十分遗憾地驶离了这片海区,只能期待谜底有朝一日能够被揭开。

珊瑚岛形成之谜

珊瑚岛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拥有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磷矿和铝土矿。然而,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呢?

通常认为珊瑚岛是由珊瑚虫的骨骼堆积成的岛屿。在热带、亚热带浅海区的海底,生活着很多群体小型腔肠动物——珊瑚虫,每个珊瑚虫都能分泌出石灰质(钙质)的外骨骼,像小房子一样来保护自己柔弱的身体。这些外骨骼的颜色有白色、黄色、红色和蓝色的;形状有的像松树,有的像怒放的秋菊,有的像密集的蜂巢,有的像丛生的灵芝,有的像牡丹或像其他小树,千姿百态。当珊瑚虫死亡后,它们的子孙们能一代代地在祖先的“遗骨”上继续繁殖下去,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石灰质的珊瑚丛,发展壮大为珊瑚岛。珊瑚岛又因其形状而分为岸礁、堡礁、环礁。

然而,科学家发现,珊瑚虫最好的生活条件是深度在60米以内的热带浅海,但海洋的深度常常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之间,珊瑚虫不可能直接在那么深的海底生活和造礁。那么,美丽的珊瑚岛,特别是那些形状奇特的环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936年,达尔文在东印度洋上的可可(环礁)考察时,提出了关于火山岛下沉造成环礁的假说。1952年,美国在埃尼威托克环礁试爆氢弹后钻孔达1287米深时,终于发现了火山岩基底,使达尔文的假说得到了初步证实。但是这一假说还无法在所有的环礁上得到证实,特别是火山的沉降无法说明大多数环礁中的湖一般水深不超过100米的原因。

地质学家戴利由此提出了“冰川控制论”的解释。他认为第四纪以来数百万年中发生了多次冰期,使海平面反复升降,其幅度大概是100米左右。每当冰期过后,海水温度回升,海洋环境又适宜珊瑚虫的大量繁殖,它们就在一些岛屿和大陆边缘的台地上迅速生长起来。随着海平面逐渐上升,珊瑚礁也跟着向上发展,环礁和堡礁也从台地边缘上增长起来。当海水淹没了整个台地,珊瑚礁却露出了海面。

问题似乎解释得很完美,但是科学家们仍在深思,其原因是,他们发现太平洋中很多环礁呈线状排列,例如,夏威夷群岛中的库尔岛、中途岛等珊瑚礁呈西北一东南排列。而且西北端的一些岛屿是环礁,向东南依次出现一些似环礁、岸礁,东南端则出现一些活火山。

20世纪60年代以后,板块学说似乎为解释这种珊瑚礁的成因提供了依据。板块学说认为,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活动地带存在着一些“热点”,是火山活动的中心。火山岛在热点生成后,随板块一起移动并逐渐向下俯冲,引起火山岛的沉降。在沉降过程中环礁逐渐形成。于是离热点越近,火山岛和珊瑚发育都较年轻;离热点越远,火山岛已沉没,而礁体变得很厚。这一种解释把板块学说和珊瑚礁的成因联系起来。但是,板块学说本身还处在假说阶段,板块何以会“动”还是一个谜。因此很多探究珊瑚岛成因之谜的学者仍不满足这些解释,一些见解又纷纷提出。

因此,珊瑚岛的成因究竟是什么,这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证实的一个谜。

桑尼科夫地之谜

在冰雪皑皑的北冰洋中,有两个神秘的海岛。这两个海岛,是1810年由俄国渔民桑尼科夫发现的,因此被称为“桑尼科夫地”。它们从19世纪初叶被发现以后,总是忽隐忽现,神秘莫测。100多年来,许多探险家前去探寻这两个海岛,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俄国政府为了证实这一发现,于1811年3月派遣极地探险家格登什德罗姆前往调查,并指定桑尼科夫做他的向导。他们乘雪橇来到了新西伯利亚群岛中的法捷耶夫岛,向北眺望,清清楚楚地看到大约20俄里远的地方有两片山峦起伏的陆地。但由于受途中的巨大冰洞所阻,他们未能登上这两个海岛。于是格登什德罗姆在地图上标出了这两个海岛的位置以后返回。

9年后,俄国政府又派出两支探险队去寻找这两个海岛。一支以阿恩查为队长的探险队曾两次试图冲过冰层,前往桑尼科夫地,但北冰洋翻滚的浮冰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也看到了法捷耶夫岛北方远处的这两片蓝青色的陆地,还看到了鹿的脚印伸向这两个海岛。

另一支以符兰格尔为队长的探险队,为了寻找桑尼科夫地,访问了极地居民丘库旗人。据丘库旗人说,在北面的大海中确实有一块很大的陆地,上面居住着他们不认识的民族。可是,这支探险队历尽艰辛,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探索,却始终未能找到桑尼科夫地。

1893年,挪威著名探险家南森带领12名探险队员,于6月24日乘“弗拉姆”号极地考察船出发,去寻找神秘的桑尼科夫地。可是他们遇到了猛烈的暴风雪,船被冰冻住后又被挤上了冰面,他们只能随冰漂流。南森等人在北冰洋上漂流了3年,却没有任何发现,结果是失望而归。

1900年6月21日,以俄国著名地质学家托尔为队长的北极探险队一行,乘“曙光”号船出发探险。托尔发誓一定要找到这块前辈寻找了多年的“未知的陆地”,不能叫大自然嘲笑人类的无能。可是,第二年春天,托尔和天文家捷尔克等人不幸在考察中失踪,捐躯北极。他们是在哪里牺牲的?人们至今仍不清楚。

十月革命后,前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考察北极。1937年,前苏联“萨特阔”号破冰船前去寻找桑尼科夫地,结果是一无所获;第二年,前苏联又三次派飞机前去北冰洋寻找,也没有找到。

为了解开桑尼科夫地之谜,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奥勃鲁契夫请求前苏联北方海运总局派飞机再次寻找。1942年7月14日,飞行员科托夫驾机出发,沿着新西伯利亚群岛和贝内特岛进行勘测,最远到达北纬80度处,但仍未发现任何陆地。1944年8月25日,飞行员查特科夫又驾机考察了科捷利内岛西北地区。除了看到漂流的浮冰外,连一些浅滩的迹象也没有发现。

这以后两次飞机勘测,明白无误地证明了桑尼科夫地是不存在的。但是,桑尼科夫地到底是否曾经存在过?如果有过这些土地,那以后又怎么消失了?如果从来就不曾存在过这些土地,那桑尼科夫等人所看到的陆地是在什么地方?人们仍然无法解开这些谜。

到了1947年,前苏联极地水文学家斯杰潘诺夫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他认为,桑尼科夫地确实存在过,这是一些由冰和疏松的岩石组成的陆地,后来由于高于冰点的海水昼夜不停地冲刷而逐渐消失了。

为了证实斯杰潘诺夫的假说,前苏联又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对传说中的桑尼科夫地所在的那片海区进行了勘察,发现海底有沙质黏土和岩石沉积。但是,对这些海底沉积物是不是桑尼科夫地遗迹的问题,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况且人们也不知道这诱导土地形成的原因。看来,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桑尼科夫地之谜,还得继续争论下去。

魔鬼海之谜

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是令人生畏和难以捉摸的海区,有不少舰船和飞机在那里惨遭不幸或无缘无故地销声匿迹。直到今天,科学家也未能解开它的神秘之谜。

正当海洋学家们为寻找打开百慕大三角之谜的钥匙而绞尽脑汁之时,又一个“百慕大”出现在科学家们的面前——在日本千叶县野岛崎以东洋面上,出现了一个以沉没巨轮而闻名的“百慕大”,人称太平洋上的“魔鬼海”。

野岛崎位于日本房部总牛岛的最南端,1703年,一场大地震使海底隆起来而变成了牛岛,与横须贺隔海相望,其间便是船舶进出东京湾的门户——浦贺水道。

所谓“魔鬼海”,就是指北纬30°~36°、东经144°~160°之间的一片海域。

1969年1月5日,日本54000吨的矿沙船“博利瓦丸”在该海域被折成两截,31名船员中只有两人获救;1970年1月5日,利比里亚万吨级油轮“索菲亚”号断成两截沉没;接着,另一艘万吨级油轮“安东尼奥斯·狄马迪斯”号在2月6日沉没了,两艘船上共有16名船员失踪或死亡;2月9日,一艘6万吨级的矿沙船“加利福尼亚丸”号在“魔鬼海”沉没;1980年底,一艘由美国洛杉矶驶往中国的南斯拉夫货轮“多瑙河”号在“魔鬼海”遇到险情后突然失踪了;1981年1月2日下午5点47分,希腊货轮“安提帕洛斯”号在“魔鬼海”突然失踪。科学家们发现,在“魔鬼海”附近失踪的船舶有的竟连无线电呼救信号也来不及发出;有的虽发出了“SOS”信号,但是当救助飞机赶到时,巨轮早已无影无踪,在海面上仅留下漂浮物和浮油。“魔鬼海”沉船的奥秘究竟在什么地方?据海洋气象学家观察,北太平洋冬季的风浪是很大的,但对于万吨特别是几万吨以上的巨轮来说,这些风浪实实在在无法将其掀翻或折断。不过,科学家们认为,“魔鬼海”附近的风浪与北太平洋其他海域的风浪不太一样。在“魔鬼海”,常常会看到能掀起20~30米高、金字塔形的“三角波”。“三角波”就是巨轮沉没的罪魁祸首!可“三角波”又来自何处呢?海洋科学家们作出了很多猜测,但由于人类还未能获得“魔鬼海”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也仅仅是猜测而已。“三角波”成因猜测之一。野岛崎以东海底是火山和地震活跃的地带,当海底火山喷发或海底地震爆发时,将形成巨大的恶浪,这巨大的恶浪就是人们见到的“三角波”。“三角波”成因猜测之二。“魔鬼海”处于从各方来的海浪的交汇处,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来自不同方向的波浪和涌浪在此处叠加成奇峰异波。“三角波”成因猜测之三。“魔鬼海”是世界著名的暖流——黑潮所流经的海域,水温较高,而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的前锋也正好到达这一地带,每到冬季,这里的水温和气温相差常在20℃以上,因而海面上空经常产生上升气流,低气压的寒冷锋面过后,往往造成风向的突然改变,从而导致海面产生“三角波”。

三种猜想,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为了揭示“魔鬼海”之谜,保证北太平洋冬季航行的安全,日本已决定在“魔鬼海”上建立自动观测海洋浮标,记录大洋波浪、气压、风力、海流等数据。此外日本还决定派出海洋调查船,对“魔鬼海”海底地形、海洋气象、海洋环境作全面调查,以便从根本上解开“魔鬼海”兴风作浪、沉船覆舟之谜。

南非海岸神秘巨浪之谜

油轮“新克列尔”号划破平静的海面,航行在南非海岸。这时气象员报告说,再过几小时,油轮将进入风暴区。船长下令把甲板上的货物加固。这时突然有人惊叫一声,甲板上的船员回头一看,都吓呆了:海面上虽然风平浪静,可突然间一个高达十层楼房的浪头向油轮扑来。船员们过去曾听说过有关南非海岸的神秘巨浪的事情。可现在巨浪却真的出现了。船员们都奔上甲板,碰上什么就死死地抓住。说时迟,那时快,巨浪以惊人的速度冲到了眼前。油轮就像是漩涡中的一个软木塞,打起了转转。巨浪过后,海员中有一人失踪,多人受伤。

据说,新加坡货轮“通格·纳姆”号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时船体受到严重损伤,有31人丧生。

早在19世纪,海员中间就流传着有关“吃人巨浪”的可怕故事。他们说,有许多艘船在印度洋非洲沿岸突然失踪,船员们被海浪“吞食”了。在“新克列尔”号油轮1979年发生上述事故之前,海员们对有关这类传说往往是一笑置之,认为它们都是编出来的。新加坡货轮“通格·纳姆”号遇到类似的情况以后,就是最老练的航海家也认为在危险区内不得在离海岸50千米航行的规定是有道理的。

开普敦市大学有一位学者全面搜集了有关巨浪的资料。他指出:30米高的海浪就能形成大漩涡,即使是很大的海船也有陷入漩涡的可能。在世界海洋的其他区域也有巨浪发生,但要数南非海岸的巨浪最大,也最危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