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俗全知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08:13:13

点击下载

作者:叶德良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东民俗全知道

广东民俗全知道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广东民俗全知道作者:叶德良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8ISBN:9787536083356本书由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民俗是人们的精神食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其中,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有机部分,是一块色彩斑斓的瑰宝。民俗文化存在于广大人民的行为上与心理上,而且它会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此外,人们通过一些民俗活动,就能判断一个人来自哪个地方,因为民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比如,潮汕人喜欢喝工夫茶,广府人喜欢喝早茶,客家人喜欢喝酿酒,等等,而这仅仅是民俗中饮食风俗的一个体现。民俗事象纷繁复杂,所含内容多,范围广,它包括日常生活、岁时节日、社会组织、民间信仰等诸多方面,不胜枚举。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省份,每个地市,乃至每个县、乡的风俗习惯都不同,都有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广东更是如此。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分为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这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和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多种文化的融合,必然会使广东的民俗纷繁复杂,绚丽多姿,别具一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传统习俗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七月七,乞巧节,拜织女,吃巧果;九月九,重阳日,放风筝,插茱萸……”不知道这些传统的岁时节令还有多少人记得?“男婚女嫁,需三书六礼;亲人故,披麻戴孝;家族传承,树家规……”这些生活礼仪,有些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那些古老又有趣,体现着人民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民俗。《广东民俗全知道》是一本全面介绍广东民俗的宝典,该书详细地讲述了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民俗,包括各个民系的衣食住行、婚育丧祭、岁时节日、社会生产、社交礼仪与社会组织、文化娱乐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诸多方面。阅读本书,能让你对广东民俗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为你奉上丰盛的精神大餐。第一章多姿多彩的广东民俗风情第一节岭南山川孕育的一朵奇葩

岭南位于中国的最南部,地处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大庾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个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其建制划分与称谓也有很大变化。从狭义上讲,岭南是广东的代名词;广义上讲岭南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岭南地区的生活习惯】

岭南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一点在传统食品与居住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岭南地区的传统食品

岭南小吃、粥品、点心大多是民间流传的美食,岭南在古代的时候属于楚国境内,端午节纪念屈原的风俗一直盛行,粽子早有名气。这一点从《广东新语》中就可以看到相关记载,“广州之俗,……端午为粽,以冬叶裹者曰灰粽、肉粽;置苏木为红心,以竹叶裹者曰竹筒粽;三角者曰角子粽,水浸数月,剥而煎食甚香”。

由此可见,即使是在岭南地区,不同地方的粽子吃法也是大不相同的,非常有趣。如珠江三角洲一带盛行吃用竹叶裹的竹筒绿豆粽;东莞农村喜欢吃用苏木为红心的碱水粽;肇庆喜欢吃裹蒸粽。

岭南地区的人喜欢吃粥。粥,在古时候称为“糜”,直到现在潮琼两地的群众依然称粥为糜,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吃粥。在广州著名的粥品有鱼腩粥、坠火粥、艇仔粥、状元粥等。

广东的点心是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来,品种多达一两千,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叉烧包、荔浦秋芋角、娥姐粉果、荷叶饭、薄皮鲜虾饺等,在岭南地区,随处都可以看到这些美味,走在岭南的街上,会让人不由得垂涎三尺。(二)著名的传统建筑──客家围龙屋

客家围龙屋是岭南著名的传统建筑,客家围龙屋的分布与客民分布一致,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以东江上游嘉应州一带及粤北各地为主。此外,广西、赣南、闽南等地也能看到围龙屋建筑。

客家围龙屋构造独特,这与客家人生活中的诸多需要是密不可分的。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战争,或者逃避灾荒,迁入岭南地区。

在迁入的过程中,客家族人因受到当地土著居民的激烈反抗,就形成了既有农业形态又有防御特征的独特的住宅建筑形式。这种住宅形式有利于客家族人团结,保护家园,同时也巩固了客家民系的宗族观念。即使进入了现代社会,客家围龙屋仍广泛存在,由此可见,围龙屋对客家人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岭南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为岭南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会,同时也使岭南的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如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和农村,开始流行过“洋节”,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充分吸纳西方现代社会的风俗时尚,使岭南地域的民众生活充满了现代色彩。【岭南民俗文化的构成】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岭南文化,大体上由四大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岭南文化的四大组成部分(一)语言认同文化

什么是语言认同文化呢?简单地说,就是用语言来认同对方是老乡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无数次改朝换代,战乱迫使难民由北向南逃亡,从而使广东成为一个移民大省,而且广东的移民来自全国各地。这就使岭南人无法再用地域文化来确认老乡,于是,聪明的岭南人就演变出用语言进行老乡认同的文化,不管你来自哪里,你的籍贯是哪里的,只要你会说汉语,那就是老乡了。(二)固有的本土文化

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依山傍海,生活在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从早期的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明,都离不开江海水运,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保守,非常开放。

最具特色的岭南本地文化当属冼夫人文化,冼夫人是南越首领,一生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后人称她为“岭南圣母”,周恩来总理称其“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影响广大深远,直到现在,冼太庙依然遍及粤西地区和海南地区及东南亚,并保留着纪念活动。(三)南迁的中原文化

秦汉以后,岭南统一于中华,加强了与中原的交流,后来由于战乱,大量移民迁入了岭南,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进而构成岭南文化的主体。(四)舶来的域外文化

秦汉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了,岭南作为通商大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东西方的商业文化、科技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都从这里引进,尤其是到了近代,外来文化给岭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代国门被迫打开后,岭南人争先恐后地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与民主思想,寻找救国强国的方法,诞生了数位伟人,如洪秀全、梁启超、孙中山,广东成为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近代中国现代化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广东承担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岭南文化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愈发显示出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岭南民俗文化特征】

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上可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具有三大民俗文化特征。(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为我所用

岭南人始终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对于一些外来文化的精髓,持有包容、学习的态度。这一点,我们从一些建筑、饮食,乃至绘画中就能看出来,如南海神庙中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粤菜风味不仅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的精要;著名的岭南画派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成。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广东率先敞开了大门,以一个开放的姿态,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超越传统,不断进取的精神

岭南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原因,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使得该地区涌现出了不少超越传统、敢于进取的文化名人,如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梁启超,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等等,他们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由此可见岭南文化的风格是多么的独具一格。(三)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

因广东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使得它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特别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丝绸、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加,刺激了广东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广州、佛山两大商埠外,潮汕商人的足迹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形成了著名的“潮州帮”“广东帮”。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

总之,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岭南地区的人民长期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构成了该地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第二节三大民系的文化特征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分为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和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据史料记载,这种融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规模较大的融合可追溯到秦朝,当时秦征岭南,后来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大规模的移民(第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少数民族政权更替纷争,迫使大批民众南迁;第二次是在两宋时期,金人南下与蒙古族席卷中原,致使无数平民百姓又一次举家南迁;第三次是在明末,明王朝灭,清军南下,中原人大量逃亡流移广东),逐渐形成了三大民系。

因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加上语言不通,使得彼此长期缺乏正常的交往与沟通,各自保持着独有的生活习俗、文化意识以及性格特征,从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它们共同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那么,三大民系有怎样的文化特征呢?(一)广府民系

广府民系是广东省三大民系中的第一大民系,人口所占比例近60%。同时广府人在广东三大民系中分布范围最广,珠江三角洲是广府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带。广府民系文化特征有如下表现:1.开放性,易于接受外来事物

广府人们的视野宽广,思路开阔,善于吸收、学习西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与传统文化相融合。2.具有冒险、创新精神

广府人因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辈出,尤其是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中,广府人“敢为天下先”的宝贵性格特征,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华南人才会聚中心。3.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

广府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以及敢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使广府人具备了善于经商的品质,从而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多元化的农工商经济。(二)潮汕民系

潮汕人主要居住在由韩江三角洲、黄冈河三角洲、榕江平原、练江平原组成的潮汕平原,地理范围较为狭小,资源匮乏,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较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形成了潮汕人刻苦耐劳、冒险开拓、勤俭立业等性格特征,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强烈的凝聚力,这与潮汕人的经历有关,潮汕人很早就到香港、东南亚等地去谋生,在异乡生活的艰辛,使得潮汕人形成了互相照应,团结互动的风气。

潮汕人具有匠心精神,在农业上深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做生意更是精打细算,十分善于经营,闻名于世。早在北宋时期潮汕地区就已经有了海外贸易,当时印尼的商船会到潮州进行贸易,明清时期,潮汕地区的海洋性商业贸易活动已经十分发达,因潮汕人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竞争力与团结力,使得他们在海外贸易中非常受用,很多潮汕人从小生意做起,最终发家致富。

在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很多地方都建有潮州会馆,明清时期,国内的许多商埠也都设有潮州会馆。时至今日,在东南亚各国和美、加、澳等地也组建有潮人社团。(三)客家民系

在客家人迁入广东时,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已有广府人和潮汕人生活,迫使客家人不得不和瑶、畲等少数民族杂居在内陆山地,故有民谚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贫瘠的山区耕地有限,无法容纳众多的人口生存,造成了客家人不得不经常迁徙,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养成了自立自强、刻苦耐劳的淳朴民风。

由于客家人久居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而且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在历史上的多次迁徙中,客家人大多会整个家族集体迁徙,这造就了客家人强烈的家族观念。

此外,客家人注重教育,崇尚读书,外出求学蔚然成风,与广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情节不同,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在历史上客家人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人物,如清代诗人、书法家宋湘,中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黄遵宪,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丁日昌,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著名历史学家、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等。第三节广东当地人文风俗

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生活习惯、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通行闽语、粤语和客家语,而且粤语和客家语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广东的特色地域文化和广东省当地的人文风俗有如下几种:【广东特色地域文化】

广东有八大特色地域文化,它们分别是:(一)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注目的文化,并不受行政区划限制。(二)五邑文化

五邑文化以江门为中心,其影响在广东仅次于潮汕文化。(三)嘉应文化

嘉应文化是以梅州—惠州为中心,形成了客家文化带,这一文化区域经济并不发达,但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四)连阳文化

古连州所属地即今天的连阳四县市的地域特色文化,这是一种山水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山区文化。民国成立后阳山继连山分离连州后,又由三县属地划出连南。不过,即使区域被划分开,特有的连阳文化却依然强盛。(五)南粤文化

南粤文化主要集中在茂名—湛江一带,这里是最“正统”的粤语,它不像广州、香港的粤语那样受到了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的影响。(六)三角洲文化

三角洲文化,是一古老而又新兴的文化,她有着南越国的历史背景,同时又在今天形成了发达的三角洲经济,再加上外来人口的大量融入,是最为复杂的多元文化。(七)粤西文化

粤西文化以肇庆为中心,它的影响力并不大,但它的确是一种不可动摇的古老地域文化,该文化还包括了古罗定州所属地。(八)韶州文化和南雄文化

韶州文化和南雄文化,或者说它们就是一个整体,形成了极有力度的粤北文化。【广东当地的人文风俗】

说到广东的人文风俗,很多人都能说上一两点,比如广东的方言、喝早茶,下面来详细全面地了解一下广东省当地的人文风俗。(一)广东语言

广东方言主要由粤语、客家话、闽方言构成,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及广东省中部和西南地区市,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北地区,以梅州话为标准,由于客家人是在古代为躲避战乱而从中原地区南迁至广东一带的,所以,他们的语言受到湖南、湖北方言的影响,具有两湖方言的一些特征。

闽方言包括潮汕话和雷州一带的方言,沿用了较多古汉语中的语词,有些发音已经无法用现代汉字表示了。(二)早茶和工夫茶

早在清朝时期,广东人就有喝早茶的习惯了。当时有一种叫“一厘馆”的小茶楼,会给过往歇脚的行人提供糕点,后来演变成茶楼。

现在走在广东各地的大街小巷,最常见的建筑莫过于茶楼了,在这里可以喝到各种好茶,品尝到各种美味的茶点,比如蛋挞、糯米鸡、叉烧包、马蹄糕、虾饺、肠粉、烧卖、鱼片粥、排骨、肚片、肉丸等。

不过,现在的广东人喝早茶的习惯已经延伸到了喝下午茶及夜茶,通常喝早茶的多是老年人,下午茶通常是生意人谈生意时喝的,喝夜茶以年轻人居多。

喝茶时,如果有人为你倒茶,广东人会用食指轻叩桌面几下,用来表示感谢,这是最常用的礼节。(三)饮食文化

广东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它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又受到了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所以,地方特色十分浓重。其特点是保留古风,食生与以石烙物(生食与烧腊);保留古风,食杂(野生);以河鲜、海鲜见长;讲究烹调技艺;浓羹与“先羹后菜”的饮食格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四)三大民系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分为广府、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这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较大规模的融合开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逐渐形成了三大民系。

因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从而共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第二章广府民俗既古老又年轻第一节兼容并包的广府民俗

历史上的广府分为上四府与下四府,上四府指的是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山、番禺、顺德、南海。下四府指的是开平、恩平、新会、台山,包括江门。广义地讲,广府还包括整个讲白话的地区,包括肇庆、湛江,以及广西的梧州与合浦,在过去这些地区都称为粤西。

广东背山面海,北有五岭与内地隔绝,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较为落后。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使其与原有的土著文化不断碰撞、交融,逐步形成了以广府为中心,以粤语方言为主的广府文化区域。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广府的城镇多集中在江河两岸,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与内陆的风景截然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山光水色,比较有名的有番禺的市桥、中山的小榄,还有斗龙舟等。广府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山清水秀,海外风情的熏染,加上远离中原文化的监控,所以,使得广府的民俗呈现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广府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

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中原移民才陆续迁入岭南地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思想与生产工具,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广东地区得到了发扬。尤其是到了秦汉以后,中原地区战争不断,老百姓民不聊生,被迫背井离乡,向南迁移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历史上数次大规模的移民潮,广东地区都成了中原人南迁的归宿地。

于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群带来了中原及各地的文化种子,使得广东地区与原有文化的思想发生了碰撞、交融,进一步丰富了广府文化,所以,也可以说广府文化是一种兼容文化。由于中原大量移民的到来,天南地北,多元文化汇集于此,经过不断磨合兼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府文化,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及各地域文化的优秀特色,也体现了地区特点和文化风貌,从而形成了广府文化多元兼容的特点。(二)广府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

在历史上,广东地区曾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地域,但因受到移民潮的影响,使得广府文化不断兼容各种文化,从而形成了广府文化的开放性特点,兼容与开放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开放才能兼容,只有兼容才会更加开放。

更难能可贵的是,广府文化不仅对内开放,还对外开放,从汉唐以来,广东地区一直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扬世界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西方文化不断地流入广东地区,影响国人,如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佛教文化,这些都为广府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逐步形成了广府文化的开放特色。(三)广府文化丰富多彩

广府文化既保留了很多古老的风俗,还吸收了外面很多新鲜的风俗,所以说,广府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既古老又年轻。在广府地区,你随处都可以看到人们食蛇、烹狗,吃汉堡包、喝鸡尾酒的场景;可以看到人们舞龙舞狮、跳迪斯科的热闹场面;可以看到人们供着财神,操着电脑预测股市;等等,让人恍如隔世。是的,广府文化就是如此多姿多彩!(四)活泼明快,充满南国水乡的浪漫情调

广府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们活泼的性格,广府地区的秀丽风景本就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临大海的浩渺景象,鼓舞着人们开拓、创业的精神,所以,广府人既有温顺的一面,又有勇往直前的一面。第二节衣食住行【服饰风俗】

由于广府系分布面积广大,分布区内有多种地形,所以,广府地区的服饰原料也多种多样,历史上广泛使用棉、麻、竹、葛、蕉、蚕丝等作为服饰原料,同时,为适应湿热的气候, “轻、薄”也是广府人服饰的主要特色。(一)补服

补服,又称“补子”,始于明朝,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我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用飞禽代表文官,用猛兽代表武官。各级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

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以方补形式出现,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制作方法。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清代的补子则小而简单,文官绣单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二)马褂

马褂原本是满族骑马时穿着的服饰,为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马褂,故有“长袍马褂”的美称。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一般长度到肚脐,袖子到肘部。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

清朝时,穿马褂非常时兴。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到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十分盛行。以后,因清帝提倡骑射,常以马褂赏赐臣下,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三)黑胶绸

黑胶绸,又名莨绸,原产自中国广东省南海地区。传统莨绸的生产是以家蚕丝为原料,在提花手拉机上织成平纹织物后,用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块茎汁液多次浸渍、晾晒后,使织物附着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再用塘泥均匀涂覆在织物表面,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是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被视为中国丝绸的上等佳品。古时多是有钱人家作为衣物,其颜色光滑亮丽,五彩缤纷。(四)中山装

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因设计者为孙中山先生,故而得名。中山装曾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中山装款式为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纽扣,后背整块无缝。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裤有三个口袋,即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

日本人称呼中山装为“人民服”,中山装是1980年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五)牛仔服

牛仔服原为美国人在开发西部、黄金热时期所穿着的一种用粗布制作的上衣,传统的牛仔裤用厚实的斜纹粗布制成,靛青色,短档直筒,臀围紧小,前面口袋之内侧有表袋,后面是贴袋口袋,裤带上敲有铜扣。现在牛仔服的款式已发展到牛仔夹克、牛仔裤、牛仔衬衫、牛仔背心、牛仔马甲裙、牛仔童装等各种款式,牛仔服以其坚固耐用、休闲粗犷等特点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六)弓鞋

古代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子,妇女因缠足,导致脚呈弓形,故此得名。民俗学家认为,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明、清两代样式有平、高底多种,并饰以刺绣与珠玉等。(七)梳篦

梳篦,是一种理发的用具,齿稀为“梳”,齿密为“篦”,梳理头发用梳,清除发垢用篦,由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成。梳篦是古时人手必备之物,特别是妇女,梳不离身,便形成插梳风气。因此,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梳篦的制作,其中以江苏常州最为著名,常州梳篦有“宫梳名篦”之称。【饮食风俗】

众所周知,广州的饮食文化享誉海内外,那么,你知道广府人有哪些有趣的饮食风俗吗?(一)早茶

广府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时,人们常常以“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广州人对茶的喜爱。广府人所说的饮茶是指去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

除了饮早茶外,广府人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人们边喝茶边叙旧,就连洽谈生意都在茶楼里解决。可见,饮茶已经成为广府人的社会交际方式,当然,这也是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

广府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为兴旺,从清晨至中午十一时左右,常常座无虚席,饮夜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是盛夏,一边饮茶一边听戏曲,广府的早茶通常是清晨四点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时才收市。(二)饮糖水

广府人一年四季都喜欢饮糖水,他们认为经煲制某些药材、生果、豆类、面制食品加上糖而成的糖水,有清润消暑、生津益身的作用。

糖水品种繁多,豆类的有绿豆沙、红豆沙、眉豆沙;糊类的有芝麻糊、花生糊、杏仁糊、凤凰奶糊;药材类的有莲子糖水、百合糖水、清补凉糖水;还有番薯糖水、麻蓉汤丸、炖蛋、炖木瓜、蛋奶、姜汁撞奶、豆腐花、糖西米、豆浆等。

糖水煮沸后饮用的为热饮;冷冻后饮用的为冷饮,冷饮又常与冰室连在一起。(三)生菜会

生菜会流行于广州、南海、顺德一带,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生菜会吃生菜,起初是为了“迎生气”。据《广州府志》记载,“迎春日……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

后来,生菜会与观音信仰联系在一起,开生菜会的目的变成了求财和求子。生菜会的日期定在白衣观音诞──农历正月二十六,地点在观音庙附近,活动除观戏、听曲之外,还有朝拜观音、摸螺求子,当然了,食生菜包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四)煲汤

煲汤是广府人适应地理环境气候、因地制宜的创举,广府的家庭妇女在见面时通常都会问:“今天煲什么汤?”煲汤是广府人的习惯,他们通过饮食来调和阴阳,尤其注重以汤水保健养生,形成了“凉茶铺子满街摆,药材煲汤是例牌,糖水度夏很自在,药食结合离不开”的独特饮食景观。

广府人利用食材本身清、凉、温、寒的不同特质,精挑鸡鸭鱼肉等主材,细选参茸菌芝等辅料,调以姜片蜜枣,济之以武火文煨,多则半日,少则两三个钟头,隔水炖或老火煲,煲出一煲兼具美味与健康的老火靓汤。(五)宵夜

宵夜是广府人的生活习俗,通常在晚上十时以后,故名“宵夜”,或叫“夜宵”。宵夜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自己动手煮食;有的单独或邀三五好友到街边大排档或茶楼进食。所以,市里逐渐形成了多条“夜食街”,以及各个茶楼酒店中的“夜市”茶座。(六)广府小食

广府小食分为七大类:油器(油炸食品)、粥品、粉面、甜品、糕点、粽子、杂食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小吃有以下几种:1.油条

油条,又叫油炸鬼,一般是早餐时用来伴粥的,也有人喜欢用肠粉裹住来吃,而用虾胶酿油炸鬼的“百花酿炸面”和用马蹄加油炸鬼炒藕片的“鬼马炒藕片”更加是传统的西关菜。2.伍湛记及第粥

伍湛记及第粥是西关著名的粥品之一,是一款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有名吃食,创始人是伍湛,原称“三元及第粥”,选用上等油黏米、江瑶柱、腐竹和猪骨熬制粥底,再用新鲜的瘦猪肉、猪粉肠、猪肝为粥料滚制而成,鲜味可口。3.荔湾艇仔粥

荔湾艇仔粥的由来十分有趣,据说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广府“西关阔少”,因经济拮据,不得已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生意。

荔湾艇仔粥以油炸花生米、炸鱿鱼丝、炸米粉丝、海蜇丝、熟猪肚丝、生菜叶丝等做粥料,客人要吃时,就把粥料放入碗里,临时加入新鲜鱼片,冲入沸滚的味粥,然后撒上芫荽、葱丝、紫苏叶,最后加入一小撮虾子、几滴麻油即可。由于这种粥是在艇仔上出售,所以被叫作“艇仔粥”。4.沙河粉

沙河粉是广府一种大众化的米制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镇而得名。做法是取白云山上九龙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浆蒸制,切条而成。食法有干炒、湿炒、凉拌、泡食等。沙河饭店专门有沙河粉专席,除咸食、甜食外,还可以加各式果蔬榨汁制成。(七)罗汉斋

罗汉斋,亦名“罗汉菜”,可追溯到宋代,是广州商会为僧侣举行的一段斋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道地方传统素菜。

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历正月初一的中午饭多吃斋,不吃斋也必有一味斋菜,用黄芽白煮粉丝虾米,或加木耳、竹笋、冬瓜等,称为“罗汉斋”。【民居风俗】

广府民居建筑呈现出了地域特色,如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骑楼、碉楼等。广府居民的建筑有如下几种风格:(一)商业骑楼建筑“骑楼”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后来,广府人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特有的“骑楼”建筑。较早的“骑楼”建于广州一德路、石室一带。“骑楼”,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行道以内的店铺也能得到荫蔽,便于陈列商品,招待顾客。

因骑楼有诸多优点,一时风靡广府,逐步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中山路、上下九路、人民南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西壕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都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二)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富商在广州“西关角”一带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古老大屋”,平面布局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发展,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

中轴线从前向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每厅为一进,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靠高侧窗或天窗采光通风。正间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庭院小局,与厅堂互相渗透,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庭院后部,是主人教子读书的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两关大屋的门面装修,设矮脚吊扇门、趟拢、硬木大门等三重门,用来通风,并做安全保证。门口两侧,多用高级过水磨青砖墙,这是西关大屋显著特点。

此外,室内装修、陈设也非常讲究,红木家具,木雕花饰,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槛窗,装嵌着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都是岭南独有的魅力韵味。(三)古代宗教建筑

广府历史上宗教建筑很多,寺院庙宇遍布整个城市:道教建筑有五仙观、三元宫等,佛教建筑有六榕寺、光孝寺、大佛寺等,天主教建筑有耶稣圣心堂、露德圣母堂等,伊斯兰建筑有怀圣寺等,基督教建筑有东山堂、锡安堂等。(四)竹筒屋

竹筒屋,因其门面窄而小、纵深狭长,形似竹筒而得名,又名“商铺屋”,产生于19世纪,当时广州工商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内地皮开始紧张,在此情形下,竹筒屋应运而生。

竹筒屋是单间建筑,开间小,进深大,宽不过4~5米。短者7米左右,长者达20多米。呈长方形。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房和厨房、厕所。三部分以天井隔开,以廊道联系。门口与西关大屋一样,设有三重大门,由外及内分别为吊扇门、趟栊、对开的厚硬木门。

20世纪初期,广州几乎所有商业较集中的街道都有竹筒屋,主要集中在将军东街、将军西街、霞飞坊、盐运西街一带。广州的竹筒屋具有低层、高密度、适于南方气候的特色。除广州外,竹筒屋还分布于省内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以及汕头、湛江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广州经济和城建工作的发展、进步,许多竹筒屋也逐渐被拆除,目前荔湾区西关一带仍保留一些竹筒屋。(五)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汉族民居建筑,因外形像碉堡而得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碉楼建筑,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有藏区高碉和广东江门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碉楼的建造与开平的地理环境以及过去的社会治安是密不可分的。开平市地势低洼,河流众多,加之过去水利失修,所以,每遇到台风暴雨,就会有洪涝之灾。除了地理环境外,开平处于台山、恩平、新兴、新会四县边远交界,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所以,清初有乡民建筑碉楼,用以防涝防匪。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高于一般的汉族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进行防御;墙体比普通民居厚实坚固,不用担心匪盗会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设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此外,碉楼各层墙上也开设有射击孔。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根据上部造型可分为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柱廊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六)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四大名园一般指岭南四大园林,是指佛山市顺德区的清晖园、佛山市禅城区的梁园、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四座古典园林。1.顺德清晖园

清晖园坐落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清晖路,为广东四大名园之首,始建于嘉庆五年。园内景致优美,汇集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灰雕、诗书等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旷、幽、秀的特点。

清晖园主要的景点有船厅、红蕖书屋、澄漪亭、碧溪草堂、惜阴书屋、归寄庐、读云轩、沐英涧、笔生花馆、斗洞、留芬馈、竹宛等,造型构筑别具匠心,灵巧雅致,门窗古朴精美,园内树木繁茂,与古色古香的楼馈亭榭交相掩映,美不胜收。2.佛山梁园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

梁园主要由“汾江草庐”“寒香馆”“十二石斋”“群星草堂”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的精华部分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3.广州番禺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始建于清同治三年,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园内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一应俱全。4.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社区,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被人们称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七)陈家祠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是广东现存祠堂中最富有广东特色的艺术建筑群,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据史料记载,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二十年间,是从前姓陈的广州人用以供奉祖先的庙寺。当时,广州陈姓人数众多,且最有地位,因此,他们集资建造了这座陈氏合族祠。

陈家祠坐北朝南,面积达一万三千二百多平方米,为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它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号称“百粤冠祠”。【行旅风俗】

过去富户外出,常有挑夫随行,而一般民众、商家学子步行出门,行李力求简便轻软,那么,你知道广府人有哪些行旅风俗吗?(一)轿子

轿子,由人抬着走的一种旧式交通工具,多为剥削者所乘坐,又称为“肩舆”。轿子在我国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

现代人所熟悉的轿子多是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木制长方形框架,中部固定在两根细圆木轿杆上,轿底用木板封闭,上放可坐单人或双人的靠背坐箱。轿顶及左、右、后三侧用帷帐封好,前面可设可掀动的轿帘,两侧轿帷多留小窗,备有窗帘。(二)鸡公车

鸡公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轮车,据说在诸葛亮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因其形状像鸡公而得名。

鸡公车主要由车身、车轮组成,车身是由坚硬、质韧的木材劈凿刨制成的,车杠粗壮,长约2米,前窄后稍宽,前半部分安装车轮处约60厘米和手推部分约70厘米,胶轮安装在中间稍前一点的位置,车轮上高出部分穿凿有车架,两边用硬木穿凿耸起。

鸡公车承担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运输任务,在宽不过一尺的田埂和小路,其他交通工具都无法行进,唯有独轮的鸡公车游刃有余。但随着村村通路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大路延伸到县、乡、村、组,鸡公车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了农村运输的古董。(三)小艇

小艇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最具民间交通特色的一种交通工具,广州城内和珠江三角洲河流纵横,凡有河流的地方就有小艇,小艇既可载人又可载货,在路上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四)凤尾渡

光绪末年,小火轮船传入广东,珠江下游民用小火轮船拖带渡船渐渐增加,较大型的车渡都用小火轮拖带,只有在不适宜轮船通行的河道仍然使用脚踏明轮推动自行。

光绪三十四年,对大型车渡进行了改装,拆去脚踏明轮装置,采用浅水船的平底,并仿照客货轮船的模式在船上建造楼厅,又吸取画舫的形式,在渡船的外表涂上色鲜显眼的彩画,因其像彩凤,故被称之为“凤尾渡”。(五)花尾渡

花尾渡是中国内河航行的客货平底木驳船,因船的尾部饰有龙、凤、花卉等图案而得名。据考究,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广东和广西有花尾渡,独具岭南特色。它乘坐平稳、舒适,设施完善,深受乘客的喜爱。

花尾渡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成为广州20世纪初以来通往广东、广西和珠江沿岸城镇的重要交通工具。抗战胜利后,是花尾渡的鼎盛时期,以广州为中心,大小花尾渡航行在江门、三埠、石岐、梧州、肇庆5大航线上。(六)竹筏

竹筏,又称竹排,是用竹材捆扎而成的,小筏用5~8根竹,大筏用11~16根,通常竹筏长约三丈,宽数尺,竹子的粗端做筏头高高翘起,细端做筏尾平铺水面。

竹筏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在长江南部地区十分流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福建、浙江、广西旅游系统相继启用竹筏,在风景如画的江面上开展竹筏漂流旅游。(七)市舶司

市舶司是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

唐玄宗开元年间,广州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朝时期相继撤销了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除粤海关外,撤销了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八)打的

打的源自粤语,出租车在香港和广东较早出现,于是,粤语中相应地有了“搭的士”的说法,后来,出租车这一新事物逐渐成为内地社会生活的需要,“搭的士”的说法就传到了内地。第三节婚育丧祭【生育寿辰风俗】

广府人对生育寿辰十分重视,那么,你知道他们有哪些生育习俗和寿诞习俗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添喜

婴儿降生,民间俗称“添喜”,又称“临盆”“落地”。“添喜”又有大喜与小喜之分,生男,谓之“大喜”,也称“弄璋之喜”;生女,称之为“小喜”,也称“弄瓦之喜”。(二)满月酒

古时,汉族人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过了一个难关。此时,家长为了庆祝孩子渡过难关,祝愿孩子健康成长,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即邀请亲朋好友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这就是“满月酒”的来源。如今,人们为庆祝宝宝出生一个月而设立酒宴的仪式称为“满月酒”。(三)百家衣

百家衣是婴儿服的一种,由一百个家庭贡献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百家衣是汉族育儿习俗,流行于我国多数地区。

每当婴儿出生后,孩子的奶奶、爷爷就要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并向百家近亲好友求乞布块,尤其是姓“刘”“陈”“程”的人家,谐音“留”“成”,在老人们看来,这些谐音都是吉利之语,能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所以,这些人家的一小块布头,老人们都会珍重地收留下来,布块的大小花色一般不会太讲究,但以蓝色为最好。因“蓝”谐音“拦”,只要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四)百家饭

百家饭是汉族民间育儿旧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凡是对孩子比较溺爱的人家,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爷爷会抱着孙子,佯装乞讨的样子,手拿破碗,沿街乞讨,讨饭的人家以一百家为宜,将讨来的菜、米烩在一起,煮成稀饭,给孩子吃下。人们认为吃了百家饭,孩子就能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吃过百家饭后,孩子的奶奶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麦面馍,用篮子挎上,沿着街道漫步,凡遇到小孩,就要送一个小馍给他,分发完100个馍之后,灾难也被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健康,长大成人,俗称“嚼灾”。(五)百日宴

百日宴是指初生婴儿一百天举行的庆祝仪式,又称百岁、百晬,是汉族民间诞育礼俗。在这一天,孩子的家长会招待亲友,祈愿孩子长命百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经济条件的改善,百日宴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场面也越来越大,消费也越来越高,百日宴也成了困扰人们生活的人情消费之一。(六)抓周

抓周礼是庆贺幼儿周岁生日的礼仪,据史料记载,该礼仪始于北齐,称作“试儿”,到了宋朝时期更加盛行,称作“拈周试晬”,后来在民间称作“抓周”。在婴儿一周岁时,亲朋好友会馈赠礼物,富裕人家设“周岁宴”,席间陈设书画、砚笔、算盘、秤尺、刀剑等器具让小孩拣取,视其喜爱,预卜日后。(七)上契“上契”,俗称“结契家”,是人们“六亲”之一,契父称谊父,契母称谊母,上契者自称谊男、女,亲谊比生父母仅次一筹。佛山人上契有五大特点:

1)不论富贵贫苦之家,因多产难养,担心年幼儿女夭折,便将儿女契给别人,希望儿女长大成人。

2)因儿女大病,认为是鬼邪所致,将其契与神佛,以求保护平安。上契时除入庙祭祀外,并将儿女姓名八字,用一小红纸写上,贴在神像身上。

3)一些富贵人家,各多子女,为了加重情谊,互相协助,各将一子,对换上契为契家。

4)因迷信神话“混元金斗”(粪桶)能服神鬼,便将儿女契给倒粪妇为谊子女。

5)有数代单传的老年人生了儿子后,契给子女成群之人,希望得到别人的福荫,使己子长大成人。(八)契神

契神,是传统的祈福习俗,父母为求婴孩健康成长,将婴孩过契给神灵,希望能得到神灵的庇护,使其健康长大。常见的有认土地公、关公、保生大帝、清水祖师、观音、妈祖等神明做干爹娘,也有认大自然的事物如石头、大树为干爹娘。契神一般限于未婚者,到准备结婚时,一定要去酬神,以表示自己长大成人,并感谢神明的庇佑。

在契神前,先要请定一位神仙做契,然后选择一个与准契儿无犯的好日子。将准契儿的父母姓名、准契儿的姓名及出生日期和住址、许愿的内容,写在黄纸或红纸之上。上契物品有上契者的新衣、新筷、新碗、新杯、新羹各一及柏叶二片、白米一等。祭神的礼品有斋素、糕点、五色果品、生菜、芹菜等,请定上契神明的金银衣物等,拜祭的礼品不在多少,只在乎个人的诚心诚意。

上契时,先在神案前摆好上述的物品,然后上长寿香一炷,小香三炷,读出上契资料及愿望,随之焚烧金银衣纸,将茶或酒洒在地上。回家之后,穿上新衣服,叶放在衣袋或摆在枕头之下,把米煮成饭或粥来吃,吃的时候要使用新的器皿,寓意是上契会丰衣足食,身体康健。(九)奶祭

在广东怀集县南部的一些地方,如果尚处于哺乳中的小孩夭折,亲人尤其是母亲不能亲自去埋葬孩子的。但是得表亲情,即母亲需将自己的奶汁盛在杯子中,给料理后事的人带去,将奶水斟在小坟头上,如此一连三朝,差人送奶水去坟前祭奠。(十)重行花烛

从前在浙江省台州地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风俗,叫“重行花烛”又称“再行金婚”,即夫妻结婚满六十年,再举行一次婚礼,祝贺两老一生恩爱,福寿双全。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能“再行金婚”,这是有一定条件的,一是原配夫妻;二是有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八种亲属齐全。因为条件比较“苛刻”,具备条件的人不多,所以,显得尤为珍贵。

重行婚礼前,老太太需先回娘家小住数日。到重行婚礼这一天,老太太凤冠霞帔,从娘家乘坐花轿起身。到达夫家时,出门迎接的不是“新郎”,而是儿子与女婿,老夫老妻拜过天地、祖宗之后,再行坐席。老两口面朝大门,坐在两张八仙椅上,桌上两边搭起五个烛台,点一对大金烛,烛台后再放一张八仙椅,再将十张八仙椅放在适当位置上,椅子上要坐满从亲邻中请来的“十全命”老太太,头戴凉帽圈,身穿大花袄,陪伴“新郎新娘”。

此时,堂前喜炮齐鸣,鼓乐高奏,儿、媳、女、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上堂叩拜,亲朋好友上前祝贺,二老起身还礼,俗称“吃暖房酒”。礼毕,后由孙子、孙女送二老入“洞房”,第二天还要再办礼饭宴请亲友邻舍。【婚姻风俗】

人们常说婚姻大事,自古以来,广府人就把婚姻看得很重,所以,民间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习惯。(一)媒家馆

清末,广州一带有一种媒家馆,它多是由一定社会地位的寡妇或者弃妾经营,专门收容一些未婚失身的女子、外逃的婢女、侍妾、妓女、还俗的尼姑等,给她们提供食宿,然后将其介绍给人做偏房继室,或嫁给有生理缺陷的男子,或嫁到穷乡僻壤去,从中收取介绍费,并讨回供养期间的食宿费。(二)送年庚

送年庚,古时称“问名”,俗称“问八字”。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接到庚帖后,用红柬写上“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让媒人带给男方。

男家将女家的庚帖放在祖先案前或米缸内3~7日,若家里没有打破器物、发生不吉利的事情,就会将男庚与女庚同时交给算命先生推算。

如果男女“八字”相配,就会将男子年庚也用红柬写上“乾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再托媒人交给女方,如彼此合意,即择日“下定”,所谓的下定就是男方给女方聘礼,如“八字”相冲,则终止婚事。(三)自梳女

旧时,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的未婚女子都梳着一条长辫子,结婚时,由母亲或女长辈替其把辫子绾成一团紧贴在脑后,称为髻。自梳女是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绾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四)不落家

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种假婚习俗,这是自梳女在遭到父母强迫嫁人并抗争无效时采取的折中办法,过门行婚礼但拒绝同丈夫寝处,三朝回门后就长期居住在母亲家,不再返回丈夫家,故称“不落家”。(五)姑婆屋

明、清时期,广东顺德一带有许多蚕女盛行不嫁,愿终生为处女的风俗,她们年纪大了就被称为“老姑婆”,她们结盟的仪式称为“梳起”,同住一起,居住的地方叫“姑婆屋”。(六)相睇

相睇是粤语方言,即相亲,指陌生男女在媒人介绍下出于求偶需要的初次见面。在过去,相亲的男女当事人是不能见面的,而是由父母长辈安排,通过媒人来传话,男女双方再约定见面时间,通常见面的地点会选择男女双方的家里。这一天,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会十分在意个人形象,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然而,双方是无法直接交谈的,只是互相偷看几眼而已。“相”完之后是否同意结亲,需要由媒人来传话。

相中之后,女方父母或家人会在媒人的陪同下,带着女儿,也可以不带女儿,到男方家里“看过活”,又称为“看家当”,以了解男方的家庭成员及家庭条件,看看女儿过门之后能否有好日子,“过活”看上后,就可以顺利成亲了。

相亲除了在男女方家里举行外,也可以在集上、庙上进行“庙面”,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会上,由媒人远远地一指,即完成“庙面”。一般情况下,男女双方只能匆匆地看上一眼,根本无法看得十分清楚,这种方法称之为“背看”。(七)九大簋

簋,原指古代放置食物之器皿,是当时贵族的食器或祭器。后来流传到民间,故广东民间有“九大簋”之说。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将盛宴总称为“九大簋”。

什么是“九大簋”呢?通常是指筵席丰盛,由九个大簋装放菜肴食物。古时祭祀,便常言“二簋”“四簋”“八簋”,全用双数,只有广州、香港、澳门一带,惯称盛宴为“九大簋”。

传统的九大簋有九道菜,第一道菜,乳猪拼盘或金猪成盘,也可用红烧乳鸽代替;第二道菜,发菜扒鸭或发菜蚝豉,也可用发菜配猪脚猪脷,因发菜与“发财”发音相近,因此这道菜是节日盛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第三道菜,豉汁蟠龙鳝或蒜子焖大鳝;第四道菜,蜜饯或白灼大虾,白切鸡或豉油鸡也可;第五道菜,酥炸或清蒸生蚝(或带子);第六道菜,香芋扣肉或果仁鸡丁;第七道菜,清蒸海鲜鱼,寓意年年有“余”;第八道菜,时菜炒杂;第九道菜,瑶柱粟米羹。

当然,不同的地方九大簋的九道菜也有所不同,如珠海的九大簋分别是虾米炖冬菇、猪皮胶炖田鸭、南乳冬笋炖花腩、白切鸡、柴火炖大白菜、荷兰豆炒双鱿鸡杂、蒜蓉炖海蚬、扣肉煲和咕噜肉。(八)婚礼三鸡

婚礼三鸡指的是爬路鸡、扎屋鸡、口水鸡,其起源久远,沿袭至今。

爬路鸡为一公一母尚未成熟的“笋鸡”,其寓意是爬开路途中的障碍和迷雾,让新娘来去无阻,娘家往返吉祥。在婚礼的前一天或当天上午,新郎的父母备好一对爬路鸡,放在轿底,请四位郎叔抬到女家。

扎屋鸡是在婚礼当天,女方家收下了男方送的爬路鸡之后,还给亲家的是一对精选出来的扎屋鸡,这对扎屋鸡带着新娘父母的希冀,希望女儿像鸟儿一样在新郎家扎下根基,爱屋及乌,早日兴家立业。

口水鸡,新娘夫妇头一次带着新生孩子去探亲,当他俩返家时,外公外婆除了用茶篮备好给亲家的礼品外,还要用染红的小笼子装上一对小乳鸡,让女儿带回家中喂养。娘家送口水鸡,希望外孙不流口水鼻涕、身体健康。(九)吃和合蛋

广东翁源一带,流行在洞房中吃“和合蛋”。一位如意大嫂端着一小碗热姜酒,酒中盛上两只鸡蛋,喜气洋洋地催促新郎新娘吃蛋。新娘子总是羞羞答答不肯张口,大嫂就念道:“一口咬到黄,两公婆有商有量;一口咬到白,两公婆商恰恰。”新娘在大嫂的祝福声中,只好张大嘴咬下大半个鸡蛋,众宾客立刻欢呼叫好。人们认为在洞房吃了和合蛋,日后夫妇就能相亲相爱,如果不吃则意味着关系不好,所以,这和合蛋是必须要吃的。(十)回门烧猪

旧时广州婚礼的最后一项仪式就是“回门”,即新娘回娘家,“回门”必须要准备的礼物就是烧猪,烧猪象征着新娘的贞洁。女家收到回门礼烧猪后,会分赠给亲友,以示女儿的贞洁。如果没有烧猪,新娘则被视为不贞,不但使娘家颜面尽失,男方家还可能退婚。【丧葬及祭祀风俗】

丧葬是指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在丧葬过程中,广府人有很多独特的风俗,而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广府人同样十分讲究。(一)担幡

担幡是汉族人治丧仪式之一,是指出殡当日孝子手执一棍,棍子顶端绑有白色布条,谓之幡,告知丧事之用;一谓由死者的长子嫡孙提着,代表引领亡灵升天,故又叫引魂幡。(二)买水

买水是送别先人的一种方式,是惠州鹅城一带的民俗,已经流传数千年了,据悉源于楚国的旧俗。买水是指大殓之日,孝子手执一钵沿街痛哭,行至有埠头的地方,就拿小钱扔入河中,然后用钵装水,回家于遗体旁上下擦三次以洁净亡灵。(三)毛箍驴

毛箍驴是流行于普宁一带的丧葬习俗,在当地出殡时孝子孝孙都要头戴用菅芒叶和稻草编成的“毛箍驴”,并用麻皮绳结五粒银纸团,比鸡蛋略小,前面一粒表示堵住了嘴巴,旁边两粒,表示堵住了眼睛,再旁边两粒,表示堵住了耳朵。意思是说,亲人去世,儿子只知道哭泣,其他的事情都不管了,所以凡有丧事,一律都是托付亲属料理,纸团用银纸揉结而成,到墓山以后放在坟头上。(四)烧花衣“烧花衣”意为给祖先送上新衣服,好让祖先穿上新衣服去看戏,俗称“公婆睇会”。旧俗认为公婆睇会是农历七月初九日起行,初十日到齐。所以,从七月十一日到十四日期间,是禁止在家磨谷舂米的,以免干扰公婆睇会。

十五日要清扫神台和“换盏”,就是把敬神的茶换上新鲜的,以迎接祖先十六日睇会归来后休息。十六日设三牲酒礼拜祭,为祖先洗尘接风。

在烧花衣这一天,一定要宰鸡鸭祭祀,烧红、黄、蓝、白、紫五色纸和银宝纸,作为供奉祖先的衣服和钱财。除敬奉自家祖先外,还要到屋外烧衣祭祀那些孤魂野鬼,以表善心。(五)盂兰胜会

盂兰胜会,俗称“舍衣”,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通常有一村或者几个村子联合举办。先选出几名“首事”(即理事),其中总值理一人,负责筹办盂兰胜会。捐款最多的一席用大盆,名“大慈”。三十七席之后则为“福首”,捐款两毫以下者,仅在榜上记名,捐款两毫以上者,除记名外,在十六日散坛时可领取一两多猪肉。所以,一些好面子又有钱的人家都会努力争取“扛盆”,“大慈”更是有钱土豪希望得到的荣誉。

盂兰胜会的具体活动是这样的:十一日设祭坛,搭棚竖幡,写上“盂兰胜会”横额,旁贴对联,棚中央摆上大拜桌,从庙堂接回菩萨供奉,并设一只纸扎“监制”(鬼王)和一只黄色大纸马放在拜坛上,让众人拜祭。

十四日开坛,请来喃呒二人登坛拜祭,将捐款人名字向“监制”宣读,然后将名单附在纸马身上,念完祭词后将纸马烧掉,表示将捐善款人名字送上了天庭,祈求赐福。

十五日晚上进行“舍衣”,先由两个喃呒上台“拜福寿”,然后唱《卖鸡》,至午夜十二时才开始“舍衣”。先点起篝火,由喃呒超度四方鬼魂暖身,准备领取新衣。一边喃呒念祭文,一边鸣锣呼唤“扛盆”,扛盆者领到盆(祭品)后,依次排好,喃呒对着祭品致意道:“男领男衣服,女领女衣裳,不得争先恐后;饮之不尽,食之无穷,逍遥人生,快乐无穷。一足踢开生死路,大家唱太平歌。”然后扛盆者上香进酒,香酒三巡,宣布舍衣──把衣纸、银宝和“监制”一起烧掉,至此舍衣仪式结束。

十六日散坛,开筵设席,捐得“扛盆”者参加宴席,吃完之后,可将盆拿走。捐款两毫以上的“福首”,可领到少量的猪肉,到此盂兰胜会结束。(六)送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