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宝典(套装共5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7:36:46

点击下载

作者:江文天,戴允明,沈湘,李丹溪,田丁,李一桦

出版社: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养生宝典(套装共5册)

养生宝典(套装共5册)试读: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温饱与小康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子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更加重视。因此,各种各样的治疗、保健方法随之出现,穴位指压这种治疗与保健方法更是深受人们的推崇。

穴位指压这种治疗与保健方法是依据中医全息经络理论,遵循人体穴位、经络走向原则的一种传统的治疗与保健方法,它具有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滑利关节等作用,可以广泛应用子人体各个部位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也可以应用子日常的保健护理。

穴位指压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和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所创立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它不受地点与设备的限制,具有简便易行、应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因此,穴位指压这种治疗与保健方法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书搜集参考了大量的医学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在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使得穴位指压这种治疗与保健方法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

本书旨在介绍穴位指压治疗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手法及步骤,以及常见疾病应用穴位指压治疗的操作手法等。全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介绍了全身穴位、头部穴位、手部穴位、足部穴位、老年人穴位以及小儿穴位指压治疗的方法。每一章节分别介绍了各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常用穴位、穴位指压方法以及疾病的护理知识,而且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篇,语言浅显易懂,方便广大读者阅读与应用。

随着临床研究工作的不断推进,穴位指压治疗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由子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及医疗工作者在阅读、使用本书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并给予批评指正,使本书更加符合广大读者的需求。作者前奏【帮你轻松识别穴位】

中医学认为,经络在人体内循行,在体表的一些部位气血容易滞留聚集,成为穴位。穴位,针灸学名词,又称“俞穴”。俞是输注的意思,穴是空隙的意思,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气血输注之处。每个穴位都与内脏有密切关系,由于它连属在一定的经脉通路上,因此又称为“穴”;没有固定位置,随压痛点和疾患部位而定的穴位称“阿是穴”。

穴位是脏腑、经络的气血,以及内脏在体表的反应点,同时,也是机体感受外部刺激的主要部位。穴位指压是应用一定的手法或借助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某些特定的穴位,达到保健养生或预防疾病的治疗方法。依据中医理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即所谓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而指压穴位可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通过指压穴位时的经络传感效应,能够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消肿止痛的目的。

穴位的识别也是比较容易的,掌握了穴位的定位方法,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找到穴位,即取穴。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取穴方法。

1.骨度分寸法

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度;

眉心至前发际,3寸,直度;

后发际至大椎上,3寸,直度;

两前额发角(头维)之间,9寸,横度。(2)胸腹部:

腋平线至季肋(11肋),12寸,直度;

两乳突(完骨)之间,9寸,横度;

歧骨(肋膈角)至脐中,8寸,直度;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方,5寸,直度。(3)背部:

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6寸,横度;

两骼后上棘之间,3寸,横度。(4)上肢:

腕横纹至肘横纹,12寸,直度;

肘横纹至腋横纹,9寸,直度。(5)下肢:

股骨大转子至膑骨下,19寸,直度;

膑骨下至外踝高点,16寸,直度;

耻骨平线至股骨内上髁,18寸,直度;

腔骨内侧踝下至内髁高点,13寸,直度。

2.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可分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两眉中间取印堂穴,两乳中间取膻中穴,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穴等。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曲池穴必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跷起,取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取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应张口;取下关穴应当闭口等。

3.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穴,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就是本穴。又如风市穴,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就是本穴。此外,如垂肩屈肘取章门穴,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穴等,这些取穴方法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4.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此方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即“指寸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定为1寸,用于背部取穴的横寸和四肢取穴的直寸。(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的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适用于四肢的直寸取穴。(3)横指同身寸。即“一夫法”,患者的食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标准,四指横量宽度为3寸。【常用穴位指压手法简介】

穴位指压手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手法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穴位指压手法。

1.搓法

可分为拇指搓法和掌搓法。拇指搓法即把拇指放于施术部位,对称用力、交叉搓揉,顺经络为补,逆经络为泻。掌搓法则以双手分别合抱肩部前后,相对用力,一前一后,相对揉搓,边搓边下移至腕部,再自腕部搓移至腋下。掌搓法亦可以双手平放于腰骶部两侧腰肌上,做用力方向相反的上、下斜行的往返搓动。搓动时双手应用力均匀、深透,方向相反。搓揉动作要快,移动要慢。挟持肢体不可太紧。施术时腕关节要放松,使动作灵活、连贯。搓法是穴位指压的辅助手法,常在穴位指压结束前使用,可以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疏肝理气、祛瘀散寒、解痉止痛。

2.按法

即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的方法,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注意,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