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训练与健身实践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2:27:28

点击下载

作者:周李莉,郭福江,尹亚晶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运动训练与健身实践研究

体育运动训练与健身实践研究试读:

前言

现如今,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猛,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以及参加体育训练的热情都与日俱增。体育运动员和爱好者作为体育运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在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是否全面掌握了科学的体育训练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将对其在比赛中的发挥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特意编写了《体育运动训练与健身实践研究》一书,旨在科学指导体育运动员和爱好者进行体育训练,不断提高其运动技能和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

本书共十章。第一章从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教育与竞略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体育运动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手段等基本理论知识。第三章围绕着体育运动训练的工程规划进行展开,详细阐述了体育运动训练工程规划的内容、制订方法,体育运动训练工程的分期、周期类型特点以及训练计划的制订等。第四、五、六章分别对体育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体能素质、心智能力及其训练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涵盖体育运动员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形态、各类体能素质、心理能力以及运动智能等的基本常识及其训练等。第七章介绍了体育运动训练的医务卫生知识,着重阐述了体育运动训练的卫生常识、医务监督、常见损伤和生理反应的预防与处理等。第八、九、十章重点介绍了体育运动训练的常见运动项目健身实践情况,主要包括球类运动中的篮球、足球、排球、台球、棒球、高尔夫球,形体项目中的瑜伽、健美操、体育舞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24式太极拳、初级刀术、初级剑术、毽球、舞龙、舞狮、蹴球、打陀螺、高脚竞速等。

总的来看,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集科学性、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其对体育运动员和爱好者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周李莉、郭福江、尹亚晶、高欣欣共同编写完成,全书由周李莉负责统稿,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四、五、七章以及第六章的第一节由周李莉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15万余字;

第二、十章以及第六章的第二节由郭福江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12万余字;

第三、八章由尹亚晶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10万余字;

第九章由高欣欣编写完成,共计版面字数5万余字。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和资料,在此向其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6年6月第一章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基础第一节体育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体育运动训练亦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的,同时,体育运动训练又可以对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产生良好影响。为此,了解人体各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能有效指导大家科学地从事体育运动训练,是终身健康的基本前提与保障。一、能量代谢与血液循环(一)能量代谢系统特点

1.ATP—CP代谢系统

在ATP—CP代谢系统(又称为磷酸盐系统)中CP与AT非常接近,也是高高能量磷酸化合物之一,并储藏在肌肉细胞内。分解时可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给ATP再合成使用。CP释放的能量使ADP和无机磷酸再合成为ATP。每1克分子量CP的分解,能再合成1克分子量的ATP。ATP和CP合称为磷酸盐。肌肉中存储的磷酸盐总量不多,男子约有0.6克分子量,女子约有0.3克分子量。显然,利用此系统所提供的能量是极为有限的。利用此系统所提供的能量是极为有限的。据研究,人体如以最快的速度持续运动几秒时,肌肉中的磷酸盐(ATP、CP)即耗尽。

磷酸盐系统(ATP—CP)的用途,对于从事短程疾跑、跳跃、投掷、踢摔等各种只需数秒钟即可完成的各种技能的作用是极大的。它不仅是这些活动方式的主要能源,并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的高低。

2.乳酸代谢系统

在竞技运动和训练中,乳酸代谢系统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特别在持续最大速率从事一分钟至三分钟的运动,如400米和800米跑,大部分要依赖乳酸代谢系统提供的能量。而在较长时间持续运动的最后阶段,乳酸代谢系统的供能作用也是突出的。

乳酸代谢系统又称无氧代谢系统是在缺氧状态下,代谢系统中的糖的分解所产生的能量,可使ATP得以生成。当肌糖元一部分被分解时,其代谢产物为乳酸,故又称之为乳酸代谢系统。当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致使肌肉产生暂时性疲劳。肌糖元在无氧状态下释能供ATP再合成数量远不如有氧状态下的ATP合成数量。

3.有氧代谢系统

有氧代谢系统又称有氧供能系统。有氧代谢时,同等量的肌糖元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同时,所释放的能量可制造十三倍于无氧状态下合成的ATP。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均在肌肉细胞内,但有氧代谢的具体场所仅限于细胞的线粒体内。

有氧代谢系统的另一特性与代谢物质的种类有关。如脂肪和蛋白质与肌糖元一样,在有氧状态下,亦可分解释能供ATP合成。256克脂肪分解,能产生130克分子量的ATP。这是运动训练主要的能源,而蛋白质很少动用。值得提及的是,有氧代谢系统,不仅可使肌糖元、脂肪产生大量能量供ATP合成,并且其代谢产物不会成为致疲劳物质。因此,有氧代谢系统是长时耐力运动的基础,运动员有氧代谢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其耐力运动的成绩。(二)血液循环系统特点

氧气是ATP能量产生或再生的重要条件。氧气必须从空气中输送到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里供ATP合成。氧气由空气进入腺粒体需涉及二大系统的工作,即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为简洁起见,我们称之为心肺系统。一旦新鲜空气进入肺泡,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就开始进行。这就是第一阶段的气体交换。交换的位置在肺泡血管膜上。肺泡血管膜是一层极薄的组织层,主要功能是将肺泡中的空气与肺泡微血管中的血隔开。第二阶段为血液和骨骼肌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即在组织——微血管膜上进行。气体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交换,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训练的角度看:主要受红细胞数量和血色素含量,以及肌肉中微细血管数量和微血管的密度等因素制约。

血液以两种方式输送氧气及二氧化碳:一是溶解于血液中,二是与血液进行化学结合。

在正常状态下,氧气溶于血中的含量并不多,因此氧气的输送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大部分的氧气与红血球的血红蛋白做化学的结合被输送。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随着血液的流动,由血管动脉经微动脉、再经毛细血管,最后到达气体交换的第二阶段位置,进入细胞的腺粒体。

采用心率测量方法估算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分析运动强度,是运动训练实践中常用的简易手段。优秀选手与正常人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具有显著差异。一般来讲,安静状态下,一般人每搏输出量为70~80毫升,心率为65~80次;优秀选手每搏输出量为100~110毫升,心率为50~60次。最大强度下一般人每搏输出量可达120毫升,优秀选手可达170毫升。运动时,血液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最大强度运动时,肌肉可获得85%,而安静时,仅为15%。

运动时血液的改变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肾、肝、皮肤等的动脉血管收缩而变细;二是供应骨骼肌的动脉血管和骨骼肌内的毛细血管的扩张。正是这种生理性的变化,才确保骨骼肌内能输入大量带氧的血液。

耐力运动或耐力训练中,人体所需的ATP主要取自有氧代谢系统。因此,输氧系统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大耗氧量、最大耗氧量利用率是两项重要指标。最大耗氧量有93%受先天遗传影响,故最大耗氧量利用率可作为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最大耗氧量利用率与乳酸生成关系密切。一般状况下,非运动员在60%VO2max时,乳酸聚集显著上升;优秀耐力选手接近80%V02max时乳酸才开始聚集。实践中,人们往往利用最大耗氧量利用率与乳酸生成的密切关系,通过测试乳酸浓度来了解人体的输氧能力。一般认为:人体在逐渐增加强度的运动中,乳酸开始迅速增加的临界点称为“乳酸域”,当乳酸浓度在4毫摩尔/升或36毫克%时称为“无氧域”。在训练中,在相同的无氧域值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说明氧的输入功能越强,利用率越大,有氧代谢水平越高。(三)主要项目代谢特点

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以运动(训练)的有效负荷的作业时间为讨论的基础。

所谓作业时间是指实际运动(训练)所需的时间,例如篮球运动上下半时各为20分钟,总计为40分钟,所需的能量自然涉及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

某项运动最强负荷阶段的作业时间称为有效负荷的作业时间,例如某些项目看似作业时间较长,通过瞬间的许多技能,如急停、跳跃、疾跑中完成关键分值,而且这些技能的完成是在无氧状态下进行的。例如篮球、足球、排球运动的比赛时间,看似能量代谢系统属于有氧代谢供能为主,但是具体到个人的有效攻防技术的作业强度,通常属于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各运项目有氧与无氧代谢比例如图1-1所示。显然,必须从本质上深刻认识球类运动能量代谢供能特点。

虽然运动项目不同,但是运动作业负荷强度变化不大,且不同运动项目的负荷强度具有相对的相似性,如田径径赛、游泳、划船、自行车、速度滑冰等运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持续作业时间较易看出这些项目的能量代谢供能特点。如田径1500米跑与400米游泳的作业时间大体相近,800米跑、200米游泳的作业时间大体相似,故可由此判断:有效作业时间相同的不同周期性运动项目,其能量代谢特点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同类性。图1-1

图1-1是各个主要竞技运动项目的有氧、无氧能量代谢的应用比例。由此可见,篮球、足球、手球等球类运动,能量代谢系统提供ATP的百分比,也与实际竞技时间有关。而且这3个球类运动项目,表面像是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实质则为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项目。有效作业时间愈短,无氧供能的强度愈高,不同竞技运动时间项目的能量代谢系统供应ATP的百分比如图1-2所示。图1-2

乳酸代谢系统供能效率与作业时间、作业强度密切相关,并有显著差异。导致这一差别原因是:(1)高强度运动中,乳酸代谢系统不能马上代谢,它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正常启动。因此,高强度的初始阶段,乳酸代谢系统无法提供能量供ATP再次合成;(2)较高强度活动时间后,乳酸代谢系统参与工作时产生的乳酸的大量堆积致使肌肉疲劳,降低了运动强度,导致了有氧代谢供能的比例增大。因此,在实际训练和运动中,纯粹以乳酸代谢供能的形式并不多见,而是多与其他两个代谢系统中任一系统相互为用。二、骨骼肌肉与神经控制(一)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骨骼肌具有收缩能力,它所表现的收缩力在特定范畴内受两种条件控制:一是引起收缩的运动单位参与数量;二是神经冲动传导的强度。

骨骼肌的纤维具有收缩功能,人体的肌纤维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红肌的收缩速度较慢,耐力较好,可维持长时间的收缩。白肌的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容易产生疲劳。肌腱的韧性很大,能随强有力的牵拉力并将力传递给骨,肌肉肌腱附着于骨上。

肌肉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肌肉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能力称肌肉的兴奋性。肌肉在其收缩前,先产生兴奋,在一定生理范围内,肌肉的兴奋性越高,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就越大。肌纤维某一点产生兴奋后可将兴奋传播至整个肌纤维,这种特性称为肌肉的传导性。肌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可使肌纤维收缩,这种特性称为肌肉的传导性。肌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可使肌纤维收缩,这一特性称为肌肉的收缩性,肌肉的收缩过程非常复杂,简单地说肌肉的收缩是肌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运动神经纤维起于中枢神经系统,并进入骨骼肌到它所支配的肌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分成许多分枝,每一分枝与一条肌纤维相连。当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时,此冲动传遍该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分枝,并到达该运动单位的所有肌纤维,从而引起该运动单位所有肌纤维一起收缩。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并不集结在一起,而是分散在整块肌肉的各处。因此,单一的运动单位收缩时,可使整块肌群出现轻微收缩。如有更多运动单位收缩,则其肌肉产生更大的张力。运动单位是骨骼肌的基本作用单位。当一运动单位神经元受刺激时,此单位所有肌纤维全部发生收缩。如该单位有许多肌纤维,则其收缩力强。反之亦反。因此,肌肉的收缩力可因参加收缩运动单位的多少或因运动单位的大小而不同。

中枢神经系统超过刺激阈的神经冲动传至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运动终板时,则释放出一种叫作乙酰胆碱的化学物质,造成细胞膜的去极化和钙离子的快速流入,引起运动单位所辖肌纤维的兴奋而引起收缩。肌肉收缩实际上是由肌球蛋白丝和肌动蛋白丝交互作用的结果。此作用使肌动蛋白丝向肌球蛋白丝接近,造成肌纤维缩短。至于这种交互作用是如何形成的,这里暂不讨论。简言之,肌纤维缩短是由肌动蛋白丝与肌球蛋白丝之间的横桥产生滑动、钩接引起的。ATP为横桥活动的供给能量。一般地说,肌肉产生的张力减低,说明肌肉缩短速度增加。原因是当肌动蛋白丝滑过时,横桥只有一段时间可用以钩接。如果收缩速度增加,参加横桥数目将会减少,因而使张力降低。(二)肌肉收缩基本类型

骨骼肌肌肉收缩有4种基本类型: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和等动收缩。

1.等张收缩又称为向心收缩

等张收缩是运动员肌肉最常见的一种收缩方式。等张收缩的特点是产生张力时肌肉收短。所有举起重物运动的动作几乎都是此种收缩的结果。等张收缩又称向心收缩。等张收缩时,关节活动的各个角度,其产生的张力不同,在任一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等张收缩,导致物体产生位移所需的张力,随关节角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中最弱一点的关节角度,肌肉需要做最大收缩。因此,在进行等张力量的训练时,关节活动的各个角度的肌肉并不都能受到充分训练,这就是等张收缩力量训练的缺点之一。

2.等长收缩

肌肉产生张力时,肌肉长度不变。如伸直手提一重物,并静止不动,就是该收缩形式的结果,等长收缩亦称静力收缩。

3.离心收缩

它是一种与等张收缩相反的收缩形式,故称离心收缩。肌肉以离心方式收缩时,肌肉产生张力,并被拉张。例如:人体向上时的下降动作就是如此。

4.等动收缩

一定速度下,肌肉在全活动关节范围内的最大收缩,应当指出:等动收缩与等张收缩虽然都是向心收缩,但二者并不一样。区别的重要标志是:前者收缩的各个关节角度的张力始终最大,且动作速度不变;后者收缩的各个关节角度的张力始终变化,且动作速度发生变化。显然,采取类似等动收缩方式训练有助于提高小肌肉群和弱肌肉群力量。(三)快、慢缩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可分为快肌收缩和慢肌收缩运动单位,又称快缩单位和慢缩单位。两种运动单位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特性,并对竞技运动有其各自的重要意义。快肌收缩和慢肌收缩运动单位的各自特点是:快缩单位的无氧代谢能力要比慢缩单位的无氧代谢能力大得多。尽管快、慢缩单位都含有使ATP—CP代谢系统发生作用的酶,但是前者中酶的作用约为后者中酶的作用的3倍;同样,两种运动单位中的糖解化酶,快肌运动单位中此酶的作用要比慢肌运动单位高达两倍以上。因此,从生物化学的角度上看,快缩单位最适宜短距的径赛、田赛、游泳、速滑和球类运动等。相反,慢缩单位的有氧代谢能力远比快缩单位大得多,因此,机体慢缩单位含量较多的人适宜中长距离的游泳、划船和径赛长距项目。

快肌纤维产生最大张力所需时间约为慢肌纤维的1/3。造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快缩单位具有较大的无氧代谢能力;快缩单位中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纤维直径较粗,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因此,肌肉的收缩速度则愈快,速度方面的运动能力则愈明显,说明人体肌肉中快肌纤维的比例愈高。

快肌收缩单位的收缩力量要比慢肌收缩单位大得多。造成两者之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的直径粗;快缩单位所含的肌纤维数目要比慢缩单位的肌纤维数目多。故而,人体肌肉收缩力量愈大,快肌纤维的比例就愈高,其人体最大力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则愈明显。相对来说,由于慢缩单位的有氧代谢能力远比快缩单位大得多,故而能够表现较高的力量耐力的运动能力。

快肌纤维要比慢肌纤维更易疲劳。其原因是:快肌纤维对糖代谢的要求高,但是有氧代谢能力较差,人体最快速度运动几秒后的持续活动,需要依赖无氧状态下的糖分解释能供其继续做功。这样,体内势必产生大量乳酸并逐渐聚集,从而限制快肌纤维工作,导致快肌纤维先于慢肌纤维产生疲劳。

慢肌疲劳的发生多在长时间耐力训练或运动之后。它的发生并非由于乳酸堆积所致,主要原因是:血糖的极度降低、肝糖的耗尽、体内的大量失水、身体电解质的丧失、体温的升高。当然,负荷强度超大的运动训练之后,人体都有肌肉酸痛的体验。造成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是肌纤维微细组织受到拉伤、局部的肌肉痉挛使血液供应减少等因素。因此,务必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阶段的拉伸练习。(四)中枢神经控制机制

在人体中,最为重要的二种肌肉感觉器为肌梭和高基腱器。二者合一被称为肌肉感觉器官。正是由于肌肉感觉器官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才有可能实现对体育运动训练的控制。

在人的大脑皮质上有两个含有特殊化神经原区域,此等区域受刺激时能引起各种运动活动,而每一区域都可以引起特定的活动,第一区域为主要区域,第二区域为运动前区。

第一区域中,人体各部分动作都以不同的方式存在这一区域中的各自小区,并有机连接,使人体活动达到微细化的协调程度。在第二区域中,另一类运动神经原位于此区,由于该区运动神经元与小脑连接,而小脑又负责人体肌群活动的协调性。因此,其对形成活动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运动技能的形成原理是神经伟导,连接机制。举例说明运动技能形成的神经通路。例如:初学网球的正手击球,该运动过程由大脑皮质运动皮质中“技能学习区”负责,从“技能学习区”发出的反应冲动经锥体到达位于脊髓中的低级运动神经元,然后传达到所做动作的各个运动单位;而后又从肌肉感觉器官(肌梭、高基腱梭)使大脑获得感觉信息,并经过大脑、小脑共同协调动作。一旦学会这一击球动作,此种活动模式就变得较少需要意识的控制而化为一种模式储存在运动前区,即“运动技能储存区”。运动技能一旦储存于“运动技能储存区”里,这种技能才能称为“自动化的技能”。简言之,这种技能很少受意识的控制,这对于形成多种技能,并使之自动化十分重要。三、运动适应与运动应激(一)运动适应生理机制

适应是生物适合环境条件生长的特性,是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适应是指为避免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损伤,机体细胞、组织或器官发生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过程。

运动适应是指运动员通过长期不间断训练,机体各项竞技能力不断发生与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相匹配的生物适应过程,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生理基础。从根本上说,运动训练过程就是生物改造的过程。训练负荷的刺激和恢复过程的效果是运动适应产生的类型和特征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

运动适应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科学训练,提高或降低各个系统、组织、器官和细胞对刺激的感应阈,同时,增强机体代偿机能。运动适应表现形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体能、技能和心智能力。换言之,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体能方面表现的运动适应是:当承受负荷强度较大的训练和比赛时,机体通常表现为能量代谢、肌肉收缩、神经支配等机能“节省化”。形态结构往往呈现心肌增厚或心腔增大、细胞活性物质增多、骨骼密度增强等系列生物适应变化,各个运动素质普遍增强。技能方面表现的运动适应是:技术动作合理规范,动作流畅节奏明快,技术应用得心应手,战术预判合理准确,战术配合娴熟巧妙。心智方面表现的运动适应是:情感敏锐细腻准确,情绪能够善于自控,比赛关注能力特强,意志品质坚定坚强,善于解读比赛进程,比赛思维能力较好。当然,体能和技能、心智能力的运动适应还有很多具体表现及其现象。

运动适应源于运动负荷(训练负荷)的刺激和恢复过程的效果。负荷是指载体所承受的刺激或压力。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刺激,也就是人体在运动训练中所能完成的生理机能反应和心理状态反应的量或范围。训练负荷是指训练活动加之于人体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负荷。因此,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反之亦然。训练过程的任何形式的负荷均含有量和强度。量反映负荷刺激的大小,指标有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强度是指负荷的刺激程度,指标有速度、远度、高度、负重量、难度等。一般来说,具有一定负荷的练习都有一定的强度;反之,有一定强度的练习都含一定的量。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组合关系通常呈现反比关系,即强度大时量要小。反之亦然。(二)运动适应主要特性

运动适应的主要特性集中表现为普遍性、特殊性、异时性、连续性方面:运动适应的普遍性是指机体在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等方面都能发生运动适应现象。

运动训练中任何训练手段的负荷刺激,均可使得各种器官系统和竞技能力产生变化,这就是运动适应普遍性的作用。运动适应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或练习,可引起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例如力量负荷和耐力负荷训练产生的运动适应是截然不同的。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引起机体能源物质的消耗以及其后的超量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例如速度性负荷和耐力性负荷肌肉能源物质消耗不同。

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所引起的适应过程,更具有其特殊性;不同专项技术特征决定了运动适应的特殊性特征。运动适应的异时性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对训练负荷的刺激存在着不同的适应时间。

一般而言,机能的变化先于结构的适应性变化;神经、肌肉、腺体的理化状况发生变化最早;中枢神经系统比其他系统发生运动适应更早;运动器官比内脏器官较易较早发生适应。运动素质的适应往往早于技术运动适应。运动适应的连续性是指机体运动适应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机体的全面适应必须以渐进积累的方式形成。如果训练有所间断,那么运动适应有可能消退,甚至影响机体全面运动适应的形成。负荷和适应的关系是通过不断的训练过程,逐步产生新的适应,从而促使竞技能力不断提高,最后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因此,需要辩证地提高负荷,使机体不断产生新的运动适应。

不断产生新的运动适应,是通过施加具有不同运动负荷性质的不同训练方法及其训练手段完成的。这些方法应用的目的就是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使之发生向较高机能水平的转化,并能在适应运动负荷的基础上重新获得新的相对平衡。

运动适应新的相对平衡的表现,就是竞技能力的提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运动损伤的防备等。运动适应新的相对平衡与辩证处理负荷和恢复的关系密切相关:负荷和恢复的辩证统一是产生新的运动适应的重要条件。负荷导致机能暂时下降或出现疲劳,负荷后的科学恢复可以促使机体超量恢复。显然,负荷后的适宜恢复手段和恢复时间,可以在机体产生超量恢复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运动适应:因此,必须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负荷与恢复的辩证关系。(三)运动应激生理机制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源(躯体或心理刺激)作用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适度应激有利于机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身稳态,提高机体应对不利环境的能力。但是,过度应激则会发生机能、行为和心理不良反应,如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脉搏和呼吸加快、手心出汗、手足发冷、萎靡不振、紧张性头疼、胃痛、低热、食欲不振、尿频、休息欠佳、难入睡或易醒等机能问题;或工作能力下降、失误增加、判断能力下降、健忘、思维突然停顿、关注力下降、走神、缺乏创造性、缺乏朝气、兴趣减退的行为问题;或急躁不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冲动、自残、自责、多疑、怨天尤人等心理问题。认识应激原理和不良的应激现象的目的就是掌握运动应激机制。

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可将应激分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生理应激的应激源受理化和生物因素影响;心理应激的应激源受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还可出现其他多种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它们是应激时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的基础。同时还会引起体温升高、血糖升高、补体增高、外周血吞噬细胞数目增多和活性增强等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心理应激的主要反应特点是适度的心理应激可引起积极的心理反应,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判断和应对能力。显然,适度的应激与过度的应激(低度应激)特点、现象完全不同。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既具有各自特点,又具有密切关联。

所谓运动应激,是指在训练前或在参加重大赛事之前或过程中的紧张反应状态,引起这种紧张反应状态来源于社会、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刺激作用。

人体参加运动训练和重大赛事时的生理应激反应,是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雄性激素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促进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的提高,促进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降钙素、肾素、EPO分泌,促进或抑制糖原、脂肪分解、蛋白质合成等,促进肾小管收缩、泌尿减少等。由于应激的生理机制与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密切相关,因此,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运动应激的强度和深度的影响更大。神经内分泌系统直接受到来自社会压力或心理刺激的作用,影响着运动应激反应程度。(四)运动应激基本特征

运动应激分为警觉阶段的应激、抗阻阶段的应激和衰竭阶段的应激,是根据比赛时运动员不同阶段的运动应激表现划分的。

警觉阶段的应激表现是:参赛精力旺盛,专项体力充沛,技术感知灵敏,求战欲望强烈,神经系统兴奋。

抗阻阶段的应激表现是:持续保持比赛关注能力,各种竞技能力高度协调,比赛斗志坚韧不拔,取胜信念坚定不移,关键环节感知清晰等。

衰竭阶段的应激表现是:已知败象无法逆转,运动能力大幅下降,身心疲惫感觉骤增,技术、战术频频失误。

影响各个阶段的因素可分两类:一类是涉及比赛地点、气候、交通、器材、设备、场馆和对手及裁判等客观因素;另一类是训练水平、队内和谐程度、队员伤病、疲劳状态、自控力和竞技状态等主观因素。

适宜的运动应激可以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其中,物质代谢系统表现为:糖代谢表现为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增强,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和应激性糖尿;脂肪代谢表现为脂肪分解增强,脂肪氧化成为主要能源;蛋白质表现为分解代谢增强,可出现负氮平衡。代谢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分解增强、合成减少、代谢率升高。内分泌的系统表现为:肾上腺素适度增加,可引起心理专注程度升高。

运动应激具有双重性特点,应激过度则会引起焦虑、害怕、胆怯与愤怒;应激不足则会引起抑郁、厌食和自残现象等。这些都是运动训练或运动参赛的不良因素。多年训练已使机体产生运动适应,因此,形成适宜的运动应激至关重要,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抵御不良社会和心理因素的能力。

为了能够产生适宜的运动应激,通常采用4步程序模式方法:一是要求运动员避免情绪波动,积极放松心态,保持较强信心这种方法称为情绪控制。情绪控制最为关键的地主是通够让运动员在复杂比赛环境迅速、准确地认知、决策和反应。二是信息过滤。要求运动员保留可用信息,剔除无益信息或封闭无益信息渠道。让运动员尽量卸掉心理负荷,不受不良信息干预。三是认知反应。要求运动员做到知己知彼,认真分析比赛对手的强弱之处,扬长避短,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赛前3步程序目的是帮助运动员明确参赛目标、排除不良干扰和制订参赛对策,从而产生强烈取胜的适宜运动应激。四是行为应答。基于前三步程序,通过具体行动验证合理的对策,增强或强化比赛中的适宜运动应激。第二节体育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一、体育运动的心理效应(一)体育运动与情绪

所谓情绪,主要是指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一种体验,同时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一般情况下,体育运动影响心理健康的最主要指标为情绪状态。一些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坚持长期锻炼,还是一次性体育活动,都能对人的情绪产生良好的影响。

人们早已注意到,身体锻炼能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一项对123名学生的调查发现,体育运动是“流畅体验”的主要来源。观察也表明,在许多体育运动活动中,会出现一种类似“跑步者高潮”那样的“体育运动快感”,当它出现时,往往会使运动者感觉到自身与情境融为一体,身体轻松,忘却自我,充满活力,超越时空障碍。也有研究证实,心理自我良好感与体育运动活动呈正相关的关系。在自我感受和评价方面,积极参加运动的人比不参与运动的人更积极,其中女子比男子的相关程度更高。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进行改善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二)体育运动与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和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明确目的”和“克服困难”是培养意志品质极其必要的条件。而健身锻炼活动则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人们在健身锻炼活动中,要不断克服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客观困难及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或运动损伤等主观困难,这就需要足够的意志力量。只有不断地克服这些困难,才能逐步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对于青少年人们来说,健身锻炼是对其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同时,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要达到某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明显的意志努力与强烈的情绪体验。(三)体育运动与兴趣

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产生参加体育运动动机的重要的主观原因,是对身体锻炼所形成的一种个性意识倾向。

活动兴趣的产生,既与人们对体育活动目的的认识直接相关,也与活动所具的外部特征有联系。对于青少年和儿童来说,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是引起兴趣的直接因素,而兴趣又是他们保持健身锻炼热情的促进因素;老年人对体育运动活动的兴趣,则更多地建立在对活动目的的本质认识上。

国内外的心理调查表明,大中小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和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具有较高的倾向性。培养兴趣的因素同样适用于成年人、老年人的健身锻炼,对他们的兴趣培养不能忽视。兴趣是形成习惯的一个主要的内在因素,而良好生活方式的确立则需要靠习惯来维持。

要实现终身体育锻炼,就必须从小养成习惯,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体育运动的习惯可以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促使机体的内分泌腺准时地参与活动,使人产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生理要求。二、体育运动对人格的影响(一)体育运动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所谓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们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个体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参照系。

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或是在体育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辩证思考、公正观察,分析问题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运用自己的智慧、技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人格理念、体育精神战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取得最好的成绩。因此,体育运动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正确树立人生目标,端正人生的航向,去追求不同的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二)体育运动对个性发展的影响

运动员在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中都必须学会尊重别人,也要尊重自己,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和道德风尚。

体育活动在培养人们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们主体出发,充分发挥人们个人的体育特长,重视人们的主动参与,挖掘人们个体潜能,发展人们个性品质,强调人们的民主合作,从而促进人们个性的最优发展。(三)体育活动对意志力培养的影响

体育活动具有育人的作用,它通过培养人们情感、意志、毅力、信念实现这一目标。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正确、规范、优美的技术动作,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的欲望,增加他们对活动的决心,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毅力。这就要求运动者身体力行,全身心投入到锻炼中去。在疲劳时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在遇到困难时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在失败时不气馁,顽强拼搏;在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冷静对待。从而获得健全的道德力量。(四)体育运动对凝聚力的培养与对正确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在严格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健康文明活动,人们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为了集体利益、集体荣誉而紧密团结凝聚在一起。如足球、篮球等项目活动。

体育运动具有严格的规则与行为规范,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遵守规则,遵守纪律,辨别是非,尊重事实。支持对的、好的,批评和摒弃错的、坏的。

通过体育活动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加强了人们组织性教育。比如在体育游戏中,人们必须按照约定的规则进行活动,这样就使人们养成自觉地遵守社会制度的习惯,从而培养人们爱憎分明的人格精神。三、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一)体育活动有利于增进交流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体育交流是一种重要的交往手段,也是人们参与社会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活动方式。在体育活动中,人们不仅可以锻炼身心,而且还可以发展人际关系。由于体育参与比较简单易行,又具有经常性,因此参与体育运动常被视作一种衡量社会参与程度的标志。

首先,在体育运动的参与过程中,所有人通过体育竞技的公平手段来获胜,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体育文化的本质是不论是在游戏还是在竞赛中,人们都需要尊重自己和他人,在社会关系中诚实待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所有人可以敞开心扉,真诚的进行沟通与交流。

其次,体育运动在向人们灌输着乐观主义的精神,鼓励人们要有拼搏精神,要有责任感,要有一种渴望提高和成功获胜的愿望是一项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用自己的努力感染别人,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改变自身的精神状态。

再次,体育运动都有着严格的规则与比赛制度,体育运动的这种特质贯穿于运动训练与比赛活动中,成为每个参与者所信守的原则,它完善了人们的言行和人格,改善了家庭成员的关系,使家庭更加融洽,形成了相互尊重和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二)体育活动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提高

重视采用体育运动方式,以培养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一个人的生活品质的好坏,沟通能力以及与他人关系的状况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个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丰富离不开与别人稳定情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影响人际关系改善的主要因素有沟通能力、对身体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自我意识水平和移情能力等。体育运动对影响人际关系改善的主要因素具有直接作用。

在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中,老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参与者的不断练习实践着每一个技术动作。因此,经常参与体育运动,时时存在对动作技术纠正的沟通,处处存在相互练习中自我完善的沟通,同时还存在相互配合的默契沟通。这种沟通不仅具有直观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也是主动性沟通、注意力集中性沟通和信息交流充分性沟通的典型体现,对提高人的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得非常含蓄,甚至表现为虚伪,自我意识水平在制约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具有针对性的。在集体类体育活动中,老师或教练的评价是阶段性的,观众的评说又带有滞后性,只有每个队员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意识的体会,改进动作技术、调整比赛战术,与同伴协作和配合,完成训练任务,通过体育运动所形成的自我意识行为运用到社会交往中,就可以了解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别人对自己言行的真实情况的反映,提高自身的社交技能。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自我意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增强社交能力。

再次,体育运动有助于运动者增强对身体语言的理解与使用能力。身体语言是人际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社交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体育对提高人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即使是普通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参与者协调性和柔韧性的提高,使参与者在练习中寻找美的身姿,使参与者在练习中体会动作外观与内涵的统一。所以,体育运动可以发展自己的身体语言,使之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三)体育运动有助于社会需要的个性的养成

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有助于运动员社会需要个性的培养,并胜任相应的社会角色。

个性,是指个人在其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践锻炼和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和行为。它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生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或能否被社会接受的关键因素。体育活动对人的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首先,体育活动调整人的个性形成。体育运动需要体力、智力、行为与情感的参与,同时还要求人们有较高的体能与技能。因此,人们在每次的体育运动中,都会接近和突破自己的极限。正是由于这一过程,又使得每一位运动者在锻炼过程中有许多机会发现自己个性中的优秀部分,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发展自己的个性。

其次,体育运动约束人的个性形成。每一位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集体项目的运动者,都不同程度地接受团队活动的约束、限制、激励和督促,促使每一位运动者适应群体的需要。这其中包括是技术、技能、精神。在团队活动中,优异者将得到赞扬和激励,反之,则会受到贬斥和忽视。

再次,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丰富着人们的情感要素,激励着参与者以高度的责任感,达到与同伴合作的目的;以执着的追求感,竭尽体力、技术与全部能力,去实现自己奋斗的目标;以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以复杂而快速的转移感,让人们领略成功的欢欣和失败的痛苦。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了复杂多样的情感体验,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的需求。

最后,体育运动还有助于人们积极向上个性的形成。运动者在自我意识的调整下,所表现出的主动、积极、自觉的锻炼需求是体育活动对参与者个性形成所起的作用。这必须依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努力,持久的练习。在艰苦磨炼中,提高自己运动的技能水平与战术水平。这种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对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四)体育活动有助于协作意识的形成

协作就是凝聚集体的力量协同配合、齐心协力。协作意识是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体育比赛的精髓所在。协作意识的形成必须通过参与练习、比赛等活动,不断地磨炼,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与增强这种协作意识,并使之“生活化”,进而融入学习和工作中,并逐渐改善运动者的社会适应性。

一些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的特点,这为培养运动者的群体精神和协作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它的形成和保持,则取决于每一个成员是否具有强烈的协作意识和群体精神。现代社会协作日益紧密,因此,协作意识的高低、协作能力的强弱是影响个体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接力项目都是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的。只靠个人技术、个人的拼搏是不够的,必须遵循有序性、有机关联性等规律。通过全体队员之间的默契合作、齐心协力,并运用周密娴熟的竞技战术,才能使这个集体协作运转,获得整体效益,达到比赛所期望的目标。(五)体育活动有助于竞争意识与竞争手段的提高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具备应有的竞争手段。而体育运动正是可以培养人们适应社会需要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手段的一种活动。

首先,在体育比赛中,所有运动员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技能、心理素质和战术意识,并具备把握机遇的能力,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没有任何人可以不劳而获。因此,每一位运动员优胜的结果来自强大的实力与刻苦训练,同时也教育人们艰苦的努力是获得比赛胜利的唯一的正确途径。

其次,任何体育竞争都讲规则,无论是比赛还是游戏,都是在严格的规则和比赛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它不承认除个人身体、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竞赛教育每一位运动员必须养成公平竞争的意识,并以公平的竞争方式应对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竞争。

再次,体育竞赛有助于增强个体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挫折,即个体的行为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自己的动机和目的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

在体育运动中,小到游戏,大到奥运会,体育竞赛的残酷性,无不以强健体魄、增进心理健康和追逐胜利为目标。只有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是体育竞争内在的规律性,但是成功和胜利只是相对的、暂时的,而挫折和失败是普遍的、经常的。因此,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自身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六)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人们胜任社会角色的能力

在社会结构中,需要有各负其责的多种特定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人员组成。每一个社会角色,都代表着有关的行为期望与规范。在体育运动中,能为人们学习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和适宜的条件,可为人们提供尝试社会角色的机会。

不同的个体由在因体育活动不同的个体由在因体育活动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地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权利获胜、因获胜而受嘉奖和按照规则进行技术动作行为,也有遵守体育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的义务。群体内的每一种角色或每一个位置,又都是相互关联的。

群体的目标实现的前提是每个成员的能力被群体成员接受,也检验和督促每个角色能力的提高。使得每个成员在群体的关联中获得信赖,并决定每个角色的地位。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可以使练习者懂得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也可使练习者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一个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适应的过程。生物意义上讲,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自我概念,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协调人际关系;面对各种冲突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学习和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体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与复杂的互动关系种种特殊性及矛盾特征,使得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第三节体育运动训练的营养学基础

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

体育运动训练的营养学是为了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而采用的训练手段之外的用于增强运动员自身能量,能量的控制水平,以及提高能量利用率的一种程序。通常是指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和热能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它是有针对性、现实性、科学性的促进合理营养,改善健康状况,平衡营养素与机体需要,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机能,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一门科学。一、体育运动与糖(一)糖类的生理功能

1.供给热能

这是糖类在人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糖是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能迅速氧化给机体供能。即使在缺氧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酵解作用为机体供能。脑组织和红细胞也要靠血液中葡萄糖供给能量。因此糖类对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构成机体成分和参与细胞的多种活动

由糖参与构成的糖蛋白、粘蛋白、糖脂和核酸等参与构成细胞核、细胞膜、细胞间质和结缔组织、神经鞘等,某些糖类还是构成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抗体、血型物质和激素的组成成分。

3.抗生酮作用

三羟酸循环是糖、脂肪、糖白质分解代谢中彻底氧化释放能量的一个共同途径。若缺乏糖,脂肪分解不能经三羟酸循环而完全氧化,形成丙酮,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酮病,引起酸中毒。体内糖代谢正常进行,将会减少酮体的生成。

4.保肝解毒作用

当肝糖原储备较充足时,肝脏对某些化学毒物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对各种细菌素的抵抗力增强。摄入足够的糖,可使肝脏中肝糖原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肝脏免受有害因素的损害,又能保持肝脏正常的解毒功能。

5.节省蛋白质

当蛋白质与糖在一起被摄入时,氮在体内的贮量比单独摄入蛋白质时要多。主要因为糖的氧化增加了ATP的形成,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化以及蛋白质合成,当热量不足时,增加糖的供给量,可使氨基酸在血中的含量降低,且对其他组织的供应和尿素氮的排出减少,保留的氮重新被利用。这种糖节省蛋白质的特异作用称为糖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二)体育运动中糖的补充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类型。单糖味甜、易被人体吸收;双糖经过消化酶作用,分解为单糖;多糖味不甜,经过淀粉酶催化分解为葡萄糖。糖类来源于谷物、干豆类、根茎类、硬果,如大米、小米、面粉、黄豆、土豆、红薯、栗子等。

糖在人体中的三大形式:肌糖原、肝糖原和血糖,其在人体内的贮量分别为:400克、100克、5克左右,糖在人体内总贮量为500克左右,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肌糖原贮量可高达600~800克左右。肌糖原贮量愈高,运动员运动至疲劳的时间愈长,冲刺能力愈强,运动水平愈高。

由于在长时间耐力运动和比赛中体内要消耗大量肌糖原和肝糖原,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补充适量的糖是有好处的,可以防止运动性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推迟疲劳的产生,保持良好的耐力和最后冲刺的能力。

1.糖类补充数量

人体在运动时,胃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有限的,每小时约50克,大量葡萄糖滞留在胃里,有一定的吸水作用,影响胃的排空,容易引起胃疼,将对运动产生不良影响。

2.补糖的时间

服糖后15~30分钟内,血糖达到最高峰。为了避免服糖后的胰岛素反应,不宜在比赛前30~90分钟内吃糖,以免造成血糖下降,应在比赛前15分钟或比赛前2小时吃,这时血糖升高,补糖效果最佳。葡萄糖在运动开始前即已完成了肝糖原的合成过程,并分解释放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升高,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二、体育运动与脂类(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1.组成人体组织细胞

脂类包括中性脂肪和类脂肪。中性脂肪由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的酯。在常温下,脂肪有固态脂肪和液态脂肪的区别,动物脂肪为固态,植物脂肪为液态。胆固醇脂是人体内又一类脂类化合物。胆固醇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人体健康,但胆固醇也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特别是磷脂和固醇等。

2.是一种富含热能的营养

一般膳食中所包含的总热量约有17%~30%来自脂肪。由于脂肪富含热量,所以是一种比较浓缩的食物,可缩小食物的体积,减轻胃肠负担。脂肪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富含脂肪的食物具有较高的饱腹感。

3.保护重要器官

在肾脏、心脏周围沉积着一层脂肪垫,维系和固定着这些重要的脏器,保护这些器官免受振荡和运动损伤。

4.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酸

脂肪酸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对细胞膜和线粒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对胆固醇的代谢和运输、对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还有促进发育,保护皮肤和降低胆固醇等生理作用。人体缺乏必需脂肪将引起皮肤病、生育异常、代谢紊乱,甚至危及生命。(二)运动与脂肪代谢

运动可以改善体内的脂肪代谢,降低血脂含量,减轻体重和减少体脂的一种有效措施。运动还可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能加速血中胆固醇的运输与排出,对于防止动脉硬化起着重要作用。长时间运动可使血浆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

运动时机体的能量消耗增加,骨骼肌、心肌摄取游离脂肪酸增多,从而进入肝脏的脂肪酸减少,使体内甘油三酯合成降低。摄取高脂肪与全身耐力有关,运动员摄取高脂肪饮食后,持续运动达到90分钟就感到疲劳,可是摄取高糖饮食后,持续运动的时间却能长达240分钟,约为摄取高脂饮食后的3倍,在摄取正常饮食的情况下,持续运动到120分钟才感到疲劳。(三)体育运动中的脂肪补充

对能量消耗大,机体散热较多和长时间运动项目,应适当增加脂肪供给量的比例。运动员膳食中,脂肪的供给量一般应占总热量的30%左右,脂肪的摄取量按每千克体重15g为宜。应多用植物性脂肪和磷脂,动物性脂肪不宜超过总热量的10%。三、体育运动与蛋白质(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运输功能

生物体不少物质的转运需要载体,这些载体大多是蛋白质。

2.催化功能

生物体内的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而目前发现的1000余种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由于酶的存在,使许多在一般化学条件下难以发生的反应在生物体内却很容易进行。酶的合成是由基因所控制,酶又催化各种不同的反应,这样基因对生物体代谢类型的控制是通过酶的催化功能来实现的。

3.运动功能

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肌肉的收缩就是通过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滑动来完成的,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生物的运动和各器官的活动密切相关。另外,某些细菌表面着生有从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浪形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它可使疑细菌获得运动的能力。

4.防御和保护功能

在生物体内存在有一类可以防御异体侵入功能的蛋白质,它能识别外源物质,并能与之结合,使这些异体物失去活性。这样可以防御各种疾病发生。

5.激素功能

蛋白质、多肽激素是动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激素,它们对动物体的生理活动起着调节控制作用。促进糖原分解,提高血糖浓度。

6.传递信息功能

不少蛋白质具有接受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接受某种激素的作用,并将其信息朝一定的方向传递,以控制细胞内酶的活性或酶的数量,进而达到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接受外界刺激的受体也是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可称为感觉蛋白,它们接受刺激后,可将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使之产生反应。(二)体育运动中蛋白质的补充

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建造人体自身组织。对它的需要是随年龄、性别、不同运动项目、运动量和身体状况的不同而异。大运动量训练时,消耗的蛋白质增加,就应供给较多的蛋白质。有学者研究表明,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2.5~3g/kg;速度和力量项目的运动员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2.4~2.5g/kg。

膳食供应中,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数量,而且还要注意蛋白质的质量,应多供给优质蛋白质,大豆是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氨基酸含量丰富,质量好,价格便宜,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四、体育运动与其他营养素(一)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赖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人体内的水,既不能少,也不能多,约占体重的60%~70%,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能够起到运输、润滑以及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和调节体温的重用作用。每日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是体内能量产生、体温调节、营养物质的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更应注意较多的补充。

水的补充量是每天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体一天总共消耗水分大约为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要克服口渴才喝水的坏毛病,因为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饮水和进食是补充水分的主要方式。(二)维生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