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曾经的难解之谜(科普知识大博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1:24:07

点击下载

作者:苗桂芳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破译曾经的难解之谜(科普知识大博览)

破译曾经的难解之谜(科普知识大博览)试读:

前言

科学普及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质,就能够有力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本书紧紧围绕人们生活身边的科学,以及青少年普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人体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中,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科学意识。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廷巴克图之谜

廷巴克图又称“通布图”,位于尼日尔河北岸,撒哈拉沙漠南缘,于11世纪末创建。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古城。此外,它还以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1988年,廷巴克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5~16世纪的廷巴克图是伊斯兰学术的一大中心,与巴格达、开罗和大马士革等城市齐名于世。这里的建筑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穆萨清真寺了。今日这样出名的伊斯兰建筑群在1325年创建,经过了几次扩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这座清真寺由2座宣礼塔和3座内院共同组成,2座宣礼塔中较高的那座是市内最高的建筑。

市区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创建于14世纪的斯科尔清真寺。在寺中耸立着一座装饰精巧的宣礼塔。16世纪,伊斯兰教学者都在寺中那方形的祈祷大厅里深造、论道。

非斯的老城之谜

非斯位于中阿特拉斯山麓,西端距首都拉巴特190千米,是摩洛哥国土上建立的最早的阿拉伯城市。非斯古城有着深厚的伊斯兰教文化底蕴,在那里还有两座分工明细的博物馆,声名远扬。1981年,非斯的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非斯老城,建于公元9世纪初,当时在位的皇帝是伊德里斯王朝的第二代。

非斯老城街道狭窄,主要运输工具是马、驴等。12世纪时,非斯的清真寺多达785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兼大学与清真寺于一体的卡拉奥。270根巨柱呈拱形相连,大厅内可供2万人同时做祷告。它不仅是伊斯兰思想传播的一个中心,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座高等学府。

位于非斯城南北坡上的两个城堡,修建于16世纪的萨阿德王朝时期,至今保存完好。北边城堡内有兵器博物馆、宝剑、马刀、大炮等兵器陈列在馆中。这些兵器有的是摩洛哥自己制造的,有的是外国赠送的,其中有把刻着中国汉字的宝剑,相传是中国皇帝赠送摩洛哥国王的礼品。城堡中的另一座博物馆是巴塔博物馆,其前身是一座王宫,目前馆内藏着历代王朝的珍宝。

阿伊·本·哈杜村

阿伊·本·哈杜村,位于摩洛哥的瓦尔扎扎特。它建于公元8世纪,由6座风格独特的“卡斯巴斯”建筑群组成,是“卡斯巴斯”建筑的典型代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阿伊·本·哈杜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卡斯巴斯”建筑样式在公元8世纪时极其流行。这一样式独特的表现是堡垒式的住宅、城堡式的粮仓。这座建筑异常牢固,在装饰技巧和砖的使用上,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们所使用的砖是泥土和稻草混合成的,这种砖的制作方法如下:先将两者拌好灌进木模,木模有两个槽,一次可制两块砖坯;然后将灌好的木模放在阳光下晒干,最后将其中的砖坯取出即可。建土墙时,先挖好基沟,后铺上石料,最后填土夯实。“卡斯巴斯”一般只在上部进行装饰。这一建筑式样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能根据需要,将装饰砖竖垒或者横砌成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

古都梅克内斯

古都梅克内斯,位于摩洛哥的梅克内斯,距首都拉巴特以东约130千米。于11世纪时,由穆拉比特王朝建造,17世纪达到鼎盛,阿拉穆国王穆莱·伊斯梅尔便将都城迁到这里。城中的广场、城门、清真寺及王宫建造得非常有特色。1996年,古都梅克内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迪姆广场位于梅克内斯老城区中心,广场上有3座喷水泉。凯旋门于1732年在广场南边建成,它是北非最美丽、最壮观的凯旋门。城的东北侧是杰迪德门,它是梅克内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城门。建于17世纪的贝尔旦城门位于城北。弗米斯门是梅克内斯最有代表性的城门,城门两侧立着两座带雉堞的塔楼。装饰在城门上的黑色阿拉伯文字及绿色的曲线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老城区的南部是王宫地区,这里有穆莱·伊斯马尔陵墓。此陵墓分为清真寺和穆莱·伊斯马尔墓两个部分,镶嵌在清真寺壁龛上的绘画堪称伊斯兰教艺术的瑰宝。

沃吕比利斯的考古遗址

坐落在摩洛哥梅克内斯以北30千米处的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曾被称为“法老的宫殿”,相传这座城市的兴建者是摩西时代的埃及法老。1874年,沃吕比利斯遗址被发现,而大规模的发掘则始于1915年,大批大理石人头像和青铜人像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它们制作精致,值得珍藏。此外,沃吕比利斯遗址的建筑风格十分奇特,在学术上具有宝贵的价值。1997年,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沃吕比利斯的凯旋门是在公元217年建造的。与此城的中心广场连结在一起的是“巴西利卡”,那里是法庭开庭和召开商业会议的地方。人们还常常在那里避雨。值得一提的是,此建筑带有柱廊。沃吕比利斯的建筑举不胜举,诸如俄耳甫斯的房子、艾弗伯斯带柱廊的房子、维纳斯随从的房子、高利尔那斯的浴室等,跟意大利庞贝城中的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摩洛哥第一个阿拉伯王朝——摩洛哥伊德里斯王朝的发源地就是沃吕比利斯附近的伊德里斯,后来那里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伊德里斯王朝开国君主的遗体就埋葬在那里。圣墓和清真寺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建筑风格。

莫桑比克岛之谜

莫桑比克岛是印度洋上的一座小岛,距非洲大陆3500米,该岛长3000米左右,宽约500米。该岛由葡萄牙航海家发现并命名。整个小岛建成了一座莫桑比克城,城内既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那可以见到16~17世纪的建筑风格和防御工事。1991年,莫桑比克岛被世界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1493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前往印度,途经好望角时,他们受到当地苏丹的盛情款待。这个热情好客的苏丹名叫穆扎·阿鲁·比克,由于语言的不同,葡萄牙人将其误听为“莫桑比克”,而且还将其作为这个小岛的名称。

莫桑比克城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要塞、旧城区和居民区。这些房屋建于16~17世纪,房屋四周大都涂着鲜艳的色彩,在阳光下非常耀眼,而且都有坚固的屋顶。房子一般带有小院。在海边建有商人的宅院。岛上通用的语言是斯瓦希里语和古吉拉特语。

莫桑比克岛上的圣塞巴斯蒂要塞,在战争时代,曾一度忠诚地守卫着这座小岛。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古老的大炮上看出它当年的雄风。

岛上的圣弗兰西斯科·扎比埃尔学校最初建于1620年。1760年,葡萄牙人在圣保罗式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建,并且巩固了防御设施。另外,还有许多来自葡萄牙和印度的艺术珍品,都被陈列在礼拜堂和钟楼里。

耶路撒冷城究竟在哪里

谁都知道耶路撒冷是一座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世界名城,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它现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中部。在希伯来语中,耶路是城市,撒冷意为和平,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的意思。

相传犹太人即希伯来人原居住在两河流域地区,后由部落首领亚伯拉罕率领南迁到迦南,即后来的巴勒斯坦。到亚伯拉罕之孙时代为逃荒又向南移居到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带。根据《旧约·出埃及记》记载,犹太人在埃及生活的数百年间,受尽埃及法老的剥削和奴役,埃及统治者不仅把他们当成奴隶,而且还企图灭绝其种族。在忍无可忍情况下,犹太人决定逃离埃及。他们在首领摩西统率下,经过艰难困苦的长途跋涉,渡过红海,穿越西奈沙漠,终于回到了“流奶滴蜜之地”的迦南定居。公元前10世纪,古代以色列王大卫统一了犹太各部族,建立起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10世纪,大卫儿子所罗门登基时,在耶路撒冷城内的锡安山上建起了一座犹太教圣殿。这座殿堂长200米,宽100米,巍峨壮观,富丽堂皇,成为当时犹太人进行宗教祭祀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从此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的圣地。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占领了耶路撒冷,一把火焚毁了犹太教圣殿,重建后的圣殿到罗马帝国统治时期重遭厄运,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赶到欧洲各地,圣殿从此未能恢复。犹太人在圣殿废墟上垒起了一道长46米的石头城墙,并把城墙命名为“哭墙”。现“哭墙”成为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基督教诞生远在犹太教之后,大约在公元1世纪中叶。传说基督教主耶稣就降生在耶路撒冷南郊伯利恒小镇附近一个马赫德山洞里,这里后来建造了马赫德教堂。耶稣青年时代在耶路撒冷上学,出学校又在那里布道,自称救世主。耶稣的传教受到犹太当局的仇视。他们勾结耶稣12门徒之一的犹大,设计活捉耶稣,将他钉死在耶路撒冷城外的十字架上,并埋葬在当地。据《圣经》传说,耶稣在被钉死的3日后复活,升入天堂。公元335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古一世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耶路撒冷时,在耶稣墓地上建起了一座圣墓教堂。基督教徒就此将耶路撒冷奉为圣地。

至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到阿拉伯半岛传教布道,当时广为流行着关于穆罕默德夜游的神话传说。相传他在麦加传教遭到贵族反对。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天使给他送来一匹女人头的银灰色牝马,他骑着这匹马奔驰到耶路撒冷,马蹄一脚踩在一块圣石上,顿时,马直向七重天飞腾而去。在接受上天启示后他连夜赶回麦加城。伊斯兰教重要教义“夜行和登霄”典故就出于此。由于这段神奇的佳话,穆斯林把耶路撒冷奉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个圣地。

耶路撒冷成为三大宗教圣地后,三大教派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各自都想独占圣地。据历史记载,自耶路撒冷这个城市诞生至今,已18次被战火夷为平地。然而这座城市一次次奇迹般地复兴和重建起来。它之所以没有在地球上消失,就是因为它作为宗教圣地,得到世界的公认。

但是,近几年来,一些西方学者对这座城市的原来所在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独特的看法,认为耶路撒冷不在古代的巴勒斯坦境内,而是在沙特阿拉伯。持这一见解的代表人物是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历史和考古系主任、历史学教授卡马勒·萨里比。他在《圣经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一书中明确指出,上帝赐给犹太人的“流奶滴蜜之地”,实际上在当今沙特阿拉伯境内从麦加到沙特——也门边界附近的红海之滨、一块长约200英里的狭长地带内,连同以色列的大卫和所罗门王国及第一圣殿都在沙特境内,即现在的阿西尔省和希贾兹省。他采用了语言学的方法,在广泛调查沙特城镇和乡村地名、并把它们同《圣经》上记载的几千个地名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来修正地理位置。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对阿拉伯半岛上一些非阿拉伯语地名进行研究、比较,认为阿西尔省、希贾兹省内有些村庄名字同《旧约全书》里的主要地名十分相似,如基里班的阿西里村就是《圣经》中的希布伦,也即亚伯拉罕墓葬地,而锡安山则在今天的西以安山村,地处阿卜哈西边。萨里比说,考古学家认为在离这个山村50英里远的阿尔瓦·萨拉姆或阿里·希里姆地下,保存着所罗门王国时代的古都耶路撒冷,发掘阿西尔土地将使古代以色列遗址再现。

美国东方研究院院长、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家詹姆斯·索尔表示不能苟同萨里比的观点。他认为希布伦和耶路撒冷就是在《圣经》中说的地方,这是为考古学家以大量事实所证实了的,而萨里比仅用简单的语言分析法就推翻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结论,这是不科学的。他说:“古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都起源于同一种闪米特语族的语言,而就两者均无元音仅用辅音来说,我敢打赌,人们能在远至埃及、甚至非洲找到同样的地名。这样就可得出结论说,其实古耶路撒冷是在内罗毕”。

但萨里比坚持他的观点。两家的争论始终不息。

现在,古耶路撒冷究竟在哪里,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争议。萨里比预言“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中,将见分晓”。但多数人表示不容乐观。因为沙特人不欢迎考古学者到他们国土上寻找真正的以色列,而以色列则声称对现占领的土地拥有所有权。所以要用事实来证明萨里比的看法,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耶路撒冷原来究竟在哪里,还不是短期内能最终定论的。

古罗马庞贝城之谜

在意大利半岛西南角坎佩尼地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名城——庞贝城。它曾经是罗马富人寻欢作乐的胜地,它曾经是一座人口超过2.5万人的酒色之都;它也曾经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小城。然而在一夜之间,这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公元79年8月24日这一天,维苏威火山突然醒过来了。突然之间,火山喷出的灼热岩浆遮天蔽日,四处飞溅,浓浓的黑烟,裹挟着滚烫的火山灰,铺天盖地地降落到庞贝城,令人窒息的硫磺味弥漫在空气中,弄得人头昏脑胀。很快,厚约5.6米的熔岩浆和火山灰就毫不犹豫地将庞贝城从地球上抹掉了。

1748年,一位当地的农民偶然发现了埋葬于地下1000多年的庞贝城。即使到今天,庞贝城也只有3/5被考古学家们发掘出来,仍有许多死难者、器具和建筑物被深深地掩埋在地下,尽管如此,富丽堂皇的庞贝城也使人们产生无限遐想。

庞贝城占地面积1.8平方千米,用石头砌建的城墙周长4.8千米,有塔楼14座,城门7个,蔚为壮观。纵横的4条石铺大街组成一个“井”字形,全城被分割成9区,每个城区又有很多大街小巷相通,金属车轮在大街上辗出了深深的车辙,历历在目,仿佛马车刚刚驶过一般。

在大街的十字路口都设有高近1米、长约2米的石头水槽,用来向市民供水。那么水槽里的水又是从哪里引来的呢?原来水槽与城里的水塔相通。水塔的水则是通过砖石砌成的渡漕从城外高山上引进来的,然后分流到各个十字路口的公共水槽中,这个系统也为贵族富商庭院的喷泉和鱼池供水。

庞贝城里还有3座大型剧场,其中最大的一座剧场位于城东南,建于公元前70年,可容纳观众2万人,也可以当作角斗场,当年人与人、人与兽的角斗就曾在这里举行。

这座大型剧场的东侧还有一座近似正方形的圆形体育场,边长约130米,场地三边用圆柱长廊围住,黄柱红瓦,金碧辉煌,场地正中是一个游泳池。这个体育场估计能容纳观众1万余名。

城西南有一个长方形广场,是全城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四周建有官署、法庭、神庙和市场。

城市至少建有一座公共浴室,不但冷热浴、蒸气浴样样俱备,还附有化妆室、按摩室,装修也十分到位,墙上还用石雕和壁画装饰着。

庞贝城遗址充分反映了古罗马社会的道德沦丧,一部分人沉溺于酒色,纸醉金迷,生活糜烂。庞贝城明显有两多:一是妓院多,二是酒馆多。不堪入目的春宫画画满了妓院的墙壁,各种淫荡的场画在墙壁上随处可见,城内酒店林立,店铺不是很大,酒垆与柜台都在门口,酒徒可以站在柜台外面喝酒,酒鬼们在一些酒店的墙壁上留下了信手涂鸦的歪诗邪文,至今依稀能够辨识出来。

比起埋在地下20米~30米深且被新城覆盖的赫库兰尼姆,庞贝城埋在地下平均深度为3.6米,较易发掘,但要运走那么多的泥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整个庞贝遗址就是一座博物馆,用外墙围成,不准任何人居住,更不准车辆入内,而在遗址外围,逐渐形成了一座几万人的游览城市。

一座死城就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重见天日。它反映了古罗马时代城邦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一座世界少有的天然历史博物馆。

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城

在负有盛名的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座著名的楼兰古城。它的遗址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罗布泊洼地的西北边缘。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提到这座城市。这样看来,楼兰王国在当时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它在中西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公元前77年,汉朝皇帝将楼兰的国名改为鄯善。

昔日绿草遍地,车来车往,门庭若市的繁荣古城——楼兰,在公元4世纪以后。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城廊巍然。人物断绝”的不毛之地。

现在,由于探险和考古发现不断进步,楼兰文明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荟萃了东西方文明的楼兰古城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了起来。在宗教信仰和物质习俗方面也均表现出这种特点。

新疆文物考古所在尉犁县营盘古城附近发掘的一座汉晋墓地,出土文物包括汉晋的绢、绮、缣、丝绣、织金锦、汉代铁镜,这些物品都带有明显的中原风格,已发掘出了带有中亚风格的麻织面具、黄金冠饰、金耳环和金戒指等,还有来自波斯安息王朝的玻璃器皿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毛纺织品,等等。可以说当时天下的宝物很多都聚集在这一座小小的墓地之中。

如1997年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正是塔克拉玛于沙漠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从地域位置看处于各主要文明的边缘,似乎是一个“文化边缘地带”,而实际上却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展现的舞台,是各种文化聚集融合的场所。

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文木简和文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当地行政机构和驻军的各项公文及公私往来信件,从中不但可以看出楼兰城的军事力量和状况,和各屯区农业生产、水利与生活的一些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到楼兰城内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情形,如城内设有仓库、客馆和医院,有制造铁工具和兵器的手工业,有以谷物丝帛作价的商业活动。此外,文书还记录了一些有关城内居民与户口、法律等方面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文书是当时楼兰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真实写照。

然而,公元4世纪以后,这样一个绿草遍地、人口繁盛的绿洲却瞬间消失了。黄沙漫漫,盖住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一望无际的沙漠代替了昔日的绿洲,只有丝绸之路上留下的斑斑白骨暗示着这曾经是一个商旅云集的贸易中转站。文明就这样突然中断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一切呢?从楼兰古城出土的汉文简牍中可以知道,当时楼兰王国的农业生产每况愈下,又联想到楼兰处于沙漠之中,我们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的自然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源日益不足,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最终导致了楼兰文明的覆灭。楼兰人不得不放弃他们曾经坚守的故国,四处逃散,而文明也就消失了?

令人惊奇的土耳其地下城市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神奇而又古老的地方,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土耳其的格尔里默谷地,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堡,这一地貌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形成的。真正使卡帕多基亚闻名世界的是这里地下城市的发现。

迄今为止,人们在这一地区发现了大约36座地下城市。其中并不是所有的都像卡伊马克彻或代林库尤附近的地下城市那么大,但都称得上是城市?现在人们已经描绘出了这些城市的俯视图。熟悉这一地带的人认为,地下城市的数量肯定比这要多。现在所发现的地下城市相互间都相通,以一系列地道连接在一起。连接卡伊马克彻和代林库尤的地道,足有10千米长。

令人惊奇的是地下城市确确实实存在着,可谁是建造者呢?它们是什么时候建成的?用途又是什么?对此。人们众说纷纭。当然也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史实之一是,据记载在基督教早期,这一新生宗教的信徒为了寻找避难之地来到了此地。最早的一批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3世纪,以后一直延续到拜占庭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军队攻打坚固的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然而考古学家发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建造者,因为在他们到来之前地下城市就已存在。

这一带的地基是由凝灰岩构成的,因为附近就是火山群。只要有黑曜岩,即火石,地基就十分容易被凿空,而火山在这一地区十分常见。就这样,也许花了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地基就被掏空了。地下城市大多是超过13层的立体建筑。在最低的一层,人们甚至发现了闪米特时代的器物。

问题是人们修建这些地下城市有什么用途?他们为什么要躲避在地下?一个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对敌人的畏惧。谁会是敌人呢?

首先,假设地面上的敌人拥有军队,在地面上,他们肯定能看到耕种过的土地和没有人烟的房屋。而地下城市里建有厨房,炊烟将通过通气井冒出地面,很容易放敌人发觉。人们都知道要把呆在鼠洞般的地下城市里的人们饿死或者封闭通气通道憋死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人们恐惧的不是地面上的敌人,而是能飞行的敌人。这个猜测是否有道理呢?

当然有。根据闪米特人在他们的圣书《科布拉·纳克斯特》中的记载,我们知道所罗门大帝曾经利用一只飞行器把这一地区搞得鸡犬不宁。不仅他本人,他的儿子,所有服从他的人,也都曾乘坐过飞行器。阿拉伯历史学家阿里·玛斯乌迪曾描述过所罗门的飞行器,并大致介绍了他的部族。当时的人类对于飞行器现象产生恐惧,这是很有可能的。也许他们曾被剥削、奴役过,所以每当报警的呼喊响起来的时候,人们就纷纷逃进地下城市。当然这种说法也仅仅是一种推测。人们至今仍不知道土耳其地下城市的真正用途,但神秘的地下城市却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宏伟壮丽的“空中之城”

恐龙灭绝了,猛玛象消失了,它们留下了化石;印加人搬家了,他们留下一座空城:马丘比丘。

为寻找传说中“消失了的城市”,美国探索家海瑞姆·宾汉姆及其探险队于1911年6月24日来到了波涛汹涌的圣河——乌鲁班巴河峡谷,在云雾缭绕的山顶上,他们发现了已经被废弃了近一个世纪却依然雄伟壮丽的“空中之城”——马丘比丘这座神秘的古城。

古城位于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以北118千米处,名字取自它所在的山峰,字面意思是“老山峰”。它三面临河,一面靠着白雪皑皑的萨而坎太山,地势极为险要。

城中建筑极具宗教色彩,凡是磨制光滑、对缝严整的建筑均为神庙。且都配备三扇窗,缝与缝之间没有任何黏合物粘接,连最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像是在玩拼图一样被巧妙地连接起来,与其他的印加遗址的风格大相径庭。“神圣广场”位于城市中央,一座巨大的日晷矗立在那儿,马丘比丘人通过它来测定时间。在古城的一端还有著名的太阳神庙和“拴日石”,印加人希望用拴日石永远留住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太阳——万物生命和希望的起源。

勤劳的马丘比丘人还在城堡对面的山峰上筑出一层层梯田,并在每一层开凿了引水渠,引来雪水浇灌农田,企望获得丰收。

拥有如此美丽而逍遥的空中之城,马丘比丘人却弃之而去,没有任何留恋,没有任何说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西班牙征服者的原因,可是,根据历史记载,当年侵略者的铁蹄并未能够踏向这里,并且,考古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早在1533年,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之前,马丘比丘人就已经离开了这座美丽的“空中之城”!即使真的是因为西班牙人的入侵,想想印加帝国的雄厚实力,拥有万骑精锐的印加人,居然不敢和100多人的西班牙入侵者做殊死的战斗?恐怕说不过去。

天灾?部落战争?奴隶反抗?种种怀疑都没有任何痕迹能够说明。今天的考古学家在绵延的安第斯山脉中,陆续发掘到许多印加帝国的遗迹,证明印加人确实是抛弃了他们美丽的家园,在荒芜的山地中再建他们理想的国度。

印加人为什么要在如此之高的地方建这样的一座城市?他们为什么又弃之而去?这种种谜团还有待人们解开。

吴哥古城之谜

历史总留下很多遗憾,光阴总毁去太多珍奇。庞贝古城、玛雅文化遗址已让人们感慨不已。吴哥古城更在丛林之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吴哥古城是柬埔寨的象征,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它与埃及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观”。12世纪前半叶吴哥王朝全盛时期,信奉婆罗门教的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为了祭祀“保护之神”毗湿奴,炫耀自己的功绩,而建造了著名的吴哥窟(小吴哥)。

大吴哥位于吴哥窟的北部,是耶跋摩七世统治时期建造的新都。吴哥城规模非常宏伟壮观,护城河环绕在周围。城内有各式各样非常精美的宝塔寺院和庙宇。在吴哥城中心的是巴扬庙,它和周围象征当时16个省的16座中塔和几十座小塔,构成一组完美整齐的阶梯式塔型建筑群。重现于世的吴哥古迹,具有独特和永久的魅力,这使世人为之倾倒、赞服,同时又使人们产生了无穷的遐想和许多疑点。

疑点之一,何人建造了美妙绝伦的古城。它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精雕细琢,遍布浮雕壁画,其技巧之娴熟、精湛,想象力之丰富、惊人,使人难以置信,以至于长时间流传吴哥古迹是天神的创造,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在垒砌这些建筑时,没有使用粘合剂之类的材料、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和形状紧密相连。丝丝入扣。时至今日,吴哥古迹的大部分建筑虽历经沧桑,仍岿然不动。吴哥古迹充分向人们展示了柬埔寨人民高度的艺术才能和充分的智慧。

疑点之二,通过对吴哥城的规模进行估计,在这座古城最繁荣的时候,至少近百万居民生活在这儿。可是为什么这样一座繁荣昌盛的都城竟会淹没在茫茫丛林里呢?它的居民为什么都不见了呢?有人猜测,流行瘟疫或霍乱之类的疾病,使他们迅速地在极短时间内全部死去。还有人猜测,可能是外来的敌人攻占这座城市后,将城里的所有居民赶到某一地方做奴隶去了。

疑点之三,在柬埔寨历史上放弃吴哥是一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一度强大的吴哥王朝的瓦解。那么,是不是有别的因素呢?中国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结局与暹罗人的不断入侵有关,这使得高棉人做出了撤离吴哥的最终决定。自从暹罗人不断强大后,使高棉人蒙受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日益衰竭的国力使高棉人无法应付暹罗人的挑战,只好采取回避的方法。O·W·沃尔特斯博士也有相似的看法。但是他认为,吴哥王朝的衰弱和抵抗力的丧失,并非完全是暹罗人所造成,而是高棉王族之间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后果。这时,暹罗人入侵,从而导致了吴哥王朝放弃古城之举。

15世纪上半叶,吴哥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曾经繁华昌盛的吴哥城杂草灌木丛生,逐渐被茂密的热带森林所湮没。由于有关柬埔寨中古时代的史料极其缺乏,重现于世的吴哥古城只能有待后人去探索研究。

代表世界中心的卡萨格兰德

卡萨格兰德的名称出自西班牙语,意为“大房子”,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的一个几乎湮没无闻的史前村落,是一座神秘的四层建筑,由霍霍卡姆入营造并使用。霍霍卡姆入的名称意为“已经离去的人”,约于公元前300年出现在这一地区,大概是由墨西哥迁移而来的,在此地繁衍生息到公元14世纪。有关这一民族的情况已无据可考,但有一点却是清楚的,即他们都是些技艺高超的运河工程师,用所掌握的灌溉技术,在荒漠中从事农耕,他们又是出色的珠宝工匠,似乎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他们的文化在1000—1400年间达到顶峰。

卡萨格兰德在1450年已被弃用,直到1694年欧洲人前来寻访才为世人所知。有位耶稣会传教士曾说它“大如城堡”。这座建筑现在处于略遭毁损的状态,它的上方加建了一个保护性金属顶棚,但保存得还足够完整,使我们有可能对它的结构做出鉴别。其基座长18米,宽12米,墙基建在深槽中,墙体用生硝土坯砌就,墙高10.7米,底部宽2米,向上逐渐收窄,至墙头处变为70厘米。这座建筑有600余根横梁,采用松木、杜松木和冷杉木做成。这几种木材需从80公里以外的地方输入。整座建筑共有11间房间。顶层只有一间单间,作为一个较小的单元建在下面各层的上方。这是一座奇特的建筑,其奥秘之处尚未被考古学家们彻底揭开。不过,在建造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苦尝试依然证明这座建筑物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它毕竟还耸立在那里,而这处遗址上的其他村落早已全部被湮没在荒漠之中。

西墙上部的两个角上共有两个孔,一个为圆形,一个为方形。这或许是卡萨格兰德最为奇怪的特征。研究者们指出,从南面的方孔中可以看到处在18.6年周期中的一个最远的月落点,从圆孔中可以看到仲夏日落点。在只有一个单间的顶层上开有孔洞,可在不同的时间里与重要的日出点和月出点构成准线。

大多数权威都认为,卡萨格兰德是某种类型的天象台。但是,曾在北面不远处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一起生活了5年的人类学家弗兰克·汉密尔顿·库欣,于1887年所取得的考察结果,从中有可能找到据以了解其深层含义的线索。库欣注意到,这座建筑的布局与邻近的霍皮人在玉米地祝圣仪式上所设置的图案相似。这一深刻见解又由另一位人类学家戴维·威尔科克斯加以发展。他认为,卡萨格兰德的天文功能表达的是在玉米地祝圣仪式上受到尊奉的概念。按照这些概念,玉米地的中心区域代表中央山丘,玉米地周围的区域代表4个基本方位以及天顶和天底上的山丘。以此观之,卡萨格兰德应是这种仪式图案具体的三维再现,中心的那层房间代表天底、天顶和中部,即世界中心,周围的房间代表四大方位。

南马特尔遗迹之谜

在留太平洋波纳佩岛的东南侧,有一个名叫“泰蒙”的小海岛,人们也把它叫作“墓岛”。它之所以叫作“墓岛”,是因为岛上有一处往大海里伸出去的珊瑚浅滩,浅滩上面耸立着89座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全都是用巨大的玄武岩石柱纵横交错搭起来的,大约有4米那么高。人们如果站在远处望去,它们就好像是一座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要是走近了再看,它们又好像是一座座神庙。有人说这些建筑物是远古时代人们的坟墓,它们之间环水相隔,形成了一个个的小礁岛。所以,人们也就将泰蒙岛叫作“墓岛”。

泰蒙岛是一个非常小的海岛,岛上没有玄武岩石头,人们建造那些建筑物用的玄武岩石头都是从波纳佩岛运送过来的。当地人把这些建筑物叫作“南马特尔”,这些建筑物叫作“南马特尔遗迹”。在波纳佩岛人的语言当中,“南马特尔”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众多集中的家”,另一个是“环绕群岛的宇宙”。

泰蒙岛上的南马特尔遗迹有一半都是湮没在海水里的。所以,人们只有在海水涨潮的时候,划着小船进去。海水退潮的时候,这些建筑物的周围就会露出一大片特别泥泞的沼泽地,小船根本进不去,人要是走上去特别容易发生危险。

南马特尔遗迹的那些古代坟墓,从来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据当地的人们说,关于那些古代坟墓的来历,都是靠当地酋长一代一代地口头传授下来的。酋长们之间到底传授的是什么内容,只有酋长自己和可继承酋长宝座的人才知道。另外,酋长们在口头传授那些古代坟墓来历的时候,还有一条特别严格的规矩,就是绝对不能向外人、哪怕是自己的亲属泄露出去,不然的话,就会遭到诅咒,死神就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当地的人们说,别以为这是在吓唬人,因为这种可怕的事情确确实实地发生过!

1907年,德国军队占领了波纳佩岛。有一个叫伯格的德国人担任了波纳佩岛第二任总督。这个伯格总督对南马特尔遗迹特别感兴趣,尤其对埋葬着一个叫伊索克莱酋长的那座坟墓充满了好奇,总想把坟墓挖开看一看。

有一天,伯格想尽一切办法,终于从当时酋长的嘴里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那座坟墓的情况。于是,他立刻下令挖掘伊索克莱的坟墓。没想到,诅咒应验了,死神降临到了伯格的头上。在他下令挖掘伊索克莱酋长坟墓还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他就突然暴死了。

19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叫伯纳的德国考古学家听说了南马特尔遗迹的事情以后,也前来发掘。结果,死神很快就降临到了伯纳的头上,他同样莫名其妙地暴死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波纳佩岛。有个叫杉浦健一的日本学者,一心想要把南马特尔遗迹里面的文物弄到手,不仅可以写出令人惊叹的学术论文,还可以得到数不清的财宝。可是,不了解那些古代坟墓的秘密,就没办法挖掘它们。那么,怎样才能得到那些古代坟墓的秘密呢?杉浦健一命令几个士兵去抓来酋长。酋长面对侵略军的刺刀,只好把古代坟墓的秘密说了出来。没想到,几天以后,晴朗的天空突然亮起一道道闪电,随着又响起了一阵阵霹雳。这个酋长正在房屋里呆着,突然一道闪电进来,一下子就把他劈死了。杉浦健一也在屋子里,打算把记录的古代坟墓的秘密整理一下。他刚把记录整理好,也突然暴死了。

后来,杉浦健一的一个学生拿着他的那些古代坟墓的记录,找到了一个名字叫泉靖的教授,请他继续整理出版。奇怪的是,泉靖教授不久也突然暴死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去探究南马特尔遗迹的秘密了。

就这样,除了泰蒙岛的酋长,不管任何人只要想得到南马特尔遗迹的秘密,最后都得到了突然暴死的下场。那些泄露了南马特尔遗迹的酋长,不管他是怎样泄露的,同样也莫名地死去了。

南马特尔遗迹究竟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近些年来,一些学者陆陆续续到了波纳佩岛,对泰蒙岛南马特尔遗迹进行了考察。他们都认为,南马特尔遗迹这项工程简直是太宏伟了,整个工程用了大约100万根玄武岩石柱。这些石柱是从波纳佩岛北岸的采石场开凿下来的,经过加工以后再用木筏子运送到泰蒙岛上。

考古学家丹尼肯曾对南马特尔遗迹作过详细的报告:这个小岛与其他小岛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拥有奇特的东西。万神庙,小玄武岩城,史前居民的难以置信的静谧去处,就在这个并不比一个足球场大的热带小岛之上。

遗址地区虽是处在杂乱无章之中,但设施的平面图仍然清晰可辨。就如同在做棍棒游戏一样,无数大小棍棒极重叠码放,分层排列,井然有序。而这决不可能是随便在这儿做的游戏,因为这些棍棒都是些有数吨之重的玄武岩圆柱和玄武岩石块。迄今为止的所有研究都认为,这些玄武岩棍柱是冷却了的火山熔岩。但是,这里的火山熔岩却完全依据标准,在大致相同的长度下凝结成六角或八角柱,这不由不令人费解。

鉴于在波纳佩岛北岸堆满了柱状玄武岩的事实,做出这样的假定:这种一流的和做了精密加工的建筑材料,是在该岛的北岸被切割开后,进行加工的。波纳佩岛和南马特尔岛相距很远,运送它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平均3——9米长,往往超过10吨重的玄武岩块,可以说肯定要从波纳佩岛的北岸穿过迷宫似的丛林水道,经过几十个同样适合修建那些建筑物的岛屿被运往南马特尔岛。之所以排除在陆地上运送它们的可能,是因为自太古以来的倾盆大雨,白天会反复淹没茂密的丛林,此外波纳佩岛是个多山的岛屿。如果人们甚至还接受这样的看法,即丛林中的道路是随意可以开辟的,并已拥有能翻山越岭、钻掘开挖沼泽泥潭的手段,那么如此重物最终就能到达该岛的东南角,然后人们再把它们装到船上。

水上运输大概是通过木筏子进行的。不过一位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原始土著人把这些玄武岩块挂在他们的独木舟下面,用这种方式减轻重量,然后再逐块运往南马特尔岛。

在60米长的一个地段上,共有1082个大柱子。该建筑呈正方形,这四面外墙表明有4782个部分。连同用于充填建筑物房间体积的玄武岩柱子,主体建筑占用了约3.2万块柱石。但是主体建筑只是这个大建筑物的一部分。

在这个岛上有多条水道、多座坟墓,多处隧道和一面860米长的大墙,大墙最高点为14.2米。呈直角大墙的主要地段建在丰台上,也是用第一流的玄武岩细方石修建的,并呈阶梯形。主要殿堂有80多个附属建筑物。如果人们把3.2万这个数作为根据,来估计一下仅这80个建筑物所使用的玄武岩柱的数量大概是40万块的话,与其说是太多,不如说是太少。如果人们刨根究底地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那些解释是极其荒谬的,其荒谬处有:

在时间上,当南马特尔的建筑物出现之时,在波纳佩岛上只有少量土著。在岛的北岸的取石工作是非常繁重、费事艰辛和旷日持久的。穿越丛林运送加工好的石块需要一大群身强力壮的男子汉。把这些大石块捆绑到独木舟下面,装卸工的数量也是可观的。一定数量的岛上居民,最终也还得收获椰子、捕鱼和操心一日三餐。如果每日把4吨或更多吨位的沉重的玄武岩大柱运抵南马特尔的南岸,那么即使以现有的技术能力,它大概也是一项巨大的值得钦佩的成就。请设想一下:365日天天都干活,天天卖苦力,那么每年要把1460块玄武岩大石块运到南马特尔岛,需要296年,也仅仅是把材料运至建筑现场。

但如果在波纳佩岛北岸已经有玄武岩采石场,那么为什么人们不在主岛上修建起这一建筑物呢?人们为什么要在一个远离采石场的小岛上修建它呢?

南马特尔并非是座“漂亮”的城市,以前肯定也不是。那里没有浮雕,没有雕塑,没有塑像或者压根儿就没有原材料。那是一个使人战栗、叫人难以接受的建筑风格。把玄武岩块僵硬、原始、让人感到害怕地层叠堆积起来。这种建筑很令人惊奇,因为南太平洋的海岛居民始终以夸张方式用花纹图案装饰他们的宫殿或要塞。宫殿和要塞据说是国王朝贺或天神决定和解的场所。而南马特尔的斯巴达克式的大墙工程排除了这种可能,难道它是一个防御工事?

为了给南马特尔遗迹之谜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们以复活节岛的情况来推测南马特尔的情况。

几乎全球各地自古就有大洪水的传说,岛屿土著人世代也普遍流传大洪水的故事。以复活节岛为例,岛上土著人世代口述相传,当地以前本来是块名叫希瓦的大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沉没的太平洲。后来被大洪水淹没,大部分地区都淹没在太平洋海底,只有复活节岛、波纳佩岛、夏威夷岛等诸岛——这些当年的高山险峰尚突出于海平面。而夏威夷的正确发音和希瓦极为相似。太平洋岛国斐济的首都就叫苏瓦。与复活节岛遥隔万里的新西兰土著人也把他们祖先的土地称作希瓦,据他们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新西兰东方的希瓦土地,后来因为陆地淹没,才逃到现在的新西兰。

从全球地质化石等许多资料来看,在地球的旱季里,海水大踏步地退缩,太平洋诸岛都成了希瓦大陆的高山,富饶美丽的希瓦大陆孕育出了高度的文明——今天被称之为太平洲的文明。这样要建成南马特尔巨石城、海底巨石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群和诸岛巨石建筑的人力、物力、技术力量都是具备的。

后来洪水淹没了希瓦大陆,幸存者不得不逃往大洋洲和太平洋的孤岛——昔日的山峰上。从南马特尔古城可以看出,它建有一道巨大的防洪墙,它与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墙是大洪水季节开始时,希瓦大陆的统治者们作为防洪用的。他们建造巨大的石像群,作为复活节岛淹没时在海洋上的标志,还可立足其上作为暂时求援之用,这种海洪时退时淹的现象在复活节岛上持续了若干年。

后来由于洪水暴涨,许多地方都成孤岛,人力分散、剧减,许多物质被淹没,太平洲人不得不停下他们的巨大建设工程,所以复活节岛还静躺着300多个规模更大的未完工的巨石像和波纳佩岛采石场留下很多刚开采准备使用的石块。

在山顶建城要比在山下费力得多,所以希瓦大陆最豪华的宫殿城市是在山下。即被淹没在现在的太平洋海底,如南马特尔的水下城,波纳佩岛上的土普人世代相传,距南马特尔古城不远的海底有一处淹没的古城。1939年,潜水人员在附近海底发现保存得相当完整的街道、石柱、石像和住处。他们还从当地海底捞出十分珍贵的黄金与珠宝饰物,可见史前希瓦大陆人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关于泰蒙岛的南马特尔遗迹的猜测还在继续,它和复活节岛的石像都处在太平洋当中,可却没有复活节岛那么有名。不过,南马特尔遗迹的离奇的传说,使它蒙上了一层特别的色彩,使得它的神秘并不亚于复活节岛的神秘。南马特尔遗迹到底是怎么建造起来的,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要想解开南马特尔遗迹的这个谜团的难度也许并不亚于解开复活节岛之谜,人们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

尼尼微今在何处?

公元前3000年,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兴起了一支叫亚述人的部落。到了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国已经成为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

亚述人建立了一支当时世界上兵种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常备军。凭借强大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成为两河流域和北非一带最强大的军事强国。

亚述帝国的军队,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攻城武器。一种叫投石机,是亚述军队特有的一种攻城器械。它们是一个个巨大的木框,里面装有一种特制的转盘,上面绞着用马鬃和橡树皮编成的绳索。只要用力一拉,就能射出巨大的石弹和燃烧着的油桶。还有一种叫攻城锤,是由青铜铸成的,攻城时用来撞击城墙。

公元前743年,亚述军队攻陷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由于城中军民拼死抵抗,城破之后被亚述士兵斩下的头颅,竟然堆成一座小山。亚述人还把成千的战俘,绑在上端削尖的木桩上,让他们慢慢地在痛苦中死去。对于孩子,亚述人也不肯放过,统统杀掉。城中所有的贵重物品,都被运回亚述。公元前8世纪,亚述王辛赫那里布,将都城由萨尔贡城迁到底格里斯河左岸的尼尼微。在犹太人的经典中,尼尼微被称为“血腥的狮穴”。

公元前2500年左右,尼尼微就开始形成了一座真正的域市,并成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在成为亚述的首都之后,尼尼微开始了自己的鼎盛时期。辛赫那里布对战争不感兴趣,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尼尼微的建设方面。他兴建了一座每边长近200米的“盖世无双王宫”。这座王宫包括两座亚述风格的大殿、一幢椭圆形建筑物以及一个植物园和一座凉亭。王宫里的浮雕长达3000米。这件古代艺术珍品现在收藏在大英博物馆。辛赫那里布还在他的“盖世无双王宫”的西北,为他的后妃们盖了一座后宫,为皇太子盖了一座东官。他还加宽了尼尼微的马路,增加了城市公园,修建了供水网,并且从郊外60公里处的山上引水入城,以保证尼尼微城里的供水。辛赫那里布王的继承者阿萨尔哈东王在位时,仍继续扩建尼尼微,从而使它成为一座像《圣经·约拿书》中所描绘的有12万多居民的大都城。阿萨尔哈东的继承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亚述巴尼拔王。他除了大量收藏亚述人的图书——泥版文书外,还兴建了巨大豪华的亚述巴尼拔王宫。到公元前7世纪中叶,亚述帝国渐渐衰落。埃及首先摆脱了亚述的统治。随后,东北方的游牧部落接连兴起,也日益威胁着尼尼微。公元前626年,居住在新巴比伦的迦勒底人和东边的米底人联合起来进攻亚述。公元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攻进厂尼尼微。

尼尼微在被洗劫一空后,又被放了一把大火,一代名城尼尼微和庞大的亚述帝国一起,就这样从地面上消失了。

几千年过去了,人们除了从史书上知道曾经有过尼尼微这样的城市之外,其他就一无所知了。1842年,一位叫博塔的法国考古学家,在反复琢磨了《圣经·约拿书》之后,来到了伊拉克的摩苏尔市。在流经摩苏尔的底格里斯河左岸,他发现了一大一小两个小山岗。大的叫“库容吉克”,小的叫“约拿之墓”。博塔认为这两个山岗就是古城尼尼微的遗址。在“约拿之墓”山岗上,有一个村庄和纪念先知约拿的清真寺,但村民不让博塔发掘。博塔只能在库容吉克山岗下开始了发掘。遗憾的是,他挖掘了好几个星期,竟一无所获。

1845年,有一位名叫莱亚德的英国考古学家,也按照《圣经·约拿书》中对尼尼微城址的描述,找到了这里,对库容吉克山岗进行了长达6年的发掘,终于找到了辛赫那里布的王宫和亚述巴尼拔王的部分藏书室。证明这里就是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

在亚述巴尼拔王的藏书室里,堆满了刻有亚述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块楔形文字泥版长达3米,宽2米多;最小的一块还不到1寸长,只刻着一两行文字。这些泥版就是2500多年前亚述人的图书,涉及的内容包括历史、法律、宗教以及文学、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当时历史的最宝贵的文献资料。

过了几年,曾和莱亚德合作,共同发掘库容吉克山岗的一位伊拉克考古学家拉萨姆,再次来到这里。他在1852年到1854年期间,又在库容吉克山岗下发现了另一处王宫藏书室,找到了许多新的楔形文字泥版,而且还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王的王宫。

他在亚述巴尼拔王王宫废墟的墙上,发现了著名的浮雕——“皇家狩猎图”。在新发现的泥版文书上,刻有许多亚述和古巴比伦的神话。其中就有著名的神话史诗《吉尔伽美什》,诗中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大洪水的描述,跟《圣经》中挪亚方舟的故事,几乎完全一样,而且,用的是第一人称,表明这是一位亲眼目睹洪水的幸存者的记述。还有一块描绘当时亚述的奴隶劳动情景的浮雕,这些奴隶多半是亚述人俘获的战俘,他们带着手链脚镣,有的被铁索相互系在一起,旁边有手执武器的亚述士兵在监督。

这些浮雕现在都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后来,许多英国考古学家相继来到这里对尼尼微相继进行发掘,一共找到了24000多块泥版文书,这些珍贵的泥版文书现在也都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从1927年到1932年,几个英国考古学家又对尼尼微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挖掘的深度达到离地面27.5米。

在尼尼微古城遗址里发掘出来的大量泥版文书、浮,雕等文物,使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亚述帝圈和尼尼微的兴衰历史。但是,令人痛惜的是,由于19世纪在库容吉克山岗下的无计划的胡乱挖掘。尤其是为了得到浮雕和泥版而采取的毁灭性的挖掘方式,虽然使大英博物馆增添了不少稀世珍宝,却毁掉了一座历史名城尼尼微的城址遗迹。

汉萨同盟都市维斯比

在瑞典的哥得兰岛有著名的维斯比城,它曾是汉萨同盟都市之一。维斯比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城市,但是它的发展在14世纪后放慢,并保留了之前的面貌。直到今天,人们仍能看到中世纪的许多建筑,为人类研究中世纪文化提供了依据。1995年,汉萨同盟都市维斯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汉萨同盟都市维斯比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石器时期这里就有渔民居住。将其纳入瑞典的版图是在公元800年。维斯比到13世纪时已经发展成为北欧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1241年,欧洲一些重要商业城市为确保贸易安全,建立了“汉萨同盟”。1280年,维斯比加入汉萨同盟,并成为北欧农、林、渔等自然资源和西欧工业制品的大型集散地。同盟内卢卑克的影响日益增大,自1328年起维斯比逐渐走向衰落。

14世纪后维斯比的城市规模没有大的扩充,故而许多建筑依然保持昔日的面目。

而维斯比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众多游客千里迢迢前来,只为一睹小城的中世纪风光。

石灰石的城垣环绕在小城的周围,它们于13世纪晚期兴建,到14世纪又经加高加固,成为12米高、3.5千米长,有44座造型雄伟城楼的城墙。历经600多年的风雨,城墙仍完好如初,壮观无比,令人叹为观止。

市内还完好保存着以碎石铺就的狭长街道。三条主干道从城内穿过,主干道的两旁是大大小小的仓库。有滑轮安装在仓库山形墙“人”字板下,用来提升货物。用于接收货物的拱形开口设在仓库的各层。

甘梅鲁斯塔德的教堂村

甘梅鲁斯塔德的教堂村位于瑞典北部,是一个因宗教活动而产生的文化遗址。它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参加宗教活动的教民。

由于其规模宏大,被称为“瑞典北部最大的中世纪教堂”。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甘梅鲁斯塔德的教堂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吕勒河流域的吕勒奥于1340年成为一个教区,而甘梅鲁斯塔德便是教区的中心。它是教民们参加宗教活动的地方。

教堂周围搭建了一些用于住宿的小房子,以便提供给路途遥远的教民休息,如此便逐渐形成了教堂村。

甘梅鲁斯塔德以教堂为中心,道路呈放射状一直延伸到郊区。中世纪自然形成的建筑群落及17世纪有计划的建筑群将城市一分为二。

教堂用石壁围起,有多座楼门,石壁西北部的钟楼建于1851年。分别排列在教堂西侧和南侧的424间小木屋,始建于中世纪。教堂东侧的街道于17世纪由都市规划建成,街道旁的建筑有着与小木屋相似的风格,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有更大的规模,而且添置了居住必需的设备。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

杜布罗夫尼克老城位于克罗地亚的达尔马提亚地区。这个城市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曾遭多国的占领和统治。杜布罗夫尼克老城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有“亚德里亚海明珠”的美誉。人们也称它为“城市博物馆”。不但城市坐落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而且城内保存着很多工事和风格迵异的古建筑。此外,这座城市还以崇尚自由而闻名于世。1979年,杜布罗夫尼克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杜布罗夫尼克城于公元7世纪建成,最初这个城市处于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后归属罗马帝国。斯拉夫人于12世纪在这个城市建立起独立的杜布罗夫尼克城市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于19世纪初先后遭到法、奥的吞并。1918年,这里归属南斯拉夫。1991年6月,独立后的克罗地亚共和国又把这个城市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

古城堡建于14~16世纪,建在一块突出海面的巨大岩石上,花岗石砌成的城堡高22米、厚5米、长1940米,墙外环绕着护城河,西面临海,东面则是陆地。许多角楼和炮楼都修筑于城墙之上,城内建于14世纪的教堂、药房、修道院、大公宫及钟楼等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沿着山坡还建着一排排诸如红瓦小房等古欧洲建筑,高大的旅馆夹杂在这些小房中间。这些古建筑将罗马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哥特风格和巴洛克风格融为一体,风格迥异。中世纪的街道和街灯也被保存了下来。由此看来,这座城市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中保存较完好的一个。

崇尚自由的杜布罗夫尼克老城,城门口的石块上还残留着这样的碑文:“自由是如此宝贵!即使是全世界的黄金也不能买来!”1418年,城内还修建了国旗悬挂台,后来这里成为市民崇尚自由的标志性建筑。

米诺斯消失之谜

克里特岛上真实的神话

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南端的一个岛屿,它被地中海那酒绿色的海水环抱,风光旑丽,气候宜人。它静静地接受着海风的吹拂和海浪的拍击,在希腊那光辉灿烂的历史中,几乎找不到它的位置。可是,克里特岛却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悲剧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希腊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克里特岛上米诺斯国王的一个儿子在雅典被杀害了,暴怒的国王便借此向雅典大兴问罪之师,最后强迫雅典国王埃古斯签订了一项骇人听闻的条约:每年必须向克里特进贡7对童男童女,作为一个牛头人身怪的食物。相传这个怪物是王后与一头公牛所生,国王为了遮丑,令人建造了一座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双斧宫,让那牛头人身怪物藏在深宫中。雅典惧怕克里特的强大,按时纳贡,使得本国父老民不聊生。到第3次纳贡时,王子忒修斯为安民除妖,毅然宣布充当童男去克里特。英俊年少的雅典王子受到了米诺斯王女儿的倾爱,帮助忒修斯杀死了怪物,并营救出被作为贡品的孩子们逃出克里特岛。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举世闻名,深深地吸引了许多西方考古学家。他们认为这些优美的故事很可能是古人根据一定的历史事件,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等,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一座王宫的废墟。它占地约2公顷,房屋有几百间,均由迂回曲折的廊道连接,结构之复杂实为罕见,迷宫中还发现了双斧标志,学者一致认为,这就是米诺斯王国的双斧工作。那么吃人之事是真的吗?

王宫的墙壁上有艳丽如初的壁画,仓库中储存着大量粮食、橄榄油、酒以及战车和兵器。一间外面包了铅皮的小屋里有国王无数的宝石、黄金和印章。大量的绘制精美的陶器和做工精巧的金属器具,表现出克里特人非凡的才华。最有价值的是那数万张刻有文字的泥板,其中一块上赫然写着:“雅典贡来妇女7人,童子及幼女各1名。”不禁使人想起牛头人身怪物的故事,引起人们的猜测。

出人意料的是,1980年春,英国考古学家在雅典公布,在克里特岛上一所铜器时代的房屋里,发掘出200多根支离破碎的人骨,是8~11个年龄不足10~15岁的儿童,他们的尸骨上留下被宰杀的刀痕。发掘证明:古克里特岛人在米诺斯时代确有食人肉的习惯,才流传下雅典向克里特进贡童男童女的传说。

火山灰渣埋葬的城市

考古学家的研究填补了克里特岛这历史上极光辉的一页。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相当我国的夏朝),克里特王国的文化盛极一时,在最后的一二百年中,正是米诺斯王朝。当时,米诺斯称雄爱琴海,威震雅典,是联系欧、亚、非三洲先进国家的纽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