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除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6:02:23

点击下载

作者:曹恒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试读:

前言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主要魅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深具内涵的自然形态,以及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上。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的精髓,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文化独具的美,已深深铭刻于我们的心中。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为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要求编者在编撰《文化之美》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时代精神。在表述每个文化形态时,都力求全面展现其存在的概貌、结构形态、发展规律、文化内涵、价值影响、保护弘扬等完整内容。整套书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格调高雅、温馨宜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系统性。

我们力争将《文化之美》更完美地呈现给读者,使它成为读者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优秀读本。同时,我们也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文化之美》必将推动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一、除夕来历与传说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除去旧岁换新岁的意思。所以在此节日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这个中心进行。

除夕和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的年节,是庆贺活动的高潮,也是核心。(一)除夕的内涵与起源

除夕有很多起源复杂的民俗活动,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我国传统文化之根。

1.除夕的内涵 除夕这个词是从岁暮演变而来。岁暮的根源体现在《诗经·唐风·蟋蟀》里: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意思是说:蟋蟀还在叫,一年又到岁末。今天不乐,日月将除。但要居安思危,好乐也不应有过,这才是良士所为。岁末夜要除残去秽,方能进入新年。

岁末除的另一种表达是送或逐除。《礼记·月令》中说,岁末第一要务是“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有司”是指掌管驱疫的官吏。“旁磔”按唐朝孔颖达的解释是,在四方之门分别披挂肢解的牺牲,即鸡、羊与狗,与“大傩”目的是一样的。大傩的形式,在《周礼·夏官·方相士》中有清晰记载,专驱鬼怪的“方相士”由武夫担任,他们手掌要蒙熊皮,头戴面具,面具上以黄金点目,穿黑衣红裙,执戈扬盾,挥戈时要呼“傩!傩!”之声。

驱疫建立在冬至后,阳气推阴气上升而弥漫的前提下,腊日是腊月初八,是进入岁末仪式的开端。

从腊月初八开始就要以大傩禳祭驱鬼,这驱鬼其实与除夕的祖先团聚相互关联,迎回祖先必须先要驱除外来的邪气。

东汉蔡邕留有的著作《独断》中说,以桃木制弓,荆棘制箭,通宵击土鼓,以赤丸、五谷播撒,立桃木俑,在门上悬苇草编成的苇索,画虎,以神荼、郁垒为桃符,目的都一样,都是为新年阖家安宁。

在这里,苇索是神荼与郁垒的驱鬼工具,春联其实就是桃符。

2.除夕的称谓 除夕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晋代周处的《风土记》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又载,除夕之夜,互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除夕一过,新年就到了,所以被称为年除日,又称穷年、穷岁、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等。民间俗称大年夜、年三十儿或大年三十儿。

除夕还被称为年关,与端午、中秋并称为民间一年中清理往来账目的三大节关。

除夕的前一夜,民间俗称小除;除夕夜,又称大除。(二)除夕的起源与历史?

除夕夜守岁的风俗,与上古年终围炉习俗的传承有关。当原始先民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后,就用火取暖照明,烤食制器,防御野兽。

在母系社会里,威望最高的妇女管理着氏族里的炊事等活动,年终围炉守岁的原始遗风逐渐传承了下来。有关“年”的传说,也说明除夕的历史更加悠久。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民间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已到了十月的冬季。人们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即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用收获物庆丰收、敬老人,成为最隆重的庆祝活动。同时举行敬神、敬祖活动,感谢神和列祖列宗的保佑,祈求来年再获丰收。

在周朝有关的史料典籍中,有周天子岁首与朝臣贺岁团拜的记录。西汉时,君臣在年节互相拜年,逐渐成为皇家例制。汉武帝时,颁行了《太阴历》,元旦节庆正式形成,除夕也成为重要的年节。

秦汉时代,“阴阳五行”“五德终始”之说广泛流传于民间,方术之士遍布天下,有时讲灾异,有时讲祥瑞,周朝兴起的巫术之风再度盛行。

许多起源于迷信的民间风俗活动,也使维系新旧两年更替的除夕年节,染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但是,这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六载:

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贡物,以祈新岁之安。

唐宋时期,除夕作为年节,已被人们普遍重视。众多的年节活动,不断展示着我国传统文化丰富而厚重的堆积层。(三)除夕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儿,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儿吃掉。老百姓对夕恨之入骨,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很好,养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却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没人知道它到底住在哪里。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七郎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夕可能要来。于是,七郎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夕吓得四处乱跑,正好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打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儿斗不过七郎和猎狗,想逃跑,哪知道后腿被猎狗咬住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七郎除夕的传说,充分体现了人们除恶扬善的决心和毅力。

二、除夕习俗及渊源

除夕之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使许多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传统仪式得以保留下来。在反映我国文化精深内涵的同时,体现着强大的民族精神与凝聚力。(一)贴春联

春联就是对联,又称门对、春贴、对子、桃符等,因分为上下两联,相互对应,所以称为联语。

旧时的除夕之日,春联多贴于柱子上,故称楹联,贴于门上的称为门帖。对联虽然形制不大,着墨不多,但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寓意深刻,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懈探索,至清代,确认对联为古代桃符的演化。

1.春联原称桃符 桃符为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清《燕京时岁记》云:“春联者,即桃符也。”

桃符最初的作用为镇压邪崇,驱除鬼妖。据《山海经》记载:古代东海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树枝向周围伸展,足足有方圆两千公里。树顶有一只金鸡,在太阳出来时报晓。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根拱形枝干,树梢一直歪下来,连接地面,如一扇天然的大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各样的妖邪鬼怪,它们出入都经过这扇门,此门称作鬼门。

天帝派两个形象丑恶凶狠的天神把守着鬼门,一名神荼,一名郁垒。这两个天神一个拿苇索,一个牵着猛虎,既能捉鬼,又能吃鬼。在金鸡鸣叫时,两个天神监视着夜间从人间游荡回来的大小鬼,如发现危害人类的恶鬼,就把它抓住,或吃掉,或用苇索捆绑起来喂老虎。

在《国策?齐策》、汉朝蔡邕的《独断》、陈元靓的《岁时广记》、晋代郭璞的《玄中记》等典籍中,都有相似的记载,只是两个神的名字稍有出入。我国民间传来来的门神,也典出上述神话。

古人最初用桃木雕成神荼、郁垒神像,挂在大门两侧,以御凶魅。后来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像,即所谓桃符。再后来,在桃木板或桃木条上写上神荼和郁垒两个神的名字,钉在门上。这个习俗从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唐代。

2.对联的产生 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桃符也逐渐演化和充实发展。汉魏古诗、六朝骈文首开对联的句法先河,隋唐时期的诗歌律绝为对联提供了格律依据。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上书写的对句正式成为我国文学中的新形式。据宋人张唐英《蜀梼杌》记载,964年除夕,五代后蜀主孟昶,命令学士章寅逊,题写悬挂于寝室门口的桃符板。因其书写的对句内容不工整,孟昶亲手题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对句,这是我国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春联。中国人写春联的风俗由此开始。

与此不同的另一说法,见于黄休复的《茅亭客话》,说五代后蜀每到除夕,各宫门都悬挂一对书有“元亨利贞”四个字的桃符。太子在自己的策勋府门口的桃符上,题写了“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字,为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宋史?五行志》《梦梁录》《癸辛杂识》等都载有写春联的史料,名家佳作颇多。从王安石“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中可以看出,除夕换桃符,已是民间普遍的习俗。史料上说宋代的桃符,已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名字叫“春贴纸”。

3.桃符改称春联的缘由 在明代,桃符正式改称“春联”,其兴盛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清人陈尚古《簪云楼杂说》载: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明太祖帝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自微行出观。

传说朱元璋“微行”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询问得知是一家阉猪的,还未来得及请人代写。于是,朱元璋特为阉猪人家题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奇巧、幽默,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符合主人身份,成为联中“名对”。《列朝诗集》载有朱元璋赐给翰林院学士陶安的一副著名春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周晖《金陵琐事》也载有朱元璋赐给开国元勋徐达的一副名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经明太祖的提倡,除夕写贴春联沿习成俗,流传至今。

4.春联的贴法 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板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服孝未满分别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旧时,乡村中张贴的春联依其使用场所,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5.春联成为艺术珍品 清代,春联的应用更为普遍,名称和形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有极大的提高。

云南昆明大观楼的对联,上下联共有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但不是我国最长的对联。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著名长联共有212字,但与张之洞撰写的湖南岳阳君山屈原湘妃祠联408字相比,还少了196个字。我国最长的对联,为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共有1612字,这还不算自序的字数,为我国对联之最。

清人李光庭的《乡言解颐?新年十事?春联》云:“桃符以画,春联以书。”脱胎于桃符的春联,正是因为与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相结合,成为了熠熠生辉、经久不衰的我国文化艺术珍品。(二)贴门神

除夕贴门神是古代民间和现今农村流行的风俗之一。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上。

1.门神分类 门神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大多贴在房门或整间大门上,高1.5米,宽0.8米。

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在小街门上,高0.6米,宽0.3米。这两种门神都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的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

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有的是坐像。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成为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2.张贴门神像 追溯门神的起源,当来自古代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原始人类无法解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将其视作鬼妖作怪。当人类结束穴居生活住进房屋里时,出于对鬼魂的恐惧,仍无安全感,需要一个可靠的住宅保护神来守卫最后的家园,以增强心理上的依赖感。正是在此前提下的鬼魂崇拜,导致了门神的产生。

周朝时,门神与灶、户、井、土地神一起被列为“五祀”,享受农历九月秋收后举行的国家大典的祭祀。周朝的门神,为自然崇拜的产物。在汉代,出现了人格化的门神,即神荼和郁垒。南北朝时,神荼和郁垒正式成为民间定型的门神。后世神画中,神荼为白脸喜相,郁垒为红脸怒相。

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化和发展,门神广受民间敬奉。门神范畴也愈来愈庞大,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捉鬼镇邪门神。捉鬼镇邪为早期门神的主要内容。根据王充《论衡?订鬼》的记载,鬼最怕的四样东西就是神荼、郁垒、天鸡、虎。现存的东汉砖画像表明,鬼害怕的四样东西,均为汉朝时期民间的门神。

神荼与郁垒本是天神,天生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其职责与鬼为伍,正应了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俗语,凶相是为了镇压恶鬼。

天鸡为司晨之灵,严格控制和规定鬼的作息时间,成为后世杀鸡挂门以驱鬼妖风俗的源头。虎在《山海经》中为西王母的代表形象,本就是镇鬼符。虎成为门神,是镇压恶鬼习俗的进化。

到了唐朝,形貌狰狞古怪,专捉、吃小鬼的钟馗问世,迅速取代神荼和郁垒的地位,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门神。

在明朝,随着鬼怪小说《钟馗斩鬼传》和《平鬼传》的传播,钟馗成为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最具影响力的捉鬼镇邪门神。钟馗的门神像,不仅在春节张贴,端午节也要请出来镇压邪崇,这让人们在心理上得到一种精神安慰。

二是忠直刚勇的武将门神。在汉朝,出现了人格化的门神。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载:“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成庆是古代著名的勇士,即一说为荆轲。

元明时期,出现了新的武门神。《历代神仙通鉴》载:唐太宗夜梦鬼魅,难以安睡,开国元勋秦琼和尉迟敬德为其镇守宫门,安然无恙。后画工将两人画像张挂在宫门上,鬼怪全无。因此传说,这两位武功显赫的战将,成为我国民间著名的门神。

旧时张贴的门神,左边的称门丞,右边的称户尉,俗称白脸儿和黑脸儿。因尉迟敬德曾姓胡,民间有的直接写秦军和胡帅的字样,贴在门上来代替画像。

自明清以来,各地张贴的门神像五花八门。如河南门神为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马超;陕西门神为春秋时期的名将孙膑、庞涓;河北冀中一带贴上演义故事中的薛仁贵和盖苏文,或贴西羌猛将马超、马岱两人。

小说中的金镖黄三太和盗九龙杯的杨香武,也曾一度成为门神。

此外,赵公明、燃灯道人、岳飞、穆桂英、杨延昭、萧何、韩信、焦赞、孟良等,都做过民间百姓家的门神。

佛教寺庙中的哼哈二将和大力金刚神韦陀,都是著名的佛家建筑守护神,兼有门神的作用。“四大天王”的神像,也曾成为民间的门神。

三是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功利性的需要,门神的形象也有了新变化。其作用由驱鬼怯崇转变为祈福纳吉、招财进宝,后又出现了文门神和福门神。

文门神像多张贴于院内堂屋门上,以区别大门上的驱鬼武士门神。文门神以面容慈祥的天官形象为代表,另有长着白胡须的文门神,即宋朝的梁颢。《三字经》称“若梁颢,八十二”,梁颢为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

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了以门童代替门神的现象。门童为杨柳青印制的年画,有的取材于五代窦燕山育子成材的“五子登科”画。

福门神以祈求福寿为主题,常见的有福、禄、寿三星。民间喜爱的喜神、和合二仙、刘海等也加入此行列。最为有趣的是捉鬼高手钟馗,纱帽朱衣,托寿桃,引蝙蝠,好一个福神!

旧时民间张贴门神像,将双扇的门称为“对脸儿”,单扇的门称为“独坐儿”。

驱邪魔、卫家宅、助功利、取吉祥,成为门神的职能和民俗的需求,反映了人们祈求岁岁平安的美好愿望。(三)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1.年画的起源 年画和春联一样,也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福的美好愿望。

年画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初创于汉代。到了唐代,先进的雕板印刷技术使门神画像的印制成为可能。

宋代逐步演变为印制年画,现存最早的年画,就是宋朝印刷的《四美图》,又名《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明末清初,是年画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时令性强,多于新年前张贴,以增加节庆气氛,再加上一年更换一次,或谓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年画的种类有版画、刻纸、纸绘三种。

年画题材多种多样,艺术特色明显。早期的民间年画,是现代部分美术种类的源头,已成为雅俗共赏的难觅珍品。

2.年画的普及和发展 年画的大量普及,是在明朝后期。明朝末年,我国的年画出现三大派别,即天津西郊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山东潍坊的年画。

清朝中叶,根据制作风格、出产数量、市场销售等状况,形成南北两大年画中心:北方为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县的杨家埠;南方为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

传统的年画主产地,还有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太原、四川绵竹和福建漳州等地。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两者结合起来,出现了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了挂历。(四)贴挂千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不超过0.3米,粘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民户多用挂千,但世家大族用的较少。黄纸长0.1米,红纸长0.3米的是“小挂千”,为市民所用。

最早的挂千是以制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民间传说有压祟的作用。(五)倒贴福字的由来

福字的本意为福气、福运,现为幸福之意。《书?洪范》称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世人们将五福称为福、禄、寿、喜、财。

宋朝《梦梁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宋代的“春牌儿”,为迎新年的庆贺之物,就是写有福字的大红纸。

在我国民间,有正贴福字和倒贴福字的习俗。后者表示幸福已到或福气已到,更能营造温馨的节庆气氛。

最早的贴福字的传说,始于周朝姜子牙。传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过年贴福字,以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

民间流传着许多倒贴福字的传说,最有影响的有以下两则。

1.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但是,心善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个福字。

于是,全城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只有一户不识字的人家,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大怒,命令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劝说朱元璋:“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是‘福到’的意思。”皇帝一听大喜,下令放人。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是为了纪念马皇后的好生之德。

2.贴倒福字始于慈禧 每至年关,清朝慈禧太后有给大臣赐福的习惯。

有一年赐福,恭亲王福晋把赐给的福字贴倒了,犯了杀头之罪。太监李莲英忙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赐福,福真的就倒了——福到了!”慈禧听后,转怒为喜。此说后传至民间,福字也就倒贴起来。

谚语说:“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福字作为节日喜庆的点缀物,为民间所钟爱。人们在红纸上写上福字,再精描细绘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图案,成为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春节前贴一个红色的福字,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六)贴窗花

除夕之日,在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即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1.窗花的内容广泛 窗花源于民间剪纸。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称其为窗花。

剪纸与立春这个节令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诗中的“荆俗”“晋风”不仅点明了这种风气,而且明确言明了晋人的风俗。

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所以窗花有相当多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此外,花鸟虫鱼以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也十分常见。

2.窗花的剪刻形式 窗花的剪刻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刻,多用于大红纸剪纸,应用地区较广;二是套色剪纸,一般用于宫廷、商铺的大窗或厅堂和门面的窗户;三是浮雕剪纸,流行于甘肃、青海一带,它将剪刻与纸叠工艺融为一体,别具风格;四是彩色窗花。

窗花又有染色和衬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丰宁、蔚县所出最为有名。先刻后染,色泽明艳,光影效果极佳。衬色窗花以广东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和锡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这种做法叫作“铜衬料”。

山东的窗花多直条,适合该地直棂窗。西北的窗花用“十”字将完整的剪纸分成四大块。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窗花多为阳剪,以求得较多镂空的面积。

窗花的外轮廓和窗架之间要求舒密有致,构图格局均衡。为追求清新、亮堂、明快的室内装饰效果,窗花剪刻多用细线造型,达到镂空玲珑的视觉效果。

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窗花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寄托的美好希望。

三、除夕的欢庆活动

农历腊月三十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人们辞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因此,这一天是最隆重、最热闹的日子。(一)贴条幅设天地桌

为了点缀年景,营造新春纳福迎祥的气氛,从早晨起,人们就都梳妆打扮整齐。

旧时,女人们都戴上象征吉庆有余的绒花、绢花,门前贴上红色春联、门心,词句因户而异。有的还要贴上红绿挂千,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窗花。室内贴上“一入新年,福在眼前,合家欢乐,人口平安”之类的春条和福字。

此外,钱柜及大型生产工具,买卖店铺的幌儿、招牌上,都贴上黄纸做的“道有儿”。但是,一些王府门头或较大的宅门往往不用这些装点,他们只将标有自家堂号的大红“气死风”灯挂起来就行了。

为表“慎终追远”和“思时之敬”,有祠堂的一律将宗亲三代的主牌亮开,先人有画像的一律要悬挂起来。没有祠堂和主牌的也要临时设位,供几个装有花红纸钱的包裹。

三十儿晚至初一凌晨,传说诸神下界考查人间善恶。因此,院内要设天地桌,上设五供,焚香秉烛,以求过往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

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正厅设八仙桌,挂上红绣片的桌围子,摆上香炉、蜡扦,插上红蜡。蜡扦下边还分别压着黄钱、元宝、千章,谓之“敬神钱粮”。

各家所供的神像不一,大致说来,一是“百份”,即天地爷和诸神木版刻印的相册。头一张是黄纸彩色的玉皇大帝,半插半露地插在一个红灯花纸的口袋里,再夹在一个木夹子上;二是在大幅黄毛边纸上拓印的木刻水彩印刷的“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的全神码;三是福禄寿三星的画像或瓷像;四是接进来的财神码,是给夜间接神准备的祭坛。院内设生铁铸成的大“钱粮盆”一个,内放松木枝、芝麻秸,两旁各设一挂至数挂鞭炮。

旧时,如家里有佛堂、神龛的,一律要上供,供品通常有:

一是成堂套饼。即五个大小不等的月饼叠起来,上边摆个带红寿字的面桃,此为一碗,共五碗。每碗插一支供花。

二是成堂蜜供。面块小条过油后,滚上蜜,叠成小塔,高的有数尺,矮的只有几寸。除灶王供为三碗外,余者皆为五碗一堂。

三是成堂面鲜。即用面粉制成的各种水果形的点心,亦为五碗,每碗亦插供花一支。

四是成堂鲜果。如柑桔、苹果之类,只有梨不作供品,亦为五碗,每碗亦插供花一支。

五是其它干果或炒菜,多为素食品。供品堂数不拘,有用一堂、三堂、五堂乃至九堂的。

此外,还要做一碗年饭,摆上桂圆、荔枝、生栗子、红枣等年饭果,中间用一块大柿饼插上带松木豆染红的松枝,以红绳拴五枚小铜钱挂在上边,谓之“摇钱树”,再用黄、白年糕各一块,一块枣朝上,一块枣朝下,放在碗内,上插刘海洒金钱的元宝。这两碗供品对称地放在供桌两边,前边摆设五供祭器,并点上大红蜡,以渲染年夜的气氛。

所有这些活动仪式,都表达了人们祈福保平安的美好愿望。(二)吃团圆饭

除夕的晚宴谓之团圆饭。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都在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时,家里的成员要齐全,菜饭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生活美满。因为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

孩子们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儿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儿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菜板上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家家户户传出的剁肉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噼噼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账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共叙儿女情,心头的幸福感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盘、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等。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在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品味。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三)除夕之夜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1.吃年夜饭守岁 守岁时间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吃至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有了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其中就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诗句。

探究守岁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之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吞食家畜,伤害人类,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百姓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称作年关。并且,人们还想出了一整套过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作为一种民俗,除夕守岁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隋唐时期,守岁之风极为盛行,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守岁诗,如“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范成大在《卖痴呆词》中吟道: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苏轼也有诗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一个“强”字,把孩童对守岁的企盼与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最爱。梁代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棕里觅杨梅。帘风开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杜甫在《杜位宅守岁》中,则把亲人团聚的场面描绘成:“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意思是说亲人团聚,热闹非凡,让在槽边吃草的马都受惊了;彻夜通红的烛光,吓飞了林中的乌鸦。

守岁是一种回忆,是对逝去一年时光的总结。有的人以守岁为契机,反省过去,或因虚掷年华而惭愧,或因“精彩回放”而自喜。据《唐才子传》记载,贾岛就有这样一个好的习惯,他在每年除夕守岁之时,“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细心阅览,去粗存精,年复一年,岁岁如此。”

守岁,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

2.熬年的传说 据说,老天爷为了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每逢大年三十儿晚上就把大门打开,把库里的金银财宝撒往人间。那个时辰,遍地金灿灿、银闪闪,所有的砖头、瓦块、石头都变成了金银。

但是,有一条规矩必须遵守,就是谁都不能贪心,拣到的金银还一定得放在屋里,等天亮才能开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