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无穷的人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5 22:47:21

点击下载

作者:凤凰科普编辑部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妙趣无穷的人体

妙趣无穷的人体试读:

前言

如果问你与你距离最近的是什么?你可能会说同学、老师、父母,甚至会想到无所不在的空气。但其实你忽略了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我们的身体是和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东西,但是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吗?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它由呼吸、消化、生殖、排泄等各种精密复杂的系统构成。不仅如此,人体还充满了各种不可思议的秘密,比如人体骨头的数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人体最小的骨头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人体的血管总长度可以绕地球一周还多……哈哈,你是不是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了?

本书精挑细选了大量新奇有趣的有关人体器官的知识,这些知识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另外,本书为了避免阅读起来枯燥无味的问题,在书中配了大量的漫画。这些漫画并不是单纯的插画,而是有对白和情节的故事。它们可以让你在阅读文字之余笑声不断,并在开心之余完成对相应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本书由凤凰科普编辑部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陈刚、张可、蒋福玲、王楠、黎小珍、耿璐、朱雪琴、张雪华、吴颖、覃宗艳、杨远星、马冬营、杨辉丽等。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疯狂的解剖学家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你有可能会看到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人,他双手沾满鲜血,在摆弄着什么东西。没错!是尸体!他手中拿着刀子,正一点一点地割着尸体。这是什么人?难道是食人族?不,不要害怕,让我来揭开他的身份,其实他是位解剖学家。

秘密档案

解剖学家怎样工作呢?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做的试验都非常正确吗?他们整天在实验室里“割”尸体吗?他们推动了人类进步吗?很多人对解剖学家都充满了疑问,因为大家对尸体和人体都充满了敬畏。其实解剖学家也是科学家,他们有好多想法,也是在做了好多试验,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不认可之后才逐渐做出成果的。在西方,人们刚开始对人体也不了解,各种相关理论也乱七八糟。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开始,他对骨头作了正确的叙述,但却把神经和肌肉混淆起来。不过接下来,古希腊的另一位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把希波克拉底没分清的神经和肌肉区别开来了,但他把动物解剖所得的结果完全移用于人体,这就不科学了。除了上面的两位,古罗马的著名医生和解剖学家盖仑(129—200),写了许多关于医学和解剖学的著作,他指出血管里保存的是鲜红的血液,而不是空气。但他研究的材料只限于动物。不过当时的西方社会并不允许用人的尸体做实验,特别是中世纪宗教统治一切的时代,神权至上,是绝对禁止解剖尸体的。不只解剖学家对人的身体结构感兴趣,具有科学家和艺术家之称的达·芬奇也曾解剖过尸体,并留下了人体解剖后的草图,他的人体比例图也是相当的著名。在中国也有个著名的解剖学家——华佗。华佗医术了得,思想也前卫,而且对人体结构有较全面的了解,他当时就能用麻醉剂施行外科手术。当时曹操威震一方,他患了头痛的病,听到有神医华佗,心想这下活命有望,于是就隆重地接待了华佗。一开始,曹操吃了几服药,虽说没有药到病除,但是也好了不少。华佗也想早点把曹操的病治好,所以想让曹操喝他发明的麻醉药——麻沸散,等曹操被药麻醉了之后,再拿利斧劈开脑袋治病。这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开颅手术嘛。可曹操听了这事就不愿意了,他觉得华佗不拿生命当回事,随随便便地就要劈开脑袋,这还能活命吗?于是曹操叫来守卫,将华佗斩首了。可怜的华佗就这样被杀了,他的一身医术也从此失传了。

你一定不知道

人体解剖是有很多术语的,比如我们说的头和脚,术语中叫上部和下部;我们说的前胸、后背,术语中则说前、后。那为什么要有术语呢?

其实用术语的目的是为了在国际上能更好地交流。在中国还好,使用不同的词语时大家也许还能互相明白,可是世界上这么多解剖学家,要想沟通,就得有专门统一的语言。而且,只有精通术语,才能看出你是个行家。

人体标本也可以卖了

人称“死亡先生”的德国解剖学家巩特尔·冯·哈根斯与尸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他开办过颇有争议的“人体世界”解剖艺术展,展览了很多的解剖尸体。不过这并不能让他满足,2010年他又打算跟上潮流开网店,用来销售塑化人体标本。

冯·哈根斯在写给客户的信件里透露了他想通过网络扩大业务量的计划。这封信件上说,整个人体标本卖69615欧元(约合9.72万美元)。我想我是不会花这么多钱去买个尸体的,哈哈!

除了整个人体外,他还出售横剖了可以看见内部结构的标本,人体切片每个卖56644欧元(约合7.91万美元),大脑切片每个卖22015欧元(约合3.07万美元)。通过这个网店不仅能买到人体标本,还能买到动物横截面样本。

冯·哈根斯的计划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刚有这个计划就受到了罗马天主教德国教区的强烈谴责。大主教呼吁政府禁止他开这个网店,说他侵犯了人权。尽管冯·哈根斯一再说他的塑化人体具有科研价值,但是这位大主教说,这一做法缺少对死者的尊重。唉,他们都说自己是正确的,真是纠结啊!

不过他举办了一系列“人体世界”展,展示摆出各种造型的塑化人体。德国政党对此也产生了不满,他们要求取消这项展览,但事实证明,所有试图阻止塑化人体展的努力都失败了。2010年他的塑化博物馆重新开张,他自己有个工厂用来加工塑化尸体,现有员工200人。

科学家画廊

出场人物:安德烈·维萨里(1515—1564),比利时人,著名的医生和解剖学家,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安德烈·维萨里从不拘泥于书本知识,他认为必须亲自解剖、观察人体构造才能够了解真正的知识。为了捍卫科学真理,他竟遭到了教会迫害。维萨里求学于法国巴黎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虽然也有一些实验课,但是实验课的老师都是由雇用的外科手或刽子手担任的,根本不让学生动手。教授们的讲课与实验毫无联系,又不准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讲述的内容与实维萨里头像际严重脱节,而且错误百出。

维萨里认为不能只依靠老师,还是需要通过自学来掌握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这方面的经验。只有亲自动手做解剖实验,才能学到真知识。

他的行为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和支持。他们经常用解剖过程中的事实材料对老师的某些错误观点展开争论,并给予纠正。

维萨里一直为了寻求真理而努力工作。他专心地挑选有用的材料,对于所得到的每一块骨头,都如获至宝,精心地包好带回学校。回来后,在微弱的烛光下偷偷地彻夜观察研究,直到弄明白为止。

维萨里就是用这种不怕困难、不怕苦累的精神和超人的毅力,长期坚持工作,终于掌握了精湛熟练的解剖技术和珍贵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努力就有收获,后来维萨里完成了他的理想,出版了解剖学著作,成为解剖学里程碑式的人物。

猜猜看

人体标本做完后,如何保持它们不会腐烂呢?

答案:A

疯教授的怪问题

制作一个人体标本要多久呢?

答:细心地清理一具人体标本,需要1500~2000个小时。要认真地将尸体肌肉组织当中容易腐烂的脂肪物等一一剔除,暴露出来的是标本中可以看到的神经系统、肌肉,还有骨骼。这项工作可是相当费力的。

结构复杂的大脑

一说到大脑,我们就想到了我们的头。没错,大脑和头联系很密切,但不是相等的。大脑生活在我们的头里。它虽小,可是本事大着呢!它就是我们人体的总司令部,指挥着我们的各项活动,我们要是没了大脑,就不能走路、写字、吃饭……大脑的颜色是白中又有点粉的颜色,形状和核桃仁特别像。妈妈总是要我们多吃核桃,补脑子,也是这个原因吧!

秘密档案

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以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就像身体有很多地方是对称的,左、右大脑也是对称的。每个半球里又有几个部分,分别控制我们身体不同的部位。大脑还分层,像包子似的有外面的“皮”和里面的“馅”。大脑中靠近外面的一层灰色的叫灰质,里面白色的一层就叫白质,是不是很好记呢?大脑重1.5千克左右,里面有大约10亿个细胞。大脑皮层并不是很厚,只有2~3毫米。你别看大脑这么小,但是它的总面积可是差不多有2200平方厘米呢。为什么大脑会有这么大的表面积呢?这是因为大脑不是平滑的,而是有许多的褶皱,如果把褶皱平展开来就会变得很大,就像把一张纸揉成一团会有很多褶皱一样。脑细胞每天要死亡大约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可别懒惰啦,再懒惰大脑细胞就死没了)。一个人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所以我们可以记住很久以前的事,也可以一下子记住好多东西。我们可要好好利用大脑啊!你一定不知道

虽然大脑分左右,我们的身体也分左右,但是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我们想的可能不太一样。我们左边的大脑控制右边的身体,右边的大脑控制左边的身体,是互相交叉的。例如,我们多数人写字用右手,就是由左脑控制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的神经在脊椎处进行了交叉,从而导致了左右交换。大家一般习惯性地喜欢使用右边的身体,如用右手写字、用右脚踢毽子等,这些习惯让我们的左脑比右脑更发达。

为了使左右大脑均衡发展,看来还是要时常活动一下左边的身体啊。试着用左手写字,用左手使筷子,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岁小孩,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学了。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鱼如果被刺激身体左侧,则会绷紧右半身逃跑。这是因为鱼左半身的刺激随脊椎传递,告诉它受“袭击”了,需要快跑,然后完好的右边身体使肌肉收缩运动。为了在紧急情况下逃跑,这样的左右交叉是合理的。在进化的过程中,这种左右交叉控制得到了发展,人也是这样。

让人见光打喷嚏?纯属误会!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见到阳光或灯光就鼻腔发痒,容易打喷嚏。有时我们打不出喷嚏时,看一下强光,然后就一下子打出来了。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打喷嚏的目的是相当明显的,那就是将进入鼻腔的东西“喷”出去。打喷嚏的控制中心位于大脑内部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的损伤就意味着我们失去打喷嚏的能力,再也打不出喷嚏了。由于眼睛和鼻子的知觉受到同一条神经的支配,当强烈的阳光进入眼睛时,喷嚏控制中心常常误以为是对鼻子的刺激,所以用打喷嚏的形式要将鼻子里面的异物驱逐出去。现在你学到一招了吧,以后再有人打不出喷嚏就建议他对着光试试。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某个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她的同事因为发现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增强人类的数学和空间推理能力而在世界上掀起很大轰动。大家都想让自己更聪明一些,所以当时莫扎特肯定风靡一时了。甚至老鼠在听完莫扎特的音乐之后在穿越迷宫时都比那些只听了些噪声或抽象派作曲家写的音乐的老鼠更加快速。有报告指出,至少对老鼠而言,一首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似乎激活了大脑。你是不是也想试一下呢?

这听起来像是调节脑力最和谐的方法。但是,在你要听音乐之前,先听一下下面的说法。不是每个期待莫扎特效应的人都会感觉到它的魔力。甚至认同它的人也认为,音乐促进脑力仅仅是因为它能使倾听的人感觉更好,倾听的时候人会放松很多,其实同等的刺激能达到同样效果。事实上,听故事时大脑也能获得同样的促进效果。可见,不是任何事都只有一个答案的。没事可以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故事,会让你的大脑更灵活。

科学家画廊

出场人物:罗杰·斯佩里(1913—1994),美国人。罗杰·斯佩里因为揭开了大脑两半球秘密和功能分工,为人们了解人脑更高级功能提供了新观念,因此在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们不断了解左右大脑,发现它们的不同功能,左半球的损害破坏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右半球却没有这种能力,这就使人们产生了一些不科学的传统观念——认为大脑左半球起主要作用,右半球没什么用。因为右半球除了没有语言能力,还没有书写能力,因此科学家们还由此推论出,右半球缺乏与语言和符号处理联系在一起的更高级的认识能力。这真是把右脑给贬低得一无是处,你说右脑得多伤心啊!

起初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左、右大脑交叉控制人体,对于典型的习惯用右手的人的大脑来说,右半球不但没有语言能力和书写能力,而且读字困难,听不见别人说话又说不出话,通常缺乏其他更高级的认识功能。

但是对一些病人的早期研究,似乎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分离的右脑并不是像预想的那样是看不懂字的,也不是没有书写能力。所谓无用的右脑其实有着相当大的认识理解和语言理解的能力,并且既能写又能说。

其实只要大点声,右脑也可以听见。此外,左脑损坏的人也能阅读左眼视野出现的书面词汇并辨别图画。

每个大脑半球都有它自己的、大量独立的感知觉、学习与记忆经验的认知领域。可能现在就是你的右脑在运动,而左脑在休息呢。猜猜看

香蕉既好吃又营养丰富,吃香蕉可以补充体力和维生素,而我们的大脑占身体的一小部分,那一天吃多少香蕉,其能量就可以支撑我们大脑的一天呢?

A.一根香蕉

B.一斤香蕉

C.十根香蕉

答案:A疯教授的怪问题

为什么大脑会有那么多的褶皱呢?

答:因为连接大脑的神经来自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相对应的神经又由于人的成长和思考不断地“生长”,于是就像是一大堆“相邻”的“线段”都不断地“伸长”并“挤”在一起,最后就必然形成了“褶皱”。所以,越使用大脑和身体,这些神经就越长,褶皱就越多,人就越聪明。要是不用大脑的话,大脑细胞死得可就多了。为了使自己更聪明和更健康,要多多思考和运动呀!

为什么感觉不到疼了呢

你感受过疼痛吗?答案肯定是“感受过”。跑步摔倒受伤会疼;得了病大家都害怕打针,因为打针会疼;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会疼痛难忍;发烧时头部会感到剧烈疼痛;要是不听话,妈妈打你也会疼。

人都是怕痛的,但疼痛随时伴随着我们,躲也躲不掉。不过也别沮丧,其实疼痛不一定是坏事,痛的感觉是人体自我保护性的防卫措施,是人体的警报。一旦“敌人”入侵身体,它就开始报警了。但是,拔牙或做手术时,医生给我们施了什么魔法让我们就不疼了呢?

秘密档案

要知道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疼了,就要先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疼。我们皮肤上有好多好多可以感受外界刺激的神经,它们连接着大脑。当有东西伤害我们时,我们的神经就会把这个信息传送到我们的大脑,告诉我们有东西来伤害我们了,我们就会感觉到疼痛,赶紧抵御外敌入侵。感觉不到疼也分情况。有一种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疼,不过这不是主观的意愿,而是受到一些伤害后,大脑和神经之间被阻断的结果。大脑接收不到神经传过来的信息,就像水管中间被堵住了,水流不过去,所以感觉不到疼,这样的话外敌入侵我们都还不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主观上希望可以暂时感觉不到疼。当我们已经感觉到疼痛,或者要做手术怕疼,为了少遭罪,就需要感觉不到疼。最好的办法就是吃止疼药或者用麻醉药了。不过,止疼药和麻醉药的使用时间不一样哦。止疼药(也称止痛药)是在我们已经感觉到疼,想停止疼痛时吃的药,这种药吃完后也只是暂时性地缓解疼痛而已,不会永远停止疼痛。麻醉药是能使人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它不会让人永久失去痛觉,药效过了之后我们可以恢复知觉。麻醉药的种类可多了,一般药店是买不到的。麻醉药有全身的和局部的,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又可以分为用鼻子吸的和注射到身体里的。麻醉药可以暂时麻痹大脑或者阻断神经和大脑之间的“道路”,来达到让我们感觉不到疼的目的,一定要记住是暂时麻痹哦。麻醉药在人体里也不是全部都会起作用的。例如,局部麻醉药进入人体里后,有一部分会被身体里的“警卫”蛋白质给“逮捕”了,与蛋白质或血液里的血浆蛋白结合成一团,这样的麻醉药不会起到麻醉作用,只有在身体里“游来游去”,也就是“在逃”的麻醉药才能麻醉我们。当然,不同的麻醉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个就要听医生的了。你一定不知道

你平时有没有吃过辣椒或者芥末呢?有些人极其喜欢吃辣的东西,但是你知道吗,我们感觉到辣可不是依靠舌头的味觉。舌头感觉甜、酸、苦都是味觉在起作用,唯独感觉到辣是痛觉。吃辣的食物就会刺激舌头,我们感觉到疼,我们把这种感觉说成是辣。

止疼药千万不能乱吃

“是药三分毒。”虽说吃止疼药可以让我们不疼,但是止疼药也不能乱吃。因为有些止疼药吃多了会像毒品一样上瘾,有的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解热止疼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芬必得等,这些药使用范围广泛,药店都有卖的。这些止疼药的止疼作用不是特别明显,吃了之后也不会上瘾,但如果用法不当,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吃药之前还是先问问妈妈吧!

还有一种麻醉性的止疼药,以吗啡、杜冷丁等药为代表,它们可就不常见了。这类药物是止疼的高手,不过反复使用会上瘾,就像大麻一样。国家对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只有医生开了药方才能买到,难怪不常见呢!

当然也不要因为副作用就再也不敢用止疼药了,合理使用是关键。用药的时候应从小的量逐渐加大,这样会减少不良反应,不要因为希望快点止疼一下吃太多,当疼痛减轻后,药量可逐渐减少。

滥用止疼药后果严重。如果出现某些不良症状,最好尽快去医院看医生。因为很多疼痛,特别是内脏器官的疼痛,我们自己很难辨别出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毛病,所以不要随便吃止疼药。

另外,服用止疼药后会让病人暂时感觉不疼了,可实际上疾病可能在进一步恶化,这种暂时的止痛会掩盖真实的病情,会使病症加重,造成严重的后果!

疼也分等级

疼,也是分好多种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划分成以下5种程度,可以按这个来给自己的疼划分一下等级。(1)0度:不痛。(2)Ⅰ度:轻度痛,可不用药的间歇痛;例如被针扎了一下,一会儿就好了。(3)Ⅱ度:中度痛,影响休息的持续痛,需用止疼药;例如牙疼,不吃止疼药就一直疼。这时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4)Ⅲ度:重度痛,如果不用药就不能缓解的持续痛。(5)Ⅳ度:严重痛,疼得会让脉搏跳动不正常,心脏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就有生命危险了,必须马上去医院。

科学家画廊

出场人物:费利克斯·霍夫曼(1868—1946),德国人。

春天的河边,不只有潺潺流水,还有随处可见的迎风摆动的柳树。它的身影,提醒我们寒冷的冬日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你可以掐下一段叶尖,放进嘴里含一下,会品尝出一丝苦涩。不要嫌弃这苦味,它可是一种止疼药的成分呢。

早在大约公元前155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柳树的叶子可以止痛。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过用柳叶汁来镇痛和退热。科学家从柳树皮中分离出一种化学物质——水杨苷,并制备出水杨酸钠,它可以用来退热、止痛和消炎。

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在拜耳公司工作,主要负责研究药物。他的父亲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实在不忍心看自己的父亲这么难受。

他没日没夜辛苦地研究改进水杨酸钠。很快,他找到了制成纯净乙酰水杨酸的方法。随后,拜耳公司对水杨酸进行了缜密的研究,肯定了水杨酸的止痛功效。于是,拜耳公司把他研究出的这个药命名为“阿司匹林”。

由于它疗效显著,价格又非常低廉,当时美国还宣传“一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提高美国人民的素质”。虽然现在不断地有新药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