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学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10:37:33

点击下载

作者:刘文瑞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电影,学管理

看电影,学管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看电影,学管理作者:刘文瑞排版:HMM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ISBN:9787515352923本书由北京博瑞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序在电影中得到管理启迪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经《管理的实践》中说过,大学课程中对管理帮助最大的,是诗歌和小说的创作。诗歌可以训练感性的想象力,小说可以培养微妙的观察力。而想象力和观察力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为此,德鲁克还写过以管理为主题的小说。尤其是他的回忆录性质的《旁观者》,以其敏锐而富有文学色彩的观察和描述,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的样本。另一位与德鲁克齐名的管理名师马奇,在斯坦福大学以讲授领导力课程而闻名世界,他所用的教材是小说和剧本,如《堂吉诃德》《奥赛罗》《圣女贞德》《战争与和平》等文学名作。在讲课之余,马奇写诗也是一把好手,出版过八本诗集。他还编撰过两部纪录片,乃至拍出电影《激情和戒律:堂吉诃德的领导力课程》。

德鲁克和马奇的做法告诉我们,小说、剧本、电影、诗歌,都可以用拿来作为管理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要了解管理的奥秘,文学作品比学术著作的穿透力更强。

通过看电影来学习管理、感知管理、领悟管理,有可能在效果上超过某些专门课程。本人在多年的管理教学之余,也不禁手痒,试着用电影观感来阐释管理之道,断断续续写了一些篇章,如今汇编成册,希望能从另一角度提供不同于教科书的管理思路。大体上,用文学欣赏和电影评论来认知管理,有以下三个优势:

第一,贴近生活。如果把管理与生活割裂开来,就无法理解管理的真谛。在现实世界中,管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本来,人们组织起来,从事某种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满足生活的某种需要。反过来,即便按照公与私、组织与个人的区分,试图在二者之间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生活中形成的行为习惯也会在无形中左右工作,由日常生活养成的潜意识会支配工作中的选择取向,甚至有可能把生活中的风格、脾气、偏好统统带进工作之中。只有认识到生活与工作的一致性,认识到管理就是管理者的生活,才有可能使工作得到升华,使管理变成人的内需,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新的境界。看电影是一种消遣,这种消遣可以解除生活中的苦闷,同时也可以感知管理中的问题。文化教育可以寓教于乐,僧侣可以通过日常起居修行,管理为何不能在生活中领悟?电影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通过电影领悟的管理之道,比教科书的说教更实在,比学术论文的推理更直观。所以,看一部有启发的电影,往往比听一次管理讲座更有收获。

第二,洞察人性。管理面对的是人,把握人性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而人性太过复杂,难以把握。把各种人性假设背得滚瓜烂熟,不见得就能在管理中采取与人性相符的措施。对人性的逻辑分析和实验求证,不见得就能与现实中的人性吻合。科学只能说明人性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经验只能给出人性的概率判断而不能保证绝对正确。而电影的编排和表演,最打动人的就是其中的人性。作为管理者,对人性的把握程度,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对技术的熟练程度。而从一般经验看,对人性的认识,读论文不如读小说,听报告不如看电影。《第一滴血》中的上校,如果不是谙熟人性,就不能驾驭走向杀戮的兰波。《教父》中的柯里昂,靠的就是对人性的体察而领导家族,恰如其分地用人性去平衡情感与生意的关系。每看一部好电影,都可在对人性的理解和认知方面产生新的感受,这正是管理者的必修课程。

第三,谙熟事理。管理需要治事。面对棘手难题,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条分再缕析;面对取舍犹豫,是深思熟虑算计,还是闭上眼睛抓阄;有的人虽然办事精明,却面目可憎;有的人简直愚蠢到家,却蠢得可爱。如此等等,电影可以给我们呈现出现实社会的万花筒。我们从电影中得到的理事教益,是其他地方得不到的。《肖申克的救赎》中关于越狱的精密计算固然令人钦佩,而恶棍监狱长的行径则把恶事歪理反映得淋漓尽致。《侏罗纪公园》中繁殖恐龙的哈蒙德,所依据的逻辑和信念,正是技术创新时期那些“独角兽”的写照。在不同的电影中,观众可以体会到道理的千变万化,可以感受到世事的光怪陆离,进而为应对这个社会做好准备和预期。

管理修养是多方面的。在古代,孟子提出要养夜气,即摆脱日常琐事对心灵的干扰。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为我们修炼身心提供了更多的途径。禅定打坐可以滤除杂念,观看电影也可以远离俗务。好的电影,可以使我们大开眼界,豁然开悟。当然,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电影可以得到不同的感悟。一句提示,一个联想,有可能使我们得到全新的认知,还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心境。如何能够把世界看得更加透彻,如何能够在生活中减少遗憾,电影可给我们造成更大的想象空间。但愿这本小书能够帮助读者放松身心,驰骋想象,跟随佳作名片神游银屏之上,在不知不觉中增长智慧。刘文瑞2018年4月10日《百万英镑》中的马太效应——如何利用资源《百万英镑》(The Million Pound Note)是一部老掉牙的电影,1953年拍摄,1958年就译制到了中国。电影讲的也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一个美国人亚当斯阴差阳错来到英国,身无分文。正好有两个英国富豪在打赌,给了他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要求他不动用这笔钱而在伦敦生存30天,看他是否能生存下去。说到底,这张钞票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因为亚当斯必须在30天后原封不动把它还回去。但是,英格兰银行确认钞票是真的。故事由此展开。当亚当斯是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时,遇到的是白眼和鄙夷,而当他拿出这张钞票后,很快变成了伦敦名人。亚当斯靠着这张钞票的符号价值,不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赚了20万英镑。《百万英镑》的原作者是马克·吐温。这位讽刺小说的高手,在这篇作品中把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写得淋漓尽致。当初中国翻译这部电影,用意也许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但是,马克·吐温可能没有想到,他这篇作品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可以得到另一种解释,即“马太效应”的管理学意义。

◎效益是公司的根基

所谓“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人们一般用这段话描述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常用它来感叹社会的不公。但实际上,“马太效应”反映出了管理的一个基本法则,即资源向高效率者倾斜。《圣经》的这段话,原本就是对做生意的总结。对能赚钱的,还要给他更多的钱;而对不能赚钱的,就要把他手里的钱收回来。

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其努力方向就是赚钱。如果赚不了钱,所谓社会责任等,不过是漂亮的空话而已。所以,任何经营者,在自己的经营理念上,必须先明确立足点在什么地方。营利性组织不同于公益性组织,赚钱是营利性组织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一个不讲经济效益的公司,却在社会公益上大做文章,就好像一个农民不去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去荒山野岭碰运气。企业当然有它的社会责任,但当它不具备责任能力时,任何关于社会责任的努力,不管是出于真诚的信念,还是出于投机的预期,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两极分化”过程。不管我们对“两极分化”在情感上多么深恶痛绝,现实中的管理者谁也不能绕过“两极分化”的考验。资金也好,市场份额也好,管理中的物流、财流,甚至包括人流,都是向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方向流动。管理的本质,同市场的本质是一致的,就是更有效、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如果搁置伦理学上的考虑不论,那么,管理就是“取贫补富”的过程(至于财富如何在社会中再分配,不是企业家更不是管理者的事)。所以,企业高层必须弄清楚一个道理,在管理中,你是“劫贫济富”,还是“劫富济贫”?如果是前者,那你还算明白高管的责任所在;如果是后者,那你只适合当传教士式的慈善家或者当罗宾汉式的侠客。

电影里的亚当斯,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不能用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带来效益,那就是一个失败者。哪怕他违反诺言把这张钞票兑现分给同他一样的穷人也是一样。管理者面对所有者的资产,只有增值的义务,没有缩水的权利。当一个亿万富翁从事慈善事业时,他的角色已经转变。代理人同委托人的身份是不一样的。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企业高管忘掉自己代理人身份而把自己当作所有者的现象,这只会导致管理错位。

◎竞争力需要反求诸己

电影中的亚当斯,因为有了这张钞票,从而有了在商场纵横捭阖的资本。现实中的经营活动,往往也同初始条件有关。于是,有许多人在困境中往往怨天尤人,觉得自己的失败是由于没有“贵人相助”,缺乏起步资金。但是,仔细思考一下电影的安排,有些很有意思的细节。

马克·吐温给亚当斯在小说中安排的背景,是一个熟练的操盘手。小说中亚当斯是这样介绍自己的:“我正给旧金山的一个矿业经纪人打工,把证券交易所的门槛摸得清清楚楚。我是只身混世界,除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身清白,就再也没什么可依靠的了;不过,这反倒让我脚踏实地,不做那没影儿的发财梦,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如果没有这一背景,我们很难想象,假定是一个没有任何证券和金融知识的流浪汉,即使给了他这张钞票,他能用这张钞票来干什么?

在商业运营中,起步资金是必需的,但不是全部。如果自己没有本事,即使白送给你“第一桶金”,你也不会使它产生效益。许多经营失败者,不是没有第一桶金,而是把金子使唤成了生铁。俗语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苹果砸在牛顿头上,能够砸出万有引力定律来。但如果是砸在别人头上,充其量是砸出一个包而已。所以,凡是商业竞争中的失败者,都有必要反问:上帝为什么不眷顾自己?

◎赚钱要守规矩

诚实和信誉,是商业经营的基本前提。马克·吐温在小说中,选择这位钞票的持有者颇费了一番脑筋。他开出的条件是“有头脑、特诚实”。然而,这样的人是稀缺资源。两位富翁在人选上犯了难。“他们检阅着一张张经过窗前的脸。有的虽然老实,却不够聪明;有的够聪明,却不够老实;还有不少又聪明又老实的,可人穷得不彻底;等到个赤贫的。又不是外地人——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最后看到了亚当斯,总算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假如亚当斯是个骗子,那么,这张钞票可能会被用来作为骗术的道具。然而,这个电影就无法按原来的构思演下去,讽刺喜剧片就会变成破案悬念片。现实中的经营者,有不少人都是马基雅维里的信徒,或者是韩非式权术的传人。这些人往往能奏效一时,但无法坚持久远。有些经营者,推崇的是“厚黑学”。他们忘了一点,玩权术者,最终会被权术套住;行骗术者,最终会被揭开骗局。尚未套牢、尚未揭穿者,不过是时候未到而已。由于诚信比欺骗费劲,所以,欺骗往往会在短期内比诚信有更大的收益。一旦在经营中开始玩权术和骗术,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吸毒式的成瘾魔力,直到最后破产。所以,从长远看,只有建立信誉,才是经营的正道。这在经济学研究重复博弈问题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善于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

钱能生钱,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是,不是谁都能做到这一点。电影中的亚当斯,拿上标志财力的钞票,一开始仅仅是用它作为自己生活消费赊账的信用保证。而钞票本身并不能用来付账,这样,迟早会出问题。亚当斯一开始也为此而困惑。

但很快,他的职业训练和技能就派上了用场。他开始用自己已经形成的声望和信誉,从经营陷入困境的朋友那儿接手了矿山招股。凭借他的证券和股票经营知识,他引导着股市的走向。这里面没有暗盘交易和内幕消息,而是正常的“借力打力”。

如何使自己掌握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这是值得每个管理者认真思考的。迄今还有不少管理者,一谈起别人的兴旺发达,往往把眼光盯在最初资本上,而不是盯在资本运作上。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把台湾的崛起,归因于当初从大陆运过海峡的那些黄金上。不妨设想一下,电影中的亚当斯把这张钞票宝贝一样地供奉起来,小心翼翼地看着它。那么,它就不是资源,甚至还会变成负担。如何用自己最擅长的本领,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正是管理者的本职。如果只是追求投资而不关注资本的合理使用,恰好反映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错位。

原著佳句赏析:

♢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永远说实话,这样的话你就不用去记你曾经说过些什么。

♢面对生死绝境,人性就彻底暴露在每个人的眼前。那种人吃人的血腥场景,赤裸裸地展示了人类动物性的一面,令人反思。

♢就算给人以蠢笨的印象也不要紧。这样的特质可使友谊维系终身——只要不向对方借钱。从《闻香识女人》看组织管理——制度如何影响组织文化《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这部电影,如果仅仅看片名,似乎属于风花雪月。其实不然,这是一部关于两个男人的故事,一个即将毕业的中学生,一个双目失明的退伍军人。他们两人,都面临着一场道德上的严峻挑战。

中学生名叫查理,他就读的学校叫贝尔德,号称是“未来领袖的摇篮”。这所声誉极高的学校,却有一个人格不怎么样的当家人。校长是一个爱慕虚荣、心胸狭小的货色。学生中有几个纨绔子弟,给这位小心眼儿的校长制造了一场恶作剧,把校长的豪华汽车和昂贵西服给毁了,让他当众出丑。校长不知道是谁干的,但因一个很偶然的因素,他知道查理看见了这些制造恶作剧的学生。于是,校长拿出了诱饵:说出是谁干的,就推荐他上最好的大学;不说出是谁干的,就不让他毕业。

这种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在所有组织中都很常见。因而,《闻香识女人》也就具有了管理学上的意义。查理如果坚守不告密的信念,就会失去现实的利益;而接受了那个现实的诱饵,就会产生品行上的堕落。类似的考验在每个公司、每个员工身上都会经常出现。如果经不起考验,那么,所谓“未来领袖的摇篮”会给世界生产出什么样的领袖?而人格有点问题的校长,把这种考验推到了威胁学生的程度。作为学生,服从校长是纪律要求;但作为成人,牺牲自己的操守又于心不甘。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查理于感恩节期间来到退伍军官弗兰克那儿打工。弗兰克因事故而变成盲人,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愤慨,对人性的堕落已经绝望,打算到纽约狂欢后以自杀来告别这个世界。查理阻止了弗兰克的自杀企图,两人也结成了忘年之交。在感恩节结束后,学校要做出对查理的处理决定。在校长召开的大会上,学校的纪律委员会要对查理的表现进行听证,进行裁决。弗兰克闯进会场,以他对道德人生的深刻理解,做了一次震撼心灵的演讲,打动了纪律委员会的成员。查理没有被不公正的处理,而弗兰克自己也重新焕发出生活的热情。

这部电影的演技出色,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在故事里碰撞,一场别举一格的盲人探戈,一次近乎疯狂的双人合作飙车,一出自杀与阻止自杀的激烈冲突,一段大气磅礴的精彩演讲,使它在艺术上获得了成功。然而,我们更关心它对现实管理的启迪。真正关心组织文化建设的人,会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组织文化中道德升华和道德毁灭的交锋。对于学校而言,是遵守规矩与破坏规矩的冲突;对于学生而言,是自己的人格和现实利益的冲突;对于校长而言,是权威和制衡的冲突;对于外来人弗兰克而言,是破坏和建设的冲突。当然,电影的结局是圆满的,但现实中的组织文化是否能达到圆满,恐怕还是个问题。

◎组织:谁在破坏规矩“谁在破坏规矩?”是电影中弗兰克的一句经典台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组织都有规矩。对于贝尔德学校而言,如何才能培养出未来的领袖,规矩事关重要。在校长眼里,规矩就是让学生遵守纪律,就是服从指挥。而在查理心目中,规矩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良知,是不做告密者的人格约定,是不出卖同学的义气。在弗兰克的讲演中,规矩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是做一个健全的人。

贝尔德学校的上上下下,都为这个学校自豪。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配得上贝尔德人的称号。长期的积淀,使贝尔德人变成一笔无形资产,连心地不算高尚的校长,也为贝尔德的声誉而骄傲。所以,校长对查理的要求,是从“遵守学校的规矩”出发的。然而,在校长身上,遵守学校的规矩,变成了对校长本人的服从。查理从他自己的道德信念出发,同校长产生对抗。于是,查理以及帮查理说话的弗兰克,在校长眼里都是破坏规矩的人。

对此,查理只能以沉默来反抗,而在校长眼里,这种沉默是固执,是不识时务。弗兰克作为外来人,则直接把矛头指向校长,指向学校。他的演讲如同雷霆,震耳欲聋。在弗兰克心中,规矩是用来培养善良心灵的,如果以规矩为工具来摧毁人心中的善良,那么这种规矩就狗屁都不是。所以,他的演讲才有了“恨不得拿火焰喷射器把这个学校烧了”的呼喊,才会痛骂校长以及出卖查理的同学是混蛋。在这篇演讲中有一个观点——人可以肢体有残缺,但心灵不能装假肢。灵魂被摧毁是不能修补的。规矩是对灵魂的维护,而不是对灵魂的摧残。

实际上,“心灵不能装假肢”,是组织文化建设中最值得重视,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组织文化中肯定有许多成文的规范和不成文的习惯,这些统统属于规矩。问题是,这些规矩在制定和形成过程中,是否有利于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会不会同员工的全面发展造成冲突,并由此决定了组织文化的成效。许多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为了操作上的方便,往往会以“维护规矩”为名而扭曲规矩的价值取向。比如,用执行纪律的名义挟私报复,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修理”员工。甚至还有可能是真诚地为了维护组织而这样做,但其后果是造成员工心灵的残缺,无形中扭曲了员工的行为准则。正因为如此,管理学的奠基人法约尔在论证组织中的纪律原则和公平原则时,特别强调“善意”和“公道”。他指出,应当在“纪律是军队的主要力量”这句箴言的后面再加上一句“纪律是领导人造就的”。因为前面的话能够使人尊重纪律但却会遗忘领导人的责任。“无论哪种社会组织,其纪律状况都主要取决于其领导人的道德状况。”

◎员工:操守信念和现实利益的艰难选择

规矩形成人格,而人格要靠员工的自觉恪守。人格教育来自多个方面和多种渠道。比如,电影中查理的贫寒出身,就对他的人格形成了重要影响。而他那些出身豪门的同学,家长所做的那些行为,包括以捐款利诱、以权势要挟等方式逃避学校对自己孩子的处分,也对那些孩子的人格有着重要影响。当然,学校的规矩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更具有直接作用。

近年来制度经济学的流行,使许多学者和经理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制度方面,组织文化建设也不例外。这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习惯会造成约束人们行为的“场域”,谁也无法回避。但是,有一点必须切记:人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人从来是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所以,人的自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从逻辑上说,任何制度,其设计的初衷就是尽可能保持组织核心价值观与员工利益的一致性,以利益来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但是,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体系,制度能够减少核心价值观与员工利益的冲突,却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冲突。一旦有冲突形成,那么,员工的自我选择就起着决定作用。比如,企业的制度要求员工提高技术能力,学校的制度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然而,当出现了不学习技术、不掌握知识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时(如受到的损害更小),选择就成为难题。

电影中的查理,面临牺牲自己上名牌大学的“前途”,甚至要遭到开除处分的威胁,选择了自己恪守的信念(这种信念也是学校培养的结果)。正如电影中弗兰克讲演所说的那样:“查理没有为自己的前途而出卖任何人。朋友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直,这就是勇气,这才是未来领袖所具有的品质。他现在到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一向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毋庸置疑,我知道,可我从来没走它,为什么?因为它太艰难了。轮到查理了,他选择了一条路,一条有原则、能成全他人格的路。”

管理中绝不能忽视这种个人的选择。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德鲁克曾经在谈到员工培训时才说:“真正的培训从来都是自我训练。”如果制度能决定一切,那么,把篮球比赛规则背得滚瓜烂熟就可以超过姚明。许多企业推进组织文化建设的措施,不过是类似于逼着姚明背诵篮球规则而已。真正的组织文化,必须建立在员工发自内心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努力上面。这种选择有可能会十分艰难,如果管理者不能给予这种正向选择以巨大的支持和动力,就会造成逆向选择。一旦逆向选择形成,对于组织的生命力来说,无异于得了癌症。

◎CEO:指挥权力和制度监控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角色——校长。在电影中,他是配角,但在现实管理中,他是主角。所以,这位校长更值得我们关注。

作为学校的CEO,校长有权执行学校的纪律,有权对违纪学生予以制裁。在电影中,把这个校长描写得有点像小丑,然而就其本质而言,他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只不过是一个有点人格缺陷的常人而已。但是,他手中执掌着权力。如果对他的权力没有任何制约,那么,查理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弗兰克的讲演也不过是煽情和控诉。可以断言,假如这个学校的校长是说一不二的“一把手”,那么,这个学校也就无法获得“未来领袖的摇篮”这种社会赞誉。

所幸的是,电影给这位校长没有授予法力无边的大权,而是有一套约束他的制度。校长也不能随意处分学生,处分要举行公开听证,由教员组成的纪律委员会进行投票表决。这种规定,就像美国的法官要受不懂法律的陪审团制约一样。所以,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校长的行为如果能够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就能得到委员会的支持;而如果同委员们的良知相违背,就无法通过校长的提议。在电影中,是委员会制止了校长的偏失。对于校长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对他自己人格的补救。

当然,管理中如果完全以“性善论”作为制度设计的基础,就会走向柏拉图设想的“哲学王”统治。然而,现今有不少人的设计管理制度、采取管理措施时,往往以“性恶论”为圭臬,其结果是走向霍布斯的“丛林状态”。这需要引起管理者的警惕。以恶意揣测管理对象,而不是出于“是人都会犯错误”的善意防范,所能得到的最好效果也无法超过韩非和马基雅维利。

好的制度设计,可以在领导人称职时如虎添翼,在领导人出错时有效防范,在领导人不利于组织发展时形成不会造成震荡的更替机制,尤其是在领导人的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之前能够提供救济途径。如何既要充分发挥CEO的积极作用,又能使CEO得到必要的监控,这不仅是公司治理结构所必需的,也是组织文化建设要考虑的。公司治理结构如果没有文化“场域”的无形配套,就有可能把治理结构变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外来者:破坏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学校以外的人员对组织文化所能起到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退伍老兵斯莱德·弗兰克。

学校的公开听证会上,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不速之客,而且语出惊人,破口大骂。在校长看来,这无疑是来捣乱的,恨不得要堵住他的嘴。尤其是弗兰克对校长那种明显的敌意,那种不屑的语气,更增加了这种破坏气氛。

然而,弗兰克真是破坏者吗?他的慷慨激昂,他那过火的指责,其目的是维护查理的人格尊严不受伤害,为了使查理在走上社会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而查理正是这个学校的产品。从这一意义上说,弗兰克是贝尔德学校组织文化的真正建设者,他是以貌似过激的方式,修补这个“未来领导人摇篮”上的裂痕。现实中不乏看到这种现象:当一个顾客对你的产品百般挑剔的时候,他正是这个产品最有可能的买主;而当顾客不再对你的产品发表意见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这位顾客。所以,顾客的破坏性意见,正是公司的建设性源泉。

那几位纨绔子弟的家长也很有意思,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改造学校的组织文化,即以金钱和权力诱导学校做出他们所希望的行为。如果学校接受了这种捐助和建议,那么,学校得到了金钱,却会失去学生的品质。这种表面上的“建设”对组织文化的破坏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学校做出让步,就意味着对不道德行为的纵容。久而久之,只会牺牲学校的声誉。

一部好的电影,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生教科书。《闻香识女人》对于管理而言,可以从中看到组织文化的方方面面。如何能够保证组织愿景与核心价值观的一致,如何能够把员工内在的良知和正义在组织中发扬光大,如何形成对CEO的激励和约束,如何对待外来的赞助和批评等,都值得思考。当然,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从电影中得到的管理启迪,也会因人而异。

电影佳句赏析: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太苦了!

♢什么都没有精神残废可怕,因为没有义肢可装。

♢如果一个人是坏人,并不是因为他本性有多恶,只是因为他的生命中积累了太多的坏。是的,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在痛苦中的人。

♢有些人一分钟内过尽一生。《雨人》对用人的启示——白痴如何变成天才

美国电影《雨人》(Rain Man),给人们展示了一种感人至深的兄弟亲情。然而,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另有一种风味。《雨人》的故事极为简单,一个陷入财务困境的青年查理,他的父亲临终时却把300万美元财产全部留给了一个查理压根儿不知道的哥哥。查理当然不服气,到一个疗养院里找到了这位从未谋面的兄长雷蒙。这才发现,他的这位兄长是个白痴。查理为了得到遗产,悄悄带走哥哥出走,以迫使监护人修改遗嘱。在带走雷蒙的路上,这位白痴兄长洋相百出,而精明的弟弟毫无办法。如果不是300万遗产在起作用,查理根本不可能深入到雷蒙的内心世界。但是,为了遗产,查理只好迁就雷蒙种种稀奇古怪的要求。在这种迁就中,查理发现了雷蒙对数字有着超常的记忆和心算能力,简直是个数学天才。于是,他带着雷蒙来到赌场,靠着雷蒙的数学才能,大赚一笔,摆脱了经济困境。最后,雷蒙还是雷蒙,而查理却产生了根本变化,300万遗产反而无关紧要,同这位可爱单纯的兄长之间的手足之情压倒了一切。

◎事业需要是发现和唤醒天才的前提

这部电影要唤起的是被金钱和生活淹没了的真挚感情,但对经营管理却不无启示。

现实中的天才,往往总有白痴的一面。据说,瑞士著名的贝努里家族,以诞生数学天才出名同时也以诞生白痴出名。这个家族曾经出现过11位数学家,其中包括非常著名的雅科布、约翰、丹尼尔等人,当今非常时髦的概率论研究就是由他们发端的。如果人们只看到白痴的一面,很可能就会淹没他们的天才。古往今来多少杰出人物,尽管不像贝努里家族这么黑白分明,但如果细细追究,大抵可以发现,凡是天才人物,往往具有某种程度的白痴一面。比如,有些杰出的科学家,生活自理能力极低;有些伟人级的大人物,有时会显示出不可理喻的愚蠢。仰望星空的康德,会因为没看清脚下的水坑而遭到乡民的嘲笑;著名的爱因斯坦,也会偶尔忘记自己的住址;横扫欧洲的拿破仑,会十分野蛮地把汽船发明者富尔顿赶走。所谓牛顿煮鸡蛋却煮了怀表之类传闻,数不胜数。尽管无法一一考证这些事实的真假,但这无疑是一种普遍现象。笔者的一位老师,也曾有过这样的趣闻:家人不在,自己做饭,炒鸡蛋就是不好吃,女儿回来后才发现,他炒鸡蛋用的是缝纫机油。

管理就是要让人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而当我们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创造力时,在我们眼里,天才就是白痴。因为天才往往痴迷于某一点,在这一点之外,他的知识和能力往往不及常人甚至显得十分低能。反过来,有些天生弱智甚至痴呆者,反而因为注意力的聚焦可能会取得某种常人所不及的突破。而通常的人才测评、考察等手段,基本上着眼于全面了解。这种“全面”会冲淡甚至淹没深刻。所以,当管理者不知道需要哪一方面的天才时,即使眼前就是天才,仍然会将他评价为白痴。

从这一意义上看,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需要,再说大一点是事业的需要,构成发现天才的前提。《雨人》中的弟弟查理,如果没有获得300万遗产的需要,就不会同雷蒙打交道。即使打交道,也只会看到雷蒙的怪癖、固执、不可理喻的一面,而看不到其才能出众的一面。很有可能,当雷蒙死活不愿意坐飞机时,查理就会失去耐心;当雷蒙受到车祸和警灯刺激不愿走高速公路时,查理就会离他而去;当雷蒙告诉他接吻的感觉只是“湿湿的”时候,只会遭到查理嘲笑。不但兄弟亲情难以产生,就是雷蒙的数学天才也难以发现。

◎天才不能用常规对待

即使发现了天才,如果以常理常规对待天才,仍然有可能埋没天才。宋朝欧阳针对当时缺乏名将的现实说,军队按部就班选拔军官,只能选出常规人才,根本不可能产生名将,历史上的名将,都出自“不次而用之”。特殊之人,须用特殊之法。管理活动中,人们往往强调制度规范的重要性,选拔人才也强调制度性选拔,主张跑场赛马而不是伯乐相马。从大道理上来说,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任何制度,有常规就肯定有例外。靠制度选人,难以选出超逸制度之外的奇才。韦伯式的官僚制,肯定会排除超凡魅力的人物,而真正的天才,往往因为其浓郁的“克里斯玛”风格而为科层组织不容。如果大学都按有无博士学位选教师,那么,梁启超、陈寅恪、梁漱溟等人就登不上大学讲台。所以,那些按制度无法衡量的“孤独的思想者”,是大学的风景线;那些按常规无法考核的创新者,是企业的利润源。这些特殊人物数量极少,作用巨大。所以,制度不可不守,不可死守。哪些地方需要坚守,哪些地方需要破格,考验着管理者的水平。韦伯也曾经设想过用个人魅力型人才来克服官僚组织非人化的弊端。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如何把握“破格”的边界,值得具体研究。

电影《雨人》中,如果查理发现雷蒙的特殊才能后,还是以常规对待,让雷蒙到赌场上按照一般赌徒的规矩运作,对雷蒙的“考核评价”不越雷池一步,那么,雷蒙的才能根本不可能发挥出来。这一点,对管理者来说十分重要。以常规对待天才,只会得到白痴;而以特例对待常人,只会浪费资源。“纳什均衡”的诞生就是明显例证。没有普林斯顿大学对当时还是博士生的纳什“网开一面”,就不可能诞生出博弈论中名闻遐迩的“纳什均衡”。因为纳什学习从来不按章法,不守规矩,没有完完整整上过一门必修课。按照我们的管理办法,非被开除学籍不可。但是,如果对所有博士生都按纳什同样对待,又会使博士生教育全无规范,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者极有可能因而得利。恰当的管理,是由白痴变成天才的关键。

◎天才的故事比天才创造的价值重要

白痴变成天才的意义,不仅在经济方面。在企业经营中,发现天才,发挥天才的作用,很容易把目标定位在经济贡献上。查理发现了雷蒙的数学才能后,欣喜若狂,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赌博赢钱上。这时,雷蒙的天才,只是查理的一个工具。但是,随着查理对雷蒙的重新观察,他发现了雷蒙所能给他带来的,远不止于赌场上的胜负。正是查理对雷蒙的重新发现,赋予了查理新的生活意义。管理活动中,只要有天才的地方,其价值和作用绝对不止于赚钱或者发明创造。大学里面“孤独的思想者”,不仅仅会贡献出他们的思想火花和理论建树,更重要的是会营造出一种大学氛围,促成一种大学精神。企业里面“天才的发明家”,不仅仅会给公司带来新的产品和利润,更重要的是会形成企业的追求方向,塑造企业的性格品质。苹果公司乔布斯的我行我素,曼哈顿工程中费米的实验室飞镖,都起到过这种作用。《雨人》中雷蒙的意义,是重新诞生了一个兄弟友爱的家庭。可以说,一个公司如果能够把白痴变成天才,那么这个公司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不论什么组织,一个有故事的组织,远比一个能盈利的组织更引人入胜。

发现天才和使用天才,受益者不仅仅是天才本人,最重要的受益者还是企业。而天才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多数都会被世人看作白痴,起码具有某种傻气。一个企业,能不能把白痴变成天才,是企业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经过这一步,企业才能由赢利机器变成社会公民。

电影佳句赏析:

♢他一直是个有自由意志的病人。

♢我还记得你离家的那天,心怀怨恨,满口狂言,只有自我,你自幼失慈,所以冷峻怨恨偏激,自也无可厚非。你不愿假装爱我,敬我,这些我也原谅你了,但你不与我联络,通电话,拒绝再进入我的生命,等于我失去一个儿子。愿你并不负我的期望,我愿你万事如意。

♢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可以让周围的人显得可笑和渺小。《侏罗纪公园》的细节悖论——设计和演化决定成败

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科幻与惊险,而且还有疑问和困惑。一个依赖现代生物技术复原恐龙建造的公园,从计划到实施看起来几乎天衣无缝,结果却因为一个很小的偶然停电事件,同其他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各种错失搅和到一起,最后使整个公园系统崩溃。尤其是这部电影的原作,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写的小说,这就使它具有了更深刻的寓意。

电影中的数学家马尔康姆,以“混沌理论”来解释这种系统崩溃的原因。他强调,真实世界是一种非线性系统,不像牛顿的物理世界那样秩序井然。某一个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会在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中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放大效果和连锁反应,起初差之毫厘而最终失之千里。这种状况有一个很有名的比喻:“纽约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引起北京下暴雨。”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眼下的管理学界,谈到蝴蝶效应的文章车载斗量,但是,这些文章是否掌握了蝴蝶效应的真正寓意,恐怕不一定。表面看来,那只蝴蝶不经意之间扇动的翅膀,引起了空气密度和流动的微小变化,这种变化在物理学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细微变化,能带来空气涡流改变,在非线性系统中最终导致在万里之外形成暴风雨。蝴蝶翅膀的扇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小概率事件,是细节中的细节。所以,讲蝴蝶效应的,往往会强调“细节决定成败”。然而,引起“蝴蝶效应”的细节,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吗?

在《侏罗纪公园》里,设计人员似乎注意到了一切能考虑到的问题。在现代环境下用DNA技术复制恐龙,这种技术创新必然有风险。为了防范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公园设计思路近于完美。按照小说和电影的描写,为了防止复制出的恐龙失去控制,研制人员甚至设法使繁育出来的恐龙不具备生殖能力;为了防止恐龙逃离公园,还设计出了离开公园只能存活24小时的生命控制机制;监控装置可以每隔30秒就显示出恐龙所在的最新位置,电脑每隔15分钟就会更新一次统计数据,一旦有一只恐龙失踪,5分钟就会被监控轻易发现;壕沟、电网牢牢地隔绝了恐龙与外界的通道。整个公园每个环节都有着精心考虑,也就是说,该注意的细节都注意到了,恐龙专家格兰特,对这样精密的设计兴奋不已。然而,灾难还是发生了。一个短暂的系统中断,来自于一个电脑编程工作人员偷盗恐龙胚胎的阴谋。他临时关闭了局部监控,因为这个盗贼由于突然降临的风雨迷失方向而被恐龙杀死,这使系统漏洞迅速显现,监控系统没有密码无法重新启动,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最凶猛的霸王龙在这种环境中开始摆脱人类控制,最矫捷聪明的迅猛龙开始成为公园的主宰,侏罗纪公园陷入了灭顶之灾。整个故事似乎在惊险和灾难中不断提醒人们——千万要注意细节。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很重要的悖论——公园的设计和运行,都已经尽人力之可能,注意到了能够想到的各种细节,为什么还会在细节上发生问题?而且,作者似乎要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了补救一个细节的错误,就需要对系统做多处更改变动,而这种更改变动又会带来更多的细节错误。整个公园的管理,似乎陷入了一个跳不出的恶性循环。

对管理者来说,《侏罗纪公园》给人们的启示是:细节真的是决定一切吗?真正影响系统运行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细节?管理学界常常会出现“帝国亡于铁钉”式的强调细节的故事。这个故事最简练的表述是:“铁钉缺,马蹄裂;马蹄裂,战马蹶;战马蹶,骑士跌;骑士跌,军团削;军团削,战士折;战士折,帝国灭。”(该故事表述多样,情节不同,但寓意基本一致)那么,是不是要求统治者必须把注意力集中的每颗铁钉上?而侏罗纪公园的主人,已经注意到了公园设计和运行中的许许多多“铁钉”,然而却失败了。原因何在?

电影中的数学家马尔康姆,在强调细节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败时,恰恰没有去观察和了解每个细节。他在到达侏罗纪公园之前,即还没有做实地考察之前,仅仅根据这个公园的设计思路,就对格兰特的女友断言公园肯定会失败,肯定地指出公园会在某个细节上出问题。这个值得注意的电影细节,被那些惊险的场面和刺激感官的镜头所淹没,往往被观众忽视。但对管理者来说,这个电影细节是揭开谜底的钥匙。马尔康姆在不了解细节的前提下,就对事态的发展做出了准确的预言,这种能力不正是管理者所梦寐以求的?那么,马尔康姆的这种超常的预测能力来自何方?

马尔康姆借助混沌理论的表述告诉人们,任何一个系统的秩序,都是在自身不断演化中自然形成的,靠人力建造一个与环境迥异的系统,势必会在某些细节上出问题。所以,他断言侏罗纪公园会出现灾难的理由,就是这种设计太完美、太人工了。在决策中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恰恰要求管理者不是去注意观察每个细节,而是从系统整体上判断所要做出的决策是不是符合自发秩序。任何决策,只要是立意同自发秩序作对,用通俗语言来说就是不去顺从自然,那么,不需要考察细节就能断定,这种决策势必会在某个细节上失败。这一思路,同哈耶克以自发秩序否定计划体制如出一辙,同中国古代的老子倡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完全相符,同管理学中的自组织原理高度吻合。

那么,“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决策者而言,正是要跳出细节去感知全局。如果因为事物的偶然性而拘泥于小概率事件,因为微小失误引发崩溃而强调实施中的细节,只会手忙脚乱疲于奔命。更重要的是,人类的智力和资源不足以支持这样一个对小概率事件做出极大投入的系统,就好像哺乳动物的大脑不足以用意识来监控植物性神经系统一样。所以,那些津津乐道于“棋错一招,满盘皆输”的管理者,需要提醒一句:你是不是已经让那些小概率事件牵着鼻子走入迷途?

决策理论专家西蒙在人工智能研究中,通过国际象棋的研究对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在象棋比赛中存在着一种“适应性积累”。即输赢不是由偶然失误决定的,而是由微小的细节积累决定的。特别是那些技艺只有微小差异的高级棋手,比赛很少会因错走一步坏棋而输掉。所以,西蒙主张,高明的棋手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偶尔失误的小概率事件上,不能把获胜希望寄托在对方的偶尔失手上,而是要通过观察和体悟,掌握自己和对手那些日积月累的习惯,把握对手在选择招式时的偏好或弱点,同时不断利用这种不起眼的偏好或弱点,来保护并积累起自己的优势,直至最终取胜。西蒙强调的是在有限理性前提下,养成遵从理性的习惯,建立起管理工作对自发秩序的适应,恐怕这才是值得管理者深思的“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是由细节养成的。细节决定成败,表面上是事的成败,归根到底是人的成败。所以,注重细节,要旨不在偶然,而在习惯。

电影佳句赏析:

♢生命是奔放的,它们总能找到出路。作为强势人群的我们一定要多些宽容,为弱势人群多留一些生路,否则奔放的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如果进化史让我们学到什么教训,那就是生命是不会被局限的。生命会拥抱自由,扩展新的领域并突破所有障碍,这可能充满痛苦,甚至非常危险。

♢上帝创造恐龙,上帝毁灭恐龙;上帝创造人,人毁灭上帝,人创造恐龙。《野鹅敢死队》的管理困境——计划如何赶得上变化《野鹅敢死队》(The Wild Geese)是英国于1978年拍摄的老电影,但直到现在看起来也没有过时感。尤其是片头的主题曲,风格独特。中国的歌坛大腕刘欢在出道不久时曾经唱过这首歌,但不知何故在他的专辑里都没有收录。歌中不断重复的唱词:“There is so much to be done-Tell me what more, what more, can we do?”肇示着人类的普遍困境——在急速变化的外界环境面前,我们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为了绝处逢生,我们还能做什么?

这部动作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但却充满了惊险。一个雇佣兵头子福克纳上校,受一个银行家雇佣,要从非洲某国的一座监狱里劫走被推翻下台的前总统林班尼,作为这个银行家从非洲某国取得铜矿开采权的交换条件。价钱谈妥后,福克纳找到了几个他的生死伙伴,招募了50人的队伍,进行了严酷的战前训练。趁着茫茫夜幕,敢死队空投到了目的地。计划十分周密,进行得也十分顺利。监狱的看守在熟睡中被喷雾毒剂干掉了,一枪未发就完成了劫出林班尼的任务。另一个行动小组也占领了机场,只要等接应的飞机降落就万事大吉。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敢死队的雇主正在同这个非洲国家的独裁者恩多法谈判,新的交易达成了。银行家不再需要林班尼,他下令让接应飞机返航,把敢死队留在原地,让他们被当地恩多法的军队消灭掉,以便省下雇佣费用。

看着已经在跑道上空滑翔准备降落的接应飞机拉起来呼啸离去,福克纳的敢死队陷入了绝境。他们被雇主抛弃了,求生的本能使他们迅速应变,制定出新的计划。敢死队凭借自己的战斗力,利用手中掌握的前黑人总统林班尼,开向林班尼的领地。按照军师雷弗的新计划,林班尼在他的人民中有崇高的威望,这支小小的敢死队完全可以组织起当地民众,同林班尼的敌人、独裁者恩多法开战。这是他们求生的唯一希望。

敢死队从恩多法军队的围攻中突围而出,来到了林班尼的领地。然而,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当地传教的神父,痛骂这帮战争贩子,因为按照雷弗的计划,这个国家将会陷入全面内战。神父的和平信念使他承担起制止战争的重任。当地的民众为了救出林班尼,不惜牺牲一切也要打仗。而林班尼本人则不愿看到他的人民为他而牺牲,反对开战。敢死队同意让当地部落首领投票决定。最后,投票的结果是放弃战争,敢死队又陷入新的绝境。

山重水复,神父给敢死队带来了新的希望,告诉他们附近的机场有一架飞机。于是,新的计划又出台了,占领这个机场抢到飞机,离开这个死亡之地。

敢死队在恩多法军队的重重围攻中且战且走,如愿到了机场。但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不仅军师雷弗牺牲了生命,而且飞机的油箱也被打漏,必须找到地方迫降,否则就前功尽弃。

这架国籍不明的飞机,载着十几名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战士请求迫降。最近的机场在罗得西亚,然而罗得西亚不许他们降落。这时,福克纳用林班尼的声望求救,当地在核实了林班尼的身份后同意降落,敢死队终于绝处逢生。不久,福克纳找到那个背信弃义的银行家,把他送上了西天。

现实当然不如电影那么惊险,但是,这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困境却处处可见。作为管理者,如何在不断的变化面前调整计划,改变策略,这是商业经营的必修课。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是主观条件还是客观形势,都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完全不变是没有的,只是变化的快慢和程度不同,电影只不过是把生活中的变化集中起来并加大强度以吸引眼球而已。如何应对变化,尤其是应对这种无法控制、突如其来且强大剧烈的变化,《野鹅敢死队》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应的借鉴。

首先,必须有一支能够应变的队伍。如果你的队伍只具备完成现有计划的能力,那么,你就不能对付未来情况的变化。电影中的敢死队,在那位粗暴而可爱的军士长率领下,进行了魔鬼式的超强度训练。这种能力训练,远远超出了原计划的需要。按照原定计划,敢死队根本用不着打硬仗。然而,战争的复杂多变使福克纳深知,他必须有一批能够以一当百的战士,否则就凶多吉少。因此,他的训练并不以执行现有计划为限。没有这种训练,就不能造就应变能力。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对自如。所谓“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人员,“万变”的是形势。作为企业,不但要使员工能够胜任现有计划,而且要使员工具有应变技能。只有让员工不断“拓展”,掌握那些眼下看起来“无用”的本事,才不至于在变化了的形势面前束手无策。在企业的培训中,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拓展训练”,然而,多数都是经理在“拓展”而缺乏员工的“拓展”。这会使能力拓展不配套,经理即使能拿出超前的设想,员工也没有超前的本事。

其次,经理能够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不管什么应变方案,都需要相应的资源支持。管理者要认识到,形势是不断变化的,资源也是不断变化的。当敢死队被雇主抛弃时,他们除了自身的战斗力外,还掌握了一个重要的资源,这就是前总统林班尼。林班尼的领地和部落,他在民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都变成了敢死队可资利用的力量,于是才有了利用这一资源打大仗的应对策略。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许多时候,包袱也会变成资源。敢死队在突围时,林班尼身体虚弱,无法行走,加上心脏病发作,毫无疑问是突围作战的包袱。但是,一旦到了他的领地,这一包袱就转变为资源。这一点尤其值得经营者重视。例如,新教徒刚刚来到北美大陆时,马萨诸塞的冰雪和石头,成为开拓种植园的巨大障碍,但是,当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时,就诞生了冰淇淋和建筑材料产业。这种在包袱中寻找资源的本事,是对经营者应变能力的考验。

第三,领导人在应变中的道义选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但往往被人看作空洞的口号。实际上,那种不顾道义投机取巧的应变策略,古往今来,都无法获得最后的成功。电影中的福克纳,在发动内战还是放弃内战的选择面前,接受了神父的教训,尊重部落首领的意愿,这使他反过来又得到了神父和当地居民的帮助。如果福克纳不顾道义,靠敢死队的武力强行胁迫民众作战,那么,站在道义高地上的神父和林班尼就会变成对立面。电影中,还有很多情节显示了福克纳的道义立场,比如,他为牺牲的战友在背信弃义的银行家那里讨回公道,承担抚养雷弗孩子的义务,等等。正是这种道义,是福克纳得到了他的战友的信赖。现实中的领导人,如果仅仅靠计谋厚黑行事,鲜有能成大事者。

第四,幕僚对应变策略的设计。电影中的军师雷弗,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参谋。他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能够对每一变动的局势迅速提出对策。雷弗的多谋和福克纳的善断,构成了绝好的搭档。而这种配合,是多年的实战经验、互相的了解默契逐渐形成的。现实中的咨询幕僚,如果只有“一招鲜”,与服务对象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应变策略往往会落入纸上谈兵的窠臼。

总之,能力超强的员工,善于利用资源的经理,坚守道义的领导,经验丰富的参谋,是走出“计划赶不上变化”泥潭的基本要素。表面上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然而,真正的力量,往往是这些老生常谈孕育出来的。

还有几句题外话。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总是对雇佣兵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雇佣兵是最能打仗的,不会打仗就没人雇;同理,好莱坞的商业片是最好看的,没人看就是失败。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电影片头曲《飞翔的野鹅》

Sad are the eyes, yet no tears.

The flight of the wild geese brings a new hope-rescue from all this.

Old friends, and those that we've found.

What chance, to make it last?

When there's fighting all around, and reason just ups and disappears.

Time is running out.

There is so much to be done-Tell me what more, what more, can we do?

There are promises made, plans firmly laid.

Now madness prevails, lives will be ended!

What more can we do?

What more, can we do?《早安越南》的管理难题——尴尬的中层

很多人都把1987年拍摄的《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看作反战片和喜剧片,这没错。然而,如果从管理的角度看,这部电影还有更值得琢磨的地方。考虑到它是根据真实事件编写的,就更具有现实意义。

越南战争期间,为了提高前线美军的士气,美国军方找到人气极旺的脱口秀主持人克鲁纳,到西贡(今天的胡志明市)作为军方电台的主持人。这个克鲁纳由天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扮演,他在《勇敢者的游戏》和《飞天法宝》等电影中的表现令人捧腹。但是,《早安越南》却无法使人笑起来。与其说它是一部喜剧,不如说是悲剧。从克鲁纳到达西贡后,悲剧就开始了。

越南战争的是非暂且不论。按照电影的说法,美军的高管层为了推动战争的进行,着实费了不少劲。聘请知名主持人来军方电台,活跃战场气氛,提高士兵情绪,就是这种努力之一。克鲁纳是美军为了战争需要“引进”的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时候,引进人才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公司,如果能够引进一名才华出众的人力资源技师,或者引进一名富有实际经验的临床心理专家,往往能够在改进人际关系、鼓舞员工士气方面立马见效。克鲁纳一到西贡,就显示出了他的非凡才能。一句拖得长长的good morning vietnam,就马上使自己和听众都进入了角色。他主持的节目,妙语连珠,幽默诙谐,具有很独特的搞笑风格。在某种意义上,威廉姆斯在笑星中要比香港的周星驰更出名。他扮演的克鲁纳,以播音深深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美军士兵。直升机上,吉普车上,工事里和丛林里,到处是全神贯注的听众。士兵的开怀大笑,抚平了枪林弹雨给他们心灵上造成的阴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