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4:06:0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2016年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

2015年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

华中农业大学二〇一五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课程名称:842公共政策学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政策群和政策链

2.行政决策和公共政策

3.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4.公共政策目标和指标

5.政策的生命周期和变动周期

二、辨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是政府能力。

2.对于公共政策评估而言,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评估。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公共政策分析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论。

2.简述志愿者或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作用和优缺点。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政策合法化的作用、内容和程序。

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矫正措施。

2015年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中农业大学二〇一五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课程名称:842公共政策学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政策群和政策链

答:(1)政策群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段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2)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先后制定的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2.行政决策和公共政策

答:(1)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2)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公共政策”的内涵:

①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

②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

③公共政策表现为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④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3.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

答:(1)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本质上是众人参与讨论的过程。其条件有三:①广泛注意或感知;②多数认为有采取行动的必要;③普遍认为是政府职能部门权限之内,应当被关注。(2)政府议程又称正式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的一种政策议程。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合称为政策议程,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3)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有联系的,系统议程是政府议程的来源和基础;政府议程是系统议程的保障和途径。(4)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又是有区别的,系统议程仅由一些较抽象的项目所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还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它可以不涉及可行性解决方案问题,所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众说纷纭的特点。政策议程则是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所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关的种种事实。

4.公共政策目标和指标

答:(1)公共政策目标是公共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它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目标涉及“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辨明政策目标非常重要,但在实际的分析工作中却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任务。在当代公共政策中,特别是社会经济政策中,却有一些最基本的或一般的政策目标,可以概括为增长、效率、稳定和公平。(2)公共政策指标是指衡量政策目标的量或质的尺度(如指数、数字或其他的质的尺度),它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每个重要的或基本的经济社会政策,通常都有若干个具体的指标作为衡量政策目标的尺度,具体的经济社会政策有更具体的单个或多个指标。政策指标可以是量化的指标,也可以是质的指标,而且许多政策往往只能用非量化的或质的指标来衡量。公共政策指标可以概括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政治指标和综合指标。

5.政策的生命周期和变动周期

答:(1)政策的生命周期是指公共政策经历了从问题的认定到政策的出台,再经过执行、评估、监控、调整诸环节,最后归于终结,政策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2)政策的变动周期是指公共政策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样或者相似的政策现象有规律的反复出现。(3)政策的生命周期和变动周期统称为公共政策的周期。不同政策周期的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决定时间长度的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和政策目标的大小远近、环境变化以及实施的难易相关;政策周期的长短还与具体政策的情况相关。

二、辨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是政府能力。【答案】错误【解析】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要素主要包括:①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探究公共政策质量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一国的宏观环境首先决定了将产生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的暴露程度,进而规定了公共政策的目标和方向。②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本身决定了政策的目标及方向,问题是否已经明晰化,政策问题的性质以及结构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高低。政策问题是否反映大众的需求是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③政策执行者。即政府能力。作为公共政策的参与者,其能否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抓住问题的症结、是否采用现代决策方法和集思广益,对公共政策的质量高低产生了较大影响。④技术。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制定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决策技术。⑤资源。这里的资源包括: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可利用的时间、政治资源等。

2.对于公共政策评估而言,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评估。【答案】正确【解析】评估标准是我们用来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尺度,即用来指导我们决策的东西,因而也可以称为决策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是尺度、规则和水准,即那些由特定的决策者用来判断一个特定的决策情景的性质、目的和目标的东西。我们一旦认定了政策目标,就可以开始寻找取得这些目标的备选方案,然后,对每个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加以预测、评估和比较,标准就是我们用来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尺度。因而,没有标准这个前提,评估是无法展开的。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公共政策分析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论。

答:(1)公共政策分析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观点

①有限理性模式是西蒙和马奇在批评全面理性模式及对行政决策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它的要点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对备选方案的选择,所追求的不是最优的方案,而是次优或令人满意的方案。决策者在“满意”标准和有限理性之下,而对一个简化了的决策,不必再去检视“所有的”可能备选方案。“全面理性”实际是不存在的,主要理由是:

a.知识的不完备性。按照全面理性的要求,行为主体应具备每种抉择后果的完备知识和预觅。而实际上,我们对后果的了解总是零碎的。

b.预测的困难。由于后果产生于未来,在赋予它们以价值时,就必须凭想象来弥补其所缺少的体验,然而,对价值的预见不可能是完整的。

c.可能行为的范围。按照全面理性的要求,行为的主体要在全部备选方案或行为中进行选择,但对于起初的行为而言,人们只能想到全部可能方案中的很少几个。

②根据西蒙和马奇的看法,有限理性的决策步骤是:

a.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要订出的目标;

b.决定最低标准或水准,使所有被接受的方案都能符合这一标准;

c.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案;

d.评估这一方案;

e.决定这一方案是否已符合所确定的最低标准;

f.如果此方案无法接受,再检查其他方案,并要逐一通过评估过程;

g.如果这一方案是可行的,即可开始行动;

h.执行之后,评价这一方案及难易程度,并将资料作为提高或降低标准之参考。(2)评论

西蒙和马奇的有限理性模式对全面理性模作了深层次的批评,并强调政策制定中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这个模式在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中有广泛的影响。但是,这一模式主要是为学术理论服务的,而不是为实际的政策分析服务的。

2.简述志愿者或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作用和优缺点。

答:(1)志愿者或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作用

作为一种政策工具,非营利组织或志愿者组织的活动免受国家强制力和经济利益分配的约束。志愿者组织提供某些社会服务,在传统社会里,志愿者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尤其是从事公益事业,现代福利国家的出现曾一度降低它们的重要程度。但是,在当代社会中,它们仍然被广泛地当作一种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志愿者组织或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重要。(2)志愿者或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优点

①志愿服务的最大优点是创新,即拥有创造性地迅速确认并满足需求的能力(例如,在救灾方面,志愿者、非营利组织的行动往往比政府快);

②由志愿者提供社会服务还可以减少对政府行动的需要或减轻政府的负担。(3)志愿者或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

①志愿者或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其应用范围有限,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不能通过这种手段来处理;

②志愿者组织、非营利组织容易蜕化变成准官僚机构,从而降低了它的效能和效益。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政策合法化的作用、内容和程序。

答:政策合法化是指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的程度对政策方案进行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1)政策合法化的作用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过程的必经阶段,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政策过程的具体运行也具有现实意义。

①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里,政策的制定都必须时时体现民主与法制精神,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一项方案只有经过政策合法化过程,才能成为合法有效的政策,也才能进入政策过程的下一阶段——政策执行。政策执行要以政策具有合法性为前提,具有合法性的政策,才能取得政策对象的认可、接受和遵照执行的效力。

②政策合法化是一个吸收民众参与决策、加强政治沟通与协调的过程,也是一个决策择优,对决策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对不良方案过滤、淘汰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由法定的决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对决策行为实施法制监督的过程。建立健全有关的决策制度,实行重大问题决策前经专家充分讨论、重大政策通过前向社会征求意见是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需要。

③政策合法化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制。正是基于此,依法治国现在已经作为我国政治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和目标。强调政策合法化,正是强调健全法制和依法治国。(2)政策合法化的内容

①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②政策过程的合法化: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

③政策的法律化: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3)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指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次序和方式。从理论上说,政策规划阶段结束后才进入合法化过程。实际上,合法化过程往往又包含有政策规划的行为性质。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合法化主体,往往导致不同的合法化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①立法机关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过程包括:提出议案;审议议案和通过程序等。还包括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政策给予合法性的过程。

②行政机关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是指行政机关把自己制定的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使政策具备合法性得到贯彻实施。主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行政首长的签署和发布。

③半官方机构的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半官方机构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授权或委托也可获得使某些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权力。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必须在各自的法定权限内使相应的政策方案合法化。主体在政策合法化过程中应注意的权限问题包括:进行合法化的主体要有法定的职权或授权;要有法定依据;同时需要考虑既定政策在事项、地域、措施和手段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限制。

④其他主体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主要是各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合法化问题。须要根据宪法或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本单位制定出的政策进行合法化,赋予实施的合法性。

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矫正措施。

答: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目标的偏离和不良后果的出现是统一不可分的。政策是否偏离了政策目标,是根据政策执行当中出现的不良后果确定的。也就是说,政策目标的偏离是执行偏差的表象特征。(1)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①象征式政策执行。主要指在实施政策过程中,执行主体仅做表面文章,或只做政策宣传而不务实际,或“阳奉阴违”,或前紧后松,或敷衍塞责。其总的特点是政策最终成了一纸空文,根本谈不上解决什么具体的政策问题。

②附加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土政策”是附加式政策执行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土政策”是指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而自行附加额外目标的政策,它另搞一套,使政策执行复杂化,影响政策目标的实现。

③残缺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一项完整的政策在执行中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弃置不顾,使政策内容残损不全,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其典型表现就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④替代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被换上与现行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执行偏差,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政策与执行主体之间出现极为激烈的利益差异和冲突的时候。

⑤观望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观上面的招数,等新政策出台。它的特点是执行者采取一种“软拖”的手法,能拖的就拖,实在不能拖的只得勉强执行。

⑥照搬式政策执行。主要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主体机械地照搬照抄,“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落实”。这样呆板地执行政策往往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实现政策目标。它的特点是执行者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严重地分离。(2)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①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如果执行者对相关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没有充分认识,对相关政策的执行难度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有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政策偏差。

②政策质量低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政策目标错误或者模糊不清。政策目标的正确与否是衡量政策实施好坏的标准,进而成为政策实施效率的标准。政策目标错误或含糊不清的情况下,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

b.政策内容混乱。无论是对于同一项政策的目标还是多项政策的目标,如目标之间不一致,相互之间发生冲突,会影响政策效果,发生执行偏差。

c.政策标准不合理。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须注意政策标准要切合实际,要指出政策标准的未来可能变化,以便为实施活动的发展提供遵循的方向。否则,政策执行就可能发生偏差。

③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政策执行增加复杂性和困难;在执行政策时,政策环境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从而对政策的顺利执行形成挑战。如果执行者对这种挑战应对措施不当,政策执行偏差就有发生的可能。

④利益集团的压力。任何政策,势必涉及利益的调整,因而各利益集团必然千方百计地影响公共政策。许多政策执行偏差往往是由于执行者受到利益集闭的压力而扭曲或擅自改变政策内容造成的。

⑤政策资源的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资源,那么执行的过程肯定是不会顺利的,执行的结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情况。

⑥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监督体制和方法的不当,监督机构的权力过小或过大,监督制度的不健全,都会对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有可能导致或助长执行偏差的产生与扩大。(3)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措施

对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系统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对政策执行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好的管理体制将促进公共政策的执行。完善管理体制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政策执行机构内部及其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各种关系,使之运转协调、工作灵活,为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根本的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

②提高执行人员素质

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直接与执行主体的素质有关。

a.要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局观念,防止以权谋私,强化职业道德,提高自律精神;

b.要提高其理论水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工作;

c.要提高其业务素质,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

③科学诊断问题

科学诊断问题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出现的偏差原因、范围等进行分析和确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对问题的诊断可分为两个层面:a.当前出现的现实的具体问题;b.历史积留的、根本的深层次问题。

④及时跟踪评估

在执行某项政策过程中,必须全面检查、核实各项工作的布置、落实、推进和完成情况,即是否及时、准确传达贯彻决策,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是否符合总目标,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是否与原计划相符等。

⑤强化监督控制

要制定正确、可行的控制标准,对照标准检查政策执行行为,发现偏差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和办法,纠正违反决策要求、有悖决策目的的偏差。要加强监督反馈系统的功能,使监督反馈经常化、制度化。

⑥加强舆论宣传

在纠正政策偏差之前或进行当中,通过多种途径对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危害、矫正必要性等向公众解释清楚,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和讨论,以此来达到认清问题的目的。

⑦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虽然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但是有关个人或团体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固执地反对纠偏,这时就需要对他们采取一定的行政、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强制措施。

⑧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

对待政策执行偏差,要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在于防范,要善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预期外在成本

2.精英理论

3.阶级分析途径

4.政策的法律化

5.参与者判断法

二、辨析题(共2题,每题17分,共34分)

1.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2.权威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障。

三、简答题(共2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18分,共38分)

1.简述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

2.简述政策终结的作用。

四、论述题(共2题,第一题26分,第二题22分,共48分)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搜寻与发现备选方案的方法。

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政策效果的多样性。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预期外在成本

2.精英理论

3.阶级分析途径

4.政策的法律化

5.参与者判断法

答:略。

二、辨析题(共2题,每题17分,共34分)

1.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答: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公共政策分析是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方法论是指创造、评估和交流政策相关知识的标准、规则和程序的体系,即哲学家们尤其是科学哲学家们所称的“研究的逻辑”。经过50余年的发展,公共政策学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在政策分析者中取得认可的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计算机模拟、操作博弈等。然而,并不存在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方法论。由于社会环境、政治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别,不同的政策问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既要有定量的方法,也要有定性的方法;既要有理性的方法,又必须有超理性的方法,特别是必须依赖直觉、灵感和判断的创造思维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公共政策分析与其说是一门科学,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关于这一点,许多著名的西方政策分析家都作了明确的论述。

2.权威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障。

答:正确。具体分析如下:

权威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又一项特殊而重要的资源。政策执行活动的基本特点是,需要很多人的共同活动,而共同的“首要条件也是要有一个能处理一切所管辖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这个意志就是权威。没有权威,就不可能形成人们这种共同的、相互协作的活动;在各行其是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政策目标的。建立政策的权威,就是要使政策成为国家的意志,迫使每一个执行者服从它,否则,政策就无法执行,或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当前,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就是政策权威性不够的一种表现。

三、简答题(共2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18分,共38分)

1.简述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

答:政策问题,是指政策分析者所要分析、研究或处理的对象。政策问题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种客观条件或情况。政策问题首先是某种客观存在的情况,当人们感到问题的存在时,必定有某些具体的事实呈现在眼前,如出生率、人口数、犯罪案件等等。(2)它是被感知的。一种情况事实上已存在,但不为人们所感知,仍不构成问题。如吸毒,若不为人们所知就不构成问题,最多只是一些潜在的社会状况,显然它与社会中的价值观念相冲突,却未被任何人所感知。(3)它是大多数人所感知到的一种情况。如果一种社会状况为个人或少数人所感知,那往往属私人或少数人的事情,难以构成政策问题。政策问题必定是公共问题,它必须涉及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并为他们所感知,并具有一定的严重性。(4)价值、利益、要求的冲突。政策问题联系着人们的利益、价值和要求,不同的个人、群体和阶级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当一种情况违反某些个人、群体或阶级的利益和价值时,人们便要求政府采取某些行动,逐渐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政策问题。(5)需要、受剥夺、不满足感的产生。一种情况之所以被认为是问题,除了与利益、价值相冲突外,它所产生的结果,还必须使人们感觉到有一种需求,必须满足它;或者有一种受剥夺的感觉,且这种感觉必须强烈到迫切需要采取行动去解决的地步。(6)团体活动过程。政策问题往往是团体的冲突,只有通过团体或社会的多数人对问题一再界定的过程,才能产生一个为多数人认可的问题;政策问题也只有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进入政府议程。因此,布鲁默才将政策问题或社会问题称为集体行为的产物。(7)权威当局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一个问题成为政策问题必须是属于政府管辖内,且政府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那些问题。所以,科布(Roger Cobb)等人认为,“一个公共问题要列入政策议程,必须有相当充分的社区成员认为这个问题是属于政府适当管辖权之内的事务。”

由此可见,政策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状况,而且也是一种主观感知及集体行动的产物。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2.简述政策终结的作用。

答:(1)政策终结的含义

政策终结,是指完全终止原来的政策。政策终结有两种情况:一是政策目标已经实现,原有政策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完成了一个政策周期,自然终结;二是政策环境或问题本身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有政策已明显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而且通过调整已无济于事,这时就需要终结旧政策,代之以新的、更为有效的政策。无论是政策的继续、调整还是终结,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系统、全面的政策评估基础上。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或政策)行为。(2)政策终结的作用

从政策终结的结果上看,政策终结的基本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节省资源。因为政策终结意味着政策活动的结束,某种机构、规划、惯例的终止,以及有关人员的裁减。因此,政策终结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无效消耗,从而节省有限的政策资源。

②提高绩效。当一项政策在实施中失败,无法解决所面临的政策问题时,旧政策的终结就意味着新政策的启动、新规划的诞生以及相关机构和人员的更新与发展,这无疑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政策绩效的提高。

③避免僵化。政策僵化,是指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执行该政策,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与障碍,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政策终结可以避免政策僵化。

④优化政策。政策终结有助于促进政策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人员的优化;二是政策组织优化。政策组织的优化是公共政策优化的核心内容,优化的政策人员只有在优化的组织机构中才能制定和执行优化的政策。

当前,我国推进政策终结事业的意义重大。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许多不适宜新体制的旧政策应该予以终结。终结过时的、失效的政策可以节省我国有限的资源,促进政策的更新。

四、论述题(共2题,第一题26分,第二题22分,共48分)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搜寻与发现备选方案的方法。

答: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依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备选方案可以表现为政策、策略或各种行动过程。搜寻与发现备选方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作为的分析、文献评论、快速的调查、类比的使用、头脑风暴法、与理想的比较等。(1)不作为(保持现状)的分析

为其他备选方案提供一个基点仅仅是不作为方案分析的一个理由,这种分析还有其他的理由:首先,潜在的预算控制和预算的重新分配要求不采取任何行动,对这一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其次,不采取任何行动的分析有助于澄清项目或政策的目标;再次,它可以突出采取行动的必要性(或非必要性);最后,接受不采取任何行动可以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的可能性,承认问题界定的内在困难以及存在着问题没有最优解决办法的可能性。

当然,不作为的备选方案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做任何事情,因此,说这种方案没有任何成本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例如,运输计划中就有比较清楚的不作为的概念,即最低限度的维持。运输计划中的无所作为方案不能增加交通能力或提高服务等级,而且也包含着要完成现有的工程,以及将现行的运输政策继续执行下去。尽管这种合理的维持可以有效地应用运输以外的实质的或功能的政策领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作为、有限行动和维持现状的分界线是不清楚的,偏离这一分界线可能导致不作为方案作为基点的作用丧失,并引起评估上的困难。(2)快速的调查

让别的分析者和你的朋友知道你正在为一个政策问题寻找新的方案,他们可能提出关于备选方案的好的建议,并让你时刻注意各种有益的意见。分析者应有一个交往的网络,征询交往网络中的人员的意见,尤其是注意其他政策分析者、专家和从事相关领域的政策执行或制定官员的意见;这种快速调查的范围也包括记录、分类和整理在各种会议上人们提出的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等。

例如,在我国,产生大量优秀备选方案的方法就是继续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经常举办听证会,尤其是注意其他政策分析者、专家和从事相关领域的政策执行或制定官员的对我国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的建议。这种方法不仅产生大量优秀的备选方案,同时也会提供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新思路。(3)文献评论

在备选方案的搜寻中,忽视文献评论将是一个错误。公共政策或研究的文献(杂志和书籍)可能记载着解决相关政策问题的备选方案或案例分析;问题所在的实质领域(如住房、教育、环保等)的文献也可能记载其他地方解决相同或相似问题的尝试。总之,文献评论是获得政策备选方案的一个来源。

例如,解决我国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应给予文献评论充分的重视。充分发挥政策领域相关专家的作用,重视公共政策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关文献记载可能会有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4)实践经验的比较

通过快速调查和文献评论,分析者既获得政策方案的思想,又获得真实世界的经验。因而,有必要将这些真实世界的经验单独分离出来,加以分析比较。备选方案本身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思想。实践经验比较的目的不是找出一个最优的备选方案,而是发现一系列由经验表明为是可行的备选方案。(5)被动的收集和分类

政策分析中的备选方案的搜寻不仅要靠积极、主动的追求,而且有时也要靠消极或被动的等待。当政策分析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有些备选方案可能会自动出现。因此,除了积极地寻找备选方案之外,分析者对于其他人所提出的备选方案应加以系统的记录和分类。这些备选方案也许其本来形式就是适用的,或者必须加以修改。

以我国为例,一些新的公共政策或者法律法规的出台,正是适应我国发展形势的需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而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现,并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应时产生的,这些备选方案是自动出现的。有些民众提出的建议听起来并不合理,但只要我们认真做好备案,稍加修改,或许就是一项解决问题的好政策。(6)类型学的发展

如果问题可以归类,那么其内在联系或类似性就会变得更加清楚。考察被一项潜在政策所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的类型有助于查明备选方案。

例如,在分析海洛因问题时,穆尔为了解该问题的性质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发展出海洛因使用者的类型学。这一方法的基本程序是:先查明被影响的团体;然后查明他们对每一种备选方案的可能反应;最后提出有前景的备选方案即对这些团体或个人而言比较能被接受的特殊手段。(7)类比

类比、比喻和综摄法既被用于界定问题,也被用于查明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检查以前被解决问题与现有问题之间存在的类似性,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正是类比方法的依据。

例如,在我国解决实际问题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时,应首先弄清问题的各种性质,然后查明性质的类似性。类比既可以来自性质相同的问题领域,也可以来自于一个问题性质很不相同的领域,它的目的是使分析者或决策者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有更全面的认识。(8)头脑风暴法

作为一种产生创造性思想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在政策分析的活动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会议技术,经常被用作查明问题的解决办法。其范围涉及从非正式的、快速的、为特定问题工作的职员会议到更正式的职员、专家和咨询者的会议。头脑风暴法的支持者们认为,恰当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里,产生大量的关于问题解决办法的好主意。

例如,在我国召开的各种会议上,应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给参与会议的人员充分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会场气氛,让在座的各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以便提出更好的设想。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的设想越多越好,但切记对提出的设想做批评。这种方法数次使用,而且证明是有效的。(9)与理想的比较

必须对政策问题加以广泛定义,以便不会忽视一些较为遥远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寻求创新和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太清晰的场合更应该这样做。

先提出一个理想化方案,然后加上一些约束或限制性条件,看看是否可以接受的备选方案仍然存在着,这对于我们设计通向理想的备选方案和更好地界定偏好是有益的。通过检查与理想方案的距离,分析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案。

例如,我国在取舍各项建议做出决定时,往往是在综合比较各项意见优劣的前提下作出的抉择。

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政策效果的多样性。

答:政策效果是指政策执行后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政策效果包含的内容有:政策预定目标的完成程度;政策的非预期影响;政府行动引起的环境变化;政策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 政策效果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效果

直接效果是指政策实施对主体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及相关人员所产生的作用,如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急剧增长、九年义务制教育降低了我国的文盲率等。评估政策的直接效果,必须确定政策目标和政策对象,明确政策对象是哪些人或哪些组织及其作用。

例如,计划生育政策的政策对象是全国已婚夫妇,政策目标是在20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量控制在某个数值以内,由此就比较容易测定该政策的直接效果。(2)附带效果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非预期的作用对象产生作用,这种作用超出政策制定者原定的目标和期望而成为政策的一个副产品。

例如,政府的福利政策的本意是为那些生活贫困,确实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但是,该政策却也滋长了人们的依赖心理和惰性。又如,大气层中的核爆炸试验能提供武器和高科技发展所需的数据,同时也会给全球气候和人类造成威胁。(3)意外效果

意外效果是指政策执行后所产生的效果出乎政策制定者的预料之外。有时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投入很多,期盼很高,但收获甚微;有时是无心插柳柳成阴,没有太多的期望和投入,却有出乎预料的收获。

例如,计划经济的目的是要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出现的生产盲目状况、浪费现象和经济危机,为此动用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但是实施的结果却是政府失灵,造成低效率和严重的浪费。(4)潜在效果

政策的有些效果在短期内不易为人们所察觉,但有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出来,这就是潜在效果。

计划生育政策所体现出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但它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效果——在几十年后,它可能导致中国人口的负增长。有时,一项政策的实施了无成效,但是它的投入沉淀到另一项政策的运行过程中,在另一种情境下发生作用。政策潜在效果的存在及不易测定,给政策效果评估带来挑战,政策分析人员要特别注意这些潜在效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应对措施。(5)象征性效果

有些公共政策的内容是象征性的,它可能具有的有形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其初始用意不过是为了让目标团体得到印象,以为他们要求的问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之中,从而减轻对政策制定者的压力,或激发起某种精神。

例如,下岗职工再就业计划也许并不能真正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但却使人们相信政府关心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从而更加信任、支持政府的工作。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课程名称:842公共政策学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政策主体

2.体制

3.元问题

4.帕累托最优

5.事中监测

二、辨析题(共2题,每题l6分,共32分)

1.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2.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范式特征。

2.简要回答类别分析的规则。

3.简要回答政策终结的原因。

四、论述题(共1题,28分)

结合实际,论述政策范式变化过程。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84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课程名称:842公共政策学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政策主体

答: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活动者即政策主体,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2.体制

答: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责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体制或制度为公共政策提供外部组织环境。政策过程的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实体制。因此,政策的制定或实施,都与体制息息相关。体制类型多种多样: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尤其以政治体制、法律体制和经济体制最为重要。

3.元问题

答:元问题是指所有一级问题构成的二级问题,也即问题的问题,比普通问题更进一层,通常涉及本体论和知识论,要在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层次上谈及,脱离这个学科具体的表面条件和限制,挖掘普遍性的、绝对性的根基问题。

4.帕累托最优

答:帕累托最优,是指在资源分配中,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一种理想状态。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5.事中监测

答:事中监测是指在政策运行过程中,实施同步监测,记录政策实施的变化,评估执行的效果,一旦发现与原定的政策目标不一致的地方立即采取纠偏措施,提出调整意见,促使政策得到真正的落实的一种政策监测方法。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事前检测和事后监测。

二、辨析题(共2题,每题l6分,共32分)

1.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答:此题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是托马斯·戴伊的观点,它是不正确的。(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仅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2)把握公共政策的内涵

①政策主体。任何政策都有特定的主体,即国家权威机构、政党及其他政治集团、团体。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它与个人、企业等所做出的决定不同,具有法定的权威性。

②目标取向。一定的政策总是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同时,政策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起作用,具有时效性,政策不是无意识或偶然性的行为,目标指向明显。

③活动过程。政策是主体服务于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是与谋略、措施、办法、规定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政治行为。

④行为规范。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政策总有具体的作用对象或客体,它规定对象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规定哪些行为受鼓励,哪些行为被禁止。政策规定常带有强制性,它必须为政策对象所遵守。行为规范和准则,使政策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才能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

因此,此题中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将公共政策的主体狭隘化了,是不正确的。公共政策的主体不仅仅只是政府,还包括如NGO(非政府组织)等其他政治团体和个人;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政策总有具体的作用对象或客体。

2.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

答:此题关于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功能的终结最难的论述是正确的。(1)政策终结

政策终结是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或政策)行为。(2)政策终结的类型

政策终结有如下四种基本类型,它们所遇到的阻力依次递减:

①功能的终结

即终止由政策执行所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因为一方面,功能的履行或承担,是政府满足人民需要的结果,若予取消,势必引起各方面的反对;另一方面,某项功能往往不是由某项政策单独承担的,而是由许多不同政策和机构共同承担的,要予终止往往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②机构的终结

伴随着政策终结进行的机构缩减或撤消,就是机构终结。有些机构是专门为某项政策而设立的,随着政策的终止,机构也随之撤消;有些机构,往往同时承担着多项政策和功能,某项政策的终止不足以导致机构的撤消。因此,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缩小规模,减少经费等办法对机构进行缩减。伴随着政策终结进行的机构缩减或撤消,就是机构终结。机构终结的困难也比较大,因为它关系到有关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实施时难免遭到有关人员的强烈抵制,使得机构终结无法顺利进行。

③政策本身的终结

与前两种终结相比,政策本身的终结所遇到的阻力较小。这是因为,就某项具体政策而言,其目标比较单纯,如教育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容易进行评估并决定取舍。另一方面,政策更改的成本远比功能转变、组织调整要少得多,因而容易得到实际部门的认可。再加上政策的可选择性较大,也使得政策本身的终结在操作上比较容易实现,不象机构终结那样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和约束,不容易操作,实行起来步履维艰。

④项目的终结

即政策的具体项目以及执行措施的终结。在所有终结内容中,项目的终结是最容易达成的。因为具体项目以及执行措施与实际问题连接,结果好坏或影响怎样有目共睹,容易达成共识。

因此,此题关于政策终结中最难的是功能的终结的论述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范式特征。

答: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作为一个新学科,公共政策学具有以下范式特征:(1)公共政策学所主要关心的是理解和改善全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它主要关注全社会的指导系统,特别是政策制定系统及产生更好的政策,它直接关注的并不是具体政策问题的内容,而是改进了的政策制定系统的方法和知识。(2)公共政策学所研究的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宏观层次,即地方的、全国的和跨国的政策制定系统。政策制定系统的次级因素因其在政策系统中的作用而构成政策科学的主题。所以,公共政策学处理个人的、团体的和组织的决策过程,并从公共政策制定的观点上看待它们。然而,政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制定密切相连。(3)公共政策学在传统的学科特别是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之间架起桥梁。政策科学必须整合于来自各种学科的知识,构成一个集中关注政策制定的跨学科。它以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融合为基础,但也吸收来自于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因素。政策科学一方面包含着多元的因素,另一方面又是基本统一的。(4)公共政策学在通常纯粹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之间架起了桥梁。在政策科学中,这两种研究的整合是通过接受政策制定的改进作为最终目标而取得的。因此,真实世界构成政策科学的主要实验室,而大部分抽象的政策科学理论的最终检验是看他们是否对政策制定的改进有所贡献。然而,政策科学的发展在相当的程度上还是要依赖于抽象理论的建构。(5)公共政策学除了使用常规的研究方法外,还将不证自明的知识和个人的经验当作重要的知识来源,努力提炼政策实践者不证自明的知识,并将高水平的政策制定者吸收进来,作为政策科学建设的合作者,这是公共政策学区别于当代常规科学(包括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6)与当代常规科学一样,公共政策学关心工具规范的知识。但是公共政策学对于“价值中立的科学”的困难是敏感的。它试图通过探索价值内涵、价值一致性、价值成本和价值承诺的行为基础而对价值选择做出贡献。因为公共政策学突破了当代科学与伦理学、价值哲学的严格界限,并将建立一种操作的价值理论作为政策科学的一部分。(7)有组织的创造性构成公共政策学各部分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因此,鼓励和刺激有组织的创造性乃是公共政策学的一个主题和重要的方法论之一。(8)公共政策学对于时间非常敏感,它将现在看作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因此,它拒绝当代科学尤其是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非历史的方法。它既强调历史的发展,又强调未来的方面,以此作为改善了的政策制定的脉络。(9)公共政策学对于变化的过程和动态的情境十分敏感。对于社会转变的条件以及指导变化的政策制定的强烈关注构成政策科学的基本模式、概念和方法论的前提条件。(10)公共政策学涉及系统化的知识和结构化的合理性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贡献,但是公共政策学明显地认识到超理性过程(如创造性、直觉、魅力和价值判断 )和非理性过程(如深层动机)的重要作用。为更好的政策制定而探索改善这些过程的方法是政策科学的一个整合部分。

2.简要回答类别分析的规则。

答:政策问题的类别分析是指对政策问题情势加以界定和区分,这是一种用以澄清、界定和区分问题情势的方法。在对政策问题情势进行分类分析时,为了保证实现逻辑上的一致性,必须遵循以下几种规则:(1)实质相关原则。应以分析的目标和问题形势的性质为基础进行分类,即所分的大类及次类都应尽可能地与问题形势的实质相关。(2)类目穷尽原则。对分类系统中各要素在列举与排序中要穷尽到底,对分析有意义的项目和问题形势都要“用尽”。(3)类目排斥原则。类别之间是要互相排斥的,每一个问题和问题形势都只能在一类或次类中存在。(4)单一分类原则。所列出的问题情势类别必须能涵盖所有要素,所列出的每一个问题情境类目要与其他类目在同一时空中,对问题情境的分类只能使用同一类分类标准。(5)等级可辨原则。同层次类别(类、次类、亚次类)的界定,必须严格分开。类别有高低之分,分类要按层次次序进行。在构建问题时,应避免经常出现的忽视类别组成要素及其类别系统本质差别的错误。

3.简要回答政策终结的原因。

答: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或项目的一种政治行为。导致政策终结的一般原因有:(1)财政困难

财政赤字、税收减少等而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2)政府的低效率

即政府机构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3)政治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的改变或冲突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4)行为理论的变化

即关于人性、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应如何提供方面理论的变化导致政策或项目的终结。(5)学习

采用“试错法”方式,在政策实践中学习,随时终结那些错误的政策或项目。(6)政策系统本身的自我更新的特性

①政策系统是一个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系统。必须随着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制定新的政策,而有时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政策终结包括这种推陈出新的过程;

②政策系统也是一个不断与周围环境互动、修正自身的过程。无论是可利用的资源、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致策的环境都处于一种不确定性变动的可能中。

四、论述题(共1题,28分)

结合实际,论述政策范式变化过程。

答:(1)政策范式变化

在政策变化模式中,公共政策这个共同体所持有的“政策范式”,诸如关于社会问题的性质及其解决办法,政策所具有的方向、目标及其所赖以生成的价值观、信念、意识形态等发生转变,而引起这种变化往往是社会学习过程。范式变化表现为政策连续性的中断,或政策渐进过程的中断。

根据政策分析学者的观点,一个政策范式是与政策活动者紧密相关的智力构造,它本质上是相关的政策公共政策活动者所持有的一系列知识、经验、观念。例如,那些经济政策制定者中的凯恩斯主义学说、制度主义学说、货币主义学说等,这些既有的或正在形成中的知识与观念塑造了政策制定者所要追求的广泛的目标,他们所能感知问题的方式,他们针对问题进行思维的类型,他们所会考虑采用的解决问题办法的种类等。(2)政策范式变化的过程

①范式稳定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居于主导地位的正统被制度化,并进行政策调整。

②反常的积累阶段。在这一阶段,与现存正统不相适应或相矛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