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2:40:23

点击下载

作者:郑淑宁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试读:

前言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各色人都有,千奇百怪,人们的举动也是行色各异。每一天、每一刻都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或周围,有些早有端倪,有些则刚崭露头角。

有人说心理学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让人无法窥视,它离我们很遥远。这种说法完全错了,心理学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能揭开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吗?

人为什么会做梦呢?血型与性格之间真的存在联系吗?我们为什么喜欢帅哥和美女?看电视的时候,为什么会跟着电视里的人一起哭呢?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我们怎样才能缓解呢?

这些奇奇怪怪的现象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这本《趣味心理学》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心理学现象展现到您的面前,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它就像一把打开秘密宝库的钥匙,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人们的内心,层层揭秘这些不可思议的心理学现象。

读完这本书,你既能收获知识,也能发现人们的一些行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以预测。而且,你还会发现以前未曾了解过的真实的自己,从而对自己有更深的启发。

序章 心理学背景简介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门神秘而又深奥的科学。因为心理学家能够揣测出别人的所思所想。他们还能对人们进行催眠,让你把藏在心底的秘密都暴露在他们的眼前。最可怕的就是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这是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最具野心,也最具有影响力的一句话,是环境决定论的“指定用语”。

正是因为这些心理学家的特立独行,因此很多人都会对心理学有所误解,那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心理学的英文名称为Psychology,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的行为、分析行为的理由和原因、研究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它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简言之,心理学就是科学地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实,心理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玄乎其玄。我们每个人在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方式,这就是在生活中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方式。还有就是其实我们在小的时候就懂得揣摩别人的心思,这也是一种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践。总而言之,心理学就像指南针一样,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他人。正确地认识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就能更加轻松地找到解决生活中各种困难的办法。

心理学的历史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作为一门思想史,心理学的历史是漫长的,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的历史却十分短暂。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德国感官生理学家韦伯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定律。稍后,费希纳发展了韦伯的研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

1897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的出现,对心理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从此之后,便有欧洲各地、美国甚至日本的学者来到冯特的实验室,跟随他学习心理学。这便是近代心理学的开端。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实验室里发生的心理学

将一条小狗放在一个特制的笼子里,笼子底面接有一块导电的金属板,笼子中间竖着一块隔板。笼子隔板左边的底面接通电源并且把小狗放在里面,金属板上会产生电击,不足以让小狗致命,但是却会让它感到痛楚。这时,出于本能,小狗会跃过隔板,跳到隔板的右边,如果笼子右边底面也给以电击,小狗会跳回左边,再跳,再被电击,再跳,再电击……如此反复多次,每次的结果都是失望,于是小狗不再跳跃,而是绝望地趴在金属板上,默默地忍受痛苦。这时候,当你把另一边的电源关掉以后,只是接通小狗趴着的这一边的电源。然而,小狗没有再跳起来跑到另一面去,它似乎觉得再跳过去也是一样的。于是它放弃了所有的努力,绝望而被动地趴在那里忍受着一次一次的电击。

这个实验在心理学上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我们称为“习惯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习惯性无助是一种绝望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描述包括人在内的动物在内心期盼达到愿望却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表现出的无能为力、放弃和绝望的态度。“习惯性无助”有几个明显的形成过程:频繁体验挫折——产生消极认识——产生无助感——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小狗就是在这样连锁的过程中,逐渐丢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心理能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习惯性无助”不仅会发生在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同样会发生。基于人的思维的复杂性,“习惯性无助”现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尽管人们会说我的命运和小狗不一样,我们更懂得挣扎和奋起反抗,但事实上人们在一生的岁月中,会遭遇到各种不同的失败与挫折,甚至是不幸。如先天性疾病、学习成绩差、升学考试屡屡失败、失恋、夫妻感情破裂、工作失误或下岗失业、不良人际关系,甚至患上绝症等种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形。如果你在无意中说“我再怎么努力也不行了,我放弃了”、“我听天由命吧”……这些常常就是当人处在无能为力的情形下表现出来的“习惯性无助”。

第一章 “我”看不懂真实的自己——性格心理学

我们大多数总是认为“我”是最了解自己的,其实不然,“我”只是了解表面的自己,从没有发现内在真实的自己。这一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人的深层心理,通过分析各种心理现象探寻自己的性格和情感,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

关于性格的思考

我们常对别人的性格进行评价,“这个人的性格真好”、“他的性格很单纯呢”……或者在某次见面会上遇见老朋友,有没有互相说过“一点儿也没变啊”这样的话呢?这里所谓的“没有改变”,指的是“性格”。可是性格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性格,各家也有各家的不同观点。在这里我就综合各家的意见把其定义为“某个人一贯的行为和语言倾向”。也就是说,假如你是外向开朗的人,尽管年龄在改变,但你依然是个外向开朗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原本一个外向开朗的人在人生中遭遇了重大的打击或者重压后,可能会变成一个郁郁寡欢的人。

关于人的性格的由来,心理学界也有一种观点就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童年期由生存的人际环境塑造出来的,人类人格塑造和形成过程,从你一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到5岁左右才能基本完成。确切地说,在到5岁左右,你的人格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80%,或者说到了5岁,一个人的人格已经基本定型,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而且,5岁以后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已经无关大局了。也许,你现在才意识到,早在童年,我们的性格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命运,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人的性格一旦确立,就会恒定不变,自己主动地发挥作用。而且人的内心深处也会本能地对其加以保护和肯定。因为再不完善的性格,它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即使再糟糕的性格,也对人有某种好处。所以,人们会围绕五岁左右塑造出来的性格,建立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的人生哲学体系,坚定不移地保护自己的人格,无论那些人格在外人看起来是多么的扭曲、低效。

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人格体系和人生哲学,为自己相应人格的合理性寻找很多理由,并且尽可能地防止被别人洗脑。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围绕着自己的人格网络,我们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器材。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员负责保护自己性格的存在,还有专门的写手和辩客为自己的人格辩护。所以,如果自身的人格被触动或需要进行改变的话,必然会遇到本能的全面抵抗。这种抵抗的关键来源,就在于人本身抗拒改变的本能,和面对改变的不安全感。所以,无论我们在理智上多么愿意改变自己,但是我们的潜意识,还是会本能地做出各种阻抗。

当然,人的性格并不是不可能改变的,只是这得我们注意要改变什么。有人会说,我觉得我的性格都不好,想要全面改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的,每个人的性格不可能说是最好,也不能说是最坏,就好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坏性格里也会包含着好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没有人的性格是需要彻底改变的。我们想要改变的只是矛盾、不适应、于己于人不利的那部分人格特征。我们不是要重建人格,我们是要修改、重新搭配和组合人格。只要一个人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足以证明,他人格中的大部分,是健康和适应的。我们无法选择最初赋予我们的性格,但是,我们可以在人格限度内,寻找适合自己的人格希望。

血型与性格之间真的有关系吗

从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气质说,到日本掀起的风靡全球的“嗜血狂潮”,人们对血型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由此,一系列关于“血型决定性格”的观点不胫而走。这种说法一直困扰着人们,激励着很多研究者不断进行钻研,试图找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血型与性格是否有关联。

从心理学角度讲,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结合,构成了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特征。性格的形成有很多方面,比如说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等。

大多数人都知道通过血型可以判断性格。这种通过血型判断性格的方法并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有力的数据证实它的真实性。而且科学家并未在血液中找到能够左右性格的因子,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们也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就算有关系,也是人们的心理暗示,也就是说,人们受到血型性格学说的影响,从而形成对自己的一个自我实现。比如O型血的人,由于了解O型血人具有的特征,便会要求自己朝着这个方面去发展,逐渐将自己创造成表面具有O型血共性的人,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难道真正的关联竟然是由于自我暗示?听到我这么说,很多相信血型决定性格的人肯定要着急了,“等等!难道说我以前的想法都是自欺欺人的?”

不要着急,咱们慢慢说,不过,我们先来追溯一下血型与性格研究的历史。最早将ABO血型与性格联系起来的人是日本人。在1910年左右,即ABO血型被发现的几年后,日本某医生发表了一篇医学论文,其中提及了血型与性格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医对血型与阶级的关系展开研究。与此同时,教育学家古川竹二发表了关于性格与气质的研究论文。论文一经发表,就引来诸多关注的目光,并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正是从那时开始,履历表中才增加了血型一栏。不过后来,有一篇调查报告否定了古川竹二的观点。1964年在美国一本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心理学家撰写的一篇论文,内容是他们对500多名意大利人进行了16项性格指标测试,发现其中只有一项与ABO血型显著相关,即B型要比A型和O型更加温顺,这个实验结果正好与血型学说提出的理论相反。

此后,又有很多心理学家针对不同国家的人做了很多关于性格指标测定的实验,最终结果都是ABO血型与性格无关。这就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血型性格说。

◎趣味血型分类

1.O型血人的特质

O型血的人总是敢爱敢恨、充满活力、精力旺盛并且追求成功。他们吃东西从不挑剔,甚至是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也敢吃;他们认定的事从不轻言放弃,即使遭受失败与挫折。他们乐观、有野心且满怀胜利的信心,并对自己的能力及取得的成绩深信不疑。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在他们的身上,自然而然地存在着耀眼的光芒,这也正是他们让人着迷的地方。

2.A型血人的特质

倔强是A型血人的特质。他们多半都是完美主义者,天生敏感,过于顾虑周围人的想法,他们善于自我克制,而不是随着情绪来表达,所以在外人看来A型血的人过于理智,让人难以触及他们的内心。最典型的就是A型血“一根筋”似的“偏执狂”性格,显得有点神经质。

3.B型血人的特质

果断是B型血人的特质。他们拥有果断刚毅的个性,做事总是快节奏、快速度,从不优柔寡断,但又绝非草率行事,深思熟虑与当机立断在B型血人的身上体现得极为完美。他们特力独行,通常喜欢我行我素。

4.AB型血人的特质

多变是AB型血人的特质。AB血型具有非常明显的双重性格的特征,他们一方面能够在处理事情时表现得非常冷静,分析问题和反驳别人观点时都是头头是道,让人无从反击。但是他们也可能在瞬间就被他人激怒,情绪极其不稳定,喜怒无常。他们善于调节气氛,平衡场面中的尴尬气氛。

盗梦空间真的存在

有时候早上醒来会发现自己做梦了,梦里的故事丰富多彩,有些我们能够记得清楚,有些却已经忘记。醒来后回想起的支离破碎的情节,就好像窃贼把其中的精彩片段偷走一样,让人怎么想也想不起来。难道《盗梦空间》里的故事已经延伸到现实中,这是他给我们的暗示吗?“梦”对我们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梦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或是内心深处的宿愿,或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或是其他一些信息。

说到梦,不得不提到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把梦的实质理解为“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人会把愿望藏在心灵深处,当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这种欲望;而进入睡眠状态后,意识放松了控制,愿望就会频频活动,于是便形成了梦。

他指出,使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可用以维持精神的平衡,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睡眠不受干扰。其实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白天的“想”变成晚上的“梦”。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像《盗梦空间》里那样,自己的梦会如同钱包、手机一样被人偷走吗?关于这个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自我防御机制,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后,虽然防御机制降低了,但是并非完全失去控制。当梦中的内容过于刺激意识时,这个机制就会自动开启,就像金钟罩铁布衫一样保护着你的内心,然后这些内容就会被深埋在内心深处。这就是我们醒来后回忆不起来或者支离破碎的梦。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我们会主动忘记。

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整天担心自己是不是说梦话的时候把什么秘密泄露出去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上了锁的小盒子,而钥匙只有你自己拥有。

你真的了解自己

为什么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呢?人为什么会做梦呢?它究竟跟我们有什么联系呢?

一个人思想越单纯,他的梦反映出来的需求也就越明显。相反,一个人接受了越多道德、法律、思想等的加注,他的梦也就越会伪装。也就是说,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

有时候,有些梦会让你觉得你是半睡半醒,迷迷糊糊。很多时候从噩梦中惊醒会觉得心有余悸,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由于做梦的时候人们不像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维,所以梦又具有荒诞离奇、杂乱无章、无规则、非逻辑等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梦总是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而觉得可笑至极,时而又觉得是对未来的某种预示。林小姐回老家办事的途中借住在一位朋友家。夜晚在梦中,林小姐听到外面传来清晰的车子走动的声音,梦中的她向外望去,竟然看到一辆灵车,车上面没有棺材,却挤满了人。忽然她听到开车的男人冲自己喊道:“还能坐一位!”林小姐连忙拉上窗帘,跑到床上用毛毯把头蒙了起来。次日早晨,林小姐到了老家后,去一家大商场购物。在商场顶层买完东西后,正赶上向下层去的电梯要开。她很想坐电梯下去,但电梯挤满了人,她有些犹豫,电梯服务员看出她的心思,就对她说:“还能坐一位!”“啊!”这与昨夜梦中开车男人的话怎么一模一样?林小姐犹疑了,“算啦,我走下去吧。”说着,她向楼梯口的台阶走去。忽然一声巨响,电梯在人们的惨叫声中像流星般陨落。电梯坠毁,乘客全部遇难,而林小姐则由于昨夜那奇怪的梦,幸免于难。

看完上边所讲的故事,我们在想:梦跟我们的现实生活真的有联系吗?

其实梦只是人在睡眠时,由于局部的大脑组织尚未完全停止兴奋活动,而引起的大脑中的表象活动,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不过由于人在睡梦中与平时清醒状态下有所不同,一些客观印象也会变得混乱不清,所以梦总是呈现混乱和虚幻的状态,以想象或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在儿童时期,我们常常会做找厕所的梦,偶尔还会在睡眠时失禁。而成年人做这样的梦,则可能是因为睡前喝了很多水,也可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而形成一种紧迫情绪,或者是性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人所做的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时烦恼的事情。在梦中问题经常会得到解决。据说,有位数学家曾被一道数学难题所困,但某一天在睡梦之中就将它解开了。此外,梦还能为体内的危险发出警报。有的人就常梦见自己坠落。坠落的梦,有时候就预示着疾病。如果梦见自己从楼顶上失足掉下来,在下落时惊慌而醒,那就意味着身体可能出现不适或有疾病。据报道,曾经有位心脏病患者,在他出现自觉症状前的某天夜里,他梦见了自己胸口绞痛。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做梦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长期以来都被梦困扰,其实,梦是潜意识和意识两个层面之间的对话,它们很微妙地讲着不同的语言,尽管有意识的大脑可能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潜意识在梦中说的话,但事实上,它像一位缺乏经验的翻译,经常未能准确地理解其真正含义和要传递的信息。不过,如果我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梦,通过梦传递的信息了解自己的状态和内心真实的需求,就能够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

常做梦的人=悲剧的人

昨晚上又做了一晚的噩梦,致使白天打不起精神上班,工作中还出现了错误,害得我被老板骂了个狗血淋头,哎,梦真是害惨了我啊!我为什么要做梦啊,为什么?

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休息。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看看,看看,做梦带来的后果多么让人悲惨,简直就是一出“悲剧”。

其实,这些老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做梦并能回忆梦境并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标,也不能说做了梦就表示不曾睡好。心理学家说:“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和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梦是一种普遍的生理现象,不管你有没有梦的回忆,或有没有梦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4~5回梦。说整夜做梦是夸张,说没有做梦也不现实,更谈不上梦多梦少。

国内外都有人对主诉失眠、整夜做梦或梦多的慢性失眠症,进行过生理测验,应用多种生理仪进行脑电波描记和研究,客观的记录证明,这些主诉“梦多”、“整夜做梦”病人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伴有梦的快波睡眠期所占的比例和实际时间也并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整夜做梦”和“梦多”的体验与各项睡眠参数并没有相互联系。还有人对这类病人进行心理测验,认为这类体验与性格有关系。无论从人类睡眠的普遍规律,还是从实验研究的结果看,梦感与失眠未必有必然的联系。有无梦感及梦感的程度也不能作为失眠与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观指证。

梦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其表现形式有表象成分又带有感性性质的记忆活动和超常规的联想。而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或只留有曾做过梦的印象,连梦的内容大多也很难讲清楚。主诉失眠伴多梦或失眠无梦的人所说的梦应该指的是梦感,而梦感又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的感受,睡眠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常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研究人员还发现,梦多与睡眠的惊醒程度密切相关,自诉平日梦多的人,睡眠中都比较易惊醒。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

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为什么有很多人为做梦而感到烦恼呢?

他们认为做梦影响了睡眠效果,从而出现了白天的许多不舒服症状。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细询问这些人,都会发现他们存在着各种烦恼的心理因素。正是这些心理因素影响了夜晚的正常睡眠,同时也引起了其他症状。他们通过梦境也能体验到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有的人做梦的内容和他们引起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有些联系。但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所增加的睡眠时间被“有梦睡眠”占去,而“无梦睡眠”没有增加,因而睡眠深度反而变浅了。这样的睡眠不能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却增加了刺激,客观上看来睡眠是延长了,效果却更糟了,醒后就会感到累、不解乏。夜里每次都是从噩梦中惊醒,就会使人主观上认为整夜都在做梦。

研究表明,做梦能减轻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负担。除此之外,大脑干细胞神经元在做梦的时候对负责机体活动的运动冲动有一种抑制作用,使肌肉器官不再受其影响。科学家通过对梦的研究,得出了梦对人有用的结论:梦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疗法医师和诊断医师,而且如果能正确解析梦中见到的种种现象,还可以有所发现。

你也是三分钟热度吗

“小琳,你看我是不是又胖了?呜呜,我要减肥,哎,今天晚餐不吃了。一定要把这身肉减下去……”“小琳,你看我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学点东西好了,这样的话还能给自己增长见识……”“小琳……”“闭嘴!不要再说了,你前两天说减肥,不能吃晚饭了,可是回过头来还是吃了,还减肥,我看你是长肉吧。你还想学这个学那个,就你这样的人顶多两天你就没兴趣了,还是不要浪费时间浪费钱……”

有时,我们想做很多事情,但实际做起来却坚持不了多久。像这样没长性的人还不在少数。当然,其中性格是主要原因。

看看上面我跟死党的对话就知道,我就是这种没有长性的人。

当我兴致勃勃地告诉死党我想学东西的时候,她却这样一副鄙视的样子,当时很想冲上去来一个过肩摔,然后再补上一个泰山压顶。可是又一想,她说得很对,貌似自己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被人说中自己缺点的时候真的很尴尬,而且毫无还击之力。

其实这种人说起来就是没有毅力,很容易对一件事产生厌倦,做什么事情都长久不了。所谓“厌倦”,就是失去干劲,继续做下去的意志受到阻碍。尤其是对于那些“被命令去做的事”或“不得不做的事”,很快就会感到厌倦。

心理学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给幼儿园里几个同龄的孩子每人一个苹果,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把它吃掉,那么就只能吃一个;如果等半个小时以后再吃,那就再奖励一个。有的孩子等不及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吃掉了,有些孩子则耐着性子,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的办法克制住欲望,最终得到了两个苹果。

实验者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发现那些获得两个苹果的孩子长大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独立性;而那些经不起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对现实中的压力不能适应,进而产生一些逃避行为。由此可见,自控能力是保持自己毅力的必备条件。

为了坚持做一件事情,我们最好先设定小的、具体的目标,每当实现一个小的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以学习德语为例,我们不要把目标设定为一下子把所有的读、写、听、交谈都学会,而是把任务细分,今天的任务是记单词,明天的任务是听德语……一天完成一项任务并不难完成,当完成任务后,我们会感到一种成就感。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此外,如果把奖励的力量与爱情结合起来,那将发挥更大的威力。比如,坚持学德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说“精通德语之后,就可以找德国美女交往”,就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动力。

我们为什么会笑呢

法国的科学家在一期《行为与脑科学》杂志上提到:“笑不仅是简单的内在情绪的表现,而且也是两个人思想共鸣的外在写照。”情感和面部之间的联系非常神秘,而其中的笑是人类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究竟为什么一些情感会使我们的嘴角卷起呢?

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认为幽默是一种本能,人有了这种本能才能以快乐的态度来处理事情,即使在失意时,也能泰然处之、一笑了之。

最近有研究结果表明,经常笑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因此,笑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可是,我们到底为什么会笑呢?据科学家说,地球上的生物中,只有人类和一部分猴子会笑。的确,我们从没见过鸡或鸭子笑,如果有会笑的青蛙,那也怪吓人的。

心理学家发现,笑是人类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而在这个解释以前,笑只被看作人类具有幽默感的体现。我们笑是为了和别人团结一致或者嘲笑他们,要么用笑和别人调情。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早在牙牙学语之前就掌握了这门技巧。通过笑人们可传递各种信息。尽管听见笑声的人会很多,但只有特定的接收者才能听懂笑声中的信息。这种信息就像加密过一样,因为它直接对准接收者,并不需要他有意识地理解。

笑的种类有很多种,科学家们对此众说纷纭。弗洛伊德、康德、伯格森等学者都对“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诙谐是开玩笑,因为社会的清规戒律很多,禁止人们“胡说八道”,只好开个玩笑,说个笑话来解除压抑。

康德认为笑是希望的消失,“一种紧张的期望突然归于消失,于是发生笑的情感”。

法国哲学家伯格森说,笑是“生气的机械化”。人的生命生机勃勃,人的行为机敏灵活;但当一个人变得呆头呆脑,行为木然时,他就可笑了。当看到让我们觉得开心或者有趣的事物时,我们会笑。

笑是一种社交工具。当人独处的时候,他的喉部很少颤抖。吃吃地笑、轻声地笑和尖声笑只有在人和其他人共处的时候才会发生。发笑的人常常中断谈话,等笑完之后才继续交谈。而发笑的人自己很少注意到。

除此之外,笑也能缓解自身的压力,让高度紧张的精神松懈下来。美国精神病学家V.S.拉马钱德兰在《大脑?还是幽灵?》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叙述:“当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需要提高警惕的事情时,人会紧张起来;但当弄清情况后,如果发现这个事情对自己并没有威胁,人会笑出来。”

也就是说,当人们感到危险时神经就会紧张起来,但当你发现危险并不存在时,神经就会一下子放松,自然而然地也就笑出来了。在心理学中,我们对这种状况的解释是:笑是缓和某种紧张状态的方法,人通过笑可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你也会“睁着眼说瞎话”

心理暗示的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它每天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暗示不是摆道理,而是靠一种提示。

人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暗示,这与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关。这一过程中,人在遵循人格中“自我”部分的基础上,还要综合个人需要和环境的限制。人格中“自我”的部分,我们通常称为“主见”。

可是,人是有局限性的,很“自我”的人也并不是完美的,也不总是对的,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别人的暗示而就范。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早就发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有一天,学生们问苏格拉底怎么做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他举着“苹果”,在学生中间走过,并且边走边说:“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闻空气中的香味。”苏格拉底在同学中间转了一圈,然后就回到了讲台上。之后,他把“苹果”又举起来晃了晃,问道:“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香味?”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又大声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这时候,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默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走下讲台,他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走过,并再次叮嘱学生们要注意空气中的气味。回到讲台后,他再次询问大家是否闻到了苹果的香味。这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让每一同学都闻了闻“苹果”。他再次提问:“大家都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话音刚落,除了一个同学没有举起手,其他人都齐刷刷毫不迟疑地举起了手,没举手的那位同学看了看周围,也慌忙地举起手,周围的人对他的举动哄堂大笑。苏格拉底也笑了,问:“你们都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缓慢而严肃地说:“这只是一个苹果模样的玩具,什么味儿也没有。”

苏格拉底的学生之所以会说自己闻到了假苹果的香味,其实是因为受到了他的暗示。苏格拉底暗示他的学生这是一个有着诱人香味的真苹果,因而他们对此深信不疑。苏格拉底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同学们是用自己的感觉进行判断的,还是盲目地听信别人。

心理暗示是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人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的符号,使自己的某些观点、意见被接受暗示者认同或者按照自己所暗示的方式活动。暗示的特点是只要求受暗示的人接受一些现成的信息,并且是无判断地接受。

有些心理暗示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剥夺我们的判断力,取代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我们盲从地听信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商场的橱窗里经常会摆放一些塑料模特,高挑的个头,标准的身材,当你看到她身上穿的漂亮衣服时,就接受到了某种暗示,看啊这件衣服多漂亮,你穿上一定会很有品位的。当你看到一些人在商场里选购这些衣服的时候,你又会获得一种行为暗示;当某些人买完衣服以后喜形于色,赞不绝口时,你又形成了一种表情暗示和语言暗示。

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一些暗示现象,当你在一家饭馆吃饭的时候,有道菜吃过以后,有人觉得味道怪怪的,可能是用了坏的材料,于是你也会觉得这道菜有问题。再比如,一个同事突然对你说:“你今天的气色真好,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啊?”刚开始你可能不太注意这句话,当第二个人也开始这么说的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身体轻松,精力充沛,回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好事?仔细思索过后,这件事就很不错。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我是一只愤怒的小鸟

每个人都会发怒,可能你刚才已经发泄过了,或者你正在愤怒。愤怒从心理上说是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促使你进行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不仅局限于你的肉体,就是说不仅是被揍了会愤怒,这种保护意识也会延伸到对你有价值的任何事物,因为这些事物维系着你的生活平衡。但是,这“愤怒”的情绪到底从何而来呢?

在我们做一些事情时,人们往往会对行为和结果进行一定的预测。如果事情失去控制、不在自己预想的范围之内,我们就会感到不安和惊慌。对于不安和惊慌传达给我们的直接信息,人们往往就会以发怒的形式体现出来。

比如,你从网上买了件衣服,你预计的时间是两天内就会到达,但是三天了还没有到。此时,你也许会想:“怎么回事?难道没有给我准时发货吗?”于是,陷入一种不安的状态。之后,防卫反应不断发展,最后演变为愤怒的状态。也就是说,当事情没有按自己预想的发展时,人就会产生愤怒情绪。

除了上述所说的以外,我们还有一种叫作“自尊感情”的情绪,这是一种认为自己非常有价值的感觉。这种“自尊感情”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尊心不是一回事。当有人对你所做的一些事情进行否决时,比如你努力完成了工作,但是有的人却说你的作品很差,这种行为就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感情。当自尊感情受到伤害时,我们往往就会感到愤怒,这是保护自己自尊感情的一种行为。

有些人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也不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也不会因此生气,面对别人的侮辱也可以宽容对待,这种人“自尊感情”比较高。然而,有些人只要受到一点不符合自己心理接受范围内的评价,马上就会发怒。这种人自己无法尊敬自己,他们需要从别人的尊敬中间接地获得自尊感情,一旦有人否定了他,他心中的小火苗就会立刻点燃,甚至愤怒地燃烧,这种就是自尊感情低的人。因此,聪明的人会在平时冷静地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自信点,提高自尊感情,从而更加理智地面对他人的评价。

愤怒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强烈情绪,但是一旦没有控制好,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影响。你可能因为控制不住愤怒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影响,给自己带来了破坏性的形象。严重地,你可能因此负上法律的责任。人们总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在愤怒的时候,你应该选择一些不伤害人的方法来解决,如找朋友倾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有时候,握紧自己的拳头也是一种宣泄的方法。

◎你很容易愤怒吗

下面的小问题测试一下你是不是很容易愤怒。问答:

1.你经常发脾气吗?

A.我经常发怒,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怒

B.我有时也发怒,除非气急了,否则也能控制住

C.我不爱发脾气,从没有真的发怒过

2.你生气时的表现如何?

A.大叫大喊,让人们都知道我是多么地愤怒

B.默默地走开

C.努力克制,但是不管干什么心里都烦

3.当你在外面生了气,你是否会将愤怒加在与你亲近的人身上?

A.从不

B.经常

C.试图克制,但却无法控制

4.你是否与家人或亲近的朋友吵架?

A.经常

B.有时

C.从不

5.在家里吵架时,你摔东西吗?

A.是的,经常摔

B.只是在争吵中极度愤怒时摔

C.从没摔过

6.在一家高级餐馆,服务员将菜汤洒在了你的裤子上,你会说什么?

A.真心地说“没关系”

B.从牙缝里说“没关系”

C.生气地说:“你这蠢猪,赔我的裤子”

7.你买了一件很贵的新鲜玩意儿,可是一星期后就坏了,你会怎样?

A.打电话给商店,温和而理智地要求退货

B.尽一切可能要求赔偿

C.寄一封措辞激烈的信或打电话骂经理一顿

8.当你受到伤害时,你会怎样?

A.当感到自己受了伤害时,我会几个小时都说不出话来

B.当感到自己受了伤害时,我会当场反击

C.伤害使我痛苦极了,我再也不会提这件事的

9.当对方发怒时,你会怎样?

A.愤怒的人使我害怕,我总是想法与他和解,或者躲开他

B.别人和我翻脸时,我听他说完,然后设法使他平静下来,以便我们能开诚布公地谈谈

C.我不怕别人发怒,事实上我喜欢吵架

10.因为前面一个人在检票口笨手笨脚地找票和问话,使你恰好没赶上车,你会怎样?

A.感到愤怒,但什么也不说

B.告诉那人他误了你的事

C.像以往那样耸耸肩了事

评分标准

1.A—5 B—3 C—1

2.A—5 B—1 C—3

3.A—1 B—5 C—3

4.A—5 B—3 C—1

5.A—5 B—3 C—1

6.A—1 B—3 C—5

7.A—1 B—3 C—5

8.A—3 B—5 C—1

9.A—3 B—1 C—5

10.A—3 B—5 C—1

测试解析

1~5题测试的是你在愤怒情境中发怒的程度。这5道题的得分总和在5~25分之间。

5~10分:害怕愤怒。

出于某种原因,你会害怕愤怒,不仅怕自己发怒,还害怕别人发怒。如果你的得分低于7分的话,你很可能属于那种“没脾气”的人。

11~17分:仍然有理智。

你了解自己的愤怒并能适当地表达,所以你不是个愤怒的人,在任何时候你都能保持理智,也能克制自己,尽量不发脾气。

18分以上:一座移动的火药库。

你发起脾气来无所顾忌,容易使他人感到威胁和敌意。有时会感到自己的感情失去了控制,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在旁人的帮助下转移注意力。

第6~10题测试的是你在私人关系中的愤怒。

10分以下:你属于压抑愤怒的一类。

10~20分:你属于能够控制愤怒的一类。

20分以上:你属于公开愤怒的一类。

第二章 被感知和记忆迷惑了——认知心理学

你是不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现象感到很困惑?这个地方我从来没有到过,可是却感到无比的熟悉,这到底是错觉还是事实?当你在一个挤满人的屋子里跟人聊天时,周围可能同时有一二十人在说话,可是你却能挑选出我们想听的话,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其他的对话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判断,然后没用的话也就堵住不听了。这就是我们这章所要介绍的认知心理学的效应。

这是错觉还是事实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不公正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合的事物。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即使通过主观努力,也是无法察觉的。

错觉会发生在视觉、嗅觉、听觉等各个知觉上面。例如视错觉:在视错觉中以几何图形错觉最为多见。再有在上面提到的一斤铁同一斤棉花的物理重量的确相等,但是人们用手加以比较都会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得多。这是以视觉之“形”而影响到肌肉感觉之“重”的错觉。

相信朋友们都听过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吧,其实这里边还暗藏着一个心理学的现象,那就是错觉。有个做官的人叫乐广,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里来聊天儿。有一段时间,他的朋友一直没有露面。乐广十分惦念,就登门拜望。只见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脸色蜡黄。乐广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就问他的病是怎么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说。经过再三追问,朋友才说:“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游动。当时恶心极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劝饮,出于礼貌,不好拒绝你的好意,只好十分不情愿地饮下了酒。从此以后,心里就总是觉得肚子里有条小蛇在乱窜,想要呕吐,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去。到现在病了快半个月了。”乐广心生疑惑,酒杯里怎么会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回到家中,他在屋内走来走去想不明白哪来的蛇。当他看见墙上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时猛然想起:是不是这张雕弓在捣鬼?于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动了几个位置,终于看见那张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液的晃动,真像一条小蛇在游动。为了解除朋友的疑惑,乐广马上用轿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请他仍旧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旧用上次的酒杯为他斟了满满一杯酒,问道:“您再看看酒杯中有什么东西?”那个朋友低头一看,立刻惊叫起来:“蛇!蛇!又是一条青皮红花的小蛇!”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壁上的雕弓说:“您抬头看看,那是什么?”朋友看看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浑身轻松,心病也全消了!

不仅仅是杯中有蛇这个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都是错觉在搞鬼,而我们也经常被错觉愚弄。现在我们就去寻找一下那些小诡计,并且拆穿它们吧!

记得上学时,物理老师特比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哪一个重?”当我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铁块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们就会哈哈大笑……我们为什么会答错呢?归根结底,这也是错觉产生的结果。

错觉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来自眼睛、色彩、参照物等,更多的是来自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因素。产生的条件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包括客观刺激本身特点的影响,还有观察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比如人本身的器官出现问题,或者是强烈情绪的影响,以及受到一些暗示等,都会让我们产生错觉。比如晚上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会觉得外面有脚步声,或者其他的一些动静。其实这就是一般的错觉,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人们往往在产生错觉之后就能自动分辨出真相。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没必要时时刻刻都想要拥有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古人说得好,难得糊涂!

我不是神仙,但能未卜先知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以前来过这个地方吗?怎么这么眼熟?接下来是不是要发生这样的事情……”眼前这一幕好像曾经发生过一样,每一个细节你都了如指掌。这便是似曾相识,明明是第一次经历的事情,却感觉自己在某时某地曾经见过或者经历过,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进行科学的解释。

似曾相识感并不奇怪,例如,一个读了上千本书的人,看到一本新书就可能有某种熟悉感。但是,也有人对此感到奇怪,甚至坚信这是一种可以预知未来、想起前世的“心灵能力”。

据最近相关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据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可能是人们想起了过去发生的事情,有时可以是几秒钟、几分钟之前的事,有时则是很多年前、小时候的事,当时没有太注意,缺乏精细的记忆编码,对听别人讲的故事、自己看到的图画等形成了碎片化的记忆,现在人们被某些情景勾起来了。“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但是我们却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然后人们把新的经历与过去某个记忆联系起来,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以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研究发现,似曾相识感在精神病患者身上很常见,常常在癫痫病发作之前发生。1955年,加拿大神经生物学家怀尔德潘菲尔德用电刺激一些实验者的大脑颞叶,发现约有8%的人出现了“记忆”,可能是人类第一次人为诱导出似曾相识感。

克黎利引述《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称,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而是帮助我们走向未来,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人们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那么人们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是来自于这段记忆,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

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无意识的和潜意识中的记忆相结合,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第六感就是潜意识

有些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给我们发布一些危险的信号,这种大脑预警,究竟是潜意识的功劳,还是第六感的功劳?我们所说的潜意识,就是第六感吗?

尽管科学界还没有给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视、听、嗅、味、触”这五大感觉之外的“第六感”命名,但相关的研究却并不少。科学家曾根据这个感觉的特征——直接影响人们感情、情绪,提议将其命名为“类嗅觉”或者“情觉”,而国外目前通常的称法为“费洛蒙感觉”。

第六感研究领域最主要的讯息来源是动物界。动物心理学家丹尼斯·巴登在《动物心理学》一书中,用很大的篇幅描绘了动物的“第六感”。书中提到,1940年希特勒对伦敦进行大规模轰炸,在德国飞机袭击前数小时,有一些猫就在家中来回走动,频频发出尖叫声,有些咬着主人的衣裙拼命往外拉,催促他们迅速逃离。

其实在即将发生大的灾难之时,很多动物都会有不同寻常的反应。当船在海上即将遇上海难时,船上的老鼠会先一步集体出动,狂躁不安。还有大地震之前,各种动物都会狂躁不安,纷纷出笼,奔向路边。这些奇怪的现象都让一些科学家相信动物一定存在某种第六感。于是,有科学家试图破译它。

英国的一位化学家进行了多年的实验,通过实验他总结出,心灵感应和预感等现象都可以从动物学的角度得到解释。这些其实是动物的正常行为,在进化的过程中,这些技能使它们成为“适者”而生存下来。而人类的第六感同样是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

动物将信息排出散发到体外后,通过空气、水等媒介传给其他个体。通过与人类作比较,科学家发现,人类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传达消息的功能,只是人们的感受器官退化了,反应不如动物强烈。

2005年年底时,美国有科学家撰文称,人类大脑可能具有“盲视”的功能。人类可以不通过感觉器官而直接感应到外界信息,近似于一种“第六感”。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去年的报告指出,大脑颞叶部区域可早于人类意识之前感知到危险,并且提供早期的警告帮助人类逃脱。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有一块被称为前扣带皮质的区域可能会在人类感知危险之前就有所反应,并且能够提供一些预告,以帮助人类摆脱危险。

研究者指出,当我们在可能犯错误的关口,甚至需要作决定的左右两难之际,前扣带皮质已经先一步察觉到了这种“尴尬之境”。它会用特殊的方式提醒我们注意,让我们避免犯错。因而,前扣带皮质在大脑对外界的认知与反应中充当了“预警官”的角色。

有些研究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实验。他们让一些身体健康、反应灵敏的年轻人响应出现在计算机屏幕上的不同的信号。该信号是一些方向不同的箭头,当被试看见箭头的时候,要在键盘上进行相应方向的操作。进行实验的时候,被试的脑部工作状况处于被监控的状态。

但为了试验出被测试者处理未知事件时脑部运动状况,研究人员有时会插入另一个较大的蓝色箭头,使得参加者必须转换思维,而按另一按键。扫描参加者的脑部活动显示,最后只要仅仅显示与较大箭头相关的蓝色,就足以发动前扣带皮质的活动。研究人员解释,这项研究表明脑部的这块区域的确可以提前感知信息。

那大脑给我们预警,是潜意识的功劳还是第六感呢?

其实严格说来,潜意识和第六感在某些部分是有交集的,但却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潜意识会接收到更多的意识层面所遗漏的东西,它们不通过任何逻辑推理而得。这些东西常年“埋伏”在我们的大脑中,不被我们所察觉。当它们浮现并被感知的时候,就成了“第六感”。也就是说,第六感只是潜意识中的一部分。

幼年健忘症,记忆中不可思议的地方

说起幼年的记忆,您对自己孩提时代的记忆最早能追溯到几岁?大部分人一直觉得3岁前是记忆盲区,都认为自己是从四五岁开始有记忆的。因为在脑海里实在搜寻不到3岁前的任何蛛丝马迹,即使在某种刺激下,出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也都只是昙花一现,事后又记不起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记忆力差导致的。可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怎么会记得我们的语言、各种颜色、人称、摆设、生活用品?这些认知怎么会从牙牙学语时一直留在我们的大脑里?

人类婴儿的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很多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从婴儿到幼儿的这段时期,我们没用几年的时间,就记住了一门语言,有这种记忆力还不够强大吗?此外,我们生存的很多技能,都是在婴幼儿时期学会的。

苏联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在实验桌上画了一些卧室、花园、沙滩等,让儿童们用15张图片(图片都是儿童熟悉的东西,如滑梯、西瓜、狗等)在桌上玩游戏,把图片放在实验桌最适当的位置上。游戏结束后,他要求孩子们回忆图片的内容,检测无意识记忆的效果。另外,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游戏开始之前要求儿童进行有意识记忆,记住15张图片的内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的无意识记忆效果优于有意识记忆。一般情况下,3岁前幼儿很少真正接受有意识记忆任务,基本上是无意识记忆。

我们一般认为,虽然婴幼儿也具有长期记忆的能力,但在那个年龄阶段,长期记忆系统基本上还不能很好地运行。研究人员发现,有个别的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能用语言描述出记忆中以前的事情,但孩子们所谓的记忆,大多是片段或者并不准确。当人长到4岁左右,认知功能才迅速发展起来,并开始能够审视内在的自我。这时,孩子开始能够理解记忆了,并开始使用诸如“记住”、“忘记”等与记忆有关的词语。在这个时期,人的长期记忆系统才逐渐健全起来。因此,我们成年之后,再回忆自己的孩提时代时,一般只能想起三四岁之后的事情。

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分为承载潜意识的旧皮质和承载显意识的新皮质。导致“幼年健忘”的主要原因就是虽然旧皮质在人类出生6个月后就形成了,但这两类皮质的各个区域在婴幼儿时期还未发育成熟,而且在此期间,婴儿的大脑发育较快,后发育的脑区结构会控制先发育的脑区,妨碍记忆之前的识记材料。再加上,早期记忆是通过非语言形式记录的,无法用语言表达,这也阻碍了3岁前记忆的重组。所以,大部分人都患有“幼年健忘”这种症状。

外貌也很重要

现在整容的人群不仅仅局限于明星了,各行各业的某些人都想要修饰自己,想让自己变得更漂亮,然后希望可以找个好工作,嫁个好老公。在品质和才能决定前途的年代里,相貌的重要性却一再凸显出来,颇为值得深思,难道只有内在美不行吗?

在常人眼里,“以貌取人”就是将人的容貌言行等外在的标准作为对人进行评判和选取的标准。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以貌取人已经开始与选官制度相联系。

阎步克教授对此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发现,选官中“以貌取人”最初来源于儒者和先秦贵族对容止和威仪的重视,儒家的礼仪中有专门的“容礼”,儒家经书中还有很多关于君子应该具备的“威仪”的规定;而在先秦“威仪”也被认为是“君子”这个阶层的固有属性和高贵教养。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里,虽然政府努力贯彻人员选用时的公平公正原则,企业也以找到才学识兼备的人才为首要目标,可是在千年的文化传统的熏染之下,加之目前人才供求方面的买方市场,很多人依然有着这样以貌取人的习惯。

对于以貌取人的现象,国外的专家也做过一些实验。比如心理学家兰德和赛格尔就做过一个实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身材和相貌会让别人产生一些偏见。

实验的内容是,让一些男人来看论文,要求在看完论文后给出评价。在文章的最后贴着作者的照片,这些照片有漂亮的,也有丑的,不过都是女性。

结果发现,无论这些文章实际上质量如何,那些漂亮、有魅力的女性写的文章大部分被认为是好文章。而实际上,这些照片只是实验者随机贴上的,文章并不是那些女人写的。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观点,实验者又找了一些人假扮法官。他们给了这些“法官”三组罪案资料,上面写的罪行程度相当。其中两组在材料后附有“罪犯”的照片:一组眉目清秀,另一组面目可憎,而第三组没有照片。实验者请“法官”为这些人定罪量刑。

结果显示,第一组多被判无罪,第二组多被判“有罪”,而第三组则介于二者之间。

其他的心理学家也组织过类似的实验。他分别让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位留着怪异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边搭车,结果显示,漂亮女郎、青年学者的搭车成功率很高,中年妇女稍微困难一些,那个男青年就很难搭到车。

这个故事说明,人的外貌不同,随之就会有不同的际遇。事实上人的容貌丑俊和自身能力与素质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生活里,人们仍然倾向于那些外表出众的人。一般情况下,某身材好、长相英俊的人让人羡慕并愿意与之亲近,相反,自身条件差的人容易受到冷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光环效应。其实这一效应并不仅仅说的是外貌。比如一提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们不仅会认为他们有学识,还会连带地认为其人格、能力等各方面都很出众。反之,如果某个人的名声很不好,我们就会觉得他一无是处,见到他就会觉得很别扭,即使他改过了人们一时也很难接受。此外,如果一个骗子穿上西装,打上领带,装出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也会觉得他很可靠。

尽管相貌较好,外表打扮时尚的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占到便宜,但是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外貌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有素质的因素,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识方法,在这样的认识下,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切记,以貌取人是要不得的。

你怎么能比我好呢

有些人在面对“别人比我好,别人有这个我没有”这种情况时,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于是潜意识中就希望占有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无法占有时,便去破坏别人的东西,力图把别人拉回到和自己一样的起跑线上。忌妒人的人常有挫折感和愤愤不平的情绪,这种情绪容易互相感染,所以,他们很容易抱团去对付那些优秀的人。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别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比如,看到同事得到奖励时,忍不住就会背地里说些不好的话等,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行为是人类忌妒情感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用来做评判对象的人设计成四种类型,分别是:优秀但犯错误型、优秀且不犯错误型、不优秀且犯错误型、不优秀但不犯错误型。

阿伦森分别找来了四名大学生扮演这四个角色,然后让同样是大学生的被试者凭自己的主观看法给这四个人打分,显示对他们的喜欢程度。

结果是,优秀但犯错误型赢得了最高支持率,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扮演优秀但犯错误型的人的错误其实很微小,只是在谈话的时候打翻了一杯咖啡。但比起其他类型,却赢得了差距如此大的支持率,一杯咖啡的效用不容小觑。

扮演优秀且不犯错误型的人则收到了最低的支持率。人们认为他咄咄逼人,让人望而生畏,不但没有想要与他认识交往的愿望,反而从第一眼就不喜欢他,不愿与他接近。

优秀且不犯错误型的人真的就这么让人讨厌?其实不然,这些都是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忌妒心理作怪,当这种忌妒心理发展开来,就会形成程度较深的忌妒。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忌妒心理,开始表现出一些具体行为,通常的表现就是抬高自己来贬低别人。当你表现出来的忌妒已经脱离正常做出极端事情,伤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的时候,说明这已经是非常强烈的忌妒了。

其实,忌妒的心理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其根源在于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由忌妒而产生掣肘、造谣中伤、孤立他人等种种行为,都属于消极行为,对人有害,于己无益。忌妒别人的人往往把精力用于对抗而不是发展,最终自己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害人害己。战国时期军事家庞涓就是因为忌妒,加害自己的同门孙膑,挖去其膝盖骨,致使孙膑残废。但在最后的魏齐之战中,还是由于忌妒心理,在面对孙膑时过于急功近利,丧失了正常的判断,结果死于孙膑手下。庞涓的忌妒心已经达到变态的程度,结果害了别人,也送了自己的性命。

人不可能是全世界的王者,总有别人会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忌妒的心理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不需要把忌妒放在那么可怕的位置。因为除了伤害,忌妒也可能转化为奋进。当人心中有了正确的评价标准,也就有了克服不良忌妒的前提。好妒者应该把别人的成功,别人的好视为对自己的鞭策和挑战,寻找自身未被开发的潜能发展,从自我发展中提升自我价值感,这样,人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内心的忌妒,也能够在实际中缩小与忌妒对象的差距。

人为什么会害羞

害羞的人对别人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始终难以解读出那些愤怒和毫无感情的面部图片。也可以说他们是因为不善于“察言观色”,那些写在脸上的感情交流信号对他们的作用太小了。

当我们大部分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害羞内向者似乎就成了异类。其实,害羞是一种正常反应。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廉·加德纳教授说:“它是人类性情表现的一方面。”

尽管如此,心理学家们依旧热衷于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心理学家萨姆·帕特纳姆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摆放上充满童话色彩的肥皂泡泡、万圣节的化装面具和会发出响声的玩具,把孩子们放到屋子里让他们自由玩耍。有些孩子一见到泡泡便兴奋地跑上前去;有些孩子则对那些会发出声响的道具颇感兴趣,当一戴着骷髅面具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会高兴地尖叫;有些则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还有些孩子哭了起来。

萨姆·帕特纳姆把孩子们的不同反应记录下来。萨姆·帕特纳姆试图通过这些反应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安于现状,对新事物感到紧张恐惧?在探寻未知世界的过程中,为什么有人勇往直前,也有人最终退缩?帕特纳姆研究的正是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人之所以会害羞的原因就在于此。而实验结果也证明,那些对新环境抱有抵触情绪的人,更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埋在内心深处,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倾向于产生紧张和消极的情绪。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并对他们进行脑部扫描以及基因测试,科学家们已经解开了一些疑问。他们发现,羞怯是一种复杂的,从一定角度来说,还是有益的心理行为。当我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首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是害羞,这种害羞情绪可能都盖过了紧张,也盖过对陌生人那种半信半疑的猜度和焦虑。

许多因素都会使人害羞,单纯的性格内向并非全部原因。如果你周末的时候更乐于待在家中陪父母,而不是去参加热闹的聚会,这并不说明你是个害羞的人。除非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聚会给自己带来焦虑感。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卡甘认为:“较之一般的紧张与不安,人们与陌生人相处时感到的羞怯是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容易害羞的人往往性格内向,但性格内向的人却未必都会害羞。”

尽管有了这样的定义限制,我们周围还是有许多害羞的人。卡甘说,即便不去考虑那些拒绝承认自己情况的人,社会中的害羞人群比例依旧达到了30%这一惊人数字。人们之所以容易情绪紧张有诸多原因。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困惑与烦恼也是成因之一。

羞涩可能和性格内向有关,但不是所有性格内向的人都会害羞。

在人体内有一种化学物质叫作5-羟色胺,这是一种神经传递素,能够影响人们的焦虑、沮丧等精神状态。在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DNA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羞怯的孩子的大脑中,与5-羟色胺有关的基因更短。

虽然没有完整的证据证明基因决定害羞之说,但许多人依然认为,它至少能产生一些影响。那些基因如此的人可能会更加羞怯,而且对压力更为敏感。这一部分是天生的。

害羞的人社交能力一般都不是很强,如果说,生物多样性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那么,彼此的和睦共处无疑会让生活更美好。正如拜特格里所言:“羞怯与否是个体差异的体现,它使我们的世界更多元。”其实害羞也会对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那些害羞的孩子比开朗的孩子接触的人要少得多,他们不喜欢去热闹、嘈杂的地方,而更加热衷于学习和钻研科学,所以他们接触犯罪的概率也会相对小很多。

忆往昔,真的是过去太美好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深有体会,回到家和父母聊天时,他们总是说:“想当年,我怎么怎么样……”我家也是一样。公公明年初就要退二线了,可能也受到之前老友退休的影响,现在的他就会经常和我们提起:“想当年,我自己一个人跑到东北和俄罗斯的交界处谈判,那时候多好啊,现在老了,只能在家里待着陪陪你妈,养养花,遛遛弯……哎!”当年的父亲也是响当当的人物,90年代的时候独自一人跑去东北和人谈判,最终追回几十万的欠款,挽回了濒临破产的厂子,如今却只能数着日子等老。那么多的当年岁月啊,一去不复返!

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爱提当年勇,并喜欢对人叙说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及如何能干,这是因为自己能从美好的回忆中得到慰藉,享受那种甜蜜的感觉。尤其是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人们首选的就是后退,期待自己能够像以前一样那么神勇,但是只是期待,却没有勇气再去努力,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有更好的改变。人总是会有后悔的心理,并且容易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时候就会沉浸在怀旧中,怀念过去的美好,怀念过去的种种,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心理”,即迷恋过去,喜欢沉浸于过去的回忆中,认为过去比现在要美好。

任何人都会有过去,怀念一下过去的美好也是无可厚非的,过去能够帮我们整理思路,知道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这样的话能够让我们迅速调整状态,预测自己的将来。

但是,如果你一味地缅怀过去,沉浸在里边,否定现在和将来,就会逐渐丧失现实感。李楠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高自己一届的学长恋爱了,两人爱得轰轰烈烈。一转眼,三年过去。这位学长毕业了,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毕业后继续交往,最终走入婚姻殿堂,而是毫无理由地分手。只是一天之内,这个男人搬走了自己所有的东西,还搬走了他们共同买的家具,像空气一般从李楠的世界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李楠都无法忘记这个男人。大学的最后一年人人都在忙着论文答辩找工作,只有她浑浑噩噩,整天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路过任何地方所有的思绪就会陷入回忆,总是想着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这件事两个人曾经一起做过。太多的怀念让李楠根本无法面对现实。她整天在幻想,想着门突然打开,男人回来了,他们再像以前那样生活在一起。终于在毕业几年后,李楠在一家百货商场和这个男人偶遇。他长胖了,满脸的邋遢相,然后很明显地回避她,嘟囔着说:“我得走了,我太太特别爱妒忌……”李楠突然觉得什么都放开了,甚至连他的背影都不愿回头去看。念念不忘的过去并不是因为太美好,只因自己太执着,不愿对伤痛放手。

有些人经常是拒绝忘记现在,只沉浸在往事当中。他们无法翻开新的一页,一味地怀念旧的感情。尤其是一个非常亲近的人离开了他们,不管是因为何种原因离开,他们都不愿意正视现实,就像李楠一样,总是沉浸在过去中,不断地怀念,只是试图证明这个人从未离开,还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因为迈步前行太困难,而只有回头看看过去,才觉得会开心起来。我们并不是阻止人们去怀念旧情。但怀念过去,绝不只是因为过去有多美好。所以,不管多怀旧,都应该抽身出来正视现实,前方的路是你必然要去走的。

有位专家曾经说过:“那些一直纠结在过去中的人,其实是拒绝正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拒绝把从前和现在作对比,拒绝相信从前那个如何成功如何幸福的自己如今会过到这步田地。因为现在很不堪,所以宁愿沉浸在过去的事情当中。

问题是只回忆过去已成的事实,它只会让你朝着错误的方向走去,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期许自己现在也像原来一样那么辉煌,这只会让你养成逃避的习惯,成为你无法再努力的借口。

活在当下,而不是总活在过去,正视现在的自己,当下的生活并没有太糟糕。

我最喜欢做白日梦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在大白天的想一些异想天开的美事儿,一边想一边还忍不住偷偷地乐,我们把这种没有依据的、一厢情愿的行为,叫作“做白日梦”。即使不是睡着,但是想想美事,也是会让人神魂颠倒。

通常人们都认为做白日梦是没有意义浪费时间的事情,心理学家却并不如此认为。研究发现,人们的精神活动有一半时间会花在白日梦上,它会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揭开内心深处的希望和恐惧。白日梦是一扇通向创造力的大门,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甚至帮助我们找到你所不知道的内在潜能。

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埃里克·克林格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白日梦能使我们的生活安排有序。人们都以为白日梦是胡思乱想,杂乱无章。但实际上,它的作用之一就是提前规划我们的生活,提醒我们将要发生的事,帮助我们熟悉新的环境,给未来做计划,审视过去的经验,让人们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

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触发白日梦:一句话,一个场景,或是一段文字……白日梦瞬起忽灭,平均只持续14秒。“白日梦和我们自身的目标有关,所以,不可能大家都做一种白日梦,白日梦完全因人而异。”克林格解释说,“白日梦更多的是在确认我们已经知晓的东西,而不是传递新的信息。但是你需要留意它们,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自我交流的方式。”

各种各样的白日梦总会令人们神魂颠倒,比如,你坐在办公桌前,却想象着自己买了一套别墅,你的作品获得了很高的奖励,你站在领奖台上领奖,正陶醉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或者,你正和前女友共进晚餐……

这种情景好像只能生活在梦中,一旦醒来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你所做的白日梦,你心中所想的故事。正如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对作家村上春树所说:“正是有些人不能再讲故事了,所以他们就有了心理问题。”讲故事的本质就是某种白日梦。王丹是一名建筑方面的工程师。在参加工程师等级考试的前一天中午,他去超市购物。因为没有零钱,收银员就找给他四张当天晚上出号的彩票。他把彩票随手塞进口袋里,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可是他回到办公室后却无法像往常一样工作。他的眼睛尽管是盯在文件上,脑子里却是另一幅景象:“他找回来的这四张彩票中了大奖,然后他就开始筹划中奖之后这些钱怎么花……”这种景象反复出现,甚至让他怀疑,还有没有必要为第二天的考试做准备。

这就正如阿纳尔所说:“在面对压力、挫败和单调时,我们会做逃避式的白日梦,它能让我们转向另一个世界,一个理想化的情境。产生逃避式的白日梦,意味着你需要在生活中做些改变。不必非要大张旗鼓,也许只是做点什么,或者找一个新的爱好,好给你的生活注入一些推动力,让你得到自以为缺乏的社会承认。”王丹正是因为考试方面的压力太大,所以才导致自己在换到彩票后做起了白日梦。

其实,对做白日梦的行为,并没有单一的说是对还是错。白日梦既可以让人赏心悦目,也可以令人沮丧、愧疚、抑郁或者恐惧。两种白日梦我们都会经历,这取决于我们的情绪和环境。据估计,只有3%的白日梦会集中在令人焦虑不安的念头上,比如过马路时被车撞了或是老板炒了自己的鱿鱼怎么办?

这就是白日梦中虚构出来的负面事件,这种事件并不会让我们产生忧虑,相反地,还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然而,总是沉迷在消极的白日梦中,对解决情绪问题反而不利。所以,缓解紧张的更好方法是让自己的思想放松下来。

有时候,白日梦本身就会产生治疗的效果。就像在脑海中过电影一样,做梦者也能改变自己的心情——白日梦能令人放松,让我们开心。重温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愉悦感的白日梦,可以帮助我们应付现实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局面。按克林格的说法:“白日梦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大脑,这是生活中很基本的个人资源。”

白日梦可以帮助你完成那些特别沉闷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作出决定,因为它设想了各种不同的结果。它也可以增加创造力。因此,它也是一种有益的自我交流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轻装”上阵的感觉更好

压抑可能会让人暂时忘记烦恼,但是长久地压抑却会使烦恼变成潜意识,人也跟着变得古怪和消极,压抑症便随之而来。这个时候人明显会感到心情沉闷,烦恼不堪,牢骚满腹。似乎什么东西都看不顺眼,对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还会有绝望之感。因此,我们要适当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轻装上阵。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委屈、不平、失意的事情,如果遇到这些事情后得不到及时的发泄,内心深处会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自己在其他事情上的发挥。在精神病理学上,烦恼被定义为“一开始并不太困难就忍受下来却一直拖延着的挫折感和轻微心理冲突的产物”。理性对烦恼似乎没有什么控制能力。

在短时间内,烦恼并不会构成什么精神压力,人自身有很多办法来舒缓自己的烦恼,甚至因为一些外在因素的作用,烦恼会自动隐退。比如,做几分钟的剧烈运动之后,或者身体某方面有强烈的不适感,或是手边有什么事情很忙时,都会暂时忽略烦恼。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发一次脾气或跟人吵架,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来他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就高兴地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今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于是,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告诉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看看篱笆上的坑坑洞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从前的样子了,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那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从此,男孩终于懂得管理情绪的重要性了。

事实上,人们总是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烦心的、让人压抑的事情。这个时候学会一点幽默很重要,看看笑话书或幽默电影笑一笑,不佳的情绪也许就荡然无存了。

但是,很多人面对烦恼时习惯首先压抑自己的烦恼。因为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只有当压抑发生,其他任何的一种防御机制才可能发生。

压抑是心理学上普遍存在的社会病态心理,专门指那些个人遭遇烦恼以后,不是将变得不舒服的思想释放出去,而是将其压在心头,不愿承认这些烦恼存在的行为。压抑可能会让人暂时忘记烦恼,但是长久的压抑却会使烦恼变成潜意识,人也跟着变得古怪和消极,压抑症便随之而来。这个时候人明显会感到心情沉闷,烦恼不堪,牢骚满腹。似乎什么东西都看不顺眼,对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还会有绝望之感。

因此,我们要适当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轻装上阵。所谓“发泄”,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情绪的释放,其作用在于能够把压抑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忧愁、痛苦、憎恨、悲伤、焦虑、烦恼等负面情绪排泄出来,进而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发泄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自我安慰、自我调节、自我放松的过程,这是摆脱恶劣情绪和消极心理的有效途径。

尽管发泄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缓解心情,但发泄的过程中注意尺度,不能随便胡乱发泄,要讲究时间、地点、方法和场合,还要讲究适度。正确的发泄方式为:利用闲暇的时间,向亲戚、朋友、知己大胆地倾诉,也可以通过写信、日记、博客等方式,让那些消极的不良情绪流淌在文字中,进而得到排解,还可以通过运动放松身心,像打球、跑步、爬山、瑜伽等,还可以情绪转移,例如拼命地工作,积极学习,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戏曲等,这都利于心理平衡,缓解压力,让自己更好地学习、生活、工作。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倒霉时喝凉水都会塞牙”。而美国工程师墨菲则告诉我们,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最好想得更周全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尽量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

大部分定律都是由哲学家、文学家或者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但是墨菲定律则不然,它是由一名工程师不经意间说出的,最后经过人们的传播确定下来的。

1949年,美国空军进行MX981实验,空军上尉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也参加了这次实验。有一天,在通常认为无误的测试过程中,却没有记录下任何数据。墨菲检查发现,原来竟然是一位同事将16个记录电极全部放错了位置。墨菲开玩笑地和同事说:“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很快成为一个著名的论断而流传。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玩笑话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局限性,变成了著名的“墨菲定律”: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如果你的书包里有两支笔,一支是铅笔,一支是碳素笔,如果你想拿出碳素笔,结果是往往拿出了铅笔。

作家罗伯特·马地欧斯曾经提出过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如果你有10双袜子,并且不管你怎么保管,还是丢了6只。那么你会剩下几双袜子呢?

最幸运的一种情况是还剩7双完整的袜子,也就是说,丢失的6只袜子刚好是3双;最不幸的一种情况是你只剩下4双完整的袜子,因为6只丢失的袜子来自6双不同的袜子。

他根据概率论进行计算,结果如下:剩下7双袜子的概率是0.003,剩下6双袜子的概率是0.13,剩下5双袜子的概率是0.52,只剩下4双完整袜子的概率是0.347。也就是说,最终剩下4双袜子的最坏可能性,比剩下7双袜子的最好可能性要大100倍。这是偶然的吗?当然不是了,其实这也是墨菲定律的一个佐证。

一双袜子如果丢了其中一只,就不能再穿。在一个庞大的由或多或少个部件接成一串的总体中,一部分失效,那么整个部件就会失效。有些系统甚至更为脆弱,在一个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体系中,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螺丝,甚至比这个还微乎其微的一个因素就能导致一个系统完全失效。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必须知道,这不仅仅是悲剧,而是人为因素。

有些人在工作中,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零错误,制订了一系列计划都没有防止意外发生时的处理情况。结果,一旦意外发生就会手忙脚乱,无法妥善处理,进而就会耽误原来的工作计划,最后得不偿失。其实错误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出现失误,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出错之前假设可能出的错,尤其要注意那些自认为最不可能出错的地方,要么找出来纠正,要么盯紧,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两个不对等的世界——社会心理学

为什么会说一套做一套,心口不一呢?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困惑,但是一想到别人也这样做,也就忽略背后所隐藏的动机了。其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这些现象都是可以用心理学解读的。这一章我们就带大家去了解自己与他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这样也能让你在社会中与人更加和谐的交往。

为什么不出手相救

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这是因为人一多,责任感就分散了,不由自主地产生“这么多人在,即使我不帮忙,也会有别人帮忙”的想法。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是否曾在繁忙的街道上看到过车祸的发生,但是你却冷漠地围观或者转身离开,并且心里会想肯定会有人报警或者叫救护车的,根本不需要我打电话。但是当你在偏僻的地方,周围没有其他人,你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此时的反应却是不同的,你会迅速地打电话报警或者叫救护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美国心理学家拉特耐和古利也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将参加实验的人分别置于独立的密闭中,相互看不见,只能戴上耳机通过麦克风举行讨论会。在讨论开始后不久,心理学家安排一个人假装哮喘发作,借此观察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帮助发病者求救。

最终得到的实验数据:只有一名受验者和一名装病的人开会时,在装病的人发病后的3分钟内,100%的受验者都发出了求救信号;当有两名受验者和一名装病的人开会时,有60%的受验者发出求救信号;当受验者增加到6人时,只有30%的人发出求救信号。有别人在场时,人总会想:“即使我不求救,也会有别人求救的。”在现实社会中,大多数处于困难的人得不到救助,很多情况下都是这种心理效应起作用的结果。

很不可思议,对吧?但事实确是如此。

这些事实尽管让人感到沮丧,让人觉得正义感和同情心似乎都要消失殆尽了,但却说明了人在危急状态下表现得“冷眼旁观”,不愿提供帮助的真正原因。1964年的一天,美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惨案。一天深夜,在酒吧工作的安吉下班以后返回自己的公寓,当她下车朝公寓方向走去时,忽然遭到了歹徒的袭击。一个男人手持尖刀,向她连刺了数刀,安吉大声呼救。这时,一个住户从窗户伸出头对歹徒大喊:“放开那个女孩。”歹徒有些惊慌,开始逃跑,但是当他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其他人,于是又返回来,再一次用刀刺向安吉。安吉继续呼救,直到有人报警。警察接到报警后两分钟便赶到了现场。但这时,可怜的安吉已经没有了呼吸。让人不解的是,整个袭击过程持续了整整35分钟,公寓周围一共有38个人目睹了这场残酷的凶杀案,最终却只有一个人报了警。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向安吉伸出援手的话,她或许就有救了。一对目击者夫妇说,当时他们甚至搬了把椅子在窗前,坐着看完了整个经过。最后他们解释以为早已经有人报了警。当问及其他目击者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我以为有人报了警”。

这件事情曝光后,这些人的行为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好奇。按照通常的观点说,在一件突发事情发生时,旁观者越多,当事人就越能得到帮助,但是在这个案件中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

为此,心理学家做了很多情景还原实验,并最终得出了结论:之所以没有人报警,是因为存在一种“责任扩散”现象。也就是说,在突发事件中的旁观者越多,人们心中的一种想法就越强烈,“有人会去帮助她的,就不需要我去了吧”。

看来,那些令人发指的冷漠者并不是真的冷血无情,实验中发现那些没有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人也并不轻松,他们大多感到焦虑和不适,甚至紧张、难过。但是,为什么即使难过了,也不去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呢?

原因就在于周围人。周围的人越多,人就越会淡化自己内心提供帮助的责任感,同时,连未提供帮助而形成的内疚、羞愧的感觉也随之一起淡化。所以,当周围人越多的时候,人们就越容易坦然地“冷眼旁观”,既不伸手帮助,又不会感到羞愧。

这些事实尽管让人感到沮丧,让人觉得我们内心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似乎都要消失殆尽了,但却说明了人在危急状态下表现出冷漠无情,不愿提供帮助的真正原因。

你侵犯了我的“电梯隐私权”

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个“气泡状的空间”,称为“私人空间”。私人空间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移动,看不到、摸不着,却存在边界,一旦有人闯入该空间,人们就会产生不快,然后会采取行动来消除这种不快。

现在的楼越建越高,随之搭配的就是我们上下楼所用的电梯。现在电梯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当我们进入电梯时,你就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害怕独自乘坐电梯,但是也不喜欢跟别人一同乘坐电梯,而且坐电梯时喜欢向上看,看着楼梯的层数不断地变化。难道楼层的变化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作用在里面呢?

总之,大家肯定对这种行为非常感兴趣吧。其实这些习惯都是我们内心对“私人空间”的强调所引起的。心理上所谓的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1米左右。此外,情侣相处的距离多在45厘米之内,属于亲密距离;熟人和好朋友比较合适的距离是46~76厘米,属于个人距离;1.2米是与不够熟识的人相处距离。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梯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因此,在空间只有三四平方米的电梯里塞下十几号人,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我们随时有可能遭到别人对我们私人空间的侵犯,从而使我们感觉不自在、不舒服。此时,我们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于是就会盯着现实楼层的数字。看着不停变换的数字,就能感觉电梯的正常运行,就像自己在一步步迈向黎明一样,在心理上安慰自己,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这样的心理也常表现为人们爱靠边或者坐在边缘地带。地铁里,当很多人进入一节空车厢时,长座椅的两端一定先被人坐满,中间后被坐满;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只要稍有空地,人们便会自觉地拉开彼此的距离;当你向一个陌生人靠近时,到了一定的距离,对方就会主动移动出一段距离。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轻松了许多,进入电梯后下意识地躲在角落,盯着电梯楼层的变化这样的行为其实并不奇怪,归根结底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私人空间进来人了。

大家为什么喜欢“偷菜”

现代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紧凑,各种问题越来越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抑郁、失眠、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蜂拥而至,人们需要更多的、更有效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苦闷,所以很多人把“偷菜”变成了一种发泄的途径,但是最后却变得欲罢不能,得不偿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几乎都玩起了农场,每天看到别人在电脑上忙来忙去,必问的就是:“是不是又在偷菜啊。”“偷菜”是一种游戏,在开心农场,主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种植各类品种的蔬菜、粮食、水果等。种上之后,你要按时浇水、除草、灭虫,等到瓜熟蒂落还要及时收摘,否则,过不了多久便会被人一“偷”而光,那么你辛苦劳作的成果就会一扫而光。于是,偷者暗自窃喜,被偷者呼天抢地,在虚拟的世界里,大家热热闹闹,你来我往,乐此不疲。

这明明是一款技术含量不高,画面也不是很精致的游戏,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老少皆知、皆玩了呢?而且据调查,喜欢玩这款游戏的有学生,有白领,有普通市民,男女老幼各个年龄段的皆有。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偷菜”?

心理学家说,这种偷菜的狂热行为其实是人们减压的一种方式。丽娜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经常会复习功课到很晚。而晚上是偷菜最容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