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徐杰老师评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4:28:32

点击下载

作者:徐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听徐杰老师评课

听徐杰老师评课试读:

在观课中成长(代序)

徐杰

观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想达到“识器”的境界,不在于“观剑”次数的堆积,而是要在“观剑”的过程中,有思考,有比较,有提炼,有建设。

如何观课,又如何在观课中得到成长,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一、选择正确立场,提高观课精度

观课,有三个基本立场,确立正确的立场,其意义很重要。

执教者立场。担任首届“志公杯”课堂大赛的评委,我意外地发现,有一位参赛选手课题是《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也是我所喜欢的,而且,我在2009年获全国大赛特等奖时,执教的也是《七颗钻石》。进入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将执教老师的解读与设计和我曾经的课例进行比较。但我发现这样以自我认识为中心的观课,不仅对上课老师不公,而且也影响到自己对课的客观判断。于是我迅速调整思路,不断揣摩“他想做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做到了么?”……这样思考的收获是:我的“主问题”设计与该选手的“问题群”设计,是各得其妙的。换位思考,用执教者立场看这堂课,使我对“问题群”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生立场。观课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观课:“这个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么?”“这个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么?”“这堂课学生的积累怎样呢?”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在做听课笔记的时候,就用黑、红两种颜色的笔记录。红色的笔,专门记录学生的课中活动,包括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状态。我甚至还会凑在学生身边,悄悄问一下他的活动收获……如此,我对课堂的认识,尤其是一堂好课的认识,就能充分地抓住两个基本点:“教”与“学”。

第三者立场。观课者既要能身心俱入其内,沉浸到课堂中去,又要能冷静客观地做“旁观者”,跳出文本看文本解读,跳出课堂看课堂活动。对文本,对课型选择,对教学手段,对教学风格等,要尽量撇开观课者本人的好恶,作出理性思考和判断。这个立场最适合用来观自己的课,做教学反思。我经常将自己一些课堂录像或录音拿出来,静静地看,静静地听,此时,我就是一个“第三者”。我对“我”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进行理性审视,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容易找到优化的路径。

以上三个观课立场,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以为,应当是互相渗透同步深化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观课中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的观课者,我们观课的眼光,才能更为敏锐和智慧。

二、克服不良心态,提高观课的准度

我们平常喜欢带着“听好课”的期待去观课,这其实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所谓的“好课”,其实也只是观课者自己心中的“好课”,是否科学,很难界定。而且,一旦遇到有些课不符合自己的“好课”标准,我们就很容易滑入非理性批判的泥淖。

期待“好课”的心理,还会使得我们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观课时总是不自觉地想“如果这样做就好了”,或者“如果不那样做就好了”,孰不知即使按照我们当时所想的“这样”或“那样”去做,也未必就真“好了”。“求全”的心理作怪,无形中就干扰了我们在观课中对“美点”的发现。

拿“名课”来作参照物,也是我们很多老师的喜好。有些老师总是习惯于将一些名师的示范课或大奖课例拿来做参照物,取其所长与所观课之短进行横向比较。这种比较貌似有理,其实有弊。有些名师的一节经典课上遍全国久经磨练,有些名师的课本身也有遗憾,甚至有些名师的课还带着有争议的个性解读。

拿他们的课来衡量一些普通教师的课,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判断,妨碍我们汲取“身边课”、“常态课”中的营养。

克服了以上三种观课的不良心态,我们就能就“课”论课,“不因心态遮望眼”,我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准。

三、历练观课技艺,提高观课的深度

怎样观课,是一门艺术。我们要通过“三看”来磨练自己,来提高我们的观课深度。

一看教学内容确定,就是看他“教什么”。

王荣生先生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这段话对执教者和观课者,是同样重要的。

这样看来,《愚公移山》的课堂上,对愚公精神的主题挖掘仅仅止于“不怕困难”,就是教“浅”了;《老王》的课堂上,将教学的重心落在批判文革对人性的扭曲,就是教“偏”了;《项链》的课堂上,将人物赏析的活动定位在诚实守信的美好人格上,就是教“反”了;《幽径悲剧》的课堂上,和初中学生大谈特谈季羡林的宗教情怀,就是教“深”了……

观课,首先看“教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不仅是判断力,更是判断力背后的东西:观课者对文本教学价值的认知能力。

二看课堂整体布局,就是看他如何摆布教学板块。

上课犹如作文,需要讲究谋篇布局。所谓“谋篇布局”,就是看问题的设置是否有梯度;是否能层层深入到文本深处;各个活动板块的详略是否得当;课堂教学流程是否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课堂的整体布局,不仅体现了执教者教学预设的能力,也是执教者综合实力的展示。

在观课时,我们要学着提炼课堂布局,用简笔勾勒出教学活动的线条。这样做,就是“大处着眼”,就是看一堂课的“骨架”。

请看我对余映潮老师执教《背影》的课堂布局的提炼:

1.阅读全文,理解大意;2.切入,通过提问,切入到第六段;3.突破,从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词语锤炼、情感抒发等角度品读第六段;4.回扣,从对背影的描写回扣首段,体会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5.顺联,从对背影的描写引出课文的末段,体会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感情。

经过提炼,我们就能真切感受到余老师“板块式”思路的精妙,对于“板块”的轻重、取舍、衔接等就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不仅是观名师的课,即使是观普通教师的家常课,也需要我们的整体关照。这样的提炼多了,不但能训练出庖丁“目无全牛”的高超技艺,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我们教学设计时的统筹能力。

三看课堂教学细节,就是对细节的品味鉴赏。

教学细节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课题如何导入,板块如何过渡与小结,课堂提问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穿插的艺术,如何就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作出相应的评价或点拨……甚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等,都属于细节。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是欣赏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显微镜。我们如果养成关注教学细节的好习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来看一段黄厚江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一个教学细节——追问。

……

师:如果小说人物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有怎样的可能?

生:我认为有可能在校长太太等人的撮合之下,别里科夫渐渐平了气,并且在华连卡的影响之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个性,最后终于和华连卡结婚。

师:他的想象确实有点道理。大家看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也可能从此和华连卡断绝了联系,并且发誓从此永不恋爱。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想象吗?如果没有,我们比较一下到底怎样安排最好。

生:和华连卡结婚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合到一起,而且华连卡的哥哥也不会同意。

师:婚姻自由,我们主要还是考虑他们自身的因素,看他们的性格有没有调和的可能。

生:没有。因为华连卡是充满热情的,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而别里科夫是守旧的,甚至是反动的,两者的性格完全相反。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理解的确有了一定的深度。那么会不会,也不谈也不死呢,就是说小说中安排别里科夫的死有没有必然性呢?

我们来玩味一下黄老师的“追问”。为什么要追问呢?因为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穷追不舍”来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怎样追问呢?“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理解的确有了一定的深度”,是追问的铺垫。“那么会不会,也不谈也不死呢”,肯定了“不谈”,这是已经探究过的,是承上;同时它又引导学生在“死”与“不死”的问题上进一步思考,是启下。一“追”之下,学生的思维就能向着更高层次阔然前行。

关注闪光的教学细节,不但可以启发我们的课堂思考,而且还可以在细节里,品出教者的独具匠心,品出教者的教学机智,品出教者推动教学行程的那一双“神奇的手”。品鉴之,学习之。

观课,评课,始终伴随着语文老师的教学研究。学会观课,是一个教师业务成长的显著标志。学会观课,做一个智慧的学习者,因为每一堂课都值得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会观课,做一个理性的建设者,因为我们固然需要批判,但是建设永远比批判重要,你在观课中有建设的意识,你才能在建设中有优化的妙想。(原载于《语文建设》2011年第2期)第一部分品鉴与学习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名师课堂教学中的细节看似平常、简单,但平常中不乏艺术,简单中蕴涵着深刻。那些看似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精彩细节,其实都是名师成长过程中厚积薄发的体现,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欣赏、总结、学用名师的教学细节,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语言是另一种形式的“文本”品鉴余映潮老师“教学语言运用”的艺术

教学语言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者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凝炼精当的讲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感染着学生的情绪、激扬着学生的思维、点燃着学生的思想、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在流光溢彩、千奇百艳的母语世界里畅想遨游。学生犹如清流急湍中的一叶轻舟,在教师充满智慧的语言的推动下奋力前行,勇敢表达,积极思考,勤于锻炼。

这样的理想境界,时时呈现在余映潮老师的课堂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们漫步于余老师的课堂,犹如置身于一个悠远神奇的世界——

这里有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

这里有让人心领神会的精妙讲析;

这里有了然无痕的巧妙过渡;

这里有凝炼精确的板块小结;

这里还有令人拍案叫绝的点评引领;

……

让我们走进,让我们咀嚼,让我们传承。一、点评——言之有味

语文课堂的流程,需要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在此过程中,教者既要能身心俱入其境,又要能保持清晰的思维观乎其外,要敏锐地捕捉学生活动的信息并进行迅速而深入的加工、重组,或聚沙成塔,或沙中捡金,或炼铁为钢,借此推进和调控学生的课中活动,这就是课堂点评的功用之所在。

余老师的课堂点评语言的风格,可概括为:精到巧妙。一语之力化腐朽为神奇,“点”在要害“评”在关键。看似随意之语,却能点醒梦中之人。而且,余老师总能别具匠心地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选择与之协调匹配的课堂点评语言。比如:教学《七颗钻石》,点评语童趣横生;教学《故乡》,点评语闪耀理性光辉;而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评语则诗情盎然。

我们来看一段余老师的课堂点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师: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读这首诗的感受。

生:人生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当自己迷失方向时,这首诗就像灯塔一样为我指引方向,使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师:他告诉我们,苦难是人生必经的一课。好,继续来。

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鼓励自己,不要放弃,要对未来怀有希望,当你成功时,回忆这些困难,你会品味到成功的乐趣。

师:也就是说,艰辛让你领略到更美的人生风光。

生:我们都是养尊处优的一代,生活很幸福,但是,人生总会遇到些困难。这首诗告诉我们,当你感到无助时,要坚信阳光总会来临,未来的路很曲折,有悲伤,有欢喜。

师:要知道,你同样有坚强的双肩。

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像给你心上留了一块伤口,你要继续品味这种痛苦,镇定地想一想,快乐会让这个伤口愈合。

师:诗意地回忆过去,温馨地展望未来。

生:生活欺骗了你,是给了你痛苦的回忆,但不要一蹶不振,有痛苦的回忆,才有充实的人生,我们要大步向前走。

师:诗人海涅有这样几句诗:我的心,你不要忧郁,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将会还给你。明白他的意思吧?

生:(齐答)明白。

生: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的人生避免不了挫折,我们要勇敢面对,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当我们战胜挫折时,我们看到的将是美丽的彩虹。

师:是啊,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形的果实吗?

……

这段课堂实录,学生说到哪,老师评到哪,师生对话,浑然天成。先生的诗意点评,从作用上来看:有含蓄的评判,有巧妙的引导,有准确的校补,有艺术的深化。从语言表现形式上来看:有生动的比喻,有精当的对偶,有形象的引用,有充满听觉冲击的排比反问。

余老师的课堂点评的“味”,体现在有针对性,不空洞;有丰富内涵,不肤浅;富于变化,不乏味。面对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停滞、定势、中断、旁逸等问题,余老师总能迅速判断,即时点评,“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置梯接之”,以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阔然前行。二、讲析——言之有物“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时的讲析是为师者的责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的讲析是教者的机智;拨开云雾见青天,幽静禅房授真经,此时的讲析是老师高瞻远瞩的指点。请看下面一个教学片段:《我愿意是急流》

……

生:我想提出一点异议:我认为三、四两段是表达诗人对自己爱人的希望,希望爱人对自己关怀体贴。首先我想的是,如果他把自己比喻成废墟、草屋这些趋向于破败的东西,我想肯定没人要他。(笑声)

学生在解读文本时,遇到了障碍。这样的障碍,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显然是无法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的,而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又会影响到学生进一步进入文本领会诗人思想的学习效率。余老师是这样来“解惑”的:

师:很有见解!我认为西方人写诗与我们有些不同,他认为废墟也许是一种悲壮,或者是一种牺牲。就像他把他的爱人比作美丽的夕阳一样,我们中国人是不会把爱人比作夕阳的,“夕阳西下”,谁还会爱她呀?(笑声)所以,他的意象还是有西方人的特点。第四节也是这样的,第四节其实说的是一种“保护”,“破旧的小屋”多少能够挡住一点风雨,所以“火焰”才能够燃烧。那么,三、四两节表现的是什么呢?就是作者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自己的爱人,甘愿牺牲。

在这段讲析性言语中,余老师讲了三层意思:肯定了孩子的怀疑精神,比较了中西方诗歌意象美学意蕴的不同,范例分析了两节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讲析,回答了学生苦苦思索而未能解答的疑问,使学生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的讲析,使得新知识(西方人诗歌意象特点)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中国人诗歌意象特点)之间,产生了“突然接通”的效应;尤其,这样的讲析,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唤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请看余老师讲析以后学生的课堂活动:

生:我想说的是第五节。作者把自己比作云朵,把爱人比作夕阳,夕阳就是到了傍晚的时候,这个时候作者想表达的是他和他的爱人相伴到老。

生:我觉得人性是源于自然的,这首诗里的意象全部都是一些自然的美妙的景物,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温馨浪漫的感觉。

生:我觉得这首诗十分深刻,就看第三、四节,作者无畏于自己的毁灭,只要能看到爱人快乐地生活,这就是一种深刻的爱、忘我的爱和真挚的爱,这就是这首诗最美的地方。

生:第三段中“废墟”、“草屋”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平凡的东西,这就表示了他们之间平凡的情感和平凡的美丽。然后“荒凉的额”和“亲密的攀缘上升”,就表现在毁灭和灾难中“我”与“我”的爱人紧紧相依、生生不息。

……

我们为学生的精彩表现喝彩,更为余老师言之有物的讲析“点燃”学生的思维而叫绝!

余老师的课堂讲析,有的是讲析技法,比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时候,就详细讲析了“课文小作文”的相关技法;有的是讲析背景,比如在教学《小石潭记》的时候,通过联系《江雪》,讲析了柳宗元当时政治上的失意和心灵的寂寥;有的是讲析学法,比如在教学《神奇的激光》的时候,在课文解读过程中,讲析了筛选信息、组合要言的方法;还有讲风格、讲典故、讲争鸣……这些不同形式的讲析,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细细咂摸余老师的讲析性语言,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疏通学生课堂自主活动凝滞时的“讲”,还是面对学生问而不能答、启而不能发时的“讲”,或是调控学生与文本对话方向的“讲”,或是防止学生浅解误解文本、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讲”……余老师都能找准讲析的切入点,以点带面,讲清、讲透。而且,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总能在余老师所讲的“一”的基础上,迸发出让人欣喜的“二”、“三”、“四”来。三、过渡——言之有术

板块式教学思路是余老师的创造,也是他的主要教学模式。因为学生的课中活动呈“块”状分布,所以教师过渡性的语言必如轻云之蔽月,长风之卷旆,游丝之萦柳絮。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方能如高山流水、碧空行云一般令人酣畅淋漓。

余老师课堂教学的过渡性语言,一般采取这么几个方法来熔铸板块:

1.诗意命名,彰显层次

比如《散步》: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建议你这样品味语言。

比如《我愿意是急流》: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比如《七颗钻石》:进入录音棚、畅游智慧泉、来到创作室。

……

这样诗意的命名,既清晰表达了课堂板块的独有的结构层次,也体现了板块之间的关联与递进,板块与板块之间就贯通而顺畅了。

2.不事雕琢,自然过渡

在余老师的课堂上,从一个板块过渡到另一个板块的学习,最常见的教学语言是:“现在我们进入第……个环节的学习”,“下一步是……”,这样不事雕琢的过渡,简明扼要,指向明确。

3.板块小结,顺势勾连

余老师注重板块小结。而且,他在前一个板块小结的时候,总能顺势勾连,带领学生自然进入下一个板块的学习活动。我们看这样一个小片段:

在教学《狼》这篇文章的时候,余老师设计了“三读三品”的教学板块。在“一读一品”与“二读二品”之间,他是这样过渡的:“你们看,故事的脉络就出来了,但是我们的学习不能就此而满足。这是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我觉得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遍。我们不从屠户的角度来讲,而从狼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一段,狼怎么样;第二段,狼怎么样;……你们赶快想一句简单的评点。”

在以上这一段话中,余老师对上面一个板块的学习,总结为“故事的脉络”,并提出从屠户的角度理清脉络是不够的,顺势建议学生从狼的角度来理脉络,自然进入下一个板块的读和品。

四、小结——言之有力

余老师的课堂小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课中小结,一种是课毕总结。我觉得,余老师尤其重视课中小结,他的课堂教学小结性语言,真可谓收束有力,余味绵长。请看:

结中有“补”。比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余老师让学生自由发现美点,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我觉得第二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一句写得非常美,因为它写的是阳光照射下潭中的鱼儿仿佛是在空中游动,无所依托,鱼影清清楚楚地印在石头上面,水似乎不存在。这样写似乎就告诉了我们水非常清澈,很巧妙。

这段回答,学生发现了“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完整。于是,余老师进行了提炼补充式小结:

我要给你的发言总结一句,你说的这一段可以这样来说:它明写鱼,暗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这一段有四十来个字,没有一个字是写水的,但是到处都让我们看见水,这就是技巧。

这样的小结,补得及时,也补得必要,明确地点示出本文的写作技巧。

结中示“范”。余老师很注重在学生板块活动以后,进行小结,给出一个比较完整而准确的示范性答案。这样做,“放”与“收”巧妙结合,既放手让学生展现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又能通过示范性答案达到规范训练与规范表达的要求。

比如,在教学《散步》的时候,余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板块: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同学们各抒己见,答案精彩纷呈,余老师都给了鼓励与评点。最后,余老师这样总结:

……我们就这样理解了文意,但是话说回来,要说本文的标题呢,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有情味,有情致,还有画面感,有故事味,所以这一个课文标题是拟得特别漂亮的。

结中析“法”。先看两个教学片段:

比如,在教学《纸船》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学习板块——“细腻的感受”。学生结合相关诗句和词语,从不同角度感受了诗人的情感。余老师在对这个板块进行小结时,是这样说的:

你们看,大家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思念之情。那么,这首诗抒发感情有什么特点呢?老师来总结一下。第一个特点是写物抒情……第二个特点是展开想象……第三个特点是变换人称……

再如,教学《小石潭记》的时候,有一个“自由发现”的活动板块,余老师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来自由探究。学生众说纷纭,各有体会,老师相机点拨,最后作了课中小结:

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由近及远,环视四周,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这么小的地方,作者的视角变化得这么丰富,是非常难得的。因此说它是精品,是经典。

以上两个课中小结,余老师都是在学生活动的散点上,归纳提炼出写景和抒情的写作方法。这样的课中小结条理清晰,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法,从感性认识的阶段,上升到了比较明晰的理性认识的阶段。

结而不“尽”。板块小结,固然是对一个板块的学习活动进行小结,但是,余老师的课堂小结,在很多时候,却不仅仅是“结”,而是留疑、留思、留启,可谓结而不尽,余音绕梁。

我们来看两个课中小结:

在教学《故乡》的时候,对“妙点品析”这个板块进行小结时,余老师是这样说的:

我来给同学们找几个妙点。一个场景之妙,故事就发生在“我”家里;写水生和宏儿两个孩子之妙;三处写长烟管之妙;四声“老爷”称呼之妙;写闰土的五次无言之妙……刚刚你们说的妙点都是一点一点的,老师说的这些妙点都是串式的,一串一串的,同学们将来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小说里不少地方有伏笔,有照应,有反复,要发现里面的串式妙点。

在这简短的小结中,余老师不仅就这篇课文总结了串式妙点的表现,更是拓展出去,给学生介绍了小说阅读中串式妙点揣摩的角度,指导学法,延宕思维。

在教学《我愿意是急流》,谈到诗歌意蕴美的时候,余老师出示了舒婷的诗《致橡树》,并作了这样的小结:

你们看,这首诗的意蕴就不同了,它所表现出来的理性的光彩是什么呢?不做依附者,不高攀,不低就,不盲目地奉献。舒婷的思想就和裴多菲的思想不同。很多年来,我就总在想,是不是有人给舒婷写了一首诗,题目是《致木棉》,但是,现在还没看到,希望我们当中有同学能写出《致木棉》。

这个小结,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于“意蕴”的认识,而且,还通过留疑,激发了学生再创作的欲望。

余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引领于听、说、读、写之中,游刃于启、承、转、合之间,或收,或放,或疏,或密,或惜字如金,或泼语如瀑……都是那样的和美、和顺、和谐!

这样的艺术性教学语言,和文本语言一起,成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

这样的教学语言是殚精竭虑般深刻思索的结果;

这样的教学语言是长绳系日水滴石穿般的积淀;

这样的教学语言是博闻广览后的深思与内化;

这样的教学语言是与文本水乳交融的解析与呼应;

……教师是课堂活动充分的第一责任人品鉴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活动充分”的艺术

师:同学们,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生齐读)

师:好的。我听见你们的朗读了,不错。有一个字的字音注意一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句中的“遂”读第四声,不是第二声。

屏幕显示(学生读):

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师:这则资料告诉我们,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师:这则资料告诉我们,作者在他的中年时代遭受到一次诬陷:被捕入狱,然后贬谪到边远地方。他“东坡居士”的号就是在黄州种田时起的,这个地方叫东坡,现在听起来是一个雅号。

3.(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师:这是大学者林语堂《苏东坡传》第16章里的一段话,说的是苏东坡在贬谪期间,写的作品里面有四篇是绝世妙文。我们今天学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其中的一篇。

4.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师:在学术界,人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字的文章是神品,神在哪里?这激起了我们欣赏品析这篇文章的欲望。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地来品味它。【评点:关键词“穿插”。用资料穿插来导入新课,介绍了作者、交代了背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可谓匠心独运,一石三鸟。教者在纷繁的学术资料中,精心选择了这四则,并辅之以精练的解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为接下来的朗读活动奠定情感基调,更为欣赏活动作了铺垫。】

屏幕显示:

有味地朗读

有味地分析

有味地欣赏

屏幕显示:

有味地朗读(一)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师:读出文言的味道除了有的音节要拉长一点以外,我们还要注意这个音节里所渗透出来的情感。我读给你们听一下,看哪些字是需要拉长的,并有情感的意味蕴含其中。(师范读)

师:哪几个字?

生:(齐答)念、盖、但。

师:“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之情。把这三个字的音节拖长一点,文言的味道就出来了。(生模仿老师的语音处理方式齐读课文)

师:读出了一点味道了。

屏幕显示:

有味地朗读(二)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师:为什么要宁静呢?夜游,而且作者看起来心情不错。他写的是美景,要细细欣赏眼前的美景,所以心情不错。那么,宁静的氛围要怎么读出来呢?第一:语速缓一点;第二:音调低一点。轻声地朗读,注意那三个字的长音仍然要保持。(生轻声朗读)

师:味道更浓一点了。

屏幕显示:

有味地朗读(三)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师:有两个地方要读得快乐一点。现在我们看课文,你认为,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呢?开始思考,我们讨论后再读。(生认真思考一分钟)

师:我们试着来交流。请发表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相与步于中庭”一句要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来,因为见到了好朋友,自己的心情自然高兴了起来。

师:“相与步于中庭”,很惬意,虽然默默不语,但心灵是相通的。好,谢谢。

生:是“欣然起行”,月色照着,作者兴致非常好,于是便很快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去找张怀民。

师:“兴致”一词用得非常好,因为有兴致,所以欣然起行。好,继续。

生:是“怀民亦未寝”这句,作者去找张怀民,而且他发现张怀民也没有睡觉……

师:怎么表述呢?“怀民亦未寝”这句,他发现……

生:怀民和自己一样。

师:“我来找你玩,你居然也没睡觉”,如果怀民睡着了,他就会觉得怎么样?很遗憾,很扫兴。很好,谢谢你。

生:我觉得“盖竹柏影也”一句体现出一种恍然大悟的高兴的兴致。

师:看到那么美好的景色,那样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地上,透过枝叶投射到地上,啊,原来是竹柏。“盖竹柏影也”,有点赞叹的味道。好,谢谢。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当时不得志的一种心情。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写得非常好。

师:我给你补充一下,这个地方感情比较复杂,我们留着下一部分再来讨论它的感情。好,老师小结一下。刚才同学们找的几个地方,都是要读出一点淡淡的快乐。(师朗读出前三句话,强调“亦”字的欣喜。)【评点:关键词“打住”。所谓“打住”,就是在学生课堂活动旁逸斜出的时候,或者某一个板块活动过犹不及的时候,教师适时地终止当前的活动,以保证课堂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行。我们看这位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围绕活动主题“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进行,而且,对于“闲人”的认识,也是不很准确的。但教者并没有拘泥在这个答案的校正,而是用“这个地方感情比较复杂,我们留着下一部分再来讨论它的感情”这句话,打住了话题。为什么要“打住”呢?我们观看了下面的学习活动,才恍然大悟:对“闲人”的分析,如果此时此刻一定要勉强去硬做,会因为铺垫不够,未免显得生涩。“打住”,并不是不尊重学生,而是为了活动更为顺畅而做的一种“搁置”。】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读,文言的味道、宁静的味道、高兴的味道一起表达出来。(生一起有味地朗读全文)

屏幕显示:

有味地朗读(四)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师:作者很感慨,但这种感慨的意味我们一时又说不清楚。“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有感情朗诵)是啊,这种复杂的情愫好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请同学们合练一遍,把这四次的朗读的感受表达出来。注意这个“盖”字,有点欣喜的味道,注意延长,“盖——竹柏影也。”(师有感情诵读,生再齐读课文)

师:很好,我们都已经体悟到神品的力量了吧。它能够让我们这样去朗读,这也许是苏轼也没有想到的。【评点:关键词“朗读指导”。朗读,需要教者悉心地指导,才能避免学生的机械重复。从技术的层面来看,这个板块里有细腻有效的朗读指导,比如,关于延长音,关于声调,关于语气……;这个板块一共设计了四个层次鲜明的朗读活动,“(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四次朗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朗读有情有味,渐入佳境。从艺术的层面来看,教者的朗读指导,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是把朗读指导作为一个媒介,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即:朗读指导不是纯粹的对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而是在一次次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本有所理解与领悟。如此,朗读与理解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保证了课堂活动的“活力”与“张力”。】

师:好,下面开始第二个“有味”。

屏幕显示:

有味地分析

师:请试将课文进行变形。课文是否只有一个段落?思考如何将课文进行变形,而且要讲出道理来。什么是变形呢?老师先不作解释。(老师语音强调“变形”二字)(生无措,一分多钟后)

师:我要请问同学,你理解这个“变形”的意义吗?需要老师解释吗?

生(一起小声地说):需要。

师:那我就太高兴了,你们需要我解释。悄悄地告诉大家,这一篇课文,别看它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重新编排的,能够分为两段,也可以分为三段,也可分为四段。你们选一种分一分,尝试一下。(学生认真阅读思考,一分多钟后)

师:同桌之间交流看法。(生讨论热烈,一分钟后)

师:好吧,把我们的议论纷纷转变为各抒己见。

生1:我分为三段: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来分,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整件事的背景和人物;第二段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事情发展的经过;第三段是从“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是作者抒发感慨。

师:很好,分析有条有理,但我希望有同学对他的分析提出不同的看法。

生2:我认为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于中庭”,这里写作者月夜难以入睡、夜游的起因和经过。第二段,从“庭下如积水空明”到最后,邀朋友赏月,写的是承天寺夜游的风景。

师:好的,我也希望别的同学对她的看法提出挑战。

生3:我认为可以分四段,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主要讲事情的起因;第二段,从“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于中庭”,讲事情的经过;第三段,从“庭下如积水空明”到“盖竹柏影也”,是描写景物;第四段是最后一句,抒发夜游感慨。

师:嗯,好的。你的发言我们听见了,继续来。

生4:我也认为分四段,但方法不一样。第一段到“欣然起行”,作者非常有兴致,便出来散步(师语:“这是事情的起因。”);第二段到“相与步于中庭”,作者找到了张怀民并一起走到了中庭(师语:“这是事情的发展。”);第三段到“盖竹柏影也”,写的是庭中的景色(师语:“笔锋一转,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最后一部分,便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感(师语:“作者的感慨。”)。

师:好,四段分法以他的划分为定论。起因,发展,继续发展(师补充:这里是一个特写镜头),然后来一个“感慨”。分析两个层次的同学要注意了,一篇文章叙议结合一定是两大块。刚才分为两块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什么地方是叙,什么地方是议。认为分三层的呢?请继续发言。

生5:我选择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盖竹柏影也”,主要讲整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师语:“这是事件。”);后面讲的是作者心中的想法(师语:“这是由事件升华出来的感慨。”)。

师:好,分两段以她的发言为准。好,分三段呢,我建议大家从表达方式上去划分它。这就容易了,记叙,描写,抒情……好,请你说。

生6: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于中庭”,这段为记叙的手法;第二段从“庭下如积水空明”到“盖竹柏影也”,这段为描写的手法;最后一句为抒情。

师:嗯,很好。我们这是人教版的课本,在苏教版的课本里面,就把它分为这位同学刚才说的三段。原来,这84个字是这样的有味道。它的组合竟然是这样的奥妙,可以是两个部分,可以是三个部分,也可以是四个部分,这就是神品的力量,这就是它的魅力。

屏幕显示(生齐读):(师提示:两个部分)叙事、抒情(师提示:三个部分)记叙、描写、抒情(师提示:四个部分)起、承、转、合

师:最后一个更有意思了,事情的起因是“起”,发展是“承”,笔锋一转,一个特写镜头是“转”,“合”,用抒情议论托起全文,收束全文。所以,合,是很有力量的,它依托于前面的叙述描写。它带给我们的情感震撼力是最大的,在全文的结构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师:请把这三种分法旁批在课文上。【评点:关键词“选点”。84字的神品,已经非常的精致凝炼,教者却还能独具慧眼,找到活动展开的“点”,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如何“变形”来探究作品的结构之妙、手法之奇。“变形”,是立体使用文本资源的手法之一,借助“变形”可加深学生对文章章法的揣摩、学习、运用。由此可见,准确的选点,有利于支撑某一个板块的集中的学习活动。】(半分钟后)

屏幕显示:

有味地欣赏

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师:看活动要求,请一位同学把要求读一下。(生朗读要求)

师:也就是说每位同学只要表达出自己感悟到的一点之美。开始。(生思考,2分钟后)

师:好,同桌之间第二次交换意见。(生热烈讨论,一分钟后)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可以举手。(先点名四位轮流发言)

生1:我觉得最后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写出了作者不追求名利,不为俗物所累,写得非常有韵味。

师:好,她是对“闲人”进行了品析,她两次发言都紧扣了这句。

生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它把“竹柏影”比喻成“藻荇”,“交横”一词写出了影子的繁密错综,很有韵味,又烘衬出了周围的环境。

师:这个“水”字用得好,照应了前面的“积水空明”,很有层次的感觉。

生3:我要说的是“怀民亦未寝”的“亦”,因为这个“亦”字,显出了苏轼和张怀民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朋友。

师:两个都是被贬谪的人,两个人的心情也许都是很复杂。好,谢谢你。

生4:我要说的是“月色入户”的“入”字,给人以动感,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月光。

师:一个“入”字给一个寂寞、失意的人以温暖的感觉,“入”字用得好。

生5:“欣然起行”的“欣”字用得好,我读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师:这个“欣”字本来就是有力量的,虽然是被贬谪了,但依然有乐观之情表达出来。谢谢。

生6:我觉得“闲人”两字写出了苏轼遭贬谪之后不用处理公务的失落之感。

师:有点失落的感觉,很好,她体会到“闲人”另一层次的含义了。请坐。

生7:我要说的是那个“但”字,写出了作者情趣的高雅。

师:是啊,月亮人人都很欣赏,竹柏大家都可以来观赏,只是,在这样一种具体的环境之下,我们两个无事可做的人啊,在这里静静地欣赏夜色的美好,有点淡淡的哀愁。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有点快乐在里边。

生8:我觉得“念无与为乐者”的“念”字,联系前面的“欣然起行”,就会让读者想“他要去找谁”。

师:为什么不用“思”呢?这个“念”字写出了一个寂寞的人,没有人可以交往,谁能和自己一起快乐一下呢?想来想去想到了张怀民,这个“念”字用得好。评得真是细致。

生9:我认为“寻张怀民”的“寻”字用得好,很好地写出了苏轼当时愉悦的心情。

师:嗯,去找他去,去找他玩去。好,还有吗?

生10:我觉得“盖竹柏影也”的“盖”字用得很好。庭中的美景原来是竹柏的影子,给人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很有韵味。

师:她的表达非常好,高雅。这个句子写得真好,它没有直接说竹柏影子透过月光投在地上,是那样的漂亮,而是先说庭下像水一样的清澈,那么空明。最后点一下,这是竹柏的影子啊!有一种非常轻微的惊叹在里面,所以“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确实写得好。谢谢你,还有吗?

生11:我觉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个句子写得美。这句中没有一个字是写月亮的,却给我们在月光下散步的感觉。

师:这个句子每一个地方都写了月,都写了月色,都写了月色的美丽,但是,它没有一个“月”字。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处。请坐。

生12:最后一句中的“耳”字,表达了作者一种怨愤的情感。

师:对,它有感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如果就此打住的话,就没有叹息的味道出来了。很好,谢谢。【评点:关键词“课堂点评”。这个板块的语言欣赏活动,可谓精彩纷呈、高潮迭出。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教者精到妙绝的课堂点评,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激发着学生去思考去挖掘。12位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欣赏课文,教者以其经验与睿智,对12位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即时点评。这些点评中,有评判,如对生1、生12的点评;有校补,如对生4、生5的点评;有阐释,如对生7、生8的点评;有升华,如对生10、生11的点评。及时、准确的课堂点评,推动着学生的课堂活动向着更广、更深处阔然前行。】

师:多好的欣赏啊!84个字,竟然可以让我们这样去欣赏,怎么能不是神品?老师小结一下,这篇文章有六个美点:

1.美在篇幅的精湛。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4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满。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结构的魅力了。

4.美在月色的描写。写月色而不露痕迹。

5.美在情感的波澜。这一点非常重要。情绪、情感、心情,那样一种轻波微澜渗透在课文中。“解衣欲睡”,表达了孤独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高兴的感觉;“念无与为乐者”,寂寞之感;“怀民亦未寝”,兴奋之情;“相与步于中庭”,淡淡的快乐;“盖竹柏影也”,赞叹惊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深层次的感慨。情感波澜就是这样的美丽。

6.美在“闲人”的意味。这个“闲人”可以理解为悠闲地欣赏美景;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时候作者的心情很宁静;还可以理解为他的乐观和旷达,不为现在的境遇而苦恼,享受自然的美景;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惆怅的心境。“闲人”的意味很深长。

84字让我们品出了这么多美好的地方。【评点:关键词“课中小结”。美点欣赏,最忌一个“散”字,因为美点太散,容易导致“放得出去,收不回来”。本文的美点不可谓不多,学生的美点欣赏不可谓不杂。如何有效地“收”?这里的课中小结,就是教者一个非常精妙的手法,它除了使课堂节奏有变化、板块更清晰之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显著功效:1.补充:通过小结,补充学生欣赏过程中遗漏的一些美点,使思维更趋完整;2.概括:通过对学生发现的美点进行梳理,概括为六大美点,使思维更有条理;3.升华:情感的波澜、“闲人”的意味,这两个美点,是美中之美,妙中之妙。课中小结,升华了学生的欣赏层次,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思维训练。】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读背,分析,欣赏。很感谢大家能找出课文中这么多美好的地方。下课。【总评】

语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形式和内容都很丰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充分,前提是老师将教学目标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原则是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保障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智慧不断推进活动进程。

总之一句话:教师是课堂活动充分的第一责任人。

从本课的学生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成效上,我们不难看出余老师“活动充分”的教学艺术:

一、分层推进式朗读

一般的课堂朗读就是齐声朗读、个别朗读、角色朗读,教师指导的层面主要是让学生“出声”,很少关注对文本的反复体味。而余老师则把《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活动,分为了四个步骤: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这样的设计,不只是朗读活动的循序推进,也不只是欣赏角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朗读,将学生逐步引入到了恬静优美的诗情之中,深刻体悟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为下文的分析欣赏奠定了基础。

二、课文变形式分析

课文变形,就是给课文划分段落,这是常规手法,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被淡化的一种传统语文学习方法。教者艺术地运用了这个手法,通过“课文变形式分析”这个“抓手”,让学生不断调动语文知识积累,深入文本进行活动。84个字,三种分法,各有道理,活动设计是这样的巧妙,它串起了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等多项学习内容,并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这是余老师深入研读文本,并将自己的研读体验巧妙传递给学生的经典创造。它告诉我们,精妙的活动设计,不是妙手偶得,而是深入研读文本、精心教学设计的结果。

三、美点揣摩式欣赏

美点揣摩,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妙点揣摩,精妙列举。从表面看,这种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发表见解。实际上,这样的活动则有着精粹的要求。

它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美点进行梳理,给学生指出活动的方向,如本课中的屏幕显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

它还要求教师细读欣赏文本美点,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游刃有余地进行课堂点评,如本次活动中教师智慧艺术的12次点评。

它还要求教师站在文学欣赏的高度,对这个课堂活动进行小结,如教者最后的美点欣赏小结,从不同角度讲了6点。这6个美点欣赏小结,既是规范表达,也是方法提炼。

总之,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是评价一堂语文好课的重要标准,是高层次的教学境界,是语文教师近乎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品鉴黄厚江老师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师生对话”的艺术

师:同学们,在外国文学中,有三位短篇小说家得到人们的特别推崇,有人称之为“短篇小说大师”,哪位同学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和俄罗斯的契诃夫。

师:对。你能说说他们的代表作吗?

生:欧·亨利的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等,莫泊桑的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还有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一生》等,契诃夫的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师:很好。这三位“短篇小说大师”,不仅短篇小说的数量很多,而且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欧·亨利以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见长,莫泊桑的小说“以小见大,构思新颖”,哪位同学能根据在初中所学习的课文说说契诃夫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生:幽默讽刺。(师板书:幽默讽刺)【评点:此处的师生对话,好处有三:迅速入题,避免七弯八绕,此其一;文学常识复习,可谓温故知新,此其二;顺势点出学习重点,在于“幽默讽刺”的创作风格,开宗明义,指向明确,此其三。】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小说的标题叫“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请大家边看书边做记号,在“套子”下面画横线。【评点:“对话”需要有价值的话题,“找套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一方面,通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这个话题,组织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数不清的套子中哪个是最主要的套子”这个话题,了然无痕地过渡到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在这里,“话题”就成了“主问题”。】(学生看书,做记号,大约三分钟)

师:哪位同学先说说?

生:13个。

师:请具体说说。

生:雨鞋,雨伞,棉大衣,伞套,表套,刀套,脸套子,衣领,黑眼镜,羊毛衫,堵耳朵眼的棉花,车篷,壳子。

师:大家先看看有没有重复的。

生:有。“脸套子”就是“衣领”,还有“壳子”是一个总的说法,不是一个具体的套子。

师:很有道理。那是不是就是11个套子呢?

生:不是。

师:还有哪些套子呢?

生:古代语言。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古代语言,对于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

师:你的分析方法很好,阅读理解就是要善于从文中找根据。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套子呢?【评点:对话中的“激励”很重要。黄老师先肯定学生的分析方法很好,然后告诉学生好在哪里,这样的表扬是有“技术“含量的,它将学生无意识的思维习惯提炼到了科学方法的高度。这样,对其他学生的阅读分析就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接下来的学生活动就有了章法,都是“从文中找根据”。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的活动立足文本语言,避免“空对空”。】

生:还有许多。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政府的告示”、“报纸上的文章”,对他来说,都是套子。

生:还有,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其实也是他的一个套子。

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其他还有吗?

生:他的房子、卧室、帐子、被子,也都是他的套子。

师:大家找得很细,分析也比较准确。课文这一小节有几个字词要注意一下。(板书:兢 宵 采 僻)那么,他的身上到底有多少个套子呢?(学生阅读,数套子。有人说“20”,有人说“24”,发生争论,期待老师的结论。)

师:我看同学们不用再争论了。为什么呢?因为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是无法数清的。除了小说里已经具体写出来的以外,其他有没有了呢?我看肯定还有。(板书:数不清的套子)但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在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一个套子是什么呢?

生:是思想上的套子,因为思想总是支配一个人的一切行动的。

师:很有道理。但我认为还不够准确,或者说,我的观点和你的差不多,但又有区别。大家的意见呢?(学生看书)

师:在小说中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是哪方面内容呢?

生:恋爱的故事。

师:对。我以为,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套子就是爱情上的套子。为什么呢?一是作者前面写那么多的套子花的笔墨并不怎么多,而写爱情这个套子,花了很多的笔墨。另一个原因是,任何情况下别里科夫都没有试图走出套子,唯有爱情的套子使他“昏了头”,然而,最终不但没有能钻出套子,反而死在了这个套子上。不过,别里科夫的恋爱不同于一般人的爱情故事。那么是一个怎么样的爱情故事呢?请同学看书,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给他的“爱情故事”加一个修饰语。想好以后,大家写在一张小纸上。我们马上比较一下,看哪一种概括比较好。【评点:师生对话,教师先要积极“有为”,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这里黄老师主动出击,着重讲了两层意思,前者精当讲析,后者精心设问。为什么要“讲”?因为此处是学生的疑点,“讲”是释疑;给别里科夫的“爱情故事”加一个修饰语,“问”是激趣,是让学生第三次进入文本,在感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教师收集答案)

师: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下面几个代表性的意见哪一个更好:耐人寻味的,滑稽的,可悲的,可笑的,离奇的,昏了头的,漫画式的,可怜的。大家讨论一下,哪一个好,或者说哪一个不好。

生:“离奇”不好。“离奇”是说不同寻常,一般指过程比较曲折,别里科夫的恋爱过程并不曲折。

生:“耐人寻味”也不好。“耐人寻味”是说很含蓄,有启发性的,用在这里不当。

生:“可怜”也不行,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同情的故事。

师:大家的分析非常好。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可悲”强调一种悲剧性,或者说手段不正当,用在这里也不妥。

师:现在我们集中看一看,剩下的几个哪一个更好一点。

生:“滑稽”和“可笑”意思差不多,可去掉“可笑”。

师:现在还剩三个,我们表决一下。(举手表决)

师:我看其中有一个内涵比较单一,不如另外两个内涵丰富,可以去掉。

生:“滑稽”。

师:我也这么想。“漫画式”的内涵就包括了“滑稽”的意思。那么,另外两个哪一个更好,我看我们就不再讨论了。不过我表个态,我喜欢“漫画式”这一个概括。当然用“昏了头”也不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用这一个概括,应该加一个引号,因为这是——

生:课文中的话。【评点: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放得出去”,又要注意“收得回来”。对于别里科夫“爱情故事”特点的概括,最后落实到“漫画式”。我们看到,教者先“放”,对若干修饰语进行比较、评判、筛选,其实这就是一个对人物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体悟过程;后“收”,引导学生准确评价,给对话过程一个“结论”。】

师:作者在前文特征夸张的基础上,通过这样一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更深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不过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尤其是这个情节的结局,可信吗?为了认识这一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小说人物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有怎样的可能?【评点:师生对话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迂回”,即“侧面入手,正面解读”。黄老师虽从侧面设问“别里科夫和华连卡有没有结婚可能”,却能引导学生据此分析人物之间的性格矛盾,或者说是性格对立,从而达到了正面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的目的。】

生:我认为有可能在校长太太等人的撮合之下,别里科夫渐渐平了气,并且在华连卡的影响之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个性,最后终于和华连卡结婚。

师:他的想象确实有点道理。大家看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也可能从此和华连卡断绝了联系,并且发誓从此永不恋爱。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象吗?如果没有,我们比较一下到底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