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1:18:56

点击下载

作者:李美文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艺术

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艺术试读: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保障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机制。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本书介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学艺术展现的实践探索以及教学艺术展现对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实要求,着重强调了思想政治教学艺术展现的实践探索以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实要求,为想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艺术的人们提供借鉴。第一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并无根本的区别,都是抽象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项实践活动。概念是本质的语言载体,本质通过概念形式揭示内在的相互联系,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中把握其内在的矛盾关系。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丰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也丰富多样。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提出与嬗变的过程来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非常多,可以说,每一个研究者都有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在内心都有一个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丰富性在理论上的反映。仅以下面几种主要观点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丰富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们一定思想品德的精神生产劳动。它是两种活动方式的结合,既包括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即教育者主动了解、影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自身通过对教育者的教育内容的反映、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品质的方法。这就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呈现出互动性、变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观点从阶级需要出发,从主客体的价值关系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培养、塑造一定社会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这种观点从内容角度进行界定,明确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有组织地定向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的教育工程。”“是一定的社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政治目标,通过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应的物质载体,对所辖区域内的民众施加有计划和组织的意识形态影响,使之具备较高实现政治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这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一种主要是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教育人民群众,解决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为问题,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无产阶级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明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进行的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通过内化外化过程来引导人改造主客观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观点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丰富多样性的原因,除了它作为学科发展时间短、上升为理论层面的结论还在形成过程中以外,还和概念界定的认知主体有关。概念是思想性的东西,一个概念体现了一种思想。从这个认识出发,考察概念的性质,发现概念强调与认识的关系。概念是认知主体的概念,是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与认知主体有密切关系。思想总是一定的思想主体或认知主体的思想,对于具体的认知主体而言,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价值取向、心理活动等都会影响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因而出现对同一个事物有多种界定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囊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还会不断丰富。众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中只对其某个内涵或属性作了描述,且因研究者关注点不同而侧重不同,也正是这样,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具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高贵品质。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是不断发展的。由于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人对事物真理性认识总是相对的认识,这种认识水平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表现为对概念的不断修正、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都是研究者从自身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相对正确的认识,具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接近真理性认识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试图以某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代替其他概念、某一个人的概念取代另一个人的概念,就会有思想和学术被遮蔽的嫌疑。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多样性应该被承认和接受,在目前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它们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但是,对事物概念丰富性的理解和接受并不排斥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科学定义。对事物的定义包括了对事物概念的具体理解。美国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探索了教育的三种定义方法,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就是在作品中对被界定的对象给定一种含义,这种含义只适用于某种有限的语境范围中;描述性定义就是依据被界定对象的属性,用一定的术语加以描述,属性不同,描述的含义也不同;纲领性定义就是指事物所应呈现的样态,体现了定义者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规定性定义要在特殊的语境下来理解,描述性定义因事物的属性不同而具有不同内涵,纲领性定义明确地传达了被界定事物所应存在的样态。上述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不同定义中,也存在这三种定义方法,属于规定性定义的,如第五种;属于描述性定义的,如第二种;属于纲领性定义,如第六种;但更多的是三种方法的综合,很难区分划类,既代表一类研究者的视角,又罗列了教育内容,还表达了价值诉求。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人们一般地把对事物的定义看作指引人们行动的原则和指南,正如关于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人们通常不会去问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那么,究竟是否存在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定义?正如索尔蒂斯所认为的那样,一个人们所期盼的“放之四海皆准、贯通古今不变的教育定义是不存在的,试图寻找这样一个教育定义的人更像个真心实意但又误入歧途的捕人头马怪物的猎人”。如果说要满足人们的希望的话,大概只有维特根斯坦所描绘的“家族性相似”。真正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很可能就是要为教育寻找一种正确的或最佳的纲领的表达,而且这本身就是规定要在教育活动中寻找的某些有价值的手段”。

纲领性定义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方法,它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从这一定义的方法着手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也就是从整体性高度,而非从某个阶级出发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总体意义上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专有名词,它不仅要在教育领域探讨如何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还要从更为宏观的视野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人的发展、完善和超越的基本规律。只有后者才能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的科学把握。因此,从纲领性定义、整体性视角着手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研究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丰富性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容宽泛的教育体系,既要形成一定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道德,又要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的价值追求和目的是促进人类共同福祉。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要求开展的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活动。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形成了以下一些观点,如“意识形态性”“阶级性”“灌输”“政治性”“目的性、实践性、超越性的统一”“政治属性与非政治属性相统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启蒙性相统一”“党性和人性相统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统一”等,其他表述虽然没有罗列出来,但核心思想没有超出这几种观点的范围。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对本质问题百家争鸣,从起源、属性、内容、目的、内在关系、现实样态、发展趋势和价值诉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是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参考。

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最根本的在于认识方法和思维路径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路径首先要符合哲学层面关于本质的内在规定。黑格尔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关系之中,本质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关系构成的,“本质是存在于事物的相互联系之中”。

这种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列宁给予高度赞同,认为是科学的、辩证的。中国的教育家曾对事物本质有过这样的描述:“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本质和属性有关。属性指的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由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的质表现为多种属性和特点,因而一个事物可以有多种属性,如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质是事物属性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最根本的方面,如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黑格尔认为,本质在于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深层根据,“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就是根据”。本质不是该事物与他事物的区别点,而是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原因和根据。

哲学上关于本质的论述是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来体现,是各种属性中起根本作用的方面。政治性、意识形态性、阶级性等都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但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属性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关系得到揭示的,体现了属性与本质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关系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三者关系之中,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定性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运动的辩证过程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头连着社会发展,一头连着人的发展,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中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来体现,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断促进人从不自由到自由,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质的规定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属性中最为根本的属性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具体落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理念,即应该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或者合格的一个标志。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应该致力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如果拘泥于传统式的说教或者是照本宣科,其目的就在于完成任务或者学生的目的就在于考试是否合格,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应该说是失败的,因为它根本就是把这样一门课在当着一门知识性的东西在学习,其实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莫大误解,这门课的目的在于影响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知识素质和道德品质合格的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这一切都还是在归结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发挥。首先目前课堂仍然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方式,另外这也是国家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所在,所以就应该争取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根本任务的体现,只有切实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效果,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而老师在课堂上影响学生和传授思想的工具是语言,所以就应该寻求让学生更喜欢或者更容易接受的语言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从而提高自己的觉悟和认识。相反,如果使用学生不喜欢的教学方式和语言,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才是最具有影响力和人们最能接受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体现,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培养老师语言的艺术感,用艺术的语言去感化学生,注意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交流的语言艺术技巧和原则来指导教学活动,用语言去征服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从而让学生得到提高,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和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研究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发展趋势研究(一)探索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象等方面的变化,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时期、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更加注重对21世纪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二)重视理想信念教育

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育魂。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和教育学生。教育他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这个大前提中,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中,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三)重视民族精神教育

在世界风云不断变化的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教育学生既保持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四)重视公民道德教育

当代是竞争与合作共生共存的社会,相互竞争只是一种手段,共同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信以处事,信以待人,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二、改革开放以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变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发展,也使得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更科学,蕴含更多的人本思想。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变化呈现了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建设、教材内容教学指导等方面。(一)教材内容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传达的不仅是思想,更是国家对青年一代的希望,它用文字传递出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每一个教材编写者都应该知道的。中国自古就是尊师重道的国家,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得不到体现,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以及在国内教育学者的努力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了肯定。与此同时,许多从事一线的教师也意识到“一支粉笔、一张讲桌、一根教鞭”是不能“统治”学生的。那么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就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内容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发展的一大进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肯定,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现,有利于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二)教材内容建设“一纲多本”

教材内容建设“一纲多本”,主要原因是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很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有一份调查显示,文科教材的内容与当地经济文化相适应的仅为29.3%,理科为24.4%,普遍表现为高于或低于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统一教材编制大纲之间的矛盾使各级地方学校缺乏应有的特色。原国家教委发布《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让教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是这个方案重要精神之一。自此,我国开始实施“一纲多本”的改革方案并建立起教材多样化的中小学教材发展机制。千禧年前后,京、津、沪、吉、黔、粤六省市和北京师大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了七套初中思想政治课试验教材并在全国范围内试用。目前,随着我国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课这门学科逐步形成了多套各具特色的教材:有面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教育基础完善的学校的教材;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适合一般水平学校使用的教材;面向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基础较差学校的教材和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使用的教材。“一纲多本”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教学指导从《教学大纲》转变为《课程标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先后颁布,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率先试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都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要性文件,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规定,包括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甚至对教学的先后顺序等具体内容都做出硬性具体的规定。并且它对教学中许多内容有量化的标准,以及深度和难度上的指标。《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的规定如此细致,虽有利于教师的学习和直接运用,却不利于教学创造性的发挥。而《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很灵活,只是规定教学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对教学顺序、教学过程并没有严格规定。所以它对教材编写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总的来说,《教学大纲》着重强调知识与技能,而《课程标准》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大纲》是直接的、规范性的、硬性的,而《课程标准》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课程标准》取代我国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措施。它必将推动中学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更加科学,有利于教育者施教,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四)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

改革开放之初,初中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嘴和粉笔传授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更多是停留在“听”的层面,学习者学习比较被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实践中的普及,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材中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积极地调动自己五官,更加形象直接地去理解某些知识点,甚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励志人物电影来补充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是思想政治教学的一大进步。

从上述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越来越强,更加地贴近生活。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很生动形象,一般是学生经历过或者期望经历过的,也就是说学生从身体或者心理上感觉不陌生,不会排斥所学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发展既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实践诉求。进一步从学科属性上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学科,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与回应更应是其根本属性。基于上述思维方式生发而成的“适应论”和“内在规定论”共同构成了当前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要性探讨的核心论点。(一)适应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多样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服务于社会的现代化,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现代化和实践活动现代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意义的过程和结果。满足人和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通过营造精神动力服务于现代社会是其本质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外部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现代社会人的发展需要;内部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更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应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意识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视野推进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效用推进实践功能的现代化三个方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实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的超越发展,是思想教育和环境要求使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内涵及其路径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本质多层性,二是主体多元性,三是叙事多样性,四是发展多向性,五是动态平衡性。(二)内在规定论

此处所指的内在规定,并不是将发展简单地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某一阶段的需要,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理解为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其中,现代性是其本质诉求,是其不可剥离的内在属性。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现代性的本质属性,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实际上对于把握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推动社会和个人良性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90余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从世界时空和我国发展的总体上被赋予了现代化的规定性,即现代性已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现代的发展是自觉、理性化的转型,是由社会主体有计划、有步骤、上下结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变迁的过程,也是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转型、主题转型、目标转型、内容转型、载体转型、方法转型的过程。其目标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服务工具而为广大群众服务。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研究视域

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域出发,对相关议题展开了多样化的学术研究。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研究视域可分为学科视域和现实视域两类,现选择代表性理论视域简介如下。(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学科视域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以及其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后生发而成的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都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最核心理论视域。“三个代表”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根本视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视域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直接理论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视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指导理论;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其次,从传播学视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传播学范畴,既是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信息传播过程。大众传媒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制的转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将现代传媒纳入自身结构体系的现实已经形成,应从宏观外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自身建设层面,努力挖掘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巨大作用,并对这些层面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运行实效的举措进行探索。

再次,从管理学视域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清晰界定则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为了实现预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遵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协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对整个思想教育过程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并合理调配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资源,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高校应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激励机制,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控制系统,即运用SWOT分析法准确估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运用PDCA循环法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流程,运用标准化管理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最后,从系统论视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目标、运行机制、队伍、技术路径等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革命性转变和整体性发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复杂性思维的理论视角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思维、生成性思维、非线性思维以及开放性思维的方法论创新。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应当坚持方向性、适应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五大原则,搭建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德育目标体系,系统科学、传承创新的德育内容体系,先进灵活、务实高效的德育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德育环境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途径有三个:一是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二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情、信、意、行五要素的“过程充足规律”;三是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视域

首先,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视域来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发展。本土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存性、原材料性、动力性,决定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必须构建本土资源理念。和平教育、生态教育、理解教育应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多样化基础上应具有的共识。同时,现代化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保持自己的特色,坚持阶级性,秉承民族性,富有特殊性和保持应对性。

其次,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为标志,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称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视域。宣传治理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职能,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需要治理的理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交往过程中需要运用治理理念和方式,同时需要关注社会治理环境变化,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为现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来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机制和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便形成了从宏观论证到具体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教育政策理论框架;并能进一步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考虑到教育现代化的背景,要考虑到国家现代化的背景,考虑到世界现代化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角度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具体考察要素,设计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现代化指标体系。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与原则(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

早在本世纪初,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内涵与外延相结合、渐进与飞跃相结合、协调与突破相结合等特征就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理论形态科学化、思维方式系统化、工作职能合理化、工作重心人本—社会化、教育内容中国特色化、活动方式多样化、体制多元整合化等特征就进一步被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态势特征可以总结为规范化、生活化、民主化、科学化、社会化、隐形化、主体化和整体的现代化。(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活动范畴。它是伴随着物质现代化而进行的精神现代性不断增强的生成过程。其本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都与需要有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须构筑在充分尊重主体人的正当合理的需要基础之上,并对此产生积极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绝对不能弱化。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有交流、渗透甚至某种融合,但彼此之间的对抗同样也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强化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应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基础上突出包容性发展。六、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方向(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应向微观和未来领域发展;功能应向超越和多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应该集中于推动教育结构从封闭式和金字塔式向开放式和网状发展,推动功能由单向性和规范性向多样性和发展性发展。而且从发展向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转型具有三个着力维度:价值维度上,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向;目标维度上,从“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方式维度上,从“封闭单向”向“开放互动”转变。(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征和着力点所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戴锐指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秉承“社会本位(具体表现为‘任务本位’)”的目的观,而马克思主义则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认识必须回归主体自身,完成由“社会本位”到“主体本位”的转换,即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并将人的主体性和开放性作为人的现代化的核心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现代化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对人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目标,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理论观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践中的新的重大问题,进而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应当必然地包括人的转型。人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条件基础和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使命就是培育现代公民,它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现代转型。七、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路径

科学化与现代化协同共进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发展的路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朱晓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变,其发展路径可以总结为实现施教主体自身位置由权威型到平等型的转变,实现工作内容由传统的政治教育向科学的公民观教育的转变,实现专业化到社会化的转变,实现从传递具体知识到倡导科学的认识方法的转变。理念、内容、手段和队伍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路径:从理念看,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从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载思想理论武装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从手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队伍来看,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离不开全员育人作用的发挥。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的辩证统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加强理想信念和“中国梦”教育;坚持主体性与社会化的辩证统一,加强道德法制和廉政文化教育;坚持现实性与虚拟性的辩证统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新现代性”的基本内涵,继承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以及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实际作用也不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的思想形成的物质根源,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把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性的东西,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一切社会意识,不论其内容正确与否,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区别只在于是正确的反映,还是错误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不同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的,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不同时代的社会意识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定,但无论怎样发展变化,都植根于社会存在的生产方式之中,具有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

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的观点,要予以着重说明的是,我们既要认识到,任何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源于社会物质生产、生活,又要认识到,特定的社会意识总能够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的社会意识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延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它不一定随着它赖以存在的物质根源变化而同时发生变化。社会意识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决定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时的复杂性。先进的生产方式在建立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来自落后社会意识的消极影响,先进的社会意识不可能迅速随着先进生产方式的建立而迅速形成。同样,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不可能随着落后生产方式的消失而立马消失,它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占据着人们的头脑。一种社会意识先进落后与否,一种生产方式先进落后与否,取决于这种生产方式是否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取决于这种社会意识能否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深度、广度、持久度,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科学性和人民性。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与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原则。

思想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人们思想的形成来源于外部的客观世界,由于客观世界存在的多样性,人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最终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思想的发展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这一客观规律,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受教育者所处的环境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是人的思想转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的发展过程除表现为社会基本结构和构成因素的发展,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发展变化,而且这两种变化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人的思想转变和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人们的思想总是带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根据社会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来反映客观的现实世界,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背景、基本认知和掌握的基本信息,能动地预测外界的未来趋势和发展特点。当先进的思想和信息掌控人们的头脑,就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阻碍和延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活动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和原则,把无产阶级先进的思想灌输给受教育者,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在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的状况和水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和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对生产方式的变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社会意识的源泉和决定力量。“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建立相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定的理论观点,确定价值取向。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和水平。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生命时常处在危险之中,离开了集体,谁也活不下去,因此维护集体的利益就成为原始人的最高行为准则。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剥削阶级统治人们的工具,从而带有了阶级性。生产力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原始社会自发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成为统治阶级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明显意识形态性的教育。自此,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每一时代都不同,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特征没有改变过。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次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武器,更成为人类追求真、善、美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实现不仅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还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发挥需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中才能产生作用。

生产力发展史总是和科技发展史交织在一起的。人类社会愈是往前发展,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得愈多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就愈突出。因为人们的价值选择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为人类造福,还是让科技异化为奴役人们的可怕力量。当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他说:“如果不过分认真地考虑‘世界’或‘宇宙’一词,我们就可区分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卡尔所说的“第二世界”就是人的主观的精神世界,而“第三世界”指客观化的意识形态世界。这种客观化了的意识形态世界会成为一股重要力量反过来主导和影响人的主观的精神世界。他的观点启示我们,一旦形成某种观念就会成为主导人们价值选择的重要力量。而这种选择又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或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要发展先进生产力,运用现代高科技造福人类,真正实现人类的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第二节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确定不移的必然趋势。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使这种趋势变成客观现实。

无产阶级具有实现历史发展趋势的崇高使命,并不是一开始就被人们所认识到了的。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认识和把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首次将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联系在一起,初步意识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世界观经历了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向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转变过程,活动特点由重理论批判转向实践批判。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区别在于消灭私有制,人类解放的实质是“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厦支柱”,“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抛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的彻底革命。同时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承担者,而实现解放的途径是将彻底革命的理论与无产阶级的实践结合。“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尽管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但他是从自由的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思想出发,把人类解放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实现,而不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因而使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带有伦理社会主义的色彩。

第二阶段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的世界观开始向历史唯物主义过渡,他开始认识到物质生产劳动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试图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中来认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但对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还没有更科学的认识。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中,私有制和无产阶级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在这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一致的,“私有者是保守的一方,无产者是破坏的一方。从前者产生保持对立的行动,从后者则产生消灭对立的行动”。因此,“私有制在自己的经济运动中自己把自己推向灭亡”。这是不以私有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至于这一发展趋势的客观原因是什么,马克思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回答,仍用人性的丧失来解释无产阶级的处境。但是,他指出了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使命的方法,“问题不在于目前某个无产者或者甚至整个无产阶级把什么看作自己的目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究竟无产阶级根据它本身的这种存在而不得不在历史上做些什么。它的目的和它的历史行动已经由它本身的生活状况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结构最明显地无可辩驳地预示出来了”。

第三阶段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把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科学论证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一切历史冲突根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迄今为止的社会进步和发展都是在阶级对立的状况下进行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展了《手稿》中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重要内容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只要存在社会分工,人就是不自由的,发展就是畸形的,“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解放是受社会客观条件制约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分工和私有制度,实现了共产主义,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这些重要思想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精确而系统的表述。正如列宁所说:“这部作品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的主要内容有这样一些要点:第一,消灭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第二,消灭私有制这一历史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无产阶段通过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普遍占有,他们的历史使命不再是人本质的丧失及复归,而是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第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实现的途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国家统治,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一种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客观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必须努力发展生产,为彻底改造旧社会和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物质基础。二是需要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使命需要能够掌握革命理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哲学是不能直接改变现实世界的,只有转化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成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三是理论宣传的重要性。马克思十分注重在工人运动中宣传无产阶级新世界观,他认为精神生产要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当时社会流行的思潮主要有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蒲鲁东改良主义,同这些错误思潮进行论争,开展批判,对于正确引导工人、改造人们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场空前伟大的群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实现共产主义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共产主义是一场在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下指导的现实运动,无产阶级思想不会在工人群众中自发产生。因此,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无产阶级思想,有利于统一意志以对付共同的敌人。其次,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复杂的思想斗争,资产阶级不会自动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思想领域中你死我活的斗争将愈来愈激烈,需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灌输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帮助人们从错误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最后,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它并不渺茫,但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付出努力,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一定能够实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民群众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扎实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使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逐步迈进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逻辑使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真正价值所在。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不断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复杂而漫长。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十分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决定了社会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一定的思想意识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占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力求维护现行统治,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即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新的经济基础取代了旧的经济基础,但由于旧的思想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仍然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各种消极的影响,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实际生活中,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后的国家,经济发展都十分落后,不仅要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围剿和反扑,在思想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第三,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由于长期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文化水平不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较低,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再是‘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地去改变这种环境。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无产阶级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不断增进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理论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要研究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性就必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论,以及事物的基本矛盾的论述,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是用来表达、说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的概念,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与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一切矛盾都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关系就是发生在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便不能构成矛盾。作为关系范畴,矛盾既表现为事物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既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