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维修标准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8:42:42

点击下载

作者:欧汉文,唐学斌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笔记本电脑维修标准教程

笔记本电脑维修标准教程试读: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笔记本电脑的社会拥有量越来越大,维修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笔记本电脑采用的技术先进,很多维修人员对其工作原理了解不深,因此严重影响了维修的速度与质量,而且笔记本电脑厂商通常没有随机附带图纸,许多维修人员在维修时经常感到束手无策。

对于初入维修行业的人员来说,很多学习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普遍感到入门难,理论书籍没有时间看,电路图看不懂,维修无从下手。为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学会一门技能,我们组织了一线的高级维修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编写本书。我们在内容的选取及知识的深度、广度、讲解等方面做了较周密的考虑。在科学严谨的前提下,坚持“突出特色,少而精”的原则,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实用,凸显行业特点,让读者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由门外汉变为“门内汉”。

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介绍笔记本电脑的结构、拆装方法以及常用的维修手段,之后用大量篇幅介绍笔记本电脑各单元电路(包括供电结构、启动电路、待机和开机电路、数字供电电路、充电电路、CPU供电电路、时钟电路、BIOS、显示系统、接口电路)的原理及相关的常见故障,并给出检修流程和维修方法。其中,我们主要以IBM T30笔记本电脑为例进行介绍,结合实际,注重提高读者的素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本书扬长避短,在对单元电路分析讲解时,避免了繁琐的理论叙述,着重分析信号流程,突出元件的作用及损坏后的故障现象,指明维修时的注意事项和维修流程。建议:学习本教程前先学习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芯片级主板维修标准教程》。

成为一名笔记本电脑维修高级工程师并不难,首先要掌握工作原理,其次是了解常见的故障,最后就是要细心、谨慎,多动手实践。

本书由欧汉文、唐学斌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汤泽全、王代军、袁玉奎、谢永治、谢永琦、胡小均、王达琼、董天兵、代生素、谷业海、唐彬等。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欢迎各位读者指正、交流(电子函件:book_better@sina.com.)。编 者2008.5

第1章 笔记本电脑维修基础

学习笔记本电脑维修的大部分学员没有接触太多的笔记本电脑,甚至很多学员还没有使用过笔记本电脑。即使使用过笔记本电脑的学员,也很少有人深入研究笔记本电脑的发展、组成以及拆装的方法。

笔记本电脑主板结构复杂,元件众多。很多元件特别紧密,并采用贴片元件,给维修带来诸多不便。笔记本电脑主板故障复杂多变,厂家不同、制作工艺不同,故障的高发部位也有所不同。同一个元件损坏的程度或情况不同,表现的故障现象也不同。对这种复杂的高科技产品进行维修时,应准确判断故障采取有效的维修方法。没有清楚故障部位、电路结构之前,切忌乱拆乱焊、盲目行动。

本章介绍的内容包括3部分:

● 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和相关参数

●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部件,加深对笔记本电脑主板的认识

● 笔记本电脑的拆装技巧和笔记本电脑维修方法等

1.1 怎样学习笔记本电脑维修

学习笔记本电脑维修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复习为学习之母

笔记本电脑理论知识比较复杂。第一次阅读时可能只留下初步的印象,当你多次仔细阅读此书的时候就会理解更多的知识,对笔记本电脑了解更加深刻。只有读者经过多次的学习和复习,温故而知新,才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具体的维修之中。在维修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打开书查阅相关资料,这时既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又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最佳。

不管你是刚刚接触笔记本电脑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反复加强,知识才能更加巩固。或许你做维修两三年以后,再回来看这本书你就很清楚地发现,以前看不懂的地方现在明白了,以前读懂的地方现在应用更加灵活了。

2.维修实践是学习的最好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边看书、边实践,这样可以加深我们的记忆、帮助我们理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维修机器,纸上谈兵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效益。如果学习目的只是为了以后培训学员,除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外,也必须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在全面阅读本书之后,最好是能一边看着书,一边用万用表按照要求实际演练,或用电烙铁焊接芯片,或拆拆机器,加深印象。书中会有一大部分实际操作,而且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你想真正成为笔记本电脑维修工程师那就一定要亲自动手。理论需要实践来巩固,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

技术人员的知识需要经常更新,特别是IT行业,不断采用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因此需要不断学习,维修人员常说“有学不完的知识,有修不完的机器”。

3.记住常用的英语

需要记住常用的英语单词,才能看懂电脑图。如Power Good表示“电源好”信号,也可以用Power OK表示,还可缩写为PWR OK、PWR Good、Pgood以及PG等。只有对原单词比较熟悉才能认识这些缩写字母。维修中涉及的单词大约有200多个,边学习边记忆,就很容易掌握。

对于一些专业术语,一时不能掌握可以先记下,只要会用就可以了。

1.2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

笔记本电脑主要由外壳、显示屏和主机3大部分组成。主机由主板、接口、键盘、触摸屏、指点杆、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和电池等组成。这里只对重要部件简单介绍。

1.外壳

笔记本电脑外壳有塑料外壳和金属外壳两大类。塑料外壳成本低、重量轻,但机械性能差,容易损坏。金属外壳散热效果和机械性能较好,不易损坏,但成本高。笔记本电脑外壳主要起到保护和固定作用,同时起到美观效果。

笔记本电脑从上到下分为A、B、C、D壳。笔记本电脑的外壳相对比较贵,而且很难找到全新的,只要是P3及其以下的笔记本电脑,外壳价格占总价的2/3左右。这里需要注意,在维修中更换A和B壳时需要更换屏轴,普通的一对屏轴价格在300元左右。在维修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客户的机器摔破了外壳,有的机器把屏轴摔坏了,只要是客户的机器斜着落地的,屏轴都有可能损坏。在维修的时候要注意,A、B壳之间和C、D壳之间在拆装的时候隐藏的螺丝,只要螺丝拆卸完了,就很容易分离A、B壳和C、D壳;同时要注意部分笔记本电脑的两个壳之间可能会有卡子,要防止丢失和损坏。

2.液晶屏

液晶屏用于显示用户执行的指令是否执行完成以及执行的结果。屏是笔记本电脑上最贵、最大的部件。笔记本电脑液晶屏常见故障有暗屏、白屏和花屏。引起这些故障的部位多为显卡、屏线、高压板、灯管和屏。判断屏是否有故障,可以通过外接显示器来判断。外接VGA显示器如果显示不正常,说明故障在主板或显卡,外接显示正常说明故障在屏。判断维修将在后面相应的章节里进行单独讲解。

3.主板

笔记本电脑主板是笔记本电脑的核心部分。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组件都依附在主板上,其上分布上千个由各种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芯片级维修主要就是维修主板,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4.接口

笔记本电脑的接口很多,常见的有USB接口、IDE接口、光驱接口、VGA接口、打印口、PCMCIA接口、红外线接口、声卡口和网卡接口等。

接口故障经常是由于用户使用不正确造成的。常见的有USB接口、IDE接口、光驱接口、VGA接口和网卡接口故障,有时打印口和声卡口也会出现故障。

5.触摸板或轨迹球

触摸板或轨迹球相当于台式机的鼠标,用来移动指针。

前期的笔记本电脑采用轨迹球。由于轨迹球使用不方便,并且容易进入灰尘,需要经常拆卸后清洗,已经退出市场了。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一般采用触摸板,分为手指移动区、左键和右键三部分。另外还有采用指点杆来实现鼠标功能的,如本书重点讲述的IBM T30采用的就是指点杆。

6.硬盘

笔记本电脑硬盘的体积比台式机小很多,由于笔记本电脑经常需要移动,甚至户外使用,因此要求它具有较强的防振动能力。笔记本电脑硬盘的价格很高,一般配置为40~80GB。

虽然笔记本电脑硬盘比台式机硬盘防振动能力强,但毕竟有限度,况且硬盘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当振动太强时很容易损坏硬盘,所以特别注意保护硬盘。

1.3 笔记本电脑的拆装

维修笔记本电脑,必须拆开笔记本电脑。由于笔记本电脑体积小,结构紧凑,并且多数采用塑料外壳,所以不正确的拆卸方法很容易损害笔记本电脑外壳。拆卸笔记本电脑是维修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这项功夫本来很简单,但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预料之外的问题,有时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耽误大量的时间,因此要特别谨慎,对不熟悉的笔记本电脑,需要更加小心。本节主要讲解常见笔记本电脑拆机的注意事项、拆机工具和拆机的顺序及T30的拆卸方法。1.3.1 拆装注意事项

1.防止电力损坏

维修人员应配戴相应防静电器具,如静电环和防静电绝缘塑料垫等。如果没有这些设备,至少释放人体静电,如用手摸一下自来水管。

笔记本电脑内部有电池。即使关机后,电池也要向笔记本电脑的某些部位供电,因此拆机前首先要取下电池。

2.拆卸螺丝时注意事项(1)不要损坏螺丝帽。笔记本电脑上的螺丝帽有梅花型和内六角型两种,在拆机时要根据螺丝的大小和种类选择适合的螺丝刀,以免损伤螺丝帽,导致螺丝无法拆下。如果有滑了丝的,可以用斜口钳夹住,然后慢慢旋出。(2)拆机的时候要注意隐藏的螺丝。有的机器在电池下面有螺丝,有的在机器在光驱上面有螺丝,很多机器的标签下面也有螺丝,还有一些螺丝是用胶泥密封了的。可以用手指试压,探出是否有螺丝孔或螺丝。只要把所有的螺丝都拆下,外壳就很容易拿下来。如果拆卸困难,往往是由于螺丝没有被拆卸完,切记不能强行用力撬开笔记本电脑的外壳,这样会造成笔记本电脑外壳损坏。机器的CD壳之间除了螺丝固定之外,还有卡子,在拆的时候找到卡子地方轻轻掰开就行,太用力易损坏卡子。(3)注意螺丝的长短和种类。在装配时要注意螺丝的长短、粗细和螺丝帽的种类,螺丝帽有平头或圆头两种。当元件的上部还有部件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也可以在拆卸的时候用记号笔做一定的标识。比如,IBM和东芝的笔记本电脑部分机器都有明显的长度标识。对于没有标识的机器,当不能确定采用螺丝的长度的时候,在拧紧螺丝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以免螺丝过长损害外壳或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上的元件,这样受损的笔记本电脑很难修复。特殊的螺丝钉需要特别注意安装位置。

3.外壳的安装和拆卸注意事项

由于笔记本电脑很多部件采用塑料,所以拆卸这些部件时用力一定要适度,不可用力过大。有些外壳采用的是锁扣方式,一定要小心,可用大拇指指甲轻轻拨开,切忌用金属工具撬开,这样会留下痕迹。在拆卸和安装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在C、D壳之间大多数机器都有卡子,在拆机的时候要轻轻用力,看清楚它的结构,以免损坏机器的卡子。特别注意在拆卸一些陈旧的笔记本电脑时,塑料外壳老化,很容易破碎。(2)在分开C、D壳的时候注意取掉它们间的连线。由于鼠标线的插头是一种卡子锁,所以要用镊子轻轻撬起,才能取出。在取键盘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不能用蛮力,以免损坏卡子或折断连线。(3)在安装外壳的时候要注意安装到位,轻拿轻放。只要位置正确了,轻轻就能到位,用力太大可能会导致外壳裂缝,特别注意中间不要有异物卡住。在安装C壳时,尽量摇晃一下,防止在安装过程中进入螺丝,避免在开机的时候引起短路和引起烧损主板等故障。

4.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1)将拆卸的大件放在一个塑料盆内,小件放在另一个塑料盒内,不要大小件混装,避免小件掉入大件内。(2)拆卸各类电缆(排线)时,不要直接拉拽,而要明确其插口是如何吻合的,解除吻合装置,握住其端口(切忌握住线拉拽)缓慢向外左右移动拉出,用力不要过大。(3)不要压迫、振动硬盘,硬盘要单独放置。(4)对准备拆装的部件一定要仔细观察,明确拆卸顺序、安装部位,固定部件的方法等,必要时用笔记下步骤和要点。

5.拆卸和安装顺序(1)在拆机时记住拆机顺序,尽量每拆一个元件,反复地看几次,按顺序放好,以保证安装时能按相反的顺序装回。对于不太熟的机器,最好拍照,以免在装机的时候装不完整,特别是初学者更有必要拍照。另外,在拆机的时候螺丝也要按长度、按顺序放置。(2)在安装的时候先要把几个元件放一起,以确保位置正确才开始上螺丝固定,以免最后返工。安装的时候按拆的相反顺序,一件一件装回。硬盘和光驱要尽量放在最后安装。安装内部的每个元件都要到位。特别是音箱线、无线网卡线和鼠标线等,都要记得插上,以免在全部装好以后,发现没有装完,这样又要拆一次机了。

最后,在安装完成以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元件(螺丝和配件),摇晃一下机器,检查是否有螺丝进入机器内部。机器内部是否固定好,安装完全正确之后再安装电池,然后开机观察机器能否正常工作。

6.IBM T30拆解注意事项

下面以IBM T30为例具体介绍笔记本电脑拆解的注意事项。笔记本电脑外壳大部分由塑料和少量金属组成,塑料容易破损,金属容易变形。无论哪种损坏,更换都是十分昂贵的。对于旧笔记本电脑,购买一套外壳和购买一部旧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相当,有些比较小的外壳部件一般不单独出售,只能购买一套笔记本电脑外壳,有些不常损坏的部件,根本就没有配件出售。总之笔记本电脑拆卸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莽撞行事,不少与顾客的纠纷就是在拆卸过程中产生的。看看下面这台被学员拆装过的笔记本电脑吧,满处伤痕累累,若维修人员出现这种情况,那损失就大了。(1)拆装其面板时,由于手按在下面的外壳的薄弱处(排风孔),造成下面的外壳损坏,如图1-1所示。图1-1 手按坏外壳(2)用力过猛,造成外壳损坏,如图1-2所示。

在取出硬盘时,右端虽然有向外用力的标志,但由于用力不均匀或者配合太紧密(没有拆卸过的笔记本电脑通常配合十分紧密),左边还没有退出来时,就用力向外拉,造成左边的塑料破损。如果配合过紧,则可以先拆卸掉其上面的面板螺丝,再取出硬盘,如图1-3所示。图1-2 用力过猛,造成外壳损坏图1-3 硬盘组件太紧,怎样拆卸?(3)塑料配件太薄,很容易损坏。如液晶屏的边框上面的面板,这些部件比较薄,并且尺寸比较大,用力过大,很容易损坏,如图1-4所示。图1-4 塑料配件太薄很容易损坏(4)螺丝尚未拆除完,就开始拆卸,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塑料破损。为了笔记本电脑更加美观,裸露螺丝帽大部分用不干胶掩蔽起来,这时需要撕掉不干胶,拆除螺丝;另外有些螺丝在元件的下面或不容易看见,因此在拆除外壳比较困难的时候,需要看看是不是还有螺丝没有拆除。常见的电池下面或标签下面就有螺丝,如图1-5所示。图1-5 隐蔽的螺丝

7.安装注意事项(1)安装电缆(排线)时,手拿线头插入插槽内,有固定部件的先要安装好固定件。(2)对螺丝、弹簧等要对号入座,当拧螺丝感觉比较紧的时候,要检查螺丝是否长了、粗了。当拧螺丝感觉特别松的时候,要检查螺丝是否短了或细了。(3)螺丝和卡子严禁掉入笔记本电脑内,避免引起其他故障。(4)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是一个相反的过程。1.3.2 拆机工具

笔记本电脑常用的拆机工具有螺丝刀、镊子、钳子等。(1)准备各种直径的十字螺丝刀,或者多用螺丝接头的螺丝刀。螺丝刀最好用带有磁性的,避免螺丝掉入笔记本电脑内部和散落到其他地方。(2)准备两把镊子。一把尖的镊子,一把钝头的镊子。尖镊子用于夹取细小的部件或狭小空间内的部件。(3)部分机型在拆卸时需要用内六角的螺丝刀,最好能购买成套的六角螺丝刀,这样使用比较方便。(4)准备斜口钳、尖嘴钳和钢丝钳等夹取工具。(5)准备螺丝盒。用于盛放螺丝,防止螺丝丢失;在拆卸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各个部位采用哪种螺丝,便于在安装时对号入座。(6)准备多只大小不同的胶盆,用于盛放拆卸后的部件。对于初学者,最好一部分采用一个胶盘,例如外壳用一个胶盘,主板上的部件用一个胶盘,显示部分用一个胶盘,避免安装时候出错。1.3.3 拆机顺序

1.拆卸笔记本电脑外部连接

笔记本电脑在拆卸前先关闭电源,如AC适配器、电源线、PC卡及其他电缆等。因为在关机的情况下,电源还会给一些电路和设备供电,同时静电也会通过网线传入笔记本电脑,直接拆卸可能会损坏一些脆弱元件。

2.拆卸笔记本电脑的外设

首先要拆卸的是笔记本电脑电池,电池只有锁扣,没有镙丝。由于笔记本电脑电池在不开机的状态下也会对主板上某些电路供电,使主板处于待机状态,因此在拆卸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在拆卸的过程中引起供电短路、损坏电池(甚至是电池爆炸),或者烧损主板。在拆去电源线和电池后,打开电源开机键,等其自行关闭,以释放掉内部直流电路的电量。

其次是拆掉光驱、硬盘。通常只要拆掉光驱和硬盘上的几颗固定螺丝就可以了,注意不要损坏连线或插件、插座;部分机型的硬盘和光驱在打开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后才能拆下。

最后拆卸其他的外设,如软驱等。

3.拆笔记本电脑的键盘

拆笔记本电脑分为前拆和后拆两类。前拆的笔记本电脑键盘是靠压条压住的,只要把压条拆下就能取下键盘,后拆是指部分键盘通过笔记本电脑后面的固定螺丝固定。拆开后整个机器就便于拆卸了。取下键盘的时候注意键盘与主板是通过一条线与主板上的一个接口相连,接口处有卡子,小心损坏卡子。要是这个卡子损坏了,键盘与主板的连线无法固定,就需要用热熔枪来固定。

4.拆卸显示屏

首先拆卸显示屏的屏框,然后拆卸高压板,最后拆卸液晶显示屏。拆卸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3点。

● 不要划伤显示屏的屏幕,更不要损坏显示屏。

● 显示屏的连线十分细小,容易折断,又不容易购买,请参照“连线的拆卸方法”。

● 高压的连线尽量不要靠近金属的屏框,以免造成高压放电。1.3.4 IBM T30大拆解

笔记本电脑的拆装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这里以IBM T30为例讲述笔记本电脑的具体拆装过程。

1.IBM T30电池的拆装

IBM T30笔记本电脑电池拆卸方法如图1-6所示。

① 右手将电池固定卡子向右拉。

② 左手将电池轻轻向上取出电池。图1-6 IBM T30笔记本电脑电池拆卸方法

2.IBM T30笔记本电脑光盘驱动器的拆卸方法

IBM T30笔记本电脑光盘驱动器的拆卸方法如图1-7所示。第一步将锁定的卡子向外拨,这时将弹出一个拉杆;第二步将拉杆轻轻向外拉,就可以拉动光盘驱动器;第三步用手将光盘驱动器取出来。图1-7 IBM T30笔记本电脑光盘驱动器的拆卸方法

3.IBM T30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拆卸

首先拆掉固定螺丝,如图1-8所示。图1-8 IBM T30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拆卸

然后,用双手的大拇指顶住跟硬盘连在一起的塑料盖,移出硬盘,如图1-9所示。图1-9 IBM T30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拆卸

4.拆卸防震气垫

防震气垫一般不用拆卸。在拆卸的时候,用“一”字小螺丝刀从带有圆点标示的缝隙处轻轻地插入,注意不要损坏塑料气垫,如图1-10所示。

然后稍微向外用力撬起防震气垫,幅度不能太大,否则将损坏塑料挂钩,如图1-11所示。

安装防震气垫的时候需要将挂钩沿着里面的“槽”压下去,就在“圆点”的旁边,如图1-12所示。图1-10 拆卸防震气垫图1-11 拆卸防震气垫图1-12 安装防震气垫

5.拆卸CMOS电池

首先拆卸固定CMOS电池的螺丝,然后轻轻左右移动CMOS电池组件,向上抬起CMOS电池组件(靠电池这边),用弯头镊子取下连线插头(不要拉断连线),这样就可以取出组件,如图1-13所示。图1-13 拆卸CMOS电池

图1-14所示为CMOS电池组件。当CMOS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可以更换该组件,也可以单独更换CMOS电池。图1-14 CMOS电池组件

6.拆卸内存

内存外面有一张金属盖,首先旋松金属盖上的螺丝(此螺丝是不能退出来的),然后在螺丝处向外轻轻用力拉,就可以卸掉该金属盖,露出内存条,如图1-15所示。

IBM T30有两条内存插槽,原装机子配有一条内存,向外用力搬开固定内存的卡子,内存就会自动弹起来,然后向外取出内存,如图1-16所示。图1-15 内存拆卸图1-16 内存拆卸

7.拆卸PCI卡

PCI卡的拆卸方法和内存的拆卸方法相类似。如果是无线网卡,上面连接有两根天线连线,必须拆下这两根天线连线才能拆卸外壳,否则可能拉断这两根天线的连线。

8.拆卸键盘

拆卸键盘需要特别小心,容易使键盘变形和连接带损坏。首先拆卸背盖上的两颗键盘螺丝,在这两颗螺丝旁边有两个小箭头,如图1-17所示。图1-17 拆卸键盘固定螺丝

然后轻轻用力取出键盘,有时比较紧,可用削尖的充值卡等塑料卡片将键盘挑起,幅度不能太大,否则将使键盘变形,如图1-18所示。图1-18 取下键盘

取下键盘与主板的连线之后,就可以移出键盘了,如图1-19所示。图1-19 取下键盘与主板的连线

9.CPU风扇拆卸方法

取下CPU风扇上的3颗螺丝后,取出CPU风扇,拔出风扇电源插头,如图1-20所示。图1-20 CPU风扇拆卸方法

这时应该检查一下CPU上的硅脂是否干涸,安装时先清除已经干涸的硅脂,在CPU芯片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硅脂,硅脂太厚和太少都不利于散热。

10.拆卸面板

笔记本电脑面板的拆卸难度最大,稍有不慎将会损坏面板,而且很多机型没有单独的面板出售,只能购买全套笔记本电脑外壳。一套P3的笔记本电脑外壳售价接近于一台旧的P3笔记本电脑,如果人为损坏外壳,损失会比较大,务必注意。

首先拆卸笔记本电脑底板上的螺丝,有的螺丝外面贴有不干胶,请仔细观察,在不清楚具体需要拆卸哪些螺丝的情况下,最好拆掉底板上所有的螺丝,同时注意螺丝的长短和粗细,避免安装的时候出错,如图1-21所示。图1-21 拆卸笔记本电脑底板上的螺丝

然后拆卸面板上的螺丝,有些螺丝比较隐蔽,拆卸的时候应特别注意,如图1-22所示中的“5”号螺丝。有些面板上有连线,首先要拆除这些连线,IBM T30面板上的螺丝分布如图1-22所示。图1-22 拆卸面板上的螺丝

在移出面板之前要注意观察面板与底板之间是否有挂钩,如图1-23所示。不少初学者在没有拆卸或松开挂钩时就开始拆卸,容易造成面板损坏。图1-23 面板上的挂钩

在拆除所有螺丝、挂钩和连线之后,就可以拆除面板了,如图1-24所示。图1-24 拆卸面板

在拆卸笔记本电脑面板之后,主机的内部结构就一目了然了,主机的其他部件拆卸就很简单了,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11.液晶屏的拆卸

液晶屏占笔记本电脑价格的一半,拆卸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正是这个原因,在维修过程中损坏屏的情况很少发生,经常发生的是损坏屏框的现象,如图1-25所示。图1-25 拆卸液晶屏图1-25 拆卸液晶屏(续)

1.4 主板框架结构图

笔记本电脑主板起主要作用的是CPU、北桥和南桥,它是主板的三大核心元件。其中CPU相当于是董事长;北桥相当于总经理;南桥相当于经理,三者是密切配合的。另外,I/O芯片、键盘芯片等相当于科员;硬盘、光驱、键盘和网卡等相当于员工,他们负责完成具体工作。也可以把CPU比喻为人的大脑;各芯片比喻为人的器官;总线比喻为人的神经,由此可见各芯片及总线的作用和关系十分密切。1.4.1 主板框架结构示意图

笔记本电脑框架结构图如图1-26所示。图1-26 笔记本电脑框架结构图

从笔记本电脑框架结构图可知CPU通过北桥和南桥形成的FSB总线、AGP总线、PCI总线、存储器总线。用来控制着主板各个设备,同时与各个设备交换数据。很明显,CPU直接管理北桥,北桥管理内存和显卡,并与内存和显卡交换数据;南桥管理硬盘、光驱、声卡和USB口等,并处理和这些设备数据交换;键盘芯片负责管理键盘、触摸板等;I/O芯片负责管理低速设备,并和它们进行数据交换。

通过对主板方框图的分析,明确各个部分的工作关系,这样才能迅速判断故障。例如,若硬盘、光驱和USB均不认,则可能是南桥接口电路出现故障;如果只有其中的某个设备不认,则可能是该设备出现故障;再如键盘和触摸板都不能使用,则可能是键盘芯片或连线出现故障;如果只有某些键盘失去作用,则可能是这些按键的相关电路出现故障。1.4.2 总线种类

电脑总线是笔记本电脑主板数据传输的主要路径。此路径可以通过总线信号把两个或多个部件联系起来,总线按照作用和功能有多种分类。

1.根据总线传输信号的功能分类

根据总线传输信号的功能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1)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地址信息。笔记本电脑内部每个硬件都有相应的地址,通过地址总线来控制、寻找相应的设备。如,寄钱给某人需要写清楚他的详细地址一样。它是一种单向传输总线,地址总线用“A”表示,相同组别的地址总线对地阻值相同,误差不超过20Ω。(2)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信息。电脑数据传输的速度决定电脑的运行速度,数据总线是一种双向传输总线,用“D”表示,相同组别的地址总线对地阻值相同,误差不超过20Ω。(3)控制总线,用于传输各种控制信号。CPU若要启动某个设备工作,就会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这个信号是通过控制总线来传输的。控制总线是一种单向传输总线,对地阻值在800~1500Ω之间。控制总线有高电平有效和低电平有效两种,而低电平有效的总线在字母上面画有一根横线或在后面跟有“#”或“*”,如EN、EN#和EN*都表示低电平有效。

2.按总线功用分类(1)前端总线FSB。

● 作用:北桥与CPU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路径。

● 电压:P3的CPU外核供电相同是2.5V,P4的为1点几伏。

● 频率:P3的主板外频为66MHz或133MHz,P4的前端总线有400MHz或533MHz,最快的已经达1GHz以上。(2)AGP总线。

● 作用:北桥与显卡进行数据交换的路径。

● 电压:P3主板AGP总线电压为 3.3V,P4主板AGP总线电压是1.8V。

● 频率:66MHz。(3)PCI总线。

● 作用:用来进行笔记本电脑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由南桥负责管理。

● 电压:PCI总线为3.3V。

● 频率:P3主板的PCI总线频率为33MHz,P4主板的PCI总线频率是66MHz。(4)存储器总线。

● 作用:用作北桥与内存进数据交换的路径。

● 电压:P3存储器总线电压为3.3V,P4存储器总线电压是2.5V。

● 频率:根据内存的频率的不同而改变。(5)ISA总线。

● 作用:用作南桥与BIOS,键盘芯片进行数据交换的路径。

● 电压:ISA总线电压为5V。

● 工作频率:ISA总线工作频率为8MHz。每种协议总线都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如PCI总线既有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还有控制总线。1.4.3 整机方框图

笔记本电脑的电路以CPU为核心,还包括接口电路、视频电路、音频电路、充电器选择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热冷却(散热)电路、电池组、存储器、电源适配器、LCD电源供电电路和无线上网电路等,关系如图1-27所示。图1-27 笔记本电脑整机方框图1.4.4 接口电路方框图

笔记本电脑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用来完成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该电路以I/O芯片为核心,包括RS-232串口、USB接口、RS-485、智能卡和PCMCIA键盘接口电路等。连接关系如图1-28所示。图1-28 接口电路方框图1.4.5 CPU方框图

CPU工作电路的作用是保证CPU正常工作,控制高速设备及数据交换。CPU工作电路以CPU为核心,充电器选择电路、核电源电路、热冷却(散热)电路、电池组、时钟信号和复位信号为CPU创造工作条件,接口电路、视频电路、音频电路、存储器、无线上网电路和北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如图1-29所示。图1-29 CPU方框图1.4.6 音频电路方框图

音频电路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它以音频信号处理芯片(CODEC)为核心,包括耳机放大器、麦克风放大器、扬声器放大器和线路输出电路等,如图1-30所示。图1-30 音频电路1.4.7 电源管理方框图

电源管理电路主要产生各个电路的电源电压。电源适配器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15~20V的直流电压,作为笔记本电脑的主电源。电池为笔记本电脑的后备电源,由适配器/电池电路选择供电方式,为LDO显示屏、主系统、I/O电路、图形卡、CPU和DDR提供电源。1.4.8 主板芯片及芯片组简介

笔记本电脑主板型号是根据北桥的芯片组命名的。我们通常说845的主板,用的北桥就是Intel 845的芯片组。4系列的笔记本电脑主板型号命名如表1-1所示;8系列的笔记本电脑主板型号命名如表1-2所示。表1-1 4系列的笔记本电脑主板型号命名表1-2 8系列的笔记本电脑主板型号命名

笔记本电脑常用的键盘芯片有三菱和日立系列,如表1-3所示。表1-3 笔记本电脑常用的键盘芯片

笔记本电脑常用I/O芯片有:PC97338、PC97392、SMSC、PC87951、FDC57N869、LPC47N267、PC87393、PC87570。

主板上形状较大的BGA封装芯片不会超过4个。

● 北桥:首先找到CPU,离CPU最近的就是北桥。北桥主要负责管理显卡和内存,直接与CPU进行交换数据,因此它们之间数据交往频繁,距离较近。

● 显卡芯片:离北桥最近的就是显卡,显卡直接受北桥管理。目前,笔记本电脑上的显卡芯片多数采用的是ATI。现在AMD公司已经收购了ATI,IBM的笔记本电脑大多数都是ATI的显卡。

● 南桥:南桥主要负责电脑外部事务的管理。管理内容有PCI总线、硬盘接口、光驱接口,以及USB口、网卡和声卡等。南桥通常离硬盘和光驱比较近,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硬盘与南桥需要交换大量的数据。

● 声卡芯片因为品牌比较少所以很容易看得出,常见的就是ALC的。

1.5 笔记本电脑维修技术

笔记本电脑常见故障分为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在具体维修过程中,需要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措施,尽量降低维修成本。首先想到的是芯片级维修,不得已才采用板卡级维修,如果只需要更换某些电阻、电容等小部件就可以维修好的主板,没有必要花费上千元来更换主板。芯片级维修就是讲述怎样换“芯”。

本章主要介绍3种维修方法。(1)笔记本电脑软件的安装:笔记本电脑软件故障主要指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方面的故障。(2)笔记本电脑硬件板卡级维修:主要讲述怎样根据具体故障,判断故障部位,采取何种办法进性修复,更换哪张板卡。(3)笔记本电脑硬件芯片级维修:主要讲述怎样根据具体故障,判断故障部位,采取何种办法进性修复,更换哪些元件。

软件维修和板卡级维修是芯片级维修的基础,所有维修人员均要掌握。1.5.1 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1.笔记本电脑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硬盘、主板、显卡和显示屏都是硬件,而对应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主板BIOS、显卡BIOS和显示屏控制程序等都是软件。BIOS既是硬件又是软件。硬件和软件密不可分,硬件是软件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硬件作用的发挥需要软件的支持,用户通过软件操作硬件,使硬件完成相应的工作,它们的关系如下所示:

没有软件支持硬件就成了“废铁”,可以想像,一台只有硬件设备没有软件的电脑没有任何作用。

2.笔记本电脑中的硬件

笔记本电脑中的硬件就是指主板、硬盘、光驱和屏,它是实体,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设备损坏导致的故障称为硬件故障。这一般是因为电路损坏或接口电路损坏造成的,如主板上电路出现问题造成不加电,接口电路损坏造成光驱不能工作,这些都属于硬件故障。其中主板的故障是我们要重点讲述的部分;也是在维修中技术要求最高的地方。必须要对笔记本电脑主板上电路和接口上电路非常清楚,要知道它的工作原理,能动手解决。芯片级电脑维修人员大部分是对硬件进行维修。

笔记本电脑主板由于元件众多、电路复杂,所以故障频率高,且故障现象多种多样。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设计上造成的,也可能是用户使用或者环境造成的。主板故障分布也十分分散,维修人员需要经过系统培训后才能进行维修。

3.笔记本电脑的自检程序

笔记本电脑维修和台式机维修是一样的,要充分利用自检程序。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BIOS内都有自我测试和诊断的POST程序,在开机后计算机需要检查系统各个主要部分的配置以及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果检查出某个部件出现错误,系统就显示对应的错误信息或发出报警声,提示故障的性质和位置。仔细观察和记录错误信息,查阅错误代码含义,维修人员就可以初步判断故障部位,进行计算机诊断及检修工作。

笔记本电脑开机后的检查顺序如下。(1)首先检查CPU和它的寄存器,再检查CMOS的启动信息,然后对CMOS ROM 进行全面检查。(2)设置RAM中的第一个4KB空间,再检查相关系统并对其初始化,然后对基本和扩展系统内存进行全面的检测。(3)检测键盘、硬盘驱动,软盘驱动器和I/O接口。所有测试都必须顺利通过,系统加载操作系统,POST程序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完成后续启动工作。

若在POST自检过程中发现错误,电脑则会通过报警或屏幕显示提示相应错误,维修人员以此判断故障部位。对于专业维修人员,采用笔记本电脑专用诊断卡测试,根据代码可以准确判断故障部位。

4.笔记本电脑故障分类

根据维修数据进行统计,笔记本电脑主板故障主要发生在主板的触发电路、电压调节器、内存有关电路,以及插槽、总线等部位。在维修时,要先维修简单的故障,后维修复杂的故障。按照故障性质可以分为两类: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在电脑硬件维修中,根据维修故障采取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一级维修、二级维修和三级维修三个级别。1.5.2 软件维修

软件故障是指软件造成的故障。软件就是指程序,它不是实体。电脑软件出现故障时,需要对其刷新或重新安装。软件维修主要应用于硬盘和BIOS故障,最常见的软件维修方式就是重装系统,也是最低级的软件维修。其他的维修方式有分区、格式化硬盘,修复坏道等。当BIOS软件故障时一般采取刷新和更新BIOS程序等方法来排除故障。

1.操作系统故障

操作系统故障是指windows 98、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等系统崩溃,或中了病毒,这样的故障重新安装系统就可以排除,操作系统故障表现有如下几点。(1)操作系统速度变慢。这是由于文件破坏、感染病毒、注册表臃肿或临时文件太大等原因造成。(2)死机。死机可能是硬件原因,也可能是软件原因,这时重新安装系统,如果安装系统后故障仍然不能排除,说明是硬件故障。(3)不能正常关机和休眠死机,均可能是高级电源管理电路出现故障或操作系统出现故障所致。

操作系统故障解决的最佳办法就是重新安装系统。

2.驱动程序类故障

因为驱动安装错误造成不能进入系统、重启或死机,以及某个硬件不能使用等都是驱动程序类故障。(1)显示驱动程序不正常:在“显示属性”的“设置”中,“颜色质量”最高只有4位,字体明显增大,只有重新安装正确的显卡驱动程序,当然显卡故障也可能造成无法正常安装驱动程序。(2)声卡驱动程序不正常:找不到音频设备或音频设备前面有问号“?”,在音频设备里面无“音频控制器”,说明是硬件问题。如果音频设备前面有一个“?”,说明是驱动程序安装错误,或者没有安装驱动程序,如图1-31所示。(3)Modem或LAN 不能工作。表现为找不到网络适配器或网络适配器前面有一个“?”,在网络适配器里面无“网卡型号”,说明是硬件故障;如果设备前面有一个“?”,说明是驱动程序安装错误,或者没有安装驱动程序,如图1-32所示。图1-31 声卡驱动程序不正常图1-32 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故障(4)其他硬件因为没有加载驱动或驱动程序加载不正确而出现故障现象,如打印机和摄像头等。笔记本电脑的驱动程序大多数到官方网站都能下载,但并不像台式机那么容易安装。特别是IBM的笔记本电脑,在安装完成后,会在C盘生成一个DRIVE文件,在这个文件夹里会有三个文件夹(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根据安装的系统,打开对应的文件夹安装就行了。

3.应用程序类

应用程序类故障经常造成系统蓝屏、死机,运行速度很慢,不能正常关机等。主要原因是病毒和杀毒软件冲突,这时最好重新安装系统和杀毒软件(安装后还要对杀毒软件和操作系统升级),然后对硬盘全盘杀毒,再安装其他的应用软件。对于特殊的病毒,需要用“专杀工具”,可以在网上查找和下载。

软件故障是笔记本电脑维修中最简单的,一般从事系统维护的技术员都能做,本节就不做详细说明。1.5.3 板卡级硬件维修

一级维修也叫板卡级维修,板卡级维修就是检测具体某个部件损坏,如主板、电源、显示器等。维修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替换、调试等操作定位故障部件或设备。之后更换部件和设备,排除故障。这种维修对技术要求不高,能懂一些简单的原理和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维修就可以,但这样做的成本较高,要求准备的设备和部件很多。对于现有的配件,直接更换后经过简单的调试就可以修好,维修周期短,但缺配件的机器,维修周期很长,有些机型无法购买配件时,将无法维修。比如笔记本电脑主板坏了就换主板,屏坏了换屏,优点速度快,但价格较高,普通笔记本电脑主板价格都会超过千元;甚至有的机器主板超过2000元以上;普通的屏也在1000元左右,高分屏维修需要2000元以上。目前很多笔记本电脑厂商的维修站都是板卡级的维修,用户的笔记本电脑坏了,直接换主板,然后将主板返回工厂,由工厂帮助维修,这样有利于提高服务效率。

板卡级维修是芯片级维修的基础,在未完成芯片级维修或某些部件无法维修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板卡级维修,目前板卡级维修还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下面讲述笔记本电脑常见故障的排除(板卡级)方法。

1.加电时电源指示灯不亮

加电后,电源指示灯不亮故障是指按下开机键之后,屏幕无任何反应,检修流程图如图1-33所示。图1-33 加电,电源指示灯不亮检修流程图2.硬启动失败检修

笔记本电脑不能硬启动表现为不能开机,电源指示灯亮,说明电源及供电电路正常,检修流程如图1-34所示。3.软启动失败检修

软启动表现为电源指示灯亮,但自检不能通过,LCD 也无显示,外接显示器也不能点亮显示器,软启动失败检修思路如图1-35所示。图1-34 硬启动失败检修流程图1-35 软启动失败检修思路

4.显示的图像不清晰

此故障涉及的部件较多,对于维修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比较容易判断部位。维修时主要要认清故障现象,若亮度不正常造成图像不清楚,则可能是背光系统出现故障;花屏可能是主板显卡出现故障;缺色可能是成像系统出现故障,如图1-36所示。图1-36 显示的图像不清晰检修思路

5.不显示故障

此故障是指笔记本电脑的硬启动和软启动完成,但屏幕无显示。硬启动和软启动是否完成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和诊断卡代码来确定,不显示类故障检修思路如图1-37所示。

6.触摸板故障

触摸板故障检修流程如图1-38所示。图1-37 不显示类故障检修思路图1-38 触摸板故障检修流程

7.串口故障

串口故障检修流程如图1-39所示。图1-39 串口不工作检修流程

8.并口故障

并口故障检修流程如图1-40所示。图1-40 并口故障检修流程

9.USB口不工作

USB 口不工作检修流程如图1-41所示。图1-41 USB 口不工作检修流程

10.声卡工作不正常

声卡工作不正常检修思路如图1-42所示。图1-42 声卡工作不正常检修思路

11.风扇不转动

风扇不转动检修流程如图1-43所示。

12.键盘故障

键盘故障检修流程如图1-44所示。图1-43 风扇不转动检修流程图1-44 键盘故障检修流程1.5.4 芯片级维修

二级维修也叫芯片级维修。本书主要讲述芯片级维修,利用万用表、电烙铁以及示波器等专用工具,检测某个电子元件或芯片是否损坏,之后采取更换芯片、元件的方法来修复故障。芯片级维修对维修人员要求高,要求能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焊接技术。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利润相对较高,市场空间大。如笔记本电脑的开机芯片坏了,就会导致笔记本电脑不开机,笔记本电脑的充电管理芯片坏了会导致充不了电,笔记本电脑上的声卡芯片坏了,会导致没有声音;笔记本电脑上的CPU供电电路某个电容击穿了,就会导致供电短路,电压过高时开机有可能烧坏CPU;笔记本电脑上的南桥部分电路坏了就可能会导致网卡不能用,USB口不能用,或者不认硬盘等,这时我们采取的办法不是更换主板,而是利用专业的检测工具,具体找出是哪个电子元件引起的故障,然后换一个新电子元件来排除故障。

芯片级维修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笔记本电脑组成、笔记本电脑部件的作用、常见芯片的型号和功能,掌握每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关键测试点,熟悉检修流程和易损元件。(2)理解笔记本电脑的电路工作流程,明确在开机之前和开机之后有哪些电路在工作。(3)掌握笔记本电脑主板上常见电子组件的特性、单元电路工作顺序以及各种信号产生的流程,熟悉如何测量判断极性。掌握电子元件的拆装技能和焊接技术。(4)尽量掌握各品牌笔记本电脑的通病。1.5.5 线路维修

三级维修也叫线路维修。是笔记本电脑维修的最高级别,就是针对电路板上的设计缺陷、元件缺陷和加工缺陷等造成的通病进行改良性维修。如果是线路设计等引起而经常出现的故障,就需要进行线路维修,能完成这些工作的人往往是系统的设计开发人员。但实际维修中我们也有时也会接触线路维修,如某些机型总是烧电源调整管,我们可以更换功率较大的场效应三极管或添加散热器等,来弥补设计缺陷。

总之,从这三个级别的维修内容来看,高一级的维修必然要包含着低一级的维修。一级维修是所有级别维修的基础,二级维修是三级维修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掌握一级维修,为二级维修创造条件,需要进行三级维修的电脑很少。无论是哪一级维修,总结维修经验,研究电路结构和收集维修数据都是十分重要的。

1.6 常见硬件故障的判断及解决方法

笔记本电脑的故障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不开机故障,也叫“不触发”故障。这种故障不能开启电脑,多数是开机电路出现故障。

● 开机不亮,也叫“黑屏”故障。这种故障不能点亮显示器,它是最常见的电脑故障,这种故障一般是主板、CPU、内存或显示部分出现故障,而主板的每一部分均可以造成“黑屏”故障。

● “死机”故障。这种故障是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性的“死机”或“蓝屏”,这可能是硬件的原因也可能是软件的原因。

● 不能“自举”故障。这类故障不能引导系统,一般是系统文件或硬盘出现故障,需重装系统或更换硬盘。

● 液晶显示屏故障,一般是高压电路、背光系统和屏出现故障。

1.不开机类故障

故障现象:不开机是指笔记本电脑不能加电,即按下开机键,笔记本电脑没有任何开机现象,如电源指示灯和硬盘指示灯不亮,CPU风扇也不转,就如同没有按下开机键一样。

故障原因:不开机故障是由于供电电路出现故障,或者负载有严重短路,也可能是与开机有关的其他电路出现问题。

解决措施:在维修的时候首先要排除短路的情况。测量时接上可调电源观察空载电流是否过大,判断是否存在短路。如果电路中存在短路,可以用万用表二极管档,一个表笔接地,另一个表笔接在前面所讲的测试点上;若发现有短路的电路,用断路法找出相应的电子元件,如同一电路中有4个电容和一个稳压二极管并联,我们只能一个一个地取掉,以防止它们相互干扰,取到哪个不短路了说明就是它损坏引起的短路。这时短路的维修是比较繁琐的,特别是贴片元件焊装的主板,维修十分困难,同时注意在断开电路时不要损坏电路板。

如果电流不大,说明电路没有短路,可以测量关键测试点的电压,判断故障的部位,这种故障相对简单些。

易损元件:

● 与开机相关的元件(虚焊或接触不好造成不开机故障)。

● 与开机相关的元件。

● 滤波电容(击穿导致对地短路)。

开机触发相关的电路是指供电电路、隔离电路、待机电路和开机电路等。

在不触发故障中电压调节器的故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电源输出控制器电流较大,发热量大。控制芯片等部件因质量不佳或散热不良很容易出现故障;如果它周围的电源滤波电容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也会因为电解液干涸造成失效或者在高温下涨裂漏液,从而引起电源输出的纹波增大,造成主板工作不稳定。

2.开机不亮类故障

故障现象:开机不亮故障就是能开机,但不能点亮显示屏。按下开机键的时候,电源指示灯和硬盘指示灯亮了,CPU风扇也转动了,也能正常开关机,但外接显示器不显示。

故障部位:发生开机不亮故障时主供电和系统供电电路基本正常,主要是信号系统出现故障。这里需要指出,信号系统不是纯粹的软件系统,信号系统包括BIOS、总线、控制信号、时钟信号等,信号不正常是由于硬件错误引起的。

解决措施:这种故障涉及的面很广,CPU、南桥、北桥、时钟电路、BIOS和显示电路均会造成此类故障,可以采取以下办法维修:(1)利用可调电源,根据电流值初步判断故障的范围。(2)利用主板诊断卡,根据故障代码和指示灯确定故障部位。(3)用万用表测量关键信号,包括BIOS、总线、控制信号、时钟信号等,判断故障范围。

易损元件:

● 时钟电路,造成时钟信号不正常。

● 复位电路,造成复位信号不正常。

● CPU工作电路中条件不具备,造成开机不亮故障。

● BIOS芯片程序错误或外围电路故障,造成开机不亮故障。

● 总线错误造成开机不亮故障。

其中内存芯片及插槽故障占有一定比例。由于人为插拔、或者没有彻底切断电源就触摸电路、感应电等诸多原因造成芯片损坏,内存插槽氧化、内存金手指烧坏或表面玷污经常出现接触不良,内存部分故障率很高,表现为“黑屏”,喇叭发出不断的长响,诊断卡的代码C0、C1、C3等。

3.显示电路故障

当背光系统、图像系统和显示屏出现故障时会出现无光栅、光栅暗淡、缺色、偏色和图像模糊等。

4.其他故障(1)插座及插槽故障

插座和插槽等接触性部位的金属因锈蚀、脱落、氧化、弹性减弱和发生形变、折断短接,引脚虚焊、脱焊、折断、变形、灰尘过多、掉入异物等可能会造成开路、短路和接触不良,进而产生故障。(2)接口故障

键盘、鼠标、串行、并行接口由于长期插拔,特别是用户操作不当,也容易产生接口断路;元件烧毁造成短路或断路等故障。接口电路很容易损坏。(3)短路、断路故障

IC芯片、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电感等元器件引脚断路、击穿短路;连线受到划伤、腐蚀造成连线短路或断路;元器件的焊盘脱落造成虚焊,掉入螺丝或电路板移位造成短路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短路和断路故障。(4)DMA控制器和辅助电路故障

DMA控制器功能较强,故障率较高,检修难度比较大,经常需要借助主板诊断卡和示波器来判断故障。(5)总线及总线控制器故障

这些小信号处理电路,由于连线太多、太细,当主板受力弯折容易断路,受潮、霉变时容易发生短路和断路。

不同的主板故障分布不一样,这与厂家的设计有关。不同的芯片组的故障也有所不同。另外,电脑的故障受用户使用环境的影响特别大,潮湿、空气污染和灰尘是电脑的杀手。电脑长期不用也容易出现故障。

各种故障的具体检修方法在以后的章节详细阐述。

1.7 笔记本电脑维修步骤

1.7.1 从外部观察笔记本电脑(1)观察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厂家及型号,各种厂家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他们知道各种笔记本电脑的“通病”,配件的价格和能否有配件替换。如有些厂家的屏很难更换或购买;有些厂家的芯片很难购买或资料欠缺;有的电池价格很高或难以购买。如果估计涉及这些部件的更换,在动手维修之前应该充分考虑,避免花费很长时间检修到故障后,没有配件更换,需要修改电路或采用其他元件代替。(2)确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参数。这对于笔记本电脑维修比较重要,笔记本电脑的维修费用和材料均比台式机高,一台破损严重和比较陈旧的笔记本电脑送到你手上的时候,应先估计维修的费用。(3)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故障现象,如屏破、键盘进水、接口损坏和外壳损坏等,有些外观损坏用户是知道的,有些情况下用户并不知道,均应该告诉用户,或者在签收单上注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4)检查用户所带来的部件,如包装、电源适配器等。(5)检查笔记本电脑电源部分的外部部件是否正确,特别是机外的一些开关,插座有无断路、短路现象等。不要认为这些是不关紧要的小处,实践证明许多用户的电脑故障都是由此而起的。当确认机外部件正常时,再进行其他的检测。(6)检查笔记本电脑的螺丝,确定是否经过他人维修,便于故障的诊断。(7)检查软件环境。除标准软件及设置外,用户加装的其他应用与配置。

电脑的软件配置:BIOS的种类、版本;当能够启动系统时,要注意观察电脑使用的是哪一种操作系统,其上又安装了何种应用软件,特别是杀毒软件;硬件的驱动程序版本以及是否正确等,这对维修死机或工作不稳定的笔记本电脑十分重要。(8)询问客户故障发生时间,是否经常发生此类故障,是人为或自然工作引起的故障。(9)询问硬盘是否有异常响声,是否存有重要数据等。

根据掌握的情况判断故障的部位,判断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以及维修的成本,维修的难度和修复的可能性。掌握了以上情况后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

电脑维修需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精力的集中,有利于进行故障的判断与定位。一定要注意必须通过认真的观察后,才可进行判断与维修。1.7.2 观察笔记本电脑的内部情况

笔记本电脑内部观察主要指采用了哪些设备和是否有明显故障,观察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配置,连线是否松动、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痕迹,详见“观察法”。特别要注意用户使用的硬件环境和周围环境。

1.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包括机器内的清洁度、温湿度,部件上的跳接线设置、颜色、形状,用户加装的与机器相连的其他设备等一切可能与机器运行有关的其他硬件设施。

2.周围环境

周围环境是指电源环境、其他高功能电器、磁场状况、网络硬件环境、温湿度、环境的洁净程度。

3.装配检测

笔记本电脑的装配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检修时一定要注意机器的装配是否正确。

4.观察笔记本电脑是否有明显的异常现象(1)是否有异常烧焦味,便于找到故障的部位。(2)是否被他人维修过。(3)是否存在假焊、脱焊,连线和电路板是否松动、断裂等。

5.通电检查

通电检查是指通电后检查散热风扇是否旋转,元件的温度是否有过高或过低等不正常现象。

6.除尘、清洗、烘干

对于污染严重的笔记本电脑,维修前需要除尘、清洗、烘干,被视为板级维修“三步曲”,这在芯片级的维修中仍然经常采用。同时,观察笔记本电脑的结构和异常现象。

总之,对于所见到的现象,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在充分的思考与分析之后才可动手操作。尽量运用已有的测试工具进行检测。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应向有经验或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咨询。1.7.3 确定故障类型

系统不能启动或不能正常工作,应该首先检查软件是否损坏,排除软件的故障。例如BIOS设置不当、机器染上病毒、程序破坏等;当确定软件完全正常,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例如,电脑不能启动系统,可以重新安装系统,或者换用一只能启动系统的硬盘,看能否启动系统,先从软件方面排除故障。

再如电脑频繁死机,可能是软件的故障(系统文件损坏、病毒),也可能是硬件的故障,先查软件,后查硬件。

当有些软件不便于更新时,应该先从硬件着手,例如电脑“黑屏”,可能是BIOS文件,也可能是硬件问题,由于重写BIOS涉及很多具体问题,一般先检查它的硬件设备。1.7.4 确定故障部位

明确故障现象后,根据故障现象,借助相应工具,根据主板的结构,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在维修过程中一定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谨、推理要正确,避免走弯路。在具体检修时,首先确定是哪个设备的问题,是硬盘、主板还是电源的问题;然后确定设备的故障部位,如主板的电源电路、时钟电路或I/O电路;最后确定是哪个元件的问题。“黑屏”故障可以根据喇叭报警声或诊断卡代码来判断故障部位。例如代码“C1”表示内存插槽或内存本身有故障;“死机”故障可以根据死机后电脑显示的代码分析,再反复试验,观察电脑在什么情况下死机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故障部位;“自举”故障可以根据屏幕提示判断。

如果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故障部位有一定难度,尽可能先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如主板的类型、方框图或电路图,看有无相应的技术要求、使用特点等,然后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再着手维修,切忌乱拆乱焊。例如,键盘不能工作,在排除键盘本身连接的电阻、电容元件、保险电阻损坏之后,就应该考虑芯片损坏,I/O芯片集成在南桥里面的就应该考虑更换南桥,若是单独的I/O芯片,就应该考虑更换I/O芯片。1.7.5 排除故障

在出现故障时,有时可能会看到不止一个现象,应该先判断、维修简单的故障。当修复后,再维修复杂故障。有时简单的故障维修好之后,复杂的故障也就明显了,更有甚者复杂的故障现象就消失了,一个元件损坏可能表现出多个故障现象。

例如,内存接触不良,可能使电脑不能启动,也可能使电脑死机。

1.8 主板常用的维修方法

由于主板的故障种类较多,在实际维修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维修手段,准确判断故障部位,确定损坏的部件,正确地更换损坏的元件。

维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要“心灵手巧”。“心灵”就是要用脑子思考问题,维修前思考应该怎样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维修过程中要时刻检查维修的方法、措施是否恰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维修方法;维修之后要完成检修记录,包括故障现象、初判故障、实际故障点,检修思路,关键测试点的数据(包括维修前和维修后的数据),最后要完成维修总结,包括走了哪些弯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更快的捷径等。

主板常用的维修方法有观察法、触摸法、最小系统法、数码法、电阻法、替换法、波形法和逻辑推理法等。1.8.1 观察法

观察法是维修时首要的方法,并且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而且要全面,在日常维修中要注意元件的颜色、形状等。观察法是对故障的初步判断,还需要进一步的测量,才能确定故障部位。

1.加电前的观察(1)主板周围的硬件设备。安装了何种硬件,安装了哪些内部设备和外部设备;硬件安装位置是否合理;连线是否正确、牢固;电源能否正常工作;各部分温度与湿度是否正常等。(2)主板本身环境情况。灰尘是否太多、电路板或元件是否霉变、电路板是否潮湿、跳线是否正确、器件的颜色是否正常、部件的形状是否变形、指示灯的状态等。(3)观察主芯片、电源芯片、I/O芯片和电路板等是否有明显的烧糊、烧焦、烧爆裂现象。发现元件烧坏,不要匆忙更换,必须检查损坏的原因后进行更换。例如,如果是电源电压过高造成的,必须先修复电源,才能更换其他配件;发现CPU烧坏,必须查CPU的供电电压、散热风扇是否正常。(4)观察电容是否漏液、鼓疱、爆裂等。拆掉坏的电容之后,漏液的主板更换电容后要用无水酒精或香蕉水清洗,再换上新的电解电容。(5)观察元件是否“虚焊”、“脱焊”,特别是曾经维修、焊接过的主板。笔记本电脑主板由于采用多层电路板,焊接比较牢固,一般不容易出现“虚焊”。若主板接触不良,但不能具体确定故障部位,可以采用挤压、轻微弯折等方法试着找出故障的部位或具体元件。当不易查找时,可以采用“普焊法”:用油漆刷沾一些松香香蕉水(松香、香蕉水按1 : 2混合溶解),涂在PCB板上的焊盘上,用热风枪对每部分加热焊接,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原装主板很少出现焊盘脱落引起的接触不良故障,但维修过的主板却时有发生。(6)看各个插槽是否有短路现象,针脚弹性怎样,是否有折断。当有异物掉入插槽,可以用修钟表的游丝镊子缓慢取出。用镊子试触针脚看是否失去弹性或折断,如果有应该更换插槽。(7)观察主板PCB印刷电路板是否氧化(有小黑点)、起铜氯(蓝色的)。若印刷电路板有断路了,可以用细的导线补焊,受到腐蚀的电路板可用牙刷沾一些香蕉水用力擦洗。此类故障占20%,有些疑难故障就是电路板漏电引起的,维修人员要特别注意。(8)周围环境的观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维修工程师的足够重视。(9)注意被别人或自己焊接过的地方,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或元件用错,如把场效应管换成普通三极管、二极管极性错误等。

2.拆装过程中的观察

应养成注意观察故障机原始状况的好习惯,即每进行下一步操作之前,都要观察当前的状况,如连接状况、安装状况、形状状况等;每拆卸下一个部件或设备后,都要对所拆卸的部件进行认真查看。如,部件上芯片或器件的颜色、插槽、接插件等。

3.加电过程中的观察

加电中应重点观察指示灯、风扇、气味、屏幕显示的内容(包括一闪而过的内容)等。(1)电脑的软件配置:BIOS的种类及版本;当能够启动系统时,要注意观察电脑使用的是哪一种操作系统,其上又安装了何种应用软件,特别是杀毒软件;硬件的驱动程序版本以及是否正确等。这对维修死机或工作不稳定的电脑十分重要。(2)要注意观察电脑所表现的故障现象、显示的故障内容、诊断卡的代码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根据屏幕提示、诊断卡的代码以及报警声判断故障部位。(3)软件检查。

① 操作系统方面。检查操作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响应和运行,是否存在病毒和恶意代码等。操作系统不正常,可能出现和硬件故障一样的故障现象,例如蓝屏、死机等。可通过重建系统的方法来判断操作系统之类的软件故障。也可以使用用户自带的硬盘,来进行重建系统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建系统后,逐步复原到用户原硬盘的状态,以便判断故障点。

② 驱动程序方面。检查设备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匹配,版本是否合适,相应的设备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是否能正常响应。驱动程序不匹配或没有安装也可以产生和硬件故障一样的故障现象,如找不到打印机等。

③ 应用软件方面。检查应用软件是否与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存在兼容性的问题,使用与配置是否与说明手册中所述的相符,应用软件的相关程序和数据等是否完整。特别是装有多个杀毒软件或防火墙的电脑,需要特别注意。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和硬件故障一样的故障现象,例如蓝屏、死机等。

④ 磁盘状况方面。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能访问,介质是否有损坏,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询问用户磁盘里面是否有重要数据等。

⑤ BIOS设置方面。一般应先恢复到最优状态。建议在维修时先把BIOS 恢复到最优化状态,然后根据应用的需要,逐步设置到合适值。部分用户喜欢超频,故障机原则上不要超频。1.8.2 触摸法

触摸法就是通电一段时间后触摸主板的各芯片,看它是否存在过热或过凉现象;触摸电源滤波电容看它是否存在过热现象等,触摸法操作简单、快速,是常用的一种维修方法。

若元件温度过高,则表明元件内部短路或电源电压偏高;若元件温度过低,则表明元件存在开路、无供电或者工作条件不满足,没有启动电路。笔记本电脑工作一段时间后,CPU散热器温度比室温高15~20℃,北桥芯片夏天有些烫手、冬天有点热,南桥芯片有点热但不烫手,I/O芯片、时钟芯片等略有温升,电容器的温度不能超过周围的温度,否则就损坏了。另外元器件的温度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夏天的温度比冬天高,新型机器由于功能增加,芯片的温度普遍比早期的芯片温度高,在不能准确判断芯片的温度时,可以用相似的主板作比较。在日常维修过程中需要积累经验,掌握各种芯片的正常温度。1.8.3 最小系统法

当确定电脑硬件有故障时,为了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尽量采用最少的硬件来使电脑开机,点亮显示器,这种方法叫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法分为最小硬件法和最小软件法两种形式。

● 最小硬件法:由电源、CPU、主板、内存和外接显示器组成。在这个系统中,只能点亮显示器,不能引导系统。当不能点亮显示器时,可以借助喇叭、诊断卡的代码判断故障范围。在维修主板时常用此法,操作十分方便。

●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示器和键盘组成,不含其他内部或外部设备。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如果能正常运行,电脑基本上是外设的故障。在判断硬盘或系统软件的问题时,可以重装系统来测试;判断其他部位故障时,可以另外用一个带系统文件的硬盘测试。

利用最小系统法检测时,如果故障消失,说明问题出在其他部件或设备上,否则问题出在最小系统中的部件或设备上。1.8.4 数码卡法

在检查不能点亮显示器的主板时,将主板诊断卡插在PCI插槽或ISA插槽中,由于主板诊断卡显示的代码反映BIOS自检的过程,因此根据主板诊断卡显示代码可以确定故障范围,这种方法叫数码卡法。不同的BIOS的故障代码不一样,各种BIOS的故障请参见“主板诊断卡的使用”。常见代码如表1-5所示。表1-5 故障代码及说明1.8.5 电阻法

在判断元件和线路是否存在开路和短路故障时经常采用电阻法。(1)使用机械万用表时,当红表笔接地,用黑表笔测量待测电路的电阻,这种方法测出的称为正向电阻;反之,当黑表笔接地,用红表笔测量待测电路的电阻,这种方法测出的称为反向电阻(机械万用表黑表笔与万用表电池的正极相连),如图1-45所示。

对于半导体元件,黑表笔接PN结的P型半导体的电极,红表笔接PN结的N型半导体的电极时测出的是PN结的正向电阻;红表笔接PN结的P型半导体的电极,黑表笔接PN结的N型半导体的电极时测出的是PN结的反向电阻。(2)使用数字万用表时,当黑表笔接地,用红表笔测量待测电路的电阻,这种方法测出的称为正向电阻;反之,当红表笔接地,用黑表笔测量待测电路的电阻,这种方法测出的称为反向电阻(数字万用表红表笔与万用表电池的正极相连),如图1-46所示。图1-45 电阻法(机械表)图1-46 电阻法(数字表)(3)用万用表判断总线电阻

● ISA的总线电阻

SD0-SD7低位数据线(D线)对地电阻相同。

SD08-SD15 高位数据线(D线)对地电阻相同。

SA0-SA19低位地址线(A线)对地电阻相同。

LA17-LA23高位地址线(A线)对地电阻相同。

IRQ、DRQ、DACK相差不大。一般不超过20Ω。

● PCI的总线电阻

AD0~AD63共64条AD线对地电阻相同,部分主板可能有一条对地电阻小几十Ω,这种属正常的情况(只有一条对地电阻小些)。

● AGP

AD0~AD31共32条AD线,它们对地电阻相同。

总之,同一插槽的相同类型的总线的电阻值相等或者相近,平时要利用自己的万用表对各种机型、芯片组的关键部位进行测量,积累数据。由于各种主板不同、万用表和采用的挡位不同,对地电阻测量值有很大差异,有时测量数据相差几倍。书上的参数或网上的测量数据仅供参考。1.8.6 替换法

在不能确定具体部件时,或者有些部件不便于测量,就可用替换法检查故障。例如,CPU、内存条、显卡和网卡等出现故障时。替换法是用好的板卡或元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板卡或元件,根据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来判断原件是否损坏的一种维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以是不同型号的。

替换的顺序一般如下。(1)根据“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替换,先从容易替换的入手,然后替换较为复杂的。 一般替换难易顺序如图1-47所示。图1-47 替换法

若不能点亮显示器,可以先替换内存、CPU,然后替换主板。若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机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电缆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再比如,CPU与插座接触,就要先替换CPU,看是不是CPU引脚有问题,若不能排除故障才更换CPU座。(2)根据故障的现象或故障类别,有针对性地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若不能上网,可以替换网卡来确定故障;若诊断卡代码为C1可以先替换内存。(3)从部件故障率的高低来考虑最先应该替换部件的先后顺序,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例如电脑有时不能识别硬盘,可以先更换连线,再更换硬盘测试,反复试验确定硬盘有故障后,再看硬盘的电路板与盘体接触是否良好,硬盘插座上的插针是否松脱。再比如不能上网,则首先考虑故障率高的网线插头,然后考虑替换网卡。1.8.7 逐步添加法和逐步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就是在最小系统法的基础上,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块硬件或一款软件,通过对比确定造成故障的硬件设备或软件。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判断板卡类造成的故障。例如,用最小软件系统法主板能点亮,当插入网卡后,就不能点亮主板了,说明网卡有短路故障,造成总线或电源不能正常工作,这样就可以查明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在故障电脑上逐步去除硬件或软件,通过对比确定造成故障的硬件设备或软件。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判断板卡类造成的故障。逐步添加和逐步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添加和逐步去除法必须反复试验,确定故障部位,不可草率确定、更换部件。1.8.8 波形法

波形法是最准确的测量方法,电脑维修常采用这种方法解决疑难故障。它的缺点是需要用示波器,并且在有些部分要求比较高,使用也比较麻烦。

各芯片波形关键测试点如下:(1)BIOS的CS、OE是否有跳变,CS表示CPU是否选中BIOS,OE表示BIOS是否有输出。(2)各种芯片、插槽的RESET复位波形是否正常。(3)各种芯片、插槽的CLK时钟的频率、幅度是否正常。(4)OSC基本时钟电路,一张空板加上电源就有,直接送到ISA的B30脚,可以测量B30脚是否有矩形波,矩形波如图1-48所示。若没有OSC就检查振荡条件是否满足,时钟发生器的电源、晶体和外接的两个电容是否损坏。(5)A3波形是否正常,它反映南桥的工作状态。若A3波形正常,则南桥的图1-48 基本时钟波形工作是正常的。(6)BE0~BE7(字节寻址信号)波形是否正常,这时南北桥为CPU提供允许信号,没有此信号CPU不能工作。

不同的故障,需要测量的关键测试点不一样。特别注意:电脑工作在不同状态下总线的波形是不一样的。1.8.9 逻辑推理法

主要用于判断TTL、74系列等门电路的好坏。根据门电路的类型,按照它们的逻辑关系,根据输入的条件,推算出输出的结果,如果输出的与理论上的结果不相符,说明门电路有问题。1.8.10 比较法

比较法分为部件比较和整机比较。

1.部件比较

将怀疑的部件装在另一台机器上,观察该部件能否正常工作,从而判断故障的好坏。例如,怀疑故障机的内存有问题,可以将该内存拆下,装在其他的机器上测试。再如,电脑死机,当怀疑硬盘本身有故障或文件系统有问题时,可以将磁盘接到其他电脑上应用、测试。此法通常用来判断故障比较多的机器,优点是判断故障准确。

2.整机比较

当测量过程中对部件的对地电阻、电压值、波形缺乏了解或不清楚时,常用另一台正常的电脑的参数作为参考,来确定待修机器的故障。例如键盘不能工作,可以分别测量正常主板的正、反向电阻、电压值,然后和待修主板比较,从而判断故障部位。

维修人员常用此法维修电脑。1.8.11 隔离法

隔离法是将怀疑的硬件或软件禁用、卸载从而判断故障的一种方法。

对于软件来说,可以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将其卸载。例如:杀毒时就死机,可以卸载杀毒软件后重新安装,来确定是杀毒软件的问题还是系统的问题。

对于硬件来说,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程序,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移除。如果进入系统后就死机,可以屏蔽缓存,看是否是缓存的问题。1.8.12 升降温法

升降温法一般用于维修热稳定性不好的机器。

● 升温法:可用电吹风或热风焊台对笔记本电脑主板适当加热,提高主板的温度,观察故障现象是否重现。

● 降温法:一般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清早或较晚的时间。 使电脑停机一段时间,再重新启动,观察故障是否重现。

用电风扇对着故障机散热,以加快空气流动、降低温度。1.8.13 振动法

振动法一般用在怀疑电脑中有部件接触不良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注意:检修硬盘时不能用振动法,这样会损坏磁头或盘片。1.8.14 电脑清洁法

有些电脑故障往往是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维修过程中,注意观察故障机内、外部是否有较多的灰尘。如果是应该先进行除尘,再进行后续的判断维修。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散热风扇的清洁

电脑中要定期对ATX电源风扇、CPU风扇和显卡风扇进行清洁,最好在清除其的灰尘后,在风扇轴处滴一点儿钟表油或风扇专用润滑油,加强润滑。不能用重质润滑油,如机油、黄油或菜油等。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孔的清洁,要除去上面的灰尘。

2.注意清洁金手指

主板上的插槽、插座通常有几十个或上百个引脚,它们和金手指接触,很容易接触不良。因此要注意插座、插槽和板卡的金手指部分的清洁,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

3.清洁的方法

清洗插座、插槽时,可以用毛刷蘸酒精擦拭,也可以用牙签在金属引脚上轻轻刮擦,然后用酒精清洗。由于此处有塑料,不能用香蕉水清洗。

4.注意观察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是否氧化

清洁时,应用小毛刷或吸尘器等除掉灰尘,同时要观察引脚有无虚焊和潮湿的现象,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或漏液现象。

电脑上采用了大量集成电路,在清洁电脑除尘时,必须选择防静电的清洁工具;对于塑料和橡胶类清洁工具要慎用,最好用天然的;电烙铁、热风枪等金属工具必须接地,避免静电损坏电脑。常用的清洁工具包括:电吹风、大小排笔、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等。

对于比较潮湿的情况,可用电风扇、电吹风和热风焊台等工具使其干燥后再使用。

1.9 笔记本电脑维修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先调查后熟悉

维修时首先要弄清故障发生时电脑的使用状况及以前的维修状况,了解具体的故障现象及发生故障时的使用软硬件环境,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此外,在维修前还应了解清楚电脑的软硬件配置及已使用年限等,做到有的放矢。

2.先机外后机内

对于出现主机或显示器不亮等故障的笔记本电脑,应先检查笔记本电脑电源部分的外部件,如机外的一些开机键,插座有无断路、短路现象等。不要认为这些是不关紧要的,实践证明许多用户的电脑故障都是由此而起的。当确认机外部件正常时,再进行其他的检测。

3.先机械后电气

由于笔记本电脑安装的特殊性,对于各个部件的装配要求非常精细,不正确的安装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因此先检查有无装配机械故障再检查有无电气故障。这是检修笔记本电脑的重点。

4.先软件后硬件

先排除软件故障再排除硬件问题也是笔记本电脑维修中的重要原则。在维修过程中要注意用户的软件使用环境和我们标配的有什么区别,是否使用了不兼容软件,系统启动有没有异常。一定要先排除软件的问题再着手进行硬件的维修。例如Windows系统软件损坏或文件丢失,BIOS和驱动程序不正确,可能造成死机;但电脑各部件的本身有问题、插接件的接口接触不良、硬件设备的设置、与系统的兼容性,硬件供电设备的稳定性,这些电脑硬件故障也有可能引发死机。我们在维修时应先排除软件问题,再考虑硬件故障。

5.先清洁后检修

若已经打开笔记本电脑,在检查笔记本电脑内部配件时,应先着重看看机内是否清洁,如果发现机内各元件、引线、走线及金手指之间有尘土、污物、蛛网或多余焊锡、焊油等,应先加以清除,再进行检修,这样既可减少自然故障,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表明,许多故障都是由于脏污引起的,清洁后故障往往会自动消失。

6.先电源后机器

电源是笔记本电脑及配件的心脏。如果电源工作不正常,就不可能保证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也就无从检查别的故障。如果碰到不加电等与电源有关的故障时,应首先考虑检测电源的正确性,比如电池是否有电,如果外接电源适配器,要检测插座是否完好、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电压及电流是否合乎本型号笔记本电脑的要求,以及电源DC板是否正常。

7.先通病后特殊

根据笔记本电脑故障的共同特点及各个机器型号特有的故障现象,先排除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常见故障,然后再去检查特殊的故障,以便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由面到点,缩短修理时间。

8.先外围后内部

由于笔记本电脑本身在拆装方面的特殊性,可能不同的机型同一部件的拆装难度差别非常大,因此,我们在维修的时候要灵活运用,不能一味墨守成规,在检测的时候要从简单易查的部件开始,本着解决问题的思路,灵活运用,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1.10 Pentium 4关键测试点及说明

各种CPU的关键波形及时序关系相同或相近,它们反映CPU的工作状态和各种信号间的逻辑关系,这些信号中某些信号直接或间接送到主板各插槽、芯片上,成为这些部件的必要信号。1.10.1 Pentium 4关键测试点时序

CPU关键波形的时序关系反映CPU关键信号产生的顺序和时间关系。CPU有三个输入信号,分别是CLK、RESET和CPUSLP;有两个输出信号DSLP和RI,STATE表示CPU的工作状态。CPU逻辑时序如图1-49所示,输入信号中的时钟信号CLK开机就有,复位信号RESET在开机后100μs输入,CPU唤醒信号CPUSLP在开机后200μs输入,输出信号中的DSLP是在开机后230μs左右输出,RI信号是在开机后340μs左右输出。时序关系用普通的示波器很难测量,一般测量过程中它的波形正常就认为是正常的,可以不考虑延迟的时间是否正确。时序电路如图1-50所示,它由7404、7408、7432和7474逻辑电路组成,从图中可知,输出信号由三个输入信号共同决定,若其中一个输入信号信号不正常,则DSLP和RI均不正常。图1-49 外部的逻辑时序图图1-50 外部的逻辑电路图1.10.2 不同状态下CPU关键测试点的波形图

波形如图1-51所示。其中,Normal为正常工作时的波形,Stop Grant为停止状态的波形, Sleep为休眠状态的波形,Deep Sleep为深度休眠状态的波形,同时此图还反映了CPU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波形变化。图1-51 CPU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关键测试点的波形图

1.11 利用可调电源判断故障范围

本节讲解可调电源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可调电源判断笔记本电脑的故障,并针对可调电源电流大小的显示确定故障部位。

根据可调电源的电流判断故障的范围直观、迅速。但是需要注意,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很多,如开路、断路,需要结合故障现象和实际测量来准确判断故障部位,不能被一些假象迷惑。1.11.1 可调电源

1.可调电源的种类

根据额定输出电压电流,可分为可调电源10V/2A、20V/3A和30V/5A等多种,对于维修笔记本电脑来的可调电源30V/5A的就足够了。

可调电源根据显示不同可以分为数字式和指针式两种。数字式可调电源测量更精确,但指针式可调电源也能满足测量的要求,很多维修人员也采用指针式可调电源。

2.可调电源的工作原理

在可调电源的输出端并联一只电压表,串联一只电流表,可以同时观察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同时可调电源的输出电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输出电流是随负载使用而变化的,电流值为笔记本电脑的整机电流值。在可调电源内部还设有保护电路,当负载的电流增加到一定范围时内部电路会自动切断输出,有些可调电源可以自己设定电流的最大范围,当超过这个范围,会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笔记本电脑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更多的元件。1.11.2 可调电源在笔记本电脑维修中的应用

笔记本电脑在启动的时候,是按照一定的工作顺序,依次启动单元电路。因此在启动过程中,由于启动的设备不断增加,电流也会不断增大;当所有设备启动完毕,电流稳定到一定的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可调电源的电流值,推断笔记本电脑开机时启动了哪些设备,或启动到了哪一步,从而准确判断笔记本电脑的故障部位。

1.根据笔记本电脑在待机状态下的电流判断故障

插上可调电源,不按开机按键,此时笔记本电脑处于待机状态,电流最小,正常状态下可调电源的电流表指针轻微摆动在0.1~0.2A左右,对于出现故障的笔记本电脑,可调电源的电流表指针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变化。(1)可调电源的电流表指针不摆动。

故障分析:指针不摆动说明电压加到笔记本电脑上没有形成电流,或者电压没有能够送到相应电路,如保护隔离电路没有工作,或者有断路现象。

故障部位:待机电路和保护隔离电路。

解决办法:按下开机键,如电流值不增加,可以测公共点电压。公共点有电压说明待机电路没有工作,故障在待机电路;如公共点无电压,说明保护隔离电路没有向待机电路提供电压,故障在保护隔离电路。(2)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突然变大。

故障分析:电流表指针突然变大,说明主供电严重短路,如组件滤波电容短路,稳压二极管击穿,与公共点相连的第一个主电路对地短路,比如MAX1630-1633A、MAX1718、MAX1714等的主供电对地短路,充电电路的管理芯片MAX1645对地短路,它们都会造成电流过大,可以通过元件的温度变化确定故障。(3)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左右摇摆不停。

故障分析:笔记本电脑电流在启动或工作的时候有变化,而在待机状态电流应该保持不变,出现此类故障说明供电电压不稳定或者负载电阻在发生变化。

故障部位:电池损坏或滤波电容漏电。

解决办法:电力供应不足时,还可能是电池的电芯内部断极,电路接触不良,外部电极接触不良,当电池的电芯内部断极后只能更换电池。电路接触不良时可以重新焊接,外部电极接触不良时可以清除表面氧化物,使其接触良好。

滤波电容漏电后,其漏电电阻会变得不稳定,因此保护隔离电路的滤波电容有漏电现象会造成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左右摇摆不停。

2.根据笔记本电脑在开机状态下的电流判断故障

按下开机键后,启动笔记本电脑,根据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可以初步判断故障范围。(1)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不摆动。

故障分析:电流表指针不摆动说明系统单元电路没有工作或无+3.3V、+5V电压输入。笔记本电脑有多个系统单元电路,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很小。系统单元电路不工作,一般是它们共用的控制信号不正常引起的。

故障部位:待机电路损坏或单元电路的控制电路没有工作。

解决办法:可以测量系统单元电路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也可以测量开机键的引脚是否为高电平(测量比较方便,并且易于查找),无则为待机电路没有电压输入到系统单元电路,因此可能是待机电路损坏。

系统单元电路的控制信号不正常导致不能工作时,需要检测相应的控制信号。(2)开机掉电。

开机掉电是指开机后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摆到正常的0.6A~1A处,但马上掉回到指针原来的位置。

故障分析: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能向右摆动,说明启动有效,后又掉下来说明不能保持,而在启动的时候电流能达到正常值,说明硬启动正常,一般不是由于保护造成的,可能的原因就是性能不稳定造成的。

故障部位:电源管理芯片或控制信号被中断。

解决办法:检查电源管理电路的3.3V、5V电压是否正常,如不正常,检查其电源供给电路和控制信号是否正常,请参阅“电源管理电路”的维修。

如果控制信号突然中断,故障往往是开机电路输出的信号不持续,请参阅“开机电路”的维修。(3)不能完成硬启动。

可调电源的电流表指针摆到0.6~0.8A就停止上升。

故障分析:可调电源的电流表指针能摆到0.6~0.8A,说明启动基本正常,但是启动没有完全完成,造成这种致命错误,是由于关键电路没有工作,启动不能继续进行。

故障部位:时钟电路和CPU没有工作。

解决办法:检查CPU的工作条件,如核心电压是否正常、复位信号、时钟信号设备准备好信号是否正常。

检查时钟电路否正常,时钟电路的供电是否正常,引脚电压值是否正常,晶体振荡器、晶体旁边的电容、时钟芯片、时钟芯片周边的外围元件是否正常。(4)电流过大。

故障分析:开机后可调电源的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大,或者到了最右边,说明电流过大,负载有短路故障。

故障部位:3.3V、5V的负载短路或CPU供电电路短路,以及其他大电流元件短路。

解决办法:CPU的电路对地短路也会产生3.3V、5V保护,造成电流表打底。

测量方法:此类故障通电时间要短,避免烧毁更多元件或者烧毁PCB板,造成不可修复的故障。

● 先采用电阻法测量电源的对地电阻,判断负载是否短路,然后逐一查找断路的元件。

● 如果电阻法不能准确判断故障范围,可以采用电流法,这样可以准确查出是哪一条线路出现短路,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直到查出故障。

● 也可以利用电压法,测量3.3V、5V或CPU供电,判断故障范围。

● 有时利用触摸法,迅速开关几次电源,触摸大电流元件的温度,当有元件的温度明显偏高,就可以怀疑该元件出现故障,这样也能快速找到损坏的元件。(5)可调电源的电流表指针停在0.8A处不动或摆动一下就停住了。

笔记本电脑的整机电流能达到0.8A,表示笔记本电脑的硬启动完成,已经向主板全面供电,但不能进入软启动的第一步(检查CPU或BIOS),即CPU在执行POST程序的过程中第一步自检不过,POST程序就停止了,故障在软启动相关的电路,如CPU、CPU缓存、南桥、北桥、BIOS或时钟电路,这经常是由于CPU或BIOS相关电路引起的故障,有时南桥、北桥的供电也会造成不能软启动,少数情况是时钟电路不正常引起的。(6)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到0.8A处摆动两下就停住了。

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能摆动到0.8A处,同样说明硬启动正常,能摆动两下说明软启动的第一步是正常的,CPU在执行POST程序时第二步出现故障(内存检查),不能通过自检,因此POST程序就停止了。此时需要检查内存条和内存相关电路,如内存的工作电压、复位信号和时钟信号等。该故障常由内存条损坏或接触不良引起。(7)可调电源电流表指针到0.8A处摆动三下就停住了。

指针能摆动三下说明软启动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是正常的,CPU在执行POST程序时第三步出现故障(显卡检查),不能通过自检,因此POST程序就停止了。此时需要检查显卡相关电路,如显卡或BIOS等。为了准确诊断故障,可以先外接显示器看显示器是否能点亮,如果不能点亮说明故障在显卡或BIOS,否则在屏的相关电路部分。

1.11.3 故障实例【例1】康柏1700的机器,接上可调电源,把电源调到19V,电流表调到3A左右,接上可调电源后电流表立即打到底。

这台机器的故障现象表明保护隔离电路或待机电路有短路故障,保护隔离滤波电容、稳压二极管短路或待机电路的电源稳压块有对地短路等。【例2】DELL D600的机器,接上可调电源20V,电流调到3A左右,打开电源,电流表轻微摆动,按下开机键,电流上升,电流表指针打到底。

这时机器电流表往上扬一下就剧增,说明按下开机键工作后启动的电路需要消耗太大的电流,一般是系统单元电路的元件对地短路造成的。【例3】东芝2410机器,接上可调电源,电源19V,打开电源,电流表轻微摆动,按下开机键电流表上升过程中稍停顿下,然后上扬三下停住,屏不亮。

对于这台机器,我们可以先外接显示器看是否能点亮。如果外接不显示说明故障在显卡部分,查显卡的供电和时钟,显卡是不是虚焊,如果外接显示说明故障在屏部分。

根据笔记本电脑的电流强度只能估计故障的部位,需要利用万用表和诊断卡来精确定位故障的部位。

第2章 笔记本电脑供电结构

从本章起着重讲述笔记本电脑主要单元电路的组成和方框图,介绍工作原理,详细分析各单元电路的检修流程和方法,列出各电路的易损件,举出常见的故障实例。单元电路维修是笔记本电脑维修的基础,也是芯片级维修的关键技术,主板上任何故障的维修都要落实为具体的单元电路的维修。

本章讲述的内容有6部分:

● 笔记本电脑电源电路框架结构

● 笔记本电脑电路的电源启动顺序

● 笔记本电脑单元电路的供电测试

● 笔记本电脑适配器供电电路

● 笔记本电脑电池供电电路

● 笔记本电脑保护隔离电路

2.1 电源电路框架结构

了解笔记本电脑供电结构图可以对笔记本电脑电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电源适配器或电池提供的电源经过电压调节器处理后,分别送到主板上的单元电路和显示屏电路。供电过程十分复杂,图2-1 笔记本电脑供电结构图只有掌握笔记本电脑的整体供电才能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维修相应的单元电路。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找笔记本电脑电路图和实物来研究其结构,特别是供电电路的结构。

笔记本电脑供电结构图如图2-1所示。

笔记本电脑供电结构图中各部分作用如下所述。

1.电源适配器

电源适配器的作用是“降压”。它将220V的交流电变成10余伏的直流电,由于电源适配器提供笔记本电脑整机电流,发热量较大,且密闭的塑料外壳不利于散热,同时受外界的电压不断冲击,所以易损坏。用万用表直流挡测量输出电压值可以判断它的好坏。通常在电源适配器的背面标有电源适配器的参数。

● 输入电压和频率。如220V/50Hz,表示使用的额定电压值是220V,频率是50Hz。要注意,有些进口机器或水货机器的输入电压和频率是110V/60Hz,或者有一个选择开关,在我国使用必须拨到220V挡,否则将烧毁电源适配器。

● 额定输出电压和最大电流值。如16V/3A等,表示输出的电压为16V,输出的额定电流为3A,不同笔记本电脑的输出电流和电流一般是不同的,在更换适配器的时候要注意输出电压和电流,同样是IBM的16V的适配器,P3的机器电流可能是3A左右,但是P4的机器可能是4A以上,如果采用一个电流小的适配器可能会导致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加以区分。

● 接口的差异。即使有些接口一样,但其内部的引脚顺序或电压也经常不同。如果代换电源适配器,需要检测电压并分析笔记本电脑的供电电路,看是否能代换,有时需要将旧的接头剪下来,连在好的适配器上或者更改引脚顺序和接口。

2.保护隔离电路

保护隔离电路就是电流的安全运输通道。电流在输送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保护隔离电路具有保护和隔离两大作用。

● 隔离作用。笔记本电脑上的供电分电源适配器供电和电池供电两种,当电源适配器供电正常时,由电源适配器供电,电源适配器供电不正常时(如停电、没有插上电源等),由电池供电,这样自动隔离电池与外界电源,防止电池电源窜入电源适配器等相关电路,烧毁供电元件。保护隔离电路损坏后将造成笔记本电脑不供电。

● 保护作用。未开机保护隔离电路就已经工作了,当插上电源插头,接上适配器的瞬间保护隔离电路上就有电压了,同时电池的电压也送到保护隔离电路,经笔记本电脑选择一种输入电压,然后把这个电压送到公共点。多数笔记本电脑上采用MAX1631~MAX1635系列电源芯片,其22脚接主电源,因此我们通常把这个引脚作为公共测试点,这样易找、易记。当输入电压、电流超出允许范围值,保护隔离电路就会切断电压,当然也就没有电流,起到了保护作用。

3.待机电路

待机电路是通过待机芯片或线性稳压集成电路将主供电降压成3.3V和5V的直流电压,即产生前期3.3V和5V电源电压,该电压也是在没有开机的时候就具有的,它为开机电路和需要待机的设备提供电源。此电压不正常将造成笔记本电脑不能开机。

4.开机电路

开机电路的电源供应是由待机电路提供,同时待机电路还向开机按键提供电压,当按下开机键,触发开机电路,输出各种开机控制信号,送到各芯片及系统单元电路,各单元电路开始工作,开机电路出现故障也会造成不能开机,开机电路是由单独的开机芯片组成的。

5.系统单元电路的供电电路

系统单元电路的电源电路将16V左右的主供电降压为3.3V/5V或者1.8V/2.5V的直流电压,提供给主板上各个单元电路(如插槽、南桥、北桥、时钟电路、显卡和BIOS等),系统单元电路电源产生均采用PWM开关电源。

6.CPU供电单元电路

CPU供电单元电路也是采用PWM开关电源给CPU提供十分稳定的供电电压,CPU供电芯片是该部分的核心元件,P3的笔记本电脑的CPU供电有内核和外核两路供电,P4的CPU供电只有一路供电。

7.高压单元电路

高压单元电路由高压板供电电路和高压板电路组成,高压板供电单元电路为高压板提供电源,由高压板的升压电路产生400~1000V的高压为灯管供电,同时提供控制和亮度调节信号。

8.充电管理电路

充电管理电路负责对电池的充电管理,当电池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充电管理电路给电池充电。

2.2 电源的启动顺序

笔记本电脑电路的电源启动顺序如下。(1)将电源适配器接上笔记本电脑,接上220V的交流电源,不按开机键,就会从电源适配器输出10余伏的主电压提供给保护隔离电路。(2)当待机电压和电流正常时,经保护隔离电路,将主电压加到待机电路。经待机芯片产生笔记本电脑主板电源供电电路控制信号;同时保护隔离电路分别给系统单元电路、CPU单元电路和高压板控制电路,此时没有相应的控制信号,所以这些电路不能工作。另外此时还为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供电。(3)当按下笔记本电脑开机键时,笔记本电脑被触发而开始启动,产生一个低电平触发开机电路,开机芯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系统单元电路,系统单元电路开始工作,开始给主板上各个部件供电。(4)当系统单元电路工作正常后,会给CPU单元电路提供一个5V的电压,同时在开机电路的控制信号的作用下,CPU供电电路开始工作,将主电压降低到CPU的核心电压,给CPU供电,CPU才能正常工作。

整个加电的过程中就是笔记本电脑在按下开机键前后电路的工作过程。在维修过程中出现不开机的情况或按下开机键没有任何反应,以及按下开机键以后指示灯一闪即灭,都是供电系统故障造成的。

2.3 单元电路的供电测试

笔记本电脑电路的关键测试点有保护隔离电路的测试点、待机电路的测试点、开机电路、系统单元电路的测试点和CPU单元电路的测试点。

1.保护隔离电路的关键测试点

保护隔离电路的测试点为电源公共点,如MAX1632的22脚可以作为公共点。如果公共测试点有16V左右的电压,说明保护隔离电路工作正常,反之,则保护隔离电路有故障。

2.待机电路的关键测试点

待机电路的测试点为开机键的引脚电压,开机键引脚上有高电平,说明待机电路工作正常,引脚上没有高电平,说明待机电路及待机电路之前的电路有故障。

3.开机电路的关键测试点

开机电路的关键测试点为电源电路的各种控制信号。测量开机芯片的输出端,观察在按下和松开电源开关时芯片的输出端电压是否有0~5V的跳变。如果电压正常,说明保护隔离电路、待机电路和开机电路均正常,反之,则开机电路有故障。

4.系统单元供电电路的关键测试点

系统单元电路的测试点为3.3V和5V的电感线圈,也可以测量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如果电压正常,说明保护隔离电路、待机电路、开机电路和系统单元电路均正常,反之,则系统单元供电电路或开机电路有故障。

5.CPU单元电路的关键测试点

CPU单元电路的测试点为CPU内外核的电感线圈,内外核电压正常说明从保护隔离电路、待机电路、开机电路、系统单元电路和CPU供电电路均正常,反之,则开机电路有故障。

以上五个测试点不只是电压的测试点,也是测试是否有短路的关键测试点。在维修机器的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个电路有短路的情况,导致机器没法加电的时候,我们需要测量它们的对地电阻,逐一找出短路的故障部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