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引流:用消费者思维颠覆传统成交路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21:34:15

点击下载

作者:熊玥伽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极致引流:用消费者思维颠覆传统成交路径

极致引流:用消费者思维颠覆传统成交路径试读:

前言

在京东、大众点评网、糯米网都开了店,为何销量没有起色?

明明觉得自己的推广文章写得很好,为什么阅读量很低?

在微博天天蹭热搜,为什么粉丝还是没有过百?

店铺每天都在室外揽客,为什么路人看到就躲开?

……

在创作本书之前,我常常听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在说,微博涨粉太难了,写公众号文章太难了,逛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些“难”点似乎最终都指向了相同的东西——流量。我也曾目睹许多创业者和营销能手们,想出各种花样来吸引用户,无论其成功与失败,都成为了商业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不乏因极致的引流手法而一夜爆红的成功案例。

基于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案例,让我最终决定写一本关于引流的作品。现代的引流者们,他们或许是创业者,或许是专业的营销人、广告人,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引流,高喊着引流,却忙得没时间把经验和体会写成文字。

而这本书,将通过真实案例的实践总结,帮助大家理解引流的要点:

第一,引流是买卖双方互动传播的过程。

互联网技术打通了受众传播渠道,商品的信息发布和销售不再是商家说了算。以往,只有商家才引导消费者购买,而如今,消费者有了流向商家的自主选择权。

因此,以往常用的“营销”概念已经无法完全概括新的商品信息传播过程了,取而代之的是“引流”这个更加形象的概念,商家们也越来越习惯把引流放在嘴边。

第二,消费者决定引流的使用媒介。

在互联网时代,商品信息流通渠道非常多,这就导致了媒介那头的消费者越来越分散。如果引流者还想通过垄断媒介通道来强制传递商品信息,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遍地都是媒介的时代,谁能买断所有的媒介通道呢?

摆在引流者面前的,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介,又有微博、微信、电商等新兴媒介,还有很多其他看似不起眼的媒介,到底用哪一种或者哪一些媒介来传递商品信息更有效?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别去想当然地选择媒介,而是要分析你的消费者,他们喜欢用什么媒介,你就使用什么媒介引流。

第三,消费者和引流媒介决定引流内容。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消费者数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突破。消费者常用哪些媒介?什么样的内容更能促使他们购买?在大数据面前,这些问题找到了解答的方向。引流者可以根据数据判断消费者的喜好,从而决定营销内容。

另外,由于媒介的碎片化特征,在不同的媒介土壤里,内容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在微博上要会写小段子,在公众号上要围绕观点写文章。如果你的消费者喜欢用微博,那么你就得学会写好段子;如果你的消费者正好是某个微博大V的粉丝,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联合微博大V打广告了。

第四,引流不是短期刺激,而是长期付出。

有的引流者,为了一时的效果,通过疯狂降低商品价格来引流,但短暂刺激后,这种做法留不住顾客,而且难以持续。放弃短暂享受,追求持续引流,这才是引流者们在现在和未来需要坚持践行的理念。

在以上四点基本认识之上,本书将重点探讨消费者、引流媒介和引流内容,并且对引流时机加以分析阐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我们推向了碎片化时代,如果企业还在回味过往的辉煌,甚至试图重返绝对的集中化时代,那么终将被时代淘汰。

本书将会介绍一些引流的新方法,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快速而精准地了解消费者,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媒介与消费者进行接触,这些准备优先于任何营销策略。

引流不是一次营销活动,也不是一个广告短片,它是一个可持续的系统,是一个循环传播的过程,它的完成,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和推动。今,新技术和新思想正在推动引流的变革:如

第一,引流的概念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引流这一说法刚出现的时候,专指网络流量的导入。发展到后来,引流成为了一个线上线下通行的概念。同时,流量的指代范围扩大到了现金流、客流等方面。

第二,大数据研究的新技术被人们积极地运用到引流的商业实践当中。在各行各业,人们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深入了解顾客,并设计出科学的引流方案。例如影视行业,通过大数据能锁定粉丝喜好,以此精确定制出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在电商领域,通过大数据能够做到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的习惯爱好,定向为他们推荐相关产品。

第三,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思想出现,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理念、新的产品……引流也是如此,新的引流思维不断涌现。

在互联网飞速前进的这十年,引流也在不断进化。比如在过去,一个写作者无法单独成为引流渠道。但现在,一篇高质量的公众号文章就可以吸引超过十万次的点击,通过“赞赏”功能,作者能够立即得到现金回报,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本书的开篇,通过几个精选小故事的讲述,或许能够带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在时代的创新中,有的东西改变了,有的东西不会改变。在变与不变之间,有一些个体事件和人物,他们把控好了平衡,用创新的思维突破了引流瓶颈。从这些现象入手,我们或许能更好更系统地理解引流。《纸牌屋》中的大数据引流

2013年2月1日,改编自英国同名小说的《纸牌屋》(House of Cards)首次在流媒体服务商Netflix(奈飞公司)网站上播出。这部政治题材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瞬间点燃全球观众的热情,在当年艾美奖上,获得9项提名,并最终斩获了剧情类最佳导演、最佳选角和单镜头剧集最佳摄影三项大奖。2014年2月,《纸牌屋》第二季再次大获全胜,同时引发了业界对大数据浪潮的热议。

揭开《纸牌屋》的秘密

2014年2月,《纸牌屋》第二季上线之后,Netflix新增用户305万,当年第一季度用户观看的视频总时长超过40亿小时,在第二季上线后仅仅24小时内,有16%的Netflix用户至少观看了一集,这与第一季上线首日的收视率相比飙升了整整7倍。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也为该剧背书,在《纸牌屋》第二季回归时,他在推特上发文称:“明天看《纸牌屋》,请大家别剧透。”

从国家领导人到家庭主妇,从职场白领到普通学生,《纸牌屋》在全球40多个国家备受追捧,受众范围极广。据统计,《纸牌屋》第二季仅在北美就拥有大概3170万观众。

得益于《纸牌屋》的爆红,Netflix在2014年1月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3年第四季度营收达到11.75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24%;净利润达到480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500%。在《纸牌屋》第二季播出之后,Netflix的股价从2013年初的90多美元飙升至400多美元,市值疯狂暴涨近五倍。此外,Netflix订户数一举超越传统的HBO(Home Box Office,家庭票房)电视网,突破3300万,网络总流量达到900万。

显而易见,不管从客流还是现金流来看,《纸牌屋》的引流都是空前成功的。《纸牌屋》是Netflix首次自行制作并且完全依靠网络发行的电视剧,由大卫·芬奇、鲍尔·威利蒙联合制作,凯文·史派西主演,主要讲述了众议院多数党党鞭——弗兰西斯·安德伍德(Francis Underwood)在晋升为国务卿的希望破灭后,决定对背叛他的人实施报复的故事。这部被称为“白宫甄嬛传”的美国政治悬疑剧为什么会红遍全球,吸引那么多的观众?其实,在它热播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秘密一:惊人的大数据库。

据统计,在《纸牌屋》首播的2013年,Netflix的全部用户每天在网站上会产生3000多万个行为,其中,订阅用户每天会给出400万个评分,300万次搜索请求。

在用户运行Netflix时,Netflix已经将95%的数据进行存储,包括用户的账号信息、影片评分、影片书签和日志等等。高峰时段,Netflix每秒要处理超过5万次读取和10万次写入的操作,每时每刻,Netflix都能够灵活快速地创建和管理数据集群。正如美国新闻网站Salon.com(沙龙网络杂志)所描述的,用户只要登录Netflix,其每一次点击、播放、暂停、回放、关闭视频的行为,都会被作为数据进入后台分析。

Netflix或许并不能准确地知道每个用户点击暂停按钮的原因,但是,如果足够多的人在整段视频中的同一个地方做了相同的举动,那么,数据就开始“说话”了。

可以说,Netflix就像一双犀利的眼睛,在后台紧盯着所有用户的观影习惯。基于观影习惯,Netflix对其用户的消费习惯、偏好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随后就可以准确推送用户可能喜欢的节目,官方数据显示,3/4的用户都会接受Netflix的观影推荐。

从1990年开始,BBC(英国广播公司)曾把原著故事分为三部曲搬上银幕。几年后,美剧《纸牌屋》改编方、美国独立制片公司MRC(Media Rights Capital,媒体权益资本)的一位实习生在飞机上看了BBC版本,向公司强烈推荐。

拿到作品改编权并完成剧本再创作后,MRC联系了传统电视运营商HBO、AMC(英国经典电影有线电视台)等,但都遭到了拒绝。去找Netflix的时候,MRC原本只是想让它买断《纸牌屋》的线上播映权,没想到,Netflix一口气斥资1亿美元买下两季26集版权,并许下不用试播的优厚承诺。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Netflix对这个剧本进行了一次大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Netflix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用户喜欢导演大卫·芬奇的作品,而著名影星凯文·史派西主演的《七宗罪》等电影和英国版《纸牌屋》也都是点击率比较高的节目。同时,记录显示,喜欢政治剧的用户数量非常多。Netflix选择相信大数据。

秘密二:用大数据修通渠道。

更多人好奇的是,与Netflix一样拥有用户数据的公司还有很多,为何偏偏Netflix能够从信息海洋中逮到有价值的信息,获得如此惊人的结果?

其实,早在2005年,Netflix的首席执行官里德·哈斯廷斯就希望能有一种方式预测人们想要看什么节目,于是他们研究出了让用户看完电影来打分的星级评价体系,这种体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视频网站。

为了得到更准确的预测能力,Netflix还举办了Netflix Prize大赛,获得第一名的团队在算法上开发了一种更好的多维度预测引擎,大大增加了预测的准确度。

之后,在引导用户注册该网站时,页面会弹出一张近30行的电影分类表,用户可以找到自己喜好的分类,来选择自己以后要看的电影类别;如果用户不愿意亲自挑选,Netflix则会展示5部不同的电影,让用户根据喜好打分,当用户看的影片越多,推荐就越准确。

同时,Netflix会不厌其烦地向用户推送调查问卷,这份问卷超过100项问题,用户不必一次性答完,还可以不断修改答案。在后台,Netflix则会给每一部电影做标签,如浪漫程度、主角受欢迎程度等,通过对标签的归类,构建出了7万多种分类组合推荐给用户。

除此之外,Netflix还曾花钱雇人来看电影,它提取出影片的主题、主角、情节、结尾、色彩、道德情感等多个角度和属性,要求观影者对各个属性进行评分。Netflix还会抓取一些画面,分析画面的色彩、用户播放时的音量、背景音乐等元素,决定应该给用户带去怎样的效果。

Netflix每晚都会进行数据分析,查看哪些节目在哪些地区最受欢迎,以便及时调配服务器。在白天,有些服务器负责处理与视频流播放有关的繁重工作;到夜里,这些服务器就会转为承接对数据的分析工作。

就这样,Netflix修通了连接观众和平台视频的大数据之路,使其成为了流量引导的基础性工具。

大数据引流的革命性颠覆“《纸牌屋》预示着一场革命!”这句话出自英国《独立报》。从拍摄到播放,《纸牌屋》的整个操作流程都是一种行业性颠覆。

颠覆一:谁来导演这场戏?

与公开调查“观众想让谁当主角”“观众想让剧情怎么发展”的传统做法不同,Netflix通过大数据在背后悄悄地分析观众。当观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一部符合自己期待的电视剧,他会惊喜地评价:“对,这就是我想要的!这部电视剧太好看了!”相反,如果观众早就公开参与了电视剧的制作过程,这种惊喜感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说,大数据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最爱的演员和剧情,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一种被读懂的默契心理。这种心理的现实反映将成为流量聚集的基础,其结果必然是获得令制作方满意至极的超高收视率。

在对已有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后,Netflix发现了一个看上去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巧合:喜欢观看BBC版本《纸牌屋》的观众会经常观看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拍的电影,同时,他们也是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的忠实粉丝。从数据来看,这三个因素“无缝对接”,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区域,《纸牌屋》的导演、主演就此决定。随后,为了邀请到“红火三要素”之一的凯文·史派西出演该剧,剧组又苦等了10个月,足见拍摄团队在选择导演和演员时对于大数据分析结果的重视程度。

颠覆二:演观众心中所想。《纸牌屋》的主角弗兰西斯·安德伍德是一个反英雄人物。如今,影视剧中已经有很多此类人物形象:《黑道家族》里的托尼、《嗜血法医》里的德克斯特、《绝命毒师》里的沃尔特·怀特……,观众们已经习惯这样的形象,并且有所期待。同时,数据表明,很多普通人对于政治、权利、阴谋都有相当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一个层面上,《纸牌屋》引起了观众心中的共鸣。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剧版的《纸牌屋》保留了BBC原剧中主角直接转身对着镜头向观众独白的形式,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就是这样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让人们直呼过瘾。正常情况下,阴谋家不会向你直陈自己的动机,而这部剧的主人公却能把自己邪恶的念头完全展示出来,讲解自己如何狡猾而高效地达到目标,摧毁敌人,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人性中最恶的部分。

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在生活中基于种种束缚,无法将心中的想法完全释放出来。一方面,公众总是希望领导者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另一方面,大家又会怀疑,一个看似正派的领导,是否真的如表面那样。久而久之,大家会更愿意相信,一定权力地位的人物,或多或少总要涉足灰色地带。而在主角弗兰西斯身上看到的这一切,观众能够让自己生活中的压力或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的释放。

颠覆三:让你一次看个够。

实际上,《纸牌屋》最大的颠覆是在播放模式上。

传统美剧连载的播放习惯是每周播放一集。然而,Netflix根据大数据分析发现,其实很多人不喜欢在固定时刻收看电视剧,每周只播一集的形式会让人有反感情绪,甚至会造成部分用户的流失。人们偏向于将周播剧“攒起来”,在某个空闲时间一次性看好几集或者干脆一次性看完。因此,Netflix再次“顺从”大数据的导向,选择一次性播放完整的13集《纸牌屋》。

这种形式减轻了观众每周等待的焦虑心情,同时保证了剧情的结构完整和核心明确。该剧的编剧鲍尔·威利蒙曾说:“我们当然也有收视的压力,但性质不同。我们是从26集、26小时的视野出发考虑问题,不仅是一集电视剧,或者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的容量。”

虽然,一次性播完全剧使广告收入有所受损,但《纸牌屋》得到的狂热追捧证明了新型播放模式的成功。据2013年的尼尔森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美国人会选择一口气连续观看剧集,将近八成的美国人会使用流媒体来自行选择观看喜欢的剧集。而Netflix因为《纸牌屋》新增的用户收益已经完全追回了该剧的投资。

颠覆四:没有广告更疯狂。

按照传统的操作办法,一部影片在推出之前一定会“造势”,甚至在开播之前就启动营销计划,一直持续轰炸到上映后。然而,这样方式已经让人疲惫,市场反应也开始趋于平淡。

与传统不同的是,《纸牌屋》没有广告,只是在Netflix网站上做了推荐,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在《纸牌屋》上映前,Netflix做了10个版本的预告片,将每个版本都根据用户之前的观影习惯推荐给不同类型的用户:如果你是凯文·史派西的粉丝,推荐给你的就是他的特辑;如果你看过许多爱情题材的影片,你看到的则是一部以男女情感为主的特辑。

为了重磅推出《纸牌屋》,Netflix又适时推出了1集免费试看的策略,在包月制的价格模式之下,吸引非订阅用户向订阅会员转变。该剧第一季推出后两周内,有10%的Netflix用户观看了全剧,其中80%的观影者给出“好”或者“超好”的评价,86%的Netflix用户表示因为《纸牌屋》不会退订。

此外,Netflix公司还以剧名“House of Cards”专门注册了推特和脸书账号,并在公司的官网上添加了链接,着力营造浓郁的社交分享氛围,让浏览者与好友能够快速分享剧情内容。同时,Netflix的官方推特也以《纸牌屋》的剧照为背景图片,除抢夺眼球之外,粉丝们也能够在此分享观片感受。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随时随地的分享,Netflix调动了观众的活跃度,也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度。大批的观众开始自发为《纸牌屋》引流,通过多种自媒体渠道,发表自己的观影感受。一时间,人们感觉自己被《纸牌屋》包围了,出于社交、好奇等需求,不自觉地流入其中。

当然,《纸牌屋》也少不了舆论造势。第一季结束后不久,剧组便上线了第二季的片花,宣告了上演日期,满足观众期待的同时又成功吊起了大家的胃口。第二季上线前几天,剧组明星的专访、见面会也开始频频推出,最大程度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连一向高傲的《纽约客》杂志也不吝对《纸牌屋》的溢美之词,称该剧的推出,“让数十年未曾变过的家庭娱乐模式,第一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行业影响来看,《纸牌屋》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付费流媒体的固有印象,比如,网络视频业内容缺乏、植入广告过多、剧情生硬、粗制滥造等令人诟病的问题在这部剧身上看到了改变。之后,网络视频平台如何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引流策略、如何挖掘用户需求、如何提高品牌形象等等问题,都有了一个模板式的答案。

大数据引流时代来临

至今没有人知道《纸牌屋》的精确点击量,Netflix对此守口如瓶,也没有透露究竟如何分析数据,分析的重点和变量是哪些。《纸牌屋》只是一次尝试。但不可否认的是,Netflix斥资一亿美元的“豪赌”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大数据浪潮来袭,世界将因此而不同。

最早提出大数据概念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纸牌屋》在美国播出后,被搜狐视频火速引进中国市场,中国观众对于该剧的热情丝毫不亚于美国观众。在搜狐视频,《纸牌屋》前两季的播放量分别为1.19亿次和1.09亿次,排在搜狐视频所有美剧的历史播放量前十位。

相较于欧美而言,国内网络自制剧起步较晚,制作经验尚且不足,大数据的研发应用也都还在初级阶段。

尽管如此,国内网络视频的先行者们并没有裹足不前。

在冯小刚导演的《1942》上映一个月前,有机构通过对社交网络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部电影的票房是3.8亿左右。这个数字与当时电影界人士预期的7亿差距很大,而最终《1942》的票房3.64亿,与数据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电影《小时代》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小时代3》上映前,出品发行方乐视影业通过搜集微博和视频网站的数据,分析显示,该电影的受众平均年龄20.3岁,其中女性观众占比80%,其中一半的人喜欢玩微博,又以郭敬明、杨幂的粉丝居多。根据对受众爱好的分析,《小时代3》增加了名牌服装的套数,将《小时代1》天台上喝醉酒的桥段保留强化。

路修对了,流量自然就来了。今后,还将有更多的电影在情节设定、挑选演员、营销和票房预测等方面利用大数据。

无论如何,《纸牌屋》已经成为全球影视业的一个里程碑,促使更多人心怀热情和希望去探索、挖掘用户数据。人们相信,大数据引流的巨大潜力不容小视。像小米手机一样,玩转粉丝引流

2011年,一款“为发烧而生”的手机面市,成为一个引流神话:首款小米手机上市短短半天,预订量就超过30万台;2012年,小米手机2和小米手机1S同时上市,万人疯抢;2013年“双11”,小米手机在天猫商城一天卖出33万台,销量创全网第一;2014年,小米公司共销售了6112万台手机,同比增长227%。

在小米手机傲人成绩单的背后,时常充斥着“饥饿营销”“虚假销售”“期货产品”“无创新技术”等负面消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2011到2014年间,小米手机开启了一个粉丝营销时代,真正做到了把目光从企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它的成功引流成为行业内的经典案例,证明了所有营销应该从消费者开始,因为消费者决定了营销的成败。

重新读懂“米粉”“我在做手机的时候就想,能不能只做几款手机,为非常在乎性能和体验的20到30岁理工科男生做一款手机,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东西?”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如此说道。

登陆米聊论坛,你会发现有一群非常活跃的用户,他们很上进,也很懂手机。他们会将手机每个部件的性能分拆出来比较:CPU的性能怎样?屏幕是几寸的?电池的使用周期到底是多久?正是这群爱折腾、爱玩、黏度很高的发烧友,助推了小米这个国产手机品牌的一夜成名。

实际上,从一开始,小米做的事情就是大范围搜索、定位,力求精准地找到这群发烧友,在大数据支持下长期与他们沟通,为他们服务。很快,这群数码产品发烧友就像明星的拥趸一样有了自己的群体名称——“米粉”。“米粉”多少岁?

数据表明,小米用户中,以25岁至30岁的人最多,占比高达41%;其次是31岁至35岁的人群,占比23.1%;19岁至24岁的用户占比20.7%;36岁至40岁的用户占8.3%;40岁以上的用户最少,仅占5.7%。这就代表着,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和生活逐渐稳定的“轻熟”人群是“米粉”的主力军。“米粉”在哪儿?

百度司南的报告显示:在北京,关注小米的网民占比高达全部北京网民的7.57%。而在全国网民中,关注小米的北京网民占到5.44%。也就是说,北京网民对小米的关注度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网民。

此外,关注小米的人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华中地区,广州、深圳、东莞、石家庄、郑州、武汉等地较明显。而从“品牌发展指数”可以看出,小米手机的“现金牛市场”“潜力市场”“明星市场”和“弱势市场”,强大到可以覆盖葫芦岛、鸡西、石河子等地级、县级市。

从目标人群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IT业是小米用户重点分布的行业。而随着小米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小米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也带动了教育、科研行业用户的大幅度增长。“米粉”喜欢什么?

调查显示,小米的用户除了关注小米,平时还爱学习、爱研究、爱默默地通过电话与人交流。比起高大上的国际品牌,小米用户更关注主流的国产品牌,奉行“只买对的,不选贵的”准则,消费态度务实、独特、重口碑、重参与。与其他网民群体对比,小米用户的上网频率要高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对不同时期的客户所关注的网页内容和节目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在米1、米2时期,小米的大部分用户还处于事业起步期,他们急需通过求职或自我充电改善现状;在米3、红米时期,用户生活则更稳定,有更多时间休闲娱乐,发展个人爱好。

通过用户研究,小米大致描绘出了“米粉”的性格特征:爱科技、爱挑战、爱流行、重风格、轻品牌、爱自然、爱八卦、爱改变、不跟随、有主张、更专注、更极致。这些看似零碎的信息,聚合到一起之后,却为小米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小米的生存之道

雷军在一次演讲中说:“如果我们不能用大数据技术转化出价值,那我们公司再撑下去就真的破产了。”这句话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小米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第二,这些数据的价值甚至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在创办小米之前,雷军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泡论坛,他深谙网络论坛的门道,能够在密密麻麻的论坛信息中,找到最精华的帖子。而后来,他也为小米建立了论坛,使其成为搜索用户数据的主要阵地。

有研究报告指出,约有20%的小米论坛粉丝每周都有签到且在线时长超过20分钟;65.3%的用户每周都参与论坛互动,增加论坛的活跃度;17.5%的高粘性粉丝,多为企业头衔会员,兼具一定的管理功能,并影响其他粉丝参与互动。在小米的手机论坛上,每周都可以看到两三千篇用户反馈的帖子,其中不乏一些深度的体验报告。这些全都是客户的真实表达,是需求、问题的直接陈述,是含金量极高的大数据,也是令许多手机厂商艳羡的大数据。另外,小米公司的其他智能产品,也时刻积累着大量数据。比如,小米手环在连网状态下,可以存储用户所有的运动数据和睡眠休息数据,今后小米就能帮忙管理用户的健康和运动生活。

小米公司有个特别的规定:要求全员泡论坛、刷微博,这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曾说:“如果你不理解,你就把它当成工作考核”。员工泡论坛可以了解客户需求、收集产品问题,可以回复用户的意见、建议,也可以追问用户,与用户进一步沟通。

比较特别的是,小米论坛里有个小小的按钮——“我也需要这个功能”。这个不起眼的按钮,将有相近表达的人汇聚在了一起,小米员工对这个议题的回复,所有的人都能看见。在一些重要功能的确定上,小米工程师会在论坛上以投票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最终确定产品功能形态。在小米公司,产品大量功能的实现是小米与用户在论坛上沟通的结果,其沟通的过程就是产品形成的过程。用户的声音有人倾听,用户的意见有可能被采纳,小米着力营造的参与感就显现出来了。

目前,MIUI(小米科技旗下基于Android所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坚持每周发布一个新版本。也就是说,用户意见只要合理,公司在一周之内就能修改发布。

小米的产品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即从价格、款式到销售渠道,一切都是用户说了算。这种用户影响企业的模式,又被称作C2B(个人对企业)。小米手机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为用户创造了“衍生产品”——小米粉丝论坛,这不仅让小米实现了C2B的设想,还再生了一个大数据阵地。“今天,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小米的心血,也是数百万‘米粉’一起贡献的作品。”雷军的这句话或许就是真相。善用媒介,让内容拥有魔力

每个成名走红的故事背后,都必然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媒介通道在发挥导流作用,这些媒介平台也捧红了一批明星人物。电视明星、网红主播、微博大V、微信自媒体人,这些红人身上都深深印刻着媒介特征。有的微博红人就做不了博客达人,因为他们写不来大长文;相反,有的博客写手成不了微博大V,因为他们写不来段子,无法在140字内讲好一段话。

而近年来,一大批依靠内容引流的写作者在微信公众号崛起。他们大多在2014年前后开通了公众号,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积累酝酿,从优秀的内容出发,扩散影响力,聚集了大批粉丝。

这些靠创造内容为生的创作者同时也是引流者,他们售卖或者免费分享自己的知识创作成果。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微信,每个新媒介的兴起都会带动一批符合这个媒介气质的内容创作者,他们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受众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引来数以万计的追随者。

在微信公众号火爆的时代,内容引流者的地位达到了互联网经济时代的顶峰。IP火了,网红火了,独立写作者火了,种种迹象表明,受众们渴求优质的内容,也乐意分享好内容,并且愿意为之付费。这样的环境,让内容创作者们看到了希望,也开始绞尽脑汁研究如何才能利用媒体平台和优质内容进行引流。

吴晓波频道:整合资源,让媒介开口说话

从《大败局》到《激荡三十年》,这些中国企业家必读书的作者吴晓波被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是众多粉丝心中的财经界男神。

从写作出版到博客专栏作家,从开辟“吴晓波频道”公众号、“吴晓波频道”爱奇艺视频节目再到推出“每天听见吴晓波”电台,甚至玩转直播和内容电商平台“美好的店”,吴晓波完成了从一个商业记者到财经作家再到明星商人的转变。

在这个人才辈出、网红频生的时代,很多人能在某种平台或者媒介上一炮而红,而像吴晓波这样,图书、视频、音频全面开花,还能玩好公众号的人,实在不多。可以说,吴晓波的自媒体系统已经建立而且将继续发酵。

让吴晓波成为引流爆款的媒介首先是图书。

1998年,吴晓波刚过而立之年,他开始了写作生涯并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每年写一本书。

2001年,《大败局》第一部出版,其被誉为第一本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在那一年,中国互联网还在发展初期,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图书市场发展正盛,《大败局》一书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大败局》一书在当年一月份全国发行,到七月底时,该书已重版7次,累计印数已达15.5万册。用爆款来形容《大败局》的成功,一点也不为过。随后,图书市场持续火爆,《大败局》销量也远超百万册,加上每年坚持出版一本书,使得吴晓波的财经作家身份得以巩固和强化。

在此之后,《大败局Ⅱ》《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8》《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等一系列图书,使吴晓波走进大众的视野,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粉丝。

财新记者龚瀛琦在《吴晓波:总有一代人会实现“你”们的梦想》一文中,以一个粉丝读者的口吻写道:那时(2009年左右),买了他(吴晓波)所有的书(甚至再版的都重买一遍),看过他所有的专访(包括电视节目)。

这些经典图书,花费了吴晓波大量的写作精力,也为他积累了数不清的读者粉丝。时至今日,《大败局》已出版十多年,吴晓波也在其他媒介平台上成为了红人,但很多人还是因为这本书而喜欢上吴晓波,成为了他的铁杆粉丝。

图书读者就是吴晓波引流的第一批粉丝群体。读者赞扬他的思想,认同他的观点,享受他的文字表达。而吴晓波本人,也在图书领域深耕不懈。时至今日,无论身份如何多样化,吴晓波坚持自称是一位财经作家。

让吴晓波成为引流爆款的第二个媒介渠道是微信公众号。吴晓波不是微信公众号的首批使用者,但他进入公众号之时,正是微信公众号开始集中爆发的时刻。

2014年5月,“吴晓波频道”正式运营。在这个聚焦财经事件和人物的频道上,吴晓波的流量效应达到了新的巅峰。自其开通以来,“吴晓波频道”的粉丝基本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16年5月,这个以吴晓波个人影响力为主的公众号平台,在两年时间内就拥有了168万订阅粉丝,并依然保持着月同比增长10%的势头,发布的1700多篇文章获得了超过9500万次的总阅读量,《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等爆款文章阅读量均超过100万,在朋友圈持续疯传。对于很多公众号来说,平台开通前半年是粉丝引流的黄金时间,此后就会增长乏力,但“吴晓波频道”显然拥有与众不同的持续引流能力。

在写报纸专栏或者写书的时候,吴晓波或许有很多粉丝,也见过许多粉丝,但是他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他们到底是谁。而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吴晓波与粉丝之间的连接更直接了。

吴晓波在一次活动中这样讲:“20年时间,我眼睁睁地把报纸写垮了,把杂志写垮了,把新闻门户也写垮了……”从他玩笑的话语中,能看到吴晓波的媒介转型之路。

每一个重要媒介诞生时,吴晓波都有所关注,而且积极投身其中,使自己的文字创作与媒介渠道相适应,创造了一次次引流爆发。一个引流者,如果畏惧新媒介,不愿意改变适应媒介,就算曾经辉煌,也注定会跟随某个媒介的衰退而失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媒介新时代,既要有主要的媒介阵地,也不能停滞不前,更不应害怕尝试。

2014年5月8日,吴晓波频道在爱奇艺开通了国内首档财经脱口秀节目。同一天,也是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第一篇文章的日子。

两年间,吴晓波的图书、博客、公众号内容从文字变成视频,搬到屏幕上,引来了更多粉丝,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和支持。2016年,超过3万人订阅了爱奇艺的吴晓波频道,多期节目观看人次超过300万。

2015年5月,吴晓波的散文集《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出版,年底,“美好的店”在吴晓波频道上推出,以“吴酒”为主打产品的商品在“美好的店”内出售。

2016年7月,吴晓波在喜马拉雅电台开通“每天听见吴晓波”订阅节目,一个月时间,收听次数就超过70万。与免费获取的视频节目和公众号文章不同的是,吴晓波的电台节目采取了付费模式,订阅用户需要付出180元的年费才能“每天听见吴晓波”。

除此之外,当直播平台在2016年集中爆发之时,吴晓波也尝试了一把,他把自己的直播首秀放在了优酷。在直播的一个半小时里,100多万网友观看了节目,而吴晓波则在视频中首次亮出了自己的杨梅小岛,用无人机从水陆空全方位带网友一览千岛湖的秀丽风光。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吴晓波也是如此,虽然有专业团队运营“吴晓波频道”,但团队仍以一种媒介为主,其他媒介为辅。当吴晓波频道公众号平台开通后,团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公众号上,而视频节目、电台和直播平台一方面是作为公众号平台的补充力量,另一方面是为了规避风险。如果有一天公众号平台势头弱了,吴晓波频道受到影响下滑,那么其他平台还能够作为增补力量跟进,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引流大通道。

各个媒介渠道相互贯通、多管齐发,使吴晓波的整个媒介系统枝繁叶茂。当一种媒介大势已去,就要勇于放弃;当一种媒介牵涉了太多精力却不见成效的时候,也要及时放弃。敢于坚持,敢于放弃,这才是运用媒介引流的理智态度。

六神磊磊:读懂一个江湖,成为引流大侠

六神磊磊,80后,本名王晓磊,曾是新华社重庆分社的时政记者。2014年,他在工作之余写公众号文章,公号名字叫“六神磊磊读金庸”,因为他喜欢读金庸小说,而且常被蚊子叮,离不开花露水。

如此随意的一个公号名字,竟然火了。目前,六神磊磊读金庸的粉丝超过50万,文章阅读量10万+是常态,爆款文章的阅读量更是超过100万。让许多做公众号内容的人羡慕的是,六神磊磊就连打广告都有人愿意付费。当他发广告的时候,粉丝们是这样说的:“加油啊,磊磊,多一点广告,少一点真诚”“花露水君既要红,又要米。我们这些石粉儿只能一边爱,一边气。”“好文!看到一半就想转到自己朋友圈提高一下逼格”“我竟然把这篇广告文看完了”“当看到最后的广告,我一口老血喷到了电话上”,诸如此类的留言有很多,还有更多的是,读者们受到文章的启发或者产生了共鸣之后写下的感叹。他们会与六神磊磊分享自己眼中的郭靖、黄药师、杨过是什么样子。

金庸小说的粉丝很多,比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马云的花名叫做“风清扬”,取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在金庸笔下,风清扬是华山派剑宗的一代宗师,也是金庸小说中剑术达到最高境界的高手,毕生熟习独孤九剑。2000年,马云首次举办互联网界的“西湖论剑”论坛,就邀请了金庸到现场为大家指点迷津。

可以说,马云创立和管理阿里巴巴集团的诸多手法,都受到了金庸小说的启发,阿里巴巴就是马云打造的一个江湖。马云能在金庸小说的影响下做企业,而六神磊磊则能在金庸小说的启发下写文章。

这么多人读金庸,也有很多人能把金庸小说的细节信手拈来,但为什么只有六神磊磊能写出这些讨喜的文章呢?为什么他就能用独特的视角,幽默的风格,结合热点来解读金庸小说呢?

毋庸置疑,“六神磊磊读金庸”是一个内容引流的典型成功案例。从他的案例中,我们得到了几点有关内容引流的启示:

首先,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写作。六神磊磊在童年的时候就开始看金庸小说的连环画和电视剧,初中的时候开始看金庸原著,第一本金庸小说看的是《神雕侠侣》,还是借的同学家的盗版书。

别人看小说,可能就看一遍,但六神磊磊看金庸小说是反复看,一遍又一遍地看。他曾说,最怕整理自己家的书柜,一旦看到金庸小说就会拿起来再读,等他读完回过头来,很多事情都耽误了。

从年龄来看,六神磊磊出生于1984年,从初中开始读金庸至今,大概有20年时间了。这些年里,金庸的几部长篇小说,他甚至都读了十几二十次。六神磊磊自己也曾表示,“在读金庸方面,我和别人相比有一些优势,可能比90%的人读金庸读得稍微多一点,感触深一点。”

也就是说,虽然读金庸的人无数,但真正读深读透的人很少。如果你在某个内容领域没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你很难拥有爆发和持续的流量。对此,六神磊磊总结认为,“找到自己的火山,你才会有无限的熔岩。自己真懂的东西讲出来才会生动活泼,自己越是不懂的讲出来越不行。洪七公讲降龙十八掌就可以,他真懂,你让我讲唐诗,我就可以忽悠一点点,让我讲元曲就不行了。”

可见,在当今的内容引流领域,只有比别人懂得更多,才有可能成为拔尖的那一个。

其次,六神磊磊擅长融会贯通的内容表达。很多人读金庸,就只是读故事而已,但六神磊磊却总能把当下的社会热点与金庸小说的情节相结合,将书中的江湖拉近到读者面前。

大家在六神磊磊的文章中会感觉到,原来我们置身于江湖之中,江湖并不遥远。与此同时,从金庸小说解读社会,既是对现实社会的脱离,亦是江湖情怀的一种召唤。这种若即若离,忽远忽近的距离,让读者欲罢不能。

六神磊磊的第一篇文章《教主最不虔——读〈笑傲江湖〉之一》,不到两千字的文章,把东方不败统领的日月神教抽丝剥茧,说了个遍,得出的结论是:偌大的权力金字塔里,越是高层,就越不虔诚;越往基层,信众就越多。

文章的描述和结论让人浮想联翩,有人说不明觉厉,有人说内涵太深,有人说逼格够高,总之,这篇首发文章就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后来,通过《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金庸江湖里的三个宣传部长》《大人物战斗过的地方》等引流爆款文章,六神磊磊的江湖地位得以确立。

武侠小说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犀利幽默的文笔,无不透露出六神磊磊对内容融会贯通的本领。

发生疫苗问题的时候,他发表文章说“请用管我读金庸的劲头来管疫苗”,既是表达对内容被限制的不满,也是一种正义的抒发;当《爸爸去哪儿》节目很火的时候,他应景写了一篇《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几天内就被转了上万次;当快播CEO王欣受审的时候,六神磊磊写了一篇《请捂脸,坚持直播的勇气》,即使没有与金庸小说结合,即使点赞了国家相关部门,也仍然得到了粉丝的认可;七夕情人节前夕,他为一款手表写了一篇软文,阅读量也超过了60万;一篇《今天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发布后,公众平台就涨粉3000多……

六神磊磊不仅是一个读金庸的大神,更是一个内容运作的大神。这里的运作,是指他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以独特的形式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金庸,显然,六神磊磊这个读者与众不同。

他在总结内容写作的经验时提及:“要珍惜读者在你页面上的时间,永远不要低估网友追求美好内容之心,如果内容不好,宁可不发,别浮上来作死。”用心、走心、诚心、接地气,如果文章能够传递给读者这样的感情,那么就算植入广告,也会得到读者的宽容和鼓励。

如果你能因为对一篇文章的标题不满意而睡不着觉,半夜起来改标题,那么相信你的读者会从文字的另一端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如果你能从30个广告中,拒绝29个诱惑,只选择一个自己认同的品牌,那么相信你的读者能感受到你的爱护之心。

在自媒体环境下,内容是最具个人特性的,也是最让旁人琢磨不透的,更是有可能使得客流不请自来的唯一办法。

和菜头:请流量为内容付费

和菜头出生于1975年,大学毕业那年正好赶上互联网在国内普及的势头。作为早期资深网民,和菜头混迹过金庸客栈、泡网江湖、天涯论坛、凯迪社区等论坛,写过新浪博客,名为“槽边往事”,也曾在微博和推特驻扎,并且在一个名叫《树洞》(已关闭)的公益博客项目里写作。在公众号平台,他可以一天写7000字。

据称,他性格豪爽,交友很多,嗜烟酒,打过网络论战,当过专栏作者,拍过视频节目,出过书也闭过关,还在腾讯打过工。因其行文夸张犀利,在挖苦讽刺中又不失幽默,和菜头的文章,不管是评论吐槽还是生活感悟,都能吸引人驻足观看。

在2 0年的网络写作生涯里,和菜头写过“老狗学不会新把戏”“拥有梦想的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只做证明题”“书籍大多数和真理无关,有的只是性格差异”“人生中总得有那么一个阶段要漫无目的地闲游浪荡”“女孩子的心是神秘莫测的,像珊瑚礁上的热带鱼群”等经典的语句和文章,他时而文艺美好,时而犀利难挡,时而温柔、时而暴戾,但往往能直戳人心,被读者们奉为“大神”。

读和菜头的文章,会跟着文字哭、随着文字笑。外界评论认为,他是一个文学功底很深的人,是个天赋异禀的写手,也是一个长篇大论的话痨。知乎网友总结称:“(和菜头)文风可以在官腔、尖酸刻薄、高端犀利、知心姐姐、卖萌、煽情、呻吟、小清新、重口味、一派胡言之间转换自如。他从来另辟蹊径,有自创词汇、句式并引领潮流的能力。对于词汇,特别是各类跨界用语的拿捏能力,得用穿越来形容。”

当然,对和菜头的描述和评论就像他写过的文章一样,有无数种。有人喜欢他,跟随他超过十年的时间;有人看不惯他,从来没看过他一篇稿子。

当微信公众号进入人们的生活,内容成为新的引流爆发点之后,和菜头做出了改变。他不再无偿提供免费内容,他开始呼吁付费订阅,他的言行代表了许多网络写手的心声,他们在互联网上写作内容,他们火了,拥有了粉丝流量,但却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当订阅付费成为可能,自信的写作者开始改变。在“槽边往事”的公众号平台上,和菜头单篇文章的赞赏收入大多在4000元左右,赞赏最高的一篇文章收入超过32000万元。

2014年,和菜头就在“槽边往事”上尝试过付费阅读,他在《向读者收费这件事》一文中写道:“我在微信尝试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向读者要钱。理由是:你之所以会来,是因为觉得这里的文章有价值,为有价值的内容付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日活跃用户是总订阅用户的10%~20%,付费用户是日活跃用户的1.5%左右”,得出如此结论的和菜头说,数据是冰冷生硬的,靠此发家致富不大可能,但他依旧在进行大胆的尝试。

2016年6月8日,在罗辑思维的App平台上,读者需要支付199元/年,方可阅读和菜头在“得到”栏目上发布的“槽边往事”专栏文章,每周更新三次以上,该栏目的付费订阅量超过了10000份,而《槽边往事》一书在罗辑思维上的独家销量也超过50000册。

和菜头在《写在一万次订阅边上》一文中坦言,“有人说,如果我开设免费专栏,那么我的订户会是商业专栏作者的十倍;但是,如果开收费专栏,那么别人的付费订户会是我的十倍。我猜想这是真的,在通往美好明天的实用阶梯上,我这样的写作者站在最下一级。人们可能会欣赏无用之用,却是用非钱之钱。免费吸引流量,流量变为现金,互联网似乎一直都是如此的。”

不仅和菜头,还有吴晓波、李翔等内容引流者,都开始重视有价值的流量。分答、罗辑思维等平台的出现,则为这些内容引流者搭建平台,共享价值流量的红利。何为有价值?一方面,花钱购买内容的用户,是判断价值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付费用户虽然比免费用户数量更少,但是他们的精准度更高,对于他们的数据搜集和分析会更有效率。

以和菜头为例,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在引流环境中,内容,曾经而且至今都被人们认为是免费的东西,但在新的引流时代,扮演着“鸡头”作用的内容不仅会继续发挥引流作用,而且将得到应有的价值认可。

豆瓣网友卢十四在名为《我读了十年和菜头》的书评中说:“和菜头喜欢把网络称作比特海,而自己是一名海上船长。海上的生活居无定所,永是漂泊。这十年来,和菜头从新浪博客到独立博客;独立博客数量从一个发展到三个,又从三个归为零;在饭否、腾讯微博,他从玩家变成工作人员;他入股牛博,又和罗永浩决裂;他在新浪微博没一句正经,动辄自删个精光;除此之外,他曾经混迹的地方还包括而不限于中青论坛、泡网、豆瓣……在这个微信时代,他开设了公众号,但谁又知道明天船会航行到哪里呢?”

借用网友的话,和菜头们建造的网络付费内容之船,谁知道明天会航行到哪里呢?

咪蒙:煮一碗“毒鸡汤”,流量嗅味而来

咪蒙,原名马凌,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硕连读毕业后,于2002年始,任职于《南方都市报》,12年间,曾任专栏作者、媒体编辑,到2014年离开南都创业时,她已是首席编辑。

南都相对自由的氛围滋养了她,在读者面前,她从来都是主动举手,承认自己的“三俗”,而“可以尽情写娱乐相关话题”本身,就已经让她觉得自己“赚到了”。

2009年前后,在豆瓣、新浪微博、博客等平台上,她曾以“女人乃最大”为ID,伙同自己三个好友,一起追剧、谈明星、聊八卦,收割了一众粉丝的青睐,说她是当时“剧评八卦界头号选手”亦不为过。

她不讳言《康熙来了》对自己的影响,与小S风格异曲同工的是,咪蒙擅长“把一切正经的题材写得不正经,能在一切真善美中解读出恶趣味,能把一切高雅化成庸俗”。

基于这样的定位,2012年,她先后出版了《圣人请卸妆》、《守脑如玉》两本受欢迎的“厕所读物”。

但显然,2015年的微信公众平台,才是她真正走进大众视野的开端。“我必须承认相比微博我更适合公号,我不是段子手,我的文章是靠结构和气势下来,特别适合在朋友圈转发,适合朗诵,本身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面对“爆红”,她自信而笃定。的确,单日阅读量200万、篇篇10万+以及大量的100万+、单篇涨粉20万、70篇吸粉百万……这些亮眼数据,在微信公众平台红利似乎已不复存在的2015年末,咪蒙用事实刷新了我们的认知。

当人们试图探究这个自称“女流氓”的流量收割机为何有如此威力时,一个更进一步的命题开始浮现:大家盲目谈论流量、流量,似乎得流量者得天下,插上扁担也能开花,可流量的本质是什么呢?

对于这点,咪蒙早有清晰认识:“任何行业就是走心。谁走心,读者爱谁。”在每一次曝光和点击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背后是人心、人性,是人的勇敢与怯懦,也是人的超然与焦灼。

所以,她既写自黑型《我,一个矮子的史诗》《我承认,我就是个没尊严的吃货》,也写自我激励型《看书是我治疗自卑的唯一方法》《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拼》《是的,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既能写情绪化一泻千里,看起来好像自己占据了道德高地的《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也能写蹲下来,慢慢熬一碗鸡汤给你喝的《我不要你风光,我只要你健康》《所谓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说话》……

深谙人性弱点的咪蒙,用她的文字,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关键是“活生生”的人。因为,只有人可以吸引人。她从不介意去触碰敏感话题,在《我的爸爸,要结婚了》里面,讲到小时候的家庭状况,讲到她尚未成熟的自我怎样学着面对生活的真实与残酷时,她写道“他曾经让我近距离观摩到人性的善变、残忍以及分裂,但是,我依然爱他。”

撕开旧创需要多大勇气?她做到了,相比无所顾忌地谈论两性关系中的纠葛、社交关系里的潜规则,这一篇,才是她最大程度的真实袒露。

有评论说咪蒙将人性中“嗔”的一面肆意放大了。面对“毒鸡汤”的质疑,她亦同样清醒:“我也是从媒体出来的,你到这么大量级的自媒体的话你是有一个责任感的,你会发现我这两天的脏话收敛了,不是因为别人骂了我,是因为我有责任感,我生活中就是骂脏话的人。还有一种原因,我想尝试我不说脏话也可以好好表达。说脏话是为了有趣,有趣是一种突破和犯规,但这个不是突破和犯规的唯一方式。”

其实,在巨大的流量背后,那些被禁锢的、循规蹈矩的神经会自动做出诚实的投票——如今的人们不再需要被敲着小黑板的老师一本正经地说教了,他们更愿意听一个大大咧咧口没遮拦的朋友唠唠嗑。就像歌里唱的“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又何必再拆穿”。

某种程度上,这个热爱王尔德的70后,拥有缪尔·乌尔曼在《年轻》里描述的那种状态——“一座无线电台”。在别人还在头疼如何和90后下属友好相处时,她已经和她的90后小伙伴,在帝都闯出了一小片天地。

从咪蒙成为引流爆款可以得到一个认识:对于以内容为商品的引流者来说,也应当遵循其他商品的营销规则,即差异化竞争,并且尽可能放大自身特色。很多做产品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文字的自由性使得创作者容易忽略个性化凸显。

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风,但很少有创作者能够像咪蒙一样,找到自己的文字个性,并在抓到特点之后坚持放大呈现,成为独一无二的风格。有了高辨识度的文风,不管散发的是香味还是臭味,闻到味道的受众自然就来了。

一个:如何把内容作为商品引流?

2010年,韩寒创办的《独立团》杂志在第一期首发后就关停。两年后,作为《独立团》的延续和改编版,文艺阅读App“ONE·一个”面世。

推出第一天,就有20万用户下载安装了“一个”,这大大超过了韩寒预测的不到10万次的下载量。据称,版本发布不到24小时,“一个”就登上App Store免费排行总榜第1名。可以说,几乎仅凭韩寒的个人影响力,“一个”一出场就获得了成功,这就是以人作为引流通道的爆发力量。

当然,只靠韩寒是难以支撑起一个App的,就好像罗振宇无法一个人撑起罗辑思维一样。罗振宇找来了和菜头、李翔等大咖作者,他们评时政,讲财经;而韩寒的“一个”则从青年文学作家切入,集聚时下受欢迎的青春小说内容,讲故事给读者听。

初期,“一个”每日精挑细选,为用户带来一张图片、一句金句、一篇文章、一个问答,后来又加入了一首音乐和一部电影。很快,“一个”以极简的理念和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他们很多是韩寒的粉丝,也有很多是因为平台内容而来。

韩寒对文章的要求一向是要好看、有可读性,反对无病呻吟,强调情感真实,形式少一些,实在的内容多一些。在“一个”的开篇里,发表了韩寒的《碎片》一文,他写道:“以后有更多的小说,散文,评论,我写的,你所认识的人写的,你所不知道的人写的,甚至你写的。”

正如他所言,虽然粉丝们能够在“一个”上看到偶像韩寒的作品,但他们读到更多的,是其他作家的作品。大家还惊喜地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好看好读的故事,原来除了韩寒之外,还有很多优秀而且努力的写作者。“一个”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个内容引流平台,它拥有了大量其他作者的内容储备。张晓晗、方慧、张玮玮、陈谌、耀一、大冰等超过20位青年作家在“一个”平台上崛起,拥有了各自的粉丝群体,同时又为“一个”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

在“一个”平台上,有人喜欢看每天推出的经典名句和配图,有人喜欢它推荐的那首歌,也有人喜欢看小说。这些让人拍手称赞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用心创作的,但都是免费的。

当“一个”App的装机量超过两千万的时候,每天的活跃用户超过百万,这样的活跃量,实在羡煞旁人。2014年,韩寒宣传电影《后会无期》,“一个”的曝光量也随之大涨。一个夏天之后,“一个”的下载量突破3000万。

也就是说,超过3000万人免费享受着“一个”的内容付出。而“一个”似乎也遵循了互联网免费共给的不成文规则,一直没有在App平台上设置付费订阅模式。与罗辑思维直接通过互联网收费不同的是,“一个”选择了把线上内容做成线下产品,再进行销售。

两年时间,陈谌、张皓宸等人气作家在“一个”上发表的超人气小说集结成了《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谢谢自己够勇敢》《南极姑娘》等图书,面向全国读者销售,几乎都创下了10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