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生物大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5:35:10

点击下载

作者:《水下生物大观》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水下生物大观

水下生物大观试读:

前言

也许我们这个行星的名字取错了。我们的祖先对陆地的知识比对海洋多,因此称我们的行星为“地”。要是他们当时知道“地”(即地球)的表面有3/4布满了水,那他们说不定会在“地”字旁加上三点水。

生命起源于水中,过了千百万年之后才有若干种类生物适应到陆地上生活。然而,水提供的生存空间比陆地大100多倍,其中繁衍着形形色色的生物,从极小的单细胞植物到庞大的鱼和水栖哺乳动物,应有尽有,有的生活在阳光普照的水面,有的生活在深数千米黑暗的水下。因此,我们应该把水域叫做活的水域,把海洋叫做活的海洋。

海洋有14亿立方千米,是一个庞大的生存空间。在这广大的环境里,生活着一大群“海洋居民”。约20万种虾蟹鱼兽,1万多种植物,还有数不清的微生物,构成了神秘多彩的“海洋社会”。在海洋生活中,为适应海洋环境和生存斗争需要,“海洋居民”演化出了各自神奇的功能,形成了奇特的交流方式。相互之间有爱情;有纯朴的父爱母爱;有尔虞我诈;有残酷搏杀……它们的生存之争,留下了一个个奇妙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神秘的现象。

在淡水水域中同样有种类繁多的淡水生物。虽然世界各地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它为生物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水生环境,养育着无数奇特而美丽的动植物。它们同样以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存在,向大自然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水下生物大观》是窥探生存于广大水域,从微生物至大型鱼鸟的读本。其内容丰富多彩,非常有趣味性,相信一定会得到广大水下生物爱好者的喜爱。

水下微生物

一滴水,晶莹透亮,肉眼看上去,里面什么也没有,把它放到显微镜下,嘿,真是别开生面了!看哪,有像闪光的“表带”,有像细长的“大头针”、扁平的“圆盘”,甚至像精致的“铁锚”……令人眼花缭乱。这是些什么呢?

水中无形的“化工厂”——细菌

在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一种生命体,那就是肉眼难见的细菌。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和华盛顿之后1个月,又出现炭疽菌生物的恐慌,生怕恐怖分子搞细菌战。但细菌的存在并不都是“坏蛋”,在海洋中的绝大多数细菌,对海洋是有益的,不可缺少的,它们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无形的“化工厂”——分解海洋动物、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这种分解和转变对海洋生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没有这些细菌,海洋中的植物、动物也都活不成了。但这种状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这座无形的“化工厂”每时每刻都在生产植物、动物所需要的各种元素。

植物要靠光合作用来生存和繁殖,要吸收海水中的养料盐类来维持生活。在海水中的氮、磷元素少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植物就难活命。假如养料盐类得不到补充,那海洋生物也要因缺食而绝迹了。因为有庞大的细菌群体存在,因此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因为这些细菌有严密的分工,各司其职——腐败细菌把动植物尸体分解成氨和氨基酸,硝化细菌的职责是将氨和氨基酸氧化成为硝酸盐,硝酸盐是浮游植物制造有机物必须吸收的营养物质。在这个“化工厂”里还能生产出动植物需要的磷酸盐和大量植物需要的二氧化碳、氨和水。细菌还参与海洋的化学变化,使一些化合物沉到海底。因此,海底的沉积物的性质和分布,与细菌大有关系,尤其是海底石油,要是没有细菌的活动是无法形成的。细菌还能利用酶这个惊人武器,帮助动物消化。许多动物肠子里,1毫升食物中就有几百万个细菌,形成庞大的“食品加工厂”。可见细菌这小生物,是海洋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环境,细细 菌菌也是有千差万别的。公安系统的专家们,也常常利用细菌来破案。有的犯罪分子为了逃避作案地域,常常在海上把人杀死,把尸体弄到陆上,或者在陆上杀死后,把尸体抛到水中。公安人员只要取出死者胃中或腹腔里的水体进行化验,真相就能大白。海水中有大量的硅藻菌,如果死者胃中或腹腔里存在这种微生物,那么作案现场是在水上,否则,就不是。有的作案者,在东海杀人,把尸体抛到南海,企图迷惑公安人员,逃避罪责。其实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东海与南海的硅藻菌种类完全不同,在显微镜下形状完全不同,妄图瞒天过海是没有用的。小小的硅藻菌使许多犯罪分子阴谋败露而落入法网。

地质学家的朋友——有孔虫

在海洋中还生活着成千上万种浮游小动物,可以说在海中它们无处不在,在这奥妙无穷的世界里,有着它们的天地:它们许多成员中也神通广大。就拿有孔虫来说吧,它被地质学家当成了朋友,能揭开海陆演变的历史。

有孔虫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个海洋中。它是个大家族,据统计有1000多属,3万多种,并且还以每天增加2个新种的速度飞快增长。

有孔虫的全身由1个细胞组成,它大小只有海边1粒沙子的大小,在显微镜下形态各异,有瓶状、螺旋状、透镜状等。

有孔虫的最大特点,是祖祖辈辈都以海洋为家,生生死死都不离开海洋。没有海水的地方,找不到它的踪影;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有孔虫。活着的时候有孔虫在哪里繁衍、嬉戏,死亡之后就埋葬在哪里。有孔虫就是海洋发展的最有力的见证人。有孔虫

有孔虫这一特点,被地质学家看中和利用。许多桑海巨变之谜,都是有孔虫揭开的。江苏南通到连云港一带,过去有不少地质学家有争论,不少人认为过去大海光临过,为了证明这一点,终日辛苦,到处寻找埋藏在这一带海底下的旧时遗址,然而劳民伤财,一无所获。后来科学家知道有孔虫是海里必有的动物,结果在几十米的地下深处,发现埋藏着大量的有孔虫化石,完全证明距今10万年前后古黄海到达南通—盐城—连云港一线。这证明那时的黄海要比今天大得多。这一奇妙的结论,就是地质学家发现的。他们在考古中挖到地下80~90米,却找不到有孔虫的化石,而是发现埋藏有陆地上形成的泥炭和生活在淡水湖里的螺化石。这些化石证明,距今36000年前,今日的滔滔黄海,曾是一片桑田沃野。

大海的“测深计”——介形虫

有一种介形虫,它虽然只有0.5~1毫米大小,却被科学家喻为“大海测深计”。

为什么它有这个称号呢?原来它有一种特殊的性格,不同的介形虫,在大海里生活在不同的深度里。浅海里的介形虫,绝不会到深海中去,深海中的介形虫也绝不到浅海中去。地质学家就抓住它这一特性,利用来测量大海的深浅。科学家发现,在黄海西北部,有一种中华丽花介形虫,专门生活在1~20米海中;在黄海北部,有一种穆赛介形虫,专门生活在20~50米的海中;在黄海中部,有一种克利介形虫,专门生活在50米海深以下。这些介形虫尽管五花八门,但它们都居于严格的水深区,绝不互相乱窜。所以科学家找到不同的介形虫,就能画出一幅简单的海底地形图。介形虫不但可测出大海深度,而且利用它的遗体和化石,还能追踪历史变迁的踪迹。例如地中海和大西洋,古时到底是否连接在一起,考古学家曾争论几百年,谁也下不了结论,因为缺乏证据,再精密的仪器也无法回答,如今发现了一种深海角介形介形虫虫,它只能生活在深海,包括地中海的陆地沉积物中有多处发现,这证明几千年前,地中海是大西洋一部分,水深可达几千米。是后来沧桑巨变而形成了地中海。

介形虫种类很多,已知的有2500余种。多呈三角形、卵形、梯形等,一切海洋中都有它的分布。

具纤毛的单细胞生物——纤毛虫

具纤毛的单细胞生物,纤毛为用以行动和摄取食物的短小毛发状小器官。通常指纤毛亚门的原生动物,约有8000个现存种,纤毛通常呈行列状,可汇合成波动膜、小膜或棘毛。绝大多数纤毛虫具有一层柔软的表膜和近体表的伸缩泡。有些有丝泡、毒囊或菌囊等小器官,其功能尚不甚了解。虽然大部分纤毛虫营自由生活和水生生活,但有些种类如致痢疾的肠袋虫属则是寄生的。还有许多种类是在无脊椎动物的鳃或外皮上营外共栖生活。纤毛亚门可能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仅有一纲——纤毛纲,并以纤毛为依据分成4个亚纲:全毛亚纲、缘毛亚纲、吸管亚纲和旋毛亚纲。

纤毛虫属纤毛门,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纤毛在虫体表面有节律地顺序摆动,形成波状运动,加之纤毛在排列上稍有倾斜,因而推动虫体以螺旋形旋转的方式向前运动。虫体也可依靠纤毛逆向摆动而改变运动方向,向后移动等。

纤毛虫具有大核和小核各一,偶尔也可见到几个小核,以二分裂法增殖或接合生殖。前者采取无丝分裂,后者为有丝分裂。接合生殖时,遗传特征由小核传递,但也有证据表明大核可能含有决定虫体表型特征的因子。在虫体的近前端有一明显的胞口,下接胞咽,后端有一个较小的胞肛。

纤毛虫作为原生动物中特化程度最高且最为复杂的一个门,是一大类通常行异养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高度的形态和功能多样性。其个体大多在20~200微米之间,分布极为广泛,常见于海淡水、土壤等多种(含极端)生境中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纤毛虫多种宿主。目前全球已知约9000种,其中逾1/3生活在海洋中。

纤毛虫具有以下3个典型特征区别于其他原生动物:①通常终生,或生命周期的某个时期生有纤毛,用以运动及辅助摄食。纤毛由毛基体发出,可形成列或簇等特征性图式,与相连的微管及纤维系统,统称为“纤毛图式”,是现代分类学的主要依据。②具两型核,即细胞核由司营养的多倍体大核和司生殖的二倍体小核组成。③大多具有摄食用的胞口,其内通常附有复杂的口纤毛器;吸管虫类则以吸管作为摄食胞器,而某些寄生类群则完全缺失胞口。

纤毛虫是几乎所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类群,而某些种类却是赤潮成因及海洋经济动物的致病原。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纤毛虫多样性,但该类群在历次海岸带资源调查中均为缺项,许多生境(如海洋底栖)中的纤毛虫研究仍为空白。目前国内记录的海洋纤毛虫仅约300种,大量物种尚有待于发现。

进行纤毛虫的生物多样性与分类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该类群的构成与分布,从而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而且将为解答有关生命起源与进化、核质关系以及微型生物的物种概念等基本生物学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材料。

生物“温度计”——放射虫

放射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始微小动物,只有0.2~0.3毫米,目前科学家已经查明的就有6000种。为什么放射虫被生物学家喻为“生物温度计”呢?是它的生活特殊习性,使它成为一种卓有成效的生物温度计。因为放射虫对水温有严格要求,它分为暖水种和冷水种。暖水种只生活在炎热的赤道大洋区或温热的暖流放射虫区;冷水种只能分布在远离赤道的北纬40度以北水域。水温就像是一道道围墙,把放射虫牢牢各自圈在自己生活的天地内。因此,从放射虫的分布,就能看出大洋中各处水温的分布。肉眼难见的放射虫,就这样忠实地记录着大洋温度的变化。

放射虫这一特殊习性,被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利用了,成了他们考查古海洋温度的证据。因为堆积在海底的放射虫,本身就是一份古海洋水温变化的原始记录。当水温升高时,堆积的放射虫自然是暖水种;当水温降低时,堆积的放射虫应该是冷水种。

科学家们对太平洋北部喀斯喀特盆地35000年以来水温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就是从放射虫身上得出这一变化的曲线水温图的。36000~12000年前,全球处于寒冷的冰河时代,海区中的放射虫不仅以冷水种为主,而且数量剧减。12000年以后,全球冰期结束,进入温暖的气候期,此时海水中的放射虫又以暖水种数量剧增为特征。放射虫对水温变化的反映既灵敏又准确。

可见,放射虫既帮助着人们了解古海洋温度变化,又记录着今天海洋温度变化,它是海洋温度记录的信息库。

水下植物

水下和陆地上一样,既有动物,也有植物。水下的植物有数千种,绝大多数是藻类。海藻大致可分为2大类:①在水中浮游生活的浮游藻类。它们个体很小,主要是一些单细胞藻类,以硅藻和绿藻为主。浮游藻类体态轻盈,随波逐流,在辽阔的海洋中,凡有光线的地方就有浮游藻类的足迹。它们主要靠阳光和海水里的营养盐类生活,是海洋里有机物的基本生产者。它们不仅含有某些维生素,而且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②大型的底栖藻类。它们用假根附着在海底或岩石上,直接从海水里获得营养物质,它们种类、形态多样。

海底森林

在北美洲阿拉斯加到洛杉矶之间的沿海一带,在水深5.25米的海底,生长着一种外形非常奇特的海藻,叫留氏海胞藻。它是一年生的海藻,一般高40~50米左右,最高可达90余米。它虽然很高,但“茎”很细,直径只有1~2厘米,末端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气囊。气囊内盛满了混合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其容量可达数升。在气囊的顶部有一排叉状分枝的短柄,短柄上生长着32~64片“叶片”,这些“叶片”长可达3~4米。“茎”的基部有一较小的固着器,固着器具有稠密的叉状分枝,将藻体固着在海底的岩石上。整个藻体好像一只系着无数缎带的气球,随波荡漾在海洋里。因此,它又被称为缎带藻、气囊藻等。

在南太平洋沿岸低潮线以上较深的海底,生长着一种外形酷似一棵“树”的海藻,它的躯干直立,高度约3~5米,粗细却与人的大腿相仿。“树干”上部具有不规则的二叉分枝。在繁多的分枝上,向下垂着约1米长的“叶片”。基部有像根状的固着器,将藻体牢牢地固着在岩石或其他基质上。它单生或丛生,有时能够形成相当规模的海底森林。在高潮或半潮期间,整个森林都沉浸在水中,退潮以后,上部“枝叶”才能露出水面。

在北美洲,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到加拿大的温哥华岛沿岸,生长着一种像热带棕榈树的海藻,它的“茎”较粗,中空而富有弹性,看上去如同一根表面光滑的橡皮管子。“茎”的上端有短短的叉状分枝。在分枝上,向海 藻下垂着100~150片狭长的叶子。在“茎”的基部,有一个较大的半球形假根固着器,把整个植物体牢牢固着在岩石上,这种海藻像高山青松般挺立于中潮带或低潮带的岩石上,能够经受较大风浪的冲击。

虽然海底森林在人们的视野里显得洋洋大观,但构成海底森林的大型藻类其内部结构十分简单,整个藻体可以统称为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与高等植物有着根本的区别。由于大型海藻具有柔软的身躯,所以能屈折自如,随意摆动。大风大浪虽然能把海岸、码头损坏,却损坏不了这些海底森林,在近岸,它们起到了天然防波堤的作用。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1%,是生命的摇篮,也是资源的宝库。海洋生物的种类达16万种之多,而目前得到开发的仅占1%。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和耕地的减少,加之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不得不将眼光转向海洋这个资源宝库。

在海洋生物资源中,海藻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海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极强,因而世界各大洋几乎都有海藻分布。海藻主要靠阳光和海水里的营养盐类生活,是海洋里有机物的生产者。海藻储备的有机物相当于陆地植物的4~5倍。海藻的增殖量极大,据统计推算,海洋藻类每年的增长量约有1300亿~5000亿吨。海藻还是最基本的生命物质——脂肪酸的供应者,海藻中含有20多种溶脂性的和溶水性的维生素,其中包括有浓度特别高的维生素B、维生素C,还有在2一般植物中所没有的维生素B,也含有少量金属元素。海藻除含有12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之外,还含有相当高的蛋白质及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和辐射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开发海藻这个天然资源,海藻的利用范围和价值在不断地扩大和提高。

人类食用海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古书《救荒本草》中,就有晋朝大旱之年,人们采集藻类植物充饥的记载。在远东,早在公元前2700年以前就开始采集海洋植物食用。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苏格兰和法国食用海藻也有很长的历史了。海带、紫菜、鹿角菜、裙带菜、石花菜等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海藻食品。据测定,海带内含褐藻酸24.3%,粗蛋白5.97%,甘露醇1.13%,灰分19.36%,钾4.36%,碘0.34%;裙带菜的干品中含粗蛋白11.26%,碳水化合物37.81%,脂肪0.32%,灰分18.93%,以及其他维生素。日本人历来把海藻视为长寿食品,学生每日需定量吃海藻,以促进脑细胞的发育,开发智力。现在海藻的利用不断有新突破,人们利用海藻能制造出许多花样翻新的食品和菜肴。国外用海藻制成的食品已有200多种,如海藻面条、海藻冰淇淋、海藻酸奶、海藻罐头、海藻点心等。在一些空间技术发达的国家里,还使用海藻做味美和易于消化的宇宙食物。近年来,我国推出的绿藻补碘面条,也是一种大众化的海藻食品。

海藻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要大大超过谷物和蔬菜,如褐藻和红藻平均含蛋白质20%,绿藻的蛋白质高达45%,而荞麦和小麦则分别只有9%和14%。海藻中某些维生素的含量也超过许多蔬菜和水果,如海带中的维生素B含量等于土豆的200倍,胡萝卜的240倍。随着科技的发展,海藻的食用价值将进一步被开发和利用。

除食用外,海藻自古以来还被作为牲畜的补充饲料。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人们每年都把数以千吨的海藻直接用作牲畜的饲料,或作为生产饲料和肥料的原料。在澳大利亚沿海,每当潮水退去后,人们就把大批牛羊赶到岸边来吃海藻,牛羊长得膘肥体壮。不少国家用海藻或海藻与其他饲料相拌喂养猪、牛、鸡,获得可喜的成果。

海藻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石花、江蓠、麒麟菜、伊古草中可以提取琼胶,琼胶可广泛用于科学、技术和医学等领域,在实验室用琼胶作培养基培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食品工业上用琼胶来生产果酱、乳脂、汤、肉膏、水果汁、水果膏等;琼胶在香水和化妆品制造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医药工业中,琼胶被用来制造药物,如乳剂、散剂、胶囊、膏丸和硬膏里面都含有不同分量的琼胶。

从海带、马尾藻、巨藻、海囊藻、羽叶藻等海藻中可以提取褐藻胶,褐藻胶具有广泛的用途,在食品工业上,可用褐藻胶制造肠衣,包装食品,做汤和点心的添加剂,加到啤酒中可使啤酒长期储存而不变浑。把鱼、肉保存在褐藻酸钠中,可保鲜一年不变味。在医药上,褐藻胶可做补牙的牙模,制药片时加入褐藻胶可使药在胃中很快分解,褐藻胶也可作为生产胰岛素进行离子交换的介质。褐藻酸钙线是一种可被吸收的材料,用它缝合伤口不用拆线。用褐藻胶可以生产人造革、油布和硫化硬化纤维素,还可用它在混凝土建筑和公路建筑中隔热。褐藻胶也用于生产纸张和薄纸板、不透水的纺织物和水彩颜料、火柴头及电焊条包皮。把褐藻胶添加到蒸汽锅炉用水中,炉内就不会产生锅垢。在造林上,把树苗的根放到褐藻胶溶液中浸泡一下,不但成活率高,栽上以后长得比一般的树苗还要快。

从许多海藻中还可以提取钾、碘、甘露醇、甲烷、乙醇、轻油、润滑油、石蜡、橡胶、塑料等多种工业产品,而且海藻作为一种新的生物能源,为解决未来的能源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美国的海洋科学家在离太平洋沿岸城市圣地亚哥大约100千米处建立了一个水下种植场。在水深12米的海中,人工移植了一种巨型褐藻,它一天能生长60厘米,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据研究,只需借助于某种细菌,就可以把这些有机物质转变成可燃气体——甲烷;还可以采用简易的加热法,把它们变成“类石油”产品。据有关专家计算,一个面积为40平方千米的水下种植场,能够为一个5万人口的小城市提供全部需要的石油。一个延伸750千米的大型海藻种植场所提供的甲烷,足够美国目前所使用的全部天然气量。目前,美国能源部与太阳能研究所正在扩大实验,在水池中灌注海水培养这种单细胞的海藻,用来直接炼制汽车用的汽油与柴油。随着世界能源的日趋紧张,海藻必将成为能源家族中不可忽视的成员。另外,海藻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藻中之王——巨藻

在这海底森林中,还有一种巨藻,就像是陆地上的巨杉。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最高巨藻可达100余米,有的人说可达500米,被称为“藻中之王”一点也不过分。巨藻分布在太平洋沿岸、非洲南部沿岸、大洋洲沿岸,以及这些海域的海岛沿岸。这种巨藻的茎不像陆地杉树那么粗,而是很细,一般直径只有2厘米,但韧性很强,在水中曲折摆动。叶片长约40~100厘米,表面粗糙,边缘有锯齿,茎部有气囊,而且有一短柄与茎相接。气囊会使叶片漂浮于水面,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茂密的“叶片”能覆盖很大海区,有时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褐色藻巨 藻蓬。

这种巨藻是多年生植物,生命期可长达12年。巨大的藻林有利于生态环境,不但使海域植物众多,而且也吸引了大批腹足类、甲壳类和无脊椎类动物,成了它们的天堂,同时也是经济鱼类的栖息地,对保护渔业资源很有利。

这些巨藻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它含有丰富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不但可以食用,也是重要饵料和饲料。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用途,不但可提取多种药品,而且也可用于橡胶、塑料等多种工业产品,在国防军工上也有重要用处。近年来它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把它当成了未来人类解决食物和能源的“宝贝”。美国已经建立起巨藻海底“农场”,要大规模种植用来提炼石油。

巨藻科的所有种类,都属于冷水性海洋植物,生长在寒带和亚寒带,亚热带和热带也能生长。但这类巨藻生长区都有特定环境,要在沿岸较深的海底。这种海底“森林”巨藻,都是用孢子繁殖后代,所以称为孢子植物,这与构成陆地森林种子植物相比,在植物界的进化上是十分低等的。因此,虽然它们在人们视野里是“海底森林”,但只能是跟菌类相提并论的低等植物。高等植物都有根、茎、叶之分,而巨藻内部构造十分简单,只有叶状体,外部看去有根、茎、叶,实际上没有根、茎、叶之分。这种巨藻,我国科学家已从墨西哥移植到中国,正在北方一些沿岸深海里试种。不久的将来,“海底森林”也会在我国海洋中出现。

一望无边的海上“草原”——马尾藻

海底有“森林”,海上也有“草原”。1492年9月16日,哥伦布率领探险队正在茫茫的大西洋上航行。忽然值班人员大声地叫喊起来:“船长!前面有片大草原,你们来看啊!”哥伦布一听感到奇怪,举目一看,万分惊讶,远方的确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大草原,几乎望不到头。哥伦布兴奋地说:“我们发现新大陆了!”他欣喜若狂地下令船队高速前进。但是,当他们驶近“草原”时,不禁大为失望,原来并不是什么“草原”,而是无边无际的海藻!更奇怪的是,这一带海面风平浪静,死水一潭,宛如幽静的内地湖泊一般。

15世纪时的船没有动力机器,完全靠风帆作动力,空中没有风,海上全是茂密的草,船无法前进,哥伦布只好下令开辟航道。他们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用刀割,用手捞,用人力划船,硬是冲出了这可怕的“草原”。大家欢呼雀跃,好像是逃出了魔鬼海一样。哥伦布把这片海取名为“萨加索海”,意思是“海藻海”,后来人们把它取名为“马尾藻海”,因为这些海草模样像马尾巴。“马尾藻海”是舰船航行者的坟墓,有大批舰船误入其中,成了马尾藻的牺牲品。在这一海区,航海者见到的是阴森凄惨的景象,无数大小船只残骸横七竖八地露在海面,有船底朝天的,有船头翘起的,有尾部朝天的,也有露出半截子桅杆的。船到达马尾藻这一魔鬼海区,一旦被海藻缠住,就像被魔鬼抱住一样,十有八九船要沉没。1894年,有个名叫斯可特的帆船探险家,冒险进入“海上草原”后发现没有一点风,四处是残骸船,一些黄绿色的海藻像大蟒蛇一样从四周爬到船上,十分恐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英国特工队的船进入这片海区,闻到令人恶心的海藻奇臭,伸手去拉海藻会黏手,胳膊腿被它碰到过都会留下血痕。到晚上,这些海藻会爬上船来。指挥官奥兹明只好叫士兵通宵达旦挥刀跟海藻搏斗,两天两夜才逃出这片“海上草原”。

马尾藻海在美国东部海域,恰好在北大西洋环流中心,众所周知的百慕大三角区几乎全在这一海区内。有1000海里(1海里约合1852米)宽,2000海里长。北大西洋环流绕马尾藻海一圈,大约需要3年时间。从东面的亚速尔群岛到西面的巴哈马群岛的广阔海面上,分布着许多块“草原”,总面积达到450万平方千米。既蔚为壮观,又奇特得令人费解。为什么会形成这片世外桃源的大洋中的“草原”呢?科学家们经过考察,终于发现跟大西洋环流有关。这股环流宽约60~80千米,深达700多米,流速每昼夜150千米。环流日夜奔流不息,像一堵旋转着的坚固墙壁,把马尾藻海从浩瀚大西洋中隔开。大西洋的水几乎流不进马尾藻海,而马尾藻海的水也流不出圈外,形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水上“世外桃源”。这个“海上草原”像只魔术箱,常常变出一些令人惊奇的现象。科学家们在探测中发现,马尾藻海的海平面,要比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高出1米多,可是令人不解的是,那里的水却始终流不出去。

这些“海上草原”还有遁身法,神出鬼没,时隐时现,有时茂盛的水草突然失踪,有时又突然布满海面,景象神奇而又壮观。

有些科学家把百慕大三角比作一头发怒的狮子,经常发怒,在环流圈外横行霸道;把马尾藻海比喻成是一条在环流内冬眠的巨大蟒蛇。前者给人带来恐惧,后者给人神秘感。别看“草原”恬静而文雅,可是常常隐藏着杀机,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莫名奇妙的怪事。

1968年9月的一天,“海上草原”万里碧空,千里无云。一架代号为C132的客机飞越该海上空,乘客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这壮观景象,弄不明白为何出现“海上草原”。可是,谁也没有想到,飞机突然失去控制,鬼使神差似地坠入海中,一声爆炸之后就消失了。1973年3月的一天,一艘摩托艇驶入“海上草原”,不久,那海草像魔鬼似的从四面八方伸出黑手,把摩托艇拖下海去,神秘失踪了,连残骸也找不到,至今人们无法查清原因。

丰富多彩的海上“菜园”——菜藻

在海藻植物中,还有很多种是人们餐桌上的菜肴,中国人最喜爱的就有3种:海带、紫菜、裙带菜。还有供海味凉拌的各种海藻制造的胶粉,有细毛石花菜、小石花菜、江蓠、扁江蓠、海萝、鹿角油萝等,人们把它们誉为“海上菜园”。

平时我们经常食用的是海带,又名叫昆布、海白菜,它原产于寒带和亚热带的海岩石上。我国首先在大连海域发现,水产专家进行研究培养,于1956年南移到舟山群岛,获成功之后又在全国推广。开始只能在透明的清海水中养殖,在浑水中无法成长。后来水产专家又进行研究,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在沿岸海域大批地养殖。

海带喜生长在水层较深,水流畅通、水质肥沃、水温较低的海域里。适宜水温5~10℃,10~20℃还能继续生长。每年的11月至翌年5月是海带养殖期,而6~9月是海带盛产期。海带为橄榄色,晒干后成为褐绿色。

养殖的方法是筏式养殖,即是在天然的海域,让海带藻生长在网、绳索或竿上。养殖时,把海带、紫菜或裙带菜按一定距离分别夹在绳子上,绳子绕在水中的浮架上,浮架用竹筒或玻璃球作浮子,将绳子两端固定在海底。这样藻类吸收海水中的养分而成长。

常吃海带能祛病延年。它含有3‰~7‰的碘,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内分泌甲状腺素,它具有兴奋交感神经、促进新陈代谢作用,使蛋白质、糖和脂肪的代谢加快,促进幼儿发育。如果人们在发育期内甲状腺功能衰退,就会发生幼儿呆小症:骨骼发育不全、身体矮小、智力差。反之,甲状腺功能亢进,就会产生心悸、发汗、易倦、粗脖子,手指颤动等现象。食海带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海带含有甘露醇,可以降胆固醇、防心脑血管硬化。海带碱度大,还可对食物中肉食的酸性起中和作用。海带的褐藻酸有帮助排泄作用,能防止便秘引起的癌疾。

美国科学家近年来在试验种植一种巨形海带,在大洋上大面积种植,用来提炼“生物石油”,开辟新能源之路。

裙带菜生命力极强,自发和养殖都发展很快,一片片,一簇簇,不怕风吹浪打,生机盎然。更可贵的是2~3月份,恰巧是北方蔬菜品种单调季节,它却繁殖异常快,味鲜美,给市场和每户餐桌上带来了鲜气。

海藻是海味凉粉制作的重要原料。酷夏,放上一盘海味凉粉,可为美味佳肴,有清凉解暑之功效。

最常用于制作凉粉的海藻叫石花菜,老百姓又叫它冻菜。它多年生,紫色,具有复杂的羽状或不规则的分枝,一般高10~20厘米,常丛生于大潮干线附近,或者是潮下带5~6米的海底。在我国北海、东海、南海都有生长。种类也很多,有小石花菜、细毛石花菜、大石花菜和中石花菜等。它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利用其生产的琼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畅销国际市场。

制作海味凉粉很简单。首先将海石花菜洗净,用50~150克干石花菜加到5~9千克水中,放在锅里熬煮,煮成溶胶后,用纱布过滤在容器内,冷凝后就成凉粉了,加点糖和果汁等作料,就可以食用了,那可是下酒的好菜啊!

除石花菜制粉外,还有鸡毛菜、仙菜、江蓠等藻类,也可制食用凉粉。这些菜在广大海域沿岸都能生长,一般都长在潮水波及的地方。这些菜几乎在日本、美国、澳洲及非洲也都能生长。

海中不但出产凉粉,而且还能直接生长粉皮。这种海藻真似一张张紫红色的粉皮,所以人们叫它粉皮菜。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海、渤海沿岸,是极好的副食品,每当夏秋生长季节,居民们都忙着去采集。有一种名叫锡兰的海膜的海粉皮,是台湾人民喜爱的一种食物。

每到春季,在海边朝阳的岩石上,还生长着一种十分奇特的海藻,形状和颜色像一簇簇的牛毛,人们叫它海牛毛。它的学名叫海萝藻。既可食用当菜,又是工业原料。

值得一提的是紫菜,在岩边礁石边上生长,繁盛地区,整个礁石好像紫色地毯,在阳光下熠熠发光。这种海菜人们并不陌生,市场上到处可见。它的种类也很多,可分为甘紫菜、长紫菜、皱紫菜、坛紫菜、边紫菜和条斑紫菜等,营养价值都很高,做汤味鲜美,是我国人民最喜欢的汤菜。

海味植物做的菜实在太多,不可能样样说全。如果说海洋蔬菜同陆地蔬菜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海洋蔬菜颜色更绚丽多彩。

前途无量的食品——螺旋藻

在西班牙和墨西哥的一些沿海小镇上,500年前就用湖里、海里捞起的藻类,做成五花八门的软饼在市场上出售。这种藻,就是螺旋藻。400年后,科学家们对这种“蓝色或绿色”软饼的原料——螺旋藻进行研究,结果有一个惊人发现,它含蛋白质占它净重的70%。而且科学家还发现,这种藻极易生长,繁殖惊人。许多湖泊和海域,螺旋藻占80%~99%,一些动物和植物几乎无法生存的地区,它照样旺盛地生长。螺旋藻含蛋白质如此高,说明它的营养价值比大豆要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专家,对它蛋白质的质量也进行过鉴定,它的氨基酸平衡完全达到理想标准。从螺旋藻中提取的粗蛋白中含有蛋氨酸、色氨酸和其他必要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的含量即使不比酪肮——牛奶中主要的(也是唯一的)蛋白质——中的含量高,也和其他差不多。螺旋藻的蛋白质只是比较缺乏赖氨酸。螺旋藻但它跟其他藻类相比,更适合作食物和牲畜饲料。因为这种藻是原核生物,它缺乏高等生物体的那种高度组织的细胞结构,其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物质组成,这种物质容易消化,它比得上细菌里形成的非纤维素物质。

那么螺旋藻为何今天没有推广到大量在人类食品中应用呢?这里有个关键问题需要长期实验观察,那就是螺旋藻含有核酸较高,约占4%,高于一般植物含量1%~2%,而核酸在长期食用中可能危害健康。

那么近30年来科学家的实验,到底有哪些发现呢?主要有3点:①螺旋藻含有几乎全部色素,有绿素的绿色、类胡萝卜素的红色、叶黄素的黄色、紫黄素的紫色。在饲养动物时,加进螺旋藻,鸡的蛋黄和鲤鱼的肉,颜色更深了,更接近自然色。肯尼亚的火烈鸟的粉红色,就是因为这种鸟的主要饲料是螺旋藻。②动物饲养中,如果全部应用螺旋藻作饲料,生长要快,在动物生活期间没有发生不良后果,尸体解剖后,各种器官、肌肉都没有发现异常现象。③对墨西哥阿兹特克人和乍得的加奈姆人进行实验调查,已经证实,在有控制条件下,食用螺旋藻对健康没有影响。螺旋藻可以成为供人食用的蛋白质的一个来源,这一点在美国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

科学家所以预言螺旋藻是未来前途无量的食品,还有另外2个重要原因:①螺旋藻要求的生长条件极低: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阳光,但需要碱性强的生长介质,而这种介质对其他微生物是不适宜的。②螺旋藻生长快,产量惊人。

螺旋藻可以在露天池塘、湖泊、水库、洼地、海洋、封闭的塑料管道,甚至房顶的水池里培育生长。每天每平方米的产量净重可达20克,单位面积年产量估计可比小麦高10倍,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的10倍。如果小麦产的蛋白质转化为动物蛋白后,人才能吃;假如螺旋藻直接供人吃,那么它比小麦作为动物蛋白来源作用高100倍;如果跟牧草作对比,螺旋藻产生的效果将比牧草高近30倍。而且许多国家开始了螺旋藻的工厂化生产。科学家预言:螺旋藻有可能解决全球的能源、食物和化学原料等供应问题。这在全世界人口猛增、土地减少,粮食、能源不足的今天,螺旋藻可能是“救世主”的降临,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生存最有前途的食物新源。

能预报天气的怪树——海柳

在南沙群岛,渔民们经常从深海里钓鱼时钩上一枝枝海树,有的有拇指粗,有的比拇指还粗,这些海树呈褐黑色,叶片细小,枝条很多,人们把这种海树叫海柳。这是一种海藻,生长在较深的海里,多得像延绵数千米的树林。这种海柳可以提炼出一种工业用胶,并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烟斗材料。

在三亚和广州工艺品的厨窗里,人们经常被一些海柳做的烟斗所吸引。这些烟斗造形奇特,结构新颖,有的上面刻着花鸟走兽;有的雕着“松鼠葡萄”、“松柏鹤”;还有“猴子偷寿桃”……一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三亚工艺品商店,有一支“龙吐珠”的烟斗格外引人注目。整个烟斗上雕刻着一条气势雄伟、扬鳞舞爪、峥嵘吐珠的云龙,似乎要腾空而起,博得许多参观者的赞美。

海柳做的烟斗,不仅工艺精美,色泽秀丽,更重要的是这种烟斗不会烧焦,吸烟时会感到特别清凉爽口,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海柳被台湾人称为“台湾海峡神木”,因为它藏于深海中,不易采伐。海柳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寿命可达千年。它以吸盘紧固在海底礁林间,高达数百米,酷似陆地柳树,因此叫海柳。海柳木质坚韧耐腐,有“铁木”之称。

海柳用途广泛,浑身是宝。成片的海柳是海洋生物的保护伞。在福建东山岛海域,潜水员在海底发现一件稀奇的事,在一丛海柳伞下,栖息着一只老海龟。更令人奇怪的是,渔民发现,每当海柳林上面海水变混浊,并伴有轰轰低回声,海上准要变天,当地渔民说:“海柳是自然气象观测区”。

海柳的耐腐力是惊人的。1958年在东山岛发掘出一座宋代古墓,其中有不少是海柳雕刻的手镯、酒具,滑溜锃亮,光可鉴人。再如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海底木供桌是康熙丙辰年元旦放在寺内的,历经沧桑至今,“火焚不损,水渗不腐”。

海柳还是一种药材,是杀菌、治疗单纯甲状腺的妙药。海柳也能治高血压,民间用海柳放嘴里咬碎,跟唾沫一块涂在淤血伤处,可加快伤口愈合。在水族馆的一些水箱里,放几枝海柳,能起到净化、消毒作用,延长换水周期。

防风防浪的“哨兵”——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落,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

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海上红树林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千米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千米,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许多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胎生现象——红树林最奇妙的特征是所谓的“胎生现象”,红树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开始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几小时后就能在淤泥中扎根生长而成为新的植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则可随着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数个月,在远处的海岸扎根生长。

特殊根系——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发达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树干的基部长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红树林的支柱根不仅支持着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的侵蚀,因此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

红树林经常处于被潮水淹没的状态,空气非常缺乏,因此许多红树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满足了红树林植物对空气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纵横交错,使人难以通行。

泌盐现象——热带海滩阳光强烈,土壤富含盐分,红树林植物多具有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植物具有可排出多余盐分的分泌腺体,叶片则为光亮的革质,利于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印度洋海啸给世人敲响了警钟。此间专家提出,我们必须吸取教训,提高防灾意识,除加强沿海地区的防波堤建设外,应尽快恢复沿海的红树林。红树林是公认的“天然海岸卫士”,树木抵消波浪的作用非常大。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岸的70%分布有红树林。种类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树皮富含单宁。包括有:①红树植物——红树植物是专一在红树林中海滩中生长并经常可受到潮汐浸润的潮间带上的木本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卤蕨。②半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是只有在洪潮时才受到潮水浸润而呈陆、海都可生长发育的两栖类植物。③伴生植物——生长在红树林区经常受潮汐浸润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榈植物和藤本植物(三叶鱼藤)。④红树科植物——红树科植物是分类上归属于红树科的植物。如木榄、海莲、秋茄、红树、红海榄等。

海洋动物的食物——海草

海草是指生长于温带、热带近海水下的单子叶高等植物。海草有发育良好的根状茎,叶片柔软、呈带状,花生于叶丛的基部,花蕊高出花瓣,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水生生活环境。

海草被认为是在演化过程中再次下海的植物。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已知有12属49种,其中7属产于热带,2属见于温带;3/4的种类产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中国沿海已知8属,其中海菖蒲、海黾草、喜盐草、海神草、二药藻和针叶藻等6属是暖水性的,产于广东、海南和广西3省区沿海;虾形藻属和大海 草叶藻属是温水性的,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山东等省沿海,其中的日本大叶藻的产地,延伸至福建省和台湾省沿海,甚至粤东、广西和香港沿海。陆地上的植物有树木花草,它们构成大片森林、草原或花园绿地。海洋里的植物都称为海草,有的海草很小,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十倍、几百倍才能看见。它们由单细胞或一串细胞所构成,长着不同颜色的枝叶,靠着枝叶在水中漂浮。单细胞海草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很快,一天能增加许多倍。虽然它们不断地被各种鱼虾吞食,但数量仍然很庞大。

海草根系发达,有利于抵御风浪对近岸底质的侵蚀,对海洋底栖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溶于水体,对溶解氧起到补充作用,改善渔业环境。海草常在沿海潮下带形成广大的海草场。海草场是高生产力区,这里的腐殖质特别多,是幼虾、稚鱼良好的生长场所,同时也有利于海鸟的栖息。它能为鱼、虾、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隐蔽保护场所,海草床中生活着丰富的浮游生物,个别种类海草还是濒危保护动物儒艮的食物。海草场保护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视。

大的海草有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长,它们柔软的身体紧贴海底,被波浪冲击得前后摇摆,但却不易被折断。海草的经济价值很高,像我国浅海中的海带、紫菜和石花菜,都是很好的食品,有的还可以提炼碘、溴、氯化钾等工业原料和医药原料。

海草是海洋动物的食物。有些海洋动物是食草的,另外一些是靠吃“食草”动物来维持生命的,所以,海洋中的动物都是靠海草来养活的。

海草像陆上的植物一样,没有阳光就不能生存。海洋绿色植物在它的生命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养料,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糖、淀粉等),以满足海洋植物生活的需要。光合作用必须有阳光。阳光只能透入海水表层,这使得海草仅能生活在浅海中或大洋的表层,大的海草只能生活在海边及水深几十米以内的海底。

水中的远古遗民

几百年来,生物学家为了寻找生命在海洋中,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动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证据,千方百计寻找化石,寻找动物中“远古的遗民”,尤其是寻找进化历史过程中的过渡型的动物。下面列举一些海洋中“远古遗民”,作为探视生命进化中的一个窗口。

看不见头的鱼——文昌鱼

鱼是脊椎动物,它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如何证明这一点呢?生物学家找到了一种活化石,这就是文昌鱼。这是一种珍贵的海洋动物,它的形态结构特殊,既有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又有脊椎动物的特征,是无脊椎动物进化到有脊动物的过渡类型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被研究生物的专家称为活化石。

有人说,文昌鱼是无头的。真的如此吗?事实并非如此,说它没有头是因为它的头部形态和躯干没有明显的区别,它的神经管前端膨大的脑泡要比支持身体的脊索短,这样从外表看去似乎看不见头,因此误认为是无头鱼。文昌鱼虽然名称上冠以鱼字,其实它不是鱼类。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的外形似小虫,只有几厘米长,两端尖细,没有明显的头,无鳞,无脊椎,连眼、耳、鼻器官都没有;它的心脏只有1条能跳动的腹血管,血是无色的,全身半透明;它的脑也不完全,仅有2对脑神经;它没有分化的消化器官,除了区分出口和咽喉,只有一条直肠通肛门。

文昌鱼尽管称不上鱼,但它却是鱼类的老祖宗。文昌鱼是头索动物,它虽然不如脊椎鱼类,但它具有其他高等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都出现的鳃裂、脊索,背上也有了1条空心的神经管。因此,文昌鱼比无脊椎动物文昌鱼要高一等,而比鱼类又原始得多。在当今地球上,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过渡种类脊索动物极少的情况下,文昌鱼便成了这种过渡类型的代表,因此成了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显得更为珍贵。

文昌鱼在中国的产区是福建同安一带。那里的老百姓叫它“米鱼”。传说是当年郑成功屯兵海上,有次水师停泊在石井、安海之间,将士们没有粮食做饭,郑成功就将一堆米饭倾倒在海中。霎时,海面上浮现着许多小鱼,士兵们捞起做菜煮吃,成了粮食,雪白如大米饭,因此叫“米鱼”。这给文昌鱼披上了神秘色彩。

其实在历史上,对文昌鱼的命名,也有着一段趣闻传说。1774年,德国科学家佩拉斯首先发现了文昌鱼,但他却误认为其是蛞蝓一类的软体动物。蛞蝓形似无壳的蜗牛,专吃蔬菜和瓜果叶子。1834年,意大利的科斯特又把文昌鱼错划为脊椎动物的圆口类。1836年,英国的耶尼尔索性按文昌鱼的形状,称它为“两头类”动物。后来经过鱼类专家们长期的考证研究,文昌鱼终于被定为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头索纲、文昌鱼科、无头亚科,这才正式命名为“文昌鱼”。

文昌鱼像条小虫,它有一种特殊本领,那就是灵巧的钻沙能力。它是半底栖生物,一般能活4年。它生活的海区是粗糙的沙滩,要有比较稳定的环境,而且要有少量淡水注入。文昌鱼浮游期过后,它便钻居沙中。幼鱼喜欢细沙,而成鱼则喜欢钻居由碎贝壳形成的粗沙中。平时它们总是把身体后端伸入沙中,仅露出前端触须部分呼吸和寻食。文昌鱼的前端触须非常敏感,一当受惊,立即就会藏到沙中去。文昌鱼只有一只眼,非常怕强光,一般白天都躲在沙里,只有夜晚才出来觅食。文昌鱼因为没有鳍,在水中无法平衡和随意转弯,因此只能靠肌肉的收缩来摆动身体和尾巴,像小泥鳅一样向前“弹游”。

由于文昌鱼有以上特征,因此要捕捞它也要与其他鱼的方法有所区别,既不撒网,也不施钓,而是使用一条小船,一把特别的铁锄和水筒,以及木板、竹筐等工具。文昌鱼没有渔期,但受风浪和潮汐的影响。它全年都可捕捞,在福建农历七~十二月是旺季。捕捞时,每船两人作业,选点抛锚后,一人负责用铁锄耙把含鱼的沙子捞上来,倒在木板上。另一个人舀水来淘洗,将文昌鱼滤出来。因此这种捕捞作业相当劳累原始,一条船一天仅能捕捞鲜鱼几千克,旺季时也不会超过10千克,而且这种方法沿袭到今天。

文昌鱼因为是过渡类型动物,成了生物研究的重要标本。我国厦门大学生物系,成了向世界提供文昌鱼标本的基地。

文昌鱼不但在教育科研上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一种有营养的珍肴。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0%,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碘,用来炒蛋、熬汤,味道更为鲜美。

海中活化石——鲎

远在泥盆纪,鲎就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经历了4亿年的时间,它没有像其他生物那样向着更高更复杂的阶段进化,而是仍旧保持着原始生物的老样子,因而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

鲎的身体披有甲壳,甲壳厚而坚固,沿海的居民常用它来舀水。鲎的身体分3个部分,头胸甲、腹甲、剑尾。剑尾长满了刺,形似一把三角刮刀,能自由挥动,既可以防身又可以进攻。鲎除了头部两侧各有1只复眼,在头部正中还有1对单眼。既然是单眼为什么还要冠以“对”呢?这是因为这对眼睛,完全连在一起,只是在正中以一条细细的黑线相隔,这双合二为一的眼睛是鲎的行动指南,它像一具最灵敏的电磁波接受器一样,能接收深海中最微弱的光线,鲎就靠它,在海底行动自如,从不迷失方向。

鲎的嘴位于头胸甲的中间,嘴的周围有6对长爪,其中有对是用来帮助摄食的。雌鲎的前面4对爪是4把大钳子,用它们可以捕到食物,而雄鲎的前4对爪是4把钩子,专门用来钩着雌鲎,雌鲎在身体的相应部位留有余地,准备雄鲎搭钩。雄鲎是个“懒汉”,从来都是让雌鲎背着走。在浅滩上,只要留意观察,就会发现,一对对鲎在沙地上筑巢做窝,肥大的母鲎,背上驮着瘦小的丈夫,慢慢地爬行,这时候,只要一捉便是一对。

鲎一般把家安在潮间带浅滩上,它们做好窝就开始繁殖,雌鲎可以从它的2个生殖孔同时排卵,卵如同绿豆大小,一次可排出数以万计,这时,雄鲎也开始排出精液,卵便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发育,40~50天后,小鲎便孵化出来,它们像其他节肢动物那样,鲎随着身体的发育一次次脱皮,最终长到体重达几千克重的成鲎。雌鲎是一位不称职的母亲,它产下卵后,只是在上面覆盖一层薄沙,便一走了之,然而大量的产卵却使它的后代得以延续。

鲎的血液是蓝色的,没有红血球、白细胞和血小板。只由单一的细胞组成,血液中含有0.28%的铜元素,因而呈现蓝色。由于在鲎的血液中没有白细胞,当细菌进攻时,它没有能力抵抗,血液中的单一细胞遇到细菌,马上被击破、瓦解,很快地萎缩,蓝色血液迅即凝固,这时的鲎也就死亡了。

鲎血细胞对细菌感染极为敏感的特点,给人们以启示。经过试验,科学家们从鲎血中提出了纯净的试剂,利用这种试剂,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患病;在药品或食品工业中可利用它来作毒素污染的监测,看药物有无热原反应,食物是否变质。使用这种试剂要比其他试剂方便、省时、安全、准确。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对鲎眼的研究,在神经生理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鲎眼侧抑制作用,为此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生理学教授哈特莱获得了1967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目前,模仿鲎眼侧抑制作用,人们已经研制成功多种电子模型和电子仪器。有一种电子模型是一台专用模拟机,它可以对X光照片、航空照片的较为模糊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其变得边缘突出、轮廓清晰。国内也有人采用通常的电视扫描系统和时延电路,研制出用于微光电视摄像系统的侧抑制电子模型,可以明显地提高电视图像的清晰度。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提高雷达的显示灵敏度。类似的电子系统还可以使红外探测器或其他仪器所得图像更加清晰。

总之,鲎这种古老而奇特的动物,对人类的现代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它的研究将给人们更多的启示。

古代鲨鱼的孑遗——绉鳃鲨

1884年,在日本海首次捕到一条绉鳃鲨,当时在生物研究的科学界引起很大轰动,以后又在太平洋的其他海域,陆续有所发现。

为什么绉鳃鲨会引起生物科学界的惊动呢?原来这种鲨鱼的同类兄弟早已成为化石,掩埋在上新世的石层中了。而它却经住了岁月沧海的变迁考验,在海洋中生存到今天,成了远古遗民的活化石。绉鳃鲨

绉鳃鲨的身体细长,长度可达1.5米,头部两侧各有6~7个鳃裂,而我们平时见到的鲨鱼除六鳃鲨外,一般只有5个鳃裂。它的尾巴也不像一般鲨鱼那样向上弯曲,而是像柳叶似的上下略微对称。绉鳃鲨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澳大利亚沿岸和大西洋的马德拉岛附近。它生活在深海里,一般水深在450~760米之间,但也有从1200米深处捕到的。

海底天文学家——鹦鹉螺

鹦鹉螺为什么被列为“远古遗民”呢?因为古老的头足类动物,都像鹦鹉螺一样,身上背着一个沉重的硬壳,在海底过着水栖生活。但是,这类古老的动物,绝大多数都已灭绝,只有鹦鹉螺幸运地保存下来了。因此,生物学家把它称为“远古遗民”、“海底的活化石”。

鹦鹉螺和乌贼、章鱼都属于头足类,但是身体的构造不同。乌贼、章鱼属自由游泳的动物,因为背着沉重的硬壳会妨碍游泳活动,所以它们的外壳早已退化了,变成包在体内的轻飘飘的小片,而鹦鹉螺却仍背着一个美丽闪光的硬壳。

鹦鹉螺产在台湾海峡、南海和马来群岛,它生活在300米左右的海底,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软体动物。

鹦鹉螺的壳很美丽,在灰白鹦鹉螺色的衬底上,缀着橙红、浅褐的花纹。壳内分隔成许多小室,最末的一个房间是它居住的地方,称为“住室”,其余的小室可贮存空气,叫做“气室”。鹦鹉螺在慢慢地成长着,小室的数目不断地增加。每个新的小室筑成后,鹦鹉螺就抽出海水,注入空气。它通过调节室内的水分使身体沉浮在海里。

别看鹦鹉螺生活在海底,但它却与天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对鹦鹉螺研究发现,每个小室的壁上,有一条条的生长线,是一些清晰的环纹。每个壁上都有30条生长线。但是当人们研究埋藏在地下的鹦鹉螺化石时,又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秘密,同一地质年代里的鹦鹉螺上的生长线数目是一样的,随着地质年代推向远古,鹦鹉螺上的生长线越来越少。例如距今6950万年前的鹦鹉螺化石,则只有22条生长线。32600万年前的鹦鹉螺化石上的生长线,只有15条。以每天长一条生长线来计算,6900万年前,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15天。现在生活在海中的鹦鹉螺每月制造30条生长线,恰好记录着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日数。这难道是偶然巧合吗?不是的,科学家对各个时期鹦鹉螺化石的推算,显示其都是记录着月亮在亿万年漫长的岁月里的变化,说明月亮原来离地球是近的,后来越转越远了,开始绕地球一周只需15天,后延长到20天,现在需30天,将来还会远下去的。鹦鹉螺默默地忠实地记录着这天体的变化。因此,生物学家把它称为“海底天文学家”。

原始的腔肠类动物

腔肠动物是比较原始的动物,种类很多,有上万种,如有孔虫、放射虫、鞭毛虫、珊瑚虫、海葵、水母等。顾名思义,腔肠动物有一个用来消化食物的腔子,分不出哪是头哪是尾。它们以浮游植物为食,自己往往又成了能游泳动物的食物,是海洋中一个庞大家族,我们介绍几种典型的品种。

水下建筑师——珊瑚虫

珊瑚是海洋动物中的低等动物,长期以来被人们划为植物。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直到1774年有位法国科学家在北非沿海考察时发现,珊瑚像花一样的植物,原来是一种贪食的动物。但是由于人们的守旧和偏见,死活不信“动物说”,结果这位科学家的观点始终得不到承认,还不能摘掉“虫植物”的帽子。

直到19世纪40年代,人们依靠科学仪器才真正揭开珊瑚是动物的面貌。详细研究了珊瑚的胎胚发生,才发现珊瑚的骨骼是由珊瑚体的软体部分分泌而成的,这就是动物特性,这才摘掉植物的“帽子”,还其动物本来的面貌。珊瑚动物现查明有6100余种,而能生成完整骨骼的只占少数。多数种类根本形不成骨骼系统,有的体内只有骨针骨片。而在全球海洋中参与建筑造礁的珊瑚只有700余种,其中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绝大多数是造礁珊瑚,而大西洋、加勒比海、古巴珊瑚虫海域能造珊瑚礁的只有40余种。

根据动物系分类,珊瑚分成2大类:八放珊瑚亚纲和六放珊瑚亚纲。八放珊瑚,大多为掌状枝或扇状枝,也有的为块状,固着生活于热带和温带不同深度的海底,大多为非造礁珊瑚。骨骼分布在中胶层中,由骨针构成,它们多数不互相连接为骨骼系统。它们因为虫体内腔肠有8个隔膜,肠腔的外端口周围有8个羽状分枝的触手,根据这一特征,因此叫八放珊瑚。

六放珊瑚中的绝大多数为群体生活,由数以万计的珊瑚虫组成,你挨着我,我依附着你,肉连肉,骨连骨,构成一个浑然一体与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每一个有柔软身躯的珊瑚虫都有一个石灰质的小洞穴,即珊瑚虫的小住宅。它们的体外都有外骨骼支撑着各自身体。每个小珊瑚虫的骨骼又有共骨把它们联系起来,构成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珊瑚骨架。这些珊瑚虫被人们称为“水下建筑师”,是造礁的最出色工程师。六放珊瑚虫口周围的触手数目为6的倍数,肠腔内的隔膜、骨隔片的总数也是6的倍数,因此被称为六放珊瑚。新生的珊瑚虫就在死去的珊瑚骨骼上生长,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千姿百态,有的生成树枝,枝条纤美柔韧;有的像一个个蘑菇的石珊瑚;有的像人的大脑一样的石脑珊瑚;有的像鹿角的鹿角珊瑚;有的似喇叭状的筒状珊瑚……颜色也五彩缤纷,有橙色、粉红、蓝、紫、白等色,五颜六色使海底成了美丽的花园。

珊瑚的触手很小,都长在口旁边,“肚子”里被分隔成若干小房间(消化腔),海水流过,把食物带进消化腔被吸收。珊瑚虫有从海洋里吸取钙质制造骨骼的本领。活的珊瑚死去了,新的又不断成长,日积月累,它们的石灰骨骼形成珊瑚礁、珊瑚岛。我国西沙、南沙群岛就是珊瑚建筑师的千万年的丰功业绩。因此,无论岸礁、堡礁、环礁都是珊瑚“生团死聚”的结果。

会走动的花朵——海葵

有位潜水员,第一次到南海西沙去作业,当他潜入清澈的海底,一下子被眼前礁石上一丛丛鲜花惊呆了。那五颜六色的“花朵”上,那一条条的花瓣,像舒展的菊花。天啊!大海底下哪来的这么多菊花啊!他忍不住地伸出手去触摸它们时,突然离他最近的一丛丛花,吱地一声吹出一股清水,那花瓣立即收藏起来,接着远处的花朵,好像接到了信息通报似的,那艳丽的花朵都藏了起来,有的花朵还在礁上移来移去,成了会走路的花朵。

突然,一朵海菊花缓缓地移动起来,这位潜水员采用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伸手一下子捉住了。拿到眼前一看,原来这朵会走路的花长在一个螺壳上,螺壳里住着一个房客——寄居蟹。这位潜水员出水之后,就好奇地请教船上一位海洋生物学家。专海 葵家就给潜水员讲起这些会移动的花朵——海葵的知识来了。

寄居蟹和海葵是一对好朋友,海葵能放出花瓣——触手,捕捉小动物,既保护了寄居蟹,又把食物供给它。寄居蟹可以携带海葵旅行海底。这样,两个朋友取长补短,互助互利就不愿分离了。甚至寄居蟹迁居时,也要把它的朋友搬到另一个螺壳上去。

海葵身体柔软,里面没有骨骼,大都是“独身主义”,单个生活,不成群体。

海葵身体上端是个口盘,当中是扁平的口,周围生有一圈圈触手。各种海葵触手数目不等,里圈的触手先生出来,成6的倍数一圈圈向外顺序生出。绿海葵和橙海葵只有三四圈细小的触手。这些触手是捕食的武器,那上面长着无数刺细胞,能分泌毒刺丝。一些小鱼小虾被它柔软艳丽的触手所吸引,前来观赏,一旦碰上“花瓣”,触手上的毒细胞就会把小鱼小虾刺麻木,然后触手将其卷进口里吃掉。海葵还能利用它长长的触手“捞”海里的各种食物碎渣。

海葵的口经过扁平的口道与腔肠相连,它的口道两端有2个口道沟与外界相通。海葵吞下小鱼后,闭上口,将食物送入肠腔,肠腔里有许多对的隔膜,负责消化吸收和繁殖。它的隔膜内边缘叫做隔膜丝,是有刺细胞,能杀死进入肠腔的小鱼小虾,能分泌一种酶,消化食物。

一般的鱼怕海葵那无数的触手,只有一种小丑鱼不怕,小丑鱼把其他鱼引诱到海葵触手间,海葵得到食物,小丑鱼也分享一份美餐。有一种寄生虾也不怕海葵触手,因此它常跟海葵作伴,替海葵梳理触手,让它保持清洁,当然这种劳动也不是无报酬的,能换来“一日三餐”。

海葵常住在珊瑚丛和海底的泥沙上。它那圆筒形的身体下面有个底盘,可以将身体吸附到礁丛或泥沙上。在一个地方待得不耐烦了,也可以用底盘蠕动身体,慢悠悠地在附近“散散步”。如果要远行,那可就要请寄居蟹帮忙了,依吸在它的螺壳上,让其带着海葵旅行。海葵小的只有1毫米,大的有1米多。一般来讲,热带海洋里的海葵色彩漂亮,个体也大;寒冷海洋里的海葵色彩单调,个头也小。

海上风暴的先知者——水母

只要你夏秋季节到普陀山或去青岛海上旅游,乘船在碧波中航行,你一定会看到晶莹透明、身披轻纱,好像降落伞那样的浮游动物,那就是水母,有的人称其海蜇。

水母属腔肠动物。上面有伞状部分,下面有8条口腕,口腕下端有丝状器官。8月中旬,精子随水流进雌体,使卵子受精,后来受精卵变成螅状幼体,螅状幼体发育成螅状体越冬。第二年5~6月份水温上升,螅状体横裂成横裂体,再经过一段复杂的变化为碟状体,这时才有自由运动的能力。经过半个月,碟状体成长为铜镜大的幼水母,它生长期仅需2个月就长大了。

水母虽然没有眼睛和耳朵,但水母虾和玉鲳鱼都自愿当它的“耳目”。每当敌害接近时,生活在水母口腕周围的小鱼小虾,立即有所觉察,迅速躲进水母“家”里去,水母感觉到这些小动物的行动,立即收缩伞部,沉下海去。水母庇护了小鱼小虾,水 母小鱼小虾也甘愿为水母“站岗放哨”,这就是动物学上说的“共生现象”。

水母身体柔软,游得很慢,但你别担心它捕捉不到食物会饿死,它有自己的一套特殊生存本领。每当鱼虾接近水母时,它会从刺丝中放出毒素,麻痹鱼虾,使它们失去知觉而被捕获。夏天,当你在浅海或沙滩上发现水母时,你千万不要用手去抓,被它蜇伤会中毒发烧,如果碰到一种海黄蜂水母,毒性更大,要命的巨毒,可以螫死人的。一般的水母,你只要用石头把它打碎,它的毒素会放射掉,被螫的危险性就小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水母资源的国家。水母自晋代开始就被人们食用。唐朝的《本草拾遗》里描写道:“大者如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蛇沉。”并且说它是一种美味食品,要“炸出以姜醋进之,海人以为常味。”明代李时珍对水母的加工方法也作了记录。舟山朱家尖岛的渔民加工水母,他们先把捞上来的水母,用竹刀把伞体和口腕分开,放在沸腾的海水锅内烫,捞出来凉干后就进桶内用明矾腌制。伞体成了海蜇皮,口腕成了海蜇头。海蜇皮每百克含蛋白质12.3克,无机盐18.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非常丰富。据说外国食用水母,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建国后我国水产专家们对水母加强了研究,经过人工培育,终于揭开了水母生活史之谜,现在可以人工放养,填补了世界海洋生物学中的空白。

水母还有一种特殊本领,能预报海上风暴的到来。科学家发现,水母能把远方空气与波浪摩擦而产生的次声波转为电脉冲引起感觉。每当它接到信号后,就及早潜入海底深处,免得被浪潮冲上岸去。沿海渔民凭着这一点,就知道风暴要来临了,赶快返航归港。因此渔民有一种说法:“海上风暴水母先知。”

无脊椎的软体动物

海洋中的无脊椎软体动物,是海洋中第二大种群,有10万来种,分成2类:①带壳的软体动物,它们带着“房子”一起运动,不会游泳,生活在海底的泥沙中或石岩上,如贝类;②丢掉了笨重的硬壳,保护身体的骨头长到柔软的身体内部去了,它们善于在海洋里游泳,如乌贼、鱿鱼、章鱼等。不管是哪一类,它们都是软体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和壳5个部分组成。

最原始的贝类——石鳖

石鳖是贝类中的元老,是贝类中最原始的类型。要阐明贝类在地球上的进化和起源,就离不开它,所以它在贝类系统进化和科学研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石鳖的贝壳是由8片石灰质壳片形成的,它们成覆瓦状盖在石 鳖石鳖的背部,在这些贝壳周围还生有许多小鳞片、小毛刺等,它的模样很像陆地上的土鳖。石鳖背上以8片壳片来保护身体,腹部有肥硕的足,一旦附着在岩礁上,狂涛巨浪也休想冲离它。在退潮时,人们常常在海边岩礁上可以见到它们。它用腹面带齿舌的嘴刮取石面上的小海藻为食。

石鳖有两大怪:①眼睛长在背部的壳片上,而且很多。但它的眼睛很小,不是用来看东西的,而是用来感知海水振荡或扰动的,所以眼睛虽然不能看东西,但仍能在海洋中生存。②繁殖方法。石鳖儿女满天下,但是“夫妻”却从来不相见。它们的传宗接代是这样进行的:性成熟的雌雄石鳖各自将卵、精排到海里,任其在海中随波逐流漂荡,精跟卵偶然相遇了就结合成受精卵,进一步发育成一种带毛的螺幼虫,幼体周围一圈毛就是它运动的桨,使其可以在海中游动。幼体再继续发育就生出壳片,成了小石鳖,后来漂泊中遇见岩石和海藻,就开始附着生活。

朝雌暮雄的动物——牡蛎

牡蛎又叫蚝、海蛎子,是一种最常见的海洋贝类动物。青岛人称其“海红”,大连人叫“海鸡蛋”,舟山人叫“淡菜”。牡蛎含有蛋白质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它状似珍珠贝,肥大得像个小粽子,掰开一看,里面的肉是银白色的,又嫩又娇,古人称它为“东海夫人”。牡蛎从小就生长在岩缝石头上,有一种植物根须一样的吸盘,牢牢地吸在岩石上,从来不动,就像海里的植物。它虽然生活在盐度极浓的海水里,但它的肉是清淡的、洁白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高蛋白。经常吃能舒筋活血,防治高血压,健肠胃,牡 蛎因此名字中加个淡字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

牡蛎以下壳固着岩石或其他物体上生长,一旦固着后,永远不移动,足部逐渐退化。牡蛎喜欢群聚生活,自然栖息的牡蛎都是各个年龄的个体群聚而生。每年新生的个体以其前辈的贝壳为固着基地,老的死去,新的又固着上去,以致形成“牡蛎桥”、“牡蛎山”。

这些固着生活的牡蛎,它们是如何传宗接代的呢?牡蛎长到1年就性成熟,开始了繁殖。不同种类生殖季节也不同,如褶牡蛎繁殖期在6~10月,大连湾牡蛎约在5~9月,浙江一带则在6~8月。一般说来,牡蛎的繁殖期大都在该海区水温较高,海水比重较低的月份。性成熟的个体排放精子、卵子在海水中受精发育。幼体大约经过半个月的漂浮生活后,在条件适宜的地方附着,先由足丝腺分泌出足丝,再从体内分泌出胶黏物质,把自己的下壳牢牢地固着在岩礁上,开始了终生不动的固着生活。

牡蛎最大的特点是雌雄性别不定,有的产卵后变为雄性,有的排精后雄性状衰退又变成雌性。据海洋生物学家长期观察研究发现,牡蛎1年中有2次性变,真可谓“朝雌暮雄”。

我国养殖牡蛎历史悠久,从宋代开始就有“插竹养蚝”的记载。近年来,全世界许多国家养殖牡蛎技术发展很快。许多国家从日本引进一种名为“真牡蛎”的优秀良种,它具有壳薄、生长快、出肉率高的特点。这种“真牡蛎”只要养殖8个月就可上市,每平方千米产牡蛎肉可达135~170吨。

最近一些年,俄罗斯和美国研究出更先进的养殖工具。过去用绳编织“养贝长笼”,后来又用浮筒竹排木排来固定“养贝长笼”,往往都被风浪卷走,后来用水泥块来当死“锚”固定海底,也被风暴和冬季结冰损坏。近些年则改用“蜂巢式”养贝装置结构,可以抵御海浪的直接冲击。

人们考察了海边的水下管道,里面有大量的牢牢固着的牡蛎,但每条管道总是不会堵死,它们一般附着在端部,中间总是透光。专家们就利用牡蛎的这些特点,大胆研究出“蜂巢贝笼”。为便于牡蛎繁殖,经过试验,将原来的圆形贝笼改为六边形,与蜂房相似。这样的改动使其有效容积增加了50%以上。

蜂巢式养贝装置四周是管状框架,由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制成,里面充填高性能泡沫塑料,并加以密封,框内则是排列整齐的可供充足饵料和氧气的蜂房贝笼,外观完全像个大蜂巢。它的上部联结浮筒,多片串联一起,颇为壮观。这种养殖方法,不但经济耐用,而且养出来的牡蛎不再有泥沙,质量好。

生产高级装饰品的动物——珍珠贝

在世界珠宝行业中,通常把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称为皇帝,而把珍珠称为皇后。珍珠是最古老的有机宝石,有特殊光泽、色泽,是高级装饰品。而生产珍珠的工厂,就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珍珠贝。目前市场上珍珠的饰品有戒指、耳钉、耳坠、领带别针、胸针、手链以及多种花色的项链等。中国的南珠生产已成为重要产业。

世界上流传着“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及南珠”的说法。也就是说,中国的珍珠要比欧洲、日本的珍珠都要优秀。据说英国女王王冠上那颗世界第一大的珍珠,就是产于中国的南珠。许多国家的高位贵族,他们都以拥有珍珠多少来显视自己的名望。俄皇王冠、伊康王冠、罗马王冠、英女王王冠,都嵌满各色珍珠。

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它是异物(沙粒)进入珍珠贝的外套膜和贝壳间,珍珠贝受到刺激,外套膜分泌珍珠质把异物包围起来,日久天长便形成了珍珠。人工养殖的珍珠,是采用人工植核的办法培养珍珠。事先将制作好的珠核,插入珍珠贝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使珍珠贝分泌珍珠质把珠核包围起来而造成珍珠。珍珠贝既可养在淡河湖塘里,也可养在海洋之中。广西合浦沿海,自古以来就是因出产珍珠而驰名,“合浦珠还”这一典故就出自合浦。《后汉书·孟尝传》里说:“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通常商贩,贸余粮食。光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逐渐徒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贪者饿于道。孟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这段记载的意思,是孟尝以前的贪官污吏们贪得无厌,破坏了珍珠的自然资源。孟尝到任后,采取了措施,使资源得到恢复,并不是珍珠真正有灵,可以自己选择较好的境遇。这事说明汉代在合浦采珠,已有相当兴盛的事业了,至今有1700余年的历史。据说当时年产珍珠达28000两。

为什么合浦能出产这么多珍珠呢?这是因为珍珠贝喜欢在开敞的内湾,海水清澈,水流不急,自潮间带至10余米深的混有砾石的泥沙质上生活。水温要求在15~25℃。广西合浦沿海具备这些条件,所以非常适合珍珠贝的生长繁殖,由于这一带珍珠贝珍珠贝的数量多,因此出产的珍珠就多。

珍珠除可做珠宝首饰之外,还是贵重的药材,它有清凉解毒,镇静安神,小儿惊风退热,清肝明目,祛痰等功效。

那么在南海,人们见过的最大珍珠有多大呢?这里有个真实故事。海南洋浦港附近,有个名叫陈必青的老人,他亲眼见过一颗最大珍珠。那是1947年夏天,他的小舅子送来几块特大贝肉,其中一块有1千克来重。当他切开这块贝肉时,一颗大珍珠滚落在地。这颗珠实在可爱,陈必青想把它藏到酒瓶里,谁知那珍珠竟高高地架在瓶口上,闪闪发光。陈必青认为贝壳是小舅子从海里抓的,这颗珍珠应归小舅子所有,因此第二天送还小舅子。后来小舅子生活贫穷,就以200块白银相抵将珍珠卖给富户陈小长。建国前夕,陈小长带着儿子,抛下儿媳逃到台湾去了。而陈必青的小舅子竟用卖珍珠的200块白银,将富户留下的儿媳妇娶到家中,结为百年之好,如今儿孙满堂。当地的渔工都说:这是珍珠换美妻!

黑珍珠稀有而珍贵,被世界各地妇女视为最时髦的装饰珠宝。它具有孔雀羽毛一样的艳丽光泽,令许多女士为之倾倒。现在全世界产黑珍珠的地方很多,但只有马鲁特岛的黑珍珠最为珍贵,驰名世界,因此该岛被誉为“黑珍珠的天堂”。

1975年法国飞行员布鲁伊埃到塔希提岛旅游,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女友,他们在游山玩水时无意中听到别人的交谈,说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珊瑚海域里捞上来的牡蛎中常发现天然的珍珠。这个信息使布鲁伊埃发生了兴趣。他认识一位法国医生,20年前曾请一位日本人在珊瑚岛的海水里养过黑珍珠。于是他下决心买下了这座无人居住的荒岛,开始筹划养黑珍珠。

布鲁伊埃根本没有养过珍珠,但是他有强烈的事业追求,有浓厚的兴趣,一心一意要把养殖黑珍珠搞成功。他明白养殖珍珠跟开飞机一样,需要专业技术,瞎捣鼓、乱折腾是不会成功的,科学才能使事业到达成功的彼岸。女朋友因不理解而与他分手。布鲁伊埃没有动摇信心,仍然坚持搞下去。他专门到养殖珍珠的故乡——日本,请了3位养珍珠的技术高手,开始了养殖黑珍珠的生涯。

马鲁特岛环礁海区,盛产一种具有良好的珍珠层的牡蛎(又称珍珠母贝)。布鲁伊埃雇用4名波利尼西亚潜水员,在15~20米深的水中珊瑚礁上捞取珍珠母贝,然后由日本技术人员将一种能刺激珍珠母贝分泌珍珠质并形成珍珠的寄生虫作为插核植于珍珠母贝里。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都只能生长白珍珠,而不能生成黑珍珠。布鲁伊埃不灰心,他又回法国老家请教那位医生,用什么母贝才能养殖出黑珍珠?医生告诉他一个秘密,只有生长在密西西比河河底的一种小球形生物才是养殖黑珍珠的理想寄生物。

这一下布鲁伊埃可高兴了,黑珍珠的最大秘密被他找到了。他赶紧回到小岛上,开始了移植工作。但移植寄生物到珍珠母贝壳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关键性工作,寄生物在珍珠母贝里能否形成珍珠及珍珠的形状如何均取决于寄生物移植技术。弄不好不但形不成珍珠,而且母贝会得病而死,或使母贝因感染病菌而生病。

植过寄生生物核的珍珠母贝,要放到环礁周围15米深的海水里养几个星期,珍珠母贝被养在一个金属网中,以免受到蟹、鳞虾、章鱼的侵害。章鱼最喜欢袭击珍珠母贝,它能用腕足撬开贝壳,把里面的肉吸出来。经人工植核的母贝,要在珊瑚礁上养育2年,才能育成珍珠。珍珠的质量和颜色与珍珠母贝的组织、海区的水质、海水的温度都有关系。开始几年,布鲁伊埃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不是珠小了,就是色泽不行,半白半黑。但是他不灰心,仍是一个劲儿地干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布鲁伊埃在这个小岛上没日没夜地度过了10年,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有许多失败的苦恼,也有许多成功的喜悦,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苦心经营的这个小荒岛成了闻名遐迩的黑珍珠养殖中心。

在这个小岛上,每移植100只珍珠母贝,就能采获到20颗黑珍珠,每年可收获100千克黑珍珠。10年来,布鲁伊埃已经培养了几十万颗黑珍珠。他面对丰硕的成果,自豪地说:“每年我有2万颗黑珍珠运往美国纽约的珍珠市场去出售。”

波利尼西亚的很多珊瑚礁适合人工养殖黑珍珠,但迄今为止,成功养殖黑珍珠的只有马鲁特岛。布鲁伊埃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养殖黑珍珠的专家,他写的《黑珍珠岛》一书,详细讲述了马鲁特岛变成“黑珍珠的天堂”的历史。

最美丽的软体动物——虎斑贝

只要你到过西沙、南沙,总想千方百计得到一只最漂亮的贝壳,那说的就是虎斑贝了。它是古代的货币,人们都叫它宝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貝”字象形,其中二点像其齿刻,其下两点,像其垂尾。”《草本原始》记载说:“贝子生东海池泽,大如拇指,顶色微白亦有深紫色者,上古珍之以为宝货,故贿、赂、贡、赋、赏、赠,凡属货者,字从贝意有在矣!”虎斑贝除这六字外,还有许多字与贝字有关,这说明“贝”在我国古代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深入凡是需要用货币流通的每个领域。

美丽的宝贝种类很多,个体较小的叫蛇首眼球贝,也有人叫它“纽扣贝”。最大的宝贝是虎斑贝,白色底子上缀着黑色或紫色的斑纹,外面有一层油光闪亮的珐琅质,令人悦目。这层珐琅质是怎么形成的呢?它是由宝贝的外套膜分泌而成。其他宝贝还有山猫眼宝贝、玉色宝贝、卵黄宝贝、阿文绶宝贝、货贝、环纹货贝等。最美丽、最大的虎斑贝约长10厘米。

宝贝不是所有海里都有的,它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域,而且必须在潮间带水深数10米的海底。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沙、南沙群岛。

贝过着昼伏夜出的爬行生活。在爬行时,头部和足部从贝壳口伸出来。白天它躲藏在珊瑚礁的洞穴里或者在岩礁块下面,通常在黎明前、黄昏后出来觅食。因此,一般捕捉它,夜间收获较大。

海洋中最大的贝壳——砗磲

有位潜水员讲过一段惊险的奇遇。那天他们在西沙潜水训练,当他潜到40米水深的礁石上时,突然一只脚被什么东西夹住了,他蹲下来一看,天啊!原来是一只大砗磲,潜水鞋被贝壳死死夹住了,他使劲拔,用另一只脚踢,也无济于事。他用潜水刀想从底部跟礁石分离,潜水刀都断成两截了,那只脚还是移不动。他只好报告潜水长,求救有何妙计。

潜水长也是头次遇到这种事,只好从信号绳上传下来一个锤子,叫他把砗磲壳砸烂。他按计行事,可是水的阻力很大,哪怕是铁锤也使不上大劲,折腾了一个小时,有一侧的贝壳总算砸烂了,但他的脚依然拔不出来。

一位资深的老潜水员,过去也曾遇到过这类问题。他对水下潜水员说:“光用傻劲是不行的,要用巧劲,用潜水刀把砗磲的收缩肌割断,它就没有力量夹住你了!”这位潜水员按照他说的办法,把刀插入砗磲内,把两边的收缩肌肉割断了,果然两片壳松开,他的脚这才拔了出来。

砗磲是贝类中的“巨人”。它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浅水的礁上,它们具有粗大隆起的石灰质壳,壳面有凸起粗肋,贝壳两瓣的边缘稍微张开,由此吐露出彩色鲜艳的两片外套膜。外套膜上饰有花纹,并有二方连续图案式的一列“外套眼”,外套眼是由一种特殊细胞聚集而成的,能聚集光线,在阳光照射下能发出蓝绿色亮晶晶的光,因此又得一个“玻璃聚光器”的名称。

这一特殊的器官,并非是它炫耀身价的珠光“宝器”,而是它自身带着的“粮仓”。这一外套膜边缘组织内有单细胞的虫黄藻共生,而玻璃聚光器所聚集的光,专供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大量繁殖。虫黄藻则利用砗磲在代谢中排泄出的废物,创造出含有糖类的有机物供砗磲吸收。虫黄藻在外套膜边缘组织里的存在,对促进砗磲贝壳的增长加厚有利,二者是互利互惠,互相帮助。金丝砗磲当然,砗磲光靠虫黄藻供给的营养是不够的,也像其他贝壳一样,通过鳃滤食浮游生物为食。

砗磲的寿命在贝壳类中是最长的,一般能活20年左右,最长寿能过100岁。最大的砗磲壳长1.5米,有五指厚,重达250千克。世界上最大的砗磲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陈列,重量为263千克,是从菲律宾海岸弄来的。1816年在苏拉威西岛附近,发现一只周长2.56米的大砗磲,当水手们把一根坚硬的铁棒插入壳内时,只听“喀”一声,铁棒被折弯了。可见砗磲的力量之大,令人震惊。

砗磲在生活时,与其他贝类一样偶尔受到异物的寄生、刺激也能生成珍珠。尽管这种机会很少,但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天然珍珠,却是产于砗磲之中。这颗珍珠的发现,带有神奇色彩。1934年5月7日,菲律宾巴拉望海湾,一群小孩在珊瑚礁中潜水采集海生物,上岸后发现少了一个小孩,经寻找打捞,小孩在潜水时被巨大砗磲夹住了脚而溺水死亡。打开这只大砗磲之后,发现一颗极大的珍珠,它长241毫米,宽139毫米,重达6350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珍珠,被命名为“真主之珠”。1969年因美国医生哥普治好了珍珠主人——当地酋长儿子的病,酋长为了感谢哥普,将这颗“真主之珠”送给哥普。这颗珠当时价值就高达408万美元。如今这颗“真主之珠”保存在美国旧金山银行的保险库中。

有的人问,这种生物为何叫砗磲呢?据说砗磲含义是,车子对路面辗轧日久,造成一道道深深的凹陷。这种大型的贝,有一对厚厚的石灰质的壳,壳表面像一道道沟渠,这样就被称为砗磲了。

海味之冠——鲍

鲍,一般人称其鲍鱼。它是名贵的海产品之一,素称“海味之冠”。它鲜而不腻,清而味浓,烧菜做汤,清香鲜嫩。鲍鱼在古代有石决明、九孔螺、千里光等名称。我国古代记载的鲍鱼有2种:①杂色鲍,这是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贝种;②皱纹盘鲍,是分布我国北部沿海的唯一种类。鲍鱼其实不是鱼,而是一种贝壳类,因为它的形状似人耳朵,所以有的地方的人称其“海耳”,又因为它的壳上有9个孔,是它的触手伸出的地方,古人叫“九孔螺”。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海域,它利用肥大的肉足吸附于岩石上。鲍鲍鱼的附着力是惊人的。因此,海里捕捉鲍鱼是件很麻烦的事。

应该如何捕捉呢?采鲍人必须趁其不备,骤然用铲子将其铲下,否则待其有准备,你就是把壳砸碎了,也休想把它从岩石上取下来。古时李时珍有记载说:“石决明,形如小蚌而扁,外皮其粗,细孔杂杂,内则光耀,背侧有孔如穿成者,生于石崖之上,海人泅水,乘其不意即易得之,否则紧粘难脱也。”古人蒋廷锡也有记载:“海人泅水取之,乘其不知用力,一捞则得,苟知觉,虽斧凿亦不脱矣!”可见我国古人对鲍鱼的形态、生活习性,以及捕捞方法都已有清楚的了解。

鲍鱼不仅是“海味之冠”,而且是重要药材——石决明。它除了可以治疗眼疾外,尚有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可应用于治疗头晕眼花和发烧引起的手足痉挛、抽搐等症。

与海参、鲍齐名的海味——扇贝

扇贝是扇贝科(尤其是扇贝属)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本科约有50个属和亚属,400余种。其中60余种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之一,壳、肉、珍珠层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扇贝呈世界性分布,见于潮间带到深海。壳扇形,但蝶铰线直,蝶铰的两端有翼状突出。壳光滑或有辐射肋。肋光滑、鳞状或瘤突状,色鲜红、紫、橙、黄到白色。下壳色较淡,较光滑。有一个大闭壳肌。外套膜边缘生扇 贝有眼及短触手,触手能感受水质的变化,壳张开时如垂帘状位于两壳间。扇贝常见于沙中或清净海水的细沙砾中。取食微小生物。靠纤毛和黏液收集食物颗粒并移入口内。能游泳,双壳间歇性地拍击,喷出水流,借其反作用力推动本身前进。卵和精排到水中受精。孵出的幼体自由游泳,随后幼体固定在水底发育,有的能匍匐移动。后幼体形成,足丝腺,用以固着在他物上。有的终生附着生活,有的中途又自由游泳。

海星是其最重要敌害,会用腕将其包围,用管足吸附使壳张开,将胃翻出消化其壳内柔软肉体。原始人即食扇贝并把贝壳作为器皿。中世纪时,朝圣扇贝的壳的图案成为一种宗教标志(圣詹姆斯之章)。扇贝的大闭壳肌可食,主要产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乔治斯浅滩的东北部和芬迪湾(新伯伦瑞克——新斯科舍)。海扇贝即巨扇贝、深海扇贝,产于新英格兰和加拿大东部,该处常见种还有海湾扇贝。盖扇贝是不列颠群岛的食用贝,还作为鱼饵。

扇贝有2个壳,大小几乎相等,壳面一般为紫褐色、浅褐色、黄褐色、红褐色、杏黄色、灰白色等。它的贝壳很像扇面,所以就很自然地获得了扇贝这个名称。贝壳内面为白色,壳内的肌肉为可食部位。扇贝只有一个闭壳肌,所以是属于单柱类的。闭壳肌肉色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闭壳肌干制后即是“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的种类最为丰富。中国已发现约45种,其中北方的栉孔扇贝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及长肋日月贝是重要的经济品种。

扇贝为滤食性动物,对食物的大小有选择能力,但对种类无选择能力。大小合适的食物随纤毛的摆动送入口中,不合适的颗粒由足的腹沟排出体外。其摄食量与滤水速度有关,滤水速度在夜间1~3点为最低值。因此摄食量在夜间最大。主要食物为有机碎屑、悬浮在海水中的微型颗粒和浮游生物,如硅藻类、双鞭毛藻类、桡足类等;其次还有藻类的孢子、细菌等。其食物种类组成与环境中的种类相一致。

扇贝和贻贝、珍珠贝一样,也是用足丝附着在浅海岩石或沙质海底生活的,一般右边的壳在下、左边的壳在上平铺于海底。平时不大活动,但当感到环境不适宜时,能够主动地把足丝脱落,做较小范围的游泳。尤其是幼小的扇贝,用贝壳迅速开合排水,游泳很快,这在双壳类中是比较特殊的。

扇贝一般在海水退潮的时候露不出来,所以捕捞它就比较费事了。在我国沿海,捕捞扇贝主要在北方,而且只有山东省石岛稍北的东楮岛和渤海的长山岛两个地方最有名。

用扇贝制作的菜扇贝的贝壳色彩多样,肋纹整齐美观,是制做贝雕工艺品的良好材料。到海边工作、旅行或休养的人们,都很喜欢搜集一些扇贝的贝壳作为送给朋友的纪念品。扇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与海参、鲍齐名,并列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扇贝的闭壳肌很发达,是用来制作干贝的主要原料。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山东、辽宁沿海地区人工养殖扇贝。人工养殖扇贝,可缩短扇贝的成熟期,产量高,收获也比较方便。

令人讨厌的贝——船蛆

在上千种的贝壳中,人们都爱不释手,但也有个别是令人讨厌的,这就是专门吃木材的贝——船蛆,被渔民称为“海洋中的白蚁”。

在舟山,人们常看到老渔民在木头船内涂沥青,再外包铁皮,或者把木船拖上岸,底朝天放在太阳下晒,当时不明白为何这样做,还以为是在加固木船。后来才明白,这一系列的措施,是为一个目的,那就是消灭船蛆,保护木船。

讨厌的船蛆是如何钻进木船做窝的呢?原来船蛆有2扇石灰质的贝壳,本应用来保护身体的,结果它却用当凿子去凿木头了。它为了使自己身体不受木头损害,先分泌一层薄薄的石灰质造一根白管,把身子包了起来,被船蛆咬烂的船木钻进木材,就不出来了。它们或单个分布在船底,或集群挤在一起,把木头当食物,日夜地钻吃木料。而且它们有惊人繁殖能力,雌排卵,雄排精,一次产数十万颗卵,1个月就成熟了,1个月排一次卵,子孙三代都同堂吃钻木料,因此对木船危害极大。当船蛆在木船繁殖高潮时期,住在船上的人,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摩擦声音,往往这个时候木板内部被吃成蜂窝状,外表看上去很光滑,实际上船处在危险之中,经不起风浪的袭击了。

船蛆一般体长20~30厘米,约0.5厘米粗。大的可长达1米。它们不仅向木材进攻,对竹子也不例外。因此,船蛆是渔民们最恨的“白蚁”。如今有了更科学的方法,发明了化学涂料,这才结束了船蛆危害木材的历史。

水下变色精——海兔

有位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突然在礁谷里看到一只兔子伏在海草中,这使他万分惊奇,海底怎么会有兔子呢?出水后他带着问题请教了海洋生物学家。专家说,海兔的确存在,但跟陆兔根本不同,它是一种无脊椎的软体动物,跟贝壳和海蛎子是一家。只是天长日久,它的贝壳退化成了薄又透明的角质层,被包围在外套膜里了。人们所以叫它海兔,是根据形象取名的。海 兔海兔头部长着2对触角,前面是管触觉的,比较短小些;后面一对是管嗅觉的,比较细长。当它静止时,嗅觉器官就伸了出来,好像是兔子耳朵,因此就取名“海兔”了。

海兔有个特殊本领,对周围环境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它可以随食物颜色而改变。如果海兔食用的海藻是红色的,那么它的体色就变成玫瑰红色。如果海兔到别的地方食用的是绿藻、褐藻,那么它的体色很快变成棕绿色或黑色。

专家说,海兔变色适应环境,有利它保护自己,可以减少敌害的袭击。海兔还有一种特别自卫手段,它有喷射和分泌2种腺体:①紫色腺,一遇敌害就分泌出来,使周围海水变为紫色,借以逃避敌害。②毒腺,位于外套腔前部,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分泌一种带酸味的乳状液体,它有一种叫人恶心的气味,也是用来防敌害的。

倒退速度惊人的动物——乌贼和章鱼

乌贼种类很多,其中最大乌贼有数吨重,是无脊椎动物中居于首位的“巨人”。乌贼和章鱼都是头足类的软体动物。此类动物共同特点,是头上长有腕手,起手足作用,头足类也由此而来。它们体内无骨,体软无力,而得名“软体动物”。有的体内有骨鞘,但也难支撑身体。因此,形体变化无常。

生物学家把乌贼分成2目:十腕目和八腕目。十腕目有10只触手,其中有一对特别长,有一内壳,包括各种乌贼;八腕目,有8只触手,无内壳,这就是章鱼。鱿鱼比乌贼身子要细,肉更香,常常晒干保存,经济价值更高。这就是乌贼、章鱼、鱿鱼的区别。

无论是乌贼还是章鱼,都是诡计多端的动物,它们神经发达,粗大如绳。解剖学家测量了它们的神经,最粗直径可达18毫米,比哺乳类动物还要粗得多。因此,乌贼和章鱼有“海洋灵长类”之称。乌贼类不仅长于豪夺,而且善于巧取。饲养的乌贼,夜间会爬到其他鱼缸中去偷吃鱼,吃完后又回到自己的水缸中去,以避嫌疑。乌贼和章鱼吃蛤蜊的办法很巧妙。它们捡起一块石头,乘蛤蜊不备之时,将石扔入张开的双壳中,然后从容就食,绝不会重蹈“鹬蚌相争”之辙。

乌贼和章鱼眼大如斗。最大的眼睛直径可达38厘米。它们的眼睛构造上几乎跟人完全相同,转动自如。这也为它们观颜察色、窥测方向提供了方便条件。善伪装,巧打扮,是乌贼和章鱼一大特长。乌贼头上有腕手5对,章鱼有4对,弯曲蠕动,状似毒蛇,体裹套膜,如穿长裙,远远看去,很像数条毒蛇勾结成群,藏于皮囊裙下。

乌贼和章鱼是玩弄迷彩的能手。变色之快、配境之巧,实在令人吃惊。它们的表皮上有黑、褐、赤棕、橙、黄等色素孢,又可发出金属光泽。环境不同,色彩和花纹也随之变化。

刚刚打死或打昏的乌贼和章鱼也能变色。达尔文有次抓到一只乌贼,弄死后置于报纸上,准备进行整理研究。转眼间乌贼变色,生出黑白长条,状似斑马。初时不解,细想发现,黑白长条乃是报纸颜色。变色用意有两个:一是惑人,二是吓人。惑不成,则吓之。如果变色不足以吓人,它就会鼓气胀大,收回触手,摆出一副进攻架式。到了黔驴技穷之时,乌贼只好拿出看家本领——施放烟幕,逃之夭夭。施放毒汁又是乌贼和章鱼的本领。乌贼体内藏毒腺,毒性强烈。螃蟹中毒,数分钟内即可死亡。有位渔民,捉了一条小乌贼放在肩上戏玩,乌贼爬来爬去,爬到背上,突然咬了一口,这位渔民当即感到背疼、头晕,很快他面色苍白,随即失去知觉,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前后只有2个小时。乌贼和章鱼都是靠喷海水而运动身体,头向后,尾朝前,向后运动;它们的体形也像火箭,因此乌贼和章鱼被誉为“水中活火箭”。它们的喷射结构既巧妙乌 贼又简单,耗费的“燃油”又便宜、又安全,是海水。运动速度可达36千米/时。

乌贼和章鱼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当它们被逮住时,为保全生命可断肢而逃。人们逮住它们时,往往触手在4/5处断开。它们能重新长回来,具有断肢再生能力。

很早以前,日本有艘运载贵重瓷器的船沉在了海底,那里水深流急,潜水员也无能为力。后来有人提议利用章鱼爱在瓷器瓶罐里安家钻眼的特点,来打捞这些贵重器具。他们把绳子拴在章鱼身上,放到海底去。章鱼在碎船堆中的大瓷杯和其他器皿中,找安身之处,章鱼对这些器皿有特殊癖好,结果许多章鱼盘居在器皿里,后被用绳子拖了上来。

潜水员在海底作业,常常跟章鱼相遇,不少潜水员在海底被章鱼缠住,严重威胁着生命安全。

有位芬兰的潜水员,名叫勃奇,他长年累月在海里采集名贵的珍珠。有一天,他在40米深的海底捞珍珠贝。突然,他感到一个软柔柔的东西碰了他一下,勃奇本能地感到不对头,他马上用潜水刀向左方砍去。发现有两只冷冰冰的触腕抱住了他的身子,其中一只被他砍断了。可是,勃奇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另两只长腕又抱住了他的双膝。他正要用潜水刀砍去时,那章鱼猛然朝他头盔一撞,勃奇失去平衡跌倒了。他正要向水面发出遇险信号时,那章鱼又发起进攻,把他拖出3米多远,直往一个岩洞里拖。

正在这危急关头,海面船上替勃奇拉信号的朋友,发现气泡和拉绳不对头,拖也拖不动,断定可能遇到海怪了。勃奇的朋友很机智,马上跳上一只小船,利用小船在波涛中一起一伏的浮力来抢救勃奇。他把拖着勃奇的绳索拴在船舷柱子上,当小船落入波谷时,尽量拽紧绳子和供气管,当小船随波涛颠上浪峰时,一下子就将勃奇和章鱼一块都拉离海底。当勃奇浮出海面时,那章鱼还紧抱住他不放。后来人们是用锋利的刀割断章鱼触腕,才救出勃奇。勃奇的潜水衣破了,肩和颈都流着血。章鱼的触腕头上有个吸盘,上面布满小锯齿,像虎爪,吸到人身上就能把肉吸烂了。

美国有位水下摄影师,名叫克来格,有天正在水下拍摄一些暗礁的镜头。当他游过一块大礁石时,发现有个大洞,他好奇地往里一瞧,倒吸了一口冷气,洞口上盘着两只巨大的章鱼。他转身想逃走,可是来不及了,章鱼盯住他了,向他猛扑过来。克来格马上想起一位日本潜水员遇到章鱼的经验:“当章鱼抓住你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动,它就仅仅用触腕碰碰你,然后慢慢离开你。”克来格只好蹲在那里一动不动,那章鱼把他抱住,后来果真放开,不感兴趣地走了。克来格用这个办法,曾三次从章鱼怀里脱险。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要求潜水员沉着,头脑要冷静。惊慌失措,拼命挣扎就完蛋了。克来格有次差点送命,章鱼松开之后,他急忙想逃走,结果那章鱼一看是个活物,又扑过来了。幸好他动作快,开大气门,一下浮出海面,人们发现后赶来援救,用斧头把长腕砍断,他才脱险了。如果当时克来格动作慢,章鱼的触腕吸盘吸附在岩石上,那就根本浮不到海面。章鱼触腕上的吸盘,对人体伤害并不严重,它不像鲨鱼,但是,它分泌出来的毒汁会阻止血液凝固,使伤口大量出血。因此被章鱼咬伤之后,会出现中毒症状,伤口周围红肿。毒汁进入血液会引起发烧、呼吸困难,严重的有生命危险。有一种澳洲的环状章鱼,非常小,可以放在手掌章 鱼上,浅褐色,有蓝斑点,可是毒性最大,潜水员被它咬到,用不了几分钟就会丧命。

根据海洋生物学家的研究发现,章鱼一生中只生育1次,而且章鱼妈妈一旦看到新的一代出世,它的生命就结束了。可以说,雌章鱼为传宗接代而舍生忘死。

雌章鱼产卵后,便渐渐地失去了食欲,不吃不喝,唯一的任务是守护在卵窝旁,急切地盼望小生命的到来。

小章鱼从卵中孵化出来,章鱼妈妈却安然地死去了。人们对章鱼妈妈的死很惋惜。可是,当你知道它死前的所作所为之后,你就会说:死得及时。

原来,小章鱼出生后,雌章鱼开始变态,变得非常凶恶残暴,那种生儿育女的母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母子感情一笔勾销,兽性发足,开始凶恶地吞吃自己的孩子。可见,章鱼妈妈及时死去,对繁衍后代是很重要的。

生物学家研究后发现,雌章鱼的死亡是由于“死亡腺”作用的结果。在雌章鱼的眼窝后面有2个特殊的腺体,称为“死亡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条产卵后的章鱼摘除一个腺体,结果这条雌章鱼多活了2个月,在这2个月中,它仍然不吃东西,但活得良好,性情也变得温柔了。结果再把另一个“死亡腺”也摘除,那么章鱼妈妈的寿命可延长9个月。这就是说,摘除两个“死亡腺”,产卵后的雌章鱼共延长寿命11个月。在这9个月中,它恢复了食欲,生活也正常。

由此可见,“死亡腺”是章鱼衰老的有关组织。雌章鱼的迅速衰老和死亡,跟“死亡腺”有密切关系。这一点的发现,对人类延年益寿可能帮助很大,有益揭开衰老死亡之谜,从而在医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顶盔披胄的甲壳类动物

在无脊椎的动物中,还有一类是浑身戴盔披甲的动物,人们称它为“甲壳类动物”。主要是虾类和蟹类,有上千种。在这里主要介绍对虾、龙虾、高脚蟹、椰蟹、红蟹、寄居蟹等。倘若说贝类外壳是它们的“房子”,那么虾、蟹的外壳就是它们的“盔甲”,这盔甲就是它们的外骨骼。它们要长大时就必须蜕去一次皮,否则就不可能长大。为此,虾蟹从幼体到成体的一生中要蜕许多次皮。这就是甲壳类动物共同的特点。

鲜美可口的海味——对虾

对虾之名,并不是想象中一雌一雄配成对,而是过去北方市场上常以“对”为计算单位出售,渔民也以对来计算他们的劳动成果,因此取名为对虾。

对虾,在我国被尊为八大海珍品之一,在日本,对虾也是作为上等的畅销水产品而蜚声市场。对虾须长腰弯,煮熟后体色透红,被日本人民视作长寿的吉兆,每逢喜庆佳节,对虾必是宴席上的佳肴。在美洲和欧洲,对虾也供不应求。这是因为它肉嫩味美,而且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对虾,种类不多,只有20多种,但分布很广,几乎世界各处海洋中都有它的踪影,它是一支奔走不息的洄游大军。对虾头上有3对细长的螯足,全身裹着一节节薄而坚韧的甲壳,加之身材“魁梧”,比起其他虾类成员对 虾更加英气,它常常在那些神话故事里被称为日夜巡守龙宫的勇将。

在对虾王国中,只有我国北方出的对虾,被称为“中国对虾”,在国际市场上早已久负盛名。中国对虾居住在我国黄渤海域,它们不会游远,也不走亲访友,一直闭关自守,辛辛苦苦经营自己的天地。每年3~4月间,大地回春,春暖花开,此时对虾成群结队由黄渤海南部的过冬场,游到渤海湾内各河口附近产卵繁殖,因河口附近食物丰富,所以新孵出的小虾长得很快,春天生的小虾,当年秋天就长得和它们父母一样大,待萧瑟秋风吹拂海面,水温下降时,它们又成群结队向南游向黄海的过冬场去。中国对虾这种在自然海区长期形成的归原性,使得它们世世代代居在世界的东方,建立了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立王国。因此,也有些海洋生物学家,把中国对虾称为东方对虾。

对虾听起来很有人情味,以为雌雄成双成对,共度一生。其实,它们的爱情生活相当短促。只有雌虾刚刚脱下盔甲,正疲倦不堪,侧躺在海底时,雄虾才开始求婚,它缓慢地爬向雌虾,温和地在雌虾周围转几圈,同时用触角和步足轻轻地抚摸对方,显得温情体贴,如果雌虾没有表示,雄虾就进一步逼近,大约行5分钟的追逐求婚仪式。此时雄虾乘机拥抱住纤弱窈窕的雌虾进行交尾。交尾时,雌虾静静地偎在雄虾的怀抱中,本能地打开柔软的生殖器,接受雄虾生殖器送来的精荚。约莫3分钟的光景,交尾结束,两者毅然分开,温情脉脉的夫妻也随之分手了。

此后,雄虾当起薄情郎,雌虾开始独居生活。春暖花开后,它们洄游北上,雌虾群在前,雄虾群在后,互不杂群,这就是中国对虾的一段恋爱佳话。

春夏相交季节,雌虾大腹便便蜂拥而来,迫不及待地把怀中孕育了多时的卵子排放出来。差不多与此同时,储存在雌虾生殖器内达半年之久的精荚自动打开,刚好与卵子相遇结合。受精卵很快脱离母体,随海水漂荡沉浮,慢慢孵化发育成肉眼很难认的小虾。

此时的宝宝的模样相当奇特,根本不像父母面貌,而是像一只小蜘蛛,6条光滑的大腿一刻不停地踢腾着,好像在水上跳裸体舞。夜晚,当灯光照射到海面时,这些模样奇特的宝宝,就会一下子集于灯光周围。此时的虾宝宝生物学家把它称为“无节幼体”。经过6次蜕皮变态,六脚蜘蛛小家伙们变成了小蜻蜓了,称为“溞状幼体”。“溞状幼体”头顶长有尖尖的无齿额角,一对复眼炯炯有神,随时摄取水中那些微小的单细胞藻类为食。由于囫囵吞食,尾部常常拖着一线长长的粪便。1个星期内,又是3次蜕皮,面庞、体形酷似小型甲壳动物糠虾,所以称为“糠虾幼体”。“糠虾幼体”初具虾形,头重尾轻,不时地倒立在水中,乍一看,就像是一只只孑孓倒悬列队。这个时候的幼体乳牙齐出,手足灵活,开始捕食。

又整整过去6个昼夜,经过3番脱胎换骨的改扮,终于变成父形母貌的仔虾。仔虾边长边移向深水域生活,再经过无数次的蜕皮,到当年的秋末冬初便长成大虾,也就开始了神秘的恋爱和旅行结婚了。

建国后,我国水产专家对对虾进行了养殖研究,如今无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能养殖对虾。今天的对虾,已成为广大人民喜庆节假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

我国北方的对虾是长须对虾,而我国南方海域生产着另一种对虾,是短须的“斑节对虾”,它是对虾中的“巨人”,每个能重500克。斑节对虾是热带性种类,我国广东、福建、台湾南部沿海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踪影。斑节对虾身上生着横斑,通常是褐色、红褐色,有的更深一些变成蓝褐色或黑色,腹部的游泳肢上生着红色的刚毛。斑节对虾身上的斑,随着生活环境和成熟的程度变化着。白天,斑节对虾静静伏在海底,傍晚时开始捕食。它的繁殖跟长须对虾差不多,长到500克左右,要经过15~18个月,一般寿命为2年。斑节对虾是大型虾类,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即使离水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不会死亡。如果把它们装在湿的锯末里,它们活的时间会长些。这对远途运活虾相当有利。

虾中之王——龙虾

龙虾体态威武,英姿飒爽,全身披盔带甲,坚硬的几丁质背甲上长着方向朝前、尖而锐利的棘刺,头的两侧伸出2根长长的触角,很像古时戏装里全身武装的“将帅”,好不威风。我们见到最大的龙虾标本体长连同触须达120多厘米,重5千克,堪称虾类之王。

龙虾是生活在暖水里的一种大型甲壳动物。在我国东南沿海已发现8种,有锦绣龙虾、波纹龙虾、密毛龙虾、日本龙虾、杂色龙虾、葵斑龙虾、长足龙虾等。分布在全世界海洋里的龙虾品种就更多。

龙虾的样子看起来很凶暴威武,其实它是外强中干的胆小鬼,是一种行动迟缓怯懦的动物,在“敌人”面前显得十分笨拙软弱,它们只能袭击一些不大能活动的鱼类。

龙虾的2根触角是它们的感受器官,每当受惊时,它们就由龙 虾前向后倒竖起来,同时它们的茎部的特殊摩擦发声器,能发出“吱吱”的声响,用以誓告“敌人”,但这不过是示威而已。龙虾除了背甲上的棘刺尚有防身作用外,再也没有吓人的武器了。

龙虾生活在珊瑚礁几米到几十米的海水里,藏在两端开口的隧洞内,或者在乱石堆中。它们昼伏夜出,白天多隐于洞中,头和触角露在洞外。两条触角呈“八”字型分开或左右一字拉开,它们有时上下运动,有时做圈式活动,如雷达天线,搜索外界的威胁目标。到了夜晚,它们就从洞中爬出来,在海底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寻找食物。龙虾很贪食,饱餐一次可以十天半月不进食。这有利于它藏在洞中过隐居安静的生活。

龙虾的胆小还表现在它藏身的隧洞,它常住的洞是两端开口的,这使它在防敌时可进可退,当敌人从前面袭来时就后退,反之就前进。在这样的洞里,人们要捉住它也相当困难。洞中的龙虾,它的防身武器也有用武之地,一旦敌害来袭与其身躯接触时,龙虾把身子用力向上一拱,棘刺即可把敌人穿刺挤死于洞壁之间。

龙虾在海底生活,与底栖生物混在一起,一些附着性的生物,常依着或固在龙虾体表,使龙虾的身躯更加笨重了,但也为它提供一些食物。

龙虾的繁殖期在夏季,我国南方在5月中旬就出现抱卵雌虾,即所谓“开花龙虾”。龙虾身体虽大,卵粒却很小,只有芝麻的1/10大小。但它产卵数量是惊人的,一只体长35厘米的雌虾,抱卵达几十万,甚至100万粒。如此多的卵,为什么龙虾产量又如此少呢?孵出的幼体,其中相当一部分适应不了环境变化而淘汰,还有一部分成了海洋中其他动物的饲料,就是幸存下来的幼体,在发育蜕化过程中,也有的中途夭折,因此成长成大龙虾的就寥寥无几了。

生活在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及南佛罗里达半岛等地海域的西大洋龙虾,它们本来生性孤独,平时不爱集群活动,也不喜欢群居,白天都躲在洞穴里,太阳下山后才出来寻食。可是到了秋天,它们一反常态,惯于独来独往的龙虾,却自动结成数以万计为一群的集体,到南方去旅行。在旅途中,它们十来个组成一组,有时多达60个以上,像南飞的大雁一样,秩序井然地排成“一”字纵队。这些龙虾首尾相接,它们之间通过伸向前方的两条触角保持衔接。每个个体腹部都有刷状的游泳附肢,迁徙中龙虾的游泳附肢一齐划动,如同赛龙舟一样游向前方。这一动物中少有的壮观举动,被水下摄影录制下来。

龙虾在旅游期间,不断有新的个体加入队列中,有人曾发现相聚超过65只龙虾的长队。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科学家的浓厚兴趣,于是加强了研究,发现龙虾列队可减少前行的阻力。更深奥莫测的是,列队的龙虾个体与个体之间保持的距离是阻力最小时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距离或再大或再小都会增大阻力。正是由于龙虾个体与个体之间保持着最佳距离,从而使列队行进的速度加快。据测算,列队行进的龙虾每分钟可游21米,而单只龙虾每分钟仅游16.8米。龙虾列队而行还有壮大声势,威胁敌人之意。

龙虾在列队前游中,为首的排头兵承受的阻力要比后面的大。所以,行军途中时常重新组织队列,把带头的龙虾替换下来,换上新的排头兵,继续前进。

科学家们认为,研究这一现象和龙虾列队旅行时的间距,对提高各种船队的前进速度、降低燃料消耗将有积极的意义。

美洲有一种龙虾,模样像丑八怪,它是陆上蜘蛛的远亲,长着8条细长腿。它2根触须像武士头上插着的雉毛,这灵敏的触须是搜寻食物的工具,但要把它折断,它却没有一点痛的感觉。它的脑子分为2部,大小跟一个针头相似,分布在喉咙上下。它的神经系统不在背部,而是在肚子上。怪不得加拿大一位生物学家说:美洲龙虾是一种奇妙的动物。

美洲龙虾样子怪丑,还有一对极不相称的大螯。一只重35磅(1磅约合0.4536千克)的龙虾,它的2只螯竟重24磅。有一次,加拿大多伦多运到一批龙虾,装在篓子里,有位好奇者想一睹尊容。谁知从篓里突然伸出一只大螯,钳住了他嘴里的大烟斗,猛一扯,不但扯掉了这位好奇者的烟斗,连他的一颗门牙也“请”了下来。

那么这种龙虾有如此大螯和硬坚的壳,又如何蜕皮的呢?原来这种龙虾在夏天到来时,狼吞虎咽地进食,把自己吃得滚圆,躯体和尾巴之间竟胀开了一条横向裂纹。这条裂纹就是“脱胎换骨”的开始。它先是侧卧着,使躯体弯曲,慢慢地蠕动,为的是从裂纹中脱壳而出。有人担心,它那两只大螯怎么蜕呢?其实也不困难,龙虾大螯里的血液会倒流,它们可缩小到正常体积的1/9大,这就能魔法般地从狭窄的关节里抽出来。

最让人叫绝的是,当龙虾“新生”后,蜕下的壳竟是完整无损缺的,就连腹部的嚼物牙齿、眼珠上的薄膜以及触毛上的表皮全都一一俱在,真是奇迹。

龙虾蜕皮后,躯体不断胀大,数小时内就比原先大了15%,而体重则神奇地增加50%。以后几个星期里,龙虾专爱捕食带壳的小动物,如海胆、海螺,那是因为它的嫩皮长成硬壳,需要大量的碳酸钙。

蟹中之王——高脚蟹

蟹肉细嫩、鲜美,是许多食客留在记忆中的佳肴。我国沿海经济价值最大的是梭子蟹,它的壳左右两端尖细,中部宽大,如同织布用的梭子,故名为梭子蟹。

居在海洋里的蟹,是蟹族中相当兴旺的一支。如招潮蟹、梭子蟹、沙蟹、红蟹、长臂蟹、椰子蟹、寄居蟹。这些蟹家族中的成员们散布在大陆近岸的地带一代一代地繁殖着。其中生活在日本海及白令海的名叫高脚蟹,是蟹中之王,个头最大。它的甲壳有30多厘米长,一条长腿就有1.5米左右。两腿伸直差不多有4米多长,体重约15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蟹,因此不愧为“蟹中之王”。

蟹王有5对变化了的足,像10把刀一样,能把食物立即切成粉碎。2只长螯,可以在4平方米的范围内随意取食,又是自卫的武器。

因为高脚蟹的脚太长,行动反而带来一些不灵便,活动起来有些缓慢。高脚蟹生活在北太平洋的白令海和日本海一带。秋冬两季多栖息在深水中,春夏间成群结队到浅水中逗留。这时正是人们捕捉它的好季节。

高脚蟹壳薄肉多,雪白的蟹肉充满了圆筒形的长腿,肉质非常细嫩。一只高脚蟹有肉近10千克,肉不但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还可以制成罐头,是驰名世界的食品。蟹壳也不是废物,而是医学、化工、家禽饲料的重要高脚蟹原料。

高脚蟹咬死人的案件在日本发生多起。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海滩上,多次发生碎尸案,死者都被断成几节。开始警方全力以赴要擒住凶手,但都没有成功。有一次在海滩上,一只高脚蟹突然从海水中钻出,把一名十来岁的小姑娘抱住了。那小姑娘高喊救命,刚好警察在附近巡逻,立即赶来救援,警察死死抱住大螯。这时附近游客也赶来,几个小伙子把另一个大螯抱住,硬是把那个血肉模糊的小姑娘救了出来。这只高脚蟹被众人打死了,警方这才明白,原来碎尸案凶手就是高脚蟹。

这种怪现象在日本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过去都是见人就逃的高脚蟹,如今为何不怕人要吃人呢?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种高脚蟹可能受海水污染的刺激,开始变异,变成了一种凶残的吃人蟹了。

背着“房子”的动物——寄居蟹

在西沙,有一次战士们跟寄居蟹展开了一场“战争”。战士们千辛万苦在珊瑚石上开出地,种上菜,眼看绿绿的菜长出几寸高了。那夜下了一场小雨,战士们老早起来了,大家都以为菜遇甘露一定长得快。可是,当战士们来到菜地时,大家一看都傻了,全部菜苗都在根部被剪断了,这恶鬼不是别人,竟是寄居蟹的恶作剧。

在西沙,每当潮水退后,广阔的沙滩上,到处可以看到许多背上驮着各种斑纹、色彩绚丽、五光十色螺壳的小动物在沙滩上爬来爬去。当你临近它们时,它们就动作迅速地缩进螺壳一动不动,这种动物就是寄居蟹。因为它们都居在可以随身携带的“房子”——螺壳里,寄居蟹的名字也由此而生。

寄居蟹的体形、构造和生活方式都比较特别,腹部柔软的螺旋体盘曲在螺壳里,利用它的尾巴把身体后端钩在螺壳的顶部。头前有2个状如钳子的螯足,左右螯足在身体缩进螺壳里时,大螯足挡住螺壳的门口御外敌。瘦长的第一、第二步足是爬行工具。

寄居蟹逐渐长大,原来的螺寄居蟹壳住不下了,它们能够随时调换较大的新房。找到大小适合的螺壳,寄居蟹只用钳状螯足伸入螺壳中试探一下,如果满意了,它就很快把身体安置在这个新房中。不管新房还是旧房,寄居蟹在居住过程中,从不交房租,所以山东沿海一带的老百姓称寄居蟹叫“白住房”。

别看寄居蟹小,在非洲欧罗岛上,一只大海龟竟被它们生吞活剥地吃掉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那只海龟上岸来产蛋,拼命地挖洞,结果钻进一个树根洞里出不来了。这时寄居蟹一群群发起攻击,用大螯足钳咬海龟,2个来小时后,这只海龟被咬死了,4个小时后,竟被寄居蟹吃得精光。

寄居蟹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它们的肉不能吃,没有多少经济价值,然而在动物学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