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石燕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2:09:54

点击下载

作者:罗哲文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击石燕鸣

击石燕鸣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击石燕鸣作者:罗哲文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ISBN:9787503494628本书由辽宁无限穿越新媒体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罗哲文(1924-2012),籍贯四川宜宾,中国古建筑学家。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曾就职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长达近72年,历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中国帝王陵》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至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罗哲文(2007年)辑一长城与长城学万里长城漫记一、雄伟的工程

中国的万里长城,早已被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了,而它工程的艰巨浩大恐怕又要居七奇迹之首。古往今来有不少有志的旅游者想要沿着长城游历一遍,但由于长城的确太长,而且行经的地区又大都在崇山峻岭之间或是沙漠旷野之中,难度甚大,迄今尚无人全部游历过,今后是否有人能全部游历,尚有待于来者。

对此雄伟的古代建筑工程,我三十年前即有志从东到西走它一遍,但由于种种关系久未完成。近年有机会补访了一些段落,东起鸭绿江、山海关,西过临洮、玉门关,行程万余里,明长城的九镇三关均已遍访,算是遂了三十年前夙愿,写首七绝以为纪念。三十年来蓄意豪,几从东海过临洮。累登九镇三关险,踏遍长城万里遥。

我虽然费了三十年的时间想要走遍长城,但所到之处尚不及万里长城之万一。明长城从鸭绿江到嘉峪关全长七千三百多千米,这还只是从一些记载上统计的数字,如果实地丈量一下恐怕还要超出许多。因为许多地方有九道城墙,有的地方达二十多道,如明山西镇有些地方就有长城城墙二十八道。

明朝时长城是分为九个军事管辖区——“镇”来分区把守的,每个镇设总兵分段管辖,每镇兵额几万人到十多万人不等,总计百万人上下。这七千三百多千米,或者更多一些的长城,只不过是明朝一个朝代所修筑的长度。如果把历代修筑的长城长度总计起来,结果更是惊人,可能已经超过了十万里。从春秋战国到明朝有二十多个朝代(包括诸侯国)修筑了长城,超过万里的有三个朝代:秦长城一万余里,汉长城两万余里,明长城一万余里,这三个朝代就将近五万里。

现在我国境内保存长城的有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十七个,其中以内蒙古自治区保存的长城最长。据初步调查,内蒙古长城就达三万里。从前有人以明长城一万余里的长度来估算,把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高5米、宽1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而有余,现在如果以十万里的长度计算,这道大墙就要绕地球十几周了。二、悠久的历史

万里长城不仅工程伟大而且修建历史悠久,延续两千多年的修筑,在世界历史上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独一无二了。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他统一天下的主要政治和军事措施之一。把长城相连万里,从此才有万里长城之称,这确是秦始皇时的功绩。但是长城的修筑远在秦始皇以前就开始了。

根据历史记载,修筑长城最早的是楚国。《左传》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齐军已逼近“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屈完去迎敌,到了今河南漯河召陵这个地方,屈完对齐军首领说,你们如果真正想要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墙,有汉水作为护城河,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军见楚国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这里的方城就是楚长城。这道长城南北连绵数百里。此后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的四百多年中,许多诸侯国家如齐、中山、魏、郑、韩、秦、燕、赵等都修筑了长城。这些长城都是诸侯国家封建割据的产物。与此同时,在燕、赵、秦三个诸侯国家的北方,又与我国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等为邻,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贵族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它们的北方修筑了长城。这三国的北方长城就成了后来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个诸侯国统一天下,为了防御匈奴、东胡奴隶主的骚扰,以巩固新兴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开发原来生产比较落后的燕、赵、秦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利于中原地区的发展,除设置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十二郡管理之外,修筑长城作为保障是刻不容缓的事,于是立即在打败匈奴之后派大将军蒙恬和太子扶苏修筑长城,守卫北方。《史记·蒙恬列传》上记载: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从此,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便巍然屹立在我国北方了。

秦始皇修长城众人皆知,但是秦始皇拆长城人们往往知之不多。其实拆长城也是秦始皇统一过程中重要的措施。若让从前战国时期各国互防的长城存在,保留再度割据的条件,对国家统一是不利的。于是秦始皇在修筑北方万里长城时,对原来中原地区、东部地区各诸侯国的长城下令通通拆除。在他东巡海上到达今天的秦皇岛一带时所刻的《碣石铭》反映了这一事实。铭中的“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指的就是拆除长城和关隘的事。

秦始皇修筑长城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在修筑过程中严刑苛法,人民不堪其苦,使得阶级矛盾更加激化,秦王朝不到二十年即告覆灭。历史上不少人以这件事来斥责秦始皇无道,并借一个早于秦始皇多年的杞梁妻的传说,编写了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来批判秦始皇和其他一些封建帝王对人民的强暴奴役,并得到不少人的同情,不是没有理由的。

秦始皇以后,不少朝代都修筑过长城。此后长城主要成了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产物,不仅是汉族统治集团和其他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产物,而且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之间互相矛盾的产物。初步统计了一下,少数民族统治者修长城的朝代比汉族还多。秦以后修长城的有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辽、金、宋、明十个王朝,汉族统治的朝代只有四个,其中宋朝只是在北宋初修过一些城堡,补修过小段长城,算不上修筑过长城。这十个朝代中要以汉长城和明长城的规模较大,汉长城有内外两重,还有许多列城、亭、障、烽、燧,西出玉门关在今新疆境内还有汉代长城亭、障的遗迹。汉长城还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开拓和保护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的交通大道,二是保护西域和长城内外的屯田。至今在这条漫长的“丝绸之路”大道上还有汉、魏、隋、唐以来留下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物。

明朝是最后一次对长城大规模修筑。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很赞赏一个休宁人朱升向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因此他对城防特别给予了重视。各州、府、县城墙在明朝都又重修加固包砖。对明朝统治者来说,由于必须防止蒙古统治者的卷土重来和东北女真的崛起,修筑工程更为重要。在明朝建立之初,自洪武元年(1368)起即派大将军徐达及燕王朱棣修筑居庸关、山海关、辽东等地的长城和关隘。以后陆续修筑,从鸭绿江到嘉峪关六千千米的长城和关隘、敌台、烟墩经过了两百年才陆续完备,直到明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在修筑,如山海关的西罗城,就是崇祯时候开修的,因为快要灭亡而未完成。

1644年,镇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出卖了李自成大顺政权。清军大举入关取代了明王朝之后,对万里长城的修筑问题曾经有过一场争议,清王朝也考虑了几十年,但由于后来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主要是对蒙古各部统治的进一步巩固,长城对清王朝来说已经作用不大。特别是清王朝盛期的统治者康熙、乾隆对如何统治少数民族以及汉族,改变了一味镇压而采用“怀柔”策略,进行思想统治,实行团结的政策,认为修长城不能达到统治的目的,而且有碍民族间的来往,决定不修长城,而利用政治和宗教进行思想统治。现存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和许多喇嘛庙、北京的雍和宫、内蒙古的许多大型召庙即是这一政策的实物例证。

连续修筑了两千多年的万里长城到了清朝终于结束了。

至于对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评价,两千多年来即各有褒贬。汉文帝、桑弘羊、唐太宗、杜甫等人皆称赞秦始皇修长城有功(但唐太宗自己却不修长城),理由是备战设防,“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反对者有汉贾谊、司马迁,唐朝僧人贯休,宋朝郑震,等等,意见是始皇无道、暴虐,筑长城劳民伤财,也不能真正达到统治人民的目的。各有各的道理。看起来,秦始皇修长城当时是有必要的,是起过积极作用的;清康熙决定不修长城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三、人民的智慧

历史上,许多朝代为了巩固它们的统治,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修筑长城。但雄伟的巨龙、凌霄的敌台、坚固的城关、遍布的烟墩、坚固的工程、施工的技术,并非哪一个统治阶级所创,它们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两千多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完成这一伟大工程的时候,发挥了高度的聪明才智,不仅在规划设计上圆满完成了设防的需要,而且在施工管理、材料供应、施工方法上都有重大的发明创造。“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包括军事指挥者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经验,秦始皇时已经把这一条经验肯定了下来。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必然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谷汇合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道,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材料。修筑烽火台、堡子等更是选择在“四顾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充分利用了地形,如北京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使城墙更加险峻。在修筑城墙时还注意到利用山脊的崖壁来修筑,有的地段长城从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较平缓,因外侧是御敌,内侧则供防守士卒上下即可。东北辽宁境内,明朝辽东镇有一种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长城,即是利用险山、悬崖陡壁,把崖壁劈削加工成长城的高墙。还有不少地方完全利用了原来的险山深谷、绝壁危崖、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将长城修在崖边、水边,与自然险要相结合即可达到防御的目的,“因地形,用险制塞”这一原则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

长城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根据历史文献碑刻记载,历代修筑长城都与防守任务相配合,采用分区、分片、分段包修的办法。汉朝河西四郡长城,就是由四郡的郡守负责,郡再把任务分到各段各防守点上去,由防守据点的士兵和民夫等分段完成。明朝的时候沿长城设了九个军事管辖区驻防分管长城。长城的修筑也是分区、分片、分段各自包修。从山海关到居庸关长城沿线的墩台,就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修筑的。至于较大而集中的工程则由王朝中央政权从全国各地抽调军队和民夫到重点地区去修筑,即是采取分区分片分段包修和重点“会战”的方法进行。两千多年来都是如此。

关于修筑长城的建筑材料,在没有大量用砖之前主要是土、石、木料、瓦件等,需要的土、石量很大,因而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在高山峻岭修长城,就在山上采取石料;平原黄土地带,就在当地取土夯筑土墙;在沙漠戈壁滩上还采用了沙漠中盛产的红柳和芦苇枝条与砂石层层相间铺砌的办法,一直可以铺砌到五六米的高度。现在在甘肃玉门关一带还保存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用这种方法修筑的长城。

在修筑施工方法上,古代劳动人民也想出了许多办法,除以人力搬运为主外,还运用了简单的机具运输。视地形条件不同,用推车、滚木、撬杠、绞磨等工具,在跨越深谷山涧时,还用飞筐、走索等办法传送砖块灰土。四、不朽的遗物

万里长城这一人类历史的奇迹,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完全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各民族在党的正确民族政策指引下,团结战斗亲如一家,为建设一个繁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共同奋斗。万里长城已经作为一份中华各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保留了下来。1961年国务院将万里长城——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等处的重要长城地段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逐年加以维修,整理开放,供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对其他散存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长城遗址也都正在加强保护与研究。

我们攀登上八达岭长城,站立在山海关城楼,停步在嘉峪关前,极目远望宛如长龙的长城,仰视着雄伟关城的古老建筑,不禁赞赏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功伟绩。我在山海关和老龙头观看长城时曾写了一首七律,作为此篇序言的结束。长龙拔地起临洮,越过千山万里遥。[1][2]直下燕山连险塞,飞奔宁海逐惊涛。[3]环球众说称奇迹,宇宙航观见峻标。秦皇明祖今安在,唯有民功永不凋。(原载于《长城诗钞》,嘉峪关文物管理所1981年10月版)我和长城

我的老家在四川,与长城本来相隔甚远,但是三十多年来我却“累登九镇三关险,踏遍长城万里遥”,与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感情越来越深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重要的一条还是干了多年文物工作的缘故。一、少年时期的向往

在我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东北沦陷,抗战烽火燃烧起来了。“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长城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救亡的歌声经常激发着我对长城的向往。同时,作为世界奇迹的长城更令我憧憬。1940年,我考入了中国营造学社,开始学习和调查研究古建筑。然而,在我心中,长城的形象还是那样的迷蒙,长城的历史还只是一张白纸。不过,我总梦想有一天会登上长城,亲眼看一看长城的雄姿,但那时还不曾想到以后会去研究长城。二、维修长城结深情

抗战胜利以后,我随着中国营造学社复员来北平(今北京),到了清华大学营建系,仍然是干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雄伟的长城蜿蜒在巍巍燕山之上。我费了很大的劲,骑毛驴、走路去八达岭、古北口瞻仰了长城的雄姿,但真正开始对长城进行调查研究,并且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厚的感情,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与维修长城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久,我正式踏上了文物工作的岗位。1952年,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文物维修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进行。正当我们拟定规划的时候,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同志提出了维修长城并向国内开放的意见。文物局把修长城当作一件大事来抓,郑振铎局长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我很高兴地接受了,并立即开始筹划。由于长城分布范围广大,只能选择重点维修。经过研究,我们首先选择了河北的居庸关、八达岭(现属北京)。

我们乘火车到八达岭车站以后,步行或骑毛驴上山。当时的八达岭满目荒凉,从明代以后已经三四百年没有加以维修了。站在长城上,我为能参加新中国的首次维修工作感到光荣与骄傲。当时工作的条件比起现在来是相当艰苦的。八达岭上的几间小屋已经墙倒屋塌,根本不能住宿,可是,有一次为了考察关沟中的情况,不得不在三堡的一间小屋中和衣过夜。夜风吹来,简直与露宿毫无差别。考察条件虽然艰苦,但是长城的雄姿总在激励着我们坚持下去。

维修后的长城开放了,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我曾一度做过参观长城的导游。我发现,人们都希望多知道一些长城的情况。记得大约是1954年,我陪一位外国首相参观长城。外宾提出了许多问题,譬如万里长城的长度是不是外国人过去介绍的2500千米,长城是不是秦始皇修建的,是用什么材料,等等。我虽然知道一些,但对一些问题总觉得不是那么清楚,因此,进行深一步的研究迫在眉睫。这真有点像“逼上梁山”。我翻阅了不少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长城的书籍,并结合一些实地勘测的数据,写了一本题为《万里长城·居庸关·八达岭》的小册子。此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本有关长城的专著。后来,我又写了历史小丛书《长城史话》。通过对长城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我越来越感到长城的内容太丰富了,越感到长城的伟大,我对长城的感情也就越深。三、纵横十万余里

长城究竟有多长?这是研究长城首先接触到的问题。答案是简单的,长城纵横十万余里。虽然这只是一个数字,但为了弄清它,我花了30多年的时间。据中国史书记载,长城长万余里,但很多外国人在介绍长城时,把长城的长度说成2500千米或3000千米,现在有些外国书刊甚至还在引用这个数字。造成对长城长度的误解,原因何在呢?

经过一番考察我发现,这一长度是外国人用比例尺从地图上量出来的。这显然是很大的错误,因为长城不是直线,而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由许多道长城构成的。我国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虽然比较可信,譬如说秦长城绵延一万余里,汉长城、明长城也是说一万余里,但仍没有把一道长城的双重、三重、多重的长度计算在内,所以一般人仅知道万里长城就是万里而已。过去我也认为各个朝代的长城都是在一条线上修筑或重修的,其实这完全不符合实际。除了查阅文献之外,我又实地考察了不同朝代、不同地段的长城,发现它们并不完全是在原有基础上维修,而多是根据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情况选择线路的。比如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都不在一个起点,也不在一个终点,相去数百里、上千里。只是对中间个别地方加以利用,补修补筑,但所占比例很小。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互防的长城,则各据地势,互不相涉,而且它们的方位走向也是各行其是,或南或北,或西或东,这样就必须把各个时期长城的长度加起来才是长城的总长度。我统计了一下,长城的总长度有十万里以上。

为什么要说长城纵横十万余里呢?因为不少人以为长城是东西向的,而实际上还有许多道长城是南北走向的,所以应加上“纵横”二字才符合实际情况。四、上下两千多年

上下两千多年,这指的是长城修建的历史。我对长城做研究之前,也曾经以为长城是秦始皇修建的,后来稍加查考,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个长城是何时始修、何时结束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原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把公元前9世纪周王命大将南仲“城彼朔方”的城称为长城。经过研究分析,“城彼朔方”的城只是单独的城,中间还没有城墙联系,不能算正式的长城。另一种说法是楚方城不是长城,我也曾经这样认为过,但经过查考和研究分析,楚方城并不是一座城池,而是几百里长的城墙,应是最早的长城。至于何时停止修长城,过去也未弄清楚,因为清代曾在东北地区修筑柳条边,在个别地方修缮长城关隘作为检查哨卡,并在局部地区修筑了很少的城垣以对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反抗。这些算不算修筑长城?经过仔细查考文献记载和分析研究可知,柳条边是清朝统治者为了划分东北部分地区人民放牧活动的界限而修建的,不属防御工程,因此不能算作长城。个别地区修筑防御工事和修缮长城关隘作为检查哨卡也与原来长城的性质不同,所以应该说长城在清代就罢修了。康熙皇帝东巡渤海时曾赋诗云: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

我从青年时起就开始研究修建长城的历史,如今弄清楚了,已是鬓发斑白。五、各族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曾认为长城主要是汉族统治者为了防御其他民族的侵犯而修筑的。经过实地调查和查考历史文献才知道,长城并不全是汉族统治者修筑的。我计算了一下,从秦始皇算起,修筑长城的汉族政权只有秦、汉、隋、明四个主要的朝代,而其他民族则有北魏、北齐、北周、辽、金五个主要的朝代。元朝也对长城关隘进行过修缮和利用。北京居庸关关城中心的云台,即是元代的遗物。它原是一座过街塔的基座,其浮雕艺术之精美实属罕见。券洞内壁刻有蒙古、汉、藏、维吾尔、梵、契丹等多种文字,极为珍贵。它也是元代修缮利用长城关隘的实物例证。

由于我是搞古建筑的,所以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只要有机会到长城,总是百看不厌。有些重点地段我不知去过多少次了。八达岭可能有百次以上,山海关有几十次,嘉峪关也已有五六次了。每去一次我都要登城,每登一次就加深了对长城的认识,例如对司马迁《史记》中已经写明的“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筑城设防的原则,我起初不甚理解,而每当考察一处长城关隘和城墙、敌台、烽墩的时候,就加深了对这一原则的认识。如山海关角山长城上的一个敌台,巧妙利用了山岭的地形,把台子修筑在山脊陡坡之上,可以控制山下和两侧的形势,只要很少人坚守,敌人就很难攻克。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例子在长城沿线千百座关隘中,比比皆是。

对长城修筑工程中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我尤其感到钦佩。这一原则本来是我国古代很多建筑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但是由于长城经行的地区辽阔,各种地理、地质情况都有,因而对这一原则的运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当我从鸭绿江边沿着松辽平原、燕山、太行山、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新疆沙漠戈壁等地考察长城时,看见用各种建筑材料修建的各式各样结构的长城,对前辈工匠们的聪明智慧不禁由衷敬佩。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本领可谓达到了高峰。凡是在高山峻岭多石之处,就用块石、片石修筑。凡在黄土地带就用黄土夯筑。遇到了绝壁悬崖、河流深谷就利用悬崖绝壁稍事加工或劈削成为山险墙、劈山墙等。最值得称道的是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所修建的河西长城,在玉门关、阳关等处所保存的长城烽燧,不是用砖、石、土,而是用沙砾石子铺砌而成的。因为那里无石无土,全是一望无边的戈壁。工匠们巧妙地利用沙漠中产的红柳枝条与芦苇等作为拉筋材料,与沙砾相结合修筑城墙以至高大的烽台。其修筑方法是铺一层红柳枝条或苇秆,再铺一层沙砾,层层铺筑到六七米的高度,烽台则高达十米以上,真可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修筑工程,除了向地面以上砌筑或夯筑城墙之外,还有向下挖沟的办法。我曾在甘肃看见汉代挖掘成大沟的长城遗迹,以后辽、金及明也都在某些地方继承了这种方法。

这些巧夺天工的长城建筑结构与利用山形地势的布局,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与血汗的结晶。六、盼长城研究广泛开展

古往今来,对长城的研究不乏其人,或记其始末,或评其功过,或论其攻守,或考其形制,两千多年来著述甚多。特别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结合实地调查和测绘,长城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三十多年来,我虽然也曾考察过许多长城遗址,查阅过不少长城的历史文献资料,但是对于长城研究丰富的成果来说,实在太微小了。近来有一些徒步考察长城的青年,有万里绘长城的画家,有沿长城拍照的摄影师,有考古学家、地理学者、历史学家等对长城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目的的研究。一门新的学科“长城学”正在兴起。对此我感到十分振奋,但是有几件事情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第一,对长城的基本调查还要抓紧完成。例如长城长度的准确数字、分布情况、各个朝代长城的现存情况等,都要进一步调查。当然,长城调查的难度较大,例如从甘肃玉门关到新疆库尔勒之间,从前外国人的著作上就记载有几百里的长城,和玉门关的形式相同,而我们还没有人去考察过。有些地方的长城埋在泥沙淤土之下,有些地方的长城时代难分,等等,我建议要以攻坚的精神来攻克这些堡垒,弄清长城的基本情况。这也是保护、维修、开放及发挥长城作用的基础工作。

第二,收集整理标注长城的历史文献。有关长城的历史文献可以说浩如烟海,有的藏于各种史籍、方志和其他文献之中,有的珍存在碑刻、简牍之上。为了提供给各方面研究,把它们汇集、编排、标点注释出来是十分必要的。闻北京古籍出版社有标点出版长城古籍之举,至为可贵,盼能早日问世。

第三,长城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盼能广泛开展。长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至明末清初结束,因而在长城身上不仅凝聚了历代各族人民的智慧与血汗,而且也打下了两千多年我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烙印。过去对长城的研究范围不够广泛,不够深入,对长城在军事史、军事工程、经济发展、各民族文化交流、中西交通、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及长城文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没有开展。至于利用长城作为标尺,对地理变迁、沙漠发展、地震考古等各种学科进行研究,也还有很多未尽的工作。

愿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发挥它更大的作用。盼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和爱好者、青年同志们来参加长城的研究。(原载于《文物天地》1986年第3期)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横亘于崇山峻岭、河流峡谷及沙漠高原之间,绵延逾万里。

我国最早修建长城的记载,首见于公元前7世纪即战国时期的齐国(一说楚国)。之后楚、秦、燕、赵等国相继修筑,主要由夯土筑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各国长城连而为一,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后各代除唐、元外均多有修建,营造长达两千余年。如保存至今的西汉玉门关及长城遗迹,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关口,随着“丝绸之路”畅通了一千余年。至于明代近三百年间,大规模修筑长城,形成由城墙、关隘、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的完整防御工程体系,而且明代长城始以砖砌筑。保存至今的长城,多为这一时期所修筑。到清代,只对长城一个关隘进行维修,没有大规模筑城。

修筑长城始终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如沙漠地区,以当地俯拾即是的沙石和采伐方便的芦苇、红柳叠压而成;平原地区及黄土高原地区,多用黄土夯筑;山岭地区,多以石头垒砌。到明代,长城多以城砖包砌,尤其是山海关至雁门关一带长城多是这样修建。长城沿线还因地理位置不同建有规模不等的各类防御设施,如关隘、城堡、墙台和烽火台等,以为驻兵、囤粮、防卫、储藏武器及军情传递等的需要。经实地考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湖南、宁夏、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个时期类似长城的城墙累计长度达5万千米以上。

2009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发布迄今为止最新明代长城资源调查数据,明长城从东向西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比过去所认知的长度多出2000余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险长度为2232.5千米。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而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娘子关、嘉峪关等,就是其中城墙和关隘的重要代表。一、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西北60千米的延庆。其名一说“把鞑岭”,即防御鞑靼之意;一说八达岭南通京城,北去延庆,西往宣化、大同等地,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双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形势险要,为居庸关门户,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战国时就已构筑了长城防御工事,汉、北魏修造“畿上塞围”长城,西起黄河,东至上谷军都山(即今八达岭)。

现存八达岭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砖石砌筑,城高7.5米,厚4米,城内面积5000平方米。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两门均为条石基,砖券洞。券洞上为平台,台上四周砌垛墙,台南、北垛墙上各辟一豁口,有登城马道可上下城中。西门南北两侧,连接着曲折连绵的长城。长城依山势而建,长7090米,平均高约7.8米,墙基平均宽约6.5米,顶宽5.8米,全部砖石结构,城墙顶部以砖铺砌。陡峭处,墙顶修筑成梯形,称作梯道,梯道长达千米,从两山直至峡谷,蔚为壮观。长城墙面上内有1米高女儿墙,外有近2米高垛口,垛口中间有望口,下置一射洞,以供瞭望和射击之用。为加强防御,城墙间每隔三五十米或一二百米建造一座墙台或敌台。墙台跨墙而筑,为平台,一般单层,较为宽大;敌台结构复杂,形式多样,一般设上下两层,下层设计有“田”字形、“井”字形、“亞”字形、“回”字形等形式,既能住人,又能发挥战斗防御作用。敌台和墙台疏密多寡,依地势而定。从八达岭长城西望,有许多土石所筑烽火台,为古代传递军情所用。

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600—1000米山脊之上,是居庸关关口的重要屏障,是我国长城保存完整、建筑宏伟、景色壮观、地位非常重要的部分。二、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与河北省滦平县交界地带,早在北齐、五代、辽、金时便设置关隘和修筑长城,明代初年,徐达督修长城。隆庆元年(1567),戚继光镇守北疆,又主持修筑和兴建众多敌楼和敌台。后又由其弟戚继美监修,连续营造达十余年,使这里成为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金山岭山势险峻,峰峦叠嶂,长城就分布其间,长达50千米,设置敌楼、敌台一百五十八座。敌楼有砖木结构,也有砖石结构。建筑形式因山而异,简直一楼一式。楼墩有方形、圆形等,楼顶有船篷形、穹隆形、四角形、八角攒尖式等,不一而足,各具特色。另外,还有多眼瞭望楼和库房楼等,为长城其他地段所少见。这些楼台高低错落、突兀参差,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金山岭长城西起古北口,是东北进关唯一的关隘。古北口在密云区东北部。而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的这一段长城称司马台长城,有著名的敌楼望京楼和仙女楼。

起初,长城上没有敌楼,直至16世纪中期,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防务,才“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檐,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今天的万里长城,尤其是从山海关到居庸关这段长城上,敌楼随处可见,一些已残毁,一些保存尚好。三、司马台长城

司马台长城,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是在北齐长城基础上所修筑,为蓟镇古北路所辖。万历年间(1573—1620),蓟镇总兵戚继光和总督谭纶率兵进行重点整修,以完善防御体系。司马台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千米,被峡谷间鸳鸯湖分为东西两段。西段较为平缓,东段则建于陡峭的山脊上,仅在2.4千米间,从海拔295米骤然升至986米,犹如一条巨龙腾空云端。司马台长城与古北口段长城一起,控制着从北京到承德、坝上草原的通道。其设计新颖,结构奇特,堪称我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共建敌楼三十五座,其中以望京楼和仙女楼最为典型。

望京楼屹立于海拔986米的老虎山顶峰,其西侧为仙女楼,两楼之间为断崖绝壁,以长条石筑一道单壁墙,长约百米,宽仅一砖,连接两山,人称“天桥”。天桥两侧,是刀削斧劈般的深壑,跨越其上,令人胆战心惊。望京楼基座以条石垒砌,每块条石重一两千斤,人徒手攀爬至望京楼尚且艰难,如此巨石如何运来,不得而知。楼以青砖砌筑,外观方形,中为二层,控制着这里的制高点。站此可依稀眺望北京城郭,夜晚可看到京城万家灯火,故名望京楼。仙女楼处于比望京楼略低的山巅上,下有一段障墙,单面石砌,一级级台阶随山势而升高,极为陡峭,人称“天梯”。登天梯需手脚并用,一级级挪动,不能下视,南侧为悬崖峭壁,令人眩晕。仙女楼为两眼楼,亦为青砖砌筑,外观方形,中为两层,上层长仅5.6米,宽仅4.7米,构筑得比望京楼更为小巧精致。这里的山脊最窄处仅有容足之地,根本没地方堆料,如何建造,实在难以想象。在花岗岩券门上,至今还保留着并蒂莲浮雕,雕工精细。四、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北踞燕山,南抵渤海,矗立于山海之间,故名山海关。这里位居东北、华北平原间咽喉要冲,《畿辅通志》称其形势为“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故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说。

山海关构筑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名将徐达建关设卫,构筑关城。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约4.3千米,城高14米,厚7米,关城与长城交接处城墙顶宽15米多,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关城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俱设重键”。并建东南、西南、西北三个水门,以泄城中积水。城外四周设护城河,平时泄水,战时防敌。城四门上各筑城楼,南、西、北门城楼已圮毁,现仅存东门城楼保存完好。由于东面处迎敌位置,东门城楼建得尤为坚固,布防也尤为严密。城门下设券门,券门外筑瓮城,旁侧开门。瓮城外为护城河,河上建吊桥。护城河外,还修筑一圈罗城。城楼两侧城墙上,分别筑有牧营楼、临闾楼、靖边楼和威远堂,与东门城楼一起,雄踞山海关城东城墙上,素有“五虎镇东”之称。关东一千米处欢喜岭上,高矗威远城,与关城周围星罗棋布的烽火墩台彼此呼应,组成铜墙铁壁般的防御体系,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山海关东门城楼,又称镇东楼、箭楼,因其地处要隘,形势险要,为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整个城楼建筑雄伟,气势浩然。据《临渝县志》记载:

东门建楼,高三丈,凡两层,上广五丈,下广六丈,深各半之。

现存城楼建于高大城台上,城台呈长方形,长43.4米,宽30.4米,高11.75米,左右两侧与关城城墙相连。城台建筑敦实雄厚,中辟砖砌拱券门,以通内外。券门洞高7.5米,宽5.8米,设有大门,可以开闭。城台南侧砌马道,宽4.8米,由此可登至城台顶部。南北贯通,便于防卫。城楼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顶铺灰瓦,脊饰吻兽和脊兽。城楼两层,均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楼高13.7米,东西宽10.1米,南北长20米。城楼底层正面为红漆木质大门,上层正面为木质隔扇门窗。楼西面辟门,其余三面设箭窗,共六十八孔。每孔箭窗设红色窗板,板上画白圈,圈中点黑色靶心。窗板平时关闭,用时撑开,为作战射箭之用。城楼梁枋饰以彩绘,城楼两侧与关城内十字大街的东大街相通。城楼四周为宽敞的城台平顶,城墙置垛口,亦可射箭打炮。城楼西面上层额枋前,悬一方白底黑字巨匾,长5.8米,宽1.55米,上刻阳文“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其中“一”字长1.09米,繁体“關”字竖长1.45米。“一”字一笔不显单薄,“關”字多笔不显臃肿,五字间配合得体,布局得当,笔力沉雄,为明进士萧显于成化八年(1472)所书。山海关东门城楼是研究古代军事防御性城门的宝贵实物,也是研究古代关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例证。五、娘子关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45千米处。据说,唐高祖李渊之女、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镇守,帮助唐太宗平定天下,因而将苇泽关改名娘子关。娘子关地处太行山脉中段。而太行山雄峙于山西、河北两省之间,娘子关所在孔道,人称井陉,与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一起,并称太行八陉,是太原盆地通往华北平原的交通孔道。这条交通孔道其陉如井,很狭窄,以致马不能并行,地形十分险要。关城两面,陡壁峭立,桃河水从城北湍急而过。娘子关就坐落于宽不过百米的峡谷之中。

战国时,井陉为群雄争霸的要道。汉高帝三年(前204),汉将韩信在此布阵列兵,大破赵军二十万,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那时,此处并未设关。至隋开皇年间(581—600),这里设置苇泽县,苇泽关由此得名,唐初改称娘子关。明代万里长城修建之后,娘子关遂与长城连接,成为万里长城线上一处重要关隘,号称“天下第九关”。现存娘子关关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崇祯七年(1634)进行修葺。

娘子关关城,是一座环形军事防御性建筑,南北长400米,东西宽150米。关城设东关门和南关门,两座关门间有一条南北走向并东折的街道,街道两边为昔日兵营,今已改为居民区。东关门城台高耸,门楼已不复存在。城门洞上嵌有“直隶娘子关”匾额。现在所说的娘子关城楼,是指南关门城楼,人称宿将楼,高两层,重檐歇山顶,上铺青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背倚青山,下临桃河,雄伟壮观。楼下为城台,砖石结构,高大结实。城台正中辟拱形门洞,上嵌一匾,书有“京畿藩屏”四字。城楼上层檐下,悬有“天下第九关”匾额。在门洞与门洞间铺着石板路,早已残破,且磨得非常光滑,娘子关的悠久历史和重要的交通要道由此可见一斑。南关门城台东侧与城墙相连。城墙依山就势而建,直至东关门城台,然后北去至悬崖边,蜿蜒曲折,气势宏伟。娘子关西、北两面危岩耸峙,东、南两个路口被东关门和南关门扼守。整个娘子关关城置于晋、冀两省交通要道上,易守难攻,简直固若金汤。“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这些联语,就是对娘子关及城楼的形象描述。六、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河西走廊西段嘉峪山西麓。嘉峪关自古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古有“边陲锁钥”之称,为明长城西端终点,也是明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关城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嘉峪关设防始于汉代,依山凭险设“玉石障”,又称“遮虏障”。明洪武五年(1372),征虏大将军冯胜率军至河西走廊,见此地势险要,始筑土城,即为最初嘉峪关关城。如《秦边纪略》所载:

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

明弘治八年(1495),肃州兵备道副使李端澄主持修建关楼。正德元年(1506),李端澄又按关楼形制,监修内城东、西二城楼及关城内官厅、夷厂、仓库等附属建筑。嘉靖十八年(1539),尚书翟銮来西北视察防务,见嘉峪关只是一座土城,且年久失修,决定修葺,并修筑关城两翼长城。清代仍有守备驻防,清中叶以后成为税卡。清嘉庆十八年(1813),肃州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书“天下雄关”四个大字,刻碑立于关西一里道左。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总督左宗棠书“天下第一雄关”,刻匾悬于关楼。

嘉峪关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万余平方米,由外城、内城、瓮城、罗城及城楼专属建筑等组成。内城为关城主体,处于关城中心,周长64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明洪武五年(1372)初筑土城时,以黄土夯筑,高约6米。嘉靖十八年(1539)加固关城时,加高约3米。墙顶部外侧设垛口,内侧建女儿墙。城墙通高约10.7米,内城设东西二门,城墙四角建角楼,南北城墙中部各建一座敌楼。内城中轴线北侧有清代游击将军府一座,为嘉峪关历任游击将军办公之所。嘉峪关城楼分东门城楼和西门城楼,分别建于东、西门城台上。城台中间各辟一拱券门洞,以砖砌筑,置木制城门。东门楣上镶嵌“光化门”门额,西门楣上镶嵌“柔远门”门额。因此,这两座城楼亦称光化楼和柔远楼。两楼东西对峙,形制相同,均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周设回廊,以红柱支撑。楼为三层三檐,高17米,顶为歇山式,上覆绿琉璃瓦。一层为砖木结构,东西两面辟门。二、三层为全木结构,四周置木格壁窗。光化楼顶层檐下悬“天下第一雄关”巨匾,楼内悬“长城主宰”匾额。两座城楼翘角凌空,雕梁画栋,古朴庄重。

内城东西门外均建瓮城,辟南向门。东门楣上镶嵌“朝宗”门额,西门楣上镶嵌“会极”门额。二门上各建一座阁楼,仅一层,面阔三小间。门前红柱通廊,两端与城墙相通。西瓮城西面,筑一道南北走向的厚墙,形成一道呈“凸”字形重城,为罗城,青砖包砌。罗城南、北两角筑角楼。中间凸出部分辟券门,为关城正门。门洞作砖砌拱券式,门额镌刻“嘉峪关”三个大字,相传为乾隆皇帝所题。门上建关楼,后毁,1988年重建。关楼与东西门城楼一样,高17米,三层三檐歇山顶。关楼与东西门城楼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远远看去城上三楼并矗,巍峨壮观,大有雄踞西陲、俯视天下之势。内城南、北和东侧外围,以黄土夯筑一道城墙,西与罗城相接,南、北与内城平行并形成夹道,供车马通行,这就是外城。外城高3.8米,周长1100米,东北角上建闸门,上建一层三间式闸楼。外城四周有壕沟,壕沟之外建有拦马墙,墙外挖有许多“品”字形陷马坑。

嘉峪关防线道道,城楼高耸,堡台林立,关城南北两侧筑长城,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在皑皑白雪和茫茫大漠映衬下,嘉峪关“雄关存旧迹,形胜壮山河”,历代多有吟咏。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其工程之浩大,建造之坚固,布局之周密,修建时间之长久,在我国乃至世界都首屈一指。历史上的长城,作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两大经济区域文化冲撞与融合的产物,为推动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及文明进程,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保障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畅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长城虽已失去昔日功能,但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象征,早与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一起,被誉为世界奇迹。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谈谈长城学一、长城学的产生

近十几年来,特别是1989年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了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座谈会以来,长城研究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文物考古工作部门,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纷纷对长城遗址进行考察,对长城的建置、沿革、战事、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研究长城的著述,不仅突破了过去停留在文献研讨考证,不做野外考察的工作状态,更主要的是突破了仅局限于对长城本身历史沿革、修建情况、遗址走向及现存情况的研究范围,把长城的研究扩展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交通、地理、文化等方面。

随着长城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参加长城研究人数的不断增长,相应地产生了高度综合和总结各学科有关长城的研究成果,以求全面、正确地认识长城的社会需要。我们要想进一步提高长城研究的水平,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从宏观上指导长城研究的理论,长城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为承担上述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二、长城学的科学性质

长城学是从总体上去研究长城的一门学问,长城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认识论的学科,是对长城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由于近些年长城研究的发展,大大地开拓了人们认识长城的视野,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系列的视角,在这种背景下也相应地产生了很多以前不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在众多的新问题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对长城进行科学的综合性研究,这个问题是长城学发展和繁荣的关键之一。对长城的综合研究,总的任务是通过对文献史料和考古材料的整理及对遗址、遗迹的考察研究、辩证分析和归纳综合,使研究成果能如实地反映出长城历史所具有的综合性。具体地说,其内容大致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对长城研究宏观上的认识,不断开拓研究领域;二是努力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对长城的宏观认识能力。三、长城学的社会功能

任何一门学科的根本任务,都在于面向社会,充实、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用以促进社会的前进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脱离社会需要的学科,肯定是不会有生命力的。长城学自诞生之始就面临着如何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长城学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在物质文明建设中,长城学也是有一些工作可做的。如利用长城遗存及其建筑年代作为一把历史的标尺,研究沙漠化问题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为防治沙漠化和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参考数据;万里长城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万里长城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为长城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但从总体上说,长城学社会功能主要还在于它能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某些需要。不应要求它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像科学技术或经济学那样的作用。长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人们更加深入、全面、科学地认识长城,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汲取力量,为建设富强、昌盛的新中国而奋斗。四、长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就整个长城学来说,它与其他学科对长城研究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长城学是从对长城史的研究中,揭示社会整体的发展规律,而其他学科则只是研究长城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长城学不仅要研究长城的任何个别方面、个别领域,而且更主要的是研究这些方面、这些领域的相互联系,研究由这些个别方面和领域相互联结、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对整体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长城的研究涉及很多相互作用的学科,长城学就是这若干学科中同长城有关部分的复合体。长城学虽然是建立在各有关部门学科对长城不同侧面研究基础上的,但这一综合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数的相加。

长城学又不同于其他的边缘学科。一般的边缘学科,是某两个或几个学科相互渗透、结合,对学科之间的重叠、交叉部分加以研究。而长城学则是通过综合所有专门的有关长城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社会做整体研究。五、长城学的方法论

讲到长城学,首先要涉及长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问题,这就是长城学的方法论问题。长城学的方法论涉及研究工作的资料搜集、分析、度量、评价和运用等一系列问题。论证与分析研究这些方法与手段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是发展长城学的重要环节。就方法论的建立与完善来说,长城学还十分薄弱。任何一门学科的方法论都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并通过反复检验的,长城学目前尚在形成时期,这方面的工作自然也还在摸索之中。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所获得的信息来看,许多与长城学相关联之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术都适应于长城学的研究,而且通常是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使用较多的是文献考据法、野外考察法、航空遥感技术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等。六、长城学面临的问题

长城学是一个新生的学科,其自身尚不很完善,长城学的理论研究近几年才有所起步,像长城学的分类、长城学的研究规范、长城学的科学方法论及对长城学科学性质的认识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长城学要研究、探讨长城学自身的理论问题和发展问题,更应该研究其对社会的作用及其存在的价值。只有广泛、深入地从理论上阐明它的存在价值和目前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些基本问题,才能真正地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原载于《中国长城学会通讯》1991年第3期)长城的用途和构造一、长城的用途

要明了长城的构造,须先对长城的用途做一些了解。

在西周时期,城郭还只是单独的防御城郭,城与城间没有城墙联系,不能称为长城。公元前7世纪,楚筑列城,城与城之间并连以城墙,这才有了长城的出现。

城与城(关与关)之间连以城墙,这在防御功能上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在古代还只是用刀枪、剑戟、弓弩等兵器作战的时候,高大的城墙确是一种非常有力的障碍。再加上有军队把守,那就更难逾越了。纵或兵力强大可以强攻越过,也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和较长的时间。这时防守的一方就可以在敌人进攻的时候争取时间,调集兵力,予以抗御。

自战国以后,长城为什么一直继续修建了两千多年?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原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需要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的入侵。农业生产需要安定,方能耕种收获,而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对于这些飘忽不定的游骑,如果派许多大部队追击,他们就远走;当大军退后,他们又依然返回骚扰。如果没有城墙他们就可任意出入。所以秦始皇、汉武帝以及以后历代中原地区的各个民族的统治者,想过许多办法,经过实践证明,修筑长城还是较好的办法。汉文帝时晁错有一篇关于修筑长城烽燧以备胡(即匈奴)的议论说得很清楚。他说:

胡人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去矣。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见晁错《守边劝农疏》)

这一议论中,深入分析了胡人的飘忽不定与中原地区农业生产要求安定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还是“高城深堑”,“发卒以治塞”,修长城,立关险,设城邑,才能解决胡人的骚扰。

北魏时候,有一个叫高闾的人于太和十一年(487)向孝文帝献策说:

北狄……所长者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深入。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草,战则与家业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食足。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历代为边患者,良以倏忽无常故也。……今宜依故于六镇之北筑长城,以御北虏。虽有暂劳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即于要害,往往开门,造小城于其侧。因地却敌,多置弓弩。狄来有城可守,其兵可捍。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见《魏书·高闾传》)

这一献策中也同样分析了北狄游牧统治者常常飘忽扰掠的特点,只能用修筑长城来防御。策中所说的在要害处开门、造小城,也就是指长城的关城、碉堡等建筑,是屯兵、储粮和指挥的据点。

明朝人魏焕所作的九镇长城考据文章上特别提出,“镇戍”最急需的是长城:

盖胡人以游牧为生,骑射为业,侵暴边境,出没无常,大举深入,动至数万。历代以来,屯兵戍守,寡则艰于应敌,多则困于转输。是故,虏众易合,而势常强。我兵难聚,而势常弱。……是以论者谓御戎无上策,盖谓此耳。易曰: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御戎上策,其出此乎!然险而曰设,必因地势之险,而用人力修为之也。又曰以守者,盖守不可以无险,而险不可以无兵守也。……我国家驱逐胡元,混一寰宇,……山川联络,列镇屯兵……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

这里所说的就是明长城以列镇屯兵,分设九镇,作为军事管辖地区,分段防守长城的策略。

长城的用途主要有三点:

1.防御扰掠,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

古代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近两千年间,各个朝代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这样大的工程建设呢?显然,这是因为长城在古代军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防御作用。

这是长城的主要任务。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主要是为了诸侯国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的扰掠。以后的许多朝代的长城,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在这一功能上,长城确实起过不小的作用。许多王朝的前一阶段政权得以巩固,生产得以发展,与长城的保卫作用是分不开的。

如果从现代的作战条件来看,对付飞机、大炮和其他威力更大的武器,城墙自然是起不到多大的防御作用。但是古代主要是以弓箭、刀斧、戈矛等武器来进行战争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城墙、关隘对于防御、守备,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了坚固的城墙,一旦有敌人前来攻打,就可以居高临下据城固守。特别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非常剽悍,如果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则中原王朝同他们邻接的地区就有随时被他们攻入的危险。因此,近两千年间,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