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戏班纪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2:33:47

点击下载

作者:罗泰琪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宫戏班纪事

清宫戏班纪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清宫戏班纪事作者:罗泰琪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512646735本书由团结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序清朝帝后看戏的故事——《清宫戏班纪事》

前两年为写小说《戏班》,看了一点京剧背景资料,才知道京剧之灿烂,便想有机会也写写京剧的故事,可又想,不行,200年京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人物众多,故事万千,我是京剧外行,写京剧的故事,如老虎吃天,如何下手?也就讪讪搁笔。《戏班》写成出版了事,京剧却挥之不去,时不时催自己写写京剧,可自问自答,我是外行,不行。这就出问题了,思想上两个小人老是较劲儿,弄得我心神不安,就胡乱看些京剧资料聊以自慰。看着看着,我看出点门道。啥门道?清朝从第一个进京做皇帝的顺治帝开始,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十朝十皇帝,加慈禧太后,个个是戏迷,朝朝有宫廷戏班,并由此与民间梨园你来我往、互为补充,共同融合、演变,发展成了京剧。我想,要是把这条线索拢起来,讲述清宫戏班200年兴衰存亡的故事,不就把200年京剧的大模样带出来了吗?嘿,眼前一亮,该动手了。

于是我把写作本书纳入计划,开始广泛收集和阅读清宫戏班和京剧的资料,漫步京剧大花园,享受百花盛开的美味,采撷婀娜多姿的花叶,收藏起长达200多年的清宫戏班的人物故事和流传在茶楼酒肆的逸闻趣事,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便逐渐有了大概,清宫帝后看戏的故事便跃然纸上——

顺治帝驱逐女乐,一改千年习俗,清宫乐手一律使用太监。

康熙帝南巡苏州看昆曲,带艺人回京,组建南府戏班,京城戏曲兴旺,《长生殿》落幕,《桃花扇》登台,可惜好景不长,九门提督抓洪升,朝廷罢免孔尚任。

雍正帝撤销教坊司,打杀艺人,建天下最大戏台。

乾隆帝票戏带人下沟,设立南府戏班,下江南看苏州戏子坑死人,带女戏子回京,平白生出“弘历是谁家孩子”千古谜团,一时间京城花雅并雄,戏台上竟出现“裸裎揭帐看粉戏”,于是下旨驱逐秦腔,又逢乾隆八十大寿,高朗亭率徽班进京。

嘉庆帝初登龙庭,十二乱弹进京,关公显灵,官养戏班,一时黑云压城,嘉庆帝连下狠手,严禁私家养戏班,王公大臣不可看侉戏。

道光帝崇尚简约,三革宫廷艺人,裁撤南府戏班,筹建升平署。

咸丰帝要看《小妹子》,升平署四处找人教,为了看得更精彩,民间艺人重返宫廷。

同治帝打错艺人,赏银400两,自个儿登场演《打灶》,甘挨李三嫂追打。

光绪帝学打鼓、学打锣,成为紫禁城数得着的鼓锣行家。

慈禧管艺人懿旨不断,说的都是内行话,要太监弃昆弋学皮簧,要戏班增加雷公雷婆,要内廷供奉都去无偿帮组艺人陆四组建私人戏剧科班,更甚者,谭鑫培嫁女时送去刻有自己全称尊号的铜盆贺婚。

宣统帝年纪小,隆裕太后点戏,小朝廷余音袅袅成绝唱。

200年清宫戏班便这样兴衰存亡,但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京剧却在清宫戏班与民间戏班的脉脉含情中呱呱坠地,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瑰宝、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一段清宫帝后看戏的历史,数百年来一直存封在紫禁城皇家档案里,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才开始陆续、部分地走向民间,成为酒肆茶楼谈资,后来经专家学者整理研究,慢慢揭开红盖头,露出历史真面目。

本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广泛参阅多人著作和相关资料,去伪存真,保精华、去糟粕,重新构思写作而成。毋庸讳言,我是京剧外行,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从文史角度推介京剧,抛砖引玉,加之本书时间跨越过长,范围过广,人物故事过多,专业性过强,所以难免出现问题错误,敬请京剧行家、历史知情人、京剧爱好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我在书中的所有引文皆注明出处,意在向原著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也证明本书主要史料言而有据,绝非杜撰,还便于研究清宫戏剧者有辙可循。我最要感谢的作者有清史专家丁汝芹、清宫戏剧专家王芷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幺书仪、编写《中国京剧史》的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和上海艺术研究所、编写《京剧谈往录》(一、二、三编)的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文史作家周简段等。本书的出版还要感谢团结出版社领导以及本书责任编辑宋女士,感谢他们对本书的关怀和指点。

借用本书结束语结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仅以此书纪念为中国京剧形成、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祝愿中国京剧蒸蒸日上,流芳万世。罗泰琪2016年6月于重庆化龙桥寓所第一章徽班汉调

纵观清朝宫廷戏班,早期南府别具一格。南府戏班创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左右,历经康、雍、乾三朝,至道光七年(1827年)撤销,历时140余年。南府时期虽说属于清宫戏班初创阶段,唱腔、剧目、艺人及规章制度尚欠成熟,但因此却形成百花齐放局面,致使苏州昆腔,江西弋腔,陕西秦腔,河北、山西梆子,湖北汉调,安徽皮簧群英汇聚,争奇斗艳。其中,昆弋受皇家宠爱,高高在上,秦腔是地方俊才,从川陕跑来京城一阵大吼,汉调徽班是后起之秀,借着乾隆五十大寿进军北京,于是京城舞台轰轰烈烈,清宫戏班歌舞升平,但一番喧闹之后,屹立舞台中央的既不是昆弋也不是乱弹,而是横空出世的中国京剧。

京剧从南府向我们走来。一、顺治改戏1.驱逐女乐

清朝第一位进京做皇帝的是顺治。

严格来说,顺治皇帝是清宫戏班的开拓者。

顺治6岁登基,在位18年,24岁去世,亲政时间不长,加之当时清军入关不久,全国局势不稳,连年征战,以致顺治不敢在宫内大搞歌舞升平,甚至连明朝保留下来的教坊司——就是负责宫廷音乐的部门,也难以为继。时局未稳,清政府统治尚待巩固,不可能在娱乐活动方面花费过多的心思,至今没见到任何记载顺治朝廷有统一的管理演戏机构。嘉庆以后的戏曲档案中,有过因礼仪安排查阅雍正、乾隆朝年旧例的记录,虽然顺治皇帝的确在宫中观看过传奇戏剧演出,却从未见后世档案提及要参阅顺治朝演戏仪典一类的话语,可以理解为此时还没有形成演戏的定制。不难看出,顺治朝没有宫廷演顺治皇帝画像戏的管理机构,没有形成宫廷演戏的规定,没有给后代留下可以继承或遵循的东西,但不等于顺治皇帝不喜欢戏剧,不关心戏剧,恰恰相反,顺治喜欢戏剧、对戏剧情有独钟。

顺治八年(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顺治亲政第二年,顺治开始清算多尔衮,连续多次下旨,处罚已去世的多尔衮,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以显示自己不再是傀儡皇帝。与此同时,为加强皇权,顺治采取了废除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旧例等一系列措施。

在这些措施中,顺治对明朝留下来的教坊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教坊司原属礼部,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拥有众多乐师和女乐,地址在今天北京东四牌楼南边的本司胡同。顺治这年19岁,他对明朝留下的教坊司大有意见。

他召见礼部尚书说:“教坊司里的女乐成分太复杂,不少是战争失败者或被处罚官员的妻子、女儿,被视为性奴,受到非人对待,影响宫廷声誉。礼部考虑怎么解决?”礼部尚书回答:“皇上英明,教坊司的确有这样的问题。臣以为既然如此,干脆就考废止女乐为妓,重新招人进宫当差。”顺治说:“不仅要废除女乐为妓,还要考虑整个教坊司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礼部尚书说:“臣以为教坊司还是要的,只要根据皇上的旨意整改就是。”顺治帝说:“那就整改吧。取消教坊司妇女入宫承应条款。今后一律不准使用女乐,全部由太监担任,负责宫廷中和韶乐事务。”礼部尚书说:“这样好,那还是保留目前的规模吧,本来人手就不多。”顺治帝问:“现在是什么规模?”礼部尚书回答:“副首领2人,女乐、太监80人。”顺治帝想了想说:“好吧。”

清宫戏剧专家王芷章指出:

按嘉庆《大清会典事例》载,于顺治八年停止教坊司妇女入宫承应一条后,有又定以副首领二人、内监八十人,专司中和韶乐一谕。在乾隆二十六年,于乾清宫所陈乐器内,添设金砖钟玉特磬之前,则其因专司中和韶乐,且系内监充之,故有内中和乐之名,已属显明之事。无论发生在康熙修《律吕正义》之前,或庄亲王办理中和韶乐之时,但先于内学,为无疑耳。

王芷章(1903—1982),戏曲史家、著名学者,著有《清升平署志略》《腔调考源》《清代伶官传》《中国京剧编年史》等。他这番话意味深长,中心是考证一点,就是太监充当中和韶乐事务的事,比太监充当宫廷伶人早。换句话说,顺治取消教坊司女乐,改由太监充当,开太监宫廷演戏先河。

这是清宫戏班的一项重大改革。从唐朝以来的历朝历代,宫廷戏剧音乐机构中都有女乐,现在要撤销女乐,那唱歌、跳舞、演戏的事谁来干呢?按照顺治皇帝的谕旨要太监来干,于是一支80人组成的中和韶乐队成立了,由原来的教习做先生,从太监中挑选出来的伶人开始学习吹拉弹唱,以逐步取代原有女乐。

至于这个取代过程,顺治并不着急,只要逐步取代就行,所以清宫何时没有女乐一事,清史专家丁汝芹有话要说:

顺治初年,内廷大体保留了明代教坊司的编制,数年后予以撤销。有记载称,清初起宫中就没有了女乐,由太监承应宫廷中戏剧演出和奏乐等差事;也有记载称,顺治十六年,内廷行礼宴会废除女乐,改由内监。而事实上,不仅顺治后期仍有女乐,就是到了康熙朝还有女子在宫中唱戏。估计禁止女乐在内廷奏乐和演戏前后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女乐禁绝时间不可查,但教坊司的撤销有案可载,是雍正七年(1729年)的事。雍正皇帝再次改革宫廷音乐戏剧体制,把教坊司并入和声署,裁掉原设的左韶舞、右韶舞职务,设置署丞,负责掌管宫廷朝会、筵宴奏乐之事。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无论如何,清朝宫廷戏班完全由太监充当,加上后来允许招进民籍伶人,但不允许女人参加,形成200多年清宫戏班局面,就是从顺治皇帝开始的。这对后来京剧的形成,特别是对京剧中没有女演员、男扮女角大有影响。2.顺治修改《鸣凤记》

前面介绍了,顺治在宫中看过传奇戏剧演出,现在说说这事。顺治在宫中看戏是顺治十一年(1654年)春的事,看的剧目叫《鸣凤记》,进宫演出《鸣凤记》的是民间戏班。《鸣凤记》先在北京大栅栏一带戏院演出,渐渐声名鹊起。宫里人得知这个消息告诉顺治。顺治听了感兴趣,派身边太监出宫去听。太监听戏回来给顺治讲,这出戏太精彩了,说的是明朝忠臣杨继盛不畏权奸,与奸相严嵩以死相拼的故事。顺治听了心里一顿:这出戏正合自己需要,大清刚刚进关坐天下,迫切需要掌握汉人的忠奸观念,进而为我所用,巩固天下,便急着要看这戏。顺治是第一个在北京坐天下的清朝皇帝,对于招戏班进宫演出没有前例可循。顺治当时《鸣凤记》主角杨忠愍画像17岁,已经亲政4年,大权在握。最后经过商量,顺治下旨,招民籍戏班进宫演《鸣凤记》。

戏班进宫之前,顺治等不及,叫来翰林院的人讲解这段历史,又叫他们拿来《鸣凤记》作者的资料查看,才知道剧作者是鼎鼎大名的王世贞。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苏州太仓人,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侍郎中、山东按察副使、山西按察使、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应天府尹、刑部尚书。

顺治认为民间戏班进宫演戏是大事,交给内务府办。内务府几个大臣一商量,赶紧分头行事,一是拟定民间戏班进宫演戏规矩;二是派人出宫去找精忠庙庙首,要他们推荐戏班子;三是准备接待演出,包括进宫路线、进宫手续、舞台整治、化妆歇息地方、吃饭问题等。经过一番准备,报经顺治批准,演出得以进行。

到演戏前一天,被选中的民间戏班一大早从前门外大栅栏班底出发,因为内务府有规定,演出所需道具、服装、布景都由戏班自带入宫,所以租来10来辆马车,运送大衣箱、二衣箱、盔头箱、靴包箱、把子箱、旗包箱,以及装杂物道具的若干大筐,而人员一律走路,还得顺手带点小东西。到得宫门,见着内务府司官,由他们领着从神武门进去,顺着大红墙往西走,逶迤来到重华宫,在东侧一个偏院落脚,第二天演戏的地方就在隔壁乾西五所。

按内务府规定,宫里不准演夜戏,所以给戏班定的演出时间是一大早。第二天一早,戏班来到隔壁乾西五所。乾西五所是明朝建筑,工字形殿,有前后两座厅堂,中间有穿堂相连。其中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小院。戏就在这个小院演。

顺治平时就喜欢看戏,这次能在宫中看戏更是热情高涨,一早就坐轿来到重华宫坐等开戏。随他一起看戏的有特别受赏的十几位王公大臣。《鸣凤记》全剧很长,一天演不完,按照顺治钦点,这天演其中一部分。开场锣鼓响起,欢天喜地,一番热闹,之后便是正戏。顺治看戏看得很认真,也饶有兴趣,不时与就近王公大臣一番议论。

年轻的顺治帝爱好戏剧,看戏也很动感情。有记载说顺治十一年春,皇帝观看了传奇《鸣凤记》演出后,情绪十分激愤。

顺治这时正值青年岁月,但不同于一般青年,他既有激愤更有深思,所以看完《鸣凤记》之后久久不能释怀,总觉得这场戏意犹未尽,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决定改编《鸣凤记》。他召来弘文院著名文人吴绮,说了自己对改编的意见,要他遵旨改编。顺治帝说:“你不是会写剧本吗?那就好好用心当差,把《鸣凤记》给朕改出来,弘文院的差暂时放一放。朕的修改意见你记住了吗?”

吴绮(1619—1694),江苏扬州人,时年36岁,是这一年的贡生,刚进弘文院做中书舍人。弘文院是朝廷掌管历代善恶记注、侍读皇子、教导诸亲王的衙门。中书舍人是管理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务的从七品官员。吴绮虽然官小,但是地方秀才中年度推荐上来的优秀人才,自然是饱学之士,所以到得北京,进了弘文院,诗词歌赋才能便享誉京城,这才有了顺治皇帝的破例召见。

吴绮回答:“皇上谕旨臣已记下。臣遵旨。”

从殿里退出来,吴绮边走边回忆顺治的谕旨,揣摩顺治的意思,突然莞尔一笑,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不免暗自得意。他在家乡扬州时就喜欢戏剧,尤其擅长编写剧本,现在遵旨改剧本应该不难,倒是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如果皇帝高兴,自己就不会再做打杂的中书舍人了。出得宫来,吴绮急忙赶回弘文院,第一件事便是记下顺治皇帝对修改剧本的意见,第二件事就是找来《鸣凤记》剧本反复研读,并与顺治皇帝的意见相对照,找出分歧所在,第三件事便是拟定修改提纲。

顺治多次召见吴绮,对修改《鸣凤记》提出许多指导意见,主要之点是强化戏剧的主人公、明朝忠臣杨继盛忠君爱国思想,使全剧紧密围绕这一思想展开,赋予该剧正统伦理观念。新本《鸣凤记》改名《忠愍记》。忠愍是杨继盛的谥号,改《鸣凤记》为《忠愍记》,更突出了杨继盛忠君爱国。《忠愍记》出来后,顺治要求北京梨园公会组织戏班排演,并在此基础上再次招戏班进宫演《忠愍记》。前后两次看《忠愍记》,意图很明显:顺治帝看戏不仅仅是娱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教化臣民。

顺治修改《鸣凤记》是清朝皇帝改戏的开始。

中书舍人吴绮不久后奉旨将剧本《鸣凤记》改为《忠愍记》,剧中增添了杨继盛效忠君主情节,得到顺治帝的认可后,在宫内上演。可以说,清代由顺治帝开始,便降旨按其意愿改编剧本,然后专门在内廷演出。

的确如此。顺治没有给清朝以后的皇帝留下可以引用的宫廷戏剧管理体制,也不能提供优秀剧目和艺人,但下旨改戏这一条却成为经典,被后来皇帝广为使用,把宫廷戏剧紧紧绑在政治战车上。

顺便说说吴绮升官丢官的事。

顺治十一年,吴绮是七品中书舍人,顺治十五年做兵部职方司主事、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从五品。顺治去世,康熙二年(1663年),吴绮任工部屯田司郎中,康熙五年出任湖州知府,正四品。顺治十一年到康熙五年,前后12年,吴绮从从七品升至正四品,飞黄腾达。不过吴绮毕竟是文人,因写剧本而升官,做了高官还喜欢舞文弄墨,以致后来因文坏政,被人举报而丢官,应了“来得容易去得容易”老话。吴绮不做官了,字越发写得好,很多人上门求字。他一一应承,只是不收银两,要人拿花木来换,于是江南奇花异草蜂拥至吴绮花园。这是后话,暂且不表。3.几个曾经御笔评

顺治是清王朝宫廷戏剧的开拓者,具有非凡的魄力和十分明确的戏剧观,这表现在他敢于驱逐教坊司女乐,敢于改编民间流行剧本。不但如此,顺治还具有深刻的戏剧观,对历史戏剧的欣赏和品评达到一定高度,受到文人学者肯定。

举个例子。

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是著名文学批评家,对清朝入关大为反感,一直反对清政府。顺治看了他的许多文学评论,觉得他的很多观点是对的。比如,关于《西厢记》,顺治曾做批示:“议论颇有遐思,未免太生穿凿,想是才高而见僻。”顺治进而评价金圣叹说:“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

清史专家丁汝芹对这段话的评论是:

看法甚有见地,评论也比较客观,虽然不尽赞成其观点,但并没有以皇帝的身份对金圣叹横加指责。这一批点显示出顺治帝对历来甚有争议的戏曲名著《西厢记》并没有排斥之意,同时也是对金圣叹高度评价《西厢记》,将其推崇为第六才子书的认同。

金圣叹婉转得知顺治批示大为感动,写诗曰“何人窗下无佳作,几个曾经御笔评”,并由此扭转对清朝的看法。

又比如关于杂剧《读离骚》。

顺治十五年,顺治在宫中看到这部杂剧剧本,拍案惊奇,认为是一部难得的好剧,作者是真才子,立即下旨,交教坊司排演,并作为宫中常用雅乐使用。《读离骚》剧作者叫尤桐,当时正辞去官职,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老家闲耍。12年前,他曾多次参加举人考试失败,顺治三年,被推为副榜贡生,顺治九年,被任命为河北卢龙县推官,顺治十三年,他遭人举报,被刑部以“擅责投充”(擅自迫使汉人投充到旗下为奴)为由,降二级调用。尤侗不以为然,愤然辞官,回到家乡苏州。在家期间,尤侗凭借精通南曲北曲的优势,创作出杂剧《读离骚》,反映屈原遭受迫害的故事,交苏州戏班演唱。这个剧本辗转传进北京,意外受到顺治高度评价。

尤桐在苏州得知这一消息欣喜万分,大受鼓舞,改变了对朝廷的看法,变得乐观向上,并接连写了杂剧《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清平调》等,成为著名剧作家。20年后,尤桐61岁,突然接到喜讯:经地方督抚推荐,他入选博学鸿词科,成为翰林院编修。不过这已是康熙十八年的事,与顺治无涉。

除了这些,顺治皇帝在宫廷戏剧上还有许多重要举措,但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权且不做计较,但还需补充一句:据说,顺治曾从江南调来戏剧艺人进北京演出。这个“据说”太重要,如果是真的,则康熙南巡带戏子回京就是学他老子顺治而已,不足为奇。二、康熙南巡

顺治在位18年,24岁英年早逝,传皇位于康熙。康熙即位后,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驱沙俄,捍西藏,取得一系列丰功伟绩,开创康乾盛世,也在宫廷戏剧上做出了超过顺治的贡献,值得一书。1.改写《西游记》

康熙即位,整日忙着军国大事,日理万机,少有闲暇,但忙里偷闲,也有消遣看戏的时候。康熙四年,清廷宣召各地戏班进京参加演出。各地进京戏班中最著名的是陕西选派的秦腔乱弹戏班,有大荔县的邹邑班,头牌艺人叫白牡丹;合阳县戏班,名角是黄菊花;三原县戏班,名角是小仓儿;因为富有极强的地方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大受欢迎。这是陕西秦腔第一次进京。

由于康熙的推崇和提倡,各地民间的戏曲得以长足发展,但也导致乱象丛生,引起康熙高度关注。康熙十三年,朝廷颁诏,禁止刊卖淫词艳曲,禁止良家子弟演戏,如有违禁,不论官民人等,交由礼部从重议处。不难看出,康熙十三年左右,中国的戏曲已盛行各地,而且充满淫词艳曲,极不规范,致使许多八旗子弟观戏票戏,荒误正业,危及正统教育,已到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也可以看出康熙的戏剧观,那就是寓教于乐,教化民众。

康熙的这些做法还仅限于见子打子,应付而已,直到康熙二十年,朝廷平定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王造反,海宇荡平,全国一统,康熙这才腾出手来处理宫廷戏剧大事。

这时宫廷掌管中和韶乐的还是教坊司,职责是替朝廷的重大庆典祭祀活动提供音乐、舞蹈。至于宫廷戏班,还处于游兵散勇状态,即有演出时,把各宫处擅长演戏的太康熙皇帝画像监聚集起来,演出结束即解散,各回其职,而教习就摆在教坊司,也不是专职演戏,专职是音乐。前面介绍了,顺治皇帝下旨改戏,改出来的新戏《忠愍记》在宫内上演,大概就是这个情况。康熙皇帝这时看戏也大致如此。

有段时间康熙比较空闲,在宫里接连看了几次《西游记》。演出情况没有记入宫廷档案,这是很少见的,或许有记载而后来被毁,所以不知道演得如何,但康熙看了戏下了圣旨,雁过留声,这就有了档案记载。

康熙下圣旨说:《西游记》原有两三本,甚是俗气。近日海清,觅人收拾,已有八本,皆系各旧本内套的曲子,也不甚好。尔都改去,共成十本,赶九月内全进呈。

不难看出,康熙有闲心看戏是因为“近日海清”,指的是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天下太平的事,心情高兴,组织宫廷戏班演戏,说不定还召来王公大臣一起吃饭看戏庆祝。看戏本是娱乐,茶余饭后高兴而已,可康熙不同,从这段圣旨中可以看出这么两点:

一是康熙不是简单看戏消遣,而是对旧戏进行清理。比如,原有两三本,觅人找来奏了8本,拿去改成10本。这里出现的三种本数,可以看出康熙用心良苦,起码他知道《西游记》不是单本戏剧,叫人四处去搜集,又叫人加写,意思是恢复原来的10本。这近乎专业戏剧工作者了。

二是康熙不是简单地清理,而是带批判性地整理。他对《西游记》的批评是“甚是俗气”“也不甚好”“尔都改去”等,可见对旧本之不满,要求改写。

既然有旨,可想而知,宫廷剧作家一定以康熙的指导思想修改成10本《西游记》,交由宫廷戏班在宫里上演,说不定康熙看了还有若干指示。以此类推,康熙不会只对《西游记》有意见,一定会对前明留下的一些剧目也有意见,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而言,前朝的东西都是需要经过一番整理才能继续使用的。

事实正是如此。康熙皇帝还对宫廷戏班演出提出过不少意见:

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司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况食厚赐,家给人足,非常天恩,无以可报。昆山腔当勉声依咏,律合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

这是康熙皇帝对宫廷戏班太监伶人的批评,对他们的演出提出了高标准要求,说的是内行话。

不仅如此,康熙对戏曲腔调也有批评意见:

弋阳佳传,其来久也,自唐霓裳失传之后,唯元人百种世所共喜。渐至有明,有院本北调不下数十种,今皆废弃不问,只剩弋阳腔而已。近来弋阳亦被外边俗曲乱道,所存十中无一二也。独大内因旧教习口传心授,故未失真。尔等益加温习,朝夕诵读,细察平上去入,因字而得腔,因腔而得理。

这段意见有这么几点非常精彩:

一是康熙肯定和支持弋阳腔。弋阳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源于南戏,产生于江西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明嘉靖年间(1522—1566)传到北京,与昆腔成为京城主要戏剧腔调。

二是康熙发现弋阳腔已经受到外边俗曲的影响。康熙所说外边俗曲是指刚刚兴起的皮簧腔。皮簧腔以汉调为基础,康熙年间传入北京,大受欢迎,给昆弋两腔以猛烈冲击。康熙对皮簧不屑一顾。

三是康熙认为清宫戏班因为教习坚持教授弋腔,所以大内演出的弋腔没有失真,太监伶人要好好学习,保持不变。

由于康熙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扶持,宫廷戏班在康熙二十年后开始活跃起来,有了经常性的演出、相对固定的戏班、太监伶人和剧目,连康熙也常常看戏、评戏,甚至宫廷戏班走出紫禁城,到各王府和民间戏楼演出,影响民间戏班。

有清人董含《莼乡赘笔》记载为证。

董含(1624—1697),上海松江人, 15岁选为县学学生,顺治十一年考中江南乡试,十八年考中进士,殿试二甲第二名,时年36岁。董含中进士不久,江苏发生拖欠税赋大案。朝廷接到江苏巡抚朱国治报告,说江苏一带士绅学人逃避、拖欠税赋人数高达13517人,十分震怒,派吏部查实严处。这份名单上有董含。他当时刚中举,正在北京等待委派,突然遇到朝廷大规模清理江苏税赋拖欠案,被除去进士功名,斥黜回乡,丢了大好前程。

董含十分难过,人生如梦,不免消沉,但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一边种田为生,一边读书写作,在艰苦的环境中,耕读自娱,写了大量文章,计有:《古乐府》二卷、《闵离草》四卷、《闲居稿》三卷、《北渚草》二卷、《林史》一卷、《山游草》二卷、《三冈识略》十卷,《盍簪感逝录》二卷、《安蔬堂诗稿》十卷等。

董含给我们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万分高兴,下旨全国庆祝,宣扬朝廷统一全国的伟大政绩,借以网络民众,巩固大清江山。北京是都城,是这次欢庆活动的中心,康熙要求务必隆重。北京官员绞尽脑汁,想了很多欢庆的办法,比如减轻赋税、大唱三天戏等,上报康熙。康熙看了觉得不错,但总认为美中不足,不够新鲜。这天,康熙带着随从出宫巡视,来到紫禁城北门,又叫后宰门,只见此处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但因为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人流量比较大,门外广场四周有很多街市和市民住宅,车水马龙,很是热闹。康熙突然来了灵机——要是在这里搭高台唱大戏,万民同乐,必定收到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他不由暗自捻须微笑。

当天,礼部便接到康熙圣旨:“朕拨帑金一千两,着尔等在紫禁城后宰门搭台唱戏。”礼部官员遵旨执行,一边在紫禁城后宰门附近搭建高大戏台,一边选报演出剧目。他们认为,在如此宏大的广场上演出,一定要配上适合在广场演出的剧目,就是场面要大,演员要多,动作要精彩,声音要响亮,内容要适宜广大民众的爱好,而且是多出大戏,所以经过反复筛选,最后选中传奇剧《目连》。潮剧《目连救母》剧照《目连》是以“目莲救母”宗教故事为题材的老戏,最早出现在南宋。明朝万历年间,安徽祁门清溪人郑之珍集大成,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大为流行。清代,目连戏的演出进入紫禁城并遍及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剧目。《目连》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吞火、喷烟、开膛、破肚带彩特技和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诸多拳路,基本唱腔是弋阳腔,舞台效果非常,而内容针砭时弊,揭露丑恶,劝善向佛,深受民众欢迎。

康熙看了礼部推荐演出《目连》戏的禀报,朱笔批示:“可。着江南三织造衙门提供蟒袍、玉带、朱凤冠等,着盛京提供活虎活象烈马。钦此。”礼部接到康熙批示万分惊讶——皇帝真是大手笔啊!不敢怠慢,立即与江南织造司联系,向他们提供演出所需蟒袍、玉带、朱凤冠的数目、样式,与盛京将军联系,需要1头大象、2只老虎、10匹烈马。

经过数月筹备,紫禁城后宰门演出如期举行,成千上万民众从四面八方来到后宰门广场。广场四周搭起长长的临时铺面,租给商家做生意,如传统庙会似的,卖各种小吃、各式百货、各种玩具,而广场上有无数打拳卖药、打锣耍猴、枪弄棒舞的场伙,煞是热闹。到了演戏的时辰,只听得一阵阵紧锣密鼓,四面八方的人把个偌大的舞台围得密不透风。演出开始,随着剧情展开,真的大象、老虎、马被人牵着走上舞台,令场下万千观众目瞪口呆,随即爆发出排山倒海似般欢呼声和拍手声。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出戏刚结束,后台突然走出一行人,为首者气宇轩昂,随侍左右的是将军督抚模样的人物,还有一群壮汉抬着一筐筐制钱和零碎银子摆放在台前。前面有观众突然大叫:这不是康熙皇帝吗?大家急忙细看,果然是康熙皇帝,便齐刷刷地跪了一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走到台前,带领将军、督抚,从箩筐里抓起制钱、碎银子往台下扔。台下的人欣喜万分,纷纷起身争抢银钱,嘻嘻哈哈,热闹非凡。这时戏台两边响起礼炮,无数礼花腾空而起,拉出一条条划破长空的五颜六色的烟带。戏班子乐队敲锣打鼓,高奏唢呐。数百演员在台上欢呼跳跃。万千观众在台下吼声如雷。

这就是董含在其《莼乡赘笔》中所记之事。其原文是:

二十二年癸亥,上以海宇荡平,宜与臣民共为宴乐,特发帑金一千两,在后宰门架高台,命梨园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真马。先是江宁、苏、浙三处织造各献蟒袍、玉带、朱凤冠、鱼鳞甲,具以黄金、白金为之。上登台抛钱,施五城穷民。彩灯花爆昼夜不绝。2.苏州看戏

这次大规模的广场戏演出之后,康熙对戏曲的兴趣有增无减,除了时不时召中和韶乐前来演奏和表演帽儿戏(简单化妆的戏)外,还不断召京城民间戏班进宫演出,但此时京城民间戏班的水平也不高,主要唱弋腔,是明朝嘉靖年间由江西传到北京的,慢慢演变成京腔。过了几十年,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昆腔传入北京,大受欢迎,慢慢取代弋腔,成为京城舞台主宰。

康熙皇帝熟悉音律,喜欢听戏,与他父亲顺治皇帝相比内行多了,总觉得京腔是一种变了味的腔调,就想听听原汁原味的弋腔昆腔。这是私事。康熙不找地方督抚,找了朝廷设在苏州的织造局,在给织造局的批示中,多次询问江南演戏的情况。苏州织造祁国臣接到康熙询问,如实禀报,说苏州的昆腔如何优美动听,苏州的伶人如何楚楚动人。康熙问他苏州都有什么好戏班,祁国臣便如数家珍,一一介绍说,昆班有瑞霞班,挂头牌的是罗兰姐;有吴徽州班,台柱是张三;有金府班,名伶有生行宋子仪与老生陈某。康熙便知道江南有这3个好昆班,又问祁国臣,他们的演技与北京艺人相比如何?祁国臣说天壤之别。这一来康熙怦然心动,坐卧不安。转眼到康熙二十二年,机会来了,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心情大好,决定巡视江南。

1684年九月二十八日,康熙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离开紫禁城,途径永清、河间、献县、阜成、德州、平原、禹城,走了10天,来到济南府,休息了1天,到泰安州,于十月初十登泰山,然后继续前进,经过新泰、蒙阴、沂州,到桃源县,视察黄河北岸河防工程,召见河道总督靳辅等人,然后南下,过长江,经高邮、宝应,到达扬州。

康熙对扬州爱恨交加。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将领朝多铎围攻扬州,遭到南明将领史可法殊死抵抗,损失巨大,以致攻破扬州城后,发生震惊中外的血洗扬州十日事件。南巡船队抵达仪征,距离扬州20公里处,康熙便下旨抛锚停泊休息。第二天,康熙坐车游扬州栖灵寺、平山堂、江天寺,所见扬州一片繁荣,眉宇间旋即舒展开来。康熙南巡图

1684年十月二十六日,经过一个月的跋涉,康熙一行抵达江南名城苏州。

康熙在苏州自然有很多军国要务要处理,比如,接见江浙督抚将军,询问当地军民事宜,给予指示等,更重要的是,康熙与地方大员谋划安邦治国策略,确定新时期大政方针,为开启康乾盛世谋划宏图。对此,常建华教授曾指出:

康熙二十三年作为历史分期,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即皇帝巡视了江南。这一象征清朝由乱入治的事件,其意义非同凡响。

这里所谓“非同凡响”,指的是清朝实现国家统一,进入康乾盛世。

康熙在苏州不住督抚衙门,住在苏州工部衙门,负责接待的是苏州织造祁国臣,原因是苏州织造是朝廷派往苏州的特派机构,而祁国臣是皇室的包衣家奴,康熙住在自家人家里随便得多。这是康熙到苏州前就确定了的事。所以祁国臣事前一直为这事担心,不知怎么安排康熙住宿。这时苏州正好有一处极好的园子空着。说空着也不恰当,这会儿是苏松常道署衙门。祁国臣去找常道署商量。常道署立即答应让出园子接待康熙。祁国臣接过园子,立即组织人进行整修,好在这园子“天生丽质”,巧夺天工,也不需要过多整修。康熙住进园子,赞叹不已。祁国臣如释重负。这园子叫拙政园。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四年(1506年),主人是明朝退休御史王献臣。王献臣去世后,他的儿子不争气,好赌,把拙政园输给徐泰时。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侍郎王心一购得拙政园东部,改名归田园居,而拙政园的中部、西部被其他人买走,随后主人更换频繁,不知所终。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户部尚书陈之遴购得此园。顺治十五年,陈之遴被罢官,家产被朝廷抄没,拙政园充公。康熙初年,拙政园先后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

康熙住进拙政园,自然有许多官员前来禀报和问候,除了江苏巡抚汤斌等人外,其余都被挡驾,就是汤斌等人也只是稍作应酬,便被命令退出,说是康熙车马劳顿,要早早休息。汤斌等人刚走,康熙把在外间伺候的祁国臣叫进去问:“这里有唱戏的吗?”

祁国臣早有准备,以为康熙初来乍到,公事繁忙,再怎么也得明天看戏,现在见康熙突然发问,马上禀报说:“有,有,奴才早已备好,苏州最好的戏班,都在外面候着呢。”

康熙扬眉一笑说:“拿戏单来。”

祁国臣即从袖口掏折子双手递上。近侍太监上前接了折子回身呈给康熙。康熙展折看,眉头舒展,说:“好,好,朕也不甚熟悉这些剧目,不妨先挑三班进来看看,总比北京戏班强吧。”

祁国臣答道:“遵旨。奴才这就下去传话,请皇爷稍候。”

不一会儿,康熙背着手看了看四处墙上的字画,门帘响动,祁国臣来报,准备就绪,便由祁国臣引着,走出大殿,逶迤来到一处戏台落座,一看随同南巡的官员已先期到达,正起身迎候,不由莞尔一笑说:“开戏。”

著名戏曲家胡忌、刘致中对此有精彩记载:

第一次南巡(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刚到苏州,就开始看戏。一连看了二十出戏,直看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原说到虎丘去,但看戏又看到日中,可见对昆曲喜爱之深。关于此事,姚廷遴《历年录》中有着生动的记载:(康熙刚到苏州就)问:“这里有唱戏的吗?”工部曰:“有”。立即传三班进去。叩头毕,即呈戏目,随奉亲点杂出。戏子秉长随曰:“不知宫内体式如何?求老爷指点。”长随曰:“凡拜,要对皇爷拜,转场时不要将背对皇爷。”上曰:“竟照你民间做就是了”。随演《前访》《后访》《借茶》等二十出,已是半夜矣…… 次日皇帝早起,问曰:“虎丘在哪里?”, “在阊门外”。上曰:“就到虎丘去。”祁工部曰:“皇爷用了饭去。”因而就开场演戏,至日中后,方起马。

祁国臣的织造局隶属工部,在苏州设有工部局,所以人称祁工部。苏州工部局即现在苏州市第十中学所在地。这天晚上,康熙是在工部局衙门吃的晚饭,然后去的拙政园。上文所说第二天的事,康熙原来准备出去走走,看看苏州的名胜古迹,可因为昨夜的戏余音袅袅,实在令人留恋,情不自禁又点戏开看,一看就是半天,直到中午吃饭才暂且罢休。

康熙在苏州待了3天,然后经无锡、丹阳、句荣到南京,在南京竭明太祖陵,视察校场,然后经清河县、费县到曲阜,在曲阜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然后经兖州、德州、河间、永清等,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回到北京紫禁城,历时两个月,满载而归,结束第一次南巡。3.筹建南府戏班

在康熙满载而归的队伍里有一些特殊的人物,就是从江南带回北京的戏剧人才,有精通音律的编剧和乐师,有擅长表演的艺人,有制作道具、布景的师傅,甚至还有化妆师、前后台管事等。这是康熙在苏州看戏时吩咐祁国臣筹办的。康熙对他说:“朕想把苏州这儿地道的昆腔带回北京,让天下人都听到地道的昆腔。”祁国臣回答:“这不难,奴才替皇爷物色一些艺人带回北京就行了。这些人都是昆腔各方面的行家。昆腔就在他们身上。他们到北京做教习,可以带出许多昆腔人才来。”康熙点头说:“这样好,这样好。”

这些苏州昆腔艺人来到北京,怎么安置是个问题。康熙不想大肆宣扬,便悄悄征求礼部大臣和内务府大臣的意见。礼部觉得这些人应当归内务府管,纳入中和韶乐司。内务府不同意,说这些民籍艺人不能与宫廷太监在一起,应当归礼部管理。康熙反复考虑了这些意见,想来想去,最后决定专门设置一个衙门来管,因为管理这些人简单,要使昆腔在北京传教、发展、演出得以发展更重要,非得有专门机构来管不可。康熙把这事交给内务府,要他们尽快建立这样的机构。

内务府领了圣旨不敢怠慢,立即筹建起演戏机构学艺处,第一件大事是找个地方让苏州这些艺人住下来,才好给他们招学生来学习。经过一番搜寻,内务府在中南海南面找到一处叫南花园的地方。这地方离皇宫不远,占地很宽,明朝的时候叫灰池,清朝以来种植了很多花草树木,设置有暖房,给宫里提供各时节应季花卉,还存放着很多江南进贡的盆景,成为中南海一处漂亮景致。清朝内务府衙门

内务府见这块地方离皇宫不远,宫里传戏班传乐队,召之即来,也不耽误时辰,又地处宫外地界,平日有宫墙大门隔着,吊嗓练腔也不影响宫里,而且这儿还有一些简易房舍,只要稍加修葺,再搭建部分房舍,便可作为苏州伶人的住地,就禀报康熙皇帝,请求将南花园拨给戏班使用。康熙曾去过南花园,想起那儿树木花草繁茂的样子,就想起唐明皇的梨园,不禁哑然失笑说:“这就是大清梨园了。”

南花园成为苏州伶人的居住地后,按照康熙的意思,内务府开始办戏剧学习班,从宫里招来一些聪明伶俐、模样俊俏的小太监,有的学唱戏,有的学乐器,有的学道具、布景,叫苏州来的人做教习,负责教这些小太监。于是南花园便有了人气,清早有人跑步练功吊嗓,白日里,晴天,教习便带着学生,三三两两在树林里比画,晚上便在月光下练习翻场等。尽管学生们初学演戏荒腔走板不搭调,但偌大的南花园开始热闹起来。

原来设在宫里的中和韶乐队,因为练习发出声响,有人有意见,也反映到康熙那里去了。康熙要内务府解决。现在好,内务府干脆把中和韶乐队迁到南花园,与宫廷戏班为邻,互不干扰,还可以相互交流。中和韶乐队承担着紫禁城举办各种典仪的奏乐任务,设于顺治八年,有副首领2人、队员28人,配有各种宫廷乐器。

这一来内务府的人就比较忙了。内务府衙门设在宫里西华门北面,内务府大臣和堂郎中都在那里办公。现在南花园成了宫廷戏班和中和韶乐队的基地,内务府的人差不多天天都得往南花园跑,甚至一蹲就是几天。后来,很多人懒得跑路,干脆直接去南花园办公,无形中,内务府分成了两拨。为了有所区别,南花园的内务府就叫南府。南府成了大清宫廷戏班的代名词。这是康熙二十五年前后的事。

南府一地,在明时本为灰池,清初于其中杂植花树,培灌苏杭所进盆景,始改名曰南花园。高宗盖仿唐明皇梨花园中教演弟子故事,移内中和乐内学等太监使习艺其内,以其辖于内务府。总管大臣及堂郎中等又常办公园内,为别于在华西门内迤北之内务府言,遂名此在长街南口之分府曰南府。

不难看出,南府的原意不是宫廷戏班为府制,南府也不是朝廷建制,只是为了区别于设在宫里的内务府,把在南花园办公的内务府人的办公地址叫作南府,不过是口头的叫法。王芷章先生对此有考证,这样解释有道理。还有一层原因要说。别看宫廷戏班在大清朝闹得欢,也深受各朝皇帝喜爱,但从顺治皇帝开始直到慈禧太后,都把宫廷戏班列入最末一等的机构,大致就是县级,戏班总管一般是七品,在中央朝廷而言只能算是办事小吏。因此,宫廷戏班从来没有享受过府的待遇,后来道光皇帝也曾说:“唱戏的地方不能称为府,不能再叫南府。”于是叫了百余年的南府改名升平署。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苏州艺人来到北京,除了住宿的事,最关心的就是待遇如何。以前紫禁城里的中和韶乐都是太监,按级别拿月俸,少的每月3钱银子,多的2两,都住在宫里,孤身一人,没有家庭拖累。现在来的江南艺人不同,因为招的都是教习,年龄普遍偏大,而且都有家室,是全家一起来的。内务府对这件事感到头痛,没有先例可循,况且这些教习也没有级别,没法定俸禄,就给康熙皇帝禀报,建议所有教习一律按副首领待遇,月俸银子二两五钱,大米二斛半。

康熙看了禀报,对内务府大臣说:“照副首领待遇低了,要提高,而且教习水平不同,不能一视同仁。”内务府大臣说:“喳!臣以为这些艺人可分为三等。”康熙帝说:“分成三等行。一等食八两钱粮,二等食四两五钱钱粮,三等食四两钱粮。内务府据此报名单上来吧!”

内务府大臣便下去把十几位江南艺人分为三等,因为不太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只能根据江南织造的推荐意见,一等一个,二等一个,其余一律三等。康熙看了也不计较,朱笔一勾表示同意,但又写了几句话:这些教习来北京拖家带口,负担很重,给他们在城里分配一处房子安家,以免后顾之忧。

康熙圣旨传到南府,令江南艺人喜出望外。这时已在北京的江南教习,教唱戏的有叶国桢、王国川、王世元、金有成、张文灿、唐国俊、周嘉、张魁、罗吉祥等,教乐器的有朱之清、孙光祖、钟其道等,教杂耍的有张国柱等,共计十多人。弋腔大师叶国桢和琵琶大师朱之清代表大家,前去乾清宫叩谢康熙皇帝。康熙告诉他们:“好好当差,把你们那儿的演技都教给宫廷的人,共同办好宫廷戏班,朝廷还有赏赐。”

果不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熙皇帝还有赏赐,即每月完毕,康熙便叫贴身太监前来南府行赏。清朝档案对此有具体记载:

康熙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

当日,景山授艺教习张英魁、罗吉祥二人,每人每日按一钱五分计,自五月十二日至六月十二日一个月,共带去银12两。当日,景山授艺教习鲍虎、初国珍、杨方茂、庞国瑞四人,每人每日按一钱五分计,自六月十四日至七月十三日一个月,共带去银18两。当日,景山卿客大伦、申次连、泰希范,昆腔之教习张华、金为万、张义风、罗继祖七人,本月之钱粮银各以4两计,共带去银28两。

康熙三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准郎中兼冠军使苏博来文,教学艺太监之教习王明臣、李玉、叶国桢、周国宁、蔡珍德、乔国安、车二、王生修等,自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二十六日,每人每日按一钱五分计,共给银36两。教学弹乐诸太监之教习朱之清、孙光祖、仲其道、吕文德、李万仓,教习杂耍之教习张国柱等,自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二十六日,每人每日按一钱五分计,共给银27两。共带去银65两5钱。

不难看出,康熙对江南来的宫廷戏班教习恩赏有加,给予高于宫廷太监伶人的待遇,自然是希望他们好好教太监唱戏,把江南昆弋腔带到北京,促使北京戏曲更上一层楼。

在这些档案记载中,可以看到这么几点:1.每位教习除有月俸外,还按日记酬,给予奖励,而且金额不菲,每天一钱五分银子,一月下来即是四两五分;2.每日赏赐按月发送,有月考核的意思;3.教习总数,按档案记载的已有十几人,分为唱戏、弹奏和杂耍教习;4.教习中有卿客,似乎与一般教习有所不同。

除了这些优待之外,康熙还关照内务府,江南教习来北京不容易,是朝廷请的贵客,要好好招待,解决他们的所有困难,使他们安下心来好好教学生。内务府遵照旨意,制定了江南教习在京优待条例。

南府和景山的外学生都有特殊待遇和特别的奖励方式,比如,从江南挑选来的伶人都有固定的衣物、靴帽、日用品、月银,由内务府发放,到了京城,都分得房屋若干,之后按月领取钱粮薪俸(月银一两至四两不等、白米五石)。名伶有机会升任有品级的官职,提高钱粮和官职都有可能作为奖励。江南伶人可以接家眷来京居住。他们的亲属中的幼童,还可以直接在宫中学戏,学成之后,比外面有更多的可能被就近挑选成为宫廷剧团的成员。北京景山公园内景

举个例子。

康熙朝从江南挑选来的艺人中有一个人叫沈五福,是唱昆腔的正生,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北京居住。差不多100年后,到嘉庆朝,沈五福早已去世,他的侄孙沈寿龄5岁起就在宫廷戏班学习唱戏,经过5年学习,那时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小生。沈家便向南府提出申请,希望南府吸收沈寿龄为正式艺人。南府批准了沈家请求,接收沈寿龄为戏班成员,给予月银1两、白米5石、赏加月银1两的待遇。沈寿龄10岁年纪能挣这份钱粮,比京城一般成年艺人的收入还高,在京城传为佳话。

康熙给予教习的待遇是个什么水平呢?清史专家丁汝芹的评论是:

此时国家日益富足,以每日一钱五分计算,一个月四两五钱,高于清中后期一般伶人每月二两的待遇。虽说后来加有白米口粮,但康熙年间物价水平低,尤其低于清末(日后太监也曾奏折上提及物价上涨的问题),相比之下,康熙朝南府、景山教习的收入更要优厚一些。

南府成立后,一边招来太监学习唱戏,一边开始实践,参加一些宫廷演出,比如朝廷举行各种仪式,每月的月令应承演出,每月初一、十五的例行演出,等等。为此,南府特设立管理后台事务的钱粮处、管理档案的档案房,设立小型乐队十番乐。朝廷对宫廷戏班的需要越来越大,所以来学戏的人逐渐增多,宫里的小太监已不够使用,破例从民间招人,称为外学,太监班就叫内学,而从江南调来的教习也逐渐增多,所有人加起来大概数百人,所以往日荒凉的南府变得人来人往,树林中隐隐传来阵阵高腔和优美琴声。

宫廷戏班也有出宫演出的机会,那就是康熙皇帝对王公大臣的恩赏。比如,某个亲王过生日,康熙便叫南府派戏班去王府演出。这样,南府戏班便逐步在京师有了名气,因为是正宗的南方昆曲,所以大受欢迎,并开始推动北京戏剧改革,促进北京戏剧发展。

乾隆年间有本记载这种情况的书为《亚谷丛书》,作者叫鲍轸,祖籍山西大同,后迁居上海,是康熙五十四年的贡生,曾任浙江长兴县知县、杭州海防草塘通判。他在书里记载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庙会、戏馆、茶社和方言,极有史料价值。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幺书仪介绍说:

康熙、乾隆间京师开始兴建戏馆,《国剧画报》第27期上面刊登的吟梅居士《滕阴杂记中之戏剧史料》一文中说:“《亚谷丛书》云,京师戏馆,唯太平园、四宜园最久。其次为查家楼、月明楼。此康熙末年酒园也。”《亚谷丛书》成书于乾隆年间,上面不仅记载着太平园、四宜园、查家楼、月明楼历史悠久,还有方壶斋、蓬莱轩最为著名……这些戏馆多数是在前门附近,只有方壶斋在城西。

这里所说的几家戏院只是京师戏院的代表,整个北京在康熙朝有数百家戏院。这话有书为证。《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了康熙的儿子雍正的一段话说:“见盛京城内酒肆几及千家,平素但以演戏饮酒为事。”北京广和楼图景

民间茶楼声名鹊起,惊动康熙,出现康熙偷偷出宫看戏的事。

查家楼在前门外肉市街,明末是盐务巨商查家的花园,后改成广和茶园,清康熙年间改为茶园对外营业,先叫查家楼,后改称广和茶楼,天天晚上唱戏,是北京城最有名的戏楼。康熙是个戏迷,在宫里看戏不过瘾,常溜出宫看民间演戏。他听说查家楼的戏好,就悄悄来到查家楼看戏,看得舒服,一时兴起,向查家老板要来文房四宝,当场为查家楼题写对联曰:

日月灯,江海油,风雷鼓板,天地间一番戏场,

尧舜旦,文武末,莽操丑净,古今来许多角色。

查家楼老板不知康熙大驾光临,以为是哪位落魄书生,便免去康熙茶资以为谢。康熙也不言语,告辞而去。第二天清早,查家楼还没开门营业,突然涌来许多人,说是要买昨晚客人题写的那副对联。小二不敢造次,立即报告老板。老板赶来打听,才知道自己中了头彩,竟然得到康熙御笔,自然不卖,叫人马上制作出来挂在茶楼大门上。查家楼从此名声大震。

再说康熙光顾月明楼。

明月楼在北京永光寺西街,天天晚上唱戏,请的是北京最有名的戏班。康熙听说有这等好事,便化了装,带上几个随侍,悄悄溜出紫禁城,来到明月楼听戏,听得十分过瘾,便时不时又来光顾。有一次,康熙正在听戏,突然来了几个地痞无赖,强行要康熙让出好座。康熙也不言语,立即让座,但出得明月楼,便令人通知九城提督前去抓人。九城提督接到圣旨,立即派兵封了明月楼,抓了那几个地痞无赖,于第二天在菜市口砍头示众。这一来明月楼大出风头,九城百姓争着来这儿看皇帝垂青的戏楼。

这两个传说不见正史,不过是流传民间的饭后茶余的谈资,但若结合当时康熙在宫里大办南府戏班之事,想必有理,也就不揣冒昧写在这里。4.种植御稻

康熙喜欢看戏,康熙朝百姓喜欢看戏,这叫与民同乐,也叫上行下效,可见当时戏剧的繁荣。这种繁荣有很大一个因素是康熙南巡。前面介绍了康熙第一次南巡,那是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康熙在苏州大过戏瘾,还把十几个昆腔艺人带回北京,专门设立南府,让他们做宫廷戏班教习,教青少年学习唱戏。这还不够,康熙对江南大有好感,接下来先后进行了5次南巡,既办了许多军国大事,也看了不少戏,还为江南昆腔移居北京做出了贡献。

康熙也看了不少戏,不是瞎猜,有4次接待康熙南巡、多次为康熙看戏事效劳的苏州织造李煦的故事为证。

李煦(1655—1729),山东昌邑人,正白旗,因为父亲是巡抚,获皇帝恩荫,成为荫生,16岁入国子监读书,3年后毕业,做七品内阁中书,掌管记载、缮写之事,3年后外放,升任广东韶州知府,时年24岁,年轻有为。4年后,李煦的父亲李士桢由江西巡抚调任广东巡抚,李煦照例回避,调浙江宁波府知府。5年后,李煦33岁,奉调回京,任畅春园总管,4年后37岁,调任五品苏州织造,官名全称:管理苏州织造大理寺卿兼巡视两淮盐课监察御史。

苏州织造府是朝廷工部管辖的地方基层单位,主要职责是为朝廷提供纺织品,设有1000张织机、2600名员工,级别不算高,但因为是直接为朝廷服务的机构,除主责之外,还带有中央驻地方机构对地方的监视之责。所以,李煦上任前夕就获得康熙皇帝特别授予的密折奏事特权。康熙那时常住畅春园。李煦是畅春园总管。康熙经常召见李煦。康熙要李煦到苏州后把看到的、听到的地方事情,事无巨细,都写密折告诉他。苏州织造府旧址,现为苏州十中所在地

李煦做苏州织造,从37岁做到67岁,一直干了30年,直到1722年康熙去世,对康熙算是忠心耿耿了,不想因此得罪雍正,失去康熙庇护后,被雍正皇帝以“巨额亏空罪”撤职、抄家、关押审讯,落个晚年不保,所谓福兮祸所伏。

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先说李煦扬扬得意地到苏州。

李煦何以受到康熙皇帝如此垂爱呢?李煦的父亲李士桢是康熙朝广东巡抚是一个原因。除此之外,李煦与康熙有深厚私交是更重要的原因。据说,李煦的母亲文氏曾做过康熙的奶妈。幼年康熙是奶妈文氏带大的。特别是康熙幼年出疹,生命垂危,全靠奶妈文氏全力照顾脱离危险。几十年后,康熙见到奶妈文氏,恭敬地称她为“此吾家老人也”。康熙生于1654年。李煦生于1655年。两人年纪只差1岁。因为有奶妈文氏这层关系,所以康熙和李煦是儿时伙伴,经常在一起玩耍,感情很好。

李煦还是康熙的亲戚。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李煦时任北京畅春园总管,随康熙南巡到达苏州。李煦有个表妹,是他舅舅王国正的女儿,汉人,出生、长大在苏州,年方二八,十分漂亮。李煦把王表妹介绍给康熙。康熙十分中意王氏,把她带回北京。王氏到北京住进紫禁城,皇恩浩荡,一连为康熙生了3个儿子,即愉恪郡王胤禑、庄恪亲王胤禄、皇十八子胤祄(8岁病故)。王氏被康熙封为顺懿密妃、顺懿密嫔。

有了这些关系,李煦虽说远在苏州,却与在北京的康熙联系密切。这些联系的确是事无巨细。比如细微的事,李煦不断给康熙进贡江南特产,如康熙最喜欢吃的鲥鱼、冬笋、火腿、茶叶、腐乳、卤蛋、糟鹅蛋、小瓶卤菜、茭白、新鲜佛手、洞庭橘子等,反正苏州织造府经常有船沿运河去北京,运送十分方便。又比如重要的机密,康熙三十二年夏,李煦向康熙报告,江南地区天旱,一直到六月中旬才降雨,以致收成减少,米价大涨,达到多少钱一斗等。康熙接到李煦的密报说,我正为这事寝食不安,凡是从江南来的人,我都要问问那边的情况。我看了你的报告才稍微放心。你记住,秋收之后,你一定把江南收成的情况如实禀报。

李煦除了监视地方舆情,还肩负康熙交办的特殊任务,比如试种御稻。康熙晚年特别关心农业,亲自挑选了一批优良稻种,命名为御苑胭脂米,分发给各地官商试种,三五亩不等,希望广为实验,务必成功。这是康熙五十八年左右的事。李煦在苏州有很好的试种条件。康熙就叫他试种100亩。李煦领了任务不敢懈怠,亲自带人试种,又派人蹲守稻田守护。到了稻子收割完毕,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李煦给康熙密折报告说:

窃奴才所种御稻一百亩,于六月十五日收割,每亩约得稻子四石二斗三升,谨砻新米一斗进呈。而所种原田,赶紧收拾,乃六月二十三日以前,又种完第二次秧苗。至于苏州乡绅所种御稻,亦皆收割。其所收细数,另开细数,恭呈御览。

120斤为1石,1石为10斗,1斗为10升。照此计算,李煦的试验田1亩一季收获稻子507.6斤。至于其他官商试种稻谷的收获,李煦“另开细数”密报,不得而知,但有了李煦试种收获的数据,其他人所报数据就有了参照,多了少了都要打问号。这就是康熙委托李煦等人密折奏事的原因。

投桃报李。康熙对李煦信任有加。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康熙有一件不便公开的上谕要给江苏巡抚于准,就寄给李煦,让李煦转交巡抚于准。康熙的信是这样说的:“另有上谕一封,尔使人密送到巡抚处去,不可迟误。”除此之外,康熙曾要求江苏督抚将军,凡地方大事禀报需与苏州织造会商联名。于是督抚将军、提督漕总便把五品李煦视为同僚,但凡有大事禀报朝廷,必征求李煦意见并请具名。江苏巡抚于准更省事,干脆请李煦代向康熙密呈奏折。5.运竹子丢密折

这年秋天,南府总管向康熙报告说,教乐器的教习朱之清报告,北京及北方的竹子不适宜做乐器,需要南方无节竹子才能做得好乐器。康熙看了朱批说:“着李煦采供无节竹子送京就是。”李煦接到朝廷采供竹子送京指示,立即叫来家人王可成一番吩咐,把这事交给他去办。王可成便去请教扬州戏班的场面头,就是乐队负责人,得到指点,购得一批最好的无节竹子,削去两端及枝叶,捆绑装箱,准备搭顺水船送北京。

无节竹又叫通节竹。晋代戴凯著《竹经》说,无节竹产于溱州,其杆直上无节,而中心空洞无隔,亦异种也。溱州是唐朝古地名,辖荣懿、扶欢、乐来三县,但宋朝溱州就消失了,大概指的是今天重庆万盛、綦江和贵州桐梓范围。唐宋以来,无节竹逐渐被开发利用,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