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报道与节目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8:57:1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宇,金梦玉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播新闻报道与节目创新研究

广播新闻报道与节目创新研究试读:

前言

《广播新闻传播与创新研究》是“十五”“211工程”项目,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广播新闻研究领域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集群式研究成果。该课题集中了中国传媒大学和广播新闻界的专家、教授以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课题组结合广播界的改革实践对中央电台、北京电台、河北电台、江苏电台、南京电台、天津电台等多家广播电台进行了重点的调研和研讨。该项目力争结合国内外广播新闻理论与实务的创新实践,努力从全球化视角、国情化视角架构广播新闻的理念框架,努力将广播新闻改革新鲜经验提升至理论高度,开发其中的创新内涵。由于时间和水平的局限,该课题尚有不少不足之处,课题组衷心希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充实。《广播新闻传播与创新研究》总项目负责人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曹璐。

课题项目内含六个子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为六本专著,其成果是:《广播新闻理论与创新》——课题组长为曹璐;《中国广播产业报告》——课题组长为丁俊杰;《广播新闻报道与节目创新研究》——课题组长为王宇、金梦玉;《广播频率专业化研究》——课题组长为邓;《世界广播发展研究》——课题组长为张彩;《现代传播新技术与广播发展研究》——课题组长为潘力

第一章 广播新闻报道创新研究

一、广播新闻报道的内容操作范式

广播新闻报道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内容操作范式。内容操作范式就是针对事件性或非事件性的内容,按照内容自身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报道方式。这个环节是整个广播新闻报道模式的起点。这种内容操作范式包括前期策划——采编——选择适当报道方式进行报道三个方面。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重大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关系到国家和个人利益的一些举措,无疑是我们内容选取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内容操作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内容操作范式,它对于新闻报道实践是有指导作用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内容操作范式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内容操作范式也随着经验的积累、理念的更新,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创新出新的操作范式。在内容操作范式这部分,我们主要针对广播新闻报道的常规内容、主题性报道内容和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三方面介绍具体的内容操作范式特点、注意问题和创新成就。

(一)常规新闻报道

广播常规新闻报道指的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常态内容,题材领域包括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方面。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广播常规新闻报道内容单一的旧貌逐渐改变为报道面广泛、深入反映实际、反映生活的新颜。而社会转型时期的新问题,让今天的广播常规新闻报道呈现出了更多的时代色彩,如“三农”问题、环保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等。

1.常规新闻报道的领域及其操作特点(1)“三农”问题的报道。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这项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它是整个经济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三农”问题的报道要全面了解情况,吃透“三头”,即“上头”、“下头”、“外头”。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个重点;要突出农村的城镇化建设,税费改革,乡镇机构精简;要把握农民增加收入的难点,并表现农民思想观念的变革。(2)时政类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增强思想的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讲纪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正面引导工作。要充分灵活地运用各种报道形式,联系实际,贴近群众,有的放矢,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体到广播而言就是多些解释,少些宣告,语言切忌文件式,多说实话,白话,深入浅出,让听众入耳、入脑、入心。(3)经济新闻报道。经济新闻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由于内容枯燥、角度单一、形式呆板、术语费解,听众不爱听。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在内容上要拓宽报道视野,角度要求新,多方面反映人民的经济生活,综合把握经济报道的指导性、可听性、知识性与服务性。(4)环境保护新闻。近几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新闻蓬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圬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环境恶化与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此,环境保护的严峻现实客观上要求新闻媒体加强报道的力度;二是党和国家的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一系列口号的提出都与环境保护问题紧密关联;三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公众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环保问题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环保问题新闻报道首先要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新闻事实,找出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其次,用联系的眼光全面分析问题,不要就环保论环保。第三,从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来报道环保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经济利益相关的环保问题最容易引起群众的关注。因此在报道上要有一个受众观念,选取大众关注和感兴趣的报道角度来表现。(5)弱势群体报道。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指社会地位较为卑微、较少机会获得社会资源、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支持的社会群体。在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生理性弱势人群、贫困农牧民、城市边缘人群体、失业下岗人员、天灾人祸中的困难者等。近两年来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涉及面最广,涉及人数最多是对民工工资问题的报道。(6)批评性问题报道。广播应以正面宣传为主、以表扬为主,但是适当地使用批评报道,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央台关于揭露黑龙江省双城县双城堡火车站少数员工野蛮装卸、摔坏洗衣机93台的一组连续报道,持续一年多,发表各种体裁的报道四十多篇,引起全国各行业的普遍关注,不仅推动了铁路路风的转变,也促进了全国各行各业党风、民风的好转。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应注意:不要激化矛盾,影响安定团结;不能造成恐慌,影响社会稳定;不要故意炒作,刻意煽情,过度渲染,追求轰动效应,把批评报道庸俗化。由于一些原因,不宜做公开报道的,可以写成内参,不过要注意报道的分寸,报道的负面效应,达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上述几种报道领域只是目前我国广播常规新闻报道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文化、教育、科技、社会、医疗等领域。

2.常规报道创新

通过对广播常规新闻报道的大致描述,不难发现由于其题材的不同,特点各异。但是在内容的创新上,它们还是有共性可循的。表面上它们都是一般性的广播新闻报道,对于常态事物的创新,求解方式就是寻找其非常态因素。笔者主要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常态报道的内容创新——树立常规新闻报道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首先是指对一些潜在矛盾和问题的认知,即发现自觉;其次是指能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一种责任自觉和认识自觉。马克思曾说,问题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学者把问题分为三种类型,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呈现型问题是指刚刚被人们发现和提出的显性问题;发现型问题是指刚刚被人们提出的潜性问题;创造型问题是指在人类实践面前尚未形成、尚不存在的问题。在新闻报道领域,问题的类型也大致如此。在新闻报道中一提到问题,第一反应想到的是负面、阴暗面;一提到报道问题,又容易想到揭露、曝光、批评等难度、敏感度很强的监督性、批评性报道。事实上问题的内涵是丰富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消极、负面的现象以及等待解决的矛盾和疑难。在常态新闻中挖掘问题,其中包含受众欲知的负面信息,同时,也包含着矛盾和疑难。而矛盾和疑难绝非仅仅是消极负面的东西,也包含着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矛盾和疑难(弄不清的地方和问题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抓问题要注意着眼于全局,就是要善于选择那些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问题进行报道,而不是局部的、个别的、一时性的问题;要着眼于稳定。稳定是全党工作的大局,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大局,媒体、记者在选择报道问题时,要有稳定大局的政治责任感;要着眼于建设性。选择挖掘热点问题要以社会效果积极向上、不给政府工作添乱为目的。

(二)主题性报道

主题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它一般包括一级党委、政府重要的政治活动(如“两会”)、成就报道、改革报道、抗灾、战事报道、典型报道、科技报道、金融报道等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牵涉面广的战役性报道。其特点就是政策性强、宣传性强和意义重大,往往是我们常说的“硬新闻”。其中包含的工作、成就、经验性报道所依托的事实不是单一独立的事件,而是时空交错、繁杂无序、丰富多元的新闻事实素材的“富矿”。并且这类报道又要求阐释背景、揭示本质、预示趋势,在传达事实的同时还要传达理念,要求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深层信息,提升新闻价值。所以在新闻实践中,重大主题性的报道“难做”、“难做好”、“难做得好听”。因此,主题报道的操作范式创新,就成为了新时期广播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重大课题。广播新闻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主题报道范式,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洞察力,增强策划处理重大主题新闻的能力。

1.广播主题性报道相关问题

主题性报道由于题材较硬,政治性、宣传性较强,广播媒介在内容把握上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工作报道、成就性报道避免长篇累牍,避免数字堆砌式的写法和文件式的语体。这些都不符合广播线性传播的特点,不利于听众接受信息。其次,典型性报道尤其是人物典型报道,避免人为的拔高。这种高大全的形象脱离实际,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不利于树立典型形象。第三,政治活动性报道避免走会议报道的俗套,陈旧的会议报道方法容易将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淹没在众多杂乱信息当中,不利于听众掌握最重要的新闻信息。第四,政策宣传性报道,要避免理论架构很高却缺乏联系实际的报道方法。调子过高,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接近性,传播效果自然不佳。

针对主题性报道,广播媒介应该从自身的媒介特点出发,从听觉规律出发,制作出社会普遍关注的、可听性强的主题性报道。目前,我们的广播主题性报道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两会”报道、“科学发展观”报道以及典型报道方面,部分电台已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一定的创新之举。

每年新春三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广播电台都作为一个重要宣传战役来安排部署,不少电台把全国“两会”报道都视为全年新闻报道的第一号战役。在2006年“两会”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政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团、组活动新闻报道及记者管理要求》,结合广播近几年在时政报道方面的探索,以及2005年“两会”报道的一些成功做法,提出了这样的报道方针:在严格遵循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密切结合会议内容和领导人讲话主旨,使之在报道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形式上要发挥广播“以声达意”的特点,通过精心录制、剪辑现场音响,努力把领导人的思想和风采表现出来。他们一般采用全部用录音新闻报道中央领导到团、组消息的形式,用现场的音响还原会议场景、展现领导人风采,拉近“两会”与老百姓的距离;在报道体裁方面多运用广播特写体裁,捕捉最生动感人的对话和场面,将会议报道生动化;还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直播印象,进行同步全息的报道。其他省级广播电台,在制作“两会”报道时,注意前期的策划,围绕“两会”热点焦点,通过接近性原则制作出独家报道值得称道。另外,他们也注意运用现场高质量的音响,突出广播主题报道的特色,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从2006年3月21日起,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报道手法、内容、形式上都较以往有了更多的创新和提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突破。首先,要靠立意抓新闻。报道在于立意,强调的是它的针对性和新闻性,是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体现宣传的意图。中央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报道,从立意上看,基本上以一个省的发展动向作为构思主题,这样便于将问题做实做深,便于抓住矛盾化解矛盾,符合受众的切身需要。其次,要靠深度抓问题。通过增加报道的深度、厚度,贴近实际、贴近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和现象。第三,要靠细节求生动。强调细节,增强报道的可听性,拉近报道与听众需求的距离。第四,要靠音响显真切。通过恰当地运用音响,增强广播主题性报道的现场感、立体感和真实感。第五,要靠语言显特色。为听而作,符合广播的听觉规律,便于牢牢吸引住听众。

典型(人和事)报道及宣传,是主流媒体的家常便饭,也是看家手艺,做好了可以提升和扩大媒体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但是以往我们的广播典型报道手法相对陈旧,没有发挥出广播媒体自身的优势。往往长篇大论,广播稿也有数千字,表现手法单一,统一规格的长篇通讯;内容挖掘不够,只是人物成长道路、典型事例、主人公闪光语言和社会各界评价的简单叠加;宣传密度过大,一哄而上、千篇一律。这样的做法,不能调动起听众的积极性,也不能真正地体现典型人和事的发光点,往往宣传效果并不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关于许振超事迹的报道,就对典型报道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取得了很大的创新成果。《好工人许振超》采用三篇连续报道的形式,打破了以往典型报道文字表述大于真实音响的刻板印象,将许振超从神坛上请下来,还原其生活本色,作品通过抓住许振超的典型语言(音响)和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来。同时,用音响构建真实感。

优秀广播主题报道,都是从广播自身的媒介特点出发的,从报道方式、形式和内容的环节进行操作范式的创新,它为我们提供了广播主题性报道操作范式创新的考量点,进而对其共性规律进行总结。

2.广播主题性报道操作范式创新规律

广播主题性操作范式创新的共性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方面在“新意”上做文章

我们所说的“新”,就是在内容上突破通稿,寻求差别与新意。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吃透两头。既要领会“上头”的精神,又要了解“下头”的需求,将二者的交集作为我们突破的重点。将新闻性与针对性、重要性与接近性相统一起来。(2)体裁方面在“丰富”上做文章

广播主题性报道,要注意体裁搭配的丰富多样。主题性报道题材的重大性和内涵的深刻性、影响的广泛性不是一两种新闻体裁所能涵盖的,它几乎涉及所有新闻体裁:消息、通讯、专访、述评、调查、新闻背景等新闻表现形式。主题性报道如果只有单调的表现形式,可能对事物的反映会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此,要求灵活地对广播新闻体裁进行搭配运用。如中央电台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就是一次多体裁的成功组合。(3)语言方面在“明了”上做文章

广播主题性报道,语言方面要注意清晰明了。对于政策报道应减少宣传多做解释,不使用文件式的语言,采用听众听得懂的白话、实话,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由浅入深的表达形式,便于听众有效地接受信息。(4)题材方面在“接近”上做文章“接近”就是要用小切口做大文章,对“硬新闻”进行软处理,以近求远。针对重大主题,要在充分理解把握的基础上,用百姓、受众关注的题材和有关民众生活状态的题材来进行报道。宣传“三个代表”、迎接“十六大”、贯彻“十六大”等重大战役报道之所以取得成功,分析其原因,不仅仅有一批有影响、气势恢宏、综观全局反映国家实力增强、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前移的报道,而且也不乏一批切口小,滴水见太阳的节目,如“百姓身边的变化”、“从身边看变化”的佳作,这些小切口的报道不但题材选得小而典型,并且重视声音和细节的忠实记录和表现,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体现。(5)主题方面在“深度”上做文章

深度是主题性报道的最终诉求。我们通过多角度、点面结合、交代必要新闻背景的形式,可以增强广播主题性报道的深度。从多角度对多“点”的报道是对报道主题的正面求证和反面求证,多“点”报道不但使报道的面更加广泛,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也使报道主题的深度突显出来。而点与面的结合,既可以用生动鲜活的具体新闻事例引起听众的共鸣,又可以用全局报道给人指明方向。而新闻背景的交代,将新闻背后的新闻呈现给听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需求,也将报道的深度进一步扩展。(6)形式方面在“活度”上做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用高质量的现场音响和鲜活的细节,突出广播主题报道的可听性。高质量的现场音响可以增强广播的现场感、立体感和真实感,使得听众如临其境;丰富的音响还可以充分体现广播特点,鲜活报道内容,增强感染力。而细节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于细微处见精神,可以使得主题性报道生动、真实,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

总的来说,主题性报道要突出主题的深度、形式的灵活度、第一时间的现场时速和现场声音的丰富性和真实度。主题报道内容上要考虑广播的特点,不宜采取长篇式、连续式、读念式、报纸式,而要依托精当的音响信息,口语式、简短式、特写式、贴近式,切忌粗放、概念、数据化、以势压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2004年“两会”报道;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北疆雪灾报道;2002年庆祝十六大召开特别报道;与西部六省区联手创造的反映西部新工程的报道;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创作的反映非公有制发展的系列报道;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反映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报道等都是打破常规的报道力作。

(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

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在新闻实践中,还是有一定的判断原则的。

一个是突发,事先无法预知,突如其来,应对处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影响大。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这几个方面:一是战争;二是人力不可抗的重大自然灾害,如强烈地震、水灾、台风等;三是带有人为因素的各种重大灾难,如死亡人数众多的矿难、事故、火灾、疾病传播、恶性案件等。

这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往往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造成重大影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十分关注,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然而重大突发性事件,由于事态无先兆,突如其来,关乎民生,易引发骚动,因而给媒体操作带来困难,但是社会责任决定了媒介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广播如何扮演好它的角色?是广播人在新闻实践中和新闻报道理论研究中应该不断思索的问题。

1.广播重视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原因解读(1)受众的需求

人类的所有活动包括新闻活动,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即所谓“雨来蚁变,震前鼠迁”。在动物界一旦有威胁出现,尚有监视环境之责的“哨兵”,及时向同伴发出警告的声音。对于人类而言,出于维系群体安全的需求,传递灾祸新闻信息的手段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从古代的烽火、驿使、信鸽,到现代的警笛、防空警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手段对人类维系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灾祸发生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他们的日常休闲性、享受性消费都会中止或锐减。然而,有两种消费会激增:一是基本生活所需物的消费(救灾物资);二是新闻信息消费。美国马时里兰大学研究中心对受众心理的一项调查表明,受众特别关注“惊人的消息的真实性及其潜在的影响性和危害性”,以及人类自身‘利害攸关’的新闻。。

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作为一种信息,它与常态新闻一样,甚至比常态新闻更能起到环境监督、沟通信息、组织协调的作用。

环境监督。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1948年在他的《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明确把“监视环境”列为传媒的三大功能之首(另两个为联系社会、传递遗产)。他认为,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消极现象进行报道,为世人敲响警钟,是传媒监视环境的主要内容。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把媒介比作“社会雷达”,指的就是环境监督的功能。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民众非常需要突发情况的信息,日本的广播也因为及时地播报信息赢得受众的青睐。比如地震,只要有震感,广播就能马上确切告知地震的方位和震级。因此,日本的广播被称为“安心的广播”。而人们对于发生在身外的灾祸报道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照自己身边的环境,以防灾难重演。

沟通情况。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传递真实信息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战争发生,告知人们战事情况,以便人们据此作出行动判断。台风将至,通知居民疏散可使其幸免于难。1996年11月19日21时56分55秒,我国南黄海海域发生6.1级地震,上海市区有强烈震感。上海市民纷纷致电新闻单位和地震台,了解地震的中心、震级和趋势。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最早在当晚11点发布《重要消息》,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强调指出,“根据地震资料分析,不可能有更强烈的地震发生”。市民们听后便放了心,纷纷回家睡觉。正确及时的报道可以对迷信、谣言产生抑制作用。过去由于新闻透明度不够,灾害谣传在我国民间时有发生,其内容或是对未来灾难的预言,或是对已发生灾难的任意猜度。实践证明,特别是当传播科技为灾害谣言的散布助推后,对正常的生活生产、社会稳定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可小视。与传统官方媒体的大众传播方式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和手机短信“虽有其快捷优点,又有其语言表达含混不清的缺点,而这种缺点无疑加深了事件在传播中的暖昧性,又进一步地激发了传播的欲望。”2003年3月广州城内有关非典的谣言短信满天飞,一时间人心慌慌。对于谣言,媒体应给予及时权威的引导,否则公众会视为是媒体的一种默认,那么谣传会加倍放大。

组织协调。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在这方面的功能是较为突出的。重大的自然灾难发生后,新闻报道能给人以危机感与紧迫感,从而激励人们奋起应战,及时沟通信息,便于人们在抗灾中开展组织工作和协调工作。此外,报道的作用还表现在“精神救灾”上,即恢复、重建被灾害破坏的精神世界,唤起人的主体意识,重新激发人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意志,宣传营造乐观向上、积极振奋的社会氛围,这些也是媒体社会责任的凸显。

毋庸置疑,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已经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而广播在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相对于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广播具有较强的信号覆盖优势,广播信号的接收过程简便,收听伴随性强,因而在灾难救助过程中广播屡建其功。其次,广播更具新闻信息采集与传送的速度优势。相对于纸质媒介的排版印刷和电视新闻的音像合成,广播新闻的采集与传送更为简便快捷。当重大事件发生后,广播媒体常常因快捷优势而先声夺人,赢得新闻“第一落脚点”。针对重大灾害天气,某些发达国家的广播媒体建立了自己的报警系统。如1966年6月8日,在美国堪萨斯州的龙卷风灾中,当地广播电台利用自己的报警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利用无线电广播系统和定点的广播同时向公众发布灾难预报和即时气象信息。据后来统计,堪萨斯当地广播电台发布的预警信息比当地气象站的警报还要快30秒。据报道:2004年12月26日,印度南部沿海维拉伯蒂讷姆村一个名叫马尼的渔民和其他400多人刚刚从海里捕鱼回来,他们最先发现快速翻滚涌来的大浪,立刻奔到村里平时用来作粮食保障工作之用的“信息传播中心”,通过挂在高杆上的公共广播系统大喇叭播出了发生海啸的消息,让村民们赶紧逃命。靠渔民的危险意识和低成本的技术使7000名村民幸免于难。1998年设立的这个“信息传播中心”,其网络由太阳能驱动的多台电脑组成,村民通过它能获得各种地方信息,如天气、保健、农业和粮价等信息。海啸发生前,这种无线网络已经把当地15个村庄连接在一起,采用的信息都是从英特网上下载的、用当地语言播发的消息。海啸来临的关键时刻,广播救了七千条人命。

广播的这些优势使得广播在各种媒体竞相发展的今天,仍然是当代社会防灾减灾的“生命线”媒介。为此广播要做好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把好信息筹码,掌好竞争优势,在媒体战中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2.广播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操作程式

重大突发性事件由于其题材的特殊性,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因而媒体在报道把握上首先要注意报道角度的问题。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为求“独家”和吸引力,置灾难的主体事件和群体于一边,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来报道,这是报道视角的极大错位。灾难新闻本身的“悲剧性”使有些媒体找到了“炒作”的材料,一些媒体便利用灾难新闻中受害人的痛苦,作为新闻的卖点来吸引受众。以暴力和道德的缺失来吸引受众,最终只会使受众产生反感,虽赢得了受众一时的眼球,却伤害了受众对媒体长久的忠诚度,在媒体竞争的市场上不可避免地被质疑其诚信。其次,报道要注意人文关怀。讲求社会公德和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更应该体现这一原则。第三,要注意避免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负面效应。如果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作过度强调信息流量和速度的报道,而忽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节奏把握,还有可能引发人们的不安和恐惧,甚至是社会恐慌。

广播媒体做好突发事件报道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1)内容上把好“主题”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作为一个事件,它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呈现一种运动状态。而对于运动中的事件的报道,由于事件从发端、发展再到结束,每一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事态是不同的,因而广播媒体应在事件每一个阶段的报道上注意把好“主题”观。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将媒体关于疾病疫情的报道分为四个时期:初始时期、科学时期、人性时期和政治时期(Rogers, Dearing, & Chang, 1991)。笔者认为这个报道时期的划分也大致适用于疫情报道之外的其他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国内学者对此也有相应的划分,将受众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对媒体报道的需求分为资讯渴求、情绪渲泄和精神支柱三个层面。如果将二者结合,可以导出一个对于报道重大突发性的理论构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早期,受众的需求处于“资讯渴求”层面,此时的媒体报道相应地处于“初始时期”和“科学时期”,报道以向受众提供科学的信息为主;在事件的发展期,人们对事件的一般情况有所了解,继而产生“为什么会这么严重、糟糕?”的疑问,受众的需求上升到“情绪渲泄”层面,此时的报道进入“人性时期”,以人性化的报道弘扬人格的力量,化解受众的不满情绪;事件发展的后期,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抗争后,受众的耐心受到挑战,迫切需要“精神支柱”,此时的报道则相应地进入“政治时期”,应着重进行策略反思以吸取教训,同时培育受众信心与决心。

以2004年12月26日至2005年1月19日国际台印度尼西亚语新闻板块中的消息部分海啸报道发稿量所占比例为例,海啸新闻报道量大致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灾难发生之后的1至3天内,海啸新闻报道的发稿字数从12月26日的120字上升到每日500字以上。26日当天的新闻中只有一条关于此次灾难的消息,即《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综合稿。27日,相关消息增至4条,占播发的消息总数的1/3。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05年元旦前后。随着新年的临近,全球对受灾地区的关注与同情也在节日的气氛中再次上升。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救援队也抵达印尼各灾区。2005年1月1日后,海啸相关新闻的发稿字数达1000字,占总发稿量的40%以上。第三次高潮出现在1月5日之后,到1月7日。1月6日的海啸相关新闻发稿量为1420字,1月7日达1830字。接近或超过总发稿量的50%。这次报道高潮的背景在于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的与会。相关内容主要是围绕这次特别会议所通过的行动宣言、国际社会的协同求援和危机防范措施以及中国政府的政策与行动等问题展开。

从国际台对海啸的报道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三个报道阶段体现了前文所述的一个报道规律。(2)报道上把好“人性”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把好“人性”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报道中融入人情味。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恐怖的、沉痛的、肃穆的,因而在报道这类信息中体现出人情味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比起西方媒体而言,要缺少人情味,没“情”的原因主要是在表现人物上那种脸谱化的表现方式。二是在报道中要倾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特征。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应该以人本思想,体现平等、平和的人文关怀意识,把新闻理念、新闻内容、新闻语言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及时化解可能产生的危机。灾难新闻不能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对于血腥或者悲伤的场面要考虑报道后受众的心理反应。文字表现应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此外要加强报道的服务功能,这主要表现在相关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上,以便人们对突变的现实作出正确应对。(3)反应上把好“制度”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尽管存在着突发性、特殊性的特点,但是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抓规律,实际上将前人的报道经验梳理成一种理性的,便于操作的报道制度,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报道预案,将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准备寓于日常工作,特别是事前的准备工作中,否则会带来新闻报道的混乱与无措,建立这种报道的反应机制才能使报道工作有条不紊顺利进行。日本的NHK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制度很完善,它的危机应对手册内容非常详细,细致地规划各类可能的紧急事态发生后的报道流程,甚至还对灾难报道的背景音乐的使用、记者、主持人的语言、语调都提出了具体要求。(4)形式上把好“多元”关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由于题材重大,注定了多元化的报道形式,才能全面、深刻、立体地反映事件的全态。形式的多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体裁的有机配合,发挥组合式报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最大效应;二是实施整合传播战略,让广播媒介作为危机管理的一股社会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在媒介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广播要整合网络、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手段,服务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5)表现上打好“个性”牌

广播报道关于一场灾难的严重性,除了死伤人数、财产损失外,灾区景象的再现是最能直观表现灾难严重程度以及获得人们同情的。广播应充分发挥声音优势,通过事件的声音再现新闻,丰富生动的音响传播新闻事实,调动听众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听众脑中呈现出鲜活的新闻现场。2003年,黑龙江电台对齐齐哈尔市发生“8·4”日军遗弃芥子毒气桶泄漏伤人事件进行的全息报道,报道中典型音响的运用,张广播声音之优势,扬广播个性之风采。报道中,年龄最小的受害者高明在医治过程中剧痛难忍那撕心裂肺的哭叫声,李贵珍父亲妻子看到李贵珍被芥子毒气残害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遗体时,那悲欲绝的哭诉声,无不令人心恸落泪。这些音响是对当年日本隐瞒遗弃在中国化武罪行的声讨和控诉。(6)导向上把好“正确”关

报道要本着“帮忙不添乱”的原则,进行科学正确地舆论引导。不回避灾情,直面灾难的悲剧性质,但又不是被动、消极地被灾难牵着鼻子跑,而是主动积极地采集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抗灾救灾的事实,热情讴歌抗灾救灾的壮举、义举,在灾难新闻中融入科学和理性,给群众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力量和希望,这是灾难新闻所必须高扬的时代主旋律。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围绕这一主旋律挖掘材料。这是因为,大面积的灾害肆虐,事关国计民生、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新闻工作者决不可凭一时的感情冲动,不分主次地随意采写,一定要坚持主旋律。报道灾祸新闻,我们的重点要放在查清灾祸暴露出来的工作漏洞,引导公众正确地认识灾祸,回答并解决公众的种种担忧,指出战胜灾祸的前景和途径,增强大家对战胜灾祸的信心和勇气上。

二、广播新闻报道制作程式

广播新闻报道模式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包括三个环节的内容。广播新闻报道模式在制作环节主要表现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制作程式,而所谓的广播新闻报道制作程式,是从新闻报道的文体角度提出的,指广播新闻报道制作所要遵循的体例和规范形式,其核心就是体裁。我们应从宏观层面——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发展脉络和微观层面——具体的广播新闻报道的体裁特点来把握广播新闻报道的制作程式。

(一)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发展

把握新闻报道体裁,首先就要了解体裁具有的二重性。一方面,针对某一类型的内容选择相应适合的体裁,是我们制作广播新闻报道所要遵循的固定模式,这种规则应在实践中稳定下来,使得体裁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体裁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善,实践经验的增加,也会融合新的元素不断地进行改进和调节,这又使得体裁具有了开放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播新闻报道模式在制作环节上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突破和创新运用。而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突破和创新,又要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广播新闻体裁的发展脉络,总的来说,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形成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移植报刊新闻报道体裁阶段

广播新闻报道的初创阶段,主要就是报刊新闻报道的移用。为了适应广播语言的要求,适当地对报章新闻进行口语化的处理(解释或替换),但主要还是以模仿为主,没有摆脱报纸新闻报道的模式。

这种模仿侧重于体裁特征,对于广播的传播方式即使有所考虑也多停留于个别词语上。不过,这又是形成新闻广播体裁的必经的一步,如果没有模仿,没有在模仿之后的自创,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移植。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指出:“新闻广播稿的编写形式,暂时维持现状,以后可能时,再改变—条一条的形式,采用每日综合报道的形式”。

2.报章新闻体加入音响元素阶段

这个阶段就是模仿创造阶段,在报章新闻体的框架之下加入音响元素,报道开始具有广播特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意思是广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力更生办广播,不能完全依靠报纸和通讯社。在这个方针指导下,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围绕如何便于收听,不断地进行努力和探索。80年代以后随着广播新闻节目的改革,专稿如通讯、专访、特写、速写等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改造,无论在题材处理、主题提炼和结构、语言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3.创造广播新闻报道独特体裁阶段

这个阶段是独立创造阶段,彻底脱离报刊文章的束缚,以往存在的平面报道口播化的痕迹在逐渐消逝,用音响和电子传导的多种优势创造出更有表现力的体裁,当然目前还在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在广播的声音符号系统中,音响具有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的特殊表现功能。而随着电子技术的新发展,传输条件的提高和电话、手机短信以及网络平台的构建赋予广播新闻报道体裁以更旷阔的发展空间。广播新闻报道体裁样式更为丰富和灵活,而其构建起来的特有的话语系统更符合广播新闻的客观规律。

当然,创造独特的体裁是一个艰辛、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地引证和扩充。而新的尝试和新的探索都需要从广播的传播方式和新闻的客观规律出发,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够达到广播新闻报道体裁的创新。

(二)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分析

广播新闻报道是仅以音响方式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播新闻报道从文体角度可分为广播消息和新闻性广播专稿。

1.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分类

广播消息又称广播新闻。这种包括一般消息、综合消息、简讯等具体样式的新闻体裁,由于具有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特征,历来是广播新闻报道中适用范围最广、运用频率最高的体裁。

新闻性广播专稿是指除消息评论以外的所有新闻报道体裁的总称。现有的各种体裁和样式,大致可以按是否运用音响分为两大类,即口播专稿和录音专稿,它们还分别涵盖一些具体的体裁和样式。如广播通讯、广播专访、广播速写、广播特写等,它们实际上都脱胎于报刊的类似体裁,新闻广播在移植的同时,按自己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对它们进行了这样那样的适应性改造,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媒介类似体裁的特点。如按听知规律组织内容的线性结构特点和便于口说耳听的语言特点等,这类体裁都可以根据是否运用音响,分别纳入口播专稿或录音专稿的范围。另外一些体裁如广播讲话、实况广播、录音剪辑等,则是新闻广播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们是广播独有的专稿形式,多数属于录音专稿。

对于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由于在日常工作中同样运用频率较强、体现深度性较高,有些教材把它单独划分出来,作为较为独立的广播新闻报道体裁来把握。实际上,也可划归在新闻性广播专稿之中,只是其体裁特点略有不同。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持续不间断播出的一种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的产生是广播适应了报道题材、听知规律和听众对于深层信息需求的结果。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最早产生于报刊,在我国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广播新闻报道引入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形式是因为报道题材的客观要求。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发展到结束有一个时间上的跨度和延续性,一个新闻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新闻事实情节也有一个展开的过程。而广播的动态新闻性和短小篇幅以集萃的形式和连续的形式播发新闻报道,既符合新闻事实报道的规律,也可以体现广播自身的迅速动态的特点,并形成了广播特有的深度报道形式。可以说,这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和背景信息。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各有侧重点。连续报道更加注重报道的时效性,它主要从缩短事件发生、发展和报道的时间差方面去考虑稿件的采写和材料的安排,连续报道更多反映的是事件和事实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情况。而系列报道更加注重报道的时机选择、报道题材的典型性及反映厚度,它较少受到时间限制,一般可以对同一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展开多视点、全方位、深层次的开掘,体现出较强的思想性。

目前广播由于处于与报纸、电视、网络几种媒体的多重竞争之下,面对这种挑战,广播新闻报道体裁也需要不断的调整,突出自身优势,吸收新的技术和形式元素。

2.广播新闻报道体裁发展趋势(1)“快速”战——广播消息“短兵器”取胜

面对“即时”传播和“NNN”(NOW NEWS NOW)的新闻理念,“快速”成为了媒体竞争所要遵循的第一要务。广播媒介技术条件的完善和新闻制作流程的快捷为其与电视和网络比拼快速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当重大事件发生之际,单位时间爆发的信息往往在瞬间传递,而广播媒介要想在这场新闻战中取胜,就必须运用短兵器——广播消息。

这就给广播消息体裁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就是短小精悍。短小为制作方便和播出迅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军事打击》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所有媒体中第一时间最先抢发的消息,在权威主流媒体中,它比CCTV—4快11秒,比新华社快3分钟,比CCTV—1快8分钟。在近乎白热化的媒体大战中,这条广播消息抢得先机,再次证明了广播在时效争夺中的潜力。我们虽然说广播消息体型要“短”,可信息量并不能短,形式更不能短。这就对广播消息的体裁提出了第二个要求,就是要在短小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达到较高的新闻纯度,即给听众们提供最感兴趣的信息,并对必要的新闻背景进行交待。第三,广播消息要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在抢时效的新闻战中,广播消息可以运用口播的形式,将最重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出去,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争取运用具有代表性的现场音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媒介听觉效应的优势。另外,手机的使用和网络平台的构建,为广播媒介提供了连线沟通的可能,可以第一时间提供实况音响和现场报道。第四,广播消息要抓细节,以细节取胜。以小切口,展现大精神,透过水滴见阳光。通过经典的细节,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变呆板为鲜活。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听众的积极性,达到信息的有效传递。(2)“效果”战——广播专稿“中型兵器”当道

除了“快速战”之外,媒介竞争的焦点还在于内容的有效传播,即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实际上就是一场“效果战”。也许有人会说,面对电视媒体的声画优势和网络媒体的多元传播方式,广播的听觉传播只能屈居弱势。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传播效果理论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单车道”理论。该理论指出,在同步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声音和画面两个渠道的接受,实际上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干扰和信息互斥,并不真正利于信息的接受。广播的听觉传播依赖一种传播渠道即声音渠道,并不会产生此种现象。广播媒介在“效果战”中并不是处于弱势。相反,如果恰当地使用相应的体裁工具,会达到其他媒介不可取代的传播效果,能够极大地发挥广播的听觉优势,而最适合的体裁就是“中型”武器广播专稿。

广播专稿涵盖了除广播消息、广播评论以外的几乎所有形式。广播通讯情节丰富、细节详尽、以情感人,一直是广播事业中的重头戏、主力军。广播特写往往抓住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瞬间、最感人的一个场面,细腻生动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是广播新闻专题中的一道风景。录音报道和现场报道,以典型现场音响为特色,以再现现场情景为手段,用声音还原真实,给听众极大的听觉震撼和信息集纳,日益成为发挥广播特色、有效传播内容的主流报道形式。

而广播专稿体裁发展的共同趋势就是充分运用音响,用现场音响再现真实现场,用典型音响传情达意,用实况音响形成听觉逻辑,使得广播新闻报道可以真的入耳、入心,发挥其巨大的传播效果。(3)“深度”战——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重型武器”发威

新闻报道的发展经历了由工作简报到动态性新闻再到深度报道的过程。21世纪也被称为解释性报道的时代。面对受众对于新闻背后新闻的需求,各媒介之间又拉开了“深度”大战的序幕。报纸历来就是以深度报道称道的,而电视也不断调整思路进行深度化开掘,那么广播将如何面对挑战呢?广播媒介的特点就是以短、浅、软著称,看上去是与深度化相背离的,但是如果运用适当的形式和体裁,变广播的弱势为强势,同样可以取得深度化的效果。其法宝就是“重型武器”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通过连续的、集纳的方式将引人注意的报道整合在一起,以集团性的优势达到深度开掘的效果。

目前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了二者连环套用,互为补充的特点。中央电台2002年制作的一则优秀深度报道《寻找小良》,就是这样的广播连续系列报道。这则报道将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两种体裁融合在一起,其动态的寻找过程体现了连续报道的特点;而将社会上存在的同类现象和社会反响与寻找过程相结合,又在深度开掘上充分体现出了系列报道的优势。二者互为补充,既具有可听性、又具有深度性和思考性。

三、广播新闻的播出方式

1.广播新闻报道播出的一般形式

广播新闻的“文本”是由时间和声音构成的,播出行为相当于文本的“写作”,它使报道成型。播出方式的选择对于广播新闻的接受效果来说尤为重要。报道的内容是广播新闻报道的播出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不同的播出方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录播和直播是指在广播电台录音室录制播出和直接播出。录播是由播音员面对话筒播事先写好的文字稿,同时录音,然后由技术部门把录制的声音变成电信号发射出去。直接播出是一次性在播出的同时将声音变成电信号发射出去。直播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广播诞生之初,便是广播节目和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随着录音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提高播出音响效果的质量,避免出现差错,广播新闻报道开始采用了录播的方式。从播出环境到播音状态、语言要求,二者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录播可以反复进行,直播是一次性的。新闻直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现场报道的直播;另一种演播室里的新闻直播。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或播音员)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对事件作出报道或评论。现场报道有事先准备提纲或稿件的,也有即兴发挥的。现场报道与录播和直播的区别在于,前者在现场完成新闻报道,而后者在录音室合成新闻报道。现场报道的播出特点表现在它是面对现场进行播报,现场时间与报道时间同处于一个时空,从语调到叙述的顺序要符合事件本身;它的语言时态是现在时,现场报道无论有没有文字稿,播报时间与现场事件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使听众有正在现场的感觉;内容是现场的所见所闻,非现场的背景材料的穿插,要保持听觉形象的完整性,不能削弱报道的现场感。

2.广播新闻报道传播方式的演进

广播从发明的那一天起,就是以直播的方式播出,因为那时没有录音机,就连播出音乐节目也要把演员和乐队请到话筒前,直接演唱演奏,主持人播也好,国家领导人发表讲话也好,都无一例外地直接播出。后来发明了录音机,便能够把声音先录下来,在广播中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讲话和音乐。我国在“文革”期间,除了天气预报外,所有的节目都由直播改为录播,即播音员在广播中所播的内容必须先录下来,经过审查,才能播出。这样,广播的播出方式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就是从此开始,广播失去了直播的优势,再加上电视的冲击,广播走向低谷。直到珠江经济电台将录播有一定时间差的节目生产流程,转变为节目生产与播出同步的即时状态,广播直播重新受到重视,“珠江模式”引爆了全国广播界对于直播最能体现广播优势的播出方式思考。下面我们对广播新闻报道直播方式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1)直播的初级形态(口播消息阶段)

1906年12月25日,人类第一个广播电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实验电台,以一位妇女直播的声音而惊动世界的。这个时期的直播与现今意义上的广播新闻直播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当然,广播发展之初,传媒科技也刚刚起步,广播的播出方式遭遇技术之困,因而新闻除了直播别无选择。当时的广播还没有自己的新闻采访队伍,新闻来源就是近期报刊上的文字新闻,多数是直接照念。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中央台刚建立时,每天播音三小时,所有新闻稿都是由中央通讯社提供的。它在报纸上刊登通告宣称:“嗣后所有中央—切重要决议、宣传大纲以及通令通告等,统由本电台传播”。浑逸群曾说,1927年“四·—二”以后国民党办的广播电台“每天除了放唱片,就是读报,使人听了腻得慌”。这个时期的广播新闻报道直接播出的方式可形象地称为广播新闻报道的“念报期”。当然,这种初始的直播方式在当今的广播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但是不管新闻的来源如何,广播中的文字新闻要依据广播的特点进行编辑和改写。一般要做到简短、通俗、口语化,还要重点突出。(2)现场报道新闻阶段

现场报道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现场报道最初的名称叫“口头报道”。它是记者在采访现场边看边说录制下来的报道,因此,现场感要比录音报道更强,形式上更活泼一些。现场报道这种形式较早出现在外国的广播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负盛名的节目主持人——爱德华·默罗(1908—1965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对于欧洲战局的报道使他誉满欧美。当时他不但首创了历史上第一次《新闻联播》,还在1940的8月18日开始了《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他手持话筒站在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英国广播公司的楼顶上,迎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现场播出战况,他的声音把英国和美国联接起来了。当时爱德华·默罗的名字家喻户晓。今天世界上各国电台在新闻节目中也经常大量地甚至可以说是尽可能地用这种“实地报道”或“实况报道”(即现场报道)广播方式。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在有的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也曾出现过这种报道形式。如1957年2月26日北京台报道北京市第—条无轨电车通车,记者左辛在现场采访,边解说边录音,播出后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当时设备条件和记者本身条件的限制,加上多年形成写稿、播音、制作的习惯,思想受到束缚。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新闻竞争机制的引进,认识到广播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现场报道这种形式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直播的高级形态(现场直播和多点同步报道阶段)

几十年来,中央电台和各地方电台直播现场实况的工作不断有所改进。(3)现场直播报道

现场直播报道集采访、编辑、播音、播出于一体,最大限度地简化了新闻的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不管是在整点、半点新闻节目播出,还是中断正常节目播出,新闻事件发生与播出间的时差被缩至最短,有的几近同步。实况转播的内容应该和实际情况的发展同步进行,如天安门前走过什么队伍就介绍什么队伍。但是在过去,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有时候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4)多点同步报道

多点同步报道。又名电子中继采访报道。这是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广播新闻报道的有益尝试,是近年来广播媒介经常采用的报道方式。这种报道的具体含义是:在电台编辑部的统筹安排下,派驻各地的记者、主持人,围绕某一共同主题,在同一时间内,将各地发生的同类新闻事实(现场音响、人物谈话录音或者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通过通信卫星或微波线路传回电台编辑部。编辑部再按照某种次序加以编排、播出。作为现场直播形态之一的多点直播报道与过去的现场直播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后者只是对现场实况的一种记录和同步传播,在直播中记者的功能更多地是记录,而不是报道。

现场直播这种报道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第一,它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通过远距离采访与报道,可为听众提供多方位的新闻信息,扩大了报道的信息量。第二,它可以突破时间限制,使采访、传输、编辑、播出等环节在时间上几乎做到同步进行,这就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1994年,广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洪水来势猛,受灾面积大。为了及时、全面地报道各地灾情和抗灾救灾情况,广东电台新闻中心派出了多个采访小组,分赴各重点灾区采访。当时的广东电台新闻台连续几天在早晨的《七点新闻》节目中,组织多点连线直播报道,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反映各地受灾情况和抗灾救灾的最新情况。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通过收听广播,及时了解灾情和灾区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新的部署,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抗灾救灾工作的开展。(5)网络广播实时报道阶段开启

互联网的兴起正面冲击了传统广播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生存理念。未来的媒介如何数字化生存?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指出:“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离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且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

从世界范围来讲,美国的广播媒体最先走上网络,1995年8月,美国广播网首先利用英特网进行全球广播。我国广播媒体上网始于199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网上进行的实时广播。虽然我国网络广播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使广大广播新闻工作者明确意识到,这场变革将影响到广播新闻工作的全部流程,包括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对于受众反馈的研究。有识之士认为,必须尽快使传统广播与最具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数字化技术形成复合传播格局,才能为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开拓全新的格局。

3.广播新闻报道播出方式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广播电台大都采用了直播的方式,这给广播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开辟了新的空间。从内部看,直播的运用减少了工作环节,工作时间,节省了新闻报道的成本。此外,从传播效果上看,直播活跃了节目的气氛,增强了报道的时效性,加强了与受众的交流并为听众的参与提供了方便。

新闻报道要想做到快,直播可以保证其速度。记者采写后,一经审稿便可直接插播,记者可以在事件现场用电话连接直播室进行现场报道。对突发性、重要性和关注性的新闻进行直播很有必要。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新闻对时效性要求不那么高,仍可以经过系统策划后,事先录制好,再在固定的时间播出,这样新闻报道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直播以及现场报道虽然有难以回避的缺点,但是它们的优势仍然不断促发着广播新闻人对这种新闻传播理想方式的追求,因为这两种方式缩短了新闻事件与听众之间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还有心理距离。

时间距离。新闻事件从发生到传播直至为听众所接受,这当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经历一段时间,这就是新闻事件与听众间的时间距离。时间距离越大,传播效应越小。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要力争缩短这段时间距离。现场报道可以最有效地缩短这段时间距离。它不必在事后整理素材,撰写稿件,也不需做复杂的合成,只要把现场录音稍加剪辑就可以播出,从而增强新闻的时效。

空间距离。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可以发挥广播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特长,缩短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同听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广播记者所到之处,哪怕与听众远隔千山万水,只要一部手提电话,就可以将新闻现场的声音及时传送到听众的耳边。现场直播更是让听众与新闻事件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几乎达到了“零距离”的程度。

心理距离。根据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在向听众提供信息时,不仅有记者在话筒前用自己的语言来对现场的情景进行描绘,还可以得到与此同时产生的新闻现场的音响和氛围的帮助,这就使得现场报道成为广播新闻所有报道形式中,最接近人们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最符合人类思维的生理机制,可以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在心理上缩短了距离,也让信息在听众的头脑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并得到了强化。

第二章 广播节目创新研究

一、广播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广播节目的基本概念

节目,是电台、电视台传播内容最主要的载体。在汉语中,“节目”的本义是指树木枝干交界处坚硬而纹理纠结的部分,如《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节目”一词除其本义以外,还引申出关键、条目、项目、程序等意思。陆游在《上二府论都邑札子》中提到“至于都邑措置,当有节目”,这里的“节目”就含有程序的意思。后来,“节目”的引申意逐渐冲淡或掩盖了它的本义,成为一个运用范围相当广泛的多义词。

在现代汉语中,“节目”曾经广泛用于指称文艺演出的基本单位,如一出戏、一支歌都可以统称为“节目”;也用来指演出程序,如“节目单”等。

无线电广播出现后,广播电台移植“节目”这个词。节目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是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主体和骨干。在最初的广播电视概念里,“节目”指的是日常播出内容的基本单位;而节目内容中包含的几个相互独立但又存在一定联系的局部被称作“栏目”,如《新闻纵横》中的《今日观察》、《热线追踪》等。电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也大致如此。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杂志型节目被引入中国,电视领域出现了“节目栏目化”的提法。这时,“节目”和“栏目”所指代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栏目”用来指称各个时段和定期播出的内容单元;而“节目”则用来指称特定时段中的具体播出内容或固定栏目中某一相对独立的局部。如《东方时空》是“栏目”,而其中包含的《东方之子》、《每周一歌》等就被称为“节目”。“栏目”成为涵盖“节目”的上位概念,而“节目”变成了“栏目”的下位概念。广播界也随之逐渐开始这样使用这两个词。这同此前存在于广播电视界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显然有所不同。

但是一些媒介从业人员和媒介的理论研究人员,现在仍然习惯性地沿用“节目”来指代频道中播出内容的基本单位。“节目”和“栏目”指称内容的变化并不具有强制性,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在交流过程中,可以通过沟通来减少误差。如无特别声明,本研究中出现的“节目”一词,指的就是频道日常播出的基本内容单元。

(二)广播节目创新的基本历程

1.美国广播节目创新的历程

广播诞生伊始,电台节目的制作者们就开始不断探索适合电台广播的节目形式和报道方式。

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的KDKA电台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广播,并于1921年8月播送了第一个现场直播的篮球比赛。1921年,第一个谈话节目出现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电台;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些电台还利用电台广播在声音上的优势,直播或转播了一些音乐剧和交响音乐会。20世纪30年代各广播网逐渐发现主题性节目比较受欢迎,所以每一个广播网都试图建立自己的节目主题,由此形成了版块节目概念并逐步推广到所有节目中。这种版块节目的播出方式通常是采用以提供娱乐为主的播出方式,体现出电台节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广播刚出现的时候,广播新闻在全部节目中所占的比例较小,电台也很少有自己的新闻采编队伍,播出多采用报纸新闻、通讯社稿件,新闻并不是播出的主要内容。在20世纪30年代初,报纸和通讯社开始对电台一致进行新闻封锁,在这种情况下,电台开始自己采写新闻,这使得广播新闻开始走出自己的道路。在此期间电台也对重要事件进行述评,加强了新闻评论节目,完善了新闻的播出形式,并使简要新闻有所发展。由此可见,很多现在仍活跃于电台广播中的节目形式和报道方式,都是在电台诞生初期出现的。

在广播发展的第二个十年中,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动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广播新闻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新闻广播获得长足发展。1937年战争开始以前,全国广播公司的全部广播节目中,只有2.8%是用来播送新闻的,到了194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6.4%。一大批著名记者和出色的早期新闻节目主持人,如CBS的冯·卡尔登邦和爱德华·默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了大量的现场报道,开创了广播新闻的新天地。1938年,希特勒侵占奥地利之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爱德华·默罗赶往维也纳。3月28日,他和他的几名同事分别从伦敦、巴黎、维也纳、罗马、柏林报道了当地的情况,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新闻联播。同时,卡尔登邦在纽约配合这几名记者,分析新闻报道,并且主持分析和评论节目。他把希特勒激烈的讲话翻译给美国听众听,并预测针对事态发展会采取什么外交措施。从希特勒要求捷克人把苏德区让给他开始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这二十天的危机中,电台一直是以这种形式报道。这种节目播出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报道内容,满足了当时美国人了解战争事态和各地情况的欲望。此外,默罗在1940年开始的《这里是伦敦》节目,熟练地运用语言对“大不列颠战役”进行生动描述,默罗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形象地刻画了炸弹横飞、烈火燃烧的伦敦,及时帮助美国人民了解到这场战争的进展。由此,新闻广播也在战争中逐渐成熟。

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出现造成了电台的衰落。全国性电台网的播时出售额,由1935年为3500万元,增加到1948年的13300万元之多,而到1960年又降到3500万元。一方面,电视声画并用的传播方式造成对单纯依靠声音符号的电台广播的巨大冲击,很多电台听众的兴趣转移到电视上,直接导致电台受众的减少和广告份额下降;另一方面,电台很多老牌明星、节目主持转移到了电视台,也带走了大批受众。有的观察家甚至认为,电视的出现宣告了电台的危机。为了争取受众以求生存,广播不得不逐渐向小城镇发展,直接带来地方性电台的逐步繁荣。

战后广播的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涌现了大量的调频台。有调查显示,美国的调频台到1952年已从战争结束时的900多座迅速增加到2400多座,这为专业台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最早出现的专业台是音乐台。由于专业台提供的节目始终是内容专一和连贯一致的,因此使听众的接收选择更加方便容易。到20世纪50年代下半叶,这种专业台的形式逐渐被普遍采用。今天,这种广播形式已经在美国占据了主导地位。

专业台的建立标志着广播节目发展的新方向:多样化的“纵式”单一方向,即多家电台各自发展不同的单一型的节目,这不仅使电台运营难度下降,为电台数量大量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还使听众可以从多家电台中随时选择其喜爱的节目。专业台掀开了广播历史的新篇章,使大多数电台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音乐、新闻加谈话”的模式被广泛采用并被证明是正确的。音乐台迅速增多,并进一步细分为爵士台、古典台、乡村台、轻音乐台、老歌台等,连续24小时音乐不间断;新闻台主要播送当地新闻;谈话台则强调互动。通过这样的模式,电台体现了电视无可替代的功能,保持了对受众的吸引力。

此后,在受众的分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美国广播走上“窄播”道路。今天,美国的专业化电台种类大约有70多种,仅纽约一个城市就同时存在70个电台,包括新闻台、宗教台、种族台、中老年音乐台、儿童音乐台等。美国的广播呈现出生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美国的电台生命力更加顽强。它的生存现状不但可以鼓舞我国广播从业人员和理论界人士,对于我们的广播改革也是一种启示。

2.我国新时期广播节目创新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广播界也在不断创新中摸索发展的途径。1986年底到1987年初,广播由单项、个别节目的变革过渡到节目整体改革阶段,并奠定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和20世纪90年代的节目格局。包括版块节目、整点新闻、对话节目的出现和专业台、系列台的出现,中央台节目的调整等。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广播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揭开了广播改革的序幕。随后在新闻业务方面开始的改革,使得广播新闻报道的数量明显增多,突出广播的时效性,强调“新、广、短、活”,扩大报道面,简短、形式多样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同时音响报道、连续报道增多,并开始恢复评论节目。这一阶段主持人节目也崭露头角。1981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空中之友》节目,率先采用主持人形式,由徐曼主持节目,这一节目在台湾听众中获得广泛好评,徐曼也与《听众信箱》节目的主持人李一萍被并称为“北徐南李”。国际广播电台从1984年开办首都地区英语节目,自此国内大城市陆续开办了很多外语节目,并开始与国外电台合作,向他们传送自己的外语节目。(1)珠江经济台的锐意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省国营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三高农业都抓住改革时机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信息就是财富”的口号。由此引发了提供信息的各种新闻媒体的竞争。

平面媒体锐意改革、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香港几个电台的夹击,使广东的广播电台面临着不改不行的处境。在筹备了一年多之后,一个融大众性、信息性、服务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全新电台——珠江经济台于1986年12月15日开播了。

新诞生的珠江经济台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节目播出方式,即“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播出方式,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它的主要特点是节目形式和内容创新,表现出节目内容综合化,节目设置版块化,栏目主持固定化,栏目播出直接化。同时节目还开通电话热线、鼓励社会参与。电台每天播出8个版块,平均每版块在3小时左右,最短的为一个小时,最长的达4个小时。节目内容编排以新闻信息为主,每逢半点就有新闻,整点播出经济信息,其他时间以版块节目为主。版块节目由若干具有不同特色的小栏目组成,由主持人串联起来的大时段的节目样式,这种节目样式也被称为杂志型节目。

珠江经济台的特色具体体现在:

一是主持人取代播音员,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广播模式,变原先我播你听的播报方式,改变为交谈式、聊天式、大板块主持人的传播形式。主持人这种节目播报方式首先出现在对台广播的节目中,但是主持人引起广泛地关注和被模仿却是珠江经济台开发的。

二是珠江经济台通过热线电话鼓励听众参与节目,使听众和电台的沟通由过去的间接通信式变为直接对话式,听众的兴趣和参与成为广播活动的焦点。这种直接的参与在过去的广播界是从来没有的。

三是珠江经济台注意节目内容的信息性、服务性,使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比较吻合。

四是改变了以往广播线性节目按部就班,缺少横向联系的播出方式,而将节目分为几大板块,每个板块都贯穿新闻、教育、文艺与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

这几个方面的创新使珠江经济台的节目体现出清新、活泼的风格和实用的节目内涵。至此,中国广播开始改变了以前高高在上的广播姿态,取而代之的是亲切、平等、服务听众的传播理念。这种转变既是广播制作理念的进步,同时也符合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平等意识复苏的时代要求。因此,珠江经济台诞生后马上在广东省引起轰动,吸引了当地很多听众,包括一些长期收听港澳电台节目的听众。更有甚者,为了收听珠江经济台的节目,市场上的收音机也一度脱销。开播三个多月的收听调查显示,广东台与香港台的收听比率达到7.8∶2.2,扭转了过去被动的局面。

在珠江经济台的带动下,各地相继办起了经济台,各地各级电台纷纷效仿“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节目形式,全国听众都可以聆听到这种新类型的节目。但是一些电台只学到了这种节目形式的“表”,而没学到它的“里”。一些主持人素质不高、节目缺乏内容,致使很多节目实质上变成了“听众点播”节目,引起听众的厌烦情绪和学界的担忧。虽有这些弊端不谈,但瑕不掩玉,珠江经济台的创新在最初就发挥出广播的长处,满足了当时听众的需求,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广播节目创新吹响了号角,引发了广播界后续的改革创新。可见,好的节目形式必须同优秀的节目内容相结合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2)多点直播报道导入广播

多点直播这种报道方式在国内首先发端于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由于当时没有事先购买通讯线路和机位,中央台报道组只能依靠新闻中心的通讯设施向后方传递新闻,前方报道组一时不知所措。这时,有关人士提醒:可以租用无线电话,既可以进行通讯联络,也可以发文字传真。当时无线电话刚刚问世,只有少数用来做采访报道,无奈之下只能试一试。在这次奥运会的整个比赛期间,前方记者靠手机传稿件、报新闻,还进行十分钟的跳水决赛转播。张山获得冠军后,前方记者用手机播出张山的现场谈话,这是第一次用手机现场播报的新闻。这一成功尝试使人们领悟到:一部手机可以在赛场直播新闻,多部手机就可以在几个赛场播报新闻,只要在中央台直播机房装上国际电话转入设备,就可以坐镇北京,辐射世界。

四年之后,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因为时差,每天中午11∶30—12∶00的体育节目成为奥运会新闻报道的第一时间。为及时、全面播报赛况,报道组把实况转播的技能和现代通讯手段结合起来,中央台前方6名记者分散在各个赛场,在规定的节目时间里按照后方主持人的要求,分别报道各赛场,中国选手刚刚取得的成绩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就会从现场播报迅速生动地传到听众的耳中。从奥运会开始到结束,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前方记者每天都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报道,这就是中国广播史上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第一次“多点直播”,也是第一次用这种特殊的实况转播方式对赛事进行全面报道。

这次报道的成功,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宣传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它突出了广播实况转播本身具有的“快”的优势,这是其他媒体难以企及的,同时,因为它是多点直播,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各个比赛场馆,把现场比赛气氛如升国旗、奏国歌的庄严场面,权威人士的现场点评等,通过电话及时传达给听众,使听众能够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赛场情况。

此后,中央台其他电台和其他节目也开始运用这种报道方式。2001年6月28日《医药咨询台》栏目制作的一期有关全国整顿经济秩序的卫生打假专题节目,多点报道被充分应用。在这期节目中,主持人根据节目内容和节奏变化要求,通过调音台的切换,适时引入节目外景记者的报道。在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中,分别接入了重庆、浙江、陕西等地记者直接从卫生打假现场、销毁假冒伪劣产品现场发来的报道。

多点直播这种报道方式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丰富节目内容,充分发挥广播快速、灵活的特点,提高时效性。它的出现是国内广播人适应和利用广播特点的结果。(3)专业频率培育广播新生态“所谓专业化就是市场的细分化,是按市场规律进行市场分工,它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在以往大家都办综合广播的时候,在同一地区的广播频率都以综合内容出现,造成在内容上的同质,同时也是广播频率资源上的一种浪费。频率资源整合就是避免内容同质,对频率所承载内容进行分工,也就是广播频率专业化。”它是节目组合方式的重新整合,是从频道这个角度对节目和节目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组合方式的创新。自此,广播人开始逐渐意识到要想办好广播,仅仅关注节目终端还是不够的,人们的视野终于从关注节目终端的微观,发展到关注节目的整合方式的中观,并开始关注广播媒介体制、媒介环境等宏观方面。

广播专业化的实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广播界。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在珠江经济台的带动下,我国的广播电台以系列台的形式开始了专业化的进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电台1993年开始的专业化改革。2002年1月1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台的面世,标志着北京电台专业化办广播的格局在经历了十年的艰苦探索之后,进入稳定、成熟发展的时期。

前后相隔三十多年,国内开始学习美国同行的经验,引入专业频率的概念并非是一种巧合。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国内广播业同近四十年前的美国广播同行一样,开始面对来自电视媒体的挑战。当时的电视已经成为居民家中的必需品,电视从业人员也开始对电视节目,甚至电视制作理念进行调整。1993年《东方时空》的播出标志着新一轮电视改革的开始。而在此之前,电视业的创新已经初现端倪:《望长城》等运用纪实手段拍摄的电视系列片,无论在叙事方式上还是在视觉效果上都对当时的电视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电视媒体逐渐成为热门媒体。在电视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广播听众不断流失,有人说广播正在成为弱势媒体。这同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广播业所面临的情况非常相似。

面对这种困境,广播业开始对自身调整。以北京电台为代表的专业频率经过十年的调整,终于摸索出一条适合广播发展的道路。

专业频率的概念主要是节目内容的专业化。以北京音乐频率为例,它的节目是以音乐以及相关新闻信息为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听众收听习惯的不同,在不同时间段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比如从周一到周五9∶00—10∶00是专为的士司机准备的《974爱车音乐时间》,而晚上23∶00则是为大学生们准备的《校园音乐先锋》。同是音乐节目,但目标受众因时间的不同而发生转变,因此播送的音乐也有很大差别,这正是因为北京音乐频率是以音乐为主要节目内容的专业频率。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广播从业人员对专业化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现在广播业界和理论界逐渐认识到节目内容的专业化只是专业化的一种类型,专业化还存在另一种类型,即受众的专门化。所谓受众专门化指的是专门为一个特定人群服务的专门频道,节目安排要根据服务人群的需要,只要他们要求的,就是这类专业台的节目内容,从内容构成上看,反而可能是综合性的。

中央电台音乐频率就是这样一种专业台。2003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的汽车上能听到的几乎都是一个女孩子的歌声:“我要我的音乐”。以前,北京的公交车、出租车大多以收听北京交通台和北京音乐台为主。新生代市场调查公司2002年12月至2003年7月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音乐之声在北京地区的有效收听率为31.13%,高于北京交通台的29.27%、北京音乐台的19.69%、北京文艺台的6.16%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的3.78%。让人吃惊的还有音乐之声的盈利增长幅度,据业内人士透露,在改革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文艺频道(音乐之声的前身)每年的广告收入还不到300万,但是在音乐之声开播后第一年(2003年)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2000万,由此可见中央电台音乐频道改革的成效。

播送音乐节目的频率并不是中央电台音乐频率首创,但是“音乐之声”首次将年轻受众定位为频率的目标受众。配合这个定位,整个频率播送的音乐都比较轻松、明快。虽然同美国音乐台相比,“音乐之声”仍不够“专业”,但在中国现有情况下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北京电台交通频率也属于这种类型的专业频率。在目前的34个节目中,与交通相关的有12个,包括《路况信息》、《交通天气预报》、《汽车俱乐部》等,这些节目主要是行车的专门信息、专门知识、专业新闻和专业服务。这部分节目数量比例达到35%,从时间上看大致占全天节目时间的65%。另外22个节目涉及到文化、咨询、音乐、娱乐休闲等内容,还有一些谈话节目。这些节目虽然同交通关系不大,但节目仍是以行车人为主要收听对象,在节目播出时间、节目风格等方面都考虑到这类人群的收听习惯,因此北京交通台的节目内容虽然比较宽泛,但由于节目的受众定位比较集中,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广告额排在北京电台七个专业频率的首位。

无论是哪一种专业模式,专业频率的出现都是同一类型节目的集中售卖,更有利于目标受众的收听。

二、广播节目创新的层次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得(J.A.Schumpter)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以后又在其他著作里加以应用和发展。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新组合包括:

①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⑤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他以及他的后继者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

根据他的理论,结合广播媒体的实际情况,本文将节目创新分为三个类型:

(一)节目自身的创新

节目自身的创新指的是播出的节目形式、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它是节目创新各类型中最直观的一种模式,主要包括节目形式创新和报道方式创新。

1.节目形式创新

节目形式,即广播节目以什么形式和结构播出,这种创新一般比较直观,节目创新后会立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会迅速引起受众的注意。

节目形式创新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1987年珠江经济台主持人直播节目的出现,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这种直接参与在过去广播界是从来没有的。为此,新版珠江经济台的新颖节目形式迅速在广东地区取得好的收听率。

近年来,上海电台文艺频率“长篇联播”类节目的改版也是节目形式创新的一个例子。2002年7月中旬,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10套广播专业频率启用新呼号全新亮相,新版的文艺频率也同时开播。改版后的上海文艺频率以播送故事小说为主干拓展广播小说的空间,播出了《省委书记》、《突出重围》等一批弘扬主旋律的当代小说和纪实文学,同时自制和外购了《悠长的假期》、《傲慢与偏见》、《哈利·波特与魔法师》等众多世界名著、爱情故事、童话故事等,满足了不同听众的需求。

为了配合播出这些内容多样的小说,上海文艺频率在节目播出形式方面也作了多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他们突破了以前制作长篇小说通常采用的一人演播、基本录播的惯例,尝试根据不同的小说种类和特质以及节目时间段和节目目标对象群,大量采用直播、录播直播化、直播互动化、直播同期配乐、录播同期配乐合成、男女对播等形式,增强了作品播出的感染力。比如《乞丐囡仔》是一部亲切自然、朴实的作品,为了突出作品的这些特点,上海文艺频率采用了配乐式直播形式播出,由于编播人员作了细致周详的准备,这部作品并没有因为直播而显得粗糙,相反,还平添了一份亲和力。播出当代日本经典电视剧《悠长的假期》的同名小说,则是采用了男女对播、配乐合成的方法。节目播出后在年轻人中成为广播时尚新话题,更有听众专门去买来同名小说,边看边听边比较,想知道电台作了多少改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现在开庭》节目也是近年来节目形式创新的一个例子。《现在开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合办的一档法制教育节目。法制教育节目在各地电台都普遍存在,因此,这个全国播出的法制节目如果不在某一方面创新,就很难在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考虑到这些因素,《现在开庭》以庭审实况为节目主体,再现了法庭的“全景”:法庭的详细调查、举证质证、辩控双方的唇枪舌战和庄严的宣判。广大听众可以通过这个节目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法庭现场的气氛,学到法律知识。这种播出形式最吸引听众的就是再现了法庭的真实,满足了人们探求新奇的心理,牵引着听众一期一期听下去。节目从2001年1月开播以来,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风格,获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度优秀栏目奖。

节目形式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2.报道方式创新

报道方式是新闻报道所采用的方法,它的创新往往也会带来非常好的收听效果。近些年来,报道方式创新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多点直播。这种报道方式既具备实况转播“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的优势,同时更具备机动性和实用性,转播点的设置可以根据赛场的情况而定,转播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比赛项目和进程灵活安排,不需要繁琐的程序、成堆的设备。

这种报道方式首先出现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此后,中央电台又多次在大型国际体育比赛中以及其他大型节目中运用了这种报道方式。

3.节目内容创新

由于节目形式和报道方式创新是非常直观的,因此也是最容易被“克隆”的。这样的例子在广播电视媒体屡见不鲜。比如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热播之后,带来全国各家电台的一片谈话热,各地电视台纷纷出现一批时事谈话类节目,节目形式、风格、内容大同小异,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引起男女速配节目遍地开花。广播界珠江经济台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成功创新,也使“大板块+主持人+直播”的节目形式被全国各地电台模仿,并逐渐变异为“点歌热”。

一种节目形式的火热必然有其火热的原因,因此这种形式被同行们模仿也是在所难免。但是,应该在模仿这种播出形式时,要与芸芸模仿者有点与众不同才好,那么内容创新就是一个重要途径。内容方面的创新可以帮助节目制作者既利用了这些有着强烈生命力的节目形式,又不混同于其他模仿者。

以北京交通台为例,它的很多节目从播出形式上来说,其实就是珠江经济台“大板块+主持人+直播”形式的翻版。比如它的《一路畅通》节目,就是男女主持人对播,插播听众发来的短信(在这里短信取代了热线成为听众参与的方式),播送歌曲。但是,由于节目内容以发送北京市内交通信息为主线,主持人的话题和听众发送的短信,主要都是围绕着“路况”展开话题,因此节目在北京开车一族中影响力非常大。北京交通台2002年创收额达到10,700万,同它独特的节目内容是分不开的。

除了上述这三种创新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模式,如从播新闻到说新闻的播报方式的创新等,这里不一一详述。

(二)节目整合方式创新

同样的节目,放在不同的节目整体或节目播出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节目整合方式合理,可以有效地发挥各个节目的特点,形成合力,加强节目的播出效果。节目整合方式的创新是节目创新的重要环节,节目整合方式创新包括两种情况:

1.节目编排、组合方式创新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专业频率的出现。在专业频率出现之前,国内广播、电视各个频率都呈现出同样的面孔,每个台都是既有新闻,也有文艺、体育、教育等内容。这给听众收听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把一些有特色的节目埋没在频率节目的大杂烩中。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珠江经济台的改革成为各电台模仿的对象。一时间,经济台在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当时带动全国电台走向系列化、专业化的道路。1993年,北京电台相继成立了7个系列频率,此后,在不断的发展和调整中,北京电台频率专业化逐渐走向成熟,鼓舞了国内广播界的信心。专业频率通过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一个频率,方便了听众的选择和收听。现在,北京人要想听音乐或者同音乐相关的新闻、信息,就可以打开北京音乐频率;要收听体育相关的信息,就打开体育频率。这种集中的售卖方式在方便听众的同时,更加明确了各个节目的目标受众,由此带来节目制作定位更加明确。可以说,专业频率的出现是我国广播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一步。

2.节目播出时间的创新

由于时间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唯一存在形式和播出形式,因此节目的播出就必然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时间布局,形成纵向或横向的时态关系。恰当安排节目的时间位置、处理各种节目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着节目的收听率,更重要的是为发挥节目的主导作用、促进各类节目的良性互动创造更为理想的时间环境。节目播出时间的整合包括三方面内容:顺时、历时和共时。这里主要谈顺时关系。

顺时关系是指当天播出的各种节目的前后紧密衔接的时间关系,它是节目在一天中的时间存在形态。广播、电视作为按时间顺序播出的媒介,受众只能被动地按照播出时间接收。因而,各类节目的播出时间对受众的接收非常重要。由于工作性质、作息时间的不同,不同受众在接收习惯上也是不一样的。所谓“黄金时间”是具有相对性的,它不但相对于“非黄金时间”是受众比较集中的时间,也要相对于一定的媒介、节目,尤其是受众群体。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黄金时间”。所以,电台、电视台应该根据目标受众的作息习惯来安排节目的播出时间,把节目的播出安排在大多数目标受众经常收听、收看的时间。一方面,一定特点的节目只能在一个特定时间段播出才能取得好的影响;反过来,某一具体的时间段也只有安排某一类型的节目才能提高收听率。

以前国内的广播电视媒体对广播电视的这一特性并不熟悉,近几年来开始逐渐学会利用广播电视这一播出特点为节目服务。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对话》节目是播出时间和节目特点非常吻合的一个成功例子。《对话》的目标听众是“关注改革并有一定决策能力的社会精英人士”,这些人的特点是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作息时间相对普通上班族要晚。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对话》选择的首播时间是22∶00—23∶00,以往这是央视2套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较低的时段。但是,《对话》栏目很快创造了时段广告代理权990万元的价格,改变了这一状况。它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反映出《对话》栏目的时间安排是比较成功的。

总之,广播节目的顺时关系既要注意节目播出时间同听众接受习惯的协调,又要注意某一节目同相邻节目的联系和照应,使整套节目在内容上相互配合,在形式上相互辉映,丰富整套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三)节目定位创新

“定位”,在《汉语大词典简编》中有三种解释:①确定事物的名位,如《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辨类。”②一定的规矩或范围。如《文心雕龙·明诗》:“《诗》有恒裁,思天定位。”③用仪器等对物体所在位置进行测量,亦指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近几年关于“定位”的用法一般取第三种含义。

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日益同质化,定位就是力图确立自己在消费者心中无法取代的位置,让品牌形象深植于消费者脑海,一旦消费者有相关需求,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它。柯达、麦当劳、可口可乐、万宝路等就是这样的品牌。

节目定位,是“传媒竞争的产物,它标志着传媒竞争由原始的、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是指对竞争的认识),开始向有意识的、有序的状态发展,应该说是一种传媒市场发展的标志。”随着我国媒介竞争的加剧,节目定位创新逐渐被较多地提及。很多广播频率开始寻找独特的节目定位,满足新出现或以前未注意的听众需要。

定位创新的例子非常多,近几年非常典型的一例就是中央电台音乐频率2002年底开始的改革和调整。在中央电台音乐频率出现之前,几乎全国每一个地级市都可以收听到一个以上的音乐频率,这些音乐频率的收听率大多比较高。而作为音乐频率重要市场之一的北京就可以收到至少两个音乐频率,一个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FM 97.4音乐频率,另一个是国际台的FM 91.5轻松调频,两个台在北京地区的收听率都比较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频率的收听率在全台7个专业频率中名列第二,仅次于交通频率;而北京电台交通频率也存在大量音乐节目。在这样一个几近饱和的广播市场上打造一个全新的广播频率,其难度可想而知。

中央电台大胆选择20到40岁的年轻人作为音乐频率开播的目标受众群,而且为了适应这些年轻人的收听习惯和收听爱好,中央台音乐频率和音乐内容以流行音乐为主,风格明快、简洁,充分体现了专业化音乐频率全套节目的整体风格。该频率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听众群体对不同风格样式音乐节目的需求,将全天节目分为8个时段,设置8个栏目。全天节目没有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之分,主要以欣赏流行音乐为主,以文化新闻、文化资讯、生活服务为辅。每小时节目中,主持人讲话原则上不超过7分钟。音乐之声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定位吸引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和理论界的注意。节目开播不久就迅速占领了北京市场,成为北京音乐台和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央台音乐频率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其定位新颖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还有不同种类的节目创新形式,比如按照创新的程度划分,还可以分为渐进型和突破型,下面对这种划分方式作详细介绍。

三、广播节目创新的走向

从珠江经济台“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的改革开始,到近期中央台音乐频率的改革,我国的广播正逐渐学会发挥广播的优势,利用新技术满足听众的物质、精神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广播的进步,广播发展的这一脉络将更加清晰。

在这个方向下,广播现在已经体现出的一些趋势将会不断加强。这些趋势是:

(一)针对特定受众扩展节目创新

1.更注重移动人群的收听需求

伴随性是广播的重要特点。清晨的公园里,随处可见边听广播边做运动的老人的身影;做饭时,主妇们也喜欢边收听广播音乐边烹饪美食。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的移动功能开始不再局限于室内的流动收听和简单的贴身伴随收听。20世纪30年代初,一架性能良好的直流收音机被装在汽车上,取名摩托罗拉,含义是(MOTOR:汽车发动机,ROLA:悦耳的声音,移动之声)。自此,广播开始了“在路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国外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成为了广播再度繁荣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私人汽车的迅速增加也造成了大量人群“在路上”。因此,近几年很多电台都开始注意发展这方面的听众。交通频率的节目就是主要针对“在路上的人”,音乐台也有一部分这类节目。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进行的“2001年全国广播电台听众收听状况联合调查”显示,居民在家中主动收听广播的比例为73.9%,而自己开车和乘出租车收听广播的比例已高达15.4%。这意味着每个月全国有8000万左右的居民经常在车中收听广播。在这种形势下,交通频率近几年在国内广告额不断上升。相信这个数字随着我国私人轿车的普及还将进一步扩大。

2.发挥广播优势及时提供新闻信息

据调查,大部分听众收听广播是为了获取信息。根据美兰德信息公司2002年4月到11月组织并实施的“2002年部分广播电台听众调查”表明,广播的新闻和各种信息传播功能最为突出。调查中,有64.3%的听众经常收听新闻节目,并有26.9%和15.5%的听众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和时事评论,这些节目成为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未来的广播应该发扬这方面的优势,为听众提供更多的新闻内容。

广播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时效性强。它不需要像纸质媒体那样需要排版,或者等待出版周期,而是可以随时打破节目常规,在第一时间发出新闻;也不需要像电视媒体那样需要摄像、记者、编辑、主持人、导播等的合作,因此反应更加敏捷。这使广播在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信息类节目上有明显优势。

3.为本地听众服务加强本地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广播、卫星广播等新的广播类型的出现,已经打破了广播传播上的地域限制,向全国、全球播出已不再是难题。但是,人们总是更多地关心自己周围的情况和变化,关心这些变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对于大多数的听众来说,广播大多数时间内容不是国际性而是地方性的。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受众收听广播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亲密感、归属感,这一点只有地方性的电台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虽然美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起就有了NBC、CBS、ABC广播网,他们运营着许多电台,但是没有出现一个BBC那样规模的国家电台。在欧洲,虽然有许多国家级的强势电台,但地方性的电台数量却是其数百倍。许多地方电台常常会采取联网播出或是购买的方式从广播网获得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一般不会投入自身的资源去制作,而是将自己的报道视野集中于本地、本社区,深入地接触自身所面向的地域,详尽地发掘有关当地的人、事以及热点问题。

中国广播意识到本地化的重要性是近几年的事情。前几年,几乎每个新闻广播频道中都存在大量全国性的新闻,以及部分国际新闻。人们打开收音机,似乎每个频道都是一个中央电台。近几年,随着国内学者和广播界从业人员对广播认识的深入,开始逐渐增加本地新闻的比重。以北京电台新闻频率为例,它虽然也有大量国际、国内新闻,但是北京本地新闻在整个频道中占得比重更大。《今日京郊》、《北京新闻》等播出的都是北京新闻,这类节目时间占全部播出时间的16%左右。其余如《新闻时间》《新闻圆桌》《新闻追踪》等节目也有大量北京本地新闻,即使是国内新闻也努力寻求对北京居民的意义。但是,这个数字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后仍需加强。

加强广播内容本地化不等于庸俗化。本地新闻的主要性、权威性往往都不能同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相比。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广播或者地方媒体报道小道消息、庸俗化的消息。在一些城市和一些地方报纸如晚报、晨报等,经常对凶杀、第三者等或真或假的消息大肆渲染。广播在本地化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4.服务特定群体进一步专业化

从西方广播发展的情况来看,专业化将是广播发展的一个方向。社会的发展会使受众差异加大,综合型的或半综合型的节目不能满足他们对某一专业内容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化的节目就会受到欢迎。在美国,音乐频率就会分为流行音乐、摇滚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等多种频率,可见美国电台专业化的程度之高。

国内以珠江经济台为发端,专业频率逐步在各地电台中建立起来。但是现在的专业频率大多是功能的专业化,即用专业化的内容为特定的听众服务。节目内容虽然比较专一,但是同类节目面对的受众却又不同。以北京音乐台为例,虽然音乐台的节目都是以音乐为内容,但是不同的节目音乐类型不同,受众也有很大不同。既有流行音乐,也有校园音乐,还有古典音乐;既对普通听众广播,也对有车族广播。

今后专业化发展将进一步为受众的专业化,即为特定的听众提供专业化的广播内容,又从特定的听众出发设计特定内容。交通广播就是这种类型的广播。交通广播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路况信息以外,还有新闻、音乐等节目。但是这些节目都围绕着“给开车人以及坐在车上的人听”的制作理念制作,因此节目内容多而不杂,受到广大有车族的喜爱,收听率节节上升。中央电台音乐频率也是这种类型的专业频率,它主要播出面对年轻人的流行音乐,与此相适应,音乐之声的频率风格也比较轻松、活泼、明快。音乐之声播出后,中央电台的影响力有所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受众进一步细分,这种类型的专业频率将会越来越多,频率的划分也将更为细致。

(二)利用新技术优化节目创新

1.结合新媒体,发挥两种媒体优势

随着各类媒体的充分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联合其他相关媒体,利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强竞争力。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说现阶段传媒竞争已经进入了“合竞”时代。所谓合竞,“就是以彼此间资源共享、整合配置、价值链接的合作来共同参与更大规模的竞争”。近些年来,广播同新媒体结合主要是同网络媒体结合。广播媒体与网络结合有很多形式,比如实时广播、点播系统和交互系统等。

广播同网络媒体的结合是这几种形式中最引人注意的。媒体之间的互动早已有之,电台常出现的《报纸摘要》节目就是广播同纸质媒体的结合形式。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传统媒体开始注重同网络媒体的互动。比如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经常利用网络寻找热心观众;《绝对挑战》同智联招聘网联合发布近期招聘信息,寻找有意通过《绝对挑战》节目找工作的人。一些节目还通过网络征集话题、选择嘉宾。

除了上述两方面作用外,广播媒体同网络媒体的互动还可以方便广播听众同媒体之间的联系。现在很多节目的直播同时开通网络热线,主持人可以随时看到网友的评论,选择其中有特色的播报。这是广播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同听众联系的一种方式。

点播系统可以变传统的被动式单向收听方式为主动的交互收听,将优秀广播节目纳入网上点播数据库系统。受众可以在收听方便的时间在网上点播自己喜爱的节目。点播系统的出现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广播传播稍纵即逝的弱点,使受众可以对信息随时检索;另一方面,以前的节目往往播出一次两次就被放入资料库中,网上点播系统的出现可使广播媒体的优秀节目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现在国内很多广播电台、频率都开通了网上点播系统和交互系统。这两个系统可以结合两种媒体的特点,发挥两种媒体的长处。因此,点播系统和网络交互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有更大的空间。

2.迅速利用新技术

作为一种对技术依赖性比较强的媒体,新技术的出现会拓展广播节目新的发展空间。听众热线电话依赖于电话技术的成熟和居民电话的普及;多点直播依赖于移动电话的使用;短信热线依赖于手机短信技术的出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广播媒体将不断利用新技术,发展自己传播信息、沟通听众的方式。

(三)增强互动转变传播方式

媒体加强同受众的联系是媒体对自身认识深入的结果。新闻实践的发展使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学者逐渐认识到,受众不是传播什么就接受什么的“靶子”,他们有选择媒介的权利,也有选择接受什么内容和如何接受的权利。但是相对于媒体来说,受众是数目众多而且比较隐蔽的。因此,媒介从业人员努力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强同受众的联系,得到他们的反馈意见。媒介同受众的联系还可以帮助受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加他们选择该媒体的兴趣。从多年前各类媒体的读者来信开始,到珠江经济台的热线电话,都是媒体加强同听众沟通的努力。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现在的听众对新闻信息传播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你说我听”或者同主持人对话,他们逐渐开始要求“我说大家听”。因此,有学者认为我们将进入一个个体传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未来的受众会越来越关注个体参与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广播开辟网络论坛和手机短信,都是为了应对听众参与信息传播的需要。

北京交通台《一路畅通》节目就播发大量手机短信。这些短信有的是传达交通信息,有的是表达心情、想法,等等。这里,发送短信的人能够感受到传递信息、表达想法的快乐;听众可以分享别人的想法,并通过广播进行交流。这种传播方式大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使节目更接近听众,因此深受听众喜爱。一些听众即使不开车,也喜欢打开收音机收听《一路畅通》。

这些趋势只是根据现有情况对广播节目的发展进行推测,希望能对广播节目的合理创新有一些帮助。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也许会使广播出现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发展趋势,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广播节目都将朝着服务听众的方向进一步努力。

四、广播节目创新的途径

广播节目创新思维主要有两方面来源:自主创新和学习借鉴。其中,学习借鉴又包括学习其他媒体优秀节目的做法和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

(一)自主创新

这里说的“自主创新”指的是国内广播界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的广播内容、广播形式等,而不是借鉴其他媒体或学习境外媒体的结果。

广播的进步主要是自我改进的结果。我们今天能够听到的种类繁多的广播节目主要是广播创新的结果。谈话节目、直播、联播等节目形式都来源于广播媒体。在国内,主持人节目首先出现在广播中,其后被电视媒体模仿、发展,形成了今天各种形态的电视主持人节目。

目前,国内广播的自主创新节目还比较少,更多地是引进西方媒体的先进节目形式,模仿他们的节目内容。

(二)学习其他媒体

学习其他媒体的成熟经验是广播节目创新的重要来源。这种学习既包括形式上的模仿,也包括节目内容、定位的移植。

媒体之间相互借鉴是推动新闻手法演进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三大传统新闻传媒中,报纸出现和成熟得最早,广播电视的诞生打破了报纸在新闻传媒领域独领风骚的局面。但是,最初的广播电视新闻主要是口播报纸、广播文字稿和电视解说词,大多是模仿和沿用报纸文体的模式。包括现在广播新闻中经常出现的“编者按”、“编辑的话”等形式,就是向报纸媒体学习的结果。

近些年,很多广播节目制作者将某一类别或具有同样主题的内容进行梳理,编辑整理成“专辑”的形式播出,这就借鉴了杂志媒体“专题”的报道、编辑方式。北京文艺广播的《空中笑林》栏目便利用这种节目形式,制作了“侯宝林专辑”、“姜昆专辑”、“马三立专辑”等专题。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播放某一专辑,每天播放一部分,这样可以达到全面、集中介绍某一艺术家的目的。

广播媒体学习其他媒体的报道手法、报道内容等,可以吸纳它们的长处为我所用。广播借鉴其他媒体的做法,还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许多成功的样式最初都是从“四不像”开始,经过新闻实践的反复磨砺才日臻完善。在广播节目向其他媒体的学习、借鉴过程中,既要对突破传统又是有益的尝试和创意予以热情支持,同时也要大胆摒弃不适合广播表现的形式和内容。

(三)学习境外同行

向境外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学习是国内媒体节目创新的重要来源,国内媒体上很多新鲜事物都来源于境外同行的创意。就电视媒体来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就模仿了国外杂志型的栏目形式;此后《实话实说》节目又引入了西方TALK SHOW(脱口秀)的节目形式;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直接移植了台湾的《非常男女》节目。纸质媒体很多版式、报道方式等也来源于西方主流报纸。

广播媒介中也存在大量这样的情况,珠江经济台主持人节目的出现就是受境外媒体影响的结果。现在专业频道的做法是在学习美国电台受众细分的做法。包括近期中央电台音乐频道的大胆定位,也是受到国外电台存在大量不同类型音乐频道的启示,我国广播在学习境外同行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国内的广播节目向境外媒体学习,可以通过吸取境外媒体的先进经验和理念,使广播的发展少走弯路,为我国的广播发展节约时间。但是对境外广播节目的学习也要注意适用性。

首先,境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习惯等都与国内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广播受众市场也会略有不同。如果完全照搬国外媒体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比如,美国的专业频率划分得非常细致,音乐频率就有爵士音乐频率、乡村音乐频率、摇滚音乐频率等几十种不同的频率,用以满足不同的听众爱好。这样的细分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每一种频率的听众群体都够强大,能够支持电台的生存。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受众细分程度不高。因此,在中国现在的条件下创办细分化的专业频道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中国的专业频率往往都有一些综合的内容,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经济不够发达、专业受众群体不增加,专业频率就无法更加细分化。

其次,境外媒体的一些节目内容和节目风格不适合国内市场。这一方面是由于境内外受众的接受习惯不同,另一方面,境外媒体的某些节目内容、节目风格等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比如目前西方最为流行的“真人秀”《老大哥》节目,就把精心挑选的10名选手关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封闭大房子里让他们共同生活。这段生活的所有细节都被屋内无处不在的摄像机和麦克风记录下来(厕所和浴室也不例外),制作成每天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的节目,向电视观众展示屋内发生的大事小事。而观众更可以登录到该节目的网站,通过特定的5部摄像机追踪屋里的实时状况。节目中有相当多的暴露镜头和夜间卧室里的镜头,而且还有意设置许多游戏规则鼓励和怂恿选手们呈现和暴露自己的身体,比如做人体模型、游泳、扫描身体部位等等以此来刺激收视率。电台在学习、利用境外媒体时对这些问题需做必要的处理。号称美国广播脱口秀之王的拉什·林堡几乎每天都在广播中大肆诋毁少数民族、同性恋者、环境主义和女权主义运动;而以哈沃德·斯特恩为代表的“震撼大侃”(shock jock)在节目中大开下流玩笑,让听众打进电话描述他们的性经验和性遭遇。这些内容显然都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国内广播电视媒体在引入这些节目的同时,要摒弃这些不健康、不正确的内容和观点,保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五、广播节目创新的障碍

(一)传播者因循守旧

传播者因循守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节目制作者视野不够开阔、思维比较局限影响了有特点、有创造力的节目的出现。二是一些电台领导传播理念落后、思想僵化,对新事物心存疑惑,这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又一大障碍。他们对工作人员的一些有益想法不是鼓励,而是不认可。导致一些有创造力的想法胎死腹中。三是节目创新机制不灵活。在节目创新之初,需要激励机制促使节目制作者自主创新;在节目创新以后,应该有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对节目进行公允的评价,并保证节目持续播出;一些节目的创新甚至需要人事制度、编播制度等配套制度的改进,以配合节目的制作、播出。但是在一些地方电台还缺乏这样的机制。

(二)创新成本高、风险大

同常规节目相比,节目创新需要更多的成本,包括资金、技术和人力的投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创新节目的制作成本远高于普通节目,因此,它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创新不等于创优,更不等于经济效益,只有新出现的节目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满足听众需求时,这个节目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好的经济回报。但是新节目没有其他节目作参照,因此无法预知节目是否能获得成功。加上新创的节目往往先期投入比常规节目更多,因此要承担的经济风险就更大。此外,新创的节目有时不会立刻获得成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得到听众的认可。即使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节目,也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取得反响。在收听率提高之前,这些节目以及节目的主创人员必须承担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以及对节目信心的考验。如果某一环节出了问题,节目就很可能停播。这些因素意味着率先创新的节目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如果模仿其他台已经成功的节目则不必承担这么多风险。虽然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风俗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各地听众的欣赏习惯和欣赏水平差别不大。在这种情况下,照搬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可以节省大量经费,也不必承担新节目失败的风险。因此很多媒体更希望模仿或照搬新出现的优秀节目和节目播出方式、编排方法等。

广播电台模仿新节目具备有利的技术条件。除中央台以外,听众收听广播的首选一般都是地方电台。比如沈阳的听众主要收听的是沈阳电台的节目,也可能收听辽宁电台,而不会去选择其他地区的电台;而辽宁大连的听众则会将收听的节目局限在大连电台各频率之间,对省级电台涉及都比较少。这固然有技术上的限制,广播信号覆盖范围有限,听众很难清晰地收听到其他地区电台的节目。更重要的是,广播节目的地域性特点强,听众收听广播主要是为了收听本地信息。因此,模仿其他地区电台的节目不会存在对比和竞争,一些台甚至可以完全照搬其他台新创的节目。

虽然我国的广播业实践不乏创新的例子,但是更多的节目是照搬其他台的成功节目。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媒体时有发生。以电视媒体为例,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热播之后,全国各级电视台涌现出大批类似的谈话节目,有的节目不仅节目风格、定位完全模仿《实话实说》,甚至一些选题也照抄;湖南卫视的《玫瑰有约》引发了国内“男女速配”节目的流行,一时间出现很多“找朋友”的节目,节目形式大同小异。广播界也存在大量类似的例子:珠江经济台的主持人节目大获成功之后,各地电台经济台纷纷上马,节目形态和内容也基本模仿珠江经济台,都是以“主持人+热线+歌曲放送”为主;北京的交通广播取得好成绩之后,各地都开始创办交通频道。可见,创新节目既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又要承担经济风险,还有可能被其他台模仿。这使得电台缺乏创新的动力,也使得节目创新在某种程度步入恶性循环。

(三)创新的滞后性同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受众群体欣赏习惯和趣味的变化是促使广播节目创新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变化往往是隐形的,不那么容易被发现。当群体变化被大多数人注意到的时候,往往是这种趋势已经变得比较明显,具有同样兴趣和爱好的人群数目众多的时候。这时媒介才会注意到受众需求的改变,对节目作出相关调整和创新。在此之前,媒介仍然按照过去对受众的认识编辑、制作节目。因此,媒介的节目创新通常落后于受众的需求,从根本上是由于媒介服务受众的意识和媒介节目创新滞后性造成的。媒介只能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同受众喜好之间的时间差,减少受众“过时了”的感觉。但是这个时间差不会完全消失。

媒介的节目创新同受众需求之间的时间差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过短,新的受众群体还比较少,这时候改变节目不利于对更多原有受众的广播,得不到好的效果;时间差过长,原有的受众群体已经比较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媒介的节目创新和受众需求之间的一定时间差是有益的,关键是把握适当的尺度。

在广播界的实践中,了解受众需求变化的一个有效工具是收听率。客观分析收听率,不能仅仅把它当成听众数目的一个统计数字。对收听率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它们发生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才能跟上受众需求的变化。

同时,媒介还可以定期开展受众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新的需求趋势,受众需求同节目之间的差距,对节目进行及时调整。在这个方面纸质媒体做得更充分,广电媒体还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纸质媒体做这种调查比较便利,广电媒体相对较复杂,但广电媒体的竞争意识相对较弱也是一个原因。

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导致现在的广播节目大多都是老面孔,新节目类型少、有新意的节目少、节目创新频率低,而模仿甚至照搬其他节目的多。只有逐步解决广播节目创新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才能鼓励广播从业人员积极创新,为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为此业内还要通过其他的研究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不断增强广播活力。

六、广播节目创新的体系保障

(一)广播节目创新的物质保障:必要资源的投入

资源是节目创新的保证,也是节目创新必须依赖的客观条件。媒介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资源形态。

一个新节目在筹创阶段要经过大量、长期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在电台正常播出工作之外。因此,它不但不能为电台取得经济效益,还要花费主创人员的精力,同时还要获得电台在经济上、物质上的支持。在这些节目播出之初,往往也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引起听众的注意,不会立刻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在这段时间里,电台要持续给予节目充分的物质支援,保证节目质量。资金是广播节目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节目创新的这种持续投入,不仅需要电台领导的魄力和勇气,更应从资金上预留一部分“创新基金”,对符合标准的新节目充分予以支持。

人才是广播节目创新资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企业的创新最终都离不开人的努力,媒介尤其如此。媒介是大规模生产精神产品的,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它产品的好坏更多地依赖于员工的个人素质,媒介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它的每一期节目的优劣和媒介创新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媒介更应该重视人才资源。不同的媒介在节目制作上的表现手法、编排方式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这点上存在共性。对广播节目创新人才的重视更体现在对主创人员精神上的鼓励,也包括物质上的鼓励。

广播节目创新资源中另一个重要因素——技术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在新闻传播领域同样威力无穷。著名电视人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提到:“节目的需要是技术事业发展的拉动力,所以技术要为节目服务”。这种观点在广播媒体中也适用,广播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技术不仅是广播存在的前提,更影响其传播的内容质量和方式。

新技术在两个方面对广播节目创新产生影响。一方面是新技术的应用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新闻传播的两大障碍是时间和空间,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存的基础就是要尽可能突破这两大障碍,新闻媒介的竞争往往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竞争。广播相对于报纸和电视的优势就在于迅速、便捷、收听方便。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报纸的印刷和发行越来越快捷;电视直播技术的成熟也大大缩短了新闻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大大压缩了信息传播的这两大障碍,近几年很多突发新闻首先是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的方式传递。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媒介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新技术也为广播节目创新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广播的诞生依赖于无线电发射和接收技术的成熟,它的发展依赖于高新科技的研发应用,科技的进步会带来广播的巨大发展:热线直播节目依赖于电话的普及;多点直播的报道方式依赖于移动电话的应用;直播的安全播出依赖于延时技术的成熟。近几年出现的手机短信为个体参与信息传播以及听众同广播媒介之间的交流开拓了新的空间。目前国内的一些广播节目已经开始利用短信接收听众反馈信息。在相同时段内,短信的接收数量是电话的几十倍。这一方面有助于编辑、主持人在节目进行中随时了解更广泛的听众意见和要求,同步调整节目走向;另一方面,也为听众之间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节目还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形式和新的报道方式。

此外,新技术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播参与者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媒体日益发展,互联网赋予个人前所未有的参与权。《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就是:由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 for all, by all)。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预示着我们将进入一个个体传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而未来的受众会越来越关注个体参与信息传播得深度与广度。

可见,新技术在激化媒介之间竞争的同时,也强化了媒介的传播功能,帮助媒介更好地为受众服务,确保党和国家的声音优质、安全、及时地传入千家万户。

(二)广播节目创新的法律保障:相关法律的健全

新创节目被其他媒体模仿是媒体不积极创新的一个原因。因此,鼓励媒体创新还要防止新创的节目被抄袭。媒体乃至社会都要有意识地保护新创造出来的节目,避免这些节目被简单模仿。

采取法律手段保障媒体权益是主要方法。美国的《60分钟》节目开创了杂志型节目的先河,为了保护这个节目不被其他媒体抄袭,CBS申请了知识产权。其他媒体如果想借鉴这种节目形式,就必须付给CBS一定的使用费。这样既没有限制新的、优秀的节目的普及,又给原创者一定补偿,保证了他们下一次创新的积极性。这种法律保护的方式是值得广播电台学习的。

虽然,法律可以方便地对形式上的简单模仿进行惩罚,却很难对内容、风格、定位上的借鉴加以限制。这需要通过法律的改进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逐渐改进。

(三)广播节目创新的途径保障:学习借鉴的习惯

我国广播媒体主动地学习摸索以及借鉴其他媒体和境外同行的经验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基本途径。因此,广电媒体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其他媒体(包括国外媒体)成功经验,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借鉴。对于本媒体一些已经获得成功的做法,也应及时总结,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参考这些经验。只有在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的基础上,推出有自己特点的创新举措,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我国不少广播电视机构都开始对节目研发予以重视,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机构还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对中外广播电视发展的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为节目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今后,随着各媒体对研发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这种制度性的创新研发将成为各媒体的普遍选择。

(四)广播节目创新的机制保障:运行机制的完善

《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一词的解释有四项,第四项的解释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等。运行机制,是最后一种释义,用来指称决定媒体运行的各种内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它的创新是指从新思想的产生,到形成新机制的政策、制度和法规诞生并运行的能动过程。合理的运行机制通过组成该机制各要素的协调运转,帮助企业对市场产生灵敏反应,促进企业达成目标。当机制的力量取代了个人的力量,创新就会循着它自有的轨道自行前进。随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了解,人们逐渐意识到机制的重要性。

媒体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媒体对市场变化产生灵敏反应,媒体根据受众需求及时创新节目,这是广播节目创新的关键。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各个媒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媒体的运行机制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加入WTO,尽管所签署的条款并未直接涉及媒体行业,但现实的发展仍然使得这个特殊的产业感受到迫在眉睫的外来竞争压力。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媒介缺资金、缺经验、缺人才,但最缺的可能还是真正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电台电视台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北京交通频率就是在对旧的机制不断挑战、对新的运行机制不断尝试中逐步发展的。它的成功为其他频率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运行机制树立了榜样。

(五)广播节目创新的反馈保障:评价机制的建立

节目评估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媒体为保证和提高节目质量及其传播效果,由媒体自身或委托有关机构,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节目质量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评定和估算。它是对节目进行全面、统一、规范、持续的综合评估。一般而言,媒体的目标定位越单一,节目的评价也就越容易;反之,则越困难。现在,当我们把导向功能、传播功能、产业功能确定为电视主要功能之后,观众因素、市场因素和导向作用也一样变得重要起来,评价的标准和办法也变得复杂起来。用科学的量化的评价体系取代简单的节目评价办法,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和必需。

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台、电视台都在构建自己的节目评价体系。在这些节目评价体系中,其可观察变量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有受众信息反馈、专家评议、节目技术指标等等。如果再往下细分,比如受众信息反馈指标还可分为节目收视率、满意度和综合反馈体系(电子邮件、电话)等等。虽然具体做法各异,所占权重不同,但在现阶段,人们还没有找到更多的可观察变量来进行客观评价。在目前阶段,中国特色的节目评价体系可以由收视率(收听率)、满意度、专家评价、节目成本四个主要方面构成。这些标准同时兼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到大众标准和精英标准,在行业管理中起到平衡和矫正短视行为的作用。

节目评估是播后评估,是专家、听众等对节目反馈意见等的综合评价。媒体建立节目评估体系有助于广播媒介的节目创新。创新不等于创优,客观、合理的节目评估体系可以对新创的节目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及时排除缺乏市场、社会效益不佳的新创节目,鼓励有市场潜力且社会效益较好的节目。同时还可以通过评估对新节目做深入分析,及时发现节目的优、缺点。因此,节目评估体系不仅是对新节目的合理评估手段,对节目的创新也有很重要的意义。节目粗制滥造和互相克隆是中国广电媒体的两大顽疾,它反映的问题是精品意识不够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有效的节目评价体系可以对节目进行播后监控,在解决节目粗制滥造方面提出警示,可以帮助媒体的管理者和节目主创人员发现节目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节目创新的迫切性。

1997年,山西电视台开始进行“广播节目质量量化考核”。1998年该台被中宣部列为“新闻质量评估”试点单位后,他们推出了《广播节目质量管理体系》。山西台的节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导向政治化、定位市场化、考核指标化、听评多元化、奖罚公开化、管理体系化。

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节目评估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媒体评价指标数据的组织、收集、处理等环节还跟不上,在节目评价中指标还很不健全,评价办法难成体系。由于指标的不完备,容易片面夸大现有指标的功能,造成评价失衡。现在收视率、收听率指标相对较成熟,其应用正处于热潮,多数电台、电视台在节目评价时对这项指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收视(听)率仅能反映接收节目的受众量,无法体现节目的品质。在电视方面,全国八成以上的电视台对日常节目的评价仅依靠尚不规范的专家评议或收视率指标。关于满意度指标,目前只有中央电视台在委托社会公司作连续调查,少数几家电视台按季度或半年作阶段性调查。

对于节目创新来说,节目的播后评价毕竟不能代替节目的创新。创新是对过去旧事物的改进、变革,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解决。一些新创节目由于表现出与以往节目很大的区别,会对人们的传统心理形成挑战,因此在播出初期会遭到一些反对意见。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初期,就有观众认为“主持人嘴都是歪的,影响中央台的形象”,但是中央台仍然坚持用崔永元做主持人。实践证明,《实话实说》最终战胜了这些反对意见,获得成功,其中崔永元的个人魅力发挥了很大作用。可见,对于新创的节目,管理者和主创人员都要既有信心坚持自己的看法,又要有耐心支持新节目的改善,无论台里领导还是节目的主创人员,都要对节目有正确、坚定的态度,维护新生事物。这时候如果完全按照节目评价体系的标准来对待创新的节目,就有可能挫伤创新人员的积极性。

但是这并不等于反对一切不同声音。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东方时空》开播八年后全面改版,不仅对节目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甚至改变了以前的栏目标识,当时引起《东方时空》忠实观众的反对。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东方时空》放弃新标识,重新起用旧标识。可见,对反对意见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主创人员应该在权衡各种因素之后,对节目的改进作出冷静的判断。

因此,广播媒体应该正确对待新创节目的评估,既要认识到节目评估的作用,也要看到创新会有风险,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和逐步成熟的过程。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专家评价指标来矫正,有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对个别创新节目作为个案处理,鼓励有价值的新生事物的发展。

(六)广播节目创新的根本保障:质量机制的实施

创新归根结底是保证产品质量得到受买方的认可。因此广播节目持续创新的根本保障在于质量管理机制的建立。质量管理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每一个产品,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就是每一期节目,都要保证一定水准;二是持续创新,保持买方对产品的信任和喜爱。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进入市场的媒体也不例外。可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媒体的节目质量经常会因人而异,节目创新时有时无。一些管理者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把各种管理手段运用到媒体中,将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目标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但是这些管理仍徘徊在节目质量的外围,作为生命线的节目质量仍然没有被纳入管理的范围。

近些年来,随着ISO9000标准被国内一些广电媒体采用,质量管理开始有章可循。ISO9000将节目实现的整个过程和配套全部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和固定下来。ISO9000标准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给顾客使用符合法规要求的产品,并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法律法规要求,达到顾客使用并满意。

广播媒体采用ISO9000标准,使节目从简单的政治把关、艺术策划上升到质量管理的层次,使媒体的管理从节目质量的外围(人事、财务、行政管理)进入到节目质量的内部,并使节目质量活动涵盖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而且将与节目实现过程相关的过去所谓配套管理(包括人事、财务、行政管理)全部纳入节目质量管理体系,成为体系不可分割、不可删减的有机组成部分。媒体的管理终于可以覆盖其最核心的领域,或者说,媒体最重要的活动终于被纳入管理的轨道。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广播媒体持续创新的保证。在实现持续改进的诸多措施中,最富特色的最为有效的是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这两种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和改进机制。对节目按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可以持续关注体系运行情况,及时对节目做出评价,防微杜渐,从而保证节目质量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同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认质量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验证实施效果,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持续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因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对节目质量的管理,同时也从本质上不断促进了节目创新与改进。

正是由于ISO9000标准的这些特点,近几年,国内陆续有广电媒体,如北京电台交通广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厦门电视台等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证书,其中厦门电视台是全国广电行业第一家以全台为范围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这几家媒体(部门)在节目创新和节目质量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上述广播节目创新系统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请看下图:图2 广播节目创新体系图

广播节目创新体系图在实践中,只有上述这几个要素协调运转、充分发挥,才能保证节目持续创新。但是,国内的媒介上述几个要素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如评估机制、学习机制等。有的要素,如法律保障机制,还很不完善,即使是发展了很多年的收听率,也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建设完备的广播节目创新体系,对国内的广播界同仁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广播节目创新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时代命题,坚持创新理念、不断创新是广播在现时代保证可持续发展、提高广播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仅就广播节目创新做了粗浅的实践概括与理论思考,从中已经看出广播节目创新正在实践中逐步地展开。但是,在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