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美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4:55:34

点击下载

作者:靳卫萍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百年美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研究

百年美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研究试读:

前言

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波动是指经济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峰、低谷现象。前者是一个长期问题,而后者是一个短期问题。但在我们看来,经济运行是一个过程,长期终究要通过短期来实现,因此更应该强调的是增长和波动的联系,即动态分析。通过对经济波动的分析,就可以弄清楚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要素;对经济增长因素的考察,又有助于寻找促使经济波动幅度减小的途径。

周期性经济波动是一切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由于经济波动给社会带来振荡和不安,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家的主要课题之一。作为当今世界第一超级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波动必然引发世界性影响。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今天,无论哪个国家都不能不对美国经济的盛衰荣枯予以关注。尤其是美国作为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运行规律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修改后完成的。全书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介绍美国自1900~2008年一百年来的经济增长与波动情况,并对美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特点进行归纳。

第二章,介绍经济学者对周期理论及美国经济波动的解释与争论,是对历史上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波动的不同理论和解释的梳理。

第三章,对主流的增长理论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解释与争论的梳理,并且指出了主流经济学增长与波动理论的因素分析及缺陷。

第四章,介绍了本书的理论基础——一种新的经济波动理论,这一理论是在南开大学经济所所长柳欣教授的宏观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起来的,根本目的是更加实际地解释美国的经济波动。

第五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美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以美国1900~2010年的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第四章提出的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些推论进行了验证。

第六章,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一百年来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结合了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

本课题的研究获得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得到了我的导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柳欣教授的指导与帮助。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郭金兴副教授给予了诸多有益建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周桂元、张怡然编辑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经济周期是经济学中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我在写作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但是限于水平,本书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必多,热切期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作者2012年12月于清华园第一章美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回顾

美国是一个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直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美国建国于1776年,在1812~1814年“第二次独立战争”之后才最终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了19世纪30年代,随着大工厂的逐步建立,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完善,统一的国内市场扫清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障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20世纪初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美国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65倍之多,成为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货币金融体系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节美国经济波动史

根据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的统计,从1854年12月至1982年,美国共经历了30个经济周期;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平均51个月,收缩期为18个月,扩张期为33个月。不过具体到每一个周期差异极大,最长的达117个月(1961年2月~1970年11月),最短的28个月(1919年3月~1921年7月;1980年7月~1982年11月)。经济萧条的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从跨度说,1873~1879年的经济萧条阶段长达65个月,堪称之最。此外,1929~1932年的经济萧条阶段长达43个月。然而,由于20世纪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已经非常紧密,后者经济萧条造成的社会震荡严重程度远大于前者。

在整个20世纪中,美国经历了19次完整的经济波动。自1929年开始,直至十年后结束的大萧条是历时最长、降幅最大的一次周期性衰退。大萧条开始时由高峰至低谷的回落持续了43个月(1929年8月至1933年3月);随后的经济扩张由低谷至高峰持续了50个月(1933年3月至1937年5月)。在这个高峰上的生产水平仍低于1929年的产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又一轮经济扩张出现才又回到了1929年的生产水平。和平时期最长的一次周期性上升是20世纪80年代的扩张,自1982年11月一直持续到1990年第三季度。然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仍未平复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

本章将在简单回顾美国一百年的经济波动的基础上,梳理各种经济增长和波动理论对美国经济的解释。一、20世纪初期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经济的壮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8月,并于1918年11月11日随停战协定的签订而结束。然而对于美国来说,“一战”在它开始之前就已经结束了。尽管1915年以后,美国逐步采取了向协约国一方利益倾斜的政策,但是直到1917年4月6日才正式作为协约国一方加入战争。由于美国参战之前特殊的中立国身份,这场战争为美国的国内经济、政府角色以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

对于美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改变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使其从1914年欠款约37亿美元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在1920年对外贷款余额近126亿美元的债权国。战前,美国的有形贸易账户盈余恰好与外来移民以及外国在美国投资所得利息和红利相平衡。而战后,不仅美国的出口超过进口,而且美国公众和商业机构也开始取得5亿美元或更多的投资收入。相比之下,美国支付给外国投资者的仅有1亿美元左右。因此,外国人不能再购买美国商品了,除非美国能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或是美国能借钱给他们。美元由此出现短缺,1920~1921年的经济萧条恰好说明了这一点。美国虽然一直借钱给其他国家,但保持有形贸易的账上盈余与利息和债务支出与利息和债务支出盈余平衡的结果却使黄金大量流入美国。10年间,美国官方黄金储备增长了11.49亿美元。在严格的金本位制下,这足以使得美国的货币供应出现膨胀,并提高价格从而使出口盈余消失。但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虽然在这10年间黄金储备增长超过50%,但货币供应量仅增长了12%,而且物价总水平也没有变动。二、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

在世界经济史上的所有经济波动中,范围特别广、情况特别严重,而且在思想上影响最大的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在情况最严重的1933年,美国有1/4的劳动者失业,实际GDP比1929年以前的水平低30%。

经济衰退的迹象出现于1929年夏,美联储的工业生产指数在1929年上半年增长5%以后开始下降。为努力遏制经济周期中的回升时期出现的股市投机和价格上涨,美联储通过出售政府债券和提高利率来限制货币供给的增长。在1921~1927年货币供给以平均每年4.5%的速度增长。但在1928年和1929年由于美联储出售了4.05亿美元政府债券,提高了银行承兑汇票的买入率,并且将贴现率从3.5%提高到5%,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由此突然放慢到平均每年0.6%。1928年8月,银行承兑汇票的买入率被调低以满足贸易和农业的季节性需求,而美联储为了遏制进一步的股市投机,将其贴现率又提高了1%。利率上升的后果是借款的利率上升:1929年3月为12%,之后升至20%,一直到货币供应量增长时才又下降。标准普尔指数在1929年9月7日达到顶峰,到10月初,股市缓慢回落,下降了约10%,但在跌停回升之前没有造成任何恐慌。10月15日标准普尔指数下降了3.5%,抛售在随后的日子继续,10月21日(星期一)交易量已达600万股,股市在星期二稍稍跌停回升后又在星期三损失了40亿美元市值。恐慌性的抛售在第二天即10月24日重创了股市,这便是“黑色星期四”。股市在10月28日、29日下跌了23%,使1600多万股全年的资本收益化为乌有。股价继续缓慢走低,直至1932年年中为止。其他指数也开始下降,到1929年12月,工业生产仅为1929年6月水平的82%,居民住宅建设合同数量仅是其1929年6月水平的64%。到1933年3月,美国经济的大多数指数都处于较低点:工业生产指数、居民住宅建设合同数量和工厂就业人数分别仅为1929年6月水平的47%、8%和57%。

随着1929年10月股市的崩溃,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就此结束。产量在1929年至1933年下降了29%,毛投资占GNP的比重从15%——大约是长期的历史平均值——降至1932年和1933年的不足1%,并且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重整军备时为止,都保持在长期趋势值以下的水平。净投资在1932年至1934年间可能为负,即美国的资本存量在下降。1929年只有3.2%的劳动力失业,而1933年形势急转而下,失业率达到21%~25%。

1932年罗斯福在就任美国总统时,经济下滑已经持续了将近4年,至少有1/4的劳动力失业,上百万人在银行倒闭的风潮中丧失了部分存款;倒闭的银行超过9000家,占银行总数的1/3。美国靠已经投资的资本过日子,甚至不再对资本品进行折旧更新了,国内产量仅为1929年顶峰时的70%。美国的对外贸易也因世界范围的货币贬值和保护性关税风潮而严重受挫。经济收缩还对各产业造成结构性破坏。1931年后,人们有充分理由不相信或使用银行了。因银行倒闭而造成的股市崩溃,在使许多投资者痛切感受到股票投资中内在风险的同时,还暴露出股市在股价操纵和证券欺诈面前不堪一击。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及20世纪50年代经济波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强有力的货币,与黄金等价。据统计,“二战”期间作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美国的“生产奇迹”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886亿美元猛升到1945年1350亿美元。黄金储备达到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储备的2/3,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1/3。1948年中期至1951年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对于欧洲的复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回报”,美国借此机会加强了对欧洲的影响,获得了使本国商品和资本自由进出欧洲的条件,并形成了有利于本国的国际分工结构。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倡导下,44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关于金融、贸易及战后复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并据此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GATT)。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同时也最终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确立其经济霸权地位的重要标志。据统计,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使战后世界贸易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并且在1948年已恢复到战前水平,到20世纪50年代末已达到战前的2倍,但是最大的受惠者仍然是美国。在这一个时期,美国对所有的地区全面出现入超,从全球吸纳了巨额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主要发生了三次,分别是1948~1949年经济危机、1953~1954年经济危机、1957~1958年经济危机。(一)1948~1949年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样,在战争的初期充当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从1939年到1944年,短短的六年中美国经济力量大大膨胀起来,钢产量由4789万吨增加到8132万吨,原煤产量由4亿吨增加到6.19亿吨。整个工业生产增长了118%。战时,新厂房和设备支出共计250亿美元,机床扩充了100万台,相当于战前全部企业设备的总量,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扩充。同一期间,美国纳税后的公司利润高达515亿美元,垄断资本家积累了巨额资本。

在促进战时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以军事采购为中心的庞大政府开支。据统计,战前的1939年,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还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而在1944年国民生产总值中,政府采购的部分扩大到了46%。从1940年6月到1945年底,国家向垄断组织采购的军用物资及劳务共达3105亿美元。1945年,随着战争的结束,军事订货陡然减少,军火市场突然缩小,美国工业生产就急剧下降了。1946年2月,工业生产降到战争以来的最低点,比战时最高峰1944年2月的水平缩减了35.6%。此后,在经济部分复原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暂时起作用的刺激因素,美国经济才有了回升,进入了战后初期非常短暂的繁荣阶段。然而,1947年底美国的国内外市场逐渐萎缩,这表现在:

1.国内市场由于劳动人民贫困化的加深而日趋缩小。1949年与战前比较,制造业中资本家得自每一个工人的利润比战前增加了3倍多。1939年,国民收入中工人工资和薪金所占的份额为63.2%,而1949年这个份额下降至61.8%。究其原因,美国的捐税制度具有极明显的劫贫济富的性质。一方面,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就废除了过分利得税,保证资本家能攫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按照1948年的税法,个税起征点从战前的3300美元降低到2400美元,最低税率从战前的4%提高到16.6%。结果,低收入者成了课税的主要对象,人们的捐税负担越来越重。从1939年到1948年,联邦政府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从10亿美元猛增到210亿美元,其中低收入者承受的负担增加了8倍,而分配给富人的负担却降低了44%。

由于垄断资本加大剥削强度,国民收入分配倾向于资本家,美国工人的生活状况愈益恶化。家庭收入的调查说明,战后初期至少有68%的美国家庭收入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消费信贷从1945年的56亿美元增加到1948年的144亿美元。按照美国官方统计,从战前到1948年,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也落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个人消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部分也下降了6%以上。这表明,对于美国国内市场的容量来说,生产能力显然已扩充过度,而且这种不利于消费增加的收入分配不利于有效需求的增加。

2.国外市场开始趋于缩小。战后初期,美国拼命对外扩张,大量增加商品输出,但是贸易扩张的“美景”为时极短,很快就消失了。由于美国对西欧等国实行片面的多出口、少进口的贸易政策,西欧等国不能获得大量的美元外汇来继续支付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当时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上发生了所谓的“美元荒”,成为美国贸易扩张的一个障碍。

随着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重新加剧,同时又由于美国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贸易禁运,以及随着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进展,美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断缩小,这一切都使得美国的国外市场日趋萎缩。从1948年初起,美国的出口开始下降,1948年上半年的出口贸易总额比1947年同期减少了18%。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47年的11.7%下降到1948年的8.6%。生产有了扩大,而其中输出到国外市场的部分,不仅不能维持以前的比重,反而越来越少了。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繁荣,只延续了短短两年时间就结束了。1948年8月,爆发了战后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持续的时间长达15个月,到1949年10月才结束。经济衰退首先是在消费品部门发生的,随后发展到原料生产部门和设备生产部门。危机期间,数千家企业倒闭破产。从1948年8月到1949年10月,破产公司数目达9928家。失业人数也大量增加,从危机开始到结束,非农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200多万。据美国官方统计,从1948年1月到1949年10月,全国失业人数由203.4万人激增至491.6万人,几乎增加了1.5倍,失业率达到7.9%的高峰。1948年7月,道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从6月份的191.05美元跌到187.05美元。危机爆发后,股市行情继续跌落,到1949年6月,跌到最低点每股165.59美元,下降幅度为13.3%。

虽然战后第一次危机中工业生产的下降于1949年10月达到最低点后不再继续下跌,但是1949年底和1950年初,美国经济仍处于一片萧条状态。首先,固定资本投资低下。在危机过后,1949年第四季度固定资本投资继续下降,1950年第一季度仍处于停滞,比1948年各个季度都还低6%~13%。新厂房设备支出连续两个季度停滞,1950年第一季度反而比上一年末降低16%。其次,危机阶段虽已过去,失业情况仍然严重,从1949年11月到1950年8月,连续五个月失业率都在6%以上。再次,商品价格继续下跌,消费物价指数到1950年2月才降到最低点,以后基本上处于疲软状态。危机过后八个月,批发价格仍在继续下跌,到1950年7月才有起色。第四,制造业销货额直到1950年第一季度都还低于1949年同期的水平。为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考虑,美国于1950年6月发动了朝鲜战争,使美国经济暂时摆脱了萧条,获得了又一次战时繁荣。(二)1953~1954年经济危机

战争和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军事化虽然暂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使之在朝鲜战争期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它却没有解决上次经济危机的根本问题。战后美国的第二次经济危机从1953年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954年4月,历时8个月。早在1953年夏天,朝鲜战争结束以前,已经出现了经济危机的迹象,美国消费品工业部门的生产从1953年6月已经开始下降。7月底,朝鲜战争正式结束,美国政府减少和废止了部分军事订货,这引起了重工业部门生产的急剧下降,并迅速波及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触发了一次深刻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再次暴露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弊端。

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基本情况如下:

1.生产持续下降,工业开工率大大降低。美国的工业生产总指数在1953年7月上升到了危机前的最高点,8月份维持了同样的水平,从9月份开始下降,到1954年4月下降到最低点,下降幅度为9.1%。生产的下降,使美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了1952年8月的水平。

2.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失业率不断提高。1953年8月,美国全失业人数为166.5万人,失业率为2.7%。危机爆发之后失业率全线上升,到1953年底,失业人数已达281.8万人,失业率达4.5%。1954年4月,失业率为5.9%,失业人数374.9万人,比危机前的1953年8月增加了1倍以上。如果加上当时三四百万的半失业人数,失业情况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3.商品滞销,存货堆积。这次危机期间所发生的商品滞销、存货堆积的现象清楚地表明了这次危机是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1953年7月,美国制造业和零售商的销货额分别为258亿美元和142亿美元,此后便开始下降。到1954年5月这两项数据分别下降到230亿美元和139亿美元。零售商的销货额1954年1月最低的时候只有135亿美元。

1953年9月,当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制造业的存货曾经达到460亿美元的空前高峰。危机爆发以后,尽管资本家采取缩减生产的办法来尽量减少存货,但存货仍大量堆积。1953年年终的时候,美国制造业的存货还有454亿美元;1954年4月,仍有存货440亿美元,只比1953年9月减少了14亿美元。1954年2月初,美国汽车商人积压的汽车达到64万辆,比1953年同期增加了1倍多。除了私人厂商积存的大量商品以外,美国政府手里还积存了大量的军火、装备和战略物资。据当时的美国陆军部次长詹森透露,仅陆军方面积存的战略物资即高达350亿~400亿美元,而海军和空军的积存物资与此不相上下。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手里还积存了大量的剩余农产品。1954年1月底,美国政府积存的农产品价值高达61亿美元,比1953年同期增加了1倍多。为了保存这些农产品,美国政府每天付出的保管费即高达40万美元。当时,农产品积存已多到仓库容纳不了,迫使农业部不得不租用一批大轮船来做临时仓库。

4.固定资本投资减少,破产企业数量和破产负债额增加。危机爆发以后,美国的固定资本投资开始下降,1953年第三季度固定资本投资为411亿美元,1953年第四季度和1954年第一季度分别下降到396亿美元和395亿美元。经济危机爆发以后,那些在朝鲜战争期间积聚了大量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垄断公司不惜一切手段来排斥中小企业,使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从1953年4月到1954年10月,18个月内美国破产的企业共7024家,1954年8月破产的企业即达1102家,创战后以来的最高纪录。破产企业的负债额共达3.28亿美元。

这次危机爆发以前,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1953年8月这两个指数分别比当年1月上涨了1%和0.5%。危机开始以后,消费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都出现了下跌的现象,但下跌的幅度很小。前者到1954年4月只比1953年8月下降了0.4%;后者在下降了几个月之后,又开始上升,到1954年2月和8月,又回升到了危机开始前的水平,1954年4月甚至比1953年8月上升了0.5%。这次危机期间有一个与过去历次危机期间不同的现象,就是股票的价格不跌反升。1953年9月,道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是261.90美元,此后逐月上升,到1954年4月已经涨到了310.92美元。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垄断企业的利润,提高了股息,从而维持并提高了股票的价格。(三)1957~1958年经济危机

1957年8月美国爆发了战后第三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历时长、涉及面广、生产下降幅度大,同前两次危机相比,这次危机给美国的打击更深刻、更沉重。这次美国经济危机是“二战”后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起点。在美国的危机爆发后,加拿大、日本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接连陷入危机。在1953~1954年的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量下降到最低点之后,经过5个月的萧条阶段后经济开始回升,到1955年8月超过上次周期最高点56.0(1967年=100)达到56.9,年底达到60.7,美国经济进入周期性的高涨阶段。经济活跃的特点是投资狂热、生产上升、信用膨胀、物价上涨。195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周期的最高年份1953年增长了6.8%,1956年又比1955年增长了1.9%。这个阶段全失业率有了下降,从1954年9月的6.1%降至1957年8月的3.7%。

在1956年高涨阶段接近顶点时出现的汽车生产和私人住房建筑下降还只是局部的,高涨阶段一直持续到1957年初。1957年2月工业生产达到这个周期的顶点,接着是半年缓慢的下降。到了年中,股票行情猛跌,经济形势显著恶化,失业人数迅速上升。到1957年底危机的风暴已经袭击了美国经济的各个部门。主要表现在:

1.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危机期间,按1958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年率)从1957年第三季度的4552亿美元连跌两个季度,降到1958年第一季度的4375亿美元,下降幅度达3.9%。同期,国民收入从3695亿美元降至3579亿美元,下降2.6%。

2.固定资本投资大幅度下降。由于生产急剧下降,开工严重不足,企业利润率下降,固定资本投资也急剧下降。从1957年第三季度到1958年第三季度,按1958年价格计算的固定资本投资减少了75亿美元,下降了15.6%。制造业新厂房设备支出从1957年第四季度到1958年第三季度减少16亿美元,下降36%。同时,制造业存货猛增。

3.股票价格下跌,企业破产增加。股票价格从1957年8月开始下跌直到当年年底,1958年8月前仍然波动并低于1957年的最高点。道琼斯三十种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1957年7月为514.64美元,到同年11月降为436.73美元,下降幅度达15.1%。企业破产增加,危机期间的破产企业共16915家。

4.失业和半失业人数剧增。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1956年底全失业人数279万,1957年底达到347.6万,到1958年7月份已达到507.9万,这是自194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到1958年12月底暂缓下降,仍达419万。全失业率1956年底为4.2%,1957年底为5.2%,1958年2月以后都在6%以上,其中7月份达7.5%。在1957年3月至1958年4月危机阶段的14个月当中,每月平均全失业人数334.3万,平均全失业率5%,而在危机过后的萧条和复苏阶段(1958年5月至1959年1月)的9个月间,月平均失业人数为465.6万,每月平均失业率达6.9%。

总之,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特点上看,繁荣基本上都是靠战争;在选择走出经济危机的道路上,战争是最重要的手段。四、20世纪60年代黄金时期

上一次危机过后,美国的工业生产从1958年5月开始回升,1952年2月进入新的高涨阶段,1960年1月达到最高峰。20世纪6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发展的鼎盛时期。1962~1966年,美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7%,1966年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9%。很多人把美国20世纪60年代看成是“黄金般的60年代”。1967年美国因越南战争增加了军事开支,这一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1%,但1968年美国经济又以较高速度得到了发展。1960~1970年美国经济名义增长率平均达到6.77%,实际经济增长率也超过4%。这一数字高于20世纪50年代3.2%的水平。然而好景不长,美国政府低估了“越战”所需,国防开支从1965年到1968年增长了55%。直到1968年增税和减少民用支出的措施得以实施,但并没有能使高通货膨胀压力之下的经济过热得到抑制。联邦储备系统则以高速货币增长和低利率支持经济扩张。结果,在1966~197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增长并不快。对此,主流经济学的解释是增加总需求能够促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但是,如果经济扩张大大超越了所谓的潜在产出能力,那么经济过热和物价飞涨就会随之而来。五、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

在20世纪70年代,工业世界受到一种新的宏观经济病症的打击,它就是主流经济学所称的“供给冲击”,即成本或生产力条件的突然变化,从而使总供给急剧变动。这种对原材料和燃料供给的严重冲击使得批发价格猛烈上涨,原材料和燃料价格在1972~1973年的上涨幅度比从“二战”结束到1972年整个期间的上涨幅度还要大。供给冲击之后不久,随着通货膨胀的迅猛上升和实际产出的下降,美国进入了“滞胀”时期。对此,主流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即只有当价格明显升高时,企业才愿意提供相同数量的产出。

1973年前后,美国的生产率和产出的增长突然缓慢下来,这个在趋势上被主流经济学称为劳动生产率(Q/L)减速,而1973年以后这也成为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特征。至今,生产率增长的下降对经济学家而言仍然是一个谜。许多研究指出了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经济遭遇的许多不利因素,包括1970年初环境管制对企业经营的限制、能源价格上升以及低工资工人向非制造业部门的流入都降低了总的生产率增长。1979年伊朗革命的爆发,使得石油价格暴涨,从而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冲击,通货膨胀急剧上升——1978~1980年平均每年上升12%。联邦储备系统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降低通货膨胀。1979年和1980年,利率大幅度上升的同时股价下跌。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减慢了消费者和企业支出的增长。六、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以及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美国独断专行的政策已越来越行不通,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开始形成多极化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经受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连年出现巨额贸易逆差。在对外投资方面,日本连续几年超过了美国成为第一投资大国,其他国家在美国的投资额超过了美国在海外的投资额,致使美国从1985年起由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现代史上出现了最大且最迅速的通货膨胀率上升,通货膨胀率始终处于两位数范围。在1979年,消费物价按11.3%的速率上升。1979年10月,保罗·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仅两个月,便宣布了旨在降低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到了1983年通货膨胀率已经降到了3%左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货膨胀的下降,名义利率趋于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低于25%,出口份额也降到11%左右。按人口、家庭和土地面积计算平均值,美国国内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基础设施,比20世纪60年代末下降了一半。七、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时代(一)新经济的繁荣阶段

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整整120个月的经济扩张期,它打破了肯尼迪时代和里根时代经济分别连续增长106个月和92个月的历史记录,美国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几乎让美国人忘了什么叫衰退。1992~2000年美国的名义GDP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5%~4.5%,在1997年和1999年都分别达到4.5%,是这一扩张期的峰值。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了连续的经济增长。尤其是90年代后期,每年保持4%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如此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段时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新经济”。新经济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经济革命,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模式的转型。这个时期,美国经济重新焕发活力,再次成了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按照一般定义,“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是整体经济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性经济中以新型企业和新产业为主、成长潜力巨大的部分。与此相对应,“旧经济”则是由传统企业带动的经济体系。经济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生产的发展靠科学推动,被认为是美国“新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的最大特点。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力。1998年4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充满激情的报告——“崛起的数字经济”,用大量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信息技术产业和电子商务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流。并且指出,信息技术产业在过去五年里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就业机会,是使美国的失业率降至30年来历史最低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1999年6月和2000年6月,美国商务部又分别公布了“新兴的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2000”,这些报告进一步以信息技术产业的经济表现,对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以及劳动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正在浮现中的电子商务进行专门的描述。研究报告再一次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变革对美国经济的巨大驱动。

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在规模上尚未达到与传统产业分庭抗礼的地步,即使经历了多年的迅猛增长,高科技股也只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企业出现生产瓶颈的风险,全球化促进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缩小了劳动工资增加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创新是美国新经济中的核心,其经济持续增长奇迹的出现得益于整个社会极强的创新活力。一方面,技术创新的速度非常快,产品生命周期大为缩短。另一方面,公司和就业岗位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在加快,由此美国经济的活力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大增强。这种迅速革新的结果之一,被认为是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多年前提出的“创造性破坏”,即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不断变革过程的明显加快,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技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维持在低位、劳动市场紧俏、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继续显示了对经济的推动力,而在此之前令美国所担心的所谓的国际竞争对手如日本和欧盟,似乎已经今非昔比,美国的新经济奇迹为世人瞩目。

众所周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就成为美国经济头号难题:只要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2.25%~2.3%,“充分就业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就会达到5.5%~6%;若经济增长超过2.3%,失业率降至5.5%以下,工资和物价就会急剧上涨,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它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但实际情况是,通货膨胀率在这一轮创纪录的经济增长中,却出人意料地连续下降:从1991年3月开始下降至1999年下降到4.2%,2000年9月份则降到了最低点的4.0%。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失业率又有所上升,从2001年的4.7%上升到2003年的6.0%,但2004年这一数字又开始下降为5.5%,仍低于197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众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美国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有着以往任何经济增长模式都无可比拟的优势。(二)“新经济”泡沫的破灭

任何模式的经济繁荣都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命运。200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并出现一系列经济状况不佳的迹象,如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股价持续下跌等。政府及研究机构也不得不调低年初确定的5.12%的增长率。最终,2000年实现了5.92%的名义经济增长率。2001年3月开始陷入衰退,当年美国经济仅增长3.17%。

美国股市在经历连续几年的牛市之后,2000年初创下高点后一路走低。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3月24日创下4963点的历史新高后,连续下跌,最低跌至2001年9月21日1423点,到10月31日收于1690点,离最高点已跌去66%。道琼斯指数于2000年1月13日创下11582点的高点。此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一直在9800点至11000点之间低迷盘整,2001年9月份开始破位下行,最低跌至9月21日8235点,10月31日收于9075点,离最高点也跌去22%。粗略估计,经过此轮下跌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和纽约股票市场共损失市值近5万亿美元,这一规模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

2001年11月26日,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正式宣布,美国经济于2001年3月陷入衰退,从而结束了创纪录的整整十年的经济增长。实际上,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持续增长以后,2000年底就开始步入经济增长放缓和调整时期。美联储为了挽救经济衰势,2001年全年罕见地11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分别下降到1.75%和1.25%,下降幅度达到4.75个百分点,为40年来最低点。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由“新经济”和股市暴涨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和消费者良好预期已经发生了逆转。2001年之后,新经济经历了一次周期性调整,2001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成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主要原因。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主要是失业增加、大公司接二连三的丑闻、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跌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世界经济衰退、国际贸易萎缩、世界投资减缓的阴影下,由于美国政府不同寻常的降息、减税、增加军费开支和阿富汗战争的结束等,美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美国经济2002年第一季度强劲增长5.6%,第二季度增长1.3%。2002年初,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企业库存大幅减少,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大幅度增加,建筑业大幅度增长等原因。但2002年以来美国的外贸赤字增加,私人设备投资下降,失业率上半年上升至5.8%。由于2002年年初以来世界市场油价提高,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有所上升,核心通货膨胀升至2.5%。美联储实施了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但收到的效果一般。进入2003年以后,名义经济增长率稍稍提高,2003年、2004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93%和6.64%。八、美国经济现状:“次贷危机”演化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在此期间,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平均翻了一番以上。经济稳定增长和房价持续上扬鼓励了更多的美国人做起“人人有居屋”的美梦。只要房价暴涨的势头不改变,即使没有收入的人购买住房,似乎也是合理的。次级抵押贷款帮助了这些人购买住房。次级抵押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美国多年来的低利率、房价上涨及流动性过剩是次贷飞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美联储数据显示,次级贷款占全部住房抵押贷款的比重从2001年5%上升到2006年的20%。美国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从1990年初的约63%提高到2006年前的69%。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美联储25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直至2004年6月的历史最低点1%。长时间的低利率推动了住房贷款需求及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导致的风险低估又刺激了房贷需求。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为适应这些需求,金融机构开发了次贷及其衍生品。次贷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购房需求及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次贷的需求。

需要关注的是次贷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第一步,按揭贷款机构将按揭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MBS)。第二步,投资银行承销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投资银行首先计算不同贷款的风险,按照不同的风险打包,不同的风险类别对应不同的收益率,然后进行推销(CDO,债务抵押债券;CDS,信用违约交换)。第三步,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收益水平购买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不同国家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购买次贷衍生产品,由此,次贷风险从按揭贷款公司(主要是美国银行)扩散到了各国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投资人和其他国家。除美国外,受牵连最大的是欧洲的金融机构。目前,在已公布的次贷及其衍生品MBS、CDO的损失中,美国超过2224亿美元,占已公布所有损失的56%,欧洲占41%。

现在看来,次贷危机开始出现于2007年2月,汇丰控股为美国次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次贷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危害逐步加深和扩散。第一阶段的特点是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各国政府纷纷救市。在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个对冲基金因次贷损失惨重,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最大的商业抵押贷款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面临破产,雷曼兄弟关闭抵押贷款子公司等。在美国以外的地区,法国巴黎银行暂停三只涉及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英国维多利亚按揭基金公司进入监管程序,与次贷无关的英国北岩银行出现挤兑,瑞士再保险公司宣布减值10.7亿美元。在监管上,美联储开始降低利率,各国央行2007年8月9日开始在48小时内向市场注资3262亿美元,英格兰银行向北岩银行提供存款担保,年底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抵押贷款援助计划。第二阶段大约在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花旗2007年第四季度净亏损98.3亿美元,美林同期净亏损98亿美元。美国银行和美联银行2007年四季度盈利降幅分别高达95%和98%。次贷危机开始威胁金融巨头的生存。第三阶段的特点是以贝尔斯登、雷曼兄弟为代表的投资银行,和以房地美和房利美为代表的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等金融业巨头陷入破产和被接管的境地。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同日纽约股市创下“9·11”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除了破产的公司以外,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允许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已经面目全非。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陷入困境。两公司持有保险的房屋按揭贷款占全美国的50%,约5万亿美元。

截至2008年3月15日,美国的失业人口为284.5万,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1%。美国2008年第二、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70%和-0.13%。一场以次贷危机为起点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就此拉开了序幕。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闭后,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用以收购不良抵押贷款。美联储提出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在随后的三个月中,美联储创造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储备,主要是通过将储备贷给它们的附属机构,然后通过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自2010年4月份起,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美联储一直受压于需要推出以6000亿美元收购国债计划为主的第二次量化宽松(QE2)。实践表明,美国经济在此刺激之下并没有迅速恢复,2009年失业率猛升至10.2%,这是198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时至今日,金融系统从悬崖的边缘被拽了回来,奥巴马政府向不断衰退的经济注入了大量金钱和刺激措施。但即便经济学家在睁大眼睛寻找经济复苏迹象的时候,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仍在堆积。第二节美国经济波动的特点

美国经济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过了很大变动,其中按照短期和长期经济波动周期来看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波动呈现出更为重要的特点。在经历“新经济”时代之后,很多学者认为“新经济”将改变整个经济波动的传统周期;次贷危机的爆发则再次说明了经济周期的存在。然而,按照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经济波动,是不会得到改变的。一、美国经济短波周期

美国经济周期有确切记录是从1854年开始的。从1854年到2006年,美国经济经历了32个短波周期。在长达14年的工业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美国的经济周期,又可以“二战”为分界点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大危机之前,美国完全是自由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模式,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很少。直到危机的爆发使罗斯福政府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运用国家机器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宏观调控才正式被美国政府采纳。

1945~2006年,美国经历了10个短波周期。与“二战”前相比,美国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战后美国经济的波动对比明显减弱,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即使是在20世纪70年的石油危机期间,经济的最低点也只有-0.6%而已,而在大危机至“二战”结束期间,GDP的最高点达到18.5%,最低点却跌到-13.0%。特别是在“新经济”时期,美国GDP一直保持在3%~4%的增长区间。

2.经济衰退的时间缩短,幅度降低。“二战”后美国经济只出现过短暂的衰退,如在越南战争、石油危机及东欧剧变期间出现过个别年份的经济负增长,但是很快经济就又回升,这说明美国经济自身应付外在因素突变的能力在提高,因而爆发经济危机可能性极小。

3.繁荣时期,经济增长的制高点明显降低。如“二战”后GDP增长最快的年份1950年也只有8.7%,其后至“新经济”前,一直维持在6%左右,这说明美国已经告别了经济飞速增长的工业经济时代,即前三次工业革命时期,而朝着更加稳定的经济时代过渡。二、美国经济长波周期

美国在三百多年的发展中,一共经历了5次经济长波(见表1-1)。表1-1 杜因的世界长波周期及其延续

美国于1815年加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长波,这一时期,由于英国比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早半个多世纪,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美国应用更加成功,美国很快建立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机器大工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标志着工业化的开端。从1840年开始,由英国引领的以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世界经济带入了电力时代,美国也于1845年前后开始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长波,迅速建立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在第二轮长波的后期,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的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29%,英国占27%,美国超过英国成为新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心。可见,在第一、二次经济长波中,英国处于核心地位,而美国紧随其后,特别是在19世纪末,美国的地位逐渐突出。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美国迅速建立起化工、电力,汽车等新兴产业部门,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领导者,同时也掀起了世界经济第三次长波。在此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8.1倍,而同期英国仅增长1.1倍。美国在第三次经济长波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模式,国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大力发展投入大、周期长、回报率高的产业。在此期间,美国的航天航空、国防工业突飞猛进。到“二战”结束,即第三波的衰退走到尽头,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金融中心,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波动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危机也是不断发生。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拉动了第四次经济长波。其上升波从1947~1973年石油危机,时间跨度为26年,这也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下降波从1974~1991年,时间跨度为18年,这也是通常所说的“滞胀”时期。从1948年10月到1991年3月,美国总共发生了9次经济危机,它们分别是:1948~1949年危机、1953~1954年危机、1957~1958年危机、1960~1961年危机、1969~1970年危机、1973~1975年危机、1980年危机、1981~1982年危机、1990~1991年危机。工业生产指数下降是经济危机或衰退的主要标志,表1-2列出了“二战”后美国历次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指数下降的情况对比。表1-2 战后美国历次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指数下降的情况“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要比“二战”前轻微得多。从周期性经济危机工业生产指数的下降幅度来看,“二战”前1929~1933年的大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53.3%,美国工业生产一下子倒退到1901年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产幅度下降幅度从未达到1929~1933年大危机的水平,在1973~1975年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仅下降了14.8%,尚不及1929~1933年大危机的三分之一。再从工业生产下降持续的月份来看,“二战”后的危机其深刻程度也比不上“二战”前。在“二战”前爆发的1929~1933年那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持续长达35个月;“二战”后1973~1975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持续最长也只有16个月,还不足1929~1933年下降月份的一半。“二战”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中,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幅度来看,在1973~1975年危机中,工业生产指数下降幅度为14.8%,而1991年发生的那次经济衰退,其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仅为1.8%,后者仅相当于前者的12.16%,再从“二战”后历次经济危机或衰退的持续月份进行考察,持续月份最高的是1973~1975年,为16个月,最低的是1980年经济衰退,持续月份仅仅只有4个月,前者持续的月份的相当于后者的4倍。

在“二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或衰退中,不论从工业下降幅度,还是从工业生产指数持续下降的月份来看,以1973~1975年危机最为严重,其工业生产指数下降的幅度达14.8%,持续的月份为16个月;其次为1957~1958年经济危机,工业生产下降幅度为13.4%,持续月份为13个月;危机程度最轻的是1990年7月~1991年3月,其工业生产指数下降幅度仅为1.8%,可以说是“二战”后历次危机中工业生产下降幅度最少的,但这次衰退持续的月份在历次危机中并不是最低的。

1946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之后与此相关的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美国迅速发展。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日益向精密化和数控化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创造了美国从“二战”后到70年代“滞胀”之前的高速增长。这一期间也是美国经济向全球化扩张的重要时期。跨国公司的建立,使得美国经济对本国市场依赖程度降低,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地域优势,进行本土化生产,降低了生产和运输成本,同时开拓了国外市场,这使得美国经济波动减弱,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8%左右。

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以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五波知识经济的增长更是引人注目,技术创新深入各行各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改造,互联网的普及搭建了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直接对话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生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这些特征使美国的经济增长更加平稳。

对比“二战”前后美国经济危机,不难发现“二战”后美国经济周期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危机频繁,周期缩短。因为分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扣除这两个特定时期后,据统计,1920~1938年美国仅发生了5次经济危机。“二战”后至1991年则发生了9次经济危机或衰退。这表明,“二战”后爆发的经济危机或衰退的次数明显多于“二战”前。再从经济周期来看,19世纪美国经济周期平均每个周期为8~12年。到了20世纪前半叶,美国经济周期平均已经缩短到6~8年。到了20世纪后半叶,在1948~1991年发生的9次经济危机中,平均每个周期缩短到5年左右。显而易见,与“二战”前相比,美国经济危机或衰退不仅频繁发生,而且其经济周期也大为缩短。

2.危机深度不如“二战”前,持续时间也较短。“二战”后经济危机深度之所以不如“二战”前,集中体现在: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固定资本下降幅度比“二战”前轻微;危机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货币信用危机;很少发生股票价格暴跌等不正常现象。即便是最严重的1973~1975年危机和1981~1982年危机,其危机深度总的来说,也较“二战”前轻微得多。如前所述,“二战”前发生的经济危机,一般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在“二战”前发生的5次危机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长达35个月,最短的也达11个月。与此相比,“二战”后危机持续时间最长的只有16个月,最短的仅有4个月。

3.周期中的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界限不明显。在“二战”前发生的经济危机中,当其工业生产下降到最低点以后,一般都会出现一个生产徘徊于最低水平的萧条阶段。这时候,企业主为获得较高利润,通常是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促使工业生产由不景气逐步转入经济景气阶段。所以,在“二战”前经济萧条和经济复苏阶段的区别是泾渭分明的。“二战”后,每当工业生产下降到最低点之后,基本上不再出现生产停滞不前的阶段,而是跃过萧条阶段直接进入经济复苏阶段。因此,在“二战”后发生的历次危机中,难以区分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间的界限。按照以往的分析,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现在看来,由于萧条和衰退阶段不明显,实际上经济周期就划分为危机、复苏和高涨三个阶段。这是“二战”后经济周期不同于战前的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

4.20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扩张期延长。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波动的扩张期相对以前的经济波动来讲延长,而衰退期缩短。在1854~1919年之间,经济波动扩张期平均为27个月;在1919~1945年之间,扩张期平均为35个月;到了1945~2001年,这一数字为57个月。从最近的几个经济周期来看,1961年2月至1969年12月的这段经济扩张持续了106个月,1970年11月至1973年11月的这段扩张持续了36个月,1975年3月至1980年1月经济扩张期达到了58个月,1982年11月到1990年7月这一数字是92个月,而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则达到了创纪录的120个月。可见,在“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扩张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